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第1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目前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到老年,健康疾患增多,一份抽样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2周患病率为338.3‰ ,2周就诊率为280.6‰ ,住院率为84.1‰ ,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别。医院出院病人中60岁以上老人占27.1%,各种疾病等患病率均远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_1 J。

老年人在生理改变的同时,心理也发生着变化,如出现失落感、孤独感、恐慌感等,老年病人尤其如此,他们普遍自评健康状况差,疑心病危,担忧遗弃,恐惧死亡。历代名医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因而对老年病人心理状况的关注度,将会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

1.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

1.1 疑心病变老年病人的生命不安全感,已成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不仅使老年病人身体痛苦、心理压抑,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生命风险。随着年龄的逐渐老去,人体生理机能在不断衰退,人体有些器官开始出现病变(或畸变),有时多个器官同时发生病变(或畸变),这原本是生理规律。但老年病人常年离群索居,疑神疑鬼,他们认为自己病情一定十分严重,甚至觉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将要不久于人世。面对儿女的诡秘神异,面对医生的三缄其口,他们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极容易放弃治疗,消极等死,有的甚至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1.2 担忧遗弃老年病人日益被“空巢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普遍具有孤独感,伴有思念、自怜、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他们整日生活在孤独之中,没有伙伴在耳边唠叨往事,没有儿女在身边嘘寒问暖,相伴的只有青灯孤盏,寂寥长日。到了连医院也不愿接纳自己的时候,在他们内心深处,就会生发出一种深深地绝望感,觉得整个世界彻底遗弃了自己,人在天地间苟延残喘,还有什么意思?他们的精神生活,因此也会蒙上一层阴霾。

1.3 恐惧死亡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对生命的认识,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豁达。因器官老化、功能衰退,老年病人常会有昏昏思睡、心力交瘁的感觉,这样的状态持续久了,他们便会觉得自己来日无多,去期不远。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成日纠缠着生与死的问题,魂牵梦绕,挥之难去。他们很难直面青春已逝、芳华不再的人生,很难正视岁月阑珊,风烛残年的现实,面对朋友的纷纷作古,自悲感、自卑感、自恋感、自怜感千头万绪,涌上心头,为原本“夕阳红”的彩色画面,涂抹上了浓重的阴影。

2.老年病人的精神诉求

经验交流

2.1 被理解 由于社会阅历的丰富性和人生体验的独特性,老年病人精神世界比较幽深,情感触角相对敏感,常常会因为代际沟壑,与他人实现不了良性沟通。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很难被他人理解和接受,因此而倍感苦恼,枉自嗟叹。他们渴盼着被人理解,哪怕是一丁点的理解,也足以使之心花怒放,笑逐颜开。偶有人和自己兴趣爱好相投,脾性品味相合,那更是高山流水,两心相知了。因为长期得不到他人甚至亲人的理解,他们逐渐养成独来独往、离群索居的生活习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树起了一道厚厚的篱笆,其结果是愈加堵塞了与他人的沟通渠道。

2.2 被尊重 老年病人不是远离社会人群的孤立群体,而是国家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对象,是年轻后辈学习的榜样和参照的楷模。他们丰富的阅历,长期生产、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成了社会的宝贵财富。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前,老年病人往往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具有相当的社会名望,可是一旦功隐身退,赋闲在家,物质待遇不再,社会声望不复,他们就会遍尝炎凉,深感失落。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社会人群而言,他们更希望受人尊重,得人青睐。这种尊重,不仅仅是社会人群对老年人群的普遍尊重,更是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或贡献,被社会其他人群的高度肯定和由衷敬佩。

2.3 被关爱家庭“空巢化”是影响老年病人心理状态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来讲,“空巢”老人社会参与机会少,活动场所少,私人空间小。大部分“空巢”老年病人精神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缺乏感情慰藉和精神支柱。当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时,要么被儿女们送到养老院,要么在病榻上自己躺着,无论哪种情况,他们遭受的最大心理折磨,就是孤独与无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得到别人的关心,无时无刻不在渴求着被人呵护。这种关心、呵护,不仅仅源自于亲人与朋友,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无私给予和奉献。

3.老年病人心理辅助疗法

心理辅助治疗,又称精神辅助治疗,就是用心理学方法,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和行动,解除病人顾虑,改善病人情绪,提高抗病意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最终达到减轻疾病或加速治愈疾病的目的。

3.1 心理辅助治疗原理

3.1.1 情志相生中医理论中认为,人的情志是由五脏中的精气变化而产生,因此不同的情志与不同的脏器相对应。“情志相胜”理论,建立在“心神合一”观念基础之上,主张在阴阳五行等学说指导下,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

3.1.2 “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本是文学鉴赏方法,是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领会、推测诗歌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心理治疗中的“以意逆志”,强调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切从慰藉病人心理出发,有效地实施心理辅助治疗。

3.2 心理辅助治疗原则

3.2.1 春风化雨由于生活圈子的不断缩小,关注视野的Et益狭窄,老年病人对自己病情的认识,常有复杂化乃至严重化的倾向,他们觉得,既然自己病情是身体器官多年老化、畸变的结果,医院的治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而对自身病情的好转基本不抱乐观的态度。

针对老年病人的这种错误认识,医疗工作者需挖掘其错误认识的来源,抓住病人思想根源的要害,做大量、细致的说服工作,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化解病人的心结,消除他们的隐忧,使病人心服口服,配合治疗。

3.2.2 循序渐进人到老年,思维容易僵化、固化,对某一问题一旦形成错误的认识,就会固执到底,极难改变,老年癌症病人尤其如此。他们受传统医学认识的影响,觉得癌症一定是不治之症,等死即可,无需再治。任凭儿女们好说歹说,他们就是不听劝解,不肯积极配合治疗。

3.2.3 对症下“药” 患者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每个人在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经济情况和病症病情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在就医过程中也会产生出不同的错误认识和负面情绪。为此,医疗工作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 tl,理辅助治疗计划,针对不同病程中的患者实施不同的心理治疗。

当前心理治疗的流派纷纭,种类繁多。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精神支持疗法、催眠暗示、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认识疗法和森田疗法等。一般来说,心理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个体特征以及所患疾病的类型。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疗工作者,应该善于根据不同病人和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心理辅助治疗方法。

3.3 心理辅助治疗方法

3.3.1 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就是指患者不经过逻辑判断,直觉地接受护理人员灌输给他的观念而取得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暗示疗法的前提是医疗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疗技术的权威性和工作态度的高度责任感。

实施暗示治疗时,应事先向病人讲清楚就诊的gl的和治疗的方案,语言要温和、简短,措辞要明确、中肯。结束后,应向病人指出这次治疗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要和病人一起憧憬阶段性治疗后的美好前景,暗示病人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叮嘱病人继续照此服药,每天坚持锻炼,使身体机能很快恢复,使病情迅速痊愈。这样的不断暗示,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使病人坚持治疗。

3.3.2 疏导疗法疏导疗法,就是通过正面说理,使患者了解自己病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护理情况,以达到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的目的L2 J。语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对老年病人适时实施疏导疗法,可有效克服其抑郁、悲观、恐惧等不良心理,有助于他们的心理迅速调整和病情的不断好转。

为了有效实施疏导疗法,医疗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 tl,理需求,以便对症下“药”,因人施治。在心理辅助治疗过程中,医疗工作人员应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影响和改变病人,矫正病人已有的错误认识,消除病人内心的恐惧担忧,提高病人认知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促使疾病能够较快康复。

3.3.3 激将疗法当正面疏导效果不佳的时候,不妨反其道行之,试试激将法。激将法本指用刺激性的话使将领出战的一种方法,后泛指用刺激性的话(或反话)刺激、鼓动他人去做某事的一种说服手段。运用激将法的目的,就是利用别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以言语“刺激”的方式,激起对方不服输的情绪,将其平生潜能发挥出来,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说服效果。

激将疗法的实施,一定要注意施用对象,看清使用场合,讲究运用策略,否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形成悲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生命代价。

3.3.4 转移疗法转移疗法,就是引导病人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兴趣点转移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心理的冲击。实施转移疗法的前提,是要了解病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事业等,以便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实施转移疗法的关键,就是要察言观色,找准时机,巧接话茬,顺势引导,于不知不觉中转移了病人的注意力。

老年癌症病人没有了工作压力,家庭条件尚好的,经济负担也不太重,因而每次住院治疗时,全部精神一味执著于自己的病情之上,常常对所患之病作一些胡思乱想,竟而发展到愈想愈怕,愈怕愈想,不能控制自已。作为医疗工作者,面对老年癌症病人消极就医甚至拒绝治疗的做法,首先应该表示理解和同情,毕竟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癌症的治愈率极低。但也绝不能听之任之,放弃治疗,要让病人多关注西方发达国家最新治疗手段和药物,给病人多讲讲经积极治疗而痊愈病人的故事,有意引导癌症病人多看一些古今中外励志故事,循序渐进地劝导病人,说服他们积极治疗,努力争取奇迹的发生。

3.3.5 宣泄疗法老年人的感情相对脆弱,老年病人尤其如此。很多病人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许多负面情绪(诸如沮丧、悲观、失望、恐惧之类)郁结胸中,无法排解,因而极难获得心里舒畅之感。医疗工作者应该给老年病人提供机会和环境,让病人宣泄负面情绪,解放压抑的心灵,以便回到更加放松的治疗状态中。

参考文献

第2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健康指导就是经过医生有效处理方法使病人尽快减轻和消除痛苦,尽早地恢复病人肢体功能位。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对病人的饮食调养,营养供给,心理调治及有效的功能锻炼等进行的指导,预防并发症发生,使病人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调养。确保对骨科疾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所以,健康指导是骨科护士的一先小项重要任务。现就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 做好病人的心理指导

骨科病人在受伤时多无思想准备,除具有一般病人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明显忧虑,

焦急情绪,担心未来的生活状况。因此,安慰,减轻,疏导病人心理负担,争取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以使医生进行各项治疗,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了解病人及家属心理状态。向其交待全面的治疗方案。对病人讲解治疗中会出现的一些痛苦的可能性。也可用病区现有的即将康复出院的实际病人进行指导,提高患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 做好病人饮食调养及营养供给指导

注意对骨科病人的营养供给和饮食调养是非常重要的。骨科病人多为急性损伤,不仅有组织损失出血使其丢失营养,而且多数病人伤后情绪紧张,不思饮食,摄入不够,而造成营养状况 急剧下降。所以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十分重要。

饮食供给的基本原则首先是保证病人能量和水分需要,注意食品的搭配,做到主副食搭配,荤素调配。做到色,香味具全。此外还应照顾病人平时饮食习惯,新入病人切忌油腻太多及生冷,质粗坚硬食物;有感染者,宜忌荤腥辛辣之食物;损伤初期不要急于用温补之品;损伤后期应酌情选用瘦肉,豆制品,蛋类等。长期卧床者应注意调理脾胃,注意含纤维素多的食品。

3 做好病人功能锻炼的指导

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前提下,通过肢体运动预防骨科疾病,促进肢体功能迅速恢复的一种方法。功能锻炼是骨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病人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功能锻炼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活动范围要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要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

第3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05-02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 入组标准

1.1.1.1 住院病人,记录病房日志时间大于5天,病情稳定,意识清楚,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1.1.2 病房主管护士

1.1.1.3 病房主治医生

1.1.2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1.1.2.1 病人在住院期间记录病房日志的主观体验

1.1.2.2 与病人及医护人员进行有计划的深度访谈的结果

1.1.2.3 病人对满意度调查表的填写情况

1.2方法

1.2.1 病人办理入院时,给病人做入院宣教及疾病宣教的同时给病人讲解记录病人日志的目的、方法,征得病人同意然后发放病人日志本。

1.2.2 成立一个由3人组成的医护患沟通小组(由经管医生、两名护士组成,确认一名护士为组长)。

1.2.3沟通小组成员需定期(每周)与病人(随机)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了解并记录病人在住院期间记录病房日志的主观体验。访谈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2.3.1 病房日志记录什么问题,记录这些的作用;如:在住院期间疾病的恢复情况,疼痛是否有所减轻,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肌力是否有所恢复等情况;

1.2.3.2 在记录日志期间,自己在心理和情绪方面的深切感受;

1.2.3.3 记录日志在与医护人员沟通中的作用,它能否促进疾病的恢复;

1.2.3.4 是否愿意记录日志;

1.2.3.5 对于病房日志设计方面的建议;

1.2.3.6 对目前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健康,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1.2.4 沟通小组需将与每位病人的访谈内容认真记录于专门的“病人访谈记录本”上,做好提炼与总结,于每月业务学习上进行讨论学习。

沟通小组成员需定期(每周)与护士和医生(随机)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访谈问题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2.4.1 是否知道病房日志的存在;

1.2.4.2 病房日志在提高医护质量、促进病人健康方面的作用;

1.2.4.3 对病房日志改进的建议。

1.2.5沟通小组需将与每位工作人员的访谈内容认真记录于专门的“访谈记录本”上,做好提炼与总结,于每月业务学习上进行讨论学习。

2结果

2.1 病房日志在临床运用中有肯定性的作用

2.1.1为护患沟通提供了交流的方式,在此次访谈中,5 名病人和所有被访的护士都认为病房日志为护患沟通增加了一种沟通方式,如有病人讲到:“对沟通有很大的帮助,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我们想说一些表扬的话,不好打扰护士,也不会讲,这样就可以将感激之情记录到这个本上了,我们也可以给医院写些建议,我们病人中间可能就有很强的人,可以给医院的发展提供些建议。”

2.1.2 促进病人心理和情绪的稳定

因为神经内科的病人大都是老年病人,起病多突然,很多病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因此易产生焦虑心理。通过交流则可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减轻不良情绪,给病人以心理宽慰,从而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机体抵抗力,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很多受访者均提出记录病房日志可以缓解焦虑情绪,是一种发泄的方式。

2.1.3 减少医护患纠纷

在本次研究中,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提出通过病房日志的沟通能减少很多纠纷的发生。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实行病房日志,提高护患沟通的层次,并通过深入访谈,分别从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角度去探讨病房日志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特别是就病人在住院期间记录日志的真实体验进行研究,发现记录病房日志对于病人的心理和情绪有较好的稳定作用,这样对于疾病的恢复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研究中,被访谈的病人对病房日志的护患沟通方式给予了肯定,可作为护患沟通的一种补充方式,为护患之间提供了新的沟通渠道。尤其对于性格内向的病人,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他们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在加强护患沟通方面,医护人员要理解、尊重病人,换位思考,重视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态度, 及时地给予有益的疏导和安慰,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尽职尽责,谦虚和蔼,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第4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妇科护理;作用;病人特点;问题;对策

1护理在妇科治疗中的作用

妇科疾病往往让病人欲言又止,一方面出于害羞,一方面由于对妇科认识的缺乏,即使在治疗中医生也无法从病人口中得到完全确切的信息,治疗也得到不预期的效果,此时就需要护理工作的积极配合。

1.1获取病人信息的渠道护理工作是获取病人信息的有力途径,护士一般都是女性,可以消除异性间的忌讳。通过与病人的朝夕相处,护士慢慢成为她们的朋友,患者也就可以对护士坦言,护士再将信息传递给医生,医生此时就可以做出准确的治疗方案。

1.2满足患者需要,加快治疗效果护理人员是和病人接触机会最多的医务人员,病人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关系到治疗方案的调整。现在的病人已不再满足喂水吃药的护理,更多的是心理需求,此时的护士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护理工作人员,而且还是一位朋友,一位亲人。

1.3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妇科疾病常来源于日常生活,比如不注意个人卫生,病前防治意识差等,疾病多缘于对妇科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

1.4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护理是护理人员提升综合能力的熔炉。

2妇科病人心理特点

患者病情的程度,所采用治疗方式导致,病人心理素质,家庭背景,自我心态等,使病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2.1害怕由于电视和广播广告中,经常夸大妇科疾病的危害,致使患者内心充满恐惧。即使在医院治疗,她们对治疗效果总是抱有怀疑,导致怕上加怕,无法全心配合治疗和护理。特别要做手术的患者,常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感,并伴有食欲不振、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或头晕、腹胀纳差、尿频等连带症状。

2.2害羞妇科检查并称为“女性健康的卫士”,但有相当一部分病员感到害羞,尤其是偏远农村的病人,更显得手足无措、进退两难,对护理人员的疏导,由于观念的影响起效慢。

2.3放弃在多年经验中,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是很明显,。特别是对于肿瘤患者,由于担心给家庭带来负担,怕成为家人的累赘,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认为自我悲观的治疗可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2.14不重视随着性生活的越来越开放,患宫外孕、未婚做无痛人流的病人越来越多,年龄越趋年轻化。

2.5过分依赖患者由于自我认识不到位,过分依赖药物,认为只要服用了药,就能够“药到病除”,对于其他辅助治疗如日常护理、健康教育等视而不见,觉得是多此一举,患者也只是吃吃药,而没有在生活中进行正确的自我护理。

3妇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3.1抱怨声多妇科是医院有重要科室,患者都为女性,病症治疗比一般病要慢,而且女性对治疗和护理抱有过大的希望,一旦没有达到她们预期所愿,就容易产生抱怨,特别是护理人员由于疲劳而产生的不耐烦或因人手不够护理不及时,更加剧了她们的抱怨声。

3.2缺乏人性化服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已在各行各业广泛叫响,病人心理、人文、生活经历的差异需要人性化服务,但目前在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服务力度仍不够,主要表现在:

3.3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护理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教育,为患者提供行为和生活指导,以提高治疗效果。

4对策

针对妇科病人的特点及护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4.1大力推进人性化护理服务摆脱类同医学的模式,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临床实践。首先提高护理人员“以人为本”意识,通过各种职业培训,逐步提升个人意识,使护理人员将“人”放在工作首位,在工作中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其次是拉进患者距离,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方法缩短与患者距离。

4.2加强沟通沟通是信息的来源,是进行护理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是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协助手段。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心理,排除其忧虑、恐惧、担心的心理。

4.3提高护理技能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医院声誉、患者健康,而精湛的技能是高质量护理的基础。医院护理人员一般都来源于卫校,在校期间动手操作机会少,专业技能不够熟练,医院要提高充分的空间提高她们的护理技能,通过模拟演练、技能培训、业务指导、“一帮一”等方式,让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在掌握的基础上,鼓励她们交流、创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夏海鸥主编.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第5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术前  术后访视  重要性

    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术前、术后访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特殊情况,它可使护士充分评估手术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情绪,确定病人的护理要点,目标及要实施的护理措施,更好地配合手术。

    我院手术室2005年针对手术前、手术后进行访视工作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对4472例住院手术患者实施了术前、术后访视评价记录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其中, 15岁及以下儿童32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924例,其它年龄3220例。全身麻醉手术1050例,硬膜外麻醉1545例,局部麻醉1359例,其它麻醉518例。

    1.2 患者对术前、术后访视的评价 随机选择430例患者进行访视调查, (该调查由院其他人员电话方式进行),有411例患者对术前访视作出了评价。其中85.4%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效果持肯定态度,9.5%的患者对访视效果评价一般, 5.1%的患者对术前、术后访视工作提出了建议。

    2 访视方法

    于手术前1天,对次日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访视。先查阅需要手术病人的病历,与主管医生、护士交谈,详细了解病人心里活动及心里障碍等各方面情况。再与患者见面,进行术前指导,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术中配合要点等,同时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进行手术须知、疾病基本常识等内容宣教,,让患者获得更多信息取得患者密切配合,进行必要的护理体检,包括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颜色等,访视后填写术前、术后访视单,定期经验并改进访视方法。

    3  讨论

    3.1 访视时间的选择 手术前访视一般在术前1天下午进行,避开病人进食、午睡与探视者交谈或医生查房时间。选择患者心情比较好的时候,每次访视与患者交谈时间一般在10分钟,但也可根据患者的需要而定。有5.1%对访视效果评价一般的患者中,大部分认为访视时间过短,未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患者的建议显示,他们希望术前访视“早些日子进行”,说明患者希望术前访视工作提前进行。如何加强与病人的联系,术前访视可否在病人决定了手术日期后就进行,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3.2 访视时注意评估患者资料来源途径多样化 术前访视除了要了解病情外,还需评估患者的家庭、社会、文化、心理情况等。病历所提供的资料是有限的,从主管护士、医生及患者家属或同室病友处了解情况是必要的,有利于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正确判断和分析患者术前的心理变化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术前访视和术中护理时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

    3.3 访视目的讲解  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室护理工作, 术前访视主要是为了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为制定术中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并进行术前宣教,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多数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功能制护理阶段,认为“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台上与患者接触”的旧观念,对术前访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而心存疑虑。有个别患者因访视护士自我介绍而紧张。这类患者一般诊断不明确,性格多疑,认为为什么对我这么重视?是不是我的病情重?手术很很复杂。经过耐心讲解访视目的后,所有患者都消除了疑虑和紧张,并能很好地配合访视工作进行。

    3.4 术前、访视在交流技巧中的应用 与患者交流是术前访视的主要过程,注意讲话方式,合理运用语言及非语言交流技巧,取得其信任与好感。恰当的称呼、语言礼貌简洁,避免交流忌语和医学术语如失败、死亡、出现意外等,整洁的服装、举止文雅、和蔼的微笑、亲切的眼神,都将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加尊敬医护人员;鼓励患者及家属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认真倾听,对合理要求保证在术中予以满足,让患者感到放心,实事求是而有分寸地回答患者的问题,尽量保证与手术医生口吻一致,不随意夸大病情或手术效果,不对手术进行详细说明,对不明白的事情不含糊地回答,对不便回答的问题以礼貌、委婉的方式回绝,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避免伤害患者自尊,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以免造成患者的不安或引起医疗纠纷。

    3.5 巡回护士对小儿患者的访视时间要适当延长 小儿的依赖性强,让其离开父母单独进入手术间相对困难。需要和小儿玩耍、唱歌或跳舞让他们尽早熟悉并喜欢和护士在一起,以适应手术环境。

    3.6 术前、访视宣教要符合患者的需求 根据术式、麻醉方式, 侧重术前指导,如术前准备,术前禁食、水; 入手术室前避免贵重物品带入,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 对手术相关知识等的需求不同,术前访视时要正确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应考虑开发多种形式的术前指导,将手术室环境设备、手术相关知识制成幻灯形式,让病人观看并予以解说,使宣教更形象、直接,取得更好的效果。

    3.7 通过术前、术后访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素质 为了能与患者更好地交流,护士需收集相关疾病的生理、病理、、护理等相关资料,学习护理心理、护理伦理、人际交流等知识,从而提高了护士学习的自觉性,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素质,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术前、术后访视是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为评估患者的情况积累了资料,同时可缓冲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身心康复[1],也有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确实收到术前、术后访视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

    3.8 手术后访视  3日后对手术病人回访,了解病人的手术恢复情况,征求反馈意见,解释病人提出的护理问题,评估护理效果,针对问题不足之处,制定措施,经验促进护理工作的提升。

第6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59-01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护理专业对象是人,人具有感情、知觉、语言、思想和意识,因此掌握不同的年龄、不同病情患者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并能反馈给患者和家属是心理护理的基本内容,是评价医护服务的主要方面,也是医护素质的基本要求。所以应准确掌握病人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入院初期的心理护理

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要通过行为、语言让病人感受到他们是被关注的。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一言一行对病人的心理状态都有一定影响。护士语言要真实、得体,态度要真诚、和蔼,仪表要端庄,技术要熟练。良好的医德会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良好感受,从而产生信赖、安全感,使病人身心处于检查、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

1.2 环境改变的心理护理 由于病房环境陌生,使患者感到焦虑、恐惧、不安。因此,要提供给病人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病室环境。患者进入病房,接诊护士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入院宣教,向病人介绍责任医生、责任护士、疗区主任、疗区护士长。介绍病房环境,如:卫生间、水房、食堂、超市、呼叫器的使用方法、物品保管等。积极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减少病人因环境陌生而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

1.3 对患者恐惧心理的护理 恐惧是由于一种被认为对自己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所引起的不安的情绪状态。躯体部分残缺或功能丧失、手术、突发危、急、重症性疾病均可引起恐惧。是病人对各种健康问题、情况或矛盾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护士应通过一些措施帮助病人找出合适的应对方式,以达到心理平衡。因此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性别、职业、文化层次及年龄特点,由责任护士配合主管医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讲解,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介绍与其病症相同的患者与其交流,消除恐惧心理。在病人受到各种刺激时,护士尽量与病人在一起,直到恐惧消失。可能时由家属守护身旁。在病人情绪有所好转时,指导病人控制恐惧的方法,利用某些活动,分散恐惧的强度。如:听音乐、呼吸练习、读书等,对症进行各种治疗。手术前作好指导工作,减轻恐惧和消除不良反应,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和手术,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 治疗中病人心理护理

2.1 焦虑 住院病人都盼望自己的病能尽快的好转和痊愈。慢性病病人因住院时间长,病情有反复,思想上十分焦虑,对治疗和预后抱怀疑和悲观的态度。手术病人,术前思想顾虑多,怕手术效果不理想,术后引起并发症或残废,陷于焦虑、消极的情绪中。护士要善于仔细地观察、分析与掌握病人的身心变化,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安慰和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加其安全感,达到治疗的目的。

2.2 满足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的需求 病人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对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转归的担忧,均有了解自身治疗情况的需求。患者最关心的是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在沟通前,护士要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了解化验及检查的目的,为沟通做好充分准备。交谈时要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特点、过程及转归,鼓励患者表达不良情绪,针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护理人员要及时解答。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或检查化验结果不理想时,患者就会担心病情是否恶化,从而加重思想负担,情绪不稳定,表现忧郁、痛苦。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客观实际地给病人做解释、做好疏导工作。告诉病人治疗时间长短及预后,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3 对治疗失去信心 有些恶性疾病晚期和慢性疾病的病人,因为疾病的长期折磨,往往对治疗失去信心,从而产生不安、悲观情绪,不配合治疗。对于这类病人不要压抑其情感,鼓励病人表达不良情绪,首先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顺应其意志和情绪,满足其身心需要,应理解病人的悲郁和愤怒,不与其相争,其次应引导其向医护人员及家属倾诉,使其悲郁之情得以发泄,解除其悲郁情绪,待解除其悲郁情绪后,护理人员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增强生活勇气,指导病人家属多给病人以支持。请康复出院的病人介绍经验,通过解释、诱导、暗示、示范等方法使病人看到治疗中的有利因素和病情的好转与进步。提供有关治疗、护理、饮食、科普知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病人感到生活的美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第7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危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21-01

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空巢老人。

我院地处劳务输出的大镇,是一个综合性的二级医院,近年来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其中空巢老人占了相当一部分,现将空巢老人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空巢老人心理危机[1]

1.1 孤独寂寞感:主要是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和子女独立门户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孤独是一把刀,它可以杀人,不要小看孤独对健康的影响。

1.2 抑郁忧伤感:主要是由过去或目前的不良生活事件所留下的消极影响。例如,失去亲人或老伴、生活上的困难无法解决,不免会让老人感到伤心难过。多数自杀者都是由抑郁症所导致的。

1.3 焦虑恐惧感:主要是身心功能退化所引起的不安情绪,或者面对疾病与死亡感到恐惧和害怕。对于有缺乏安全感和恐病恐死症的老人,尤其是残疾或高龄、多病、重病的“空巢”老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实验证明,恐惧症就是慢性自杀。

1.4 空虚失落感:儿女长大成人、外出打工或独立门户,留下孤独的老人自然会感到不适应,产生一种空虚失落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孤独症、恐惧症或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2 空巢老人住院治疗的心理困惑

2.1 经济原因:他们担心医药费用昂贵,家庭经济困难不湛重负,担心给子女增加负担,将来生活困难甚至难于养活自己,因此大多老人都不安心住院治疗。只要病情稍有缓解就想出院,导致疾病得不到彻底治疗。

2.2 无人照顾:空巢家庭老年人在生病时,主要求助于子女与亲属,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怕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不愿意通知儿女。又怕麻烦亲属,因此空巢家庭老年人在生病时,由于无人照顾常常都是拖延或间断治疗。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性转为慢性,失去最佳治疗机会。

3 空巢老人住院治疗的心理护理

3.1 消除孤独与寂寞感:空巢老人住院治疗期间,护士要主动联系身在异地的子女们,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更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让他们尽量回家看看老人,或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等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对于丧失老伴的空巢老人,护士应当尽可能地劝其子女支持老人的求偶需求。另一方面,鼓励老人病愈后,积极而适量地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有益于社会和家人的活动,在活动中扩大社会交往,既可消除孤独与寂寞,更从心理上获得生活价值感的满足,增添生活乐趣。

3.2 消除抑郁忧伤感:抑郁病人常会不自觉的对自己或事情保持负向(消极)的看法,护士应协助病人确认这些负向的想法并加以取代和减少,可以帮助病人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成就来增加正向(积极)的看法。严重抑郁病人思维过程缓慢,思维量减少,甚至有虚无罪恶妄想,在接触语言反应很少的病人时,应以耐心、缓慢以及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对病人的关心与支持,通过这些活动逐渐引导病人注意外界。同时为病人创造和利用各种个人或团体人际接触的机会,以协助病人改善处理问题、人际互动的方式和增强社交的技巧,识别和鼓励病人的适应,忽视不适应,从而改变病人的应对方式[2]。

3.3 消除焦虑恐惧感:认真分析焦虑恐惧的原因和表现,正确对待身心功能退化问题,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疾病,尽量避免使用或慎用可引起焦虑症状的药物,指导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和自我放松,建立规律的活动与睡眠习惯,帮助老人的子女学会谦让和尊重老人,理解老人的焦虑恐惧心理,鼓励和倾听老人的内心宣泄,真正从身心上去关心体贴老人。

4 指导空巢老人心理自我护理

空巢老人心理自我护理必须以变“独”为“群”,变“空”为“丰”,变“小家”为“大家”作为基本目标;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作为护理方针[1]。空巢老人心理自我护理,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和心理的自我调适才能实现。其活动方式主要有:

4.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生活的自信心,笑对人生,正确对待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创建家庭娱乐游戏环境,变夫妻为游戏玩耍伴侣。

4.2 把现代科技成果和各种媒体变成自己的生活伴侣和朋友,做到常有笑声相随、天天快乐开心;迈出家门探亲访友,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不回避忘年交,融入老年(或年轻人)群体寻找快乐。

4.3 加强与亲情(子女和孙辈)的联系,享受“天伦之乐”,坚持适量运动,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活力。

5 设立和完善方便、快捷的社区医疗机构

充分发挥社区医院“方便、快捷、温馨”的医疗卫生服务,从建立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网和老年人健康状况监测卡片,设置家庭病床、为老年人提供送医送药、定期体检,医疗咨询等多种形式的上门服务。同时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应定期看望、慰问空巢老年人,为他们解决困难;设立专业的老年人心理咨询场所和服务热线,普及老年人心理知识,及时排除老年人的心理压力。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空巢家庭在社会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空巢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其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对空巢老人的关心与护理是社区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给予空巢老人实际的帮助和必要的情感支持,从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资料与方法

2006~2008年收治院外带来压疮30例,其中女20例,男10例,发生年龄62~88岁,平均68岁。脑卒中后遗症19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7例,脑萎缩4例;Ⅰ°压疮15例,Ⅱ°压疮12例,Ⅲ°压疮3例,压疮发生部位以骶尾部多见,其次为髂脊、足跟、肩胛部;由6人发生2处以上压疮;由7例病人入院时带入压疮,经治疗好转,回家后再次入院又带来压疮。

原因分析:①血液循环功能障碍;②感觉和自主运动功能丧失;③营养不良;④护理不当;⑤知识缺乏;⑥家人照顾不周。

护 理

入院后的评估:对压疮病人进行全面检查,采用诺顿评分法进行评估,根据压疮发生的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

避免局部皮肤继续受压:无论任何程度的压疮都应避免皮肤继续受压,可根据病人情况不同使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气垫床、气圈、软枕等或三者结合使用,定时翻身,每1~2小时1次,经常改变身体支撑面,维持舒适的姿势以防坠床。

创面的处理:处理原则为洗手、戴手套、关上房门或拉上床边布帘,遮挡病人隐私部位。对创面清洁、测量及应用敷料时,必须坚持无菌操作。创面较小、较浅者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3%双氧水消毒,每日2次;较深溃疡有渗液时,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用3%双氧水消毒,创面吹氧及用微波治疗仪照射半小时,最后涂抹烧伤湿润膏,没有必要涂太厚,薄层软膏吸收更好,效果更佳。对于Ⅲ°压疮首先清除坏死组织,直到出现新鲜组织,用3%双氧水消毒,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再用碘消毒,然后用05%的灭滴灵与庆大霉素5:1的比例浸湿无菌纱布敷在患处保护创面,保持溃疡面水分,缩短愈合所需时间,因皮肤细胞有利于在潮湿环境中生存。为防止细菌进入湿敷料,可在创面周围涂抗菌剂以有效控制细菌,避免敷料意外脱落。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病人进行沟通,耐心安慰积极疏导,提高病人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不良心境。

第9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 性病; 心理健康

为了解决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对100例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旨在了解性病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性病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 料

随机抽取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皮肤性病科住院的性病患者100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经实验室检查符合性传播疾病(STD)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为17~74岁,平均年龄35.61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中学及中专51例,大专26例,本科及以上17例;婚姻:已婚55例,未婚37例,离异5例,丧偶3例;病种:梅毒63例,尖锐湿疣11例,淋病8例,非淋9例,生殖器疱疹9例。

1.2 方 法

随机抽取100例性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由专人按标准程序进行指导,使用统一指导语,要求被测者对一周以来的实际情况打分。为保护患者隐私,对被测者提供的信息及身份严格保密,按照自愿的原则,让被测者在安静处30分钟内自行填写。SCL-90是由90个项目组成,可以概括为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10个基本症状因子。每个症状严重程度按5级评分评审,以1~5分依次表示相应的症状为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总分反映疾病严重程度,阳性项目反映自我感觉不佳项目的范围,因子分表示相应症状的痛苦水平,反映症状群的特点[3]。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组计算。所有数据用X±s表示,P

2 结果

2.1总检出率根据全国常模(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即为阳性),100名被调查者中有51名被确定为阳性,总检出率51%,可以看出,在性病患者这个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问题。

2.2性病患者与全国常模比较(见表1)

2.3全样本性别差异比较为观察性别之间的异同,笔者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模块对性别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见表2。

由分析可知,男女样本各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即男女性病病人的心理反应是无差异性的。

2.4 阳性样本的因子分析详(见表3)

由表3可知阳性样本中,因子分较高的前4位依次是敌对、强迫症状、抑郁、人际敏感。

2.5 阳性样本性别差异比较(见表4)

由表4可知,在敌对因子方面,女性表现较男性突出,P值

3 讨论

3.1较多性病患者存在心理问题

性病患者作为特殊的群体,感染性病对患者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躯体疾病,来自家庭、社会及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足等各种因素也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根据国内常模SCL-90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有临床意义,说明患者存在心理问题。本调查表明,51%性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2004年胡庆成、孙海双调查的34.6%还要高[4]。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产生心理问题的比率也随之升高。这些对性病的治疗极为不利,除了对疾病本身的治疗外,同时还要进行心理治疗和疏导。

3.2性病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表明,性病患者普遍存在敌对、强迫症状、抑郁和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见表3)。与2003年邹国华等人调查的强迫、抑郁、焦虑相比,敌对和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也显得较突出。SCL-90的不同性质病人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即男女病人都可能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而存在心理问题的性病患者中,敌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女性病人的敌对情绪个性表现得突出。性病是一种身心疾病,治疗要依靠医生不断来消除病患,但由于性病给患者带来的特殊精神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治疗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5]。引起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身因素,对性病的症状、传播、危害性一知半解,甚至有些人将性病与艾滋病等同起来,以为是不治之症,又致盲目恐惧;二是性格因素,这些人相对内向,胆小,怕丢面子失去家庭,容易紧张和神经过敏,这与调查显示人际关系后相符合;三是社会因素,社会对性病知识宣传教育不足,对性病患者的歧视、排斥,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四是医源性因素,某些医务人员知识缺乏或医德不良,误诊或解释不当,夸大其危害性,加重病人心理压力。这些病人长期处于恐惧状态,终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寝食难安,容易激惹,感到抑郁及苦闷,甚至有的病人反复多次检查,多次重复治疗。病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而产生敌对、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等一系列的心理反映,对疾病的确诊和治疗产生了不良的影响[6]。

3.3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患者的敌对心理,作为护理人员在治疗时应该做好医疗保密工作,既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隐私,又要履行对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不打击挖苦他们,培养其自尊自爱;治疗时应规范操作规程,向病人作好必须的解释工作,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态度要温和,语言要诚恳,避免使用伤害性的语言。对女性病人,要考虑他们比男性病人更容易受到伤害的特点,应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对于有强迫症状的患者,应主动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和精神需要,多予以心理疏导、支持、鼓励和安抚,让病人建立自信心。调动患者积极性,做好自我心理调节,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能配合治疗,消除病人的种种顾虑。而有抑郁情绪的病人,情绪容易受挫折,造成内心痛苦,且往往不轻易向人倾诉,护理人员应给患者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让患者倾吐出心中的苦闷,并用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加以疏导,让患者看到希望,增加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人际敏感的患者,要与患者谈心、交心,认真观察、分析患者言行、表情,剖析其心理活动,调节其心理状态,对一些具体问题做出得体、详细的解释,要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的交谈,消除患者顾虑,减轻其思想压力,应以调动患者积极性,做好自我心理调节,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为目标,使患者能配合治疗[7]。

3.4预防为主,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性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诸多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性病患者是性病的受害者也是性病的传播者,因此性病不仅为个人的健康问题,还是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还影响家庭和社会,所以做好性病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纠正不当的应对方式,做好有关性病知识、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患者树立起健康的行为,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培养良好的性格[8],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防止性病的传播。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安慰、支持,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高天文,等.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5-227.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示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3-35.

3 邹国化,黄国明.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71):48-49.

4 胡庆成,孙海双.52例性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5):271.

5 祁和珍.性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其疏导[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8):1052.

6 冯德康,解军.性病患者心理障碍析因与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2(19):725.

7 赵继臣,范书弟,谢晓莉.62例性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指导体会[J].山东医药,2007(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