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考古学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考古学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考古学培养方案

第1篇: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城市考古;起源;概况

【中图分类号】 K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19-2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与载体。无论是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且迄未中断的东方文明古国,还是那些在异域里抑或昙花一现抑或影响深远的古老文化,都产生或者孕育了大量瑰丽而又宏大的城市文明。而城市考古学就是让这些沉寂地下的文明重见天日,向世人再一次展现它千姿百态的历史文化的一门学科。

一、城市考古学的源起

近代考古学诞生之日起,城市考古即已成为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18世纪中期,对意大利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的发掘,引起了人们对古典考古学的新兴趣,开创了世界城市考古的先河。

庞贝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庞贝城被埋没后,在其上成长出茂密的森林。后来从罗马南下和从希腊、西西里北上的移民们伐去树木之后,开始种植葡萄。公元1748年春天,一名叫安得列的农民在自家的葡萄园里发现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银首饰及古钱币。之后一批历史学家与考古专家来这里进行考古。后于1876年开始组织科学家进行有序发掘庞贝古城。经过专家的持续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辛勤维护,因火山爆发而遭埋没的庞贝古城经考古专家挖掘已大部分重见天日。

公元79年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与庞贝、斯塔比亚两城一起为维苏威火山大喷发所湮没。古城的挖掘始于1709年,1738年在遗址中挖掘出石碑,从石碑的铭文上证实,地下古城就是人们苦苦寻找的“赫库兰尼姆”。考古学家真正的对赫库兰尼姆古城的挖掘开始于1927年。赫库兰尼姆城由于被坚固熔岩所覆盖,上面又有了新的建筑,据说发掘工作困难重重几度被迫停止。

二、城市考古学的概念

以上提到这两个城市的考古,是指在考古学研究中,以古代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工作重点的城市考古。它以古代城市的全部遗存为对象进行调查、勘探和发掘。运用各式科技手段和多学科的合力,来获取和破译考古遗存及其人文信息,努力去复原古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面貌,概括城市发展的特征,总结规律,进而探索和研究古代城市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模式。而我在阅读《城市研究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Urban Studies)中所看到的关于城市考古学这一辞条的内容是有所不同的,其所指的内容与欧洲扩张所引起的城市考古学有关,它的考古对象主要指的是近代早期之后的一段时间的欧洲城市。所涵盖的内容不包括古代城市的考古,比如古典时期的雅典,罗马及其他城市,也不是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艺术,而是欧洲最引人注目也是最臭名远扬的一个创造即与殖民主义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的城市考古。

1979年,美国人心目中的“城市考古学之父”伯特・萨尔文(Bert Salwen),对城市考古学的含义做了重要的界定。他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在城市中的考古”(archaeology in the city),另一个是指“城市的考古”(archaeology of the city)。前者是指对某个遗址的挖掘工作恰巧位于现代的某个城市,但是这个遗址并不一定反应这个城市中心区域的发展。另一种,即“城市的考古”,主要是指,对这个遗址的研究要与其所在的城市的历史发展相关,其考察的是这个城市的整个历程,包括它的形成与发展,并且能够从其物质性遗存(material remains)中探寻出它都市化的整个进程。

城市考古中,城市考古的对象即城市的全部遗存是极其丰富、全面的,但考古工作者所能够发掘的面积占总的遗存只是很小的比例,并且从中获取的文化信息也是有限的。所以首先要做到的是从城市的整体性去思考和把握考古工作的各个部分。要充分考虑到所考察的城市遗存形成的时间、原因以及它的形态和分布。尤其是城市作为人主要生存和不断改造的环境,考察它的各个不同区域的不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墓地在城市地区的考古工作中就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墓地中的人的研究,他们的健康的状况以及生命的长短以及葬礼习俗都能为城市考古研究提供大量的信息。

大部分的城市的考古研究(包括中国)都主要集中在古代城市或者现代城市的更久远的历史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城市考古学家才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对于现今城市的近代历史的研究。尤其是到19世纪60、70年代,由于考古对象的专业划分,提出了“历史考古学”、“殖民地考古学”、“历史遗址考古学”、“水下考古学”等,类似我所提到的关于城市考古学的概念的界定逐渐出现,考古工作也相应地繁多起来。下面我想主要以英国为例,同时也简要介绍一下美国、中国等城市考古工作的概况。

三、国内外城市考古学的发展进程

(一)英国

伦敦,这座古老的城市,它被近两千年前的罗马人所发现,拥有最长的城市考古的传统。其实大多数的英国城市(包括伦敦城的三分之一)都在二战期间被毁坏。战争之后,这些城市大多进行重建,考古学家也就在这一时期开始了急迫的大规模的挖掘工作。20世纪40、50年代,考古学家们对伦敦城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最近这些年将注意力转向了中世纪后期之前的伦敦的早期历史,近代考古学的研究,尤其是后中世纪考古学是一个新的领域。

伦敦的考古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传播有密切的联系。许多工业遗址都与16世纪开始的商业贸易、殖民活动有关。在对一些遗存的挖掘过程中,发现了玻璃和陶器制品,在码头和港口还有烟草制品,这些物品都是与殖民出口市场相互联系的。城市考古工作还展现了伦敦这座城市的全球影响力。2005年在伦敦泰晤士河南部的哈默史密斯挖掘出一个17世纪的砖炉,它属于尼古拉斯・克里斯普爵士的私人领地。而在十七世纪的上半叶,正是克里斯普爵士垄断了从西非几内亚到西印度群岛的奴力贸易。所以说,伦敦的城市考古发现是与英国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大多数英国的地方城镇的研究都遵循了相似的轨迹:人们对这些城市的悠久历史的拥有长时间的兴趣,而在最近几十年人们的这种浓厚的兴趣又都集中于后中世纪。例如约克郡,它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融合了罗马人、撒克逊人和维京人统治的多样建筑和文化。一直备受考古学关注,但直到最近对其近代城市考古研究才被接受。

(二)美国

在路易斯・宾福德的《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中,开篇就提到有人一针见血的指出“美国的考古学就是人类学而不是其他”。二十世纪中期之前,或者说是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大多数美国的城市考古工作都被一些业余爱好者所做。因为对于现代城市进行考古将要面临的是一系列的考古问题和技能要求。考古工作面临更多的是每个城市自身特有的状况。在挖掘过程中所需的时间长度和所使用的专业设备就需要更多的额外费用。所以,在美国,这些考古工作的业余爱好者一般拥有自己的小机构以维持他们的经济需求。业余爱好者们还要特别小心的处理与其他专业人士、商人和官员的关系。面对公众更要老练圆滑。由于得不到专业人士的帮助,甚至要培养军队,请非专业的人士提供帮助和建议。

比如说当时的威廉・卡尔弗(William Calver)与雷金纳德・博尔顿 (Reginald Bolton)开始了在上曼哈顿城的殖民遗址及独立战争遗址的挖掘。而在费城这项工作一般是通过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由专业人员完成的。还有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在本杰明・富兰克林故居及独立公园的几个遗址开始的挖掘都是这样完成的。这些挖掘都非常重要,美国的城市考古工作向考古学家们证明: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一些关于过去历史的相关残存也是有可能幸免下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城市都开始了类似的挖掘工程,数目繁多,并被集结成关于城市考古学的书目。

(三)中国

我国城市考古取得了很多成就,它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是拓展的难逢机遇。2012年的2月,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报道,在湖南,位于长沙市潮宗街万达广场的一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在开工前,由于项目处于古城文物埋藏区内,文物部门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勘测,并发现了众多古建筑遗迹。其中包括两处大型古代夯土墙体。这两处墙体尤为珍贵:分别是一号墙体,明清时期长沙城城墙;二号墙体,宋代长沙城城墙。城墙痕迹清晰可见,可以体现出来近千年来城市地层关系以及城市与湘江地理位置关系的变化,研究价值极高。现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等待解决方案

在中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开发建设,新的楼房拔地而起,老城区的纷纷被改造。这些给城市考古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但也使其面临城市遗址保护和城市翻新建设的双重问题。与其他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考古工作还存在缺乏准备,考古力量薄弱,并且考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中国要解决城市考古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要理清好城市考古与城市建设相矛盾的状况。另外城市考古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尤其是被叠压在现代城市下面的古城遗存,更是难以进行考古操作的。总之,要更多的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更合理的处理城市建设与城市考古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城市考古之路仍是艰辛和漫长的。

参考文献:

[1]柴尔德.安志敏、安家瑗译.考古学导论(续)[J].考古与文物,2001,(1).

[2]刘建国.城市考古学导论[J].南方文物,1995,(4).

[3]焦天龙.柴尔德的考古学文化观浅析[J].东南文化,1991,(6).

第2篇: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教学;ISEC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74-02

ISEC项目,即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简称ISEC)项目,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东方国家教育交流中心针对国内本科院校提供的教育国际化支持方案的启动项目。ISEC项目以开放、互动、明辨性思维教学为其主要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2014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ISEC项目教师培训,并讲授我校ISEC项目学科拓展课程“西方文明史”。通过培训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对ISEC项目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希望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普通本科的教学,而这正符合我国实施ISEC项目的目的,即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本土化,使之适合中国的课程体系。

“世界古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了从人类起源到公元1500年间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内容广泛。开设世界古代史课程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古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世界古代史”是一门“既古又洋”的课程,其研究内容是早期人类的历史,距今比较久远,反映这一大时段的遗物、遗迹和文献资料比较缺乏。尤其是原始社会,更缺乏直接的历史资料,需要结合考古学、社会学、古人类学、民族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资料,存在很多难以确定的问题,史实模糊。世界古代史课程通常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学生正处于适应大学生活的过渡阶段,而且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接触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同时课程中还涉及大量生涩的音译名词,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世界古代史课程时需要面对的问题,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如何解决这些教学过程中的困难,让学生较好地接受世界古代史这门课程,完成培养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将ISEC教学理念运用于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中,以推进我校学分制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2年全面启动)中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世界古代史教学体系以吴于先生的全人类一体化历史进程理论为依据,国内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吴于、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和下卷,或者是按照吴于先生的理论编写的教材。吴于先生认为世界历史的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这一理论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但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编写的教材,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虽然世界历史记载的是人类由原始、孤立、分散的状态发展成一个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但古代世界,特别是人类交通技术未得到较大改善以前,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并不频繁,通常只以战争、贸易等方式发生联系,所以古代世界各地区更多表现出来的是独立发展的状态。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较为易为学生接受的方式是,将各地区独立发展的历史和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历史时,首先分别介绍二者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文明发生、发展的不同特点。这两个地区的文明发生时间相近、地理位置相邻,所以二者之间具有某些相同之处,并且联系较多。在讲授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历史时,可以首先分别讲授二者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因为二者都是西方文明的源流,且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所以之后可以讲授古罗马文明对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诸如政治、文化等方面。通过以上的讲授,学生既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各文明独立发展的历史,又能把握彼此之间的联系。

二、更新教学模式

(一)教师角色转换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只要在规定的课时讲完规定的内容即可。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会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ISEC项目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教育引导者的角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从教学主体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替学生思考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积极开展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的引导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沟通,提供引导,如课后面对面的辅导、通过E-mail辅导等。只有通过丰富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引导,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第3篇: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所谓“问题情景创设”,就是以新鲜有趣的具体事件为载体,创设与数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数学问题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精心创设的教学问题情景,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问题情景,把创设问题情景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涉及一些“真正”的问题而不只是让学生只解决纯粹的数学问题或“人工”的问题,创设的问题应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想适应。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创设相关的情景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寻学生自主探讨研究,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创造和应用。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案例1.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处故障所在?

如果沿着线路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查一个点要爬一次电线根。10km长的线路大约有200多根电线杆。

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从学生感觉较简单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再创造的欲望。注意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从二分查找的角度解决问题。

案例2.如图所示,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宽d=1 km。因上游爆发特大洪水,在洪峰到来之前,继续将码头A处囤积的重要物资及留守人员用船尽快转运到正对岸的码头B处或其下游1km的码头C处,请你确定转运方案。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大小为5km/h,水流速度v2大小为3km/h。

培养学生“数学起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意识,同时情景问题的图形及解题思路均为研究正弦定理作铺垫。

二、根据数学学习需要,创设问题情景

案例1.假设一个摩天轮的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h0 ,它的直径为2R,如图所示,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一周需要360s,若现在你坐在座舱中,从初始位置OA出发,过了30s后,你离地面的高度h为多少?过了45s呢?过了ts呢?

高中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因此可选择其感兴趣的、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作为问题背景。这个数学模型很好的融合了初中对三角函数的定义,也能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很好地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向任意角三角函数过度,揭示函数的本质。

案例2. 马王堆女尸千年不腐之谜:1972年,马王堆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专家发现西汉辛追遗体时,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骨质比现在六十岁的正常人还好,是世界上发现的首例历史悠久的湿尸。大家知道,世界上发现的不腐之尸都是在干燥的环境风干而成,譬如沙漠环境,这类干尸虽然肌肤未腐,是因为干燥不利细菌繁殖,但关节和一般人死后一样,是僵硬的,而马王堆辛追夫人却是在湿润的环境中保存两千多年,而且关节可以活动。人们最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怎么鉴定尸体的年代?第二,是什么环境使尸体未腐?其中第一个问题与数学有关。考古学家是怎么计算出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沉睡”近两千两百年?上面已经知道考古学家是通过提取尸体的残留物碳14的残留量P,利用 t=log■P估计尸体的年代,不难发现:对每一碳14的含量的取值,通过这个对应关系,生物死亡年数t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从而t是P的函数。

三、请学生动手创设问题情景

案例1. 对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学习,学生往往弄不清定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准备好的钉子、细绳、拉链等工具,请同学们自己在黑板上演示着画出图形,通过他们自己的参与提高他们对圆锥曲线的内在知识的理解,理解圆锥曲线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案例2. 已知a,b,m∈R+,并且a>b,求证:■>■。

它是一道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的“真分数型不等式”,如果直接去证明,枯燥单调,学生兴趣不浓,如果创设一种应用情景:有白糖a克,放在水中得b克糖水,问此糖水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出:■;又问:白糖增加m克,此时糖水的质量分数又是多少?学生也能毫不费劲地得出结论:■。这时老师发出神秘的疑问:糖水是变甜了还是变淡了?学生毫不犹豫的指出:“变甜了”,于是就得到了这个不等式■>■。

学生就这样轻松愉快的证明了这个不等式,并了解了这个不等式的实际背景。一个生活中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下,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乐,高效。

四、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创设问题情景

案例1.有人问:海口到三亚有多远时,有人回答约250公里,但也有人回答约160英里,请问哪一种回答是正确的?(已知1英里=1.6公里)

显然,两种回答都是正确的,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数值呢?那是因为所采用的度量制不同,一个是公里制,一个是英里制。它们的长度单位是不同的,但是,它们之间可以转换算:1英里=1.6公里。

在角度的度量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是角度制,我们几经不再陌生,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角的另外一种度量制——弧度制,在数学和其他科学中我们还经常用到。从而引出这节课的新内容。

五、利用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景

案例1. 在古印度,有一个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在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创设就会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引起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

问题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现实性、有效性的教学法之一。数学课运用问题情景进行教学,不但创设了一种更适于学习的条件和氛围,而且也使教师面临更高的知识挑战和能力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创设这个问题情景是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而不是为了创设问题而去编造问题,对后面的学习毫无用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得失,努力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中职的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彩霞 浅谈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05.10

第4篇: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一、知识的广度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认为多多益善,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什么都教,其结果将似蜻蜓点水,收获无几。实践中,要上好一堂生物学课,必须处理好全面讲述和重点讲述的关系,在尽量讲全、讲深、讲细、讲透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知识的教学,至于什么知识内容应重点讲解,什么内容可以略讲,什么内容可以点到即止,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予以确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组织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抽象理论,补充典型实例,经过具体分析,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但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并要适时适度。

二、教材的难度

教材的难度主要决定于教材中难点多少和性质。难点是指教材中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的内容。哪些内容容易成为教材的难点呢?其一是教材中内容庞杂,头绪纷繁的问题。如“基因的分离规律”中出现的新术语。其二是教材高度抽象,空间构形复杂的内容。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空间结构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感受能力,如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DNA、蛋白质的结构等,学生往往难以形成正确的空间形象。其三是教材中以高深理论作背景的内容。例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章的内容是以实践证据作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考古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有关,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感到疑惑难理解。

教材中不同的知识体系,其难点的地位亦不完全一样,故处理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如果难点内容就是重点内容,教学中就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全力以赴地去突破;如果难点内容并非重点内容,则适当疏通,使学生理解,有针对性地去突破。

三、学生的程度

教学中,教和学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现有知识水平)出发,根据高、初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从一般浅显易懂的知识要点归纳到章节重点、难点的综合论述,从分散的生物学知识与现象中寻找普遍的生物学规律。例如,高、初中教科书中都有“消化和吸收”这部分内容,在教学实际中就要区别高中和初中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及发展水平,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对高中的学生而言,可采用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而对初中的学生就宜采用直观性的模型、实物、挂图,通过实验、观察、思维、讲、练、评组织教学。

四、挖掘教材的深度

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问题和精华部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备课时若对研究教材不够,则挖掘不出教材中隐含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就显肤浅。只有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把握其精神实质,课堂教学中才能讲得深入浅出,力度适中;练得恰到好处,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材的认识结构,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层次。

五、教学语言的速度

生物学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并应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这是上好生物学课的基矗实践证明,教学语言抑扬顿挫,能调节学生的神经活动,教师讲课有声有色,加之体态语言的配合,以姿势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起伏跌宕。增强学生美的享受,才能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具体而言,对教材内容凝练集中的语速应稳重而有味,可增强感染力,对层次结构特别紧凑的内容,语速要稍快,使学生精神振奋,集中注意力。

六、教学进度

第5篇: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艺术设计 研究生 文化史课程

一、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点是开阔艺术视野、增强文化底蕴、深化设计思想。学生只有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设计和学术研究潜力才能厚积薄发,成为有可持续发展力的设计工作者和研究者。

针对上述人才培养要求,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将“中西文化史”课程列为设计艺术学学科中的主干学位课程,自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开设7年。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主体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本课程以历史发展为基础,以中外传统文化艺术为载体,以时间和空间为脉络线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世界文明发源地的国家、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着重分析社会、文化、思想、宗教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文明发展历史、中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研究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设计创作水平,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成为既立足本民族文化又面向世界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侧重点

中西文化史课程是高等院校文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文史专业学生一般有中外历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等选修课程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基础,还具有一定的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文献等方面知识作为支撑。因此这些专业中,中西文化史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章节分列细致,课时量大,教材有相当深度。而面对艺术设计专业则要结合专业特点、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层面、接受程度等因素,在教学内容讲授、教学侧重、教材选用与编写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本科一般系统学习过中外美术史、工艺美术史、设计史课程,有些学生还具备一些中外建筑史、园林史、装饰艺术史等艺术史论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的中西文化史课程要与学生此前的知识结构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不能重复已熟知的内容,要在原有基础上加深理论分析与阐述,并进行内容上的拓展,补充学生在本科阶段所欠缺的知识。由于课时较之文史专业要少很多(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开设此课只有32课时),在内容设置上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笔者结合上述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将教学大纲确定为中国文化史部分以历史年代为线,介绍从史前至明清历代文化。以讲授思想史为核心,重点分析历代思想文化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西方文化史部分其一是讲授西方文明的源泉――古希腊文化的特点与成就及对后世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二是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介绍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重点比较中西艺术精神与艺术风格的不同。内容设置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避免了泛泛的知识罗列,从思想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历史,最终回到分析艺术风格成因和艺术文化内涵的落脚点上。

三、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形式与考查形式的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存在部分学生轻视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学习,大多欠缺文、史、哲知识的问题。授课、考查方式的单一化很难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直观感受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考查评价方法上以课程论文或考试试卷作为考查形式,易使学生为轻松取得学分而敷衍,写作课程论文过程中抄袭现象严重,或死记硬背教科书和笔记上的考试题目重点进行答题,无法体现学生独立分析和深入研究与理解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中西文化史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查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其一是课内指导教学与课外自主研究教学相结合。在第一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课外研习的文献目录,要求学生跟随课程进度研读文献与参考书,教师在课上进行纲要式的讲解与重点问题的分析。考查方式中增加写书评和文献综述的环节。这样解决了课时少和内容多之间的矛盾,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其二是联系历史分析现实,将历史上的重要文化思想或文化现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学生思考并确定要陈述的话题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演示课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演示和提问,大家就此话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并展开热议。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学生在这样的讨论课上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为今后写作专业研究论文积累了具有新意并言之有物的选题,同时锻炼了分析、表达、辩论能力。学生的演示课件作为考查成绩的一部分。其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课件制作有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动画、整体界面设计,引入大量艺术作品、考古文物图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陌生和抽象的知识。其四是走出课堂进行直观体验式教学,通过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将参观考察报告、感想、资料收集作为一份课程作业来完成。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和开展,是为了改变目前高等艺术教育中重视现实功利,轻视学术理论学习研究的不良趋势,通过改革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每个学生的思想、独立个性和思考研究能力全面地发挥和展现。通过教学探索,树立严谨的学术风气,使学术热情不断高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注:本研究受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资助)

第6篇: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拥有更大的空间,但当前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发展还是面临诸多问题,如体系散乱,大多数学校只依靠个别教师开发零星的课程;选题单一,大部分还是局限于地方史的内容;重复建设严重,同一地区不同学校都在挖掘本地历史,却缺乏交流和共享;实施方法单调,讲坛式的授课方式难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当前迅猛发展的公众史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启发。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借鉴和利用公众史学的理念、资源和操作方法。

“公共史学”(Public History)是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此后发展迅速,目前全美有近百所大学的历史系都设置了公共史学的研究生学位项目,甚至列入了本科教学课程。Public History有多种译法――公共史学、大众史学、公众史学等。我赞同钱茂伟的观点,倾向于使用“公众史学”这一概念,因为“公共史学”是空间层面的概念,“大众史学”是人群内部的划分,“公众史学”是强调以人为本位的概念。①

尽管美国公共史学的兴起是为了解决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在过去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影响力方面它将历史知识和历史分析方法引入到公共领域的许多方面,以新的知识结构改变了公众对美国历史的认知。在研究方面,它拓展了美国史研究方法和史料的种类,促成了史学与其他学科(包括博物馆学、考古学、城市规划、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等)的结合与相互借鉴”,并且创造了新的历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②

Public History的概念虽然起源于美国,但有的学者们认为,它并不存在实现中国本土化问题,因为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中国的历史学家们一直沿着这个路径在努力。早在1985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蒋大椿研究员就提出把历史学科分为“基础历史学”和“应用历史学”。1986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基础历史学与应用历史学》。近年来,公众史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013年5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召开了“全国首届公共史学研讨会”;6月,台湾师范大学召开了“应用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11月,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了“中国首届公共史学会议”。

结合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笔者认为中外公众史学在以下八个方面取得了蔚为可观的成果:

(一)公众个人史学

公众个人史学研究的内容是普通个人对生平经历的书写。当前,个人史的写作已经成为了出版界的一大亮点,佳作频现,让读者觉得亲切和真实的同时又保留了大批宝贵的一手材料。如1937年出生的姜淑梅,1997年才开始认字,2012年才开始写作,2013年出版的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就入选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侯永禄是陕西合阳的一位普通农民,60多年如一日,一手拿锄头,一手握笔杆,留下了400多万字的珍贵史料。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60万字鸿篇巨制“农民五部曲”:《农民日记》《农民家书》《农民笔记》《农民家史》《农民账本》。湖南省退休中学生物教师沈博爱出版的《蹉跎坡旧事:一代中国农人的耕读梦》获“国家记忆2013・年度公民写史”奖。另外一个引人瞩目的事件是到中国支教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写成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这被认为是反映中国近30年沧海桑田变化的最好作品之一。

(二)公众家族史学

中国古代留下了海量的家谱,因为文字古奥,连历史专业的学生都视为畏途。其实,家族史是跟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的,而且这种需求并非中国人所独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的家族史。2004年,英国广播公司开播了名牌节目《你以为你是谁?》,该节目模式迅速被美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采用。中国也深受影响,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非常靠谱》,2012年,河南卫视推出《知根知底》,南京电视台制作了《摆谱》,而最为轰动的是2014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易中天、马未都、陈冲、曾宝仪、阿丘在节目中寻求自己的家族历史。2015年11月2日,《客从何处来》推出第二季,为萧敬腾、谢娜、佟丽娅、撒贝宁、钮承泽、金士杰探索家族的历史。为名人、普通人寻根问祖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家族史的专业知识向大众普及的过程。在中学层面,深圳市红岭中学的吴磊老师已组织了多届学生进行家族史的写作活动。

(三)公众社区史学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区域,中国历史上有修县志、村志的传统,而地方史也往往被列入中学的地方史课程。从公众史学的角度来理解社区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过分看重行政管理史和大人物历史的做法,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普通人物的角度去理解区域历史。在村史研究方面,我国台湾掀起了“大家来写村史”的活动,影响深远。而大陆也涌现了许多撼动人心的作品,如景军的《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从社会记忆、历史记忆、恐怖记忆、苦难记忆、仇恨记忆、仪式记忆和族谱记忆等多方面切入研究,极大拓宽了村史研究的视角;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则饱含着文学家的深情,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大多数中学生的祖父辈其实都是来自乡村,让中学生关注社区,关注乡村,其实就是关注身边的历史。

(四)公众口述史学

口述史学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现代的录音、录影等技术来记录历史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回忆而进行研究的学问。口述史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但现代口述史学的兴起却是在二战后。在此过程中,中学生写史的活动格外引人注目。由于中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他们对身边历史的认知大多数是通过跟长辈的交流中获得的,所以口述史学在中学的层面有非常大的实施空间。美国有著名的中学生写史的“狐火计划”,①而我国的“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从201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每届参赛学生均超过万人,涌现出很多的优秀的作者和作品。

(五)公众影像史学

影像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强势媒体。历史学与影像的结合,将产生珠联璧合的巨大冲击力。如备受争议的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以及被中学历史教师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大国崛起》,都是历史学家与影视媒体深入合作的产物。影视史学在美国相当成熟。如美国导演、编剧、制作人奥利弗・斯通拍摄了大量历史题材的影片,包括《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和被视为迄今为止美国人反思越战最为深刻的《野战排》。2012年,斯通与美利坚大学历史系教授彼得・库兹尼克联手,历时4年,集资500万美元终于推出十集纪录片《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斯通自掏腰包100万美元做这件事情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在2011年联邦政府对美国高中生的一次调查中,仅有12%的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该纪录片的翔实文本《躁动的帝国: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在2014年也被重庆出版社翻译出版。

(六)公众文化遗产史学

在收藏市场极其火爆的今天,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研究水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把考古等同于挖宝、保护等同于翻新的大有人在。如何让大众走出钱眼,用心呵护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公众史学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私人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但总体水平不高,对大众的吸引力不大。许多师生都并不知道每年的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甚至许多历史教师也不认为博物馆跟自己的专业和教学有关系。其实,现场教学是最好的历史教学方式之一,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是公众史学的主战场,也应该成为历史教学的主阵地。

(七)公众网络史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海量的史学资料和评论。这些资源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容低估。如不少中学生啃完了七大部的《明朝那些事儿》,有的学生坦言是因为看了《盗墓笔记》才立志读考古专业的,而这些书都是先从网络上流传开来的。当今微博和微信已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历史传播平台,其影响力也令人瞠目,许多历史学名家如钱文忠、葛剑雄、于赓哲等所开的微博都拥有庞大的粉丝队伍,而微信上诸如“国家人文历史”“明清史研究资讯”等公众号也极富吸引力。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微博上‘公共历史’传播,基本是与传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斗争’。”①这些史学信息在给中学历史教师带来阅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困扰,因为难以面对学生的种种提问。

(八)公众普及史学

公众普及史学是通过演讲和写作等方式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的活动。当前既有顶尖的史学家就通过《百家讲坛》等平台参与其中,也有大量业余的网络投身其中。就中学而言,现在面向小学和初中生的历史课外读物还是非常丰富的,如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陈卫平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美国的《希利尔讲世界史》都属于经典作品。令人遗憾的是,专门针对高中学生编写的历史课外读物基本空缺。无论是高中生还是普通民众,最为欠缺的倒不是历史知识,而是科学的历史观念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这应该成为公众史学普及的重点。

在历史教育中,现在的中学生面对着两个世界,学校提供的历史教育体例完备却枯燥乏味,而社会提供的历史教育生动活泼却又支离破碎。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历史知识从来是与价值相关联的。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既可以促成社会的有序和健康,也可以导致社会的混乱和病变。”②结合以上所述,我认为公众史学的发展绝非理论层面的事情,已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实践运动,它对中学教育的冲击也是异常巨大的,我们必须正视它、研究它、利用它,为中学历史教育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的目标定位,即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何在?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一般说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有四种方法:一是目标主导法――校本课程目标必须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二是学生需求法――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开发课程;三是问题解决法――根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课程;四是情境分析法――根据教师的兴趣特长和学校的现有资源开发课程。①除此以外,我认为还有第五种方法――根据学科的新发展来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例如就历史学科而言,公众史学的发展就给了我们全新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以上五种方法并非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同时并存的。就公众史学而言,它给予我们五方面的新启示:

第一是新的研究态度。公众史学要求研究者要以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科学严谨的专业精神服务社会。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面对歪曲历史的信口雌黄,遗忘历史的胡乱行为,我们不能够充当一个围观者,发几句牢骚式的评论就转身走开,应该牢记我们的使命是“为国家民族提供认同的基础、解决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认知问题;为普通人提供历史知识引导民众‘历史地’认识过去、理解现在、思考未来”。②

第二是新的研究对象。公众史学以普通民众的小历史为研究对象。如果说传统史学是把帝王将相的历史无限地放大,公众史学则关注每一个普通个体的历史。如美国退休教师Phil Chernofsky出版了一本由一个单词Jew(犹太人)重复600万遍、厚达1250万页的书And Every Single One Was Someone,以纪念二战中被屠杀的600万犹太人。Chernofsky说,书中的每一个单词Jew,都是生命,可能是你的亲人、同学、朋友,也可能是你,以此唤醒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由此推而广之,跟每一个生命相关的历史,都可以成为公众史学研究的内容。

第三是新的参与对象。依据公众史学的理论,“人人都是历史的记录者”,“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力记录历史、诠释历史。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民科”(民间历史学科爱好者)恶搞正统历史的事件又使我们担忧――真的每个人都有资格记录历史、诠释历史吗?事实上,大多数的“民科”们在中学时代都是接受过历史教育的,为何会提出那么多逻辑混乱、结论荒唐的观点呢?这恰恰说明了向公众普及科学的历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第四是新的服务对象。有学者指出:“与传统的专业历史学家相比,公共历史学家所面对的受众是不同的。他们必须同时面对学术界和学术界以外的‘公共领域’中的不同群体。他们的研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知识追求,而是必须为满足现实的需求提供线索和答案。”③许多历史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无法应对学生或非历史专业的朋友提出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多年所学的知识不一定是普通人所感兴趣的,而普通人所感兴趣的事情也往往是我们回答不了的。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学生,他们也是全新的对象――因为他们可能对书本以外的知识更感着迷。

第五是新的研究路径。公众史学的研究成果不再局限于引经据典的学术论文,而更看重富有操作性的实践成果,如提交政府部门的城市规划、保护文物遗产的实施方案、寻根问祖的旅游策划、记录历史的影视脚本等。例如,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犹太人大屠杀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和走廊就是公众史学的杰作。全世界纪念二战中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的纪念地有多处,波士顿本身是个与犹太人屠杀没直接关系的地方,但其建筑设计让人触目惊心,其碑文更是发人深省、众口相传。这就是公众史学的魅力所在。

这五方面的理念都能够成为我们选择课程并且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例如,在公众史学的研究范畴中,历史影视剧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融合了历史与戏剧双重要素,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历史知识、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甚至有专家认为,历史影视剧是公众接受历史再教育的基本方式。在其启发下,历史舞台剧完全可以成为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因为历史舞台剧的诸多要素与历史影视剧是共通的。

从2007年起,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就致力于“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的研究,提出“关联中外,小舞台演活大历史;融通古今,中学生感悟新课程”的目标。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先后进行了五届“广州市中学生优秀历史剧目汇演”。为了加强研究、培育队伍,广州市第一中学、执信中学等学校都把历史舞台剧开发成校本课程。笔者汇总分析各学校的课程方案后,提出了如下的课程目标:

例1:《历史舞台剧的编剧与表演》的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学会选取历史上有意义的人和事作为编剧的内容。选取的标准为价值导向正确、有较强的故事性强和思辨性。

2.学会编写历史剧本,力求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统一,做到基本史实真实可靠,虚构部分合理想象。

3.学会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做到语言清晰洪亮、动作自然到位、感情收放自如、配合协调默契。

4.学会设计和实施舞台剧表演的各个辅助环节,包括海报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设计、音乐设计等。

5.学会宣传和反思,思考如何让更多人观赏戏剧,以及戏剧在编剧、表演、与观众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阶段目标

(一)初级阶段

1.学会借鉴或改编现成的历史剧本。

2.能够准确地背诵台词,并进行清晰洪亮的表达。

(二)中级阶段

1.学会在借鉴的基础上编写历史剧本,做到史料可靠,没有严重的硬伤。

2.能够与同学密切配合,表演过程中有语言、动作、眼神的交流。

3.能够初步考虑表演中的辅助手段,如服装、道具等。

(三)高级阶段

1.学会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自主创作历史剧本,情节、台词、道具中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2.创作的历史剧本有较高的思想性,能给观众带来启迪和思考。

3.学会在表演中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投入并把控好感情。

4.能够充分考虑表演中的辅助手段,如海报、服装、道具、音乐等。

在广州市近十年的历史剧实践中,由于通过校本课程的推动,师生的编剧和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从公众史学的角度可作如下分析:

第一,强调思想性,不断地加大剧本的思辨内涵。如广州市四十七中学编演的《民主的天空》,深入反思雅典民主的局限性。事后,广东省教研室魏恤民老师邀请国家话剧一级演员梁国庆先生给老师们培训,他带来的西方国家长演不衰的历史剧《哥本哈根》极大地开阔了师生们的视野。这部反思原子弹研制的历史伦理剧极富思辨色彩,本身就是公众史学研究的典范。

第二,强调对普通人物的关注。尽管目前大多数剧本还是以大人物大事件为主题,但由于每个剧本都会有大量的配角出现,学生们为了演绎好这些小角色就必须琢磨他们的言行和思想。

第三,学生是历史剧的编写者和表演者,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满足他们的表演欲。

第四,历史剧的观众是师生和市民,对历史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有积极的意义。

第五,历史剧的创作和表演是一个浩大的实践性工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统筹策划能力。

按照正统的历史学原理,像历史剧这样的活动并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必须使用公众史学的理论来加以分析,才能彰显其社会教育功能。同样,像中学生写史、中学生DV制作等课程,也需要从公众史学的角度来明确其价值定位。

当前,中国的学者正致力于建构中国公众史学的学科体系,这对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份可以直接选用的菜单,有助于中学转换成为适合中学生的校本课程内容。

尽管高校学者对公众史学体系的架构意见不一,但也不乏共通之处。如姜萌提出“中国公共史学应该包括口述史学、影视史学、应用史学、历史通俗读物四个部分”。①钱茂伟认为应包括通俗普及史学、公众历史档案、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历史写作、公众影像史学、公众文化遗产等六大块。②校本课程的打造根据学校的特点而各有不同,所以中学可以借鉴高校的公众史学课程体系,却没有必要照搬高校的体系。作为高校的学科体系,只需要考虑学科的组织逻辑,而作为中学的课程体例,需要同时考虑学科逻辑和学生心理逻辑。在具体操作上,中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垂直型和统整型两种。③

(一)垂直型的课程组织

垂直型的课程组织有四种方法:一是依照时序来组织,即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二是依照远近来组织,即同心圆扩大法,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中心由近及远地扩展到区域、国家、世界;三是依照难度来组织,由简单到复杂,或者由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扩展到相对枯燥的事物;四是依照关系来组织,由部分到整体或者由整体到部分。

例如,影像史学是公众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如何构建其学术体系,学者们有不同的思路,下面是其中一例:

例2:《影像史学研究》的学术体例④

第五章:“用影像书写历史”的尝试

第一节:影像中的人物:个人命运的历史投影

第二节:影像中的战争:暴力的见证者

第三节:影像中的城市:都市变迁的生动写照

第四节:影像中的乡村:衰败落后的缩影

第五节:影像中的历史文化:探寻古老文明的源流

这种体系只考虑了学科的逻辑组织,并没有考虑到教学的逻辑组织,所以并不适宜直接应用到中学里去,但当中的内容却是可以为中学借鉴的。下面例子(例3,见下页图1)是中学的校本课程《影视剧中的历史真实与谬误》,⑤它抓住了影像史学中的一个分支――影视剧的内容进行课程开发,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平时接触影视剧机会要比严肃的纪录片多得多,通过解剖学生熟悉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更容易普及正确的历史知识,提高思辨分析能力。本课程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的“导入”与第五单元的“展示评价”相呼应,核心内容为中间的三部分,分别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进行教学,而“人物―事件―细节”之间的关系就是从易到难、从熟悉到相对陌生的逻辑关系。因此,中学课程的开发,无论是题目的设计还是结构的组织,都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特点。

(二)统整型的课程组织

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统整型的课程组织更受到重视。一方面,中学的课时有限,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有必要进行学科的整合;另一方面,学科内容的统整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统整中学课程的内容,首先要确立鲜明的主题。主题通常要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有这样才更容易融合各学科的知识。在这一点上与公众史学的追求是相一致的,两者都把目标指向大众的需求。近年来,不少教师以历史学科为中心,与其他学科联姻开发出许多引人入胜的校本课程,如《广州文学地图》《历史博物馆奇妙夜》《唱片中的历史》《传记文学的写作》《我来当侦探――历史谜案跟踪》等。下面以《历史地图的发现》①为例做一说明。

历史地图是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交融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又融入了大量高科技的内容。同时,在现代生活中,地图已经成为了人们交通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从公众史学的角度看,历史学家对地图的关注也远远超出历史地理的范畴,是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地图对人类的作用。如英国安妮・鲁妮著的《世界人文地图趣史》、英国杰里・布罗顿著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加拿大卜正民著的《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这些都决定了“地图”是进行学科综合的好题材。见图2所示:

本课程内容融合了多个学科,但在最终的呈现方式上,还是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依据同心圆扩大法,由近至远,从学校到中国,从中国到世界,从世界到地球,构建出10课时的课程体系。见下例:

例5:《历史地图的发现》课程结构

公众史学的学科资源异常丰富,但公众史学的学科体系还处在争议和构建之中。中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可以借用其资源,却不宜生搬硬套,必须按照学生的需求和教育规律来搭建课程结构。

基于公众史学来设计的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与传统的课程实施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从内容上来看,它以手脑结合为特点;从形式上来看,它以活动课为主要课型。概括起来,“做中学”成为了课程的主要特色。

所谓“做中学”包括两方面的含意:第一,课程内容有强烈的实践导向,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多项实践技能;第二,课程实施有丰富的操作方式,教师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课程的这些特色是由公众史学本身的追求所决定的,也是完全有别于传统课程的地方。

(一)校本课程内容的实践导向

公众史学认为,“历史学家必须将自己的史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与公众相关的事务中去, 大学历史系必须承担起一种社会责任, 为社会培养掌握历史知识、能够为公众事务提供具体和现实帮助的人才”。①技能层面的内容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的。

例如,影像史学是公众史学的重要领域。人类对图像的保存历经绘画、照相和录像三个阶段,对技术的要求则是跨越式的提高。与此相对应,当前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历史数字故事的制作》《历史微电影的制作》和《历史DV制作》等。

“历史数字故事”是把历史题材的内容与多种媒体工具(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和网页)结合在一起的讲故事的方式。由于只需通过自动播放的PPT技术就能实现,所以在初中乃至小学阶段都可以向学生推广。

DV就是数码摄像机,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它使到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摄像的方式记录当代历史。2009年,广东省电教馆以研究岭南文化为目的,鼓励师生们带着DV记录社会变迁,策划了“魅力岭南”学生DV创作活动,至今收集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不乏初中学生的佳作。可见中学生足以掌握其使用技术。

“微电影”又称微影,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时长在30分钟之内的影片。微电影制作技术较为复杂,包括前期视频资源的拍摄和采集,以及后期的合成制作,涉及DV拍摄技术、网络搜索下载技术、“会声会影”软件使用技术等。高中阶段的学生完全可以掌握相关技术。

此外,中学生写史的采访和写作技能、口述史学的访谈、整理和保存技能、文物遗产学的鉴赏和鉴定技能、博物馆学的解说和宣传技能都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实践导向

依据国外的经验,“公共史学教学应做到:保证学生拥有史学研究和写作的过硬技能,并熟悉至少某一领域的史学发展;学生应掌握在某一公共领域(如博物馆、档案馆、公司或企业、历史遗址)进行研究和工作的理论原则和操作技能;学生应该拥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从事实践的机会”。②笔者认为,历史教师要达成这些目标,需要抓住四个关键词:资源、工具、流程和教法。

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某项技能,需要有实践教学类的资源。例如,笔者设计的家族史校本课程《你从哪里来?》就要求学生到广州图书馆“广州家谱查询中心”查阅资料。模拟百家讲坛的课程《谈天说地》需要学校装备微格课室。研究历史图片的课程《以图证史》需要配置较高的计算机及图片处理软件。研究金融发展史的课程《历史向“钱”看》需要有古今中外的货币收藏品。通过邮票普及历史知识的课程《邮票中的历史》需要邮票收藏品和《斯科特邮票目录》等工具书。

其次,要制作和设计学习与评价的工具。工具的功能是指导学生如何操作以及达成怎样的目标。例如,在《历史DV制作》课程中,涉及撰写脚本、拍摄和编辑等一系列技能,广州市第一中学的杨穗福老师就设计了脚本撰写的表格工具:

例6:《历史DV作品创作脚本撰写表格》

再例如,当前教育部门倡导的研学课程也可以看做是公众史学在中学的实践,如笔者设计的《世界任我行》课程中,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研学的方案,为此制作了方案的评价工具,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努力的目标。该评价工具分为“研学内容”“研学路线”“后勤保障”“成果展示”和“团队合作”五大维度,往下再细分为20个子项。

第三,确定完成学习任务的流程。所谓流程就是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相当于操作指南。例如,文物遗产类校本课程《当个考古学家》实施中需要使用“皮诺考古玩具”,但玩具厂家并没有详细说明使用的方法,我就参阅了相关考古教材,撰写了考古学家如何使用铲子和毛刷把一件文物从土里挖出来的流程。《历史模型制作》介绍了20多种文物和重要发明的模型制作方法,每种方法都提供了操作流程说明。同样,实施《历史DV制作》课程也需要把摄像机的安装、使用、维护流程详细地写出来告诉学生。

第四,教学方法的使用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为此可以朝着三个目标努力――体验、运用和合作。“体验”是指让学生亲自尝试、观摩和感受各种历史资源。如家族史的课,就让学生触摸一下古代的家谱;影视史的课,就让学生观看影片;文物遗产的课,就让学生到现场参观考察。“运用”是指让学生掌握某种技能,如舞台剧的课,就让学生逐一表演;档案史的课,就让学生上网搜索整理资料;口述史的课,就让学生现场采访人物。“合作”既指学生之间的互助,也指学生与外界的交流。公众史学既然是面向大众,就不可能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合作应该同时成为工作的方法、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的目标。

总之,以公众史学为基础的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实施模式是对传统的历史教学的巨大变革,无论是观念上、内容上、资源上和方法上对历史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7篇: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句丽遗址 虚拟再现 保护与研究 展示与传播

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同时,它更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

一、虚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虚拟技术最早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的航天航空领域,并用此技术来模拟培训宇航员,为之提供了一种省钱、安全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现已经被推广应用到诸多领域当中,陆续得到广泛应用。如军事领域应用虚拟再现技术可以多快好省地研究战争、演习推演和训练;科技开发应用虚拟现实可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费用;娱乐领域应用虚拟技术可让人足不出户就身临其境地感受交互游戏或体验训练技能;建筑与城市规划应用虚拟技术为城市的风格和合理布局,以及旅游交通等提供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医疗领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培训、临床诊断、手术治疗提供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虚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正是基于虚拟技术的高度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实时交互的体验等功能,这项数字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古迹遗址和文物保护领域。虚拟技术同时借助全息影像技术以及网络媒介,可以将古迹及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展示与传播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例如,希腊科学家利用虚拟技术建立了一个古希腊建筑的影像系统,让古希腊的古迹原貌真实、鲜活地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戴上导游仪装置,就可以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璀璨的古希腊文明。

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达30余项,很多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建筑遗迹以及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图片与文字的记录等原始的管理形式, 文化遗产的展示也大多是建立在游客与珍贵文物或遗迹直接接触的基础上,一些遗迹或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还有很多消失的遗迹需要复原以供开发与研究,这些都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等手段介入,因此应用虚拟技术再现遗迹,保护和展示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古建筑已经开始陆续将虚拟技术用于保护与开发,如故宫博物院运用虚拟技术成像系统展示了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和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构造方法;陕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方圆100平方公里的乾陵进行了三维数字化虚拟,真实再现了气势宏伟的乾陵,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乾陵的外形和内涵,利用交互技术,让参观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观看乾陵;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院利用虚拟技术将大成殿制作成影像系统,使游客在计算机上便可浏览大成殿的建筑细节,同时可以在虚拟的大成殿内进行漫游。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古迹建筑运用虚拟技术的案例,如圆明园遗址的复原、消失的阿房宫、虚拟再现紫禁城以及尚未发掘的秦始皇陵,等等。穿越了时间的壁垒,历史得以数字化再现,文化得以信息化传承,虚拟技术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再也不用抱着化石想象着恐龙的模样了。

二、虚拟现实技术对吉林省集安高句丽遗址的作用

吉林省很多精美的古建筑或历史遗址,由于观念落后、资金缺少、人才匮乏、保护不当等问题,正面临着被遗忘、破坏甚至逐渐消失的严重威胁,局势不容乐观。目前,吉林省运用虚拟技术还局限于地产与规划领域,在虚拟技术运用于古迹复原与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尝试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于交互体验或网络旅游还停留在尝试层面。作为吉林省重要的古迹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2004)的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亟需借助虚拟技术实现多方面的应用与支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高句丽遗址的全面三维再现,不仅可以真实复原遗址的历史原貌,为文物保护与研究、展示与传播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而且对修缮、保护吉林省古迹和古建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体现在数据存储与保护研究方面

高句丽遗址位于中国吉林省集安市,这里作为高句丽政权的都城长达425年之久,东邻朝鲜,保存着世界上最多的高句丽文物古迹,包括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两座高句丽早中期都城)、陵墓(14座王陵和26座贵族墓葬)、碑石、上万座古墓和众多的出土文物,构成令世界瞩目的洞沟文化。这些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为世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更好地获取数据与相关资料,在充分研究遗址的历史与考古方面的成就基础上,借助安全的三维激光飞行时间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对高句丽遗址进行高精度的全面测绘,同时通过影像采集周围空间关系的真实图像等资源,记录原有各项相关真实数据,并为此建立模型数据库,实现高句丽遗址相关数据资源科学的永久保存,以便以后的人们能更好地学习和传承。

首先,这些精准科学的数据是高句丽遗址建筑与营造、文物物品等图像复原的基础,利用数据可以把遗址建筑设计的模型内容、古老的施工工艺、搭接手法等用三维图像软件进行精确的实体建模,从而更好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伴随着虚拟技术所推出的衍生产品,旅游产品也将得到极好的推广。其次,可以用来提高遗址和相关文物复原的精度,以及为选择将要采取的技术手段做出预先判断和提供依据,并可以节约成本、缩短修复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那些出现脆化、脱色、剥落等现象的易损文物,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修复和保护,从而检验修复保护技术和手段的可行性,考察修复保护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和修复保护后的耐久性,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保护方案。总之,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遗址和文物多方面的研究带来便利。最后,建立古代建筑保护修复信息服务平台把古代建筑知识库信息录入管理,可以为古代建筑知识库查询服务和古代建筑多媒体知识提供检索服务。

此外,虚拟技术还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规划的模拟, 旅游模拟系统中按高句丽遗址地理信息建立了计算机模型, 记录了每个王陵的位置、路线等。通过该系统模拟各个环节、不同管理策略,合理高效利用各个环节硬件设施的最优管理策略。通过虚拟技术呈现的规划方案可以进行预判或做出决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体现在遗址展示与文化传播方面

高句丽遗址在我国属于闭塞地区,地表遗址与建筑是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址本身又缺少展示环节,由于时空的限制使遗址及文物的文化价值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博物馆式的展示方式和手段已跟不上当今信息时代的步伐。为此,需要对遗址及文物的展示注入新的元素与形式,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在不移动文物本身的情况下,真实地再现遗址和文物,从而使高句丽遗址和文物有了更丰富的展示途径和办法。

一方面,在展示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遗址和文物构建的影像系统,借助全息影像技术呈现出更大范围的立体感展示,产生真实的视觉效应,使得展示遗址和文物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体会到这个令人惊异的三维空间所散发出的恢宏之感。还可以结合并运用媒体交互技术,参观者通过立体眼镜或操作传感装置,在现场三维场景中进行虚拟漫游,在立体的虚拟世界中充分感知信息,并做出选择或相应的动作,体验交互带来的感受。像在现实生活中游览名胜古迹那样,走过每一条游览线路,而比现实中更吸引人的是,在虚拟世界中,游客可以走进宫殿,看到每一处内部细节,甚至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身份,如官员、宫女、嫔妃、武士等,选择各自所需的方式和进程,让自己置身于神秘的虚拟情境中,引领观众穿梭于历史的时空中,既获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遭遇和感受,又了解了历史遗迹的兴衰发展过程。因此,虚拟技术的应用,使古迹及文物的展出频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它充分调动了参观者的热情,使观众对遗址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并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体验遗址和文物的非凡魅力。

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来整合、统一大范围内的文物资源,是传播和推广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全面地展示遗址古迹,宣传历史文化资源。参观者还可以通过键盘、鼠标、方向盘等操控工具来控制虚拟环境,同遗址及文物进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行走、飞行,并能直观地查看各个古建筑、物品的详细信息。使高句丽遗址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媒介或虚拟博物馆参观、浏览遗址及文物,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虚拟技术可以不受时间、距离、费用以及意志力等限制进行旅游,在将来只需要带一台有卫星定位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小村落、墓群和遗址进行旅游。

由此可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旅游能为旅游开发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利用网络化的虚拟现实能够更好地宣传文化遗产,现场的虚拟展示则能带给用户更丰富的交互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一起,成为人类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三大手段。

目前,虚拟技术在国内很多领域已经逐渐普及开展起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字时代的要求。与此相关的技术研究、设备的研发已经接近成熟, 如激光飞行时间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新媒体交互技术等,极大地增强了虚拟技术应用的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虚拟技术应用于遗址再现成像系统等方面涉及很多考古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单纯依靠数字领域的技术运用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更需要文物研究与保护以及历史文化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提供相关专业理论支持,并加深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是创作完成课题的关键,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和谐共生、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文化传承做出贡献。探讨高句丽遗址虚拟再现,可以将吉林省古迹与遗址的保护研究提高到一个新层面,为吉林省历史遗迹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214号)

参考文献:

[1]鲁东明,刁常宇.数字化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J].旅游学研究,2007(01).

[2]高高句丽遗址址:百度百科词条.

[3]郭云仲, 方兴.虚拟现实对中国文物古迹的作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2).

[4]杨宝容.基于文化体验的古建筑虚拟系统交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出.从可视虚拟书店到虚拟图书馆――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9(7).

第8篇: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一、突破教材与传统课堂的局限

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把握教材的前提下,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课内可以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可以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这样,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四十分钟,而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内外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如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查找、积累赞美地球母亲的诗词,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畅谈自己的见解,学生交流积极踊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样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树立了环保意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二、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语文学科不是孤立、自成一体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的工具性决定我们要借助于语文去学习其他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如《黄河象》可以适当渗透考古学、生物学的知识,《称象》涉及了科学课中的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草帽计》一课可以穿插历史知识和简单的军事思想,《绿色的千岛湖》可以结合美学知识让学生感受绘画艺术的魅力,《西门豹治邺》一文则是引导学生思考无神论哲学的最好材料,《长江之歌》可以让学生欣赏雄浑壮阔的音乐。如此,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能学到语文知识,而且能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而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包含着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它们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三、在生活中学语文

有人说:语文即生活。语文和生活是密切联想的。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提并论,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告诉我们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而且要读无字之书,即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把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校外远足、郊外野炊、工厂参观、市场调查、上街宣传……这样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学习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潜滋暗长。我曾经组织学生清扫街道,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学生热情高涨,积极设计活动方案,分工负责。他们查阅资料,拟写张贴标语口号,制作分发传单。清扫街道的时候干得热火朝天,享受到了劳动之后的愉悦,也体验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很多学生当天写的日记,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议论言之有物,可谓收获不小。

四、扩大课外阅读范围

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学段的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要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要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开展推荐“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月活动”、“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诗歌朗诵、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人文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促进了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第9篇:考古学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赣傩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的特性、价值的分析,探讨利用赣傩旅游资源开展素质教育的独特性、实施途径和具体方法,从而理清了一条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素质教育获得旅游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

我们美丽的家乡江西是文化旅游大省。其中贯古达今、影响深远的赣傩文化在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中仍散发着它古老、博大而独特的魅力。赣傩文化主要分为傩仪和傩艺术两部分,傩仪包括傩神庙、傩祭、神词、傩符、法器等;而傩艺术包括傩面具、傩歌、傩舞、傩戏。赣傩文化的神秘独特魅力,具有强烈的心理感召力,吸引人们研习、体验、追寻,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有着开发旅游良好前景。同时,当代中国正处社会深刻转型,人们之间的关系急速走向功利、走向竞争,社会日趋走向现代、走向未来。人们,尤其是青年集体意识、群体心理缺失,迫切需要抓住有效载体,寻访心理家园、弥补集体意识、人本精神,构件完美健全人格,提升塑造综合素质。我们完全应当在开发赣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利用赣傩旅游资源,深掘其教育价值,开展素质教育,发展地域旅游文化经济,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赣傩文化之特性

1、杂糅巫风、根扎赣鄱。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徐人、楚人入赣,荆楚巫风与当地百越人的神鬼崇拜混杂为影响力巨大的南方巫傩,巫傩自出现以后,不断向四周渗透,在此过程中,充满自豪盆地心态的赣先民们在巫傩的传承中,特别珍视这份令他们骄傲的祖先馈遗,从不敢轻易对其进行改动、删减,使赣傩至今仍能较完整地保存最原始的面貌和形态。

2、紧随主流、纳异化同。随着西晋“永嘉之乱”及南北朝战争、唐未藩镇割据及五代十国的战乱,北人不断南迁,赣傩文化不断受到其他主流文化的渗透,吸取了异元文化精魄的赣傩再以强大的影响力向周边傩属文化体系的地区发散辐射。

3、崇祖重祭、傩事娱渐。赣地的傩神虽然各异,但多有自己宗族的祖先,重勘舆、重风水的赣人认祖先的灵魂就藏于他们生前的居地,在赣人看来,奉祀与自己有着亲缘关系的远祖之灵比祈求某一位宗主更为可靠、灵验。赣地祭祖傩仪繁冗,场面热烈、隆重,规制相当严格。供奉祖先除了丰厚的祭品、供品外,还有娱神、娱人的傩歌、傩舞、傩戏等娱兴内容。各类形式的傩艺术表演能激起观众的情境共鸣及参与热情,这就使得赣傩文化的保存和弘扬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赣傩文化之主要价值

1、学术价值。赣傩文化是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戏剧学等多方面学术领域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可以帮助学者们重新界定学科体系类属、源流,完善和补充知识结构及训诂学科功能、各时期各阶段的意义。它对各种学术的研究必将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丰富可考的内容和实物索引。

2、文化价值。赣傩的文化价值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赣傩文化本身作为最原生态的地域文化艺术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陶冶;二是作为历史遗存仍在以傩的方式对赣鄱广大地区进行历史、文化、生产、日杂知识的传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祭神、娱神、娱人的赣傩衍生出的文化教育功能。

3、艺术价值。各地作为赣傩的艺术形式,如傩面具、傩歌、傩舞、傩戏都有着古老、丰富而又极具个性化、地域化的形式语汇及特点,它们折射出各地人们在审美趣味、艺术观念、思维习惯的巨大差异。而强烈地方特色恰恰是艺术贵在独创的注脚,也是其原生态的表征和佐证。尤其是各地傩面具艺术所传达出的骠悍之美、凶猛之美、狰狞之美等美感体验扩展了壮美和弱美的外延,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4、产业价值。有些人看来,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傩文化消失也越快。这一看法实有偏颇,经济发展、科教兴盛才有文化的繁荣,而当今时代文化繁荣有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大发展。赣傩文化的濒危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赣傩文化遗存却不懂得就此发展相关的知识经济、文化产业。这无异于捧着金饭碗去讨饭。5、教育价值。赣傩历史是赣初民一如赣地红壤般的血色、血性混杂着融合、抗争、分立、嬗变、消长的人群、地区的交往史和生活史。赣傩历史沿革无不是充诉着思想、知识、技艺、历史的传播和繁荣,假如剔除了它傩神信仰的封建迷信部分,赣傩无疑是华夏民族共同体多极意识形态的根系所在,它的优良传统和社会生活智慧仍在向我们昭示着必须继承和发展的宝贵部分。

三、赣傩旅游资源与素质教育之契合

保护挖掘和弘扬赣傩文化,开发赣傩旅游资源最为长远的战略就是将它植根于年青一代的集体记忆及深层意识之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结合提倡全面素质教育对青少年展开赣傩旅游文化资源的研习、体验等的旅游研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对素质教育来说赣傩旅游文化是最适合的现实文本。赣傩旅游资源与素质教育高度契合,是素质教育的独特载体。二者契合性主要有三,即精神吻合、内容生动、形式近人。

1、精神吻合。赣傩文化的精神是开放、独立、顽强,赣傩文化的兼容性使它融合了多种文化的不同元素,这是它开放的一面;赣傩文化善于吸取异元文化的精髓,却始终没有割断自己与自己历史的联系,仍保留有自己的思想,行为方式,体系,这是它独立的一面;赣傩文化是赣人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傩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要起码的生存条件,拓展生存空间的生命张扬,这是它顽强的一面。而素质教育强调基础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以开放,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为先决条件的,健康个性的首要特征就是它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也是开放的。与此同时,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培养其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锤炼出他们顽强进取,自强不息等宝贵的意志品质。二者的精神完全吻合。

2、内容生动。赣傩文化的内容涉及到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传记、忌禁由来等多方面渊源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他健康的个性,而好奇、感兴趣乐于探索是健康个性中的宝贵部分,而赣傩文化生动、丰富、博大的内容足以使学生浸润于其中,陶然忘我。

3、形式近人。赣傩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的社会性,生活性的行为特点,免去书本的冗经穷辩,让学生深入和贴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这一近人而又独特的文化形式实现素质教育所强调的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职业技能的主张,不能不说是弓为矢用。

四、利用赣傩旅游文化资源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之实施

纵观傩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无不是作为乡村、民族等群体组织就社会过程中针对例如战争、逐疫等问题所采取的一种非理性化的思维、行为解决方式。从这几门学科的特点来看,有一个让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学习模式,那就是无一例外的强调以基本认识为先导,再以实践、实勘、实验与总结的反复深化每次的研究所得,可以说这与以知识为起点,经过技能、技巧的培养到达发展的结果的素质教育基本运转机制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具体实施上我们拟将整个素质教育过程分为从创意、体验、互动、行动四个阶段来组织实施方案。

1、创意。以公共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就傩文化展开开放性、趣味性的阐述和分析,使学生对赣傩文化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青少年思维敏锐、但深度缺乏;注意力强、但自控能力差;记忆力强、但条理性差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避短扬长、充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根据综合文化的社会性特点,以深入浅出、直白通俗的语言表述与现代化媒体展示技术相结合,充分展开教学互动,在此当中,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及批判精神,以免使其创造性被扼杀于萌芽。此阶段按教育目的与认识重点可分为三个内容:现象和本质认识、体系认识、价值认识。

(1)现象与本质认识,我们将赣傩认定为人类的社会群体组织以一定的仪式为中介向信仰客体祈获功利的普遍人文现象,这一现象的本质为主宰认知、主宰信赖,因此,这一本质形式外现为合神逐鬼、祈神赐福。在此过程中,注意不要把它上成了哲学课和历史课,不要让学生在概念和专业术语的海洋中周游,而是要以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与傩事溯源为兴趣点,抛砖引玉,渐入主题,始终贯彻轻松教学的原则。

(2)体系认识。赣傩文化群落有着完整、独立和庞杂的体系,在历史的衍变中和邻近地区的影响下,赣各地傩事的称谓、编员、规矩、程序、兴忌大相径庭、面目各异。

在这一部分的讲解中,只要求学生对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重在人文、地域特色的宣扬和感染,所以无需面面俱道。

(3)价值认识。经过几千年沿袭、传承和发展的赣傩文化以其厚重而独特的学术、考古、文化和产业等价值饮誉海外,我们应对其遗存价值作一个较为中肯、科学的价值训估。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激扬的语调对赣傩文化的遗存、可掘价值予以全面的介绍并加以盛赞,从而激发每位同学身为江西人的自豪感及爱乡情感,并树立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远大抱负。

2、体验。这一阶段的要求是让学生直接参加到赣傩文化活动中,使其在具体、真实的傩文化氛围及实践活动的身体力行中体验和感受这一文化的整体形态、内涵启示及独特魅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暗示性语言对其思路加以引导,只在关键部分进行提示、启发和诱导、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创意离不开傩文化情境的创设,校方应及早与傩艺团体取得联系,向其索要表演日程安排。

(1)回归体验。在祭师近乎癫狂的呼号中,古老、浑穆的傩仪事象可以瞬间将我们带回傩风激荡的原始时空,那里只有生命内驱力的舞动和如同低沉、重实的傩戏节拍一般的个性释放,基础教育是以个性健康、和谐发展为前提的,此种体验是我们籍以修复学生个性原生态的有效手段。

(2)审美体验。放眼赣傩艺术,稚拙、古朴、单纯、直率的赣傩面具可谓品类遗存、功能、艺术手法及风格都繁多难计,流传久远;丰富的取材、特有的图案、符号内涵表达功能;点与线的巧妙构成及对比手法的凝练、大气是赣傩面具艺术的非凡特色,一张张狞厉、憨蛮、诡异的表情透露出神性、兽性、魔性、混杂性,让人们感到陌生而又熟悉,这就是傩艺术的魅力所在。美育对于性格的塑造作用非凡,赣傩艺术以其可感的乡土艺术形象、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正确的价值观,美好的情操、提高道德层次,塑造心理健全的人格都有着巨大作用。

(3)苦难体验。赣傩文化是赣人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傩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要起码的生存条件、拓展生存空间的生命张扬。在此实践中,我们以苦难为契入点展开体验和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代入感、乃至于心理健康、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4)乡风体验。赣地傩乡不仅繁衍了赣傩文化,同时也孕育了古老、浓重、酱味十足、浸透了傩风的傩俗和民俗。可以说无言不傩、无行不傩。热爱傩文化,首先要热爱滋养傩文化的家乡,保护傩文化、挖掘和弘扬傩文化更是要从爱护傩乡、建设傩乡做起,展开乡风体验、一睹傩乡人的生活风情,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是消除学生的尊卑思想、摆正其优越心态、培养他们的公正感、爱国主义高尚情操及赤子情怀的必由之路。

3、互动。这一阶段,由教师与学生一道以多样的交流和总结形式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所得互通识见、取长补短、扬华弃粕,进一步深化认识并就其运用领域进行深入探索,以期帮助学生将已得社会文化素质内化入心理层面,最终形成健康、全面的个性和能力。这一阶段的交流主要分为两个内容:心得体会交流和作品成果交流。一、心得体会交流,这一内容中师生可以共同携手设计如主题班会、专题座谈会、交流板报等形式活泼、组织新颖、创意独特的傩文化交流平台,就“容我一诉衷情,还你千年赣傩”、“与赣傩牵手”等主题对“傩视角看世界”、“多极世界的傩面人生”、“现代人的傩心理”等热议焦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二、作品成果交流、第二个内容实际上包括了再体验、再认识、再创造三个环节,从再体验到再创造的过程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同学们否定复制、超越自我的旧我蝶变,当各件作品、各项成果被陈列出来,同学们可以在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傩文化艺术成果面前互相学习、加深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