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

儿童绘画在线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绘画在线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绘画在线教学

第1篇: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

关键词:谢赫;六法;儿童绘画

中图分类号:J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38-01

一、气韵生动

“气韵”是很抽象的概念,指的是绘画形象所呈现出来而能感动人的一种力量,和所表现出和谐的节奏与悦目的风致。那么儿童画中是怎么体现的呢?

在小学的美术课上,怎样将“形”与“神”关系,形是神的基础和依托,神是形的拓展和升华。有形无神的教学,其构成元素可能是完备的,却难免教起来单调。形神兼备,甚至得“意”忘“形”的教学才是境界。将美术学科知识烂熟于心,在课堂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的教学才是让人期待,难以忘怀的。

二、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是讲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即用笔要肯定有力,它是书法用笔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在儿童画中“线条”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绘画表现形式,让年龄较小的儿童独立地完成一幅线描画,由于孩子思维的片面性、单一性,决定了孩子最后所呈现的画面的构图布局不合理,到最后孩子可能会觉得画错了,或懊恼或遗弃画,失去了作画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会在线描画创作活动中,根据形式美的原理为孩子设计多样化的构图画面,画出其中一部分景物,再让幼儿围绕主题在适当的位置上进行添画。这样既不束缚孩子的表现力,又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让孩子在作画过程中,既获得创作的空间又收到自信的效果。

三、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意味着绘画创作选择对象的合度,观察与塑造形象的深入细致、正确概括。对于这一点,我想举个例子在儿童画教学中,一直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画出来,比如:画玉兰花,看到什么画什么,结果孩子的画面出现了一团一团的,我问他,这是不是玉兰花,他告诉我,老师你站远了看,当我站到他的角度,我惊奇的发现就是他画的样子,感觉就是一个个欲开放的玉兰花,我笑了。所以在孩子的眼里的“应物象形”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四、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指绘画创作必须根据具体对象正确地施色,与宗炳的“以色貌色”有相似之处。

儿童生来就喜欢五彩缤纷、色泽鲜艳的玩具。由于孩子对色彩有一种深刻的情感,因此他们的绘画作品体现出淋漓尽致的色彩。儿童绘画的特点之一,就是孩子们对色彩富有强烈的感受力和大胆的表现力,他们表现在画面上的色彩效果,时常令我惊讶不已,它是那样的鲜丽多彩,那样的奔放,那样的奇妙,所以儿童时期是孩子感受色彩和表现色彩的最佳时期。

五、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 说绘画的构图。意味着绘画创作素材的取舍与组织,画面的构思与安排。

儿童绘画在构图应用上,可以鼓励儿童不受限制地大胆创造,使作品充满稚趣。

1、画面要“饱满”。儿童画的构图一般要求“宁多勿少”,儿童观察的越细致,表现的越充分越好。

2、前后有“主次”。作品构图要遵照“近大远小”的原则,就是最前面的要花的最大,把主要形象放在最前面,次要物体和远处物体的比例适当缩小,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和秩序感,剩下的都是为你的这个主题服务的,这样孩子就明白了。

3、左右“呼应”。画面中的景物和道具要与作品主题有关系,左右、上下的内容和形式,既要区别又要有联系。

六、传移模写

将谢赫的“六法”大致分为三类或三个层面:第一类是主体层面的,即第一法“气韵生动”,表现精神的、内在的、看不见的东西、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和终极关怀,但它又寓于其他几法之中。第二类属于本体层面的,即是表现手段,方法的要求,是物质的,外在的、形象的、其中包括“骨法用笔”、“应物象形”和“经营位置”四法。第三类是“传移模写”,在”六法”中它属于另类,似乎有“凑数”之嫌。指的是临摹作品。

曾经我看到这样一则事例:“一位国内某重点小学的四年级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老师要求他画一棵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老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的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摸一样。可是当老师要求他自己再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半天也无从下笔。”通过这个事例,也反映出了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与国外不同,不能光是临摹,如果老是这样没有创新,不到真正的生活中体验,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竞争力。临摹是我们学习技法的手段,但不是学习的终点。

第2篇: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

关键词:简笔画; 线条; 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18-001

简笔画以其生动简洁的特点,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儿童在没有学会使用文字之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除了语言就是图画了,他们通过简单的线条、图形作为一种传达思想的表达方式,这也就是所谓的“涂鸦期”。这些图形充满着想象力,但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字的使用从而逐渐消失。我们都知道,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发掘想象力实际上就是开发创造力,如果这种想象力能得到很好的保持,就会对儿童的成长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简笔画就可以辅助儿童涂鸦期发展,利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夸张的表现手法,更好的训练和发挥儿童的想象力,提高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感受。

幼儿教师在教授儿童简笔画时,思想首先要明确,简笔画教学不是照本宣书的教学,而是形象绘画的一种教学活动。在简笔画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师范生的实际情况,我就现在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学生们普遍的绘画基础薄弱。针对这种状况,将来学生就业后怎样去进行简笔画教学,是值得我们教师来探究的。

简笔画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利用简单的线条来描绘和反映作画者的思想,这是人们最本能、最直接的表达方式。简笔画的特点也是由它所使用的工具来决定的。简笔画所使用的工具通常是我们常用的铅笔、钢笔等,这些工具决定了简笔画表现的形式,适用于线条和简单几何图形的表现,几根线条、几个几何图形就能构成一组完整、生动的图画。

一、熟练掌握正确的方法

无论学习任何方面的知识,方法都是最重要的。简笔画的基本表现方法主要有三种:1、线画法:这是最基础的画法。使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对象的外形特征,并适当的加以夸张,使其对象的形象更为生动。2、平面图形画法:用各种图形代表对象的各个部分,再加以组合,使其对象简练、夸张、形象生动。3、线面结合法:在线画法的基础上,加以图形进行丰富,更加突出物体特征。课前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同时掌握儿童的基本情况,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讲解时要注重示范讲解,要带领学生学会观察,从思考物体的基本形状出发。学会概括,再抓住最主要的个性特征进行描绘,每一步的方法都要不断的示范,使学生慢慢了解并掌握,而不是照猫画虎。古语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初步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绘画方法。

二、学会细心的观察

根据幼儿的成长特征变化,教师在给幼儿讲课时,要有形象的事物,使幼儿有直接的观察对象,这样能方便他们的理解。培养细心的观察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对幼儿性格的培养也有很好的帮助,所以教师一定要先培养学生们细心观察绘画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变化,概括事物的基本形状。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概括并进行加工。比如教孩子观察动物的动态变化。由于动物所处的方位和运动状态不是固定的,所以基本形状也不是固定的。比如侧面的小兔子和正面的小兔子二者的形状就不一样,正面的小兔子身子应该画成圆球形的,侧面的小兔子身子就应该画成椭圆形。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加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比如小兔子的耳朵、眼睛等,让学生自己来概括,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兴趣。

三、掌握绘画的角度

绘画最重要的是表现事物的角度。任何一个物体都会有一个能够表现其特征的最佳角度,可以把这一角度的形态作为识别物体的标志,比如椅子或车辆,如从正面或背面表现效果就不会太理想,但如果从侧面去表现它,就很容易体现生动的形象了。

选好角度之后,便要抓住表现主体的轮廓和主要特征,可以适当地忽略细节和局部。简笔画在对物体的提炼和概括中,有很多细节被省略,但最基本的特征不能省略,并且还要夸张和强调。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小兔子,一定要突出小兔子的耳朵和嘴巴,对其他的方面可以适当忽略。确定特征往往和经验有关,在一些形体差异不大的物体间就要注意到一些细节,如果把握不准,那就看你对物体的第一感觉,这时的印象就是它的主要特征。如苹果、气球等都是圆形的,但又有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它们是形体上的差异,苹果小,气球大。又如丝瓜、黄瓜等长的圆柱形的物品,形体差异变化不大,这时局部特征就很重要了。掌握了事物的特征,还要注意符号语言,学会运用、、等形态元素来概括物体的基本形状。在使用这些基本形状时,一定要与绘画的对象接近。一般包括圆、椭圆、半圆等,可以代表方、长方、梯形等及相近的圆形;代表各种特点的三角形等。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学生的个性也是各不相同的,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不管面对多少学生,什么样的学生,采用的都是相同的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创造的热情,这与现代教学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简笔画教学中出现,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简笔画内容,针对简笔画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多安排简笔画基本技法的练习。而对于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可以适当引导进行原创性的简笔画形象设计,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积极拓展创造性思维。

目前,简笔画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幼师简笔画的教学方法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育的观念在变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教师只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简笔画的创作形式,就会使学生在简笔画的学习中有更加自由的想象空间,势必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第3篇: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

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我们的着眼点在于通过系统的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促使幼儿形成独具特色、富于创新的思维品质。幼儿神经系统可塑性很大,每一种合理的教育都能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幼儿的绘画、制作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这种或那种特殊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帮助、有指导的美术活动会使幼儿的美术才能脱颖而出。美术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致力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观察力的提高,使幼儿的作品具有独创性,让幼儿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1.理解幼儿作品的特点

由于幼儿的认知、情感、视觉、动作技能等与成人不同,因此幼儿的作品表现也与成人有着质的区别,如幼儿画的衣服没有领口,画的桌子常四条腿向四方撒开,画的物体之间大小比例失调,经常采用一种符合自己愿望的想法把彼此无关的东西统统画在一起等,这些都是幼儿稚拙的表现,都带有许多主观、不合理的想法,但幼儿画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和色彩都表达了幼儿的思想和情感,每幅画都充满了稚趣,充满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尊重保护幼儿的作品

记得在一次意愿画的活动中,有一位幼儿把画得好好的画上加满了黑线条,看上去乱七八糟,让人想狠狠地批评他不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当我走近他身边时,他却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这是我画的是《红猫蓝兔七侠传》,他们正在比武,这是红猫他们在搏斗,这是……”听了他的讲解我完全沉浸其中,这就是幼儿有声的思维,其中充满想象和丰富的情感。试想如果我不听他解释而是直接去批评他指责他的画脏乱,不就扼杀了他的想象力,打击了他的积极性,我听后便只对该幼儿画的搏斗的场景与画面美观提出技巧上的建议,这样既尊重他的劳动成果又保护他的创造性,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3.评价幼儿的作品

教学活动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幼儿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都展览幼儿全部的作品,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在欣赏每一幅作品时不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下结论,更不简单地以“像”与“不像”或以成人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这样画好、画坏,幼儿没有心理负担,创作欲更强,经过审视、交流、观摩学习,心里明白谁颜色配得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得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评价,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创作欲更强,但教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更要反思教学活动的过程,善于发现不同个性的幼儿的不同特点,如让心灵手巧的孩子在线条画上获得成功;让想象力丰富的幼儿在课堂中展示作品,使他们的奇思妙想得到同伴的认可;让对色彩敏感的幼儿在涂色和色彩搭配上作表率,等等。总之,教师要创设条件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提高,使全班幼儿都喜欢绘画。

4.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创新都是通过想象,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新假设开始的,这是创新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幼儿时期正是想象力发生和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逐步提高。幼儿由于缺乏旧知识经验的束缚,想象会更大胆,更富有创新意识。想象力不仅包括幼儿对事物的联想能力,还包括他们对事物的幻想,二者都是幼儿探索活动和创新性活动的前提。正如心理学家考伯所述:“正是儿童期的幻想引发,才形成了以后所有创造性活动。”因此,促进幼儿创新教育的开展,想象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未来汽车设计展》中,我在让幼儿了解不同汽车的功能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大胆想象设计未来汽车的多种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设计了新型警车(设有跟踪器、监视器、飞行器、潜水器等多种功能)、环保车(设有吸尘器、过漉器、太阳能、空气清新器等多种功能)、游乐车(设有卡通乐园、玩具区、游戏区、太空飞行区、海底世界等多种活动区域)等新型汽车,增强了创新意识。这次活动后,在讲故事时、泥工活动时、建构活动时,幼儿总能想象、创新出新型的内容(如:房子、汽车、机器人等)。由此可见,想象力在创造性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幼儿的想象,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5.精选主题和题材内容。

主题可以来自幼儿园或班级的主题活动,也可以来自幼儿的生活或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然后据此确定题材内容,即美术形式表现的主要形象或事件。选择主题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5.1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对其有感性或有可能获得感性经验。这个内容是活生生的,曾经打动过幼儿,幼儿对此有过情感上的体验,或悲或喜,或有趣好玩。

5.2生动有趣,幼儿对其感兴趣。

5.3有想象的空间,有选择的余地,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5.4适合以美术形式表现,能形成生动完整的画面。

6.营造宽松的气氛

第4篇: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

关 键 词:素描基础训练 素描色彩 现实主义 酱油色 色彩造型

一、素描“基础”置疑

素描从绘画诞生之初就开始了,是原始简单工具的产物。素描伴随着绘画一起成长,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是素描的方法走向色彩的表现。文艺复兴开始,素描趋于成熟,已经在线条的基础上使用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随着美术院校的建立,素描基础训练也随之诞生,并普及到全世界的美术教育中。由于素描排除了色彩的直接表现,集中运用造型艺术的基础因素——比色彩更“基础”、更单一地去表现对象,所以它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这种简单的推理似乎太过于简单,但是约定俗成的简单道理,笔者认为有必要考证它的合理性。

美术教育是先素描后色彩——先型后彩。在这种教学体系下所产生的作品风格,必然是素描加色彩,也就是达·芬奇或前苏联的“写实主义色彩”。“素描色彩”能达到一定的客观真实性,并具有“素描色彩”的典型性——酱油色。这种教学体系规范了我们的生产模式,形成巨大的模仿机器,专门生产所谓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好处仅在于它服务于大众。在没有摄影之前所追求的目标,人眼的感觉是以“像”为标准。可是,摄影已诞生160多年,“现实主义”的眼睛却没有多大改变,难道我们的“现实主义”就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1839年摄影的诞生,宣告了绘画的“死亡”。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绘画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印象画派的诞生使绘画创出了一片新天地。它冲破了素描的束缚,走出画室写生,直接表现光色,注重对色彩关系的把握,使真正的“色彩”显现出来。从这一点来说,摄影的诞生促进了绘画的发展。因此,素描可以说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种模仿生活、模仿自然、模仿眼睛看到的感觉,以“像”为标准的“绘画”,确实已经达到“绘画”的顶峰,在当时来说无疑是辉煌和正确的。但当摄影诞生了,再“像”也像不过摄影了,追求“像”的“绘画”还有意义吗?即使是有意义,还能把它当作我们美术界的主流,让其一枝独秀?可是,中国的“写实主义”者却无视这种“死亡”。

摄影发展神速,已经淘汰了几拨包括统治摄影界长达20年的“湿板时代”和连行内人都不熟悉的刚一露面就消失了的APS技术,现已进入数码时代。更迭之迅速,令人叫绝称快。可是,这部分“像”摄影的“绘画”,确实还“活着”,“现实主义”仍然是我们的主流,素描还是我们衡量色彩的标准——素描色彩。

素描的标准:造型、明暗、单色。长期以来美术界都有一个共识——素描好色彩一定好。这是一个悖论:⑴造型好不等于色彩好,因为有很多抽象彩色画,没有具体的型;⑵明暗好不等于色彩好,因为,素描的明暗法,只是用了色彩三大要素的色相、明度、纯度之一的明度,是单项的明度抽取和强化,是黑、白、灰的无色彩系列, 弱化了色彩的其他两项——色相和纯度。因此,不能证明其他两项和有彩系列;⑶单色好更不等于色彩好,单色是无彩,无彩不能证明有彩,更不能证明色彩好;⑷造型、明暗、单色都好也不等于色彩好,因为它不是色彩的标准,没有资格和权利来规范色彩。

长期的素描训练养成了一种用单色造型的习惯,这种惯性思维使我们在画色彩过程中不知不觉用单色造型,结果是用色彩画素描。素描只是用单色明暗法进行造型,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误区——结实的造型掩盖了色彩的单一,素描关系取代了色彩关系,彩色画在素描的惯性思维作祟下,鬼使神差般地堕入素描造型的怪圈,养成了一种用单色造型的习惯,这种习惯形成惯性思维——在画色彩过程中不知不觉用单色造型,从而画出一幅单色造型好的“素描色彩”,便误认为“造型的好”就是“色彩的好”,这种错觉是“素描思维习惯”所造成的假象。不难理解,单色是无色彩,无色彩就是色彩的“死亡”,素描是色彩的“死亡”!

素描和色彩同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都具有造型功能。只因素描产生在先,色彩产生在后;素描训练在先,色彩训练在后——先型后彩。素描先入为主,在造型上占有主导地位,却忘记了色彩也具有造型功能,而且是更具有合理性的造型功能。色彩训练是把色彩三要素的色相、明度、纯度完好无损地统一起来,可是素描却打破了这种平衡,强化了明度,弱化和忽视了其他两项——色相、纯度,导致画面只有明暗单色的素描关系,缺少了色相、纯度的色彩关系。本来素描应是色彩的一部分,一个要素——明度,素描却,强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造成了对色彩的侵害和剥离,破坏了色彩的平衡。同样是基础,却一个被强化,一个被抽取;一个,一个遭劫持,双方矛盾、对立,不能统一。

素描过程是弱化色彩的过程,是以牺牲色彩为代价的,毁掉了人对色彩的敏感和灵性。长期的素描训练,在单色无彩中生活,不知有多少孩子的色彩天赋被它所葬送,像一个吸力极大的“黑洞”,吞噬着我们对色彩的感觉。

综上所述,素描对色彩是一种伤害;素描不利于色彩技术的存在、延续、继承、发扬;素描对色彩没有益处,在素描“基础”上,不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人对色彩的潜在能量;素描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素描没有资格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更不能作为考试标准,取消素描高考项目,势在必行。

二、确立色彩造型

色彩要想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和潜能,只有摆脱素描的束缚和羁绊,独立自主地进行表现和造型。抛弃素描,谁来担起造型训练之重任?笔者提议用“色彩造型”。用色彩造型,应该是可行的,顺理成章的。

(一)确立美术专业色彩造型科目考试

美术专业考试科目:色彩(色彩造型)

1.考试内容:静物、人物。

2.考试时间:静物和人物分两个时间段分别考试,各为3小时。

3.评分标准:①色彩造型能力。运用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按照色彩关系,将物体色彩的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物体色等,按对应位置关系准确画出物体的亮光、中间调、交接线、暗部色、反光色、投影色等,色彩关系准确,物体造型自然形成,形象立体,有空间感;②色彩感觉良好,色彩鲜艳亮丽,色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色彩感觉的敏锐程度;③艺术表现能力,想象力丰富合理。

需要注意的是:①在美术专业科目考试中,只是取消素描高考项目,强调了色彩科目考试中色彩的造型功能。色彩中就包括“色彩造型”的因素,不用特意提出“色彩造型”考试科目。色彩本身就有造型功能,随着素描高考项目的取消,素描基础训练必然要告别历史舞台,色彩将要替代素描造型的功能。因此,在色彩考试中不仅要看色彩的感觉,更要看色彩的造型能力。②在色彩造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速写科目的考试,但不要规定使用的工具(铅笔或炭笔),还可以使用彩笔和油画棒。

(二) 确立美术专业“色彩造型”科目考试可行性分析

色彩造型试验:

1.试验对象:招收从来没有经过素描训练,致力于美术,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从学龄前到成人均可。

2.色彩造型训练:

①绘画对象:静物、人物、风景。

②色彩造型:运用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按照色彩关系,将物体色彩的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等,按对应位置关系准确画出物体的亮光、中间调、交接线、暗部色、反光色、投影色等,只要画出的色彩关系准确,物体的造型就自然形成。

③评画标准:色彩关系准确,形象立体,有空间感;对色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色彩感觉的敏锐程度、色彩关系的把握和艺术表现能力;色彩鲜艳亮丽,色彩想象力丰富合理。

3.时间:大致与素描训练的时间相同。

4.论证:组织专家对色彩造型训练、结果等,进行全方位的论证。

5.结论:色彩造型训练的结果与素描训练的结果,在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比较论证,看色彩造型训练的结果是否同样也能达到素描训练所要达到的造型目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可得出结论:色彩造型基础训练完全可以替代素描造型基础训练,那么,取消素描高考项目,确立色彩造型考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