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张丽芬 孟祥丽 张文杰 李丽满 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
摘要:儒家人本思想具有政治整合功能、经济发展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
体性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人本思想
一、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
儒家思想在汉朝时期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这源于儒家思想包
含着众多社会观点,对社会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儒家思想的社会
功能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着重体现为个体性功能。
(一)政治整合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整合功能指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培养高素质人才或者个体,通过高素质人才或群体的影响力去传
播政治思想,进而提升全民整体素质水平。政治整合功能能够最
大范围最大限度传播政治思想、最大程度造就政治人才、最大力
度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功能中,政
治整合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孔子认为政客在政治运行中扮演者重
要角色,政客的思想与行为直接关系这国家兴亡与衰败。在社会
生活环境中存在诸多人际交往的关系,这些复杂而细微的关系直
接影响着社会道德规范化。儒家善于从整体把握社会关系,提倡
人与社会建立和谐和谐,推动社会政治健康发展。
(二)经济发展功能
经济发展功能指的是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受到启发,
在经济建设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经济的腾飞贡献自身的绵
薄之力。儒家不反对个人追求财富,只是在乎追求财富的手段,
儒家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财富的追求方式能从本质上区分
君子与小人。君子用符合道义的方式追求金钱,小人不择手段追
求财富,在关系到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君子愿舍利取义,贫困
中仍保持自身高尚的气节,而小人则会为一己之私投递叛国。儒
家认为对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但追求的程度要合乎“礼”的要
求,对过多财富欲望加以制止。针对国家的管理,儒家主张施行
仁政,爱民亲民,反对苛捐杂税。儒家思想认为,附属制度不应
成为酷吏施行不仁政策的依据,而应成为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工
具,在赋税制度的激励下培养人们对经济的理性认知,进而发挥
主观能动性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儒家人本思想的经济发展功
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从民族经典中汲取营
养,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三)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对个体精神世界有积极作用。儒
家思想是中华文明中耀眼的一颗明珠,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历史
的沉淀,其蕴含着丰富而充满哲理的思想。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思想也已经深深内化到每一个中国人的
心中,成为凝聚社会的一种向心力。
二、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
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
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
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我们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主张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发挥学的价值
学而无用不可谓之学,儒家着为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孔子认
为,学诗旨在学习其中深刻哲理,从中领会侍奉父母道理、正确
处理君臣关系的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修身治国
平天下的基础是个体生存需求的满足,个体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
本单位,只有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谈
及整个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的进步。
(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健全个体人格
榜样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在榜样的模范带头下人们会认识
到自身的缺陷,并以榜样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使自身满足社会
的要求,成为社会栋梁。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这就告诉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提升自身的道德需要,在看到
他人的不足时,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
真正为社会需要的人。
(三)教育内化,内外统一
孔子率先提出“自省”,意在要求人通过惯常自身的行为,
对自身有正确而客观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
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儒家
要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即使在没有舆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严
格要求自己,使自身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人要
真诚对待他人,不能将个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人。人的道德修养是
在犯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养成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下定决定改正错误,才能以错误为垫脚石成就自身的道德素
养,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会对其人际圈产生良好的带头作用,人
际间道德的广泛传播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四)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建立和谐社会
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个人做到谦让不争。
孔子在学习过程中丝毫不讲自己摆在德高望重的位置,而是以谦
虚的态度向有知识的人学习。面对别人的建议和批评,孔子也是
虚怀若谷的坦然接受。从孔子的谦虚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
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自身的高尚品德,孔子所表现出的这种道德
品质正是儒家所人本思想的核心,我们要领会其中深刻的哲学含
义,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体的学识程度与其处
理社会关系的能力有直接关系,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能通过自身良
好的道德修养处理社会关系,使自身的人际关系处在和谐状态。
结语
儒学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经过历史的洗礼与沉积,儒家
思想沉淀下意蕴丰厚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的人本思想逐渐
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时代进
步中,儒家思想发展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究其根源儒家思
想的核心为人本主义思想,我们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挖掘其内
在价值的首要前提是确立人本思想的首要地位。在对儒家人本思
想教育功能的研究中不仅要利用儒家的君子教育方法,也要与时
代相结合,积极融入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只有在多教
育方式的引导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林,王治中.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解读[J].杨凌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3).
【关键词】孔子;孔子思想;儒学;伦理概念;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127-01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岁)――原因:(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2.讲学收徒(30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传承仁和礼。
3.从政生涯(51岁)――官:鲁―中督宰――司寇。
4.周游列国(54岁)――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教(68岁)――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
二、开创儒家思想
1.礼(孔子思想的目标)――礼是政治概念。
(1)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等级规范制度。
(2)关于礼的做法:“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3)评价:①积极――稳定社会次序,巩固统治,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②局限――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2.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属于伦理概念:
(1)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2)关于仁的做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⑶评价:①对于统治阶级――“以德为政”(唐太宗、汉文帝、汉景帝),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②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秩序。
3.中庸(调整礼和仁方法)――属于哲学概念:
(1)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①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②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3)评价:中庸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它要求执政者“执其二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谐(“和为贵”)的价值目标。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
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四、评价孔子
1.积极意义
(1)对中国:① 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③ 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① 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② 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③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2.局限性
维护等级,不平等。
3.总评
世界前列思想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五、探究问题
第一:孔子及其学说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1.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2.大思想家:提出“仁”、“礼”、“中庸”;“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重要思想。
3.大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一系列教育理念。
4.大作家: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5.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第二:请你收集一下孔子言论: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第三: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在那里,我不仅观赏了孔府孔庙的雕梁画栋,还隐约嗅到了孔子的气息。在那里,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偶像,而是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豁达、风趣、积极、率性、无私。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勇气和人格魅力,他是不朽的孔子。
孔子曾经历生活中的贫困,政治上的失意,到最后仍坚持宣扬“仁爱”,成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儒学思想影响巨大,超出了我们普通人的想象。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曾预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见世人对于孔子思想的重视。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的和谐教育理念与治国兴邦思想在当代已被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相信孔子儒家思想能够促进世界和平。据报道,截至2010年底,世界各地已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
山东《现代语文》杂志社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推出了“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不仅扩大了杂志的影响,更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了孔子思想的精髓。
起航正其时。我校朱雀文学社已成立20多年,是在世纪浪潮的奔涌下活跃到如今的为数不多的文学社,社团活动是我们的生命,征文比赛是我们的动力。接到第八届“孔子杯”征文大赛的通知,我们社委会成员都认为这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好机会,于是便积极行动起来,开办讲座介绍孔子的生平,深入探讨儒家思想,同时又给社员们播放电影《孔子》,邀请专家解读孔子思想对当今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以便更深层次地了解孔子和他的精神财富。一番准备后,收上来的稿件质量较高,获奖者也为数不少。
【关键词】儒家伦理;普世伦理;儒家伦理普世化
一、儒家伦理思想的渊源
儒家伦理思想属于一种具有持久连贯性和地域权威性的特殊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伦理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已经绵延发展了数千年,至今仍显示着不竭的勃勃生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明确提出的观点,而每个人都应当得到人道的对待,对他人的态度,我们可以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概括,这两个思想正是儒家思想中的忠恕之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还有人曾问过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忠恕之道所蕴含的平等、宽容、理性思维等精神都是极有价值的伦理思想,“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于己,不当下恕字。恕之一字,只可说出来,不可说入来”。由此可见,儒家将自律机制纳入了“忠恕之道”当中,充分体现了其理性精神。
儒家思想中对于普世伦理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就是力量,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应势而生,并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中不择手段,后来就是全球化的自然危机,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那么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焦点,也是构建普世伦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儒家思想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所延续下来的,值得普世伦理来借鉴。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注重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提出“从心所欲不逾矩”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儒家思想经过历史的沉淀虽然有了新的形式,但他仍然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不偷盗,不杀人,不撒谎,不奸”等等,这些思想可以在各民族文化中找到类似的说法。这说明了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相通的道德信条,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信条依然成立,这为普世伦理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提示。
二、儒家伦理思想概述
(一)儒家政治伦理思想
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方面,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礼结构和德治主张,由仁爱之心到礼制,到德治,是以德治国的逻辑进展。礼与仁在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孔子说:“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启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这就是说在孔子看来,礼就是事情之理性,是必须遵循的规律,违礼则乱。礼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根本规范。尊礼与不尊礼,有礼与无礼,是治国方针的不同,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兴旺与否。由上可见,孔子十分重视与提倡对礼的运用,提倡尊礼而行,守礼而动,用礼求和。仁是孔子确立的与礼密切相联系的最高人伦道德准则,孔子的整个学说其核心、精髓就是仁。同时,孔子主张礼与仁相结合,关于礼仁关系,他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仁的实现途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孔子从“仁”这一根本原则出发,还提出了“忠恕”的道德规范。“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孟子在其性善论出发认为礼与仁是人固有的内在品质,仁是君子的品格,并主张治国应循先王之道施仁政等,他的这些思想,丰富了孔子的仁学与礼学。孟子关于礼的论说,集中地表现在了他的关于人性与政治伦理的思想和学说中。孟子对于人性问题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比孔子更进一步把仁、礼推广到治国施政的领域,提出应循先王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
荀子十分重视君子人格,并重视君子人格的修养即修身。荀子重视人的学习,对于善学,他说:“伦类不同,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对于君子的修身养心,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为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主张应仁人执政。由此可见,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范畴体系,是以礼、仁为核心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孔子之后的后儒们在对孔子创立的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弘扬、应用、发展中,使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范畴体系不断得到丰富。
(二)儒家经济伦理思想
儒家的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儒家经济伦理的思想出发点是仁者爱人,归宿点是治国平天下,价值尺度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仁者爱人。儒商经济伦理精神的基础是人道主义。所谓“人道”,主要是指人的活动应该符合人的需要,为了人的目的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思想的基础应当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儒商精神,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的内容或补充。儒家经济伦理的“仁”,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以仁爱精神经商,是儒商的传统。
外王之道。儒家把“经济”视为“经世济民”的事业,是其“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主要任务。而治国平天下,就是要达到儒家强国富民的目的。儒家把是否能够强国富民,作为评判人物仁义与否的标准。这就是说,只要把国家治理好了,国家强大了,人民富有了,外敌不敢侵略,国家得到统一,就是给国家和人民造福,是最大的“仁”。历代儒家都是把国计民生作为从政的第一大事,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做最大的政绩,主张在经济方面大力发展生产,移民开荒,兴修水利,在政治方面解放劳动力,严明法制,淳化民风,严惩贪污。与此同时,儒家认为,发展商品经济的目的就是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民惠民、藏富于民。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惠民而不费,孔子认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则可劳而劳之,又谁怨?”藏富于民,孔子曰:“君子不尽利以遗民”。儒家、儒商利民惠民、藏富于民的经济伦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天下为公。这里的“公”,是指公正的思想,它集中体现孔子的“大同”理想之中。儒家的“大同”理想,反映在经济活动中,是一个经济公平问题。由于承认和重视人的平等,因而构建了儒家公正平等的经济伦理的基础,成为儒商经济伦理精神的重要内容。交换公平是经济公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交换公平,古今儒商是十分重视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几乎都是在“熟人”的圈子里进行,因而,“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是最为突出的经济公平原则,也是儒商伦理道德的特点。
(三)儒家家庭伦理思想
家庭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占有中心地位,与这一现实相适应,儒家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从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开始的。《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句话是说,仁就是爱人,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也就是首先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相应的儒家家庭伦理也就包括“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内容。
父子关系是古代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慈子孝”是儒家处理父子关系的基本要求。“父慈”与“子孝”是相对的,一方面,父亲要爱护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子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孔子说“父父,子子”,就是要求“父慈子孝”,反映了父子间相互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夫妇的共同生活是组成家庭的基本条件,夫妻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妥善处理夫妻关系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内容,对此儒家的基本要求是“夫义妇顺”。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纵向的,而兄弟的关系则是横向的,在处理这一关系时,儒家的基本要求是“兄友弟恭”。处理兄弟之间关系的基本要求就是友爱。孔子要求做到“兄弟怡怡”,即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只有兄弟之间情同手足、互敬互爱,才能家庭和睦,才能使父母舒心愉快,才算是尽了孝道。
传统儒家伦理强调亲情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作用,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儒家主张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兄弟友爱的思想,将为改善目前日趋紧张、冷漠的家庭氛围发挥重要作用。
(四)儒家教育伦理思想
儒家的教育哲学把教化作为儒家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孔子提倡“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孟子提倡“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之一,这些思想都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孔子在教育方面,注重既教人做学问,更教人做人,而且把如何做人放在如何做学问之上,这就把培养人成为有德有用之才综合起来考虑,这一思想,在当代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人,有了好的道德,再有了好的技术和知识,会为社会做很大的贡献;而即使没有很多知识和技术,也不至于对社会形成危害。相反,一个人如果仅有丰富的知识、很高的技术,但是道德败坏,这样的人,知识越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三、儒家伦理的普世化特征
1、超阶级性。儒家普世伦理反映了大众利益诉求。儒家普世价值是从儒家思想中发展而来的,能够为全人类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具体而言,就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从当今建构普世价值的要求出发,以解决全球问题为宗旨,审视和参照儒家传统价值观,经过挖掘、疏解、诠释,从中获得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和问题有指导意义且能够被全人类普遍认同和在实践中普遍采用的价值观念,以此作为构建普世价值的基础和主要材料。
2、超民族、地域性。普世价值的建构需要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参与。如果没有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参与,普世价值的建构将是不完善的。一种文化形态要保持不断创生的活力,就需要与不同的文化形态、理念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某种地方性、区域性的文化价值观念转化为一种具有普世性意义的文化价值。这就意味着普世价值是各种特殊文化互相碰撞的产物,只不过每种文化对普世价值的贡献大小不一而已。
3、超历史性。儒家的“天下”视野。儒学初创时期,正是春秋战国纷乱之际,孔子、孟子均周游列国,献计献策,他们服务的对象不是一国,而是“天下”各国。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等儒家经典著作中,“天下”二字随处可见。儒家的“天下”观念不仅表现为一种思维视野的扩展——“天下”思维,他还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及“天下一家”、“民胞物与”的和谐精神和关爱情怀。由此可见,儒家的“天下”观念与普世价值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这不仅体现了儒家普世伦理的历史连贯性,也为儒家价值转化为普世价值提供了可能。
4、超时空性。儒家思想包含了许多反映人类文明共性,体现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内容,有助于解决当代全球问题,促进世界和谐健康发展。
四、普及儒家伦理的积极作用
儒学中诸如仁爱、人本、和谐、诚信、中庸这些核心价值观念,可以在当代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提升道德、裨益世道人心的实际作用。“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形而上学,“天变,道亦变”则是辩证法,是辩证的发展观。从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看,不同质文化的相互碰撞、沟通、交流日益频密,从而形成了文化互补、价值互补的形势。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本源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观念,本源于东方儒学的仁爱、和谐、诚信等等观念,正在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儒家伦理完全可以实现现代转换,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要,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它具有凝聚作用。儒家伦理在中国的影响面之大、历史之悠久已渗入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全民族的共同信念。无论生活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一般都会对平民化儒学表示文化认同。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华人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发挥儒家伦理联络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的纽带作用,使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凝聚成一个最大的社会群体,使中华民族自豪地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它具有激励作用。儒学倡导的仁爱精神、它的与人为善的价值导向、它的引人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它倡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当代中国人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第三,它具有制衡作用。儒家伦理特别重视道德价值,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其实不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现代人将会更深的感受到价值迷失的苦楚,极端的功利主义导向势必造成人们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滑坡。对于这些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效应,儒家伦理可以起到制衡作用,帮助现代人建立起美好的精神家园和意义世界。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此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儒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由于西方文化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层出不穷,道德滑坡现象严重,连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起来都成为一个问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就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运用儒家文化,充分发挥儒家文化的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如何让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个很有时代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1 儒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1 儒家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逐渐对当代的青年大学生产生剧烈冲击,使得很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日趋淡化和削弱。他们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偏轨,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急需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儒家认为,爱国爱民、救国救民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肩负的责任,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爱国诗人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的诗句,屈原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顽强抗敌,这些思想弘扬的都是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忠贞爱国的真情流露。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群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精神,对于现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恶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整治和洗涤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大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弘扬社会、国家、人民的利益至上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1.2 儒家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发展首先就应培养主客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孔子提出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严己待人之心以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诚信态度。“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孟子提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关爱他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无不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我国传统文化的诚信、宽爱之心、孝道,谦虚谨慎等思想,对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2 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促
2.1 重视对儒家文化典籍的学习,从知识源头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直接从文化典籍中汲取理想、价值、基本道德素养,允吸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原汁原味的儒家文化经典中感受“仁”、“礼”之理,品悟出为人处世之大道理大智慧,从
而更好的为大学生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诗》、《书》、《礼》、《乐》、《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典籍,这些充满哲学思辨、人生智慧的著作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塑造人的品德的重要性。因此,重视对儒家文化典籍的学习,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长足发展的切实立足点与内涵丰富的不竭源泉。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强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遭到冷落的普遍现象,我们应把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开设,让儒家文化普及到大学生日常课程的学习当中。大学生组建儒家文化典籍阅读爱好者社团,通过团体宣传的力量去感染每一个大学生,在寻找和发现儒家文化典籍的知识海洋中去修缮和加强自身道德水平。总而言之,我们应积极营造学习儒家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行动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学习经典,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领域,从源头处发现,在行动中收获。
2.2 利用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加强对儒家文化的学习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面对传统文化在国内越来越遭到冷落的局面,大众传媒、网络绝对是一个有效传播儒家文化的有效方式,从而使儒家文化借助信息化时代的特有方式得到传承。我们应该用多渠道传播方式弘扬儒家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更好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在校园生活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看《百家讲坛》节目,从大师们的讲解中感受、学习和领悟儒家文化;在学校的班级实践活动上,也可以组织各个学习小组把通过电视、网络、杂志、论坛、广播中学习的儒家文化进行小组间的心得交流,以讨论的方式做到对儒家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扬弃,从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营造良好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以促进自身思想水平的提升。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时代的要求,积极的将儒家文化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好的品质渗透到对每一个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教育之中,发挥文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做到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促,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为了将诚信思想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头脑,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信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设置儒学课程,进行儒家文化的熏陶,笔者认为这是对当今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基础手段。只有大量地阅读,学生才能从书中汲取文化营养,丰富自身内涵,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地置身于孔子的世界之中,同孔子一起享受诚信的滋养。
(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中体现的一种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各学校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力度,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方面人手,使学生沐浴在诚信的氛围之中,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影响。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教育活动。就像理论来自实践一样,学生的素质修养来自他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因此,举办各种各样的儒家经典文化教育活动,使其从活动中受到熏陶,让儒家精髓在日常生活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当中,形成他们自身的一种素质。这些活动或者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儒家诚信讲座,或者是举办各种各样的儒家诚信文化知识竞赛,或者是举办诚信演讲比赛等,更具有意义的应该是参与做一些诚信的实践。总之,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儒家文化在完善人格、开发智力潜能、形成宏伟理想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具有切实有效的作用。儒家文化中的诚信,是儒家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远来说,都能抑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中形成的名利思想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来自西方的腐朽文化的不良影响,对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是梁启超在考察了一战后的欧洲所得出的结论,固然,这个论调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今日看来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在崇尚科学,利用科学创造价值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可持续发展?是否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否忽略了我们子孙万代需要的资源?然而,我们并不是反科学主义者,也不是要退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那么该如何解决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呢?梁启超提出了东西文化互补论,他说:“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的责任横在前头。什么责任呢?是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不尽这责任,就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同时的人类,其实是对不起自己”。这种东西文化互补论虽说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就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路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始终把“天人合一”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天地和谐视为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人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天地人为三才,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作用,追求万物昌盛、天人共安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就是要求我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摒弃唯“GDP”论,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杜绝资源过度使用与浪费,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能实现长效化、循环化、可持续化。
二、构建全民道德体系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突显出来。全民道德严重滑坡,人们的道德水平没有随着腰包鼓起来而相应提高,相反,老人摔倒“扶不扶”却一再拷问我们的社会良心。构建社会主义全民道德体系也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个人休养和个人品格,注重人的精神追求与身心和谐,注重人的道德情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些传统儒家思想不仅要求邻里之间、朋友之间讲求礼仪、互相敬让,也有利于保持整个社会和谐有序。此外,儒家思想注重集体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这些优秀思想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当代各种社会矛盾,医治片面现代化冲击下出现的种种弊端与趋向,如信仰的缺失,精神的危机,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功利主义的恶性膨胀等,均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传统音乐 影响
一、儒家思想打开了我国传统音乐发展之门
春秋战国墨家学派的墨翟(约前480—前420),提出了“非乐”的主张。认为音乐能引起人的美感,使人快乐。但它的存在,上有害于国家的治理,下不中万民之利。因此,他主张“圣王不为乐”(《墨子·三辩》),圣明的君主是不要音乐的。在墨翟看来,音乐愈进步、愈发展,国家的治理就愈难,“乐逾繁者,其治逾寡”。他认为,音乐对治国平天下毫无用处。墨翟的见解,从其同情下层民众、反对“王公大人”过分的音乐享受来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与墨家学派相对立有儒家孔丘、荀卿、公孙尼等人。
儒家音乐思想以公孙尼子的《乐记》为代表。他继承、发展了儒家音乐理论,使之适应新兴的封建社会制度的需要,并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他的见解被保存在经过汉代学者整理的音乐论著《乐记》里。《乐记》首先谈到音乐与现实的关系,对它做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解释。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就是说,“乐”是人的心受了外界事物的影响,激动起来,便产生了一定的思想感情,然后用按一定规律组织成的声音和舞蹈动作去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作者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的内容只要有真实根据,便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通过对《大武》的分析,说明“乐者,象成者也”(音乐,是反映已经完成的事物的)。音乐是不能矫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即“唯乐不可以为伪。”充分肯定了音乐对现实的反映。
儒家音乐进一步明确论述了音乐和生活、政治的关系,认为音乐必然表现社会的政治,为政治服务。《乐记》提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就是说音乐与政治是相通的。所以,太平时代的音乐一定充满安乐,政治也修明、和美;祸乱频仍时代的音乐一定充满怨恨,政治也倒行逆施;国家将亡时代的音乐一定充满悲哀,民生也困苦不堪。《乐记》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它会与欣赏者内心的感情发生共鸣,所以有什么样的音乐,人们听了就有什么样的感受,又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对现实政治也会产生批判或赞助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乐记》发挥了孔丘重视音乐社会教育作用的观点,强调音乐对人们心灵的巨大感染力量。
儒家音乐认为,音乐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所谓“德成而上”,就是说有了合乎“礼”(封建的统治秩序与道德规范)的思想感情——“德”,才是上等作品。艺术标准在这种意义下是次要的,所谓“艺成而下”。但是,作者并不认为“艺”是无关紧要的,它指出音乐是“德”开出来的花朵,它要引人喜爱,总不能没有艳容与芬芳。所以音乐必须要有艺术性;必须“治其饰”,就是说要用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要使曲调(“声”)、歌词(“文”)及各种美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曲直、繁瘠、廉肉、节奏”)都符合内容的要求,能感动人们的向“善”之心。在《乐记》看来,凡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作品,才是应该提倡的“德音”“和乐”,否则,就是应该反对的“溺音”“乐”。由此可见,儒家强调的正是音乐与现实人生的联系,是情与理的统一,是音乐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而这一点也是其他学派所没有论及的。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音乐进程的影响
古典音乐是封建社会中后期培育起来的综合性艺术样式,儒家思想对音乐的浸染也是不可避免的。古典音乐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都与儒家思想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儒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虽然不能涵盖传统文化之全部,但毋庸置疑,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导成分,是核心内容。它否定了商周以来把音乐从属于“神”的传统观念和种种否定音乐存在的见解,肯定了音乐与现实人生的联系,奠定了我国音乐的现实主义传统。但过分强调音乐的实用功利,往往会束缚艺术和审美的发展,使音乐失去美感和动人心魄的力量。这方面,道家“有无相生”的思想则成为它的对立和补充。它以超脱一切的力量(想象、情感、美,还有较晚出现的传神、意境等,都是这种思想的延伸与发展),给中国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儒家的“道统”长期获得官方的支持。宋元以降,张扬“道统”的理学成为“显学”,凡是与“道统”不合的学派,一律受到排斥。儒家的礼义之学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三纲五常是君临天下的伦理规范,封建统治阶级以“孝”治天下,我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称,儒家思想的核心——伦理道德是封建社会塑造整个中华民族灵魂的主要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学派的礼教文化,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的广泛性、持久性和深刻性,是其它任何一个思想流派都无法比拟的。
儒家重实际而黜玄想,重视历史经验。被历代王朝所尊崇的“史官文化”蕴涵相当丰富,这一文化成果及其所蕴涵的文化精神给古典音乐以深刻影响,导致音乐与历史的紧紧“缠绕”。
三、中国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
儒家思想是入世思想,注重人生种种现实的问题,尤其在处理人的关系,所以看待艺术也从其助教化的积极作用着眼,于是就有了“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乐记》)、“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的观点。儒家希望利用音乐来成就道德人格并强调音乐必须表现道德和至善境界的风格。因此,在它影响下,有一类琴曲的内容都与“德”“仁”等有关。
徐青山的《溪山琴况》,虽然是琴学专著,但他总结的二十四况,却可以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全部审美要求。这二十四况是: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这二十四个字,除去几个古琴的技法而外,几乎适用于中国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中的绝大部分及民间音乐中的一部分。这种美学观的确立,是儒家思想要求的结果。儒家音乐美学把“中正”“平和”“淡雅”“肃庄”作为基本原则。儒家的“乐”要为“礼”服务,音乐要服从政治。
历史故事和传说是古典戏曲重要的题材来源,仅就现存元杂剧而论,取材于史传,以历史人物(帝王将相)和历史事件为描写对象的剧作就有四十多部,约占现存元杂剧总数的四分之一。中国古典音乐又恰恰随着戏曲而得以传承。以史传为载体的史官文化大体上属于儒家文化,主要体现儒家思想和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然而,即使是取材于史传的历史剧真正以传达史传所昭示的劝讽意义的作品却并不是很多,大量的历史剧以传达作者现实的生存体验为主旨,这种体验大多是史传所没有的。
古典音乐主要融儒道二家思想的影响,儒家从道德而主张乐而不、言之有物,道家从体道而主张无为、逍遥,因后者以逍遥的眼光观宇宙;以超然的姿态看人生,因而在艺术的实践上其影响尤深。但都巧妙地殊途同归,确立了琴曲清和淡雅、优雅恬静的风格。“和雅”和“清淡”,可说是古琴音乐一直以来所推崇的审美情趣和理想风格。由此可见儒道思想在古典音乐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的古琴音乐最擅长用“虚”“远”来制造出一种空灵的美感。其常用的虚音,是在左手实按之后移动手指所发出的延长变化音,这种滑行几个音位的长滑音则往往造成琴乐若断若继、若有若无的音乐效果。另外,震音、吟、揉的运用若超过三至四次以上,其余音便会转弱或消失,只余手指在琴面上转动,这“无声之乐”便形成了音乐进行中的空间感,和那种飘逸、秀丽、禅境式的空灵。从虚、清、远的气韵直至“平淡天真”是一种“化境”,平淡到极处,才有宇宙万象的涌动;天真显露,才有活泼生机往来的空灵和变化。心中廓然无一物,真实的生命直与宇宙自然真纯的元气淋漓混融,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成熟的琴师作为一个艺术家作为一个彻悟者共有的精神上的完全解脱。
古代许多学者认为,中国音乐是非独立的审美艺术(独立的审美艺术,与非独立的审美艺术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否从属于实用功能。非独立艺术,一般都从属于社会生活的实用需要)。他们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始终是“移风易俗”“使人无欲、心平气定”等政治教化作用的工具。“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价值,音乐应在道德上感化人,表现善与美,要合乎道德和平、中庸的原则。这些观点和言论成为中国音乐理论的主流,长期桎梏了中国音乐创作的主体精神。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又有众多形式、流派、风格。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除去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外,它的纯审美的要求,却是有着相当稳固的一贯性的。
音乐家在创作过程中,或者把自己幻想成作品中的事物,或者酒酣操琴,任乐思奔涌,目的都是为把主观思想感情移入客体,使主客体双向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家常常物我不分,或物我两忘。创作中的这种心理能力,既不属于逻辑思维,也不属于形象思维,它来自心灵深处。在人的整个心灵与自然交合的直觉体验中,悟本穷源,得到终极真理。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导成分,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春秋战国儒、道两家已经初步奠定了我国音乐美学的思想体系,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对我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所体现出的伦理精神及由其形成的史官文化,导致了古典音乐与历史的紧紧“缠绕”,使历史故事和传说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题材来源。儒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人格所张扬的循礼守制、贵贱不逾而又以睦相守的程式化生活,赋予中国传统音乐以程式之美。
参考文献:
[1] 陈迎辉.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安吉乡.从儒、道、佛的视角论中国绘画艺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孔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以及政治家,更是比价哦重要的对文艺理论能够发表一定评论的批评家。我国著名的学者朱东润曾将在其文章当中认为,孔子应该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领导以及正面影响作用。而张少康亦认为孔子应该是儒家学派最为著名的思想家,自我国春秋张国时代之间,其思想、文学创作以及文学理论均产生着重要并且深刻的影响。由于孔子在我国的文艺思想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人以及其作品和思想进行研究的学者众多,但是对于孔子“里仁为美”当中的文艺美学思想却少受涉及,但是“里仁为美”却是孔子对其“择仁”思想的重要阐述,其中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一、“里仁为美”的内涵
“里仁为美”思想出自孔子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其中,里便指的是乡里。孔子认为比邻而居的邻里乡亲是最为重要的,长处的比较融洽,生活则比较融洽,与儒雅、仁德、善良的人做邻居,则会变得儒雅、仁德、善良,因此亦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
另外,孔子的“里仁为美”应该美在人文方面,即是人文环境方面。孔子对人文环境的重视远远要超过自然环境,亦体现了儒家思想当中的人伦方面思想,孔子认为,人的本质应该是“仁”,虽然人需要依赖物质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生存,但是真正的需求远远要超过物质方面吗,因此人应该具有非生物属性的本质特征,即在人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注重人的该方面本质。
二、从“择仁而处”看“里仁为美”
在孔子的众多儒家思想当中,“仁”为其思想的核心,而“礼”与“仁”相类似,亦是总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众人认为“礼”是人与人交往之间,维护关系的重要方式,而“仁”应该是对该重要方式的一种有力保障。经过不断的深入分析,将孔子并未明确定义的“仁”可以理解为“爱人”,即人应该广泛的爱护民众,亦是孔子所言“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对于该种说法,曾经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但是孔子到底是单纯的想要从择居方面谈论“仁”,还是想要以点概面,进而谈论择友、择业以及择邦等多方面的“仁”,并没有比较确切的说法。针对该思想,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的学者进行了扩充,从择业、择友、择邦等多个方面对“仁”进行了深入,因此现今可以理解为孔子“仁”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当中。
在“择仁而处”当中,并不应该仅仅看到“择”的方面,若将其扩大进行分析,主要应该考虑的便是“仁”,无论是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均需要进行选择,而选择的标准便应该是“仁”满之地。由此,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重点在强调人的道德方面,对百姓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由此,“里仁为美”的帝乡在文艺思想当中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艺术创作,更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化目的。
三、从“中和之美”看“里仁为美”
在中国著名学者蒋凡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当中,对“里仁为美”进行过相关的阐述,认为孔子比较重视对人的道德进行教化以及规范,从而对文艺进行相应的教化以及规范。孔子在人的心灵以及行为方面,均比较重视“美”,强调“美”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均离不开关系,而“仁”能够创造“美”,由此,上述诸方面又与“仁”离不开关系。
儒家思想 法制建设 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社会结构以及民众心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动,并且大量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已经凸显出来,诸如阶层分化、贫富悬殊、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更有因此而产生的社会价值多元化及其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及刑事犯罪问题,等等,使我国的社会稳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种严峻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缓和甚至消除这些动荡因素的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的一项必须重视的现实使命。
中国法制建设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化的司法制度之建构,意味着司法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因而是一个突破固有的制度而在司法领域显示出来的深刻变革。因此,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成为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现状
1.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社会遭遇道德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繁荣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犯罪率开始急剧上升,社会道德体系千疮百孔,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陷入道德危机、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奉为至理的法律至上、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程序正义等一系列西方的法律理念似乎无能为力。
2.司法成本日益增大,社会矛盾却越来越尖锐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各类诉讼案件不断增加。然而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的公民纠纷并没有因法院的审判此而得到化解,相反的是缠讼、上访甚至是由民事案件转化为恶性刑事案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说明现代司法在真正化解人际纠纷、协调人与人的冲突方面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这些情况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
二、对儒家几种重要思想及其对当代法制建设意义的分析
在我国,儒家传统思想占有重要作用,它的“和合”、“仁”等观念深入人心,而这也与我们当前“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这些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和为贵的思想、“仁”的思想及中庸的处世观念
“和合”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他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贵和尚中”。当出现纠纷时,中国人通常采用“劝讼”与“息讼”的调解方式来解决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相互谅解,以保持个人间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人际关系和谐,提倡宽容,儒家“仁”的思想是这种传统主张的典型表现。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如果将古代“仁”的思想应用于刑事纠纷,必然提倡对犯罪人的宽恕并帮助其改善更生。
“中庸”思想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也有积极作用。所谓的中庸就是“致中和”,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一思想和以和为贵的“和合”思想一致,重视当事人和谐关系的修复,并且通过调解以“劝讼”、“息讼”,避免行为人被贴上罪犯的标签,以利于其回归社会,这与我们当前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有积极意义。
2.“无讼”、“慎刑”的传统理念
中国社会是一个因血缘及地缘上的密切关系而结成的“熟人社会”、“亲情社会”,重视人际关系的讲信修睦。人们形成了“以诉讼为耻,以无讼为德”的观念。孔子就多次声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种主张在刑事政策上表现为反对苛政、滥刑、重罚,主张恤刑慎杀,德主刑辅,这是一种“慎刑”的理念。就像宋代包拯所认为的:“治平之世,明盛之君,必务德泽,罕用刑法。”总之,“无讼”与“慎刑”的观念提倡通过协商和解来解决刑事纠纷,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今天,司法的宗旨仍然是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为社会提供法治保障。古代的“无讼”观念以及古人为此理想所作的努力对我们今天社会的法制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道德教化的传统
儒家文化向来注重道德教化,儒家认为人性无论善恶,都可以凭借道德的力量进行教化。《论语・为政》就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违法犯罪被认为是未受到教化或教化不彻底所致,应当再次对其进行教化,而不是一味苛求刑罚制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平”之效。当今中国社会的社会矛盾、道德的危机、信仰的危机不是仅靠法律就能解决的,法治社会的法律必须具有神圣至上的权威,也只有这样的法律,才能实现法治的目标。
儒家的上述思想,历经几千年传承,已经根植于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广泛地存在着,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国的现代法制建设必需要立足本国的实际,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使其能在今天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子路.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2]杨伯峻.论语・雍也.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3]杨伯峻.礼记・中庸.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4]杨伯峻.论语・颜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