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直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

直接法的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直接法的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直接法的教学案例

第1篇:直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教学的对象

高职高专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本科类院校学生存在较大区别,学生大多学习目的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我国从1999年实行普通高校扩招以来,生源素质逐年呈下降趋势,加上他们从高中的文化课学习模式突然转变为大学的专业课模式,改以前老师的“填鸭式”教学为现在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主动学习,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感觉不适应。课程改革后,解剖学的教学学时大幅缩短,减少了三分之一。很多时候老师在一次课中要讲几页纸甚至十几页纸的内容,学生反映像在“开飞机”,这对刚刚接触模式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进行消化吸收,进而影响到该门课程的教学。《人体解剖学》是所有医学课程的基础,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是所有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与各科医学课程有着广泛的联系,该课程学习不好,直接会影响到后面各科的学习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1.组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是重点,广义的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内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想把解剖学教好,那么老师既要广义地也要狭义地教授好学生,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来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法, 适应教学环境,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结果。学生是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组织的落脚点,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目的又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学习任务及其学习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四备”(备内容、备方法、备对象、备教具),认真写好教案。教案在编写过程中要设计好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对上次课的复习、本次课的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或实验的组织方法、教具、电教教材、本次课小结、课外作业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面对基层、着重偏重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备、教、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多想办法组织好课堂教学。

2.具体实施:在传统的解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比较难的,该门课的教具很多,图也很多,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很多,学习比较枯燥。老师应该在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如自制多媒体课件等,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上课时只需带一个U盘即可,授课过程中,除了介绍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将临床案例有效地融合进课堂内容,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目的,培养动手型技能专科人才,通过横向纵向的讲解比较,让同学感受该门学科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例一:案例教学法在骨学各论中的应用。

躯干骨部分各部椎骨的特点:首先以胸椎为代表讲授椎骨特点,然后细化各部椎骨的特点,最后利用歌诀强化记忆。如“体在前弓在后,中间围成一个椎孔,七个突起附弓上,上下横棘关节突”,“颈椎上有横突孔,胸椎特征是肋凹,腰椎体大棘水平,骶尾形似三角形”,这两首歌诀就形象地说出了椎骨的主要特点及各部椎骨的细化特点,方便记忆。全部内容讲授完毕后,用一个案例进一步加强吸收,如:李大爷,现年62岁,近年来时常感到脖颈酸痛,头晕头昏,视物不清,甚至有时出现上肢麻木的情况,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分析原因。下课前揭晓答案,原来是因为李大爷患有颈椎骨质增生症,颈椎的横突孔小,内有椎动脉穿行,颈椎骨质增生后使横突孔内穿行的椎动脉受压导致颅内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花的情况,而椎间孔内穿行的脊神经也相应受压,颈部穿出的脊神经是形成臂丛神经的,臂丛神经管上肢,所以会出现上肢酸麻现象。这样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容易理解、接收,大大提高了课堂吸收率,也为后面的神经系统的学习埋好了伏笔。

例二:案例教学法在肌学部分的应用。

讲授肌学部分时,因授课总学时受限,整个大节只有两个学时,授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只能根据专业特点针对性地精讲点拨部分内容,如:护理专业和中医专业重点介绍四肢肌,临床专业重点介绍腹肌。以临床专业为例,在讲授腹肌时,以临床最常见的阑尾炎为例,将病例引入到讲授内容中。患者王某,女,无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马上手术治疗,请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说出阑尾手术时需要经过的腹部层次。围绕题目展开内容介绍,依次经过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腹腔――找到阑尾,结扎并切除,即回答了问题,也完成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了腹外侧肌群的组成,由外向内,依次是: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这就会使刚接触医学知识的学生们马上对医学有了较大的兴趣。

例三:案例教学法在消化系统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因生活节奏比较快,压力较大,消化系统的疾病是比较常见的。胃和十二肠的疾病比较多见,尤其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两种疾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我们就可以根据所学的位置知识来有效地进行鉴别诊断。如,李某出现剑突下疼痛,王某出现剑突下偏右的疼痛,剑突下疼痛的多部分是胃溃疡,剑突下偏右点疼痛的多部分是十二肠溃疡。这就既方便了学生掌握胃和十二指肠的位置,也可以帮助临床内科进行鉴别诊断。

例四:案例教学法在脉管系统的应用。

骨学、内脏篇讲授完毕后,进入到脉管系的学习,整本教材基本上学完了三分之二了,老师可以利用一个案例使多系统串联在一起进行强化学习。患者男性25岁,慢性阑尾炎需输液治疗,从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药物到达阑尾的途径?达到治疗效果以后,药物代谢物经尿排出体外的途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主动脉降部――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到达阑尾发挥治疗效果――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主动脉降部――肾动脉――滤过屏障滤过――肾小管重吸收――集合管再次重吸收――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这个案例可以使动、静脉的走形明朗起来,疏通人体的动、静脉系统,明确血液循环的过程、途径,也可以把脉管系和泌尿系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例五: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系统的应用。

第2篇:直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法律教学质量提高

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一个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人才算是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法律规定的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一位中专学生最终都要步入社会,成为社会劳动者,所以这些学生必须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工作技能、相关的法律知识,学校应该为学生开设法律基础课,并将其作为法制教育的主要手段。国家的法律体系十分复杂,即使是法律基础课程,也要求学生广泛涉猎,要学习很多理论知识,而且理论学习一般都枯燥乏味,学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学习法律的兴趣,提高法制教学质量,达到强化其法律意识的目地,就成为了中专学校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方法措施。

1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认识

开展法制教学,重点在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其对法律权威性的认识。目前,中专学生都通过媒体等途径对法律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并不多。因此,为了对中专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在开课前,可以先以班为单位开展关于法律知识的调查问卷,然后根据调查问卷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参照问卷结果的分析,提出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课题进行课堂讨论,然后针对学生讨论出的不同观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对法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从而牢固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2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探索和了解一个人对事物的心理倾向。这个心理倾向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有全面记忆并深刻理解了法律知识的精髓,才能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只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法制课堂教学,只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感。如果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开展法制课堂教学,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提问,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死板化法律条文变得形象生动。如进行刑法的教学时,可以将个别学生打架斗殴、破坏教学秩序的行为作为教学案例,并对这种行为的性质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课堂讨论和分析,以强化学生的好恶意识,从而充分理解违法和犯罪的概念。采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开展课堂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形式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

3.1 采取“多言堂”的教学方式 “多言堂”的教学方式实质上就是通过角色转换的方法开展法制教学。当教授完一个课题后,就组织一次自由问答活动。问答的形式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种互动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其扎实掌握法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

3.2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 实际应用是我们学习法律的根本目的。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法律实践活动,为当地的居民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在实践过程中做好信息记录,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与司法部门建立联系,组织学生旁听。在旁听中检验自己运用法律的能力,写听审报告和心得体会;组织模拟法庭。以综合检验和巩固所学法律知识,在模拟法庭的多种角色变换中体验法律的规范与社会作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法律的公正性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可以拓宽其知识面,巩固了书本知识,调动其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也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了经验和打下基础。

3.3 案例教学的选择

3.3.1 选择发生在学生中、能够对学生起震撼作用的案例 教学中,一定要选用正面的教学案例,并准备几个反面的案例作为辅助。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大方向,主旋律不能改变,要多宣扬正义,始终以正面、积极的方式教育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反面教材就没有利用价值,笔者的建议是可以用,但一定要少用、慎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哪种行为方式可取,那种行为方式是违法的,哪些是自己必须履行的责任或义务,这是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的初衷。

3.3.2 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 在校外,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普通公民也在进行着社会活动,现实生活不比学校生活,其复杂性可能使学生的合法权益更容易受到侵犯。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感受到学法的实用性,不知不觉他们已将法律武器运用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去了。

3.3.3 结合中专生的专业特点选择案例 通过案例,将民法、民事诉讼法等教学内容整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生动形象的好的教学方式。笔者也是将民事诉讼法以及专业法律法规中涉及民事关系的内容整合到一个民法的章节来教授,通过与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以及与专业法律法规有关联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民法理论知识的教学。在这种案例中引导认知现实生活中违反平等原则的现象,根据贴近生活的事件里对侵犯公民和法人权利的行为进行彻底的剖析,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方式,掌握通过民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途径。

3.3.4 选择学生比较关注而且时新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 教师应该根据时展形式来选取教学案例,最好选用最近发生的。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因此,我们可以从新闻焦点、电影、小说、法制电视节目中广泛取材,挑选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

3.3.5 选择与中专生将来就业有关的案例进行教学 对于一个还没有踏上工作岗位的中专生,几乎很难和社会工作群体产生经济上的关联,进而他们对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没有本质上的了解。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案例教学,教授经济法调整的关系和内容,直击学生最关注的劳动就业问题。通过经济法的教学,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劳动合同案例,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以及为什么国家要对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实施特殊劳动保护,意义在何处。案例教学针对具体事件展开讨论,将法律基础知识核心内容融入其中,直观易懂,帮助学生在教材的不同内容之间建立相互联系,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法律知识和基于案例推理的能力。

3.3.6 选择简单易懂的案例进行教学 顾名思义,法律基础课注重的是法律基础知识,面向的人群自然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他们虽然懂得少许的法律常识,但也只是局限在表面上而已。虽然中学进行过法律知识的学习,但是和一般公民的法律水平相差无几。因此在进行法律基础知识课教学中,运用一些简单直观的案例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容易被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陈桂明.法律基础知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罗世荣等.案例及其法律案例教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蒋石平.案例教学――连接法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桥梁[J],科教文汇,2007,(7).

[5]张春林.浅谈案例教学在中职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创新,2009,(9).

[6]白桂香.教师实用心理学第一版[M].开明出版社,2000,(1).

[7]王治衡.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选编[M].

第3篇:直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电学;难学;难教;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2-0021-5 

1 前 言 

初中电学作为物理学的起始学习知识,难学、难教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学生从心理上畏惧,教师也感到头疼。苏科版物理教材相比较其他版本的教材,将电学放在初三的第13章到第16章,而不是在初二学习。虽然说初三的学生在智力、心理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如何快速让学生跨入电学的大门,学好初中电学,为后续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是感到力不从心,收效甚微[1]。本文以相关教学案例,探究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2 教学案例分析 

2.1 用电器被短路,“强扭的瓜不甜” 

案例1 苏科版九下第13章的第一节“被短路现象”的教学(如图1)。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如果老师将一根导线接在这个正在发光的灯泡两端,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灯泡不亮了。 

教师:为什么灯泡不亮了? 

学生猜想。 

教师:电流不经过灯泡,从正极出发,直接回到了电源负极。 

评析 由于电流本身是抽象的,对初中生来说很神秘,学生很难感知电流的流动路径。小灯泡被短路的实验中,学生只看到灯泡不亮了,学生虽然也猜想了,但对电流流动路径的认识是基于老师的说教,单调刻板,无法心服口服。造成了电学的入门困难,这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电学的信心,不利于后续的学习。 

建议 学生在学完第二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之后,已经了解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流动路径,对电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将用电器被短路的现象放在本节研究,将会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如图2,由学生亲自动手将三只灯泡组成一个串联电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如果将一根导线并联在任意一只灯泡两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会看到被并联的灯泡不亮了。灯泡不亮的结果是学生自己实验发现的。学生自然对实验现象没有怀疑,主动去猜想“为什么灯泡不亮了”。教师再展示flash课件,模拟演示电流路径。比如,理解记忆灯泡被短路现象:把用电器比喻为消耗电能的“老虎”,电流比喻为我们,如果我们经过“老虎”,就会被“吃掉”,学生恍然大悟,电流当然不经过小灯泡了! 

2.2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方法不清楚 

案例2 苏科版电压表使用的教学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自学完成信息快递“使用电压表的注意事项”。 

教师:电压表如何接入电路的? 

学生:并联。 

教师:哪位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电压表的接法。教师演示电压表反接实验。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指针反偏。 

教师:如果把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可以吗? 

学生:可以。 

评析 教师的授课确已完成了教材中电压表使用的基本教学要求,但没有总结出电压表使用的更深层次的方法。一旦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所接位置改变,学生可能会看不懂电压表测的是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也只是看到了电压表没有损坏,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学生由于缺少动手实验的机会,直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仍然没有形成,需要教师在习题课中反复练习。貌似新课改,实际上还是走的应试教育的老路。并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只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为考试而学习。 

建议 电压表教学中多给学生布置有阶梯的实验任务。如图3,首先测量简单电路中灯泡L1两端的电压,然后将电压表的接线柱由位置A改接到位置C。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明白电压表不可反接的原因。再例如:2014年江苏宿迁中考试题的第9题(如图4所示),将电压表左边的负接柱沿着导线移动到L2的左边,电压表右边的正接线柱沿着导线移动到L2的右边,这样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就是并联接在了L2的两端,测L2两端的电压。注意:移动只能沿着导线移动,不可越过电源和用电器。 

■ 

图3 学生实验任务电路图 图4 题图 

2.3 运用类比建构电阻概念 

案例3 电阻的教学,教材是通过直接给出概念,介绍电阻表示符号R和单位欧姆(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影响电阻的因素(材料、长度、粗细)分组研究。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只通过“白炽灯不通电时的电阻大约为100欧,而通电时电阻高达1200欧”进行简单的比较。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也随之变大。有少数学生通过其他课外资料的学习,小声地讲“半导体的电阻不是这个特点”,但教师“充耳不闻”,继续介绍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评析 电阻概念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直接告知学生,不作或只有很少地就“如何改变电流”作为铺垫,会对部分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认识:改变电源电压,也能改变电流大小,电阻与电压有关。电阻实验教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控制变量法,就把实验时间交给了学生,没有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足够的认识。学生盲目地做实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不易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当有的同学提出“有些材料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变小”的结论时,教师为了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选择性地忽视学生的观点。整个教学节奏太快,师生缺少互动的时间,学生被老师撵着走。 

建议 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运用类比方法认识电流、电压,对类比研究方法并不陌生。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突破现有的电阻概念的学习。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当周五放假的时候,学校门前的智慧路拥堵异常,学生对此苦不堪言,印象很深刻。将电阻和学生放学时候的交通拥堵进行对比,能够很好地起到理解电阻概念的作用。比如:把学生看作电流,问学生如果这条路一直堵到你家门口,你觉得阻碍作用如何?学生立刻就理解了其他条件相同时,长度越长,阻碍作用就越大的结论。再比如,问学生如果这条路扩宽为现在的10倍,对你的阻碍作用又怎样呢?同样,也很好地理解了其他条件相同时,导线越粗,电阻越小的结论。苏科版教材虽然对“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降低了要求,但是当有学生提出不同观点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采用类比冲突加深学生对温度影响电阻的理解。2.4 欧姆定律实验难探究 

案例4 通过如何改变电流启发学生,引入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教学不成功。 

教师:如果电源电压超过小灯泡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我们怎么办? 

学生:串联一个电阻。 

教师:大家知道串联一个电阻,灯泡中的电流变小了,灯泡两端的电压也改变了。那么,影响电流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电阻。 

教师:有哪些生活经验支持你的猜想呢? 

学生讲述生活经验。 

评析 欧姆定律的引入采用教师诱问的方式,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貌似联系生活实际,却紧紧地硬拽着学生,将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在教师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电流的变化与电压、电阻的思辨关系并未详细涉及。学生乐于效仿物理学家,重演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但是,教师采用简单的“问答式教学”缺乏实验探究,束缚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知识的学习。 

建议 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和电阻。让学生亲力亲为,通过实验探究引入如何改变电流大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热情。有的同学认为设计电路如图5(改变电池节数),也有的同学认为设计如图6。 

学生自己亲自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会产生这样的认识:选择不同的电源电压从而造成电流大小改变(图5);改变整个电路的阻值,也会造成电流大小改变,并且发现方案2的优点是能连续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发现改变电流的方法是改变电压和电阻,这是学生自己探究的,不是教师用语言强加的,自然对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认识更深刻。 

案例5 学生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如图7),教师提醒学生如何改变电阻?甲同学:只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就可实现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大小。学生这样想,有其“合理”的原因,但教师并没有继续分析,而是让另外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将原来5欧姆的电阻换下来,再接上10欧姆的电阻。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控制变量法完成实验探究。 

评析 学生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确实改变了电流表的示数,于是认为调节滑动变阻器就可实现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大小。教师对学生的这一认识并没有作详细分析,而是选择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回答自己的问题,回避了学困生的思维障碍。看似教学过程很流畅,但学生的疑惑并没有得到解决,对于改变电阻影响电流的变化规律并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建议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2]。改变电阻教师可打比方“狸猫换太子”,狸猫和太子是不同的个体,改变电阻就是把原来的电阻R拿掉,换上新的电阻,再引导学生:“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恍然大悟,改变电阻不是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然后,再让学生重演实验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降低了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难度,对于学困生,能有效地保护他们学习电学的信心。 

2.5 欧姆定律习题课分压、分流规律难记忆 

案例6 如图8所示,若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闭合开关S,两表示数之比是4:1。若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断开开关S,两表示数之比是多少? 

评析 此题涉及到电路连接方式,能否识得电表的作用是本题的第一个难点。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看过教师对分压、分流规律的板演过程,没有亲自推演,教材也没有安排实验探究分压、分流规律。表面上看,分压、分流规律被淡化了,但江苏省13市中考题每年都有,在当前的考试大环境下,学生也只能硬着头皮死记硬背。 

建议 准确理解分压、分流规律,关键还是在于对欧姆定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每一个电阻的电流都是一样的。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U1/R1=U2/R2=U3/R3=……所以,串联电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串联电路有分压的特点(如图9)。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还可以这样类比,如一家有兄弟好几个,只有一锅饭,当然是长得结实的兄弟多分点。各个电阻看作兄弟们,这锅饭看作电源电压,分压和分饭进行类比,能活跃课堂气氛,降低记忆难度。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是一样的,同样也可以将电流与河流类比,主干河道的水流进入各支流,分减了水流,并联电路的电流有着同样的分流规律。通过化抽象为形象,把看似刻板的分压规律内化为学生有意义的记忆。 

2.6 焦耳定律规律抽象,学生有抵触情绪 

案例7 

教师: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热,将电能转化为内能[3]。同学们能举出生活中相关的例子吗? 

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例子。 

甲学生:电流流过电热油汀、电水壶等会发热。 

乙学生:电流流过取暖器会发热。 

评析 以上的教学过程出现在很多焦耳定律教学的公开课上。表面上看活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电流热效应的学习,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后续的焦耳定律规律的得出,教材改为了定性实验。学生只能了解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对焦耳定律的认识还是会“心存芥蒂”。如何让学生愉悦地融入教学过程,减弱对焦耳定律学习的“抗拒”情绪,是值得广大物理教师思索的重要课题。 

建议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没有实验的物理课绝不是成功的物理课。电流热效应现象留给学生自我完成,更能凸显过程与方法教育,学生实验热情高涨,这也为焦耳定律规律的学习减少了心理障碍。电流热效应的引入采用学生身边的器材——铅笔芯,为了现象更明显,可以将电源电压设置大一些(比如12 V),这样流过两只铅笔芯的电流也会很大,电流热效应更明显。将两只铅笔芯轻轻摩擦,还会看到耀眼的闪光,看到铅笔芯上冒出的浓烟。当然,还可以安排课后实验将铅笔芯替换为包口香糖的锡箔纸,利用锡箔纸导电性好和着火点低的特点,通电自燃。直观的视觉刺激比任何强大的语言都更具有说服力。 

3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心理因素。刚进入电学的大门,学生满怀着好奇心,对电学充满了神秘感。但是,接下来的电路图以及实物连接图会让学生一筹莫展,不知道电流是如何流动的。学习的困惑如果得不到老师及时的帮助,学生的心理就会滋生对电学学习的挫败感,不利于电学的入门。有的老师说,学好欧姆定律、学好电功率就等于学好了初中电学,观点是有点偏颇的。试想如果在迈入电学的大门口,学生就心生怯意,欧姆定律、电功率的学习也就不是在学生自己内驱力的作用下进行的,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谈不上兴趣,学习效果也就事倍功半了。 

其次,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不同。虽然新课改理念都强调以生为本,教师也确实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但由于个人的理解程度,在激发学生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方面做得还不够。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最初的教学设计,当课堂上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时,若自己一时无法解释清楚就刻意回避。学生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对教师的评价就会降低。“亲其师,信其道”,由于对教师的怀疑、不信任,电学的学习必将是一个煎熬的过程。 

历经数代科学家的探究才得出的电学规律,却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熟练掌握并会运用它来解决问题,这对物理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有效地运用实验重演当初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才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对于抽象的电学概念不妨多用类比方法教学,毕竟这也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只有让学生乐学电学,情感上喜爱电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实现电学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苗元秀.初中电学内容放在八年级的可行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1):55—59. 

第4篇:直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史;融入

中图分类号:D6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64-02

数学是一种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它一直渊远流淌。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它具有一种魔力,会使你爱上它而无法自拔。有的人可以为它去死,在死前只说了:能要我解答完这道题么?它是一种精神,培养人们理性的发散性的思维。因此数学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我们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特点,将人人文融入到数学教育中,那么自然离不开数学史。

一、数学教育中数学史融入的意义

1、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一直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可能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特别是数学理论和逻辑性特别强的学科,那么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对课程的兴趣,从而使成绩不理想。我们可以在课堂中讲述一些有关数学的历史故事,将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那里,要学生将被动转为主动,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使课堂的气氛不会僵化,是老师讲课的方式从死板变得生动活跃,对教育的效果会有显著的影响。

2、培养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

每一版本的数学教科书,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多次的改编,才发行出版应用到教育中的。所以在数学教科书中的语言大都精炼简洁,编排的方式都不尽相同,从定义到理论再到推理,最后是相关例题的讲解和分析。对于数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学生根本无从所知。可能会使学生误解为,先有的定义,在有个人的实践和推理,这样是不正确的。将数学历史融入到数学教育中,可以要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和体会,更更准确的掌握知识的要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精神。

3、提高美学修养

有人说建筑是种美学,有人说舞蹈是种美学,我想说数学也是美学,它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字母在数字旁边原本不相关的符号合在一起却又是那么协调,它不会用繁多的汉字去表达自身,只是需要几个简单的数字就能要理会他要表达的含义那种简洁的美,坐标系中弧线连接起来就像是一场钢琴演奏曲,时而激昂时而平淡。对称的美,相交,相割的美。当然不仅仅需要我们了解,我们也需要学生发现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当然我们需要一个媒介,那么数学历史就是不二的选择,将历史融进理论,要学生课堂上学习数学就像是在听一场钢琴演奏,再画一幅美丽的画,感悟数学的美。

二、存在问题

随着HPM研究在我国数学教育界的深入展开,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数学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实践,一些好的HPM教学案例也在不断地出现.但是,这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第一学史知识在数学教材中大多处于表述介绍层次,一般以插图、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出现的非常少.例如: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π历史时,只是介绍在世界上领先多少年的史实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让学生领略与π关的方法、数值、公式、性质的历史内涵和现代价值(如π精确计算已成为评价电脑性能的最佳方法之一等),很少关注数学史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关于数学史和数学相结合的教学,可操纵的方案不多,大多停留在理论叙述方面,很少进行实证性研究。例如:我们可以在讲勾股定理时,介绍勾股定理的几个著名证法(如古希腊的欧几里得证法、中国古代的赵爽证法、刘徽证法)及有关的一些著名问题,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以达到辅助数学教学的目的.数学中的数学史知识并未很好的实现从“学术形态”到“教育形态”的转变.无论是教材中的数学史知识介绍还是课外读物的数学史知识介绍,大多数是照本宣科,照搬专业术语,学生没有亲自体验数学史上数学家发现和研究的过程以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可以通过有关内容结合具体问题,介绍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和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使学生真实感受数学中无限逼近、微积分初步的思想,以及数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内涵,从中感受数学史的教育意义.

三、数学教育中数学史融入的策略

1、直接融入数学史

直接融人数学史是指通过直接提供的历史信息在课堂上学习数学史。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类。介绍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数的发展历史。数的产生是人类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数学的产生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之后终于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但是就如今的发展状况而言也并不是巳经达到了顶峰,还要不断地扩充,进行再创造,期待一个更完善的数学体系诞生。介绍定理的发现、推理和应用过程。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该定理的一些历史。介绍历史名题,之所以称为名题,说明这类问题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那些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实现的目标,数学历史名题可以使这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变得生动而富有趣味。历史上的许多问题是真实的,它们的提出是符合实际需要的,而且它们与大数学家有关。认识历史上数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剖析他们的思想方法,对于数学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例如,历史上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著名的数学家欧拉的关注,他把具体七桥布局化归为简单的图形,于是七桥问题就变成了一笔画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告诉我们,面对实际问题,可将问题抽象化、数学化,再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问题的起源和发展,往往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介绍史料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总之,数学史中能直接使用的史料很多,关键是怎样选择才能有利于教学的需要。数学史的融入要根据教育的内容做好规划,也不是每堂课都要融入数学史。

2、间接融入数学史

把历史作为教学线索,也就是说不明确地谈历史,而是用历史来启示教学,这就是发生教法。发生教学法是间接融人数学史的方法,介于严格的历史方法与严格的演绎方法之间,其基本思想是:在学生具备足够的动机后,在心理发展的适当时间讲授某个主题。这种教学法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主题之必要性”,即让学生认识到所引人的新主题乃是解决问题之需要;二是“主题之可接受性”,即所引人的新主题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发生教学法以数学史为根据,特别强调概念理论或思想后面的动机和它们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和数学新课改的思想是一致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为学生探索求知创设合适的情境,重视从问题出发,设计以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基础的数学认识过程;要建立合理的数学训练系统,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就是发生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总结

数学教育教材只能告诉学生理论和定义,对于该知识的发展历史学生在课本中却看不到,这样会使课堂有些枯燥,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用一个个故事去吸引学的目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育事业增添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直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

一、“虚拟”“现实”与地理教学

(一)虚拟地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虚拟地理环境,可以定义为以化身人、化身人群、化身人类为主体的一个虚拟共享空间与环境,它既可以是现实地理环境的表达、模拟、延伸与超越,也可以仅是指赛博空间中存在的一个虚拟社会世界。其中的化身人、化身人群、化身人类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人与虚拟世界中的化身相结合后的集合体。化身是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三维图形表达,是一种身份表达。对于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吕国年教授也给出了定义:虚拟地理环境(Virtu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VGE)是指数字化了的现实地理环境、恢复与复原的过去的地理环境、预测与预报的未来的地理环境。为了更好地界定虚拟与现实的区别,本文我们暂且以吕国年教授所给定的虚拟地理环境为蓝本进行论述。以此概念,虚拟地理环境用于地理教学主要表现为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下,主体运用某种软件(ARCGIS、AUTHORWARE等)进行模拟现实的教学活动过程。

虚拟地理环境应用于地理教学有如下特征:(1)真实环境的仿真模拟再现,如地形、地貌以及河流等环境的真实再现,包括对过去或未来的模拟再现。(2)用户可以在其间任意虚拟侵入、渗透和交互以及根据意愿任意移动。(3)部分可以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空间分析。例如运用GIS可以实现这种高级的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4)可视化是其重要的价值体现,是用户实现应用的基础。

(二)现实地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通常,我们这么来理解现实地理环境: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10~30千米。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一种人类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真实地理环境。本文中还要涉及一种地理实体模型的展示探讨,我们暂且将其定义为“现实仿地理环境”。二者同属于“现实”范畴之中。

现实地理环境有如下基本特征:(1)复杂性。地理环境中涉及的因素种类多、数量大,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连接,结构十分复杂。(2)关联性。众多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各自规律性的关联,同时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3)地域性。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但是不同的地域其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4)稳定性。一定的地理环境在现实世界中在较长的时间内,其形态特征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例如山地不会轻易转变为平原,平原不会短时间内成为永久性海洋。(5)实践性。现实地理环境的深层可知性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地理学习者只有在现实的地理环境中才能深刻体会与感知地理事物的存在价值,在现实活动中体验地理学习的无穷乐趣,以及培养自身的真实地理情操。

(三)“虚拟”与“现实”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地理环境在地理教学中具有超强的优势效应,如地形地貌时空动态仿真模拟、水文动态模拟、社会文化现象静动态演示等。地理环境具有空间性和区域性,直接的现实活动很难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展示出来,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于虚拟的地理环境将纷繁多样的地理事象很简单方便地呈现出来,以达到教学效果。但是,对于一些地理教学内容,如果完全依赖于虚拟的信息媒体,会使教学过程单一化、程式化,致使师生陷入虚拟世界无法现实表达。所以,我们在应用虚拟世界的同时,也应注意现实世界的教学实现。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本身存在于地理环境之中,对所在地理环境有一定的浅显理解,但是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难以表达的内容时,如果能够在教师引导之下亲身感受或间接通过现实仿地理模型来进行地理事物感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现实地理环境的特征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彻底实践性,所以还应注意结合虚拟世界的动态便利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赢。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所学地理内容,因质制宜、合理安排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避免“一刀切”所产生的“学习审美疲劳感”,注重虚拟与现实的双重地理环境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互动状态。为了较为明确地说明该问题,本文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一地理教学内容为例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案例分析

(一)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教学案例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要用纷乱的二维地图来想象复杂的三维地形,对于立体感还比较差、见识也比较少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掌握难度较大,非常不容易。初中地理新课标在该部分的课程标准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不然的话,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难一些。为达到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在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同时,新课标中并未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问题有所要求,即使如此,我们在真正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其应用性。这样不仅让学生懂得学习该内容的现实意义,同时也符合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进而为学生以后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学生现有认知比较浅显的情况下,如何把握等高线的抽象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着实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此情况之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当地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山地不同部位的现实形态,首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知识经验,然后利用虚拟地理环境进行展示,让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及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特征。同时,为了使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有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等高线实体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这样,便将地理知识的学习实现了现实地理环境初步感知――虚拟地理环境的演示――现实仿真模型的自主建立的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最后达到现实应用的目的。这样的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良好结合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实现兴趣与效率的双赢。

(二)“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地理教学策略

1.现实地理环境考察阶段

地理教师提前让学生预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有意义地指导山地不同部位的含义,即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提前带领学生或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野外或相关环境的实地观察,切身感受山地不同部位的现实景观。如果实地缺少相关的部分景观,可以指定相似的小地理事物环境进行仿似观察。例如,学生可以去附近公园的高地,仿似感受山顶的景观,在高低凹坡处感受山谷的景观,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积累相关的感性材料,为下一步理性感知的加工提供必要的准备。

2.虚拟地理环境演示阶段

(1)首先可以利用ARCGIS10.0软件进行山体三维实体与等高线的交互显示。打开经过处理的三维实体遥感图,引导学生清楚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山脊、山谷、鞍部、山顶等,使学生对山体概念有个清楚的认识,如图1所示。然后,再打开与该山体模型相对应的等高线图层并叠加到图层1上,如图2所示。移动鼠标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山体等高线,最后定为俯视图观察角度,如图3所示。接着,关闭图层1,在演示窗口只留下等高线图层,如图4所示。此时关于该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一目了然。

(2)在AUTHORWARE 软件环境支持下,同样可以进行等高线与山地实体的转换,并且赋予其更加灵活的动态性。具体演示过程如下:首先显示一个简单的山地图片,然后在不同的高度上显示等高线,关闭山地图片,形成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实体框架,如图5。然后点击图5所示的“down”按钮,会使该部分等高线向下移动,形成一个平面形式的等高线示意图,如图6。接着再点击“up”按钮,等高线又恢复到立体结构,如图5。之后,根据这样的演示先让学生理解等高线的来源,使学生的认知从立体到平面实现动态的转换,然后根据类似的立体――平面的转换,进而实现山地不同部位的三维到二维的转变,使学生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平面深刻感知其立体的模式,实现一种从虚拟到现实的认知感受。

3.仿真实模型实践阶段

学生在观察多媒体进行等高线三维模拟展示之后,就对等高线的产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等高线的产生过程,深化学生的理解,需让学生亲手制作等高线实体模型,那么教师可以先以自制模型为例进行引导。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现实环境事物来深化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立刻激活了学生的热情和大脑皮层的神经,学生开始观察、思考、实践、模拟,创造出了很多奇妙的小点子。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身边信手拈来的事物,让学生思维发散。总之,要充分利用周围现实环境的事物实现地理学习的生活趣味性。

(1)纸环叠置抻压法

材料准备:白纸若干张,剪刀,胶棒,彩笔。

这种方法的制作过程如下:找一张白纸,剪成一个圆环,圆面尽量较宽,命名为“圆1” ;再减一个圆环,圆环半径略小于圆1,命名为圆2,将圆2的内侧边界与圆1内侧边界用胶棒粘牢;接着再剪一个圆3,其圆环半径比圆2略小,将圆3外侧边界与圆2外侧边界用胶棒粘牢。依次类似剪几个圆环,并且依次按以上做法似叠罗汉在边界处粘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类似山体的模型。然后在山体模型的棱角边缘用彩笔画线,模拟等高面的边界,接着从所谓山顶向下按压就会形成平面等高线示意图,彩色边界线即为该山体的不同海拔的平面等高线。同时还可以拉抻形成立体模型,在立体与平面转换过程中体现灵活多变性。根据类似做法,我们可以制作稍微复杂的山体,即带有山谷和山脊或其他的山体模型。这样的制作简单易懂,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实际操作简单,与传统的泡沫塑料法相比既省时省力,又可以进行立体与平面的转换,一举两得。

(2)铁丝套用法

以简单山体为例,先用纸片制作一个简单的山体模型,然后假想以桌面作为海平面,在山体不同的海拔高度相应的以合适的细铁丝圈套牢,将细铁丝取下,在桌面上按海拔高低顺序进行圈套,形成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平面实用图。这种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易懂,学生容易完成,符合学生初中阶段的简单认知规律。

(3)手心纹理观察法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手心,发现有许多纹理,汗液会集中于纹理凹内。这时我们可以假想凹线为山谷,那么汗液代表流水,汗液集中在手掌纹理凹线内,也就说明如果山上有水源一般会集中在山谷顺地势而下,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水与山谷”关系的理解。

(4)双拳对接法

把两只手弓起来,对连在一起,形成两座山脉。手指关节突起的部位就是山顶,两手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手的侧面相当于陡崖。

(5)土豆切割法

将土豆看成是一个山体,按照一定高度比例切成不同小片,表示山体不同等高面。然后从最低面开始依次取出“等高面”放在白纸上,用笔将边界轮廓描画出。这样一个土豆山体等高线示意图就画成了。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对等高线的产生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些地理事物我们无法通过直接经验学习来获得知识,所以必须依靠虚拟地理环境的演示来实现形象逼真的感受,但是我们看到虚拟世界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感知的同时,往往对其依赖过度,久之便会产生一种脱离现实的飘渺感。因此,对于一些地理事物的学习,我们不可缺少地要走进现实世界,只有将现实与虚拟有效地加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实现趣味性和实效性的共赢,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娟,魏世明,林叶彬.“虚拟情境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8).

[2]赵粤涛.虚拟建造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

[3]林珲,龚建华.论虚拟地理环境[J].测绘学报,2002(31).

[4]李海成.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解析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计算机教育,2009(6).

[5]荆玉英.地形图等高线的测绘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10).

[6]肖旭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与实例解析[J].中学政地史,2012(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