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

第1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存在是多样化的。它可以客观存在,如传统图案中的花、草、虫、鱼等元素,用移情的手法将其物化到设计中体现出庄重典雅的风格;同样也可以是主观想象的纹样和图案,如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体裁的场景设计。其次,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精神世界的体现和重意轻实的表现手法,而传统室内设计常常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道家的自然哲学,适应自然是道家美学思想的主要源泉,“素”“朴”“浓”“拙”这些扩展延伸出来的理论对美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家“师法自然”的思想在现代室内中应用的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家具设计表现上最为突出,它力图天人互存、彼此统一,其以自身独具的魅力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又如,佛家禅宗文化,佛家禅宗文化以心性展开思考,通过个人自身的直觉体验加以思考的方式,在感性理解中使精神上得到了自由与超脱,这种直觉体验的思考方式界定性越小给思维想象的空间就越大,即应遵循无就是有、少就是多、简就是繁的设计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产生无限的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一切自然界的存在都是有其存在道理的,自然再现的思想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强调含蓄与朴实、虚实相融;以意境创作为室内设计的根本,通过寓意象征、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现设计中的“意”与“境”等,这些处处都体现出了设计的意象之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的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蕴含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符合一个民族的审美习惯,是历史文化相互传承的纽带。每次设计观念的更新都会使设计风格发生变化,更新设计内容和风格是人类发展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一般都是由很多看似独立实际上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部联系的个体元素所组成,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排列和重复,而是一种有节奏和韵律的组合,达到了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借鉴中传承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传统文化。何为对文化传承,即将传统文化中好的技艺与思想文化进行保留、发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对传统形式的理解挖掘内在精神上的延伸,将形式化为精神与意境,使其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将传统的经典形式、经典设计手法再现给人们,使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再与现代室内设计结合就能创造一种亲切感。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大量可借鉴、应用的装饰素材及设计手法,我们应当吸取精华加以适当创意,以使我们的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1.传统艺术手法的运用传统设计艺术手法中空间的处理方法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如空间通透的处理,隔而不断,既宁静又有流动感。当然传统艺术中讲究典雅、含蓄,设计中则宜“简不宜繁、宜藏不宜露”,含蓄地表达设计中的情感和人文精神,而这种设计方式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不谋而合。我们在设计一个家居空间时,颜色不亦过多、过杂,空间不亦繁,要注重空间的典雅和含蓄。如我们可在进门时设置一个隔断,形成玄关,这样便使空间增加了层次感,也使室内做到了藏而不露,使空间变得更加含蓄。 2.对传统艺术图案、符号的运用中国传统图案和符号多数是传载了中华民族对美好向往的一些吉祥图案和象征、比喻意义的传统图腾等。其中吉祥图案以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为题材,运用比拟、借喻、象征等表现手法达到图案的完美,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坚强意志。室内设计中的传统图案、符号对环境的烘托具有很强的作用,它针对空间的功能特点进行规划、定位,是室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将这些应用到墙面、顶面,以增加室内的视觉效果和层次。3.对传统艺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空间中的第一印象,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中国的传统色彩以黑、白、红、黄、青为主。如黄色象征富贵与华丽,红色象征积极与喜庆等,它们是室内设计中最直观、最活跃的元素。传统色彩在现代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随着时代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现代设计中传统色彩的意义与外延进一步扩大了,如最具传统色彩代表的黄色与红色,它不仅是喜庆与富贵等的象征,更象征着中国人的热情、热血。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为了增加室内的色彩气氛和吉祥喜庆感,往往会将红、黄这两色应用于设计中,如在居室中设计一面红墙或者在餐厅中设置红色的桌布和红座椅。4.对传统陈设艺术的运用陈设的类别很多,传统艺术文化对中国家具陈设的影响非常大,中国传统家具在世界设计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明式家具讲究艺术造诣和文化气息,材料的选用非常考究,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博大和中国人的智慧。在现代设计中,我们要想自己的居室具有一定的文化气质和艺术气质,一般首选的就是中式风格,有时在书房或者客厅放置一组古典家具会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极强氛围,唤起人们的历史感和回忆感。当然传统陈设不仅仅指家具,书画、文房四宝、匾额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文化的载体。它们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能够起到承托文化气氛、激励、自勉警世的作用,形成一种具有传统艺术文化气氛的空间。5.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运用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和表现思维,应用于传统设计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形式主义、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意象思维着重从特殊里把握普遍真理,这实际就是设计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如果能时刻做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包括自然观和哲学观应用进去,就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使室内设计在精神上更上一层楼。在创新中发展传统艺术文化,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艺术文化照搬并不是文化的传承,继承传统艺术文化也不应简单的复制。继承传统艺术文化更多的应该是对其内在的精神方面的解读和不断的推陈出新,而不是对其外在形式的临摹与抄袭。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要求以及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的室内设计语言也应该立足于现代人的要求和生活习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的设计手段相融合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而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与应用。

三、结语

第2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5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流传的却很少,当代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知之甚少。为了让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能够传承下去,新课标规定,让语文教学来承担这一重任,因为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索的话题。

一、学习传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比于枯燥的学习,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会使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初中阶段是汲取知识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初中语文课程中,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教育中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语文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习传统文化,体会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策略

(一)汉语传承在诗词

初中生是承接小学和高中的纽带,初中阶段,既是对小学阶段知识的补充,又是为高中语文的学习打基础,更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阶段。因此,初中生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量不能少。这要求初中学生要在课外大量阅读古诗词,理解并背诵。学生可以在背诵熟记的情况下理解、感悟诗词大意。除了学生背诵理解之外,语文教师的教学也至关重要。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媒体教学,把诗转化成图片或动画,再播放朗诵声音,让学生在看、听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送别友人的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配以乐曲,让学生感悟作者和离别人的心情。这种相当于再现情境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同身受的体会作者感情,也更能体悟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在离别时的不舍。

教师还可以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教授古诗词。古人对传统节日非常重视,并且在节日期间,他们会作诗留念。对于九九重阳节,古人有相应的诗文记载,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名句,当今人们在节日期间也用这句话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除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活动,通过比赛,也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阅读教学紧密联系传统文化生活

阅读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熟悉,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内外读物,增加阅读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用板报的形式在“学生园地”规划一块,作为语文小知识的天地,让学生轮流布置,每隔三天换一次,要求不能重复。这样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那么为了不重复,学生会关注每一期的内容,这无形中让学生增加了知识量。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阅读来讲解我国传统文化礼节和古代圣人的思想境界。比如:在《两小儿辩日》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然后组织学生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在学生讲出这个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联系孔子的回答,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解。让学生要有平和的心理,与先哲靠近。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屏幕上,通过课件等形式将课文进行多色彩的处理和多元化的归纳。这种方式能通过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高效地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力工具,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对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介绍,让学生对该篇课文的背景知识有所认知。紧接着教师可以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以一种醒目的方式展现在屏幕上,给学生一种震撼,并且给出相关链接,将现代人学习这种为民、为苍生而尽心尽力精神的实例加以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仲淹的这种精神。学生在这种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对自己早已熟知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深刻而良好的认知,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提升了教学效率。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能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以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大殿堂。

(四)文化在课外教学中传承

语文教学不仅仅只在课堂,语文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语文教学是课堂和课外的结合,教师在课堂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理论,在课堂之外,教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新的知识,并获得新的感悟。与生活相结合的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可以模仿一些电视节目,在学校开展活动。像“中华好诗词”节目,将文化以节目的形式展现,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无形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学校可根据这个节目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或“成语书写大赛”等,以不同的方式举办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游戏中,比如学生玩“我说你猜”游戏,一个学生描述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或书中的角色,另一个学生猜,在“我说你猜”游戏中,要求学生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而游戏又有竞争性,输了的同学为了下次赢得比赛,他们会再次学习。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第3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居建筑一直处于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之中,多种多样的建筑思潮涌入中国,新材料、新技术的支持使建筑师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各种形式的民居建筑。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的建筑文化逐步消亡,千城一面的现象逐渐严重。江南地区自古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般的描述,民居临水而居,依山就势,有着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如何传承传统江南民居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民居,使民居回归传统文化之根,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的课题。

传统江南民居文化与现代民居文化的主要异同

1.文化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代表是“天人合一”,强调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江南水乡与水共生的居住文化,民居建造依山顺水,融入自然之中,使建筑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现代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体现在住宅中就是将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一切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

传统江南的建筑观集中体现在“因地制宜”,建筑尊重地域自然地理因素,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通过适应江南气候特点的天井调节小气候;现代住宅观信奉“功能主义”,将住宅视为“居住的机器”,一切从功能出发,通过空调、地暖、新风等技术调节住宅室内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感受。

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体现出“有礼有序”的伦理观,轴线的基本对称,形制有序、内外有别的安排合院的进落,开阔的厅堂,和相对阴暗窄小的卧房,均按照礼制尊卑的伦理观布置;而现代住宅讲究“自由开放”,大部分住宅已经完全照搬西式的平面,不再强调轴线的对称,只考虑布局的灵活,“礼”和“序”的伦理观让位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

2.审美意识

“意境”是中国古代对审美对象评价的最高境界。传统江南民居通常依水而建,宅院、村落与青山秀水和谐相映,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强调环境之于人的整体感受;现代人建筑的审美评价不再单一,整体倾向西方建筑审美,关注建筑本身的外在形式所产生的造型美、象征美与和谐美。

在传统江南民居建筑审美情趣以素雅质朴为主,白墙黛瓦的典型色彩表达,质朴而素雅,体现江南文人内敛儒雅的审美情趣;现代民居建筑受多元文化影响,风格多样化,审美情趣多元化、个性化。

传统江南民居内部多以材料本色的装饰为主,运用了许多以物寓意、象征的手法,以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案、古诗词等元素以木雕、砖雕、石雕等形式装饰在梁柱、门窗之上,深沉而又充满雅趣,充满内敛儒雅的文人气息;住宅和室内建筑出现很多“欧陆风”,但是由于对外来建筑文化的理解缺失,导致建筑形式的简易化,或被不同形式的更改,使之建筑形态和美感缺失,与江南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秀丽的山水环境格格不入,难以使江南人的居住成为“诗意的栖居”。

3.营造观念

传统江南民居的布局规划具有“生态观”。较大的宅院都是横向开间,纵向前后进排序,住宅院落的大小随着家族的兴盛衰落在原有空间上横向、纵向自然生长;而现代民居建筑可以在短期内以庞大的数量建造,几乎完全割裂了城市传统的建筑文脉和记忆,在以所谓的现代化为追求的思潮中,人们很容易忽略这种建造方式对于传统、自然和文化的破坏。

传统江南民居的营造随处可见“匠心”。传统江南民居营造时多数没有图纸,以建筑所在地的民间工匠依据世代相传的经验手工匠作,工匠们在对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和创新体现建筑上就是留存下“匠心”痕迹;在今天,现代民居的建造方式已经大不相同,很多商业住宅楼盘建造时的主要考量是商业利益,先进的建造机械,简单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仓促的设计建造周期,在商业运作的背后,很少看到出自设计者和建造者对民居建筑“匠心”的体现。

传统江南民居建筑材料具有“环保性”。建材都是就地取材,土、木、砖、石、蝴蝶瓦,这些自然的乡土材料被广泛使用,不仅方便快速建造,也方便反复改造和更新;现代民居多是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方式改变了,开始一味的追求新材料、新技术、新高度、新样式,忽视的是城市的记忆和延续人们的生活方式。

充满文人气质的江南民居是中华厚重文化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代人的文化、审美、营造等方面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但是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来的地域居住传统,仍然留存在现代人的基因里。现代民居在经历了一度对西方模仿的新鲜感之后,也已开始了对传统和地域性的理性回归。对传统的和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回归,如果只停留在外观上的模仿和装饰元素上堆砌,而缺少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这样的民居就缺少了灵魂。传统江南民居建筑文化真正的传承,不仅仅是从外观,更需要从文化内涵上延续江南的诗情画意和文人气质,将传统的记忆嵌入现代空间,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现代建筑对江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第4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 传统文化 批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指导和帮助作用,是大学生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一个指南。现在整个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社会上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收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正确批判,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课程,其他课程则起不到这个作用。高校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从狭义上讲,指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风俗、思想、制度等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1]。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和传播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当前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这里直接提到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待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思想政治课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要想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学生经过比较之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对优秀传统文化更认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传统文化介绍的缺失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教育沦为说教式介绍,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直接接触,学到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听途说的,不能形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在心里不会对传统文化完全认同。所以高校思想课程中系统的传统文化介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所以对传统文化系统介绍的缺失问题应该加以改革,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2.2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

在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之声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声音却很少,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传统文化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应该加以批判[2]。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这对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高校介绍传统文化时为了突出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往往着重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避而不谈,这样就会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认为所有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不存在糟粕部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孝文化是对我国人伦纲常的一个基本规范,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孝文化发展到极端就是愚孝,这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当孝文化发展到愚孝时是不可取的,成为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传统文化要做全面介绍,传播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加以正确批判。

3.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批判,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从另外来看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大。另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后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自觉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使民众看待传统文化更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对传统文化加以正确批判,使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第5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一、深刻认识传统文化教育意义,发展有生命的语文教育

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

(一)传承传统文化是弥补学生素养缺失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实用经济思潮对传统文明的冲击,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宣传的缺失,学校教育过早地进行“理、化、数”的禁锢,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不足,家庭在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上的忽视等等,都是造成目前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当前学生普遍正义感、责任感淡化,道德修养不足。不少学生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欠佳。

(二)传承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要求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应该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明确指出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背负着一个不可回避的使命,那就是首先成为传统文化的拥趸和实践者,进而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地散播到学校、学区,甚至是社区,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互促互进。

(三)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内在一致性是促进二者相长的必然选择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内在追求上,都存在着天然的、有机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决定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联系的图例示范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与新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一致;二是语文教育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同时又可以反哺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容,扩大文化影响力。

二、精选传统文化载体,构建适宜时代需要、学生特点的语文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举凡国学典籍、戏剧曲艺、建筑设计、饮食医药、天文历法等,艺术种类繁多,必须加以取舍,选取最能适合社会发展特点与易于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载体。为此,在选择这些载体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一是与语文教育联系紧密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具有语文味,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绝不能是遥不可及的文化的空中楼阁。

二是让学生喜闻乐见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效性。

三是便于课堂和课外开展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适合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者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要为文化而文化,而应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相得益彰。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注重国学经典诵读

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最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次。朱自清先生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读四大名著,感历史人生;品《论语》《孟子》《道德经》之为学,可以深化对文学经典、国学精粹的认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感受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比如,《论语》中提到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并不是常人所解释的,学得好就去做官,学得好就是为了做官。反而应该看到这两句的并列关系,是说做官做得好就要学习,学习好了就自然懂得做官了。这样仔细解读就有了正本清源的效果。再比如《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些都是“自我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提示,告诉我们要成为高度的自觉者,谨慎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忠实对自己的了解,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学会用仁、礼对待别人,成为仁爱之人。这些道理在物欲横流、浮躁喧嚣的世界里正是自我修心的良方。

(二)要识琴中趣,还劳弦上声——注重传统艺术品鉴

古书讲到“琴道”时常说,陶渊明静坐,膝上常抚一无弦无徽之琴,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意思是只要参透琴的意境,何必拨动琴弦,令其发出声音呢。陶渊明说的或许是人们在精神世界里应该保有的一份独立与清净,不管会不会抚弹高雅的古琴,都应该有所怀抱。让学生泛知古琴、古筝之基本常识,享受现场表演,更能在自己拙笨而真挚的拨弦声中荡涤心灵,真正地劳弦上之声,更识琴中之趣啊!书法高居中华传统艺术之冠,生息发展历经千年而不衰,它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 “中和”思想。古人云,中和之极归于平淡,大和之美方臻大道之境。连法国总统都盛赞“中国书法艺中之艺”。语文教师应该将书法训练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的执笔基本,横平竖直、重心平稳的结构要领,亲历书法世界中的“正”“清”“和”,贯通人生与书写中和谐在矛盾中化解的对应关系,彻悟现实中清静无为的精神幻化为书法中虚实、布白的似无还有的审美志趣。

三、采取有效策略,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促互进

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感人至深的传统艺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语文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彻底摒弃呆板、单一的灌输、填鸭方式,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渗透,在理念上要大力提倡,在方法上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切实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一)诵读经典,知书识礼

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先割除重理轻文或者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素质这个全方位的大课程融入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教室、课堂、黑板、宣传栏等阵地,将国学经典融入其中;我们可以适当地组织相关的美学美文欣赏与诵读的比赛;我们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引导家长们重视孩子们的国学教育。如果能坚持营造儒雅轻松的诵读氛围,就有理由相信学生们在诵读经典美文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比较全面地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等一系列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当然,熏陶积累不应是被动的无思考的诵读,而是强调有理解、有分析、有比较、有批评地自我建构。人文素养的塑造也不能仅仅靠单纯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来解决,更需要在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风气中慢慢熏陶养成。

(二)书写经典,怡情养性

笔者认为,书法是素质教育天然的载体。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书法教育的潜在因素,穿插一些历代书法名家学书的故事,适时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书法的兴趣。中华书法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中和”思想,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到书法艺术中的哲学内涵,比如礼让、向上、和谐等等精神志趣,从被动接受到自觉修得,通过感受汉字去了解、体验民族的文化、思想、情感与民族精神。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和书法一样怡情养性的艺术品类还有很多,譬如古琴、古筝等等。

(三)静态文物,动态体验

目前,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已成体系的整体教育模式,即博物馆与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在寓教于乐中传承国家传统文化。也就是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作为学校教学素材,在帮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继承传统文化,培养高尚情操和增强审美能力。比如,在讲《过秦论》一文时,学生对“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句中建筑的特色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教师虽然展示了相关的建筑图片,可是学生仍然感觉隔靴搔痒,此时如果能带他们参观一下陈家祠,让他们留意一下广东四大名园,亲身游历,或许就能一解困惑。再比如,学生总是很难记住“觥筹交错”的写法,或许带他们见识一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里的玉角杯,他们就能更感性地理解觥筹的含义了。课本用文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与智慧,博物馆则用文物承载悠悠中华文明史。千百年来文物默不作声,如果我们不能主动亲近它们,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就无以发扬光大。因此,对这些静态的历史、文物,我们完全可以让其扮演重要角色,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使其真正成为学生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和创新源泉。同时让孩子们从中得到美的教育,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第6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百家讲坛》 传播方式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无穷尽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当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甚至种种文化庸俗化现象令人担忧。我们应努力学习和保护传统文化,深入思考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把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传统文化特点及其现状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在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民间工艺等,无不昭示着华夏民族曾经的文明和强盛。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延续性强、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不能随意娱乐化、肤浅化。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传统文化却渐渐淹没在快餐文化疯狂的包围下。

面对本该引以为豪的五千年文明史,本该深入每个国民灵魂的传统文化,我们却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正是因为对文化的普及工作不到位。一句传统,多少距离,请不要将历史沉淀的那些优秀传统文化装在那个叫做历史的匣子里。

二、以《百家讲坛》为例思考传统文化传播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不力、普及不广的现实,政府、主流媒体也担负起了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2001年中央科教频道开播的《百家讲坛》是一档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栏目,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说论语》等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国学热”和“论语热”。《百家讲坛》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在当代的一个缩影,在传统文化传播的阵地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家讲坛》刚开播时收视率异常惨淡,甚至为零。其后清宫戏的热播使得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马瑞芳讲《聊斋》,再到于丹的《心得》,《百家讲坛》涌现了很多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深厚的学者。他们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学术,将正史、野史、古今中外经典言论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讲授给观众。

其成功处首先在于《百家讲坛》抓住了大众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时机。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百家讲坛》应运而生。

其次,以电视媒体传播的方式很成功。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必须采用现代化方式,如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通过一对多的方式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一个讲师面对成万上亿的观众,庞大的受众数量能高效快速的将一种文化观点传播到千家万户,并由此将传统文化植入大众思维,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再者前期内容充实、质量很高,专家学者深谙电视媒体之道,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能正确把握专业知识与大众文化修养之间的差距。从曲高和寡的学术讲坛到接地气的内容形式,《百家讲坛》涌现出大批专家学者将传统文化推入大众视野。讲师们深入浅出地进行学术讲解,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大众能接受的内容。

随着节目的发展,《百家讲坛》也开始呈现出一些弊端。任何电视栏目的开展都以收视率为支撑点,《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它的节目选题渐渐狭窄,最后因收视率下降提出放弃“百科全书”,重点强化人文类节目专题,使《百家讲坛》的题材局限于文史一家。同时《百家讲坛》后期在选人和节目制作方面没有严格把关,所选讲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专业知识底蕴不够深厚,有的甚至曲解历史、主观臆造,内容琐碎肤浅,与《百家讲坛》学术色彩浓厚的定位相悖。再者,其后期制作模式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要有可以扎根的土壤,必须激发大众的兴趣并引导其探索研究。可自易中天《品三国》以来,许多后来者便纷纷套用其讲史模式,长期以来形成了“八股文”式的套路,以致节目质量日趋下滑,使得人们审美疲劳,观众流失量大。

三、让知识可感,让思想可触

历史是一个民族延续与发展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灵魂的精髓。过去,现在与未来一脉相承,历史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要鲜活的病态,也不要僵尸的历史,而是要实在的、有意义的、可知可感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那么,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传播呢?

首先,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新生。我们要拥有历史的眼光,兼具国际视野,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阐释。如易中天《品三国》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历史,为受众的理解认识提供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

其次,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度与普及广度。凡一国文明,本国定会有许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普及广度即增加文化的认可度,只有让文化具有生命力,才能让每一个国人充满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或手机报等形式,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文化消费者普遍联系,更好地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还应从小学教育开始开设国学课程,营造一种诵读经典的氛围。

最后,政府的决策是社会发展的导向,政府将文化建设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将发扬传统文化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人的共识。教育是立国之本,传统文化传播也要“从娃娃抓起”。在文化建设中加大科研投入,让中国拥有更大的专业学术的人才力量。同时,社会主流媒体对公众和历史负责并进行正确引导,弘扬正确先进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此外,社会成员也要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大众传媒,都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四、小结

《百家讲坛》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传统意味着历史,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定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专业的精神对待,不断继承发展。同时又不能离开社会群体孤立创造,孤芳自赏。只有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历史,保护好中华的灵魂,才能让子孙后代为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感到光荣并不断的传承发展。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啸.《百家讲坛》步入衰退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创新.2012年7期

[2] 《百家讲坛》:http:///lm/baijiajiangtan/

第7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当代建筑;建筑文化;创新;趋向

建筑文化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体现,还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在我国,建筑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许多传统的建筑结构在当代社会中,不但显示了它们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还真实的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因此,如何继承传统的建筑文化并怎样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也成为了当代我国主流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们。不过在现代化主流建筑中,对传统的建筑结构的继承,并不只是对其建筑结构进行相关的改进,而且通过对当前建筑结构的一些新认识,将设计师们独特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融入到其中,在利用创新改革的方法,来为我国主流建筑文化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下面我们就对当代中国主流浇筑文化新趋向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1 传统文化给当代建筑留下的痕迹

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相关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还使得人们在对传统建筑文化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并应用到当代建筑设计当中。目前,我们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其建筑设计经常会应用到传统建筑文化的相关特色,并且将传统建筑文化的风格和气韵,和当代建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但充分的展现出来当代建筑结构中蕴藏的文化力量,还体现了“中国式”建筑文化的特色。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建筑设计都借用了传统的建筑文化,使其建筑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在体现出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充分的体现出来建筑结构的个性化特点。

2 我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向

在不同的国建、地域、城市中,其建筑文化也存着一定的差异,而在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将地域文化和建筑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还要使其建筑结构充分的体现出当代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而在我国主流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来看

在我国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为人提供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而且为了体现出当代建筑结构的特点,我们还将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的内涵融入到其中,使其建筑艺术美感和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相互统一。在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中,其建筑文化主要是讲究色彩、装饰完美的结合,使其建筑结构有着较强的对称性,让建筑整体结构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在当代主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就要就将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应用到其中,从而对我国当代建筑文化的趋向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2.2 从当代建筑设计构思整合来看

在建筑研究的学术领域,统治性的话语不再是宣言式地谈论传统继承之有无必要或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实现,而是转向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开展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研究,并逐渐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建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确定其色彩、风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调,对建筑做出整体性设计。否则将会使其城市建设失去方向,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2.3 延续历史性和创新传统民居特色

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做到既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是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时,要突破传统局限,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构思上、造型上、艺术上进行突破,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化腐朽为神奇,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而传统也总是要发展的,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要发展到未来。

3 在传统建筑文化下,当代建筑应坚持的原则

过去与现在,建筑师们在建筑创作的继承与创新过程中曾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在未来这些问题仍可能出现,所以,在在传统建筑文化下,当代建筑应坚持的一些原则。

3.1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继承传统文化并非眷恋过去,而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而传统文化的更新的过程就是将适宜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等传统因素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现代的新生活特色等现代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这个问题上,除了“形似”还应重视“神似”。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建筑设计的永恒目标,建筑设计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为目标。

3.2 解放思想,跨文化交流

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对文化的源流不应限定,要吸收外来文化,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对待外来文化,我们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当代西方流行的建筑思潮,尽管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具有启迪作用。在设计中,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对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己知彼方能融会贯通。只有把引进来的东西与本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方可创造出一种既具有活力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新东西来。

3.3 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理念

城市与建筑的核心是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必须遵守的设计法则。一般来说,与自然山水非常和谐的城市和建筑,其建筑的尺度、空间、功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呼应都堪称典范。这些建筑并非是一个建筑师的作品,甚至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它们源自人的需求,源自当地的条件。当人们不顾国内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情况,盲目地把西方的建筑形式照搬过来,将会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费。建筑的意义,不在于是何种设计,采用何种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承接当地的历史脉络,只有这样的建筑才算得上是当地的特色建筑,这是值得建筑师们继承和发扬的建筑设计理念。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到来,我国的建筑设计文化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怎样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当前主流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逐渐局限于单个民族的建筑文化设计,要将传统的建筑文化和当代的建筑设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充分的体现出了建筑结构的价值,还为我国建筑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第8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非遗;电影;文化焦虑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4—0103—04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与国际市场的逐渐接轨,在《卧虎藏龙》、《英雄》等影片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的激励下,中国电影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以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为代表的一批电影创作者运用西方电影观念,凭借庞大演员阵容、奇观化的视觉特效和东方故事题材打造中国电影的“大片”梦;同时,另一批有着自己艺术理想的导演则从民族文化内核出发,将电影的民族性、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命题紧密结合,构建着民族现代类型电影体系。回顾近10年的国产电影创作,民俗元素、民族和传统文化题材一直是影视创作追逐的焦点之一。而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含众多“非遗”元素的“非遗”题材电影则是民族电影中的一个新热点。代表性的影片包括《尔玛的婚礼》(韩万峰,2008)、《十里红妆》(金良言,2009)、《爱在廊桥》(陈力,2010)、《蔡李佛》(黄明升,2010)和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第十五届北京放映活动中展映的影片《一个人的皮影戏》(张唯,2011)等。这类题材的电影无论是从影片的拍摄动机还是影片本身的内容叙事,都已经超越了电影作为文化娱乐产品的属性,文化元素不再是影片讲故事的“道具”,影片成为文化影像化表达的独特工具。透过这些影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影片对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映像的描绘,感受其所发散出来的文化思考。因此,深入分析这些影片,发掘其内在本质,不仅有助于把握这类电影创作特点,也有助于理解影片作为理性批判工具所表达出的文化忧患意识,进而理解影片创作的终极人文关怀。

一、文化传承的焦虑

全球化与现代化为年轻一代的成长提供了多元文化选择,同时也使得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多数传统民间文化不得不面临传承人缺失的问题,诸多“非遗”题材影片不约而同将思考的焦点聚集到这一问题上来。影片《蔡李佛》中,男主角陈英杰(洪天照饰)出生在广东,从小习武,如果没有其他文化生活方式的干扰,也许其师叔陈天虹(元华饰)便是他30年后的样子,但开放多元的时代使其成长过程中接受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放弃练习蔡李佛,选择了出国生活。但长期的国外生活并没有使男主角陈英杰寻找到生活的认同和文化归属感,最后不得不选择回国。从其成长经历看,正是由于前期对蔡李佛拳这项传统文化继承的缺失,才使得蔡李佛不得不面临人才缺失的困境,也是由于文化继承的缺失,其本人不得不通过继续社会化的艰苦过程肩负起蔡李佛拳继承与传承的使命。此外,《蔡李佛》还为我们展示了文化传承缺失的另一种映像,即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初男主角陈英杰草率中答应比武,但真正考虑比赛人选时,陈英杰才意识到“三对三”的比赛中,除了他和大师兄(刘永健饰)外,已经想不到其他人可以参加比赛,“人才荒”的出现是这项延续百年的传统文化事象不得不面对的巨大考验。

如果《蔡李佛》对文化传承的焦虑还蒙着温情的面纱,那么影片《爱在廊桥》对文化传承缺失焦虑表达得更为直接:一场车祸使得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戏几近灭绝,直至20多年后才逐渐恢复。这一现象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常说的“人在艺在,人亡艺亡”,只是影片通过直接而惨烈的镜头叙事进行了再现,用以表达对传统文化事象传承现状的焦虑,意图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缺失的关注。影片《一个人的皮影戏》对传统文化传承缺失的描述更为悲怆,老艺人马千里(李军饰)为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仅自愿教学生,甚至还要去“求”别人来学习。影片导演渴望不在孤单,或许艺人不在孤单时,传统文化也就不再孤单了。

《爱在廊桥》与《蔡李佛》对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文化传承缺位的“素描”是当代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真实写照。文化是人类创造、保持和传承的,离开了人的接力,任何文化都会失去活力或生命力,出现断层,甚至消逝,而文化传承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有了文化传承才有文化的创新、发展与延续。社会化个体是文化传承的主体,从其一出生就会被各种文化包裹,通过社会教化、自身学习和媒介传播等途径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承担起对民族、群体或共同体文化传承的使命。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开放式状态,个体所受文化熏陶已经超脱民族、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途径的媒介传播为个体提供了多样的文化,多样化的文化又为个体文化继承提供了多种选择,因此,个体文化继承的选择性比以往更为多样。应当承认,多元文化交融丰富了个体的文化选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我国传统文化传承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或许在影片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寻找到文化传承缺失的原因,但如何唤醒年轻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同与文化继承是要现实回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命题。

二、文化认同的焦虑

多元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的差异、碰撞和冲突,个体便会表现出对已有传统的坚持,追求文化生活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而表现出对群体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便是文化认同。影片《蔡李佛》中,贯穿整部影视作品文化主线便是这类文化冲突引起的文化认同。当收购武馆的消息出现时,男主角陈英杰第一次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思考自己与蔡李佛拳馆的关系。同样,当大师兄经过思想挣扎之后,尤其是将“蔡李佛的声誉”置于自身思想的高层时,也对武馆、蔡李佛的延续产生了担忧。在这一瞬间,武馆的生存和蔡李佛的延续成为将大师兄与英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三个人对蔡李佛的文化认同带有强烈的感彩,保住武馆成为三人存在的同一目标。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超越民族国家范围形成的各民族共识的全球认同越来越多,因此便有一些文化霸权伪装成全球认同,“带来新颖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的同时,解构、碎化着某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或许在陈英杰的眼中,泛美集团所推广的国际化路线可能是一种伪装的全球认同,其目的并不在于文化理想,而在于商业理想,因为全球认同的形成并不一定削弱地方文化传统,有时地方文化传统还会得到强化。

文化认同除了个体对群体或共同体文化的归属感外,还可以表现为他者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超越群体、地域、民族和国家的范畴,在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上体现出很多的一致性。影片《蔡李佛》中,作为蔡李佛拳传承人的陈英杰在谈及空手道时,给予了这一文化表现形式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同样身为日本人的武田少佐(小杉健饰)对蔡李佛拳也给予了充分认可,认同蔡李佛拳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在这种文化认同的影响下,直接决定了武田少佐的行为选择:主动要求学习蔡李佛拳,与陈英杰组成一个团队,共同捍卫蔡李佛拳名誉。

影片《尔玛的婚礼》中,我们也可以时刻看到具有强烈感彩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的正是发生在影片矛盾最为激烈之时,即到底是选择汉族婚礼还是选择羌族传统婚俗。无论是尔玛(尔玛依娜饰)的爸爸(祁润清饰)所说“你是羌族姑娘,咱羌族人的女儿出嫁就得按照羌族的风俗办”,还是尔玛自己所说的“结婚时按照羌族的婚礼举办,不觉得有什么不对”,都是文化冲突时个体对共同体文化的归属感体现和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文化认同问题的日益凸显与文化现代性和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体所受文化影响已经突破了本群体或共同体文化的限制,多元文化通过多样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个体的文化生活。文化认同最易出现在不同文化发生冲突和交融时,此时的文化认同带有强烈的感彩,当受异文化冲击越强烈时,这种文化情感便越强烈。

三、文化资源开发的焦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关系的思考过去一直在学术界争论,如今诸多“非遗”题材影片聚焦非遗开发,并通过影像叙事将其引入更为深层的思考。在影片《尔玛的婚礼》中,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已经通过镜头进行了展示:羌族少女歌舞队、老年羌族演唱仪式以及村寨的文化旅游等,村落里的文化资源被工业化和商业化浪潮夹裹着,被打上商品的标签,进行同一模式的生产,成为大众文化消费品。这些现象是当下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最为普遍的现象,影片对这些文化资源开发的叙事如蜻蜓点水,点到即止。然而在影片《蔡李佛》通过多个冲突的设置,已经触及了对蔡李佛拳产业开发的深层思考。当泛美集团对蔡李佛拳馆的收购,提出的条件可谓优厚,如宽敞的训练馆、先进的训练器材及国际武术大会交流等,这些条件可使拳馆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得到提升,同时个人也可以名利双收;在收购与反收购过程中,蔡李佛拳馆内不同角色人物给出不同的答案,大师兄最初的态度可以代表一个观点,即支持产业开发,而以男主角陈英杰则代表了另一种对立的观点,坚持固守百年的传统。也许影片导演已经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犹如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产业开发有助于非遗事项保护、传承与传播;另一面是可能产生的过度开发对非遗项目遗产价值的消减和文化认同的削弱,且有时这种开发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障碍,所以才有了这一情节的设计。在矛盾展开的过程中,大量商业元素也渗透到比赛过程中,如高额的商业赞助和丰厚的比赛回报以及比赛现场浓郁的商业气息等。从影片情节设置来看,影片男主角在比赛中的胜利似乎给出了蔡李佛拳产业开发与否这场冲突的暂时答案,但影片结局将这一看似解决的问题引向了另一个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即蔡李佛拳馆在很多国家都开有分馆,这种产业开发形式对蔡李佛拳以及类似的文化事象传承与传播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影片《一个人的皮影戏》同样触及了非遗资源产业开发问题,其对非遗资源的产业开发的担忧与反思则更为深刻。影片将皮影戏传承人马千里置于多重关系中,如文化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自我发展的关系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关系等等,这些关系设置的本质是探讨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何协调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个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影片导演已经注意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影片试图通过对传承人的角色解读和精神的窥探寻找出文化保护与产业开发中间道路的尝试恰恰是以前非遗保护过程中所忽视的视角。

四、文化冲突的焦虑

文化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当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与接触时,如果不能产生有效的文化认同,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和分歧,此时便容易产生文化冲突。文化冲突的类型有多种形式,不同族群、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甚至代际之间也会产生文化认同上的差异,进而形成文化冲突。《蔡李佛》和《尔玛的婚礼》两部电影对上述类型文化冲突都进行了自己独特的阐述和剖析。

影片《蔡李佛》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文化冲突的焦虑娓娓道来。这其中的文化冲突既有代际文化冲突,也有新旧文化冲突。影片中的代际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男主角与父亲陈天来(洪金宝饰)的观念冲突,男主角陈英杰早期对蔡李佛游移的态度和父亲对儿子继承传统观念形成的鲜明代际文化冲突,这种冲突是由个体所处时代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一般称之为“代沟”;影片对新旧文化冲突的叙述主要体现在器物上,男主角在参观泛美集团的现代化武术训练室之后,潜意识内将其与蔡李佛拳馆内陈旧的老式武术训练装备的对比,并由此产生的愤懑情绪,这负面情绪表现了陈英杰内心对现代化训练设备的渴望和与其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

在影片《尔玛的婚礼》中,不仅描述了代际文化冲突,也描述了更激烈的民族文化冲突,即作为汉族小伙子的刘大川(宋小春饰)与羌族姑娘尔玛这对恋人关于婚礼形式的选择是影片的线索。由于分属不同的民族,尔玛与大川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内在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这种传统在年纪越大的人心中体现得越牢固,因此,当尔玛奶奶面对日本人和面对尔玛婚礼的“无声抗议”使得这种文化冲突变得更为明显,也更为激烈。在讲述民族文化冲突时,影片设置了同样语境的尔玛依雅(余慧婷饰)与尔玛进行平行比较,二者的态度也恰恰说明了文化冲突可能导致的两种结果:一种是文化的同化,依雅与汉族小伙的婚礼是文化冲突之后的文化同化,尔玛伊雅放弃了自己羌族文化,主动融入到占据主流位置的汉族文化中来;另一种则是文化的整合,刘大川和尔玛作为冲突双方吸取了对方的文化要素,努力将其与自身文化融合。

第9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室内陈设艺术越来越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而体现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质量,个性化生活空间以及独特审美价值的追求。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周易、儒家、道家、佛学的哲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建筑、材料、装饰手法、园林造景、民俗文化、书画诗歌艺术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些明显带有中国文化烙印的设计作品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又给人们更多精神需求上的满足。家具作为陈设艺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满足了人们使用功能的需求,实现其对室内空间的组织规划作用,更进一步体现了室内设计风格。明清家具作为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的奇葩,自身的精神象征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使用功能。优美的曲线、朴素自然的色彩纹理、精湛的技术工艺、流畅的美感,凸显出很高的艺术品位,给室内空间增添了许多文化韵味和端庄的风范。这些传统符号是最能直观体现传统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是前人生产劳动建造居所经验与智慧的层积,是精神生活的追求与体现。在新时期,将这些传统符号直接运用于室内陈设艺术之中,或是运用抽象简化、符号拼贴、移植嫁接、多元重构等方法,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迅速发展的基础之上,融入对传统元素符号的深入理解,结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审美理念,对提炼出来的形式要素进行改良设计,使其富有新的时代特色。这些都是有效营造具有传统文化室内环境的手法。新时期室内陈设艺术要想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首先要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也就是在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再运用。“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很大,具体主要体现在意象思维方面。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富有灵感,带有跳跃性。陈设艺术中,各种陈设品可以通过某种传统符号或是塑造审美意象来达到打造室内某种带有文学艺术情趣的文化氛围,例如,中国的山水画、雕塑、青花瓷等陈设品的运用。其次,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室内陈设艺术要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根据具体情况,在和谐、稳定、安详与不乏性格、情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符合真善美的审美观,整体协调处理陈设的质感、舒适、美观、生态等自然特性,与时尚性、社会功用、人文风格等社会属性的关系,充分考虑人对物的功能需求,人对环境、空间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来实现设计目标。因此,室内陈设艺术想要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各种文化交错纵横的环境下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又能够创造出极富时代气息的新样式,就必须实现传统文化在自身的蜕变中寻求发展,使传统装饰艺术的精神内涵和现代的材料及高科技媒介相结合可以说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室内陈设艺术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的新时期,室内陈设艺术也体现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以中国的儒家文化、东亚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为主流和代表,西方文化以基督教文化、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为主流,他们共同存在于世界文化体系当中。在室内陈设艺术领域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分别创造出了设计风格特征鲜明的文化样式。东方陈设艺术文化秉承“天人合一”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一些山水画、瓷器能够得以体现。西方室内陈设艺术注重人的主观意识,与周边环境结合的较少,受基督教影响较大,陈设品更多的是人为塑造的痕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交流学习,东西方文化也逐步相互渗透,西方室内陈设艺术引入东方理念,开始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回归自然。东方陈设艺术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像西方一样开始注重人文情怀,用更加开放的思想调节室内空间氛围。例如,海派家具就是东西合璧的典范,家具款式上吸取了西方的试衣镜、五斗柜等,样式上脚型有中式和西式,床由中国传统的单边上改为西方的双边上等。通过不断开放的网络平台,室内陈设艺术可以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间交流,现代国际式的室内设计,装饰效果则更多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从造型、风格、线条、色彩各方面综合考虑,在布置手法上注重陈设物品之间的协调,创造出更加惬意的室内环境氛围。因此,东西方文化之间界限已经渐渐模糊,混合派成为室内陈设艺术中一种流行的样式。新时期是信息化的时代,统一多元化成为时代的标志。多元化的设计时代必须遵守“和谐”的艺术形式,这也成为判定艺术与设计质量是否平衡的标准。对于室内陈设艺术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多元化的需求促使室内陈设艺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态,形成多种的风格流派、多样的表现手法。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营造不单单追求时髦与简约,更多的是想摆脱传统思想的芥蒂,重新定义生活方式,重获新生自由。设计手法不拘一格,只要觉得合适、得体的陈设艺术,深入推敲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方面的总体构图效果和氛围,都可以拿来结合使用或作为点缀之用。但外来文化总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两者之间的交流以并存和融合为主。因此,在吸取外来文化时,应该要参考有价值的文化特质,充分发挥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把握自我民族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发展逻辑,在自己的文化积累过程中成熟发展起来,在多元文化并存中树立中华民族陈设理念的主导地位。中国的陈设艺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磨练,民族文化根深蒂固,尽管现代文化发展是多元的,但仍需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使陈设艺术向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