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非遗文化的介绍范文

关于非遗文化的介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非遗文化的介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非遗文化的介绍

第1篇:关于非遗文化的介绍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训教学;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2-000331-01

一、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教学实况

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我们艺术设计学院现设室内设计技术、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装饰艺术设计和工程造价等6个专业。其中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和省级特色专业。有省财政资助由校企共建的投资600万元的创意设计技术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并与国内知名设计企业在校内建有南京金埔无锡商院设计研究院、中国童装中心无锡商院研发基地、东方新格设计中心等“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设计研发基地,同时在校外建设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30个,是江苏高职院校培养传统文化人才的重要基地。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进行艺术设计实训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案例教学,在最短时间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二、优化艺术设计实训教学策略

1.创新专业教学实践

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之下,进行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创新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事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收集整理资料作品,以便可以确保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使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设计理念、设计风格,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得到艺术的熏染[1];并且,教师可以优化设计教学计划,分出先后次序,确保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表现,提升教学实践价值。实训教学之中,还可以结合本身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抓住专业的市场需求对学生开展实训教学工作。例如,在装饰艺术设计的实训教学中,可以采取多视觉的设计实践,引导学生熟悉、认知装潢优化设计知识,并可以提升学生在艺术设计中对于视觉艺术的传达技巧[2];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实训课题的兴趣,它可以透过运用多种方法去进行教学,可以在实训教学中结合非物质文化中的符号、文字、图案等多种文化元素,提升学生艺术设计水平,提升教学实践价值。

2.融入数字化教学

在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提升实训教学多样化模式,打破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创建融入数字化艺术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去探索非物质文化在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的转变,让学生认知非物质文化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的作用。可以在教学中借助数字化多媒体以及幻灯片技术形式,可以将一些我国专家教授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为学生播放出来,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知艺术设计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决心,提升实训教学价值。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效果,抓住学生兴趣,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同时,也可以远程连线艺术家进行数字化教学示范、讲解,演示艺术设计作品过程,远程数字化按步骤的向学生详细介绍艺术设计知识,使学生享受非物质文化艺术,充实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模式。

3.设立非遗文化展示平台

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之中,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可以建设关于非物质文化的展示平台,以此向学生介绍、展示非物质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知非物质文化艺术,提升学生艺术设计水准,同时也可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产生积极影响。就如在非遗文化展示平台中,向学生展示“惠山泥人”的制作技艺,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设计,不仅是对实物的优化体现,同时也是对实物内涵文化的体现。

三、结论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之下,针对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从教学方法、数字化教学、平台展示等方面开展实训教学,并能够有效优化实践当前艺术设计实训教学的策略,可以积极提升教学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升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探索[J].设计教育,2015(05):149-150.

第2篇:关于非遗文化的介绍范文

学校在书法艺术教育的不断研究中,逐步形成了“翰墨修身、书道育人”的办学理念,在这个办学理念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步实现“修能(动手操作之能)、修识(擅长学习之识)、修心(高尚情操之心)”的发展;并在书法艺术教育实践中学会“做有知识懂文化之人,做有特长能创新之人,做会审美有修养之人”。

建设书法艺术教育大课堂

如何把书法艺术教育思想融入学校课程建设架构,形成以书法艺术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文化育人体系。我们在两大课程系统中,即“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分别通过与书法艺术教育相关的生活化学习内容、生态式学习方式、生长性发展目标,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书法艺术教育中,形成学校课程文化育人的整体思路。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形成互补联动

书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显性课程,教师通过课时授课,完成相关内容教学,保证了学生受到内涵丰富的书法艺术教育;同时学校在书法文化教育手段上,通过静态与动态两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深层次书法艺术文化教育。这种隐性课程主要是,“静态课程”――通过装潢书法专业教室,教室内各班学生自主设置的书法教育角,楼层“笔墨纸砚、笔墨文化大家介绍”,书法文化校园“晤言廊”等形式;“动态课程”――是学校课间每日播放的不同传统名曲、诗词歌赋,各个楼层大屏幕定时播放的关于书法文化短片。

2.不同形式的辅助课程形成全方位教育模式

学校不仅确保书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实施质量,而且作为构建书法艺术教育大课程体系,设置了各种辅助课程。如每日午间15分钟的“精彩书香时刻”,全校师生人人挥毫泼墨,陶情养性,练习书法;每周四课余,全校师生参与书法艺术文化实践活动“人人成才”课程,学生动手研书法、习绘画、学造纸、精篆刻、巧装裱、学拓印;另外,还有“学期课程、年课程”,如每学期全校按年段进行书法艺术教育学习内容,走进社区实践、学校书香艺术节、走进书法艺术教育实践基地、走进故宫博物院的实践课程。每年新生入学,在学校书法文化大厅,进行的书法艺术教育的第一课“领略书法大家王羲之”。各种不同课程形式体现了学校书法艺术教育的大课程观,成为全方位实现课程文化育人的有效课程体系。

实践书法艺术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

如何把书法艺术教育内容与学科课程进行融合,是我们不断研究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学科结合书法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学科教学校本化实施“三步走”战略,即在语文学科渗透书法艺术教育思想的实践探索中,采取“识字写字―书法文化―非遗文化”三步走的教育战略,体现“能力层面―文化层面―发展层面”的课程实施思路。各个年级教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体现逐步培养学生把汉字“写正确、写工整、写美观”的发展过程。

第3篇:关于非遗文化的介绍范文

引言

当下,随着现代农业、节庆活动、乡村旅游的融合,花海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和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推手。无锡阳山桃源风情小镇作为江苏省公布的首批13家旅游风情小镇之一,把小镇建设成独具风情的旅游目的地,彰显其特色,挖掘历史、人文和建筑等内涵已经成为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节事活动作为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塑造城市整体形象的助推器,深入研究其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节事活动的利益相关者

节事活动存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正确处理好节事活

动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节事活动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关于节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问题,国外学者Getz提出与节事活动相关的利益主体分为两大类,即与节事活动相关的利益主体和与社区相关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节事活动组织者、当地社区居民、赞助商、酒店、餐厅、旅行社、俱乐部、艺术表演团体、票务机构以及志愿者组织等,一次成功的节事活动必须综合考虑和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以城市节庆活动为例,一个节庆活动有许多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城市、节庆活动组织者、参节商、供应商和观众等。本文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无锡阳山桃花节运作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研究的主要利益者包括:主办机构、主办社区、赞助商、承办机构、参节商和供应商、参与者和观众(见图1)。

图1 中国无锡阳山桃花节利益相关者关系图

二、中国无锡阳山桃花节概述

自1997年开始,阳山镇桃花节已走过二十个年头。20年来,桃花节已办成一个融赏花观景、旅游休闲、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文化活动,已成为惠山人民乃至无锡人民引以为豪的盛大节日。2017年“中国阳山桃花节”于3月15日―4月15日举行。本次桃花节由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主办。以第21届阳山桃花节转型为契机,引入市场元素,通过开展以2017阳山半程马拉松为主的系列活动,充分展示阳山镇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精神文化风貌。以“蜜桃小镇”为活动统一品牌,进一步塑造阳山品牌形象,加快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步伐。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事件旅游与地方产业互动发展机制

(一)丰富节庆活动内容,以节促旅提升品牌质量

结合阳山镇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打造无锡阳山桃源风情小镇为目标,组织内容丰富的各项节庆活动品牌,如:春季桃花节、夏季美食节、秋季露营节、冬季温泉节,形成一年四季有主题、有内容。2016年,阳山度假区联手市、区旅游部门,成功举办了阳山第二届田园露营音乐节,填补了目前阳山秋季旅游没有大型活动的空白。同时,为了契合年轻人需求,精心筹备策划,设置露营体验、特色烧烤、户外拓展、徒步穿越、篝火晚会、露天电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游客在体味阳山原汁原味田园风光同时,收获无尽的快乐。丰富的一系列节庆活动不仅给阳山度假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也使度假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二)挖掘地方旅游特色,以节庆活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在抓好旅游项目的推进工作同时,充分挖掘阳山度假区“桃、山、水、泉”特色,在围绕主题资源基础上,既诠释“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又落实了“商养学闲情奇”新的旅游六要素。充分诠释全域旅游新概念。重点推进好田园东方二期―文旅小镇,紫藤园、朝阳禅寺二期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落实好千里走单骑,阳?民宿村、乡宿等十多个生活项目的建设工作。此外,通过阳山桃花节的品牌效应,建立阳山桃文化创业示范基地和桃文化创客中心,扶持和鼓励当地居民延伸水蜜桃产业链,利用水蜜桃产业优势、自然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发掘阳山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以节富民,开展经贸活动,进一步拓展和畅通其他产业。

(三)改善基础度假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满意度

一是改善交通条件。建立标准化生态停车场三座。对度假区内三座10000余平方米停车场进行规划改造,设停车分区、出入口,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专人管理生态绿化。完成了度假区内步行道、小阳山环山道完善提升,做到在阳山桃花节期间,保证游客“进得去,出得来”。二是进一步完善游客交通工具。增添观光电瓶车20辆,单人、双人、三人自行车100辆,并为特殊人群免费配备了童车、轮椅、拐杖等服务性工具,方便游客在阳山桃花节期间进行度假娱乐。三是完善住宿设施。根据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围绕“一站式度假定制”理念,众多品牌文化精品酒店形成规模效应。通过近几年阳山政府的大力支持,阳山民宿经济悄然兴起,通过对现有农家乐提档升级,形成一个桃源葫芦谷民宿区,围绕“福禄”民俗主题,结合特色民宿、阳山美食、民俗庆典等特色体验,让游客充分感受“聚福在阳山”的桃源传统文化风韵。四是优化餐饮服务。主打菜系消费档次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性,并推出多道中华老字号或餐饮名菜,国内外主要菜系一应俱全。如:嘉阳生活购物广场引进知名品牌肯德基。桃源葫芦谷特色商业街主打阳山本地农家乐餐饮品牌。不同菜系加上不同的消费档次,满足阳山桃花节期间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 五是规范购物管理。规划建设旅游商品购物点,推出桃木工艺品、鸣珂里非遗文化和民间手工艺品、尹城牛肉、阳山大麦饼、阳山糕团等10余种特色旅游商品;大力整治购物场所风貌,对所有购物点进行规范管理,统一培训,严格推行诚信服务公约。 六是强化游览功能。完善游客中心功能,设置游客休息区、景区影视介绍系统,为游客提供咨询、票务、导游讲解、节目预告等服务;游客中心设有免费WIFI,公用电话,并为游客提供纪念邮票、纪念封、明信片、纪念戳等多种服务;配备特殊人群使用的童车、轮椅、拐杖等工具;在桃源葫芦谷、田园东方、桃花岛景观公园等处设置游客咨询服务点;规范设置中、日、英、韩四国文字信息标志525块,合理设置了足量的游客休息设施;并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厕所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

四、结语

第4篇:关于非遗文化的介绍范文

星期三,天气晴朗,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春游。上午八时,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兴奋,个个精神抖擞,步子轻快,一个紧跟着一个按次序沿着人行道来到了樱花公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快乐春游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

关于快乐春游优秀作文1盼望已久的春游终于来了,一大早,同学们各自背着装有家长准备的零食和饮料的书包准时来到学校,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新奇,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就像一只只放飞的小鸟一样欢呼雀跃。对于我们来说,这一天可以暂时放下书本和作业,痛快地玩一下,好不惬意啊!

时间到了,十几辆的大客车整齐地排列道路两旁等待我们上车,十分壮观。我们每个班依次排队上了车后,司机叔叔发动汽车,向着目的地出发了。一路上,我们透过车窗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长江、绿树、高楼、蓝天一一进入我们的视野,南京真是个美丽的城市!

不一会儿,我们此次春游的第一站南京科技馆到了。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最新的科技成果,机器人、人造卫星模型、各种有趣的实验设备,真让人眼花缭乱。从中我们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和道理,有好多同学亲手做了有意思的物理实验,第一次将在书本上看到的科学道理演示出来,真让我们大家受益匪浅。

从科技馆出来之后,我们又乘车赶往下站雨花台烈士陵园。在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看着一张张介绍英雄事迹的照片,听着讲解员阿姨的动情解说,我们的心情也变得起伏起来。我们仰望着烈士群雕和纪念碑,投去敬佩和感谢的一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时间是短暂的,不知不觉我们该回去了,同学们都有点恋恋不舍,我们真希望能再多待一会儿,但还是在老师的护导下上车回校了。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我们还是非常开心,不少同学在回校的路上还不断的说着他们眼中最喜欢的地方,我也想说,“春游万岁!”

关于快乐春游优秀作文2在这个星期的星期三,是我盼望已久的一天,因为我们要去春游了。

我在车上想:石湖的‘上方山’里有什么好玩的?里面有游乐场吗?我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上方山’的大门口。

一到大门口,这里有很多人,真是人山人海啊!我们一进去就看见一个用鲜花扮成的一个‘春’字,接着,我们看到了一个大佛,他身穿一件金黄色的衣服,耳朵大大的,憨态可掬地坐在高高的大山上。同学门看了个个心里兴致勃勃,我们放下背上的书包,把它们集中在草地上,然后,像兔子一样的速度往上跑,我们刚才秩序井然的队伍,突然四面八方的散了开来,现在是多么像焰火一样啊!

我最喜欢的地方,那就是孔雀园,在那里有很多美丽的孔雀,我恨不得把它们全都养在自己家里。突然,我看见我的同学“凯旋门”兴致勃勃正在追着一只孔雀跑,我心里想这个调皮的“凯旋门”,怎么舍得追可爱的孔雀“皇后”,没过几分钟,只见“凯旋门”不是追着孔雀“皇后”跑,而是孔雀皇后追着他跑,原来是他把孔雀惹火了。哈哈!

我刚一回头,就见张舜豪也正在追孔雀“皇后”,边追边说:“亲爱的,你别走,我还要给你吃我精心制作的面包呢!”我听了都快要笑死了,原来张舜豪这么喜欢孔雀,他都把孔雀当成了自己的妹妹一样爱护。

我走了几步看见了有一只白色的孔雀正在开屏,它是多么的美丽。突然它的一跟羽毛掉了下来,马欣仪的眼睛像老鹰一样灵活,看见羽毛一掉地,就眼疾手快地捡起她心爱的羽毛撒腿就跑,生怕别人来要他的“战利品”,可是被明眼的陈书浩用他的照相机拍下了这一幕。

接着我爬上了山顶,参观了古老的楞加塔,站在塔下,环顾山下,石湖的山水风景全在我的眼下,真是美不胜收!

我陶醉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忘了一切的烦恼,也忘了要回学校。

关于快乐春游优秀作文3今天,我们要去春游了,去向往已久的四甲部队和有着又大又甜的常乐草莓基地。一路上,草儿们祝我们愉快高兴,花儿祝我们快去快回。一路上,风儿吹拂着我们的脸,就像母亲无数次抚摸我的脸一样。到了车上,同学们欢声笑语,仔细地观看美丽的风景。到了四甲部队,那儿到处是那么安静,地面上是那么的干净。

只见,一支队伍向我们走来,他们的步伐好一致,像机器人一样,每走一步都一样长短,只听到一个脚步声。接着,我们参观了解放军们住的地方,只见那里的被子像豆腐,那么整洁,方方正正,每一个被子都一模一样。叔叔又教我们叠被子,叔叔手把手地教我们,我们仔细的听着。原来叠被子也不是一件容易轻松的事情。需要刻苦训练,我们的学习也不是一样吗?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开始训练,本以为会教我们机器人走路,谁知竟然让我们练立正,他们称为“军姿”。他们的要求是一般的两倍。虽然只训练了半个小时,时间却像蜗牛,走得好慢好慢呀!接着练了体育课上的向左向右看齐,大家脸上表示的愿意,但心中却有一万个不愿意。教练一直都不让我们休息,一直让我们练立正,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一会儿练这个,一会儿练那个。真不知道解放军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呀!我可是腰酸背痛呢,难受呀!

下午,我们去常乐草莓基地,来到了草莓基地,只见那儿的草莓个个都是那么肥美,红红的,大大的。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进去看看。刚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草莓展现在我的眼前,大家手忙脚乱地摘着,一个、二个、三个真是数不胜数,大家东摘西摘,光拿熟的。

不一会儿,草莓非常丰盛的地方,一下子很难找到草莓,有几个贪吃鬼,刚摘到的草莓,趁着新鲜,偷偷地吃,我也吃了一个,一股股酸酸甜甜的汁水直流入我的肚子。吃了一个还想吃。甚至恨不得把这儿草莓全吃了。大家提着草莓欢欢喜喜地走了。

今天,是我最快乐、最美好的一天哦!

关于快乐春游优秀作文4一大早,我就从梦中醒来,便迫不及待,急急忙忙的跑到学校,准备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春游,今天的目的地是绿色休闲农庄。

绿色休闲农庄位在郊区,从市区坐车前往目的地,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在车上,同学们有的人看电视,有的人听音乐,有的人吃零食,更有同学三三两两,打起了扑克牌,好不快乐。车窗外景色随着车速不断的变化着,望远处看去,一排排的白色风车随风转动好可爱,感觉它好小好小。当游览车越来越接近大风车时,我们才见识到,原来风车那么大,和我印象中的差那么多,难怪它是风力发电的主要用具之一。

终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绿色休闲农庄。在那里,我们都卷起袖子做手工米粉,从揉面团到包装完成,都是我们大家辛苦制作出来的,虽然不知道好不好吃但却令人兴奋。做完了米粉,当然也要知道一下以前人制做米粉用的工具啰!所以我们就去参观了米粉博物馆,里面老旧的器具,有的还可以动呢!

参观完米粉博物馆之后,大家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噜咕噜叫了,领队带着大家回到餐厅用餐。当然开中餐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意外,一样是米粉。到了下午,我们又去做菜包,做这个对我来说根本是雕虫小技,不花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因为我在奶奶家时,都跟着奶奶一起做,因此不一会儿,我就做出了令自己很满意的做品。

下午两点多时,活动已近尾声,因回到市区要三个小时,所以我们就带着我们自己的“战利品”,坐上游览车出发。一路上,大家都很安静,车上只有电视的声音。或许是大家太累了,老师、同学一个个接二连三的进入梦乡。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不知不觉间,也跟着睡着了。

关于快乐春游优秀作文5春游喽!春游喽!我们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踏入了春游,为什么呢?因为这一次春游的目的地是芜湖方特四期——东方神话!从得知春游的那一天起我就会在脑海里想象着要去的地方有多么的神奇和好玩!

我早早地就起了床,因为好奇心太重所以在家忧虑了许久。上了车,我们就开始了这一天的快乐旅行。开始,我们大家进了方特就先玩了《缤纷华夏》这里面讲了我国的民族非遗的物色非遗文化题场景。我玩了之后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还了解了少数民族的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月亮节......

玩完了《缤纷华夏》,我们又分成了两小组,一组是刘老师带队,另一组是熊老师和导游带队。我选择了熊老师和导游一组,因为这一组可以玩好多好多刺激的项目!分好了对我们就开始了下一个景点,我们的队伍玩的是《飞跃河谷》,它是从高处往低处下的一个船,看上去不怎么刺激,可是一坐在上面你的脚就会发抖,因为有水所以我们要穿雨衣。

我这次兴奋地穿上了雨衣,然后就飞快的跑到了第一排,因为我觉得坐在第一排别人会觉得我会很勇敢,和我一起坐在第一排的还有:韦志鹏,韦敏还有蔡佳彤。船开动了,一开始,我还是兴奋的,可是我也慢慢地觉得害怕。我大声地呼唤到:“我不玩了!我不要坐在第一排!

”可是不管我怎么呼唤都没有人听到,就算是听到了别人也只会把我当成是在骗人的吧。到了下坡,我的心都要碎了,一阵阵水花溅在了我的脸上,玩完了之后我发现我的裤子湿了,可是更加气人的是别人的裤子都没有湿,我伤心的叫到:“这是什么好雨衣么”?

这时老谢跑来快乐的跟我说:“你们的水花没有溅到我!”这时我就更加的生气了,我和老谢一起跑到木桥上去,在等下一个船的到来,这时候四(4)班的人还在那呆呆的站着,结果水花把他们的衣服全弄潮了,有个人还被水花给冲倒了,我不经的笑了,气也渐渐地消了。

第5篇:关于非遗文化的介绍范文

一、道园学古录

文集共五十卷,分《在朝稿》(20卷)、《应制稿》(5卷)、《归田稿》(18卷)、《方外稿》(6卷)四编,诸篇皆收各体诗文,其中诗稿又别称《芝亭永言》。黄溍序文称为虞集亲定文集,但虞集门人李本跋则言,此书为元至正(1341)十一月李本与虞集幼子虞翁归及同门之友共同编辑,元至正年间杨椿所撰《道园遗稿序》也言为虞翁归及虞集门人所编。

李本与虞集交游甚密,虞集有《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答李本(伯宗)录诗》等相酬,由此可知李本应是虞集编写的重要参与者。但《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中序文“至元庚辰冬,临川李伯宗、黄仲律来访山中,拾残槁于敝箧,得粗可属读者二百余篇而录之,赋此以谢”及诗句“天人理一非无学,内外篇分岂自讹?只恐玄经终寂寞,空烦弥月驻山阿”等,强调李本所编文集收文二百余入篇,并分来内外篇看,似所编并非《学古录》。

在虞诗也明载文集编辑的过程,如《酬诸友编诗》之序:

闽宪克庄,以故书托文公五世孙明仲远徵鄙文,老退遗弃散逸,荷伯宗、用昭、止善、浩渊、子朂、至善及余表姪孙陈谊、予兄子丰仲、弟之婿贾熙、用昭之從子大年等十余人,寒冬连旬,日夜录之,得五十卷,亦已劳矣,赋此为谢。

此言所编文集分为五十卷,与《学古录》相同,似即指此书。李本所作《道园学古》序言:

至正元年(1341)十有一月,闽宪韩公征先生文稿本,与先生幼子翁归及同门之友编辑之,得《在朝稿》二十卷、《应制稿》六卷、《归田稿》一十八卷、《方外稿》。

此与今传本相合。再者,至正已亥(1359)眉山杨椿为《道园遗稿》所作之序,亦言《学古录》为集季子翁归及其门人所编,与李本序相符。虞集之母杨氏为衡阳官运亨通杨文中之女,杨椿即其外家后人,其言应有较高可信度。

现知《道园学古录》之版本如下:

1. 元至元元年(1335)福建刻本

此版由闽海廉访使斡玉伦徒(即斡克庄)刊行,已佚。据清人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曰:“余在京师曾得元刊本,后归冯鲁川处。十三行,行二十三字,至元元年刊于建宁”,可见此版清代仍存。

2. 元代所刻大字本

此版为刘伯温(即沙剌班)所刻,已佚。据明景泰翻元刊小字本所载叶盛跋语曰:

道园先生文集往时刘伯温所刻大字本有欧阳圭斋此序,今版已亡矣。近见昆山新刻斡克庄建本,遂于先生四世从孙吴江湜家得此序,并书一通,完诸首云。

明景泰本所载欧阳玄之序也称“太名夏台刘君伯温早岁鼓箧从公成均,及为江右肃政使者近公寓邑及裒公之有感于,将传诸梓书”。据此跋语及序,学界认为《学古录》原有刘伯温大字本,惜已佚。钱大昕即在《跋道园学古录》中明确指出刘伯温即为沙剌班:

刘伯温者名沙剌班,由宿卫起家,历监察御史,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江西肃政廉访使。尝与克庄同修辽、金、宋三史,两公皆河西人,当时所称唐兀氏也。青田刘文成公以元统元年癸酉登第,与克庄同时,恐不知者以为即文成矣。

沙剌班既与斡克庄为同时同地人,且一起编修史书,可见甚为相知。关于斡克庄刻本与沙剌班及景泰刻本之关系,静嘉堂转录皕宋楼志所引仪顾堂续跋说:

至正元年闽宪斡克庄刻于福建,至正元年江西肃政廉访使刘伯温改为大字重刻之,大字板不久即亡。

3. 明景泰七年(1456)郑达、黄士达翻元刊本

十三行二十三字,黑口,四周双边。首有至正二年欧阳玄序,次玄书札一通,札后有叶盛跋,次为景泰七年丙子昆山知县郑达序,叶盛附刊跋语。此为翻刻元小字本,并收逸文逸诗于各文体之后。国家图书馆、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四部备要·集部》、《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皆据其影印。

4. 明嘉靖四年(1525)陶谐、虞茂刻本

十三行二十三字,黑口,四周双边。此本补收逸文逸诗于各卷之中,但目录均未补入,书前后序跋均佚,此皆与景泰本不同者,已失元本之风貌。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5. 明写本

据叶德清《书林清话·明以来之钞本》,有《道园学古录》八卷,现未见藏处。

6.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武垣左印哲宗仁官署刊本

7. 清雍正二年(1724)左印哲重刊本

此本分十八卷,类集一卷,增刻一卷。上海图书馆藏。

8. 清乾隆四十年(1776)崇仁陈兆履赐书堂刊本

9. 清乾隆原刻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勤约堂补刊本

上海图书馆藏。

10. 民国整理本

载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二集,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初版,六册。

二、道园遗稿

六卷。此集为虞集从孙虞堪所补辑,至正十四(1364)年刊行。此集录古律诗七百一十七首,附以乐府,其中《道园类稿》已载者二百一九首。按虞堪之识语所言,此集为补《学古录》、《翰林珠玉》等编之遗而作,但其仍有一些作品重出于《学古录》,而重出于《翰林珠玉》者达三十三篇,恐另有他因。

现已知版本有:

1. 元至正十四年(1364)吴江金伯祥刻本

十一行二十字,黑口,左右双栏。前有至正二十年金华黄溍序,次至正已亥眉山杨椿序。卷五后有至正十四年从孙虞堪识语:“《学古录》、《翰林珠玉》已行世,虑其有所遗落,辄为蒐猎,得诗章七百余首。金君伯祥寿梓以广其传,命其子镠书以入刻,外有杂文诸赋,俟诸他日。”据《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原昭文张氏、汪氏振绮堂藏元刊本;鲍廷博不知斋也藏元本,后归黄丕烈。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傅增湘覆刻编入《蜀贤遗书十二种》;涉园陶氏影元刊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集部·元别集类》、《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等皆据此版影印。

2. 清抄本

据《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拜经楼、振绮堂、边袖石、八千卷楼藏有抄本。黄丕烈也藏有抄本,并作题识。此稿又有题作《道园续稿》。国家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藏。

三、道园类稿

全五十卷。此书鲜为人知。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有载,但未著卷数,按钱著体例,可知钱未见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未收,但《提要》在《道园遗稿》言及“裒录集之遗文者,别有《道园类稿》,以校此编,《类稿》所已载者,仅百余篇,《类稿》所未载者,尚五百余篇”,可见《总目》不载者,因其大半见于《遗稿》之故。此集篇章多有《学古录》所未收者,编次也较其为优。体例上此书删掉《方外稿》,并将《在朝稿》、《应制稿》、《归田稿》三者重新按文体依类编次,故名之“类稿”。

1. 元抚州路儒学本

九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双栏。卷首有至正六年二月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欧阳玄序,次江西廉访司牒抚州路总管府文,后官衔七行,牒后载抚州路总管詹天麟、经历黄天觉跋语。国家图书馆藏,缺卷十七至二十,以清抄本配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雍虞先生道园类稿》,据此版影印,为“中华再造善本”之一。

2. 明初复刊抚州路儒学刊本

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公司刊印《元人文集珍本丛刊》第五、六辑,1985年版。

3. 明初传抄元刻本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著录有明人钞本,亦为五十卷。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也录有明写本一种,注“存卷一至十五,廿七至三十,四十至四十五,共二十五卷”,“钤有士礼居、汪阆源藏印”。此抄本现不明藏处。

4. 清抄本

附补遗一卷,有陈琦、李昌隆、黎久序。南京图书馆藏,十六册;台湾中央图书馆藏。

四、伯生诗续编

三卷。收诗一百五十二首,《送家兄孟修还江南》等四首见于《道园学古录》,仅有《金人出塞图》重见于《翰林珠玉》,皆未见于《道园类稿》,但多见于虞堪所辑《道园遗稿》,因此学者疑虞堪曾以此书为蓝本。但据王国维所言,此书尚有《送熊太古下第》等十首为《道园遗稿》所未载。《伯生诗续编》成书于《道园遗稿》之前,但虞堪在《遗稿》之识语中并未提及此书,或虞堪并未见是书,编书时另有所据。此书曰“续编”,但未见正编之著录,或为原有正续,因故失传,或为续《道园学古录》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必当时坊贾以集负重名,故掇拾其诗数十篇,梓以射利之本耳。”

1. 后至元六年(1340)刘氏日新堂刻本

十行十五字,黑口,左右双边。目录后有至元后庚寅刘氏日新堂刊书识语: “是集乃学士晚年所作,比常作尤为得意,敬刻梓,与骚坛共之。时至元后庚辰刘氏日新堂谨识”。国家图书馆藏,为黄丕烈旧藏。此本目录原缺数页,由黄丕烈影抄。黄丕烈嗜好收藏虞集传世版本,“虞道园所制诗文极多,《道园类稿》《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翰林珠玉》《伯生诗续编》,共有五种,余次第收录皆备,然仅见者,尤在后三种。三种尤在后一种”,由此可见其对元刻《伯生诗续编》之重视。黄丕烈殁后,其藏书也陆续散出,历经辗转后,此书入藏国家图书馆。

清末,缪荃孙《艺风藏书再续记》“元刻本第二”亦著录刘氏日新堂刻本一种,其所录牌记之文与国图藏本相同,唯落款“时”作“峕”。罗振玉影印入《芸窗丛刊》之本也作“峕”,且《芸窗丛刊》本之出“[附]送程用和归”一首,但卷中并无此诗,其书法略显迟滞枯涩,不及黄本之丰润流转,似非原刻{1}。

罗振玉影印收入《芸窗丛刊》(第十册);民国十一年(1922)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收入《元四家集》;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华再造善本”丛书据之影印。

2. 明红格写本

十行十五字,标题“伯生诗后卷一”,为天一阁佚书,沈乙庵藏。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有抄本,不知为沈旧藏否。

五、翰林珠玉

六卷。卷前有目录。此书卷一为四五言古诗,卷二为七古,卷三为五律,卷四为七律,卷五为五绝,卷六为七绝,每类中归田稿诗附后。共收诗五百八十八首,其为《道园学古录》不载者三十一种,与《道园类稿》重见者三十二首,仅五七律各一首为二集皆不载。杨椿《道园遗稿序》曾言:《道园学古录》刊行后,“而湖海好事者,复辑公诗,另为一编,然与学古录所载时有得失”,傅增湘认为则指此书。《道园遗稿》所载虞集从孙虞堪识语言:“《学古录》、《翰林珠玉》已行世,虑其有所遗落,辄为蒐猎,得诗章七百余首。”此集在《道园遗稿》梓行之前。国内尚未见刻本收藏,据诸家著录,已知版本有:

1. 元孙存吾如山家墪刻本

半叶十一行二十字,大黑口,双黑鱼尾,左右双边。卷首题“新编翰林珠玉卷~”,次行题“儒学学正孙存吾如山家塾”,三行题“邵庵虞集伯生父全集”。傅增湘覆刻编入《双鉴楼刊蜀贤遗书十二种》,以沈增植藏本为底本,阙失书页据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陆氏皕宋楼本补入。台北中央图书馆、日本静嘉堂文库、内阁文库、蓬左文库藏。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本原为钱听墨、黄丕烈、陆心源等旧藏,1907年经陆树藩之手卖予日本岩崎氏。卷中钤有“黄丕烈印”、“复翁”、“白堤钱听默经眼”、“汪士钟藏”、“归安陆树声叔桐父印”等印记。卷中尚有黄丕烈手识文及自注各一款。

内阁文库藏本钤有“佐伯侯毛利高标字培松书画之印”、“昌平坂学问所”、“浅草文库”、“日本政府图书”、“钟奇斋图书记”、“松菊主人”等印记,由此可知此书曾为九州佐伯藩第八代藩主毛利高标所藏,1828年由其孙毛利高翰献给幕府,先藏于昌平坂学问所,后归入内阁文库。名古屋蓬左文库所藏为残本,存四卷,缺卷二及卷三{2}。

2. 明洪武覆刻本

日本尊经阁文库{3}。

3. 清抄本

瞿镛《铁琴铜剑楼书目》著录有旧抄本。西泠吴焯跋言:“此御儿吕氏本,雍正癸卿省试后从天盖楼得之,归绣谷亭插架。”并有雪云居士咸丰丙辰(1856)夏六月题识。丁申、丁丙《丁氏善本书志》亦载有御儿吕氏写本,目录下有“已酉秦川章氏元祐刊”一行,傅增湘指出刊语为陆心源、沈曾植藏本所无,据此推断《翰林珠玉》在元代尚别有刊本,现已失传。黄丕烈也曾购得一种,在《荛圃藏书题识》中备述甚详。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等藏。

注 释:

{1}参见黄镇伟《坊刻本》(“中国版本文化丛书”之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0-132页。

{2}日本所藏三种《翰林珠玉》之介绍参见严绍璗《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25-326页;黄仁生:《日本现藏稀见无明文集考证与提要》,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5-16页。

{3}黄仁生:《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16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