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发展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目前可堪称世界体育强国,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笔者对其加以具体分析后,认为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论文。
1.市场定位不准。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严重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来都回避创收的动机,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消费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另一方面,亦或是经验不足、缺乏理论的指导,在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大调整的时候,大部分企业家还有点跟不上形势。
2.传统体制制肘。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相当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另外,在赢利后,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打消了欲投资体育的企业的积极性。
3.市场竞争乏力。我国全球知名企业少,众多企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明显处于弱势。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往往难以占有一席之地。
4.政策扶植乏力。在美、英等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作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受到“冷遇”。
5.相关服务不完善。体育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体育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匮乏。这些因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就拿曾经火爆一时的健身器材市场来说,对于如今出现的令人费解的市场萎缩现象众说纷纭。但究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针对健身器材的选择与使用的指导从没热过,有些产品根本没有使用方法说明,或者有,也只是极其简单的寥寥数语,根本起不到作用。消费者没有科学的“健身计划”,没有合理的运动指导。
6.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国内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盲从倾向,哪种体育运动获利较高时,众商家便都往一条道上挤,造成了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待业下岗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了解,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了亟待提高。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出路
1.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吃“皇粮”。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体育也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体育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手办体育,同时删减分流行政人员: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实现政体(即体育企业)分开,真正按市场规律发展体育经济。如上海市为举办八运会兴建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场馆耗资56亿元,没要国家一分钱,完全用市场方法运作,堪称气势恢弘的大手笔。我们企业家的思维也应从工业经济的圈子延伸到体育经济领域,考察国外极富商业价值的体育产业,结合我国国情、开拓中国市场。
2.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经营。
(1)发展体育品牌经营。①体育用品品牌经营。就是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服饰、饮料等实行品牌经营。中国体育用品有李宁、青岛双星等名品。但挡不住耐克、彪马等国外品牌的强大攻势。国内市场难以守住,在进攻国际市场时实力又远远不及。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举国上下正在兴起的“全民健身运动”,为体育界提供了无限商机,但又不乏挑战。面对硝烟弥漫的体育用品市场,各商家应认清市场形势,主动进行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主动调整,去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在体育用品的材料、功能上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着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闯出去占领国际市场。②体育赛事品牌经营。在中国体育日渐步入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轨道的大背景下,把一个体育赛事经营成名牌赛和把一个体育产品经营成品牌产品一样,同样可以获得品牌效应。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国际田径赛事,并被列入世界十大A级马拉松赛的行列。
分析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联系问题,并进一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探讨应对策略旨在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广州;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1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联系问题
首先,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在与其他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竞争互补的关系,但需要明确的是,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阻力仍然存在。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以地方利益为出发点的行政壁垒对于珠江三角洲空间经济的联系和运行有着一定影响,从而导致了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发展的渐近化和趋同化[1]。因此珠江三角洲应当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实现广州与珠江三角洲腹地区域之间的错位经济发展。其次,应当积极重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内部分异趋势。广州与佛山以及肇庆等城市之间的经济互补相对理想,但广州与深圳、东莞、江门等城市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这不利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因此,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应当制定合理的步骤和进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例如可以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解,建立“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的经济圈,以此来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后,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其与腹地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性还有待提升,例如广州与中山的相对距离要大于空间距离更加远的深圳。因此应当积极加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网络建设,从而加强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其他城市的联系。
2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珠江三角洲在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二次发展,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
2.1发展问题分析
2.1.1内部问题突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定位重叠问题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其内部重复建设较多、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严重、经济合作深入不足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部的城市彼此之间的整合不足,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虽然凸显,但广州也仅仅局限于点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拓展和辐射作用,从而限制了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延伸,降低了中心功能,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此外广州的经济贡献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区域中心城市来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1.2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传统的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外源型经济是当前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其虽在珠江三角洲第一轮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增大,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严重,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滞后于当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环境和状态[2]。此外,珠江三角洲以“成本指向性”外资结构为主,其十分依赖于廉价的土地、环境成本以及劳动力,但经过多面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已经频临匮乏,区域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同时其长期以来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这就制约了当前区域内稳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雾霾、酸雨等污染状况普遍,与自然的不和谐不利于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2.1.3东岸与西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珠江口为分界,可以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分为东西两岸,东岸有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个城市,西岸有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以及中山等五个城市。就目前来看,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西岸的竞争力要明显弱于东岸,从而形成了东强西弱的局面。但当前东岸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十分匮乏,传统的依靠土地和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发展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二次创业”崭新阶段的重要趋势。
2.2应对策略探讨
2.2.1加强城市间的合作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强调现代城市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传统的“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当加强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之间的互补、联系、合作、整合,杜绝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关系,通过板块式的经济形势将珠江三角洲做大、做强,实现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共赢和发展。具体来说,珠江三角洲内部应当积极打造“双核多心”的城镇中心体系,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珠江三角洲内部资源的整合。对于广州市来说,广州要定位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龙头城市、中心城市,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自身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上的中心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珠江三角洲现代化中心都市。
2.2.2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珠江三角洲发展趋势,珠江三角洲区域应当以技术———产业创新为中心,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坚持创新,坚持消化创新与集成创新齐头并进的方式,充分利用开放优势,吸引先进技术、消化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终实现技术出口,以此来培育本地企业成长,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2.2.3东西岸共同发展首先,要积极兴建运输网络,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强调西岸城市的重要地位;其次,政府要合理整合优化东西两岸的资源,提升西岸边资源集聚的能力;最后,以广东为首的东岸城市要积极加强与西岸城市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优势互补,以此来促进东西两岸的共发展。
3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以及内部的经济联系问题,并针对广州市提出了具体建议。之后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旨在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协调、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雨欣.珠江三角洲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证分析与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李翠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8):66-70;139.
关键词:人力资源;竞技体育;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27―04
Abstract: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sports in a country or region largely depend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talents) in sport.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surveys, interviews from experts and official documents, this article provides profound and detailed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competitive sports fields in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both have decisive roles in athletic talent resource, as well as offers specific strategi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ports talent resource;competitive sports;Shandong
世界体育强国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人力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目前,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飞速发展,知识体育取代了以往的形式,智力资本在现代体育运动竞争中产生令人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并且现代体育运动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队伍所需的物质,更重要的是队伍是否能够获得适应现代体育运动发展战略需要的人力资源上。山东省竞技体育要在竞技体育的竞争中产生质的突破,实现山东竞技体育运动整体水平的飞跃,必须造就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素质、体育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的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后备人力资源。因此,探讨山东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推动山东省体育运动的发
收稿日期:2011―08―20
作者简介:顾伟杰(1964― ),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Jinan 250102,China
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山东省市、县级竞技体育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为分析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 查阅国内外有关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等相关论文、刊物和书籍,掌握前人的研究水平,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走访山东省有关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业余体校、等,全面了解山东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山东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的相关内容,设计问卷,对山东省17个市所辖的145个区、县,发放问卷269份,调查教练员、业余教练员、竞技运动员等相关问题,回收问卷261份,有效问卷257份,回收率为97.02%,有效率为95.54%。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2 对山东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
2.1 山东省教练员现状分析
教练员是决定体育运动训练水平和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体育教练员是运动员的选拔者和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是战术方案的设计者和控制者,是训练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也是运动员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可以说,教练员的人数、水平、能力和责任心等是促使体育团队获得最佳成绩的保障。
调查显示,山东省体育局机关及直属训练单位教练员和全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及体校的体育专业教师有2 816人,比2001年总数(1 919人)有了明显增长。其中男性有1 957人,占69.5%,女性有859人,占30.5%,男女差距比较大。从职称上来看,山东省的教练员以初、中级为主,局机关及省直中的中级、初级教练员共743名,二者共占69.9%,在高校及体校中二者则占88%。省直中高级教练员有320人,占总人数的30.1%,高校及体校中高级教练员210人,占12%。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山东省教练员队伍的数量与质量,高级教练员太少,还须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工作,保证竞技体育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第28卷第3期
2012年6月 顾伟杰 山东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No.3 2012在我国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历是用来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重要标准。学历既反映了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涵养。通过调查发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练员有2 521人,占89.5%,比2001年山东省教练员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进步,这是由于近几年山东省重视选拔和培养的结果,但和发达国家的教练员数量相比还相差甚远,山东省的教练员文化程度和科学训练能力等还亟待提高。
2.2 山东省业余训练单位教练员现状分析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5岁以下的教练员占64%,36~45岁之间的教练员占32%,56岁以上教练员占4%,从年龄结构上看,教练员的年龄基本上是年轻化的,这与体育运动的工作要求分不开的,基本上适应了现代竞技体育繁重的训练和比赛任务。
目前,山东省市、县业余训练教练员2 413人,以中、初级职称为主,有1 804人,共占74.8%。市级业余训练单位教练总数为860人,其中中级教练员所占比例最大,为45.8%,其次为高级教练员占28.5%,国家级教练仅占0.7%;县级业余训练单位教练总数1 553人,其中初级教练占45.5%,中级教练占33.6%,高级教练仅占11.2%,无国家级教练。业余训练单位的教练员还应该加强基本素质的提高,以适应训练的需要。
2.3 山东省运动员现状分析
到2010年山东省优秀运动队(省直属一线、二线运动队)共有优秀运动员1 115人,与往年相比有明显增长,其中男性681人,女性434人,分别占61.1%和38.9%,男女比例存在一定差距。在运动员等级结构上,山东省优秀运动员队伍等级结构整体水平较高。山东省已拥有健将级优秀运动员318人,位居全国第二,健将级优秀运动员密度为34.7%,高出全国平均比例7个百分点,可见山东省在高级人才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国际级健将仅有42人,占4.6%,作为顶尖人才,比例仍偏少,这表明山东省国际体育竞技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一级优秀运动员483人,占52.8%,二级及以下优秀运动员所占比例为12.5%,表明山东省具有很强的国内体育竞技能力,是国内竞技体育大省,应适当扩大省优秀运动队二线队伍规模,补充年轻的新生力量,以免出现断层,确保我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学历是影响运动员成才和再就业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学历较高、发展较全面的运动员,领悟能力相对较高,较易出成绩,其职业转型难度较小,对体育组织的负担轻,能为体育组织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且培养成优秀教练员的几率大。山东省优秀运动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92人,占31.9%,高中最多,有513人,占56.1%,初中以下110人,占12%。根据运动员再就业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高学历需求趋势,运动员平均学历水平需达到大专以上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山东省优秀运动员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
从年龄结构上看,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年龄结构比较集中,有77.6%的人分布在16岁至25岁这个年龄段。25岁以上的运动员176人,占19.2%,为了提高优秀运动员效用和培养效率,应尽可能地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充分发挥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潜能。
2.4 山东省业余训练单位在训人员现状分析
目前,山东省市级业余训练单位在训总人数为7 678人,其中田径最多,为1 054人;其次为游泳705人;各重竞技项目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在训人数均在300~500人左右;乒乓球、排球、皮划艇、赛艇、射击等项目分别有250人左右;体操、自行车、羽毛球等项目在训人数在100~200人;其他项目在训人数均不足100人。各运动项目在训人数与省运会项目金牌设置数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这也充分说明了省运会项目设置对业余训练起到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图1 山东省市级训练单位各运动项目在训人数 县级训练单位在训总人数为10 289人,其中田径为2 237人;其次为武术套路和跆拳道,1 000人左右,其余各重竞技项目在训人数均有500人左右;篮球、足球在训人数分别为803人和445人;游泳、乒乓球等项目在训人数300多人;排球、射击、羽毛球、体操等项目在200人左右;其余项目均不足100人。
图2 山东省县级训练单位各运动项目在训人数
3 制约山东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发展的因素
3.1 体制方面,山东省还主要是“县体校―地区体校―省、市体工队――国家队”的培养模式,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还主要是由各级市政府体育部门所属机构培养。政府部门掌握着各自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的主渠道,但各自为政,相互封闭,从而使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局限于本地区内,妨碍了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流通。另外,户籍管理等一些行政方面的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流动。竞技体育人才供求信息的汇集与存在封闭性,统一的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没有形成,竞技体育人才流动的区域性壁垒严重影响着人才的开发和共享。用人单位和竞技体育人才之间的信息闭塞和不畅,未能及时反映预测竞技体育人才的供需数量和发展趋势。
3.2 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关键。但山东省教练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基层教练员远远不适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的要求,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教练员的能力和文化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3.3 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后的培训质量不高,没有合适的社会组织为他们进行社会指导的工作,各地的教练员不能很好地学习交流。
4 山东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可行性发展对策
4.1 健全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体系及制度
建立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的一系列合理的制度体系。政府主管部门要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健全法制,明确政府权限,确立有限政府的原则,将其权力干预限定在适当的范围之内。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其服务、协调、监督、指导的能力,逐步改善直接的行政调控为间接的综合调控。要在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利用和调配等方面进行重点投入。体育部门还要会同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2 营造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发展的适宜条件
要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数据库,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并逐步解决竞技体育人才的进修、培训、晋职、留学、住房、就业等问题,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要合理使用人才,要使竞技体育人才在选材培养的基础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研究竞技体育人才的最佳年龄段、最佳运动期及最佳竞技状态出现期,研究其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还要大胆使用人才,要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发现人才就大胆使用,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思想。
4.3 全面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
各级体育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教练员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加大培训力度,分期分批组织各级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要经常选派基层教练员观摩全国大赛和省优秀运动队训练,及时掌握所从事项目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科技信息,尽快提高基层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优秀运动队富余教练员、离退休教练员以及退役优秀运动员到基层体校任教或开展短期培训。
4.4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教学训练
各级政府要坚持统筹规划,多渠道筹资,加大对体校的投入力度。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体校设施建设要列入基本建设计划,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训练、伙食补贴等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落实。体校是培养特殊人才的学校,可以开展有偿训练,合理收费,物价部门要对各级各类体校有偿训练收费进行审批。同时,体育部门每年应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出适当比例资金,作为政府投入的重要补充,专款用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
4.5 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服务
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地市、县区政府要将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地区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建设规划,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的作用,切实解决体校建设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体育、教育、财政、人事、物价等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切实为山东省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6 充分调动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内在动力
调动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内在动力的关键在于采用适当的方法,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激励,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各种人力资源对竞技体育发展的重大贡献。我们要加强运动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体育干部、教练员、体育教师和优秀运动员的人文素质,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同时,还要对严重违背体育精神、破坏体育秩序、败坏社会风气、违反体育组织行业规范、违纪政纪的,都要由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严德一.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现状与开发[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4).
[2]杨伟堂.基于柔性管理理论的优秀运动队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10,(1).
[3]李彪龙,孙晋海,徐进吉.“十一运”后山东省体育发展现状与规划透视[J].山东体育科技,2010,(3).
[4]林朋,刘圣文,刘真.山东省体育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4).
[关键词]农村;体育事业;经济条件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072-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2522055)。
农村体育是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体育的发展受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一个国家经济条件的好坏以及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资,从而从整体上影响和决定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一、农村体育发展的经济条件分析
(一)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体育提供了动力
改革开放已使中国农村逐步改变封闭的小农经济状态,现代文明之风已吹到了农村的各个角落,体育在我国首先富裕起来的农村找到了落地生根的土壤。在向现代化的变迁过程中,上海市松江县小昆山镇提出了“三集中”模式,具体内容是:农田向农场集中;居民向集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江南部分农村则出现了“中心村”模式,具体内容是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村,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的中心,同时辐射若干周围村。“三集中”和“中心村”在形式上虽不同,但思路是一致的。这是我国富裕起来的农村开展社会结构改革的典型,正是这种改革,为农村的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发展农村体育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是缺经费、缺人才、缺设施,而农村社会结构改革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中心村”和“三集中”模式的出现,有利于汇集本地和外来的体育人才,有利于吸引本地和外地资本为体育投资;有利于建立农村体育实体,为进一步发展农村体育提供条件。农村体育植根于分散的小农经济其发展规模肯定是有限的,而随着农村社会结构改革的深化,为农村体育提供了发展动力,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经济转轨为农村体育开辟了道路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对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农村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然产生巨大的变化,农村体育走社会化和事业化的道路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产业化是农村体育的发展方向。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将会缩小,第三产业的比例将会扩大,作为第三产业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村在生态环境、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等方面具有城市不具备的优势,是开发具有特色体育产业的良好条件。
农村体育的服务应当包括营利性和公益性两方面内容;农村体育的投资应当包括地方政府拨款、民间资本及发行彩票债券等多种形式;因此农村体育实体的性质也应当包括事业型与企业型两大类型。按实际情况来分析,往往又是混合型的。农村体育的产业化将会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三)以农村经济为依托的体育特征
1投资渠道的特征
向市场经济转轨对农村体育的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过去是靠乡镇政府行政拨款和乡镇企业老板的赞助,但不规范、不符合市场规律。由于农村没有体育实体,因此投资均是短期行为,无法实现由体育实体独立经营核算的长期行为。转轨后的体育事业发展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要建立吸纳投资的体育实体。农村体育实体有两大类:作为事业实体,主要包括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和社区体育中心,其投资来源主要是乡镇政府地方税利的留成部分,实体化单项体育协会一般以乡镇企业牵头组成,因此投资主要来源是乡镇企业的赞助;作为企业型体育实体,可以由地方或个人主办,实行“谁出资,谁得利”的自主经营方式。但是,农村体育的企业型实体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开展公益。因此,体育的企业型实体的盈利部分就成为了农村体育增资的第三种渠道。
经济转轨后,乡镇实现政企分开,乡镇企业不是乡镇政府办的企业,而是位于乡镇行政区范围内的集体或私营企业。这种重大变化对体育投资渠道的畅通与理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乡镇政府不再独立承担体育事业的投资也不干涉企业生产经营,乡镇政府对所在地区的企业只承担服务和咨询的功能,同时负责征税。这种改变使乡镇企业排除了政府的干扰,真正做到了走向市场;这种改变使乡镇干部摆脱了生产事务,集中主要精力抓好乡镇的公共服务管理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文化、教育与体育事业工作。作为乡镇政府收取的地方税利可用来投向社区基础建设,投向科技、教育和文化领域。乡镇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后,可把创办实体化单项体育协会当作提高企业效益的措施;看作企业经济行为的延伸,并力求通过经营管理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育走向市场,实现实体经营,则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体育效益的特征
无论是营利性的体育实体,还是公益性的体育实体,或者是两者相兼,都要讲究效益。
以经济核算为根据,农村体育的效益可分为决算效益和推算效益两类。决算效益是通过货币流通并以货币为核算单位的效益计算方式。作为农村企业型体育实体,只有采取了这种核算,才能掌控盈利情况。推算效益不通过货币流通,但以货币作为估算单位,或以其他指标估算经济效益。例如,农民积极锻炼身体,使发病率减少,寿命延长,减少的医疗费支出和增加的劳动天数均可作为推算效益的指标。此外,还包括了运动场地利用率和人均占有率、运动器材的折旧率及农村体育服务的内容和数量等。这些指标虽然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但管理不善,同样要用货币来补偿。
二、实现经济与农村体育共同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引导农村体育产业发展,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我国农村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加之经济发展所需的改革开放程度不一,边远地区与郊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可能一样,即使在同一省市、县、乡内,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发展农村体育产业在形式上必须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在充分发展有特色的体育产业,培育农村体育市场的同时也要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多元化
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如不从根本上改变农民陈旧落后的观念,其他一切改革都只能是流于形式。近年来,由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的增多,农民的收入、经济状况和以前相比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战略的实施,农业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也较以前增多了很多,这使得农民在财力和时间上具备了追求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的前提条件,农村居民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正逐渐发生着改变,农民的体育意识和对体育的价值认识,都在与城市居民接近,这些都为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平衡协调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加快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然后带动周边的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投入,逐步缩小各地区间的体育水平差距。
[参考文献]
[1]陈梦周, 吕明元, 李实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4):66-70
[2]陈敏国外体育经济政策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报,2005(2):90-94
[3]陈源加快城镇化进程 繁荣农村经济[J]行政与法,2004(8):20-23
[4]江亮,雷涛对国外大众体育与我国社会体育经费筹资渠道的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4):10-12
[5]姜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4):25-30
[6]吕树庭, 胡活伦, 楚继军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1-4
[7]吕树庭, 裴立新, 王垒, 王铮, 张宏, 陈小英, 周兰君, 王菁以小城镇为重点的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05(5):1-4
[8]牛亚莉浅析体育与经济的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1996(6):67-68
一、变量选择说明与数据处理
文中主要选择三个变量: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国内旅游总收入(TR),衡量贵州省旅游发展水平;三是旅游外汇收入(FR),衡量贵州的入境旅游情况。为了使数据的结果更显著,同时消除一定的异方差,对三个变量的时间序列都取了对数,取对数后的时间序列都记为LNGDP,LNTR,LNFR。因文章篇幅有限,1996-2011年三个变量的数据就不列入文中。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本文选取的变量都是宏观经济变量,在通常情况下都处于非平稳状态,为了防止“伪回归”,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
2.协整检验由单位根检验知,非平稳序列LNGDP、LNTR和LNFR是二阶单整的,符合协整分析的条件,采用EG两步法检验LNGDP、LNTR和LNFR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对数据进行OLS回归,得到回归方程:LNGDP=0.5343LNTR+0.1475LNFR+5.1193(19.56)(6.64)(9.46)R-2=0.99D.W.=1.68上述方程表明:贵州省的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加0.53、0.15个百分点。采用EG两步法对方程做协整检验,即对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以X代替残差序列,结果表明X在二阶1%显著性水平条件下平稳。检验表明,LNGDP、LNTR和LNF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3.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选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来检验贵州省国民生产总值与旅游总收入、外汇旅游收入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滞后阶数为2,在10%的置信度下,LNGDP与LNTR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LNGDP与LNFR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
一、引言
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它由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随着社会经济越来越快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多,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环境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特别是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急剧加快,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城市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越来越多的体会到城市生活条件的便利与优越,进而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到城市中来。有相关专家预测,至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8%-60%,到时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8-9亿。城市的过度膨胀和不合理发展都会导致城市环境的不和谐,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恶化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国内目前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也越来越迅速,城市环境几乎无法承受人类如此超负荷的索取。我们可以利用环境、利用资源来建设我们的城市,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前提是我们要知道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必要前提,是我们发展和进步的平台,只有把利用与保护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达到持久发展的目的。城市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城市内的高楼大厦、建筑设施,小到城市中的一草一木、每一缕空气和每一道阳光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拥有它们我们可以生活的多姿多彩、安逸舒心,而失去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元素我们的生活体系都将有可能坍塌崩溃。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中保护环境已经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我们必须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建造和谐健康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平衡稳定的发展。
辽宁省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地级市,隶属辽宁省。盘锦市土地、矿产、芦苇、水产等各种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盘锦市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并且,据统计2010年年末,全市总户数479397户,户籍总人口1392493人,比上年末增加0.85万人,自然增长率3.34‰。暂住人口5万余人,暂住人口高峰期。由此看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内人口将越来越多,盘锦市的城市规模也将不断扩大,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必将不断开采资源从而进行发展,那么由此带来的城市压力也将快速增加,我们必须面对这一严重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它,才能保证整个城市的稳定持续发展。
关于城市环境保护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许多的专家学者都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本文以盘锦市城市环境问题为例,分析盘锦市现存的城市环境问题,在相关学者关于城市环境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探讨与思考,并且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与想法。
二、文献综述
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被列入到国家法律条例当中,国务院在1992年6月28号曾颁布国务院令第101号《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在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一条就写到:“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这足以说明城市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已经不容我们忽视。
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影响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持续引发一系列社会安定问题。只有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才能使城市环境污染得以治理,才能使城市建设高速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裴军 2009)而城市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干预与治理,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都市意识薄弱也是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商品经济以人们无法估量的速度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城市社会更是紧随其后地不断翻新发展,当人们的城市生活意识跟不上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这种落后的意识就会滞后城市的发展。所以,当前提高城市人民的都市意识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乃至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2】。(张从 1994)学者方晨曾指出,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要做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解决这一类城市的环境问题,对保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以上文献来看,我们该意识到城市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而盘锦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盘锦地处河海交汇处,而且气候相对较为温暖,其自然资源及其丰富。盘锦滨海湿地面积达3149平方公里,占整个城市总面积的80%,是继尼罗河退化后我们这个星球系统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湿地,被称为“中国湿地之都”。盘锦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2000年底,辽河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天然气1784亿立方米。中国陆地大油田之一的辽河油田坐落于此,已开发建设32个油气田。此外这里还有大量的芦苇、水产及草原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成就了盘锦市的发展,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占了先机,可是现今市内的资源被大量无节制的开发与使用,使得城市的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影响着盘锦市未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与发展。本文以盘锦市这个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为例,将从资源城市如何转型和加强节能减排两方面分析。
三、盘锦环境质量问题
1、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首先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盘锦地区是在没有进行系统的水文地质勘查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三系地下水资源开采。由于在资源背景不明确的情况下没有做出有效地开发规划,形成了大面积的开采漏斗的形成和出现局部地带淡水咸化等地址问题。
其次咸水入侵地下水,由于多量开采,咸水不断地向淡水方向运移,从而对水源地的水井和地下水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最后是地区砂土液化灾害问题,盘锦地区砂土液化灾害非常严重。根据历史上多次发生的喷水冒砂的强度、地面塌陷、地裂和滑移的发育程度来看,可以分为:液化严重区、液化较严重区和液化轻微区。
2、 石油勘探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1)对土地造成的毁坏
气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底层水,含有硫、锂、钾、溴等元素,主要危害是使土壤盐渍化。大大增加了地面下沉,山体滑坡、地震的可能性。
采油过程中占地使用面积是设备的几十倍,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2)对地下水的破坏
油气加工利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炼油废水、废气(含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烃类、一氧化碳和颗粒物)、废渣(催化剂、吸附剂反应后产物)。
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往往出现井喷事件,产生大量的采油废水、钻井废水、洗井废水以及处理人工注水产生的污水。
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地下水位降低,水质变差,污染。
四、造成盘锦环境恶化的原因
(1) 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盘锦作为资源型城市无可避免的会遇到资源产业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对环境污染造成恶化的直接原因却是过度的开发。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盘锦从自身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了过度开采的手段,这样掠夺式的开发极大的从根本上破坏了环境。例如石油、土地等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城市环境的负荷压力越来越重。这样的做法虽然在短时间内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却给城市带来了水源破坏、大气污染等长期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些企业虽然获得了短期的利益与发展,但是这却严重阻碍了城市未来的经济体系发展。
(2) 资源型产业的粗放式经营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城市在区域分工上形成一种不合理的局面。资源型城市成为向其他城市提供的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基地,而其他城市向资源型城市返销高价的制成品,扩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矿业城市的“双重利益”损失。据周德群、汤建影对全国51个资源型城市的统计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明显落后于全国其他城市,1990年~2001年,全国城市的人均GDP增长了4.42倍,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15倍,而资源型城市分别增长了3.41倍和2.48倍。资源型城市的两项指标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3)生态保护方面人才短
环境整治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技术问题。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开采遗迹没有及时治理的问题,不仅是因为存在资金缺口,还由于对灾害程度认识的不足和治理技术的欠缺。人们在意识上还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并不能清晰的了解到目前城市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以及这种破坏的结果对我们的不良影响。而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特别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和人才支持目前仍严重不足。
五、盘锦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中的环保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
根据盘锦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合理布局规划工业园区,最大限度降低工业生产对生活、农区的污染。对于新建企业的选址、施工要把好环境影响关,减少新增污染源的产生。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推进支柱产业多元化。充分发挥盘锦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大力发展原生态农业、第三产业等。逐步减轻石油化工发展中对环境的沉重压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生态环境
将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把生态环境建设纳入盘锦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加快完善并调整盘锦市功能区划,从而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积极推广开发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减少煤炭燃烧对大气污染的问题。放慢资源开采的速度,减轻环境的压力,致力于寻找替代性资源。农村则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使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土地、水体造成的污染。
(3) 促进节能减排,加强技术研发
优化各产业生产环节,交叉利用再生资源、能源。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等目的。减少肥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开发环境无害产品,替代或削减对有害于环境的产品生产和消费。总之,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实现资源的多级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和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的的手段。运用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研究机构,同比其他发达国家相对较晚。虽然目前已有200多个研究单位、近两万人从事这项工作,但仍无法满足环保工作的需要。环保方面的研究除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外,还应当加强企业与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环境问题不仅是我们盘锦市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环境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也应由全人类共享、造福于人民。我们应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其与他国家这方面的先进成果,大力培养人才,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六、结论
资源型城市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有关。资源型城市以矿产、自然资源为主的经济支撑。长期以来经受过度开发和粗放式经济发展以及较特殊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共同影响,对盘锦未来的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加快推进盘锦资源型城市转型,这是盘锦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把现阶段的污染治理与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相结合,大力推进可持续化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节约和保护并重的方针,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是占优势的,它们拥有丰富的各类资源,但只有运用好这种本身的优势,才可以使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持续而稳定的发展。资源并不是无限的,资源开采业需要节制,利用与保护必须结合与并存,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实践中加强这种认识,树立这种意识。现代社会需要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而发展必须要在稳定的平台与基础之上,我们必须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资源型城市有限的自然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作用。参考文献
[1]裴军。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9(2)
[2]张从。都市意识与城市环境保护[J]。环境论坛
[3]张晶,韩丽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初探[J].北京:资源与产业,2007,9(3):2-4.
[4]田霍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Gunn J M.Restoration and Recovery of an Industrial Region.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95.153
【关键词】 身高;体重;生长和发育;预测;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12-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状况更是备受关注。2005年全国进行了第7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笔者对北京市学生的体检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1955-2005年50 a来的北京市学生生长发育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北京市学生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5年学生生长发育数据来自现场调查,其他年份数据来自教育部、卫生部等中央5部委领导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2005年生长发育调查的对象为北京市6~22岁大中小在校学生。将北京市分为城乡2层,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为依据又将每层分为好、中、差3片,每片抽取1个区县,北京市共抽取海淀、东城、宣武、顺义、通县、怀柔6个区县。每区县每年龄组男、女生各50人。2005年共调查9 735人,剔除身高或体重缺失等不合格数据后,还剩9 651人,其中男生4 808名,女生4 843名。
1.2 方法 身高、体重检测项目均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要求和规定进行。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用Excel 2003和Origin 7.0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5年学生身高和体重发育状况 2005年北京市7岁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26.9 cm和125.4 cm,平均体重分别为26.5 kg和24.7 kg;19岁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73.1 cm和162.4 cm,平均体重分别为64.3 kg和54.3 kg。从7岁到19岁,男生在14岁以前,女生在11岁以前,身高年增长值均在5 cm以上,此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在17岁左右趋于稳定。从7岁到15岁,男生的体重年增长值都保持在3 kg以上,15岁以后体重增长开始减缓。女生从7岁到12岁,体重年增长速度逐渐增加,12岁的平均体重比11岁高5.4 kg,达到增长高峰,此后体重增长变缓。见表1。
北京市学生身高和体重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9岁男生和女生身高分别比全国高2.1~5.4 cm和1.5~4.0 cm。男生的身高均值在12岁年龄组与全国均值相差最大,达5.4 cm;女生在10岁年龄组身高均值与全国相差最大,为4.0 cm。在青春发育中后期与全国水平相比仍保持一定幅度优势,在19岁组身高均值比全国均值高2 cm以上。
男生和女生体重分别比全国高2.0~8.3 kg和1.7~5.4 kg。男生和女生均以12岁年龄组体重均值高于全国均值幅度最大,分别比全国高出8.3 kg和5.4 kg。在19岁以后体重均值也高出全国均值2 kg以上。
2.2 1955-2005年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发展趋势
2.2.1 1955-2005年北京市学生身高发展趋势 每隔10 a北京市7~17岁学生的身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从1955到1995年尤其是1975年到1985年的10 a间,身高增长幅度较大;从1995年到2005年身高稍有增长,但是增长幅度较小。总体来看,2005年各年龄组学生的身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与1955年相比,2005年达到1955年相同身高的年龄提前,2005年男生8岁和11岁年龄组达到的身高比1955年提前了大约2岁,在不到15岁平均身高就达到170 cm;而1955年相同年龄的身高均值不超过160 cm。女生的趋势与男生相似,2005年女生8岁和11岁年龄组达到的身高比1955年分别提前了大约1.8 岁和2岁,在14岁多就达到160 cm的平均身高,而1955年相同年龄的身高均值在155 cm以下。见图1,2。
2.2.2 1955-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重发展趋势 北京市7~17岁学生的体重每隔10 a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与身高增长不同的是,从1955年到1975年,体重增长幅度较小;从1975年以后,每10 a体重增长大幅增加,且男生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女生。见图3,4。
2.3 北京市2015年学生身高趋势预测 应用模型对2015年北京市学生身高进行预测可知,18岁男生为175.5 cm,18岁女生为162.8 cm,见表2。
3 讨论
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的发育水平高于全国水平。与1955年以来的历次调查数据相比,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表现出了正向的生长发育长期趋势。这与王伯安等[1]在1988年报道的半个世纪来北京市学生生长发育的动向以及林琬生[2]总结的北京市等全国大城市的汉族学生的生长长期变化的结果一致。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代学生的身高、体重增长幅度不同。从1975年以后,身高、体重的增长幅度开始加大,这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3]。上世纪70年代末期正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北京市的经济更是高速发展,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65元上升到2004年的15 637元,农村也由224元上升到7 172元。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食物消费,2004年城市居民用于食物的消费为3 925元,农村为4 886元[4],保证了学生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为学生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00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质均能够很好地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5]。
结果还显示,北京市学生身高的长期趋势虽然依然存在,但从1995年以后,身高增长幅度已经减缓,而体重增长幅度仍较大,这将带来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等新问题。为保证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和学生营养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行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从而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1] 教育研究资料.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调研专集.北京: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1987:1-40.
[2] 林琬生,肖建文,叶恭绍.中国汉族儿童生长的长期趋势.人类学学报,1990,8(4):355-366.
[3] 叶广俊,主编.现代儿少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7-245.
[4]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39-152.
关键词:林改;林业经济;生产资料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为林改,是自2007年起在神州大地上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改革工作,又被誉为“第3次”,这场改革工作的初衷,就是将自建国以来的集体所有的林地进行“分山到户”,调动广大农民利用林地进行生产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林地资源进行林业生产,为促进中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然而,由于森林不仅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更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关于集体林权改革能否有效地促进中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一直都存有争议,笔者以为,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从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
1 从生产资料利用的角度分析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广大地区,除了农业用地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集体林地,这些林地资源由于权属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一方面是因为森林的生态功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致使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不得不思虑再三;另一方面则是担心对集体山林的“分山到户”是否会导致集体山林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个人是否会为了谋取短期的个人利益而进行破坏性的开发。
但林改实施以来,集体山林不但没有出现大面积、不计后果的砍伐与破坏,恰恰相反,由于分山到户,每一块林地的使用权属都有了明确的界定,广大农户积极开展各类林下养殖、对分属自家的山林进行除灌、间伐,从而使得林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得以充分利用。数十年来闲置的生产资料被重新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从生产资料的角度来分析,集体林权改革盘活了林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从而使得长期闲置或利用不充分,开发无效率的状况得到改变,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2 从林地资源是否进入市场流转的角度分析
一方面由于沿海开放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纷纷加入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大军中,在这一大背景下,许多地区的农户虽然名下分得了林地,但却缺乏劳动力进行生产,使得林地仍然处于闲置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林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林业生产面积规模化、技术密集化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小作坊式的林业生产方式往往难以在资金、技术上形成足够的积累,因此,不论是从农户的角度,还是从林业企业的角度出发,都迫切需要林地进入市场,实现使用权的流转。
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作为集体林权改革的配套措施,林权流转成为了国家进一步深化林改的有力步骤,事实证明,随着林权流转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林业生产有了质的飞跃:在一些传统的荒山、无人看管的次生林等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既无力进行土壤改造,也缺乏足够的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而通过流转,使得具备资金与技术条件的专业化林业生产企业得以整合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与种植,从而使得原有的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较差的林地“摇身一变”,成为青山绿水的资本增值基地。而农户虽然在流转过程中失去了对林地的使用权,但也从中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收益,这对于远离家乡在发达地区工作的农民而言,是一种有益的经济补充;更有一部分农户在获取了林地流转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受聘于林业企业,成为了企业的职工。因此,林地进入流转市场,极大地推动了林业专业化生产的规模与技术水平,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 从林农的经济收益组成分析
集体林权改革是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的实际生产状况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权属改革工作,从当前中国林区的分布情况来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但凡林区自然资源较好、林木蓄积量较高的地区,多半都是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等制约,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物质基础薄弱的不发达地区。在这一类地区,当前经济发展最大的困难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结构调整、产业转移,而是寻求如何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促使居民的实际收入提高,拉动地区消费能力增长的方式方法,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基层农民的家庭收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以家庭为单位的不发达地区的农户,属于教育程度较低、劳动技能单一、生产资料贫瘠的群体,这一类群体在外出务工时,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往往处于收入的底层,而林区的农业用地较少,务农收入亦不尽如人意。然而通过林改,农户获得了一定面积的山林,政府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向农户传递了林下养殖等专业技术,从而使得农户能够依靠林下经济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此外,随着林权流转日渐繁荣,通过林权流转的模式,部分农户一次性获得大量资金,用以投资小型生产企业。事实上,随着林权流转的日渐兴起,林地价格不断上涨,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农户的流转收益,从而促进了当要林区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集体林权改革工作通过分山到户、林权流转等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林地这一生产资料的权属明确问题和流转问题,为整个林地的现代化大生产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帮助广大林农增加了经济收益,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林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从整体上也推动了中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林业生产模式的现代化进程加速。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新境况;发展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桥梁,属于校园文化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很多人的关注。随着当前高考扩大招生范围的普及,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压力加大、生源质量下降等情况逐渐突显出来。这些问题对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造成一些影响,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加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研究大学校园体育问题建设面临的新境况,能够让人们清楚的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方向。
1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受高等教育人群逐渐增多,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校园体育文化也得到了很大进步。但是当前校园体育文化进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1.1校园体育文化自身问题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存在体育场地设施不健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必将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导致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物质基础;随着逐渐的扩招,体育设施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学从事体育教师的人员较少,很少有专业场地开展教学活动,很多体育课程都是让学生自由活动,一些体育知识技巧缺少实践;大学生对体育活动之间疏远,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成为空谈。虽然大学每年都要举办运动会,但是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甚至一些项目都是被迫凑数报名。虽然一些学校的体育项目水平较高,但是受到经费限制,只能培养水平较高的项目当中,呈现出畸形发展的局面。
1.2其他校园文化形式的冲击和挑战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构成部分,在自身发展不足的情况下,还受到了很多其他校园文化的冲击。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已经不能仅局限于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种团体组织逐渐形成多种校园文化形式,发展势头良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并且,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开展兼职活动等都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使得很少能够从事w育活动。
1.3相关主体对校园文化的误解
近年来,在校园在军训过程中出现过个别猝死现象,加之一些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大学身体质下降等因素导致校园体育文化出现一种因噎废食的现象。在体育课上,一些学生身体稍微感到不适就提出休息,导致很多基本教学内容不能够顺利完成,锻炼学生意志的目的很难达到。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对此类事情并没有加以约束和管理,每年的运动会成为形式主义,根本体现不出实际效果,只要学生不生病就属于健康状态,在对体育教师的首先要求是课堂的安全性,确保学生不发生意外,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却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很多学生都不能够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将体育课程当作放松的自由时间,不进行专业训练,上课期间跟同学在一起玩耍就可以了。学生家长则认为学生上大学主要就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体育课程的安排可有可无。种种误解导致本来发展困难的校园体育文化陷入了更加窘迫的局面。
2 解决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问题的有效措施
2.1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自身建设
想要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就必须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为学生提供开展体育运动的物质保障,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学校要对内部场地进行科学规划,规划出专门的体育场地,在建设校园过程中确保场地的占地面积,避免其他用地侵占体育场地。在建设体育场地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充分利用场地面积,建立高标准的体育用地,多放置体育运动相关设施,增加体育活动项目,改善学生体育课程的环境。通过招录活动确保体育教师岗位充足,加强对体育课程的管理,提高课程的知识含量,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在每年举办运动会的过程中,加大对参赛选手的奖励力度,提高奖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2.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在投资体育建设工程中,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确保固定资金来源的前提下,向企业及社会公益团体争取赞助,加快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通过为学生创造优良的体育运动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在运动中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团队意识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让其感受到体育活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3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力度
针对一些人群对体育文化产生的误解要积极通过宣传措施,使其正确、理性认识体育文化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对体育文化的舆论引导。首先校园领导要正确认识体育文化的发展,让其看到优秀的体育文化对校园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其次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体育文化建立准确的思想认识,改变错误的观点,看到参与体育活动对自身发展的优势。同时政府教育部门要在社会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可以通过各种大学生体育比赛,积极引导社会群体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3 结束语
校园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特性,在帮助学生发展过程中是其他文化不能够替代的,因此高校必须加强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彭杰.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途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27(3):66-68.
[2]魏四成.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湖北体育科技,2014,21(4):404-405.
[3]李新红.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树立终身体育观念[J].济南大学学报,2014,12(5).
[4]姜志明,刘甄悦.中外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9):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