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

第1篇: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一、 项目概要

1、 项目名称:山西省昔阳县沾尚镇沾尚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小杂粮加工厂、豆制品加工厂、无公害蔬菜冷藏、储存、筛选加工厂

2、 项目实施单位:昔阳县天誉合农贸有限责任公司

3、 项目负责人:李武元

4、 项目所在地:沾尚镇沾尚村

5、 项目建设期:四年(20xx年5月——20xx年5月)

6、 项目性质:新建

7、 新增就业岗位:100人

8、 总投资金额:1000万元

9、 现完成投资金额:80万元

10、项目规划:A.完善农贸市场的建设

B.豆制品加工厂

C.小杂粮加工厂

D.蔬菜筛选与保鲜,包装生产线

二、项目承建单位概述

天誉合农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10月,公司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生态大镇沾尚镇。沾尚镇山清水秀,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目前公司下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一个,占地6000平米,已初具规模;”建军鸿运蔬菜专业合作社”一个;“新发地小杂粮专业合作社”一个。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己任,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服务农业。

三、 行业分析

沾尚镇是蔬菜大镇,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蔬菜和小杂粮。近年来,沾尚镇积极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西菜东果”战略,目前,沾尚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0亩,临近的西寨乡蔬菜种植面积也达10000多亩,但是,由于每年种植蔬菜品种单调,与市场脱轨,蔬菜的增值效益难以显现,蔬菜的销售和菜贱伤农成了菜农最关心的问题。再加之,农村的信息化相对落后,农民自己很难打开外界市场,而沾尚镇甚至全县目前也没有一个体制完善的公司来为农户推广

优良的种子和种植技术,帮助他们打开外界销售市场,提高蔬菜的增值效益,真正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框架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是一个急需实现而且必须实现的问题。天誉合农贸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应运而生,并开始为农户提供优良的种子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供适合本乡本土种植的化肥和农药,但由于投入有限,冷藏保鲜库还未建成,公司发展的张力还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蔬菜产业的“高产高效”,影响了农民增收。

四、 种植结构调整计划

在20xx年通过公司在全国六省两市的市场调研,发现我们的蔬菜销售产值上不去,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蔬菜品种单调,市场设施不完善,没有冷藏保鲜库,我们的蔬菜难以渡过长江。20xx年公司从全国各地调回大量的优质的蔬菜品种,通过蔬菜合作社签约农户700户,实现订单20xx亩,小杂粮1000亩,签约农户300户。通过本年度试用行,我们逐年加大订单,争取在xx末,实现订单农业10000亩。

五、 组织与劳动定员

公司现有员工30人,其中党员为12人,员工大部分是有种植经验的菜农,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有着多年从事蔬菜经营和销售的经验。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运营体制,以绩效管理激励员工,共同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目标,为现实蔬菜产业大镇而努力。

六、 公司发展战略与市场营销计划

20xx年公司准备建设500吨大型冷藏保鲜库一座以及豆制品加工生产厂的建设,20xx年完成小杂粮加工厂的建设,20xx年完成蔬菜生产线的建设。公司的蔬菜销售20xx年以大陆蔬菜为主,打通南京、武汉、寿光、北京等周边市场,和各大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力争销售蔬菜80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沾尚镇仅此蔬菜一项人均收入2400元,同时完成“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20xx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绿色无公害蔬菜”实现订单5000亩。

20xx年实现订单农业8000亩;20xx年实现订单10000亩。同时随着我们公司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各种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超对接和市场销售双结合。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人均收入6000元,基本实现全产业链。

七、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20xx年公司已经完成投资80万元,主要用于市场的建设及办公楼、货台、地泵、产品展示厅、场地的硬化;20xx

年计划投资300万元,用于冷藏库的建设和豆制品加工厂;20xx年投资300万元小杂粮加工厂的建设。20xx年投资300万元实现蔬菜生产线及物流建设。

所用资金工资自行筹备解决30%,剩余资金希望各级政府给予帮助。

第2篇: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宏观面上。发改委5月18日更新数据显示,4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升0.2%,同比上升2.8%,预计6、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可能在3%左右。近来受气候影响,蔬菜、杂粮价格呈大幅上涨趋势。全国油菜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39%,北京绿豆价格已飙到12元以上,相信常逛超市、农贸市场的读者对于通胀的感触最深。

2%-4%是各国央行普遍认可的通胀区间,3%为政策警戒线。中国的通胀率仍在令人担忧的高位徘徊,此前央行已经有计划的开始收紧货币供应,在通胀没有大幅恶化的前提下,年内1-2次加息是可以预计的。

汤森路透Datastream近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出现诸多泡沫化特征,并预计低利率时代或将很快结束:日本和美国分别在1985-1991年和2001-2006年间出现房地产泡沫,当时固定投资对GDP的贡献约分别为31%和16%。

200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达到约44%的历史高点,预计未来八年仍将维持在40%以上,这个数字远远高于日本及美国房地产泡沫期的水平。

国际方面,最大担忧来自欧洲。欧元汇率一路下滑,今年5月11日,1欧元已跌至相当于8.66元人民币,而2009年12月3日,1欧元还相当于10.29元人民币。所幸,欧盟启动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暂时解除了由希腊引致欧元区危机的警报。

受美国州及地方政府削减开支,中国收紧货币政策,欧洲债务危机(和伴随的欧洲政府缩减开支)这三大因素影响,美国投资者避险情绪抬头,进而引发美股市大幅下跌。

所幸全球经济复苏格局尚未发生变化,股市受政府经济刺激计划退出引发回调在情理之中。美国经济持续走好,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和消费信心指数继续回升,新兴市场强劲需求的拉动和欧元贬值的影响也为欧元区制造业带来利好。

祸福相依,没有2008年全球股市大跌,就不会有2009年的大牛市,1997年香港房地产的下跌,让2003年进场的投资者拿到了好价格。而今年在外汇市场做空欧元的人,同样赚得盆满钵满。

当前股市虽有回调,但在全球复苏态势仍未更改。从另一个角度讲,下跌也给下半年留出了上涨的空间。如果害怕无法得分就不去投篮,就永远没可能得分。财富也青睐乐观的人,前提是乐观却不愚蠢。

C3浪下跌难破2500点

4月中旬以来,沪深股市在经历了半年多的振荡整理后,开始加速破位下行。以4月15日高点计算,上证综指截至5月18日收盘,跌幅已超过18%。房地产股所占权重较大的深证成指跌幅更大。在Bloomberg追踪的全球93个主要市场中,A股已成为今年以来表现第二差的市场指数,仅次于希腊。

从趋势线看,此轮下跌可以确定A股已在运行C浪。东兴证券王军分析,上证指数去年8月初见3478点高点后先是急挫一个月见低点2639点,共下跌839点,接近抹去1664点-3478点升幅的一半,可视为C1下跌浪。尔后展开一波三折的反弹,在11月下旬见顶3361点可视为C2反弹浪。3361点至今则是C3主跌浪。按照C3至少与C1浪跌幅等长计,C3浪目标位在2522点附近。6月中下旬可望止跌迎来C4浪反弹。而C5浪的最后一跌将看到2300点。

最大的好消息是,股票估值已变得有吸引力了。5月18日,沪深300加权平均市盈率跌至16.32倍,加权平均市净率跌至2.49倍,已逼近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低历史估值14倍。

另一个对中国经济和股市影响深远的政策,是5月13日国务院的“新36条”。一手挤泡,一手疏导,政府试图打开一些原本被限制进入的行业,例如金融、 石油、医疗、教育等领域,把从房地产市场撤出的资金引入实体经济。

此政策如果实施得力,很可能一箭双雕,一方面顺应民意,平抑房价,另一方面,发展实体经济,增加就业,提高民众收入,扩大内需, 提振中国经济后劲。最终令中国经济躲过“滞涨”的陷阱。

从个股和板块上看。预计6月即便出现C4浪反弹,亦难以持久。因此谨慎的投资者仍因放低仓位,从防御性角度配置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

短线上看,金融、地产等周期性传统行业风险已大幅释放,尤其是银行股,市盈率仅为9倍左右,而香港及美国银行市盈率目前普遍在13-15倍左右。中国市场还是新兴市场,中小盘成长股票的表现普遍好于大盘。位于新兴行业,或有独特创新盈利模式的企业蕴含投资机会。以TMT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板块已得到多数专业投资者看好,例如中国联通,投资者应关注其能否引入iPAD平板电脑业务。

投资是买未来,不是买过去。名气愈大的股票,愈难有投资价值。

基金投资时机到来

5月中旬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仓位监测数据显示,偏股基金平均仓位已降至七成左右,创下2010年以来的仓位新低,逼近2008年熊市最低纪录。大幅减仓显示基金对后市判断仍不乐观。

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大部分基金公司仓位已处于低位,进一步杀跌的动能较为有限。此外,近期新基金发行提速,为市场带来部分增量资金。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短期不确定性仍大,但基金通过减仓调仓已做出应对。当前购买基金风险较低,长期回报较为乐观。

当前最为合适的基金投资方式要属定投。《钱经》往期亦做过分析,从下跌市开始定投基金,尽管会有一段时间没有明显的收益效果,但是却拥有了大量的低成本投资份额,待市场转暖后自然会获得较好的回报。如果等到上涨阶段才开始定投,若市场见顶后回调,投资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面临投资成本高于价格的窘境。

公募基金在今年虽然普遍下跌,但通过降低仓位,精选个股的方式依然跑赢了指数。私募基金凭借更为灵活的优势,逆市上涨者不在少数。详情请关注本期《钱经》相关文章。

黄金乱世称雄

5月份现货黄金价格刷新历史高点,最高触及1,248美元/盎司一线。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GoldTrust仓位也在继续刷新纪录,截至5月12日SPDR已持有1,209.50吨黄金,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7.35吨,增持1.46%。

第3篇: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一、基本概况

第一,自然概况。新平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玉溪市西南部,地处哀牢山脉中段东麓,北23°38′15″—24°26′05″,东经101°16′30″—102°16′50″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受海拔差影响,呈明显垂直立体气候。

该县是彝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山区县,全县土地总面积4223km2,其中林地面积315786。67hm2,占总面积的73。4%,林地面积占玉溪市林地面积的30。63%,丰富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是新平的一大优势,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为216560hm2,森林覆盖率达60。9%。

第二,社会经济概况。20xx年末,新平县共设有村民(社区)委员会120个,村民小组1458个,常住人口28。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51万人,占89。6%。工业总产值861216万元,农业总产值123646万元,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8626万公斤,其中林业总产值9233万元,仅占1。4%。农村农民的生活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土地,大部分地区林、牧、渔业产值偏低,仅占农业产值的42。7%。

二、新平县主要非木材林产品

新平县通过近10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确定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加快了新平县恢复和改善生态建设步伐,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林分质量。但由于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新平县山区群众经济收入和国家财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县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发展其他替代产业来解决群众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大力发展非木材林产品是提高林农收入很好的途径之一。

第一,野生食用菌。新平县具有上百种森林野生食用菌,其中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菌种有松茸、羊肝菌、黑虎掌菌等。另外产量较高的还有牛肝菌、沙松菌、干巴菌、鸡枞菌、黑木耳等,年总产量在几百吨(干片),产值上千万元。但目前这些野生食用菌的采摘、收购和销售均处于无序状态,由于采摘不合理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破坏性相当大,直接影响着当年的产量。不过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方针下,新平县野生食用菌资源产权逐步明晰化,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源破坏的局面,而如何使产销链中的盈利朝向链条的终端倾斜,改变野生食用菌采集户始终处于产业链的底层的局面,打破野生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桎梏,是新平县明确资源权属后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竹子。新平县种竹、用竹历史悠久,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竹产业积极性高,且具有传统的金丝笋及竹筷加工的产业基础。据调查:“八五”末期,全县竹子有20xxhm2,“xx”开始,新平县委、政府把竹子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展种植。20xx年全县营造1333hm2竹林,竹林面积达到1。633万hm2,预计到20xx年全县竹林面积有望达到2。333hm2,投产面积达到1。667hm2,竹笋和竹材产量分别达到250万kg、1000万根。

第三,核桃。据统计,新平县有适宜(海拔1700m—2300m)核桃生长的土地资源1211万hm2。新平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多年来深受各级政府和广大山区群众重视,并达成共识,核桃生产发展初具规模并取得巨大的成绩。截至20xx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1。33万hm2,其中投产面积0。53万hm2,占总面积的40%。

第四,松脂。新平县境内有丰富的天然林采脂资源,全县12个乡(镇)均有采脂资源云南松和思茅松分布,全县有云南松中龄林面积49401hm2,幼林面积53689hm2,有思茅松中林面积3358hm2,幼林面积1457hm2。全县可采脂云南松4638万株。思茅松181万株。按云南松年株产松脂1。5kg、思茅松年株产2。5测算,全县中龄林理论年平均可产脂量约36000t,20xx年实际产脂量仅为4995t,松脂的增产潜力很大,但多年来松脂产量总是在一定量上徘徊。

三、新平县非木材林产品市场化分析

(一)市场价格

目前,大多非木材林产品的价格比如野生菌、竹笋、核桃等的终端价格以国际市场上认定的的价值为依据,以国际竞争市场价格为准。初次交换过程中,其交易价格中资源的价值量往往被收购商忽视不计,采集者获得部分只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其价格往往是终端价格十分之一,其利润大部分集中在商家的手中。

新平县林权改革进行之后,其非木材林产品的模式已有自由采集向承包管理转变。在实行林权改革的承包管理模式下,承包者对林下资源有着绝对的所有权,为提高自己的收入,承包者会尽力保护这些非木材林产品,并努力提高它们的质量与产量,因此其价格在承包管理模式下比自由采集模式下高出一些,并且资源破坏相对较轻。当然,这些非木材林产品的价格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收获高峰季产品价格下跌,反之亦然。

(二)商品链分析

由于地理位置及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以及交通状况的差异,非木材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状态也有不同的特点。在距市场较远且交通不便的地方,村民采集并加工后一般是直接出售给到村头和路口收购的中间商,很少拿到集市上或县城的农贸市场出售,主要由于路途较远,费用较高,并且来回要占用很多时间,但出售价格均较低廉。而对于那些离市场较近的社区来说,村民采集加工后,大多数农户直接将产品背到市场上销售,这种销售方式,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销售价格相对于前者稍高,因而村民可获得较多经济收益。

新平县非木材林产品的商品链主要如图1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平县非木材林产品主要流通渠道有三条。一是农户直接到消费者,如果农户距集散交易地路程短,且交通便利则通过此渠道。二是由本地少数村民充当的中间商,当农户的采集量少,且运输成本高时唯有直接出售给当地的收购商,由他们集中后转让给高一级别、实力较强的收购商。三是通过加工企业出售的流通渠道。农户直接通过企业的流通渠道出售。

(三)存在的问题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权属不明晰,非木材产品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度缓慢,集体林还是集体共有、集体共管,林地产权不清,经营主体不明。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广大村民没有得到山林的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造成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不高。林地的流传困难,成为林业企业租赁的制约因素及实施集约化、规模化产业经营的障碍,影响了企业经营的积极性。

2、经营管理粗放,掠夺式采集盛行。林农还没有把非木材林产品当作一项产业来经营,只是把非木材林产品当作副业收入,林农对如何科学地采伐,科学地保留非木材林产品资源,以及非木材林产品的丰产栽培技术知之甚少。村民每年采集野果、竹笋、野生菌、松脂等以增加其经济收入,但是,非木材林产品采集,存在着缺乏可持续利用的采集管理方式,过量和掠夺性采集盛行。

3、信息闭塞,缺少信息市场交流,农户和中间商难以把握。农户一般是被动地接受市场信息,起主导地位的总是上一级的中间商,而处于低层的农户并不能直接获得最新最准确的外部市场信息;没有形成信息网络进行相互监督和反馈机制,就不能进行从农户到消费者、从初级产品到达终极市场的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如此,农户往往会因信息的匮乏与落后,在市场交易链中处于劣势,产品附加值低,加上收益分配的不均等,最终致使农户的市场地位低下。

4、产品进入市场前的环节过多,农户从中获益小,市场化程度低。从新平县非木材林产品的商品链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非木材林产品从出产品到最终的消费市场至少要经过农户和三个级别的中间商,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农户卖给当地村民消费的。这必然致使参与利润分配层次过多,最终减少了各层次所得的利润比例,而农户还是处于利润分配的最底层。

农户采集的大部分非木质林产品只是作为劳动密集性产业,出售的是原始资源。由于分散经营,缺乏有效组织,所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及无序竞争。当处于减产小年时,提早采收,影响产品质量;而当丰收大年时,则竞相压价,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小规模的无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阻碍村民增收的主要障碍。

四、提升新平县非木材林产品市场价值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对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做好产业规划。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受到地理位置、气候、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巨大的自然与市场两方面风险。针对非木质林产品市场主体缺失、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的现状,要健全相应的组织,特别是建立一个能让农户充分参与的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

第二,抓好重点生产基地建设,组建企业集团。要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户、专业村的劳动示范作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组建企业集团,与千家万户林农连接起来,建立公司与林农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带动基地能力,加速产业化进程。

第三,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建立新型的林业合作经营体系和林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林农在明晰林权、自主自愿和明确利益分配的基础上,采取家庭联合经营、委托经营、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组建新的林业经营实体。扶持和培育民营林业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非木材林产品的增产。加强县、乡林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促进林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对农民技术员的技术培训,把林业适用技术及时传授给广大林业经营者,努力满足林农对林业科技的需求;兴办多种形式的林业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等中介机构,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第4篇: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2011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增长稳定、质量提高、结构改善的良好态势。初步统计,2011年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246.1亿元,增长14.3%。

2011年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一是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77.5亿斤,增长10.6%。二是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高于全国平均5.1个百分点。三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264.1亿元,增长3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1%。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四是区域布局调整深入推进。西部地区重点产业加速向沿黄沿线地区集中,沿黄沿线22个重点工业园区、集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665.8亿元,增长35.1%,占西部地区全部工业园区(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86.7%。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就业形势稳中趋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3万人,完成计划的105%。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46.5万套,开工率104.5%。各项社会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提高幅度均在10%以上。

2011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较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一煤独大”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非资源型产业和服务业比重较低;运力明显不足,重点路段拥堵仍然比较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较大制约;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与全国平均仍有一定差距;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二、2011年发展和改革工作回顾

2011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区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履行参谋助手职能,切实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坚持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加强对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适时提出宏观政策建议。

一是争取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若干意见》,为我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贯彻落实好《若干意见》,我们争取国家发改委协调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重点工作的部委分工方案。加强落实《若干意见》的督促和协调工作,国家9个部委出台了支持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文件。代拟了自治区落实《若干意见》分工方案,已上报自治区政府。

二是强化对经济形势的监测分析。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按月度进行经济形势分析,全年共完成11期全区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其中,一季度、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及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和2012年经济工作安排建议向自治区党政联席会议做了汇报,上半年的分析报告在全区经济形势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专题通报。完成了上半年社会形势分析报告和《2010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了《2011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三是积极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在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农牧业、生态等39个重点专项规划,其中20项已经政府审批公布。按要求修改完成了《主体功能区规划(送审稿)》,编制形成了《呼包鄂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已上报自治区政府。组织编制了《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呼包鄂地区能源发展规划》、《自治区“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呼包鄂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等一批规划,有的已经政府批转实施。

四是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研究提出了《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部分已上报自治区政府,有的已经批转实施。完成了《自治区物流业情况报告》、《服务业发展报告》、《热电联产情况调研报告》等18个专项调查研究报告。

(二)着力抓好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加快重点项目实施进度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累计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37亿元,发行企业债券总规模120亿元。生态方面,落实退耕还林建设任务6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633万亩、退牧还草1765万亩、天然林保护166.8万亩、“三北”防护林197.5万亩。交通方面,共争取国家批准重大交通项目4个,其中,铁路项目1个、建设里程286公里,高速公路项目3个、建设里程691公里;自治区按权限批复了铁路项目10个、公路项目23个、公路客运站项目13个、民航机场项目2个。水利方面,落实了5个大型灌区续建及节水配套改造工程、黄河近期防洪工程、规模化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海勃湾水利枢纽和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能源方面,共争取国家核准了14个能源重点项目,包括1个火电项目2×66万千瓦、3个风电项目70万千瓦、4个煤矿项目3800万吨、6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486公里;自治区核准风电项目178.2万千瓦、太阳能项目24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2×1.2万千瓦、煤矿升级改造项目1050万吨、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310公里、成品油输送管道项目321公里。农村基础设施方面,解决了12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6.2万户,新增通沥青水泥路嘎查村959个。

工业和服务业方面,落实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8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64项、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19项。高技术方面,落实中央投资高技术项目33项。城建和环保方面,开工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57个、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34个。民生和社会方面,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46.5万套,建设了97个教育项目、1067个卫生项目、63个文化项目、7113个广电项目、7个养老设施项目,落实了12个基层就业社保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启动了乡镇干部生活设施项目建设。

二是加强投资项目管理。为准确掌握项目动态情况,坚持对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按月调度、按季通报的制度。加强项目监督检查,配合国家发改委稽察工作组对中央扩大内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层卫生服务、水利建设及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项目开展了专项稽察和整改复查工作,按照自治区政府的安排,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了检查。对全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开展了专项稽察,督促有关地区和项目单位进行整改。

(三)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切实履行节能减排综合协调职责,完善政策措施,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各项指标。

一是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经过积极争取,国家同意将我区的“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由原定的16%下调到15%,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由原定的17%下调到16%。制定了“十二五”盟市节能降速指标分解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盟市、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分解了盟市2011年度节能目标,落实了责任制。

二是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起草形成了《自治区2011年节能降耗应急方案》,提出了对电石、铁合金限产限电和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主要工业产品耗能限额管理办法,制定了全区排污权交易试行收费标准。

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节能方面,争取到国家节能技改资金7090万元,重点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既有建筑改造等一批节能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了50项自治区“以奖代补”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减排方面,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和燃煤锅炉改造项目建设,争取到国家对91个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和重点领域治理的支持资金11.66亿元。

四是积极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起草上报了《“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总结》,制定了《2005年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对外合作和战略能力建设。

(四)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改革开放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一是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修订完成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除国家明确要求由自治区核准备案的项目外,其他一律下放到盟市核准备案。稳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工作,新开工内蒙古医院门诊楼暨C座住院楼、内蒙古第一附属医院综合楼两个代建制项目。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出台了《关于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实施意见》,全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26所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25所旗县级医院开展了综合改革试点。三是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稀土资源税由0.4元―3元/吨调整为轻稀土60元/吨和重稀土30元/吨。研究拟定了《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相关规定》和《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征收标准》,自治区政府已经下发执行。积极探索资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开展风电开发权、煤炭矿业权拍卖试点。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一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组织参加了“西洽会”、“科博会”和“东北亚博览会”等一系列全国性的投资洽谈活动,达成经济合作项目21项,协议引进资金177.1亿元。二是区域经济协作取得新进展。建立和完善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签署了《推进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协议》等2个合作协议和《携手打造大东北无障碍旅游区行动计划》等4个行动计划。与天津市、山西省、浙江省、江苏省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河北省签署了《建设临港产业园和港口项目合作协议书》,启动了园区规划和港口可研编制工作。三是“走出去”战略取得新成效。全年累计批准境外投资企业30家,股权变更增资项目1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5亿美元。满洲里、二连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上报国务院。

(五)加强价格和收费管理,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和管理,清理和规范收费秩序,切实关注低收入群体生活,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切实加强价格调控和管理。制定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电价,提高蒙东、蒙西火力发电机组上网电价,对市场交易电煤实行最高限价。切实降低流通环节费用,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对农贸市场水电热价格实行优惠政策。加强价格监管和监测预警,制定了《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监管实施方案》,启动了每周两报农副产品应急价格监测制度,开展了商品零售企业价格欺诈和商品房明码标价专项检查。

全面清理和规范收费秩序。在国家取消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基础上,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项目262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65项。按要求暂停审批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和服务价格,对新申请立项的收费严格成本监审,尽可能从低核定收费标准。配合交通部门制定了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方案,已完成调查摸底和自查自纠工作。

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针对价格上涨给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问题,8月份启动实施了低收入居民生活临时补贴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孤儿、五保供养对象、“三无”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价格补贴3.15亿元。

三、2012年发展改革工作主要任务

从当前形势分析,2012 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严峻。国际方面,存在世界贸易增速放缓、欧美债务危机扩散、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三大风险。国内方面,面临经济下行、通货膨胀、节能减排三大压力。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2012年我区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一是宏观政策方面,明年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026亿元,比2011年增加200亿元,中央银行广义货币发行量预期增长14%,比2011年实际增长高1个百分点,资金供给将比2011年相对宽松。二是2011全国出现大范围缺电现象,华北、华中、华东电力供需紧张的问题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我区电力供应富余,价格较低,为争取国家对我区煤炭、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的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三是最近两年我区企业效益普遍较好,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0.9%,2011年1-11月份增长41.4%,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四是今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产业、投资、财税、金融、土地、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我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综合研判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入分析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的基础上,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们确定13%的增长速度,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与“十二五”规划充分衔接。我区“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12%,2012年安排13%,将为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奠定较好基础。二是体现稳增长的信心和决心。2012年国家要召开十,中央强调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增长”是首要任务,我区13%的目标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前列,可以为实现国家稳增长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三是为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条件。我区是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外需份额很小,世界经济不稳定间接传导我区有延滞效应,按预测2012年我区经济增长可能达到14%以上,安排13%目的是为我们调结构、转方式留出必要的空间,把各方面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上来。四是稳定社会预期。2011年年底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对今后5年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各地新的领导班子都对今后的发展满怀信心,安排这样比较积极的速度,就是为了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各方的信心。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