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商业银行大客户授信风险表现形式和风险特点
参考银监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大客户授信风险指的是因客户授信不合理、授信额度配置不科学等因素,客户的不合理经营以及借助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方式不按照公正价格原则对收益、资金进行转移,使得商业银行无法按时将授信形成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回,出现不可预估的损失。
商业银行客户间的股权关系较繁琐,如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尽管推动了运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但也导致关联交易的透明程度逐渐降低。商业银行大客户关联担保产生的信贷风险逐渐凸显,部分集团性质的客户利用人事链、资本链等渠道进行不合理的关联交易、资产重组和产权变更等实现银行债务的偷漏。有关集团性客户借助银企间地位不平衡的漏洞,通过集团内部人员交叉互保、重复担保的方式,导致贷款第二贷款的来源如同摆设。
首先,客户授信过度风险。现阶段,国内部分企业的信息透明程度有待化,集团性大客户普遍通过下属企业在不同银行获取多头授信的信贷资金,商业银行受贷款营销与市场竞争压力,针对企业进行单独授信,进而出现授信的过度现象。多头授信,导致借款方授信和自身的负债水平不成正比,加剧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赔偿、违约风险,使企业出现信用膨胀的局面,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客户资金应用的监督。
其次,客户多元化经营形成风险。跨行业运作的关联企业所处的商业背景较繁琐,经营的多元化容易导致企业出现不合理的扩张行为,出现财务风险,影响到业主方的利益,加剧了经营风险。而这一部分企业在盲目经营的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从而出现经营失败的局面。商业银行若没有全面调查集团性客户的担保形式与多元化融资框架,则容易受该集团新投资项目的可观、预估收益蒙蔽,忽视了高收益下伴随的风险隐患,做出错误的决定。
二、商业银行大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现状
(一)缺乏风险管理技术和系统支撑
商业银行现存的风险计量技术难以保证相关集团客户信用风险、违约系数与整体信贷资产关联程度的准确性,所核定的授信额度无法达到信贷资产组合控制信用风险的标准,而一致授信核算所得授信额度无法保证客户风险负载的真实水平。系统支撑的严重不足,导致商业银行以手工操作对客户进行授信管理,无法自动鉴别大客户人员的企业联系程度与具体授信状况,工作人员单凭自身的业务经验与信息积累展开人工操作,致使集团性大客户企业没有归到集团性客户范围中,难以保证授信的统一性和精准性。
(二)授信标准不规范
目前,商业银行大客户授信业务管理正在不断完善,有关实施细则有待健全。通常情况下,大客户授信管理业务的相关文件细则普遍为规范类的制度与手段,针对性较弱、可行性低,无法实现对大客户的风险承担能力与企业运营现状的整体了解,导致判断出现失误,且无法实时检测大客户对信贷资产的使用、关联交易等活动。
三、强化商业银行大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策略
(一)高效运用科学技术
优化系统功能,以精细管理为前提来收集大客户的信息资料,保证大客户关系的清晰明朗化。构建大客户关系信息监管系统,优化的自动识别功能,采取硬控制来运作授信客户重要信息的录入系统。例如,将企业法人、股东等重要信息设置成必录项,系统可以对重要信息进行自动搜索,并自动构建大客户关联网络结构,并适当提示大客户成员企业间的关联程度,降低信贷工作人员的经验意识,保障信息的精确度。
(二)规范银行客户授信标准
商业银行要保证项目评估的严谨性,加大审核大客户授信所用贷款项目的手续、流程合法与否、真实与否、完善与否的严格力度,对所贷款项目的土地使用、环保规范、安全生产、工艺设施以及建设规划等手续的办理实际情况进行一一核实,若项目不具备相关审批机构的核准文件,则不可授信。整体考量大客户企业的财务、经营与信用现状,以商业银行的风险自我负荷水平为前提,制定科学的授信额度。
(三)强化担保限额控制
商业银行要以大客户风险承担度为考量标准,合理设定集团内的担保比例,对大客户成员关联、交叉互保等行为进行严格管理。针对高质量的大客户,包括电网、移动、电力、国有石油等,可对设置比例进行科学调节。健全关联担保流程与手续的办理,针对大客户内其他成员企业的资产抵押担保手续,需要对所抵押物权属进行核实,要求抵押方一定是具备处置和拥有抵押物权利的企业,考查其担保实力,避免出现资产过分夸大的现象,实现对大客户授信担保限额的科学管理。
(四)通过大数据筛选优质客户
在优质客户的评价选择中,可采用包括成本、风险因素的利润贡献、经济资本占用、RAROC指标与EVA指标,有利于考量客户的贡献程度,便于改善客户结构。因RAROC为相对指标,EVA为绝对指标,故适用条件与范畴不同。RAROC不受规模制约,能够在同规模企业中客观评价客户,进而选择优质客户;而EVA则采取涵盖有风险在内的经济成本概念。其优质客户的构建组合为:
RAROC=(收益-预期亏损)/经济资本占用
EVA=拨备前利润-当年计提拨备-经济资本成本
采用RAROC法组合、筛选优质客户,利用上述公式,考量客户的经济自办占用量与经济增加值EVA、RAROC值,按照次序进行排列,有利于核实客户的经济资本。
通过对上述两大指标的应用,可以规范优质客户的选择标准,可行性高,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短视现象,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引导客户在提高业绩的同时,重视风险,实现了风险和效益的统一,基于这一维度筛选优质客户。
四、结语
现阶段,关于商业银行大客户识别管理和授信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成果趋于理论定性化,无定量分析的参考,若采取数字化分析构建银行大客户鉴别、管理框架和授信风险管理模型,则有利于降低授信风险控制中的人为隐患,提高风险管理的高效性与科学性,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大客户信贷的健康运作。
(作者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都晋(1985―),女,山东济南人,研究生,理财经理。]
参考文献
[1] 周江涛,张艳.商业银行授信集中风险形成机理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17):28-29+67.
关键词:商业银行;授信管理;授信额度,授信风险
一、授信管理制度的相关概念界定
在谈及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时,首先需要引入授信的相关概念。所谓授信,就是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信和经济状况,授予其一定期限内的贷款额度。在授信期限与其额度内,客户可根据自身资金需求情况,随用随借,不必次次办理贷款的审批手续,减少客户利息费用支出。授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授信工作指引履行本职要求,并设立相应的尽职调查机构对总行及其分支机构授信工作的调查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独立评价、报告。授信额度是指银行在一定金额及期限内,向客户提供可循环使用的授信,简单地说就是特定期限内可贷款的最高金额。授信工作是要对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之后再进行,须遵守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原则。
要顺利进行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除了必须弄清楚授信的准确定位外,还需要明白授信不是贷款也不是担保,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三者间互相制约又相互依赖,都会对资金流动产生影响。
授信与授权所针对的对象和目标不同。授信针对银行客户,授权针对银行的下级行。法人授信的额度审批权与信贷业务授权里的客户的业务信贷总量审批权相结合,这是授信授权两方面的管理制度的对接口。授权的权限设大了则难以起控制信用风险;权限设小了又难以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实行授信管理则恰好弥补授权的这缺点,开户行在通过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发放信用时可解决这一矛盾。
授信不同于贷款,授信是风险控制的总括,贷款是借款在定期内归还并付利息。客户贷款外还有信用证、票据等贷款形式,授信则包括表内、表外业务,信用证开具也需授信。
授信分公开授信与内部授信,内部授信是银行内的风险控制,公开授信是在内控制线或额度内告知客户的可向外部公开的授信额度。
授信审批程序分四步:受信人向商业银行提供其基本情况;有关部门对受信人评估并提出信用管理初步方案;核定授信额度;批准后形成授信书。授信书内容包括:授信人全称、受信人全称、授信的类别、金额及期限、复核时间、授信人认为应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制度的风险表现
授信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一)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欠缺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在办理贴现、贷款、担保、开立信用证、押汇等授信相关业务时,受种种外来因素影响可能收不回本息而形成的资金损失就是授信风险。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的来源是:外部风险,即因为国家相关政策、经营的环境等外在因素变化导致的风险;内部风险则是由于银行的内部经营与管理不善形成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回避风险时管理能力的不足,没有完全识别风险,授权管理与决策、运作、制约的授信控制不完备已严重影响到商业银行自身的授信资本运作。
(二)商业银行风险量化的能力不足
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的客户对应的授信体系是由基层银行进行初级审查然后一层层报到有权审批行,流程以纵向形式呈现,依靠基层银行提供的材料解析风险,通过量化指标算出客户授信等级,而后提供最高的授信额度,这样的量化授信风险的方法无法说明客户授信的偿付能力,看不到授信风险本质。基层银行对于客户历史数据管理的意识不强是造成量化能力明显欠缺的关键。这样使得许多的审核评估的量化数据缺少真实性和精确度。商业银行的各个分行之间未形成完备的风险量化管理制度导致对授信审查的量化只做表现功夫,银行到最后必定要承担授信量化不足引起的授信额度过大的风险隐患。
(三)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表现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在于集团客户的由银行授予的多头、过度和不适当授信的额度给银行带来损失,其风险主要表现为:
1、信用膨胀的风险:集团作为整体的贷款量远超授信额度,形成集团的信用膨胀。
2、资金挪用的风险:集团的统一财务模式会造成商业银行的贷款转入集团结算中心后,集团的各个企业任意挪用贷款作与申请用途并不符的别用,造成资金挪用的授信风险。
3、信息虚假的风险:集团客户为满足贷款的条件或虚增资本来制造资本雄厚的假相达到授信风险条件,则商业银行本身要承担授信息虚假带来的贷款风险。
4、担保虚化风险。集团客户相互以貌似合法担保手续担保,实则扩大了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
以上这些风险也是授信风险体现的重要表现。
三、授信管理制度的制约因素简析
近年来,商业银行业机构越来越重视客户的风险管理,在制度建设、审查标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客户过度授信额度分配以及关联交易等风险的管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内外等多方面因素,致使商业银行的客户授信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1、授信认识存在误区。一是风险认识不足,二是法律风险认识不够。
2、授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手段监管,信贷管理制滞后,量化管理指标缺乏,缺少对整体授信的把握。
3、授信管理的技术与实际需要有偏差。
4、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的机制不健全,各银行间将重要信息相互屏蔽,监督意识差,不能充分考虑从金融信息安全的角度来处置风险。
5、各商业银行的业从众心里严重,业务喜欢跟风,导致授信结构失衡,风险增大。
6、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无法敏锐地规避和防范授信风险。
四、改进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制度的科学思路
(一)强化法人制度,建立合理、科学的授信的管理体制
1、商业银行的法人结构不完善,监事会不能有效地发挥其监督与有效制衡的作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商业银行本身授信工作的力度与进度。
2、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规模大小建立不同的客户授信管理制,设立专门的客户审定部门对客户进行授信的审查,避免基层级级审查上报,信息失实的弊端。
3、商业银行要严格把授信审批的权限集中到总行、一级分行,严把客户授信准入标准。在核定授信额度后将单笔的信用业务权下至经营行审批,避免重复审查。同时可根据银行与企业合作的时间与历史,将授信管理放入与客户协作的整体方案中进行考量。
4、银行可设立授信审批岗,分级别设置审批权限,增强授信风险审查的准确性;完善约束机制并建立符合授信风险的管理要求的考核和制约机制,保障授信各个工作环节的精确性、独立性。
(二)改进并完善风险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1、完善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相关体系,提升授信风险的量化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客户的信用评级情况,设定评级有效期以作为授信预警的手段,借用外部的专业评级公司来提升银行内评级的水平,有效管理信用评级,完善客户的授信管理办法。
2、授信风险审查时要严把授信前的调查关,对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等综合分析审查。
授信前调查时要突出授信重点,把对企客户的资本构成及财务状况的分析当作重中之重。重点分析客户的流动性与现金流的双向流动,掌握客户内部控制机制,用以衡量客户的产业成长性和授信保障程度。
3、采用加强授信担保的审查,进行授信风险的量化。
严格审查客户授信担保,坚持用集团外部的资产抵押、质押担保或追加企业股东为担保,从而使商业银行的管理层能更直观地掌握风险带来的担保价值的变化走向,有效地控制担保的组合配置。
(三)完善授信约束制度,建立预警和反应机制。
商业银行要严格控制客户的整体授信总量,通过对客户整体的经营资产、现金分布及关联关系分析核定授信总量,增强授信后期管理工作,进而增强银行的风险预警力与反应机制。
商业银行应健全授信各期的检查约束制度,定期做出监测报告,定期整理客户的敏感信息并及时做出预警,分析客户相应的财务结构和资金运作情况,掌握授信的资金流向,根据变化快速适当调整客户授信额度,完善防范措施。
五、借鉴外国商业银行授信管理的成功经验
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方面采用的仍是传统方式,而外国商业银行在综合授信管理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来增强对风险的控制。
1、风险评级与授信管理齐进行
外国商业银行对于授信管理制度更注重引导信用风险进交易渠道以降低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注重了解客户的经营、财务等方情况以了解其债务压力及奖金回笼等信息;强调定性分析及行业差异;侧重于评估未来偿债的能力和分析现金流量;依据授信项目风险的等级决定授信与否;定期调险评级结果。
2、实行授信限额管理以杜绝超额授信的可能。
3、采用先进的授信管理的信息系统为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
4、重视不良资产的转化争取双赢。
六、结论
如上所述,近几年国内的商业银行在完善与控制风险管理制度、提高盈利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的投资需求过度膨胀、信贷投放的力度增幅过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幅度过快等问题,这些都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有序的授信业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这样的严峻形式下,商业银行不但要积极转变旧有的经营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经营,努力抵制经济、投资等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还应当循序渐进地优化和完善整个授信管理模式,细化、强化和并深化对授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使商业银行的授信管理制度早日步入管理的标准化、垂直化和专业化,促进我国的商业银行业更加稳步、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鹏霖 欧美国家商业银行综合授信管理成功经验浅析[J]. 经营管理者,2011,(02)
[2] 马璐巍,高静 浅析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制度的完善 [J]. 中国商界,2010,(10)
[3] 韩剑峰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 [J]. 上海金融,2003,(04)
[4] 杜江 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控制体系 [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04)
[5] 刘斌 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授信管理问题研究 [J]. 国际金融研究,2005,(01)
关键词: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思考
人类社会一切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的成果都是文化的表现,具体到银行风险管理领域,风险管理的各项技术、工具、制度、框架、理念和意识等,归根结底都是风险管理文化在某一方面的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1 风险管理文化内涵
是银行管理文化的一部分,是一家商业银行在经营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被全体风险管理人员所接受、认同、共享的技术、观念、制度、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与培育。一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越先进和成熟,其经营风险管理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差。如果没有建立起与银行经营战略相适应的风险偏好和控制体系,其风险文化就就一定不够先进和成熟。
2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特点
(一)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授信风险管理文化
1、 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在授信业务的管理过程中,将来自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面影响因素,借助于创造性的条件将之转化为具有正面影响的因素。通过广泛的正面宣传引导、管理的同时,在充分尊重员工的基础上,去想办法调动员工的能动性,以满足他们要求得到社会尊重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
2、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财务激励措施,如内部持股制度、股票期权制度,将授信人员自身多层次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想办法提高员工报酬的同时增进股东价值及并使其人力资本不断增值,这样可从根本上制止授信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不顾所有者目标的能否实现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委托――问题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 设计相互制衡的管理组织体系
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来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管理行为。在集体评审、层层审批体制下,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检验。由于不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客观存在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等问题,使得再严谨的责任制度也有其漏洞,同时无法防控道德风险。由于业务指标是“现实”的,而风险往往是“潜在”的,直接考核不良贷款指标往往导致部分银行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二)建立法制化社会信用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所以应把强化信用意识来作为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受着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两方面的制约。自我约束主要表现为道德观、理想价值、信念操守等自主与自觉因素。而外部约束主要表现为社会的法制及社会舆论等监管及制约因素。信用道德是组成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内容,信用道德亦要求社会成员借助自我意识来对自身行为进行自律,同时接受来自社会外部的监督。社会应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要使社会成员认识信用伦理对于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作用,认识到市场秩序、金融服务、经济的良好运行都必须建立在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之上。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一方面损害了银行利益,但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实际损害的是储户的利益,损害社会信用基础,破坏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的稳定,结果导致众多企业的利益受损。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来提高人们对社会信用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舆论上对逃废银行债务等违约失信的恶劣行为进行强烈的谴责。经济上对逃废债的企业应给予经济处罚,法律上则对其法人代表的法律责任进行追究,如此方能从根本去树立和维护银行债权的法律权威,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去制止企业逃废债行为。
(三)树立全面的讲究效率的风险管理理念
现代商业银行应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资产组合等风险进行全面管理,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如信贷风险的管理方面,较明显的特点是:严格的信贷政策始终贯彻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全行的所有的贷款发放都必须严格照章执行。信贷政策通常由信贷原则、信贷规则、信贷指南、和产品指南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规定非常细致准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市场风险管理方面有效措施是非常注意实行市场交易前、中、后台的严格分离原则。在资产组合管理的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既应注重通过准确的测量、仔细分析每一笔业务或资产对利润的贡献,但同时也不忽略对每一笔业务或资产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各个风险来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有效测量,注重风险值对资产组合价值的影响作用。 商业银行往往在授信管理中容易出现极端的做法:一是灵活性过强。对高端客户群体如垄断性企业、上市公司等,授信条件放的过宽,过度授信。为了追求大客户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对企业财务风险,信用风险视而不见。发放贷款前地调查、放贷过程中的审查、发放贷后的检查这些关键的授信管理环节都没有得到严格仔细的执行,有的甚至违反国家账户管理为企业多头开户。二是形式主义严重。在对中小企业的授信管理中,虽然其在不少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通常要求其提供抵押担保的手续繁杂,有过份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之嫌;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去改进金融服务品种以便灵活适应不同的企业授信需求,只是一味规避承担适当授信风险的责任。政策灵活性过强其实质是缺乏原则性的体现,过于形式化则制约授授信业务的发展空间。经营风险是银行经营业务的本质特征,完全消除信贷风险则银行业也就失去了发展活力。因此,在注重防范授信风险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该通过重新树立正确的授信风险观念,借助创新,以提高经营效益。
3 总结
风险管理文化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只有通过将风险管理文化在各项经营管理实践环节中贯彻落实,才可将风险掌控在有意识的日常业务风险的管理当中,从而更好地实践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统一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关键词:信用风险授信管理体制创新
进入21世纪,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宏观调控下经济结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综合经营渐行渐近,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出现了新的特征。外资银行加快在境内布局,给中资银行带来明显的竞争压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付诸实施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资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加快授信管理方式创新步伐,迅速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一、创新授信管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是应对经营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入稳定期,部分前期过热行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周期性调整态势。受全球贸易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摩擦加剧的影响,出口增长步伐放缓。经济增长的理性回归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使企业面临新的经营风险,导致部分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波动,这意味着银行正在面临着新的信用风险。各国银行业发展历程表明,金融体系运营环境的自由化将使风险成倍放大,如果不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方式创新,银行业就可能承受更大的信用风险。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管制正在逐步放开,商业银行将逐渐地介入投资银行、基金、信托、租赁、保险等金融服务领域。业务的拓展将增加银行的交易对手,进而也将扩大信用风险的范围。可见,无论是基于国内经济转型的挑战还是金融管制放松的压力,或是综合经营带来的新的风险,都要求中资商业银行创新授信管理方式,努力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二)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是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
近来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提出战略转型要求,落实到具体经营上,就是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从过分依重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经营模式,转向强调风险控制前提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则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环节。财务重组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有了根本好转。如果银行不从转变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从源头上遏制信贷风险,那么随着业务的发展,加之信用风险的“厚尾性”,即贷款巨额损益概率大于正态分布下损益概率,不良资产有可能会卷土重来,从而累积成银行业的新的系统性风险,给国内金融安全留下隐患。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反映在业务结构上是表内业务向表内外业务并重转变,其中表外资产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信贷产品。业务重心的转变以及业务范围的扩大,增加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范围和强度,对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部分商业银行正致力于向国际公众银行转型,这要求银行的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充分,给予股东更丰厚的长远回报。如果授信管理不力,将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也会损害中资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价值。
(三)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是满足银行业监管要求的现实需要
2004年6月公布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秉承了以资本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允许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采用内评法来进行风险评级,将资本充足率与信用风险的大小紧密结合起来,这将对全球范围内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国内监管部门也对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高了要求。2004年2月以来,银监会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一系列监管办法。这些监管办法的制定实施对国内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表明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目标、监管制度等方面正在与国际逐步接轨,走在了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的前面,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不尽快转变观念,加快授信管理方式改革,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就有可能落在监管政策的后面,难以满足监管政策要求,因此,中资商业银行应尽快改革现行的授信管理方式,以适应新的不断提高的监管要求。
(四)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迫切要求
近几年,外资银行不断加大在中国境内的业务拓展力度,贷款业务不断扩大。以上海为例,1997年以来的8年间,各家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增长了100倍,外汇贷款余额至今已超过了中资银行。随着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外资银行凭借其先进的授信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技术和工具,形成了一定的成本优势和经营优势。一方面,在提供相同授信额度时可以配置比较少的资本,使银行最宝贵的资本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降低授信业务的边际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减少风险对资本的损耗,节约风险成本。通过降低经营成本和较低的产品定价,外资银行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给中资银行带来了明显的经营压力。为此,对于中资商业银行来说,要提高与外资银行同台竞争的能力,就应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创新授信管理方式,尽快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二、国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
国际商业银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代表了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的主流成果。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金融步伐的加快和国内监管方式逐渐与国际标准靠拢,国际商业银行先进的授信管理方式对中资银行的借鉴意义进一步显现。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国际商业银行的授信管理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以注重股东风险偏好为特征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西方商业银行现有公司治理结构下,股东和董事会对银行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由其确定适度的风险承受水平,并注重既定政策和制度的严格执行。股东和董事会并不要求把授信业务控制在“零风险”水平,而是根据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在两者之间寻找均衡点。汇丰和花旗银行近年来不良资产率一般控制在1%和2%之间,既严格控制了风险承受程度,也不追求绝对的无风险,体现了效益、风险、成本之间有效平衡。股东和董事会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对银行各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引导经营管理人员按照既定风险偏好标准,确定目标市场、授信标准、信贷政策和程序,使授信业务不至于偏离预定目标。
(二)以降低成本为导向的授信管理组织架构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成本是指在委托关系中,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所导致的机会成本。在总分行体制下,各分支行能够充分发挥其对当地信息占有上的比较优势,通过客户的账户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客户的资信情况,使得银行更接近市场。由于分行比总行更具信息优势,这客观上会促使分行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先动策略,以整体的利益为代价追求局部利益,放大成本。
为了降低成本,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取垂直型的授信报告体制和组织架构。在此体制下,总行(地区总部)通过各职能部门来实现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控制,分行各职能部门直接向总行(地区总部)对应部门报告。分行行长往往只是分行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业务权限十分有限。在每个层次上,业务拓展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在分行层次上基本不存在业务扩展与风险控制的替换关系。依靠银行内部的垂直报告和监控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分行过度地当地化,在局部利益的方向上不至于走得过远,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从国际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来看,垂直的报告和监控体制已经成为当前银行授信管理组织架构的主流趋势。
(三)科学有效的授信业务流程
按照达文波特(T.H.Davenport,1993)的观点,业务流程是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银行每一项业务都应带来价值增值,授信业务流程也就成为一条价值链。西方商业银行都比较重视授信业务流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意兼顾风险控制的任务目标和为顾客服务,以提高授信业务效率,最大化授信服务的价值增值。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往往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简化授信业务流程,以减少流程运作成本。这些银行的授信业务环节由有权审批人、尽职调查小组和信贷管理委员会等负责。有权审批人直接接触市场和客户,控制一线的风险,有权审批人在权限范围内可以直接对授信与否发表意见,对于超权限的,直接上报到有权审批人或是信贷委员会审批,而不需要层层上报,最大限度地剔除了授信管理中的无效流程,提高了业务流程效率。尽职调查小组的运作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疑点进行深入调查,独立提出专家意见,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保证授信业务流程的有效性。信贷管理委员会则是一个权威的专家审议机构,它不具有决策权,但对决策层的最终决策发挥重要的咨询作用,对整体授信业务流程及其实施效果起评估把关的作用。
(四)强调“以人为本”的授信授权制度
大多数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授信审批程序没有集体评审的环节,一般由专业的信贷分析员根据全行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对授信风险做出独立分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般来说,只有主管某一区域的行政主管和副主管,如分行行长;主管某一行业的客户关系经理和客户经理;从总行自上而下委派的各级风险管理人员等人员才可获信贷审批的授权。其它人员无论其行政级别有多高,若其工作分工不涉及信贷审批业务,均不能获得授权。
“以人为本”的信贷授权制度,有助于明确责任,增强有权审批人员的责任心。同时,由于有权审批人专职负责授信风险分析,而不受业务指标完成与否的影响,因此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当然强调“以人为本”的授信授权制度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突出地表现为个人权限过于集中将诱发道德风险,增加了银行因内部人控制而侵害股东权益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个人的能力技术有限,独立决策过程中也存在出错的可能。此外,个人负责制对有权审批人的专业要求较高,对商业银行加强相关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工程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普遍倾向于更多地采用计量模型,以量化的方法进行授信风险评估。目前主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大多已进入以量化管理为特征的工程化阶段,其核心是RAROC,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RiskAdjustedReturnonCapital)和内部评级法。RAROC在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授信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除了用以满足股东风险偏好要求并确保风险偏好得以执行以外,RAROC还被普遍地运用于信贷风险管理,如果某项业务的RAROC的值低于银行内设的基准,信贷人员可以提高服务或产品定价,以较高的收益来弥补风险成本。RAROC在激励机制上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些银行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亏损达到某一核定资本比例(比如说10%),必须暂停工作到下个月;如果一年内达到30%以上,则被勒令下岗。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普遍重视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建设,大多建立并运用了代表先进水平的内部风险评级模型和技术。通过计算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敞口风险等在内的一系列风险指标,实现对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从而大大提升银行在授信审批、限额管理、风险预警、金融交易定价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同时也为信贷政策的制定、经济资本配置、确定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充足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了基础。
(六)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对于分支机构众多、业务结构复杂的大型银行来说,全面、高质量的数据库和统一的信息系统是衡量和控制授信风险的基础。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大多建立了先进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西方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完成各种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包括对单笔授信风险和组合授信风险进行衡量与监测,实现授信的内部定价和资金的内部成本核算,并可以具体对每个部门或分行、每条产品线或每种产品、每个小组或每个岗位、每个客户或每笔业务的成本收益进行核算等。因此,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授信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极其重要的基础性设施。
三、中资商业银行授信管理方式创新的主要方向
长期以来,授信业务一直是中资银行最重要的业务,近年来发展依然十分迅速。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授信业务仍将在中资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中占据主要地位。为应对新的形势,中资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授信管理方式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并结合国情,加快创新授信管理方式。近年来中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正在提高,授信管理的某些方面正在逐步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但从总体来看,中资银行授信管理方式改革才刚刚起步,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在改进授信管理方式中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
(一)确立科学先进的授信管理理念
科学先进的授信管理理念是促进授信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的认知基础。为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中资商业银行当务之急是摒弃原有割裂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旧理念,建立崇尚风险与收益和谐统一、全面的授信管理新理念。一是必须确立授信管理是风险控制与价值增值内在统一的理念,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风险管理,并为之创造适当的管理环境,不断地增强信用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协调性。二是必须建立全面的授信风险管理理念。随着中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范围的扩大,授信管理也应涵盖更广泛的内容,不仅包括表内信贷资产,也要包括表外信贷资产;不仅包括预期损失也要包括非预期损失;不仅包括单笔信贷资产也包括信贷资产组合,等等。三是必须确立量化管理的理念。摒弃一味依靠经验积累和主观判断的做法,采取定量、科学、客观的风险管理新思维,自觉主动地运用各种被国际银行业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量化工具和技术。四是必须注意将先进的授信管理理念充分地体现到授信管理工作的每一环节之中,包括授信管理组织分工、信用风险管理、授信队伍建议等,使先进的理念能够切实地落到实处。
(二)平衡风险与回报,形成适合银行自身的风险取向
实现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重要的经营目标之一,中资商业银行在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竞争、与自身管理能力相匹配、能够体现风险与收益对应原则的科学合理的银行风险取向。当前中资商业银行确定风险战略的首要任务是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职责,发挥股东、董事会对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由股东和董事会确定银行愿意承受的最大风险值(即经济资本值)。各级业务和管理人员在是否给予客户授信额度时,应根据股东和董事会确定的风险承受水平,对比授信业务经风险调整后的综合收益率,遵循“宁让利不让风险的原则”审慎做出授信决策。同时也要在既定的风险容忍度下,力争获取授信业务的最大回报,保证银行风险取向能够使股东偏好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
(三)积极推行垂直、独立和专业的授信管理体制
完善的授信管理体制是加强授信管理的关键环节。中资商业银行创新授信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结合国情以及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商业银行主流模式,推行垂直、独立、专业的授信管理制度安排。具体来说,一是推进授信集中审批,将授信审批权限逐步上收至一级分行和总行,加强总行对授信风险的集中统一管理。二是实行授信条线管理,地区总部、分支行的授信管理部门和授信管理人员以接受上级部门和人员的垂直管理为主,以分行横向管理为辅,增强授信管理的垂直性和独立性。三是逐步改变中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贷审会制度为主要审批制度的做法,适时引入专业审批人制度,并使两者相结合。通过对专业审批人的管理,总行可以加强授信审批的集中、专业和统一管理。
(四)加快建设现代授信管理方式所需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长期以来,中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十分落后,表现为基础数据普遍缺乏,信用风险程序化监控水平很低,等等。近年来,随着各行普遍重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迄今为止IT系统的落后仍然是制约中资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西方主流商业银行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授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当今IT技术的优势,在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缩短业务流程的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实现成本与效率的“双赢”。因此,中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快信贷管理系统建设步伐,建立实时的风险鉴定、度量、分析和监控的系统和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为授信管理方式创新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五)推进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逐步运用RAROC模型于信用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之中
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的业绩考核已开始放弃简单的总量水平考核,逐步引入风险拨备的理念。尽管一些银行宣称实施了经济资本考核,但在内部评级法未完成的情况下,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此,中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尚不能完全地准确地暴露出来,这样条件下的风险管理仍具有粗放的特征。中资商业银行应加快内部评级法建设并在完成基础上,尽快吸收并运用RAROC模型于信用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一方面,通过RAROC对各地区、行业、部门、客户等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的测量和管理,一旦发现某笔贷款的RAROC低于银行预定的标准,相关人员可立即采取措施,或者提高贷款定价,或者终止这笔贷款以及时控制信用风险。另一方面,用风险调整后的、反映长期稳定的收益来衡量业绩。对于创造RAROC值大的信贷人员、分支行,可以在资源和分配上获得倾斜和支持,反之则反是,以此引导各级机构和员工自觉追求信用风险可接受情况下长期收益的最大化。
一个时期以来,交通银行始终致力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注重加强授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在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截止2004年,我行已将“世行项目”的主要成果推广到所有分支行,建立了一套较为先进的信贷管理流程,并实行了信贷首席执行官制度。全行授信组织架构和职能、授信额度管理、风险评级管理、授信审批管理、贷后监控和问题类贷款管理都有了统一的规范。其中十级信贷评级体系的全面推广,为内部评级法的开发提供了长期和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持。
目前,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度持续上升,且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究其原因就是商业银行的贷款效率低,过于保守。由于商业银行缺乏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途径,加之政府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缺乏互信机制,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更倾向于见效快的大客户授信业务。现实中,我国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难不但加剧融资交易成本,而且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上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中缺乏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把控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融资困难,可以依赖政府主导的信贷配给;中小企业往往要求助于非市场化的“内源融资”,最后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金融是以信用为依托的债权债务关系,目前建立信用基础上的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企业融资多少取决于政府行为,最终造成资金的利用低效。
2.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式缺乏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把控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限于上市融资、民间资本融资以及商业银行融资。目前商业银行管理中忽视了对企业自身还款能力的评估。由于风险把控缺少针对性,从而增加了加剧部分企业的道德风险,加之缺乏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失信惩罚制度,从而不能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3.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单一,不适应中小企业融资要求
目前,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既不贴近市场,也不贴近客户,而实际上中小企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偏向于个性化。由此,单一的个性化的传统运行模式无法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4.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利益刚性,使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缺乏内在动力
商业银行授信审批的低效率与中小型企业高效、灵活的经营特点不适应。加之银行收益风险不匹配。中小企业贷款对银行工作人员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商业银行决策效率低的情况下,为了赢得大客户和大项目,不得不以利率下浮为手段进行竞争,虽然是强化了对信贷人员的风险约束,但是也导致了信贷风险失控局面的发生。
二、提高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服务贷款的有效途径
1.构建信用机制
商业银行之所以回避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原因还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失控问题。为此,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体系是彻底解决商业银行回避中小企业授信的现实选择。一是建立长远的客户市场价值分析;二是构建银行信贷。经营货币不是简单地回避风险,而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市场准确定位。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授信风险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的“惜贷”问题,中小企业从总部层面的战略规划和资源分配到各业务单位的市场开拓和产品管理,使得可能发生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改革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方式
(1)建立能够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有效机制
首先是树立定量分析理念。
我国商业银行习惯于比较适合对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授信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强大的数据信息平台,通过贷款差别化授信管理,逐步形成高效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其次是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
一是通过制定规范化的风险评判指标,来适应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效率的要求。 二是建立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要打造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团队,确定目标客户,并实施跟踪管理。
(2)定期为市场部门提供优质指导
引导客户经理简化程序,减少手续繁杂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对低风险业务、额度内循环使用业务建立快捷程序,走快速出账通道。
3.商业银行要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上狠下功夫
(1)创新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优化金融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拓宽金融服务渠道,有针对性地强化加大支持新兴产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力度。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债务性融资工具和资本性融资工具等。积极联合中银国际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两年来,不断提升金融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的资金保障。
(2)改革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首先是组织结构的创新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与大型银行与小型银行具有组织结构差异。因此,商业银行采取总分行制的多层级组织结构,使得所有权与管理权趋向合一,实现管理结构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
其次是商业银行还要将业务重点集中于能够充分发挥大型银行硬信息优势的交易型贷款。
4.改革金融体制,消除金融抑制
【关键词】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应用价值
在我国多数集团性质的关联公司具有规模庞大、发展平稳、抵抗风险能力强等特点,由此也就成为了商业银行眼中的“香饽饽”。但是,集团客户的复杂组织结构以及隐蔽的内部交易活动所埋藏的潜在风险却日渐凸显,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更多新的考验。比如,在授信业务和银行债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与防控水平。眼下,如何有效的识别评估和监管集团客户风险,将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中,实现目标导向管理与流程导向管理是需要逐步探索的。
一、项目管理在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中应用概述
(一)集团客户授信概念
商业银行所指的集团客户通常是具有关联关系的多个单一客户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多数的企业集团是通过建立和调整基础的股权关系来进行资本和产业布局,并通过关联交易转移集团内部的资源和资金,它包含了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和其他成员。以母公司净资产为起点进行对外融资,集团企业的信用被无限放大,一旦超出集团的承受能力将会导致信用风险,也因此商业银行会对其进行授信管理,商业及信用风险。
(二)在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模式的意义
集团企业的多层次性以及复杂的关联关系特性,使得其企业规模与资金管理承担着巨大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需要考虑该集团股权控制程度、股权结构以及产权关系等方面做出综合性质判断,在集团公司的资金链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中。如此,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为了能够帮助客户有效规避风险需要一目标为导向,加强贷前审批、贷中检查以及贷后处理等过程管理,在细节中做好监管,以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服务于客户。这样的过程管理与项目管理中注重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基本吻合。同时,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借助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手段实现集团客户信贷项目的监管与控制。
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集团客户分类不明
尽管在2007年的《金融行业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办法》中针对有关商业银行的集团客户有了相关的规定,为商业银行划分集团客户提供的依据。但是,现实是集团公司的关联性关系在其内部可以采用以参股形式实现直接或是间接的控制来判定,而商业银行对其进行判定却是将公允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等模式一同采纳。因此,导致了对集团客户划分的依据与标准不明,草率地将集团客户视为优质客户,又或者对其集团客户中的母公司、子公司的法律责任及法律风险认识不足。
(二)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陈旧
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活动基本就是贷款,但是,随着商业银行各种中间业务的不断增加,诸如同业拆借、银行卡透支、、保险等,现有的信贷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集团客户的各类风险管理需求。其中,不乏没有设计有效的手段与程序对集团客户进行判断,没有采用动态的信贷管理去关注集团客户的新的特性,以及授信风险管理制度不统一等等问题。此外,在集团客户授信限额方面,我国现有的制度缺乏相关的法规,银行本身也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尤其在金融业发达的地区,缺少针对性的衡量指标情况下,很难对集团客户进行风险把控。
(三)缺乏综合技能人才
由于集团客户地域与行业不同的关系,对其复杂的关联关系进行判断时,需要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具备专门的财务技术,牢靠的法律基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丰富的从业经验,能够准确识别潜在的信贷风险。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从业人员在实践能力和先关理论知识方面尚且不能满足集团授信客户的需求。客户经理的市场意识、营销意识等薄弱,导致金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较差。
三、在集团客户授信中引入项目管理的建议
(一)对集团客户差别化管理
集团客户日渐增加的趋势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对客户管理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区分出优劣质客户,也是增强商业银行成本收益,推进信贷业务发展的必要过程。首先,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有效利用集团客户管理的积极因素,规避消极因素,针对细分的集团客户采用不同的授信政策。
比如,针对技术领先、实力强劲的国际上知名企业集团在国内成立的独资集团提升授信额度,也是重点的优质客户;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后建立的集团企业,考虑其垄断地位,经营绩效等因素逐步除名,限制授信额度。
(二)不断完善授信制度
首先,结合商业银行业务特性和集团客户的地域特征,在授信业务上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比如采用“整体授信、加总额度”的授信模式,实行“管理行主办行协办行”的管理模式等;其次,采用适合的信用评级,明确担保的标准,依据这样的标准,将业务的审批规范化、流程化,制作出精细化的管理操作准则,增强信贷管理的可操作性;最后,针对集团客户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确保能够对集团客户的信息做到及时、准确、有效的管理,从而提升管理的效率。
(三)组建高素质管理团队
目前,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信贷从业人员短时间内是比较困难的。组建这样的团队,首先是需要适当地放宽权限,让管理团队具有在授信额度内灵活调配额度的权限,以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精准把控集团客户,最终完善金融管理制度;其次,采用矩阵式管理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去培养提拔新产品研发经理、法律顾问等,确保这些人员的紧密合作,提升对集团客户管理的有效性;最后,针对信贷管理团队实施严格的考核机制,由管理团队设计制定考核标准,优胜劣汰,保障团队及个人的业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后,可以规避掉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众多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制度,为我国金融行业信贷市场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商业银行内部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不断提升完善客户管理水平。当然,有关客户的授信管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流程、产品、管理上的创新。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只有在动态监管下,才能不断降低信贷信贷风险,同时满足客户与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林,周宗放.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统一授信额度的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02:3943
[2]孙娜.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及防范[J].科技创新导报,2012,23:187188
一、现有模式:激励不相容——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之间的权衡与替代
(一)委托理论中的激励相容
“委托”的概念来自于法律,委托关系本来是指“委托人”授权“人”代表前者从事某种活动时的关系。但在经济学中,委托关系的范围要宽泛得多。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将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关系定义为“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并称“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
经济学中讨论的委托关系问题通常是指人问题,即由于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在存在人问题的情况下,委托人必须解决的是如何根据能够观测到的不完全信息来奖惩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此时,委托人面临着人的两个约束,一是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Constraint),又称个人理性约束(IndividualRationalityConstraint),即人接受合同得到的效用大于他不接收合同得到的效用时,他才可能接受合同。也就是说,只有人“做”的期望效用大于“不做”的期望效用,才能使人“做”。二是激励相容约束(IncentiveCompatibilityConstraint),即给定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在任何激励合同下,人总是选择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因此,任何委托人希望人所采取的行动,都只能通过使人的效用实现最大化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只有人“这么做”的期望效用要大于“不这么做”的期望效用,才能使人“这么做”。因此,委托人在设计合同或制定规则的时候,必须尽量满足以上两个约束条件,才能使人自觉地按照委托人的目标行动。现实生活中,参与约束通常能够得到满足,必须解决的是激励约束问题,否则将付出巨大的监督成本。
在我国现行银行管理模式中,各级机构有很大的经营自,上级行一般不控制下级行的具体业务和管理,所以上级行与下级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关系。基于这一点,“激励相容”这一理念也应在银行内部的管理中得到体现,只有激励相容的风险管理制度才有效果和效率。
(二)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管理制度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是产生激励不相容问题的根源
目前我国银行实行总分行制,普遍采用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通过“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委托链条层层授权和转授权。上级对下级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下发重大管理制度和指导意见、负责人的任免、经营管理指标的下达和考核、重大事项的审批等,偏向于通过任务下达和考核进行管理,而对下级的具体业务和内部管理的控制和协助都很少,因而这种控制笼统而且力度较小,而经营自则较大,对经营管理负全部责任。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作为人的下级机构具有很大的经营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目标函数,比如追求本机构负责人的经济利益、职位的升迁、本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和福利等等,并且常常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优势,与作为委托人的上级机构在利益上讨价还价,从而偏离银行整体的目标函数,追求自身目标。加上在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中,各级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严重,使得各级分支机构的行为偏离银行整体的目标函数的问题更为严重。这种分支机构目标函数与银行整体目标函数的差异以及各级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激励不相容问题的产生成为可能。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考核方式引发了风险控制中的激励不相容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银行还没有设置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各级机构兼具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职能,在业务上和行政上均向本级负责人报告,风险评估、授信审批、风险监测职能受本级负责人制约,独立性较小。由于对各级机构的考核既包括业务量指标,又包括风险控制指标,所以负责人必须在两者间进行平衡,致使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换关系,因而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是激励不相容的。
3.现行授信风险管理方式加剧了激励不相容问题
中资银行授信风险管理采用层层分级授权,集体评审与层层审批的方式。授信审批权的授权以各级机构而不是个人为对象,层层分级授权。授信申报中采用集体审批方式,一般由市场营销部门负责进行授信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信贷管理部门和专门的贷款审查委员会对授信项目的风险进行评审,有权审批人在授权权限内审批。超过本级审批权限的项目经过集体评审和行长签字后上报上级机构。每级的评审人员和签字人各负其责。
采用这种机制的初衷一方面是依靠“众人的智慧”,另一方面是形成约束和制衡。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却形成了明显的集体审批,集体负责,而事实上最后无人负责的情况。由于违规不追究到个人,不由个人承担全部成本,却能获得额外收益,个人有动机违背银行目标,因而这种制度也是激励不相容的,并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
4.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无法遏制激励不相容问题
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有助于控制委托问题的不利影响,因而在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应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除了监事会与董事会的监管以外,还有独立于各个业务部门的具有信贷审批权的个人行使的监督以及不同业务领域的直线监管,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立也可对银行高层管理部门及各业务部门的活动进行监督。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分支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督由稽核部门完成,但稽核部门独立性的不足使稽核监督的力度远远不够,甚至流于形式,因而无力控制激励不相容问题的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我国现行的银行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银行整体,在银行内部形成了很长的委托链条,各级分支机构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较大的经营自和相对独立的目标函数,上下级行之问形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加上考核目标的多元化——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并存,扭曲了各层次分支机构的行为方式,造成了目前我国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中突出的激励不相容问题。过长的委托链条、过于独立的分支机构、非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监督制衡机制的不完善、考核目标的不合理,使我国的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作用大大降低。
(三)激励不相容问题对银行的影响
(1)这种激励不相容,会使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失效。激励不相容的管理和考核,由于不可能体现下级行的利益,常常得不到下级行的配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下级行常常会以有意识地绕开上级的管理和考核来对上级机构的管理做出反应,使相关制度政策流于形式。
(2)激励不相容的管理在各层次机构内部造成了巨大的管理服从成本。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监督措施和激励手段,上级行无法确保下级行会自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为了使下级行的经营不偏离银行整体目标,一方面不得不要求下级行随时上报各种经营数据,给下级行增加了相当大的额外工作负担。另一方面甚至可能通过过严的、宁缺毋滥的业务控制,采用风险回避方式来控制风险,使银行失去盈利机会。
二、外资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借鉴
相比较而言,外资银行从制度上保证了内部风险管理的激励相容。
第一,外资银行在组织结构上,基本上以部门为基础,采用纵向管理模式,呈现出“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特点。“大总行”通过“大部门”来体现,总行通过各职能部门内部的垂直领导来对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和控制,甚至对下级机构的人力资源、财务等内部管理职能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分行在业务上都是向上级机构的相关部门报告。基层营业机构(分行)经营自较小,主要执行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信息报告等职能。在每个层次上,业务拓展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在分行层次上基本不存在业务扩展与风险控制的替换关系。
第二,在授信管理方式上,大多将授信审批权限授予个人,而不是向部门或分支机构授权,有权审批人的权限大小依据其资格、能力、经验而定,与授信品种、授信风险评级和授信期限挂钩,并根据信贷检查和审计结果动态调整权限。有权审批人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但独立于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
授信申报时,一般由专业的信贷分析员根据全行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对授信风险做出独立分析。
信贷分析员专职负责信贷风险分析,而不受业务指标完成与否的影响,因此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信贷审批权限授予个人,但实行“双签”制度。部分外资银行对大额授信实行集体审批制度,由多名有权审批人组成审批委员会进行集体讨论并签字审批。大额授信需要逐级上报,甚至可能需要总行信贷委员会集体审批,但不存在层层评审、层层负责的问题。信贷审批人员实行垂直管理,只对所审批项目的风险负责,而不会受到来自本级机构业务发展指标的压力。
第三,将风险管理从业务领域中独立出来。为确保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运行,以及各部门目标的单一化(以使部门行为与考核目标保持一致,避免多目标替代形成的激励不相容),外资银行将风险管理从业务领域中独立出来,作为控制或监督职能而存在。
第四,建立至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程序,提高风险管理在系统内的地位。风险管理在外资银行内得到了最高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各银行均成立了风险委员会,由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管理层组成,全面管理银行风险,确立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政策。为风险控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五,实行集中化风险管理模式,即同时设定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具体业务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宏观风险政策,进行总体风险汇总、监控与报告,并且负责风险管理方法与构架的决策;具体业务风险管理部门则进行具体类型的风险管理,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风险政策与管理程序,应用风险模型测试与监控风险等。集中化管理模式能够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较好地把握、管理银行风险。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设计,外资银行实现了内部的合理分工,部门目标的明晰与单一,强化了控制,保证了部门行为与设定目标相一致,实现了管理的激励相容。
一、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信贷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银行大部分盈利都来自于信贷资产。然而,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张,其贷款风险也日益加大。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事实上,银行信贷风险是全世界共有的课题,据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对全世界商业银行的调查和分析,银行面临的风险中,来自信用风险的比例高达60%以上。目前,很多银行采用授权、授信业务来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在发达国家,授信与信贷管理系统不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而是融入商业银行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之中。近年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授权、授信业务的信息化程度日趋提高,出现了很多先进有效的评级方法,其中典型的就是花旗银行。其风险计量水平、参数质量和数据库的完备程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花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结构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将风险评级作为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风险评级是银行制定信贷政策、信贷授权管理、贷款审批决策、客户额度授信的基础和核心。
现阶段,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风险控制,这对于保障银行健康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以及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信息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操作流程和数据收集电子化两个方面,授信信贷方面比较薄弱,信贷系统大多为单一的台账系统,其作用仅仅是对信贷的等级和信息进行储存。信贷系统的建设不仅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而且,在授信信贷系统中,很多业务都是靠人工操作,大量的不合格人员充斥其间,导致授信风险加大。
二、网络信息化管理下的信贷管理思路
如上所说,现代商业银行需要的是一个全流程的银行信贷管理体系,信贷管理体系能够利用相关风险管理系统产生的风险信息,反馈给信贷管理系统作为风险定价、风险监控和绩效评估的应用,使信贷管理业务信息数据流程化,使银行在信贷业务的风险识别、处理流程合规、事前预警、事后监控、高效处理等方面,获得全面的管理支持平台。
1.银行授信信贷系统建设。银行应用授信信贷系统主要是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实现银行信贷流程的全面信息化。这样不仅能提高信贷操作流程的整体效率,并且会加强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预警和预控,从而满足信贷业务经营的需要,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满足监管部门的需要。二是解决信贷流程上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信贷系统的应用,使相关的信息在流程内所有环节上都可以实现共享,从而为各个环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减少因人为行为所产生的决策失误。三是通过信贷系统的建设,留存高质量的信贷数据,为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银行授信业务流程再造。虽然信贷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方法种类繁多,但信贷风险控制的流程大同小异。一般来说,任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完成流程都分为以下几步:调查―审查―审批―发放―回收(跟踪监控至到期收回、逾期催收化解、呆账核销),不同业务的操作不在于流程环节的区别而在于各环节技术含量和操作要求的差别。完整的银行授信业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客户调查、受理申请、信用调查及担保品评价、分析审核、贷款审批、通知客户、签约及担保、担保物权登记及保险、拨款转账、事后管理、展期与回收、逾期放款催收等。上面是传统的授信流程图,整个授信的程序中,前面四个步骤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到后面贷款的发放与否。在实践中,责任不清以及决策失误经常会造成后续环节的失误。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流程再造。新流程加强了小组合作,优势互补,项目小组到期评估,完成到期安排,提高了决策效率,提高金融产品附加值,提高创新能力。
3.银行授信管理组织体系建设。银行授信管理组织体系,要严格实行审贷分离,信审人员的意见仅供参考,不作为发放贷款的唯一依据。上级主管部门依据信审人员的意见来综合考虑,做出决策。信用审查部门的组织构架主要包括: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总部信用审查委员会、银行业务总部信用审查部、银行业务总部综合管理部、银行业务总部信贷业务部、银行业务总部市场营销部门、分行行长、分行信用审查委员会、分行信贷管理部、分行信贷产品部门、分行市场营销部门等。在具体授信业务的开展过程中,由市场营销部门客户经理和信贷业务部产品经理组成的项目小组完成授信调查及产品开发。
三、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信贷完善措施
1.银行严格信贷发放。目前,商业银行在加强风险管理和提高资产质量方面正面临着新的考验。以前,由于信贷管理不规范,银行形成了大量的信贷坏账。当前,银行所面临的隐性风险日益增多,商业银行首先要做的是根据当前政策、经济情况等及时进行信贷结构调整,及时调整信贷规模,对于信贷投放的行业、企业、具体工程项目、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信息,银行要做到及时掌握、具体分析、有效利用,通过压力测试来加强风险预警。此外,应从稳健经营、强化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把增量资金适当投入其他行业风险相对较小的企业。要研究设计适合小微企业特点和要求的金融产品、授信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培训专门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人员,支持小微企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风险;信货风险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这次危机始于房地产市场,进而传递到金融市场,目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在这场全球性危机中难以独善其身,经济增长出现了下滑。主要表现在:一是GDP增幅回落,今年前三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9.99%,较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增长的“三个轮子”同时受损,其中前三季度出口占GDP的比例降低了13%,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落了9.7个百分点,同时楼市上涨,股市暴跌,严重挤压了居民消费能力;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增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不断下滑。今年前八个月工业企业亏损户数及金额同比分别增加8200户和2188亿元;四是下岗失业人数出现增加。经济下行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步显现。
二、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市场风险管理现状
1.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在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仍然面临内外两方面的约束:外部没有金融衍生市场提供利率衍生工具对利率风险进行对冲;内部没有相关部门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并且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大大落后于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衡量技术水平还很低,并且有效基础数据的获得存在困难,目前还无法应用先进的方法对市场风险大小进行衡量,市场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2.银行业分业经营的限制
分业经营使得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市场风险分散手段和工具。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能像有些金融中介一样,开展直接融资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例如发行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而目前严格的分业管理使得商业银行不能从事这些业务,同时进行利率风险缺口调整的余地也较小。
(二)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银行业务领域不断扩展,产品业务设计不断复杂,业务经办日益电子化,以及银行业日趋国际化,我国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及损失慢慢显露,并且成为我国银行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风险,威胁着银行的生存。
(三)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不仅是保护资金的安全,而且还要提升构成银行经营模式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组合水平。信贷风险管理应遵循保本、稳健的原则,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保证存量资产质量的稳定,这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对内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如银行由于内部的信息传导不及时、相关制度不完善而发生的操作失误、贷款抵(质)押物价值没有及时更新等,可通过加强控制程序和业务检查力度来实现。
1.建立更为谨慎的信贷风险文化
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提高资产安全为现阶段的第一要务,兼顾流动性和效益性。应深入研究风险规律,科学识别风险,及时总结,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不能简单采用“依赖经验、简单比较、同业跟随”等方法模糊评审。同时, 要严格控制房地产业的“两高一资”、纺织业的“两头在外企业”授信风险。对贸易融资业务要把握好客户风险和产品风险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迷信产品对授信风险的控制作用而忽视对客户风险的管理,要严格控制出口押汇、船舶预付款保函、行授信的国家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的风险。
2.加快建立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步伐
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成立由管理层直接推动的内控机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越是由管理层发起越易取得成功,建议成立由行领导直接推动的建设机构并争取整个管理层的支持。这样既明确了目标,又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整体意识,方便与各个层面沟通,并可获得员工的支持。二是强调信贷部门在内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各部门职责,使其互相配合,提高内控体系的效率。同时由内部审计等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反馈,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使其长期处于有效状态。商业银行只有完善信贷内部控制,才会在信贷业务流程的每一环节控制风险。
3.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全员参与的工作,内部审计就是这一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这使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是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操作模式中,前台业务经营部门是风险防范体系的第一道防线,而后台的业务复核则是这一风险防范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或发现舞弊等环节,内部审计则起着“第三道防线”作用,内部审计对上述两道防线的检查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最后一关。内部审计这种事后的独立性检查,不仅可评估前两个环节发挥作用的好坏,也是对前两道防线的再监督,对他们充分履行职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一些系统或非系统的因素都可能使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的风险。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在危机中首先遭受打击的就是作为金融枢纽机构的银行业,而后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各类金融经济机构乃至实体经济都相继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对银行业风险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