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外阅读概念界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04-02
对于阅读的好处,人们可以一口气说出很多:阅读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阅读可以获取广博的知识,阅读可以提高人的学习能力,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命运,阅读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据统计,现今中国人的年人均阅读量不够5本书,国人匮乏的阅读量向我们敲响警钟――增加国人阅读量刻不容缓。为什么中国人不喜欢读书?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当代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阅读文化。学校是建构阅读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怎样建立学校的阅读文化呢?文化结构由内到外分为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笔者将从这四个层面谈谈相关思考与做法。
一、确立阅读理念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教研组撰写了《阅读宣言》,界定了有关阅读的概念,确立了阅读的价值和力量,阐述了新的阅读主张,澄清了各种错误或模糊的阅读观念,提出了阅读文化构建的思路和途径。如:“我们相信,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溢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们相信,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我们提倡自主自由的阅读”;“我们提倡日积月累式的阅读”;“只要我们喜欢阅读,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我们读书的身影”;等等。《阅读宣言》作为学校阅读文化构建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像一盏明灯指引学校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了使新的阅读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购买了《阅读的力量》《朗读手册》《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晨读十分钟》等有关阅读研究的中外名著供本校教师学习,促进教师树立新的阅读观念,掌握有效的阅读推广策略;学校还收集、整理了著名教育家、阅读研究专家关于阅读的名言,并对名言进行解读和点评。学校教研组每周对教师进行一次问题培训,解答本校教师在阅读文化构建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困惑。同时,学校开展了《我的阅读故事》撰写活动,师生交流在阅读中发生的小故事,以故事为载体阐述新的阅读理念。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以“在阅读中成长”为主题的全校性演讲比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高师生对阅读的认识,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
确立阅读理念是一场“攻坚战”,学校将阅读理论结合本校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确立学校良好的阅读理念。
二、制定阅读制度
阅读理念毕竟是虚的东西,学校必须化“虚”为“实”,将理念变成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一整套可操作的规范细则,才能更好地指导阅读行为。阅读活动的制度,教研组主要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制定。
(一)建立阅读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了阅读指导委员会和班级阅读指导小组,作为学校阅读管理机构,负责学校阅读活动的规划、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学校阅读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和《班级阅读指导小组工作职责》。
(二)制定阅读活动制度。制度是活动得以持续进行的保障,为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一是学校出台了《阅读挑战行动计划》,鼓励海量阅读,进行阅读量的自我挑战,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至少阅读课外书30分钟,每人每月争取阅读5本课外书,并填写“五彩阅读记录卡”。二是出台了《自主阅读课的管理规定》,每周全校统一安排一节课作为自主阅读课,在课堂上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前15分钟是听读,后20分钟是持续默读。三是出台了《课外阅读作业布置的规定》,要求学生每天的家庭课外阅读不少于30分钟,并填写“课外阅读作业记录卡”。同时要求教师不布置或少布置家庭书面作业,腾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
(三)制定阅读评价制度。好的评价制定是促进阅读文化形成的“催化剂”,为此,学校出台了《阅读活动优秀评选办法》,定期评选“阅读之星”“阅读之王”优秀阅读评级和优秀阅读指导老师,规定只要学生当月阅读5本以上课外书,即被评为“阅读之星”,连续5个月被评为“阅读之星”的,即被评为“阅读之王”。同时还出台了《班级阅读文化评分细则》,依托班级阅读文化来打造学校阅读文化。
三、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通过阅读文化的布置,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合适的外部阅读环境。
首先是物理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学校标志性文化屏风墙设计成一本书的造型;在校园内显眼位置张贴了《学校阅读宣言》和《学校阅读挑战行动计划》;在教学楼的柱子上张挂了二十几幅阅读名人名言挂匾;制作“阅读是最美的风景”为主题的精美图片展览;每月定期举行“阅读之星”阅读成果展出。此外,充实学校的图书室,配备班级图书柜,完善图书借阅制度,在黑板下方张贴每个班级的学生阅读成果记录表。在学校自主阅读课上,由学校广播统一发出指令,播放甜美安静的阅读背景音乐。
其次是人文环境的营造。学校内的阅读人文环境的营造,主要是成立读书兴趣小组,举行读书交流会,举行读书演讲比赛等。对于家庭里的阅读人文环境的营造,学校注意与家长联系沟通,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每天在家里督促和指导孩子阅读课外书,保证孩子有充裕的课外阅读时间和安静的环境;家长在核实孩子阅读情况后在“学生家庭阅读作业记录卡”上签名;尽可能多地给孩子购买课外书;与孩子约定,根据学生完成读书量的情况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孩子生日时,提倡送课外书给孩子作为生日礼物;在家里与孩子一起比赛阅读,或者读书给孩子听;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或与孩子讨论、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及收获等。
四、落实阅读行为
在构建学校阅读文化中,最终要落实到阅读行为上来,最后的落脚点是学生的“读”。阅读文化中,无论是阅读理念的建立,还是阅读制度的制定;无论是阅读环境的布置,还是阅读氛围的营造,都是为了阅读行为的开展。也就是说,在文化层次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都是为行为文化创造条件。没有“读”的行为,绝对不能宣称已经建立了阅读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生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60-01
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1 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2 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3 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
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4 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5 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一、“两本”的结合能强化考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两本”的结合能比较人物的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两本的结合能探究人物的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四、“两本”结合能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两本”结合能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两本”结合能拓延文章主旨
2009年第4期(No.4,2009)图书馆界(Library World)周云云,葛明贵,陈亚峰:青少年阅读习惯研究 [摘要]阅读对青少年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研究青少年阅读习惯,有助于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 性和阅读效率,促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主要是从课内阅读习惯和课外阅读习 惯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青少年;阅读;阅读习惯
阅读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关注阅读习惯,有助于图书馆的发展。本文从心 理学的角度来探讨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为提高青少年的阅读效 率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也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阅读习惯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研究所处的角度、所涉及的方面都有很大差 别。有的学 者把阅读习惯看成阅读内容,有的学者把阅读习惯看成阅读方法,有的又从阅读时间上来研 究阅读习惯等等。这些研究大多把阅读习惯局限于课外阅读,对于课内阅读习惯的涉 及较少。本文将把阅读划分成两大部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阅读习惯的研究也 基于这两大部分,即课内阅读习 惯和课外阅读习惯。
1 青少年课内阅读习惯研究
有关资料显示,由于课内阅读一般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的自主性、个体间的差异 较小,因此青少年课内阅读习惯的研究比较单一,大多都是集中在各门学科之内,没能突 破学科间的局限。如尚双凤[1]指出英语阅读要养成计时阅读和默读的习惯;洪福 来[2]指出物理阅读要加强动手的能力,多做些实验。
不同的学科之间由于其内容、性质差异较大,在阅读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李国纯[ 3]指出语 文阅读和数学阅读存在着差异,语文阅读侧重于欣赏性,而数学阅读则侧重于应用性。有关 各门学科阅读习惯的研究较多,但相对独立,没有综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
2 青少年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
青少年课外阅读习惯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主要方向包括: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方式、阅 读时间以及阅读环境。
2.1阅读内容
综观所有的调查可 以发现,在阅读内容上,青少年还是以经典阅读为主。陈碧卿[4]的调查显示,初 中 生侧重于阅读童话和民间文学,而高中生则侧重于阅读知识性强且有欣赏价值的优秀作品。 张颖,张媛[5]调查结果显示,以文字为传播介质的媒体中,杂志是大学生的首选 ,其 次是报纸,第三位才是图书;当代大学生对时尚生活类书籍格外关注;在文学类书籍 的阅读中,经典名著的阅读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网络的兴起,传统阅读受到了冲击。宋飞,王卓铭[6]指出互联网的诞生 使 阅读内容多元化,受政府的控制变小,从而出现了相应的问题。王素芳[7]对中 学 生和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指出中学生的阅读内容依次为:新闻、校园文学、中外 文学名著、幽默小品、武侠小说。大学生的阅读内容:研究资料、BBS论坛和聊天、邮件、 校友录、网络原创文学、畅销书、幽默小品等。李筱悠[8]指出了报纸的阅读内容 : 最主要是新闻,对非新闻类的阅读也有所增长。王余光,汪琴[9]指出阅读文本越 来越通俗化,对图画的阅读不断增加。
从以上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阅读内容方面,虽然传统阅读受到了网络的冲击,但是在青 少年的阅读中,经典名著仍然是他们阅读的重点。同时相应的一些流行阅读也在不断地兴起 ,如漫画、生活娱乐等,流行阅读与经典阅读的较量也因此展开了。
2.2青少年的阅读方法和方式
对阅读方法的研究是青少年阅读习惯最重要的研究之一,阅 读方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阅读的效果。对于阅读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蒋蓉[10]指出中小学生的阅读方法比较单一,不能根据阅读的需要选用相应的 方 法,小学生较多地采用精读的方法,初中生综合应用的能力略高于小学生。杨秀文[11 ]发现,中学生在阅读时,做笔记的学生较少,不做笔记的学生占很大一部分,甚至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聊天和听音乐,她认为这是不好的习惯,值得去关注。
在阅读方式上,传统的阅读主要以纸质阅读为主,但是网络的出现,使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网络阅读的快捷与方便,网络阅读逐渐成为一种阅读潮流。于红梅[12]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正在流行着“浅阅读”。沈丽红[13]指 出文本阅读正在迅速退化,而超文本的阅读却在迅速的流行。赵燕[14]也指出, 传统的平面阅读正在被新型的网络阅读所替代,并指出了影响人们选择阅读方式的因素。
从以上的文献可以看出,青少年的阅读方法比较单一,随着网络的发展,阅读方式也发生了 变化,这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一定挑战。
2.3青少年的阅读时间
当代青少年在阅读上所花费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在哪些时间安排阅读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多长时间的阅读才是合理的?这些都是我们对青少年阅读研究所要解 决的问题。
PaulT.Wilson[15]阐述了阅读时间和阅读成绩的关系。他指出阅读时间越长,则 阅 读分数就越高。同时,他还指出,杂志和报纸的阅读与阅读速度有关,漫画的阅读和阅读词 汇有关。AlanKennedyandBarbaraPidcock[16]研究了眼动和阅读时间的关系。 杨秀文[11]的调查发现,以一周计算,阅读时间超过3个小时的学生占一半,还有 一 半 的学生阅读时间是3个小时以下和没有阅读,说明初中生的阅读时间还相对较少,有待增加 。詹锦荣[17]指出青少年的阅读量明显不足,青少年在阅读上所花时间明显少于 在 网络、电视和音像制品上的。邓利萍[18]调查显示,中学生在晚上阅读最为频繁, 其次是节假日。
从上面可以看出,前人对阅读时间的研究所涉及的方面相对较少,而且没有具体涉及时间的 安排,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哪些时间段是阅读的最佳时间,阅读的时间长短,什么时间安排 什么样的阅读上,从这些具体的情况入手,给青少年的阅读提供参考,提高阅读效果。
2.4青少年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也可以影响阅读效果。张传伟[19]建议改善少儿图 书馆的阅读环境,并指出少儿图书馆的环境设计应以服务对象、馆藏状况、服务方式、管理 模式和机构设置等因素为出发点。在平面布局上,可划分出“静区”和“动区”。风格上使 用适合少儿的色彩、形状等,同时讲究绿化。张双莲[20]指出阅读环境是激发读者 的 一个重要因素。他从装备环境、色彩环境、照明环境、声控环境、文献环境和感觉环境六个 方面阐述了阅读环境。林斌皇,姜勤[21]指出书香环境资源在图书馆中处于重要 的 地位,它是图书馆成功的法宝。李娜[22]建议图书馆要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要 积极 推荐优秀图书,改善青少年阅读的图书环境。董宇昭[23]强调了绿色植物对阅读环 境 的影响,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营造一定的绿色环境。温联欢[24]认为图书馆 环 境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营造贴近自然的“绿色”阅读环境、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保持 馆内清新的空气、保持宁静的阅读环境。
从以上的文献可以看出,阅读环境已经得到重视,许多图书馆都在想尽办法来为读者营造一 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虽然手段不太一样,可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促进阅读。
3 对青少年阅读习惯研究的缺陷和盲区
对于课内阅读习惯的研究局限于各门学科之内,只指出了各门学科间的阅读习惯存在着差异 ,但是这些差异能否推广到文科和理科之间,则没有太多涉及。
在阅读内容上,中学生和大学生存在明显不同。初中生主要以名著和民间文学的阅读为 主,高中生侧重于知识性阅读,大学生则以专业知识的阅读为主。是不是这些流行的阅读只 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呢?哪些是不同年龄段该有的阅读呢?哪些是不该有的呢?我们应 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来安排不同的阅读内容。
在阅读方法和方式上,现有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方式,可以确定特定的学生所适合 的阅读方法和方式,以及在不同的年龄段有没有特别的阅读方法和方式。同时,学生在使用 方法上比较单一,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阅读方式和方法。
从阅读时间上看,现有的研究比较少,内容也较单一,这就可能成为今后研究青少年阅读的 一个重点,如:是不是不同的阅读时间会收到不同的阅读效果;有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阅 读时间;多久的阅读时间才是合理的;不同的年龄段在阅读时间上是不是存在着差异,如果 有,到底有哪些差异;等等。
从阅读环境上看,现有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了。如果要寻求突破口,可以从中学和大学 两个不同阶段的环境来进行,比较两者在阅读环境的设置上有什么区别,怎么样设置才是最 好的。
[参考文献]
[1]尚双凤.如何帮助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71.
[2]洪福来.谈物理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J].现代技能开发,2003(2):39.
[3]李国纯.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习惯[J].成功,2007(12):126.
[4]陈碧卿.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0):13.
[5]张颖,张媛.天津市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06(2):62—63.
[6]宋飞,王卓铭.网络时代青少年阅读习惯调查[J].传媒,2005(6):34—35.
[7]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图书与情报,2004(3):91—92.
[8]李筱悠.2007年报纸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J].报海观潮,2008(2):31—32.
[9]王余光,汪琴.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J].图书情报知识,2005(4):5—7.
[10]蒋蓉.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1):75—76.
[11]杨秀文.初中生阅读心理的调查分析与建议[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7):21 —22.
[12]于红梅.大学生“浅阅读”的危害及图书馆人的责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 11):150.
[13]沈丽红.论网络时代下的文本阅读退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4):162.
[14]赵燕.网络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选择[J].图书馆学刊,2006(4):79—80.
[15]PaulT.Wilson,RichardC.Anderson,andLindaG.Fielding.Children'sBoo k-ReadingHabits:ANewCriterionforLiteracy[J].ResearchQuarterly,1986(3):7 7—79.
[16]AlanKennedyandBarbaraPidcock.EyeMovementsandVariationsinReading Time[J].PsychologicalResearch,1981(43):69—79.
[17]詹锦荣.浅谈图书馆如何做好青少年阅读工作[J].图书馆园地,2007(18):93—94.
[18]邓利萍.如何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美国的一项相关调查及启示[J].河南 图书馆学刊,2006(6):65—67.
[19]张传伟.略谈少儿舀书馆阅读妹境议计[J].图书情报论坛,2007(3):59—61.
[20]张双莲.激励读者的重要因素阅读环境[J].图书馆学刊,2003(5):44—45.
[21]林斌皇,姜勤.书香环境资源:图书馆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J].山东图书馆刊,200 7(4):55—56.
[22]李娜.公共图书馆在改善青少年阅读环境方面的作为[J].图书馆学刊,2007(6):5 2—54.
[23]董宇昭.绿色植物对高校图书馆阅读环境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5 ):65—67.
[24]温联欢.论如何营造良好的图书馆阅读环境[J].环境,2006(2):93—96.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奉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一、《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一)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学生往往把《政治学概论》看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延续,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无所适从。甚至要求教师提供练习册,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政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造成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同时,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如“政治、国家、权力”等。对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观点,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政治问题。[1]
(三)学生课外阅读政治学经典着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着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阅读经典着作。但政治学经典着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难以坚持。例如《政府论》、《学术与政治》,还有马列经典原着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着作,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着作,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政治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1]
(四)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教材由于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的主要观点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缺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数据等事实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懈于进行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中的变化。虽然教师常常运用“讨论法”、“案例法”等去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以信服结论,更难以自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二、《政治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政治学中存在的困难,既涉及到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的应对学习困难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一)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政治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政治学知识呢?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政治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做一次性的介绍,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以政治内容可分为实体、观念、活动三个方面为线,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系统把握政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概念或理论观点。
(二) 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导论中的一节内容,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以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尝到食材,却不懂炮制方法一样。师生之间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如:在讲授历史上“非政治观”的内容时,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历史地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不同政治观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辩证分析,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可以向学生介绍综合运用到的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
(三)构建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在介绍了非政治观与政治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政治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
时,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3,4] (四)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推动主题阅读,夯实理论功底。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政治热点、难点为依托,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两会精神我解读”、“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二是充分利用《政治学概论》精品课程等教学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通过题目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选举与治理网”、“中国政治学网”、“中国政治学研究网”、“中国农村研究网”、“共识网”、“爱思想”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政治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变化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能力。
一、核心概念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某一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进行探讨,通过相互探讨交流,形成某一观点或达成某种共识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共同分担的勇气,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板块式教学是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分层之后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经过分层之后的内容不是孤立排斥的,而是相联系步步递进的。这样的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是一种比较突出而高效的教学形式。
二、板块式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整体感知语文文本
“文本”就是针对课本内容进行有效拓展,进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理解的相关内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搜集等积极性,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思维能力。在实施板块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先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加深对文章主旨的了解。如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端午日》教学中,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即阅读、品味节日气氛、整体感知文本。学生在前两个环节中感受到了端午节日的热闹,在进行整体感知文本这一项中,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阅读,让他们分别试着找出本文写了端午节这天会有哪些民俗风情。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有的小组实施“我读你记”的方式记录民俗风情,有的小组从文中重点句子寻求答案“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这一板块在小组合作中顺利完成了。
(二)透过相关词语,感知文本
与文本对话是建立了解文本意图、写作思路基础上的深度剖析,这时候的读者往往不单纯是以读者的身份进入到文本中,而是站在文中主人公的立场或对面进行阅读,达到“我”与文本合一的状态。一旦与文本中的人物或者编者对话,就会产生“如梦如实”“如你如我”的精神境界,文章的情感、主人公的命运就与学生联系在了一起。与文本对话,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到与文本对话,有自己的感悟,然后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对话与感悟,获得见解、获得真知。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是著名的作家老舍的作品,文中采用如画的笔墨描述了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作者笔下的冬天似乎不是那么冷清,反而还带了一定的暖暖情意在其间。在这节课的授课中,我将本节课划分为两个板块赏读重点词语、领悟作者的情感。在进行第一板块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知道“温晴”“摇篮”“安静”等词用得形象逼真,读了让人产生如在山脚下的感觉;在进行第二板块时,让学生进行分组竞赛阅读,看看谁阅读的效果最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修辞、写作角度、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们总结出很多观点:“晒”、“睡”、“醒”一系列的描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安静祥和世界,在描述中作者并没有采用强硬的口吻描述,而是用了商量的语气,“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读来使人倍感亲切,好像一个朋友在耳边温和而礼貌地和“我”对话,文字行间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深深的喜爱和赞美。文中“慈善”一词用了拟人化的描写,表现了济南冬天温暖的一面,这词语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欢和感激之情。
(三)从妙词佳句中读出“语文味”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味道”教出来,“语文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层面,是学好其他科目的重要提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语文味”,引导他们赏析精美的妙词佳句,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描写的意境等。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一些描写类的词语,如描写井的“光滑”,描写黄蜂的“肥胖”,写油蛉的“低唱”、蟋蟀“弹琴”;描写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等。在教这一节课时,我将本文划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引出“百草园”,第二板块引出“三味书屋”这一环节,第三个板块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对比。在进行一个板块教学时,我让学生们分组合作,找出这个板块里描写性质的词语并试着分析其含义,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当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能进行有效理解和运用的时候,他们的“语文味”也就渐渐形成了,但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积累,当教师的语文功底扎实后,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
(四)拓展阅读可少,变“旧知”为“活用”
一、PISA对中学生阅读素养的界定
在PISA语境下,素养指学生在主要学科领域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提出、解决和解释问题时有效地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而阅读素养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为了增长知识、发挥潜能以及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对书面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等参与阅读活动的能力。
二、中学生阅读素养评价指标
PISA主要从三个方面确定评价标准:文本类型多样性;文本的用途;文本阅读能力及策略。
1. 能区分和阅读多种类型的文本。(1)媒介形式,文本以何种形式发表?是纸质文本还是数字文本?(2)文本接受的方式,读者是否需要改变或加工文本?(3)文本的形式,即文本是怎样呈现的?主要有连续文本(以句子、段落形式出现)、非连续文本(包括清单、列表、图标、图示、目录、索引等形式)、混合文本(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结合)、多重文本(几篇相对独立文本构成,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混合的,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松散的、有联系的,也可以是相互矛盾的)。(4)文本的表达方式,即文本的修辞结构是什么?主要指描述、叙述、说明、议论等。
2. 清楚不同文本的用途。(1)个人的,文本阅读是否主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如小说、诗歌、传记等。(2)公共的,文本阅读是否为了关注公共话题,以取得与广泛的社会产生联系,如官方文件、公告。(3)职业的,文本阅读是否是为了完成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而阅读,如说明书、时间表、资料汇编等。(4)教育的,文本阅读是否为了满足自我发展,为学习新知识而阅读,为完成教育而阅读,如教科书、专业书籍等。
3. 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养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包括:访问和检索文中信息的能力;整合和解释读到的内容;反思和评价,将文本与个人经验、知识、观点联系起来。
三、提升中学生阅读素养的路径和策略
1. 学校应营造书香校园的理念。在服务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目的下,学校应鼓励教师多阅读,且有一系列鼓励教师阅读的方案,促使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应加大投入,不管是学校图书馆还是阅读场所的建立都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氛围。在解决性别差异带来的阅读素养差异方面,有研究者指出学校应更多地提供男生喜欢的阅读材料。
2. 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掌握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策略。(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课文的意思,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增加阅读的挑战性。(2)帮助学生将阅读到的信息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能与之前学习到的内容产生牵引,增加阅读的延展性。(3)经常向学生推荐书,同时能对所推荐的书做基本的介绍。
3. 学生应当增加阅读参与度,扩大阅读面,逐步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比如从趣味性阅读开始,同时结合网络阅读的方式,逐步增加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如报纸、杂志、虚构类书籍、纪实类书籍、漫画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
掌握概括策略,在通读文本过程中,能划出重要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串联起这些句子形成摘要,仔细检查文章中的重要事实是否体现在摘要中,以使摘要能囊括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
掌握理解和记忆策略,划出文本的重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文章摘要,然后与其他人讨论文章的内容,以增加对文本的理解。
掌握自我调控策略,需要充分的自觉。可以进行自我提问,如我是否找出了我确实需要学习的内容?我会找出哪些概念是我仍然没有真正理解的?我是否把握了文本的重点?发现不理解的内容,是否会通过其他渠道的信息来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