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第1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和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适应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概括了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自身需要,是基础教育当前追求最为理想的目标。应试教育容易只重视智育,忽视其他几育。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教育对象上,应试教育只重视对少数学生的培养,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在教育内容和途径上,应试教育容易只注重升学考试科目,而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采取多种途径,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在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上,应试教育容易只注重把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不但重视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要求、办学模式来评价学生和学校。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及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教育方针的题中之意,同时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个体幸福美满地度过一生的基本需要。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是个体生存的需要或谋生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下,各生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将越来越注重人才素质本身。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素质低、能力差者,将望而却步;那些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人,必将日益受到重视,其自身也会终生美满幸福。这就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必须将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立足现实,开拓素质教育渠道

1.优化课堂教学,畅通素质教育“主渠道”

把素质教育写进每一个教案。把是否体现素质教育作为评价教案优劣的一项硬指标。一是实行“三级把关一超前”制。“三级把关”,即:自备,发挥个人创造性,形成个人风格;集体备,发挥教研组群体智慧;年级把关,依照标准,每周一查,不合格者返回重备。“一超前”指要求教师超前一周备课,并随时修补。二是体现“一利”“五备”“四统一”。“一利”,教案要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五备” 即教师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情、备学法、备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四统一”指同学科老师教案要统一素质教育目标要求、教学内容、计划进度、教案体例。

2.优化环境课程,营造素质教育的“隐性潮”

为达到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应该重视环境课程的开发,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隐性潮”,发挥这种“潮”的同化效应,突出四种环境的优化。一是人际环境,学校积极创设宽松民主的工作环境,使领导、教师、学生彼此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校园环境,美化校园,净化学生的心灵,将会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三是家庭环境,通过家长培训班、家长座谈会、家长校访、教师家访等形式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发挥良好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作用。四是社会环境,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来自社会的正面影响。环境课程的开发,会使全体学生常年处在一种以学校为辐射中心的“隐性潮”之中。在这种“潮”的熏陶浸染、潜移默化下,学生的素质将会得到提高。

第2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全面;作用;重要性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入改革,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也备受指责,高考制度改革也提上了日程。2006年教育部对全国的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提出测评展现“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即指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各地的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2008年新疆顺应改革,启动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出对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宗旨的评价目标,该目标是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重视质量的分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明确指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当前我校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学科教学中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学科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促进班级管理

班主任一般都是班级的“老大”,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班级整体向上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班主任也会感情用事,对学生的评价片面不合理。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自由、民主、合作与相互约束的关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能有效预防班主任“一言堂”。综合素质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占10%)、学生小组互评(占50%)、教师互评(占40%)的模式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做全面、公正、合理的评价。学生小组互评占比例的一半,我校班主任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管理学生,让班干部真正发挥作用。既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二、学科教师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教学管理

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在高中开设的全部课程中都可以体现出来,每位任课教师都可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对每位学生进行监测,可以做到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在评价体系中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管理过程中如实记录平时表现,学生为了获得较好的等级,会在各科教师课堂上积极表现。例如,高中生多数存在偏科现象,选文科的学生在理科课堂(或选理科的学生在文科课堂)上表现出不重视课程的态度。学生上课出勤率低、不认真听课、抄袭作业、不认真完成作业、厌学等现象频发。采用综合素质评价能有效避免这种现象。教师要在课堂上给每位学生建立课堂档案,记录课堂表现,根据实际表现评价学生。

三、评价的重要性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该学生平时在学校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这也是高等院校招生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可忽视。所以“综合素质评价”关系到升学的问题,重要性仅次于考试成绩。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总之,利用综合素质评价来评定学生的整体表现,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定。但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存在偏差,此评价不能评定学生校外生活方面的表现,因此,学生的档案材料中体现的综合素质不是很完整,还有待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充。

第3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综合素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89-02

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体上说,企业、高校、社会及大学生本人都存在一定的原因,必须从国家政策、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实习创业扶持、大学生择业思路转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全社会共同关注等方面加以调整和改变,才能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因此,本文将根据多科性大学的特点、部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重点论述如何有效利用多科性大学丰富的档案馆馆藏资源,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

一、多科性大学的特征

多科性大学是相对于单科性院校而言的,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为主,以若干相关学科为支撑而形成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介于单科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一种大学形态。创办多科性及综合性大学既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出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导致的单科院校林立办学格局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自2000年以来,一些高校通过自我扩张的方式,不断增加学科门类,朝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也有一些高校通过合并办学的方式走向多科化或综合化,如前几年出现的一大批地方性院校,大部分属于多科性大学。

多科性大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多科性,学科一般不少于五个;(2)层次性,以某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为核心学科形成有梯度的学科群;(3)互补性,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4)渗透性,学科之间相互渗透;(5)发展性,根据社会的需要与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科梯度可以发生变化,非核心学科可能发展为核心学科,核心学科也可能成为非核心学科。

多科性大学的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大学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建校时间短、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经验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失等原因,同一些综合性大学相比,多科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指导思想、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专业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思想消极、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差等问题,只有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优质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藏资源优势

高等学校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网络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综合性档案馆。国家教委早在1989年的6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高校档案馆,它既是档案工作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多年来,通过高校广大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各高校档案馆的馆藏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动了高校档案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各高校档案馆也普遍扩大了档案接受范围,馆藏档案数量得以迅速增加,馆藏内容得以丰富。基于多科性大学的构成特点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互补的特性,其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以优势学科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档案体系的建立。在多科性大学中,至少有一至两门的优势学科,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科研、教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成果不但凝聚了其广大师生的高智慧劳动结晶,而且还是其他非优势学科师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甚至在全国也是领先者和缔造者。这部分馆藏资源是多科性大学的命脉,代表着整个学校的文化学术积淀,有着很高开发利用价值,是学校乃至国家极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深度优势。

2.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档案体系的建立。目前的多科性大学,其涵盖的学科门类基本在十个以上,这些学科在教学组织、科研和行政管理方面可能保持相对独立,但其形成的成果积累和其他历史性资料却都归属到档案馆管理,对这些档案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形成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性档案服务体系,对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广度优势。

3.以校内校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为基础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的建立。不管是地方性院校还是部属院校,高等院校一般都位于一个地区的核心城市,有些地区甚至建有专门的大学城,从地域上为多科性大学与其他高校或地方档案馆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可以形成以校内馆藏资源为主、校内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如开放高校校史馆、引入地方名胜古迹档案、共享历史名人和校友档案等,不但能服务于高校教育,而且还有益于地方文化建设。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地域优势。另外,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馆藏资源还有门类丰富、档案保管期长、从业人员素质高、信息网络环境优越等优势。

三、利用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归纳起来,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全面知识结构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社会责任心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本文将依托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的现状及优势,重点从精神修养、知识素养、能力素质、生活态度等四大方面来阐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1.精神修养的培养。主要包括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精神、团队荣誉感、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心、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可以采取以下的实施策略:(1)建立健全校史馆资料,以学校光辉的历史和学校名人的艰难奋斗历程来教育感化学生;(2)联合地方政府和地方档案馆,挖掘地方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和奋斗历程,定期对高校学生开放展示;(3)搜集整理成功校友的典型案例和事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成多媒体教育范本,对全体学生开放;(4)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科技竞赛获奖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2.知识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学科前沿的准确把握和知识结构的丰富。可采取的主要策略有:(1)搜集以优势学科为代表的专业类名人讲堂和学术报告成果,并整理制作成对全校开放开设的知识素养教育类公开课;(2)利用多科性大学自身的学科交叉优势,对文、理、工、艺体等学科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整理与;(3)联合各教学单位,基于以上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校园网开设网络课堂、视频课等。

3.能力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策略包括:(1)利用文科类资源优势,配合校团委、学生会举办各种演讲、写作类竞赛;(2)联合图书馆、实验室和各教学院系,举办学习类、实践类竞赛;(3)将教师讲课比赛和学生演讲比赛的相关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与公开;(4)往届研究生、本科生的优秀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生活态度的培养。主要是对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主要策略有:(1)应往届毕业生的光荣事迹的展示,作为正面案例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引导;(2)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违规违纪记录的展示(采取匿名方式),作为反面案例给学生以警示作用;(3)通过网络和展览的形式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欣赏的教育,不但可以陶冶其情操,还能促进大学生建立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心态;(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对构建诚信社会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在所有以上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对所形成的成果及时进行归档和积累,便于重复利用。同时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档案资源库群、档案信息资源处理中心、档案用户群等数字档案馆群体,实现数字化档案资源在网上的和传递,以利于优质档案资源的检索和共享。

总之,高校是人才、知识和科技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档案馆是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整理工作,以及为校内外师生员工提供查档的服务等,同时由于其馆藏资源具有历史性、真实性、价值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辅助人才培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张庆荣,刘兆军.多科性大学的特色化发展及政策研究[J].石油教育,2006,(1):76-84.

[2]王琴,谢光荣.高校档案馆创建素质教育基地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8,(11):34-35.

[3]关压梅.开发高校档案馆的潜在功能:教育功能[J].黑龙江档案,2009,(3):59.

[4]曹立波.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8-49.

[5]张慕,胡显章,李树勤.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19-21.

Policy Study for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Improvement Usingthe Multiversity Archives Resources

WANG Xia

(Archive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49,China)

第4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太极拳 教学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92-01

1.概述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总要求。如何抓好“素质教育”,尤其是高校的体育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极为关切和研究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教师不断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抓好“素质教育”为中心,探索出了一套科学、创新、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太极拳教学新路子,并始终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传导太极育人的思想,有效的促进和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以武促德,以礼立教”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这与高校培养和造就了众多英才分不开。然而,也有一些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沉渣泛起,有些毕业学生,甚至有的在校学生,不注重自身的修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社会道德淡化,自我意识膨胀,集体观念不强,思想懒惰,贪图享乐等。怎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交职院体育部教师通过认真研究,一致认为:太极拳与武术同宗,讲究“习武先学德”,“崇德尚武”,“未学武,先做人”的为人之道,要以教太极拳为载体,抓综合素质。目标确定后,交职院体育部教师开始了“以武促德,以礼立教”的教学之路,通过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走出了一条有利益社会和谐之路。

2.1 加强纪律观念

以前,每逢上体育课,学生们总是三三两两,稀稀拉拉,懒懒散散,认为体育课就是闹闹玩玩,可上可不上。针对这些情况,交职院体育部教师从制度上加强了管理,在考核上加强了力度,教学内容上也增添了新内容,以大量太极名家、武术名家的典型故事,宣讲名人勤学苦练,为人刚正,尊师重友,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克服了枯燥、乏味的纪律说教,让学生通过学习太极拳,了解名人名家的品行德操,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使学生从不愿学到愿意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让学习和遵守纪律形成一种自觉行为。学生的出学率,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2.2 改善社会礼仪

学校是一个讲文明、讲礼貌、树新风的场所,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窗口,也是输送文明礼貌与和谐的大工厂。在传授太极拳技术、技能的同时,交职院体育部教师认真讲解其一招一式的要领和含义,如:上太极拳课时,师生均行“抱拳礼”,但为什么要行抱拳礼,这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明白的,通过讲解,使学生知道了:右手为拳,是“五湖四海皆兄弟”,意表团结、友爱、和谐;左手为掌,意表谦逊、礼让、崇德,尊重。右手握拳在下,左手为掌盖于右拳之上,表示文武兼修,以德统武。通过对这种浅显、简单招式的讲解,传导深刻的含义,让学生在学习太极拳时,一同收获文明、礼让、崇德等优良传统,让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养成克己、敬人、宽容等良好社会礼仪习惯。

3.自学、互教、互评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对云南高校太极拳教学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太极拳教学还是老方法,老师在前面教,学生在后面跟着学,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体育部教师对教学形式进行了尝试性调整:通过“太极图解知识”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学会看图识图,掌握识图自学的方法和步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组合,及套路百分之九十的内容教会学生,留下百分之十的内容,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参自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后再让学生互教、互学、互评,最后老师再进行纠正评定。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具备会学、会做、会讲、会教的综合能力。

4.开展双语教学,搭建语言交流平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云南交职院现有进十个国家的30多名留学生,他们很多人对中国武术、太极拳有浓厚兴趣,以前苦于语言障碍,不便交流和学习,开设了双语教学太极拳后,为他们扫清了语言障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用双语教太极拳受到了外国留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在教本国学生时,却遭遇了尴尬。很多学生羞于开口说英语,生怕说不好被人笑话,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中文教,不时夹杂一些英语,让学生逐步习惯于听,慢慢发展到语言对话。多年来,交职院体育部教师在太极拳的教学实践中,尽量坚持双语教学,将英语口语融入到教学中,使汉语、英语自然的结合,打开了怕开口,难开口的局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外语交流的环境,激发了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巩固了学生的英语基础,使学生在英语课之外,也能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

5.改革考核方式,增强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以往考试时,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进行,这样既耽误时间,学生考试时也很紧张,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原来会的,考试时却怯场了,原来学得好的,考试时却发挥不出来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老师在考核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改革:由老师将3或4名学生编成一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每组同学以组为单位,自行复习考核内容。考试时各组按顺序依次考核,老师们根据该小组完成动作的情况,给出该小组最差一名同学的得分,并以这名学生的成绩,作为该小组每位成员的最后得分。此种改革的优点是:学生们在课上课后均方便交流,能以好带差、互相鼓励和督促,考试时也不会怯场,同时还能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对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有积极作用。

6.成果、结束语

6.1 促进了太极拳育人理念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营造了学生身心和谐、品格和谐、社会道德和谐的“三和谐”良好氛围。

6.2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在云南高校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在“云南省高校体育课教学交流会”上受到同行的赞誉,得到推广。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总方针和总纲领,抓好素质教育,要从基础抓起,因此,学校在教学生学文化、学知识,学本领的同时,更应该教学生安身立本,学会做人,学会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1]赵连保.论太极拳的道德观.河南大学.2006.

[2]徐宜芬.浅谈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

[3]苏秦,等.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2.

第5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 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各种潜能的辨认、开发和激励,关注每一个学生“闪光点”,评价内容应力求多元化,评价方式趋于多维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社会适应能力、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教育性进行判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机整体,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反映,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1.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潜能为途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系统工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既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发掘和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既评价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需求,又有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勇气和自信。综合素质评价在客观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运用的同时,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全面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此,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准确、多元的评价能助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全方位的提升,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教师业务提升的需要

传统评价惟分数论,使教师的培养思路总以考试为指挥棒,忽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以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才观、质量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等现代教育理念作为评价的理论基础,多角度的审视学生,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评价观念,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和生存能力,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促进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运用评价的诊断功能,通过反馈信息,不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体系既重视人才的知识专业化水平,更注重人才的创造能力水平;既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重视人才的多元化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时代挑战,综合国力,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招生学校要求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考录取的参考,加强了对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培养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国家选拔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3.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学校立足整体,彻底转变办学思路:对学生整体培养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终结性评价转为多元化的评价;从“唯分数论”变为量化积累,从量化积累过渡到质的评价。对学生多元、质的评价,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校际间的竞争,激发学校开发符合本校特点的校本教材,优化办学资源,使校际间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二、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因此构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遵循尊重学生的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我们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这一点特别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拿一个简单的比喻句来讲,学生会经常给你新奇的比喻,我们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能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2.赏识教育与幽默批评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给与表扬。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但是每个学生对赞扬的“渴望”都是一样的。渴望赏识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课程标准》里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评价要饱含教师的赏识与期待。我们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有信心,要充满期待,得体幽默的批评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良药,使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信任与支持,从而迸发出改正缺点、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批评时巧用幽默,不仅能避免师生矛盾,还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在愉悦的情境中得到感悟。

3.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第6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意义

1.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索和学习兴趣,对提高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实验教学的开展,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观察、体验和理解相关生物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生物学科有序发展。

2.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巧,掌握基本生物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建立在生活和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本身特有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稍显困难。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教学的开展使原本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显得更直观和容易,学生通过实验可以轻松了解很多生物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提升。此外,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具有很多积极意义。那么,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手段开展实验教学呢?

1.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当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阶段教学中,生物学科教学一直不被重视。生物学科教学现状使实验教学更不被教师重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给学生讲解一些干巴巴的知识和条款,学生对抽象的生物知识毫无兴趣。因此,要想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教师必须彻底革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重视生物学科教学,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让生物科学知识真正为学生所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强化生物实验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难以开展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验器材匮乏,实验基础设施不到位,使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教学现状严重阻碍生物学科良性健康发展。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重视生物学科教学。另一方面加大对生物学科实验器材的经费投入力度,更好地保证生物学科实验教学有序开展。

3.不断提升生物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于生物学科教学而言,教师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息息相关。例如,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懂得融会贯通各种知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部分教师只能给学生讲解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条款,学生对这些条款索然无味,势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4.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第7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数学教学;教学研究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所应该学习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数学教学本身就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数学学习中的推理、演算的过程其实也是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紧密的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开展有效的思维训练来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以此来获得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下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开展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老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老师在教学中自己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更新自身的观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目标,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以此来促进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开展,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学中要改变对数学创新教学的认识,以往一提到创新教学往往会被认为是小发明和小制作。其实每一个新的发现和合乎情理的新观察都可以被理解为创新,老师在教学中要更新自身的创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创新教学,促进学生能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完全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来驾驭教材,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问题和新知识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和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创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外在教学中还要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氛围,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自身的个人爱好,以平等、宽松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和老师一样参与到教和学之中,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形成和谐宽松的环境。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才可以达到真正的培养,这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氛围是确保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所在。所以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为课堂教学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这也是提升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作为初中数学课程的代课老师,应当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一种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进而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进一步提升,这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课堂导入的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和游戏导入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提出不同的意见。即便是学生在表达意见的过程中说错了,老师也不应当批评学生,而应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猜想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初中生思想活跃,想象力往往比较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猜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猜想能力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猜想是证明事实的关键所在,并通过实践结果和逻辑思维能力来进行验证。所以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不要害怕出现猜想的错误,在猜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通过进行主观猜想和独立思考,使得数学知识的一般规律能够得到延伸,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的时候,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由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来猜想多边形的边数和内角和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拓展,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锻炼。通过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不断改进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方式

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思维的锻炼创造机会,并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得学生突破习惯性认知的思维定式,从而形成比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创新思维主要包含了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彼此之间互相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充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比如几何画板软件能够比较方便的展示出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难度,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数学学习最为重要的内在动力,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初中学生一般都有着比较强的好胜心理,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屡战屡败,学生自己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老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情况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来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必要。比如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数学图形的设计比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充分的展示自己,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和生活相互结合的要点,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体会数学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成本,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六、小结

总的来讲,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老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在教学中要将“教”和“学”有效的结合起来,积极的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并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为学生的积极学习营造比较好的氛围。最后还要注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艳.紧扣问题“三性” 开展有效教学――浅谈初中数学有效问题教学策略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2]刘艳,吴群英.ND样本最近邻密度估计的一致强相合性[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岳英,鲁晓燕,谢成龙,刘艳,杨玉琼,马兵钢.不同品种(品系)梨汁中有机酸含量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2(10)

[4]胡振,范静,刘艳.中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聚类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第8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为加快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根据国家、省、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校情,学校制定了2011—2015年五年教育发展规划。规划把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于“端正”的百年校训,用正直、严谨、忠诚规范学生的言行,倡导“博学、笃志、力行”的校园学风,培育书香校园和追求学识的校园风尚,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学业优良、特长鲜明,具有世界公民素养、创新意识和践行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9年9月,《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初中学生素质评价研究》课题被批准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初中专项规划课题,课题组紧密围绕课题确定的研究目标,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本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学科学习评价与能力发展评价的结合和评价内容、指标、方式的优化。研究试图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科研引领,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1.目标确定评价内容

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设定了道德品质、世界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六个方面。其中,设立“世界公民素养”评价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和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期望引领学生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成为具有世界眼光的公民。在评价目标内容的编制上,依据国际理解校本课程目标分年级设定。七年级以了解邻国文化与生活、自尊与尊重他人态度的养成、国际交往礼仪的践行为评价目标内容;八年级以了解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地位的重大变化、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践行为评价内容;九年级以了解发达国家文化生活、尊重祖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养成、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能力为评价内容,并把国际理解课程、双语课程的学分纳入其中。在“交流与合作”评价中,我们突出国际理解课程中的基本交往、协作能力评价,把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活动纳入评价体系。

2.科学建构评价标准

我们把学生的行为目标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把评价内容用可以观察判断的学生行为目标来表示。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判断学生实际达到培养目标的程度。同时,也就是找出学校教育偏离目标的程度,通过评价反馈学生和学校教育尽可能逼近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形成的学生综合素质校本评价体系是导向行为目标模式的评价体系。

3.整合多样评价形式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形式设计有自我描述、分类评价(含档案袋评价)、数据整合、自我小结、教师评语、家长的话六个部分。

自我描述部分设计成引导性内容的填空形式,以反映学生在该项评价内容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评价活动。分类评价由评价内容、行为表现及相应的等级分值和各个评价主体评定栏(自评、组评、家长评、老师评)构成。数据整合、自我小结、教师评语、家长的话构成了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数据整合将呈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六个方面的直观对比图表和评定等级。自我小结、教师评语、家长的话构成了各个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平台,在评价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出选择。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程序如下。

(1)引导学生明晰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通过班会课、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等途径向学生传达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评价在道德品质、世界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确立阶段性的成长目标和任务。

(2)指导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档案袋评价是质性评价的典范,是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袋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使学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它是对统一的评价内容和标准的个性化的补充、完善。“成长档案袋”也是教师、家长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作出正确评价的重要依据。

(3)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范评、学生组评和教师评点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评价的活动中理解和把握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确保目标达成过程的有效性、持续性。同时,教师不仅是评价的参与者,还是评价的组织者,应当严格把关,保证评价质量,使评价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动力,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第9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范文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为主线,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服务,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落实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等,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少先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中队主要工作

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完善班级的基础建设,保证少先队工作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

知礼仪、守秩序

讲卫生,防疾病

爱学习、爱科技:

谈收获、分享喜悦:

四、工作活动建议

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五、工作实施方法

1、明确本学期争章内容和目的。

2、通过板报宣传活动意义。

3、发放各类活动记录本。

4、开展“小先锋杯”中队主题会评比活动

六、中队活动安排:

9月

1、准时上学、不迟到;

2、排队快、静、齐;

3、课前准备好;

4、进校有礼;

5、尊重老师。

10月

1、个人卫生;

2、班级卫生;

3、卫生区无纸屑;

4、开展“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活动。

11月

1、行为规范抽查:行为习惯。(课间文明等)

2、本月黑板报主题:学知识,长技能。

12月

1、认真听讲,不随意做小动作;

2、上课积极思考,多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