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花艺景观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花艺景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花艺景观设计

第1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景观规划;人性化;可识别性;规划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景观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其摒弃单纯的几何构图与生冷的景观要素罗列,力图建立一种人与环境景观之间的的互动性极强的平衡关系。人性化景观设计利用现实的场地与自然基础,科学地构建起适合人类发展与土地诉求的人性化景观系统。

1社区景观规划人性化理念的表达

1.1自然生境修复与改善

人性化景观设计利用现实的城市与自然基础,科学地构建起适合城市发展与土地诉求的新景观系统。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改造粗糙的景观界面,修复和保护未能实际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建立起安全的生态格局和多元的体验体系的“生长型社区”,满足人们对理想居住模型的诉求,建立起安全的景观生态格局。

1.2行为学与心理学的尊重

景观环境塑造是以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作为思考点,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运用行为学和心理学原理,研究使用者外显行为的产生与环境互动关系及心理特征,为使用者提供生态的、可亲近的景观空间。编织社区体验的新载体,建立一个有序列层次的空间体验界面,期盼营造出舒适且温馨的气氛。

1.3设计立意融合地域特色

完整性的延续场地的历史记忆,使该地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并产生时空上的延续。从历史传统、文化习惯等人文因素考虑,结合良好生态的城市资源,保留场地的自然基底,立足场地的空间落差,打破绿化阻隔的客观存在,缩小使用者与自然、地域之间的距离,使构成景观诸因素,为使用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环境,以满足因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2社区景观人文性设计原则

2.1创造宜人的景观尺度

主张创造宜人、有情趣的小尺度环境空间,便于社区景观被使用者接受。强调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统一等原则的运用,体现出一定的视觉形式审美特点,使道路、广场、建筑、设施等与绿地交错分割,充分发挥点、线、面等构成要素的造型作用,勾勒出明确的平面形态轮廓,表现出细腻、轻巧的视觉美感布局形式。

2.2增强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是指使用者对环境形象具有可以辨认性。具有可识别性的清晰、明了的环境形象易于被使用者识别、理解与记忆,并可以促进使用者美好的情感体验。在空间实体上,特征鲜明的环境形象是可识别的基础。

2.3兼顾公平,满足弱势群体的使用功能

解决好人车的分流,每组住宅都能作到人的活动空间和机动车行驶空间适当分离,让残疾人和正常居民一样得到公平、平等的生活待遇,减少车辆等外来噪音与安全的干扰。设计细节人性化的感受为主导,材料、灯具、室外家具等景观小品设计依托于生态、简约和舒适的人文意志。尝试以一种科学的设计方式,解决弱势群体与空间场地关系的需求与矛盾,建立起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3社区人性化景观要素构成

3.1社区基础形态的划分

3.1.1景观空间格局的梳理

社区一般是由三至四个住宅组团、小区中心绿地以及相应的配套公共设施组成。三者的不同规划形式,便形成不同的规划形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社区属性,创造出景观效果好,易于接受的布局形式,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使用要求与心理功能。

3.1.2景观节点的定义

对场地现有的状况采用梳理和保留的设计手段,同时在其中巧妙地植入退台驳岸、自行车漫游道、康体步道及读书休闲等景观体验区场所,编织起社区、景观要素、生态基底及人文活动的系统性环境氛围。实现三者的合理诉求,创造出一种具有新型体验与形象模式的现代生态细腻的景观环境。

园林空间中的立体造型是空间的主体内容,也是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其造型多样化从视觉审美及艺术性角度而言,首先要与周围环境的风格相吻合统一,其次要具备自身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其在视觉流程上与周围景观产生先后次序,在比例、形式等构成方面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空间的不同尺度传达不同的空间体验感。小尺度适和舒适宜人的亲密空间,大尺度空间则气势壮阔、感染力强,令人肃然起敬。

3.2动态的交通组织

社区主路是道路的骨架,综合考量人车分流、道路通行的可达性与居住区的基本消防要求。道路线条保证“通而不畅”,切忌畅通无阻,并防止外界车辆任意穿行。通常采用折线形、曲线形、环行形。主路宽度应容纳两辆机动车对开,路边可设单边人行路且不必过宽,支路为组团道路可设计成通过式,也可以设计成尽端式。人车分流为主,人车合流为辅。

车行流线将场地划分成极有弹性的“组团式”结构,为充分共享的公共景观系统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且出入口的设定与交通流线的组织,不可避免的为集中的活动区、社区公园和中心广场的设计提供暗示。

3.3生态的绿化配置

立足生态的自然本底,构筑新美学下的艺术性自然景观空间。在自然地基础上,对生态植被进行调整和疏导,社区绿化应以改善环境为中心,优化或重新组织居住区的风道和生态走廊,注重背阴和向阳区域的有区别的利用。形成生态自然、精致有序的植被群落新景象。景观植物实现改善空气、简单满足视觉感观的要求,更贴近于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便利,更为实惠的生活方式。注重绿量,以树木为主,草坪为副,植物应多选取低养护、常绿、少毒害的品种,种植方式多取自然,忌平淡,应疏密相分、大小相映,宅与宅、组团与组团之间,各有侧重,强调可识别性和领域感。

3.4特色基础设施的设置

细节处理上,更注重物体的细节体量以及布局空间的相互联系。社区地面铺装多采用经济、环保材料,各组团院落采用了大量几何形体以及现代感极强的如钢板、花岗岩、混凝土等材料形成的构筑物,很好地配合了建筑的风格,外形和质感。构筑物的设置不是简单摆设,而是要做到自然,试图渲染艺术与活力的场所氛围。全面考虑到空间、植物配置、铺装等多方面因素,把握好尺度。

同建筑一样,每个社区的小品都要有自己的风格,而且社区内部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形式、色彩、材质等方面相协调、呼应。服务设施要装饰化、小品化,突出实用价值的同时,又必须具有艺术性。

4结语

人性化社区的景观环境建设上打破传统的误区,实现具有正确与科学价值体系的景观系统。强调以人为本,有效地整合、编织资源环境,形成系统的人性化景观设计方式。注重设计本质的追求,不停留在一个固有的设计和美学思维下去繁衍或复制,立足与创新,用时代的、合理有效的设计理念去实现每一个高效、美妙的作品产生。

参考文献:

第2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八景;都市景观主义;沙湖十六景;武汉八景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这是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荷尔德林在其著名诗篇《人,诗意的栖居》中的经典名句,后来哲学家海德格尔借诠释他的诗来解读存在主义,又以存在的维度来解读诗,最终他把 “人、天、地”与“神”组合成了四重的世界,人,诗意栖居于其中。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如何诗意地栖居了吗?我们还不知道。或许是我们曾经是很清楚地知道,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自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以来,“诗意栖居”已与我们渐行渐远。其实,早在千年以前,中国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历代先贤追求诗意栖居的影子,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古代许多城镇(聚落)的“八景”。

究竟何谓“八景”?“八景”的实质又是什么?“八景”又是如何体现着古人先贤们“诗意栖居”?所谓“八景”,是对一个地方典型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统称,一般以八项最具地方特色的景观组成,并以四字命名。在我国历史上的很多地方,大到一个地域、一个城市,小到一个村镇、一座寺庙,甚至一个家族,都多有“八景”之说。例如,北宋宋迪的“潇湘八景”①组画,被学界普遍认为是“八景”的滥觞。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此有所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自宋迪开启“八景”文化先河以来,中国不少城市、村镇涌现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八景”实例,其中著名的有北京以“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为代表的“燕京八景”,有南京以“钟阜祥云”、“石城霁雪”、“龙江夜雨”、“白鹭晴波”、“乌衣夕照”、“秦淮渔笛”为代表的“金陵八景”,还有洛阳八景、杭州八景、长安八景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西湖十景”,包括“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双峰插云”、“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南屏晚钟”、“雷锋夕照”,这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和祝穆的《方舆胜览》中均有记载,至今仍广为传颂。

从以上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最早的“潇湘八景”,还是后来的“金陵八景”、“燕京八景”等,基本上都包含着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自然景观,既包括山川河流、芳草花树等“固态”的自然物质资源,也包括日月星辰、风雪烟雨等变化莫测的自然景象,此外还考虑到了春夏秋冬及晨夕光影的更替变幻,如“潇湘八景”中的“夜雨”、“落雁”、“夕照”、“晴岚”,以及“燕京八景”中的“春阴”、“清波”、“垂虹”(趵突)、“晓月”、“烟树”、“晴雪”,就充分地展现了大地景观的丰富多样及美妙佳境。二是人文胜迹,包括儒、道、佛及地方信仰的建筑遗迹,以及相关思想理念和神话传说,如潇湘八景中的“烟寺晚钟”、洛阳八景中的“马寺钟声”。三是富有地方情韵的日常生活景观,如“潇湘八景”中的“远浦归帆”及汴京新四景中的“樊楼灯火”等。以上三个方面,既是八景构成的主要内容,也是八景的文化精神,集中起来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对大自然美妙风光的热爱;二是对地方人文胜迹及美好生活的彰显;三是表现出景致、诗情、画意、人文之间的息息相通。

可见,“八景”的实质,按照刘晓晖在其《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的观点,“八景”文化就是人居环境诗化的文化现象。有诗人气质的行政长官、风水师、雅士乡绅、文人骚客组成的规划师团队,通过巧妙的组织城市景观,将城市周围的风景林苑、城内的宫园及里坊宅园、寺庙园林和四郊的坛苑有机组织成一个协调整体,使城市处于绿色网络之中。在“八景”的建构上,于自然上水基础之上,更隐含深刻的人文意境。“八景”本身就是处于对栖居环境的审美,是对城市和聚落自然环境的诗化描述。由此可见,“八景”的出现与发展,反映着中国传统城市与聚落中的诗意生存:一个将城市和聚落置于和溶入自然风景、进而将把人类自身的栖居生活与城镇聚落所处的优美的风景景观紧密结合起来,也是人将自己的一颗求善求美的诗心投入到城市和聚落营建之中,最终它将人、山水(自然风景)与城市(聚落)共生、共荣、共乐、共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其中诗意地栖居。

“八景”等地方文化胜迹的形成,离不开景观内外的“人”。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其意正在于此。然而在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景观雷同的危机却越来越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原有的、土生土长的、可以作为地方发展见证的“地方景观”正在迅速的消失,而各种外来的、平常的或奇形怪状的现代景观充斥城市,流行于大江南北或大或小的城市。同时,身陷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更难有机会观赏和体验到自然之美,这一系列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和规划设计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西方城市和景观界出现了一种“主张在城市设计中将自然区域、开放空间和人工建造的实体整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的思想,被称为“景观都市主义”。

“景观都市主义”在城市的演进中尝试引入并确立景观环境的重要地位,期望能够突破传统规划的局限,将自然演进和城市发展整合为一种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不同于将建造体量作为城市决定性特质的传统,景观都市主义着眼于一个更广的视角,在持续演化的城市形态中发展一种动态的规划方向,主张在城市设计中将自然区域、开放空间和人工建造的实体整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

由此可见,西方发起的“景观都市主义”恰好与中国几千年前的“八景”文化不谋而合,都注重自然景观与人工建造的有机交融,从而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栖居。

江城武汉作为中国建城史最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是华夏文化的南方之源。唐朝诗人李白曾有诗言“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江城虽不像南京有“金陵八景”,不像北京有“燕京八景”,也没有西安的“长安八景”,但是江城同样存在比较悠久的“八景”文化,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沙湖十六景”。

自称“沙湖居士”的任桐②,在其《沙湖志》一书中,为方便游人,造势宣传,他从园林风景欣赏的角度,将这片湖泊拟定了“沙湖十六景”:琴堤水月、雁桥秋影、寒溪渔梦、金冢桃花、东山残碣、九峰晨钟、虎岩云啸、卓刀饮泉、泉亭松韵、兰岭香风、青山夜雨、石壁龙湫、沟口夕阳、夹山咏雪、梁湖放棹、鸥岛浴波。其中金冢桃花、东山残碣、卓刀饮泉、泉亭松韵、鸥岛浴波均在今天的东湖风景区内。

沙湖③之美因任桐竭力营造和挖掘,渐为世人所认识。然而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局动荡,政权更迭,普通百姓无暇顾及,加至大水泛滥,对沙湖、东湖的规划设想及建设亦束之高阁。但任桐他们所作的努力,皆是令人敬佩,且有助于后世对城东郊湖群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值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开篇之作—东沙连通工程建设之际,其中很关键的一环就是“沙湖公园”的建设。

此次“沙湖公园”的建设,设计人员将《沙湖志》中任桐提出的“沙湖十六景”作为灵感来源,以大面积植物群落为背景,以游憩道“串”起景观,通过选取“沙湖十六景”中的十景进行提炼加工,形成了新的“沙湖十景”。通过传统或现代化的造景手法,再现任桐所描绘的“意境”,从而去完成任桐当年“自其(沙湖)湖山风景纵不能尽如西湖,然安知不可作未来之西湖观”的夙愿。

新“沙湖十景”为:石壁龙湫、泉亭松韵、琴堤水月、东山残碣、雁桥秋影、雁山晨钟、兰岭香风、寒溪渔梦、欧岛浴波、沙湖放棹。通过提炼新“沙湖十景”,从而再现任桐的沙湖之美。

武汉作为一座饮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高速迈向现代化的特大都市,在城市建设特别是景观建设方面,应该有其独特的风格。

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江、汉水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武汉市内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错落,湖泊库塘星罗棋布,高低起伏,形成了武汉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尤其是龟蛇二山雄踞大江南北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汉代以来即成为交通枢纽,商贾云集;明末清初,汉口为天下四大名镇之一,成为“楚天第一繁华处”,如明末清初诗人吴淇有诗“十里帆墙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就是描写汉正街的繁华景象。汉口清末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因此武汉自古就是商业重镇,素有武汉的人口“九分商贾一分民”的说法。时期,武汉又成为首义之地。因此武汉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并富有特色。

武汉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又有独特的人文底蕴,我们可以试想,在武汉提炼出武汉的“八景”,如以东湖风景区各景点围合形成的“东湖秀色”,以珞珈山以及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风景形成的“珞珈青峦”,以黄鹤楼及蛇山风景为一体的“黄鹤云梦”,以古琴台及琴台文化艺中心及龟山风景区在内的“琴台遗韵”,以楚天台及磨山景区形成的“楚天极目”,以首义文化广场及旧址等组成的“红楼倩影”,还有以归元禅寺、宝通禅寺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景观形成的“法门晓钟”,加上以江湖景观为一体及江面、湖面候鸟等形成的景观“欧岛浴波”等。通过武汉“八景”的创建,充分挖掘武汉的景观潜力,形成既有历史遗迹,又有革命传统的多维纵横景观体系。登黄鹤楼远眺,江城景色一览无遗。晴川阁下,新枝历历;鹦鹉洲上,芳草萋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紫气东来,云集四海英雄豪杰。 [科]

【参考文献】

[1]M·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晓晖.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第3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 住宅小区;绿色化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159-01

在繁华的现代都市中,人们被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所包围,不免有极大的压迫感,现代人希望能更亲近大自然,感受采菊东篱下的诗意,希望自己的住所能够使身心都得到充分休憩。因此,在考虑住房诸多因素中,优美的景观环境设计被视为重中之重,他们会考虑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人与自然能否亲近和谐,景观是否优美,环境是否健康,功能性够不够强大,因此绿色有效的居住环境是住宅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 1 ]。

1 绿色化景观设计和住宅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绿色化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环,值得被单独拿出来探讨。所谓绿色化景观设计,就是要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人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的小区环境,也就是生态小区。生态小区指在通过组织居住环境中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使小区成为能满足精神功能和物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化住所[ 2 ]。完善的基础设施、合理的空间布局,建筑的生命化、生态化和智能化是生态小区最明显的特点,简而言之,舒适健康、以人为本、资源利用最大化是生态小区的最大特征。

而住宅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更为宽广,泛指围绕着主体,对主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外界事物。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理想化诉求而产生的,通过对各种人工、自然环境加以布设、改造和利用,目的是使其更符合人类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范,并追求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住宅小区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另外,人类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求不断地改造和创建住宅小区环境。因此,住宅小区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简而言之,住宅小区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在建筑兴建之前,考虑用户的精神、物质和审美需求,使用各种艺术和工艺手段对建筑进行建造施工,用文字和图纸等形式将之表现出来的过程。

2 生态小区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住宅小区建设的首要目的是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因此绿色景观设计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现代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绿化和配套设施,更多的考虑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有归属感的居住环境,使居民能感受到放松、健康、优雅和安全保障。

2)注重生态化。小区中每个因素都需要被纳入生态的考量范围内,合理将人工的、不利于健康的转换为生态的,达到健康自然的效果。还要追求居民居住的生态效果。在小区内合理最大化追求绿化面积,绿地率不低于30%,但是不可满目增加绿地面积,应考虑到植物之间的搭配组合,使之适应季节变化。另外,减少土地和能源消耗,建筑中尽量使用对环境无害的材料,减少排放建筑废料,加强回收利用。在小区的建设和日常生活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宣扬环境保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因地制宜。目前现代建筑风格相似,在结构和风格上除了个别地方存在鲜有的特色外,大多数建筑都较为雷同。在建筑中可使用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追求鲜明的特点。小区景观设计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人文特征采取适合的景观设计,由于不同地域的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存在差异,户外行为特点也不相同,在景观设计时,要与之相符合。例如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春冬两季风沙大,小区绿化就需要考虑到增强防护功能,使之在春东两季能够降低风速,起到防风、防尘、遮蔽降温的效果。为方便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户外活动,可通过绿化带分割出若干不同大小的活动区域。另外,绿化带的种植不可影响正常交通,最重要的是不可妨碍突发事件后抢险人员的工作和遇险疏导。

3 住宅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要求

1)物质功能。人言吃饱才追求外观的美丽,居住安定了才追求享乐。环境作为满足人们日常活动所依赖的空间,其实用性是基本的要求。第一,生理需求的满足。合理组织环境要素,让人们可靠、立、观、坐、行,能挡风遮雨,通过环境要素的合理组织,满足人们日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这样的空间满足了人作为主体多方面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应从更多细节方面考虑改善原有的组织方式,比如使用更舒适的材料,空间的尺度合理,小环境的功能单纯性等。

2)精神功能。精神内涵往往需要借助实际存在来表达出来,通过环境的设计烘托某种气氛,使人们得到精神和情感层面的安慰。在住宅小区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搭配景观的位置景深,使景观服务于某种思想、含义。可以在特定空间中设计鲜明的主题,以公众熟知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为优先考虑,当居民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容易引起精神上的激奋且达到情感上的共鸣[3]。

3)审美功能。人生活在世界上会不断探索世界的缘由和存在的意义,而通过审美可加强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思考。对美的感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通过长时间的感受并理解从而作出美学上的判断。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是基本,精神满足是较高的追求,那审美功能则是满足人们于环境空间中最高层次的需求[4]。

4 住宅小区环境艺术设计应注意的细节

1)光环境。住宅小区户外空间需配置良好的采光条件,这会有助于居民的户外活动。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考量不同建筑材料对光的反射程度,在住宅小区中,不宜使用玻璃和金属建材,以减少小区光污染。户外场地设计时,如果是在气候炎热地带,要考虑设置足够多的隐蔽物,助于户外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居民交往活动。

2)通风环境。小区的建筑布局应做到排列有序,开敞通透,利于自然通风。不适合造成封闭的围合空间。要加强排风排浊效果,就应适度提高绿化面积,适当增加水面积,不仅可以调节风力的强弱,还可调节空气的湿度,利于人体健康。户外活动场地需要考虑不同季节的风向,阶段性地调节植物、建筑来疏导气流。

3)声环境。小区白天噪声需控制在45dB一下,夜间则要达到40dB以下。因此需要在小区的的声污染严重的地方多种植植物、设置隔音墙等方式降噪。另外,条件允许时可以通过播放优美轻柔的音乐来增加小区居民的生活乐趣。

5 结论

总之,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转而去寻找精神上的追求。因此我们在做小区景观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物质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到精神功能以及审美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态化,综合考虑环境空间中的光、声、通风元素,创造出一个诗情画意、人性化的小区居住环境,迎合中国人浪漫、崇尚自然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荀平,扬平林.景观设计创意[J].中国建筑工业报,2014,7(10):23-45.

[2]聂晓晴.对居住区交往空间的一些思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15,20(125):12-17.

第4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意义;分析

0 前言

在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中,除了延续优秀的国内外古典园林造型外,还可以从古典园林的本质出发,即追求自然,遵循自然。将园林规划从自然的视野扩大到乡村景观这一人工化的自然中,从地域的乡村景观中得到设计灵感与启发,从而创作出本土化的风景园林作品。乡村景观在人工景观设计之上,更多加入了自然情怀,在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点突出。

1 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从发展角度上分析实际上是城市景观所或缺的,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为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被后天改造的较少,并且与乡村当地人文环境特点相互结合。如在乡村景观中比较常见的山川、河流、树木等,这些景观元素都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同时其景观内容与人们的生a生活相关,包含村落、耕种以及驯化的动物等,基于以上可见乡村景观具有生产性、生态性、审美性等特点。[1]

2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从设计灵感上实现了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弥补了城市景观的缺陷,将乡村文化传统、自然景观呈现出来,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生态自然的重要性。从景观设计的手法上分析,乡村景观是人们在农事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天人合一景观,与城市园林景观相比,具有一种不刻意雕琢之美。总体而言,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能够将景观的自然之美体现出来,也促进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2]

3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实现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实现,首先是乡村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其次是乡村历史文化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最后乡村经济发展与园林规划设计的融合。

3.1 乡村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对于乡村生活而言,最具备田园风光特点的就是农事活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田园风光,能够让城市的人们近距离的了解农事活动,并且将传统的农耕模式演变为景观风景。因此,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根据地域农事活动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例如,将某成片的乡村草莓种植规划为草莓种植园,设置在景区内,以游客自助采摘草莓的方式,让人们品尝到最为新鲜的水果。基于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为的景观设计带来经济利润,也能够的将农事活动体现在景观规划中,即保持了当地居民传统的农耕方式,也能够丰富了园林景观设计。[3]

3.2 乡村历史文化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乡村历史文化是乡村发展以来的珍宝,伴随着乡村逐渐城市化,乡村样貌发生了变化,但是其原本的历史文化依然还在。在进行乡村景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可以以乡村历史文化为规划依据,秉持着保护乡村文化为规划设计原则,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地体现出乡村人文情怀。如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环节中,可以将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延伸到乡村边界上,保留城乡相通的端口设计,保障游客能够在景区中看到乡村的耕田、房子等。例如,在云台山的景观规划中,该山与花果山紧邻,那么借助花果山的深化故事,与云台山的乡村景观设计相互结合,打造集古代、神话以及幽深等主题于一体的乡村景观。

3.3 乡村生态与经济效益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从经济角度出发,以农村特色经济运行模式,实现风景模块。以河南云台山的一座半开放式的5A级风景区是规划为例进行分析。由于该风景区属于自然景区,从山脚下到山顶需要步行三天,游客在游玩时不能一天到达,而该景区的路途穿过村庄,在景区规划中将该村庄规划在景区板块中,为游客建造吃住行等一条龙服务。基于这样的模式即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也保障了游客的生活需求。乡村人家所开设的农家乐等都是保留了当地原始风貌,当地居民依然过着正常的生活。景观科学的景观规划,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景观设计与经济效益的统一。[4]该地区景区旅游项目规划如下:

4 结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能够发现,乡村景观具有生产性、审美性、自然性等特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拓宽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在本文中介绍了三种乡村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第一,乡村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以田园风光为景观设计主体元素,提升景观规划的自然性,并且保留乡村风情;第二,乡村历史文化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以乡村历史文化为背景,增加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第三,村生态与经济效益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参考文献:

[1] 陈玲.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D].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王有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中华民居(下),2012(11):3-4.

第5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小区 园林 规划

较之传统景观,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有几大特色。强调功能性,传统景观发展到后期,其对于形式美的苛求已远远超过了功能的需要,而现代景观往往是以功能需求为出发点,适应人们使用中的需要,面向普通民众。小区园林景观宗旨是追求亲、静、美、闹,雅、秀的意境,令人工艺术与自然景象浑成一体。这是规划小区高起点的期望;规划内容包括:①对空间组织要有层次;②园景配置要有韵律感、对比性,活泼逗人;③园中分区、分级、分段设置要分老少,动静,景中有景、园中有园;④山,水、花木、草地要统筹安排:⑤园路、小品、园灯、亭、廊、台、喷池、花坛等设置要精、巧、趣,因应衬托,步移景异。

一、园林景观设计要遵守的原则

1.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绿化景观设计,就要充分了解冬冷夏热、半干旱、碱性土地区,不能把温暖湿润酸性土地区的植物胡乱搬过来,即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水土的植物,以保证其成活和生长良好。

2.要遵守“多种树、少种草”的原则。因为就调节小气候、涵养水分、净化空气、降低噪声、增加美感等各种功能来说,树木的作用均较草坪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3.要遵守“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原则。乔木、灌木、花木、草坪要有合理比例,其比例基本上是按上序由高到低。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还是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座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质感、色彩的对比,突出小品等的景观作用。

4.要遵守“四季皆常青,三季有花果”的原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每种植物的习性,如阔叶与针叶的、落叶与不落叶的、泛绿发芽早的与晚的、开花早中晚的、结果早中晚的等。根据植物的上述习性,科学安排、合理配植,就能够达到“四季皆常青,三季有花果”的要求。

5.要遵守“丰富多彩”的原则。观叶植物有绿叶、紫叶、红叶、金叶等多种,观花植物有红花、紫花、白花、粉花、黄花等多种,要合理配置,才能达到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要求。

6.要遵守“各种植法合理安排”的原则。根据不同绿化功能要求,选择合理植法。如乔木、花木、果树的孤植、行植、片植;灌木的树篱、造型、模纹等。

7.要遵守“不同位置选择不同档次品种”的原则位置重要处选择较高档次品种;位置次要处选择较低档次品种。如为遮挡相邻破旧房屋,就要选择价低、速生、高大的多倍体速生杨等树种。

8.遵守“民俗禁忌”的原则。如民俗有“(宅)前不栽松(宅)后不植柳”的禁忌,我们在绿化设计施工中就要严格遵守。还有,民俗约定柏树只能在庙宇寺院内或墓地栽植,我们在绿化设计施工中就绝对不能把它栽植在住宅区、办公区中。

二、构成现代小区园林景观整体的五大元素

1.元素1: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以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下“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的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出几种趋势:(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同水性结合,追求构图、色彩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窗等绿色景现,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2.元素2: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座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3.元素3: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亭,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

4.元素4: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山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全新的铺装手法。

5.元素5: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5.1雕塑小品。优秀的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

5.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的居住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

5.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标示牌、信报箱、垃圾箱、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

神”的设计。

三、现代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1.主景与配景

主景是在园林绿地中能起到控制作用的景物,是整个园林绿地的核心。如纪念性建筑,小游园中的雕塑、喷泉,大公园中的主体建筑。

特征:主题或主要的使用功能,是整个园林绿地视线控制的焦点。

配景起衬托作用,使主景突出。

以深圳水岸新都景观设计为例,突出主景的手法:

主体升高。主景主体升高,相对使视点降低,看主景要仰视,一般以简洁明朗的远山、蓝天、树木为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

图1 深圳水岸新都钟楼

面向朝阳。①建筑的朝向,以南向为佳;②山石、花木南向,有良好的光照和生长条件,富有生气;③从观赏者角度讲,一般要观赏主立面,即正立面,主体面南,则在阳光照耀下醒目,利于观赏。

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①不同空间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②主景前方的景物宜采取中轴的布置形式,以强调陪衬主景;③主景一般布置在中轴线的终点。

动势向心。一般四面环绕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景物往往具有动势,趋向于一个视线的焦点,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焦点上。空间构图的重心。主景布置在构图的重心上,规则式园林主景常居于几何中心;自然式园林主景常布置在自然重心上。

2.景观环境的规划

图2 深圳中海华庭的屋顶花园

景观环境必须满足景观文化、休闲健身和生态绿化三种功能,达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效果。即从人的视觉形象感受出发,研究如何创造优美、宜人的环境,营造高雅的人文气息。

屋顶绿化不仅美化了建筑的第五立面,还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空中休闲、交往的场所(如图2,深圳中海华庭的屋顶花园)。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重视外部景观的开发利用(即采用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如公园、大型绿地,河流等等,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如何营造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景观环境决不能单从“好看”、“好用”考虑,而应通过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建设,在提升小区的晶位,提高小区开发“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为了有利于小区生态环境的形成,要重视植物的配置,特别是保健型、生态型的植物群落的配置。

环境景观的定位要考虑今后物业管理的承受能力,如居住小区投入使用后,草坪、花木的养护,水景的维护与循环泵的运行费用,小区照明的电费,公用设施、园林设施、交通设施的维修与保养等等。

3.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住宅小区建设要重视地形地貌和绿化的保护和利用,基地内的名木古树,应在小区总体规划和工程施工时注意保留和保护,对其他树木,也应尽可能保留或根据绿化规划移地栽种;小区的总体规划和环境设计还应充分利用基地内的天然水系作为居住小区的环境要素。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厦门新村在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树木、水系,使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海口府城小区,总体规划布局时就注意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广州红岭花园小区,结合地形,依山就势,住宅随坡地而建,形成多种形态的组团空间,并保留了原有的荔枝,同时结合地形地貌进行绿地建设,创造了优美的小区环境。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的“樟树苑”,就是在基地开发时注意保留了许多高大的香樟树,使住宅掩映在樟树丛中而得名。

对居住小区原有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不仅能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重要意义的认识,还可起到改善小区环境,提升楼盘品质的作用。

总之,住宅小区设计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规模最大、改变速度最快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一,它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高品位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使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

参考文献:

[1]余源鹏主编. 住宅开发产品策划[M].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06月第1版.

[2]苑军编著. 景观设计[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9.

第6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企业发展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相对应的变革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对于这种企业管理的变革来说,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是比较重要的一种企业发展模式,其积极作用是比较突出的,本文就重点针对这种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概念;建设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进步和步伐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越来越剧烈,这也就对于相应的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注重加强对于自身管理的重视和建设,通过恰当的手段来不断优化和提升其相应的管理水平,这是十分必要的,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一种管理模式。

一、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概念解析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赢得一定的经济利润,从这一方面来看,切实加强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视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所谓的企业经济管理主要就是指针对企业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进而促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这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来说,其复杂性和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相关的工作量也就比较繁杂,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提升重视程度,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是当前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于这种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来说,其主要就是依托于系统论而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充分的借助于相应的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来提升其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该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发展中相关数据的重视程度是比较突出的,事实也证明,对于这种数据的高度关注和全面分析,确实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所谓的一体化,其实主要就是指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方面,比如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存储以及各种管理和使用都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而也就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对于企业各阶段的业务流程发展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对于这种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来说,其具备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集成性和动态性。

二、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

(一)加强对于一体化理念的渗透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的建设来说,首先最为基础的一环就是应该促使其相应的人员意识到这种一体化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明确如何进行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的落实,其实这也就是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理念的渗透过程。具体到这种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理念的渗透过程中来看,其相对应的渗透对象不仅仅要涉及到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促使其在自身的相关工作过程中更好的关注到这种一体化的建设问题,还应该重点针对企业中的各个员工进行这种一体化理念的渗透,这种渗透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相应的员工更好的配合到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的建设中去,还要求相应的企业员工应该较好地把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的发展结合到一起,进而也就能够确保这种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的建设得到较好的配合。

(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机构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来说,从相应的机构方面进行完善也是极为必要的,对于这种机构的完善来说,其实主要涉及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必须要为这种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即促使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及被管理的对象明确其具体的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目标和任务,并且对于相应的管理运行模式也具备着较为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构建一个恰当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管理,最终提升其经济管理一体化应用的效率和价值;另外一方面,还应该重点针对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中的相关人员进行补充,因为很多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实施都需要依靠于相应的专业化人员进行操作,这也就需要针对其相应的人员机构进行完善,确保其具备着较为充足的人员来进行相关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涉外工作来说,其更是应该安排较为充分的人员来进行处理。

(三)加强监督审查对于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一体化的建设来说,充分的运用监督审查也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对于这种监督审查工作来说,其最为基本的目的和要求就是要保障相应的经济管理一体化运行具备较好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因为这种经济管理一体化的特点和管理内容也就决定着其相应的规范化是比较重要的,任何一点失误的出现都有可能会对于最终的使用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危及到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控制。对于这种监督审查工作来说,其最为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应该做到全面性和详细性,即针对整个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运行中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操作要点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任何一方面缺陷和疏漏问题的产生。

(四)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对于这种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来说,其可以说是在原有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上进行相应的变革式发展,对于这一发展来看,其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于具体管理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种新型技术手段来说,更是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实施人员具备着较好的素质和能力,以便其能够在具体的操作中充分的发挥经济管理一体化的价值,基于这一点来看,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着重加强对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和积累也就显得极为必要,这是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所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今社会企业的整体发展来说,随着其面临压力的不断增加,相对应的管理水平也就必须要得到一定的提升,这种管理水平的提升从具体管理模式上入手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论述的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就是其中比较突出有效的一种管理手段,其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是比较明显的,应该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进行广泛推广使用,当然,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把握好相应的要点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其应有的贡献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绚.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探究[J].中国商论,2015

[2]卜文海.企业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研究[J].经济师,2012

[3]狄具亮,吕玲花.经济一体化下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2

[4]罗绚.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探究[J].中国商论,2015

第7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字:景观小品;多元化;创作思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生态的重新认识,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层出不穷,新品种、新材料得以广泛运用,使得当代城市景观小品在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观念形态上都表现出了多元化特征,那么景观小品艺术多元设计中有没有某种规律性的特征可以作为创作的线索?

(1)隐喻:通过不同景观小品形式间接传递意境的信息。我们可以运用传统文学、传统艺术、古代寓言故事、宗教和神话传说、中国文化符号、中国的文字、古老的生活用品、中国的传统建筑语言符号等来深化景观小品的文化内涵。此时,人们所领略的不仅是眼前的景观,还有不断在头脑中闪现的“景外之景”,在享受感官美的同时,还能够不断获得情思激发和观念联想,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提炼、概括:我们可以学习抽象表现主义的核心思想,从自然形态的本质着手,将其最具感染力的美感因素进行取舍和艺术归纳,并简化为单纯、明晰的形象语言,从而构成景观小品在造型、形式、审美等各方面最基本的元素,体现景观小品艺术的精致与生动。

(3)夸张、变形:以美为原则,突出和强化景观小品最具表现力的某些造型特征,使景观小品更集中、更典型、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4)现成品:“达达主义”和“波普艺术”丰富了景观小品的设计思路。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常见之物”放在一个新的地方以新的角度观看它,它原来的作用消失了,被赋予了新的理念和遐想。

(5)动态:艺术越静态化,就变得越遥远和抽象,也就越趋于无限和完美。相反,艺术形式越动态,相应的过程也就越真实和生动。如,以动态的动物群组形象和涌泉为主的儿童娱乐设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时常引起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对此,“大地艺术”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6)拼贴:“波普艺术”中各种拼贴绘画的手法丰富了景观小品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将代表不同文化的景观小品塑造手法叠合运用,以此在对比中获得乐趣。亦可通过质感的变化,颜色的反差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当然,景观小品设计还可以学习其他现代艺术的精髓,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装置艺术、极少主义、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等,这些都丰富了景观小品设计艺术的创作思路。

(7)节奏、韵律――景观小品可运用排列、交叉、重复、渐变等方式、方法,进行疏密、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的各种组合,形成或静态、或动态、或崇高、或优美的韵律,使景观小品的造型语言和形象特征形成节奏分明、律动起伏的形式美感。

(8)色彩:不同的色彩可以唤起观者不同的心情,给生活平添几分乐趣。我们可以借鉴绘画艺术的突破,为景观小品带来丰富的色彩和绘画性因素。

(9)材料:新材料的运用或不同材质的精心组合时常给居民带来乐趣。如,花池壁的设计可以通过不同材质的对比,表现了从最原始到最复杂的描述人类进化、沟通方式的演进过程。我们也可以学习“达达派艺术”(现成品艺术)、“集合艺术”(以工业及生活废品,如废机械零件、钢铁下脚料、旧布、碎塑料、废铁皮、旧轮胎、报废的机器、汽车等作为材料等)、“大地艺术”(把大地的自然景物作为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如人造雾)、“超级写实主义艺术”(采用树脂及玻璃纤维等材料)、“光效应艺术”(如光纤)、“装置艺术”等来丰富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语言和形式。

(10)光影:光线作为生命之源,其所象征的光明和希望与抑制人感知、隐藏危险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人对光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甚至是由它们形成的阴影都促成世界的多彩变化,营造小区趣味景观必定少不了对光影的关注。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呈多元化形态趋势。设计和创建高品位的住宅小区景观小品,应该是在创建和提升城市美学品质的同时,深入结合小城市人文环境、生态品质和市民意趣,使其成为创造当代市民健康、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金涛著.园林景观小品应用艺术大观.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2]翁剑青著.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及价值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翁剑青著.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第1版.

第8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针对传统的电阻率探管存在体积较大、笨重、不便于携带等问题导致在很多特殊地形无法测量,限制仪器的使用范围。本文提出了一种微型一体化电阻率探管的设计方案,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矿井工矿的测量。

关键词 微型;一体化;电阻率

0 引言

测井仪是在煤矿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进行测量、记录、分析井下岩层与地质或流体的物理特性,并对井下油气煤进行评价与检测的一种技术装置[1-2]。测井仪主要针对井下各种情况的参数进行探测。本文设计的井下电阻率探管,即对井下的矿井介质实现采集,传输,存储等功能。

传统的电阻率探管,由于体积较大、笨重、不便于携带等一些问题,导致在很多特殊地形无法测量,而且功能单一,仅采取数据,无法立即对数据进行分析,能耗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小型一体化电阻率探管,以STM32F103单片机为核心,内置32k到128k的闪存,速度快,性能强,外设多,实现了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目标。同时采用集成电路,整体电路符合本安电路设计要求,让系统更加小型化[3-4]。在数据传输方面采用了CAN总线数据传输方式,使得数据传输更加稳定,高效,快速。很好的减轻了工作负担,缩短了工作时间,同时降低了工作成本。

1 系统总体设计

该系统总体设计主要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软件系统由初始化模块、在线模式、离线模式、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组成。该电阻率探管的主要功能就是测量钻孔中岩石,矿石的电阻率。在测量电阻率时,要给岩层供入电流,并测量岩层在不同位置上因供入电流而产生的电位差,从而计算出视电阻率。同时通过CAN数据采集卡,与PC机相连。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经过运算处理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同时可以对结果进行存储与传输等处理。

2 系统硬件设计

电阻率探管整体由单片机控制模块、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存储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构成。单片机控制模块用于对用户命令的响应并对采集到的多组数据进行算法上的处理,进行处理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提高数据的测量精度,同时对其他模块进行控制。发射模块实现了对测量信号的发射处理。接收模块用于对发射后的测量信号进行接收并通讯于存储模块。存储模块对控制模块处理筛选后的信号进行存储。通讯模块可以与含有CAN模块的设备或具有数据采集卡的PC通讯。电源模块向整个系统进行供电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整体硬件电路参考了本安防爆规范:GB3836.4-2000。考虑到本安防爆对设备耗电流的规定,所以尽量选取了低功耗的芯片,使电阻率探管整体耗电量降低到10mA。

2.1 单片机控制模块

核心芯片采用了100针引脚基于cortex-M3处理内核的新一代ARM芯片STM32F103。该芯片自带了CAN通讯模块,只需外接CAN收发器即可实现CAN总线通讯,简化了电路设计,缩小了电路板体积,具有优异的实时性能与杰出的功耗控制,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该测井仪的能耗。在最大程度的集成整合的基础上缩小了产品的体积,从而使得仪器轻便易携带。其丰富的IO口及各种外设资源更多是能够满足各种嵌入式控制领域的需求。考虑到性价比我们选用这款芯片。

2.2 发射模块

在常规直流电法勘探中,仅存在2个回路,其中一个为供电回路(称为AB回路),另一个为测量回路(称为MN回路)。ABMN在空间上组成某一种测量装置。测量电阻率只需精确测量MN两端的电压与AB回路中的电流,并将所测参数进行转换即可。

2.3 接收模块

采集部分主要分为采集前置电路与AD采样部分。由于地电信号非常的微弱,故而必须将其放大同时对噪声进行处理滤波,减少干扰,因此需要采集前置电路部分,它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低通滤波部分、仪表放大器部分,差分放大部分和跟随器部分。为了避免周边环境例如雷电等产生的高频干扰,需要在最前端添加低通滤波电路。之后为了降低信号的共模干扰同时对信号进行增益放大接入由两个运放TLV2402组成的仪表放大器电路。再此后将双端输入信号通过一个差分放大电路,更好的抑制共模比,进一步增益信号,同时转换成单端信号给跟随器,通过跟随器提升输入阻抗。

2.4 存储模块

用SD卡进行存储,考虑到成本没有采用文件管理芯片,而是采用了软件的方式通过STM32F103直接操控SD卡的读写,同时通过移植FATFS文件管理系统实现对SD卡文件的管理。

2.5 通讯模块

由于采集节点在矿井下,故向下通讯必须考虑到矿井下通讯的特殊性:距离远、干扰大、充满易爆气体、潮湿等。综合以上因素,选择了CAN总线来实现向下通信。CAN总线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满足矿井内使用的要求。同时核心芯片STM32F103自带的CAN模块,仅需要在外面集成一个收发器即可完成。

3 系统软件设计

在硬件电路的基础上,需要对芯片STM32F103进行软件程序的编写,使得电阻率探管按照指定的方式工作,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初步处理以及对数据的传输等功能。软件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并可分为在线模式与离线模式。

具体主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程序首先进行初始化,设置芯片STM32F103内部各个工作寄存器的内容,以及其他电路的初始状态。其中初始化主要包括单片机、SPI、CAN总线、CH376、串口以及时钟初始化。

电阻率探管通过向测试介质中供入方波,测量方波的电流(AB)和电压(MN),以获得介质的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电阻率探管离线或在线启动探管后,进入发射、采样和计算数据以及数据传输。对AB回路发射双极性电流脉冲要求:脉冲类型固定:双极性脉冲。脉冲宽度固定:占空比1:1,脉宽500ms,每次发射时长共2500ms。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电阻率探管,经过实验验证,不仅适应各种复杂地形,扩大了仪器的使用范围;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使得整体轻便,易于携带;降低了功耗,延长了工作时间;采用CAN总线实现数据传输,提高了传输数据的稳定性与实时性。实验证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矿下探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庞巨丰,李长星,施振飞,等.测井原理及仪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斯伦贝谢测井公司.测井解释原理及应用[M].李舟波,潘葆芝,译.北京:工业出版社,1991:5-6.

[3]孔测井系统[J].工矿自动化,2013,39(3):88-91.

第9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环境艺术设计;融入;人性化;舒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1]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大学生主要的知识宝库、提升学生智慧的殿堂,图书馆的馆内、馆外理应体现出其特有的韵味和内涵。高校中的图书馆是全校师生的信息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科研所必备的资料及舒适的学习环境。所以,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具备现代化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读书环境。

1图书馆外部环境设计

高校图书馆外部人性化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指的是图书馆周围的环境。高校图书馆一般是作为一所高校对外的文化象征,是将建筑设计学、美学和人文等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其外观造型应当符合当今读者的审美观念。图书馆外部整体色调应明快而不失高雅,体现高校图书馆应有的文化品位及时代感。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及发展,高效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也逐步改变,逐渐凸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高校图书馆逐渐成为高校师生读书、科研、休闲、交流的地方。现在多数高校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多位于学校中最为明显的位置,通常高校图书馆周围设有绿地、广场及相应的雕塑,高校图书馆基地多位于整个校区的中轴线上,是整个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关键部分;图书馆通常会设置若干个入口,主入口处通常设置有文化广场及活动空间,保证道路畅通,营造出相对安静的环境。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特殊实体,其外部造型、样式和外观等部分应与校园中其他建筑物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和周围的道路、树木、广场、门前装饰品等协调一致,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更加有效地将图书馆建筑外部的美展现出来,[2]从而具备实用及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

2图书馆内部环境设计

高校图书馆室内人性化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括阅读区域陈设设计、墙体美化、室内植物、照明设计等主要设计的方面。

2.1阅读区域陈设设计

图书馆阅读区域陈设设计也称作软装饰,主要包括室内摆设和装饰。室内陈设,是一种涵盖广泛且复杂的工程,主要介绍以下两种图书馆阅读区域陈设设计:(1)图书馆正门门厅中的随意阅览室。图书馆中的随意阅览室一般设置的时事新闻或者一些娱乐杂志等,在旁边靠近图书馆窗户的地方摆放一组舒适的简易沙发,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并不严格。把图书馆门厅设置成这种方式较为适合,一方面扩大了图书馆的阅览空间,另一方面,能满足随意阅读的特点。(2)馆中阅览区的陈设设计。现代图书馆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将传统中固定的小空间改变成相对开放的,以连贯的大厅为主的大空间。高校图书馆中这样的变化也使得更多书架改变为木质外壳较低矮状,使得馆中师生视野更加开阔。另外,现代图书馆中阅览桌椅多采用小方块的布局方式,显得更具创意和引发更多读者的幻想,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小读者之间的干扰。

2.2墙体美化

图书馆墙体美化不仅能够使单调的墙体富有生命力,也在有限的空间中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启发和深思,并且能够进一步创造出舒适的学习环境,墙体美化也是现代图书馆环境艺术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装饰画。图书馆中的装饰画主要以风景画和人物画为主,可以采用中国古代高雅名画,也可以是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油画,或者是摄影等装饰画,墙体上采用不同的装饰画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3](2)色彩。图书馆中墙体的颜色是构建馆内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最为生动、活跃的因素。图书馆是为在校师生提供一个学习、研究、休闲读书的地方,为了突出和制造出特定氛围,一般首先要确定图书馆空间色彩的主色调。

2.3室内植物美化

对于图书馆内绿化方面,设置室内植物不仅能有益保护眼睛,适当的绿色植物还具有提高学习效率、防尘、降噪、灭菌和改善图书馆中空气质量的功效。对于图书馆中植物的摆设,应在注重其功效的同时,考虑馆内的整体协调统一。[4]对于图书馆正门的门口、大厅中,绿色植物的设置要根据放置的整体效果来确定绿色植物的种类和大小,门口和大厅相对于外部光线较弱以及考虑与图书馆中墙壁的颜色形成对比,此处通常放置常绿或浅色耐寒的植物,即若墙壁为浅色,则设置绿色植物;墙壁为深色,则设置浅色植物,图书馆正门颜色整体布局得当往往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走廊和过道中植物的设置要注意植物的大小,不能影响正常通行,另外,为了塑造出自然而又富有生机的景象,可将一些观花或观叶植物带入图书馆,如绿萝、龟背竹等。适当的绿色植物的布置能够有效地装饰图书馆,给人充足的视觉享受,在学习、科研疲劳的片刻,得到有效的调节。

2.4采光与照明设计

图书馆中采光和照明设计在图书馆室内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为了给读者创造出舒适、明亮的环境。首先,要保证图书馆内光线强度适宜,光线过亮会使人烦躁进而影响判断力,光线过弱很难使读者集中精神学习与深入思考。图书馆中的采光和照明通常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结合的方式。对于自然采光方面,在保证室内温度恒定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自然光,采用自然光不仅有照明光线均匀,使人在视觉上感到舒适的效果,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通风效果,有节约电能资源的优点;对于人工照明,要保证照明的亮度适宜,不能过亮或过暗。一般来说,最好采用和日光较为相近的荧光灯管,其光线具有柔和、均匀、光质好等优点,能够为读者提供亮度适宜的学习环境。在强光下,眼睛容易疲劳,可以在窗户上安装冷色调的窗帘,为读者创造光照适宜的读书环境。[5]

3结语

据心理学者与环境学者的研究发现,环境的舒适度能影响人的心情和行为。高校图书馆是师生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人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提高图书馆内读者的学习效率,为读者创造出一个明快、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不仅能提升读者的学习效率,还能陶冶情操、净化读者心灵。所以,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图书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从图书馆的整体出发,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使得其整体上内外环境协调统一,通过对图书馆内外设施的具体设计,为馆内读者创造舒适的学习、读书环境,提升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给予读者积极的影响。

作者:尚江帆 单位:大同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艳.浅谈高校图书馆环境设计的人性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84-86.

[2]伍芳芳.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内涵及其实施分析[J].科技展望,2015(29):226.

[3]杜君.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及实施[J].黑龙江史志,2015(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