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儒家经典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经典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经典文化

第1篇: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理了从普通煮熟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符号,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他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意思,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到时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传话”。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有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重申,旧经典才能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急需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和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着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籍贯、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作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至上”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3分)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在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参考答案

1、D

第2篇: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关键词:儒家经典 思想品德教育 争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31-01

以下是在之前关于现今有些学校实行背诵古诗词和阅读“四书”“五经”的学习要求,社会文化工作者专家们对此争议的一些观点:

持支持观点一方: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代表性人物,当然要属我国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王财贵博士,他认为,“要振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中国人,乃是因为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意义的,是有真理在其中的。”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已经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儒家文化中的“仁”和“孝”思想一直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有重要的影响,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持反对观点一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晓东认为,王财贵是在颠覆现代观念,提出“填牛”理论和记忆的“黄金时期”理论,主张让学生硬背经典。而刘晓东认为,阅读或者诵读经典,应该是建立在懂了的基础上。如果不懂就进行背或者诵读,那就是机械记诵。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明确经典对于中学生发展和思想教育的一个作用,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已经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儒家文化中的“仁”和“孝”思想一直对我国的国民思想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经典形塑了我国一代代读书人的思想、人格和精神气质,成为了国人立身处世的行动准则。其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对当代中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而今,儒家经典更是走出国门,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文化遗产。

那么,儒家经典对于中学生而言,有什么样的教育影响和作用呢?

1 培育中学生的民族精神,涵养人文情怀

我国初中生年龄普遍在12-15岁,此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显然,这个时候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思想中的“和”与“孝”可以有效激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爱民情感,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民族精神。当代学生所处家庭、教育、社会和生活,相比以前的学生,完全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更是没有遭遇过巨大的挫折。因此,当代初中生无法体会国家衰荣,更是没有较强的荣誉感。但是,当代中学生正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太阳,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至关重要。我国从2009年起,就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诗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生能够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当中感染到这样的情怀,从而转换成真真切切的爱国情感。

2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端正学习态度的方法,并对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了详细的说明。尤其是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这两句千古名言,直到现在依然不衰,孔子不仅要求每一个弟子都要端正学习态度,还要温习书中的知识点,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孔子的这种儒家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国外的很多学术家都将孔子的这种教育观点列入教科书中。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学会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还要注意教给他们新方法,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儒家文化中的很多思想观点都与目前的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一致的,其主要目的基本上是一样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美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受到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好的思想品质,不好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受到坏的影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青少年,有利于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是青少年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一旦习惯养成就将很难改变。个别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还可以带动周围其他学生的思想品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儒家思想中很多都是关于“利他”行为的精神,这导致我国未来的中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很可能会朝着“利他”主义方向发展,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因此,每一个历史朝代都会出现很多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发扬这种文化。当代学生具有基本的学习吸收能力,正如王财贵博士所说,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就像是海绵似的吸收,是整体的吸收。也许初中生由于时代的不同,无法完全地理解儒家经典,一时消化不了没有关系,可以用一辈子去消化。因此,儒家经典实际上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因为他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第3篇: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关键词:《论语》 “仁” 三维转换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25-01

一、《论语》核心思想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思想,代表着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在《论语》中具有灵魂性意义,使其成为儒家道德伦理的一个重要体系,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价值观;这不仅是中华儒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亦是炎黄子孙思想传统的一扇窗。《论语》核心思想“仁”在英文三译本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理雅各是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经典的学者第一人,其分析了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使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华人民的传统及思想核心价值观。亚瑟・韦利是理雅各之后一位伟大的汉学家,其译著多次再版,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哲学家安乐哲和罗思文掀起第三波译儒家《论语》经典狂潮,其1998年出版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槲鞣降姆译展现出新的维度,向读者们展示《论语》核心思想体系及“兼容并蓄”的哲学思想。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下《论语》核心思想“仁”的体现

生态翻译学理论中指出翻译是原文、读者、作者、委托者、译者背景等因素互联互动的整体,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论语》作为代表中国儒家学说典籍,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事迹和对话,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和道德伦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三译本《论语》核心思想“仁”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 No sooner do I desire it than it is here”。其次,《论语》核心思想“仁”的情感基础――“孝悌”和社会价值观得以展现。例如:“the people will be fraternal to their brothers”。总之,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论语》三译本在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仁”的核心思想,为翻译学及西方文化思想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论语》核心思想“三维”适应性转换

(一)《论语》核心思想“仁”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论语》乃儒家之经典,集孔子思想之大成。例如:《论语・雍也》中“觚不觚,觚哉!觚哉!”经典语句。译文:Confucius was once heard to exclaim,“A goblet is no globular――why call it a goblet;why call it a goblet?”译文中运用了两个十分巧妙的词汇globular和goblet,其中采用“头韵”的修辞手法,译者运用了疑问句语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孔子的感慨与无奈。此例说明译本对核心思想及文化底蕴在语言维转换的完整性。例如: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译文:The Master say: “a superior man aims high,while an ordinary man directs downward”。此例中经典文言句的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完全能够运用汉语语言表达习惯,深刻地解释了汉语文言句的深刻内涵及其哲理性,不仅做到适应源语与目的语的特点及不同之处,更体现出《论语》中“仁”的核心思想。可以说: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中不仅体现了《论语》核心思想,更以崭新的视角赋予译本语言的生命力。

(二)《论语》核心思想“仁”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论语》是中国儒学经典代表,其大量词汇覆盖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例如: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译文:The Master said: “The moral influence of the superior is like the wind while the moral inclination of the inferior is like grass. When the wind blows, the grass will bend”。此句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运用上较为适当,不仅表现了儒家经典《论语》对“君子”道德和责任感的赞赏,也体现了中华文化意味深长的价值观念。

(三)《论语》核心思想“仁”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论语》三译本在交际维适应的转换中充分核心思想“仁”。例如:子曰:“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 译文:If he loves credibility, the people cannot but show sincerity.If he loves righteousness, the people cannot but show their submission. If the monarch loves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he people cannot but show respect。可见,在交际维视角中,句子采用归化性的翻译方法,使西方读者易于理解。

综上所述:《论语》核心思想“仁”在生态翻译视角下,三译本通过“三维”理论转换采取了不同翻译策略对源语信息进行处理,使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被世界读者深刻理解,并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哲理和寓意,对读者了解、喜欢、传递中国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庚生.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庚生.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

第4篇: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关键词:儒家 社会教育 价值取向

一、儒家经典对社会教育功能的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下的普及教育

所谓“有教无类”,就是指教育没有等级划分,所有的人在教育面前都不应该被区别对待。这一教育理念由孔子提出并实行。这一理念下,教育成为了公平的一项衡量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教育公平,让庶民也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有教无类”发展到现代来讲,最能表现其含义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等导致很多地区的教育条件比较落后,很多孩子读不起书也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供他们读书,在此种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确保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公平的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不是根据经济条件将他们排除到教育体制之外,这项措施在体现教育公平的同时也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二)德才兼备

儒家思想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孔子主张的“仁”与“礼”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儒家经典著作的四书五经更是主张以“礼”服人,以“礼”见德,所以道德教育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到现代,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学校开展的道德教育课程以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都可以看到现代教育对道德的重视,因为无论在任何时代,道德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道德缺失而空有才华,是不会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孔子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三)“和为贵”下的和谐社会

儒家经典向来提倡“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等做人的基本原则,这种观念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文明财富,这种和平主义理念以及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所一直遵循的基本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教育给予学生的永远是爱好和平、和谐发展的人生观念。发展到现代社会,这种“和为贵”的思想更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核心原则,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推动了儒家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现代教育开始更多地对儒家经典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儒家经典的教育给学生带来和谐、和平的教育观,推动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二、儒家经典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借鉴意义

(一)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

文明是一个人文化水平及素质的全面表现,一个人人品的好坏也是通过其文明程度来展现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文明是十分重要的。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认为只有“为己”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其自身修养,实现个人文明水平的提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而这个人文明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存在于人们心中,更重要让整个社会都树立起文明的价值观,只有个人文明才能成就社会文明,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的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课题,只有人们的文明程度提升,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只有真正地树立了文明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确保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

(二)重视平等的价值观

由于儒家思想的创立背景是在春秋战国的战乱环境下,所以不难看出的是儒家经典所崇尚的最高目标就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且儒家学派还在此基础上构建 “大同社会”等一系列假想的美好社会环境更是表现出了社会稳定、民众平等的观念,在教育方面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来表现人人平等的观念。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地位,其中的“平等”思想更是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派认为一个国家的建立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施行“仁治”与“礼治”,对待贵族与庶民应该采取同样的刑罚制度而不应该区别对待,这种人人平等的理念成为我国历史发展中人民奋斗的主要目标。在现代社中,平等成为了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种价值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吻合。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的平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扬光大。

(三)诚信的价值取向

儒家教育中对于诚信的描述相当多,不论是“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还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都代表了儒家学派对诚信理念的认可,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可以体现出我国人民崇尚诚信的精神风貌,背信弃义与奸诈小人永远都不会有好下场,而这一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有违市场诚信交易原则的情况发生,造成经济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在此种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坚持儒家的诚信观念,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去进行市场交易,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社会树立诚信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结语

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对于传统国学的知识学习已经越来越少,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儒家经典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许多领域当中,不但在教育过程中有所体现,也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的形成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儒家经典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未来,我们应该重视儒家经典的社会作用,更加关注教育的现实意义,确保知识培养与道德培养的同步进行,实现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其次要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最后,要进一步巩固国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让儒家经典以及其他传统国学知识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作用,推动现代教育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继承和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发扬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敏,论儒家传统教育价值取向的现代意义[D].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4.

第5篇: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大家好!首先欢迎您参观我们学校“诵读中华经典,浸润华彩人生”的主题展板。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进校门,便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读书声那么清脆,那么洪亮,回荡在整个校园里……

这,便是我们每天二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我们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天的二十分钟,让我们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中流淌,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学生人格的脊梁。学校领导通过创建“书香校园”影响学生进而营造“书香家庭”,在不久的将来创建一个“书香国家”!为此校领导非常注意经典诵读氛围的创设。上学期,我们学校还举办了千人诵读活动。在学校中您处处见华夏经典文化——楼梯台阶上,门窗上有宣扬儒家文化的经典语句;教学区、的走廊上有宣扬儒家文化的图画……

对于这宝贵的二十分钟诵读时间,同学们十分喜欢。有的时候同学们也会感到经典文章难懂,但是老师会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讲解,还会加入生动的事例。学校还组织了读背小组、帮扶小组,形式多种多样,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快乐中诵读,在诵读中体味快乐。这样同学们就越来越喜欢诵读了。

走过岁月的长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我们品唐诗宋词,我们诵优美的诗歌,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知识要靠积累,没有记忆就没有积累,记忆力训练是智能开发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同学们通过读、诵、背,去拓宽视野、积累知识、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我们学校根据大家的年龄特点,给每个年级提出了诵读篇目建议,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成长!

在我们学校,在每一节课前诵读经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老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增添了孩子们的书墨之香。经典的诵读,还推动了我们才艺的全面发展。经典诵读,也为弘扬名族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第6篇: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弟子规》为清康熙年产间的秀才李毓秀编撰,内容涉及童蒙教育的待人接物等规矩,继承了朱熹编撰《童蒙须知》的传统,成为当时的蒙学读物之一。在清代它并不是必读的儒家经典,到了民国时期,《弟子规》之类的蒙学读物被新式教科书取代了。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传统文化出现复归的热潮;90年代,台湾省的王财贵教授发起“儿童诵读经典”教育,提倡阅读中国和外国的经典。其影响波及大陆,但在大陆被演变为少儿“读经”活动。大量民间机构和私塾主要选择“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作为少儿诵读的主要教材。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国学院”,作为振兴国学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进一步推动了“国学”的概念在大众媒体的传播。2010年,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解《弟子规》,并出版《钱文忠解读》一书,凭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使古代童蒙读物家喻户晓。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出版社闻风而动出版了《弟子规》等蒙学读物,而且不少版本直接贴上“经典”“国学”“国学经典”的标签。在内容方面,主要是添加拼音、文字解读和相关故事;在形式上多采用卡通或漫画绘图,色彩鲜艳、装帧考究,还有电子书、动漫产品等。

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从民间私塾进入了公办学校,以学校教材的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读本,同时也不断引发争议。2010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严禁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一时议论纷纷,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在2016年5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北京版正式出版,其中就包括饱受争议的《弟子规》。

诵读的争议

《弟子规》从进课堂开始就饱受争议,争议的焦点首先是《弟子规》是否可以作为国学经典。许多学者认为,《弟子规》是清代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编纂的读物,只是作为当时的幼儿蒙学读物,而不是历史上大儒的手笔,不能算作儒家经典,其内容除了道德说教就是规矩礼仪,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也不合时宜。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弟子规》是儒学的根,地位应该高于其他的儒学经典。

另一种围绕《弟子规》的争议发生在现在的学校和家长之间,这类争议是就《弟子规》本身的内容而展开。虽然许多媒体和学校宣传学生学了《弟子规》之后,行为习惯产生了很好的变化,但是许多家长认为《弟子规》中的糟粕远多于精粹,学生如果真的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岂不成了老气横秋、迂腐不堪的老夫子,根本无法在现代社会立足嘛。另外,争议的问题聚集在《弟子规》的教育方式上。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学国学,以读为要,不在于理解的精深与透彻,而在于量的积累。随着孩子们古汉语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将会深刻影响学生的诸多行为习惯,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加扎实地学好语文,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弟子规》虽是清代至近代的蒙学教育读本,但不能因为其中的部分糟粕而否定整个国学体系和古代的蒙学教育体系,所谓的育人为本、育德为先。

另一部分人认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以德育为目的的国学教育不能真正起到德育的作用,灌输式的学习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对学生的行为塑造没有任何帮助。尽管对《弟子规》进课堂的争议从未间断,学校依然在不断增加类似的国学课程。

古代的蒙学

古代私塾教育,对小学、大学有明确的区分,所谓小学属于八岁开始的“童蒙之学”,主要学习的是为人弟子在言行举止方面的规矩,而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元代规定私塾读书的日程是,“自八岁入学之后”,先读朱熹《小学》,在十五岁后“依朱子法读《四书》注”。这种阅读顺序,早在宋人所编纂的《三字经》中已有说明:“唯学,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如果说朱熹所阅读的儒家经典是原文本,其编纂的《小学》是对儒家经典的摘录和汇编,而后人参考或解读朱熹《小学》而编写的童蒙读物已是第三个层次了。所以,《弟子规》本身只是一种童蒙读物,不能称之为儒家经典。晚清民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关于中小学生是否应该读经的问题,曾经引起过多次争论。但无论各方争论的焦点如何,所谓读经都是指儒家经典而言,传统的童蒙读物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同样,关于“国学”学术界也有过争论。1923年初,、梁启超相继为留学生开列了“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其中所列举的都是中国文史典籍,并没有通俗浅近的童蒙读物。

由此看来,在当今的“国学”热潮中,出版社将《弟子规》等童蒙读物一律冠以“经典”“国学”,甚至加上“不能不读”的标签,实际上多是为了销售图书的广告词。今天的家长大多没有幼年读经的基础,其实从简单的童蒙读物开始,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未尝不是入门的台阶,只是无需将童蒙读物提升到国学经典的地位。然而,有个别教授声称:“据有关国学大师指出,‘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花果也。’这就是说,儒家的根是《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儒家的枝叶花果。”这种说法显然是缺乏古代文献常识的。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当然,《弟子规》之类的“读经热”是因为有社会需求。许多学校的老师,无论大中小学,都觉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难管理了。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仅不听话,而且对于“孝道”近乎无知。听人说学习了《弟子规》孩子就能变好,于是就送孩子去了“国学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深圳的“梧桐山”,这里在十年之内竟然经营了3000家左右的读经班,堪称中国最大的“读经村”。这些家长将孩子送到“读经班”,寄希望于孩子的学习结果而撒手不管。然而,如果家长都不守规矩,那么,也很难指望孩子通过读经而变好。中国的传统,包括儒家传统,确实有好的地方,但是,立足于熟人社会的传统道德,在城市化、市场化加速的今天,必须给予其新的内涵,才能适应现在的变化。孩子的教育重在家庭,责在家长。送孩子读经的家长们首先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尊重公共秩序,尊重他人,也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味让孩子服从和听话。传统典籍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只开老方子,不学新东西。

第7篇: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关键词:国学经典;学生;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国学经典中的哲学思想和理性思维能够给予人力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人文素养,可以塑造青少年的优秀人格和健康心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进行良好的自我约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逐渐认同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升华精神境界。

一、国学经典与现代德育教育的关系

(一)国学经典的内涵

在中国,国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家典籍就是典型的国学经典,在我们的认识中,“六艺”是儒家的核心,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后来,经过不断扩充,“六艺”成为“十三经”,比如还有《公羊传》、《谷梁传》等。除了儒家经典外,像《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读物也是国学经典,字里行间有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和处事态度。给人极大的启发。

国学经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先人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编写而成的典籍,因此有着丰富的内涵,即使在现代社会,国学经典仍旧没有落伍,而且发展势头良好,因为国学经典中的很多思想在现代社会也深受其用。例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周易》中,全书的主导思想就是“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书中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后天”就是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在庄子的《道德经》里,也有“道法自然”这样的经典语句。国学经典中还有“自强不息”、“以人为本”这样的价值理念,这些理念在当代社会也是被大力提倡的,它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与我们的民族精神相适应,所以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学经典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让国人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国学经典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关系

国学经典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深刻的内涵、伦理道德要求,而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内容与此相关联,国学经典可以作为青少年德育学习的载体,它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德育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尤其要有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民族自信力,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从传统文化中获取文化精髓,而国学经典正好能够提供这样的需求,让学生能够从经典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当今社会,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发展的中重点,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职责就在于此,只有他们学习研究国学经典,经典才能被认知,才能被广泛传播,他们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吸收到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以身作则,扛起复兴民族文化的重任。

二、当代青少年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一)当代青少年人文素养现状

随着当代素质教育的普及,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较之前有很大改观,但是仍旧存在一些不平衡之处:

首先,在学习上,由于现在学校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视野不断开拓,他们具有综合素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自我诉求能力强,对学习和知识非常重视,渴望为社会做贡献,不仅能够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外语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其次,在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上,大多数青少年有着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社会有着积极的认识,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对民族文化怀有传承和创新的决心,他们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在日常的生活中,青少年的道德感较强,能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同情弱势群体,有着很高的社会道德素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辩证思考,积极处理问题,坚持不懈,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总体来看,当代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较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异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所以在社会生活中,青少年会遇到很多干扰因素和诱惑,导致一些人的素质下降,道德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当代青少年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在现代这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技能知识比人文知识更受学校的重视,教育无可厚非地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匹配,但是,在科技社会发展的同时,对人文知识的漠视最终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从目前青少年掌握的知识来看,学生掌握的知识杂而多,很少有一定的系统性,尤其受到外语和网络的影响,外来陌生文化的吸引力会更强,而对于民族文化的掌握则较为匮乏,在调查中,青少年对于国学经典都是既熟悉又陌生,他们或许听过经典著作的名字,大致了解这些书讲的是什么内容,但极少有人进行研读,更不用说从中领悟到什么真谛。

另一方面,青少年的道德水平虽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然有道德低下的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是考试中,有很多同学为了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就采用作弊的手段,在生活中,校园暴力是典型的道德低下的表现,在物质文化丰富的今天,学生的家庭条件都较为优越,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较为严重,这些都是人文素养低下的表现。

三、国学经典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实践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社会对青少年思想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密切,彼此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厚,在这样的环境中,各种潮流席卷而来,在冲击整个社会的同时也冲击着校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为了让青少年少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顺利地进行国学教育,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力量不可小觑,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来推送与国学经典相关的节目或者内容,提高国学经典的社会影响力。

原生家庭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培养一个高素质,健康的孩子,所以,在提高人文素养上,家庭成员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多读国学经典,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就打好扎实的国学基础,这样一个有着浓厚人文素养氛围的家庭也会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帮助。

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重要场所,学校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为了顺利开展国学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可以专门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教师要进行详细生动的讲解,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体会书中的内涵,尤其要结合实践进行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真正领悟到经典中的深意。

(二)营造浓厚的国学教学氛围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现代社会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历史中被称为经典的作品也会有很多与时代不相符合的东西,所以,在学习国学经典时,我们要用发展的,科学的眼光去学习,不能盲目地去学习借鉴。首先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国学的学习,不能随大流,要看是否有意义,还要科学地学习,不能全盘吸收或者全盘否定,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有阵性地学习,将不好的去掉,留下精华;在传承和发扬国学时,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变革,不能让国学经典变为僵化的知识,而是能够与实践相联系的知识。

其次,学校和学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国学的重要性,学校要讲国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衡量和考核,让学生和教师都重视起来,而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国学的价值所在,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积极地扩宽自己的国学知识面,不断地学习国学经典,研究国学,这样才能为学生传输更有意义的东西。

最后,青少年自身对国学要有一定的认识,学习不能带有功利性,目的性太明确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去培养这种兴趣,从内心接受国学,真正认识到国学的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完善国学教育制度保障

国学虽然是历史的积淀,但国学教育却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国学教育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这就需要政府制定一些政策来支持国学教育的发展,高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将国学纳入考核范围,这样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一些学校在国学教学方面还存在问题,这是教学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因此要不断完善教学制度,制订配套的教学政策,设置科学的教学大纲和评价体系,同时在教师队伍的配置上要选有着深厚人文功底和人文素养的人来教学,不仅可以编写出优秀的教材,更能够使学生的发展更加趋向科学化。

由于现代社会,教育是头等大事,所以,除了学校之外,教育机构也是教育的主体之一,它们能够弥补学校教学中的很多不足,在国学教育中,培训机构可以投入更多的财力来支持该项事业的发展,但由于私立机构收费较高,所以很多人都是望尘莫及,因此政府就应该制订相应的政策来规范,政府可以给予结构补贴,从而让机构降低收费标准,这样才能让更多想学的人学到有用的知识,同时也会促进国学教育机构的发展,为青少年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精选国学经典

国学包罗万象,涵盖的学科较多,有文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所以,在开展国学教育时要有的放矢。现如今在社会中最为流行的国学经典是《弟子规》,这本书尤其对孩子思想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书中的大多数内容很有价值,但是,由于历史悠久,书中的很多观念带有明显的男权倾向,落后的封建思想随处可见,因此像此类书在阅读时就应该进行积极地引导,而不是任由学生死记硬背。

精选国学经典不仅可以提升当代人的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打下结实的基础,只有将优秀的国学经典留下来,民族文化的质量才会越来越高,民族才能得以不断进步,现代人才能更加认同国家和民族文化,才能进行创新和传播。

四、结语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去借鉴吸收的东西。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人们的人文素养却与之不成正比,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社会要不断地完善相应的制度,为国学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更多的人领悟国学经典,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凯麟.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J].河北学刊,2008(06).

第8篇: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关键词:儒家文化;认同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48-02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经过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思想,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因此,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文化因素,大学生极易产生文化叛逆,形成文化认同危机。

一、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现状

本文以对哈尔滨工程大学187名学生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现状,以期引起高校理论界的重视。

1.大学生了解儒家文化的来源单一且学校资源利用不足

数据显示,被调查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了解来源依次是书籍书刊、中小学教育、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学校讲座、家庭氛围影响以及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没有受过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大多忽略了文化素质的教育,只有16.1%的学生表示受过家庭氛围的影响。而且,在校大学生没有很好地利用学校资源,187人中仅有46人通过学校讲座了解儒家文化,仅占到24.6%,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流失;学校也没有很好地开展相关课外实践活动,这一项仅有6.42%的同学选择。

2.大学生对大学开设实用性学科认同度较高

大学生对高校开设实用性学科的认同度较高,69.5%的学生非常赞同在大学多开设一些类似《西方经济学》、《证券投资》等实用性强的课程。相反,受调查大学生中,仅有32.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开设《儒家文化经典导读》这门课程,54.0%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必要,占了绝大多数;而受调查的大多数理工科学生都对此表示不赞同。

3.对儒家文化的精华思想认同度较高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66.8%的学生认为儒家文化有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其中“孝”的影响首当其冲,70.6%的大学生认为儒家文化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孝”,往后依次是“信”、“礼”、“义”、“悌”、“耻”、“忠”,以及“廉”。关于儒家文化在当代存在的意义为何,64.7%的学生认为是“修身之术”,34.2%的学生认为是“对教育的贡献”,但是仍有3.2%的学生认为儒家文化是陈旧的思想,只会让人呆板。

4.对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及传播方式的不认同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以及传播方式不认同。15.0%的学生认为儒家文化在当代存在的意义是沿袭古老传统,11.8%的学生认为是文人学者做学问的工具,11.2%的学生认为是政治统治。对于当下很多文化学者都致力于儒学研究并配合主流媒体向社会公众普及传播传统文化的现象,54.0%的学生认为此现象意义重大,是对儒家文化的肯定和弘扬,42.3%的学生认为这样意义不大,能有正面影响,但多数情况是为了炒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精华思想有较强的认同,但是这种认同只是选择性认同。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出现了儒家文化认同危机。

二、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出现认同危机的原因分析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着很多的精华思想,然而,高校的重理轻文现象、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网络媒体的无序失控等因素却强烈冲击着大学生还处于形成时期的儒家文化认同,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出现了危机。

1.儒家文化的思想弊端

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是束缚人们行动和思想自由的枷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中较为明显的弊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且这种成分划分是与生俱来的,这种等级观念造就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抹杀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而中国很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或见证过很多这样机会不平等的事情,这与他们学习的西方人权、民主的思想和民主社会里人民有相当大的自由权利是相反的,因此难以认同这种从儒家文化中得来的论出生、论血统的思想是有情可原的,对儒家文化也就难以认同。

2.大学生辨别能力较低

当代大学生固有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新事物怀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在对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他们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不切合实际,不能准确、深刻、全面地认识问题;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与自觉抵制的能力,缺乏文化选择和文化辨别能力。加上他们成长于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他们往往手足无措,对健康、先进的文化和错误、没落的文化不加辨别,这使得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浅显思想表现得很认同,但是对内在深层次的隐形文化却不尽认同。

3.我国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表现出重科学轻人文的倾向,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理工科教育在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科学教育衰微,直接导致儒家文化难以进入大学校园。从调查问卷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中小学教育,而进入大学之后几乎不再学习儒家经典,只关注外语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高校中人文学科师资力量也较理工科专业的薄弱许多,教学方式也过于老套,还是以单向的说教、强制的灌输为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衰微,势必造成儒家文化教育的失落和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疏离。

4.网络媒体的无序失控

互联网使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融于网中,敞开于世人面前,我国儒家文化同样卷入交织着交流与冲突的旋涡之中。其结果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俘获,无序失控的网络文化销蚀了他们对国家、民族、正义、价值等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粗浅的表层理解上。此外,互联网的开放性也增加了社会生活的透明度。于是,社会生活不完善的一面更多地暴露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在道德价值判断混乱的情况下,只能随波逐流,盲目追随社会上的一些认同观,因此对儒家文化产生认同危机。

三、提升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大学生儒家文化认同中出现的问题,也为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必须提出有力的措施,以提升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程度。

1.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我们必须认识到,儒家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的并存。大学生在传承儒家文化时,一方面要对儒家文化有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有意义的观点,如“仁爱”思想、“孝悌”之情、“修身”之术等,然后内化为自身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对其中的“三纲五常”等思想予以摒弃。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儒家思想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正确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大学生自身应当增加儒家文化知识储备并提升对儒家文化的认知,清楚地认识到儒家文化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珍惜儒家文化,自主积极地学习儒家经典,明白儒家文化不仅仅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需要我们认同,更在于其内在深层次的伦理观意义与自我涵养。同时,高校应多举办一些有意义、有影响力的实践活动,如开设诵读儒家文化经典的比赛,又或者学校的各个讲坛可以积极发挥作用,多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为大学生讲解儒家文化的精髓,使儒家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真正从心底接纳儒家文化。

3.改革高校人文教育方式

为使儒家文化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教育部应督促高校积极鼓励教师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家文化概论”等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以学分制的形式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应注重人文学科师资力量的培养,引导教师以生动活泼、互动的形式授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多带领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创设好校园文化环境,以氛围熏陶人,提升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在耳濡目染中将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化,提升大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

4.加强对网络等媒体的监督与管理

提升大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必须加强对现代传媒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网络、电影、电视及书报杂志等现代传媒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有关《论语》的讲座、书籍、电视节目的受欢迎程度,说明广大民众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要求,尤其在物质虽然丰饶充沛而精神却相对贫乏困惑的当下,人们更加渴求及时雨露对心田的滋润。相关部门尤其是高校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加强监管和引导,以形成良好的网络氛围,以通俗、亲和的视角来提升大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

四、结语

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修身养性等观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关系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归属感,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重视科学的今天,儒家文化缺乏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这一事实我们不可忽视,儒家思想必须得到更新、改变、转化和融通,必须要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将其义理以更为恰当合理的方式体现在现代生活当中。如何进一步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以及完成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和融合,使大学生乃至普通民众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提升,是当下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M].杭州:浙江大学,2009.

[2]赖美琴.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

[3]王玉丰.试探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与成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第9篇:儒家经典文化范文

就读书内容来说,要处理好本末关系。所谓“本”,就是关切到修身立德,有助于我们走向善道、树立核心价值观的好书。所谓“末”,就是与核心价值观关系不大,非主流文化的著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实现与每一个中国人休戚相关的伟大梦想,我们必须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古代优秀文化一以贯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支撑中国人精神追求、价值理念的知识载体主要来自于儒家经典,号召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阅读儒家优秀经典,根于传统文化、魂系核心价值。倡导读经典、用经典,也成为当今的时尚。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世代流传的经典被大众反复阅读,经典成为我们话语体系中的重要文化支撑的时候,民族文化复兴的时机就真正到来了。今天,广大青年要在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上下功夫,把古代优秀的思想积淀、文化传统内化为我们修身的基础,转化为忠孝仁义之行。这样,就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文化根基。

诸多反映时代主题的优秀作品,也要成为青年学生的朋友。根据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播出后,在社会上引发了人们重温时代优秀经典的热情。《平凡的世界》彰显的伟大精神正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中国精神!厚道、友善、诚信、刚毅的美德不正是我们时代所应该大力弘扬的吗?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文艺界提出了创作新要求,指明了创作新方向。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平凡的世界》奉献给读者。

无论是儒家传统经典,还是新时代的经典著作,都以思想的力量告诉我们要做好人、做善事、做君子。这些书籍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就是我们时代所需的正能量。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已矣”,“攻”就是“治”,专心致力于异端邪说,势必会影响到核心价值的培育,对己对人都没有益处。孟子“辟杨墨”,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无不是在弘扬社会核心价值。青年时代正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读书不可不慎也!

就读书次第上说,要处理好先后关系。读书既可以明志,又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以《诗经》为例,既可以学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道理,又“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阅读可以使我们获得道德与学识的双重提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本义是学习之后经常的实践,当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与技能,应用于实践之时,学习者就会感到快乐。学必须要转化为用,知必须转化为行,方可体会“悦”的感觉。人们知礼仪、行忠信,尊重他人的同时亦获得他人的尊重,内心是快乐的;我们学科学、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也是快乐的。但是,在阅读中,我们既面临众多的修身立德之书,又有大量提升专业技能的著作。在大学里,这种现象特别表现为人文素养阅读与专业学习阅读之间的关系。但令人忧虑的是,有些学生并不看重人文素养阅读。在一次四书导读课上,有个学生明确说:“老师,您让我们背《大学》,还不如给我10分钟,多背几个英语单词。”而持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论语・学而》篇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学有先后,先学孝悌谨信仁爱之事,再去学习六艺之文。即先修德,再去学习知识与技能,“尊德性而道问学”。中国文化视阈中的“读书人”是既有道德教养又有专业技能的人。但是,现在即使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能称之为“读书人”,原因就在于这些人读的书没有修德的书,或者即使有道德修养的书,但其所读知识并没有转化为德行。

就读书用力上说,要处理好厚薄关系。《中庸》说“致广大而尽精微”。“尽精微”与“致广大”就是“厚”与“薄”的关系。我们读书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哪些书需要致广大,哪些书需要尽精微,则需加以区分。需要常读、研读、深读的著作,就是需“尽精微”的著作。这种书需要反复品味,涵泳其中,学思结合,越读越厚,最后熟知于己。有些书则需要博览、快速、略读,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当前,大学里推行的博雅教育所涉及的著作,就需要我们“致广大”,其内容既博又广,只需了解其概貌,理清其思路,启发自我就可以了,可以待之以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