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婴幼儿保健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婴幼儿保健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婴幼儿保健知识

第1篇: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 儿童保健;家长;健康教育;关键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236-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消除危害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儿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健康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我院始终把0~3岁婴幼儿的保健工作放在首位,遵循“以保健为主、临床为辅”的方针,大力开展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从被动接受婴幼儿健康体检,到主动带婴幼儿到医院做健康体检。现将我院的具体教育措施报道如下:

1 健康教育步骤

1.1 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1.1 向新生儿家长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必要性、重要性。主要包括:眼部检查、口腔检查、听力筛查、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的检查。若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可早发现、早治疗。

1.1.2 新生儿家长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向家长发放婴幼儿营养指导书、儿童保健手册(卡),嘱其满月时到本院儿童保健科为婴幼儿体检及预防接种,使家长对儿童保健有初步的认识。

1.2 满月婴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2.1医生查看婴儿有无黄疸,对黄疸未退婴儿,要进行黄疸指数检测,若指数偏高,应延缓预防接种,积极治疗黄疸。告诉家长黄疸可影响婴儿大脑和智力发育,嘱其母亲暂停母乳喂养,给婴儿口服妈咪爱,3次/d,1支/次,5 d为一疗程。待黄疸消退后,再到医院预防接种。

1.2.2 对婴儿进行常规生长、体重、头围、前囟、心肺等检查,并为婴儿建立健康档案,将体检结果打印出来,并附本次体检的评价标准、儿童保健指导,主要包括:动作方面、语言方面、对周围环境方面、平衡膳食指南。这样家长可一目了然地知道婴儿的健康情况,并可根据其上各个方面的知道内容,在家训练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1.2.3 为了预防儿童佝偻病发生,常规指导家长给婴儿口服小儿五味赖氨酸糖浆,2次/d,2.5 ml/次;维生素AD滴剂,每晚3滴。嘱家长经常带婴儿进行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浴、日光浴和被动体操,以增强体质。

1.3 3~11个月婴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3.1 此期保健重点:合理喂养、加强日常护理和早期教养、预防疾病和意外、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定期进行健康和体格检查,以促进生长发育[3]。

1.3.2 对满3个月的婴儿常规进行智力检测,向家长介绍智力检测是对婴儿智力发展指数以及运动发展指数的检测,达标分数是90分以上,若在90分以下则再做进一步检查。到儿童保健科早教训练基地做Vojta测定,标准是7项合格,若有3项不合格,则怀疑此婴儿有中枢性协调障碍,建议家长对婴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越早越好。

1.3.3 常规对婴儿进行骨密度检查。向家长宣传它是一种无痛、在婴儿左腿胫骨处进行的骨B超检查,主要检测骨中钙的情况。如Z值在-1.0以上,则表明此婴儿缺钙,建议家长为婴儿补钙,以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

1.3.4 3~6个月内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到第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为断奶作准备。嘱家长合理添加辅食,正确选择和制作食物,如先添加米糊,再添加蛋黄、水果、蔬菜。遵循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从一种食物到多种食物的原则,循序渐进,使婴幼儿渐渐适应。

1.3.5 督促家长在婴儿1岁以前,每个月或每隔3个月对婴儿进行生长发育检查,查看生长曲线是否正常,若体重、生长未达标,应及时向家长指出,了解是喂养不当,还是血中微量元素缺乏、血铅偏高等,这些都可影响小儿食欲,导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1.4 1~3岁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4.1 此期的保健重点是保证均衡的营养、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和意外、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完成计划免疫[4]。

1.4.2 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医院应经常开展大型婴幼儿营养咨询活动、儿童营养专家讲课,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进食特点,现场示范指导家长掌握食物的搭配、合理的喂养方法和技巧,教育家长自己要注意不挑食、不偏食,为儿童树立好榜样。

1.4.3 幼儿期是小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教会小儿说话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因而家长要多和小儿说话,认真回答小儿提出的问题。对于不喜欢说话的小儿,建议家长带其到我院早教基地,由专业早教老师来训练小儿说话,效果理想。

1.4.4 教育家长定期带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可用软毛牙刷刷牙,尽量少吃糖果,以预防龋齿。

2 健康教育方式

2.1语言教育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医护人员对于婴幼儿家长提出的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要一一耐心地进行解答,使家长了解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并习惯性、经常性地进行儿童保健。另外,我院坚持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同步进行,婴幼儿到医院接受预防接种时,应先接受医生的健康检查,发现生长发育不良时,及时向家长提出,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2.2书面教育

向家长发放儿童保健手册(卡),其上有儿童保健的项目介绍,可提醒家长带婴幼儿进行儿童保健。在显眼的地方放置健康教育处方笺,向家长宣传通俗易懂的儿童保健知识,如“新生儿疾病筛查须知”,“重视孩子就餐环境、培养良好进食习惯”,“积极行动预防儿童铅中毒”等,这样家长在婴幼儿日常生活中可依照书面说明去做。

2.3 形象化教育

儿童保健科门诊走廊、室内墙上悬挂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内容有母乳喂养的优点、预防接种须知、实行早期教育挖掘儿童潜能等,以增加婴幼儿家长的保健知识。

2.4 电化教育

利用电视、VCD在儿童保健科门诊每天按时播放婴幼儿喂养方法、婴儿操和儿童早教节目内容。

2.5 电话教育

在儿童保健科门诊专门设立健康宝贝热线电话,通过电话回答求询者提出的健康知识、卫生保健、心理等问题,由于此方式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5],在传播儿童保健知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6 社会性教育

医院经常开展大型婴幼儿营养咨询活动,利用家长带婴幼儿参加活动的机会,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为婴幼儿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7 健康教育大课堂

儿童保健科专家定期为婴幼儿家长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儿童喂养方面的知识,并现场示范,教家长怎样进行食物的搭配,受到婴幼儿家长的欢迎。

3 结果

3.1 家长高度重视

通过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的重视。据统计,来医院进行儿童保健的婴幼儿,从2002年的60%,上升到2008年的95%。

3.2 拓宽了儿童保健内容

几乎所有在本院出生的婴幼儿,都能在家长的带领下按时到医院做儿童保健。医院的保健项目,由原来的生长发育监测,发展到现在的智力检测、骨密度检查、Vojtai测定、营养指导、婴幼儿早教等。

3.3 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测起到了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诊断治疗,儿童营养不良、小儿佝偻病等的预防治疗,减少了儿童患病率,降低了死亡率,促进了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了21世纪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实现。

4 讨论

4.1 坚持对婴幼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只有家长的保健意识提高了,才能带婴幼儿到医院儿童保健科接受儿童保健服务,医院的儿童保健项目才能得以实施。

4.2搞好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关键是健康教育方法要多样化

医护人员可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传授儿童保健技术,特别是医护人员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4.3 我院始终坚持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同步进行

这样可使家长在节约重复来医院时间的同时,接受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学习保健知识,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全面检查,使婴幼儿的一些疾病得到了早发现、早治疗。建议可以在综合性医院推广我院的方法,以确保每位婴幼儿都能接受儿童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2]胡伟民.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计划[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

[3]崔焱.儿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36

第2篇: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  婴幼儿;保健服务;需求

婴幼儿期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保健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儿童潜能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关系其一生的发展。近年来,婴幼儿保健引起了家长、保健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当代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有何新的需求,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随机抽取300名3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随机抽取辖区0~岁、1~岁、2~3岁儿童各100名,对其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其中0~岁儿童家长98名、1~岁儿童家长96名、2~3岁儿童家长95名。

1.2 方法

调查问卷进行统一设计,在儿童保健门诊对所抽取的儿童家长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员统一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当场校对。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

3组家长明显重视智能发育评价,0~1岁(87.76%)、1~2岁(88.54%)、2~3岁(87.37%)各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喂养知识和体格发育测评的需求<2岁的儿童家长关注明显高于大于2岁儿童的家长关注程度(p<0.05);婴幼儿按摩、抚触项目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下降(p<0.01)。儿童心理发育测评及咨询方面大于1岁儿童的家长有明显的需求(p<0.01)。见表1。表1 3组对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例

2.2 儿童保健服务时间的需求

0~岁组儿童的家长选择预约时间保健的明显高于其他保健时间(p<0.01)。1~岁和2~3岁组儿童家长选择周六、日和预约时间的明显高于周一至周五的保健时间(p<0.05)。见表2。

表2 儿童保健服务时间的需求

3 讨论

通过此次调查的结果,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保健知识的丰富,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营养好,身体壮,已经向智能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等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项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要转变观念,转变服务模式,及时调整业务范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科学研究证明早期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在生理、生化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2]。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3]。正是基于对这一点有了逐步的认识,家长对智能发育、早期教育和儿童心理发育呈现很高的需求,针对此种情况,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也应进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拓展,在原来单纯体格检查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早期教育和心理发育测评等项目,把智能发育测评和早期教育等项目作为儿童保健的常规服务项目,满足婴幼儿家长的需求,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会岩,马敏,左利红.2003年河北省妇幼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7742776.

第3篇: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 产后; 家庭访视; 母乳喂养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100

母乳喂养直接关系婴幼儿生长发育,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母乳喂养率趋于下降。影响因素: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宣教工作不够深入;出现问题指导不及时,降低产妇母乳喂养信心;错误认可配方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明显促进作用[1] 。本文对265例住院分娩健康产妇分组进行不同次数产后家庭访视,研究其对4~6月母乳喂养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9月31日-2012年3月31日共5个年度和2012年前半年度社区内无母乳喂养禁忌的265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避免时代认知不同每一年度均分为三组:第一组93例,年龄24~35岁,平均28.8岁,平均体重(59.92±8.97)kg;第二组87例,年龄24~34岁,平均26.4岁,平均体重(59.42±9.01)kg;第三组85例,年龄23~32岁,平均27.4岁,平均体重(60.11±8.87)kg;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 第一组93例产妇经沟通后全部分别在出院后3~7 d和14 d内各接受一次产后家庭访视,妇幼保健医师每次提褥期保健知识,重点为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并观察母乳喂养全过程各一次,分析母乳是否充足,针对具体情况可给予家属及产妇心理指导各一次,必要时给予产妇方药通乳丹和饮食指导,改善乳汁分泌[2];第二组87例产妇经沟通后全部在出院后14 d内接受一次产后家庭访视,妇幼保健医师提褥期保健知识,重点为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并观察母乳喂养全过程一次,分析母乳是否充足,不足者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家属及产妇心理指导,必要时给予产妇方药通乳丹和饮食指导,改善乳汁分泌;第三组未进行产后家庭访视。三组均在4~6月母乳喂养调查期经儿保门诊或电话访视产妇本人对获得喂养方式的统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率的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第一组4~6月纯母乳喂养率95.7%(89/93),第二组4~6月纯母乳喂养率82.8%(72/87),第三组4~6月纯母乳喂养率71.8%(6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后6个月内充足的母乳所含营养可保证出生后4~6月婴幼儿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此期间母乳含有丰富的分泌型SIgA,增强婴幼儿抗病能力;母乳中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及乳糖的成分也较高,有利于新生儿脑生长,促进智力发育;增强母婴感情,促使产后恢复[3]。本文研究对象均为住院分娩产妇,因我国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分娩医院普遍只顾及到孕产妇住院期间医疗安全因素,无过多精力关注母乳喂养细节情况,仅简单告知,往往是产妇和家属不得要领,以致出院时仍不能建立良好母乳喂养观念和正确方法,从而导致纯母乳喂养失败。

产后家庭访视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妇幼保健医师上门服务,可全面详细了解到产妇及家属的具体情况,为产妇提褥期保健知识,并重点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指导,仔细观察母乳喂养全过程,分析母乳是否充足,针对具体情况可给予产妇及家属心理疏导和一些错误观点的纠正,最大程度消除母乳喂养不利因素,必要时给予产妇方药通乳丹和饮食指导,改善乳汁分泌,以保证纯母乳喂养[4]。本试验中,妇幼保健医师每次访视时均提褥期保健知识,重点为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并观察母乳喂养全过程各一次,分析母乳是否充足,针对具体情况可给予家属及产妇心理指导各一次,必要时给予产妇汤药和饮食指导,改善乳汁分泌。据此,并在4~6月时统计各组母乳喂养率,第一组4~6月母乳喂养率95.7%,第二组4~6月母乳喂养率82.8%,第三组4~6月母乳喂养率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加强产后家庭访视可显著提高4~6月母乳喂养率,保证母婴健康,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苏敏.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新进展[J].当代医学,2009,15(25):12-13.

[2] 贺志光.中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5- 126.

[3] 左启华.儿科学[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2-33.

第4篇: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R30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86-02

为了解我区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的服务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拓展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现对儿保门诊就诊的婴儿家长进行儿童保健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2010年1月1日~20010年12月31日到我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和游泳的婴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方法:由就诊家长自愿填写调查表,派专人收集。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180份。资料入机,利用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内容:婴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儿保知识掌握程度、儿保健康教育覆盖需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调查婴幼儿男女比例为1.12:1,年龄分布:42天婴儿占66%,3个月婴儿占15.2%,6个月婴儿占8%,8个月婴儿占6%,12个月龄占4.8%。家长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以下为45%,大专占32%,本科及以上占23%。

2.2 儿保知识掌握程度

①婴儿常见病知识掌握程度:知道佝偻病为婴幼儿常见病占45%,VD服用合理占62%,每天晒太阳超过1小时占56%,合理补钙占46%。知道辅食添加及时合理可预防贫血占48%,认为贫血可影响婴儿体格和智力发育占62%。

②婴儿喂养和辅食添加:能按需哺乳占72%,辅食添加过早占33%,4~6个月添加占51%,6个月以后添加占16%。辅食添加合理者占58%,盲目添加辅食占42%。

③早期教养知识:认为游泳抚触可促进婴儿体格和智力发育占48%,通过跟踪体检和指导训练可促进婴儿大运动、认知、语言、精细动作和认知交往者占75%。

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网络、电视占57%,宣传单、册占33%,育儿知识讲座占8%,门诊咨询占2%。

2.3 家长对儿保门诊健康教育的服务需求:早期教育服务需求占72%,婴儿喂养和辅食添加占66%,常见病咨询占56%,心理行为咨询占22%,婴儿护理知识占32%。

3 讨论

3.1 婴儿家长在早期教养方面知识欠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子女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方面的需求日益明显,经过调查发现,婴儿家长对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的需求排在第一位,这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相吻合,且婴儿家长学历越高,对早期教育的需求越迫切。提示今后的健康教育内容要注重增加有关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的知识,并开办早期教育门诊,以满足儿童家长的保健服务需求。

3.2 婴儿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困惑还是婴儿喂养和辅食添加知识,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喂养,保持营养均衡,以减少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这与家长所掌握的儿保知识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发生的主要原因已不再是营养物质贫乏,而是家长的喂养知识和喂养行为不当。家长营养知识愈丰富,婴儿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率也愈低。

3.3 常见病防治不再是健康教育需求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已经不是婴儿家长关注的主要疾病,婴幼儿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等非感染性疾病却成为婴儿常见病关注和防治的重点。

3.4 心理咨询和护理知识不是婴儿家长健康教育的侧重,这与社会多渠道普及育儿知识有关,而心理行为问题在婴儿期出现较少,未曾引起家长关注。

3.5 本次调查65%的家长为专科以上学历,对孩子的养育非常关心,且家长文化程度与健康教育需求成正比,文化程度偏低的婴儿家长对健康教育需求相对偏低。只有家长接受了科学合理的儿童保健知识,才能配合保健部门开展早期教育、健康教育讲座等服务项目,从根本上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本次调查显示只有8%的家长从育儿知识讲座中获取儿保知识,说明育儿讲座举办较少,提示保健部门应向家长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讲座机会,普及儿童保健知识。

参考文献

[1] :1周惠联、游春华 儿童保健门诊的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6):418-419.

[2] 田立新 美国政府加强儿童早期教育计划-“良好开端、聪明成长”项目.基础教育参考,2006,(07).

第5篇: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32―01

呼伦贝尔盟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是我国现有的人口数量最少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县级),其中鄂温克族人口25768人,鄂伦春3365人,达斡尔族69331人,我们把这三个少数民族为三少民族。这三个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的数量就少的屈指可数了。由于这三个少数民族都聚集居在便将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受旧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他们刚刚从游牧、狩猎、农耕的 半原始社会状态直接进入了21世纪,党的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卫生工作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妇幼保健工作被各级政府提到来的议事日程上来,在三个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健康教育起到了促进和拉动作用,为三少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健康教育宣传是怎么样开展的?对促进三少民族地区的妇女儿童的健康起到了什么样的战略作用?我们在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中以宣传党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在群众中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加强了等级医院和爱婴医院的业务培训,加强了孕产妇和婴幼儿的两个系统管理,在健康教育宣传中,我们广泛的宣传了高危与产妇的专案管理,普及新法接生,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建立妇幼卫生工作三级网,开展生命监测的宣教工作,为基层编辑妇幼卫生报,母婴保健法宣传画册,妇女五期保健,儿童保健,心里卫生咨询,健康教育致读者一封信,健康处方,性教育等资料3万于份。

对基层的健康教育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妇幼保健专业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两个方面,专业知识包括妇女保健知识和理论,技能培训包括文字编辑、摄影、报刊编辑、宣传板的制作,板报的设计,简单的绘画技能等。这些培训工作的开展,对促进三少民族地区的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三少民族地区的妇女保健所建立了宣教待产室,播放健康教育电视片,电视录像片包括:青春期保健,围产保健,更年期保健,婚前检查,遗传咨询与优生,计划免疫,儿童保健与心里卫生,计划生育。在妇产科曾设了孕产妇保健的电视录像,播放的内容包括围产期保健和产褥保健,母乳喂养。儿科和儿童保健科病房为小患者播放动画片或为家长播放儿童保健知识。各科室都备有健康教育宣传单,宣传册,自编的妇幼卫生报。制作了固定式健康教育宣传板,宣传的内容包括:用药小知识,妇幼保健,母婴保健法,婚前检查,计划免疫,口腔保健,儿童眼保健,龋齿的防治,四病防治,生长发育的监测等,并结合节假日走上街头向广大的群众宣传医疗保健知识。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开展对促进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儿童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防御屏障作用,对哦《母婴保健法》的贯彻执行,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监测与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两个系统管理起到了战略性的促进和拉动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妇幼保健,建立专科保健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确实提高了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为三少民族地区的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身也促进了健康教育工作自身的发展。

在山少民族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中,我们按照“把保健的方法交割群众的原则,坚持按照治病不如防病,保健有限与临床,计划免疫先行,医疗作为后盾保障健康”的方针,开展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把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不断的提高和将强健康教务宣传工作的水平,提高健康教育人员的自身素质,开展好三少民族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面对21世纪的跳转充分的利用各种先进的手段,促进三少民族地区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的提高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充分的利用这三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资源和妇幼卫生工作三级网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并通过健康教育公开信,健康教育入户卡,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把健康的方式交给群众,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在基层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宣传,结合社区服务,利用村、镇、旗(县级)的医院,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宣传健康教育。

第6篇: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以2007年1月至今我院开展健康教育以来,出生后就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家长按计划每天进行健康训练,定期做健康指导、按时做健康体检、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家长据自己小儿特点及时予以健康行为。结果显示此组小儿发病率、病死率明显下降,体质明显优于任其发展的同龄儿。且根据门诊每天登记就诊人数统计显示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婴幼儿门诊量呈逐年成倍递增趋势。

[关键词]健康教育;婴幼儿;生长发育

婴幼儿是人生的基础阶段,此期的婴幼儿经历长身体和器官完善的过程。正常幼儿均依照预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成长,但生长发育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婴幼儿所表现的生长发育方式可有差异性,由于受许多因素如遗传、外界等基本因素的影响所表现的生长发育方式各不相同。虽然,遗传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潜力,而外界因素却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水平。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危险的行为,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促使人们合理应用这些服务,〔1〕更好地培育自己的孩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收到满意的效果。

1.健康教育具备的条件

1.1环境方面给病人创造一个宽敞干净整洁安静的就医环境,通过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家长心情舒畅,分散小儿注意力,缓解小儿恐惧情绪,消除小儿的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建立家庭式就诊环境,实施特色化服务,缩短医院与家庭的差距,为就诊小儿及其家长创造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环境,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

1.2护士要求提高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护士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公关法律等科学知识,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解释工作中审时度势,通俗易懂,表情自然,举止高雅大方〔2〕。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理念。不但要培养护士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采取人性化服务,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尊重病人合法权益首先要从病人角度考虑问题、忠实履行告知义务,从而真正让病人满意、乐于接受、充分调动家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养成关心病人,从点滴做起实实在在为病人着想,要摸透病人的心理要求,做到细节到位的服务,赢得病人的信任,达到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和病人满意度的效果。要有主动服务意识,做到主动帮助、主动介绍、主动征求、主动反馈。还要有热情为病人服务多做解释宣教工作,做到有爱心、热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尽力为病人排忧解难,使健康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1.3健康教育的对象对就诊的婴幼儿来说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小儿,很明显它还包括婴幼儿的整个随诊家长及陪诊人员,这就有性别、年龄、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区别,依照健康对象又存在着知识结构水平的差异,故应因人而制宜。

2.我科对小儿生长发育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2.1科学的饮食教育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促使小儿身高增长速度提高,尤其在出生第一年生长发育最快时期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意识到小儿生长同科学喂养紧密相关。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改变饮食单调,纠正小儿吮指头、吮玩具、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我们通过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早期发现微量元素缺乏,指导家长正确喂养,确保小儿健康成长。

2.2智能教育早期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并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我科把候诊室建立了娱乐场所,物品摆放以家庭化为原则,墙板面张贴生动形象的卡通图片,墙壁挂满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气球、彩带花束等,有专人与儿童做游戏,组织讲故事,绘画、手工制作等,使整个候诊区变得自然、活泼、充满童趣。安排护士与家长互动,解决小儿易动难题,开展亲子同乐活动,对表现好、勇敢的小儿当场赠送小礼品,以示鼓励。

2.3心理教育小于三岁的婴儿语言滞后,很难表达自己的需要,要满足每个孩子个性的心理需求和对亲情的渴望,应该让他们感受关爱,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心理疏导天性胆怯潜意识压抑自己的小儿,父母的言行教育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父母不仅要注重说话教导,以身作则,更要注重平常言行潜移地用自己的良好言行熏陶孩子。给予孩子一种认可和鼓励,让孩子体验父母的浓浓爱意。孩子有不良行为时,教育父母要以摇头微笑着善意制止的方式来处理。

2.4用药教育护士在医生开出处方后主动指明取药方向,如有行动不便者主动协助患者取药,再取回药后核对无误要向家长介绍用药知识,告知用药注意事项,提醒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杜绝泛滥用药,指导家长如何防病治病,提倡食物疗法。

2.5睡眠教育了解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夜间22-24点,家长培养小儿一出生就培养独自入睡的习惯,从小养成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及正确的睡眠姿势,纠正宝宝含着开灯睡等坏习惯,告知家长改变人体昼明夜晚的自然规律,会影响生长激素在夜间的分泌高峰。同时没有规律的进食方式可以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呼吸不畅甚至可以引起窒息等危害。

2.6预防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疾病和保健知识的教育做为一名护士发挥自己的语言技巧,帮助家长获得照看小儿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对小儿进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疏导。教育家长密切关注小儿生长态势,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擅自采取为孩子服用补品的方法,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治。

3.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样化

3.1口头语言教育在儿科门诊候诊大厅内,每天就诊高峰时间人流量多时,由分诊护士根据年龄段、病种以及疾病的轻重缓急归类,由专科护士进行群体宣教有关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等有关儿科疾病的一般知识,如何预防疾病的措施,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知识,并解答候诊家长提出的有关疾病及健康方面的咨询。与小儿家长交流时,说话态度要自然、有礼貌,一言一行要从尊重爱护病人的角度出发,尽量避免使用其听不懂的医学术语,使家长感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能乐于静下心来倾听和接受。充分利用候诊的窗口平台,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及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能力,使人们自觉健康要从娃娃抓起,动员全民重视小儿生长发育势在必行。

3.2小组行为指导教育在候诊大厅建立了婴儿抚触按摩指导中心,室内摆放VCD、电视机等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有利于母婴心情放松。针对0-1岁的就诊小儿由专业护士用模具现场动作示范指导就诊者学习对自己的宝宝如何进行抚触,以促进早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操作者充满爱意地边操作边讲解,告知家长在喂奶后一小时后,小儿清醒且不烦躁时进行,抚触顺序及与宝宝如何作眼神交流,如何运用“宝宝乖”等语言进行感情交流,建立随诊卡。抓住健康主题,通过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图片、刻制磁盘、门诊大厅建立墙版、举办有关知识学习班,周末电视专家讲座,循环播放。寓教于乐,还可以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传授经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以获得最佳效果。这样不仅缓解人多难题又改善了我院的门诊工作质量。

3.3候诊大厅建立了医疗信息多媒体服务系统在大厅电子显示屏幕上循环播放医疗讯息,根据季节性发病的规律,及时播放小儿预防保健方面的信息,提醒市民按时接种各种卡介苗等,同时介绍我院新设备、新技术、新业务,普及医学常识。

3.4实施电话回访,设立电话热线服务我院设立了儿童保健服务中心每日派专人到产科病区登记出院患者资料,从患者恢复情况、饮食、服药和康复指导等与病情有关的各方面进行电话回访,征求对方意见,并开设24小时在线服务,随时为就诊者答疑解难,为患者再次复诊预约专家,这样大大方便了患者就诊,缩短了候诊时间,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4.健康教育的意义

医院利用门诊家长候诊、等待检查结果、治疗期间等空闲时间,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必要的育儿知识和技能,针对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指导家长改变不卫生、不良的生活方式,以便更好的培育下一代。使家长了解促进健康和减少疾病的相关知识,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懂得健康意味着少生病,减少医患纠纷,降低保健费用,增强家长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水准不断的提高,让患者既得到疾病治疗,又掌握了健康保健知识;既提高了全民健康保健意识,促进人类身体健康;既有利于医院的自身发展,又提高医院综合素质和水平,从而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与医与己两相宜,何乐不为。

参考文献:

第7篇: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体检;佝偻病;小儿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97-0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小儿机体内维生素D不足从而导致钙、磷代谢出现紊乱,从而引起正在生长着的骨组织以及骨干骺端矿化不全而导致的以骨骼病变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的慢性营养性疾病[1]。小儿机体缺乏维生素D除了能够引起机体内的钙磷代谢异常之外,还可能影响机体的其他组织器官,从而造成机体运动发育迟缓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佝偻病及其相关疾病的一个重要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门诊健康体检的3个月~3岁小儿资料,探讨分析儿童体检筛查小儿佝偻病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至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个月~3岁儿童9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503例、女孩481例。

1.2 方法

对我院门诊医师进行统一培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第七版)中相关标准进行诊断。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方法:取小儿手指末梢血30μl,实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测定BALP的活性,实用试剂盒购于北京高山药业公司,将BALP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表示,结果采取X2检验,以P

3 讨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一种严重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临床儿科医务工作者一直非常关心以及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佝偻病的早期诊断,由于该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以及儿童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单纯依靠儿童的临床表现不易做出正确的诊断,容易发生误诊、漏诊,从而造成了治疗的延误。同时血磷、血钙检测室容易受到机体内的代谢调节所影响,一般血磷、血钙检测改变不明显,因此对小儿早期佝偻病的诊断意义不大。近些年来,城市地区婴幼儿患佝偻病的概率有所升高,表明婴幼儿患佝偻病的病因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营养不良所造成的,而与多种因素均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出生后采取母乳喂养的婴儿较以前明显减少,而采取母乳喂养正是预防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项有效的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在一些大城市当中,由于家长对于喂养知识的缺乏,在对婴幼儿添加辅食的时候十分重视加入高蛋白、高热量以及高糖的食物,但是对于维生素D以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的摄入却不受重视。此外婴幼儿日照不足也是造成婴幼儿发病的原因,由于紫外线不能够透过玻璃,婴幼儿长期待在室内而不外出活动,使得体内内源性的维生素D生成不足;同时大城市当中的高大建筑物将日光遮挡,并且大气中的污染如尘埃、烟雾等同样可吸收部分紫外线;此外由于气候的影响,例如在冬季由于日照较短且紫外线较弱,使婴幼儿体内的内源性维生素生成造成影响[2]。

在本次筛查结果中,共筛查小儿984例,其中确诊为小儿佝偻病203例,患病率为20.63%,与部分国内报道相似,与部分报道不同[3-4],这可能是由于筛查地区的不同所造成的,报道显示,南北差异对于小儿佝偻病的发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不同性别患病率比较上,男女孩患病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年龄比较上,3个月~2岁儿童其患佝偻病的概率显著高于2~3岁儿童(P

总而言之,儿童体检运用骨碱性磷酸酶诊断小儿佝偻病具有着重要的价值,此外应大力宣传儿童的保健知识,鼓励儿童增加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沈春燕, 王云芳, 王正良, 等. 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在小儿佝偻病筛查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3, 28(5): 429-429.

[2] 胡亚美, 江载芳主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65-70.

第8篇: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妇产科(高丽颖) 对孕期接受围生期知识教育及未接受围生期知识教育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时的状况,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期患病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了解围生期知识教育与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关系,通过围生期保健知识教育,提高产前保健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合理处理和干预,尽可能降低新生儿患病率、致残率及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7年7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及出生的活产儿共286例,在孕期接受围生期知识教育的198例为教育组,未受教育的88例为未教育组。教育组有妊娠高血压疾病2例,未教育组有轻度妊娠高血压疾病1例,前置胎盘和过期妊娠各1例,2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方法:教育组孕妇于孕16周起由妇产科门诊人员建立孕妇保健卡,定期做产前检查,发放教育资料,接受系统围生期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教育,经3~6次课程知识讲座、培训,并指导做好乳房护理、孕期营养、保健及胎教等。对照组因各种原因未进行系统的围生期知识教育或产前临时来本院分娩者。产后的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及新生儿保健措施2组情况相同,由儿科门诊人员对新生儿出生情况建卡、登记、阿氏评分,由儿科和儿保科人员对1月内健康情况进行产后访视、登记,了解新生儿期患病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不对2组对象和调查人员进行暗示或进行特定目的之说明。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3.统计学处理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果

出生时异常以新生儿窒息为主,新生儿疾病以新生儿腹泻为主,其次为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肺炎;未教育组出生异常和新生儿疾病比例均高于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3,χ22=3.98,P0.05)。

讨论

本组观察显示,对孕妇进行围生期保健知识教育,可明显降低出生异常比例及新生儿期患病比例,本文2组出生异常比例及新生儿期患病比例分别为4.54 %(13/286)和5.59 %(16/286),与同期类似报道相近[1],但接受围生期保健知识教育组二者的比例分别为1.75 %(5/286)和2.45 %(7/286)而未接受教育组分别为2.79 %( 8/286)和3.15%(9 /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未教育组出生时异常情况多因未接受围生期知识教育,未行产前定期检查,而出现本来可避免先天畸形儿出生的的情况。教育组5例出生异常全部为轻度窒息,原因为脐带脱垂、绕颈和打结所致,未教育组有6例为窒息,其原因除脐带异常外,还有因羊水早破时间过长、羊水过多、过期产、宫内发育迟缓、臀位,有些本可经产前检查发现,及时合理处理,而只因临时入院分娩而致;未教育组1例头颅血肿(因使用产钳所致),1例畸形(为尿道下裂,产前未能查出)。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接受良好的保健措施,产后母、儿均无异常。表2 2组新生儿异常和疾病种类

剖宫产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教育组剖宫产为择期剖宫产,而未教育组多为临时入院分娩所采取的临时决定。母乳喂养率在1月内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际比例仍以接受教育组高于未教育组,在今后的育儿保健中母乳喂养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明显。

接受系统的围生期保健知识教育,可大大提高自身保健意识,提高保健知识水平,自觉地坚持定期的产前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及时合理的处理,提高母乳喂养率[2],从而,降低新生儿及儿童患病率,大大提高婴幼儿的健康状况,提高人类素质。

参考文献

1单晓光,何书香,徐柏荣.新生儿出生时的健康状况与新生儿疾病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1997,8(1):38.

第9篇: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

在冬季里,许多年轻的父母惟恐孩子着凉感冒,往往会给婴儿包裹得很厚,有时甚至还要加上热水袋、电热毯等;加之冬季房间门窗关闭,室温较高,这使得婴儿如同生活在高热的夏季环境中,体温会逐渐上升,等父母发现时,孩子已处于高热状态,这样便形成了冬季特有的“中暑”现象。

这种严寒里婴儿发生的“中暑”,医学上称之为婴儿闷热综合征,多见于2-10个月大的婴儿。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往往来势汹涌,病前患儿都有穿着厚衣或被包裹闷捂等保暖过度的情况。患儿发热初期即为高热,体温可高达41℃-42℃,全身大汗淋漓如水洗,还会出现抽搐、大量水样或血水样稀便、吐奶、脱水等症状,重则可发生昏迷、休克。此外,有不少患儿因持续高热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大脑受损,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婴幼儿冬季易发生“中暑”的原因,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排汗和散热的功能弱,以及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差有关。此外,婴儿本身产热量大且散热较为缓慢,当其被包裹得过暖时,被窝的温度会逐渐上升,当温度超过34℃时,婴儿就会因高热而大量出汗,结果导致体液大量丢失,造成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脑缺氧和脑水肿等一系列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