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综合管理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综合管理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综合管理流程

第1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城市水生态系统在生态城市的构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公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是当务之急。由于公园水体是小水域系统,对于一些河流、湖泊的污染治理方法只能吸收借鉴。虽然我国公园水体污染情况不同,但根据具体条件,扬长避短,采取以生物、生态为核心多种技术的优化组合方法将成为今后公园水体污染治理的一个较好发展方向。

柳荫湖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柳荫公园内,周围是居民和商用住宅区。湖水面积7公顷,水容量7万M3。该湖为城内湖,无地表水源,水体污染已达V类水体水质(近似生活污水)。居民小区生活污水排放渠道也注入柳荫湖,成为湖水最大污染源,加上公园内公厕及宾馆饭店所排污水直接进湖,使湖水富营养状况严重。因此,柳荫湖急需稳定、经济的补充水源。本工程用城市管网的生活污水经深度处理作为景观水补充水源,采用先进的水解酸化技术、生物脱氮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生物废气净化技术等,依靠经过专项培养训化的微生物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实现水体净化。

工艺流程说明

贫水期,引市政管网污水经该生化处理后补充湖水,日处理能力为750-1200m3(可调)。同时泵取湖水经高效曝气溶氧系统充分增加湖水溶氧含量,提高湖体生态自净能力,最大日处理能力为1200 m3。

丰水期不再取市政管网污水处理补水,直接调取湖水经高效曝气溶氧系统处理后返往湖中,最大循环处理能力为1200m3/日。

生物净化处理系统首先引取市政污水送入调节池,来水端设置格栅拦截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杂物,调节水量水质释放氧气;然后泵送入厌氧反应塔进行厌氧生化处理,污水在塔内停留3小时后再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塔,同时进行曝气,经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后,污水中有机物得到大幅度降解,接着水自流至生化反应池中。

厌氧、好氧反应器及生化处理在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同时,一方面完成生物脱氮的功能,一方面完成生物除磷的作用。

生物脱氮主要是依靠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使废水中的含氮有机物转化成氮气,从处理系统中去除;

生物除磷主要是依靠聚磷菌的作用,在好氧条件下充分吸磷,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辅助化学絮凝作用,从而达到除磷的作用。生化反应池出水经微絮凝气浮进一步消解难降解有机物和脱色。

为了保证达到回用水水质指标,生化处理出水必须进行深度净化。深度处理采用接触过滤工艺及臭氧-生物活性碳工艺。出水经二氧化氯消毒后,从假山瀑布跌入落水池,然后由溢流口进入湖中。

同时抽取湖水经汽水混合器,连同高压空气进入高效曝气溶氧塔停留2小时,充分溶氧并高效消毒除臭后的水经管道送入湖中,促进湖水循环,改善湖水水质。

臭气处理:

根据本工程水质特点采用的治理方法为液体吸收加活性炭吸附二级净化方法。第一级净化设备采用高效液体吸收填料塔,吸收液为碱性液体,吸收液能有效吸收致臭物质,吸收塔中填充了特殊花型填料保证设备高效净化率(>95%)。第二级净化设备采用高效活性炭吸附罐。吸附罐内吸附剂为高效活性炭吸附剂,吸附剂能有效吸附有机气体和无机气体。吸附罐内活性炭吸附剂使用周期较长,不必因频繁更换活性炭增加设备运行成本,也可省去为活性炭再生而添加再生装置。

噪声控制

由于中水处理站位于居民生活小区内,在工艺设计及处理设备选型时综合考虑采取低噪音回转式鼓风机置于地下泵房措施,有效降低了运行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项目亮点:

1 工艺完善,稳定可靠

厌氧、好氧反应器及后续生化处理在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同时,一方面完成生物脱氮的功能,一方面完成生物除磷的作用。生物脱氮主要是依靠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使废水中的含氮有机物转化成氮气,从处理系统中去除;生物除磷主要是依靠聚磷菌的作用,在好氧条件下充分吸磷,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辅助化学絮凝作用,从而达到除磷的作用,有利于控制湖水的富营养化。

2 工艺灵活,技术先进

工艺中可以好氧塔为枢纽,通过系统运行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国内外成熟工艺接触氧化,同时采用了一批先进的工艺设备(臭氧发生器、二氧化氯发生器等),技术先进、设备运行成熟可靠,处理效果好。

3 清洁生产,自然和谐

工艺充分结合了园林设计、湖泊治理等诸多领域,从工艺实际出发降噪、除臭,避免了各种扰民因素,达到工艺运行零污染,中水出水从瀑布跌入湖中,形成一道自然景观,使工艺系统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

4加药量低,运行费用低

由于工艺本身的特点,药剂投加量是常规技术絮凝剂投加量的1/ 3 ,随着周期产水量的提高,电耗也随之减少很多。

5工程效率高

节省占地面积,模块或系统构成,自动化程度高,安装调试方便。

关键技术

内循环同步脱氮水解酸化好氧技术

在示范工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内循环同步脱氮水解酸化好氧反应器,通过改变曝气器布设的方式和空间位置,在提高曝气效率的同时,通过水力作用在反应区形成纵向的循环,每一个循环,又是从好氧区过渡到厌氧区,在同一个反应池内实现硝化反硝化,完成生物脱氮。

内循环同步脱氮水解酸化好氧反应器的COD去除效率高,生物脱氮效率高,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剩余污泥产生量很少。

臭氧-生物活性碳废水深度净化技术

利用臭氧氧化作用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相结合,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有很好的处理作用。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将溶解和胶体状有机物转化为较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并成为碳床中微生物的养料来源。在活性炭床中,有机物吸附在碳粒的表面和小缝隙中,微生物生长在碳粒表面大孔中,有机物首先被活性炭截留、吸附,然后被微生物通过细胞酶的作用降解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从生物碳的工艺原理来看,活性碳只是为生物生长,进行生物活动的一个载体,所以活性碳的失效周期将大大延长。

一体化生物废气净化技术

生物法处理臭味气体,是利用经过驯化后的微生物将恶臭物质氧化分解成为无臭的水和二氧化碳,或者其他简单物质,从而达到脱臭的目的。微生物在氧化分解污染物的过程中,还将恶臭物质转化为自身营养物,微生物得以产生新细胞,继续繁殖。

生物处理废气的历程有以下三步:(1)废气首先与水(液相)接触,由于气相和液相的浓度差以及污染物在液相的溶解性能,使得污染物从气相进入液相(或液膜内);(2)进入液相或固体表面生物层(或液膜)的污染物被微生物吸收(或吸附);(3)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污染物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被分解、转化成无害、简单物质。

本废气处理系统采用的是生物滤池技术,其中生物活性填料为特有配方技术的有机填料,是由具有吸附性的滤料(堆肥、树皮等)附着能降解、转化恶臭物质、有机物、氨以及硫化氢等的微生物构成的。这种高效滤料有较好的通气性、适度的通水与持水性,以及完整的微生物群落系统,而且微生物数量较以往的土壤法多,因此,处理效率较高,占地面积也不大。

第2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整体结构;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05-01

我国的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例如石油领域企业、化工领域企业或冶金领域企业等,所采用的传统管理方法为利用计算机(包括数据信息收集、设定值数据管理和控制)、电气化管理控制、各种仪表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各种温度控制仪表、压力控制仪表、液位控制仪表等相关仪表或DCS控制),并根据工作特点进行划分,不同的专业和工种管理和发展相对独立。虽然目前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在管理方面做出了调整,但是在大多数企业中,机电仪还是做为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和发展,但是机电仪部门是由多种专业领域组成的,所以在管理时,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因此,可以在机电仪部门中进行实施综合管理,建立一体化的机、电、仪综合业务管理,通常还被叫做电仪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电仪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实现流程工业领域企业单位自动化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

一、流程工业的特点以及管理方面的需求

流程工业对于自动化综合管理的需求和应用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具有一定的基础自动化水平;2.生产方式具有连续性的特点;3.参数复杂以及测量结果滞后的特点;4.优化手段的需求;5.优化设备管理的需求;6.优化生产环境的需求;7.优化目标的需求;8.提高工程设计效率的需求;9.优化供需链需求。

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根据流程工业领域相关企业单位的生产特点,本文采用三层架构模式,两套平台系统的结构体系以及高效集成的工作方式完成企业单位进行综合自动化体系的构建。

(一)三层架构模式。1.ERP层:主要功能是为REP平台实现相关应用以及构建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的基本构架,根据ERP管理的基本管理方式和理念、基本管理应用实现方法、具体功能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的基本条件。以企业单位的财务项目的指控和管理为管理重点、实现一体化生产经营综合管理平台;2.生产任务执行管理层:主要是负责对一体式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应用进行控制,应用现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实现实时数据和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包括网络通信应用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数据检测功能以及系统关系数据库主要应用管理,并且对这些主要功能应用进行有效的集成,构架一体化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应用以及信息集成框架,建立数据信息管理和纠错功能应用、企业单位物料控制和平衡管理、企业能量平衡管理、优化企业单位工作计划任务、工作任务调度体系管理、工作任务仿真模拟、产品质量跟踪检测、实时信息数据管理等多个应用模块。并且为ERP层提供可靠、真实并具有唯一性企业生产经营和成本数据支持;3.过程管理控制层:该层主要是基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技术而建立的系统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很通用性、实用性、扩展性较强的软件,并且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平台实时数据库基本应用和管理、实时数据处理等功能,集成了自动化罐区管理功能,过程优化功能、班级或生产组成本控制管理功能等,为实现有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体系打下基础。(二)两套平台系统。根据流程工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单位的业务特点,本文采用两套平台系统解决相关企业的庞大数据信息处理需求。在数据空管理层中,本文采用的实时数据库是我国浙江中控公司开发的。1.实时数据库(ESP-iSYS)。实时数据库系统(ESP-iSYS)是构建协同式自动化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ESP-iSYS实时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数据信息存储功能以及Web方式数据信息浏览功能和实时数据信息检测功能,并且保证数据的统一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并且支持多种结构的数据交互功能,包括API接口、OPC接口、DDE接口、ODBC接口以及OLEDB接口等,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扩展性。ESP-iSYSS实时数据库系统集成了COM/DCOM技术与应用、系统信息检测与容错、任务管理控制与调度、高效数据压缩功能、位号映射控制与管理等先进数据信息管理技术。2.综合集成软件平台(ESP-PlantJet)。ESP-PlantJet是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流程工业企业研制开发的综合集成软件平台,系统结构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组件结构设计,能支持大用户量及计算量应用。整个系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工厂数据模型、支撑环境、业务处理和人机接口等四个层次。ESP-PlantJet系统采用B/S结构来实施,并辅之以工作站上的常用工具软件,这样,就更能充分地利用己有的信息,从而为解决方案带来了附加价值。(三)高效集成。本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效集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数据库与下层DCS之间的高效集成:ESP-iSYS可以通过DDE、OPC及自定义的接口与DCS、PLC、FCS等开放式控制系统或者智能仪表连接,并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ESP-iSYS支持包括横河、ABB、Fisher Rosemount、Foxboro、Honeywell、浙大中控、西门子、OMRON等几乎所有的主流型DCS、PLC和FCS等。2.全系列的先进控制软件:以APC-Adcon为代表的先进控制软件,涉及到多变量预测控制、预测函数控制、软测量、模型辨识、物料平衡、数据校正等等方面,这些软件既能够很方便与ESP-iSYS进行集成应用,也能够根据客户和现场的情况单独使用。3.ESP-iSYS与ESP-PlantJet之间的高效连接:由于这两个平台均是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充分发挥了平台的高效联结机制,保证两个平台之间能够正确、及时地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

三、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我国很多流程工业领域的很多企业单位也根据其业务结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流程工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单位开始从纯生产型企业单位逐渐向生产经营型企业单位转变。特别是近些年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效率,减少了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周期,因此产品的设计、生产直到投入市场的时间周期成为了各个生产单位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单位构建自动化综合管理体系,对于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单位提高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金晓明,王树青.工业过程先进控制的概念设计[J].科技资讯,2008,4

[2]李陶深.用DCOM实现分布式应用系统组件化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1,2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论述,主要分析了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本文从流程工业中相关企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入手,分析了流程工业的相关企业对于自动化技术的需求,然后设计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本文通过对目前综合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流程工业领域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流程工业相关企业的综合自动化应用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整体结构;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05-01

我国的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例如石油领域企业、化工领域企业或冶金领域企业等,所采用的传统管理方法为利用计算机(包括数据信息收集、设定值数据管理和控制)、电气化管理控制、各种仪表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各种温度控制仪表、压力控制仪表、液位控制仪表等相关仪表或DCS控制),并根据工作特点进行划分,不同的专业和工种管理和发展相对独立。虽然目前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在管理方面做出了调整,但是在大多数企业中,机电仪还是做为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和发展,但是机电仪部门是由多种专业领域组成的,所以在管理时,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因此,可以在机电仪部门中进行实施综合管理,建立一体化的机、电、仪综合业务管理,通常还被叫做电仪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电仪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实现流程工业领域企业单位自动化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

一、流程工业的特点以及管理方面的需求

流程工业对于自动化综合管理的需求和应用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具有一定的基础自动化水平;2.生产方式具有连续性的特点;3.参数复杂以及测量结果滞后的特点;4.优化手段的需求;5.优化设备管理的需求;6.优化生产环境的需求;7.优化目标的需求;8.提高工程设计效率的需求;9.优化供需链需求。

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根据流程工业领域相关企业单位的生产特点,本文采用三层架构模式,两套平台系统的结构体系以及高效集成的工作方式完成企业单位进行综合自动化体系的构建。

(一)三层架构模式。1.ERP层:主要功能是为REP平台实现相关应用以及构建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的基本构架,根据ERP管理的基本管理方式和理念、基本管理应用实现方法、具体功能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的基本条件。以企业单位的财务项目的指控和管理为管理重点、实现一体化生产经营综合管理平台;2.生产任务执行管理层:主要是负责对一体式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应用进行控制,应用现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实现实时数据和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包括网络通信应用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数据检测功能以及系统关系数据库主要应用管理,并且对这些主要功能应用进行有效的集成,构架一体化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应用以及信息集成框架,建立数据信息管理和纠错功能应用、企业单位物料控制和平衡管理、企业能量平衡管理、优化企业单位工作计划任务、工作任务调度体系管理、工作任务仿真模拟、产品质量跟踪检测、实时信息数据管理等多个应用模块。并且为ERP层提供可靠、真实并具有唯一性企业生产经营和成本数据支持;3.过程管理控制层:该层主要是基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技术而建立的系统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很通用性、实用性、扩展性较强的软件,并且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平台实时数据库基本应用和管理、实时数据处理等功能,集成了自动化罐区管理功能,过程优化功能、班级或生产组成本控制管理功能等,为实现有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体系打下基础。(二)两套平台系统。根据流程工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单位的业务特点,本文采用两套平台系统解决相关企业的庞大数据信息处理需求。在数据空管理层中,本文采用的实时数据库是我国浙江中控公司开发的。1.实时数据库(ESP-iSYS)。实时数据库系统(ESP-iSYS)是构建协同式自动化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ESP-iSYS实时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数据信息存储功能以及Web方式数据信息浏览功能和实时数据信息检测功能,并且保证数据的统一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并且支持多种结构的数据交互功能,包括API接口、OPC接口、DDE接口、ODBC接口以及OLEDB接口等,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扩展性。ESP-iSYSS实时数据库系统集成了COM/DCOM技术与应用、系统信息检测与容错、任务管理控制与调度、高效数据压缩功能、位号映射控制与管理等先进数据信息管理技术。2.综合集成软件平台(ESP-PlantJet)。ESP-PlantJet是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流程工业企业研制开发的综合集成软件平台,系统结构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组件结构设计,能支持大用户量及计算量应用。整个系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工厂数据模型、支撑环境、业务处理和人机接口等四个层次。ESP-PlantJet系统采用B/S结构来实施,并辅之以工作站上的常用工具软件,这样,就更能充分地利用己有的信息,从而为解决方案带来了附加价值。(三)高效集成。本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效集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数据库与下层DCS之间的高效集成:ESP-iSYS可以通过DDE、OPC及自定义的接口与DCS、PLC、FCS等开放式控制系统或者智能仪表连接,并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ESP-iSYS支持包括横河、ABB、Fisher Rosemount、Foxboro、Honeywell、浙大中控、西门子、OMRON等几乎所有的主流型DCS、PLC和FCS等。2.全系列的先进控制软件:以APC-Adcon为代表的先进控制软件,涉及到多变量预测控制、预测函数控制、软测量、模型辨识、物料平衡、数据校正等等方面,这些软件既能够很方便与ESP-iSYS进行集成应用,也能够根据客户和现场的情况单独使用。3.ESP-iSYS与ESP-PlantJet之间的高效连接:由于这两个平台均是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充分发挥了平台的高效联结机制,保证两个平台之间能够正确、及时地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

三、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我国很多流程工业领域的很多企业单位也根据其业务结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流程工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单位开始从纯生产型企业单位逐渐向生产经营型企业单位转变。特别是近些年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效率,减少了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周期,因此产品的设计、生产直到投入市场的时间周期成为了各个生产单位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单位构建自动化综合管理体系,对于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单位提高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金晓明,王树青.工业过程先进控制的概念设计[J].科技资讯,2008,4

第3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1系统的组成和采用主要技术

1.1系统的组成系统硬件主要由PC服务器、网络、PC客户端组成。系统软件主要由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服务器软件组成。

1.2采用主要技术系统采用企业轻量级J2EE框架进行设计,B/S客户端界面采用富客户端处理方式,通过WEB的AJAX异步请求传送后台业务数据,实现方便、灵活、美观的用户交互界面,大大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JAVAWEB安全框架的引入使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灵活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保证了系统安全性、灵活性。系统实现了对资源、菜单、角色、用户的管理,使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灵活性以及高度的可扩展能力。

2系统主要功能

2.1HSE信息数据处理方式HSE信息数据处理方式主要有:

①通知、公告、上级发文、法律法规等信息类信息。

②设备台帐、人员台帐、监督检查相关台帐、职业卫生台帐等台帐表格类信息数据。

③流程审批类型的信息数据处理。

2.2HSE类数据的处理对于HSE信息类数据,系统的资料管理模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管理,如要有:类别维护、资料维护、资料审核。

①类别维护。对资料的类别进行统一的维护和管理,灵活创建所需要不同种类的资料信息数据,如:通知、公告、法律法规、上级发文等。

②资料维护。对资料的内容进行管理和维护,实现资料的查询、录入、修改、删除等功能。

③资料审核。对于在系统前台展现的信息资料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审核方可,实现信息的安全有效的管理。

2.3HSE综合管理功能系统提供对表单的综合管理功能,包括表单的生成、表单结构定义、表单数据管理等。

①表单生成。指定表单分类、表单名称、以及表单数据的查看级别等。查看级别如下:所有人,登录用户、本单位、本人。

②结构定义。定义表单的每列数据项,指定表格每列数据的类型,系统可以支持以下几种数据类型:字符串、数字类型、普通日期、日期提醒、文本框、超文本、下拉列表。根据需要定制任意数量、任意类型表格列。

③数据管理。对HSE表格数据进行管理,实现了定制表单数据的录入、修改、排序、查询、高级查询、EXCELL导入导出功能。导出EXCELL数据时可以指定任意数据列。

2.4HSE流程审批类数据的处理HSE工作中有些信息数据是需要层层审批进行处理的,对于这类数据在系统中使用了工作流的方式进行处理,结合台帐表格类数据处理环节中的自定制表单,系统基本上能够满足任意表格数据的审批流程操作及管理。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实现HSE信息数据的高度集中管理。流程管理模块包含以下功能。

①流程定义。对流程定义文件进行统一的管理,上传流程图定义,并流程,供用户使用。

②业务流程。列出用户可以使用的工作流程,并可发生一个流程事务,添加指定表单的各项数据后,提交到流程中指定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③待办事务。从流程系统中获取自己的待办事务,查看流程处理的过程和状态,添加处理意见并进行提交,以完成此项任务。

④已结流程。对用户已结办的流程进行查询,方便用户了解流程的处理详细过程。

2.5系统管理由于采用灵活的权限控制方案,系统具有高度的自由扩展能力。结合资料管理模块、表单定制模块、流程管理模块的自由定制,我们可以任意扩展系统的功能菜单、系统角色、访问权限、访问资源等。实现了HSE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高度的可定制化,可配置化,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3结束语

应用“HSE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后,为HSE工作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可以实现以下管理目的:

①实现了HSE信息资料数据的集中管理,有效的管理。

②实现台帐表格数据的集中、统一、灵活的管理,减少重复性劳动,大大降低了HSE台账表格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③实现HSE信息数据上下级间的双向流动,数据的可靠性,统一性,唯一性得到有效的保证。

④实现HSE信息的上传下达,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第4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要】煤矿工业流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煤矿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煤矿的这些特点。本文给出矿山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和要解决的问题,并讨论了煤矿综合自动化的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不确定因素

1、煤矿综合自动化的特点

煤矿生产涉及的系统多,战线长,综采设备、综掘设备、胶带运输、提升机、辅助运输、系统等,其生产流程从掘进、采煤、运输、提升到洗选装运;煤矿生产还要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矿山压力、瓦斯、一氧化碳、地下水及煤尘等。这些过程很大程度上与地质条件、开采进度、开采方式等有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与灾害往往与这些不确定性有很大关系。因此,煤矿生产的流程工业与其他流程工业如石化、炼油、制药等有很大的区别,要充分考虑煤矿的特殊性。

2、煤矿综合自动化要考虑的问题

2.1煤矿综合自动化三层模型

国内外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总体结构可以分成3层结构。

a.以PCS(过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自动化层,即信息采集与施用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控制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多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高速以太网现场控制设备、传感器技术、特种执行机构等等。

b.以MES为代表的生产过程运行优化层,即信息集成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建模与流程模拟技术、先进计划与调度技术、实时优化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校正技术、动态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动态成本控制与管理技术等等。

c.以ERP(企业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即管理决策层。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产品质量数据管理(PqDM)、数据仓库技术、设备资源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煤矿综合自动化应结合煤矿生产建设过程,同时考虑矿山地测与开采过程,也就是说综合自动化是要通过不同手段获取各种矿山信息,并建立矿山信息的共享、协同与利用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矿山数据的潜能和作用,并将其贯穿于矿山的规划、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过程,保障矿山的科学、正确与快速决策及现代化管理。

2.2煤矿综合自动化要考虑的子系统

对于各种子系统,接入方式基本是采用下面某一种接入方式:

1)是通过原子系统的上位机,通过以太网卡接入环网。前提是:⑴原上位机已配置以太网卡;⑵原系统厂商提供OPC方式通讯的设备点位配置表。

2)在PLC上添加通讯模块通过该通讯模块接入工业以太环网。前提是:(1)该PLC具有以太网通讯模块;(2)子系统的控制接口程序在PLC中,配套厂家提供PLC的OPC Server软件。

3)通过协议转换或嵌入式计算机接入。

3、矿山综合自动化主要研究内容

一般而言,煤矿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需要关注4方面的问题。

(1)安全:即需要用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检测和执行机构对设备与装置的运行提供保证,进而对关键装置进行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

(2)低成本:通过先进的工艺及工艺参数以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以及通过先进的建模技术、控制技术和实时优化技术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转化率。

(3)高效率:通过先进的计划调度与排产技术和流程模拟技术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4)提高竞争力:通过数据和信息的综合集成,如先进的管理技术(包括ERP、CRM、SCM等)、电子商务、价值链分析技术等,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结论

目前煤矿综合自动化建设中统一网络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大家所共识,统一数据仓库平台的建设刚刚引起部分矿山企业的重视,PCS层各种安全生产子系统的控制与接入也己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应该说,这只是为矿山综合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样的基础上,要研究矿山MES层的特点与需求,如何将其他流程工业的先进建模与流程模拟技术、先进计划与调度技术、动态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动态成本控制与管理技术结合矿山生产的实际运用起来。要研究矿山ERP层的特点与需求,真正实现矿山企业的信息流、物流、价值流优化集成,实现矿山的优化控制、优化运行和优化管理,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省三,谭得健,丁恩杰,张申.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煤炭工业.中国煤炭,2002.3

[2]张申,丁恩杰,武增.煤矿井下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结构的研究.煤炭学报,2004.4 206~210

第5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综合管理体系建设是烟草行业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抓手,体系建设与信息化融合是行业推进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创新。为深入贯彻2010年全国烟草行业管理现场会及2011年全国烟草行业工作会议精神,笔者试从信息化的角度,与同行共同探讨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行业体系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全面提升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一、企业管理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体系管理提出创新要求

1、提升“基础管理上水平”需要持续创新体系管理

烟草近十年的发展,创新是最为重要的支撑力量。目前,各中烟公司面临着创建世界级的品牌和企业的重要课题,同时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打破业务、管理上的瓶颈,构建一体化的企业运作模式,全面提升企业业务、管理水平。因此未来几年如何夯实信息化基础,实现良好的管理系统,顺畅的信息传递,进而以信息化深入建设为契机,深化体系管理,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从而进一步促进自主创新,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基础管理上水平”是国家局从企业管理角度对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李克明副局长的“五个进一步”的指示更加明确了基础管理的意义所在。行业体系建设需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深刻理解国家局的指示精神,以流程管理为驱动,结合制度管理、对标创优管理,不断创新,实现以“建标、监管、持续改进”为核心的体系管理进一步向以”综合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延伸。

2、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在夯实体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体系管理的创新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建设的先进手段。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发展方向,主要有面向工业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面向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链管理(SCM)、面向市场价值分析培育的客户关系管理(CRM),面向销售活动的电子商务(E—Busi ness),面向企业战略与发展的商业智能分析(B1),以及面向企业后台支撑的人力资源管理(HR)、办公自动化(OA)等。

由于行业内各企业自身缺乏从企业管理总体角度实现信息规划的组织结构,企业信息化需求仍处于自发阶段,加之软件行业各类产品发展程度参差不齐,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容易出现流程不统一、信息不对称、信息系统繁多、杂乱等诸多问题。

其中,体系信息化的建设是烟草行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率先提出的一个信息化发展方向。主要包含制度管理、流程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目标管理、对标创优管理等内容。体系信息化所包含的内容,之前在行业各相关软件产品中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比如制度管理在OA中往往体现为知识库管理,流程梳理是ERP实施的一个必经阶段,目标管理以及相对应的绩效考核在ERP和人力资源管理(HR)中都会有所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体系信息化的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历史渊源。

烟草行业之所以重点提出体系信息化概念,首先是基础管理和体系建设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其次行业各类软件应用虽然对体系建设有所支撑,但目前业界并没有一个综合的、完整的支持体系管理的应用产品,与体系管理相关的各种应用与信息数据分散、杂乱,特别是尚未产生成熟的、可动态跟踪流程质效的信息化产品。也无从起到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基础管理的作用,不能很好的支撑和促进体系管理的创新。

体系信息化建设要利用流程管理,衍生制度管理、目标绩效、对标创优等具体实用功能,通过流程管理分析与经济运行分析(BI)相结合,增加企业文化宣导平台作用,促进体系管理创新。以体系信息化建设引领企业管理各层级信息化规划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

为了支撑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信息化建设对体系管理、企业管理的促进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可以总结如下:

(1)要求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联合重组后烟草工业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计划、决策流的“四流合一”的管控一体化,提高整体运作效率、竞争能力和水平:

(2)通过信息化促进烟草工业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协作,打造准确、快速的烟草工业企业供应链;

(3)满足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新的经营方式整体化运作要求;

(4)能够适应行业及企业改革发展的动态需求,满足业务模式的调整和创新以及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

(5)能够与行业集成整合应用顺畅衔接,符合行业整体运行要求。

二、湖北中烟创新体系管理的一些具体思路和做法

推动体系建设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坚持“突出运用、突出创新、突出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贯标指导思想。以加强基础管理为中心,以持续优化流程为重点,以信息化运行为支撑,不断提升体系建设的“五化”水平。明确了湖北中烟由体系信息化向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的建设方向。湖北中烟在创新体系管理,提升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思路和做法如下:

1、体系信息化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提升,重点在于建设目标的提升与转变

2010年湖北中烟构建了“1355”的体系信息化建设目标,实现了一个体系管理平台,起到了“体系文件、体系运行、流程监控”三方面的支撑,依据“五同步”设计原则,实现“业务流程化、接口顺畅化、监控实时化、体系信息化、改进持续化”五化目标。

2011年湖北中烟进一步提出由三方面支撑向“实现及拓展文件管理、流程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目标及指标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升;实现新的“5化”目标;实现从关键流程到一般流程,从主要业务部门到全部职能部门,从重点监控到全面监控,从四大中心到各卷烟生产厂,从重点应用到全面推广,从质量体系到三标合一,从体系管理到企业管理这六个维度体系建设与信息化融合的延伸;促进体系管理信息化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提升与转变,构筑一个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企业综合管理智能化平台。

企业综合管理平台在已建成的综合管理体系管理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建设一体化的企业管理系统,系统定位分为三层,即三个平台;湖北中烟企业管理平台、企管部管理平台、岗位与个人工作平台。企业管理平台贯彻行业精神、宣扬企业文化、注重管理过程与经济运行综合分析、研究国际、国内行业外部因素对企业战略影响;企管部平台以实现企业管理部门职能为主,侧重于体系运行、统一管理文件制度版本、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三级目标管理、对标及创优管理、发起QC活动、在线管理创新制度、讨论、研究成果等工作,定期文件执行率分析报告、体系运行分析报告、流程管理分析报告、对标分析报告等;岗位与个人工作平台与信息门户紧密结合,关联岗位职责、岗位相关文件制度、岗位目标、岗位工作计划、工作完成情况、绩效考核等内容,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体系建设深入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的桌面,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不可分割一部分。

2、全面梳理企业流程,变“流程监控”为“流程管理”,是体系管理信息化向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的基础

流程管理有别于流程监控,首先是变以前以各业务部门为主导的流程梳理工作为以企业管理部为主导,建立统一的流程管理库。有利于从公司角度制订总体信息规划,各级部门开发、维护、完善信息系统的要求,必须与统一的流程管理库保持一致;其次是借助流程管理,文件制度的制订、完善与提高过程更加系统;第三除对各级流程中的活动进行监控外,对流程本身的合理性和变化予以跟踪和控制。

以流程管理为主线,在流程中综合体现岗位制度、工作目标、工作绩效、企业管理综合分析等内容,有效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3、形成多维立体的目标指标管理体系,是由体系管理信息化向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的重要内容

湖北中烟把公司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室、中心、卷烟厂和每个岗位,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对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考核,明确权、责、利,促使目标方向一致,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企业管理平台需容纳全部职能部门具体目标指标,全面覆盖各层级考核标准,跟踪评估工作绩效。

借助企业管理平台,完善“对标”数据采集评价信息系统,提高实时监控和对比分析,开展对标课题项目,开展以项目制、课题组、QC等形式的对标活动。利用平台的信息积累,自动与行业先进水平比、纵向与历史最好水平比,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创建优秀卷烟工厂工作。扩大加深体系建设的工作内涵与实际意义。

4、从体系管理信息化向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更加有利于各部门、各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

以体系信息化建设带动各级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以“企业管理信息平台”作为员工工作的统一展现平台,与企业信息门户和数据中心紧密融合,从11年开始,湖北中烟所有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要与体系信息化建设协调一致,做到流程统一、数据一致、界面无缝集成等要求。切实遵循了10年提出的“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完善、同步提升”的五同步原则。

5、从体系管理信息化向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更好的促进基础管理规范化

通过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岗位及个人工作平台功能,将文件制度、工作目标分解到岗位,让各级员工最方便的了解到岗位职责和工作具体要求;通过企业管理平台,记录工作痕迹,评估工作绩效:通过企业管理平台,宣传行业工作精神、国家局领导讲话,宣扬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进一步促进了基础管理规范化。

三、创新体系管理。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全面提升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实效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创新体系管理,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全面提升的建设过程中,需重点注意以下的问题,一是要注重“系统应用、追求实效”。经过多年体系管理与实践的探索,湖北中烟持续推进体系建设信息化,在已有基础上,如何更进一步的突出应用、追求实效,更加能够体现出体系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成为向企业管理信息化转变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流程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发现问题,督促各级职能部门查找问题原因,定期产生体系运行分析报告,采用会议通报、行文督办等管理手段,采取加强企业员工工作教育、工作目标分解到人、发扬和鼓励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等措施,来逐步解决企业管理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并跟踪整改效果,预防问题反复出现。二是需要注意建立完善企业管理与体系建设相结合的组织结构。湖北中烟以企业管理部为主要职能部门,建立了湖北中烟各部室、各中心、各卷烟厂的企业管理网络。成立了公司领导、企管部长、各级部门体系管理员与信息中心、管理咨询公司、软件开发公司多维立体的项目型组织,建立了多层级多学科的常备队伍,是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四、通过创新体系管理,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全面提升的价值所在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过程及流程管理,而且是全流程持续地管理。同时,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行为,以战略为导向从上至下,贯穿企业内部、外部组织到所有部门、岗位和人员,是“全系统、全流程、全覆盖”的管理手段。体系管理与信息化融合对行业改革发展提供“全过程管理,全流程支撑,全方位协同,全系统集成”的创新方向,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的全面提升。其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流程的梳理起到了整合管理思想和管理要求的桥梁作用,能够理清管理思路,确保企业战略落地;

2、企业管理的规范化过程,就是制度和流程的标准化过程,而制度和流程的载体即管理文档本身的标准化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否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规范管理文档,能够加强管理的标准化:

3、通过明确做事流程,形成一套准确、综合、易读、可支持操作的制度和流程文档,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4、整合企业发展过程中引入的各种管理体系,提升协同管理能力;

5、明晰各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建立起清晰、无交叉、无遗漏的企业部门职能,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及工作任务,并合理进行考核和激励,有效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第6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我国很多流程工业领域的很多企业单位也根据其业务结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流程工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单位开始从纯生产型企业单位逐渐向生产经营型企业单位转变。特别是近些年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效率,减少了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周期,因此产品的设计、生产直到投入市场的时间周期成为了各个生产单位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单位构建自动化综合管理体系,对于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单位提高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

1 流程工业的特点以及管理方面的需求

流程工业对于自动化综合管理的需求和应用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具有一定的基础自动化水平;

1.2 生产方式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1.3 参数复杂以及测量结果滞后的特点;

1.4 优化手段、设备管理、生产环境、目标的需求;

1.5 提高工程设计效率的需求;

1.6 优化供需链需求。

2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根据流程工业领域相关企业单位的生产特点,本文采用三层架构模式,两套平台系统的结构体系以及高效集成的工作方式完成企业单位进行综合自动化体系的构建。

2.1 三层架构模式。

2.1.1 ERP 层:主要功能是为 REP 平台实现相关应用以及构建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的基本构架,根据ERP 管理的基本管理方式和理念、基本管理应用实现方法、具体功能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的基本条件。以企业单位的财务项目的指控和管理为管理重点、实现一体化生产经营综合管理平台;

2.1.2生产任务执行管理层:主要是负责对一体式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应用进行控制,应用现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实现实时数据和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包括网络通信应用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数据检测功能以及系统关系数据库主要应用管理,并且对这些主要功能应用进行有效的集成,构架一体化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应用以及信息集成框架,建立数据信息管理和纠错功能应用、企业单位物料控制和平衡管理、企业能量平衡管理、优化企业单位工作计划任务、工作任务调度体系管理、工作任务仿真模拟、产品质量跟踪检测、实时信息数据管理等多个应用模块。并且为 ERP 层提供可靠、真实并具有唯一性企业生产经营和成本数据支持;

2.1.3.过程管理控制层:该层主要是基于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技术而建立的系统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很通用性、实用性、扩展性较强的软件,并且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平台实时数据库基本应用和管理、实时数据处理等功能,集成了自动化罐区管理功能,过程优化功能、班级或生产组成本控制管理功能等,为实现有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体系打下基础。

2.2 两套平台系统。

根据流程工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单位的业务特点,本文采用两套平台系统解决相关企业的庞大数据信息处理需求。在数据管理层中,本文采用的实时数据库是我国浙江中控公司开发的。

2.2.1实时数据库(ESP-iSYS)。实时数据库系统(ESP-iSYS)是构建协同式自动化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ESP-iSYS 实时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数据信息存储功能以及 Web 方式数据信息浏览功能和实时数据信息检测功能,并且保证数据的统一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并且支持多种结构的数据交互功能,包括 API 接口、OPC 接口、DDE 接口、ODBC 接口以及 OLEDB 接口等,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扩展性。ESP-iSYSS 实时数据库系统集成了COM/DCOM 技术与应用、系统信息检测与容错、任务管理控制与调度、高效数据压缩功能、位号映射控制与管理等先进数据信息管理技术。

2.2.2综合集成软件平台(ESP-PlantJet)。

ESP-PlantJet 是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流程工业企业研制开发的综合集成软件平台,系统结构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组件结构设计,能支持大用户量及计算量应用。整个系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工厂数据模型、支撑环境、业务处理和人机接口等四个层次。ESP-PlantJet 系统采用 B/S 结构来实施,并辅之以工作站上的常用工具软件,这样,就更能充分地利用己有的信息,从而为解决方案带来了附加价值。

2.3 高效集成。

本文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效集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实时数据库与下层 DCS 之间的高效集成:ESP-iSYS 可以通过 DDE、OPC及自定义的接口与 DCS、PLC、FCS 等开放式控制系统或者智能仪表连接,并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ESP-iSYS 支持包括横河、ABB、Fisher Rosemount、Foxboro、Honeywell、浙大中控、西门子、OMRON 等几乎所有的主流型 DCS、PLC 和 FCS 等。

2.3.2全系列的先进控制软件:以 APC-Adcon 为代表的先进控制软件,涉及到多变量预测控制、预测函数控制、软测量、模型辨识、物料平衡、数据校正等等方面,这些软件既能够很方便与ESP-iSYS 进行集成应用,也能够根据客户和现场的情况单独使用。

2.3.3 ESP-iSYS 与 ESP-PlantJet 之间的高效连接:由于这两个平台均是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充分发挥了平台的高效联结机制,保证两个平台之间能够正确、及时地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

3 结束语

我国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例如石油领域企业、化工领域企业或冶金领域企业等,所采用的传统管理方法为利用计算机(包括数据信息收集、设定值数据管理和控制)、电气化管理控制、各种仪表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各种温度控制仪表、压力控制仪表、液位控制仪表等相关仪表或 DCS 控制),并根据工作特点进行划分,不同的专业、工种管理和发展相对独立。虽然目前流程工业领域的企业在管理方面做出了调整,但是在大多数企业中,机电仪还是做为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和发展,但是机电仪部门是由多种专业领域组成的,所以在管理时,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因此,可以在机电仪部门中进行实施综合管理,建立一体化的机、电、仪综合业务管理,通常还被叫做电仪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电仪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实现流程工业领域企业单位自动化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论述,主要分析了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本文从流程工业中相关企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入手,分析了流程工业的相关企业对于自动化技术的需求,设计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目前综合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流程工业领域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流程工业相关企业的综合自动化应用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第7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光进铜退影响到运营商业务模式、网络模式、维护模式等多个方面,对运营商的IT支撑系统提出了重大挑战,涉及BSS/OSS中众多系统的架构改造和能力提升。要更好地推进光进铜退,就需要充分了解光进铜退的业务规则、产品设计、网络规划、运行维护规程等涉及前后端的业务、网络等层面的相关需求,根据需求及早制定IT系统的详细支撑方案,提前推进IT系统建设和改造,形成集中、全专业、统一数据模型的综合网络资源系统;建设集中、具备“流程+数据”驱动的综合服务开通系统;建设集中、具备客户及网络故障综合处理能力的服务保障系统及相关配套系统(如CRM、自动激活、综合网管等)。

迎接光进铜退挑战

光进铜退标志着运营商接入网从铜缆时代进入到光纤时代,涉及网络、产品升级、运营维护等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对IT支撑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业务模式的多样性给IT支撑工作带来的复杂性挑战。如:网络接入方式、终端(家庭网关)、IT和网络边界等相关业务模式上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足,导致IT支撑方案将非常复杂。

(二) 业务推动的紧迫性给IT工作带来的紧迫性挑战。DSL历经十年时间才建立起完善的运营体系,而当前,三网融合及电信行业的竞争压力,使运营商的业务压力迅速传递给IT支撑部门。

(三) 光进铜退业务发展给核心IT系统带来的主要困难:

1. 网络资源系统:光进铜退使得接入网逐步融合了交换、传输、数据、动力、管线等多个专业,导致对接入网资源的统一高效管理难以实现。

2. 服务开通系统:光进铜退使得业务开通流程不仅要依赖产品,还要依赖网络接入方式,导致装拆流程呈倍数增长、改移流程呈几何级数增长, 流程设计和协同控制困难;其次,使得CRM和服务开通系统之间接口更为复杂、业务异常增多;第三,由于光接入的高带宽特性,使得接入型业务开通和带宽型业务开通在接入网层面趋于融合。

3. CRM系统:光进铜退使得基础产品与接入方式由一对一变成多对多,产品与网络接入方式之间的依赖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果延续原有的产品管理模式,一方面使得受理方式、套餐配置呈倍数增长,产品间互斥依赖关系复杂,影响临柜效率和业务受理质量;另一方面将导致CRM和OSS耦合度过大,无论是接入资源配置、局向地址错误、终端领取适配等业务异常,还是网络割接、接入方式调整等网络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CRM。

光进铜退对IT支撑系统的要求

IT支撑三原则

做好光进铜退的IT支撑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 改造传统产品设计方式,明确产品与网络接入方式无关。

1. 光进铜退后高带宽产品是以带宽为产品区隔的主要属性,即以带宽而非网络接入方式作为营销手段,这要求运营商不再以接入方式作为家庭客户与政企客户的区分手段。

2. 接入方式由网络资源系统管理,并与前端CRM系统中的产品分离,有利于简化前台受理、套餐配置、营销宣传和客户服务,有利于降低网络演进发展或割接调整对前端业务支撑的影响,有利于高效处理业务开通异常,保持装维效率和开通质量的稳定,从总体上优化了业务规则和端到端流程,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3. 升级CRM系统的产品管理功能,改造CRM和OSS的接口,清理迁移原有包括接入方式的套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过渡期内,可暂时沿用原有的产品管理模式,即将接入方式规格作为虚拟接入产品(不参与计费)由CRM管理,接入方式实体(存量、拓扑、承载、配置、确认等)由网络资源系统进行管理。

(二) 终端(家庭网关/企业网关)要实现智能化、虚拟化、标准化,进行统一定制,并逐步推进机卡分离。

终端的智能化、虚拟化、标准化,使终端管理从人工变为自动,标准化的定制终端避免了对各类终端实例的人工管理,降低了管理难度;IT系统和网络间通过逻辑LOID发生关联,网络和终端之间通过逻辑LOID方式的认证和配置,优化了资源管理方式、降低了外线施工难度,简化了装维流程,同时可实现终端更换的客户自助服务,改善客服质量。

(三) IT系统在架构上要做到集中、全专业、综合化、松耦合,与网络综合化、业务融合化的需求相匹配。

1. 集中是为了快速支撑光进铜退的业务发展,要求网络资源、服务开通、服务保障、自动激活、综合网管等IT系统能做集中配置、快速生效。

2. 全专业就是光进铜退模式下网络各专业在接入网层面已经融合,必须建设全专业的综合资源系统。

3. 综合化就是光进铜退条件下业务的捆绑融合日益加快,基于光接入,可以承载语音、宽带、IPTV、Wi-Fi等各类产品,既可接入家庭又可接入政企等各类业务,必须建设综合服务开通系统,整合接入型、带宽型开通流程,必须建设综合服务保障系统,整合客户接入型、客户带宽型、网络型故障处理流程。

4. 松耦合:光进铜退后产生的各类网络接入方式给网络资源管理、业务开通流程、故障处理流程带来的复杂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把光进铜退条件下网络接入方式的复杂性封装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和服务开通系统中,不要影响到其他BSS/OSS系统,特别是CRM系统,否则会把后端的网络管理问题和前端的业务支撑问题交织在一起,给IT支撑工作带来不可预知的复杂性。

分阶段实施

光进铜退的IT支撑工作是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前后端多个业务部门,IT部门需要和市场、网发、网运等多个部门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IT系统改造的难度很大,因此需要分阶段完成系统的升级改造:

第一阶段,以满足光进铜退的基本功能、做到快速支撑为目标,基本实现端到端受理开通流程的贯通。要求CRM系统能进行基于光进铜退的产品及业务受理,并且仅有一个独立的集中综合服务开通系统,一个开通数据库实例,和CRM系统完全解耦,并通过应用集成平台(ESB/EAI等)实现与BSS系统(CRM/97/IBSS等)的松耦合。

第二阶段,以规范IT架构、简化业务模式、改善支撑效益为目标,强调业务与IT的同步优化,完善优化端到端受理开通流程,基本实现对基于光进铜退的产品及业务投诉故障处理流程的支撑。CRM系统架构上接入方式和客户订单后移给OSS处理,并进行相关客户产品数据的迁移清理。

第三阶段,以提升IT能力、挖掘业务价值、实现高效支撑为目标,实现前端业务发展和后端网络发展的精确匹配;完善优化对投诉故障处理流程的支撑;实现基于光进铜退的各类业务服务质量的支撑。

背景资料

第8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流程优化;工业工程;信息技术;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048―05

引言

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根本标志,如何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力以求生存和发展,成为高校日益关注的主题。

为了完成持续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任务和活动,我们称其为教学质量管理流程。教学质量管理流程决定着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组织资源的运行效率和效果。教学质量管理始终贯穿、融合于教学工作过程中,是通过教学工作过程逐步形成的,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因此,要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通过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一 导入工业工程方法

1 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分析

(1)分析前提假设

组织机构的设计既是流程优化设计的内容,陈旧的组织结构同样会对流程设计有一定的约束。随着高等教育日益迈入大众化阶段,在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中,国内几乎所有高校均设置了中层管理组织机构,即在学校之下,系之上设置了学院,将教学管理中心组建从学校一级下移到学院一级,开始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大学与学院按一定的协定分权整合、彼此配合、各司其责[1]。

考虑到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复杂性,高校作为教育服务机构固有的组织机构特征,本文假设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IE流程优化模式,以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为背景,不考虑组织机构的重组,研究高校院级教学质量管理的流程优化。

(2)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分析

了解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对于教学质量管理的流程优化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学生作为教育产品,即教学质量管理的最终成果,其生产过程即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施教,最大可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质量的形成与产品质量的形成类似,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或环节),并且又有多种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形成发生影响[2]。

教学质量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教学质量管理流程优化设计的主要对象是教学工作。通过对教学工作过程进行优化设计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效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根据高校对一个学生的培养过程将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即将教学工作划分为招生、学费管理、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毕业管理等六个关键阶段[3]。与教学工作紧密相关的工作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培养过程。教学工作在教师工作和学生培养过程中起枢纽作用,整合教师工作和学生培养工作相关信息和资源,保障教师的工作能按照培养计划和目标顺利进行,不断提升和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顺利完成学生培养工作,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

招生阶段。招生阶段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制定、宣传以及招生录取相关工作。宣传和招生录取工作须严格参照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

学费管理和学籍管理。严格按照收费标准,用规定的收费方式收取学生的学费,给予未能缴纳或未能按时缴纳学费的同学给予办理助学贷款或者学费缓交相关手续。办理完学费相关手续的同学即可顺利注册学籍。

课程管理。注册学生享有选课资格。选课系统是以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为指导,结合教师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供学生选择当学期或者下学期必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其他课程的信息系统。学生在选课系统中选择当学期或下学期课程后,选课系统即形成课程的选课名单,提供给教师作学生成绩评定对象。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阶段,是实施学生培养过程的关键流程。教学管理将对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备课和授课过程、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的过程进行教学监控保证过程的顺利进行,对教学管理结果进行成绩评定,评定学生对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学习情况,以此作为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教学评估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校的教学辅助工作进行效率、质量等方面的评估。为教学质量管理各个流程的改善提供参考。

毕业管理。作为教学质量管理流程周期的终点,毕业管理包括学生毕业设计管理和就业管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之后对毕业设计进行评估。综合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完成就业相关工作。毕业设计评估和综合评估是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2 工业工程方法概述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改善效率、成本、质量的一门方法学,其研究目标是使生产系统投入要素得到更高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具体地讲,就是通过研究、分析和评估,对制造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包括改善),再讲各个组成部分恰当地综合起来,设计出系统整体,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优化运行,保证成本、低消耗,安全、优质、准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它追求的是系统整体的优化与提高[4]。

IE方法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以事实为依据,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生产系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并对系统问题进行合理化改善,最后对结果进行标准化的方法。IE活动即为效率改善的活动,效率提高了,则单位时间内的人均产量也就提高了。而IE效率具体理解为相对作业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及方法,是否最适合并被充分利用。

3 工业工程方法的导入

(1)效率的思考方法

IE方法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流程优化中的应用,首先要明确效率的思考方法,即是当我们努力提高高校质量管理流程效率的时候,以下观点有助于我们对提高效率的理解。

一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所有资源和教学工作活动都是效率的对象。

二是提高效率并不只是缩短时间。

三是必须进行定量的效率评价和管理。

四是有不合理的地方,浪费必然存在。

五是运用IE方法,彻底清查效率差的问题点。

(2)导入工业工程方法的特点

在教学质量管理中,采用IE流程优化模式的标准化方法,有以下特点:

客观性。不同的工作人员,很好的运用相同的教学工作活动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准确的反映教学工作活动的实际状况,客观的反映问题。

定量性。通过IE流程优化模式的方法体系,对教学工作活动的现实状态能进行定量分析,近况的发现浪费、不合理、不可靠的地方,容易进行检查。

通用性。对于问题的反映、检查和改善,都用相同的符号和图表进行分析,有相同的衡量标准,因此能很好的进行信息共享。

二 IE流程优化模式的构建

1 IE流程优化模式的原理(如图2所示)

教学质量管理的IE流程优化模式的原则是:“不断暴露问题,不断改善;尊重人性,发挥人的作用”。在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和设备设施允许的情况下,高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收获更多的社会效益,必须消除教学工作活动中的任何浪费、不合理的地方。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柔性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技术改进教学质量管理流程,最终使教学工作标准化、简单化,保证持续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和研究所、企业等进行良好的外部协作,用精英强化培养和多学位培养等方式最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2 IE流程优化的目标

为了使教学质量管理流程标准化,提升流程效率,达到最终教学培养目标。IE流程优化模式中,对于教学质量管理流程的优化过程如图3所示:

高校是以非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获取社会效益就成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目标。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教学质量管理的IE流程优化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快速地调整教学培养方式,依靠严密细致的管理,通过排除浪费和不合理,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效率,实现高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目标。

教学质量衡量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对教学质量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一般来说,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为了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获得社会效益这一基本目的,IE流程优化模式必须能很好地实现以下子目标:

高素质。传统的教学管理基本假设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是不可避免的,而IE流程优化模式的目标是消除各种引起不合格毕业生的原因,在培养过程中每一个教学工作活动都要求达到最好水平,追求培养零缺陷,具有多专业知识的综合型高素质的毕业生。

高就业率和留级率。就业率,是验收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IE流程优化模式的目标是实现100%就业。在制造业中,一个被称之为“万恶之源”的库存所充满的生产系统,意味着系统中存在很多问题。同样的,在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留级的学生越多,就说明教学管理系统存在各种问题,因此IE流程优化模式的目标是尽快的发现浪费、不合理的地方,实现零留级率。

高柔性。高柔性是指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变,能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培养综合型高级人才,以提高高校的竞争力。IE流程优化模式必须以高柔性为目标,实现高柔性和高就业率、高素质和低留级率的统一。高柔性主要表现在组织、人力、教学资源三方面。

一是组织柔性。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采用IE流程优化模式,校级的决策权力是分散下方到各个院级职能部门的。采用的不是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静态组织结构,而是以学院为单位的动态组织结构。

二是人力柔性。IE流程优化模式中的劳动力是具有多种技能的多能人力,在需求发生变化时,可通过适当调整教学工作人员来适应短期的变化。

三是教学资源柔性。IE流程优化模式采用适度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外界变量和信息,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目的是为了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化的管理,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5]。

3 流程现状分析方法

流程现状分析,是对教学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教学工作活动的状态进行记录、分析和改善的方法。通过反映流程整体的状态,有效的掌握现有流程的问题点,制定优化对策,提高流程效率。流程现状分析的目的是要掌握全部教学工作流程,包括招生工作、课程管理、教学管理等的实际状态,发现并消除教学工作流程中的全部浪费和不合理;同时使管理标准化,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从而提高效率。

流程线状分析通常采用5W1H提问方法,根据ECRS原则,结合流程分析检查表逐项核实,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现有教学工作流程的问题点。

4 工作标准设定

IE流程优化模式最大的目的是提高效率,那么普遍的衡量生产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时间。根据工业工程中对效率的测量方法。

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地反映工作方法的优与劣,工作效率的高与低。因此工作时间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资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管理层面,对工作方法进行定量的状态分析即工作测定,是对工作方法进行分析的重要手段。调查分析教学工作现场的工作时间主要有以下目的和作用:

(1) 在方法改善时发现现状问题与浪费;

(2) 对教学质量管理流程分析时各方法的优劣进行评价比较;

(3) 对已标准化的现有工作方法设定标准时间。

(4) 改革、改善工作后对新方法进行工作标准的设定;

(5) 表现评价同一工作的两种工作方法之间的评价;

(6) 新设备投入时的工作标准制定;

(7) 工作方法与标准时间之间的校核;

(8) 工作预算,合理计划人力及工时。

5设计新流程

在教学质量管理的流程优化中,引入工业工程思想,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不合理的问题,在应用工业工程方法对教学质量管理的流程进行优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1)实施可视交流板管理。

相对生产制造业来说,可视交流板的管理方法更适用于教学这样的服务工作[6]。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这样的可视化网络平台,展示标准工作法、展示教学状况、考核项目清单、职责、教学质量信息、教学评估等,形成调度、检查、支持结合的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都及时、清晰的反映在办公自动化可视化网络平台上,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在工作之前解决问题,避免了过去教学工作中的“马后炮”。

(2)改变教学工作方式,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和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外界变量和信息,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为了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制约着人们对信息的筛选和处理,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也首先表现为如何看待、采集、处理、储存及应用教学质量信息。

决定教学过程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运动变化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信息,概而言之有:

教学资源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资源优化配置检测标准,资源配置的历史和现状等。

教学参与者信息。包括教师、学生以及管理者等。

教学执行过程信息。包括执行培养计划的课程开设;课程安排;教材选择;执行教学大纲;考核情况等。

教学组织信息。包括组织工作目标;组织成员及岗位职责配置;组织工作程序;组织资源及利用等。

教学制度信息。包括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文本。

教学研究信息。包括教学参与者的教学研究成果。

教学质量评估信息。包括评估目标和标准,评估结果等[7]。

(3)绩效管理

工业工程方法应用于教学质量管理的流程优化中,追求的是消除浪费和不合理的地方,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大大改善教学质量。但是,“以人为本”始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指导方向,需要员工从主观上自我改善,整体形成消除浪费和不合理的氛围。使用绩效管理使员工各方面效率可视化,教学工作进度绩效、教学质量绩效、教学工作成本绩效等,员工之间引入了竞争,同时为教学评估提供了依据。

6 流程评估方法

一个新的流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可以顾客满意度进行评估。

高校流程的顾客分为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内部顾客通常指员工,外部顾客即为学生。IE流程优化模式下,业务流程顾客满意度算法[8]设计如下:

顾客指标可以用集合S表示,即S=(S1,S2……),通常来说,对于不同的顾客和不同的高校,业务流程顾客关系属性是不同的。顾客最关心的指标可以认为就是顾客关系的核心价值指标。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找到这种核心价值指标,才能真正的解决顾客满意度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分析出流程所存在的问题。对业务流程顾客满意度评估算法设计如下:

(1) 确定顾客满意度的核心价值指标。按照顾客关心的程度从高到低对集合S中的元素进行排序,其中排列在前面的指标可以认为就是顾客关系核心价值指标。

(2) 对核心价值指标进行分析。针对确定的顾客关系核心价值指标,采用调查打分的方式进行分析。

7 流程执行

运用IE流程优化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效率,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校还要做好以下基础工作:高校文化建设、流程的组织保障、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1) 高校团队式工作文化建设。为了维护和管理和原有体系不同的新流程,在新流程内建立一种以流程为基础的团队式工作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2) 流程的组织保障。运用IE流程优化模式的主要工作在于处理好各流程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在各流程之间分配资源。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包括流程管理机构、强有力的领导、流程之间的管理规则等,这样才能保证流程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3) 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IE流程优化模式下的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三个特性:一是以流程为导向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二是系统的资源必须是为流程内的每个人共享;三是必须结合流程外部和内部的信息。

(4) 流程所需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对于面向流程的新管理模式而言,对员工的要求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升,要求员工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所以在IE流程优化模式下,要提升教学质量,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复合型的员工队伍,进行好员工的教育培训是流程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

三 结论

应用工业工程方法,在教学质量管理流程优化中,运用IE流程优化模式,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柔性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技术改进教学质量管理流程,最终使教学工作标准化、简单化,保证持续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和研究所、企业等进行良好的外部协作,用精英强化培养和多学位培养等方式最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流汀.大学教学管理改革困境与突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赵忠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J],外国教育资料,1999.

[3] 刘胜军.精益生产――现代IE[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4] 迈克尔.L.乔治(美).精益6西格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刘金桂.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6] 韩磊磊.信息化进程中的教学质量信息管理模式改革刍议[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5.

第9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网络管理;现状;发展趋势;网管标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 A

1 我国电信网络管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建设事业的逐步发展,我国网络用户规模的日益扩大,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电信网络,电信网络的正常运营主要由几大运营商负责。随着我国电信网络规模的不断发展,我国电信网络受网络设备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化,电信网络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目前我国电信网络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多厂商问题日益严重,网管接口与规范的统一标准一时难以建立,无法有效对网络和设备进行统一规范与管理,这极大的阻碍了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

近几年,电信系统内部的各主要运行商都在积极的致力于各自的网络管理系统研究,也成功的拥有了各自的网络管理系统。但不同的运营商所采用的技术各不相同,网络管理系统所应用的管理协议也各不相同,不同运营商所研制的网络管理系统因管理协议与具体运用技术的不同,而无法进行兼容,无法实现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无法对整个网络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管理,管理内容也非常复杂,使得我国电信网络管理十分混乱。在电信网络系统中,传输网应并保持相互协调与统一,维护期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但就目前我国电信网络系统来看,各个运行商所研制的网络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这直接导致了电路配置工作以及网络调整优化工作的开展都面临很大的困难。

针对我国电信网络系统的这一状况,需要对电信网络系统的传输网加以改进,要努力构建一个综合型的传输网络管理体统,对电信网络系统内部部门运营商的传输网络进行统一管理,提高网络管理的整体水平。综合型的传输网络管理系统构建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接口不开放、运营商协商不一致以及网络传输接口不统一,严重阻碍上层应用系统的开发,我国电信网络统一管理工作的发展将面临很多的挑战。

针对目前我国电信网络管理系统的真实状况,各个运营商也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综合网络系统将是我国电信网络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都非常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全面的综合型的网络管理体统,对电信网络实施全面的管理,提高电信网络管理的效率,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对独立的网络系统进行充分的整合,将它们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一个技术标准统一、功能齐全、符合网络管理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综合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从某一具体的网管工作站切入,对互联网内部的所有网络实施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及时的对网络系统内部存在的各种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提高电信网络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此外综合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针对未来电信网络管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需求加以融合,满足我国电信网络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具体要求。

综合型网络管理系统对我国电信网络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综合型网络管理系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为此,必须对目前网络管理市场上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了解。目前我国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远远滞后于电信网络的发展速度;国内电信市场的发展缺乏对管理系统的统一部署;具体的管理措施与管理流程没有得到明确;管理方式不够统一,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综合网路管理系统的发展,为此在我国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对阻碍综合型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的各种因素加以清除。

2 电信网络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电信网络管理要努力实现网络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机融合。网络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融合目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各运营商正在建设的各种OSS/BSS 系统。通过OSS/BSS 系统的建设,将运营商的网络等后台资源的管理与前台的面向用户的业务管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为客户服务。eTOM 是目前典型的指导OSS/BSS 建设的标准和指南。

是为了促进电信网络管理中网络管理层与业务管理层的融合,电信网管论坛TMF 制定了eTOM(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sMap,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eTOM 作为电信运营业务流程向导的蓝图,是NGOSS(下一代运营系统和软件)的重要概念和关键组成元素。eTOM 是一种业务流程模型或框架,它为服务提供商提供所要求的企业流程。eTOM 较好地代表了电信运营业的真实世界,很多服务提供商(包括了系统集成商、 ASP和软件供应商)已经在运用 eTOM ,因为他们在采购软件、设备,以及面对愈加复杂的业务关系网络中,与其他服务提供商的接口,都需要行业的标准框架。

eTOM 对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电信业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和用户数量都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网络基础设施、客户资源、信息资源等)是各电信运营商都要面对的关键问题。eTOM 的目的是通过业务流程的实施来管理企业,它包括了战略、经营和保障等企业的三大高层流程及其相互间的集成。服务提供商需要用这种通用的流程框架,确保有效地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和交互,确保第三方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而不需太多的客户化定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种对流程的共同理解,对管理电信业务市场中愈来愈复杂的业务关系极其重要。eTOM 从企业整体和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角度和高度,来认识和看待电信企业运营的业务流程框架,对我国电信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随着电信行业的发展,现在的电信已经不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那样的简单。彩铃、手机游戏,电子书刊等各式各样的电信增值服务纷纷出现,一时间,电信行业的业务种类快速的膨胀了起来。为此,面向业务、定制开发将是综合网管的一大趋势。网管系统需要针对电信运维部门提供灵活的客户化定制服务,实现关键业务的监测和管理。对业务系统的监测,网管系统主要分三步走。首先,网管系统会模拟用户操作业务流程,实现对业务流程可用性的监测;其次,网管系统将对业务流程核心应用程序进行监测,实现对业务流程核心性能的监测;再次,对业务流程中各阶段所返回的数据进行监测,实现业务流程全程全范围的监测。

为了满足运营商全程全网开展业务的需要,电信运营商还需要建设分级分权、集中式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网络性能监测和业务监测。总之,我国典信网络管理的未来发展要按以上思路设计的网管系统,将进一步与业务管理系统融合,充分发挥OSS 的支撑作用。

总结

网络管理是电信网络安全可靠运营的重要保障,电信网络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实现网络管理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充分融合,将是我国网络管理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电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对网络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良,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电信事业,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鹏,吴治锋.计算机网络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