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儒家;以人为本;管理思想
管理大师帕金森说过:“千万不要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管理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完全不是这样,一部管理学著作论述的全都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管理究其本质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在企业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领导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儒家的“以人为本”思想从员工、企业领导者和企业竞争对手这三个主要研究对象出发,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并为当今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同时,儒家的“以人为本”思想对企业的和谐稳定与长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的“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包括以员工为本、以领导者为本和企业竞争对手为本。
一、以员工为本——“爱人”
儒家的管理思想主张企业领导者应该做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儒家“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针对员工与员工、管理者、企业之间的关系给予了以下主张:
从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出发,儒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思想教诲了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一个企业中,员工与员工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在做事之前都能够为对方着想,事事都考虑别人。那么在企业当中,自然而然会形成一个和谐共处的局面。
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儒家主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王制》)的管理思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当一个管理者,不要仅仅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就高高在上,不体谅下属。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利益相关者,大家都是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出发,把这种关系引申到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来处理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矛盾。
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人是我们最大的资产,要是员工有成就,管理人员就要把劳动力看作是一种核心资源,管理人员承担的就是使人发挥效用的责任。”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重视员工的发展,不要将约束及控制员工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而应用培训及鼓励员工的方法来使员工与企业得到统一发展,不要将员工简单视为单纯的生产工具,树立员工民主的思想。
二、以领导者为本——“克己复礼。”
企业是由人构建起来的组织,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当中应该以人为中心,把人的要素放在核心地位,将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要地位。领导者作为企业的榜样和旗帜,他的言行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素养,领导者的素质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环节。儒家管理思想对管理者素养方面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这里指的是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即各种规范、制度和秩序,用来节制仁民的行为和欲望,协调关系,减少冲突。“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应该严于律己,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给企业起带头作用,助益企业健康发展。下面儒家管理思想当中对于如何做到“克己复礼”提出了几点要求。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作为领导者,如果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下属去做。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下属的位置考虑问题。这样,才能造就出一个好的领导者。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公冶长》)
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做到对事物的反思,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往往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当处理企业事务时,才不会手忙脚乱,没有条理。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卓越的领导者,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没有理由要求别人也做到。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当你下达命令指派下属时,才能够做到上行下效。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关键人物,这关系到企业的荣辱兴衰。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带领出一批杰出的员工,并且创造出一个优秀的企业。一个顽劣的领导者也必定不会具有号召力、影响力进而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因此领导者要做到“克己复礼”,达到“仁”的境界。企业也会随之带有“仁”的氛围,和谐的景象。
三、以企业竞争对手为本——“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我们在企业内部应该重视以员工为本、以企业领导者为本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那么在企业外部也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这里着重介绍在企业管理中的以企业竞争对手为本的儒家管理思想。儒家主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的辩证管理思想。有天和地相结合才导致万物生存,有阴有阳才使得万事万物周而复始的变化。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对手一样是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那么,如果仅有企业自身而没有其他竞争者的话,必然会导致企业没有“生”和“变化”——企业创新的动力。
儒家针对如何以企业竞争对手为本,怎样明晓企业自身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等也作出了相关著述。儒家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的思想正是教诲企业应该把竞争对手比作自己的老师或是“领路人”,这样才能看清楚自身存在的缺陷,对于竞争对手企业自身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当今企业的竞争中,企业之间不单单是孰输孰赢的关系,还有互利双方的双赢关系。合作可以使企业体验到自身成功的满足感,也能使双方得到相应的好处,但合作也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和依赖性,不思进取推卸责任等消极因素。让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达成互利互惠,双赢共享的和谐局面。要达到这种局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彼此信任,儒家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的管理思想,只有彼此间都做到信任,才能保证合作的有效进行和长久发展。
以企业竞争对手为本,企业自身应认识到竞争关系的客观性,还要认识到这是市场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结语:儒家的管理思想也深藏着博大精深的管理智慧,在当代企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带给我们一个如何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企业中,每一项工作的开拓和维护都需要员工来进行和完成,进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是保证企业决策实施和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每一个员工都有其自身的社会需求,这应该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和谐统一的,因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实质是激励和满足,只有在合理激励和满足员工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企业快速发展的理想效果。因此,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背后所蕴藏的规律与智慧。(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儒家思想“仁”“和”“义”“信”企业管理
一、儒家思想内容的精髓
(一)“仁”
“仁”是儒家思想德治的核心和最高范畴。“仁”即“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精义所在,是儒家思想道德的基础,概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仁”是爱之源,本质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最多,也能体现“仁”字为《论语》之精髓,《孟子》中提到百余次。“仁”实际上就是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爱人”中既包含对人的尊敬、谦恭和亲热之情,也包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管理理念体现在管理原则上,即追求“修己以安人”的“内圣外王之道”。要求管理者既要“修己”或“内圣”,按“仁学”体系的要求进行自我修养,又要用“仁”的原则去“安人”或“外王”。
(二)“和”
“仁”是儒家思想核心,是人的相处,而“和”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和”指的是人际关系和谐,是儒家“仁”思想的延伸。“仁者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无争”,“无讼”。“和”被视之为政、为人的基本原则之一,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之用,和为贵。”做到“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在群体中,每个人如果都能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是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在管理中做到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的关系和谐,最高管理者与各级管理者的关系和谐。
(三)“义”
“义”是最为重要的“义利”经济观。儒家非常强调义,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承认求利之心人人皆有,但要“见利思义”,反对违义求利。“义”是指社会公利及个人合乎道德的行为标准,“利”是个人私利或局部利益,因而义与利的关系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对于“义”和“利”孔子有两层意思:一是二者是相通的,互相包含,“智者利仁”。从这个层面上讲,孔子并不反对个人获得正当的利益,而是反对个人见利忘义,先利后义这种行为。二是一个人面临义和利的矛盾冲突时,应“见利思义”“义然后取”,把公利放在第一位,把私利放在第二位。
(四)“信”
“信”是“诚实不欺”,诚信乃人性之本、天道之源。“人而无信,不可知其可也”,即人在人际交往中守信用则别人愿为你服务、为你办事。《论语》的各篇中指出,言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德,“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因此,“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仁者,其言也”。儒家思想向来讲求诚与信,这种诚信不仅应在言行中体现,更融入在人的血脉中,将诚与信融为一体,融于生命。在儒家思想中,诚信之道不仅是“立人之本”,更是“立政之本”“成事之本”。“儒商”,就是“仁”“义”“礼”“智”“信”的集合。
二、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仁”——人本管理思想——以人为本
企业的核心和主体就是人,在管理中体现人本管理,形成人本管理理念,对企业提高劳动生产力、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凝聚企业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儒家思想的精华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深远。1.“以民为贵”,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信念。儒家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强调尊重人性,仁爱之心,挖掘人的智能潜力。只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民为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重视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企业管理主要是对企业人、财、物的管理。企业的财和物都是由人支配的,从长久看来,最应关注的就是人才,人才创造企业的利润、财富,人才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为政在人”,主要是建立德才兼备的管理层。《礼记•中庸》篇载“为政在人”。这里的“人”指的是“贤人”,是企业的管理者。将“为政在人”的思想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着重强调领导层的德才兼备,强调领导应为“贤人”。在“贤人”的领导下,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信念。可见,建立“贤人”的领导层对建立现代企业文化起到关键作用。
(二)“和”——企业团队管理——以和为贵
“以和为贵”在现代企业团队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儒家强调“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协调人际关系,并指导企业的建设是一种“和”的理念,必将培养一支充满凝聚力的高效团队。在团队管理中提倡“人文关怀”,强调企业凝聚力。孟子更是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思想提倡的人文关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等观念,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爱和信任,促进企业内部组织和谐,使团队产生凝聚力,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团队精神培养中注重精诚合作,团队协作的培养,这种精神对企业的业绩、甚至是兴衰具有巨大作用。在企业管理中,主要培养“和为贵”的企业文化,利用文化熏陶企业员工,培养员工的团体协作“和”精神,鼓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将企业员工融为一体。同时,在团队培养中应注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战略,在企业内部主要注重企业团队培养,外部主要强调怎样去发展,这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和谐应该是全方位的。
(三)“义”——企业价值观——以义取利
儒家思想主张“君子之财、取之有道”。将儒家文化中的“义利观”融入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念中,企业要树立“以义取利”的现代管理价值观,强调义利并重,互惠互利。“义”和“利”不仅相互融合,而且还能良性的互动。即“义”和“利”是相互促进的,“利”能促进“义”的产生,“义”也能产生更多的“利”。在某种程度上企业要善于“利他”,在“利他”中讲求“义”。只有以义取利,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同行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提高企业的品牌。
(四)“信”——企业信誉管理——以信立业
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生命,有句古话:“人无信则不立,商无信也不立。”现代企业就是一种契约经济、信用经济,现代企业只有树立“契约意识、诚信意识”才能够维护企业形象,形成诚信品牌。重约守信、诚信为本是现代企业在竞争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同时要求企业确立道德理念,维护“至诚守信”的企业信誉。儒家的“信”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强调管理单位内部各成员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二是强调管理单位内部各成员自身必须诚实。儒家思想倡导“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义利统一”的思想,对处于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在其管理运营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儒家思想指导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有着悠久的慈善传统。早在周代,就设立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这就是所谓的“惠政”。其中所蕴含的救人济世、福利民众的理念和准则,与慈善的内涵是完全相同的。
与此相应,中国的慈善文化也源远流长。先秦诸子对此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这些思想对中国慈善传统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直接促成了中国慈善风俗的形成。
而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首推儒家思想。
【一】
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者人也”,就是从道德、理性上来解释人的属性。
“仁”就是“爱人”。《论语》全书贯穿的“仁者爱人”思想,是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内在价值。
《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仁心”;这里的道,就是“仁道”。“仁心”的本质在于人对人的善意和关爱;而“仁道”是与人相处中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态度与方法。只有拥有爱人之心,充满对人的关爱和善意,才可能最终形成人与人的和谐。
在后来孟子的理论中,这种思想被进一步强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是将“仁心”看作隐藏于人之中的生命本质,是人善性的发端。所以,人具有善性,仁爱之行都直接来自人们内心。
由此推论,善行是无条件的,没有功利目的,或者说,行善本身就是目的。也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这实际上就是先秦儒家对于慈善的动机解释。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消极的意义来解说,“仁”是一种体谅和包容,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仁”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利他、助人的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扩展。这就是先秦儒家对于慈善的要求。
【二】
钱穆先生曾说:先秦儒家是“淑世之学”,宋明理学(儒家)是“自淑之学”。先秦儒家思想的着重点在于社会事业,更多着眼于“为政”。所以,儒家的慈善思想,首先表现为对中国政治的影响,这也就是“民本论”。
孔子在解释“仁政”时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所谓“其养民也惠”,意思就是施惠于民。到孟子那里,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为民制产”。孔子还提出过理想社会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样一个社会强调的是财物的平均分配,要求物同一体,无贫富差别,从而使人和睦相处,最终世界大同。
这些思想对于后世各个朝代的施政影响极为巨大,各朝政府常常致力于“力行仁政,敬德保民”,每有天灾,统治者都通过施粥、赈谷、调粟等多种慈善救济措施来赈恤灾民,以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另外,还兴办或扶持各种慈善机构,以尽可能维持民众生活的安定。
可以说,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时代政府的慈善事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三】
先秦儒家的思想不仅影响于君王,更影响于民间。民间“济贫弱、助危困”,以期“天下一家”的理想,直接体现在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中。
所谓“义”,实际上是“仁”的外在体现。把义与利联系起来,是儒家的创见。先秦儒家主张敦诚信义,重义而轻利。儒家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利”,而是主张追求“利”的过程中必须把“义”放在首要和核心的位置,并且作为分配“利”的原则。当义与利发生矛盾,不可兼得时,宁愿舍利取义。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正是受儒家义利观的熏陶,古代的儒者大都重义轻利,致力于开展救困扶危的慈善事业;普通民众亦纷纷效仿,最终形成一种乐于助人的风尚。
1.. 高校辅导员工作运用儒家思想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工作运用儒家思想的必要性是由自
身的特点决定的。年轻的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思想道
德素质是否过硬,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产生重
大影响。辅导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
德素质、人文自然科学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作
风素质等几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诸多素质中
起着主导作用,是首要的素质[1]。儒家思想体现为
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确切地讲,在古
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直
至当今中国,儒家思想仍被视为传统文化的一个不
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普遍运用于我们的工
作与生活。
2.. 高校辅导员工作运用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工作运用儒家思想的重要性是由儒
家思想本身决定的。第一,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看来,世事要以“治人”为中心,而高校辅导员工作
最重要的就是对大学生的管理与指导,作为辅导员,
首先,应明确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学生管
理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关心和尊重
每一位学生个体差异及所带来的价值理念; 鼓励每
一位学生的尝试和努力; 承认每一位学生的成就; 增
强每一位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认同感。这也体现了
素质教育中尊重学生、肯定学生,以创新为导向的理
念[2]。
第二,孔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在孔子看来,管理者
要讲德行,有德行的话,就可以取得无为而治的效
果。作为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对学生的吸
引力和亲和力,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
工作和生活,促进他们道德自觉自律意识的养成,最
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辅导员的品质是其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3]。
辅导员要对生活充满信心,要有生活热情,要自觉树
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满腔的热情、乐观的人生态度
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待自身工作,勤勤恳恳,兢兢
业业,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才智奉献给高
等教育事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榜
样,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楷模。
第三,孔子曰: “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辅导
员,要成为“诚信”楷模,说话不失言,调查不失实,
办事不失信。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90 后”,他们
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有自己坚持的理念。离开父母
的大学生们特别需要在短时间内树立一个人格的精
神偶像,所以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与学生朝夕相处
的优势开展诚信宣传,使大学生建立起诚信理念。
同时,应该坚持诚信教育师者先行,时时事事讲诚
信,自觉接受学生监督,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在学
校营造起“人人重诚信、人人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在开展诚信教育的过程中,使大学生们认识到诚信
品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的立身之本。
第四,孔子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
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先秦儒家认为,人格高尚
者必然具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在高校德
育中,融入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取先秦儒家人学思
想之精华,充实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内涵,促使两
者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德育之目标便水到渠成。
二、辩证运用儒家思想,创新辅导员工作新理念
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
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摈弃一些成分。知识经济时
代最重要的是在辩证中开拓创新,旧知识对任何人
都是平等的,只有掌握、创造了新的知识,才能为社
会的前进作贡献。创新成果要靠创新思维,因此创
新思维是这个时代教育所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
1. 因材施教
孔子最早提倡因材施教,其进行教育活动的特
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智力水平
差异有针对性地教学。“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
所安”,“听其言而观其行”。马克思在他的《资本
论》一书中也曾说道: “天赋的特殊性,是分工产生
的基础”。马克思也承认人的智力是有差异性的。
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
特点,才能有效抓住事物的本质,抓住矛盾的对立统
一点,因势利导,有效教育。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
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多形式的教育方式,增
强针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其不
足,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人最大程度的发展[4]。
2. 启发式教学
孔子反对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提倡独立思考,只
有当学生深入思考仍不得解时,才给予提示,以此来
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扩大思维的广度。如果学
生只是一味地吸收老师提供的知识,只知其然却不
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缺乏深度思考,思维被禁锢在
狭小的空间内,无法发散,更别说是创新思维了。孔
子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不复也。”可见儒家思想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
导,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尊重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和锻炼学
生的自学能力。孟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
得之也。”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在面对国际国内问
题或者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作为
辅导员,不要一味地把书本或自己的所谓正确的世
界观和价值观立刻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注意引导学
生思考,辩证地分析,学生只有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
态度,独立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3.. 回归人文主义
通过对儒家思想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其立足
点最终归于人本思想。高校的道德教育
从科教兴国这一实际出发,融合了儒家思想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最后的落脚点是否也应该回归到人本
主义呢? 答案是肯定的。20 世纪初杜威区分了传
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儿童中心”的理论使人重新成
为教育活动的中心。现代教育所提倡和造就的,是
一种民主的、鲜活的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旨在培养
人格健全、个性发展、精神自由和具有相应职业能力
的现代社会合格公民。
教育不仅作为经济的催化剂,还必须成为社会
思想、文化、精神、道德建设的源泉,为人类精神的提
升和社会发展导航。那么,新世纪教育的目标就不
仅仅是发展科技和培养创造性,而是对教育的人文
主义传统的尊重、回归以及继承。形象地说,在新的
世纪里,教育将起到更为主动和关键的作用,未来竞
争的本质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建立以培养创造力
为目标的教学,在深度上实现教育内涵化的理想; 最
后恢复和保持教育的人文价值,建立人在教育中的
立体性和教育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实现教育人文化
的理想。
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应该把这种人本主义的
思想渗透到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去。以大学
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从大学生
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大学生的正当利益诉求,彻
底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适应时展需
要、不适应学生成长需要、不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需要的方式、方法,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
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
力、感染力[5]。这一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也是
有共通之处的。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
“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可以
做出科学的回答———“以学生为本”。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辅导员的工
作任务日益繁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高校辅导员
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
接影响着高校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学生是内在因
素,而管理则是外在因素,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
辅导员工作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运用儒家思想的
经典渗透于管理工作,是提高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核心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14-01
《乐记》一书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典型著作,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全面和完整概况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书籍,在这部书籍中记载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自产生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核心思想。下面就先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开始说起。
1 天人合一的含义
关于天人合一这以思想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天与人本身就是一体的,认为天人应该合一;另一种解释是天人是相通的,显示中国析学在天人关系上的关注,而其中又以“天人合一”最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天指的是自然世界中的万物,而人则指的是自然万物中的生命,合的意思是两者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
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与气的一元论,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认为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比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气。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为道,有为气、宇宙万物都是气所成。由此可知,气是万物之根源,而天人合一就源于此。天人合一思想最早起源于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思想中,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就是最早的关于他天人合一的记载。其实在此之前,《周易》及先秦诸子的论述中也有很多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影,他们都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协调和统一的,是一种生命的共同体,不论是远古时期还是后来的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引导着人们。
2 天人合一思想在传统儒家音乐美学中的表现
中国音乐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自然,从乐器的材质上看,琵琶、二胡等都是木制材质,这些材质都源自于大自然,且这些乐器的构成方式都是直接连接而成,没有任何的金属连接的方式。从中国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及内容上来看,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态度和想法。就表现内容来看,中国古典音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描述自然与生命的,这部分内容的形象主要是回归大自然,在风格上往往强调山水以及田园的生活。另一种则是以描述花鸟植物为主的音乐,这类音乐更多的是以田园乐曲为主,重点描述田园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天人合一就是回归大自然,那么为什么大自然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呢,其实这与中国长时期的农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长时期的农业经济是的人们与自然搭成立紧密的联系。中国音乐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诚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般,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应的,人与自然一直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关联,共生共存的,而人身为能欣赏万物的观照者,“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昔与子之所共适”,这种将生命回归于自然之中的审美态度,就是中国音乐艺术的精神所在。
儒家思想对音乐美学的核心是,和孔子在评价《关雎》时说:“乐而不,哀而不伤”,其意思就是关雎这个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平和的,是适中的,没有超出一定的界限,因此,就能体现出和的思想。其实儒家思想中和的音乐核心,更多的是强调音乐的中庸思想。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另一位代表人,他认为音乐在动荡时期可以鼓励每一位将士英勇对抗,而在和平年代,更可以让每个人以礼相让,在古典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上,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往往将和放在第一位,其内容往往以不超越和这一思想为基础,而音乐的艺术形式则被摆在第二位。中国传统音乐的这一和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的影响极为重要,儒家思想将和这一理论甚至当做音乐艺术的唯一真理。
受和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主张将人的思想作为影响世界万物的主要动力,《乐记》作为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认为音乐是由间组成的,间是源自于人内心世界,认为人心想到的是世间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因此,儒家思想认为音乐一定要以人的主观思想为主。“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记》这句话就恰恰反映出儒家思想中对情感的重视,他们认为一部音乐作品最重要的是情感和品德修养,然后才是技艺,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3 天人合一思想在墨家音乐美学中的表现
与儒家思想中极力主张以“和”“善”的方式对待音乐相比,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学派墨家对待音乐恰好相反,他们将“非乐”作为音乐美学的主要观点。所谓“非乐”就是不承认音乐的价值,认为音乐不应作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人们应该禁止各项音乐活动,他们认为音乐不仅不能很好的治理天下,反而会“其乐越频者,其治愈寡”,就是说长时间的进行音乐活动,会影响帝王治理国家,对国家的管理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表面上看,墨家这一反对音乐的音乐美学思想看似不能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从本质上看,也是符合的。墨家之所以提出这一美学观点,主要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当时的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很多音乐活动的开展都是一些社会高层阶级人们进行的一项活动,而这些人进行音乐欣赏时,就不能“兴天下之利”,更不能治理天下,因此,墨家大力制止音乐的传播。从这一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治理天下就是为了让天与人合二为一,治理天下就是让天与人处理好和谐的关系。另外,由于在当时音乐不可能为全部人民服务,因此,也就不能实现天人合一,所以墨家在自己的思想中大力提倡非乐思想。而这种非乐思想也正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解释,即为了实现天人合一而进行的非乐思想和活动。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非常大,至今影响中国音乐的核心思想美学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美学思想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动力,作为现代人,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传统音乐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才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社会上进一步发扬中国音乐艺术,为全球音乐文化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进.中国不同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2(1):30-31.
关键词:儒家思想;定罪规制;小农经济
儒家思想是贯穿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的重要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法制建设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就有“春秋决狱”“悯囚制度”等,礼与法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古代法制的独特魅力。儒家思想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对古代,对现代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对刑法的影响
1.先礼后刑,重礼轻刑。礼法并用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说礼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什么说礼的作用重要,是因为礼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调整社会的多方面,其中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婚姻、司法等方面。在诸多学说中,儒家最为推崇礼的作用,因此在儒家大师的文章中对礼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其中《荀子•荣辱篇》曾说:“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得其宜。”在《礼记•曲礼》中也曾有这样的论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可见,礼的作用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中产生巨大的影响。相反,如果礼在古代社会中得不到维护,那么社会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犯罪频发,社会的稳定性根本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婚姻之礼受到破坏,夫妇之道不存,之事频发;丧葬之礼受到破坏,则贪生畏死者众矣;君臣之礼受损,则诸侯割据,国家分崩。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国古代一直倡导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明刑弼教在国家社会中的作用。从这一侧面就可以看到礼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古代就有“礼防”的论点,主张的是礼在禁止犯罪方面的作用,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古代的学者也十分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礼在社会中之所以地位重要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礼是为了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可以在广大民众的心中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可以更好地预防犯罪,即可以起到“禁于未然之前”的作用。而法律则更注重对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处罚,通过严酷的手段对犯罪者进行惩处,即“人心违于礼义,然后入于刑法”。礼和法虽然都是行为标准,但在儒家看来,二者有先后与重轻的区分。刑用于规制人的行为,通过严酷的刑罚让人产生惧怕之心而不敢去违背法律;而礼虽然也可以规制人们的行为,但是却不如刑对人们有那种威慑力,旨在强调人们自觉自律,主动遵守社会规范。在礼、刑到底适用谁的问题上,儒家学者继承了三代时期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观点,即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在犯错之后适用的惩罚制度是不同的,贵族适用礼,庶民适用刑。同时从亲属间的犯罪的规定来看,儒家思想认为亲属之间应该互相包庇,在汉律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宣帝四年的诏书曰:“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道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汉书•宣帝纪》)不只儒家大师提倡容隐原则,连皇帝也支持下属官员互相容隐犯罪,看起来荒诞悖理,但是合乎中国古代家、国相通,君、父、忠孝相连的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礼在历朝历代中都有着体现,法律所容隐的范围被不断发扬光大。2.对古代刑法典的总体渗透。儒家的刑法思想主要是通过儒家经典巨著而渗透到刑法典中去的。儒家经典巨著对古代刑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春秋决狱”。所谓“春秋决狱”,是指利用儒家的仁爱思想,渗透到刑事判决中来,以其作为量刑的依据。其次是“引经注律”,就是依据儒家的经典巨著对法律条文进行注释和解析。单纯地从时间上来看,上述两者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随着汉代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春秋决狱”在整个社会正在被广泛的应用,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据经解律的兴盛及别具风格的法律制度的深度发展。东晋之后,个人注释法律的行为正在逐渐的缩小,但是在此前包括据经解律在内的诸多法律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唐朝《唐律疏议》和明、清律学进一步发展,导致一些重要律法方面的著作的出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使儒家思想在以后朝代的立法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再次是“纳礼入律”,指通过对法律进行修订,把儒家经典中和法律相关的原理和其对法律的基本看法,渗透到法律编纂中去。这种做法其实早就已经有了,持续的时间很长,但是到了唐朝以后这样的做法才被真正的完成,但是并没有因为《唐律疏议》的问世而结束。在唐朝以后,特别是程朱理学出现之后,将儒家的思想直接写入法律中还在持续的发展和进行,但是《唐律疏议》的完成基本上标志着“纳礼入律”的完成。刑法的儒家化在唐朝达到较高的形态,同样法律理论也在唐朝达到了最高,以后的朝代都在仿效唐朝的刑法模式,自己创新的并不多,在刑法思想上也是大致相同。儒家思想对刑法的渗透最主要是因为修订法律的学者本身受到儒家思想巨大的影响。他们掌握建立篇章规制、修改法律制度的时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将儒家经典的精华思想渗透到法律条文中去,直至儒家思想将法律制度全部渗透。
二、儒家思想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1.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经济的被动性。儒家思想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认为,所有的利益、富贵都是不可追求的,是否富贵在于天命,而不在人为。这种观念的产生与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相关。我国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经济状况会因为天时和地利的影响而变动。“岁美则穰,岁凶则恶”。这种观念的形成,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2.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经济增长动力。儒家的“禁欲主义”不支持人们去追求财富,对经济利益和富贵都持否定的态度;这种禁欲主义也使人们对劳动成果并不珍惜,不能完成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进而再生产。所以,就造成了经济增长缓慢,人们并不热衷于追求更大的财富,而是满足于现状。儒家的禁欲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动力的绝弃。3.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经济文化。我国最早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和其他具有里程碑式的技术,并且我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但是,我国一直未能形成发达的货币经济。儒家文化影响下,人们一直不太注重经济效益,很少有机会成本的概念,很多都以道德来衡量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很少有人认识到小农经济造成的巨大浪费,为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发展而促进新经济现象诞生的社会土壤十分贫瘠。
参考文献:
[1]谌琦.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刑法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112.
[2]徐庆祥.儒家思想法典化研究———兼评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刑法的影响[J].商情,2013(21):209.
关键词:儒家思想;传统道德文化;和谐思想;和谐社会;积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的。当前,我国政府要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这一伟大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需要举国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要加强文化建设,这是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而儒家的和谐思想也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而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对儒家思想进行全新的诠释,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发挥,将之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撑,作为良好的文化条件,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其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我们要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进行更为客观的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其中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以及人本意识等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儒家思想的本质,主要包含两个意思:“和”与“合”。也就是说“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就将“和”作为了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进行研究和领会,进而揭示了和谐的价值、本质,揭示了和谐的内涵。
孔子的学生有子就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其中“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和”为调和、和谐、协调的意思,“贵”是珍重的意思,含有价值判断的意义。所谓“和为贵”,就是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
而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的主张。他认识到了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如果能够和谐相处,那么就能取得一致,力量也就会相应地增多,进而实现组织的强大,最终战胜万物。孟子曾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只是战争,进行社会劳动或是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决定其胜负或是成败的就是人心的向背,如果再组织内部实现和谐,那么就会齐心合力取得最终的胜利或成功。“人”是“天、地、人”中地位最高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在“时、利、和”中“和”又具有最高的价值。
此外,孔子的“和而不同”命题揭示了和谐的本质特征。其中“和”是一个统一体,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而这些因素之间也是一种互补和协调的关系,这样就能形成新的状态或是新的事物。而“同”是指因素、意见等的一致或是相同,这些因素、意见等的简单相加不能产生新的状态或是新的事物。所以说孔子提出的“和谐”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其“和”即为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体内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儒家的和谐思想主要包含以天人和谐、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二、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和谐社会在《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中解释为:指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创造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稳定有序的社会。
1.儒家和谐理念,促进现代社会的协调发展
儒家和谐理念的重点就是“和为贵”的价值观,其认为和谐是世间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一种最完美的状态,能让万物各得其所。儒家和谐理念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它能够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最大化地化解各种复杂矛盾,进而实现社会各方面适度、平衡、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和乐人民,国家强盛,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观能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维方式上的支持和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处理外交事务,解决国际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儒家和谐思想在国内矛盾处理过程中,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而实现生活环境上的完善,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儒家和谐思想除了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是冲突以外,还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换位思考,进而实现个体间的目标或利益以及原则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实现个体间的有效合作等。
2.塑造和谐心态,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格
儒家的修身以及身心和谐思想能呈现出个体的心态,能呈现出其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实现身心和谐,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也就是说有了和谐的人格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说儒家思想中所具有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其和谐的社会心态,而这种心态能实现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和谐人格的塑造。以此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利益格局也发生着变化,贫富差距也被拉大,社会收入或是分配不公现象比较普遍,而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在社会心态领域中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浮躁、无序等消极现象,都会对人在生活中做出理性判断和日常行为带来影响。当然这也有诱发偏激行为的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或是建设步伐。而儒家思想中的“修身”等和谐思想能帮助我们摆脱物欲的消极影响,进而确立相对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同时市场经济把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利益之上,这样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寸利必争,人因利或和或散,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变得脆弱。过于松散的人际关系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而儒家的“忠恕”之道以及和谐心态就能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起到促进作用,为其提供了精神道德基础。
此外,儒家的仁学思想能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铸造,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等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能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社会提供最大的服务,而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可资借鉴价值。儒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能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同时,儒家和谐思想还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总之,人类若想实现长久发展,就应该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对儒家和谐思想进行全新的诠释和运用,在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其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的基础作用,儒家和谐思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呈现其特有的思想魅力,我们应该有所吸收和借鉴地对其进行学习,进而从中挖掘和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伦理学史[M].上海书店,1984.
关键词:儒家思想;人权;法律
一、古代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儒家思想,又叫儒教或儒学,它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仁"和"人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儒家思想的精髓是: "仁"、"义"、"礼"、"智"、"信",其反对"过"与"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谐。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在东亚乃至全世界都有过不小的影响。孔孟学说就是正统的儒家学说。它继承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继承《六经》遗产,但与经学有区别,经书的言论,不等于孔孟的言论。
孔孟学说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就是孔孟所说的"尧舜之道"二是爱民富民、仁政德政的为政思想,即孔孟所说小康之世。是想在"天下为家"的社会实现尧舜之道,也叫王道;三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五常德"和知仁勇"三达德"的伦理思想;四是法天地大自然法则,法阴阳刚柔变化法则,和不偏不倚中而有权中庸之道等朴素的唯物辩证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不仅在过去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除去了历史痕迹,它的价值依然是鲜活动人的。
总之,"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爱民济众的为政思想,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实事求是的中庸之道,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和民主唯物精神,是孔孟学说的精神实质。
二、当代人权概念的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发生了两次人权运动,包括"人权运动"和"民权保障运动",都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留学欧美的大学教授们发起了要求立宪以宪法为保障人权的一场"人权运动",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唯一一次以人权为内容的政治运动"。这一运动以、罗隆基、梁实秋等为代表人物,形成一个以《新月》杂志为舆论阵地的"人权派"。总的说来,关于人权的探讨,在后大致可以归为四种观点:一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说,二是自由权和需求权统一说,三是资产阶级特权说,四是人性固有权利说。
放眼国际,在以托马斯・杰斐逊为主笔的美国《独立宣言》中,有一段内容这样写道:"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一小段话,主要源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政府论》中的观点。这也就是天赋人权的最基本观点。天赋人权又叫自然权力,其思想源自自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它构成了古典自然法学说的要义。文艺复兴以来,"自然权利"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论题。所谓"自然权利",并非指自然界的权利而是指人类的一种客观权利。也就是说,是人之为人的属性特征。
西塞罗曾说过:"应该存在一种法律,它会是永恒不变的事实并且于正义和理性适应。这才是真正的法律在西塞罗的阐述中,基本人权,就是一部完美的法律。
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如果要给人权的内容下个定义,那应该就是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谈到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自由和平等作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自由、平等也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为了摆脱一切压迫、歧视和剥削,人的生存和发展权显得尤为重要。生存、发展权既不是存在于口号之中也不是流于古书记载,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抵抗不平等的因素,实在为人权。因此,所谓人权,结合国内外学者大家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
三、两者的关系
人权理论就是彻底的平权理论,人权理论首先是关于人人平等的理论。而儒家思想在关于人权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仁道思想,学界认为大致分三类:其一是生命权主张,其二是生存权主张,其三是社会公平主张。下面,谨作相关的分述。
1、孔子非常重视人的生命权。孔子在马厩失火后,问人而不问马,明显把人的生命看的高于畜类或财产等物质。另外,孔子反对殉葬制度,《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可见孔子是痛恨用陶佣来为死人殉葬的,更不要说用活人来殉葬。再次,孔子针对当时社会充满迷信鬼神的现状,采取了"敬鬼神而远之"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强调"人事"重于"事鬼"。,把"事人"置于"事鬼"之上,这一思想非常宝贵,可以说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从而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古代中国社会,形成了古代中国一种伦理本位的社会存在。
2、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历代政府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广大人民衣食住行这个民生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面临的首要挑战。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其他一切权利都无从谈起。儒家思想中关于生存权的态度也有相关记载。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如果只流连认识论、道德论、人性论、政治论或社会论的领域,这句话几乎是不可理解的。只有抛弃对象化的思维而获得一种有机论、生态学的视野,才能真正揭开"万物皆备于我的奥秘"。所以,儒家的圣人对每一个存在物都能够付出性情,敬重有加。
3、在社会公平的问题上,孔孟所处的时代,都是封建领主制社会,即孔子所说的"小康之世"。孔子的仁政,德政和孟子的仁政,王政都是想在"小康"之世实行"大同"之道。
所谓大同,是尧舜之世的土地公有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就是政治民主的社会,货,"不必藏于己"力,"不必为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这是没有阶级,分配合理各得其所共同富裕的社会。"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就是现在社会主义文明道德。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看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既有对生命、生存权的再三强调,也有对社会公平主张的一再坚持。此外,还包含了大量的民主思想,比如行政机关要重视民意听取民心,以及法律手段的合理运用,并强调为治者必须尊重人民尊严。虽然现在学界关于儒家思想与人权概念究竟有无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纠纷,但通过上述陈述,我们更愿意相信儒家思想的原貌是与"人权标准"相互承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不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的精华是它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倾向。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保存和弘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使它们恢复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孙家洲.秦汉法律文化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陈红太.中国刑律儒家化的标准问题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徐宏.当前国际人权法的一些情况和特点[J].外交学院学报,1999,(1).
[4]乔清举.论儒家思想与人权的关系[J].现代哲学,2010年,(6).
[5]曲相霏.人权主体论[C].人权研究论,第1卷.
[6]洛克.政府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7.
[7]李梦痴.走马观论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8]李申.儒教与法律[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
孔孟思想称之为“有”,因为它是一种为社会确立秩序和价值的学说,它的作用表现在使社会由此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使人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可以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和方圆明明白白,所以它是“有”。老庄思想之所以称为“无”,因为它不相信人所订立的秩序和价值能够稳定地存续,能够使人生活得更好。因为这是人为地从外面强加给人的东西,它不自然,不符合天地的本性,也不符合人的本性。而世界的本质其实是一个虚无,这个“虚无”并非一无所有,而是不可定义、无限可能。
要说儒家的“有”,首先表现在孔子的“正名”说,所以儒教又被称为“名教”。用孔子语录为例,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那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的本质就是要使实存的事物符合于理念,或者说,设计一张蓝图,把社会纳入它的轨道。
但是名教思想先天地包含着危机。因为世界并不是按照理念来运行的,它不可能永远安顿在人给出的秩序与价值体系中。人能够发现的“真理”永远只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成立和有效,不管人们宣称已经给出的设计多么完美,世界仍然会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展变化。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名的世界会崩溃,一个理念的世界会崩溃。如果现实世界已经变化了,有人还要偏执地依着固定的理念去强制变化的世界,以为陈旧的理念比鲜活的人生更重要,那真是滑稽而可悲。
老庄所说的“虚无”与“自然”意义相通。依这一派的看法,世界变化的根本法则不是人为设定的法则,而是事物内在的自然法则。而既然在人为秩序和价值观约束下的生活是不自然的,那么任何时候都可以返回自然;既然名的世界与实存的世界并不是一回事,那么你也可以认为已被命名的世界其实仍然处于无名状态。
老庄思想通常在社会动荡、原有价值观被怀疑而趋于崩溃的时候影响力特别大。东汉末年特别是魏晋时代老庄盛行,它给士人的精神以一种大解脱。嵇康说要“越名教而任自然”,集中表达了从“有”走向“无”的欲望。我们读魏晋时代的东西,觉得和中国其他时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用朱东润先生的话说,那个年头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老子不像老子,儿子不像儿子,人人都想凸显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自我,乱七八糟,鲜灵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