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企业估值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药企业;IPO上市;财务管理;内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上市已经成为社会的发展潮流,尽管医药企业的上市具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医药企业的IPO上市依然有很大的前景。目前对医药行业的IPO要求程序多,需要符合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收入,具有一定的资产规模,这就对医药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一、IPO的概念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IPO新股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其次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体现市场的供求,并最终确定价格。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首次公开募股指一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医药企业IPO上市可以尽快的募集资金,促进医药企业自身的流通,树立企业的良好名声,给股市注入了新鲜血液,给股民好的投资回报。
二、医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需要有健全有效的财务会计制度做保障,这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医药企业在进行财务的管理和控制时,要根据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许多的医药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往往是走一步算一步,没有科学的框架管理体系,这为医药企业的IPO上市造成了许多的麻烦。
(二)风险意识有待加强。医药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促使我国的医药企业越来越多,许多的医药企业是民营企业、私人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更是不规范,对于自身的风险也毫无防范意识。例如医药企业可能面临的收账风险、市场风险、诉讼风险和资金风险等等。
(三)资金管理有待加强。医药企业的资金管理力度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比较薄弱,缺乏系统的资金管理规划,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和管理,要么出现资金的闲置利用率低;要么利用过度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医药企业的资金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利用就会对日常的加工、采购造成威胁,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四)成本控制的方法落后。医药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低,企业往往采用以往的总成本核算法、存货方法来计算,而不是采用先进的作业成本核算、服务成本核算等方法,这已经不能满足医药企业上市的需求。
三、医药企业IPO上市财务管理与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我国的许多医药企业有一部分是从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变的过来的,有一部分是新成立的私人企业。但是这些企业都是沿用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营管理模式,把财务管理的只能与会计等同,没有自己企业的完整的财务制度控制管理体系,只注重财务的资产记录和反应企业业务情况的能力,忽视了财务自身的资产数据分析、财务的预警能力。
(二)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不规范。(1)企业原始的出资不规范。现在的许多医药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实力都会进行一些虚假的出资或者请人代出资,从而出现原始出资不规范的问题,此外,政府对于这些医药企业的验收资本手续不完善,缺乏系统的管理。(2)企业的经营业务不规范。一些医药企业选择走第三终端的销售模式,直接把产品面向诊所、药店进行销售,这些诊所、药店许多不要求开发票,尤其是一些诊所,对于发票的要求不高,这为医药企业的逃税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大部分的医药企业都具有逃税现象,经营不规范,员工的社会保障也没有得到落实。(3)企业的投资活动不规范。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大,经济效益高,对于那些获利的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新建厂房,这是企业的投资活动之一。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医药企业不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购买相关的设施设备都没有合法票据。(4)企业的产权不规范。许多私营的医药企业通过租赁厂区、办公单位来开展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且生产的医药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专利,适用范围过于扩大。企业自身的设备、厂区、知识产权都没有保障,实行违规经营。
(三)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规范。现今的医药企业,很多属于私营企业、家族企业,没有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体系和流程,机构设置不完善,往往会出现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一个部门兼任多个部门的智能,一个人身兼多重职务,管理混乱,加之私人企业、家族企业中的裙带关系,许多部门的领导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企业内部的关系复杂,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控制难度,导致内部的控制松散,许多的职位、部门形同虚设。
孟利宁是50后,经历颇为丰富。曾经是名军人,在部队待过16年,15岁当兵进入第二军医大学,其中8年从事的是医药科研。1986年转业后到财政部下属的财经杂志,做过记者、编辑,期间因为爱好电影与文学,曾去电影学院艺术中心做旁听生,翻译了电影剧本《雨人》,与同学编辑出版过《奥斯卡获奖剧本集》。不过当单位要他做出选择时——是继续旁听,还是回单位上班,他没再坚持走电影这条路,而是踏踏实实回到杂志社工作,慢慢对股市产生了兴趣,中国股市第一人杨百万的故事可以说激励了他投身股市。
他现在最青睐的是生物医药概念股,这与他在军医大学那段科研经历不无关系,同时他还掌握了两大炒股技巧——“黄金坑”与“空中加油”,这让他在投资中赚钱的比率较高,但他形成这些投资理念的过程也非常曲折。
他在80年代买入第一只股票——众城实业,当时股指只有400多点。“那时炒股票只是很盲目的,我妈妈和妹夫在家炒股票,经常暴涨暴跌,听他们的故事挺有意思的。”买入不久,他便被套,但由于国家出台股市利好消息,这只股票传奇般地在1个月内翻倍,使他不但解套,而且5000元本金变成了1万元。
在1990年代初,跟随美国的科技泡沫,他迷上了高科技股。当时高科技股正疯狂,只要有消息传出,股票立刻就能涨停板,他也清楚,这不过是炒题材,并无业绩支撑,但仍旧盲从地买卖,以至于屡屡赔钱,“会买不会卖,但是买的时候也不一定买得好。”
他慢慢观察到,每轮行情其实都有龙头股,他试图用医药研究的科学分析方式,去寻找这些牛股的共性。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技术派,但却从技术面找到了一些发现牛股的方法。
“空中加油”在股票投资中不是新鲜的概念,借用航空技术的专有名词,形容股票在快速调整后猛烈拉升。如何在事前发现股票有“空中加油”潜质才是投资的关键,孟利宁说:“很多大牛股在启动前会有一个标志性的大阴线,很多技术派的朋友看到放量的大阴线,往往会减仓甚至逃命,我恰恰发现这些大阴线往往标志着行情的启动。”
2007年2月27日的哈投股份让他第一次从直观感受上意识到了“空中加油”,当天K线出现一根大阴线。他同时了解到,这实际上是一只券商影子股,持有方正证券股份,他结合两方面因素判断,这只股票之后很可能会拉升起来,于是在6元左右买入,随后这只股票翻了10多倍,他记得最高涨到83元,“那时经常涨停板,所以我每天卖一批,一直到83元全部卖光。”
他还发现,“黄金坑”是识别“空中加油”的重要标志。黄金坑的一般表现是,在行情启动之前,K线整体下滑,突然有一天跌破所有均线,引起恐慌性抛盘,再跌再引起抛盘,直到跌到底以后,才开始往上涨,“最典型的是,出了第一天下跌阴线的坑口,这个部分叫‘黄金坑’,100%的龙头股都是从‘黄金坑’里走出来的,60%都有‘空中加油’。”
他在投资中反复测试这一判断的准确性,当2011年买入海欣股份时,他感觉基本已经可以将“黄金坑”与“空中加油”运用自如,并能结合基本面来操作股票。据他观察,海欣股份在2011年年初,连续三次“空中加油”失败——明显是处在“凶悍的抢筹过程”,“我就是第三次‘空中加油’失败的时候开始买入,很多高手都在这个位置跑掉,然后这只股票在1个多月内股价翻番。”
他之所以敢在这一点位买入,也是因为他看好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原本是毛绒产品生产联合企业海欣股份在2002年通过组建与收购医药企业,进军医药产业。2010年上半年,医药收入已经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1.78%。它的子公司海欣生物技术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合作研发的“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这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针对晚期大肠癌的APDC治疗性疫苗,二期临床显示作用良好,当时正进入三期临床阶段。“二期完成的时候,临床病例显示对8种癌症有效,理论上对所有癌症有效,而且这种疫苗是内援性的,进去身体后唤醒病人的免疫功能去杀死癌细胞,对身体没有过多损伤,这是它最革新的地方。”这只股票在2011年1月暴涨,市场普遍认为是其疫苗概念的价值被发现。
除了摸索出判断牛股的技术分析方法外,他在2008年之后将投资标的锁定在了生物医药股。在找到这一目标前,他已经明确,中国股市有三类股不能碰——银行、地产、食品。不碰食品股的原因很简单,安全问题屡屡曝光。不碰银行股和地产股的原因是,大概五六年前,他在一位中国地方债专家的着作中看到了地方债的严峻现实,“地方债已经亏掉了全国1年的GDP,当时就是这个程度,全国机场、高铁、公路的亏损,这些最后都会算在银行头上。”
最后他认为唯一可靠的就是医药。根据《投资者的未来》一书,美国市场的经验是,从1957年到2003年,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中,上涨超过1000倍的公司有7家,其中4家都是医药股。在历史相对较短的A股市场,医药股表现也相当不错。
在医药企业中他将范围缩小到了生物医药类。好的生物技术公司能创造好的现金流,不仅被认为更具有创新意识,而且相对于制药公司,它的增长更为迅速。“这类医药企业最容易出重磅炸弹,”孟利宁说,“一些重大顽疾或绝症,如癌症、肺炎、艾滋病等,只能通过生物医药来医治,这为生物医药企业的前景创造了难以估量的前景。”
在生物医药中,他最看好长春高新,他在2009年13元左右的价格买入。生物医药包括4种——疫苗、基因制药、单抗制药、多肽制药,他通过研究发现,长春高新除了单抗制药以外,其他都是中国最高水平甚至是世界最高水平,“长效生长素几乎是世界唯一的,其他厂家都研制失败了。”
长效生长素是长春高新控股公司金赛药业研发的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它除了能治疗矮小症外,最吸引人的是,还能抗衰老,“美国用生长素抗衰老的套餐最便宜的要8万美元,最贵的180万美元一个疗程,可以想见,该产品在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
他看好这只股票的另一个原因是金赛药业的首席科学家金磊,金磊在美国的博士论文就与生长素有关,该论文在1994年获得美国生物学界最高奖克莱文奖,“全世界生产生长素都用他们的技术,叫第五代生长素。”他回国后创办了金赛药业,十几年来致力于基因制药。
筛选生物医药股,他最关心的就是两个问题——科研水平与产品,“科研水平必须是世界最高水平,产品能够形成对市场的垄断,这种病只有你这个药能治,所谓的护城河、复合增长都是迎刃而解。”长春高新便完全符合他这两方面要求,“金磊的技术得到全世界生产厂家的广泛运用,而他们研发的长效生长素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
从财务指标的角度,他发现长春高新也与彼得·林奇的“十倍股”概念相匹配。“十倍股”指的是,假定估值不变,当公司盈利年增长率超过25%时,10年期间,公司的盈利和股票价格将上涨约10倍。而长春高新2012年的每股收益是2.56元,10年来复合增长率是64%。2013年一季报公布后,它的业绩增长达到184%。尽管现在长春高新的股价早已突破百元,但正因为有业绩作为支撑,他认为这只股票应该能挑破中国股市的天花板,天花板指的是中国船舶在2007年创造的300元天价。就在近4个月以来,长春高新股价上涨了104%。
自从2009年买入长春高新后,他一直不断加仓,13元最低价买的一两千股一直拿到了现在。陆续加仓后,长春高新成为他第一大重仓股,仓位达到50%,但因为它的股价不断上涨,这只股票已经占到其股票市值的80%。在当前震荡市中,他将80%的股票拿着不动,其余20%打短仓,目的是为了追求绝对收益。
他选出的牛股还有在2012年买入的片仔癀,“片仔癀的整个流通盘是1.4亿股,这么小的盘子,但题材却很多。”,例如,治疗肝癌的项目已经得到了国家博士基金会的资助,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共同研制的金糖宁胶囊一并获批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对治疗糖尿病有显着疗效,另外,它还出了祛斑美容护肤品等等。看到众多盈利点,他感觉片仔癀股票将会有着长期稳定的表现。他在2012年56元左右的低点加仓,现在这只股票在他的仓位中占到10%,且已经突破144元。
凭借着对股票的出色判断,以及上电视积累的名气,他与朋友一同发起了合伙制基金,“草根股民在出名后不少人都发了基金,但发了之后陆陆续续亏损的很多,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基金是获利状态,因为我的基金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
他将个人的投资理念延伸到了基金产品中:宗旨是关注高成长型的明星企业,长期投资,动态持有,主要投资方向为生物医药的领军企业,包括有突出创新能力的名牌中药企业,部分投向新科技、新材料、环保与新能源,原则上不参与市场的短期热点,绝对不染指ST和问题股。
他认为下半年的经济形势非常不乐观,上证综指很可能跌破1664点,“现在银行的泡沫正在被刺破,如果房地产的泡沫也被刺破的话,局面可能就不太可控,到时即便是长春高新,我们也要减仓,因为当出现系统性大跌时,你一个人完全抵抗不一定有效。”
孟利宁的投资方法
01/中国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是靠不住的,所以必须弄懂公司的产品有多大市场,能获得多大利润,根据它的前景来判断股价。
02/孟利宁有风控,但从来不止损,他说他的风控在最前沿,只要选股选对了,就不存在割肉与止损的说法,下跌反而是提供的买点。风控的第二部是配仓,确定每只股票的仓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必留20%现金,如果出现黑天鹅事件,还有现金买进。
“三板斧”、拼盘和外包
没有证券资格的资产评估公司给上市公司做完资产评估之后,将业务转交给有证券业务资格的评估公司,对方只是对评估报告进行文字上的审核后就盖章,就能获得30%的业务提成
评估业界的一位著名人物曾将评估机构的制胜法宝是“三板斧”:人际关系、高回扣、压价。这是对业界现状的精辟概括。由于资产评估公司不像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每年为客户做审计,客户往往是一次性的,需要不停地开拓,这是生存的基础。对于规模不大的资产评估公司来讲,争夺市场是第一位的。
另一方面,虽然评估准则迟迟未出,但评估行业实行着严格的资质管理制度,首先,每一项资产的评估都要取得相关部委的许可证,并且根据机构的注册资本、注册评估师人数等划分不同级别,不同级别的机构业务品种和承揽业务范围有所区别,要评估上市公司还要取得财政部和证监会给予的证券执业资格,没有证券资格的公司在争取到业务后不得不找有资格的公司做“拼盘”。
财政部在1997年就停止批准证券资格的评估公司,但是多年来一些没有证券资格的资产评估公司也发展起来,于是出现了业务转包的情况:他们给上市公司做完资产评估之后,将业务转交给有证券业务资格的评估公司,对方只是对评估报告进行文字上的审核后就盖章,一般不再做现场调查,就能获得30%的业务提成,如果是转包给大的评估公司,提成更高达40%甚至50%。
倒推流程
就像在农贸市场一样,企业拿着钱和标的来买评估报告
在“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下,先了解企业的心理价位是业内的“通行程序”,或是比较婉转地问企业的思路是什么,如果企业要合资,会表明计划投资的规模,双方谈判的情况如股权比例等,这样很容易推算出企业希望资产评估到多少。如果是以资产偿还上市公司的欠款,就更容易了解了。也有的企业比较含蓄,报告做完才说评估高了还是低了(如果是收购方委托评估被收购企业,就希望把资产评得低一些),最后评估师还要根据企业的要求来调整,所以评估师也学“聪明”了,一开始就了解清楚对方的意图,并且告诉企业要达到评估标准需要做哪些准备,当然老练的企业也知道如何配合评估师。
就像在农贸市场一样,企业拿着钱和标的来买评估报告,而且委托方压价相当厉害,正常执业的评估企业几乎没有生路。价格为什么可以一降再降?竞争激烈或许是原因之一,但成本也可以一降再降。
竞争的另一种代价
成本低到不能再低的时候,评估的过程被大大简化,功夫仅仅花在了制作报告的形式上
1992年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的《资产评估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资产评估收费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收费办法,即按资产金额大小划分收费档次,分档计算收费额,各档相加为收费总额。资产评估收费一般依据账面原值,没有账面原值或没有作价入账的资产可以按评估值计算。但实际上收费标准并不拘泥于此。
2002年3月,准备将财险业务海外上市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资产评估项目招标,4家中方评估公司(包括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资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中发国际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参与竞标,最高报价近2000万,而中企华以480多万元的总报价争取到这个项目,并准备和中资等公司合作。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资产在四五百亿,有4500多个分支机构,资产几乎遍部中国每一个县,平均一个省的评估费只有十几万,而通常这样的一个省的项目至少需要五六十万,如此低的价格怎能保证尽职调查做到位?为什么同一个项目不同公司的报价能有三倍之巨?
1993-1997年间评估业纯利润率一度能达到50%,但是此后江河日下。评估公司越来越多,执业环境恶劣,低价竞争很严重。原来做企业上市的资产评估收费50万,现在也就30万,在有的城市还能降到20万元;做上市公司配股的评估收费从20万~30万降到10万,由于很多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放弃配股,所以和配股相关的评估业务越来越少,因为上市公司的评估费用相对较高,非上市公司评估业务超过10万元的不多,最低的还有1000元,所以上市公司就成为资产评估公司争夺的焦点。
评估业的这种白热化的竞争付出的是什么代价?一位资产评估公司的经理说,以前做上市企业资产评估收入能达到50万的时候,纯利达到50%,25万元的成本中15万元是人员、办公等固定成本,其余10万元是调研费用,但是不同资产评估公司的调研费用差异很大,有些公司只花1万元,现场调查按照程序进行需要一周的,有的公司为节省费用和时间呆半天就走了。收费降低到30万元之后,评估公司更是变本加厉通过控制成本来保全利润,一是降低工资但幅度有限,二是尽量在本地或通过互联网询价,降低差旅费。成本低到不能再低的时候,评估的过程被大大简化,功夫仅仅花在了制作报告的形式上。评估师变成了“高级打字员”。
火箭项目
档案室的柜子里装的都是一颗颗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引爆
以一家大型资产评估公司做的一个“火箭项目”为例,它的“包装”非常漂亮,但评估现场调查却很粗,简化或省略了资产评估必备的程序,其简化方式如下。
其一,按照规定,企业的机器设备应该逐台勘察,而评估公司却根据企业填写的资料对价值较大的设备进行抽查。其二,按评估规范要求,存货抽查比例要达到数量的40%、金额的60%,评估师一般只能做到金额的要求,抽查金额大的存货。其三,按规定需验证房地产是否抵押,评估公司应验证房产证原件,并且在复印件上签字,但一些评估师根本不看原件,只看复印件,而且也不签字。其四,几乎很难全面验证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发票。其五,写案例时挑选对评估有利的例子。比如房产项目,评估公司专门从企业填写的资料中挑选金额大、造价高、没有产权纠纷的项目去调查,其他项目并不逐个细查,回来写案例的时候专门写此类项目。时间紧的时候,甚至有可能先写报告再倒推工作底稿,这样的工作底稿即使被管理部门抽查也难以发现问题,普通投资者就更难以发现问题了。
这样的火箭项目业内比比皆是。资产评估公司档案室的柜子里装的都是一颗颗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引爆。
增加水分的秘诀
调高成新率、通过汇率换算将进口设备高估、高估无形资产、调高未来收益预测是常用的手法
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时可以通过调高成新率这一关键数据来高估资产,确定成新率的办法主要是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因素推测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如果将每天两班运转的设备按正常一班计算,使用年限可以延长,成新率能从30%增加到60%,评估价值可以高估一倍,而没有去过现场的人根本无法了解实际情况。
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时,有时会因为非标准的专业设备询价比较困难而根据企业提供的价格确定重置成本,还可以通过汇率换算将进口设备高估。如果以找不到国内替代产品为由,采用汇率调整计算,则可以因多年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重置价值的翻倍。
采取收益现值法的评估结果一般高于重置成本法。比如南方的房地产项目,前几年的爆炒之后减值很厉害,如果企业提出高估的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可以通过调高租金的方法增加未来收益,评估机构在报告中运用“本评估结论是建立在物价指数上涨百分之几的基础上确定的”这样一个评估假设将评估风险回避了。而实际上将该房产出售根本不可能达到评估价值。在以收益现值法评估药品生产企业时,评估机构则常常回避药品回扣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相当高的现实,将未来收益预计得比较高。
预测企业未来收益时,评估师主要的依据,一是以该公司当年的经营水平(如平均值)推算;二是查找行业平均基准收益率,主要查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资产评估常用数据与参数手册》,而该手册公布的数据往往置后一年。而贴现率的选取更是随意性极大。
策略一:坚定持有“超级明星”
不预测股市的走势,不理会大盘的涨跌,不盯看手中股票的行情,只是坚定地持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却在过去的40多年里获取了2500多倍的投资收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巴菲特――全世界投资者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投资方法是:寻找“超级明星”,并坚定地持有它!
那么,什么才称得上是“超级明星”?巴菲特言简意赅地将其归纳为:我们能够了解的企业;有长期良好的发展前景;由诚实和正直的人经营管理;能以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入。当然,这仅是巴菲特个人的理解,但这的的确确是值得称道的经验之谈。落实到中国的A股,我们可以将“超级明星”理解为必须是能代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优质上市公司,它首先应该是蓝筹股,其次是其中的高成长股,再次是行业的龙头。
虽然经历了千点以来牛市的持续上涨,不论是一线还是二线、三线,抑或是大盘蓝筹还是小盘蓝筹,股价涨幅已是不菲。而在1月下旬以来,累计涨幅过高的蓝筹股普遍出现了调整分化,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些小市值的、高市盈率的低价股出现了连续拉升,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无业绩支撑的低价品种的上涨行情是无法长期延续的,而只有蓝筹在市场的再次崛起,才足以支撑牛市的存在。
据预计,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速在2007年虽然可能会有所放缓,但优质蓝筹公司的经营业绩在2007年仍然有望保持至少20%的增长幅度。出色的业绩将成为蓝筹公司股价继续受机构关注的主要动力之一。
此外,在人民币升值进程中的背景下,国际热钱不断流入、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将长期存在,而流动性较好的蓝筹股也必然受到资金的格外青睐。从这一点上说,蓝筹股有理由比非蓝筹股在估值上有一定的溢价。因此,长期持有这些“超级明星”,肯定是应对动荡的有效方式之一。
值得关注的个股
申能股份(600642)作为上海市能源龙头企业,持有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40%股权,持有上海天然气管网公司60%股权,具垄断性优势,目前仅15倍左右的市盈率。去年三季度,公司每股收益就达到了0.50元,是标准的绩优蓝筹股。
同时,公司的市场形象较好,上市10余年来,坚持每年现金分红,累计每股分配现金红利3.08元。截至2005年底,累计分配现金红利67.1亿元,远远超过资本市场历年筹资总额31.5亿元。此外,公司还巨资参股海通证券和申银万国证券。在整体牛市向好、券商盈利增强的基础上,公司于2006年计提的券商资产长期投资减值准备5500万元将有望冲回,可能带来2007年每股收益的有效增厚。
民生银行(600016)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下,银行股值得高度关注。最近,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机构投资者对增发的踊跃态度可以看出,它们对民生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根据民生银行的公告,其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民生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但广发证券的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晓宜表示,除此之外,定向增发和即将进行H股IPO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生银行股权分散的问题。
目前,民生银行股权分散,前三大股东持股都在5%~6%之间,此次定向增发的股份有望拉大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差距。而解决民生银行股权分散问题对民生银行的发展和构建金融控股集团有推动作用。据有关人士估计,在今后至少2~3年内,民生银行能够保持30%的增长率。
潞安环能(601699)主营煤炭产品,包括高质量动力煤(平均发热量为6000至7000大卡/千克)和冶炼用的高炉喷吹煤,目前公司可再生煤炭储量为12亿吨。作为钢铁生产的原料和焦炭的替代产品,高炉喷吹煤因其价格低廉和环保性能较强的特点,市场认可度日渐提升。公司在国内高炉喷吹煤市场的占有率高达25%,处于行业领军地位。
2006年高炉喷吹煤销量从2003年的164万吨大幅提高至54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焦炭价格的不断上涨和钢铁产量的显著提高为高炉喷吹煤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并为喷吹煤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打下了基础。未来几年,高炉喷吹煤业务将成为公司的主要盈利增长动力之一。
策略二:踏准波段做差价
当然,作为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在市场环境没有恶化的前提下,你既可以像巴菲特一样不理会行情的涨跌,也可以从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中赚取利润。
对于后者,巴菲持的恩师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讲述的“市场先生”的精彩寓言,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大意是你在股市买入了一家公司的股票,股价就是你的同伴,可以称之为“市场先生”。这个“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告诉他对你的股票价值判断,有些时候他的判断是合理的,但更多的时候,他过于兴奋或过于忧虑。在他过于兴奋的时候,你不妨将股票卖点给他;而在他过于忧虑的时候,不妨出钱向他买点股票。
2007年最初两个月的暴涨暴跌行情极有可能在以后的10个月中继续延续。这种特殊的行情决定了今年的操作方法要有别于2006年股市开始阶段的“捂股”策略,而要讲究顺势而为,高度重视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密切关注并抓住个股的交易性机会,将不失为2007年的一个明智投资之道。
例如在1月末和2月末,股指达到3000点附近,在短短几日内展开了深幅调整。尤其是2月27日800多只股票直奔跌停,超过90%的股票暴跌,其间错杀了不少绩优成长股、低市盈率股以及有优质资产注入的股票。28日,沪深两市大涨,又有194只股票涨停。设想一下,如果在28日开盘后惯性下探时坚决买入,当天收益即相当可观。
因此,在今年往后的交易日里,要注意暴涨暴跌的波段性牛市给投资者带来的波段性机会。
也许有人要说,波段操作只不过是理想化的投资方式,在实践中却很难做到。此话说得很对,但我们并不企望每一次波段都踏准,只要在一年内做对了几次,收益就相当可观。
当然,波段性操作也要重视板块效应和股票的选择。问题股不选,题材炒作过度的股票不选,个股仍应以业绩稳定的公司为主,把握住其中的机会。切记,在暴涨时不要贪婪,在暴跌时不要恐惧!换言之,在暴涨暴跌的行情中,急涨的时候一
定要抛,在急跌的时候一定要买!
值得关注的个股
中国联通(600050)3G牌照的推出将引发新的电信竞争格局。对于目前股市中的3G概念股来说,2007年启动3G将构成重大利好,这意味着一个上千亿元的新市场即将被发掘出来,新机会也即将出现。中国联通是我国两大移动运营商之一,已经在澳门开始建设3G通信网络,有望成为3G通信时代的最大获益者之一,未来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二级市场上该股经过长期的震荡蓄势,尤其是在3月3G测试即将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同步进行,并就此拉开3G建设序幕,这使中国联通以及3G概念股存在投资机会。
万科A(000002)作为房地产的龙头股,在遭受房地产调控消息的打击下,短期内股价连续下挫,幅度最高超30%,跌破市场公认的价值中枢,投资机会较突出。
自2005年以来,房地产调控一声紧过一声,但对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万科而言,可能机会多过灾难。面对问题,反而有可能促使其在扩张战略方面的加法战术明显加速。2007年1月中旬,万科宣布出资12.9亿元收购上海恒大集团所属的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2月8日宣布与实力雄厚的央企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合资组建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些都会促进万科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
策略三:继续关注整体上市题材
由于沪东重机和东方电机的示范效应,整体上市成为2007年股市最热门的话题,而近来整体上市又得到了管理层的肯定和支持。2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在上海市金融工作会议上表示,上证所将采取积极措施,继续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创造更有利的制度和市场环境,努力推动国内公司的整体上市步伐,促进现有上市公司做优、做大、做强。
“可以肯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谋求整体上市是全流通时代新的资本运作思路。”一位市场资深人士表示。 整体上市对于大股东而言是一个资本增值过程,它相当于一次新的IPO。虽然不少市场分析人士对整体上市究竟能给上市公司受益多久,以及会否重演TCL悲剧表示出一些担忧,但总体而言,整体上市喜大于忧。
众所周知,在股权分置时代,集团公司多采取剥离劣质资产、集中优良资产的方式推出上市公司,而公司上市后,集团公司便开始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把上市公司作为母公司的“提款机”。而实现整体上市,不但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问题,而且在当前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普遍放缓的背景下,还能给上市公司注入新的增长活力,甚至可能让某些公司的质地发生脱胎换骨般的提升。
此外,与整体上市相类似的大股东优质资产注入公司,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所不同的是,整体上市相当于一次新的IPO,而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往往是先注入资产,然后再实施定向增发,最后再实现整体上市。
值得关注的个股
张江高科(600895)张江高科董事长、张江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小龙先生在2月3日明确表示:“整个张江集团目前控制在手中的在建项目开发总量有1000万平方米土地,这基本足够保证集团和上市公司今后5~10年的资源供给。此次公司增资收购的集成电路公司最终将拥有250万平方米出租物业,公司现有60多万平方米左右的出租物业,公司在2008~2009年之间肯定能拥有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出租物业,提前实现去年董事会制定的长期经营目标。
“对于下一步继续收购大股东优质资产,也包括集团整体上市,都有可能,涉及的融资方式也有很多种,包括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都可以考虑,总的原则是要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此外,公司还有中国“硅谷”的称号,是两市中当之无愧的芯片龙头。张江科技园区拥有全球有影响的IC设计公司70多家,IC芯片产能占全国一半以上。公司持有香港、美国两地上市的芯片巨头中芯国际股票,目前账面获益惊人丰厚。张江“药谷”也驰名中外,已累计引进生物医药企业210余家,拥有533个临床和生产批文,10个全球研发中心。
长江电力(600900)该公司作为央企在国资委主张做大做强的精神指引下开始了资本扩张之路,先后取得华南、华中的电力资源,表明公司的资本运作之路十分顺畅,也证明公司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