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人才培养成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成果

第1篇: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相乘效果;创新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28-02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采用“A+B”式的教育模式。比如:本硕连读、双学位、主辅修模式等。但是,这些模式普遍具有以下几个问题:①在两个(以上)专业的学习中,课程之间只是单纯累加,互相脱节,课程间很难发挥相乘效果(1+1>2的效果);②学生不能平衡专业之间的关系,“由二择一”现象严重;③培养周期过长,教育成本过高,难以及时提供社会急需人才;④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法等沿用传统的“单学科”培养方式的做法,培养效率低下。

因此,本文将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以下:大外)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课程之间发挥相乘效果的可能性,探讨教学中的创新可能性,力求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大外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大外日语学科的人才培养已经从单一的语言学扩展到了“日语+专业”、“专业+日语”等多元化途径。

“日语+专业”模式充分体现了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对应。2010年,大外对“日语+专业”模式进行整合,将原有的“日语+国贸、商务”专业调整为“日语+物流、金融、工商管理、国贸”专业,注重语言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制4年,颁发语言学学士学位。

“专业+日语”模式包括“营销、经济、金融+日语”三个专业,分别与日本亚细亚大学(2007年开办)、冈山商科大学(2008)、城西国际大学(2008)进行合作培养,采用“2+2”方式,三年级编入合作院校同等专业三年级,毕业后获双方颁发的经济学学士学位。这种国际化培养方式为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缩短培养年限、培养国际化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两个模式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学生课业负担重,难免在日语与专业课之间进行取舍。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提高课程间的相乘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此,两种模式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法改革、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

三、课程间相乘效果的发挥

寻求课程间相乘效果的最大化是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效率的关键。同时,创新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也是学生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法改革都需要为这一终极目标服务。

1.模块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针对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对应。其中,“日语+专业”模式中,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是“模块式”,各模块相对独立,强调“应用性”的培养。这一模式中,经济类课程除了经济学和数学等共通的基础必修模块外,还分别设立了物流管理、金融学、工商管理以及国际贸易模块,每个模块包含10门专业必修课,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这种模块式的课程设置便于快速调整专业结构,快速地为社会提供急需人才。除了以上5大必修模块之外,大量的选修课也为学生开拓视野、加强自己喜好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条件。目前,学生可以从60门相关课程中任意选修。“专业+日语”模式中,课程设置采用“二二分段式”与“四年一贯制”。学生一二年级在大外学习,要求日语与专业能力分别达到同等专业的同等水平。三四年级编入合作院校同等专业三年级,按照当地的教育模式,与日本学生同管理、同要求。

因此,一二年级要同时学好经济类专业课和日语,以便三四年级顺利融入日本课堂。对此,一二年级的日语课程,与日语专业同教材、同课时、同试卷,进行强化训练;经济类专业课基本采用日语教材日语授课的方式。目前,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由任课教师执笔的日文版经管类教材陆续出版使用。由于执笔教师同时也承担日语教学,所以这些教材无论在难易度还是在内容安排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日语能力,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巩固日语,在日语的学习中探寻专业知识,提高趣味性,以达到“1+1﹥2”的效果。当然,这需要有一支语言娴熟、专业知识过硬的复合型教学团队,这一点将在师资的引进与培养中进行介绍。

三四年级学生在日方合作院校着重经济类课程的学习,在四年一贯制的前提下,由日方提供广泛充实的课程表供学生选择。比如市场营销专业中,亚细亚大学除了专业必修课外,还开设了专业选修课60余门、公共选修课100多门供学生选修。并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专门教师进行课程选择等方面的指导。

2.提高语言与经管理论相乘效果的关联性教学法。大外的日语复合型培养模式中,大部分的经管类课程都由专职教师参照学生日语学习的进度,选用或自编日文教材,采用日语授课,使日语学习与经管理论的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除了双语教学外,引导学生探寻语言学与经管理论的关联,也有助于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提高日语能力。比如,“寻找俗语中的经济学”活动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寻求经济学理论、提高理论学习的乐趣,也可以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来巩固和提高日语,启发学生养成勤于发现、勤于思考的习惯。

3.复合型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课程之间互相脱节,比如经管与外语模式中,越是小语种,课程间互相脱节的程度越明显。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复合型师资。这也是传统的专才教育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此,大外积极从国外引进复合型师资并进行培养。这些教师均在日本取得了经济学或管理学博士学位,拥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日语能力。这些教师在担当经管课程的同时,也担当日语教学的主干课程,有利于掌握专业课教学与日语教学之间的平衡,也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当然,这些教师的日语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一点上,学校的多种特色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集体备课”制度不仅给教师提供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机会,更为这些教师提供了将自己的日语知识系统化的机会。同时,“评价式与学习式听课制度”也给大家提供了吸取他人宝贵经验、改善自己教学方式的平台。

四、注重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

1.教学目标的师生共有。大学生与高中生的最大不同点就是,高中生只须按照教师的指令来学习,而大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确定前进的目标并掌握达成目标的方法,也就是说要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的交替逐渐频繁,“授之于鱼”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更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引领时代潮流。李开复说,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是大学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共有这种意识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成功的前提。所以,这种意识的培养,成为课程表之外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这种“授之于渔”的教学方式,是大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导师”制度。“小导师”制度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由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角,教师进行引导并答疑解难。这种方式既能增强师生互动,又是教师了解学生兴趣点以及学生能力水平、学生深度进行系统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准备讲义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当今热点,搜寻大量的资料以应对来自其他学生以及教师的提问,既锻炼了组织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又提高了洞察力。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增强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掌控局面的能力,有助于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客观正确的评判。

3.提高创新意识的“课题领养法”与“课题申报法”。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追求个性化发展,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养成。“课题领养法”与“课题申报法”为他们提供了发表见解、弘扬个性的机会。“课题领养法”由教师提供题目供学生领养,“课题申报法”由学生自行申报题目,最后二者均需提供学习报告。两种方式均不占用课堂时间,通过师生之间非正式的指导逐步完善。调查表明,大部分参与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就业计划都与其领养或申报的课题相关。这种积极性可以从佩鲁兹与安德鲁斯(Pelz & Andrews)的“被管理的自由”这一概念中找到证明。对于教师来说,虽说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有助于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与喜好,提高教学针对性,可谓教学相长。

4.项目式中日共同讲义。项目式的中日共同讲义也提供了提高课程间相乘效果的途径。讲义从2006年开始每年于暑假集中进行,邀请日方师生参与。合作院校有龙谷大学、立命馆大学,由双方师生共同对中日经济等事先选定的内容进行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并到外企进行实地考察。这种方式便于平时课业负担繁重的学生参与,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而且提高了日语水平。

五、结语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源于专业之间难以发挥相乘效果,从而变成专业之间的单纯累加,造成时间的浪费。而培养周期过长又必然会导致教育成本提高,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外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灵活的模块式课程设置来应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通过关联性教学法、复合型师资的培养、双语教材的开发等促进课程间的相乘效果;通过小导师制度、课题领养与申报、项目式中日共同讲义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使人才培养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开复.与未来同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基础演习教材编集委员会.如何在经管学部学习[M].日本:文理阁,2009.

第2篇: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性别差异视角 人才引进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03

1性别差异视角下,高校人才引进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性别差异”视角的诠释

近年来,性别差异视角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运用,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分析手段,是站在男女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去研究和分析社会种种现象,从而实现社会性别公平与公正,将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它关注的是性别关系中的不平等或差异性,既包括先天差异,也涵盖后天养成。笔者在此文中所谈到的“性别差异视角”特指在特定文化中形成的“性别差异”,特指后天形成的性别规范、性别角色及两方式。

因此,在分析高校人才引进的相关问题中纳入性别差异视角,实际上就是用性别差异的相关理论去分析高校现行人才引进政策、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制度等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四川S高校近5年来人才引进的相关数据,对S高校2010-2014年引进的男女教师在性别结构、岗位设置、学历结构、工资待遇等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高校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相关现实问题。

1.2 s高校近5年人才引进相关数据分析

张莹在《社会性别视角应用研究》一书中指出:按性别分列的数据指的是任何按性别交叉分类的数据按照女性和男性、女孩和男孩分别提供信息。

以男女教师为数据分析中的基础项,在两性分列数据基础上分析s高校在人才引进与培养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如男女教师的职称差异、学历差异、工资待遇差异等等,以此来探讨在性别差异视角下,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以下四个表是以性别为分列数据的基准,就s高校引进男女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和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差异。

表4中的数据是根据S高校绩效工资方案算出的“约数”,即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它主要包括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薪级工资和岗位津贴几部分。

1.3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以上四个表,我们不难发现:s高校在2010,2011,2012,2013年这四年问,引进的女教师数量明显多于男教师,这就与以往研究的结果表现出了一个不同的方面,即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女教师的数量反超了男教师。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93年我国高校女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92%,1999年此数据为37.60%,2010年该数据达到了46.48%,而根据2012年教育数据最新统计,该数据为47.28%。这就打破了过去高校教师男多女少的局面,进一步平衡了男女教师在数量结构上的差异。然而,表2,表3的数据又显示出一种“不平衡”,即高校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仍然是男多女少,这也就造成了表四的情况,即只有少部分女教师享受着高级别的工资待遇。

2影响因素的分析

2.1人才引进政策和培养评价体制的矛盾

近年来,高校在人才引进上之所以出现女多男少的局面,主要是由于人才引进政策发生着大的变化,一方面越来越趋于公平平等,另一方面高校现在实行公开招聘制度,通过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而根据多年招聘结果来看,女性应聘者在笔试环节明显优于男性,这也就造成在机会平等的情况下,女性能够更加顺利地通过现行高校人才招聘的大门。S高校2015年最新招聘数据显示,在通过最终考核的46人中,女性占了35位。

然而,尽管女教师人数越来越多,但她们在职称评审、岗位晋升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仍不占优势,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状态。也就是女教师在引进之后,得不到更多更好的跟男教师一样的待遇和晋升机会,“她们”的职业发展仍有别于“他们”。这也不得不使我们思考高校在人才引进后的一系列培养和评价体系。根据笔者调查研究,S高校职称评审主要考核教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业绩,同时参评人员的学历也作为一项硬指标。如参评正教授职称,S高校职称评审文件就要求:1983年以后出生的人员必须具有博士学历,且科研论文总数要达到7篇,其中3篇为核心期刊论文,至少主持一项厅局级科研课题,年教学量应达到目标160课时。而该职称文件还指出,博士学历人员可直接评为中级职称。而表2显示出S高校引入在男博士多于女博士,因此,他们在职称评审中至少在学历上占有一定优势。谢琳在《高校女教师的管理性别策略》一文中指出:在父权社会下的高校女教师,仍然被期待做好传统角色,即家庭中的责任义务,因此,用科研成果等来评价其工作,就迫使女教师不适合高校组织,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时间来处理家庭义务,同时还要完成特定的绩效目标,因此,从高校的工作评价机制,便可看出高校教师工作的性别内涵。这也就说明一个问题,即用同一标准去考核男性和女性在科研或者教学方面的成就,并以此来作为其职称晋升等的评判标准是一种不科学的评价机制,它没有充分考虑到男女教师的性别差异,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现行教师培养机制对女教师来说并不“公平”。

2.2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

“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因为性别决定劳动分工、工作待遇甚至晋升,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人力资本投资向男性倾斜,男性学历普遍高于女性(见表3),女性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如男性。”根据s高校2014年的一项数据显示:该高校2014年总共有663人接受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女教师只有245人,即只占36%的比例。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对中国的女教师来说,尽管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男主内、女主外”的传统模式受到了挑战,但就当下对现实情况而言,女性教师,特别是25岁以后的女性教师,仍然承担着较重的家庭劳务负担和生儿育女的职责。因此,这就有可能造成高校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性别偏见,特别是在某些科研或实践性较强的岗位不愿意引进女教师;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从而制定出适宜于男女教师共同发展的政策或制度。这也是导致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不平衡”发展的又一因素。

2.3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缺乏社会性别意识的指导

张莹在《社会性别视角应用研究》中指出:在我国的公共政策落实中存在着社会性别缺位的问题,“男女平等”的元政策贯彻不力,比如在招生、招工等资源分配以及人事安排的具体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体现出与元政策相抵触的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特别是在教育程度发展较高的城市,性别歧视表现得十分隐蔽。笔者在访谈过程发现,就目前高校人才引进的现实情况来看,女教师的数量正在逐步扩大,这似乎体现出了一种公平的人才引进政策。但在实际的人才引进计划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高校更偏向于引进男教师,尽管在各项政策的文本表面看不出任何性别歧视,但就其招聘意向上来看,人事部门或者各用人部门更愿意招收男教师,特别是在同等学力或者是基本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男教师更容易获得高校的认可。因此,在看似公平公正的政策中,实际上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女教师发展的因素,并没有考虑到男女发展的实际差异。

3对策分析:在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过程中纳入社会性别意识

3.1改变传统观念,加强人事工作者的性别意识

传统的职业发展理论对高校人才引进和培养有着制约,因此,要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人才招聘和培养体系当中,特别是要加强人事工作者的性别意识,以便于在具体政策的制定和运用上实现“性别平等”。高校的人事管理部门既是高校的职能部门又是服务部门,因此人事工作者在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过程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对政策的理解以及贯彻执行,都影响着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因此,加强人事工作者的性别意识,有利于实现人才引进和培养过程中的机会平等,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发展。

3.2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中纳入社会性别意识

要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高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制定中,在师资队伍规划、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高校教绩效分配和奖励制度、岗位设置、职称晋升等方面,都应当充分考虑到男女教师的差异性,把社会性别意识作为政策制定的指引,最大限度地发挥男女教师各自的优势,从“差异性”出发,找到“平衡点”,从而实现正真意义上的公平与平等。

第3篇: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日益竞争激烈,一方面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则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各大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鉴于此,首先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其次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

工程管理;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纵观我国多年的经济发展态势,建筑行业这个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地位岿然不动。以房地产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几乎占到国民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纯粹的工程方面的投资在固定投资中的所占比例最大。这就拉动了市场对工程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这里面尤其以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口量最大。鉴于此,近些年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了工程管理这个专业。相对于其他工民建这些老专业来说,工程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教育部正式把这个专业列在专业目录的实时间并不是很长。就在这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目前已经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这300多所高校中,国家重点“985”“211”知名高校很少,绝大多数为地方性的新建普通本科学校[1]。尽管这些普通高校几乎无一例外地给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高校由于这方面或那方面的因素,这个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无可厚非,这是当前市场形势的需要也是要求。随着建筑工程业的兴起,对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加大,而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要求培养出能适应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里的应用型人才是指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对工程技术十分熟练,而且具有一定的行业前瞻性,具有管理能力和战略眼光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从近几年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就业来看,情况不是很理想,离我们的定位还有相当的差距[2]。就目前从就业或者用人单位来看,主要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好多毕业生又存在着招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满意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需要那种去了就能上手的人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的高校毕业生由于大学期间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所以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目前工程管理培养的人才还是集中于理论教学,有些高校虽然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却不是没有落到实处,就是没有真正弄懂如何进行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探索,这不仅是市场的需要,也是教育的职责所在。

二、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想要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工程管理人才,首先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管理专业对应用实践性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绝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或者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查阅各个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会发现不同的高校其定位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有的高校培养目标为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有的高校则强调培养技术性人才或者应用管理型人才等。其实,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完全是可以理解的,通过调研发现,工程管理这个专业各个高校分属院系、学科各种各样,有的设在土木工程院系,有的设在经管院系,有的院校把它归为工学范畴,有的则归为管理学范畴。这就造成了专业定位的模糊性以及培养目标定位的不明确,很多高校甚至在没有明确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就随意新增这个专业。所以来说,如何规范这个专业的属性,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是目前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个课题,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第一步。

(二)实践训练缺乏

必要的实践训练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模块,这里的实践训练包括实习基地实习、模拟实验等。但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实验室配置不够,校外实习基地没有或是很少。工程管理专业很多课程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着重依靠专业实验室或是实习基地来提升的。例如CAD制图设计、造价实训等课程,必须让学生在相应的实验室反复练习,才能提升其应用实践技能。而有的高校由于没有专业的实训室纯粹进行理论讲解,本该实训的课程也是理论讲解,学生的实践技能就没有得到锻炼。再如,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测量等课程必须有一定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如果没有实践环节,这两门课就失去了其开设的意义。

(三)教材选用及课程配置不当

教材的选用对人才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对于工程管理这个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要求知识的前沿性,例如很多教材上讲的一些施工工艺、软件技能等在目前工程上早已淘汰,学生学完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学了早已落后不用的知识。工程管理专业方面的教材普遍比工程实际前沿知识滞后[3]。一些高校选用的教材还是十年以前出版的,试想在一个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时代,这样的教材又怎么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此外,目前很多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众多的课程中,一些理论性的课程所占比重太大,而实训课程所占比例很小或者基本没有。例如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在大学的前两年基本没有开设专业课程,主要上一些诸如高等数学、英语等基础性课程或者管理类等大众化课程;在后面的两年里才陆续开设了几门专业课,有些高校还把专业核心课程放在大四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大四学生一般都出去实习或者考研等,不像前三年那么专注于课程的学习,导致专业知识构架的缺失。除了上述三个基本问题外,师资力量不足、理论与实践没有结合、毕业设计等问题都是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尽管工程管理专业各个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有着统一的衡量尺度,即能否培养出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换而言之,就是工程管理专业应该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这个目标一旦明确,就有利于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去除一些无足轻重的课程,加大一些不可或缺课程的比重。优化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之处,如应按专业课的相关属性来确定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将核心专业课程开设在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管理等。

(二)加大实训投入力度

实训是培养工程管理应用人才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加大实训的投入力度。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训硬件设施的投入不够,如缺乏相应的模拟实训室、没有或者仅仅是名义上有实习基地。对此,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实训室,学校建设自己的实习基地或者建立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应用技能的锻炼,才能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三)做到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也就是掌握前沿性的专业知识,应用人才就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生满足时代市场的需要。对于教材陈旧落后等问题,就要求我们在选用教材上一定要仔细,尽可能选用最新或者最接近当前实际的教材;对于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实行双师制度培养模式,即理论课由在校教师来讲,实践课程可请企业工程专业人士来带领完成;要关注专业的前沿知识,例如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比较前沿的软件BIM等[4]。

四、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对应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是目前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指出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人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改革措施。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如何真正落实工程管理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一段路要走。

作者:李俊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管理学系

参考文献:

[1]胡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改革探讨[J].河南科技,2013,(10):247-248.

[2]陆仁强.新建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模式构建———以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学周刊,2016,(4):40-41.

第4篇: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关键词:冶金工程;人才培养;专业人才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208

1 冶金工业在我国的发展

冶金工业的发展主要分布在钢铁和有色金属上,在2009年对于冶金工业企业的统计中,中国占据500强的大概有70家所占到的比例约为14%。在这些集团中,宝钢集团处在行业中的前端,处于第12位的名词。钢铁工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矿产资源丰富,需要通过促进资源的贸易提高我国经济的产量,钢铁工业所涉及到的面非常的广,它牵涉到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收入、国防建设等多个方面,钢铁工业对消费的拉动也非常之强。中国作为钢铁工业生产的重要大国,粗钢产量甚至一直在全球保持第一的位置,但是我们也存在很多管理以及技术上的不足,我们虽然产量多但是却无法做到钢铁强国的地位。而在有色金属的领域,21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态势是非常迅速的。我国加大了对有色金属技术的研究,并且不断的改善产成的质量,将一些产能落后的生产线给淘汰掉,开发利用好相关的境外资源,才能扩大有色金属的生产规模。2008年我国包括铝、铅在内的有色金属的产量处于总共2520吨的数量,这样的规模在全国的GDP中占据了将近1.9%的比例,也促进了冶金工业的人员的就业。

冶金工业是一种相对传统的发展模式,在现在国家的发展趋势中,不断的往信息化以及城镇化等方式前进,这些新技术的加入也让冶金工业一直保持着基本的发展规模。新技术让传统的生产方式做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些相对落后的企业都会在这样的情势下被淘汰掉,并且也加快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让原先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冶金工业很朝着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前进。在发展冶金工业的同时,加快对于冶金工程的教学建设,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帮助提升冶金工业目前技术含量的提升,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全国专科的设置情况

对于冶金专业的专科领域,我国相关的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有很大的新增态势,并且在专业的设置上也大多会集中在冶金工程的专业[1]。几乎每所学校在招生的数量上都会在60人以上,甚至有些学校会在100人以上。大规模的招生数量为冶金行业的发展输入了大量的人才,并且也加深了人们对冶金工业的了解。特别是国家在实施新世纪的教育改革里,在国家特色专业的遴选上很多学校也表现除了不俗的实力,这对于我国冶金队伍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 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情况

冶金工程的研究有大致三个方向,一种是对冶金新兴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的物理化学方向,另外一种是对钢铁和有色金属相关技术和工艺的提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种涉及到了能源与环境工程方面的提高。这三种几乎涵盖了冶金工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在院校的招生中,国内被授予教学的单位大概有31家,这些教学都使得冶金工程领域的人才被不断的输入。

4 一些思考

注重特色教育是我国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个关键点,特色才是一个搞笑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注方向,无论是在民办还是公办的学校发展里,只要注重个体特色的培育必然会加大专业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有特色的高校将会树立比较好的形象,也促使着更多的额学生来报考相关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需要加大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尽可能的办出特色的教育规模。冶金工业在中国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而特别是对高质量的相关专业人才更是缺乏,近几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专科还是研究生的学历,都能实现在就业上的落实,几乎达到了100%的水平。当然,我们都知道,一个专业教学模式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需要打好学校的教学基础,比如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这些都需要学校在发展中注重培养的[2]。

钢铁和有色工业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规模,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更需要的是对目前的工艺技术的改造,运用新型的信息技术来融入到建设中,将新的技术手段与传统冶金技术想结合,尽快的调整生产结构,提高生产的质量的同时也要控制好资金的投入,以此为趋势来增加钢铁行业在全国发展中的竞争力。冶金工业有着多年的发展经验,用技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但是在速度上还是无法追上与高新技术的发展的。但是,冶金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环,它有着它存在的不可替代性。而终归随着加入WTO,更是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企业如果无法做到有效的生存,很容易会被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所淘汰掉。因此,冶金工业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部分,需要做好规范化控制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明白,冶金工业的发展方向还是需要集中在运用新技术的手段来大力解放企业的生产力,因此,国家在人才的培养中更是不能松懈,只有让更多的人才涌入的冶金领域中,才能为这个行业提供新的活力。

5 结语

目前冶金工业的人才特别是在技术上的应用型人才是非常匮乏的,这也是我国冶金专业高就业率的原因。国家的政策不断的强调做好环境的保护措施,做好节能减排,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必须主要到对冶金工业技术的投入才能让产业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目前企业对于人才的渴求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高校的培育中,加强自身的培育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学校要加大自身特色的建设,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才能加大其就业的可能性。如果学校无法做到特色教育,即便目前市场人才需求多,也很难达到高就业的水平。因此,高校要在教育中积极的引导,利用学校的优势尽可能的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增加软实力。

参考文献:

第5篇: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关键词 导师带徒 含义 问题 建议

一、引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内越来越多的对外工程承包类企业开始“走出去”开展国际经营业务。在开展国际经营中,以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员工逐渐成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即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走出去”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当前,企业培养国际化青年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导师带徒。

二、导师带徒的含义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导师带徒作为传统的师徒传、帮、带模式的一种延伸和创新,是一种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人才资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模式。

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国家,活动主体以青年员工为主。企业新员工入职后,经过短期培训后即外派项目一线工作,项目青年员工在所在国参加各类培训的机会较少,同时受成本因素影响,青年员工回国参加各类培训也不现实。导师带徒作为企业因地制宜培养青年人才的有效途径,既能帮助新入职青年员工迅速适应工作、熟悉业务、掌握技术,又能为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企业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由于认识的不足、理解的不深、研究得不够,又缺乏方式方法的创新,导致部分企业在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导师带徒工作流于形式,忽视内涵

部分企业对导师带徒活动开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存在“一阵风”现象。导师带徒活动从企业总部传递至基层一线过程中,层层传递,层层衰减,到基层单位已经大打折扣,基层单位认为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也就是“一阵风”,风刮过去就完了。所以导师带徒仅仅停留在挂一个横幅,签几份合同,讲几句客套话,做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把这项优秀制度和人才培养方式贯彻落实。

(二)导师带徒工作缺乏创新,内容单一

基层单位开展在导师带徒过程中,没有深入理解导师带徒这项制度。在能力培养上,只注重青年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塑造。只注重培养他们的技术业务能力,而对于对外沟通、现场协调等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人文关怀,造成了师徒之间的隔阂和陌生感。在不同人才的培养上,墨守成规,照抄照搬,培养效果事倍功半。

(三)导师带徒等同简单学习,脱离实践

导师带徒活动存在脱离企业生产管理实践情况,很多企业基层单位在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时,仅仅停留在让导师枯燥说教,让徒弟待在办公室学图纸、看资料、看合同、做台账等方面。徒弟去现场,不去工地,不参加合同谈判,不参加技术评审。这样属于脱离了企业生产管理实践的“纸上谈兵”,导师教的辛苦,徒弟学的痛苦,导师带徒也就变得苍白无力。

(四)导师带徒工作难以考核,责任不清

多企业导师带徒活动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认为责任不好界定,没办法考核。因为导师带徒是师徒自愿结对的,如果徒弟的工作表现不尽如人意,或是学了几年,效果不佳,那这个应该是谁的责任?虽有古语说:教不严,师之惰。但是在当前企业里面,还不能一味责怪老师,徒弟或许也有责任。也许是徒弟自己不认真学,或是资质愚钝,所以进步较慢。这也导致责任不清,导师带徒工作难以考核,最后师徒都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企业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要高度重视,积极营造导师带徒开展的良好环境

导师带徒活动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的范围大、领域广、时间跨度大,需要企业高层领导重视,企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人才结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措施。特别是在境外项目一线,要确保项目负责人关心关注导师带徒活动,把青年人才摆在重要的位置,要安排专人负责落实,把导师带徒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系统性、规范性、闭合性开展,才能让项目一线真正成为企业国际化人才成长和培养的土壤。

(二)企业要健全制度,不断完善导师带徒活动的奖惩机制

导师带徒活动要纳入企业整体的教育培训体系,从企业人才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组织和落实这项工作,要不断规范和完善活动操作流程、培训目标和内容、检查考核和奖惩机制。要把导师带徒活动纳入各基层项目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将导师带徒活动与劳动竞赛、创优争先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定期进行检查通报,加大奖惩力度。积极开展优秀师徒评选活动,为优秀导师发放导师津贴,优秀徒弟缩短实习期,充分调动导师和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企业要结合实际,根据企业需要和学员特点跟踪培养

企业每年新入职的员工学历、专业不尽相同,企业应结合实际和员工自身情况,积极引导新入职员工参加导师带徒活动,可以按3个月、6个月、9个月、一年的时间节点制定新员工定期跟踪培养计划。在导师选择中,注意推荐道德良好、专业过硬、责任心较强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导师。同时,还要注意尊重导师和学员的自,要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师徒关系。除了制定跟踪培养计划,签订合同、明确责任和任务之外,还要定期召开座谈会,随时进行交流、总结,及时查找问题,制定和调整对策等。

(四)企业要创新方法,不断丰富导师带徒活动内容和形式

导师带徒活动可以说是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一个“老活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导师带徒主体特征也发生了变化。企业应结合新时期导师带徒活动的特点,不断创新导师带徒方式方法。如当前企业新入职高校毕业生普遍呈现学历层次高、实践经验弱、自身定位迷茫等特点。企业可以采用“双导师”带徒制。“双导师”指的是一名新员工分别由现场导师和后台导师共同指导。现场导师主要结合现场工作,在专业业务和技术技能方面对新员工进行一对一帮扶;后台导师以教“做人做事”为职责,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政策、企业文化,帮助他们缓解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实践证明“双导师”比传统的“单导师”更加人性化,可以帮助新入职员工迅速融入企业生产,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导师带徒作为企业推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只有企业上下形成合力,在企业内部形成持续、有序、有效地导师带徒活动机制,才能真正使导师带徒成为企业培养青年人才的助推器。

(作者单位为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6篇: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化

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千百万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意味着高层次、高水平、高等级;从“高素质”到“高端”,一词之差,反映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的变化。经过数十年特别是“十一五”的建设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时期,高职院校有基础、有责任、有需要提升质量、提高目标。而中国要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剩下7年时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非常紧迫,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均急需大批具有更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二)就业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在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中,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体现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指标有很多,师资力量(人才)、生源质量、科研能力、专业建设特色、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就业率等均可列入。但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相关教育工作者、学者多提及人才、优势特色专业、创新能力、软实力等。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是其最重要的“产品”和“名片”,其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就业质量”上。没有高水平的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流失优质的生源、优秀的教师、优良的学风、良好的声誉,进而失去竞争力。

(三)创新能力不足制约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主要包含就业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职业吻合度、用人单位评价、优秀校友数等指标,前三项指标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院校2010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8.1%,月收入2142元。毕业三年后的毕业生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前4位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依次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比例为 69%;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为57%;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为44%;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为43%。《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则显示,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89.6%,月收入为2482元,但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的比例仅为44%。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比例为46%;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最主要的是要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比例达69%。

这些数据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处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就业质量还存在着明显落差。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导致学生真正实战、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缺乏,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空间。

二、中小企业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肥沃土壤

(一)中小企业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主阵地

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招聘,非“985”“211”学校,非研究生、本科生不要。这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感叹,也成了社会公众认知大学生就业的“标签”。大部分非“985”“211”学校的本专科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就只能流向中小规模(含微型企业,下同)用人单位。

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研究也验证了公众的感性认知“标签”。高职院校2011届已就业毕业生中,有66%就业在“民营企业/个体”,只有5%就业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有57%就业在300人以下规模用人单位,65%就业在500人以下规模用人单位。

2012年4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骏在东兴证券第一届中小市值企业投资论坛上表示,2011年,中国有各类中小企业近5000万家,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的贡献是85%。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正大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将进一步增长,企业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阵地。

(二)中小企业需要大量创新人才

任何一个国家、区域、组织内部的创新,都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尖”,量少而精,为重大原始创新、知识创新;“塔基”,量多而实,多为技术创新。中国各类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这个金字塔的“塔基”,主要由中小企业在承建。

但同时,中国政府、学界、业界都清醒地看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相比,中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总体上还处在技术创新的低水平、低层次状态,即主要还是在引进外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对产品和工艺进行局部的开发与改进,以支持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创新成果质量低、影响小。与“塔尖”缺乏拔尖创新人才、缺少原始创新一样,这个“塔基”也非常缺乏高端技能型人才,缺少重大技术创新,还很不坚固。

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的企业要成为技术的创新主体,中国的中小企业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都急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集聚发展和“专精新”之路。在这一进程中,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

(三)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战略支持和政策引导,是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的重要动力。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已组建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有5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80%的高等职业院校。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对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清晰的思路、更明确的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政府统筹,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2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中国政府正在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对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力争到2020年建成适应需要、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后将支持更多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契合度。

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迈向深度合作,将共同收获大批创新性高端技能人才的喜悦。

三、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需要提升,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缺乏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是校企协同不够、创新不够,双方的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相互转移不够。

合作多个体少群体。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协议,大多为一个系部、一个专业以学校的名义和一家企业签署,而一个专业(或专业群)和一个行业、企业协会、企业集群签署的协议少之又少。这种个体对个体“势单力薄”的合作,因知识、精力有限且分散,没有形成育人的合力,限制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掘和技术创新的涌现。

合作多形式少内涵。一是大部分协议内容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化、针对性的合作内容。二是协议对双方在实习、培训、就业等方面的协同规定较多,对如何合作开展教学、科研约定得很少。三是协议中有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合作,但技术创新的含量不高。四是协议中有“订单”,但企业很少参与具体培养环节。五是合作执行得很松散,缺乏年度实施细则和总结、评价、改进、约束机制。

合作多功利少前瞻。在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中,学校的就业压力大,对“订单”的硬性需求较强,中小企业因缺乏长远规划,对技术创新、雇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硬性需求相对较弱。一强一弱,导致合作协议多为建实习、就业基地等眼前利益,而缺少长远合作规划,尤其是缺乏学校的知识如何有效地向企业开放、转移,企业的知识如何有效地向学生开放、转移的规划,如教师、学生的科研能力如何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和能力,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如何渗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方如何鼓励人才培养创新和技术创新等,都缺少规划和约定。

四、内外力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四个合作”都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规划。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中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政府、学校、企业采取具体、有效的举措,落实这些规划,将之全面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全面提升育人、就业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尽早立法促进校企协同创新。应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的任务,尽早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载明中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激励与权利条款。各地方政府应制定有刚性举措、硬性约束的实施办法。各级政府齐心用法规、用制度让“规划”“意见”在学校和中小企业“落地生根”,才能更好地激发出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机制创新。各级政府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切实推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的实践探索。学校可成立能够实质运行的由行业、企业参与的董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校地、校企、校地企产学研联盟等,真正激活、发挥董事会、委员会、联盟的作用。学校应调整、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不同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人士任兼职教师,规定兼职教师的比例,明确兼职教师的责权利;建立教师到企业挂职的政策与制度。校企应合作创新科研机制,构建成果共享的利益链,激励双方人员联合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激励师生与企业共同创业。

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调研和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对接,把“订单”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如专业设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校企应携手加强基于职业能力和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合作开发教材。在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上,创造条件更多地让兼职教师担任核心课主讲教师,将课堂开到车间中,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实战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速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扩大高职院校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范围和招生比例,企业参与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激励部分优秀学子保送、报考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建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考评力度;推进科教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参与技改项目;引导、鼓励学生组建科技创新社团,增强学生的创新兴趣。

第7篇: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过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79-0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当前已有多所高校实行了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对2012级同学大类专业分流,分流率达到了95%。三年来,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和目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系统总结。

一、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创新实践

通过努力探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创新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过程要求,即“三课(课程、课堂、课业)”培养要求。

(一)完善学院课程组建设,逐步搭建公共管理课程群

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经2013年12月13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自2013年12月16日起全院范围内正式启动课程组建设工作。为此,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大类培养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资助及管理办法(2013年版)、关于加强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意见,经全院公开报名、自主协商和演讲竞聘,2014年1月7日确定学院103门课程(含双语课,课程代码不同但名称相同的课程合并统计)的课程组建设清单,其中公共管理大类课9门,专业重点课15门、专业特色课79门,随后,学院先后完成了124门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的撰写工作,并要求通过分类、分层、分级管理,依据课程组组长岗位职责,通过教材、教案、教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等环节,完善每一门课程组的建设过程和推进机制,在全院范围内互通有无,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逐步搭建学院课程群。

(二)建立课堂教学效果交流机制,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中心环节。在课程组建设推进的同时,学院拟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工作重心,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1.沟通学院各系,筛选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整理个人教学效果体会,准备交流。

2.拟定于每年4月召开学院人才培养及课堂教学效果会,进行教学经验效果交流。

3.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考核机制。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建立定期、定人、定系随机听课制度。

4.定期开展院、系两级校外名师交流活动,拟请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效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院、系两级学院课题教学效果反馈活动,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

(三)建立课业检查考核机制,逐步提高学习质量

针对国内外以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Class Model)等为代表的国内外教育方式深刻变化、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现实情况,学院拟逐步建立每一门课程的课业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强过程管理,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要求学生准备课程学习本,根据任课教师的安排记录课堂教学内容。

2.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检查课堂笔记,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予以打分。

3.要求各系定期检查该系课程修读同学的课堂笔记并整理汇报。

二、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系统目标创新实践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学院力图实现“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授课水平。

(一)根据教育部2012年最新专业目录调整院系设置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系有不同专业系、所合并而来。为理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于2012年进行了全院人员调整,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以教育部专业设置为基础,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1.根据“学科建院、专业建系”原则理顺学科、专业、课程归属关系,据此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范运行流程。区域经济学科按照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要求确立研究方向和建设重点,公共管理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交叉学科按照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

2.根据教师本人意愿,确立归属单位。根据学术成果和专业兴趣申请职称、岗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归属学科,学术委员会审议。根据教学业绩和教学效果申请加入课程组、教学项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3.以专业和研究兴趣为纽带,以课题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开放多元的柔性科研团队,如研究中心或研究所,设中心主任(所长)和副主任(副所长),便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团队培养。

4.以“课程组”建设教学团队,“课题组(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建设负责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力量、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授课教师等多种形式多元发展的学科建设梯队,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两大学科相互借力、优势互补,稳定和支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经过全院参与,顺利将学院调整为行政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分别对应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

(二)选拔行政管理国际班

行政管理(国际班)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经多次讨论拟定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国际班选拔办法》。该办法指出办班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国内国际公共管理理念、规则与实践,具备良好理论基础与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于自2013年开始设班,根据招生工作需要,经和学校教务处协商,学院拟定了《致2013级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的一封信》,并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院2013年录取的新生手中。所要求的国际班学生报名资格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专业,有国际交流愿望或出国深造意向。

2.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北京市口语测试成绩在4分以上,或英语高考成绩在110分以上,或具有IELTS、TOEFL、PETS等参考成绩。

3.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能够负担出国交换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截至2013年8月10日共报名20人,经审核符合考试条件19人。8月29日,由学院行政管理系负责,在学校外语系教师协助下,经集体抽签、英语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环节,选拔工作顺利结束,最终确定录取14人。

由于行政管理国际班试点2013年首次举办,鉴于选拔标准、宣传力度、报名过程、专业方向等因素,录取人数不是很多。但本着公平公正、宁精勿滥和重点培养的原则,经学院讨论并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系意见,决定不再进行补充录取,即按14人单独成班,精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2014年3月,根据国际班发展情况,学院又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选拔9名同学补充到国际班的决定,随学校大类分流时间表进行。

(三)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4月,在学校教务处布置推动下,学院开始修订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前后经过22次修改调整,最后定稿。学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力图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的教育思路,突出内涵式持续进步,强调经、管、文、理等学科间相互渗透,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坚持了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国际化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等原则,并建设国际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的窗口;进一步开放办学,突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提高双语(全英文)课程比重;鼓励突破院系壁垒,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根据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经和学校统计学院协商,并召开了包括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娄成武教授在内的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讨论意见和教务处修改意见,最终拟定了学院2014版行政管理(国际班)、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2,(7).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2,(10).

[5]邱成岭,安俊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

[6]邱梦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例[J].教学研究,2012,(2).

[7]曹凌,杨玉麟,林强.社会需求导向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8).

第8篇: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1 当代赛马专业安全防范教育的状况

1.1 在赛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安全防范教育现状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赛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安全防范教育的内容既丰富又全面,不仅仅有专门的课程还有关于赛马安全防范方面的书籍和讲义,其中涉及到专业知识包括:了解并掌握马的习性和特征;马匹人员(如马匹管理工作人员、专业骑手、初学骑马者)骑乘的安全注意事项;马匹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赛马赛事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专业安全知识。这些不仅使学生们了解了马匹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和实践操作中防范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其中,98.9%以上的学生拥有学校发放正规的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书籍,73.7%以上的学生都参加过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培训和集中学习。

1.2 在赛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安全防范教育的不足之处

(1)开展赛马专业安全防范教育主题活动较少,第二课堂教育作用发挥较少。各高校在组织学生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同时,并没有广泛地在学生中开展赛马安全防范教育主题班会和专题讲座,从而不能使赛马安全防范知识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使学生们不能够深刻认识和理解安全防范的意义及作用。其中,73.9%以上的学生都没能参加正规的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主题讲座和主题班会。(2)学校考核赛马安全防范知识力度不够导致学生认真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兴趣不浓厚。(3)各高校在培养赛马专业人才时大都分都注重赛马骑乘这一块,并没有全面地对学生组织过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考核。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没能注重安全防范知识,只注重自己是否把马骑好了。其中,78%以上的学生感觉骑术学习重要于安全防范知识,38%的学生甚至对赛马安全知识毫无兴趣。

2 赛马专业安全防范教育的意义

2.1 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的目标与要求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教育与学习是达到安全防范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学习让学生们知道赛马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将赛马安全防范的意识融合到今后实践操作过程中以及马房管理、骑术课程、马匹诊断和马匹护理的每个环节,使其今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掌握并执行赛马安全防护的知识要领,为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保驾护航,同时也能为自己在赛马领域中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的要求不但是为了防止和减少赛马运动所带来的损伤及危害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处理自身和他人不规范的马匹操作事项,为自己和学习者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也是为了正确骑乘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赛马安全防范在赛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赛马运动是以“马匹”为核心的人马合作共同运动的体育项目之一,马的品种繁多,性格各异,在各俱乐部和马场接触的马匹大多数是经过一定驯服的马匹,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们,但是马是比较敏感的动物,当它感到危险、不安和愤怒时,它们会将屁股朝向需要攻击的一方,用后腿攻击它想要攻击的目标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所以必须时刻记住站在马屁股后面是很危险的。在马房,如果操作不当或者疏忽大意,有可能使马感到不安和紧张,如果控制不好、对马理解不够,马可能会挣脱手上的缰绳攻击周围事物,给管理者自身和周围的人带来危险。对于骑乘者,马受到惊吓,可能会把人摔下马背,处理不当后果会更严重。在美国,一年内的赛马与马术意外事件就有近8万起,平均每天有220起。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在澳大利亚赛马和马术运动的危险性远远超过其他体育运动,这不仅仅说明发达国家赛马产业的兴盛,也证明了赛马与马术运动危险性的存在。因此,对于学习赛马专业或相关行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和掌握赛马安全防范知识对于学习赛马专业至关重要,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3 当代赛马专业安全防范教育的途径

3.1 理论课堂教学中穿插安全防范理念

在目前高校赛马专业课堂理论教学中应该合理穿插安全防范教育,使安全防范意识深入人心。例如,在马匹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神经细胞和神经调节系统时可以穿插讲解在骑马过程中马的神经系统处于何种状态,如何才能使马的神经系统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强调这样会使骑马的人更加容易控制马匹,从而避免因为不了解马匹情绪导致发生的意外。在马匹诊断基础教学过程中,讲到马匹整体状况检查时可以穿插讲解如何辨别马匹是健康且精神状态良好,强调只能在马匹健康的情况下下才能骑马,同时使学生们避免在马匹不健康的情况下强行骑马使自己或者马匹受伤;在马匹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被毛和皮肤的检查时可以穿插讲解如何正确抚摸马匹和整理马毛,强调这样会使我们更加了解马匹和亲近马匹,同时也使马匹对人类放松警惕。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穿插安全防范知识,不仅使理论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趣味性,而且学生们也能够更多地理解赛马安全防范的内容与作用,做到时时、处处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知识。

3.2 马房实践教学课程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马房是学生接触马的第一课堂,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使学生们熟悉马匹,在学习马匹管理、马房管理时,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马房里度过的,时刻都要与马打交道,因此马房是赛马安全防范教育的主要场所。在马房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加深安全防范教育更为有效和直接,如进入马房前一定要进行马房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包括马房日常安全管理规定、马匹使用安全规定、马具的正确操作和使用方法,马匹骑乘安全管理规定、马匹营养配给与喂饲安全规定等。马房中引起突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因此在马匹操作失控时应有相应的安全防范预案和正确的处理措施,这些在马房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让学生们反复演练。安全防范措施使用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马的安全,也同时关系到人的安全,所以正确使用安全防范措施是赛马专业学习者的基本素养。因此将一些重要的安全防范知识放到马房中开展教学和考核,不仅 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老师和学生们的重视程度。

4 结束语

赛马安全防范教育是赛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人与马的共同安全,重视并掌握赛马安全防范知识需要学校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赛马安全防范教育不仅在赛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而且对推动整个赛马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铁权.现代赛马入门[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2] 王铁权.现代马业[M].大型资料.赛乘育马分会印发,2004:192.

第9篇: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一、科学定位创新创业教育,激发社会热情

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我国。据有关调查数据,美国从小学到大学期间都设有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将其归入专业教育的大学就有142所,而其中有超过四十所学校设有创业学学位,同样,在法国和日本等国家,也是从小学阶段起就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灌输。

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因此,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并且对其准确定位,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不受重视的现状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进程,而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首先应该从强化意识入手,不仅是高等学校,即便是小学阶段也应该渗透创新创业教育。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我们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进一步科学化,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国融入创业教育的理念,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同时注意消除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性目标,将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科学化,大力扶持创新创业教育,从而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二、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素质

目前,我们的高等学校教育致力于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这需要以不同性质的课程作为支撑,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渗透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能仅仅依靠增加几门创业课程,而是应该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思想,那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

以前,高效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淡薄显然是不符合时展的要求的,因此,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就要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意识作为重点内容。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吸收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主动投身于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设计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以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理念为基础,挖掘相关的元素,唤醒意识,激活思维,提升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到实处,使之收到实效。

三、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更新内容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关键点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众所周知,任何学科和专业的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发现和创新,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学科的发展以及专业的完善都能带给我们的创新启示,从创新创业的角度进行学科发展的阐述,深入自己讲授课程内容,深挖其中蕴含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为何用、能解决什么问题,最终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作为高校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获得直接的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现在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的微博、微信、电子邮件、论坛等,让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更加及时、便捷,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四、拓展??新创业教育平台,强化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