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学活动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牛津英语9A教材第六单元中有关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的教授较为复杂。我们在初二阶段已经学过其时态不变的情况,如“The teacher told us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大部分学生对人称的变化基本掌握,所以我们只需强调时态的变化。通过呈现五种时态的变化形式,再加上大量的机械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掌握间接引语的时态变化。为了增加语法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掌握本课重点语法知识,我就想到了我们经常在小学课堂上做的“悄悄话”游戏。
二、教学片段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ok?
S: Ok!
T: We call the game “Tell me what he or she said.” A student says a sentence to someone, the listener tells us what he or she said.
For example,
A: I am happy today.
B: He said he was happy today.( B同学在向C同学转述完之后,自己再说一个句子。)
I am happy, too.
C: He said he was happy,too.(同样C同学向D同学转述完之后,自己再说一个句子。)
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D: He said he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在D同学回答完后,我将句子投影到屏幕上,让其他同学判断这个同学转述得是否正确。)
T: Is he right?
S1: He is wrong.
T: Who can help him?(D同学转述有误,我耐心询问全班同学谁可以帮助该同学改正错误。)
S2: He said he had gone to the park yesterday.(我发现学生在笔头操练时正确率很高,但是口头练习,很多基础差的同学跟 不上,以致错误非常多。因此,我把S2同学说的句子投影到屏幕上,把句子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思考他说得对不对。)
S3: He said he had gone to the park the day before.
T: Very good. You are right.(结果S3同学很快把错误找出来了。于是在这个地方,我向大家再次强调时间状语变化的注意点。) Pay attention to the adverbials. For example, I visited the Palace Museum last week. Tell me how to change this sentence.
S4: The teacher said she had gone to the Palace Museum the week before.
T: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下面,我继续请大家做这个游戏,尽可能造一些生动有趣,和实际生活贴近的句子。在这期间,我把大家造的较为优秀的句子投影到屏幕上。)
T: Time is over. Let’s read these sentences together.
SS: He said he was happy today. He said he had gone to the park the day before.
The teacher said she had gone to the Palace Museum the week before.(在将近15对同学做完此游戏后,我叫全班同学集体把屏幕上优秀的句子朗读一遍,以此巩固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中的时态变化。)
三、 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语法教学比较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的积极性,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如果只是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讲授语法规则,完全脱离语言环境,做大量机械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
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这个游戏,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间接引语,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也发现活动的效能不如原本所期望的那样。比如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听的能力,有些基础差的学生无法对其他同学口头造的句子直接转换过来,因此我把句子打到屏幕上,说明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假如出现例外情况,就需要设计者灵活变通。
现对如何发挥活动的效能作如下反思:
第一,设计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相当的活动。因为各班学生的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教师要认清学生的实际水平。比如,在我设计的这个活动中开始高估了学生听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之后马上就反应,不切实际,于是调整呈现与听的顺序结果反应较好。我们也可以首先选定一种时态进行专门训练,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听也发挥了它应有的效能。
为贯彻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设一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四、工作重点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学会沟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培养学校、家庭、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五、工作措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以班主任、思政教师为主体,以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2、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以班主任、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主,重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心理理论知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
4、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广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学生思想工作。
5、开展学生心理调查,每学期至少一次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动态。
6、每学期组织实施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关键词】综合实践;视频案例;教育教学;有效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科学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比较广泛,在课程学习中涉及到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社区报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生活等内容,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受到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还存问题,制约综合实践活动发挥出价值。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发展学生的学习、创新、创造、综合能力,视频案例的运用,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创设有效的条件。鉴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综合实践活动中视频案例教学的运用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一、视频案例教学的概念及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的优势
1.视频案例教学
视频案例,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就是依据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提供教学的案例,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重要就是选择与教学内容一致的视频资料,视频案例教学,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特点,运用视频案例对教学进行辅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大多数的学校中已经得到普及,为视频案例教学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平台,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教学手段,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2.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视频案例教学的优势
首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些知识实践性比较强,如何将这些实践知识信息化、通俗化,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通过视频案例教学,将知识形象的展示出出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教学环境,增强知识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第二,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社会热点与实践的内容,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攻克这些复杂性、抽象性的知识,利用视频教学创设情境,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轻松的教学环境,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达到深入浅出、事半功倍、生动活泼的学习效果。第三,有利于改变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与弊端。在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许多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缺少重视、教学理念陈旧、目标设置随意不明确,教学内容缺少科学性、合理性,教学方式机械传统、教学评价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些教学方式的存在,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视频案例教学,有利于推进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下去。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视频案例教学的运用
1.建设基于视频案例教学的网络资源库
视频案例教学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特点的,这与综合实践活动也是相互一致的,因此,教师可以将需要运用到的视频案例或者自己制作的视频放在网络中,建设一个网站,将这些案例全都运用到其中,师生都可以观察案例,找到自己综合实践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在通过对视频案例的观察、感悟与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相互讨论,将原来自己知识体系中没有的知识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来,形成庞大的、巨大的、科学的、合理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促进食品资源的共享,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
2.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
学校要强化教师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程度,强化学生的认识,改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发展,教师需要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实施课程教学,尊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视频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素养与能力,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新要求。因此,视频案例教W的运用,需要结合正确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对视频案例教学的运用产生指导意义,逐渐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3.以活动为依托,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综合实践活动,要以实践活动为依托,实施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活动,视频案例教学的运用要以实践活动为依托,让活动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视频案例教学的运用,需要从实践活动出发,创设有效的情境,创设高效的学习方式,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化。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将实践活动的主题明确下来,然后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视频案例模式,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在学习《对蚂蚁生活习性的管擦》中,教师需要在网络上选择一些对蚂蚁观察的视频,网上有大量的教学视频与案例,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视频,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布置好综合实践活动,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运用视频案例教学需要注意到的问题
视频案例教学会对学生的视频造成冲击,直接对学生的情绪、情感造成冲击,有的时候视频选择的不合适、视频画面不讲究,画面偏色严重都会让学生产生不好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对视频案例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兴趣产生重要的影响。视频案例的选取要关注到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学效果,让课程内容科学展现出来,视频画面的构图要均衡,画面整洁简单,突出重点难点,难免学生出现心理上的厌烦、焦虑、烦躁等情绪。
参考文献:
[1]李进.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10.
[2]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6-59.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就可以利用数学问题的丰富情感激励特性,消除以往教学活动中,小学生不愿合作、不想合作的消极现象,设置声情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内在合作情感受到刺激,主动合作成为内在需要。如在探知“比例的认识”知识点的问题课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发小学生主动合作探析问题的“潜能”,利用该知识点的生活应用意义,设置了“小明去商店购物,如果将身边的钱全部买练习本可买12本,如果全部买钢笔可买3支。现在小明先买8本练习本后,还可买钢笔多少支?”,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小学生情感与问题内容产生“衔接点”,情感“发展区”受到刺激,主动合作成为自觉意识和要求。
二、丰富合作解题形式,促进小学生“能动合作”的活动深度
教学实践证明,单一、单板的教学方式,不能“勾起”学生主动深入的学习欲望,不能延长学习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问题课教学活动中,应该树立“别具一格”、“创新求异”的教学理念,丰富合作学习形式,在合作探知问题案例中,设置出具有多样性、丰富性、针对性的合作方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合作活动,促进“能动合作”的深入,延长“能动合作”的有效时间。如在“张明家原每月用水18.2吨,使用节水龙头后,原来一年用的水现在可以多用两个月。现在每个月用水多少吨?”问题案例讲解中,在探知问题条件和内容时,采用同桌合作探析的方式,在探析解题策略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形式,在分析解题方法过程中,采用师生交流的合作形式,这样,小学生在教师组织的多样性的合作探析问题案例过程中,合作探析问题的有效时间更长,合作探析的深度更加深刻。
三、利用问题解答过程,重视小学生“有效合作”的技能培养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借助于其他个体的帮助和补充,获得更加正确的解题方法,更为科学的学习技能。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应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学习能力培养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和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将探析问题的过程变为学生合作探析能力培养的过程,在引导和指导学生合作探析问题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实现合作学习技能的有效提升。如在“甲、乙两个圆柱形水桶,甲桶的半径是10厘米,乙桶的半径是8厘米,高都是24厘米。如果把乙桶装满水倒入甲桶,那么甲桶中水深多少厘米?”问题案例教学时,教师树立能力培养第一要义的教学观念,在组织学生合作探析问题过程中做好合作过程指导和解题技能培养活动,先让学生合作探析问题案例,学生合作探析认为该问题“实际是关于体积方面的数学问题”,学生再次合作探析解题策略活动,教师此时向学生指出:“乙桶装满水倒入甲桶,甲桶中水深多少厘米,实际就是求甲桶倒水后高度为多少”,从而指明了有效探析的方法思路。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该问题案例解答的方法策略是:“乙桶的体积除以甲桶的底面积=甲桶的水深”。学生在此过程中,合作学习活动有效开展,探究问题技能有效锻炼。
四、注重解题过程评价,提升小学生“高效合作”的学习素养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表现和结果,借助于教学评判标准,进行客观评析的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对教与学双边活动具有指导促进功效。在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吝啬”积极教学语言的运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都采用责问、教训的口吻,严重削弱了小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高效合作学习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生合作探析问题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释放”教学评价的“积极因子”,多给予肯定、鼓励的表扬和评判,对出现的合作不足之处“坏话好说”,以“期望性”的口气提出“期望”和“希望”,保护小学生积极主动合作的情感,同时,也能认知合作学习活动不足,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五、总结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问题;对策
开展有效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很有帮助,并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对于其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从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如下讨论。
一、小学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育空洞无物
目前,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并没有认真钻研教材,也没有对学生真实的思想情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空洞的理论灌输,学生缺乏实践。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起不到让学生意识到良好品德和行为的重要性的作用。如果不能对品德精神进行亲身实践,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2.脱离实际生活
从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来看,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案例,然后再通过交流和讨论,让他们对该案例形成统一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取得不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缺乏学生体验
教师的主观思想介入过多是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個重要问题。部分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认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模糊,如果让他们进行自由讨论,就很容易误解正确的思想品德。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导致他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让学生参与,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真正落实到行为中。
4.引入案例较少
大多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而缺少了引入意识,很少或从没有将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引入相关的案例来教学。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教材中的案例需要兼顾不同的地区,学生对这些案例比较陌生,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解决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问题的对策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例如:在教学之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后。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去探索思想品德的知识,丰富自身的道德情感体验,培养道德意志,并在社会实践中自觉贯彻落实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内化,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品德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以行为主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出学生的道德情感,改变单向输入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自己买东西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市场的商品情况,尊重人们的劳动成果,掌握一些购物礼仪和常识,初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后,到自己家附近的商业场所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买卖活动,加强学生对买东西和卖东西的感受。这些活动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和单一、枯燥的教学相比,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3.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模范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感召作用。因为小学生大多会模仿教师的言语和行为,来认识世界。基于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仍以买东西为例,我们告诉学生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时,有的学生就会指出,我们有时候买东西却会对营业员大声责骂。此时,我们就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就需要及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大家相互监督,真正做到文明购物。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趣教学活动 实效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阅读教学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从Go for it!新目标教材八年级开始,每单元都有1-2篇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不仅篇幅长,且生词多,语法复杂,确实有一定的教学难度。这就是我们一线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仍有许多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如先教单词,讲语法,后阅读做题并逐句讲解,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生只把眼光停留在字、词、句上,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课,记笔记,并未真正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久而久之,学生上英语阅读课往往会缺乏兴趣,出现了厌倦、反感情绪,并产生紧张畏惧心理,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思考,阅读效果不佳。
为改变以上状况,在阅读教学中,我大胆尝试,创设激趣任务教学活动。
二、创设激趣型阅读教学活动的意义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激趣型阅读教学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教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育部,2003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
2.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初中生一方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另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善于联想、勇于创新,喜欢带着兴趣去探求事物的根源(郑和钧、邓京华,1995)。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符合初中生年龄心理特征,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3.符合教育心理学理论。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感到新奇,产生兴趣和获得快乐,他们在学习上才能积极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激趣型教学正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旨的。
4.有助于阅读课的教学。
从阅读课的特点看,篇幅长,生词多,语法结构复杂等,但他们都是围绕着某个事件或故事展开的,而且这些事件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多或少都有联系,若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更能激起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三、在阅读课中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握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在阅读课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热情和注意力投入到阅读中。以下是我在阅读课中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的实例,让学生真正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阅读任务。
1.阅读前(Pre-reading)
阅读前导入环节的有趣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新背景知识的思考;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吸引至课内,积极主动地转入上课的状态,为下一步教学做好热身和铺垫。下面是我在阅读导入环节中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
[案例1]
在授课九年级Unit1Reading :How do you learn best?事先我知道班上有一位同学(Miss Wen)已经拿到了去美国定居的签证,不久将要前往美国,可她的英语目前还不是很好,需要在短时间里提高,于是我抓住这一实例,通过设计情景提出有趣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让同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
T: I know Miss Wen has got the visa to America. She is going to America and will live there. But now her English is not so good. She wants to improve her English in a short time. Can you tell her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
因这是自己班同学当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每位同学都非常积极地回答,帮她出谋划策。
S1: By reading more English books.
S2: By listening to the tapes carefully.
……….
T: Your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are all very good. You know different student has different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Some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are successful, but some are not successful. Now let's read the article to find out which is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English well.
这样,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都迫不及待帮她解决问题,他们都积极兴奋地投入阅读,就连“学困生”也在尽力阅读帮找学好英语的最佳途径。
[案例2]
在授课九年级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有关“Rules”阅读文章,我是这样设计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
T:What school rules do you have?
S1:Our school won't let us wear jeans at school.
S2: We mustn't have long hair. I want to have long hair. It's cool.
S3: We aren't allowed to wear our own clothes.
……….
在问及Do you agree these rules?时,有的同学回答Yes,有的回答No;学生对“仪表”。
非常关注,紧接着我“趁热打铁”说: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an article. In this article , there are some new different ideas about school rules. Some are very interesting and useful. Maybe we agree with them. And it also tells us what are the rules that a teenager should obey? Now let's read the article and find out.在我的激发下,学生很好奇地进入到阅读。
2.阅读中(While-reading)
在阅读环节中,同样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地投入阅读理解并完成阅读任务。
[案例3]
在授课八年级下Unit2What should I do? Reading“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中,我通过设计有趣的简笔画“图式结构”题,让学生带着好奇性、趣味性阅读文章,通过“图式”题的提示,学生对文章中的细节信息进行提炼,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填写信息表。然后分小组代表来抢答。
Answers: 1.Lots of homework/tests 2. teachers complain about teaching tired Ss
3.Add more class. 4.Not giving Ss time and freedom 5.Take kids to many after-school activities paring own with other children petition between families starts at a very young age. 8. Trying to plan kids' lives 9. Not giving kids much time and freedom to relax。
通过笔者设计出比喻、形象性的示意图,并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每位学生都有兴趣地积极地阅读该文章,阅读效果提高。
[案例4]
授课九年级Unit8 Reading: Being a volunteer is great.我先播放汶川大地震部分片段,让学生重温过去;之后,我对学生说现在汶川正处于恢复重建中,假如我们作为自愿者被派到那里,你们可以做些什么?接着让学生填写个人信息,开展Group-work,接着选小组长在全班作汇报.
紧接着我又呈现任务活动表,向学生说明我们几位亲密的笔友也要当自愿者去汶川,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填写自己Pen-friends信息。
刚刚讨论了自己的情况,接着填写并讨论自己Pen-friends的情况,这样学生达到了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拉近了师生间、同学间的距离,学生在这样设计的情景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愉快轻松的心情,阅读效率很好。
3.阅读后(Post-reading)
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心理流程来看:涣散――渐次集中――高度集中――开始衰退是注意力演进的一般规律(邵利群,2008)。所以,要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性、顺利性,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剩余短暂的时间,抓好“读后”关键环节。经过前两个环节的活动,学生的精力减退,注意力不强,为此,我经常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知识的学习得到巩固和升华。例如:
(1)开展阅读朗读大比拼: 先让全班认真完整地听录音,注意正确的发音和语调等,接着全班朗读,谁先读完,谁先坐下(起立读书,注意力会更集中);为避免“滥竽充数”或采取小组比拼、分角色表演等,让同学作评委,学生积极性高涨。
(2)师生间、小组间、同桌间开展问答或讨论,如就[案例1] 在小组中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就[案例2]让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What rules should Ss obey?活动; 就[案例3]分小组讨论the 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of Ss 'pressure. 学生热情高涨。
(3)根据图例、表格提供的信息或关键词,让学生叙述课文大意或仿写作文等。就[案例3]、[案例4]让学生比赛叙述或仿写作文。
四、创设激趣型阅读教学活动的思考
1.不为激趣而激趣。
创设激趣型阅读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有效的、趣味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并高效地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所以,教师必须以运用语言、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为目标(夏飞华,2006)。
2.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兴趣为出发点。初中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知识的渴望强烈,所以,英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内心世界和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3.活动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设计活动的难度层次,若难度太大,学生不仅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反而更会挫伤其积极性;另外,设计的活动任务要具体化,要有足够的语言信息,这样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同上)。
【参考文献】
[1]丁琳, 陶战勇.2005.阅读教学中的图表运用例谈[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29-30
[2]周敏. 2006.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10):17-20
[3]夏飞华. 2006.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J].中小学外语教学,(11):7-12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整合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
作为高职高专中的师范类学校,培养对象是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培养则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师范生专业发展潜能的培养是迈向教师专业化的第一步。如何培养师范生的从教素质,提升其专业发展潜能则成为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职高专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坚持以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为指导,准确合理地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既要传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从教技能。但是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特点是章节多,内容多,而实际的授课时数少,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处理这种矛盾?首先,要更新观念、更新内容、更新体系、更新要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运用能力,使教学具有实用性;其次,要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本着“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加大从教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坚持“实用为目的,训练为手段”的原则,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
“实用为目的,训练为手段”的原则是要求我们在教法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其学科特点——实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课堂对于师范生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记忆。虽然学校每年都安排一周的教育见习,但是时间短,学生只了解些皮毛,不能深入地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所以就出现了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时候做不到理论联系实践。教师讲课的时候举了很多的教学案例,很有代表性,可学生听过之后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只能是累垮老师,耽误学生。现代教学理论强调“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等多种角色。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应该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把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教学案例融入教法课堂中,加大学生收集和整理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训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兴趣。通过模拟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探索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依据学科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教师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复杂的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活动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所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下面以笔者一节研讨课为例,谈谈如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为指导,在教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
1. 适当地进行教材内容整合,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
笔者讲授的是第四章“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第四节“教学策略”中的第三个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五个内容:预习指导、课堂导学、作业辅导、板书设计、教学机智。这么多的内容不可能一课时完成,基于新课程、新课改对教师把握教材、挖掘教材和整合教材提出的新挑战,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这节课的安排是学习课堂导学中的导语、提问、讲解、板书设计,然后进行模拟教学,利用拟教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引出教学机智的内容,其余内容自学完成。整合之后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更深层次地领悟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快、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加大课前的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整合之后的教学内容也很多,所以要让学生充分预习教材内容。授课对象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中的紧张学习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布置预习作业——收集整理相关的课外资料——上课伊始进行预习汇报。通过汇报,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预习还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负担,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适当缓解因“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而产生的矛盾。
3.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质量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的教学理论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笔者采用的是点拨法、案例分析法、拟教法。 点拨法,在学生充分预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使他们更快地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案例分析法,使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结合得更紧密,让学生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能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方法,同时在拟教过程中,师生可以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教学角色。
4. 精心设计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选择引入课题的材料,因为导人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序幕,要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如本节课给同学们讲《公鸡吃米》的故事:“1938年,教育理论家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走上讲台,陶先生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讲桌上,陶先生按住公鸡头逼它吃米,公鸡只叫不吃;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公鸡挣扎着仍旧不吃。当陶先生松开手,把公鸡放在桌上,不一会儿,大公鸡就开始吃米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陶先生用这个深入浅出的道理批评了生活中那种“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的现象。其实,学生学习就如同公鸡吃米,应该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这就涉及如何处理“教”与“学”的问题,我们要做好哪些工作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的第三个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采用讲故事导人,达到“有趣、生动、引起注意的目的”,同时又为学生的练教作了榜样。
5.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落实“教学做”合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是自主-合作-探究-拟教。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教材内容,并收集整理相关的课外资料。上课伊始进行预习汇报交流,教师适当进行点拨、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共同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和使用‘教学实施策略’”。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做到教法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结合,填补教材的空白,便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同时也达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最后以模拟教学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议,讲课者自评,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在“教、学、做”中把发现、感悟、交流、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
6. 充分利用备课小组,努力实现全员参与拟教训练
一、活动凸显目标性,让活动有的放矢,提高活动有效性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航灯,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属点,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定向作用和调控作用。课堂活动若是偏离了教学目标,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活动时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让活动有明确的指向,从而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的教学中,针对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Whose…is it? It’s …进行交流,授课教师就在课前事先收集了班级部分同学的作业本和学习用品,让学生通过看笔迹猜一猜Whose book is is? 然后将收集的物品发给各小组组长,开展“失物招领”的活动,让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然后授课教师设计了chant,让学生在愉悦的说唱活动中有效记忆。
活动只有凸显明确的目标,才能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语言技能的发展,因此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理解语言。案例中授课教师紧扣语言教学目标Whose… is it? It’s…提供失物招领的语言情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作业本,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兴趣高涨,同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效运用语言进行探索和实践,有效促进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掌握。
二、活动凸显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提高活动有效性
兴趣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所在,当学生对所参与的活动感兴趣时,他们参与更主动,感知更清晰,印象更深刻。小学生好动、好玩,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会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凸显活动的趣味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乐于参与,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Unit8 Chinese New Year的教学中,授课教师针对本课的语言教学重点be going to,在教学完Story time后,在巩固和运用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活动:①通过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20年前人们的新年活动;②让学生联系实际简单说说现在人们的新年活动;③让学生发挥想象10年之后人们会怎样过新年。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地进行创造性地语言表达We are going to fly to the moon.We are going to…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开口尝试表达We are going to…
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把“玩”和“学”有效结合起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把“乐”融入枯燥的语言知识中,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用。案例中授课教师将学生不了解的20年前的新年活动展示给学生,一下子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随后的畅想未来新生活更是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掌握句型的同时更是有效提高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三、活动凸显生活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活动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枯燥的语言知识还原于鲜活的生活中,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促进知识的建构,同时生活性的教学活动也有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5 Seasons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在学生学会描述季节天气和活动之后,创设了“诗歌朗诵会”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诗歌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四人一组,画一画生活中你最喜欢的季节,并尝试给季节图配上自己的小诗,鼓励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实际运用,有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活动为语言注入了活力,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组合语言知识,成为语言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案例中授课教师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先画一画季节图,引导学生从景色、任务活动等多方面画出四季图,激活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接着让学生运用所学自编季节小诗,学生们的语言精彩纷呈,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探究能力 现状 培养策略
好奇、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小学生探究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条件。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解析问题的“历程”中,需要具有正确的探知方法和良好的探究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不断解析的过程。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挥学生探究实践的内在能动性,抓住学生现有探究水平,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探知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可见,探究能力是新课标下小学生所应具备的根本学习能力,也是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
一、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现状
一是主动探知的意识比较薄弱。小学生总是对未知事物或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心,表现出强烈的探知欲望。但小学生处在学习技能发展初级阶段,学习活动持久性不强,积极性不强。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不注重小学生能动探知情感的激发,未能抓住并利用数学学科教材的情感激发因素,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能动情感进行有效挖掘。另一方面,小学生对未知问题虽充满探知欲望,但畏惧、畏难情感依旧存在,不愿探知的现象普遍存在,主动探知的学习意识比较薄弱。
二是缺少动手实践的时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唱独角戏”,对新知内容要义的传授、问题案例策略的讲解,教师“一手包揽”,直接将“结果”公之于众,学生缺乏“动”的时机,缺少进行有效探究实践的“亲身劳动”,被动地接受知识,影响了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是学生探究实践形式较单一。由于部分小学教师未能将探究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探究活动走过场,搞形式,学生的探究方式比较单一,在引导学生探知实践过程中,就让学生采用自主探析的活动形式,导致学生探究方式单一,不能灵活运用各种探究活动的方式,探究实践水平低下。
四是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小学生学习探知的能力是在不断实践巩固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未能将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的传授作为重要任务和要求,导致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得不到方法论的有效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探究实践效能低下。
五是反思探究活动能力低下。反思是学生自我评判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究能力显著提高的重要条件。部分数学教师在学生探知分析问题活动结束后,做“甩手掌柜”,忽视对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的评价和辨析,导致学生缺少“二次探析”的时机,不能对自身或他人的探究活动进行客观、全面的思考分析,致使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发展缓慢,探究方式不科学或探究结果不全面。
二、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一是营造适宜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能动探究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是对富有趣味、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充满积极能动的学习情感。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在良好积极情感驱使下,参与探究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采用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将积极愉悦的学习情感转化为主动能动的探究激情。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枚举法”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创设生活性教学情境的方法,设置“新华小学每周安排4次课外活动,内容有体育,文艺,科技三种。如果要求一周内各种活动至少一次,且同一种活动不能连着排,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现实生活案例,让学生在现实性的教学情境中,保持积极轻松的学习情感,主动参与探知活动。
二是活化探究活动形式,丰富学生有效探究内容。方式活,则效果佳。传统探究活动效能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探究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时,要在探究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上做文章,认真学习借鉴自主探析法、合作探究式、洋思教学法、如皋教学法等先进教学经验,将自主探知、小组探究、师生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渗透运用到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在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多样性探究活动中,真正“动手”“动脑”,始终保持积极探究情感。
三是重视探究过程指导,培养学生探析活动技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做教学活动的“引导员”,还要做学习过程的“指导员”,发挥主导作用,对小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实时、科学、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并及时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出进行该类型问题解答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小学生自主独立探究活动提供有效指导和方法保证。如在“路程类”应用题解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形式,找出该类问题的内涵关系,然后在学生探究解答问题的基础上,向学生指出“路程类”问题解答的关键和策略,这样就能为小学生高效探究解答路程类问题提供有效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