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朝期间的思想格局形成了“百家争鸣,独尊儒术”之状态,其中的儒家学说代表人物董仲舒谈道“至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矣谓仁”。儒家学说汲取了道教以“道”为天地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强调“天”、地、人”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和谐统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相通而立,“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这种贯穿于天人的宇宙和人生哲学的确立,使得了江南文人的艺术心境融合于自然之中。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就成为江苏州古典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造园法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将建筑和山水巧妙地融合起来,物我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不断的推敲琢磨、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统一,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情境。苏州沧浪亭的一副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体现出的就是造园主陶然于自然、与自然浑同一体的闲适易趣。再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的寓情于景、寓意于物。苏州园林的造园法则深受儒家“比德自然”的审美观念影响,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与人格、品德、思想精神所联系,将其作为一种“美”的象征。众所周知,文人爱竹,竹为空心,表达有虚心好学的含义。并且竹有画意,众多画家喜欢哗竹。并且竹有“君子”之美誉。古有典故道:王羲之之子王微之,迁居院中为种植竹子,整天郁闷不乐,后来植竹于庭之中,他就得意了,便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后来“此君”就成了竹的代名词。纵观苏州众多园林,多数有竹子的种植,并且将竹表现与花窗阁、屏风或者与窗后借景。这都是园主人崇爱竹子的的集中体现。松柏在美学中有着“比德”、“言志”美誉。苏州狮子林的“指柏轩”,取自于宋代朱熹之句“笑指庭前柏”,其中有一株树已有百年之久的历史,取名曰:“腾跤”。清代钱大昕《网师园记》中载道:“网师园,负郭临流,树木丛蔚,颇有半村半郭之趣。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多数园林中有以松柏为主景,例如:拙政园的“听松风处”、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怡园的“松籁阁”。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州拙政园“荷风四面亭”,亭中楹联曰:“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并且在“留听阁”前池中植众多荷花。造园主将荷花诗化来增添园林的氛围。综上所述表明,苏州园林的中造园法则中将儒家思想化为精神追求,儒家学说构成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深层含义,其造就的是一种意境,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升华为诗意的境界。
二、世”与苏州园林
“隐世”词面字义可以理解为“隐居避世”,道家“隐世”思想可以说老子和庄子对其起着决定性因素。老子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个被尊称为“隐君子”的人,“隐于山林,不知所终”,这也是后人以“回归自然”来解决政治、社会问题和人生矛盾的奠基人。老子对“自然”的阐说使整个隐逸文化有了理论基础。庄子又在此基础上丰富了“隐”的内涵,他的观念认为人在乱世能够“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则“不避世非,以与世俗处”,是介于山林和闹市之间的隐。苏州园林造园文化所包含的“隐”的思想主要体现了庄子的“隐世”思想。苏州向来是文人的天堂,用“温文尔雅”来形容这座名城是恰到好处。苏州园林以文人园林为巨,其恰巧为外在的物态层面是人类物化劳动的直接体现。园林建筑小巧玲珑,白墙黛瓦,色调以淡雅为主。园主人造园在于规避世间繁杂百态事物,求得闹事中的一片宁静,倡言静寂、清和。走过苏州园林的人士都晓得,园林门庭若市,园中却十分安静。笔者亲身感受而言,苏州“艺圃”深居与巷道之中,寻其可谓百转千回、“耦园”靠于外成河西岸,两面环水、网师园隐蔽于深巷、留园坐落城西北角却又不高大不突出、怡园处于干将路繁华之处却又表现的那么静谧。纵观苏州诸园林,其选址可谓精心推敲,游园者身在闹市之中,心却在山林之间,将“隐世”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就私家园林而言,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一般都不算大,园林内空间的布局特别注重。造园者充分利用空间的虚实转换,营造出忽然幽暗忽然明敞、忽高忽低的对比。并且采取连续的手法串联与园中,使得游园者在其中不断感受虚实的交替,从可望不可及到升堂入厅,给予游园者内心物我相融,又游心太玄的两忘境界。拿拙政园的远香堂来讲,其处于园内中心地段的四面枯式建筑。北部月台临池、南部假山花木、东倚绣绮亭、西靠倚玉轩,回廊曲折婉转。园内山石水木相互照应,步步亦景。苏州园林造园者也采用抽象的手法,来表现现实和理想、局部和整体的一种转化。将写意的手法和对自然的模仿这两者之间做到一种张力平衡。把自然景物中最能体现思想情感的要素汲取,再进行抽象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洗练的法则映衬出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在有限景物中中营造出无限的意境。游园者在感受自然时又发人深思。造园者通过景物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乐趣。就拿怡园来历来讲,清代顾文斌在明代吴宽的旧宅上进行扩建,以园自宜,所以起名为“怡园”,同里退思园以“退思”来命名亦是表达园主人的心境和情怀。“步移景异”是苏州园林造园过程中的一条具有明显特征性的法则,此法则可以说来自于“生死不已,行健不息”的运动绝对性。园林意境由实到虚的运动而来。游园者在行进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不同角度欣赏同一种景物会得到不同的景象,追求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景物中得到无限的境界。比如说位于耦园东南假山上的吾爱厅、留园冠云楼、拙政园远香堂等,都有着“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效果。苏州园林作为文人园林,其所体现的内在精神就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的融合与统一。将现实中虚无的精神和实体的审美对象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和运用,将文人对现实中的政治不满和对理想自然的推崇有机结合,营造出的是一种无穷、幽远的境界。园林是人工技术和自然的完美结合体,造园者以自然为中介,使人在自然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达到与其和谐统一的意境,化景物为情思,以心造境。园主人为追求这种意境在现实中通过园林建设来追求、落实和表达。园林可以说是人生仕途的精神寄所,在现实中营造出理想的乐园。仕途不顺退归于园林之中,有东山再起就走出园林登上庙堂,进退自如,表达了园主人隐世但不离于世的情怀。道家学说中的“隐逸”思想在苏州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三、佛教思想与苏州园林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年之久,提及苏州园林与佛教必须谈狮子林。众所周知,狮子林最初为高僧建立的寺庙园林。原名为“狮子林菩提正宗寺”。(在佛学我们可以了解到,狮子作为佛之坐处,泛指高僧坐席,佛为人中狮子,林即禅寺,“狮子林”本身即是一个宗教用语。)随之后高僧去世,弟子奔走,寺园日渐荒芜。明洪武五年(1372年)王彝来此游走,并题咏作记。1917年贝润购买狮子林,并且够得园东的民宅,四周建筑高墙,在园东新址建家祠、族校、住宅、燕誉堂、小方厅等。园内旧有指柏轩、问梅阁诸胜,悉循故址,重建新楹等进行恢复。旧额新之,筑真趣厅御碑亭。此外堂庑楼台馆阁,以至亭榭池沼,皆随地点缀布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流逝,狮子林由寺庙园林化作为私家园林,因此它既有私家园林的特色,又保留了寺庙园林的诸多文化内涵,成就了它苏州园林中禅意园林的特色。再说苏州西园戒幢律寺,该寺处于苏州繁华地段,深居与闹市之中,虽未寺庙,其苏州园林特色显著,西园西部亭台楼阁假山相筑,整座寺园虽于闹市却十分静谧,这也是苏州园林与佛教的巧妙结合。另外说拙政园设计妙处,其借远景与北寺塔,将园中池塘、荷花、建筑与其相对应,构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或多或少表现出园主人对佛家的仰慕的尊敬。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苏州园林中不少景观都是来自于佛教的典故中,宗教色彩颇浓,如园中栽培荷花,设立池塘,以此放生,养鱼、龟等吉祥动物。佛家禅宗一排主张“悟”,即是通过冥想,体会到本性的一种状态。佛教传入中国历史渊源,众多文人士大夫受佛家思想的影响,追求“空”的境界,力争摆脱世俗烦恼。苏州沧浪亭中设有一处闻妙香室,一副楹联挂其中,曰:“灯影照无眠,心清闻妙香”,这就是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园主人静坐室内,遗世脱俗,感悟人生,追求精神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佛家“众生平等”倡导平等自由,并且有着“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宽阔胸怀。这和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不谋而合之妙。佛家的思想偏向于“舍己”,将个人利益放在最后。这主要体现与苏州园林造园主在造园过程中因地制宜的法则,遵循自然生存规律,在园林建设中原有的植物不会随意处理,并且因此进行推敲设计。
四、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以其独一无二的形式和内涵名列世界四大园林流派之一,无论是就气势磅礴的皇家园林还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江南园林,蕴含的造园思想都深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然而,在从传统园林向现代景观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由于起步晚,目前其发展还落后于西方国家,向西方国家借鉴也成为一种争相模仿的趋势。但是,单纯的生搬硬套甚至抄袭只能产生毫无灵魂、不中不洋的“四不像”,严重损害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在如今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还不成熟的阶段,如何继承中国古典园林优秀的造园传统,恰当的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美学思想融入其中,是我们在过渡时间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古典园林的关系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指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切处理人际关系和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干,道、释、墨等各派的伦理思想互相交织复合而成的综合性伦理体系。
1.1 儒家思想与皇家园林
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和谐相处,实行“中庸”的不偏不倚的行事之道。其衍生出“中庸、和合”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传统园林美学的基础。“中庸”本是一种不偏不倚、适度的行事之道,在美学中指向为一种和谐的、不激不厉的美学风格,提倡中和之美,主张整体的协调统一。从审美追求上讲究对称、均衡、平正,矛盾的调和与统一,反对对立与冲突,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在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皇家园林的建筑布局最能表现出儒家美学观念的审美情趣。作为皇家园林建筑的杰出的代表,统治阶级中央集权的象征,故宫从方位、空间布局到装饰色彩的运用无一不体现出强烈的伦理性。故宫以一条中轴线为参照左右对称展开,这条中轴线代表着皇室的威严和正统,基于中轴线铺展开的一切事物都是为烘托皇帝的天威建造的,比如高耸挺立的门楼,宏伟壮观的殿堂,金碧辉煌的宝座等都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对皇权的正统给予了强化。中轴线的两侧的东西宫是较为低矮的,处于陪衬地位。比之规模更小的东西厢房就像恭敬地文武百官一样侍奉在皇室的周围,对神圣的王权忠心守卫。这种按照伦理关系对其匀称地展开建筑布局,运用中轴线明确建筑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整体的和谐的统一,使整个园林形成有秩序、有节奏、互相协调的有机整体的规划方式,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皇权至上、尊卑有序的社会伦理秩序,更意蕴着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中庸”、“和合”思维,体现出了传统伦理思想典型的儒家美学精神。
1.2 道、释思想与江南园林
道家思想主张自然无为、顺应自然,认为“道”是世界本原,能生世间万物,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佛教思想博大精深,向善好施、避世无为、清净持戒等等都是通往成佛道路的方法。佛法的终极目的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都给出了至为高妙的、通过修炼身心而成佛的大法。简而言之,道、释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强调通过修炼身心达到天、人、心的高度统一。从美学角度来说,这种思想反对浮华做作,提倡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之美和“天人合一”美学的理念。这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尤其是江南园林的基本特征。与皇家园林恢弘正统的磅礴气势不同,江南私家园林体现出一种自然婉约的空灵之美,依自然之山水,利用各种手法创造自然的景观,利用各种人造物构建丰富的自然空间氛围,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不仅花草树木任由其自然生长,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力求与自然相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种建造手法和精神意蕴深受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就以苏州园林来说,拙政园里的自然水系和狮子林中巧夺天工的假山都体现着宛如天然而成的美学特征。
2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苏州博物馆新馆
现代景观设计的布局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观念和美学精神,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国古典园林是苏州引以为傲的标志,所以要在江南建好新的园林景观实属不易。创新是必然之路,却又不能毫无根据。既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标准,符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又不能一味单纯模仿传统作品,避免地理区域雷同化。所以贝聿铭先生接受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延续苏州文脉,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贝氏将新馆的设计原则定为“中而新,苏而新”,“不高大不突出”。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标准相符合即为“中而新”;与苏州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相融合则为”苏而新”。“不高大不突出”则显示出贝先生尊重当地传统历史文化,将新馆融入苏州历史建筑群中的信心。这个设计原则落实到设计方案时,将新馆定位成园林式的现代化博物馆,色调保持苏州古城建筑特色――粉墙黛瓦。建筑体量不大,高度符合规划限制,屋顶采用坡顶,不与毗邻的忠王府争夺制高点,与周围的历史街区相协调。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东西区连接走廊,南大门和北面落地窗处于整个建筑的中轴线上。站在大厅甚至大厅南门外,就可望见山水园的一池碧水,直曲桥和延绵的假山。大厅朝北的两边墙壁上开有六角形玻璃窗,在不同的位置可以透视不同的园景。大厅空间高挑,穹顶及其下沿都使用钢梁结构,采用直线、三角形以及多边形的几何图形结构。灯具专门为配合大厅氛围而设计,采用三角形和八角形的几何图形,极具现代气息。
新馆的建筑整体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同时,新馆设计也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庭园中的竹和树,姿态优美,线条柔和,与建筑刚柔相济,产生了协调、统一的和谐之美,这正是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影响下建造的当代园林,充分体现了古典美学精神。
3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起步较晚,在历经对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崇拜跟风之后,人们渐渐意识到,单纯模仿、抄袭的作品无法在世界舞台占据一席之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所倡导的和谐与自然的儒道观念给予了设计师宝贵的设计源泉,也是当代艺术设计所必须遵循的美学规则。其衍生出的古典美学理念是景观设计师创作的无尽源泉。
在如今城市景观设计中,由于土地有限、人口住宅密集等因素,这就要求设计师充分理解和运用传统伦理美学精神和原则,因地制宜,不仅要在规划框架内注意景观的虚实变化、规划的平衡度和疏密关系,更要注重景观整体与周围环境乃至整个城市的自然、历史人文之间的关系。
一、“有”、“无”中的“和谐”
《道德经》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天地》也说:“一之所起,有一而来形。”《列子・天端》说:“一者,形变之始也。”“一”是从无到有的一个中间状态,是阴阳的根本,是万物的起始。《淮南子・原道训》载:“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道家用“一”来阐释“和谐”的思想,“一”是无限的全体,是宇宙最根本的“自然”,统一与和谐是宇宙万物的差异和矛盾的根据。《周易・系辞下传》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中国传统建筑从无到有,从部分到整体,从单纯的遮风挡雨到追求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都表现了中国人传统的象法宇宙,象法“一”之“自然”,象法“天道”与“人道”和谐的传统设计文化意识。
《道德经・第十一章》载:“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车轮由30根辐条凑集于一个轴圈上,才能支撑着车轮,由于轴圈中间是空的,才能穿过车轴,造成车子。揉土烧成陶器,陶器中间是空的才有它的功用。建筑房屋开窗,房子和门窗中有空间,才有房屋门窗的作用。这里提出了“有”和“无”的和谐统一关系,只有有其“无”,“有”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其突出表现就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构造,四合院用四栋人为建造的建筑围出一块空地,围出一个连通无限的自然空间,建筑、园林虽有梁、柱、山水、植物构成“有”的实体,但人们真正使用的却是“无”的自然空间。另一典型表现就是中国的漏窗,宗白华先生在《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中谈到:“……他们总是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漏窗从视觉上分隔、突破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室外风景及光影变化通过形式各异的几何图案投射到屋内,同时又把室内光景融于无限的自然空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整体。
道家朴素自然观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人们顺乎自然规律,返璞归真,追求内心修养,和原始自然融洽和一的古典园林设计思维,提供了依据和规范。受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古皇城宫苑建造时形成了“仙苑式”规划格局,秦始皇建咸阳宫,以阿房宫前殿象征太极,渭水灌都象征天河,以终南山峰象征宫阙的大门,筑土为山象征蓬莱仙境。汉武帝造上林苑,置牵牛、织女石像,又置喷水石鲸和蓬莱三仙山于昆明池,将宫苑比拟为天上的宫殿。可见皇室帝王宫苑模仿山河、海岸、岛屿是为了追求神话中长生不老的仙境,以及生命与永恒自然的和谐同在。
二、“阴阳五行”中的“和谐”
中国原始的哲学思想从人类男女异合诞生新生命的生殖崇拜出发,类推、升华出宇宙万物阴阳相对及对立统一的运动客观规律。《易经・系辞上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八卦概念赋予万物固定的阴阳性质,如月精为蟾,日精为乌,天为乾为阳,地为坤为阴。五行最早在殷商卜辞中出现,其主要思想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五行相生相胜”。
五行图象是由四象――四方――五方的方位观念加上通行畅达、和谐统一的意义而构成的。从中国古代建筑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先有了圆方的认识,才进一步引申为四方的观念。距今约八千年的大地湾文化的房子和距今六千多年的半坡类型早期的房子都是圆形的,半坡类型后期逐渐出现了辨认建筑方位的方形房子。河南郑州市西山发现一座仰韶晚期的遗址,约距今5300―4800年,城址平面为圆形。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平面由圆形发展为长方形或方形。河南淮阳县平粮台龙山时期城址,平面为正方形,有北门和南门,并开始出现贯通南北门作为中轴线的布局。“四象”即东、南、西、北四方,以十为标志,十字的中心点为出发点“中”,构成东、南、西、北、中“五方”。四方之象所取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在建筑构件瓦当中时有出现。“中”的五行思想在天坛、故宫、山东曲阜孔庙等诸多建筑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特点上得到鲜明体现,并与儒家“礼乐中和”、“中庸”、“礼制教化”思想不谋而合,使中国建筑在营造方面形成了绵延千年的“尚中”特点。汉代阴阳五行思想盛行,汉祭坛主要按五行配五色、五方模式进行设计。《后汉书・祭祀》载汉光武帝设祭坛:“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黄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其外为,重营皆紫,以像紫;宫有四信道以为门。”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概括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的宇宙观,为我们描绘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周而复始,轮回归一,和谐共生的画面。蔡邕在《明堂月令论》记有:“明堂方三十六丈,通天屋径九丈,阴阳九六之变也。圜盖方载,九六之道。八闼以象八卦,九室以象九州。黄钟九九之实也。二十八柱列于四方,亦七宿之象也。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乡五色者,象其行外。二十四丈应一岁二十四气,四周以水象四海” 。明堂是四面辟门纵横对称的方形建筑,是阴阳平衡,气场圆通和谐的宇宙模式象征。明堂在进行礼仪活动时,天子位于中央,三公、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位于内圈,东西南北门外分列九夷、六戎、八蛮、五狄的首领,此布局已充分验证了阴阳五行和谐统一的设计思想何其盛行。
三、“禅宗”中的“和谐”
禅宗始创于南朝宋末,源于佛教文化东至,其体系包括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成分。禅宗思想不同于其它佛教思想,以“修心”、“内省”为本,以“顿悟”为表现形式,既不坐禅,又不苦行,而是强调去繁琐,求简明,达到“得心应手,意到便成”的超脱、自由境界。
禅宗认为“梵我合一”,即万物皆空,以心为本,我心即我佛,佛即我心。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禅宗美学将审美主体的人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深化,并融入园林的设计文化中,释放主体人的审美能动,将自然生命与人的生命律动引向超越时空的和谐共振。体现在造园上,就是人与园并不是彼此参与的关系,而是浑然一体的整体。诗人王维设计的“辋川别业”,因势设景,引水入园,使园不加修饰,自然天成,把园林视为心灵的寄托之所,心与山、岭、岗、坞、湖、溪、泉、滩及植被完全融汇一体。因此,我们可从王维在园林中所做的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体味出仅从空山密林的一隅所漫溢出的雅致、寂静、空寒的禅宗意境。难怪中国士大夫有云:诗贵有禅思、画贵有禅意、园贵有禅境。
禅宗思想倡导“空”的心境,即用虚空、空灵、清幽、寒静的心态去空心澄虑,去体悟自然规律、心物交融之和谐。禅宗之“空”在两宋的诗词和绘画中比比皆是。苏轼有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与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王维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文学上注重平淡天然,绘画中崇尚“萧条淡陌之意,闲和严静之心”,追求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静淡远。《园冶》中造山有“未山先麓”的原则,即主张以构筑大山的一角而让人联想到大山整体的形象。园林创造中的“空”集中体现在“以小见大”、“壶中天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阔”、“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里之峻”,以有限的空间给人以无限的审美体验,以少胜多,从凝练、含蓄中引发无尽的情思和遐想,来达到的意与境,情与景的永恒和谐统一。
禅宗修行提倡“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因此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都以此为根本宗旨追求返璞归真,象外之意,景外之致的艺术审美境界。中国园林的匾额对联通过雅致精炼的文字以显寓隐,以实写虚,意寓其中而音流弦外,构筑出充满想象联想的另一朦胧含蓄的精神世界。以苏州狮子林的园名为例。在佛教中,狮子被认为是佛国神兽,佛经中称“佛为人中狮子”,佛之坐处称为“狮子座”,禅宗寺院称为丛林,简称林,因此,“狮子林”三个字本身就具有禅宗之意。另外,园林中的花木植被常具有拟人化的特点,渲染、衬托、突出禅宗的文化意蕴。苏轼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竹是佛教“空”与“无心”的形象体现,狮子林中石径曲折盘绕,万竹掩映的“修竹阁”,自然而然传达出园主的高雅和“竹竿绿玉绕禅房”、“竹林精舍”的空虚、寂静、幽远的禅意。明代北京的“定国公园”, 墙不粉刷、地不铺砖,“入门,古屋三楹,榜曰‘太师圃’,自三字外,额无匾,柱无联,壁无诗片。……藕花一塘,隔岸数石,乱而卧”,借朴素、野趣盎然之景,来沉思冥想,以极致的自然、凝练、含蓄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超脱、自由之境。
【关键词】文态环境;山水城市;空间特色
1. 城市“文态环境”
(1)郑孝燮教授曾提出城市文态环境的塑造问题,他认为,城市文态环境就是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于一体,形神兼备,凝聚历史和积淀文化的城市环境。
(2)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正在严格依法治理污染,禁止污染,着手解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名城,还存在着另一种环境保护——即文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生态环境有污染与净化之不同,文态环境则有文野的区别。不言而喻,文态环境的文化品位高低,同样是直接反映我们的国家文明、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应当进一步懂得,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必须有两条腿的支撑,依仗两条腿走路。就是说,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自然),又要保护好文态环境(文化),而不要变成不幸的独脚残废者。
(3)文态环境的风貌特色有以古色古香为主,还有以今色今香即现风貌特色为主。不论古色还是今色的文态环境风貌,都需讲求布局章法,贯穿理性,以体现“美的秩序”为准则,否则环境形象杂乱,不协调,或陷于低俗,结果都是对文明的一种丑化、一种伤害。至于不同风貌的环境之间的过渡以及“借景”等问题,当然也应力求完美。
2. 中国古代山水城市的文态空间特色
中国古代城市多数依托自然山水而建,形成了丰富的的山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如古代博大精深的风水文化。可以说古代城市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文态空间。
2.1古代山水城市的文化内涵——“沟通天地、界定四方”。
(1)中国古代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认为,物质空间分别由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界定,垂直方向体现天、地、人的“三材”思想,三者应处在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水平方向体现“允执其中”的中庸思想,认为地势变化万千,“均衡界定”是各要素整体形势关系确立的准则。
(2)“三材”思想认为,天、地、人是宇宙万物间最根本的存在,是最有价值的,故称其为“三材”,并形成天、地、人、神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在这种万物有灵的观念下,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就成为人们寄托天地观念的重要媒介。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对山川自然的记载远比其它自然之神多得多,所谓“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则神小也”(《抱朴子·登涉》)。最典型的如五岳,以山体拔地通天的自然形态成为百姓告祭、帝王封禅的神山。千百年来,人们创造了众多的山水之神,积累了丰富的山水崇拜文化,并且这种祭拜山水的传统活动在自然山水中也刻下了烙印,形成了庙宇、宫殿等举行重要祭祀仪式的场所,在城市中则形成依托山体的城市轴线。如山东泰安古城与泰山,城市因山而置,因山而兴,山城一体。
(3)中庸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要恪守中道,不偏不倚,追求均衡界定。这种中和的思想在中国古代风水中有很好的体现。风水理论最早将“山水”与“城市”联系起来,它视城市为天地之枢纽,城市只有处于“山水相交,阴阳凝融,情之所钟处”,才能获得发展。在古代风水选址中,从一座城市,到一个村落,甚至到一栋居住建筑,风水中完美的均衡图式是“龙虎正体”,龙虎之砂均处于穴山两旁,左右对称,齐来相抱。风水理论将“正穴”居中,一切山川地势和道路系统都以拱卫之势簇拥着“正穴”,整体上达到向心的均衡态势的格局,正是利用自然山水来界定四方涵义的体现。
2.2古代山水城市的文态空间特色。
(1)古代山水文化给古代城市刻上了深深地人文烙印,城市景观意向,山水意蕴和作为生活范式的山水景象,共同构成了古代山水城市的文态空间。
(2)古代山水城市的景观意象有两大类,一是人文景观意象,如殿阁楼台、曲径小桥、古碑断碣等,另一种是自然景观意象,如茂林修竹、青山绿水、云雾烟霞等等;而城市文态空间应该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人写的建筑游记里,人们透过建筑所获得的意境感受中,山水自然景观意向往往占据最突出的地位,如郑板桥《题画》中“十笏茅斋,一方天井”;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他获得的空间意境主要是山水的朝暮、四时景致,明确表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古人的审美观照中,突出的几乎全是山水意象。
(3)古代城市所透露出的这种山水意蕴对山水风景的观赏和园林山水的创作都有很大影响,强调因物喻志、托物寄兴,感物兴怀 的比兴传统,如皇家园林中常见的“海岛仙山”、“天下太平”、“江山一统”之类。沿袭秦汉辟池堆山象征传说中的东海神山做法,历久不衰。隋炀帝的洛阳西施,南宋吴兴的沈德和园,北京北海的琼华岛,圆明园的福海等,都采用了这种象征寓意的山水布局。
(4)作为生活范式追求的山水景象有两种,一种是把生活环境融入天然山水中;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他在庐山香炉峰和遗爱寺之间“其境胜绝”地段,“面峰腋寺”,建了三间草堂,在这里“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 另一种是在生活环境中创造人工山水。如白居易洛阳宅园,“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睡,足以息肩。”
3. 现代山水城市的文态空间特色
(1)郑孝燮教授将城市文态环境比喻成一座舞台,上演的节目有三种:一是传统的古戏,即历史保护区(段)、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是现代戏,即新区及非历史保护区(段);三是新编历史戏,即某些表现新古结合风格的新建、改建地区。对于现代山水城市而言,这三种“戏”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态空间,这种空间环境包括不同时期的山水文化叠加和自然山水及文化底蕴对城市的涵养,以及现代山水景观园林艺术与城市空间的结合。
(2)毫无疑问,现代山水城市文态环境除了历史风貌保护区的环境外,还包含那些不属于历史保护区的新区环境,如上海浦东新区、苏州古城边上的新工业园区、大连北郊新开发区、深圳和珠海的特区等等,都是以现代风貌为特色的文态环境。与历史文态环境相比,这些新区美在“现代化”建筑的风格面貌上,美在“现代化”的空间环境组合秩序上。如芝加哥、迈阿密、洛杉矶的有些地区的高层、超高层的建筑空间组合所形成的高低错落、虚实结合的天际大轮廓——却显示了整体上对立统一,简洁而又稳重,节奏明快,韵律清新之美的现代文态环境风貌,取得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这些现代美感的塑造,是同其中所用的现代建筑结构方式及现代材料的色感、质感等分不开的。然而,现代城市环境风貌的创建,是以较好的保护了城市历史风貌区为前提的。有口皆碑,巴黎非常重视并成功地保护了历史文物,同时着力在郊外开辟以现代建筑高层为多的环境风貌特色的德芳斯新区,达到了整体美的效果,是成功的一例。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要对不同时期的山水文化要素进行整合,传承和弘扬过去时代的文化特色,使整个城市的文态空间呈现和谐共存,多样发展。
4. 现代山水城市文态空间营造初探
(1)古人的山水意识使传统山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如何利用、继承和发扬这份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是现代山水城市建设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现代山水城市建设也应该将古代多样的山水园林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紧密结合,创造适合现代城市生活的文态空间。对于扮演“传统古戏”的城市文态环境,要自觉地加以保护。对于扮演“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的城市文态环境而言,应该在传承古代山水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塑造,创造融历史辉煌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