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课外书的好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传统观念对课外阅读的轻视
喜欢读书本身是一件好事,从教师到家长都认可阅读的价值,可是在实际的行为当中,教师和家长却都对学生阅读课外书持一种不鼓励甚至倾向于反对的态度。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考试的内容是局限于课本之内的内容,而阅读课外书在短期内对于应对考试的帮助并不是很明显,相反学生还会因为阅读课外书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这就是家长反对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原因。有的喜欢阅读的学生,由于年纪小自制力差,对于情节吸引人的读物,他们会忍不住持续阅读,甚至会在正常的上课时间趁教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出书来看,对其自身和周边同学的正常学习造成影响,这使得大多数语文教师也不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
(二)合适读物的欠缺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和语言理解能力都还达不到理解优秀文学作品的程度,只能阅读一些浅显的少儿读物,比如文学名著精简版、童话故事等。但是这些面向小学生的读物质量参差不齐,虽然不乏好的有益的作品,但是有的作品却空洞无物读之无味,而有的读物则三观不正,不经选择的大量阅读对学生而言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现在产生了大量面向青少年的网络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题材多为穿越、仙侠、校园言情等,小学生过早地接触这样的读物,会对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使得他们产生扭曲的价值观,对今后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合适的读物对于小学生阅读是十分关键的,需要进行慎重的选择,而优秀读物的缺乏也使得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
(三)现代科技对阅读的冲击
读书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消遣,特别是阅读课外书,小学生选择的多是生动有趣的故事类的书籍,其他类似散文、诗歌之类的作品,他们还接受不了。阅读课外书一直都是学生学习之余的重要消遣方式之一,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等的普及,学生在学习之余可选择的消遣方式更多,手机游戏、漫问、动漫等娱乐作品由于其简单直观,娱乐性更强的特点,比书籍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现代化的娱乐方式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使得学生在做功课之余根本无暇静下心来去看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玩手机玩得好的小学生越来越多,喜欢看书的小学生则越来越少,现代的娱乐科技既给社会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在侵蚀着原本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
二、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阅读对于小学语文的益处是十分深远的,但是影响小学生阅读的问题却都是十分棘手的难题,这要求学校和语文教师能够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规避这些问题,使得阅读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一)开设阅读课,培养阅读习惯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帮助的。但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寄希望于让学生在每天放学后能拿出固定的时间来是不现实的,动漫、游戏的诱惑力远远超过小学生自身的自制力,所以需要在校期间让学生每天都有专门的时间来阅读,通过让学生每天坚持阅读,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开设阅读课,语文教师应该抛却功利心,不要带着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来学习什么作文技巧、阅读技巧之类的目的来让学生阅读,而纯粹地让学生享受阅读,只有这样在今后没有阅读课的时候学生才会愿意阅读。
(二)合理选择读物,交流阅读心得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读物教师应当严格把关,避免不良读物毒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读物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同来进行区别对待,低年级的学生应当以中外优秀的童话故事类的书籍为主,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应该接触《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现代汉语版本。阅读是一个人的事,但是当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感悟时则会有向人倾诉的需求,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可以通过在阅读课上让学生跟身边的同学交流阅读心得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这种倾诉需求。交流的形式可以以平时学生之间相互聊天的形式进行,避免出现让学生起立或者在讲台上陈述的形式,以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三)顺应科技潮流,传递阅读理念
科技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小学生在没上学不识字的情况下都可以把手机游戏玩得很娴熟。比如很多小学生都十分热衷三国题材的游戏,对于刘备、曹操、张飞、赵云之类的名字都十分熟悉,可是却又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向他们推荐《三国演义》的故事书,让他们能够在书中了解游戏当中的人物,使得他们在玩游戏之余也能够沉淀一些文化底蕴。另外,科技的发展也革新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手机、平板、电子书等都可以用来阅读,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电子书来消除学生对于大部头纸质书的负重感。
三、结语
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家长虽然意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但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保守,只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努力考个好的大学,以后便会有好工作、好生活。他们忙于打工赚钱,致使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家里的老人更是不能理解课外阅读的概念,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考试能有好的成绩足矣。还有的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籍只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影响孩子的成绩,甚至觉得看课外书的孩子都是不务“正业”。即使一些家长的态度相对开明,但对课外阅读依然心存怀疑,一旦孩子成绩下滑,便归咎于课外阅读。
二、改善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也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阅读能力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提升,没有兴趣作为依托,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中学生的阅读范围有限,对其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品位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学生性格不同,他们的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倾向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步培养其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从多角度指导和启发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1)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阅读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和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或给学生推荐书籍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培养及视野扩展,既要广泛涉及,又要精选书籍,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为学生推荐与其知识水平相当的课外读物,刺激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求知欲。(2)运用多媒体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日常教学,它虽然能使教学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但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网络存在很多“诱惑”,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利用它,而是上网成瘾,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就需要教师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搜索有用的信息资源,将它作为课外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而且在网络上阅读,能够对阅读内容进行实时的评价,学生在与网民的实时讨论和碰撞中,思维得到发展,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3)从教材延伸,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让学生将需要阅读的内容留到课后再进行阅读,把省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活跃的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起到督促作用。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引自课外书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段落的出处,让学生看过原著之后再次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让学生不仅能接触更多的著作,也能对课本知识加深理解。
2.尽量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适当地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仅能让学生从紧张的功课中得到放松,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应该让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能力对于自身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觉对课外书籍进行品味和欣赏,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学校应完善配套设施
学校应该从多方争取经费,让教学设施与实际教学相配套。农村中学也要建立并完善图书室,充实图书室藏书,尽量延长图书室开放的时间,因为那是多数学生唯一的课外阅读来源。只有硬件齐备,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只有书籍的完善和内容的充实,才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领略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乐趣。
4.指导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转变观念,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
1.转变家长的观念。借助家长会,请有关专家给家长们做报告,介绍课外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通过电话、网络视频、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使之转变观念,重视阅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2.转变学生的观念。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可以从课外书中获得精神食粮,学到好词佳句,学到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提高,仅凭课内的篇章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适量的课外阅读。阐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学生就不至于课余时间沉迷于电视动画片、网络游戏了。
3.转变教师的观念。近些年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及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真正给孩子减负,留出时间让他们看书。
二、广开门路,丰富学生的课外读物
要顺利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首先是要创造条件,广开门路,为学生提供可读之书,保证书报的数量和质量。
1.鼓励学生订购书报。现在有部分学生手头上有一定数额的零用钱,要引导学生把钱用在购买书报上。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学校、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或小组订阅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报。
2.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学校图书室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场所和教育资源库,学校应建立和健全图书借阅制度,让藏书发挥应有的作用。
3.号召学生和家长自愿捐书。要号召学生和家长为学校、班级捐赠书报,充实学校图书室,组建班级的图书角,建立书报交流、轮阅制度,实行资源共享,营造读书氛围。
对一些旧书和过时的报纸杂志,师生可以自己动手,选、剪、贴、描、画,自制课外书,变废为宝。
三、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前提条件。
1.加强阅读动机的培养。可向学生讲述一些作家、名人通过读书走向成功、成才的故事,激发他们读书看报的欲望。也可请班上或学校里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介绍他们的读书经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读书看报能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成绩,进而产生强烈的课外阅读机动。
2.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教师首先要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交流读书看报的体会,讲述读书看报中所得的趣闻逸事等,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这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将会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3.搭建展示成果的平台。经常举办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继续阅读的信心,而且能帮助学生把这种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长久地保持下去。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就要设计、组织一次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会,如:背诵诗文比赛、读书笔记展示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知识竞赛、故事大王评选活动等,为学生展示读书成果搭建平台。
四、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扩展知识面。
1.课内指导,教之以法。要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自学能力,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必要的读书方法。
阅读步骤指导。初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对课文最直接的、初步的印象。精读——把握课文重难点,理解重点字、词、句。诵读——体会文章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阅读方式指导。主要有问题式阅读、超越式阅读等方式,应根据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阅读技巧的指导。要根据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采取不同的方式。
写好读书笔记,注意知识的积累。要教学生记录什么和怎么记,比如可以记成语、名言、重点句子、描写生动优美的语段等,并根据内容分类记录,注明出处。
2.课外指导,拓宽引申。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拓宽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数量,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
(1)选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课本中的范文,门类众多的报刊都是学生阅读的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可以结合教材选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选读。
思考作业布置中出现上述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作业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而是生硬地把自己的愿望机械地施加于一群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 二是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外学习包括课外作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仅仅把作业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查漏补缺。 三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狭隘地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包括做作业,其目的就只是为了掌握好每一册书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掌握课本上的生字、新词、句类、片段、篇章,从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要改变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前提是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一、学生是主人的观念
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有创造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二、作业即自学观念
当今世界,知识庞杂,而我们的课时有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
三、大语文教育观念
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以说教材只是例子,而教学是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
教师如果能树立好正确的观念,就能采取正确的策略,改革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外作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帮助学生明确三种思想。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作业即自学”、“语文无处不在”,而“作业即自学”则是三种观念的核心。要让学生从传统的“作业即按老师的要求巩固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白作业是为了提高能力自身能力,作业过程完全是自我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能避免逃避作业、应付作业等无效劳动。
2、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
(一)自我检测的习惯。课本知识巩固作业在低段来说,适量的抄写记忆还是很有必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老师在设计作业上可以投其所好,以趣味取胜。(二)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以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学生头脑,增加学生文化底蕴;三是科普读物,包括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促使其树立远大理想。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作好摘录,并写好读书笔记,真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浓浓的文化氛围,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在日记本上能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的财富。
3、引导学生做好三类作业。
关键词:作业布置问题措施
一、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几种问题
1、“一刀切” 问题。教师经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别,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
2、机械重复的誊写作业布置较多。教师往往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来誊写一些课堂上应该掌握甚至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作业含金量极低,不只浪费了学生时间,还禁锢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发生厌倦心理。
3、读写训练随意性较大。有些教师没有把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纳入语文作业惯例,而只在课本知识学习暂告一段落时临时地、突然地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练笔。致使学生心理上、生活上缺乏作业准备,技能上缺乏积累,因而只能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教师的突然袭击,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要改变作业布置中存在这些问题,其前提是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1、学生是主人的观念
学生不只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有发明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 作业来,肯定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2、作业即自学观念
当今世界,知识庞杂,而我课时有限,如果我课堂只是教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
3、大语文教育观念
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以说教材只是例子,而教学是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
三、教师如果能树立好正确的观念,就能采取正确的战略,改革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外作业,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协助学生明确三种思想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作业即自学” 语文无处不在而 “作业即自学” 则是三种观念的核心。要让学生从传统的作业即按老师的要求巩固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白作业是为了提高能力自身能力,作业过程完全是自我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能防止逃避作业、应付作业等无效劳动。
2、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
(1)自我检测的习惯。课本知识巩固作业在低段来说,适量的誊写记忆还是很有必要,为了防止重复劳动,老师在设计作业上可以投其所好,以趣味取胜。(2)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以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空虚学生头脑,增加学生文化底蕴;三是科普读物,包括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促使其树立远大理想。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作好摘录,并写好读书笔记,真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3)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生活离不开浓浓的文化氛围,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日记本上能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的财富。
3、引导学生做好三类作业
【关键词】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课外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中儿童年龄界定在12岁以下(小学1―6年级学生)。
这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常年缺少父母、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他们不仅存在管理缺位、情感孤独等问题,尤其是以课外阅读为主体的精神生活也较为贫乏。教育专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一定的阅读积累,成就了一个人一生的生命底色,影响和改变儿童未来的命运。那么如何引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呢?笔者依据一年来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结果,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建阅读条件
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比较浓厚,但是现有的阅读条件不能满足他们的课外阅读需求。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创建阅读条件,让孩子们有书读,有时间读。
1.班级建立“图书角”
班级建立“图书角”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对占班级学生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说却意义非同寻常。因为通过“图书角”的建立,不仅可以让部分非留守儿童把自己读过的课外书放在“图书角”里,达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可以鼓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主动发现或购买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从而提升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
2.保障课外阅读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在课外,但是对于家庭本就缺乏书香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说,如果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在课外显然是不合适的。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障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时间:
(1)下午上课前半小时课外阅读。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管,他们到校时间往往比较早,每天中午大约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他们除了做作业,就是无所事事。所以,抓住这一时间段让留守儿童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孩子们心灵的成长、精神世界的丰富将大有帮助。
(2)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自由阅读、交流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很好地发挥了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同时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每天布置30分钟课外阅读任务。每天布置家庭作业时,将阅读课外书作为一项常规作业,占据30分钟。
3.鼓励家长创建“书香家庭”
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庭的影响举足轻重,尤其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和校信通的方式,宣传课外阅读的好处,促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长的有效配合,创建“书香家庭”。首先,教师要指导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长按照孩子的要求为其提供读物,初步建立“家庭书架”,并不断丰富“家庭书架”的内容;第二,保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家里有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家长除了配合学校外,还要加强自身修养,主动参与孩子的阅读,起好榜样p引领和督促作用,从而形成引导和督促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合力。
二、加强阅读指导
1.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讲解课内知识的同时,用课外知识的火花来点燃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遨游,更好地激发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教学《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后,教师可介绍《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引领,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阅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所在,进而拓宽阅读面。
2.推荐好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可见,推荐好书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成长规律来推荐好书,帮助他们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如《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小王子》等。
3.阅读方法指导
教师要帮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将课内学到的精读p默读、略读、浏览p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不同读物的阅读中,并能随时指导和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指导写读书笔记。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并定期进行展评。
三、 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可以结合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在班里开展以阅读为载体的综合活动,如评选“阅读之星” “讲故事”“读书汇报会”“读书笔记展评” “我最喜爱的书”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从而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享受阅读的乐趣,增强阅读积极性,真正体会到“书香”。
通过以上措施的开展,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量明显增多了,阅读已渐渐成为一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自发行为。总之,引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培养他们广泛的阅读兴趣,丰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语文积累与人文底蕴,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成长的必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江立华.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
[3]阎国利,吕勇.阅读策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35.
[4]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87-01
二十一世纪知识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高效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是他们学习的基础,是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义务教育新课标明确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生六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左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教会学生求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没有书可读。由于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不重视子女的课外阅读,很少给孩子买课外读物,一半以上的学生一本课外书也没有。这样导致孩子想读课外书,却无书可读的状况。
2、有书不能读。据我们调查发现山区农村小学图书室藏书少则几万册,多则十几万册,但因学校人员紧缺,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导致图书室无法正常开放,学校有书学生想看看不到。
3、课外不读书。农村学生在校外有很多的闲暇时间,但因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70%以上,孩子由祖父、祖母或亲戚朋友照管, 电视、游戏、玩耍替代了孩子们的书籍,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去阅读课外书。
4、不会读课外书。不会选书,大多数只读作文书、漫画书、“口袋书”等,内容单一;不会默读、略读和精读,读书不动笔墨;没有读书计划,不坚持课外阅读。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高效阅读的策略
1、分段推荐小学生课外阅读书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可采用朱永新教授牵头为中国小学生推荐的30本书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阅读书目。还可根据每个年段的特点,分段配备选读书籍,如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图画故事、童话、儿歌、绕口令和笑话一类的图书;三、四年级阅读连环画、故事、童话、寓言和科学启蒙读物等;五、六年级阅读神话传说、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科普常识、科学幻想和小发明、小制作等。
2、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兴趣
(1)创设阅读环境。在校园醒目处和走廊悬挂激励学生读书的标语(独具特色的诗词、名言警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阵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校园内的每一块黑板、每一面墙壁都渗透出醉人的书香。
(2)设置“连廊开放式书吧”。在学校的长廊或学生休息厅设置连廊开放式书吧,对连廊书吧环境进行精心布置,书吧的墙面上张贴阅读标语,书架上摆放各类书籍,所有学生在任何时段都可以在书吧阅读。
(3)设置阅报栏。学校可为学生征订一些报刊,把这些报刊摆放在宣传栏里,每周更换一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4)设置好书推荐栏。语文教师可以到学校图书室精选一部分适合自己班上学生阅读的、能陶冶学生情操的好书,在栏内精要地向学生进行内容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5)设置手抄报专栏。每月展出一次学生的手抄报,展示学生读书成果。每学期结束全校以年级为单位,举行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
(6)开展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评比活动,保证阅读深入持久
学校每期举办读书笔记、讲故事、故事创作、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开展“读书之星”和“优秀读书家庭”评选活动,激发阅读兴趣,保持阅读热情。
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促进高效阅读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程;在校内外进行“一日三读”;开展“家庭读书”活动。
(2)构建课外阅读五种课型,强化课外阅读指导。
①好书推荐课。向学生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与教材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与教材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把从课外读物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②阅读方法指导课。从“导读、浏览、阅读、交流”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读好一本完整的书。导读(读书的封面、环衬、扉页、封底);浏览(浏览目录,了解本书的结构方式);阅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与父母共读);交流(展示读书成果)。
③群文阅读课。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字,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推理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④阅读汇报课。“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体会的一种课型。学生可吟诵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诗词,可讲述一个动人的情节, 可分析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介绍一种写作方法,也可谈谈自己的感想。
⑤佳作欣赏课。教师选择一些内容浅显而文质兼美的文章,组织学生品味鉴赏,引导学生读读背背,从中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积累规范语言,扩大视野,培养语感,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3)指导学生学会写课外阅读笔记。
【关键词】山区 低年级儿童 共同 阅读 习惯
一、与孩子们共读的背景和界说
我县地处大石山区,我校是县城一所镇级小学,少数学生是干部职工子女,大部分孩子来自农村。我校正在开展南宁市十一五时期课题研究——《新课程下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活动。2012年秋季学期,作为课题的执行人,我和课题组的老师们制定出研究的调查问卷,我们对本校的13个班级共806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12个班级共634份问卷。其中有一项是关于阅读习惯的调查,比如:“平时,你喜欢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吗?”提供的答案有三项: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C不喜欢。
调查结果显示:就这个问题,选填“非常喜欢”的人数占60%,“比较喜欢”占39%,不喜欢约占1%。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但是,他们具备良好的读书习惯吗?那些选择“比较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存在哪些方面的原因呢?是因为没有书?不会看?还是没有养成好的习惯造成?这些都是值得我研究的问题。
我执教的班级是三年级,有65名学生。从我班的调查问卷汇总表来看,有65.9%的学生喜欢看课外书,比较喜欢占27.7%,不喜欢的占0.6%。根据本班实际条件和学生阅读现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产生了与孩子们共读的研究和实践。
与孩子们共读,指的是父母或教师和低年级孩子们共同阅读一本书,或陪孩子们阅读(孩子和大人各读一本书),也可以是家长(或教师)读给孩子听,抑或是和孩子一同背文段。实践证明,与孩子们共读,是培养山区低年级儿童阅读习惯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二、与孩子们共读的实施方法
(一)和孩子一同阅读
1.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在班上,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书目,如《儿歌300首》《不做小霸王的故事》系列、《格林童话》《小故事 大道理》《中华诗文学习》,以及南宁市“好书伴我成长”活动推荐的书目,如《草房子》《爱心树》《稻草人》……教师帮助孩子们精心挑选内容丰富、充满童趣的图书,防止了孩子们借书、购书的盲目性,保证了读书的质量。
低年级孩子阅读课外书,会有囫囵吞枣的现象,或水过鸭背,蜻蜓点水。睡前30分钟,如能和父母一同阅读,读毕,父母能就一些故事情节、用词造句、人物对话、人文内涵等方面提醒孩子留意,无疑会逐步养成细心涵咏的好习惯。
2.家长陪同孩子阅读。
家长除了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之外,可以陪同孩子以读书的形式共同阅读。每天晚上睡前20-30分钟的时间,家长阅读自己的书籍,孩子读自己的课外书。家长和孩子各自读自己的书,有助于营造轻松宁静的读书氛围,同时家长的悉心阅读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榜样和表率作用,毋庸置疑,长此以往,孩子们必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日积月累,学生们读书量必然大增。
3.教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
某些家长不能陪同孩子一起阅读,教师和孩子们在班上一同阅读。每天,利用晨读时间或一节课的时间,老师和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阅读课外书。而老师自己也要阅读一本书,因为“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语)。
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在整节课末尾10分钟时间就“你读了什么书?” “故事里哪个地方给你影响最深?”“你对故事里的哪个地方(人物、情节、词句)最感兴趣?”“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你会怎么做?”等等,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有助于进一步升华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二)声情并茂地读给孩子们听
同样的,除了孩子们共读之外,绘声绘色读给孩子们听也是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的方式。低年级的孩子,阅读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对于阅读还有一定的困难,无疑,读给他们听可以启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课上,教师读得声情并茂,还可以在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一些读书方法。比如,教师在读《不做小霸王的故事》中的《小兔子哭啦》一文时,时不时地停下来,向孩子们提一些问题:“你们猜,小兔子老是嘲笑别的小动物,它后来会出现什么事情?” “如果有人嘲笑过你,你会怎样对待他?”。让孩子们一边听一边解决问题;有时会停下来,让孩子们对后面的情节进行想象,如:“小兔子的嘴唇跌裂成了三瓣嘴,别的小动物看到了会怎样?”有时让孩子们重复一下听到的好词语、好句子。优秀的童话故事书蕴涵丰富的人文情感,教师每次都声情并茂地读,孩子们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一本好书的巨魅力,就会激发他们去读书,爱读书,久而久之,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三)和孩子们一同背诵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天津市教科院最近公布了一项对市1435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课外书“魅力”不敌看电视;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课外阅读重读图轻读文;阅读“大部头”作品感到吃力等。看到这则报道后,我也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课外阅读的调查,以下是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1.从阅读兴趣来看,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看书,三分之二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参加文体活动、上网等。这说明游戏、网络、电视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
2.从阅读的感受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看书是一种快乐,也有少数人看书的范围是家长或老师规定的,而他们却觉得不想看这些书,认为这是一种负担。
3.从课外书的种类来看,学生阅读的大多是较为浅显的,品位不高的书籍。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那些图文并茂、轻松时尚的漫画类与卡通类口袋书备受追捧。
4.从课外书的来源看,从书店购买课外图书是小学生课外书籍的最主要来源,参加调查的同学都从书店买过书。还有一些同学已经学会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借书,扩大阅读范围。另外也有从同学处借阅的。
5.从阅读的时间来看,大部分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天不足20分钟。根据调查,学生的作业相对偏多,虽然课外书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只能从周末抽出一丁点时间看一小会儿书。
6.从阅读的习惯来看,许多学生阅读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学生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更有甚者,事后有时连书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都讲不清楚。
二、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基础。首先要允许学生自由阅读,激起学生的阅读动机。平时,老师可以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朗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或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可以每周抽出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书。也可以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如引导学生制定一份近期阅读计划,制作好书推荐卡、读书卡片、书签、读书小报等。
2.努力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学生应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而且应该为课外阅读留出适当的时间和布置适当的任务,使课内外紧密结合,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样的有机结合下,培养得更加深厚。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缺啥补啥”的功利性阅读观念。
3.重视推荐学生的阅读书目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为教师,须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帮助学生借阅或购买。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加强与课内阅读的联系,还要注意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以及不同对象的不同阅读爱好。如果强制性地安排同样的书阅读,肯定会有不少学生不喜欢老师推荐的书,不喜欢书便不会有兴趣,便不会认真去看,结果只能是看了也等于没看,浪费时间和金钱。
4.亲子阅读打造家庭读书氛围
家庭在课外阅读中承担了很重要的任务,家长有责任来营造家中浓郁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向家长建议:①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阅读形式可以是让家长给孩子朗读,或者让孩子给家长朗读。②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或者带孩子到家中藏书较多的朋友家中,或者让孩子学习约好朋友同去图书馆、书店的习惯。③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5.科学引导学生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