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管理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资源管理方式

第1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通信资源 通信网 软件 数据库 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15.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165-02

通信网资源的维护管理工作,一直是让从事通信网维护管理的人员感到非常纷繁庞杂、难理头绪的一项工作,因为其涉及面非常广泛,可谓业务千差万别、设备种类繁多、制式五花八门、通道纵横交错,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来进行操作。伟人曾曰: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没有治国理政的经天纬地之才,便只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用点心思、下点功夫,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以解决我们日常生产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仅此而已!

为便于研究,这里我以神华准能大准铁路有线通信使用的华为公司Optix系列传输设备和光缆线路为例,开发出对其进行维护管理的一套软件系统,实现对传输设备、光缆线路资源的有效维护管理。之所以选择这两项,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从事的是铁路有线通信方面的维护管理工作,对其熟悉度较高点,二十多年来的维护管理经验也稍微积累了一些,自己也学过一点计算机软件编程知识,这样开发起来相对得心应手些。二是传输设备和光缆线路是组成通信网的骨干部分,是通信网的根基和脊梁,其重要性对从事通信网维护的从业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这个基础打好了,其上承载的业务网络才能高效运作。

第一章 系统分析

一、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传输网元设备和光缆进行维护管理,可以如实反映传输网的组成结构,设备方面包括使用的传输网元型号、网元所处的地点、网元的名称、网元线路板的槽位号、网元的线缆及业务连接情况等;线路方面包括各车站区间的光缆条数、各区间的光缆名称、每条光缆的芯线数量、每根芯线承载的业务、每根光缆芯线的状态好坏等。

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要能体现通信网的拓扑网图,维护管理人员可根据该通信传输网的实际情况,直观的对该网络拓扑进行分析研究,亦可利用该系统进行组网拓扑模拟。在日常维护中可对该网中的传输网元和光缆芯线的组网拓扑进行动态新增、修改、删除等更新操作,对全网中的光缆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实现对传输网的实时维护管理,有效提升通信网中传输网络的维护效率。

二、系统结构体系选择

铁路通信具有点多线长、布局成网、分散维护、集中使用的特点,根据铁路通信网的工作特点与方式,本系统要能覆盖铁路全线,所以构建系统的模型,要以此为参考。

目前,比较常用的两种系统结构模型,Client/Server(简称C/S)结构模型、Browser/Server(简称B/S)结构模型,分析上述这两种模型的结构特点,并结合铁路通信网管理系统的特定需求,选择一种更适合实际工作的系统体系结构。

C/S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它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网络连接模型,其中用户界面和应用逻辑位于系统的客户端,数据服务位于系统的服务器端,其典型结构如图2.1所示。

在C/S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客户端使用Browserl送请求,服务器端的Server进程收到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后可完成相应的操作,操作完成后将结果返回。其中,客户端Browser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用户界面来进行信息交互和按照某种特定的应用逻辑进行处理;服务器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完成处理相应的数据请求。

B/S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它是一种目前较普遍的网络模型,在B/S结构下,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实现服务器端权限下所允许的功能。结构如下图2.2所示。

这里,我们选择C/S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来作为我们的体系结构,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丰富的用户界面功能,考虑到我们系统的主界面是图形结构,要直观的反映通信网的传输网元和光缆连接的实际拓扑结构情况,并对其进行实时管理,没有丰富的用户界面功能将无法实现我们的目的。

2 逻辑上的独立性,C/S模式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可以应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软件平台来设计开发,可以设计的更加个性化,以满足现场对通信网进行高效维护管理的需求,且我们的维护管理人员都具有较好的专业水平,客户端丰富又具有个性的功能也能使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在提升铁路通信网维护管理效率的同时,提高铁路企业的生产效益。

3 用户的透明性,用户可以在铁路全线的通信网覆盖范围内,根据该用户权限下所拥有的功能来使用系统服务器所管理的资源和提供的各种服务,虽然B/S模式也能提供该功能,但其中Web服务器的使用会增加使用成本,考虑到我们铁路通信网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生产现场,对远程网络的需求较小,但对系统工作的实时性要求较高,显然,C/S模式更加适合。

4 可靠性,C/S模式的很多功能可以在客户端完成,比如我们的模拟拓扑结构、批量数据维护等功能,只有在客户端得到确认后,才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在减轻网络传输负担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较低了系统数据出错的概率,使系统的可靠性得以提升。

三、开发与运行环境选择

1.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

数据库: SQL Server 系列 。

开发语言:Dilphi7.0。

这里选择Dilphi7.0语言作为开发语言,主要是Dilphi开发环境语言类似Pascal语言,结构清晰,便于与大家交流探讨和分析结构,还有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效性和稳定性。

2、运行环境

硬件配置:客户端用普通计算机即可。

服务器端用普通的数据库服务器。

软件配置:客户端使用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用Windows 2008 Server版本,这是现在比较常用又稳定的选择。

服务器端数据库可用SQL Server系列的服务器版本。

SQL Server 系列数据库提供了较完善的数据库管理功能,而且兼容结构化查询语言,支持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和Web浏览功能,但操作比较复杂,不便于一般机房维护人员使用,因此,我用SQL Server 系列来实现系统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用Delphi 7.0语言开发应用程序,完成用户使用的操作界面,使该系统用户界面既功能丰富又易于操作,用Delphi语言的ADO组件完成应用程序和SQL数据库引擎的连接访问。

第二章 系统模块设计

一、系统数据结构组成

在讲述系统模块设计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所有资源元素特性,这里主要包括传输网元设备和光缆线路。

在系统中,我把一个传输网元的特性分为9个部分,这9个部分基本包括了我们对某一传输网元了解和定位所需的全部特性,具体分类如下:

1:网元名称:用于定义是该网元的具体地点及称谓。

2:网元型号:确定该网元的型号。

3:光板槽位:确定该网元的光板(线路板)所处的槽位号及容量。

4:屏幕坐标x:确定该网元图标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显示位置的坐标x的值。

5:屏幕坐标y:确定该网元图标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显示位置的坐标y的值。

6:网元定位:确定该网元的唯一性,用于维护人员用鼠标选择屏幕上的某个网元图标时进行该网元的唯一定位。

7:r间:确定该网元在系统中被维护或更新的时间。

8:日志:确定该网元在系统中被维护或更新的内容。

9:账号:确定系统中对该网元进行维护或更新的维护人员所用的账号。

光缆线路特性我分为了以下21个部分,具体如下:

1:A端网元名称:确定与该光缆芯线A端连接的网元名称。

2:A端芯线a:确定该业务所用光缆的第几对芯线的标号,比如24芯光缆的第3芯。

3:A端芯线b:作用同上,主要是考虑到现在华为传输设备线路板光口都是用的双芯光口,也就是一个通道需要2根芯线,该处用于确定所用的另一根芯线的标号。

4:A端坐标x:确定该光缆芯线A端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显示位置的坐标x的值。

5:A端坐标y:同上,确定屏幕坐标y的值。

6:A端槽位号:确定该光缆芯线连接的A端网元线路板的槽位号,该光缆线路特性和网元特性中的光板槽位号对应。

7:是否保护环:确定该芯线在传输网中是否属于保护环的位置。在华为公司设备组成的传输网中,有的通道是属于保护环的位置,可以为冗余通道提供保护功能,保护环有再生段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这个搞过华为设备通信传输网的人员应该明白。

8:B端网元名称:确定光缆芯线与网元连接的另一端,及B端所连接的网元名称。

9:B端芯线a:作用同上面第2项。

10:B端芯线b:作用同上面第3项。

11:B端坐标x:作用同上面第4项。

12:B端坐标y:作用同上面第5项。

13:B端槽位号:作用同上面第6项。

14:线缆名称:确定该光缆的具体名称,如架空1号缆。

15:线缆对数:确定该光缆拥有的光纤纤芯数量,如24芯、32芯。

16:线缆区间:确定该光缆位于哪两个车站之间的区间内。

17:线缆定位:确定该芯线的唯一性,用于维护人员用鼠标选择屏幕上的某条芯线图标时进行该芯线的唯一定位。

18:备注:描述该光缆芯线承载的一些业务特性,如承载列车调度业务、承载视频会议业务等等。

19:时间:描述该芯线在系统中被维护或更新的时间。

20:日志:描述该芯线在系统中被维护或更新的内容。

21:账号:描述维护或更新该芯线的维护人员账号。

可以说,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每一个网元的上述9个特性和每条光缆芯线的上述21个特性进行维护和管理,使维护人员能及时了解网元和光缆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加迅速准确的管理业务、排除故障。

与上述特性相对应,在SQL数据库的表中,建立相应的网元数据表和光缆芯线数据表,在每个数据表中,建立数据列对应上述各自的名称,用于保存各个特性,通过用户管理窗口来调用和显示数据库中的这些数据实现对设备和光缆资源的维护管理功能。

二、系统模块组成结构

根据上面的数据元素和需要实现的功能,将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用户登录模块

该模块和我们常用的一些其他软件系统功能类似,主要完成对进入该系统的操作员进行身份确认,对登录账号拥有的权限进行分配等。

2、系统主界面模块

主界面采用中文图形窗口模式,在界面顶部排列菜单结构,各个菜单项对应相应的模块,顶部菜单包括:系统、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查询、数据维护六大部分,通过这六个模块完成对系统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在主界面的中心区域显示通信网的拓扑结构,用于进行直观的维护管理。

3、数据增加模块

该模块完成对通信网资源数据的录入功能,根据录入数据类型不同分为四个子菜单:(1)传输设备录入,完成对传输网元设备的录入任务。(2)传输业务录入,完成对传输通道业务的录入任务。(3)光缆线路录入,完成对光缆线路的录入任务。(4)其他业务录入,完成对非传输业务的录入任务,这里的非传输业务是指现在铁路通信网中通过光缆线路或电缆线路承载的一些业务,如铁路专用通信中的行车调度业务、视频会议业务、信号微机监测业务等等。这里的每个菜单都对应一个特定的窗口,在该窗口中完成数据的录入工作,在每个窗口中都根据任务特点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合法化检查,如在传输业务录入窗口中,如果与芯线A、B端连接的网元不存在,则系统会自动提示该输入项错误,防止错误数据被录入到服务器数据库中,类似的检验程序设置了很多,这里不一一列出,这些检验程序主要是保证录入数据准确,并提升系统人性化、智能化的程度。

4、数据修改模块和数据删除模块与上述功能相近,不再赘言。

5、数据查询模块

该模块完成对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进行分类查询功能,现在根据查询的种类分为4个子菜单,对应于上述数据增加模块类似的窗口,但在每个窗口中又根据查询条件的不同,可以根据希望查询的关键字细分为按网元设备名称、网元设备类型、传输通道名称、传输通道AB端名称、光缆线路名称、光缆芯线号、光缆芯线状态等等要求进行分门别类的查询,在各个查询窗口输入相应的查询关键字即可,查询结果采用表单模式进行显示,还可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和统计数量,其查询功能非常灵活强大。

系统采用Delphi的ADO Query 组件和ADO Connection组件对SQL数据库进行读取,采用ListView组件完成查询结果显示,采用SQL的查询语句或鼠标点击ListView组件clumn项实现查询结果的排序。

第三章 系统特点及性能

1:全中文窗口界面,菜单化操作,简单易学,其友好的互动界面使维护人员无需进行专门的培训就可以操作。

2:智能化I/O输入输出控制,自动过滤无效、错误的输入数据,自动向用户提示错误原因,以便用户及时修改,一体化实现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有效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极大程度的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3: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的调试和更新,当更换通信网设备型号时只修改系统数据库的数据,无需大规模更改程序结构。

参考文献

[1] [SQL数据库开发].夏邦贵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3.

[2] [Delphi7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张春林,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

[3] [Delphi深度探索].陈省.华中科技出版社,2006-04.

[4] [Delphi精要].罗小平.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1.

第2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

一、前言

2009年教育部明确发文通知,要求本科应届毕业生原则上要接受一年以上的实践教学,并作为毕业考核的一项内容,可见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教学即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严格来说也属于实践教学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目前属于新兴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师不仅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也十分广泛和丰富[1]。因此,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

二、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和教学要求

传统的大学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知识为重点教学内容,忽视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由教师设计,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授课能力。当前社会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需要的是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2]。因此,实践教学应运而生,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完善教学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这就要求在是实际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为单一的理论教学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同时能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结构,确保培养出实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三、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的现状

(一)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地方高校在硬件条件方面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并不多,部分建立了实验室的高效也存在后期资金不足导致实验室规模小、功能不全等问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较低,实验设备较为落后,对学生学自己能,进行试验就学影响较大。

(二)教学内容更新慢

我国部分地方高校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时并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r开展,未能有效服务当地经济,同时也没有形成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课时量较大,对实践教学较为忽视,而且内容较为落后,未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存在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结合运用不当的问题。

(三)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由于传统的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因此多数教师侧重点均在理论知识方面,对实践教学经验较为缺乏,且自身实践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对学生实践的指导。

四、改善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

首先要认清时展的要求,重视实践教学在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深入贯彻和学习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地位。同时明确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中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地方高校可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无法建立完善的实验基地供学生时间学习。因此,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地方优秀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构成企业、学校、学生三方资源要素供求关系。学生在学校完成大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或是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将课堂带到企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行业,真正了解未来就业的方向,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提高学生就业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教师队伍,一方面可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丰富其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聘请为兼职教师(讲师),主要提供实践教学,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此做法不仅丰富了教师资源,更能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行业优秀人才,为学生未来就业指明方向。

第3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 企业 信息资源管理 三维结构

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侧重的是提高信息资源整体的综合效益,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不是设备、技术和方法的复杂性和某个生产要素的单一效益。概括来说,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有:

1.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对信息资源进行的综合管理。

2.信息资源管理所强调的是信息资源的战略管理和高层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执行层的管理,要从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层次上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

3.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强调的是对全部信息资源集成一体、统一配置和系统的管理,追求资源配置的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资源要素的局部最优。

4.信息资源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层次、各管理职能,因此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不仅仅是信息资源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职责,而是企业所有人员的工作。

5.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应注重如何把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使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更加有效率。

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

1.管理决策层次方面

(1)信息资源管理层次较低

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相对来说还只是处于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尽管在理论上提出将信息作为资源来管理,信息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是在具体实践环节上,还停留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日常数据的处理上。信息还没有真正成为资源,还没有真正实现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组织缺位

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组织性,突出表现在“三无”,即无领导、无机构、无规划。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系列庞杂的工作,几乎涉及企业内所有的人、财、物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但目前许多企业很难有效地组织人员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不可能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差异

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开发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等几个方面。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着诸如信息搜集的范围较窄、信息开发的深度不够、信息分析能力不强、各种信息难以整合、信息利用率太低等方面的问题。

2.知识层次方面

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错误倾向[2]。比如: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需求主体单一

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主体主要定位在企业领导者、决策者,往往把企业员工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造成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均衡、不对称,进而也就会影响员工对企业决策的理解。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视对信息的搜集存储而忽视分析利用

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很多,因为搜集工作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容易显示出成果。而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则不足,因为分析利用不但困难,而且难有成绩或成绩短期不易表现出来。因此,许多信息工作人员自然而然的就倾向于对信息的搜集而忽视对信息的分析利用。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视内部而轻视外部

企业对其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比较熟悉,也就能够较清楚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信息是没有价值的,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的利用产生的效果往往比较明显、快速;而企业外部的信息十分庞杂,不但搜集困难,整理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分辨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也很难立竿见影。

3.信息层次方面

目前,我国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在我国,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处于粗放管理阶段。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利用信息的手段、方法和机制,对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地提取、集成,决策人员面对大量的未经过筛选的信息总会感到无从判断,久而久之信息资源就成了摆设。另外,经验决策也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管理体制,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管理还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规划,这使得信息投资产生不了应有的效率和效益,造成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

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提出

卢泰宏教授提出的“三维结构”是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精髓。“三维结构”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中,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种管理模式的集成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如图1所示 。

卢泰宏的“三维结构”主要是针对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进行分析的,是对宏观信息资源管理范畴的划分,从不同角度展开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平面结构,但层次性表述得不够[4]。

本文在对卢泰宏教授的“三维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1.“技术维”改成“知识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离开了知识的支撑,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生存的。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往往比较注重对知识的获取和整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知识的支撑。因此,本文把“技术维”改成“知识维”。

2.“经济维”改成“信息维”。卢泰宏教授的“经济维”要求重视在信息活动中的经济因素,如信息的成本、价值、信息商品的价格等。显然,“经济维”体现的只是信息的经济特征。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来说,经济特征正是企业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的不同之处,企业往往需要深度地挖掘信息资源隐含的经济特征,而企业的信息意识是企业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能够得到发挥和应用的保证。信息意识即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有寻检、判断和组织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维”要求企业从信息的含义及相关特征出发,重视信息活动的环节、规律及信息意识,更好地体现了信息作为资源的特点。

3.“人文维”转变成“管理决策维”。卢泰宏教授的“人文维”体现了对宏观信息资源管理的划分,由国家制定相应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措施,从而营造出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良好环境。而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来说,企业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充当两种角色:一方面通过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决策的科学性来充分发挥企业的所有资源;另一方面这种调整结合其他两维的活动来配合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四、“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应用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可直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企业日常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分别对应于企业的微观管理、知识的获取与整理、信息的意识及活动等。

1.知识维的应用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企业对于知识的搜集和管理也是目前各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应围绕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展开: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宣传;建立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

2.信息维的应用

在以往的信息资源建设中,我们形成了厚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极大规模的用户覆盖能力和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认知感,出现了建设水平高、应用水平低,硬件与软件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培养员工的信息意识、提高员工的信息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合企业中的各种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系统环境来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产生无缝的连接。从而提高企业信息活动的效率,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

3. 管理决策维的应用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管理和决策的基础之上。企业应根据实际,建立符合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改变目前存在的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组织性,无领导、无机构、无规划的局面。同时,科学的决策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合理的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五、结论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环境下,信息资源也处于“爆炸”状态,只有对企业有用的、能够被企业利用的资源才能称得上是有用的资源,才可以转化为对企业有利的知识。因此,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知识,这其中始终离不开有效地管理和决策。本文正是基于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及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维,不是孤立的单独个体,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将三者结合,统一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才能使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伟: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探讨[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10)

[2] 罗卫 王庆良 刘卫欣: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创新管理策略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7):59-60

[3] 卢泰宏:国家信息政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7-27

第4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本节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第二节“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第七章第一、二节合并提了一点标准,具体是:“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从目前盐城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状况看,不同层次、不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状况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是很高,学生只懂得一些简单的操作甚至有的学校信息技术课都开不全,相反有的学校却很重视,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高一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表达以及对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因每位学生价值取向、思维不同,水平仍参差不齐。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个人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当前常见的个人信息资源管理的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按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常用工具,管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比较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势,逐步提高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掌握各种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各种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管理个人信息。

五、教学策略

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已经对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先由实例创设情境引入,采用任务驱动法,学生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体验并讨论总结各种个人数字化资源管理法的特点。

六、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法、探究法及四步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环节

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源管理从 手工管理

方式向以计算机为主导的数字化管理方式转变。

2.下列英文缩写中,意思为“个人数字助理”的是(B)

A.FTP B.PDA C.MP3 D.PC

3.英文缩写Blog的中文含义是(A)

A.博客、网络日志 B.个人数字助理

C.视频高密光盘 D.运动图像专家

(二)新课导入

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师:陈×同学喜欢收集邮票,邮票本有很多邮票,但他不懂得管理这些邮票,请同学们运用已有的生活常识帮他画一个邮票管理的结构图。

学生小组合作画出结构图,同时让部分同学进行展示。

(三)探究环节

1.任务一 师:这是用PDA管理个人事务的一个简单例子,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具备这些功能,请同学们写下来。

展示小组合作讨论结果,并在纸上写下来,到大屏上展示。

2.任务二 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师:(1)在计算机中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文件

学生讨论2分钟,并找两位同学回答,揭示答案:

需明白文件放在何处,明确其具体路径;

在计算机中利用资源管理器来管理(打开资源管理器的

方法)。

(2)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弄清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师:文件和文件夹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我们可以比喻成我们文件放在包里一样,文件夹是用来放文件的,那么我们打开包拿文件的过程就好比我们双击文件夹后打开某个文件的过程。

文件夹:用来存放文件

文件:图形、图象、文字、声音、影片、数据、课件、程序

(3)学生演示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资源的事例

师:请同学们利用资源管理器打开E盘音乐,看一看音乐文件夹下的文件管理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做出调整。

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请出两组同学,首先指出不足的地方,然后进行操作演示。

3.任务三 请同学们根据P143页图7-5收藏夹的整理过程,打开一个你喜爱的网站并建立爱好文件夹最后将网页快捷方式添加到收藏夹中。

4.任务四 下面是王×同学的财务日记,请同学们帮他用电子表格文件进行整理,并对他的财务进行统计运算,最后用饼图表示他的各项收支情况,并分析这个同学的收支是否合理。

教师在走动的同时进行适时点拨,并对关键部位进行提示。学生积极利用电子表格分析王×同学的各项收支情况,并分析收支是否合理。

(四)课堂小结

师:经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学到了什么了?

生:踊跃回答。

第5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 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00-03

1 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是博物馆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当然同时也充满了更多的挑战。随着网络电子文件的出现和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传输速度快,内容更新及时,检索效率高,图书信息资源将由传统的印刷文献面临着向文献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网络信息资源形式发展,必将导致博物馆工作形式的多样性发展。加快博物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博物馆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一般概念的观点分析图书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单纯的信息管理,主要是指数字化信息和非数字信息的管理;二是信息环境的管理,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组织管理、设备和资金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三是信息服务与用户管理。从概念分析来看博物馆的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相应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比如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更好的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比如可以实现快速信息检索和信息快速传递等。同时与传统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相比较,借助信息技术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差异。传统图书的信息资源管理由于受到印刷材料的影响,信息处理和传播的相对较慢,而借助信息技术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则具有许多特点,如信息资源分布广,信息量大,信息资源更新速度等。另外,传统图书信息资源的组成相对固定和单一,而信息技术下的博物馆信息资源则丰富很多,可以满足博物馆不同层次研究者的需求,是博物馆从事科学研究的信息支柱之一,对科研起着桥梁作用。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应根据相关的科研需求,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并提高利用率。

2 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管理资源。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强烈地冲击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和服务模式。通过研究和分析当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发现博物馆的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 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传统的图书馆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仅制约了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图书馆适应网络信息化发展的推进。目前,我国的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必然产生了管理层面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严重的信息资源分散管理,同时由于缺乏对信息资源的宏观管理,信息资源的协调困难,信息资源共享也无法保障,造成大量文献信息资源的闲置或者短缺,同时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组成相对松散,不能很好的发挥图书管理组织的作用,很难发挥和调动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益,导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工作过程仍然很缓慢,并且针对资源管理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的进程。另外,博物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数据标准化程度低,这在很大程度都制约了博物馆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进程。

2.2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人才缺乏 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人才是重要的智力保障,信息资源管理涉及多方面因素,但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博物馆的信息资源要求必须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然而,当前我国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人才缺乏问题是信息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甚至成为影响博物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现有的管理人员大都缺乏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件和信息方面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对信息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此外信息化发展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思维和主动意识,使信息资源管理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造成信息资源管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进程缓慢。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的要求不断扩大,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信息管理过程中仍然普遍缺乏管理高素质人才,缺乏相应的适应图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专业人员,所以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善。

2.3 信息资源实现安全高效共享困难 博物馆信息资源是博物馆文献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博物馆信息资源利用率很低,存在大量闲置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信息资源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固步自封,独自使用,造成信息资源的闲置浪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各家博物馆独立系统的限制,信息资源无法实现相互沟通,优势不能互补,资源不能共享,不能将有限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开发,这对博物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不能在提高科研水平和研究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加强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 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在数字化趋势中需要必须加强人文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管理,根据信息资源的分类,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一个新的资源体系和信息数据库。加强数据库建设,运用网络信息采集技术,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进程,更好的为研究者提供服务。促进博物馆实现标准书目数据库的完整性建设,全面促进资源的有效化管理和发展,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进程。同时加强特色馆藏标准化建设,博物馆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是有效发挥网络配置信息资源作用,实现对资源有效收集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发挥单方面的馆藏文献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所有资源开发和加工的能力,确保提供给用户的信息质量和效率,如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规划和建设特色馆藏数据库,发挥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积极作用。另外,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的新载体建设,随着信息技术与博物馆科研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博物馆信息资源的新载体逐日增加。博物馆应该作出正确的选择和有效的信息资源的组织,不断提高新载体和资源的有效匹配度,实现资源和新载体的高效运行,同时重视和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重要资源收集管理,随着网络信息资源频繁变化,博物馆应通过各种渠道的选择和整合,为科研的需要形成的网络资源,有效使用数据库技术建设虚拟博物馆。

3.2 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才能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利用,保证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完善,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为了进一步提高博物馆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在线资源,丰富资源管理技术,需要不断开发资源检索系统,实现资源管理系统的集成,通过新的检索系统的开发,实现各类数据库资源的整合,增加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力度,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并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发挥其信息存储,检索速度快,易于存储和共享的优势,要想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需要加强对虚拟博物馆的建设,虚拟博物馆信息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互动提供在线服务,与传统的虚拟管理不同,虚拟博物馆的资源不再是孤立和分散的,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要积极建立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博物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实际管理松散,不利于资源共享系统的未来发展。因此需要引入或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实现检索规则和数据库之间的接口的一致,促进数据库覆盖所有学科内容,加强对资源共享数据库的统一管理,不仅能够确保用户的需求,而且还能降低建设资金的浪费和减少过度资源使用。

3.3 加强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要实现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和不断满足多样化需求,必须有效发挥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有效作用,就必须在信息管理进程中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建设,建立一套可以支持网络信息资源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技术保障和资金投入,奠定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基础,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应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造就高素质人才。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职业资格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设施,继续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在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使用。此外,为了更好发挥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还需要不断培养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学术文献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沟通需要,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向社会传播文物学、博物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服务社会,传递文化“正能量”。

3.4 加强博物馆特色藏书体系的建设 在博物馆图书资料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博物馆的馆藏质量和体系的形成,根据博物馆图书信息资源专业性强、收集集中的特点,要注意图书资料定期更新,同时便于通过目录搜索,方便研究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文献,及时掌握科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图书资源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可以积极发展博物馆的藏书体系,收集与博物馆藏文物密切相关的文献书籍等相关出版物,与此同时,由于博物馆资金有限,需要合理使用资金,购买与博物馆业务相关和有价值的书籍或出版物,合理设计博物馆的馆藏结构,以保持学术成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国内和国际专业的数据资源补充,逐步形成与博物馆的特色馆藏体系。另外,从博物馆的发展进程来看,应适当增加人力资源的投资才能更好的发挥博物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完成主要书籍的日常更新,使博物馆的图书管理工作建设能够更好适应博物馆的发展变化。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展的条件下,要促进博物馆图书资源管理的发展,博物馆在信息资源管理进程中还应进一步发展文物资源数据库,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合理配置资源,建立与完善文物资源数据库,充分保证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为社会提供更方便的知识和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有条件的博物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馆藏特色和技术力量,建立特色数据库,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并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有机结合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全面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在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想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数字资源的综合利用,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字资源规划和政策,为数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支持和保障,更好地促进博物馆的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另外,还需要加强博物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步伐,促进博物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信息服务更加高效优质,进而不断适应当前博物馆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博物馆图书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促进博物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发展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图书信息管理在博物馆发展和建设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珍.Web3.0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J].湘南学院学报,2013(03):68-71.

[2]周倩.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3(05):12-14.

[3]袁丹.关于博物馆图书资料工作的思考[J].东方博物,2007(2).

[4]米玉梅.博物馆图书资料工作的服务与发展[J].发展,2011(3).

[5]王效军,于希.浅谈博物馆图书资料工作[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05).

[6]楼靖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7(05):83-85.

[7]王敏.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才智,2010(27):59.

[8]王悦云.信息资源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253-254.

[9]吴翔.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优化配置[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第6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 网络环境;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管理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利用和管理水平已成为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书馆作为一个收集、储存、整理、传递知识和信息并提供给人们利用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从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如汹涌澎湃的洪水一样向我们涌来,这对以往以管理印刷性信息资源为主的图书馆界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如何改进信息资源管理,加强信息共享,以最小的努力组织和管理更广泛的信息资源[1] ,以使之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是目前图书馆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1.1 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信息资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广义的理解,是指信息和它生产者及信息技术的集合。它包含了信息相关的设备、技术、人员和资金等的各种资源:二是狭义的理解,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等等。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传播、数量、分布、增长、结构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解释为“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1.2 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 资源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现定馆藏;二是虚拟馆藏(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包括:(1)联机目录;(2)数据库;(3)电子期刊。

1.3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3.1 信息量大,覆盖面广 网络信息资源每天都在迅速增长和更新,互联网已成为继电视、广播和报纸之后的第四媒体,是信息资源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并且涵盖了各学科领域,且种类繁多,几乎无所不及。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不仅现实的馆藏的资源与日俱增,虚拟的馆藏的资源更是浩如烟海,丰富多彩。

1.3.2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网络信息资源有着覆盖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采用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软件、数据库等形式,超文本、超媒体、集成式信息逐渐成为主要形式。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并有,互为补充,形成了现代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及载体的多元化特征。

1.3.3 信息复杂,质量不一 信息来源分散、无序,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使网络信息资源变化、更迭、新生及消亡等随时发生,难以控制,给信息查询和获取带来极大的不便。

1.3.4 信息资源利用的共享性。网络资源与服务大大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馆藏,网络系统最大限度的突破了时限制,使读者可以享受网络条件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真正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

1.3.5 使用成本低 网络信息资源绝大部分可以免费使用,用户只支付市话费及网络费用,低费用的网络资源有效的刺激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拉动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的配置。

2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

2.1 建立书目数据库 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是图书馆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的基础,是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和服务的基础,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书目数据库的建设通常有二种方式:一是自建。根据CNMARC格式部分或全部建立,在组织和管理图书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这种数据库的优点是著录项及建设速度可以自由控制,但数据不易网上交换及共享;二是购买标准完整的书目数据套录库。现在很多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同时提供书目套录和自建功能。这样可以使书目数据著录项完整,数据也较完善,而且建设速度可以灵活控制。

2.2 利用完善的检索系统搜索信息 搜索引擎是目前利用因特网专门提供咨询服务的检索工具。一般为用户提供的网络资源内容有:网站名称、标题、网址URL、网页的长度、相关的超文本链接点、内容简介和摘要等。搜索时直接输入关键词或词组、短语,无需判断类目归属,比较方便。以Google这类主题索引式搜索引擎为例,用户可以利用关键词等进行大范围地快速检索,方便、快速地查询到针对性较强的检索结果。

2.3 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建立专业导航库 专业导航库是将因特网上的有关某专业主题的相关网站集中,以便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的信息,它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专业性、准确性、使用方便和效率高等特点。用户通过访问导航库就可以浏览到某一学科或主题的相关资料,它是获取专业信息的一条捷径。科学的分类体系是有效导航的前提。可按学科导航库的资源类型分类,如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学会组织、电子期刊、数据库、专业站点、专刊、学术会议,标准化参考工具等。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全文文摘、题录等,也可以分为国内、国外、中文、外文、馆藏资源、网络资源等子目录,……还可以按二级学科细分类排序。可在学科大类下按学科细分[2-3] 。

3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及发展趋势

3.1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4]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虚拟馆藏”资源,可由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进行统筹规划,建立起若干个分工协作的虚拟图书馆,形成一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放 射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该中心从总体宏观上进行协调控制,安排好各个虚拟图书馆之间的分工协作,负责管理信息资源网中的信息这一核心要素。各虚拟图书馆在数据结构、数据交换、信息传递、组织、储存等方面的统一和规划工作,也由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来完成。

3.2 建立各个虚拟图书馆 网络信息资源的用户无所不包,从政府部门到一般家庭个人,从大专院校到科研机构到银行证券公司等等,都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者,而这些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资源的提供者。从信息提供的主题出发,可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图书馆、企业信息资源图书馆、科技信息资源图书馆、经济信息资源图书馆、综合信息资源图书馆5个虚拟图书馆。各虚拟图书馆在组织管理和开发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收集资源的全面性,尽可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加工深度和精度,并有专业人员来组织管理及加工,将其有序性。

3.3 网络信息资源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发展趋势已经呈现出以下特点:由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飞速向电子化信息管理过渡,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管理更趋向工程化、专业化;信息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市场日益拓宽;信息资源日趋国际化等特点。现在,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络、因特网已经成为3个典型的信息网络。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虽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但其核心和关键环节是信息资源的有效检索。开发、利用和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技术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资源优势,建立各类文献数据库,并使这些数据库标准化,将具有特色的信息产品推向网络,实现协作收藏与资源共享的统一,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凤荣.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9).

[2]卢 云,高 鹏.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5,(1).

[3]汪 琴.试论高校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5).

第7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

一、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

什么是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就是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兼容的管理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仅仅是藏书、报纸、杂志、TV,还有网络。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闲暇时间越来越少,快捷便利的网络信息服务被广泛接受,从而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不单是指信息的收集、存放和占有,更主要是工作者对现有资源的创新和动态开发,链接各类信息资源和服务,分析利用信息,建立资源共享,帮助客户搜索。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加强工作者的培训,授之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提高其知识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创造性和服务意识,最终提高其工作能力;工作者自己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知识涵养和精神修养,同时要求工作者相互交流学习,进行知识互补,将自身的知识传给他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提高图书馆员之间的凝聚力,发扬其团结精神。物资资源管理就是对图书馆内的藏书及相关设施进行合理调配、保管、维护和修理。

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在提高管理者和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把信息资源管理和物资资源管理融合在一起,进行交叉管理,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时候又进行物资资源管理,一举两得,省时又省力。

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单纯的“借还”以及简单的文献资料管理,管理方式是封闭式管理和经验管理,简而言之就是“以书为本”,图书馆以馆藏单一的纸质印刷品为主,具体的操作过程完全依靠手工来完成,同时,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属于被动的服务。很显然,这样的管理模式不能跟上当今社会的步伐,因为它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过低,造成相关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如此,还给读者、管理员带来不便。所谓“穷则思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注定要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而新的适合人们需要的管理模式将应运而生,取而代之。

三、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

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顾名思义就知道该管理模式是以“为读者服务”为中心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它的管理理念,它要求最终达到“管理的互动性、管理的专业性、管理的服务性、管理的高效性、管理的系统性、管理的开发性”这六个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转变管理理念,明确管理目标;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活力;强抓管理队伍建设,保障管理实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原则和理念,使图书馆整体优化升级,步入现代化。

四、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

图书馆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相关原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等活动,合理分配和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目标和最佳绩效的工作过程,并完成图书馆的任务,最终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储存和运用,充分满足用户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最终优化资源配置。它与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侧重点、管理对象和理论基础不同。要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就需把原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工利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进行开发创新,同时提高管理员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整合工作者和读者,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交流平台。

五、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大量的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储存于计算机之中,并将信息的储存、管理、检索、和产权保护等综合技术集成在一起,为读者提供服务。它具有文献资源数字化、文献传递网络化和文献资源共享化三个特点。文献资源数字化是将文献信息转化为用计算机设备存贮的二进制代码信息,并实现对形式转换后的信息的计算机管理;文献传递网络化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数字文献传播;文献资源共享化就是说在数字图书馆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在网页上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文献资源,说到底就是使其他资源为我所用。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包括:馆际互借服务、电子资源检索服务和联机检索服务等。

六、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

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将收藏、借还、阅览、导读、参考咨询等多项服务融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它尊重读者并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体现人文思想。其软硬件建设,空间格局通透化,多种信息资源一体化,信息资源保障共享化,布局形式超市化(阅览室功能书库化,书库功能阅览室化,信息服务一站化,读者权益平等化,环境氛围人性化,开放时间全日化等)。该模式是现代高校图书馆采用的全开放式服务模式,不仅给读者带来便利,同时也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时代下,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成为人类科学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图书馆,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人类知识生产、传播、利用的重要手段,体现出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因此,信息时代下,图书馆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才能适应现代人对知识获取的需求,实现知识信息资源的传播,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红.浅谈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

[2]荣华.试论现代图书馆的人本管理[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4.

第8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单纯的“借还”以及简单的文献资料管理,管理方式是封闭式管理和经验管理,很显然,这样的管理模式不能跟上当今社会的步伐,因为它不能充分开发和使用图书馆资源,从而导致资源使用率过低,造成相关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如此,还给读者、管理员带来不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注定要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而新的适合人们需要的管理模式将应运而生,取而代之。

二、现代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我国图书馆管理创新刻不容缓,当前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决定着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及时性。

1、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

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就是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兼容的管理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闲暇时间越来越少,快捷便利的网络信息服务被广泛接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仅仅是藏书、报纸、杂志、TV,还有网络。从而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中心。信息资源管理是工作者对现有资源的创新和动态开发,链接各类信息资源和服务,探析使用信息,建立资源共享,帮助客户搜索。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加强工作者的培训,授之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提高其知识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创造性和服务意识,最终提高其工作能力;物资资源管理就是对图书馆内的藏书及相关设施进行合理调配、保管、维护和修理。

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在提高管理者和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把信息资源管理和物资资源管理融合在一起,进行交叉管理,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时候又进行物资资源管理,一举两得,省时又省力。

2、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

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储存和运用,充分满足用户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最终优化资源配置。它与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侧重点、管理对象和理论基础不同。要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就需把原有的知识进行探析加工使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进行开发创新,同时提高管理员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整合工作者和读者,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交流平台。

3、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

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顾名思义就知道该管理模式是以“为读者服务”为中心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它的管理理念,它要求最终必须:转变管理理念,明确管理目标;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活力;强抓管理队伍建设,保障管理实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原则和理念,使图书馆整体优化升级,步入现代化。

4、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大量的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储存于计算机之中,并将信息的储存、管理、检索、和产权保护等综合技术集成在一起,为读者提供服务。它具有文献资源数字化、文献传递网络化和文献资源共享化三个特点。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包括:馆际互借服务、电子资源检索服务和联机检索服务等。

三、提高图书馆管理者的业务技能和素质,适应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里,图书馆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图书馆的建设愈来愈具备高科技化,图书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同时也向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作。一个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图书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化过渡的历程之中,只有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才能使图书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肩负起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重任。

第9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技术档案;信息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在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主体的今天,企业的技术档案信息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技术机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促进企业技术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所以必须重视起来对它的管理工作。但就目前的很多企业的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现状来看,依旧存在着管理手段落后、结构不合理、技术档案信息的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下面我就将从不同的层面,对于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再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技术档案的含义与意义

技术档案就是记叙和反映一个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和生产技术活动,具有一定保存价值并按照相关归档制度集中保管起来的技术文件材料。它是人们利用已有技术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继而产生经济效益。。技术档案它体现的不单是社会效益,更为关键的是它所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这其中技术文件材料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正在使用还没有进行归档加工的文字、图片等的总称,是技术档案的主要来源。技术档案它包括基本建设技术档案、生产技术档案、工程技术档案、科学技术档案及其他专门技术档案等内容。技术档案包含在档案之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加快,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也在变化,人们对技术档案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它社会活动作用也在日显突出。

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技术档案对于档案形成者所具有的重大利用价值,和技术档案对于档案形成者以外的组织或个人所具有的利用价值。它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能显著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其次,技术档案是人们社会活动中的主要凭证依据,也最能反映和证实事物的原始情况。

2、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社会化意识差

这主要是人们思想意识上的问题。长期以来,好多人都错误地认为档案就是人事档案,是绝对的机密文件,是不能被使用的。对外在的条件来说,社会上也很少会进行一些档案的知识宣传教育,也就形不成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良好氛围,最终使得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理解错误,不能很好的认识到档案信息价值和实用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2.2、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结构不合理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中数字化资源特别少。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种新技术都层出不穷。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的档案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电子档案的出现使得档案管理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型的载体档案具有很大的作用,电子档案以及声像多媒体技术档案数量在不断的上升,但就目前来说纸质的技术档案仍占据一定的主体地位,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结构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

2.3、技术档案信息开发能力不足

在信息化占主体的今天,各工作都要求有更加快捷、灵活地提供全面档案信息的方式,以此来适应现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随着办公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电子档案不断产生,用户对信息的要求也不再是简单的对纸质档案材料的调取,而是需要一个系统的、条理清楚的电子档案信息。但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受到以往落后的观念和管理方式的影响,对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的系统化工作做的还不够好,无法提供系统、完整的档案信息服务,技术档案信息管理的手段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2.4、技术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档案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很多档案部门都没有适应这种格局的变化,各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还没有对技术资源信息的科技化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接受。在加上现阶段很多技术档案的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没有很强的专业管理水平,仍旧不注重对新型、有效的管理方式的引进和采用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改善措施

3.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技术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处在一个主导地位。所以要想提高技术档案的管理水平就首先要大力的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注重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着重提高企业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档案工作人员首先应该自己明确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觉的做好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建立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管理工作的全面、准确、高效地完成,必须要以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作基础。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下,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在服务于质量体系运行的前提下开展,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比如利用微机管理,建立数据库,把设备、人员、技术资料信息等存入数据库等等的措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3.3、实现技术档案信息的利用与共享

在管理过程中努力实现技术档案信息的利用与共享,是现在社会大背景下的管理需求。它能使管理者及时的掌握生产情况,为他们做出新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采用微机管理技术,利用技术档案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通过微机管理来改变目前技术档案管理落后的现状,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利用技术档案中的信息,协助内部管理,使技术档案在接收、移交、查阅、保密、整理装订等环节都做到细致有效的管理。

3.4、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在具体的工作中,建立相关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企业技术档案的管理水平。具体说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立健全管理工作。

3.4.1、分类入档制度

应当在管理工作中明确哪些技术资料必须入档,应该归在哪种档案之中。最好能实行技术档案资料的分类管理,比如可以按设备图纸、质量、服务等进行分类管理。

3.4.2、分级管理制度

由于企业的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点多面广,所以单纯的实行统一管理是不现实的,更是不科学的。应当实行总厂甚至班组的分级管理,比如设立专职的技术资料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还要注意在制度中明确各级管理范围、管理内容和具体的责任人员等切实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4.3、借阅制度

制定借阅制度。以此来明确借阅期限、借出数量、借阅登记,据以明确使用范围场所、进行归还登记等。

3.4.4、技术管理岗位责任制

建立技术管理岗位责任制,以此来明确工作中各岗位的技术资料管理责任,还要注意重要的岗位应签订技术资料管理责任书,并准确的将执行情况纳入考核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技术档案管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与时俱进,对所产生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各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欣。技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9:141-142。

[2]焦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1,0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