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信息资源的稀缺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的稀缺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资源的稀缺性

第1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信息资源 扩张 发展

人类社会已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即将成为这个新经济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利形态。知识经济社会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知识产权取代了土地、资本等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最主要的致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问题将成为国内和国际政治与经济冲突的中心问题,即谁掌握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信息价值的彰显使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目前知识产权已是世界范围内解决无形财产权纠纷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成为世界各国和企业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发达国家纷纷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实现从科技立国向知识产权立国的演变。数字化时代应该正确认识知识产权扩张趋势,不断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使我国在国家竞争中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总体谋划。

一、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特性

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字面含义为“智力财产权”。它是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中从事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智力成果依法享有权力的总称。信息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因为它一样具有稀缺性和效用性。其生产过程需要个人以至社会物力与智力的大量投入,知识作品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创造、连续的劳动才能实现。另外信息资源创作者也存在数量稀缺,稀缺性使得生产的成本高昂。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是它区别于其他资源的主要特征,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利用表现为占有于消耗,即具有惟一性和排他性,但信息资源在占有和使用上表现为非专有性与非排他性,个人对它的使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那么准许最大限度地接近信息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信息资源的使用存在非损耗性,使用和消费不会使信息资源产品减少,反而可能扩张社会的信息、知识产品的总量,有利于增进社会无形资源的总量。

从信息资源主要特性可以看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体现了公众的要求与利益。另一方面,信息资源具有使用价值,而其生产存在潜在的、无限大的规模经济,也极易出现大规模复制。因此虽然信息资源供他人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或接近于零,但是他人的使用行为可能会减少权利人的获利。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个人的创作成本与价值将得不到补偿,导致投资、创新的热情受到打击,使得信息资源生产数量大大减少,不利于公共利益。

二、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扩张发展

网络技术为信息资源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革命,面对这一新的技术变革,知识产权有不断扩张的趋势。著作权扩张在知识产权的扩张中显得最突出,它从原来主要对复制权的保护扩大到现代技术发展条件下利用作品的各种权利,从而挤压了合理适用的适用范围。由于复制在数字技术下变得简单、快捷、不易控制,网络条件下,复制费用低至趋于零,复制品可以被无限制地产生,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每个使用者都可能成为潜在的侵权人,出版商大规模复制的成本优越性无法体现,版权人与出版商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新技术下知识产权扩张有其存在的必然。在国际上,全球知识产权实在法都有向权利人倾斜的趋势,例如:在TRIPs协议和《WIPO版权条约》,以及《协调欧盟信息社会版权与相关权特定方面的指令》均有体现。

三、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制衡

数字环境下出于达到版权保护的效果,知识产权扩张有其缘由与存在的必然,但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扩张必然挤压了公共利益的空间,不利于知识产权的良性发展。知识产权依靠法律制度使知识产权独占化,但也牺牲其他生产了同样知识产品的劳动者应该享有的部分权利。因此法律要对权利人的权利做出一定限制,来平衡各方利益。在实际中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应从利益平衡出发,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的协调。传统知识产权法对权利的平衡机制通过内部限制来实现,随着平衡被打破,知识产权法的公共领域已经被削弱,如在Michelin Man案中,加拿大联邦法院对合理使用的原则做了很狭窄的解释。因此有必要在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中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在现有相关法律原则、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细化有关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但为了完善知识产权的限制,还应该借助知识产权法制度外的平衡机制,建立起基本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可适用于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垄断,以便更好地限制竞争行为。当权利人知识产权的滥用而导致对正常的市场竞争造成了威胁与危害时,通过反垄断法可对其予以禁止。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逐步消失,市场全面开放,我国企业正走向世界,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式也越来越严重。加强知识产权建设的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知识经济时代应鼓励知识产权创造.促进知识产权利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1]阿尔温・托夫勒著刘炳章译:力量的转移. 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6:107~110

第2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内容提要: 近代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在其体系中对信息给予适当的定位和评价。信息财产是指固定于一定的载体之上,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信息。在概念的外延界定上,信息财产应限定于计算机信息。信息财产具有确定性、独立性、价值性、稀缺性和可控制性五大法律特征。

早在上世纪末,全球32个工业国家的科技部长在南非就宣布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information)成为社会的主要财产。美国信息产业的爆炸式发展不仅印证了这一宣言,而且使美国开始谋求从“货物支配世界”向“信息支配世界”的商业模式的转变。

“近代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在其体系中对信息给予适当的定位和评价。甚至,无论是欧洲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不知道有信息这个概念,更谈不上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1]从法律属性来看,信息财产(information property)有别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传统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当前最主要的财产已经变为信息,而成为财产(property)的信息,主要是计算机信息(computer information)。信息财产交易是在这个转变中出现的新型交易模式。[2]信息财产(计算机信息)交易大量发生的事实,反映出作为商品的“信息财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由于人们对信息财产的认识还不能达到对物质和能量认识的深度,加之信息财产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新生事物,使得在法律上界定“信息财产”并进行相应的权利设计成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信息财产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可以无限复制和迅速传递。耗资上亿美元的好莱坞大片的复制只需几美分,这种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的经济现象,让信息生产者最为担忧:如果“拷贝”挤掉了合法利益,生产者将血本无归。利用因特网,信息财产(计算机信息)可以被瞬间拷贝并传至世界各地,因此很多信息生产者把因特网看作一个巨大的、无法控制的拷贝机。当信息财产的出售方因侵权现象之普遍和后果之严重而担忧之时,最终用户却为自己对购买的信息财产(计算机信息)享有什么权利而伤透脑筋。

一、信息财产的概念分歧与界定

在近代法上,并未把“信息(information)”作为独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信息往往是“依附于”行为而进入债法领域的。然而,自从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以来,由计算机创造和或者可以通过计算机传递的信息开始了进入了交易领域,并且越来越普遍。这使得信息开始独立于行为而存在,因此,法律也必须对这一实质变化做出反应。俄罗斯和美国的信息立法,是全球信息立法的典范,分别代表了两大法系对待信息的基本倾向:俄罗斯将信息作为“物”,以所有权模式进行保护;而美国将信息作为“信息产权”的客体,主要以知识产权模式予以保护。

1995年1月,俄罗斯联邦杜马通过国家杜马审议了《俄罗斯信息、信息化与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俄罗斯信息基本法”),俄罗斯信息基本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赋予“所有权”保护信息财产。在1999年,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National Conference Commissioners on Uniform State Law, 简称UCCUSL)决定终于通过了《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Uniform Computer Information Transaction Act,简称UCITA),并向各州推荐。美国UCITA的目的在于建立一整套信息销售的法律。[3]目前,美国已经有两个州批准和开始实施UCITA。笔者认为,无论俄罗斯模式,还是美国模式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并不足取,都是没有搞清信息财产的法律属性而的得出的不恰当结论。

(一)俄罗斯信息基本法的规定及其评述

俄罗斯信息基本法第6条规定,信息资源是财产的组成部分和所有权的客体。该法第2条规定,信息资源是指独立的文件和独立的大量文件集,以及信息系统中的(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等系统中的)文件和大量文件集。该法第6条第1款还明确规定,有关信息资源所有权的关系由俄罗斯联邦民法调整。通过以上法律规定可以得知,俄罗斯信息基本法明确规定最终用户对信息财产享有的权利为所有权。根据俄罗斯基本法,信息财产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转让,并适用民法的所有权转让的规则。俄罗斯信息基本法的规则设计,目的在于解决最终用户购买的信息财产的权属问题,保障最终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信息财产交易。

俄罗斯信息基本法的权利设计,根源在于对信息财产的法律属性的认定。俄罗斯信息基本法把信息财产纳入物权进行保护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把信息财产认定为“物”。俄罗斯信息基本法的权利选择,最大的可取之处在于它明确排除了信息财产的购买者不是“购买”,而是获得知识产权许可的错误观点。

然而,遗憾的是,它并未因此而走上正确的道路,无论从信息财产的法律属性上,还是从权利设计上,俄罗斯信息基本法都落入了物权法的巢臼。将信息财产之上的权利设计为物权,似乎和信息财产交易的实际情况“相符”。通过信息财产交易,购买者得到了一种产品和产品之上的“所有权”,而非得到一种知识产权许可。但是,将信息财产之上的权利设计为所有权,是和物权法的基本原理相违背。从权利客体性质上看,物权的客体是物质实在,而信息财产并非物质实在,是一种具象的信息,因此,信息财产之上的权利不可能为物权。而从实践上看,信息财产交易已经大量存在,并非偶发事件或者冷僻事物,因此,必须直面信息财产及其交易,不能假以其他权利制度,如物权保护信息财产,否则,最终将导致传统物权法的混乱和崩溃。

(二)美国UNCITA的规定及其评述

在信息社会,数字技术改变了信息的存在方式,信息摆脱了纸面介质,得以借助电、磁、光等载体存在,这使信息可以直接被计算机处理。能够为计算机处理的信息,称为计算机信息。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计算机信息交易开始得以借助网络而大规模开展。于是, 美国UCITA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目的是构建一整套清晰的调整计算机信息交易的法律体系,生成、修改、转移或许可计算机信息的协议是美国UCITA的唯一调整对象。美国UNCITA起草人Nimmer 和Ring解释道:如果一个合同涉及计算机信息和其它的东西,UCITA只适用于交易中涉及的计算机信息的部分,除非获取计算机信息是交易的主要目的。[4]UCITA第一次在立法上确立了“计算机信息(Computer information)”的法律概念。该法第102条规定,“计算机信息”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的,或者可供计算机使用和处理的电子信息,包括信息的拷贝和与信息拷贝有关的文档。[5]该条第(36)款从进一步把握计算机信息的内涵的角度出发,对“信息”的进行了界定:“信息”是数据、文本、图像、声音、计算机集成电路布图或计算机程序,以及它们的集合。为了区分信息和知识,该条第(39)款规定:知识“是对事实的实质性理解”。美国UCITA关于计算机信息的概念和界定,不仅给信息赢得了一个明确的法律身份和独立的客体地位,而且也厘清了我国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美国UNCITA明确了信息财产作为一种独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法律地位,是针对信息财产交易的专门法,形成了信息财产保护制度的雏形。美国UNCITA把信息财产作为知识财产来看待,并设计出和知识产权性质相一致的上位权利——信息产权(informational rights)来保护计算机信息。该法名为计算机信息交易法,但革命性并不彻底,仍然停滞在知识产权和信息产权层面,而并未实现权利设计方面的实质性突破,因此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财产交易法。这或许是该法到目前为止仅在两个州获得通过的原因之一。

(三)信息财产的概念界定

信息财产是指固定于一定的载体之上,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信息。广义的信息财产,应该包括纸面信息、电子信息两大类。俄罗斯信息基本法采纳的是广义信息财产的概念,该法所谓的信息财产是一切文件信息,不仅包括计算机信息而且包括纸面信息。也就是说,按照俄罗斯信息基本法的观念,信息财产应包括计算机信息,计算机信息是信息财产的下位概念。狭义的信息财产仅指计算机信息,这是美国UNCITA采纳的概念,美国UNCITA仅仅针对计算机信息进行了立法,采取了狭义的信息财产概念。

我认为,当前,最典型的信息财产是计算机信息,而非纸面信息。因此,笔者采纳狭义的概念,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将计算机信息和信息财产等同使用。理由如下:计算机信息又可以分为有物质载体的计算机信息,如光盘,和无物质载体的计算机信息,如网络传递的计算机信息。由于当代信息的储存和分析主要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加之纸面信息和有物质载体的电子信息已经由“物权”进行了保护,因此,笔者主张狭义的信息财产观念,认为信息财产应限于无物质载体的、直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的计算机信息。根据美国UNCITA的规定,计算机信息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的或者可供计算机处理的电子信息以及相关拷贝和文档。信息财产是一种新类型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法律上的确定性和独立性,是一种独立的财产形式。目前,信息财产(计算机信息)却处于权利空白地带:既不能受到物权法保护,又不能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在此背景下,美国UCITA确立了信息产权法律制度。但美国UNCITA确立的信息产权制度真能解决信息财产(计算机信息)的权属问题吗?从该法的立法宗旨和条文中的具体规定可以看出,这里的“信息产权”的核心仍然是知识产权。然而,信息财产(计算机信息)是一项独立的新类型财产,既不是物权的客体,也不是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一项新的权利客体,其上的权利笔者称为信息财产权。

信息财产权的权利内容是权利人对特定信息财产的独占使用权。在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信息财产权应适用或准用民法关于物权的一般规定。信息财产权与物权和知识产权构成信息社会财产权的三大组成部分。

二、信息财产的法律特征

信息财产作为一类新的财产客体,应具备以下法律特征。

(一)确定性

信息法上,信息的确定性主要是指信息可以再现,可以反复调取使用的特性。在哲学领域,人们一般认为信息具有以下特征:(1)客观性。客观性是指信息是物质间相互作用造成的客观存在。(2)基本性。基本性知识信息是物质的基本属性。(3)测量性。测量性是指信息代表着一种测量指标或体系。(4)流动性。流动性是指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可导致信息的流动。(5)普遍性。普遍性是指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和基本属性。

法律意义上的确定性来源于哲学领域的测量性。进入法律领域的信息必须是可确定的,这是信息的确定性特征。所谓“确定性”是指将信息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包括电子的和非电子的)使其得以再现。俄罗斯学者观念中的“有组织形式”的信息,就是一种主要的可以确定的信息。

确定性特征的法律意义在于不能确定的信息,无法反复使用,不能成为资源意义上的信息。没有载体的信息,如口头信息,是不能再现的,不可以作为资源来储存的。因而,不能进入信息法领域。

(二)可控制性

信息法上,信息财产的可控制性是指信息因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得以固定并可被支配的特性。信息财产是信息财产法的客体,但绝不仅仅属于信息法的范畴,至少合同法中关于技术咨询合同、技术开发合同就是以特定信息为客体的。

从一般的法律意义讲,信息满足“可控制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信息因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得以固定,从而具有可控制性。信息可以通过载体,包括电子载体和非电子载体,固定下来,满足法律保护的确定性要求。非电子载体多表现为纸张,但并不以纸张为限。电子载体包括“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6]。

第二,依附于一定的行为得以固定,从而具有可控制性。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行为得以确定,最主要的是合同行为。如果信息为合同的标的,对我们而言信息就构成了确定性的信息。这种信息得以确定化的标准,其实在传统的合同法领域中早有规定,其具体体现就是技术咨询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咨询方运用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为委托方完成咨询报告、解答技术咨询、提供决策的信息的工作,委托方向咨询方支付报酬的合同。传统民法以“可能”、“适法”和“确定”为判断合同标的是否有效的要件[7]。可是,技术咨询服务合同项下的、由咨询方提供的“信息”在合同成立时尚未产生,并且将来产生时有可能完全达到合同要求,有可能部分达到,也有可能不能达到,甚至会给委托方造成损失。也就是说,技术咨询服务合同的标的具有一定的变化性。但是,并没有哪一国的法律因技术咨询服务合同的标的变化性而否定其确定性从而否定技术咨询服务合同的效力。分析其原因,就是传统合同法将此种变化性认定为“确定性”。所以,有学者提出,“在信息契约里,只要信息被契约特定为给付的标的,它便得到一种界定,成为契约的对象。”[8]

然而,信息法上要求的可控制性比其他法律上对信息的可控制性要求更为苛刻,因为信息法是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对待的,因此只有固定于载体之上的信息才能成为信息法的客体。而从信息法的角度上的可控制性,仅指第一种情况,信息因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得以固定的情况。俄罗斯信息基本法第2条规定,“文件信息是指具有识别标志的固化于物质载体上的信息。”[9]“固化于物质载体上”,就是可控制性要求的反映。未固化于物质载体之上,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暂时得到的,不能认为满足可控制性要件。如电视机播出的电视节目,虽然通过电视表现了出来,但是为固定在电视之上,并且不能重复提取使用,因此,不认为构成可控制性。

可控制性特征的法律意义在于不能控制的东西不能成为财产权的客体(但可能成为债权的客体)。信息成为信息法保护的客体,必须能为人所支配。不能为人所控制的东西,例如消失的灵感,无法再现的信息,尽管可能有巨大的价值,但不能成为信息法上的信息。信息和民法上的物不同,它要满足可为支配的法律条件,就必须得以确定,也就是说信息的可控制性特征和确定性特征具有一致性。

(三)独立性

信息法上,信息财产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信息与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相分离并独立成为一体的特性。信息的独立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既和认识对象相分离,又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特性。信息是人对自身及其外部世界的认识的表达,存在于人和外部世界之外,这是哲学上讲的信息的客观性。第二层含义是指信息必须是独立成为一体。所谓独立成为一体,是指信息应能独立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信息能否独立满足人们的需要,应根据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形确定。

独立性的法律意义在于,信息可为财产权的客体,并且一个独立的信息财产之上,存在一个独立的信息财产权。

(四)价值性

信息法上,信息财产的价值性是指能满足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属性。信息能满足人的需要,也就是说信息必须对人有用,就是有价值。这种价值,既包含了经济利益,也包含了精神利益。计算机软件作为计算机信息的一种,体现了经济利益,而个人信息则体现了精神利益。信息是人类认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一种表达,只要它具有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就可以成为信息法上的信息,对它的收集、储存和利用就应受到法律的规制。

价值性的法律意义在于,它将法律上保护的信息与闲言碎语区分开来。

(五)稀缺性

信息法上,信息财产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的需要而言,信息总是少于人们能免费或自由取用的数量的情形。

并非一切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信息都必然能成为信息法上的信息。一般性的闲言碎语不能进入法律的领域,除了它不具有满足法律保护的价值性要求外,实质原因是它不具有稀缺性。虽然一般性的闲言碎语对于生活而言也有其特殊的价值,比如对人的宽慰等,虽然它很有用,但因为它不具有稀缺性,因此不是信息法的客体。一般性的闲言碎语,比如人们一般性的聊天内容、一般性的建议和“流言蜚语”,这些信息人们可以自由使用,处于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象阳光和空气一样,不受法律保护。

稀缺性的法律意义在于,信息仅具有价值性仍不能成为信息财产,还必须满足稀缺性要件。正因为信息财产存在稀缺性这一特性,才需要研究如何最有效配置,才需要通过法律制度加以保障。

注释:

[1][日]北川善太郎著:《网上信息、著作权与契约》,渠涛译,载《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3期。

[2] See Raymond T. Nimmer, Intangibles Contracts: Thoughts of Hubs, Spokes, and Reinvigorating Article 2, 35 Wm. & Mary L. Rev. 1337, 1337-38 (1994).

[3] See generally, U.C.I.T.A., Prefatory Note

[4]See Carlyle C. Ring, Jr. & Ray Nimmer, Series of Papers on UCITA Issues *11 (1999), at ucitaonline.com/docs/q&apmx.html.

[5]See U.N.C.I.T.A.102(a) (10).

[6]参见《联合国贸法会电子商务示范法》第2条(a)项。

[7]参见林诚二:《民法债编总论》,瑞兴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378-379页。

第3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1信息服务和智力资本的概念

1.1什么是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服务概念泛指以产品或劳务形式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信息劳动,包括信息的搜集、整理、存贮、加工、传递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提供服务等;而狭义的信息服务(或称信息提供服务)则是指专职信息服务业针对用户的信息需要,将开发好的信息产品以用户方便的形式准确传递给特定用户的活动。

开展信息服务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信息用户、信息服务者、信息产品、信息服务设施、信息服务方法。(1)信息用户:是信息接收者,是信息服务的对象,是信息产品的利用者,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动力;(2)信息服务者:是从事信息服务的各机构及机构中的有关人员,是信息服务的主体,它通过选择、加工、提供信息产品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3)信息产品:是指信息服务者收集、整理加工的各种已知的或潜在的社会信息、科学知识及科研成果,它构成了信息服务区别于其他服务的本质特征;(4)信息服务设施:是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手段,包括计算机、通讯设备、复印机、图书流动车等技术设备以及阅览室、情报咨询室、照排室等服务场所;(5)服务方法:是指开展信息服务中的各类操作技巧、方式、程序,如索引技术、软件技术、视频技术等,它是实现信息服务效能的必备“软件”。

将信息服务作为一个行业,从一般的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行业部门,在我国是近20年来的事情。我国信息服务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据统计,2004年我国拥有信息服务机构4万余家,除中央各部委到地方各省、市建立了信息机构外,各种类型的信息经营企业也纷纷成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市场经营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无论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还是社会生活各领域,都普遍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工作效率、领导层的决策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1.2智力资本的概念

智力资本是在特定领域有一定的专长,或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知识水平并具有研究、实践潜力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精华部分,从智力水平与知识结构角度看,属于高层次的人力资本。

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是在1969年JohnKenneGalbraith写给经济学人的主编MichaelKaleeki的信件中出现。Galbraith认为智力资本是指运用脑力的行为,而不单是知识和纯粹的智力。

给智力资本最早下定义的是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他在1991年对智力资本提出较具体的定义:所谓智力资本是每个人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能力的总和,因此智力资本是指个人与团队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与能力的总和。他提出了智力资本的“H-S-C”结构,即企业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因素构成。在智力资本的三因素中,人力资本是核心,是企业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重要基础;结构资本既为人力资本发挥作用提供桥梁与平台,又为人力资本设计创造结果;关系资本是人力资本运营的结果,同时,其形成之后又对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和实现产生影响和作用。

布鲁金提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构成,即智力资本的“四模块”。企业人力资本是由体现在员工身上的才能和特定的心理素质所构成;市场资本是指公司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潜力,主要包括客户和他们的信赖度、销售渠道等;知识产权资本包括公司商业机密、技术专利、产品商标等;基础结构资本是公司骨架和黏合剂,为员工及基本工作的联合提供力量和方便,它包括公司管理哲学、公司文化、管理程序、信息技术系统、网络系统等。

此外,其他学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如HughMacDonald认为智力资本指的是存在于组织内,并能产生差异优势的知识。Sveiby将智力资本分为雇员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三部分。1999年,世界智力大会把智力资本定义为“可以转化为利润的知识”。

因此,我们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以员工和组织的技能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企业智力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各种无形资产,诸如专利、商标、许可证、企业形象、顾客忠诚度、管理技能,等等。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均能给企业带来价值。例如,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带给企业的首先是防御性价值,即从法律上保护企业的名称或其产品的品牌不被别人使用。同时,商标也具有进攻性价值,它在市场上把一个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其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有助于实行差别化战略,建立品牌优势。

2智力资本在信息服务业中的作用

2.1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科技信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桥梁的信息服务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全球电子商务大潮的冲击,当前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国内传统信息服务行业存在着重设备、轻信息资源开发,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传统观念,导致文献信息服务只停留在文献的流通上,难以跟上信息时代前进的步伐,从而受到了诸多挑战。

(1)信息资源网络化,使得部分科技信息资源公开化、共享化。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对这部分信息无法垄断,难以保密。换句话说,用户与信息服务业在获取信息的全面性方面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2)随着电子出版物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出版物信息资源的国际合作使得很多信息最后犹如江河归海般流入美国。这种趋势更强化了其霸主地位。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如何开发我国的电子信息资源,是信息服务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3)信息交流网络化,使用户的信息成本大幅度下降,用户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质量以及网上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为用户提供导航式的服务,如何制造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缓解信息噪声、信息垃圾的压力,如何提高信息服务的实际效率是信息服务业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虽然我国信息服务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知识经济仍然带给我们相当多的机遇。如我国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信息产业的目标,在政策上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互联网络经过多年的孕育和发展,为用户营造越来越广阔的“电子空间”,我们现在面临的市场规模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公众对以图书馆为代表的传统信息服务业有较强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这是传统信息服务产业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

2.2智力资本在信息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发展使顾客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本身是否具有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生产柔性以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

当前世界经济正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形态也随之由劳动密集型(人力为主体)、资本密集型(财力为主体)向知识密集型(智力为主体)转化。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正从人力资本走向智力资本。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今天,智力资本不仅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为稀缺的资源,也是企业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稀缺性资源。1996年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报告指出:依据100多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财富资源(指资金、有形资本)占这些国家总资源的12%,自然资源(指土地、矿山、水资源等)占24%,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占64%。可见,占多数的就是人才、技术、管理、无形资产与各种软件组成的智力资本。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经济中的知识性日益明显,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企业中最关键的资产并不是资本而是智力。由于智力资本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与功能的创造性等特点,智力资本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生力军的作用,拥有某项专利、拥有某些领域的专家或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及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都是增强企业长远竞争力的关键。由于创意、信息和技术越来越成为产品的构成成分,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增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将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与价格,而取决于所拥有的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因此,如何获得智力资本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已成为企业获得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条件。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服务业,智力资本作为一种独特而无限的资源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将是围绕争夺高智商头脑、高知识人才的激烈角逐。企业资源排序无疑将把最稀缺的智力资本放在第一位。

3如何加强信息服务业的智力资本管理

在高速变化的国际大环境下,企业要获得并保持领导地位,需要采用一整套创新、开发和应用知识的周密战略。这主要缘于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来自物质资源和体力劳动的有形资源的比例正加速减少,而越来越多地源于创造智力财富和知识的无形资源。因此,知识时代的组织需要一种能够保持竞争力的,可以产生、获得和应用智力资本的管理模式。知识密集型企业,无不把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作为获得并保持竞争能力的战略手段。依据智力资本的理论和实践,信息服务业应在下列几个方面加强对智力资本的管理:

3.1建立智力资本管理体系

成功的企业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而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于他们做出最好的决策。知识密集型企业通过智力资本管理,最终要形成智力资本管理机制,以更好地促进智力资本的发展。有效智力资本管理的根本措施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以制度的形式奠定智力资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这对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贯彻落实是一个根本的保障。因此,必须依据信息服务企业的特点,遵照指标体系确立的准则,建立适合于信息服务业的智力资本评估指标体系。

3.2设立专职智力资本管理人员

近年来,国外许多著名大公司因重视企业智力资本的作用,纷纷设立了首席知识官(ChiefKnowledgeOfficer,CKO)。CKO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经理,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技术开发、智力资源开发、企业本身知识共享体系的建立等职能工作。目前,在世界500强企业中42%建立了智力资本管理平台,出现了“首席知识主管”、“首席学习执行官”、“全球知识经理”等新职位。

3.3以智力资本开发推动智力资本管理

智力资本开发是指在系统全面地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在正确确定企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目标之后,通过有效发挥企业已有智力资本、不断创造并增值新的智力资本,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在企业所在网络范围内实施一系列系统的动态的战略管理活动。我国企业应构建以企业智力资本开发为核心的企业战略管理框架,“以人为本”开发企业人力资本。

3.4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实力来自于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目前,我国信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服务机构还难以从市场上寻觅到满意的从业人才,另一方面,许多信息服务机构规模小,经营能力差,对高素质服务人才缺乏吸引力;其次,信息服务机构急缺具有企业家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素质的咨询服务职业专家(如企业诊断师、企业管理顾问师、工业工程师、企业信息化工程师等),对咨询服务执业专家队伍建设,我国尚没有建立培训制度及相应的能力认定制度。因此,在强调人才年轻化的同时,在培养信息服务人才时主要要求具备以下五项能力:现代信息传播能力、图书馆网络延伸能力、信息加工分析综合能力、信息产品的营销能力以及灰色文献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能力,努力实现从人力资本管理向智力资本管理的转变。

3.5加强管理创新活动

对智力资本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创新,以此获得企业智力资本的增值。管理创新是对智力资本进行重新整合,使企业达到既定目标。一般来说,在企业的智力资本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本的管理是前提和出发点,以结构资本为保障和支持,促进个人智力的创造,鼓励将个人潜在的智力转化为企业的智力资本,并对其中重要的智力资本实行法律保护。

3.6促成企业人力资源向智力资本的转变

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本,就会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而资本最具有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可以使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和最优化的配置,同时也使智力资源的培育有了客观必然性,带动对智力资源生长本身的投资。信息服务业要实现人力资源向智力资本的转化,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智力资源的个人投资权。不管是技术入股还是智力入股,都意味着智力资源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二是应当为智力资源确定一个相对的价格评估体系。只有适当地进行量化,才能进行比较和竞争;三是应当建立智力资本投入运营的预期目标体系。智力资本投入的大小,不仅在进入生产流通过程之前要作适当的评估,而且要对其增值提出预期目标,最后根据实际利润进行分配。这促使企业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第4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高校;文献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77-02

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是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的目的在“享”,关键在“共”。近年学术界就文献资源共享问题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校际文献资源共享的研究。本文就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问题作一粗陋探讨,以期对促进校内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所裨益。

一、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快速发展,文献资源迅速增加,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相对于需求而言,高校校内文献资源仍具有稀缺性和不平衡性,客观上要求必须实现资源共享。

1.文献资源占有的有限性要求校内文献资源共享。信息时代,文献生成迅速且巨量。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文献。有些高校特别是历史悠久且实力雄厚的高校,文献资源增长速度快,占有量也较充足。如北大图书馆近年每年进中文图书2万余种5万多册、外文图书每年进1万册,历经一百年建设,现有藏书530万册,其中外文图书130万册。北大图书馆经费比较充足,但与香港的一些大学相比,还是很少的。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文献购置费(不包括设备费)每年都超过7~8千万港币。北大图书馆尚有不足,那么,对于一般的高校而言,文献资源占有则更具有稀缺性,难以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据2005年海南五所高校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统计,读者认为本馆文献资源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很满意只占5%,满意占38%,不满意占57%。高校文献资源占有的有限性与读者需求的无限性是一对矛盾,这虽无法消除,但可通过文献资源的共享得到缓解。

2.文献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要求校内文献资源共享。有限的文献资源如果分布合理,与读者的需求相吻合,那么文献资源也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然而,现实中的高校文献资源分布却存在不平衡性:一是文献资源类型与读者需求类型的不平衡,如读者对学术前沿文献的需求多而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大多滞后就是一对常态性的矛盾。二是校内不同校区图书馆文献资源配备与校区师生的需求不平衡。一些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在空间上也分割为多个,文献资源配置尽管也考虑到了各校区学生学科专业实际需要,但不可能完全满足师生读者的文献需求。三是校内院系之间文献资源配备与需求的不平衡。高校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利用的封闭性与读者对文献需求的多样性和多源性构成了矛盾。四是校内师生之间文献资源的占有与使用的不平衡。高校师生所拥有的文献资源,个体量虽不多但总量却不小,且文献是师生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精挑细拣出来的,或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凝结所成,如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如能加以共享,则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补充和延伸。校内文献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会导致读者机会的不均等,出现“有人无书读,有书无人读”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表面是不平衡引起,其实是封闭所致。只要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许多文献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的可能性

文献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21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中国现阶段高校,文献资源的共享不仅有其客观必要性,而且也有其现实可能性。

1.校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纽带。现实中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推进速度也较缓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不协调的问题,而要协调这种利益关系,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是难以如愿以偿的。校内文献资源共享,也涉及到各校区、各院系、师生各个个体,其利益也存在差别,但是,共同的学校把其联系在一起,不仅有着“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共同的校园文化,也存在着根本利益一致性的坚实纽带。

2.文献资源利用的非竞争性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文献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公共产品在增加一个人消费时,其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说某人享用该公共产品得到收益并不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产品所得到的收益,也就是说根本不会带来“拥挤成本”。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利用不能说其边际成本为零,但在一定的程度上、一定的范围内也具有非竞争性,提高高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纸本文献资源的流通率和电子文献资源的点击率,可以使共享程度提高,使文献资源利用率提高。另外,高校师生个人所有的文献资源,如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共享,可以在不影响所有者效用的同时,实现帕累托增进,使读者的整体效用水平大为增加。

3.互联网络的发展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条件。在没有网络或者网络不发达的时期,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和社会文献资源一样很难实现共享,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之间往往是各自为政,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学校图书馆追求的是“大而全”,院系资料室追求的是“小而全”,结果是“大”、“小”都不“全”,倒是文献资源重复率高、利用率低。随着互联网络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依托的电子文献传递,能够随时随地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资源,数字化技术使信息的复制变得更加简单,使对文献信息的利用可以突破时间和信息存取地点的限制。因此,网络化为实现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条件和物质基础。

三、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的实现

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尽管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它不会自动的实现。要消除制约共享的诸多现实障碍,促进文献资源的真正共享和高效利用,必须做好以下“四主”。

1.主观:必须树立科学的文献资源观。要确保教育质量,满足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此,高校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文献资源观。一要树立“藏以致用”文献资源观。高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以及师生个人必须树立“藏以致用”和“不求所藏、但求所用”观念,实现从重“藏”向重“用”的根本转变。二要树立共建共享的文献资源观。共建意味着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以及师生都必须重新认识馆(室)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问题,都必须承担提供文献资源的义务,拆除馆室之间的重重壁垒,逾越管理上的种种限制,打通学科专业的界限,在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下充分共享校内文献资源和情报信息。

2.主导: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应把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采取强有力的

措施予以推动。一是要加大投入。高校在确保正常的文献资源建设费投入的基础上,还应增加搭建网络平台的专项建设费,来完善各分校区图书馆之间、院系资料室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畅通无阻的文献信息传递联系网络。二是要打破封闭。学校应把院系资料室统一纳入学校图书馆体系之中,打破院系资料室对文献资料的封锁和局部垄断。三是要完善机制。为实现资源的共享,需要建立一套促进学校各部门、各个体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学校应给予院系文献资源建设一定比例的资金配套,则可减轻院系负担,调动其共建积极性。学校还有必要设计一套根据纸质文献流通率和电子文献点击下载率给予文献资源个人提供者一定报酬的制度,从而激励师生个人将其自有的文献提供给学校文献资源服务平台供全体师生共享。

3.主体:图书馆在共建中居主体地位。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过程中居主体地位,应责无旁贷地发挥其作用。一是做好文献资源的配备工作。图书馆要从教学科研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地配备文献资源。图书馆购置文献资源要征询院系意见,还可以将图书采访信息公布在图书馆网页上,征询师生读者建议。二是完善图书流通体制和管理模式。图书馆要在借、阅、藏、参考咨询等方面为工作人员提供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并进行相应的量化管理,更要使制度具有约束和激励作用,以便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文献资源网络建设。高校图书馆应建立起畅通无阻的文献信息传递联系网络,广泛、准确、及时地实现文献信息的搜集、开发、传递和共享,为读者提供高效的文献检索平台,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四是创建师生个人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图书馆应充当师生个人文献资源共享的桥梁和中介,为纸质文献资源提供者提供专馆、专柜,为电子文献资源提供窗口,把个人文献资源纳入整个图书馆系统进行编目索引、流通管理。

4.主动:师生应该主动参与共建共享。共享是一种权益,共建是一种责任;共享是目的,共建是前提。每个师生只有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资源共建的责任,为其尽心出力,才有可能机会均等地最大限度地享有文献资源提供的效用。高校文献资源作为客体性因素,其存在是为高校全体师生服务的,师生作为文献资源的主体性因素,应主动地参与高校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是要有共享意识。正如思想家孟子所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移居》诗中也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现代高校师生更应有与人分享的开阔胸怀,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要舍弃狭隘自私的意识。二是要有共建行动。高校师生在共享文献资源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文献资源建设中来,采取切实的行动作出应有的贡献。师生最好的共建行为是把自己所拥有的文献资源纳入到学校文献资源体系中,实现由独享向共享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汤继强.北大图书馆外文藏书130万册[EB/OL].http:ll省略/bjpopss/kjsc/kjsc20021217.htm.zh.

第5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信息共享;核心竞争力;高校图书馆

一、信息共享概述

信息共享是指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就是把信息这种在互连网时代中重要性越趋明显的资源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以便更加合理地达到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基础是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并用法律或法令形式予以保证。信息共享的效率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技术发展和传输技术的提高,必须严格在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条件下实现。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致力于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而信息共享空间就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信息共享空间是在空间和资源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完备周到的服务。信息共享空间的主要基于两种思想:一是基于开放获取的思想,它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获取和利用,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二是基于图书馆服务的思想,把信息共享空间作为整合空间、资源和服务的综合设施和协作式学习环境。

二、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主要包含知识与技能、管理体系、人才资源、技术体系、价值观念与图书馆文化等内容。其有效性大小或强弱可通过图书馆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设备等)的规模、技术含量、服务水平和效益、衍生能力及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容性等加以反映,即图书馆在人才、知识和信息资源及现代化信息处理设备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行业竞争中的独特能力。通过资源竞争分析,明确学校有哪些有价值的资源可以用于构建核心竞争力,及具体运用。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实质蕴含于图书馆核心业务、服务质量、用户价值、文化底蕴、人力资源等内部的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包括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质量、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等。资源与能力是高校图书馆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需求的多样化,经营风险的增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构建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以形成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资源上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等特点,通过资源的有效积累与合理配置、赋予资源的异质性来获得企业核心能力。因此,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而这些资源和能力又构成了高校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是建立高校图书馆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础。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过去是分类编目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但现在这些工作大部分通过购买或利用外界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外包业务)即可完成,因而,已不再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图书馆撤消或裁减技术服务部门的人员,将他们充实到公众服务部门,重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推动参考咨询业务的发展。因此,由后台的技术服务转向前台的参考咨询服务就是当今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包括针对用户的特色信息资源提供服务、个性化图书馆业务、学科馆员制度等。就目前来说,空间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从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服务优势可以发现,信息共享空间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三、在信息共享空间下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第一,建立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的系统。加强核心竞争力意识,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体系,对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业务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机制,配备相应的环境条件,来保持其竞争优势,以便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并使图书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建立系统化的数据库,让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实际工作服务。 转贴于

第二,对图书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对馆内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为每名馆员重新定位,力求将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时间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以便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其潜能。在管理上必须运用思想工作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管理机制,方便管理,并对其进行深化教育。

第三,与其他学校进行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学生方便阅读。根据学校的特点,与其他学校建立信息共享资源网应用跨校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先进、安全、高性能、高带宽、符合实际需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确保多个校区网络系统互联、可靠、可用,便于信息的共享,并且使学生或老师在信息服务中能面向用户,便于查找,不仅主动准确地满足用户显性信息需求,而且主动深入挖掘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并满足,便于提高阅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玲,赖宁.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

2、李伟超,杨溢.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

第6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会计行业 个性化服务

以信息产业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使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与财务会计相互结合,不断冲击着传统的会计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会计信息化、网络会计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传统的会计职能、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工作方法、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假设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挑战,传统会计行业在信息化时代面临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增加的状况,必须及时应对挑战,让会计行业的功能在信息化时代得到充分和人性化地发挥。

一、信息化时代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包括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以生物技术、新能源以及信息化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的普及,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数字产品的推广和普及,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的会计行业,也概莫能外地受到了信息化的冲击,不得不通过向会计信息化转型的方式来应对时展的需求。

二、 信息化对传统会计行业的挑战

信息化时代,对传统会计的挑战是方方面面的,包括基础理论、人员、技术,设备等领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化对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会计理论提出了新要求。例如,信息化时代促进了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时效性要求得到满足。此外,信息化也使得信息的处理高度自动话,这大大增强了会计的各项职能,突破了权责发生制的确认标准,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重的会计标准。这些信息化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变化,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形式和以以持续经营为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和形式的传统会计理论提出了挑战。

其次,一些网络黑客、电脑病毒等威胁着会计行业信息资源的安全。伴随着会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如何保护会计信息资源的安全,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如果不能个保证会计信息资源的安全,就谈不上信息化时代会计行业的建设和发展。

再次,会计行业的信息共享机制还不够完善。现在,很多企业和单位只顾加强自身会计信息化建设,但是忽视了与其他企业和单位的合作。这样,容易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从而造成信息资源的重复性建设和资源浪费。企业和单位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互之间互通有无,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共赢,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整合资源和力量,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比如现在很多南方的企业,并没有和北方的著名企业合作建设会计信息化资源,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和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最后,会计行业的设施设备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信息化时代,会计行业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财会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业务知识,还要掌握电子计算机知识、各种新媒体知识,具备全方位的数字处理能力、营销能力、社交公关能力、数字信息检索能力、多媒体转化能力等等。目前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都面临着知识结构陈旧,技术拔尖人才缺乏的严重问题。

三、信息化时代会计行业的积极应对

首先,加强培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信息化能力。一方面,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提高,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可以请一些计算机人才到会计行业来工作,另外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促进他们只是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企业和单位要对会计信息化的进行培训。信息化时代,很多传统的会计理论已经法身了变化,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必须及时更新。比如,企业可以开展“会计信息服务月”活动,为会计工作人员提供一些会计信息化和数据库使用的讲座,并把讲座视频上传到单位局域网上供会计人员免费使用。

其次,加强企业和单位的局域网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源是一笔财富,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要想降低成本,就需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而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这一点在跨国企业里面做得比较好,这种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值得借鉴。

再次,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资源的安全、健康、有序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和平台实施的侵犯版权的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网络侵财犯罪、侵入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犯罪等。上述犯罪都是利用了数字出版平台互动性强、社会渗透面广、传播便捷、个人身份隐蔽、追责困难等特征实施的犯罪。国家要完善会计行业的信息安全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做好信息化的安全保障工作,让犯罪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最后,优化会计工作环境,提供个性化服务。现代社会,数字化的到来,让人们可以随时用手机、电脑等工具进行移动支付。会计行业怎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呢?过去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填写凭证、记录账薄、编制报表等项工作,现在只需要少量的人员进行操作。信息化时代,会计不仅使会计人员的双手得到解放,同时也为激活会计人员的头脑创造了条件,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履行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简便记账流程,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和单位提供个性化的会计服务。

四、结论

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思想同传统的会计理论之间的冲突,使会计理论的变革和创新变得刻不容缓。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构建会计信息化体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会计工作提出了很多要求,会计行业要加快转型,从基础理论、人员、资源和设备等领域进行完善,以求在信息化道路上走的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张瑞君.e时代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第二版

第7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要获得生存发展,关键是保持自己持续的竞争能力。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投资信息技术。而同样的信息技术却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投资效果,倍受重视的信息技术是否是企业竞争力资源,对之该抱以怎样的态度等讨论显得十分必要。

一、企业竞争力

竞争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普遍存在。企业依靠市场资源和市场需求存在。为在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竞争制胜企业必须获得和保持持续性竞争力。

1.企业竞争力理论学派。按形成机理不同分为三个理论派别:(1)市场结构理论学派,认为产业吸引力是企业赢利的主要因素,市场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竞争优势,该重点依据产业结构而非企业内部因素来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2)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侧重从企业资源及其差异性出发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认为只有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和非替代性的资源才能作为企业竞争力资源。(3)企业能力理论学派,侧重于企业的内部因素研究,认为单独的资源不具有意义,资源间的动态联系、强调资源整合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2.企业竞争力资源的特征。笔者认为企业竞争力资源该具备以下特征(1)经济性。预计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若付出成本高于预期收入,甚至从可行性上看成本无限大则是不经济。(2)独特性,具有区别与其他资源的特点,且具有进入壁垒不易被取代。(3)积累性,要求企业竞争力资源具有时间、知识、能力积累性。(4)动态性,强调确认不是一蹴而就,影响确认因素很多,要有与环境相动态适应的特制。(5)整和协调性,与其他资源相联系的,而非孤岛,它应该在与其他的资源的协调整和中发挥作用。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搜集技术是后续活动的前提,它使信息搜集更简洁、人性、低成本,结果更全、准,信息格式更多样化。信息传输技术缩短了信息的空间距离,满足了移动通讯、大宽带等需求。信息存储技术是指与信息存储相关的一系列技术,它缩短了信息的时间距离。质、量和速是其追求的技术目标。信息处理技术基于上述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在准确、高效、智能等方面有要求。有最灵活的实践应用。

一定量信息的存在是信息技术各方面存在的前提。否则信息技术的存在也是无米之炊、形同虚设。

三、企业竞争力和信息技术的关系

1.信息技术的积极效应。大量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同时也对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企业获取有用信息的成本;企业内外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信息系统性的整和、协调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企业急需拓展信息能力而信息技术可极大的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国际数据中心2004年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70%,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到10到15倍以上。福特利用网络技术,使票据审核从2周缩短到2小时,相关人员缩减到30%。管理咨询中也兴起了IT咨询,把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应用方面,认为信息技术可提高企业竞争力。

2.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随着对信息技术期望值和投资效益差距的呈现及经济学家发现信息技术和企业竞争力之间无相关性或者负相关性,实践和理论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美国学术界提出了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ParadoxofInformationTechnology),该概念描述了信息技术投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预期与实际作用之间不一致的现象。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特点注定了它不能成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它广泛渗入到各行各业,其飞速跨越式发展的特点不具有积累性;其获得成本越来越低,应用很容易被效仿,故难具独特性;其投入具有高风险,不能100%保证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也不具有确定经济性。

3.正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虽不可被神化,但其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不可磨灭。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既可以避免高风险的盲目的IT投资,也可以避免IT投资是成本转移效应、随机效应等错误判断。所以,首先该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可视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其次,是广义的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才促成企业竞争力。信息技术只是方法和手段,它依附于信息资源存在。

综上,企业可参考从以下几点来定位信息技术,正确定位和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1.明确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正确判断企业竞争力资源。信息技术只是针对信息的一个方法、手段,它以存在需要处理的一定量信息为存在前提。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是企业的竞争力资源,不可盲目技术制胜论。

2.注重企业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样的信息技术却给不同的企业带来不同的投资结果,差异在于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同。

3.IT外包。既然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则不存在独特性的问题。可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再造等非企业核心能力的业务进行外包。

4.加强信息整和协调的观念。企业引入信息技术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明确引入某资源的目的,引入信息技术所追求的是它能达到的信息效果、价值。

5.管理制度。若将信息技术看做硬件环境,那么还需要管理制度这一软件的配合。若仅依靠员工主动性难以收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调整

1知识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

1.1需求结构变化快,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使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1.2科技发展迅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

1.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很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加快各类要素、商品在国际间的速度,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外消费示范作用的冲击和带动下,必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一国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仅推动了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由于国际贸易活跃,引起其他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1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起先导作用,而且将成为第一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2.2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源原来是指自然资源,随后扩大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与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资源,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四个特征:①非消耗性。知识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并不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来越低。②共享性。知识较少受时空的局限,可为公众共享并可反复使用和同时使用而价值不被削弱,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③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绝对地减少,而知识则可以在使用中产生知识,人类可以无穷尽地创造知识。④易操作性。知识更易于传播和处理等等。

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9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1、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资源有限,创意无限。

管理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激发人的潜力,将组织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的目标。组织资源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组织应该充分有效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在不考虑调动他人资源为自己组织目标实现服务的前提下,充分有效利用组织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可以有两个基本的方式:一为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使组织目标更好地实现;二为在既定组织目标条件下,尽少地占用有限资源。

现实中组织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管理活动的安排就不得不比较它的成本与收益,选择更合适的管理活动。管理是有成本的,本身是要消耗一定资源的,尽管管理本身是对组织资源的配置活动。如果对管理活动本身的资源消耗不重视,认为是小事无所谓,那么组织有可能失去资源配置优势,丧失与同类组织相比的竞争优势。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这才是现代组织在面对自己有限资源的正确态度。

2、系统动力学理论认为:系统的动能大小取决于系统结构。

定义1:钱学森指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定义2:构成系统的要素的排列组合顺序及相互作用称为系统的结构。

定义3:一定结构的系统在特定的环境下所具有的能力,称为该系统的功能。

系统动力学理论认为:在系统中,受环境作用的要素Xi(i=1,2,…m)称为系统的输入,作用于环境的系统要素Уj(j=1,2,…n)称为系统的输出,系统的功能具体体现在对输入的响应能力(输出),有的组织系统能做到投入少而产出大,即系统功能大,系统的功能大可取决于系统的结构,有什么样的内在结构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功能,组织系统功能不同,是由于系统结构不同(包括人员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组织结构方式),系统的功能反过来能作用于系统的结构。当系统不能有效地适用环境,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或处于低效率时,就会刺激并逼迫结构的改革,组织就向前发展。

二、审计系统成长上限基模建立

(一)动力学模型――成长上限基模。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现代管理理论的管理大师彼德・圣吉(Peter Serge M),在因果关系反馈概念的基础上,在其专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与关系》中建立了动态性复杂的概念,描述了现代管理系统的成长上限基模。

系统状况:一个会自我繁殖的环路,产生一段时期的加速或扩展,然后成长开始慢下来(系统里的人常未察觉),终至停止成长,而且甚至可能加速衰败,此种变化形态中的“快速成长期”,是由一个(或数个)“增强环路”所产生。随后的“成长减缓期”,是在成长达到某种“限制”时,由“调节环路”所引起。这种限制可能是资源的限制,或内、外部对成长的一种反应,其加速“衰败期”(如果发生的话),则是由于“增强环路”反过来运作,而使衰败加速,原来的成败愈来愈萎缩,对于此种状况,切忌去推动“增强环路”,应该要除去(或减弱)限制的来源。

(二)审计管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1、审计职责及审计职责的发展。

审计的职能一般来说主要是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确定审计职责的依据主要有:一定时期社会的客观需求,审计的职业发展水平,审计所固有的职能,审计所处的政治和法律环境。审计职责是通过法律、行政授权或缔结契约等方式确立的。

审计职责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影响审计职责发展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二是经济运行方式;三是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程度,当国家政治的民主化程度高时,接受监督的范围就会扩大,社会公众对国家财政和经济活动的知情权要求也会增加,对审计的需要也会扩大,审计的职责也就随之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的提高、政治文明的进步,我国政府审计职责将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其一,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审计任务也就更重。从审计署五年发展规划来看,审计工作要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服务。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以真实性为基础,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促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开展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不仅工作总量要比前些年大得多,工作要求也比过去高很多,在现有审计人员编制以相应扩大的情况下,这就对审计队伍的随力形成了严重的挑战。

其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审计工作与国际接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过去未曾涉足的技术含量很高的新的审计实务不断涌现,如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等,都需要经历艰难探索的过程。以即将逐步展开的绩效审计为例,国外已经实施多年,而我国还刚刚起步,没有成熟的经验连起来,也没有现成的法规制度可循,既要对资金的经济效益作出恰如其分的考量评估,更要对资金的社会效益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这里面不仅涉及准确评估效益的技术问题,而且往往涉及审计人员难以把握的工程技术问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为审计队伍的战斗力形成了挑战。

其三,新形势要求大力加强反腐倡廉的力度,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从近年来审计机关查处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的安全来看,难度越来越大,其主要表现是:案情越来越复杂,手段越来越隐蔽,伪装越来越巧妙,取证越来越困难,有的订立了攻守同盟,有的用上了高科技,有的属于高智商犯罪,甚至预先设置了反审计屏障,跟审计人员斗智斗勇。审计人员依法实施审计看起来是一种政府行为,实际上其行为是否成功,审计局面能否打开,审计质量能否保证,取决于审计人员个人的专业素质,包括对事物的敏感程度、识别能力、思维方式、审计技巧和判断能力。因此,查处违法违纪和经济犯罪案件难度的加大,形成了对审计工作者判断力的新挑战。

2、审计资源及审计资源的配置。

(1)审计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指人类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要素总和。审计资源则是可以为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掌握,并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一切要素总称。

审计资源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从来源上区分,审计资源可以划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从与审计主体关系来区分,审计资源可以划分为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以构成要素来区分,审计资源主要包括三类:

①审计力量资源:主要是由一定数量和素质的审计人员构成的审计人力资源,也包括必要的物力、财力资源。

②审计信息资源:是审计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接受、处理和释放的各类信息总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计机关接收的、可以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信息,主要有政策法规信息、宏观经济信息和审计对象信息。二是审计机关发出的、主要以审计报告、审计文书和审计简报等为载体的审计成果信息及其他工作信息。

③审计技术方法资源: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方法,如审计抽样、内控测评等;二是审计组织方式,如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交叉审计等;三是审计技术手段,主要有手工审计和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

此外,社会对审计的认知程度、人们的法制意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审计工作在国家政权和经济运行中所处的地位等,也对审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可统称为审计环境资源。

(2)审计资源配置。

所谓审计资源配置,即指围绕一定的审计工作发展目标,对审计资源各要素进行整理、组合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一是提高各构成要素自身的效能;二是搞好各要素之间的科学配比。整合审计资源所追求的目标是,在提高各构成要素自身效能的基础上,实现要素组合的最佳结构效益。

从根本上说,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可开发性的特点,这决定了整合是审计资源管理的基本方式。资源稀缺性是经济学的一个普遍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总是短缺的。在一定时期内,审计资源是相对稳定或有所增长的,然而社会对审计需求是不断增长或增长比较快的,从而使审计机关总是在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因此,审计资源饱和是相对的,稀缺是绝对的;饱和是暂时的,稀缺是长期的。这决定了整合审计资源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长期工作,是贯彻审计管理工作的始终。同时,资源还具有开发性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优化效能、科学组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运用效果的最大化。

(3)审计管理就是审计资源不断整合的过程。

当前,审计工作处于新一轮资源配置的关键时期。资源配置是一项不间断的工作,从某种意义说,二十年来审计工作的发展,就是不断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的结果。但在不同时期,审计资源整合的方式、内容和力度又是不同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审计工作面临新形势和任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加强审计资源整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审计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诞生并随着改革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目前已进入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加入WTO、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都对更加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审计能否尽快融入世界审计主流,关键是要强化科学的审计管理。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是审计工作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克服前进中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

根据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现代管理理论的管理大师彼德・圣吉(Peter Serge M),描述的现代管理系统的成长上限基模。建立审计系统成长上限基模如下图所示:

1、审计系统成长上限基模,如图,左边部分是审计组织成长的正反馈环,经济发展―经济健康有序―审计职责―审计组织作用―经济发展,说明了经济越发展,赋予的审计职责越大,审计组织地位作用也越大。右边是抑制审计组织成长的负反馈环,审计职责―审计效能―审计资源配置―审计职责,说明了审计职责越发展,审计组织资源配置上出现缺陷与不足,反过来又影响审计职责的落实和到位,继而又影响审计组织的成长。

2、分析审计系统成长上限基模,可以得出其杠杆解为:在现有的资源情况下,不断地优化配置审计资源,解决审计发展过程中职责的发展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壮大,李金华审计长在总结20年审计实践时,明确指出,“目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最大的问题是,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人员自身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审计力量不足不仅仅是数量意义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审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实践证明,审计机关组建运行20多年来,虽然审计任务日益繁重与审计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一直是制约审计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然而,审计机关的现状则是,在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同时,现有的各种审计资源却只是被有限地利用着。

4、资源的稀缺性和可开发性说明,整合审计资源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是审计管理的基本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审计资源整合,既符合资源的利用规律的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律,也符合彼德・圣吉提出的组织系统发展基本模型的规律。

5、审计管理就是审计过程中有关管理活动。管理这一类活动,如果按照其活动的基本特性分类,就有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沟通、决策等类型活动。这些有具体特征的管理活动的产生是管理分工的结果,是提高管理效率所必需的。审计管理作为对组织内有限资源有效整合的活动,贯穿于组织资源配置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