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儒家思想的启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的启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思想的启示

第1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儒家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如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已经融入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努力探索儒家思想中的有利因素,充分挖掘蕴涵在其中的思想精华,对积极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推进当代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仁”:帮助学生建立和谐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仁”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所有理论主张都是以仁为基础展开的。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一套由己及人、由家至国的完整理论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首先,“仁”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施行仁政和德治。仁政儒家学者一直在反复论证一个道理:“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张以民为本,做到“爱民”、“利民”和“富民”。在社会的治理上提倡德治,就是要重教化轻刑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当官的,如果仅仅用教化来引导人民,用严厉的刑罚去管理他们,人民只是暂时的免于罪过,但是却不知道羞耻;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的规范去要求他们,人民就会知道羞耻并且能够自律。作为政治的管理者,其自身也负有很重要的责任,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部分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会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对他们进行仁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德育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只有这样,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才会尊重群众,帮助群众,为群众真正解难题、办实事。

其次,“仁”的思想体现在社会交往中就是要与人为善。所谓“仁”是指二人,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仁”的根本标志是“仁者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在学校中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以此为借鉴,同学之间相亲相爱,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努力营造一个人际关系和谐、充满爱和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最后,“仁”的思想体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学会感恩。孔子提倡“孝悌”,这里的“孝”是子对父母,“悌”是弟对兄长,都是仁的具体体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这是讲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另外还要学会感恩,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在父母亡故后儿子要戴孝三年,要知恩图报。作为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学生更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处理好与自己兄弟姐妹的关系,促进家庭美德的建设。

二、“义”:推进学生树立重义轻利、先公义后私利的价值观

在义利关系上,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要求人们见利思义,乃至舍生取义。儒家把对“利”、“义”的追求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志。孔子有句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利”指的是物质利益,“义”指的是合乎道德的行为,即道德原则。儒家把“仁义”作为做人的标准。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他认为义是最重要的,若君子只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只有勇而无义,就会做土匪强盗。孔子认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舍生取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千百年来,在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无数志士仁人在生与死的关头,能够勇于牺牲而成全仁义,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儒家思想在公与私的问题上也存在“公以为上”的思想。孔子对公的肯定是十分明显的,荀子认为公与私是截然对立的,“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在他看来君子要做到大公无私,“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由此可见儒家对公义的推崇之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也不断出现,这些腐败之风也趁势进入校园,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此时用儒家“重义轻利”和“以公为上”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三、“礼”: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指导方法

“礼”即恭敬、谦让,是儒家学说中比较崇高的一种思想。儒家讲的“礼”广义上指的是社会规范,正是有了“礼”的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得体适度,才能做到“尊卑有等,男女有分,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在个人的修养方面也要有“礼”,孔子一直崇尚礼,他认为不知礼,就无以立身。圣人是以礼教人,使人有礼,从而有别于禽兽。孔子有句著名的话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就把礼提到了立身、立家、立国的高度。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不仅在立身方面要有礼,而且从个人安危的角度,儒家也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孔子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恭敬而不知礼法就会辛劳,谨慎而不知礼法就会胆小怕事,勇敢而不懂礼法就会作乱,直爽而不懂礼法就会误事。《礼记》之中对礼的规定很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这些礼法有经久不衰的精华,也有封建主义的糟粕,我们要吸取其中的精华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从而推进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四、“智”: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有效途径

“智”,就是一个儒者应具备的知识。《论语》的第一章就是论述学习的,说明儒家对学习的重视。“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在智的学习上,孔子认为有“五好”即好古、好问、好习、好师、好用。在好古方面,孔子认为古代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学习的首选,作为后人没有理由不去继承它。在好问方面,孔子认为为了学到知识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入太庙,每事问”。在好习方面,要注重温习,反复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好师方面,这里的师是传播、教授知识的意思,孔子从来不把知识看成是私有的东西,它一直主张知识的传播,从而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在好用方面,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将教育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促进其思想道德习惯的养成。

五、“信”:推动学生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观

“信”,就是诚实信用、言行一致、恪守诺言。儒家学说认为信是人之本,这里的信有两层含义:一为言行一致,行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二为讲信用,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君子为人处事的一个根本准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并认为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交往守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诚信,言行表里不一,是为君子所不耻的,所以才会有一诺千金之说。当前学校中,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言而无信等现象,这就需要弘扬诚信理念,要用儒家诚信思想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推动学生诚信观的建立。

道德作为个体存在的一种需要,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而个体对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是其主动探索,认识自己、社会、他人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过程,是个体主动思考的过程。当前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能动选择,降低了道德内化的效果。因此,要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仁义礼智信”,德育教师既要肯定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人文关怀和情感认同,重视感情因素的作用,以爱施教,以情动人,也要尊重人性,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道德教育的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唤醒人性中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3] 安小兰.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

第2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中职教育

儒家教育思想带给我们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人文启示,儒家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成为构建当前中职教育体制的重要文化资源。

一、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

儒家教育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善为导向,以人性的完整、和谐、全面发展为目的,去实现那一时代所理解的人性的丰富与圆满。在儒家学说中,通向和谐目标的途径便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根据丰富的学识和实践经验,得出的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方法。联系起来讲“中庸”就是正确、恰当、妥当地为人处事,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中”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和”,而且“中”、“正”本身就是一种“和”,一种达到一定“度”的“和谐”。自身和谐,才能促使人际关系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儒家和谐教育思想与中职学校教育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际出发,调控教育场中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关键在教师。首先,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是构建和谐育人思想的关键。其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培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独特的人格感染力。

构建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关系。首先,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我们既要避免人为地拆分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理论成果教育,又要努力使德知和谐并进,将理论价值的传输与学生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人格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感召力。其次,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学生始终是知识、能力、情操的主动获取者。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和实践,这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知识,会应用,会举一反三,会融会贯通,才是真知,才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因此,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必要的。

结合儒家教育思想精华提出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教育过程中要缔造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关怀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提高师生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人认为,我国古典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先秦的儒家教育思想,本于忍心,达到大同,始于人文,通乎天地,其亲切、平实、纯朴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法向人民展示了我国古典教育的善美境界,其以“和谐”为核心构建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蕴含的浓郁的人文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关怀的成长环境有着深刻的启发。在这种育人环境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条件完成自己的学习过程,实现既建构知识意义,有建构人自身的意义,由知识向智慧升华。第二,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增强人文性的渗透,促进教育的纵深发展。第三,注重教育的整体性与完整性,促进人和谐统一的发展。

培养人、关注人是教育的根本。人的基本性格特性是整体性、完整性、个体性,故关注人应充分关注人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性。教育应当充分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导人的生存内涵,在个体生存内涵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谋求个人走向社会的发展,这样教育就把个性、个人与社会;生存与发展;人文与功利统一起来,在此统一过程中,实现人的完整性,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三、儒家思想对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人文启示

第3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启示

先秦儒家思想为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奠定重要基础。儒家思想中提出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君子”与“圣人”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要求,结合现实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①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动力和方向保证,决定着某一个阶级在教育目标上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反映着该阶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家们始终把培养和塑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理想人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所谓理想人格,是指能表现一定学说、团体以至社会系统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理想的、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典范的行为倾向和模式。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所有。②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这个理想人格是一个分层目标的体系,如圣人、贤人、善人、士人、君子等等。由于人的发展不仅受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条件影响,还深受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主观条件的制约,使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同。因此,不可能期望全体社会成员达到同一目标。先秦儒家思想家们提出将人先培养成“君子”再到“圣人”的不同层次的目标。

“君子”人格是理想人格中让普通人在受教育后最易达到的人格。“圣人” 是知行完备、至善之人,能将“仁”的精神弘扬极致的理想人格,是先秦儒家学派追求的最终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孔子认为,圣人是极为崇高的,是至高至大至神的理想人格,这种境界的人格连尧舜也难以做到。而“君子”在品德表现为“仁”,行为表现为“孝”,方法上表现为“忠恕”;孟子认为圣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③又是百师代表,民众的学习榜样,更善于最完美的发挥人伦价值。而君子首先表现为重气节,其次是“明人伦”,还应该具备“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荀子认为“圣人”是全知全能的超人,诚是“君子”必须恪守的德行,是处理政事的根本。

2 先秦儒家学派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践方式

为统治阶级培养出本阶级利益的代表人物“君子”、“圣人”的重要实践方式就是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仁、义、礼、智、信、忠、孝、节”等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进行传授。

2.1 培养“君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率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不仅打破了奴隶主和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更重要的是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为培养“君子”提供了广泛的人才资源。

“修身为本、德育至上”是儒家治国和治学的核心精神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成为是儒家思想教育的灵魂。孔子认为,智、仁、勇,是君子应具备的三种贤德,只有那些在德性修养方面抵达仁、智、勇三重境界, 真正做到德行高尚、恪守道义、坚守操行的人才堪称君子。《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④提出君子要注重自身德行与素养的修为,以发扬光明美好的道德感化众民。

2.2 培养“君子”的教育方法

先秦儒家学派在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 形成了以人为本、主体自觉、道德实践为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1)因材施教方法。因材施教是由孔子最先提出的教育方法,即根据教育对象的性格、能力、兴趣、志向等特性以及不同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特征的异同,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可能采用同一施教方法将所有的教育对象,都培养成为“君子”和“圣人”。这就意味着施教者需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特点,采用不同的施教方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启发诱导方法。孔子是我国首创启发式教育的伟大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⑤即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诱导教育对象主动思考,只有当教育对象在经过深入思考和努力探求却未达到目的时,再进行启发和引导。施教过程中,务必达到教育对象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强调教育要以教育对象为主体,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动追求自身“君子”道德品行的修养。

(3)自身内省方法。“内省”指人在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内省的方式,对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进行反省,不断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时刻以社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身言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教育者的道德说教是外因,受教育者的内省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没有受教育者的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实现良好效果。

第4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而儒家的和谐思想也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而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对儒家思想进行全新的诠释,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发挥,将之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撑,作为良好的文化条件,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其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我们要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进行更为客观的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其中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以及人本意识等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儒家思想的本质,主要包含两个意思:“和”与“合”。也就是说“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就将“和”作为了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进行研究和领会,进而揭示了和谐的价值、本质,揭示了和谐的内涵。

孔子的学生有子就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其中“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和”为调和、和谐、协调的意思,“贵”是珍重的意思,含有价值判断的意义。所谓“和为贵”,就是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

而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的主张。他认识到了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如果能够和谐相处,那么就能取得一致,力量也就会相应地增多,进而实现组织的强大,最终战胜万物。孟子曾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只是战争,进行社会劳动或是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决定其胜负或是成败的就是人心的向背,如果再组织内部实现和谐,那么就会齐心合力取得最终的胜利或成功。“人”是“天、地、人”中地位最高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在“时、利、和”中“和”又具有最高的价值。

此外,孔子的“和而不同”命题揭示了和谐的本质特征。其中“和”是一个统一体,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而这些因素之间也是一种互补和协调的关系,这样就能形成新的状态或是新的事物。而“同”是指因素、意见等的一致或是相同,这些因素、意见等的简单相加不能产生新的状态或是新的事物。所以说孔子提出的“和谐”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其“和”即为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体内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儒家的和谐思想主要包含以天人和谐、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二、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和谐社会在《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中解释为:指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创造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稳定有序的社会。

1.儒家和谐理念,促进现代社会的协调发展

儒家和谐理念的重点就是“和为贵”的价值观,其认为和谐是世间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一种最完美的状态,能让万物各得其所。儒家和谐理念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它能够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最大化地化解各种复杂矛盾,进而实现社会各方面适度、平衡、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和乐人民,国家强盛,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观能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维方式上的支持和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处理外交事务,解决国际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儒家和谐思想在国内矛盾处理过程中,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而实现生活环境上的完善,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儒家和谐思想除了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是冲突以外,还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换位思考,进而实现个体间的目标或利益以及原则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实现个体间的有效合作等。

2.塑造和谐心态,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格

儒家的修身以及身心和谐思想能呈现出个体的心态,能呈现出其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实现身心和谐,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也就是说有了和谐的人格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说儒家思想中所具有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其和谐的社会心态,而这种心态能实现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和谐人格的塑造。以此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利益格局也发生着变化,贫富差距也被拉大,社会收入或是分配不公现象比较普遍,而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在社会心态领域中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浮躁、无序等消极现象,都会对人在生活中做出理性判断和日常行为带来影响。当然这也有诱发偏激行为的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或是建设步伐。而儒家思想中的“修身”等和谐思想能帮助我们摆脱物欲的消极影响,进而确立相对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同时市场经济把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利益之上,这样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寸利必争,人因利或和或散,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变得脆弱。过于松散的人际关系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而儒家的“忠恕”之道以及和谐心态就能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起到促进作用,为其提供了精神道德基础。

此外,儒家的仁学思想能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铸造,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等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能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社会提供最大的服务,而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可资借鉴价值。儒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能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同时,儒家和谐思想还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总之,人类若想实现长久发展,就应该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对儒家和谐思想进行全新的诠释和运用,在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其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的基础作用,儒家和谐思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呈现其特有的思想魅力,我们应该有所吸收和借鉴地对其进行学习,进而从中挖掘和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第5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古典儒家教育思想;生活教育;启示

一、古典儒家教育思想对于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

(一)乐其所学、学其所乐的理念

关于生活和学习的态度,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在论语开篇即阐述了学习的三种境界以及所到达“乐”的状态。由对自己能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应用的“说”,到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坐而论道的“乐”,再到学日进,道日深远,即使难觅知音、无人能解,所知所得依然能为“君子”,从中不难发现受教育者乐在学中、乐在生活之中。在孔子弟子中,颜渊是最快乐的,因为他是以学习为乐的。学习应该是不带其他利益考虑的快乐过程。对于初学者或受教育者来讲,生活中的处处都充满新颖和好奇,因此,在生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要遵循“乐其所学,学其所乐”的生活教育理念,引导受教育者明确学习乐趣之所在。

(二)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理念

《礼记学记》有言:“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也就是说,要按照年龄分层分阶段实施教育。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篇的第四章讲到,孔子一生都在生活中学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孔子的幼年到老年,从“志于学”到“知天命”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对于生活的学习和感悟最终达到其心与规矩合二为一的境界。钱穆认为:“孔子一生主在教,孔子一教主在学。”[3]因此,无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而言,都是要生活的,都是有生命的,生命生活的开始也就是学习的开始,生命生活的结束也就是学习的结束。但是,生活学习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想的终结。在生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树立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教育意识。

(三)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理念

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学记学记》中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在这里,孔子提出对待学业知识要积累,要练习,在劳作休息时要体味,实际上是强调主动学习。孔子强调了“为仁”的主观性,《论语述而》载:“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因此,在生活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受教育者不仅要有“欲学”之心,还要发挥“为学由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思考、实践。

二、古典儒家教育思想对于生活教育目标的确立

古典儒家教育目标可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来理解和把握。国家目标实现要落脚到个体上。《论语》中提及多种人格,孔子最重视的是“君子”人格。君子日日长进向上,小人日日沉沦向下。“君子”的人格是生活教育的目标。要实现“君子上达”的教育目标,教育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积极引导。

(一)具有修己达人的能力

《论语宪问》中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等论述,由此可见,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修己,二是达人。正如《礼记大学》所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己”,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个人修养,提升个人品德。“仁德”是一切道德品质的基础。“仁德”具体来说就是要孝悌忠信。“达人”,即安百姓,正如《礼记?大学》中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日常生活所必要的内容,也是日常生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目标。

(二)具有独立自主的品格

“独立自主”,是指“君子”应具备独立人格。也就是个体依据自身的需要、经验和判断来进行为人处世和实践活动,而不为环境的要求和他人的影响所左右而人云亦云。《论语子罕》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对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要求。在这里,孔子认为人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从而肯定人的价值的表现,其前提就是承认人具有独立意志,具有独立人格。《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由此可见,《礼记学记》强调了择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没有学友一起切磋、交流,则会造成孤陋寡闻,同时,结交不正派的朋友则会违背教师的训诲,这就需要受教育者最终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生活共性,每个个体所遇到的“远虑”和“近忧”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生活教育中,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对于正确的内容要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

(三)具有德才兼备的特质

在《论语学而》篇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的教育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德才兼备”,杨伯峻说:“孔子治学,把做人摆在第一位,把求知识摆在第二位。”[4]也就是常说的“先学习做人,后学习做事做学问”。日常生活中首先就是要学做一个人,在学做人的过程中也就学会做事,学会治学。孔子认为,知识、能力和品德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道德与智力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道德”在智力运用过程中发挥着总司令的作用,解决了指挥问题。在培养具备高尚品格和智慧的人才过程中必须坚持道德第一。因此,教育者在确定生活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要引导受教育者先德后才,德才兼备,也就是要求其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协调推进和综合提升,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只有在学习做人、学习生活过程中才能学有所成,进而逐步实现受教育者在生活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古典儒家教育思想对于生活教育方法的选择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或效果而采取的原则和措施的总称。孔子在培养弟子的过程中,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过程不同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一)根据教育对象,力求因材施教

《礼记学记》载:“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那么,什么是兴,什么是废呢?教育者要诚心施教、因材施教,否则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礼记学记》载:“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育者要认识到教育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制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提出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各类人才。对学生充分了解,是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在《论语雍也》篇中,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就是孔子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目标的确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过低又不能过高。孔子遵循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因而其施教的对象也是广泛的,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冉、公西华、求、由,不同的弟子来向孔子求教同一问题,孔子会根据其情况不同给出不同的答复。在生活教育中,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性格特别、环境特点、思维方式等方面传道授业。

(二)把握学习内容,善于启发诱导

孔子在把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篇中,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这里,孔子向后世教育者提出要引导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教,要采取启发式,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循循诱导,不可强迫。在《学而》篇第十五章中,子贡与孔子一问一答,孔子讲述了自己关于“贫而乐”“富好礼”的认识,并逐步引导子贡思维迁移去认识这一问题。这种生活教育方法就是要求教育者通过引导受教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受教育者自己学习、思考、创造进而完成教育过程,达成教育目标。启发诱导式的生活教育方法要求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以身垂范、受教育者感性体悟,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启发诱导式的生活教育方法是以受教育者提问为导向,旨在促使受教育者独立思考、自启心灵,教育者要做的是帮助受教育者突破认知节点的制约,实现新的超越。

第6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儒家美学;思想;价值

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想在世界上占有更高的地位,如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必须要有我国的艺术设计特色,而我国特色的核心之一就是儒家美学思想。儒家美学思想对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人们对造物的价值观念形成,使得造物成为中国伦理哲学的物化表现。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始终与我国社会共存共兴。时至今日,没有被时代淘汰,主要是其吸优吐劣的自我升级能力。深刻了解儒家美学思想对中国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更全面的挖掘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精华及其哲学根源,让儒家美学思想更好的为当代代环境艺术设计服务。

一、设计理论价值

1、“仁”是基础

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实质是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现代社会,“仁”是在思想上积极催人向善的因素。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爱人”就是以人为本的有力支撑。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首先是在功能性、艺术性上要以人为基础,要服务于人。反之,设计师也无从谈起合理的设计理念。

2、“礼”是标准

儒家美学思想中的“礼”是维系封建社会秩序、共生和谐的道德规范与保障。“礼”的最终实质就是规矩、秩序和遵循的代名词。在我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中,“礼”以固有的数字、颜色、纹理、式样、陈设等形式展示在各个角落,维护着封建社会等级、秩序和宗法。“礼”作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设计理念由过去服务于封建法统的角度,而演变为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设计中的材质、数理、装饰样式等元素,达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作用。

3、“天人合一”是设计理念

中国最为古老的哲学命题之一就是“天人合一”,它不是哪一个固有思想流派的专利,但却是每一个思想流派不可回避理念。孔子提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来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为完善,最为科学、最为合理、最具智慧的中国哲学思想。追求环保理念是环境艺术设计必然遵循的理念,而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理念正是讨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存在着对人本身和看待自然两个方面的要求。

二、设计实践价值

无论是中国古典风格、还是当代的新中式风格,都是利用中国元素中的图腾、花纹、色彩、陈设等外观装饰形式来营造环境艺术设计的外观表现。

1、“和”为贵

“和”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和”为贵是儒家美学思想最重要的核心理论之一,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的平衡观念和内敛性格。儒家思想看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内容实质关系的基本观点是世间万物和谐共生。这一理念一直伴随民族发展至今,一直全方位影响着社会。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应呈现出折中、平衡、内敛的主体趋势,这一趋势也应成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主流。

2、“天地人相参”

“天地人相参”集中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观念,体现了人类中心论的同时,倡导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应对态度。儒家美学思想中人化自然的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长期存在,不仅在过去有其辉煌的历史,也会在未来散发出吸引人的光彩。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立在人生存活动的自然环境当中,应利用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规律,这以理念不论在当代还是未来,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内圣外王”

儒家思想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内圣外王”,这是儒家思想中提倡强大自身,影响外界的方式,是对“修齐治平”思想的延伸和设想。然而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是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设计教育价值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源伟人,更是一个影响世界的教育祖师。所以儒家美学思想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各个时期,对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影响尤为重要。

1、克制“急功近利”

对环境艺术设计从业人员思想教育,应该符合儒家思想提出的“厚积薄发”的循序渐进理念,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和实践和其他科学一样,不能速成与复制,需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

2、消除“见利忘义”

儒家思想至高的道德、礼教、政权要求就是两个字:“忠”和“义”。在商品社会中,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创造科学、艺术、合理的环境,来获得劳动报酬。这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在专业技术上应具备相应的高度,同时在职业操守上更要保持高要求。

3、塑造“职业精神”

儒家美学思想创造出中国的儒雅高尚“士”阶层、日本的忠勇忍义“武士”阶层、韩国的“贤人”阶层。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教育中,儒家思想强调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思想上要有独立的人格、踏实的作风、诚信的态度和团队的合作精神。

四、结论

儒家美学思想是我国历史、民族心理的重要投影和重要潜流。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对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对外影响和传播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等体现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作者:颜文明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志刚和谐社会与构建现代礼仪之邦[C].见: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

[2]姜林祥薛君度儒学与社会现代化[C].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汤常鸣儒家文化对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价值[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梁思成建筑文萃[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孔子提出了基于仁道的主体人格即君子人格思想,他认为这是我们常人通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境界和人格标准。孔子还提出了高于君子人格的圣人思想,他认为这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常人难以达到的,所以对其论述不多。他的弟子曾参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主体人格思想,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的圣德人格思想,把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标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孟子则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并以人性本善理论为支点,进一步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使圣人成为人人可以企及的主体人格追求。先秦儒家提出的主体人格思想,其现实意蕴就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真正的道德自觉去实现自我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孔子以仁学为基础的主体人格思想

    孔子生活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春秋末年,作为先秦儒学的创始人,他一生游学列国,致力于“行仁义复周礼”,把实现“仁”德、恢复周礼作为他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超乎前代最主要的贡献,是把作为“礼”的内核“仁”确立为人生修养的理想境界和标准,并实践“仁”道而用之于他人、用之于社会,救世救人,以此建立道德挺立的主体人格。

    在孔子那里,“仁”作为修己完美的理想境界和标准,包括各种善德。孔子非常重视周礼,强调孝悌是人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德。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孔子的弟子有若体会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时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论语》还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这就是说,一个具备“仁”的人要有五种品德:保持恭敬和尊严,就不会遭到侮辱;待人宽厚,可以团结更多的人;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勤敏就会有功绩;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克己复礼”也是“仁”的一个基本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就是说,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均符合礼。总之,“仁”统摄了一切善德。“孔子以‘仁’为根本,‘仁’是诸德之帅,他认为自己所负的‘天命’就是教人为仁”。[1]

    孔子认为,一个人在自身修养上均符合“仁”的道德规范,还只是做到了“仁者安仁”,能够独善其身。这远远不够,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有体有用,体用一贯。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在他看来,所谓“仁之方”即修“仁”的方法,是“能取近譬”,也就是“推己及人”,把“仁道”从内推到外,从“修己”达到爱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立立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

    在仁学思想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他认为通过自身努力均可达到的主体人格,即君子人格标准。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先后出现达一百多次。那么,要做到怎样才能符合君子的人格标准呢?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拒。”在他看来,君子之道有三个: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仁”的理想境界,他的内心会无比宽厚、包容,可以不纠缠于小的个人得失,故仁者不忧;一个有仁德修养并充满了人生智慧的人,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心灵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在面对财富、和名誉的引诱时,能够保持内心坦然、宁静而不迷惑,故知者不惑;君子以“天行健”激励自己,具有勇往直前的力量,无所畏惧。除次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就是说,作为君子还要知天命,不知天命,无法成为君子。那么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指的是什么呢?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小人才会在人际纠纷中不断地蜚短流长,而君子则更看重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对大道的信仰和追求,这个大道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命。孔子还说: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所谓“下学”,即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即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不怨天。可见,“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1]孔子一生就是按照这一标准去切身实践并完成了这一标准的,他在总结自己的人生轨迹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在“仁”之上还有一个“圣”德境界。所谓“圣”德,就是能够“博施于众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要做到“博施”、“济众”,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孔子认为这连尧、舜也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说,孔子把重点放在以“仁”为基础的君子人格标准。他认为这一理想的道德标准并非高不可攀,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可以看出,孔子的主体人格思想始终贯穿了以仁为本的道德主体意识和实践意识,作为一个“仁”者,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社会。孔子的这一思想,被他的弟子曾参进一步发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

    二、《大学》自立立人达于至善的主体人格

    《大学》是“四书”的第一本书,在中国儒学史上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大学》的作者曾参,生活在春秋末期、战国先期阶段,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继承孔子儒学传统的中坚分子。在《大学》一书中,曾子继承并发挥了其师孔子的以仁学为基础的君子人格思想。

    《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曾子在该书中首先提出了“明德”、“亲民”、“至善”这三纲。他认为,学问的根本就在于要明白明德的修养,并把明德的修养看作是人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学》)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好亲民的工作,在“明德”和“亲民”两方面都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初由大道到明明德,是每个人自立自修的学问。……也可以说是‘内明’之学。再由明明德到亲民,才算做到真正修、齐、治、平的功德,便是自立而立人,自利而利他的‘外王(用)’之致用。”[2]不难看出,曾参继承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仁学思想为基础的主体人格思想。有所不同的是曾参把重点放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达到圆满的“至善”境界,因此把自立立人的主体人格重点放在孔子所谓的“圣”德标准。《大学》中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出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修身”之前的纲目是“内圣”,之后则是“外王”,这明确告诉了人们从何入手才能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向自我内心世界挖掘,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向外部世界用力。修身是内心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也是由内心通向外界、由外界转为内心的轴心和结合点。在此基础上,“内圣”是内心修养,“外王”是外在事功,二者有着密切联系:内心修养之实现离不开外在事功之展开,而外在事功的展开,也离不开内心修养的实践。

    《大学》一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和“内圣外王”思想被后代修德者奉为圭臬,也为那些为政的仁君作为宗旨所提倡和遵守。

    三、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主体人格思想

第8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弱势群体;孝;仁爱;为政以德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01-03

一、 “弱势群体”释义

关于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学术界现在有多种说法。按照国际社会学界、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达成的基本共识,所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1]。一般学界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生理性弱势群体源于其生理原因所致,如儿童、老年、残疾;而社会性弱势群体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上来看,我国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贫困者,等等。

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着弱势群体,我国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弱势群体情况的记载,如《礼记·礼运》中所说的“矜、寡、孤、独、废弃者”,《孟子·梁惠王下》中所说的“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都是指当时社会的弱势群体。

虽然我国经济处在不断上升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国弱势群体的数量依然庞大。因此,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尊重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珍视弱势群体的生命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先秦儒家学说蕴涵着丰富的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对于当代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二、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

先秦儒家以“仁”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体现为在家庭中要孝亲,在社会生活中要“爱人”,在社会治理中要“为政以德”。儒家的仁学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资源。

(一)儒家的孝亲、敬老思想

众所周知,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德目,儒家非常重视和强调孝道。在先秦时期,父母或者年老者在某种程度上占据着比较强势的地位,似乎并非当今意义上的弱者。然而,儒家在仁学的框架下,特别重视孝敬父母、尊老敬长,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将他们看做是社会生活中的强势人群。相反,孔子在谈到老者时,将他们定位为“血气既衰”[2]的人群,在谈到孝子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时,用了一个“惧”字;孟子在谈到周文王使天下归心的德政时,认为“文王善养老”是一张道德王牌。所有这些都说明,儒家首先看到的是年老的父母和长者由于其年龄的增长而丧失了劳动能力,看到了他们在社会资源占有和分配上的弱势,因此在儒家设计的道德方案中,年老的父母和长者首先成为实施仁政的对象。

“孝”是儒家仁学体系的根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 [3] 孝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家庭道德规范,孝的对象是每个人的生命之源——父母,即孟子所说的,“仁之实,事亲是也。”[4] 孝的最基本的含义是“事亲”、“养亲”,主要是指服侍父母、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即“养口体。”[5] 孝的高层次要求是“孝敬”,主要是指在精神上对父母的尊敬、仰慕,即“养志。”[6] 与此相关,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的观念,年龄大的人往往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照顾,比如孟子就说过,“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7] 所谓“齿”,指的就是年长者。这些都是儒家养老敬老的思想。

(二) “泛爱众,而亲仁”的博爱思想

儒家的仁爱思想并不仅仅立足于以“孝”为核心的血缘亲情,而是推己及人,体现一种博爱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及到爱别人。孔子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9] “泛爱众”可以理解为普遍地爱一切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也者,人也。”[10] 这里的仁,就是指人自身,人不分男女长幼,也不分尊卑贵贱,所有的人都应该以仁来对待,特别是社会中的弱者更应得到关爱。

儒家的博爱思想表达了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这种关怀既有对人生命的珍爱,也有对人的尊重。孔子退朝回家看到马厩烧毁,他首先问道:“伤人乎?”[11] 而没有问马。这里的人指的是当时社会的下层劳动者。孔子还非常痛恨用人作殉葬品,他咒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2] 孔子反对用人殉葬,就是假的也不行,因为它不合爱人之道。荀子指出:“五疾,上收而养之,财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旅无遗。”[13] 患聋哑、瘸、断手、侏儒等残疾人都是社会的弱者,官府要收养他们,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这也反映了在荀子思想中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仁爱之德就是要求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儒家对人的尊重体现在其“立人”和“达人”思想之中,即忠恕之道。孔子在回答子贡问仁时说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4] 就是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要满足,就是所谓的“忠”。孔子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即我不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就是所谓的“恕”。“立人”与“达人”是对他人主体的承认与尊重。对于社会上的弱者更要施以忠恕之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三)“为政以德”的德治仁政思想

儒家德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充满了浓郁的民生关怀。孔子强调要“惠民”,要“富之”。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仁政的治理理念,其核心是“爱民”、“富民”、“保民”,反对暴民、虐民、劳民及横征暴敛。特别是“鳏、寡、孤、独”这些社会中的弱者,更应得到重视。人民生活得到保障,统治者才能得民心,从而“王天下”。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重星共之。” [16] 荀子提出:“选贤良,举笃敬,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17] “为政以德”、“庶人安政”都是儒家爱民思想,统治者以德治国,收养社会上的孤、寡之人,对于生活贫苦的百姓及时的补给,只有真正的关心社会底层的百姓,统治者才会得到拥护,国家才能安定。

仁政还体现在经济上“富民”、“保民”。孔子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8] 孟子说:“是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保,凶年免于死亡。” [19]为了使人民过上好的生活,孟子还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也。” [20] 在孟子看来,统治者应该薄税敛,让利于民,使老百姓特别是社会的弱者拥有基本的生活资料,有衣穿,有肉吃,老有所养,路无冻馁,这是最基本的仁政。由此可见,儒家仁政思想中是非常重视改善人民生活的。

三、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我国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数量较为庞大,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的权威统计,到2002年为止,“如果对城市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出现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救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总,然后再扣除重叠部分(贫困人口中有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和非弱势人口(如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中国的弱势群体规模即需要社会保障援助才能摆脱生活困境(包括短期与长期)的城乡居民总数当在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1%~14%。” [21]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快,使得相当规模的人群摆脱了贫弱的地位,改善了生活水平。特别是中国十年扶贫开发成绩突出,贫困人口减至2 688万[22]。尽管如此,我国的弱势群体总数还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关怀弱势群体依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怜惜弱小、扶危济困的传统,先秦儒家丰富的关怀弱势群体思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孝敬老人

“孝”是做人的基础,伦理亲情是人的天性,父慈子孝也是天经地义之事。父母年老,丧失了劳动能力,成为了社会中的弱者,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人类生命延续的保障。审视当今社会,家庭伦理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很多子女将父母视为累赘,进而不赡养父母、虐待父母。另外,现代社会随着“民工潮”的出现,很多子女外出打工,父母独自生活,出现“空巢”状态。这种情况导致很多老人的饮食起居得不到保障,尽管衣食无忧,但是很多子女难以或者忽视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导致父母精神空虚、生活寂寞。老人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子女操劳一生,年老之时理应得到关爱,因此,大力弘扬儒家的孝文化,将体恤老人、善待老人、孝敬老人作为一种道德责任,这对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二)尊重、关爱弱者

关爱弱者不能局限于血缘亲情,因为社会上还有很多弱者需要关怀,比如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生活水平较低的农民等等,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社会中所有的弱者,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大爱。首先应该尊重人的生命,生命没有贵贱,都应该得到保护。当今社会中,不尊重生命的情况屡次出现,比如药家鑫杀人事件;时有发生的煤矿事故等,伤亡者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另外,不尊重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以强凌弱、以富侮贫的思想侵蚀了很多人,他们打着关怀弱者的幌子,做的却是伤害弱者的事情,比如很多“慈善事业”,弱势群体成为他们沽名钓誉的工具,结果是严重伤害了弱者的尊严。人生来是平等的,不论贫富,人的生命和尊严都要受到保护和尊重。人们不仅在观念上要打破固有思维,摘掉有色眼镜,而且在实践上要身体力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社会弱者真正的帮助。

(三)以民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民为邦之本,国家的一切都取之于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的领导者不能忽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贫富的两级分化也非常严重。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国家经济方针的制定要以保护弱者为前提,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政府还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以德治国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政府应该切实做到对弱势群体的公正和关心,只有如此,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注释:

[1] [21]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2002[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论语·季氏》

[3][9][18] 《论语·学而》

[4] 《孟子· 告子下》

[5] [6] 《孟子·离娄上》

[7] 《孟子·公孙丑下》

[8][12][19][20] 《孟子·梁惠王上》

[10] 《孟子·尽心下》

[11] 《论语·乡党》

[13][17] 《荀子·王制》

[14] 《论语·雍也》

[15] 《论语·颜渊》

第9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先秦儒家;个人主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本文的选题源自于本人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考,结合了对先秦儒家文化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更多的使用国外的一些教育思想和教学案例。而在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个先进理念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研究的课题鲜见。特别是在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理念时,不能很好的将我们社会的文化融入进来。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讲说服力较弱。《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因此,认真解读儒家伦理中包含丰富的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本文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提供教育教学的资料,也为开展此工作的教育部门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一、性善论的人性平等观

性善论的人性平等观是每个人在社会中平等参与社会分工和进行职业的前提条件。职业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儒家“天爵”思想的一种践行。著名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专家程社明博士认为:职业是个人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职业为人们参与社会活动、从事社会活动、进行人生实践提供了基本条件,从多方面决定了个人的特征和境遇。人的职业生活使从业者进入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因职业的异同而不同。[2]由此,职业就成为使人担任特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一定行为模式的条件。职业满足了个人的物质需求。每个人在生存,必须首先满足物质需求,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

自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以来,构成人的现实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从本质和结果来看,其实都是不平等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彻底解决了人与人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所有人在人性上平等的思想,往往就代表着维护个人独立价值和权力的文化心理诉求。早期儒家的性善论其实就包含着人性平等的要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之的“四端”或“良知”“良能”。也即“善”的本心本性。人人身上皆有天然尊贵的“天爵”,这既可以说是天命之性,也可以说是天赋予每个人依照天性而存在于世的权力。

职业是个人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是个人生存和维持家庭的物质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最重要形式,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人们的职业和生产劳动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人们总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合理合法的职业来进行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以获得其生存和发展的必需的生活资料,维持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换句话说,人们参与社会分工既是人的“天爵”,也是个人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

二、“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职业为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提供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需求包括:安全需求(安全、舒适、安宁及自由)、友爱和归属需求(与人交往、爱和被爱)、受尊重的需求(自己的人格、工作成果受到尊重)、求知的需求(理解原因)、求美的需求(享受美、被欣赏)、自我实现的需求(发挥潜能即实现富有意义的目标)、“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自然和谐)。[2]

1.职业能使人获得非经济利益,例如名誉、地位、权力、各种便利以及友谊、交往等,是个人获得心理满足,达到“乐业”的境地。职业类别、职业环境和职业中的个人等级(如局长/董事长、处长/总经理、工作人员/工人),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人们在职业问题上的努力和奋争,构成人们在社会的分层中向上流动。

2.职业是个人发挥才能的手段。人们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类别的工作,不仅要求人要有一定的素质,还要能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成为促进人的才能和个性发展的手段。由于每种职业都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内容和形式,这就必然对从业者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当这种工作能够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与完善时,给个体带来的是身心的健康和愉悦。随着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

3.当一个人把做好某项职业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时,他找到了自己的事业。通过从事自己的事业,他进入一个社会劳动分工的体系之中并参与其活动,并能够在这个体系中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实现其人生价值,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个人尊严和自由意志不可剥夺――寻找职业锚的人格条件

职业锚(Career Anchor)是指个人在不得不作出职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和价值观。职业锚是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的最佳的职业定位。一个人的职业锚有三部分组成:(1)自己认识到的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以各种作业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2)自己认识到的自我动机和需要(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3)自己认识到的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以自我与组织和工作环境的价值观之间的实际状况为基础)。[2]

这一概念是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院毕业生的纵向研究演绎成的。他揭示了人们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和自我认识的深入,在做职业选择时趋于稳定的那部分因素。“锚”是指抛到水底可以使船停稳的器具,“职业锚”因而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看法,他是自己的才干、价值观、动机经过自省后形成的。职业锚可以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职业锚的确定必须建立在个人具有坚韧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意志基础上。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个人尊严和自由意志不可剥夺。可见理解儒家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寻找自己的职业锚,确定自己的人生定位。

基于人性平等、人皆有“良知良能”的思想,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比较强调个体人格的尊严与个人意志的自由,认为个体的人格尊严和主体独立意志不受侵犯,不容亵渎在他们看来。尽管有的人会因为客观条件和外在境域的影响而“失其本心”,但从人性皆善的普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有与天命相通的良知良能,只要反求诸己,就能够对事情做出正确判断,也有权力对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良知良能和本心本性做出道德是非判断和选择,乃是个人天然的权利,任何他人和组织都无权加以剥夺这就是儒家所谓“匹夫不可夺志”这里所谓匹夫之志,就是指的个体的独立意志。这种独立意志是人的尊严和精神自由的体现,是不容被剥夺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个人独立意志与尊严的强调和肯定。

四、道德实践取决于个人道德自觉

个人职业发展能否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个人的道德素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个人职业发展就是个人的道德实践。这种道德实践能够取得成功还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觉性。麦金太尔认为,善的获得依据参加那种特定的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才可能识别和判断,缺乏相关经验是无法判断的。也就是说每种实践活动都拥有它的内在利益。麦金太尔还认为,这种内在利益实在追求这种实践本身的卓越的过程中获得的。[3]职业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其内在利益是促进个人不断思考他的人生,最终走向理想的心灵归宿。

先秦儒家强调“为己之学”,“为仁由己”,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儒家之学是以个人为出发点,也是以个人为归宿,最终是要让每个人自主地发展为“成人”。因此道德的实践说到底是个人的自我完善,有点类似于西方基督教的自我救赎。故道德实践需以个人的道德自觉即“自得”为基础。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先秦儒家强调在自我体悟、反求诸己的基础上的道德自律,而不是把道德标准强加于仪。在孔子看来,即便有通行的道德规范,但个人的道德行为,最终还是由他自己选择,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安”与不“安”,也即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别人无法强迫,也不可以强迫。

因此,在职业过程中,能否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甚为重要。

五、个人言行出处独立自主――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领域专家的观点,一个完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立、实施策略和反馈评估等五个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只有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准确的把握和合理的规划。没有建立在自我评估基础之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既不现实,也缺乏可操作性,很容易中途夭折。

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兴趣、个性、能力、特长、身体状况、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等。通俗地说,即弄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值得留意的是,在自我评估中还应当借鉴他人的意见,即“角色意见”,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估结论。

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在人的一生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生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间接决定了生命内容的精彩抑或平淡。职业生涯的规划,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关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必须在人格上是独立的,能够充分的认识自我。

《孟子》一书中谈到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四个人对待七仕的不同态度,对什么情况下去做官,什么情况下不做官或者辞职,这四个人的态度大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都是根据自己个人的独立判断,自主决定自己的言行出处,自主选择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凸显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这样一种独立自主有个性的人生,正是孟子所赞赏的。孟子认为君子在仕途上应当有自己的立场,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他认为君子应当坚持自己的立场和理想,不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不必害怕别人不理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儒家伦理思想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给出了很多启示。本论文的完成也给了我进一步的思考:今后要加强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作用的研究。相信也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方向。

最后,感谢于民雄老师在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方面给我的启发,让我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哲学问题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