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学是审美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依据审美感知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美
审美感知是对美学因素的直观把握,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美的存在。
1.充分展示数学内在美
一方面教者要正确驾驭教材,充分挖掘数学学科自身的内在“美”,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这些诱人的“美”,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知数学自身各种形式的“美”。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借用多媒体不停地跳跃并延伸“1÷3”和“60.2÷33”计算结果小数中“重复出现的数字”,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这类数的结构美和无限美;教学生用简便方法书写0.33……、1.82424……,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2.充分展示教师形象美
教者也是学生的审美对象之一。教师的数学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涵养、创新素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烈追求。试想,如果一教师数学教学语言不精炼、不严密,甚至词不达意,或者板书混乱、毫无计划、毫无条理,那么,不但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而且也影响到数学教学的完美。
二、依据审美情感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审美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审美感知与情感体验总是交融在一起的,感知是体验的前提,而情感体验是审美心理中最普遍最活跃的因素,对感知起着促进作用,所以体验是数学美育的必要任务。
1.审美情感的准备
当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外界事物的时候,他就容易体验到对象的美,沉浸在物我交流的愉快心情中。数学的学习过程既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求索数学思想方法的抽象过程,也是学生感受、体验、领悟数学美的教育过程,数学语言的诱导、情境的感染,可以使学生经常性地处于审美的准备状态,激发学生的审美期望。这样,审美情感的准备,就为审美活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2.教师情感的感染
在让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情感对诱发和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是由情感的感染性特点所决定的。教师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因素表达出来,形成一条和数学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感曲线,能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学生身上,使他们拥有体验数学美的良好情感状态。
3.数学应用美的渗透
不同的人应用相同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研究不同的事物,不相同的事物又都服从于同一数学规律,这充分体现出数学的应用美。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经常补充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必将使学生对数学和数学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依据审美的创造性,让学生追求数学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小学数学美育中主要体现为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数学美,其追求数学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1.主动的发现
发现美,也是审美创造性的一种表现。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者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地让学生处于审美主动地位,引导学生调动自身情感和表象的积累,参与审美对象的交流,让学生发现数学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投入自己的全部心灵,主动地感知和理解。
2.恰当的表达
审美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审美感受的恰当表达上。比如,通过“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让学生会正确流利地讲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量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这种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美法则。
3.丰富的想象
数学审美离不开想象,想象在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在讲授利用圆的内接多边形面积的极限来求圆的面积时,可结合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说明刘徽想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并认识到了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可以向有限转化,这在当时是一种多么新奇美妙的数学思想啊!
4.初步的创造
小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最高境界应是初步的思维创造。如下例“简便运算”的教学:
(1) 9999×1200 (2) (125×74+125×66)×8
=(1000-1)×1200 =125×(74+66)×8
=1200000-1200 =125×140×8
=1198800 =140000
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拿到算式后不要急于解答,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最后选出最简单的解答,让学生在“品味简便运算”的过程中,追求数学美,创造数学美。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审美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接受了葛兰西的领导权的理论之后提出的最重要的美学理论。审美是一种情感性的想象活动,能够突破约定俗成的能指和所指关系,消除现实世界对人的各种理性压抑,使主体体验非功利的审美愉悦。“审美在神圣的时刻摆脱了目的论的可怕得控制,砸碎了把一切事物禁锢于其中的功能和因果支链,因此审美迅速地使客体摆脱了意志的牢固控制并使之带上庄严的色彩”,由于审美具有这样非功利的特征,在审美意识形态在被中国引进之后在80年代,一个刚经历过政治高压的时期,特别是文学急需要从政治的高压中解放出来,于是在80年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开始发展。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由来已久,早在远古的孔子就强调文学有政治教育的作用,到五四时期文艺更是承担了发帝反封建的重任,于是有了左翼这样的文学社团的诞生,有了鲁迅这样的通过文学来唤醒愚昧的国民的作家,再到时期的迫害作家的政治运动。文学与政治始终存在着无法割舍的关系,似乎文学总是在为政治服务,文艺丛属于政治束缚了文艺的发展。物极必反在文学经过十年之后,人们便开始要把文学从政治终解放出来。从1978年开始,在文艺界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论争,这一论争带来了良好的效果,“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命题被否定,“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一种文艺学观念开始酝酿。
一.“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酝酿
“审美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出现在1982年孔智光的文章中,他说“在我们看来,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1983年周波在他得文章中也提出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和形象性的艺术特点”的字样。1982年钱中文提出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所以是文学批评的客观标准。文学是通过语言的审美结构,创作主体的感受、体验而灌注了感情思想的鲜活的意识形式,即审美意识形态,评价文艺应该进行美学分析。他说“文学艺术固然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不仅是认识,而且也表现人们的感情、思想,审美的本性才是文学的根本特性,缺乏这种审美的本性,也就不足以言文学艺术,看来文学艺术是双重的”。1986年他又指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形态,其重要的特性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重申文艺本质具有双重性质。1987年他又在《论文学的系统性特征中》详细的阐述了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其系统本质就是“文学史审美意识形态”。他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作了如下阐释:
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但又是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全人类的审美意识形态。
1988年钱中文又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审美意识形态加以阐述。他认为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类有了语言进而产生了能够传情达意的文字,并通过文字来记录人们的思想感情、传说故事,便产生了审美意识形态,即真正意义上得文学。文学是有审美的、又具有意识形态的。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充分考虑到文学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又认为文学是人的情感评价,是个人的感性体验,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因此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在多数学者那里达成了共识。
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深化
在“”结束后,学者们开始摆脱“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僵化口号,钱中文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之后,这一对文学的重新认识很快得到以重庆炳、王元骧等一些学者的赞同,他们从各个角度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做出了论证,逐渐增强了“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厚度,使这一理论成为90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点。
1984年重庆炳在其主编的《文学概论》中明确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1992年重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明确将“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的本质界定,表述是“文学是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这套教材发行广,使“审美意识形态”更加深入人心,使这一理论成为文学本质阐述的权威理论。此时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也招致了很多的批评,鉴于此重庆炳在2000年发表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证,第一:“审美意识形态理论”范畴的整一性和独特性;第二:“审美意识形态”如何接示文学诸方面的特征,包括文学客体、文学主体和文学功能三方面,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所把握的是人的整体生活的联系,是诗意的联系,需要主体的独特的特征和情感的投入,它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真、善、美的排列顺序,把美放在第一位,强调审美功能的关键是“认识社会和接受教导”的前提。这是他对自己理论观点的重申,同时也是对“审美意识形态”原理的深入阐述。2004年重庆炳进一步对“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审美意识形态”不是简单的“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审美意识形态”具有独立性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溶解性,一切“政治的、道德的、教育的、宗教的、历史的甚至科学的内容都可以溶解在审美意识形态中。
王元骧则进一步对“审美意识形态”作了具体深入的解说。1988年他在《艺术的认识性的审美性》一文中论证了审美反应说的各个层面,从对象、目的、和形式三方面对一般认识和审美反映加以区别,完整而深刻的深化了对审美反映的认识。2007年王元骧在《文学原理》进行教材修订时,进一步使认识论和实践论统一的观点在全书得到充分的体现,认为艺术家的想象不仅是认识生活的结晶,而且也是他得理想、愿望的实现。在文学的功能里他主张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文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功能是通过审美而由认识过渡到实践。文学的功能也就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未来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在90年代成为理论权威的同时也迎来了以董学文和周忠厚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反对。首先,他们认为不能把文学的本质规定为意识形态,董学文指出“意识形态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性概念”,用一个总体性的范畴来给总体的一个构成下定义的做法,那就要慎重了。其次又指出不能用“审美”覆盖文学的所有本质,董学文和王建辉认为文学本质是一个系统,“审美”只是其中的本质之一。第三,将“审美”和“意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简单拼凑。董学文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偏正结构词组,在历史中审美意识形态论者强调的是前者,这样就漏掉了文学的其他组成;另一方面,在“审美意识形态”中无论是用“审美”统领“意识形态”,还是用“意识形态”统领“审美”都会出现问题。前一种会使意识形态空乏,后一种会使“意识形态”挤压审美。
在目前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我们既要高度肯定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作用,又要客观分析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历史的合理限度,在两方的论争中我们要切实提出发展文学审美形态的建设性意见。
新时期以来审美意识形态具有开创性并取得了巨大实效,使文学从政治的枷锁中解救出来,出现了新局面,纯文学、大众文化呈现出鲜活、蓬勃的活力,同时也存在着商业的运做使文学失去精神建构能力和对现实文化批判能力的问题。在未来“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中我们要反思、清理,在肯定“审美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的同时要看到这个理论的不完善之处,通过当前的论争来探讨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寻找理想的出路,让文学真正成为审美的能够陶冶人类性情的文学,从而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育红.当前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综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31卷第2期.
[2] 栗世来.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吉首大学学报,2011,第32卷第4期.
[3] 王天保.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3期
文学编辑在审美活动中,首先要正确处理真与美的关系,掌握内在审美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当代思想引导者的文学编辑们的审美观念,应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和谐健康的美。什么是美?美,是以真为前提,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能动创造的再现。首先,编辑要把握好自身的主体意识,体验作者的主题意识和受众的社会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其次,要对审美客体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所涉及物的客观运动及发展变化规律,有一个清楚的感知和认识;最后,要处理好善与美的关系,美是以善为前提的,但美并不等于善,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与人的功利目的相联系,而美并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文学编辑主体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以表达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生活感受的文学作品为实践对象,承担起传播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善得到落实。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文学编辑要提高审美意识不仅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遵循自己的艺术规律,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想象和个性,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人格。
关键词:实用主义;经验;审美经验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64-02
实用主义作为现代西方一个重要的人本主义研究哲学思潮,倡导超越传统的二元论哲学,努力发展一种关注行动的新哲学。这种哲学要讨论生活和行动的意义,从而对人们的幸福生活给予有益的指导。
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他对审美的研究是追根溯源式的研究。杜威认为,美学学科的逐渐独立也是审美作为一种意识形式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莎夫茨伯里、鲍姆嘉通和康德那里,审美经验意味着一种无功利、无目的、无概念地对待事物的审美态度,这种审美态度使它从日常的功利性的语境中独立出来,与大众生活与日常经验完全脱离开来。但是,事实上,审美并不仅局限于私人的审美意识之中,它是与人的生存、人的经验息息相关的。更重要的是,审美意识的产生是西方传统二元论哲学的产物,正是这种二元论的哲学导致了人类文化的一系列分裂,美与非审美的分裂、艺术与生活的分裂只不过是这些全部的分裂中的一部分而已。杜威通过建立经验的统一性,即日常经验与审美经验的统一为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审美中蕴涵着杜威实用主义的价值理想,是实用主义哲学重建生活意义的完整表达,同时也标志着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全面成熟。
一、杜威的经验观
传统的经验论主要是指英国的经验主义,他们以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作为经验的基础。杜威认为,传统经验论的问题在于忽视了经验本身的无限丰富性,把经验局限于认识论的领域。传统经验论只能从主观的、静态的角度去理解经验。事实上,经验是与生活、自然、历史具有同样意义的概念,必须从生活本身出发去领会经验的内涵。
(一)“经验”向生活的拓展
杜威认为,传统哲学的二元论的模式是人类一定历史文化的产物,因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所有哲学的前提接受下来。事实上,“经验”的内涵要比认识活动宽广得多,它涵盖了整个的生活和历史。“‘经验’是一个詹姆士所谓具有两套意义的字眼。好像它的同类语生活和历史一样,它不仅包括人们做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些什么,爱些什么,相信和坚持些什么,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操作和遭遇,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简言之,能经验的过程。”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的原初状态。我们是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这是我们有机体的第一前提。我们并不是先认识对象,而是先占有、享受对象的。经验首先是占有、享受并与对象彼此不可分,它一开始是相对模糊的、混沌未开的。同时,经验本身也包含着生活的一切内容,经验就是人类生活本身。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作为人的生活的历程展现其自身的形态的:经验使人的认识、情感、道德和审美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环节。在传统的经验论那里,经验只是思维中的一系列图像,而在杜威看来,经验是我们在具体环境下的生存活动,或者说就是生活本身。杜威通过对经验的改造,使人们不再运用经验解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可能性。相反,要用经验揭示主客体未分裂之前人的生存所具有的样态,经验所涉及的范围延展至整个生活领域,整体上涵盖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融通、相互吸取、彼此作用的生长历程。
(二)“经验”与自然的连续性
在传统哲学看来,经验来源于个人的、主观的感觉。经验无助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甚至会遮蔽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因此,要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的本质,必须依靠超越经验之上的其他途径。在杜威看来,传统经验论的观点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知识论基础之上,因而,淹没了经验丰富的内涵与深层价值。杜威认为,经验作为生命活动的历程,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交融。一方面,经验是关于自然的经验,不能把自然从经验中分离出去。如果从经验中抽出自然,把经验看作是纯粹主观之物,那就取消了经验。另一方面,经验对象经常受到人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独立于人的,而是属人的自然。“经验既是关于自然的,也是发生在自然以内的(experience is of as well as in nature)。被经验到的并不是经验而是自然——岩石、树木、动物、疾病、健康、温度、电力等等。在一定的方式之下相互作用的许多事物就是经验;它们就是被经验的东西。当它以另一些方式和另一种自然对象——人的机体——相联系时,它们就又是事物如何被经验到的方式。因此,经验到达了自然的内部;它具有了深度。它也有宽度而且扩张到一个有无限伸缩性的范围。”因此,经验与自然具有天然的连续性,正是通过经验的开展,人们“透入”(penetrate)自然,并达到它的深处。这样一来,经验就不再是自然的遮蔽物,而是深入自然的途径,探索自然的有效手段。
二、完满的经验
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一个自身具有生长力量的动态过程,因此,如果排除经验可能受到内在或外在的干扰因素,每一个经验都会伴随着自身的过程走向圆满,这样的经验既拥有实践的力量,又具有理智的引导,还包含审美的维度,这样的经验是“一个经验”(an experience)。“一个经验”是理解审美经验的钥匙。
【关键词】歌唱艺术 审美意识 情感体验
歌唱作为审美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人类声音美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音乐作品的曲调美、文学作品的表达美、歌唱的声腔美等。歌唱艺术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审美过程是一个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过程,在声乐演唱中,它必须参与歌唱思维过程,构成了歌唱思维具有集合性的特征。通过歌唱艺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乐于接受,对于培养富有情感、富有良好音乐修养、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歌唱艺术的认知
歌唱艺术是一种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歌唱能给人们带来温馨、愉悦、兴奋等美的享受,这种感受来源于多方面,有演唱者的信息传输、情感表达、律动感应,有欣赏者本身的力度、节奏、音色、情绪方面的自然性。在歌唱艺术中,审美体现的是歌唱主体的一种内在感受和体验,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歌唱艺术有其独特的美的构成法则,体现在歌唱的审美功能与价值上,体现在人类情感的自我表现与创造。“听觉艺术”“情感艺术”是西方美学强调的音乐属性,“心声结合”“心物结合”则是中国古典美学提出的主要观点,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表达,其中心观点就是:审美是感官引导心灵的创造。歌唱艺术围绕着情感的体验展开,以情感为中心实现聚合,它始终贯穿在审美愉悦发生、形成和深化的各个过程,并以愉悦性为基本品格存活在其审美价值中。歌唱艺术这种主观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做出的看法,是歌唱者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人类心理的精神满足。情感与美感的完美融合,构成了歌唱艺术审美的极致表达。简而言之,歌唱艺术蕴含着以愉悦性为基本特征的审美意识,包括歌唱本身的情感体验和歌者自身的内在审美。
二、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形式
歌唱艺术作为集情感和美感于一体的审美体验,从浅层次而言,能够培养大学生音乐的感觉力和知觉力,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更深层次的是,能够通过审美体验,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进而提高对歌唱艺术的评判和创造能力。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个性化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能力并不是大学生与生俱来的,而是有意识地文化熏陶的结果。歌唱者作为歌唱艺术的主体,是高度社会化、群体化的物类,是最具有自主性、完整性的个体。由于社会个体先天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歌唱艺术是在主观感知的基础上,糅合个人理性成分,这一过程需要调动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这一切使得审美感知与歌唱者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过程中,要注重不同个体的审美感知,这种倾向受歌唱思维主体的个性审美差异的影响,歌唱者会在客观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演唱的主观审美观念,进而实现对作品表现美的追求。例如在演唱《白毛女》选段的时候,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有的声音音色真切朴实,有的则甜美流畅。再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民族唱法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要求声音高亢明亮,有些则喜欢委婉细腻等,这种差别正是个性化审美感知在歌唱中的具体体现。
歌唱艺术的审美感知虽然存在个体化差异,但在同一条件下,必然有一个共性和社会公认的标准,如在演唱《白毛女》选段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劳苦大众的悲情、对地主恶霸的憎恶、翻身得解放的喜悦从内心深处加以阐释。这种带有共性的审美感知,恰好是人自身对审美情感的认同,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组合,体现了歌唱艺术的感染力。
(二)知性化的审美评判
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实际上是对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歌唱艺术正是这些情感体验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引领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通过歌唱艺术提高大学生更加知性的审美评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评判能力来自于对歌唱艺术的鉴赏能力。歌唱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力量,随着音乐的响起,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声在观众的心中自然产生情感的碰撞,快乐与悲戚的情绪感染观众,只有歌唱者身心融入歌唱中,才能拥有审美感觉,继而产生审美评判,引发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当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宣扬及时享乐、夸大自我主义等歌曲盛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给歌唱者也带来了迷茫。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更多正能量歌曲,给社会特别是大学生正面的疏通与必要的引导,如从2014年春晚开始流行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朴素的歌词,简单的配曲,却极具向上、向善、向美的审美评判,带给社会的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震撼。
(三)独特化的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基于审美感知和审美评判的基础上,在参与歌唱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重新组织的过程。它是审美现实活动丰富化、个性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又是实践创造力的审美心理基础。从歌唱艺术演唱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与协作的意识;从歌唱艺术作品可以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意识;学习歌唱艺术技巧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坚持和不畏困难的意识;欣赏歌唱艺术气质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形象美的意识;歌唱艺术二度创作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创造的过程,是歌唱者对音乐作品主观理解的一个层次,也是丰富艺术形象,促进思想情感不断升华的另一个层次。
三、歌唱艺术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的途径
歌唱艺术是音乐、语言、表演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歌唱艺术,实现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教会学生通过不断思考,建立情感意识,合理地表现音乐,这既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一)加强艺术修养
歌唱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其实也是演唱者对其自身文化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当演唱者的知识涵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他对事物的认识,对所要表达的情绪才能有较好的把握,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其审美能力的作用。同时其审美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他演唱水平的高低,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欣赏高水平的演唱,不断揣摩演唱者对作品的演绎,体验作品带来的传神与韵味,使自己真实的从内心感受艺术带来的感受,也为日后自己的艺术表现增添素材。有许多的经典作品,需要反复耐心的欣赏,才能理解和领会作品本身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如“五四”时期,赵元任创作了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初听者,只是以为歌曲体现的是男女思念之情,然而,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够体味到作品中体现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特别是其中蕴藏的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上个世纪80年代由刘毅然作词,刘为光作曲的《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如果不了解当时创作的历史背景,拿到现在爱情歌曲多产的年代,一定会认为是一首歌唱男女情爱的好作品。实际上,它是一部电视剧《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曲,它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命运走向的电视片,它记录了老科学家们那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比忠诚。所以,作为演唱者必须对演唱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特点等进行充分理解,才有可能演唱好这些歌曲。
(二)培育审美情趣
当代大学生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好时期,他们有朝气、有梦想,但大多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情感不够成熟,如果能够对他们的思想、情感、情绪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歌唱艺术这种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身主动寻找美、感受美、接纳美的能力。如对于歌曲《青藏高原》的演唱,大部分学生由于未真正体验过青藏高原的生活,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不完全能够表达歌曲的艺术境界,但如果前期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片,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让他们准确掌握歌词的表达用意,感知语言的诗情意境,从而使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高原的美丽画面,真正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再通过老师对《青藏高原》创作背景以及一些特定的地域文化的讲述,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歌唱欲望与情感共鸣,并唤起自身对审美艺术的表达和认知。这种意识的提升,是通过审美情趣的培养实现的,从而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精神得到熏陶,道德得到净化。
(三)提高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是培养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审美鉴赏来鉴别和评价自身的审美活动,也是对其审美活动的一种有益的指导。歌唱艺术的审美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它是通过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感性,以歌唱的形式让歌唱者经过生理感受转化为精神感受,乃至于精神升华的这样一种心理感应过程。在大多数高校声乐教育中,对歌唱艺术的定位仅限于教学,对感染力、熏陶人的诉求表达较少,这种声乐教育观上的短视与浅薄严重阻碍歌唱艺术的发展,也影响到歌唱艺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理应由从前过分注重音乐技能的训练转向对音乐作品鉴赏的教育。客观地讲,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歌唱艺术的要求只是作为爱好或者是必须要学会的知识,导致鉴赏能力不足。如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在演唱《奥赛罗》选曲时,观众通过他对人物角色的演绎,体味他那复杂多变的情感,感受他超强的演唱能力带给自己心灵的震撼,观众很自然的在思想深处为黑人的遭遇感到叹息。如此说来,审美鉴赏是歌唱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首先必须要让他们喜欢歌唱这样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一些音乐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再转入对音乐知识、歌唱知识的传授和歌唱技能的培养,让他们了解音乐内在的一些基本要素,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等,初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引导他们探寻蕴含在作品之中的歌唱艺术魅力。
(四)加强艺术实践
单纯地开展理论教育,很难形象地培养学生内在的审美意识,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把审美意识的培养建立在“感知――鉴赏――实践――创造”这一流程上,才能真正学有所获。歌唱艺术实际上就是演唱者对歌谱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他们通过对词曲作者创作的初步了解和对谱面的认识,用自己特有的嗓音、技能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过程。在开展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自由改编和创作。学生对歌曲有什么看法,可以随意进行表现,逐步摸索出歌曲作者所要传递的某种思想情感。只要基本符合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就应该给予肯定。其次,是要适时举办艺术实践活动,如“三下乡”“送歌到基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歌唱艺术带给他们的美感,使学生由欣赏者变为实践者,体验两种不同形式的感受,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对歌唱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能力。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审美实践活动,可以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对歌唱艺术美的范畴和增强他们对歌唱艺术在审美活动中的思维,从而指导他们对歌唱艺术带给自己审美情趣的思考。
总之,歌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当站在新的高度,认识到歌唱艺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切实加大歌唱艺术的普及和研究,使大学生都能学习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并汲取营养,从而促进大学生审美素质和德育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刘蕊.歌唱欣赏中的审美[J].民族音乐,2009(3).
[4]石静莺.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J].安顺学院学报,2008(8).
[5]魏凡俭.审美心理在歌唱及教学中的对位[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4).
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教给学生的是技法、思想与民族审美传统。声乐教学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包括对美好声音的感知(情感)、体验与评价三种意识活动。
教学中通过音乐理论、声乐发展史、声音体验等课程,着力培养其审美意识。声乐艺术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的物化,是审美创造的结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审美意识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表达现实生活的美和人的思想情感的美。
声乐艺术是人类长期劳动实践中,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表达喜、怒、哀、乐等心灵感觉,达到感观愉悦的精神享受而产生的。声乐艺术的审美有它自己的时代性、民族性与阶段性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产生了中西不同的声乐艺术。中国古代音乐以“和”为境界,追求意境的清幽、淡远空灵与雅致,数千年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中国音乐中横向旋律的丰富变化与高度发展使得中国人在审美别注意旋律美,对歌唱艺术的评价,特别注意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讲究咬字与韵味,强调歌唱者声音的本色与个性发挥,自然真切。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各级各类学业校必须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声乐教学应注重民族审美标准,充分发展个性,教会学生发现声音的美、体验美、展现美,弘扬民族文化。
第一,做好基础技法教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声乐的基本技法包括气息、发声状态建立、共鸣调节、咬字吐字等方面。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出人性化的嗓音;声音应该是松弛、通畅,控制自如,音色变化丰富,音响丰满,随心而动,充满灵性。
第二,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通过“以中国文化母语的音乐教育,丰富民歌曲目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培养其民族感情与自尊心。将音乐技术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加以重视,成为一个民族音乐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母语”意指家乡语、土语,是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母语音乐教育”是一个借名词,指本同本民族世代相传的音乐,在启蒙教育中传留、发扬。我们的专业教育亦应如此。教师自己应加强“母语音乐”的学习,学习本民族的语言规范,教育学生喜爱本民族风格,从传统民歌中汲取养料。
第三,摆正“中西结合”位置,加强民族审美意识教学。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是建立在传统的民歌、说唱、戏曲和歌舞基础上的,长期以来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在审美情趣上讲究“声与意谐,情与气谐,情以物兴,崇尚本色”,“依字行腔,声随字发”等,这在教学中是应该认真研究贯彻的。
由于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中声部划分不细、缺乏力度等,教学中应有目的地去深入研究中外声乐艺术的共性所在,以民族发声法与现代科学唱为基础,学习借鉴各种发声方法,结合传统的咬字吐字技巧、声音的润色、民族感情等方法,走出一条真正民族性、科学性的声乐艺术之路!
素描是美术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在素描创作中,学生需要仔细地观察事物,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和造型特点,才能把握描绘的重点和细节。审美能力同样是学好素描必不可少的能力,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是建立在绘画者良好的审美基础上的。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素描学习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素描训练,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
关键词:
素描教学;审美意识;培养
素描是指对事物进行简单的、真实的描绘,是美术学习中的一门基础课程。素描学习与审美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描水平。
一、认识素描教学中的审美意识
艺术家不同的审美意识决定着其作品特点的不同。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但素描教学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还要指导学生在素描训练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描绘对象和自身的理解进行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观察和理解的过程中,学生的阅历、修养以及审美意识都会有所体现,所以不同学生描绘出来的作品各不相同。学生在长期的素描课程学习中对美的判断能力会随着素描技能的提升而有所增长。学生在素描创作过程中,不能机械、呆板地描绘,而要先进行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观察,然后创作。这样学生才能对事物有感性的认识和把握,创作的素描作品才能饱含感情。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如今学生学习美术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艺术审美或陶冶情操,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参加考试,因此学生会进行单一的写实训练应付考试。考试的形式一般较为固定,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这种美术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非常不利,长期下来学生会渐渐失去对美的判断能力,将考试的标准当作自己的审美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立足于学生已经具有的审美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素描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关于审美意识培养的素描教学实践训练
1.明暗对比训练
素描与其他绘画种类不同,在素描创作过程中没有运用到多种色彩,但这并不代表素描就没有色彩,素描的色彩是通过墨色的明暗深浅体现的。学生通过色彩明暗深浅的对比训练,能够锻炼审美能力。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和分析一些优秀的素描作品,观察作品如何通过色彩的明暗对比传达作者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对作品中的明暗色块进行分别练习,体会不同深度的暗色表现效果的差异。这样学生渐渐在分析和绘画的过程中就能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培养审美意识。
2.材料运用训练
在素描教学中,部分学生对素描材料的认识不足。学生在素描学习中建立起对材料的认识,并通过合理运用材料,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培养审美意识十分重要。教师首先要对教学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分类,让学生从各方面接触材料,然后让学生对不同的材料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审美感受,之后通过给出审美命题的方式,让学生对不同的材料进行自由组合,制作不同的拼接作品,最后让学生通过想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记忆中的材料的感受。
3.个性造型训练
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受教育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对事物的看法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对于美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素描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同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就会磨灭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所以教师要采用个性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素描训练。教师在素描训练过程中要观察学生的个性和爱好,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确定不同的训练方式。具体而言,可以先大致将学生进行分类。如,瑞士画家伊顿就大致将自己的学生分为三个类型:自然的印象表现型、理性的构成表现型、精神的自我表现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大致设定一个学习方向,然后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绘画作业,完成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训练。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在训练素描技能时筛选优秀作品进行临摹,再让学生逐渐自行选择临摹范本。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描对象和绘画手法时,就说明学生具有了较高的审美能力,不知不觉中审美能力已经得到了培养。
结语
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多个方面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素描能力,让学生从基础训练中积累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从而将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运用到素描创作中,提升自身的绘画技能。
作者:张辉 单位: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参考文献:
[1]樊爱成.素描教学中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快乐阅读,2012(15).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出自宋朝卢梅坡所作《雪梅》。
2、宋朝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谁也不肯相让。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整体审美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只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只有身体健康,皮肤容貌才不会枯衰,只有五脏功能正常,气血才旺盛,青春常驻。古医书《圣济总录》指出,“血气者人之神”,又“心者血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通,其充在血脉,(驻颜美容)当以益气血为先,倘不如此,徒区区于膏面染齿毛之术,去道远矣”。因此祖国医学特别强调从整体观出发,滋补脏腑气血,强身健体以美肤美容。在治疗黄褐斑时体现尤为明显。一方面认为肾阴虚时火煎熬肾阴,形成面部黄褐素斑,或肝郁化火伤阴而形成色素沉着,并以此辨证施治,在治疗色素斑的同时,又解决了肾阴虚所致的腰痛、乏力、睡眠多梦,及肝郁化火的性情怪异、口苦口干、胸胁胀痛、月经紊乱等症;另一方面,配合中医按摩手法、中药离子蒸汽喷雾、超声波精华素导入、面膜倒膜等美容疗法外治,由于内外并重治疗,可获良好疗效。可见整体观非常重要,皮肤科医师要树立整体美容思想。
二、绿色审美观。在当代的绿色革命中,人们普遍认为源于大自然的绿色植物天然药物比化学药物更为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少。这些天然药物,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与人类长期处在一个生态环境中,人们经常接触、使用,产生适应性,故不易致接触性皮炎。在化学性化妆品皮炎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更为注重天然药物的开发利用,现在市场上众多的护肤品均添加黄芪、人参、珍珠、鹿茸、当归、芦荟等天然药物。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多有成果,如已获肯定的黄芪免疫双向调节作用,鹿茸提取SOD在减少色素沉着的研究[1],根据传统古方中48种中药对痤疮粉刺棒状杆菌的抑菌试验[2],川芎提取物川芎嗪及茶叶提取物儿茶素对消退色素沉着的研究等[3]。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皮肤科医师应具备绿色美容观,重视天然药物的安全性、科学性、有效性及天然药物的开发、科研工作。
三、外治审美观。皮肤在人的体表,药物易于直接透达,皮肤科医师长期注重外治,但怎样在外治中体现美学观?我们认为需注重外治中的舒适及疗效,才能正确表达外治美学观。例如青年面部扁平疣,过去沿用的注射板兰根、柴胡、次柳酸派等疗效为70 %,而且每天去医院注射又耽误时间。而改用皮肤护理美容治疗每周1次,4次后治愈率为80 %,在疗效提高的同时,病员舒适又减少了痛苦,更避免了每天注射的麻烦[4],倍受患者的欢迎。再如治疗痤疮、黄褐斑等损害性皮肤病时的美容疗法,由于外治采用现代设备,如中药离子蒸汽喷雾,超声波药物离子无选择的经皮透入,按摩及面膜倒膜促进治疗性药物的吸收,这样使外治既舒适且疗效远比单用护肤品为优,因此皮肤科医师应注重外治审美观。
四、其它美学观点。皮肤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还应具备的美学观非常多。如皮脂腺囊肿,传统的方法是手术切除,术后留有瘢痕,对美容影响较大,我科遵循美学观,改用高频电针微钻孔法治疗[5],基本没有瘢痕遗留。再如用液氮冷冻治疗雀斑,治愈率虽高,但部分人术后留下色素沉着斑,也因此带来烦恼,我科依照美学原理自拟“消斑液”配合治疗[6],色素沉着的副作用明显减少。因此皮肤科临床医师在诊治中一定要具有医学审美观,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丁克祥.SOD增白皮肤机理研究新突破.中国科学美容,1993,11:3941.
2 黄畋.48种中药对痤疮粉刺棒状杆菌的抑菌试验.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5:307308.
3 张其亮.川芎嗪及儿茶素治疗色素沉着的机理初探.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5,1:1718.
4 安浚主编.巴蜀中医论文.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5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