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第1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素养;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0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以大学生掌握知识多寡、深浅来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伴随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创新”已成为社会竞争的基本活动,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社会需求下,知识质量观向能力质量观转变成为必然趋势。为适应高等教育这一变化,南阳师范学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牢固确立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创新教育“三大”人才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则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但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主要长期关注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而产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在近年来才被广泛关注。很多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和教育学者就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和实践。如刘耘教授以长沙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二二三”模式,吴国良先生探讨了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主三辅”模式等。但总的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理论教学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实践教学则采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此类做法本身却蕴藏着值得我们重视的巨大不良倾向,即如果过分考虑千差万别的职业需要,把学生培养定位作为工作流程中的附属物而存在,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多地具有工具理性,使得人才培养的价值含量大大降低,并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社会现象,出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社会问题,造成地方本科院校在理论教学上等同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上等同于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的危险倾向。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崇尚工业经济时代的“批量生产原则”,按照统一规格,大批量生产“标准”人才。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价值创新和增值不再是通过批量的规模生产来实现,而常常是通过创新和特色(或个性)发展来实现。因此,尊重个性,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是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内在本质规定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创设优越的环境和条件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为此,南阳师范学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厚基础、笃实践、重个性,强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一体化,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一体化,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一体化”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素养+五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转变。

二、功能化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当前,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时代背景决定了人才的培养应主要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人的素质决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人的能力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动能。南阳师范学院在确立了“厚基础、笃实践、重个性、强能力”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并积极构建了“双素养+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即: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打造“人文素养类教育课程模块+科学素养类教育课程模块”通识教育平台和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拓展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全面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双素养”的养成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富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使学生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栋梁之才。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设计主要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素质的养成教育和能力培养,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既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考虑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基于以上原则,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架构上构建了“两平台四模块”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两个平台指的是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四模块指的是通识课程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教育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教育模块和专业方向、拓展课程教育模块。

通识教育是学生良好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南阳师范学院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英语课程、体育课程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共性发展和如何做好一个高素质“社会人”的基本要求,科学建构了由人文素养教育类模块和科学素养教育类模块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通过设置《南阳文化》《现代社交礼仪》《科学技术发展史》《创业教育》等课程,突出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品质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专业教育是学生专业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为科学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南阳师范学院合理建构了由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构成的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从四个层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其中,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是为掌握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基础课程,设置的课程符合“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构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该模块主要设置了培养学生核心知识和技能的理论与实践主干课程,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专业覆盖的经济社会领域中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架构的生成和专业核心技能的掌握,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强有力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方向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个性化要求而设置,通过设置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特色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和拓展性课程,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性和自主性。

三、科学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1. 师资队伍保障

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按照“抓住机遇,积极引进,优化结构,精心培养”的原则,采取内培外引、以内培为主的措施,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双百计划和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完善教师进修访学制度,实现教师学科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素质培训活动、教学新秀奖与教学优秀奖评选,实施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教学名师工程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热情。同时,采用“项目带动”建设模式,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开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设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等系列教改项目,激励广大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 实践教学体系保障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学校结合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逐步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实践与创新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在实验教学平台上,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加大对实验课程的整合力度,形成了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大课程,避免实验的重复开设和内容的不衔接,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在实习实训教学平台上,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社会不同的教学资源,建立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有机结合与统一管理的教学机制,确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实践与创新教学平台上,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紧密结合,按照“三结合”原则实施学生技能训练方案,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工程方案,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和导师制度,通过灵活的学分认定制度,通过大学生STP项目资助制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努力把“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全面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规范化教学管理保障

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不仅应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共享管理、责权明晰、内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原则,而且应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一套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运行机制,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规程》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体制。通过积极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毕业论文专项检查、实践教学过程督查、课堂教学随机督导等教学管理工作,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院系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确保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1(03).

[2]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07).

[3]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05).

[4]吴国良.以能力为主线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7-11-26.

第2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重点不是力求把知识表达得最清楚、最完整,而应该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有明确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贯彻“能力本位”思想,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

1.改进课程整体设计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份独立的整体教学设计。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至少由三位以上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设计任务,共同研讨、分工协作,最后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审核,并上报系审批。课程负责人对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效果反馈、教学改进、教学与课件开发建设的全过程负责。

每一门课程在进行整体设计时,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以“能力训练项目”为主线,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2.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在备课时,要按照“行动引导教学法”的思路组织教学,将“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贯穿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围绕企业典型产品零件展开单元教学设计,将企业产品引入课堂。根据产品的特点、加工要求进行立项,然后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再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子任务相结合实施教学。授课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产品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第3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位一体

作者简介:张双德(1968-),男,湖北应城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田禾彦(1967-),男,湖北宣恩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湖北 武汉 43002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学校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品质特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构建并完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培养体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并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及大学生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为目标,构建并完善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加强“三大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实践动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全面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由内而外地把其自身潜在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引导、显现出来,并实现心智、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知识的“应用性”,即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创新性”,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是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并形成与该目标相适应的育人理念、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过程等学生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一个综合环境。武汉轻工大学在认真分析办学特色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的知识培养体系

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必须以知识体系为载体来传授和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进行知识培养体系的构建。“厚基础”就是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这是人才成长的基石,是奠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及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等通识课程构成。“宽口径”就是拓宽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口径的重要环节就是拓宽学科基础、淡化专业、破除专业划分过细的培养模式,建设面向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相结合的平台课程体系,拓宽学生专业基础范围,增强学生适应性。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必修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修一定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重应用”就是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验)课程体系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实践(验)中来,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在知识培养体系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构建学科专业大类平台,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拓宽专业口径,通过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扩大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权;通过进一步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等措施,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增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修订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保障。

二、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体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先导作用。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不仅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以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1)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将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科研训练》课程要求实行导师制,由有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完成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传授创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在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视、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一是建立校院二级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专业或综合性实验、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学校现有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7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二是实训、实习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实训、金工实习等实习实训平台。学校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37个,其中校内实习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8个。三是课外创新平台,包括科技或社会活动项目、创新作品或创业成果。学校共有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机械与电子工程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8个校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大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基地等)、5个校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立项建设项目(“创意无限”大学生创新基地等)。

(3)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武汉轻工大学坚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的,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设立学科竞赛专项经费,建立和健全各类表彰、奖励机制,把学科竞赛办成常规性的教学活动,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部分。一方面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搭建了平台,另一方面在校园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促学风的目的。近三年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显著,2009年武汉轻工大学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94项,2010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22项,2011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29项。

三、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为目标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即教育首先应是“成人”的教育。“成人”就是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就是要学会学习。人才不是抽象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都具有成才的潜质。要成才,就要在实践磨练。

学校按照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在第一课堂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注重思想教育的功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注重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结合,规范和加强课外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将素质拓展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学分,根据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计入学生学业成绩表,作为毕业或学位授予的条件之一。

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培养体系协调发展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必须促进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相互提升。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能力和素质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基于知识、能力的内化吸收与升华,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关健因素。通过多年实践,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通过突出时代气息的课程体系和反映科技、学科前沿的课程内容,以及合理比例的通识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构成的优化知识体系,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通过开设科研训练课程,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验)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素质教育融于教学整个过程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五、成效

1.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37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1项)、电子设计竞赛获奖20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获奖26项(中南地区及港澳台地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全国机器人足球赛一等奖1项、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获省级三等奖2项、护理专业大学生技能竞赛获奖3项(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获奖5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4项)、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奖5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3项)、大学生英语竞赛96人次(省级特等奖2人次,省级一等奖94人次)。

2.我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

学生以综合素质高、能吃苦、肯钻研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名列全校前列,保持在90%以上,每年有多位学生到深圳华为公司、上海贝尔公司、武汉中粮公司、武汉烟草集团等著名企业工作。2012届学生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毕业生王越因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和许多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同台竞聘中脱颖而出,被日本的知名企业录用。

3.研究生考取率逐年提高

每年有多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龙生.构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教学新模式[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11).

[2]陈锋,吴明晖.符合时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3]刘同般.构建以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与改革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1,(1):156-157.

第4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存在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对部分独立学院的分析,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培养体系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试办独立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未来人才标准不仅仅取决于知识的数量,更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研究和完善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独立学院是依托母体建立起来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大都是从母体高校中聘用的,这使得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办高校的影响,有的甚至直接照搬母体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而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生源状况等因素与母体高校有诸多差异,这必然给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问题。目前,独立学院的课程结构体系依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

其一,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由于独立学院主要靠自筹经费谋求发展,政府及社会投入的资金很少,实验室及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投入相对较大,因此实验室及校内实习基地资源非常有限。同时,社会上可以提供给学生实践教育的资源有限,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

其二,课程结构欠合理。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一般以分科课程为主,交叉课程、综合课程的比例很少,不少独立学院由于师资和经费的限制,选修课程较少。

其三,课程知识老化。独立学院在课程内容上沿袭母体高校,课程知识化倾向严重,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课程体系与结构没有根据职业和岗位的要求来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剖析

笔者通过对浙江、江苏两省部分独立学院进行调研,发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上都是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部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受到重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日益严峻,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独立学院都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毕业总学分中的比例,基本上在20%左右,充分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时数。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了突显技术应用性人才特色,确保学生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学院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现场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实行“双证制”的培养制度,即该学院的毕业生在获得大学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必须拿到两个以上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二)加强选修课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一方面通过增加选课自由度,在培养计划中增加了“任意性选修课程”,提高选修课学分的比例,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增设创新学分,实施创新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院通过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提高选修课程质量,增强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充分适应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不断完善课程内容。独立学院的专业源于母体,为避免完全用母体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独立学院的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定,在适当降低理论知识掌握与研究要求的同时,加强对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形成规范化的教学大纲,体现出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在课程教学要求上的具体区别。例如,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独立学院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课环节增加了母体教学计划中所没有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管理沟通、经济应用文、新产品开发、企业文化、客户管理、经贸地理、网页制作、商业伦理等具有更强实际应用性的课程,删减了母体教学计划中的多变量数据分析、产品管理、行为分析方法、财务分析、证券投资分析等理论性更强的课程。在课程的课时安排上,对于与母体高校相同的课程,独立学院增加了课内实践学时的数量和比例。这些都为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教学平台。

三、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以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为原则,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口,构建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精神、相关知识、创新方法、智能和个性品质等多方面条件,这样的内涵为我们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从2006年独立办学开始,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入市场进行调研,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并依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确立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同时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构建适应学院实际的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要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要科学把握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辨证关系,在合理定位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一步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并根据课程设置对学生在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专业能力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形成终身学习理念,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独立学院课程的设置应符合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坚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教学环节和课程时数,体现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同时处理好课程之间、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整体优化。

3.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独立学院需将传统直线型的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三结合新型培养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保证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构建以实践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时代的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的学生既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也与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所区别,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构建以实践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增加能力培养型课程、文化素质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名牌课程等特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培养学生构建创新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在认真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理论教学内容。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少而精地确定课程门数,要求每个专业确定6门核心课程,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课程可适当增加课时,这一方面解决了加强专业课教学和当前专业教学学时数有限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院继续推行第二课堂教育。学生可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发明专利、参加课外自主实验、社会调查、社团活动、获得国家颁布的各类资格证书等多种途径获得第二课堂教育学分。

(三)探索校内外相结合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比例,但是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因此仍需要改革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多元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凝练学科方向,制订“厚基础、宽口径”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对以实习、实训为主的大学生项目创新活动进行重点推广和应用,并积极探索产学研校企合作的机制。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本着以应用性课程为主的原则,压缩了一些理论性强、难度大、深度高的课程,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加大理论课程中的实践学时数,融实践于课堂教学中,这一类课程在艺术与设计类专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二是加大实践系列课程的学分比例,要求理工科和艺术类专业至少30-35%;经济管理类、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至少25-30%。这些实践内容主要通过教学途径完成,如专业实习、认知实习、市场调查、实验、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三是通过非教学途径完成的实践活动,如学科竞赛、企业实习等;四是学生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具体实施方法有:

1.加大实验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保障基础实验室配备足够的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基础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联系,签订实习协议,争取合作单位能提供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已有实践基地40多个,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使企业参与到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运行。

2.从实验内容上,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3.大力开展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激发与调动其创造发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4.引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面向生产第一线,由企业提出设计主题,推荐指导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把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许多学生设计作品被企业采用。

5.鼓励或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四)完善综合素质能力拓展体系

通过与第一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加强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创业竞赛,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证书,。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走入社会,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与市场接轨,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结合自身条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在培养层次方面进行创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例如学院高度重视《高等数学》和《英语》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考研辅导,使优秀毕业生顺利考入研究生;人文系开设《国家公务员考试指导》选修课,为部分报考公务员的学生提供辅导;学院实施主、辅修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和发展空间,凡是学院现有的专业(方向)均允许学生辅修;广泛挖掘和利用校外资源开展“专家论坛”,浓厚校园学术氛围,扩大学生视野;积极探索优秀生培养渠道,实施导师制优秀生培养模式;积极响应浙江省民转公政策,选拔优秀生转入本部学习;降低转专业门槛,扩大学生转专业的比例;与本部对外交流合作处合作,选派学生赴日本、美国、英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学习,开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各专业也根据专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考证要求,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部分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基本保证。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补充作用,成为目前教育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独立学院必须要清晰地看到即将到来的竞争压力,必须明确地认识到现在所处的关键阶段。未来几年内,高考人数将进一步增加,独立学院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遇,积极发展,让自己的人才培养有鲜明的特色,让自己的学生得到社会的赞同,从而创建自己的市场品牌,增强社会竞争力。才能在生源减少的时候仍能以“优”取胜,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丁金昌.地方院校大众化进程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

[3]刘巨钦,朱健.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

[4]徐辉,季诚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Abstract: This project takes Grade 13 of mining engineering major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main body to analyze, aiming at the training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course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mining engineering major, and problem of the gap between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demand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novation talents. "Professional interaction +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graduation design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mod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difficulties that exists in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talent demand positioning link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mining engineering,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关键词: 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mining engineering;applied talents;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224-02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然而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首要解决的就是“具体要培养出来什么样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这一难题。就目前而言采矿行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对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要在创新与实践上有一定的基础个能力,然而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性是目前需首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还要想到“就现在教学模式而言我们应该如何的去培养采矿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则需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模块化形式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来使学生提高这种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以达到采矿工程专业的真正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1 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首要目标是定位要精准,学会适当调整动态;运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国内煤炭院校与省内国内大型的煤炭企业进行走访与调研;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与学校在办学条件、优势与特色及服务面向等多个方面相结合;对四大原则理论,即面向服务、社会需求、自身特色与办学层次严格遵循。

第二,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人才培养所需的精准定位相结合,将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不但可以凸显社会需求,而且能够对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契合,对就业导向与平台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加以构建。不同的企业在知识结构体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平台+模块”一样的知识结构体制主要表现出就业导向这一人才培养的特点,统一搭建相应的平台,只是能够依照学生自身发展与企业需求通过平台下面的课程模块加以适当调整,构建出以“订单式课程体系”为主的个性化发展。

第三,依靠国家目前实施的“国家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同时以“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工程进行创新,建立起以“生产、学习、研究”为一体的基地,对采矿教学仿真实验室进行优化与充实,运用“教学-实践”的方式进行循环与结合培养,达到有效融合校内仿真教学和现场实践形式的目的。对“虚拟仿真+轮岗挂职”为主的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模块进行构建,一方面,能够解决只能依靠高校的实验条件建设与学生依照考纲进行实践执行,不会学以致用的难题;另一方面,有效对实习难及入井难的问题进行解决。

第四,为了实现高校对应用型人才进行“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务必运用“社会需求+校企协同”模式与建立学校-企业联盟,通过企业参与对人才的培养,及“就业导向+平台模块”的运行模式,并将毕业设计管理和指导模式为主的“专业交互+协同创新”相结合,对学生自身的专业认知感与意识形态进行强化培养。运用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一套“利用待遇留住人才进行终身培养”的用人机制,学校跟踪指导毕业学生进行继续教学培训与学历提高,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态进行培养。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存在“人才用的上却流失严重”的难题进行解决。

2 采矿工程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图

采矿工程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图如图1所示。

3 采矿工程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在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个选题上,通过四年对其进行的分析与研究,这个模式对其人才培养的实施存在的实践能力与人才需求定位与意识培养等系列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获得了满意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达到了对人才进行“定位要精准,并适当调整动态”的培养,保证了招生与就业的稳定情况。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与学校在办学条件、优势与特色及服务面向等多个方面相结合,对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在煤炭行业处于低迷时期,通过将培养方案、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课程体系优化等方面进行结合,促使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学校就业率中,采矿工程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处于前列。

第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在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取得满意效果。国家大学生实践基地与校企合作实习教学基地等一系列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得以实现充分利用,最大程度提高了学生自身专业认知感与意识形态。

第三,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校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各项大赛,多人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又61余项的创新实践作品大赛作品由全国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获得,同时有6篇学生发表科研论文取得了5次专利。

4 结论

通过将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12级全体学生作为主体明星这次培养模式的试验,同时获得了最佳的成效,开辟了一条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实施的便捷途径。依靠所建立的就业导向+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与运行模式”及“专业交互+协同创新”等一系列全新的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培养模式,对学生自身的专业认知感与团队意识进行强化,让学生能够对企业发展意识形态形成正确认识。该培养模式经过四年一体化的分析研究,正在逐步的改进和完善,将加快以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13级全体学生再进行一轮的升级培养。

参考文献:

[1]龚荒,陈文.国有煤炭企业科技人才结构分析与管理创新[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2).

[2]余琴.直面煤矿专业人才流失―――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J].现代职业安全,2005(2).

[3]彭腾,阚小良.论我国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紧缺[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4]古德生,吴超.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04(03).

[5]徐学锋,刘少伟,韦四江,顾明.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3).

[6]张国华,蒲文龙,徐锋,杨凤娟,唐国忠.黑龙江省煤炭行业紧缺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经济师,2015(02).

[7]张国华,康健,赵喜江,陈刚.黑龙江省煤矿定向专业人才稳定状态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7).

第6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 校企合作模式 人才培养 体系 构建途径

引言

在世纪之交兴起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中,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教育部在1998年12月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1]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指出:“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思考能力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培养会思考的公民和有能力的劳动者,进而维护民主社会都意义深远。”“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评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2]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1985年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单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还必须重视自如地运用各种知识及技能,培养独立思想、创新、活用的能力。”[3]1998年5月,法国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与经济、财政和工业部,在巴黎科学与工业城联合召开了科学与技术创新会议,要求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一起为法国的技术创新作出贡献。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由“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二维复合的概念。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的,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与常规人才相比,创新人才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来说,高校不是一个完备的、理想的教育系统,更需要发挥企业的先进技术、真实环境和实践条件等资源优势。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从高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4-5]

一、基于“共生”理念和学校特色的校企合作

综观国内外校企合作各种模式,可根据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不同分为两类:一是以技术创新、技术创业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二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所谓以技术创新、技术专业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是指:企业与高校通过技术合作,共同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企业科技进步的过程或活动。如美国的“大学工业联合研究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我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863计划”等。所谓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是指:高等院校为实现其社会职能、体现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社会其他主体所进行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本文探讨的校企合作属于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校企合作。

“共生”概念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后由布克纳的“内共生”、科瑞勒和刘威斯的“寄生、互惠共生、同住现象”概念以及斯哥特关于“共生是生物体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和生理上彼此平衡的状态”的观点得到扩展与丰富。进而衍生的共生理论可运用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教育问题的分析中。基于“共生”理念的校企合作,是指构建校企合作共生体的共生单元。在这个单元内,行为主体是各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和高校。这两个合作单元各自在共生体内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而这不同的功能是各单元专有能力的体现。企业的专有能力表现为高校提供实践场所及设施、实习岗位、技术指导、师资培训等方面;高校主要承担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所需人力、项目攻关、管理咨询、职员培训等职能。

基于学校特色的校企合作,就是将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企事业单位的行业特色充分对接,在寻求二者共同优势的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体系。以我校为例,中国计量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检验检疫特色的高校,若开展基于学校特色的校企合作,就需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寻找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二、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

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是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法宝。二者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核心内容。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支点是校企合作,如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而校企合作的支点又在于政府的管理和支持,学校与企业联姻,政府是“媒婆”。

1.政府应制定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校企合作。如制定校企合作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制定校企合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等[6-8]。

2.成立服务机构,加强对校企合作排忧解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有政府的支持,学校能选择到当地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优秀企业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和人生发展是不一样的;学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型的合作关系才有更现实的条件。

3.把校企合作纳入政府工作职责,构建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保证其效果。如对深度合作校企双方进行嘉奖,对校企合作形成的“产、学、研”成果进行奖励等。校企合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在各级政府统筹和支持下,寻找符合学校特色和定位的企事业进行联姻,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校企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达到双赢的目的。校企合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运作机制。

1.成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

基于培养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首先要着眼于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基点做全面谋划。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应基于校内教师、外校教师和行业专家的构成,可以单个专业为单位进行建设,也可以几个相关专业进行联合建设。外校教师的聘请应是专业领域内在学术上或是教学上造诣深厚的教师,聘请的行业专家则是多年在企业工作的,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资深工程师等,其中委员会中非本校的成员要占到绝对比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在以下方面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1)研究专业建设的学术和社会环境、条件等主要客观影响因素;(2)研究审定专业发展方向;(3)研究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承担专业建设发展的评估工作;(4)审议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2.建立独立的管理队伍

校企合作平台是一个实体机构,为保障其高效运作,需要独立的管理队伍,管理理念应是基于服务性质,主要在制度执行、发现问题、积极沟通的层面上发挥重要作用。严格执行制度和操作流程,善于发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梳理继而转化为管理制度,逐步减少和杜绝人治,逐渐达到决策有法可依和办事有章可循。

3.建立实习见习基地

据调查,企业所青睐的高校毕业生是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或实习经历,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沟通的毕业生。而80%左右的调查对象(高校应届毕业生)显示工作经验欠缺,或没有参加过实习,这在庞大的求职大军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吸引招聘者的眼球。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见习机会,设置岗位时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基地长年及时公布岗位需要,实现学生零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丰富和完善实习见习的模式,如顶岗实习[9]。同时建立实习见习制度,如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和任务,形成考核,保证实习见习的质量。

4.共建实验室

校企共建实验室以企业和学院为双主体,在共建实验室的过程中,共建研究室、促进学生就业、联合培养师资、科研合作等[10-11]。实验室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申报中积极参与,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实验室管理人员及专业队伍及时将行业需要转化为科研项目,并有效细分以供师生攻克;同时亦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及时进行孵化,为企业服务。积极推动实验室向全校师生开放,建立宣传网站,实现大型仪器共享,师生根据自身需求网上申请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开发、科技创新等活动。同时注重公正合理地厘清科研成果的产权问题,保障当事人或当事单位的利益。

5.联合举办教学班

高校和企业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把握行业动态和学术前沿,联合开办试点教学班[12-13]。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里也明确指出:“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校企联合办班是实施这一过程的有效载体。教学班是搭建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互通的平台,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校企教学委员会面试等模仿企业招聘录用的机制进行招生。教学班管理运作“企业化”,移植合作企业的员工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签订协约,明确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在合作企业开辟毕业论文答辩场,邀请校企双方专家教授、技术人员等参与论文答辩,检查和验证学生对所写论文论题的认识程度和现场论证问题的能力。

6.举办竞赛和设立奖金

根据校企合作所在的学科前沿和行业问题,举办创新性竞赛和技能比赛,并设立奖金。鼓励引导本学科学生和相关学科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

7.专业人员交流互访和举办学术讲座

高校具有人才密集、学科交叉、视界前沿和交流广泛的优势,但对企业生产实际中的技术应用、成果转化、工艺衔接及产品研发等实际问题却缺乏了解。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积极推动专业人员交流互访,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专业学者和行业专家联袂论道,以此及时更新信息和理念,保证平台建设的持续性和生命力[1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有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的有效参与及联袂组织管理。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扫清障碍;高校和企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互动,共同打造合作平台。一方面倡导高等教育追求真理的灵魂,贯彻追求创新的本质。另一方面,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和激励制度,主动参与到把握行业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来,使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2]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41.

[3]吴时明,石正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0,(2):56-58.

[4]尹训红.地方高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黑河学刊,2012,182(9):106-107.

[5]阎光才.关于创造力、创新与体制化的教育[J].教育学报,2011,7(1):15-20.

[6]刘宏.构建有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49:100-102.

[7]俊.开发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政府统筹集群建设[J].成人教育,2012,9:54-56.

[8]朱光俊,杨治立,杨艳华.校企联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2,26:39-40.

[9]杨继宏.顶岗实习管理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业,2012,9:114-115.

[10]张东平,耿玉,刘献锋.校企共建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08-109.

[11]耿玉,张东平,潘效军.“双主体”校企共建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23-25.

[12]张游.校企合作“订单式教学班”管理模式创新点探析[J].消费导刊,2009,13:173.

第7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45-02

前言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定为学校的培养目标,这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分级分类办学思想贯彻的必然结果。作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基地,本科院校应该积极推进相应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的进程。然而,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院校在进行这方面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应重视会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学生以及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全面制定新型的课程体系,进而不断提高器人才培养的水平。

一、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作为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会计所提供的相应信息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管理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整个国家的整体调控,还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辛勤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如下:

1.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人员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管家,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有调动企业或是单位资金的权利,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水平的提高。

2.业务处理能力强。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中就有业务处理能力强这一点。首先,要具有较为扎实的会计知识;其次,能够较为熟练地操作各财会软件,掌握相应的工作流程,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会计人员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不仅要熟悉会计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对相关课程进行了解,例如税收、管理以及营销等方面。

3.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应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例如,会计工作相关的软件以及操作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简化会计工作流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让会计人员从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毕业生要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具有更新知识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水平,扩大知识面,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专业与国际会计专业相接轨,毕业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英语知识,及时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促进会计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特征

1.应用型特征。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创新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输出,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学生要具有较强的业务实践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与设计的相互联系。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训练中提高业务能力。

2.创新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指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的实践中做出创新性成果。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学校积极开展能够进一步提高创造性思维开发的课程。例如,有目的地组织学科竞赛、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3.高层次与科学性。从总体上来说,这一课程设计是属于本科层次范畴的,与其他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不同,这一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体现出本科层次以及水平。因此,这一课程设置具有高层次性。除此之外,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培养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其内容应该符合科学性,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涉及,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1.优化课程结构。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应用性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内容安排方面并不是十分的合理。大部分学校将课程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二是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例如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教育;三是专业基础课程,例如会计学相关的专业课、主干课以及跨学科课;四是专业课。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课程在设置时,并没有考虑到学校教学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培养。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学生基础夯实、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这一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包括知识课程、能力课程、素质课程。在知识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理论基础的构建;在进行能力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职业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素质课程构建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哲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训练。

2.坚持“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发展思路。在进行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以“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为思路,进行课程以及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传统的开发思路不同,这一发展思路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基础理论能力的提高,同时更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发展及提高。通过这一开发思路可以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依托学科主要是指将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与高职院校进行相互区分。这里主要指以相应的学科理论为基础,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较为完全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具备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向应用就是指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相互鉴别。这一发展思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学生专业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从总体上来说,在进行课程设置或是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不能够随意删减课程或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课程的科学安排。

3.以能力为向导的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般是指由实践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无论进行何种人才的培养都少不了实践教学环节,更何况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环境,学校要进行以能力为向导的教学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并将这三大目标作为贯穿整体培养过程的环节。首先,基本技能的实践。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语的应用能力以及相应软件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其次,专业技能。在这一环节,要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时间,包括专业见习、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再次,职业技能训练。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相应的实训以及岗前指导、竞赛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

4.重视课程综合化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相应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对于会计人才方面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要重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进而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视野开阔以及职业适应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力度。对本专业的所有学科进行科学分析,对于较为相近的学科进行综合,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还要注意现阶段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对于陈旧的东西予以摒弃,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实践进行学科新知识的补充。二是要重视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比例的协调。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进行选修课程的增加,不断扩大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范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课程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此,结合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会计专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书灵,陈苏,李仲轶.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J].宿州学院学报,2011,(11):112-114.

[2] 高贵珍,赵亮,张兴桃,刘小阳,方雪梅.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2015,(9):123-127.

[3] 陈琳,唐毅谦,黄进.新建本科院校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198-201.

第8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构建高职教育教师评价体系至关重要。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快速发展,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别指出,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的建?O,必须利用好教师评价这个工具。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的工作价值和发展潜能做出评判和指导的活动,对教师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现有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评价方式采用终结性模式,忽视教师的发展特性。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师评价时,基本上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主要是鉴定教师在一年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完成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教师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缺乏对教师潜在价值的评判,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评价内容重教学和科研、轻专业技能,缺乏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型创新人才,教师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行业的从业经验。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缺少这些内容,或者相应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第三,评价结果单一及反馈薄弱,丧失了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很多院校将评价结果直接以“优秀”或“合格”的形式告知教师,教师对评价内容并不了解,导致教师漠视评价,认为评价只是例行公事。

二、高职教育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第一,发展性原则。教师评价要以教师发展为导向,以教师动态成长和持续发展为前提。针对同一名教师,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评价指标,必须根据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评价,以促使教师逐步认识和完善自己,实现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第二,差异化原则。评价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根据教师的学科方向、类型、职称级别选择差异化的评价指标。要避免“一刀切”评价方式,要多层次和多角度地分析,力求准确真实地反映和评价教师的工作。第三,多元化原则。要采用多元评价主体全方位地从各个角度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的方法。各评价主体间的“合作关系”体现的是“交互主体性”,评价结论不是简单地将每个评价主体的评分进行加权求和,而是通过整合多元主体之间的意见分歧,最终形成客观一致的评价结果。

三、高职教育教师评价体系构思

第一,坚持发展的理念。为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教师评价内容和考评制度,针对教师的类别、专业类别及职称级别开展分类分层评价,进而实现大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第二,评价指标差异化。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应选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于通识基础课教师,要加大理论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权重;对于专业教师,要加大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权重;对于专业技术职称高的教师,要加大教科研能力及对年轻教师传帮带作用的评价;对于职称低的教师,要偏重教学能力的评价;对于“双师型”教师,要加大产教融合能力的评价。第三,增加体现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要求的评价内容。产教融合是我国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要将其纳入评价内容。比如,专业负责人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体现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是否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课程体系。专业教师制定课程内容时,课程内容是否满足职业标准。专业教师教学时,教学过程是否与生产过程相一致。第四,确定多元的评价主体。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教师评价应由亲身参与高职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学督导、大学生、同行、行业企业、家长和教师本人共同参与执行。同时,合理划分各评价主体的职责,确认评价分数所占权重。第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应改变过去单一的定量评价方式,增加定性评价方式。具体实施时,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收集信息实施定量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形成文字报告形式的定性评价结果,最终形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结果。第六,建立有效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通过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状况,清楚认识未来的改进方向和目标,从而向着目标不断努力。

第9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 因材施教;复合知识结构;多样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医学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口腔医学、中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类学科类,共有16个本科专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701所普通本科院校,开设医学专业的大学有199所。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方式,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最直观的表现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学校数量大量增加、高等教育布局日趋合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各高等学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日趋重视,高等教育体系的功能性分类日趋清晰。二是新生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现象明显。即以入学成绩而言,在同一本科层次上,不同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差异较大,同一院校实际录取的学生成绩也差异较大。面对新的社会需求,面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对象,如何加强教育管理,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任务。对高等学校来说,必然伴随办学定位、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管理方法等重大问题认识的转化。高校既要培养社会认可的合格人才,又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并帮助毕业生走向社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牵涉面广,几乎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核心内容是学生培养模式问题。对于学生培养模式问题目前很多人看法不尽相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从精英到大众再次要求我们调整方向即在大众中培养精英。

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以及人才规格的需求,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生,使其完成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皖南医学院积极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2009年,首次创办了麻醉学实验班,当年招生60人。实验班深入贯彻“加强基础、深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充分利用学校与附属医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高年级紧密结合临床专科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生源,并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较强的本科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建设,已为拔尖学生的培养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积极探索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选拔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专业老师,为整个年级配备数名导师,旨在进一步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倡导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的水平。与年级班主任具有类似的工作职责或发挥类似的作用。

2.树立专业信心。医学生前两学年基本以公共课和基础课学习为主,缺乏对临床医学和本专业的感性认识,觉得很枯燥,缺乏学术兴趣。早期即配备专业导师,充分肯定和激励学生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其早期接触和了解专业,并指导学生了解本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前沿发展动态,指导学生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学习兴趣,尽早进入专业学习状态,为今后培养精英式的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贯彻和突出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综合素质好、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高年级阶段配备有助于科研与技能训练的导师;对于专业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在早期配备导师主要是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训练,旨在导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发挥其个性特长,并经过整个大学期间的指导和培养,成为本专业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强化专业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在医学本科生入学的早期配备全程的指导教授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计划与任务,有助于早期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并经常随同导师从事大量的临床工作和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明显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使医学生传统的接触临床实训的时间由五年级提早到1-2年级,明显增加了其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指导教师还将在如何做一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知识全面的高等医学人才的方法与经验上适时指导和不断培养,使更多的医学本科生经过五年或更长时间研究生的学习与培养成为精英的高级医学人才,以更好适应现代化社会医疗市场的需求,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4.建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摈弃以往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念,将传统的刚性教育模式转变为个性化培养模式,即将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低年级阶段,单独设置通识课程,多以讲座、专题报告甚至公选核心课等形式开设,同时设置宽口径的基础课程,使学生在医学领域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宽阔的知识面以及多学科文化素养。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学生在高年级根据个人兴趣或者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自己的主修专业,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学习。在实行个性化分流的同时开展主辅修制,学生达到标准可在主修及辅修专业同时毕业并获得学位。这种培养模式既分主次,又实现了交叉融合;既重基础,又体现个性化,深化了“因材施教”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5.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科基础,搭建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学生设置了宽厚的基础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以及精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打破以往学科与知识之间的壁垒,拓宽学科基础,提供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多层次的课程平台以及专业性的特色课程群落,拓宽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设计学习计划,搭建起个性化、复合型的知识体系。

6.因材施教、全面发展。除了教书之外,更重要的还有育人的任务,也就是说导师有责任关心和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排除心理障碍,并教育和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导师还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性、自身兴趣和优点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个性化培养,并按照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如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学术会议、撰写论文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发展。

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可持续性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优化培养方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对于拔尖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意义深刻。积极开展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利用精品课的优势,重视科研基础训练,强化综合训练,激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强化实践培养,使学生获益匪浅。在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的基础之上,我们专门开设《创新设计实验》,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自己设计技术路线并开展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为了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我们鼓励学生提早进入科研实验室,融入导师的科研团队或课题组,通过“大学生研究计划”或者在高年级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可持续培养。此外,为进一步深化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加强了学校与其他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科研、生产和管理的实践平台。

8.产学研合作发展,多元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甚至成了制约培养杰出人才的瓶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趋同式培养方案无法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其以书本和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造成了理论和实际的脱节。从现代社会大背景和知识经济结构出发,要使培养出的拔尖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各领域和环节需要的创新人才,大学必须走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产学研合作不仅可以将学校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改善人才培养脱离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

综上,“医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与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皖南医学院为应对时代的发展和挑战,将不断探索和改革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玲,范魁元.学生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J].教育发展规划.2012.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