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信息分析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发展基础,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逐渐形成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新形势。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逐渐消除城乡差异,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最终向着共同进步与繁荣的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很多概念都被引入到农业这个学科之中,所以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当下如何正确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并且利用现有条件不断促进其进步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1. 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
1.1促进学科之间交叉发展
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不应该只是单独依靠某个学科领域,而是应该将多个学科进行融合,之后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基础,进而实现多个学科之间的互补与融合。但是学科融合不仅仅是学科之间的简单叠加,我们应该从全局把握,将未来经济作为基本的发展点,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实现学科的发展与升级。当前经济与学科之间共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并且以多元化为发展方向,所以在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时,应该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补,将多种学科进行综合探究,使学科之间的交叉形成现实。
1.2调整当前农业结构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然而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外加当前的经营方式又不是十分科学合理,所以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都是相对低效的。当前农业经济的形式正在向着国家化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所以传统农业的管理结构与现代农业的管理结构矛盾突出显现。面临这种形式,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现实状况,以科技为先行导向,在实现农业经济积极管理的同时,还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力度开发农业资源,让生产经营不断走向组织化。在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新时期之下对与农业产品的要求,需要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准确把握发展方向,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持,以便在问题出现之后可以有效快速的解决。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凝练发展方向,调整农业结构,将农业经济发展推向另一个高峰。
1.3注重团队精神,提高科研技术水平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主观贡献,然而每一门学科的进步与发展都不可能是单独依靠某个人完成的,只有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协作,才会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不断进步发展。所以当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建设一支综合水平强大的学术队伍,以此作为技术支撑。就当前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术队伍的建立除了要依靠国内的科研学者之外,还应该积极鼓励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学者加入其中,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培养新骨干,不断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
2.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2.1以政策研究辅助农业经济应用研究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中小规模农户经营占大部分,基于这个国情外加我国国土辽阔,并且地域之间差异巨大,所以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法律政策研究将成为当前的主流,如何制定有效的法制政策对农业经济管理经营实现更为有效的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建设的重中之重。其次,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内容,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前长时期应用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城乡之间存在隔离,所以如何有效制定农业经济政策辅助农业经济发展,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是重点内容。
2.2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之中
随着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内容,无论是在哪个方面的发展,都应该将环境保护的概念引入其中。农业本身就是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将自然保护性与生活的舒适性都涵盖其中,农业在环保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其他产业都不可取代的。
2.3农业经济管理将走向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种形式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农业经济管理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各国之间农业产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且农业产品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进行农产品交易时都非常谨慎。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所以更加应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将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推向世界化。以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知识资本是农业生产管理的基本要素,在不断的应用中,知识不断积累,为农业经济管理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多,对其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多的方法将会被引进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之中,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3.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下的形式,当前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主要是促进学科之间相互发展、调整当前的农业结构、注重团队精神,提高科研水平。未来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趋势为以政策研究辅助农业经济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之中,逐渐农业经济管理将走向国家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2-0042-05
一、引言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三农”领域的扶持力度,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随着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不断进步,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重要工具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块“短板”。经过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农村地区基本建立了国有商业银行、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政策性银行和各类村镇银行并存的金融体系。在这些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偏少、信贷资金外流、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以及农民贷款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等问题逐步显现。如何加快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杠杆作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被引入我国,并成为经济学界研究体制转轨及转轨过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新制度经济学是应用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研究制度和制度变迁的产物(卢现祥,2004)。由于农村金融服务具有较为显著的外部性效应,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无法达到均衡状态,合理的制度设计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因此,学者们开始将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引入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框架。邓晶和鲁靖(2005)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金融支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弱化的根源是制度供给的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在风险管理、利益补偿、机构职能定位等方面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杜彪(2007)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现象,指出政府的两个利益主体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有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主要是这两大利益主体博弈的产物,而农户作为利益相关者却不能参与其中,这种不完整的利益博弈机制必然导致金融制度安排的残缺。蔡四平等(2010)认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种长期的契约关系组合,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需要有效率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有文献对我国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分析,以特定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研究仍为空白。本文拟以济南市辖内各县域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探寻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农村的有效途径。
二、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情况——以济南市为例
(一)三农事业部改革前的农村金融市场
实际上,在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本以服务农村金融为立行初衷的农业银行已不甘愿在农村“摆地摊”,而是在利润导向下,试图进城“开超市”。1996年8月,农业银行与各地农村信用社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经营重心开始逐步转向城市。之后,农业银行逐步调整信贷政策,把县域支行的信贷审批权限逐步上收,信贷支持县域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被削弱。
在此背景下,到2000年,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以下简称为“省农行”)提出业务转型要求,将“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和重点客户”作为服务的主要目标,重点开发城市优良大客户、行业垄断性客户、城镇高收入群体客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公司客户等。为贯彻上级行政策方针,济南市各县域支行经营重心开始转移到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清收不良贷款等方面,针对县域和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进一步被弱化,同时农村地区经营网点覆盖率也逐年走低。2008年,农业银行济南市四家县域机构余额存贷比仅为20.32%,贷款市场占有率9.38%,低于存款市场占有率16个百分点,大量农村地区的存款上存或外流。2008年至2010年间,济南市辖区四县(市)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由301个增加到306个,而同期农业银行的网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到33个,乡镇网点覆盖率仅为36.17%,市场占有情况不容乐观。
在农业银行逐渐淡出县域和农村市场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开始呈现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局面。到2008年,农村信用社在济南市四个县域的乡镇网点覆盖率达100%,存贷款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4.12%和50.87%,成为服务县域和农村地区的金融主力军。但农村金融市场垄断,弱势农户不得不接受更高的金融产品价格。当年,济南地区农村信用社九成贷款利率上浮超过50%(见下图)。
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为提升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打破金融垄断局面,逐步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价格,国家和农业银行总行都认为,有必要对农业银行现有制度进行改革,推进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带来农村金融领域更为充分的竞争。
(二)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主要应对措施
2008年3月,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山东等7个省份成为首批试点地区。8月,在前期试点基础上,人民银行等三部委联合出台了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逐步深化扩大试点范围。
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以下简称为“营业部”)开始了改革探索,然而在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的过程中,三个棘手问题接踵而至:人的问题、钱的问题和网点的问题。
1. 人的问题。改革伊始,营业部就遇到了该问题。按照统一部署,营业部成立了三农金融分部,设立了农村产业金融部和农户金融部2个专职办事机构,在三农金融分部下设信贷、风险、人力、资金、考核等5个中后台管理中心。同时,将四个县域支行作为三农金融分部的基本经营单元,整体纳入三农金融事业分部管理,加挂了“中国农业银行××县三农事业部”的牌子,并将县域支行原有的“五部一室”精简为“五部”,并将精简后的富余人员充实到前台部门和营业网点,客户经理数量因此增长近八成。然而,这一做法的直接结果是,将大量员工从管理岗位转移至经营岗位,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县域支行领导班子和业务骨干对此次改革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员工有抵触情绪,改革初期部分县行的改革推进明显缓慢。
针对上述问题,农业银行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了讨论研究。农业银行对县域支行绩效分配进行了改革,增加前台和网点员工的绩效工资,适当降低后台人员绩效工资,平衡网点员工心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部分业务强化薪酬激励,特别是针对“农户小额贷款”,省农行给予穿透式计价,计价工资直接到员工个人,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人员晋升方面,从事“三农”一线的员工优先考虑培训、提拔。
2. 钱的问题。人的问题解决后,钱的问题又出现了。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之后,县域机构信贷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信贷审批权限逐步下沉至县域和农村地区,考核也由原来的吸取存款转变为存贷款并重。由此带来了信贷授权、授信、担保和客户准入等相关信贷业务工作量的增加,农户贷款快速增长,贷款管理问题日渐突出。由于农户贷款客户数量多、额度小、居住分散,而客户经理人员数量不足,一个客户经理管理数百户甚至更多贷款户。在贷款集中到期时,有时难以做到及时催收,不良贷款有增加的趋势。
发现了相关问题后,该行从内外部两方面着手,化解业务结构调整带来的困境。对于内部,提出了以下要求:端正经营思想,正确处理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的关系,致力于增强发展农户贷款业务的内生动力,努力推动业务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速度、规模、质量的有机统一,走科学发展、集约经营的路子。坚持业务发展与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的有机统一,对省农行电话外呼系统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核查,及时风险预警、强化贷后管理。通过采取责任人专职清收、联合村委清收等措施,到2011年半年末不良贷款出现明显下降。同时农业银行寻求合作解决方案,在农贷业务上初步建立了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共担风险。据统计,2010年底保险公司赔付金额364万元。
3. 网点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单一网点提供金融服务的物理半径较大,交易后的监督执行合约的费用相对较高。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具有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等特点,单位信贷产品的交易成本比城市地区高120%以上。如何解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大与网点偏少的矛盾成为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创新服务“三农”的模式成为三农事业部改革的重点内容,农业银行推出了“惠农卡+三农金融服务站”、“自助终端+农户”和“转账电话、网上银行+个体业户”等三种模式,化解网点不足的劣势。
一是“惠农卡+三农金融服务站”模式。金穗惠农卡除具有一般借记卡功能外,还向持卡人提供农户小额贷款载体、财政补贴等特色服务功能,并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务收费减免优惠;三农金融服务站直接设进行政村,有专职经理定期或不定期进站服务。农户无需进入网点即可办理信贷业务。二是“自助终端+农户”模式。在没有银行网点的村庄布放自助终端,开展小额现金存取款、转账、自助缴费等业务,为农民提供了“家门口式”服务,成为“有人值守的24小时自助银行”。三是“转账电话、网上银行+个体业户”模式。农村地区的个体业户汇入汇出资金频繁,通过转账电话和网上银行的操作方式,转账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效率大为提高。农业银行依托其服务网络和产品优势,以惠农卡为载体,以电子银行为平台,大力开展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截止到2010年末,济南市辖内四个县域三农金融事业部转账电话保有量5311部,同比增长29.76%。
(三)改革成效
在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的推动下,农业银行“三农”业务快速发展,支农能力显著提升。截止到2010年末,济南市四个县域三农金融事业部存款规模103.8亿元,增幅15.98%;贷款规模37.09亿元,增幅61.33%,其中,涉农贷款规模24.3亿元,增幅43.53%。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农业银行县域支行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的双重目标。2010年济南市辖内四个县域三农金融事业部实现拨备后利润13463万元,同比增长58.61%。此次改革中,三农金融事业部先后推出了惠农卡、小额农户贷款、农户新居住房贷款、农村养老保险业务、农民发放福利补贴业务、新农合和新农保等十几种惠农金融产品,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多样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改善了服务“三农”的金融生态环境。此外,农村金融垄断格局被逐渐打破,农村地区偏高的金融产品价格开始松动,贷款利率平均下降30%以上。
三、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一)外部推动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是在外部力量推动下启动的。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从总体上说,制度是稳定的,表现为均衡状态,但这一状态并不意味着个体对现存的制度都满意,保持现状只是由于变革所支付的成本并不与收益相对称。在进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决定了低下的制度变迁收益;与此同时,尽管农村金融服务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但现行制度却没有应有的补偿机制,制度收益不足以补偿其成本的支出,农村金融服务改革缺乏推动力。
按照制度变迁理论,要想使农业银行将经营重新转回到农村金融市场,必须加以足够的利益驱动。2007年初,国务院为农业银行确定了“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明确了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2010年5月,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部委明确了三农金融事业部政策优惠内容。对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县域支行的涉农贷款,参照享有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同等的财税政策;对试点的县域支行,比照农村信用社收费政策,免收业务监管费和机构监管费;对试点的县域支行,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12月31日印发了《关于中国农业银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116号)。自2010年10月1日到2011年9月30日,县域支行的涉农贷款利息收入按3%征收营业税。以济南市为例,2010年共免征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196.49万元,免征所得税金额107万元,监管费减免10.02万元。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外部性得到补偿,服务“三农”的积极性逐渐提升,三农事业部改革的补偿性激励因素具备了。
一旦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由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等引起收入的增加不能实现时,一种新制度的创新也可能应运而生,并使这些潜在的收入增加成为可能。贷款利息是银行收益的主要来源,如果贷款利率能够有所提高,收益也会有明显增加。从2004年10月份起,金融机构(城乡信用社除外)贷款利率不再设定上限。商业银行贷款和政策性银行按商业化管理的贷款,其利率不再实行上限管理。这意味着农业银行可以根据经营的需要和信贷需求方的风险情况,灵活调整利率价格,以覆盖金融风险。制度变迁的预期收入超过预期成本,改革的制度性激励因素具备了。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济南市三农事业部贷款利率平均上浮30%—40%,虽然大大低于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水平,但收益水平仍明显提高,存贷利差由2009的4.14%增长到2010的5.17%,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贷款风险造成的损失。利率定价权的放开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层行的利益,使其对开展涉农业务产生内在的动力,强化了商业运作机制。
(二)内部优化
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作为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讲求的是风险和效益的统一。外部政策的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还要依靠微观的实施策略,如何保持既定成本条件下的风险可控性,是三农事业部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交易成本可理解为达成和实现交易而发生的费用,它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的耗费,存在于交易关系的各个方面,既不可避免,又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一种浪费。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交易费用是制度变迁的核心,而交易方式和制度变化也会影响交易费用。
三农事业部改革过程中,如何降低农业银行与农户间的交易费用成为关键。按照制度变迁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解释,制度的选择及变迁都取决于交易费用的比较。由于农业银行与农户间的交易十分频繁,降低成本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实现交易的标准化。与农村信用社相比,原来农业银行在县域和农村地区的本地化水平较低,在提供信贷资金时需要花费更多的信息搜寻费用。改革后,营业部将地方政府确定的342个农村信用村作为小额信贷投放的重点。通过银政合作,由政府部门牵头和村委会协助,与诚信评议小组联合对村民进行信用评定,按照不同信用级别确定授信额度发放惠农卡。农户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保证、抵押、质押、农户联保等多种方式申请贷款。这样,农业银行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对村民信用评定的偏差,避免了单家单户的调查和审批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意味着社会效率的提高,由此产生更大的社会福利,银行及农户同时享受到了交易成本降低带来的福利增进。
交易费用的各项内容和大小各异,各种组织和契约的出现和变化都可以视为在交易费用约束下的选择结果。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农业生产的时节性很强,资金需求具有短、急、小的特点,为获得竞争优势,在农业银行乡镇网点覆盖率水平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制度选择上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支付手段减少农户在办理业务时承担的额外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通过发放惠农卡,农民可以随时在金融服务站通过自助设备完成存取款、贷款、转账等业务,或通过POS机和转账电话等工具足不出户就完成资金的流转。据统计,到2010年底通过惠农卡得到贷款的农户数2.3万户。同时,对暂时不能实现网点覆盖的乡镇,通过派驻三农服务流动车辆缩短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服务半径,促进了小额农户贷款的发展,贷款余额达7.13亿元,是2009年的1.6倍。
四、相关结论及建议
通过此次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县域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经营决策权进一步增加,各类交易费用和组织成本也明显降低。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出,使得农村地区居民对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得到改善。改革对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也具有极强的外部效应,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三农”金融市场的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需求过剩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服务“三农”的外部性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改革初显成效,得益于国家财税、金融宏观政策的支持与倾斜,得益于其自身信贷流程改革,以及推进现代化支付等因素。
要继续推动改革,实现彻底的制度变迁,我们认为,要继续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的制度设计,以三农为着力点,扩大受惠面。建立与地方政府组织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的利益机制,促使地方政府组织配合农业银行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管理。要坚持交易标准化的原则,将先进技术与信息透明化结合,进一步降低农业银行和农民间的交易费用,实现风险和效益的平衡。通过商业化的运作,实现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要明晰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定位;进一步细分县域和农村金融市场,开展差异化经营。政府部门应注重各种政策的搭配协调,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商业化保险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加强与三农事业部改革的对接,强化风险分散机制,促进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晶,鲁靖.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农业金融支持的弱化[J].金融与经济,2005,(6).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指出,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大学阶段是人生“三观”形成黄金时期,引导大学生正确、客观认识宗教是一项极其复杂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宗教升温现象给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较大冲击,对校园的和谐构建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产生了一定影响。[1]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首先,随着高校宽口径招生和大众化教育的深入,各类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平台越来越集中于城市,高校教育和管理并未完全跟得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尤其是“90后”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直接影响信仰确立。由于家庭、社会、学习等各类外界压力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比例逐渐增多,信仰危机逐渐成为一个关注的大学生思想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焦点。其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网络信息化覆盖使思想观念开放程度加大,社会和校园信教逐渐增多,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信仰宗教人数呈上升趋势。再次,随着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升温,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部门,需要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培养“四有”新人和文明、健康、科学、正气校园而努力。
二、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
1.宗教信仰现象是大学生个体内因、外因结合结果。主要表象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特殊的家庭环境、宗教文化和道德规劝、大学生个人经历、个性影响、心理需求、认识偏差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不足等综合体。在一份针对华南农业大学青年大学生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问卷”里,在316个调查样本中,有38人选择了信仰宗教,占总数的12.03%;明确表示不信仰宗教的有168人,占总数的53.16%;认为宗教对自己的影响方面,有282人选择了很小或不大,占总数的92.41%。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中对宗教信仰现象还是比较乐观,绝大多数都是采取正面态度。
2.宗教信仰对思想成熟有着正、反面影响。负面影响:容易形成唯心主义世界观、消极的宿命人生观等;可借鉴因素:有助于大学生团结、诚信友爱、心理发展等。在对青年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的原因分析中,有70.25%的认为宗教信仰受家庭因素影响,有66.46%的认为宗教信仰受民族传统影响较大,其次为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与宗教影视和宗教文化影响,比例分别为54.43%和34.81%;其中对宗教信仰中有24.68%的是由于生活中迷茫彷徨与精神堕落造成的。从客观调查数据和个案访谈可以分析,大学生中对宗教持认同态度是有着多种原因的,他们在接受正规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时刻遭受着唯心主义的诱惑。
三、灌输与教化的方法策略
1.分析宗教信仰现象,树立马克思科学观。很多大学生对宗教认识还比较表面和浅显,缺乏深入思考,带有较强功利性。一般是受到身边环境和人群影响,比如亲戚、朋友、同学等都是满足学生群体情感需要的主要半径,是学生个人社会化的成长过程。[2]理论坚持无神论观点,主张唯物论和辩证法,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观点,应当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信仰问题,加强主流科学精神培养,引导科学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人生“三观”。本质上来说,大学生所肩负职责使命和自身发展需要,也决定了大学生不能信教。
2.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抵制非法宗教渗透。针对高校青年大学生信仰宗教热升温现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考虑设置大学生宗教事务管理机构,专门对青年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象进行监控、管理和排解,提倡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将大学生教育、教学、培养等纳入全面的监管范畴,使大学生能够正面看待宗教信仰现象,采取完全开放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达到正面引导效果。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大学生盲目信仰宗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注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既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是关注大学生未来发展内容。高校成为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主阵地,宗教渗透形势尤为严峻。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实力建设,加强对大学生正确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学阶段是心理逐渐成熟时期,大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会出现心理、人格、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摇摆,逆反心理是推动大学生走入宗教的诱因之一,反而加剧大学生滑向宗教信仰的轨道。[3]为了规避在大学生心理困惑期因找不到解决途径而误入宗教信仰的歧途,在高校心理辅导和朋辈心理等帮扶下,更细致地开展大学生宗教信仰专题心理咨询服务与研究,将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纳入重点范畴。也是进一步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体现,对青年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综合能力提升将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业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31-0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研发合作是主要形式。对高校而言,提升了教育针对性和效率;对于企业而言,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形象、知名度和忠诚度。多年来,产学研合作及其技术创新模式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科技创新管理学界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建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大国。现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提高阶段,将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换言之,高等教育正在成为推进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源,成为国家未来发展最宝贵的新财富和最强大的新动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必然有宽广的发展前景。
一、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互补性研究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关系。就科研机构来讲,它需要将创造的知识转变为技术创新。科研机构拥有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研究人员,具有很强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本质上属于经济活动,单纯的知识创造不等同于创新,需要企业将其转变为创新。在此过程中,行业企业可以借助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来攻克技术难题和障碍。人力资源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区域性创新体系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区域内的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引进,正迎合了区域性发展的需求。
二、高等农业院校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1.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优势。①有利于校企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合作是指不同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结合,创新意味着强强联合,单个企业的能力不足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降低成本,加快创新速度。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建立了校企共建“倍丰肥料东北农大研发中心”。多年来,学校科技人员为企业在肥料配方改进、肥料研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培训农户、大力开展农化服务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倍丰集团通过生产、调运、下拨水稻营养套餐肥等方式积极配合学校大面积推广“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企业多销售水稻套餐肥10多万吨,获利润1000多万元,该项技术2009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校企双方实现共赢。②有利于参与创新的各个主体分散创新风险,鼓励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创新的风险包括了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和管理风险,一般说来,承担项目规模越大、内容越复杂,成本就越高,风险就越大。校企合作由于是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因此可以有效地摊低、分散创新成本。③有利于促进企业适应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校企合作创新的对象不限于国内的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还包括了跨国合作,在创新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资金与技术的合作,也有人员交流。这对于企业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东北农业大学围绕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基地”建设,牵头组建了“黑龙江省食品工业校研企合作专业委员会”。通过该委员会这一平台,学校与完达山、龙丹、大众肉联等企业在乳品、肉品深加工等领域开展了良好合作。而我们都知道,像完达山这样的知名企业,通过产业创新,产品更新,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会随之增强。从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发展的历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我国进行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办学实践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这大大丰富了世界的合作教育理念。
2.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劣势。①组织管理的复杂性。校企合作创新涉及到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主体,要达到目标的一致,最重要的就是要协调利益关系,这就意味着各个主体中的人员变动及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这些都造成了管理上的复杂性。如在校企互动模式中,建立共进共赢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就是以大学为核心、多家企业参加的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委员会体制建立大学和企业高层定期会商制度并结成战略技术联盟。2000年,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共有沈鼓等29家成员企业。而高校注重的是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有时候会忽略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对高校的科研成果存在偏见,因为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这些科研成果能否带来良好的市场效益。②成本上的增加。校企合作的成果是由多个不同的组织所有,企业和高校/科研部门的合作,实际上涉及到技术转让方面的问题,各主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就会对合作对象的技术转让行为进行限制,甚至通过一些补偿措施将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据为己有,这一切都需要高昂的额外成本。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各自利益的原因,往往只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缺乏长效机制。所以,联盟大多只能研究共性技术,无法共享核心技术。③技术成熟度不高。校企合作创新的项目研发以市场为导向,而在大学实验室里研发出的技术成果要转化成产品,受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实现产业化还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技术成熟度的难以界定,校企合作创新必然面临技术不成熟的风险。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而如何在自由的文化导向下,培养一流的技术人才,发掘一流的技术成果,这对于参与方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模式下,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参与产学研的各方起着决策、协调、管理、评估和监督等作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是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企业作为参与方,提供试验基地、科研成果转化与商业化并承担部分科研资金。但是问题就在于科技平台和人力资源的整合方面,公共研发资源不能实现有效的共享。
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1.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多样性。借鉴美国大学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来讲,美国的研究生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学术性学位、专业性学位和第一专业学位。我国目前的专业性学位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所以要提倡多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真正体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这种做法无疑克服了研究生培养单一性的不足,而且更加切合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实际。
2.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政府、教育部门或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设立创新基金,可以提高各参与方的创新热情。学校也可根据学科专业优势,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更多地给予高校科研成果以关注。
3.创新型实践基地建设。多方参与共建创新实践中心,可以扩大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突出高校和企业参与实验的自主性,在实践中提升其创新能力。如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型实践基地”和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它们是创新型实践基地的成功尝试之一,为我国农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4.创新符合各校实际的一体化合作。农业院校要围绕国家亟需解决的战略性研究、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等需求,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相互融合。坚持适应需求和引导变革的统一,推进学科群与产业链、产业群的协同,最大化地实现集成创新,产生协同倍增效应。
实践表明,要使产学研协同创新真正取得成效,使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强合作各方的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知识协同,与合作方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把握市场需求,提高合作的速度与效率,加强学术界的基础研究源头创新,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高等农业院校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勤,李俊,孔祥.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3):82-84.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BC1211014);2013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C1-2013Y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