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投射效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投射测验 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B841.7 文献标识码:A
1投射测验的发展历程
1.1萌芽阶段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投射技术的运用源于高尔顿首先开始的字词联想测验,之后由瓦特、克里培林发展成第一个投射测验――字词联想测验。
1.2前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
罗夏受克里培林的影响,于1921年出版了《心理学诊断》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人格投射测验理论,他称之为“形解释测验”罗夏的墨迹测验一经介绍很快得到了心理学家的重视在美国和欧洲都得到了发展。
1.3顶峰时期(20世纪40年代―60年代)
1940年学院派心理学在美国逐渐被医学化。据统计当时罗夏测验在美国最常用的测验中投射测验占了五席。
1.4争议批判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随着投射测验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在心理治疗中盲目使用投射测验,导致了对投射技术的不断质疑和批评。面对不断的质疑和批评,为了解决投射测验已有的缺陷,许多测量学家开始整合以前的投射测验。
1.5整合中求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
心理学家开始了对投射测验进行了整合。他们综合了投射测验的缺陷,分析了其它测验的优点,对投射测验的编制、施测、分数的解释做统一的、标准化的确定。
2投射测验的科学性评价
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关于投射测验在人格评估领域的科学地位问题的争论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一方面是实验者对投射测验信度效度和常模等方面尖刻的批评。另一方面是投射测验在临床咨询中应用较多。因此对投射测验做科学性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还有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投射测验技术是“主观性”评估,其它技术是“客观性”的评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其一:它的客观测验中, 有时也包含投射技术 。 比奈在他的智力测验中使用了墨迹测题, 著名的韦氏智力测验中的领悟力测验 、词汇测验就被认为属于投射性质。其二, 罗夏测验等投射测验也遵循测量学的原则, 致力于建立客观化的评分标准, 并有大量的信度、效度的研究报告。因此投射测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投射测验本身的局限性引起了人们对其科学性的怀疑。
(1)相比于别的标准化的测验多数的投射测验没有建立自己的常模,参照标准很难确定,测验结果很难解释。这就制约了测验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了投射测验科学性的降低。
(2)信度和效度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投射测验的负性态度基本是因为投射技术的信效度不高。批评者认为投射测验的效度估计源于对以健康结果训练为基础的病理群体的观察,其结果将导致在临床咨询的条件下有高的效度估计。至于信度,由于多数使用评分者信度再加上投射测验的自由性非结构性原则,这就使记分的难度增加,信度不高的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
虽然投射测验面对这么多批评指责。但投射测验并没有从心理测验的阵营中消失。相反相比于其它测验而言投射测验也有自己特有的优势。
它不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具有文化公平性,可以在跨文化研究中广泛应用;投射测验是测量人格的深层结构无意识的有效工具,而其它人格测验根本就无法做到;与其它自陈量表和结构式访谈相比,投射测验可以有效防止社会赞许性等问题的出现,间接地测量出被试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像问卷测验那样依赖于被试是否真实回答。
3提高投射测验科学性的措施
3.1客观化、标准化与常模相结合
投射测验可以借鉴其它测验的优点,将投射测验的施测评分规则、结果的解释、施测者的技术水平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系统的标准化的规定。建立自己的常模标准。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按照客观诊断――标准治疗(头脑与公式的结合的模式)即要运用尽量客观标准化的方法作出诊断。从而按照统一的常模标准进行解释。
3.2将投射测验技术、问卷测验技术、情景测验技术加以综合运用
问卷测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收集到大量的信息,测验结果也容易量化,便于确定测验常模。但它容易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且无法评估受试者不愿回答的问题。情境测验在人员选拔中效度较高,但是它所设计的特定情境只能评价到特定的心理特质,人为的情境能不能代表真实的情境是一个争议。情境测验最大的局限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正是因为各种测验方式各具特色,他们的综合使用可以扬长避短,更加准确有效地测量出人的心理特质,从而提高投射测验的科学性。
3.3理论与技术亟待日趋完善
随着投射测验的理论与技术日趋完善,投射测验的信效度逐渐得到肯定。在临床诊断中的效应量与MMPI和韦氏智力测验不相上下。除罗夏墨迹测验之外,某些主观统觉测验的改编本、句子完成测验等不少测验已经有了统一的记分和解释方法。由此可以预见,投射测验在未来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必将大放光彩。
【关键词】招聘;面试;心理效应
招聘是人力资源模块中最基础的工作,对企业的意义重大,它是保证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招聘流程缺乏对人心理的关注,往往导致招聘的效果不理想。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后使得招聘能够流程化并且能够更直观的进行数据分析。从招聘的初始环节招聘职位的到新员工试用期的评估和跟进的所有环节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心理学,将会使得整个招聘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一、职位空缺的产生
一个职位的产生,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组织机构的发展,工作任务增加需要增加新的职位;上一任得到了提升,产生了新职位;上一任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被调离岗位,等等。这一过程,要考虑招聘方,主要是招聘部门的心理因素。例如,一个招聘部门的负责人可能会因为空缺职位的前一任的表现,得出一些主观的结论,从而在心目中排斥与前一任的他或她具有某种相象特征的人。比如,一个运营总监因为一名女性下属因为结婚怀孕而仓促辞职,心中感到很不满,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他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一定不要招一名近婚龄或已婚未育的年轻女性。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遇到这种情况需要与用人部门主管详细沟通,分析上一任不能胜任的真正因素,尽可以地确立客观的评价。要使用人部门主管意识到,不能因为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发生,就得出所有年轻女性都有可能轻易辞职影响部门绩效的结论。可以列举组织内其他背景相同,但是工作绩效依然很好的员工实例,打消用人部门主管的顾虑。
二、职位与面试准备
招聘职位的时候,需考虑到潜在应聘者的心理感受,例如将招聘职位写得条理清晰,格式正规,印制精美的广告,都能吸引更多潜在的应聘者。对于工作的描述一定要写得尽可能详细,特别涉及到技术方面的要求,要准确,因为随着工作分工的精细化,学历高的应聘者,对于是否能在工作中运用和发展专业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视的。要设计专业的招聘流程设计和招聘计划,完整地让应聘者知道他现在处于招聘进程的哪一步,以便于更好地配合招聘方。频繁地改变流程和计划会让人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
三、面试
(一)面试中的人才测评
目前心理学在招聘中运用更多的还是在面试过程中的人才测评技术,几乎所有的招聘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一些心理测评的方法和技术,最常用的有公文框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游戏等。不少公司还有专门的测评软件,例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卡特尔16PF等人格测验,能对应聘者有个大概的评估,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位对人员所需要具备的关键特质相关维度的分析,以确认应聘者与职位的匹配度。除了可以直接量化的测评方法,也可以尝试用一些不可直接量化的测评方法作为辅助,比如用投射技术。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这是蕴藏在人类行为深层的动力,自己是意识不到的。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这种技术属于心理测验的三大技术之一――投射技术。
(二)面试中应聘者的心理因素
应试者的心理与心理偏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期望过高。有些应试者看社会过于理想化,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与周围环境,常常对自己期望过高。在面试过程中,这类应试者表现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舍我其谁的态势。他们一般个性鲜明,或某方面有专长,或过去多受奖励。但期望值过高、过于自负的应试者往往事与愿违。(2)趋同心理。指应试者一味迎合、顺从主考官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对考官言听计从,甚至言行举止都愿与主考官保持一致。趋同心理的根源在于缺乏应有的个性品质。如缺乏自信、盲从模仿、无主见等。(3)表现心理。指应试者主动展示自我的倾向。表现心理强的应试者可能主动与考官握手,回答问题时可能抢每件事,自我表白,言语过多等。应试者的适度表现是正常的,但过分表现就可能给主考官留下相反的印象。此类应试者多属外向型性格。(4)掩饰心理。指应试者企图掩盖自身缺陷的倾向。表现在回答问题上,支吾搪塞、答非所问;表现在言行举止上,神色不安,抓耳挠腮,避开主考官视线等。此类应试者或者虚荣心较强,或者有明显的缺陷和弱点。(5)完善心理。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即意味着永远的自我否定者,因为他永远达不到他为自己所定的任何一个目标;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亦意味着不知轻重、不分主次,在每一个细节上做着过分的不必要的停留。面试中,完美主义者会尽量地掩饰、遮盖自己的不足之处,然而,却忽略了面试的根本目的――全面而准确地展现自己的优点。(6)恐惧心理。面试恐惧心理的表现形式有:第一,陌生恐惧。一见陌生人便脸红、紧张、说不出话,感到浑身不自在,这便是陌生恐惧。第二,群体恐惧。对方是一群人,而你是单独一人,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群体恐惧。第三,高位恐惧。当去某单位应聘时,面试的主持人如果是高级领导干部,则往往会被他们的赫赫名声吓倒,一见面就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和不安,这就是高位恐惧。(7)自卑心理。自卑感较强的人往往多愁善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为了不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实行自我封闭,不愿同别人进行较多的接触和交往。自卑感较强的人一般都无法顺利地通过面试这一关口。在这种情况下,应试者的起初水平是无法发挥出来的。女性在重大面试场合获得的成绩往往低于她们的实际水平,低于她们在平时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8)迎合心理。迎合心理,也称逢迎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视为高于一切。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一味企求得到别人的好感,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轻易改变自身的观点,惟恐招致对方的不满。这种人在面试非常希望博得考官的好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它非但不能得到主考人员的“恩宠”,而且还会减损他们对于应试者真实素质的评价,因而是不可取的。
(三)面试官的心理效应
面试官在面试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的心理效应的影响。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先生认为:“大多数人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最能干的人,大多数决策者在面试的最初5分钟内就做出了录用与否的决定,并把面试的其余时间用来使他们的选择自圆其说。”因此,专业的面试官在面试时会注意调整以下这些心理因素:(1)归因效应:面试官认为自己是全能的“上帝”,永远正确,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候选人,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2)异性效应:面试官受异性吸引,尤其对外表气质佳、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容易产生好感。(3)首因效应:面试宫对候选人的第一印象作用很大。(4)晕轮效应:面试官容易被候选人的亮点所吸引,忽视观察其他方面,往往会忽略候选人的全部特点。(5)对比效应:面试官在连续面试多名候选人时,做出的面试评估会受面试的前一个候选人的影响,并会有无意识地对前后候选人进行比较的心理趋向。(6)序位效应:面试官在连续面试多名候选人时,会对最初和最后面试的候选人印象特别深刻。(7)中央趋热效应:面试官对连续面试的多名候选人评分时,当对候选人的评估感觉没有把握时,打的分数往往集中在中间段。(8)惺惺相惜效应:面试官倾向于认同自己的“同类”(例如:同爱好、同气质、同校、同宗教、同族等等),而更适合招聘职位的“异已”被拒之门外。
四、员工入职后跟进
入职培训能够帮助员工在第一天培养起作为团队成员的感觉,帮助员工从心理上“准备好”,通过对公司整体的了解,尤其是对规章制度、公司文化、健康与安全的方针和做法、工作环境等的熟悉,员工才能够建立起投入到新角色的信心,尽快适应环境。入职培训还能为将来员工信息入库、个人职业规划设计提供基础的材料。入职培训是也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专业技能的缺乏以及合格劳动力的短缺使得员工的保留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当务之急。有研究显示,新员工入职后的前三个月是员工离职最多发的时期。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最长。员工对公司的第一印象能极大地影响其今后的工作,甚至定下以后的工作基调。通常员工在第一天会很积极,希望给大家留下好印象,从公司角度来说也希望如此。所以入职培训作为一个增进双方进一步理解的机会,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大的公司都有专门的入职培训流程,甚至有专门针对入职培训者的培训。那么,什么是成功的有效的入职培训呢?让员工感受到欢迎及关怀;与员工确认用工的种种条款,建立起切合实际的期望值(避免以后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让员工理解公司的道德行为准则;完成公司的法定告知义务(如《劳动合同法》里的要求所告知事项);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适应性;建立起员工的信心,让其相信加入公司是正确的选择;提供一些背景信息。成功的入职培训开始于公司正式雇用员工的第一天,一直到员工真正融入到组织中去。入职培训需要安排专门的时间由专人来做,而不是由直线主管在工作中简单交代了事,也非刻板的填鸭。
招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组织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创造组织的竞争优势。现代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组织拥有什么样的员工,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立于不败之地,还是最终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心理学在招聘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正确地运用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招聘的成功率,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J].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武建学.七步打造完备的招聘管理体系[J].哈尔滨出版社,2006
关键词:教师教育 公共心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49-02
公共心理学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培养现代教师基本能力的课程。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形成科学的心理学理念,了解学生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更好的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开展学生工作、班团队活动等。老师教好此门课程,学生学好此门课程对学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早已提出[1],并且很多学校也都进行了改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师范生能力要求的变化,随着90后学生心理特点的发展变化,如何上好公共心理学课程是值得所有从事该课程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一直深入进行下去的课题。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考核等角度探讨该课题。
1 改革教学目标――从学习知识变为帮助成长
长期以来,公共心理学教学目的强调了解心理学知识、运用心理活动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识记和理解环节,而忽视了领悟和运用技能的培养。据国家教委师范司对一些地区高师进行的调查,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毕业的从业教师在工作绩效上没有明显的差别,师范类教育的专业性没有得到明显地体现,因此,“心理学课上着好玩,学后却没有用”是公共心理学教学的要害。
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明确提出教师教育课程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等。这意味着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意味着公共心理学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学习这个层面,意味着公共心理学不能再空喊强调实践能力而没有实际行动。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指挥棒,教学目标转变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进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转变。在公共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中必须加入改变学生对公共心理学作用和意义的认知,体会领悟公共心理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公共心理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学习中。心理的本质是人对社会主观能动的反映,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可以避免课堂上面睡觉、聊天、玩手机游戏等现象,避免教师进行课堂管理而耽误教学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因老师管教而产生的厌学、逆反心理,可以在有限学时的课程中达到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课堂,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形成对学习、教学的科学认识,会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以适应当代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对师范类毕业生的要求。所以,公共心理学的不仅学习心理学知识,更要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2 改革教学内容――从老师想教什么变为学生需要学什么
公共心理学课程满意度调查中两个问题最为突出:一是课程体系为体现教师教育素质培养,二是课程内容与教师工作结合不紧密。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大概有几种。一是使用普通心理学的课程结构,二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主干在结合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中的一门或多门课程[2]。前者内容过于专业和深入令学习者很苦恼,尤其是对艺术类学生。后者则内容体系庞杂,因为非心理学专业的师范生一般只开设一门心理学课程,教材编写者希望能把所有需要未来教师了解的心理学知识都融入这一本书中。授课老师在拿到这样的教材后,需要讲解的知识点非常多,在公共心理学有限的课时(通常是32―72学时)中想要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就不可能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保持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忽视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忽视了学生想学什么,更是忽视了在公共心理学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能力[3]。两种教材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公共心理学教学中有一半的学时在介绍普通心理学知识。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的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很多内容没有体现心理的发展性,对中小学教学的指导意义有限。
综上,在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体系设计要针对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就应以人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以教育心理学为重点,将心理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强调不同阶段的孩子心理现象和活动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如,讲授思维这一内容的时候,不应该强调思维的种类和特点,而更多的关注思维的发展过程,与年龄相伴的思维特点,还可以选择一个故事让学生改编后讲给不同年龄的孩子听。学生运用思维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对知识点会用更深刻的记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教学活动时自然就会应用了,真正体现了公共心理学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的意义。
(2)开展专题教学,不苛求教学体系完整。心理学是一门很典型的交叉学科,它的本科生被授予了理学学士,但是很多心理学课程却更接近社会科学的性质。公共心理学就是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规律应用与社会生活中,它章节之间不像自然科学课程一样有严谨的逻辑顺序,严格的先后关系,完全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挑选一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较难理解的、在心理学专业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讲解,其他内容布置学生自学。专题内容可以包括:从认知的角度促进教学、从行为的角度促进教学、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学生智能的开发、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习的策略与技巧、教学设计与策略、教师心理、学校群体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从关注老师怎么教变为关注学生怎么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但是公共心理学教学在增加实践环节等方面却有很多困境[4]:一是教师资源有限,公共心理学通常由心理学教研室承担全校所有专业该课程的授课与辅导,心理学作为一个边缘学科教师数量比较少,其中专职的公共课老师就更少了,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负责200-300学生的教学工作。有限的教师资源导致该课程只能大班授课或合班授课,教学内容很难兼顾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法。二是课程学时较少,公共心理学学时通常是32―72学时。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体系非常复杂,和常识中的“心理学”有很大差距,所以知识体系的讲授是必要的。在这么少的学时内既要讲授知识,又要掌握知识的运用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是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不足,笔者在上过公共心理学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调查中发现63%的学生认为学不好该课程的主要原因是授课教师(讲授不生动等),21%的学生认为考试合格就可以了,3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内容与自身发展无关等)。表明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都不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要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本课程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力争把教学改革结合课程特点落到实处。形成具有公共课特色的教师教学课程改革。
3.1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1)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技术和教育技术,设计和制作多种辅助教材,将内隐而复杂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实验以生动活泼和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懂度和学习兴趣。例如,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断,做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
(2)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例如,通过明示教学目标、提问、有趣心理现象演示、语言或身段变化表演和突出的版书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心理预期;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材料,以通俗的语言使新旧知识建立清晰的联系;或通过提问激活相关知识;通过举例、版书或实验等方法,促进选择性知觉;通过提问相关的问题或让学生举例分析来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旧知识的异同,以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根据遗忘的规律,组织学生及时复习,重点指出难记或易忘的内容,提供多种感官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
3.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
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充分讨论教师设计或提供的由实例到原理,由原理到实例的教学事例的基础上,请学生设计教案,并组织讨论、分析和总结;提供各种教学情景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对策,以提高学生因材施教和管理育人的能力;通过投射测验和简单问卷等方法,让学生对自我进行探索,以加强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开展人际交往、班级管理技术的团体辅导实践,加强学生用心理学原理处理生活和未来问题的能力。[5]
3.3大胆尝试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加强课程实践部分的学习,有针对性、分层次地进行训练,不同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同学领取不同的任务。教师尝试将学生分组、加强学生课外的训练,跟进指导,如教案设计中的心理学规律运用等。指导教师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本学期修读的课程的成绩。
在教学课时不断压缩的大的教改背景下,不能压缩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心理学的感觉、认知等基础实验的感知实践环节,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同时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另外给予学生一些课后任务,或是小组学习任务,即考核了学生由知识掌握向技能掌握的过渡,也可以有针对性、分层次地进行训练,不同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同学领取不同的任务,因材施教。课外作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本学期修读的课程的成绩。它既考虑了教学整体上的基本规格,又兼顾了个体的志趣与发展,最后落实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使其真正成为深受社会各行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3.4整合教师团队,保障专题教学
改变一门课只有一个老师上的现状,尝试师资的整合,多位老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每人分别讲不同的专题。这样不仅仅扩大有限的教师资源,还可以让每位老师讲自己擅长的领域,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增加教师之间互动,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中小学心理健康介绍,教师心理及角色意识,心理学基础实验介绍等。
4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从考知识到考运用
教学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导向作用[6]。为了保证学生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教学考试不能是“学什么考什么”,而要做到“教考分离”。公共心理学是一门全校公共课,设计出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有督促和监控作用。
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期末考试,不仅仅是建立题库,每次期末随机抽取一套标准化试题对学生进行闭卷考试,测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包括学生在课堂练习的表现(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及课后作业的好坏(教案设计、案例分析等)。加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的考核,督促学生讲课程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后的学习生活中,从心理学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评价中教师应尽量避免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才能更好地发挥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
公共心理学课程客观上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生课时较少,多班合班教学等问题,导致了传统教学以讲授知识为主。但是面对全球数字化的大背景,面对熟练使用网络获取信息、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90后学生的新形势,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课后自学,并主动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和学习。同时,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观念,热爱教育教师事业,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立志成为二十一世纪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曾红梅.谈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设置[J].心理科学,2003(06):1109-1113.
[2]马勇琼. 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4):13-14.
[3]王艳.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4]全莉娟,王道阳,姚本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电力教育,2009(03).
[5]陈红艳,梁彦红.学生对高师心理学课程的教育期待及期待效应分析――基于商洛学院学生问卷调查[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9).
适度吐槽可以减压
吐槽早已成了时下流行的聊天方式:大年三十在网上吐槽春晚,闺蜜相互吐槽各自单位里的奇人异事,同事间吐槽房价太高,甚至连不靠谱的相亲对象都是吐槽对象……吐槽不仅是朋友间互诉衷肠的方式,更成了现代人排解烦恼的一种渠道。
上班族小陈每天的工作很繁忙,压力很大。小陈说,吐槽是一种减压的方法,如果不吐一吐,就感到心中憋闷,不利于健康,工作也没有动力了。
爱吐嘈的还有王先生。总觉得工作苦恼、生活无奈的王先生觉得,吐槽并不是为了改变什么,也不是为了攻击谁,只是为自己的不良情绪找一个发泄途径,把心中的垃圾倒一倒。比如下班后跟哥们一起吃饭聊天,饭桌上讲讲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琐事的烦恼,其实明知说了也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能够减轻点压力,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
还有人认为,吐槽是一种娱乐,有事没事吐个槽能乐一乐。的确,吐槽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指出对方话语或行为的离奇之处。吐槽者的态度,大多是一种揶揄或者感叹。任何包含指责与愤怒的攻击性发言都不算是吐槽,虽然吐槽看起来很像讽刺挖苦,但吐槽不存在恶意。也就是说,吐槽者应秉承娱乐至上的精神,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指出包袱所在,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吐”之过猛伤人伤己
如果没有背离吐槽的本意,那么吐槽是一件很有艺术性、娱乐性和技术含量的事情。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却把吐槽演变成抱怨,而且动不动就吐槽的习惯也让企业和团体丧失活力。
张先生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理,他就不喜欢员工们动不动就吐槽。“员工们上班的时候偷偷聊QQ和微信的习惯我早有耳闻,有一次无意间看到一位同事的电脑上开着QQ聊天对话框,里面都是对领导和同事的抱怨,我就意识到,爱吐槽这个习惯应该改改,起码上班时不应该花那么多时间在吐槽上。”张先生认为,如果团队里人人都只顾吐槽,动嘴的人多了,做事的人少了,负面情绪也会逐渐蔓延开来。
当然,反对员工吐槽的企业主和主管们也认为,就一些娱乐八卦、社会热点吐槽无可厚非,但涉及到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是要多动脑筋,建设性地加以解决,光吐槽是没有用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吐槽自然也不例外,如果吐槽时用力过猛,过于偏执,言辞激烈,就会变成抱怨、控诉或“祥林嫂”式的倒苦水,只会让听众觉得反感。有人认为,吐槽最好对事不对人,比如吐槽一部不喜欢的电影,不要攻击演员或导演,可以调侃剧情,用轻松的言语表达不满。被吐槽者也要掌握好分寸。如果对方仅仅是开自己的玩笑,即使说话重了些,也不要一句话噎死人。若对方言辞中有人身攻击的倾向,不妨温和、直接地指出来。
吐槽是“自我投射”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节奏也加快,物理空间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高而缩小,人们每天为工作、生活奔波,时刻处在备战的状态,久而久之,形成了内心无名的压力和焦虑感,出现了潜意识的恐慌。
心理学家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为吐槽成为一种潮流提供了必然性。工作的苦恼、生活的无奈、情感的失挫、自尊心的需求等必须找一个渠道发泄出来。加上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言论自由的时代,“吐槽”这种方式恰恰给人们这样一种自由度,把自己内心的不满投射到其他人和事件当中去,获得内心暂时的平衡。再者,一部分人为了从众、求同心理,尤其现在一群年轻的团体,他们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渴望被社会接纳,加入同一群体,谈论同一话题让他们有安全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适度的吐槽有它的正面效应,可以给生活增添一点色彩,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情绪。但是,过度的“吐”,不恰当的“吐”,甚至张嘴就“吐”,反而让人遇事只会抱怨,把责任投射他人,不会去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地构建人际关系,这样处理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就会下降。
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老师的疏忽或入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二、珍视学生的成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三、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关键字:内隐记忆 性别刻板印象 眼动 应用心理学 广告
中图分类号:F713.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065-02
一、前言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广告是由特定的广告主通常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对商品、服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人员介绍及推广。一方面,广告人员应该研究消费者的各种心理状况,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广告策划;另一方面,广告人员还应该研究广告接受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探讨广告接受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活动特点,并根据其进行广告策划。目前,应用心理学在广告学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隐记忆、性别刻板印象及眼动三个方面。内隐记忆研究广告作用前受众的心理受到的影响,性别刻板印象主要针对广告的作用过程,而眼动研究主要用于广告后广告效果测量。
二、内隐记忆在广告领域研究现状
1.内隐记忆的基础理论。学术界将记忆分为两类,即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是需要有意识回忆的记忆;而内隐记忆反映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广告传播中的无意识现象本质上是人类内隐记忆的反映。内隐记忆的特点是,人们没觉察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也没有下意识地提取这种记忆,但它却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表现出来。
2.内隐记忆在广告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内隐记忆被提出以来,心理学家们对其进行了诸多实验研究以探究其发生机制。大多研究采用不同的内隐记忆任务和材料来检测内隐记忆的启动,而研究内隐记忆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消费行为领域居多。该领域一些理论家开始关注内隐记忆与消费判断之间的可能存在的联系(Pham,1997;Sanyal,1992)。特别的是Sanyal认为一些消费判断可能建立在知觉流畅性基础上。理论上,内隐记忆可能影响不同的消费者判断。然而,内隐记忆的影响在现代超市的低风险消费者身上似乎发挥到极致。这是得到实际购买行为观察支持的。另外,在市场营销实践中也应用内隐记忆来测评广告效果,如市场营销人员一般通过在背景上信息元素的成功回忆和交流中对物体态度改变的程度来测量广告的效果(Cacioppo和Petty,1985;Mitchell,1985)。
近来,消费行为研究者通过测量内隐或间接记忆来检测广告效果,典型特征是进行间接编码,不受直接提取过程的污染。另外,也有研究者对内隐广告进行了研究,如Yang,Moonhee等比较了大学生对游戏内品牌名称广告(内隐广告)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有效性,Lee,Angela.Y.研究了基于记忆和基于刺激的品牌抉择的内隐记忆效应,Britt,S.H.进行的关于隐性广告是事实还是幻想的研究,Wendian,Shi进行的隐性刺激以及隐性广告效应与启动的研究。国内对广告的内隐研究多侧重于考察广告中代言人的性别效应或刻板效应等。我国学者陈宁认为,既然对过去经验的记忆可以在没有提取意向时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知识也可以在没有有意回忆的情况下被表达出来。那么按照该理论,消费者可以在无须有意识回忆先前经验的前提下,使用对先前广告的内隐记忆来完成当前任务。一方面,广告信息可能会被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无意识地使用,发挥广告预期的作用;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会无意识地使用信息,而许多信息源是营销工作所无法控制的,因此广告能发挥的作用很难预测。
三、广告性别刻板印象
1.广告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现状。在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群体类别对他人或自己进行知觉和判断,但群体类别往往会导致知觉和判断出现偏差。针对类别知觉的偏差现象,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逐渐形成群体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作为刻板印象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定型化的主观感知。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是指通过人物传载广告信息,并将人物的性别与产品之间构成某种关联,进而对广告信息的加工产生影响。广告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强化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分工以及“男性是社会主体而女性理应为其陪衬”社会价值导向。刻板印象的形成是归类过程中一种自动且不可避免的结果,范畴启动可以自动激活刻板印象,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意识性抑制的影响。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性分离”技术,研究内隐记忆下分离意识性贡献和无意识贡献的加工分离程序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分散水平很高的情况下,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的自动化加工与集中注意状态下的相差不大,说明无意识的自动化加工仍然在起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进一步说明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非常明显,刻板印象是自动获得的。
由于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加工的无意识、自动化,性别刻板的广告切合了观众普遍的心理模式,使其更易被观众接受,且产生认同感。其次,刻板印象的运用也可以促进联想,增强广告记忆。投射者在广告符号中无意识地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特质、情感或经历,使广告与其固有观念形成一种关联,当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会触发对广告产品的联想,进而对广告信息的加工产生影响。
2.广告性别刻板印象未来研究展望。未来可以就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策略进行更具体的研究,解决究竟何种广告形式和内容符合了性别刻板,从而达到良好的广告效果。
刻板印象已经长久固定到人们的心目中,并对这些关系日趋麻木,一旦这些固有关系遭到破坏,必然造成对其心理的巨大冲击和震撼。这种创新的东西就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记忆,因此也达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现有抵消刻板印象的策略方面的研究,发现抑制不但不能减少自动刻板印象,事实上却反而使其扩大了;但也有一些研究已表明对刻板印象的抑制策略是成功的。Gollwitzer和Schaal说,如果在测试的过程中伴有明确的实现意图,抑制刻板印象的目标就会实现。但抵消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国内外都较少,相应的广告策略更少。
现有研究在如何利用反向刻板印象达到广告效果,抑制刻板印象是不是成功的,如果是成功的,那么如何抑制会达到良好的广告效果等方面几乎没有。
四、眼动在广告领域的应用研究
眼动即眼球的运动,它与注意及内部信息加工机制具有密切联系,存在着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两种控制,更多情况下受到任务或目的指引,因此眼动心理学研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有用范型。
眼动在广告设计策略的研究中一般假定消费者对某一广告元素注视的时间越长、回视的次数越多,那么他对其就越感兴趣,而这一广告元素对应的产品特征就更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广告设计中,有策略地引起消费者更多的注视和回视,则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1.眼动在广告学的应用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就有人以眼动为指标研究广告心理学。虽然在这个时期设备不十分完善,但是人们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如使用观察法从一个单向屏幕后面观察他们的眼动情况,可以相当准确地看出哪一件东西首先吸引过路人的注意,哪一件东西使他们注意的时间最长。使用眼动仪对眼动情况进行照相记录,考察被试在阅读材料时,眼动的方向是倾向朝自己视野的左侧移动还是右侧移动,但是实验结果未发现被试眼动有向左或向右的偏向。Brant用眼动仪进行了一系列可用于广告设计的研究。他以一个完全对称的设计图案为材料要求被试注视,发现,被试倾向先注视材料上方的一点,然后注视中间的左侧位置。他认为,眼动仪应该揭示看广告的人是否按广告设计者所希望的注视顺序注视了广告。眼动仪为衡量广告设计效果提供了客观的基础。通过记录25个读者阅读杂志上一幅铁路广告,研究他们的眼动情况。结果大多数读者都是先读广告的标题、然后看广告中图案、最后看广告文字说明。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随着眼动记录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较高质量的研究。70年代日本著名的电通广告公司对佳能相机广告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被试对插图的注视较多,尤其对其右边部分的注视多,而且反复看的人也多。对大标题和商标标识的平均注视时间较长。对广告正文注视较少。综合以上结果,发现这幅广告的文案部分不如插图部分吸引人的注意力。
近年来研究眼动在广告应用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归纳如下:
(1)平面广告自身特点对受众注意的影响。平面广告的影响。平面广告大多包含品牌、图片、文案三大要素。眼动研究为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参考。Wedel和Pieters运用眼动仪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被试注视图片的次数最多,文案居次,品牌最少。若结合面积因素加以考虑,品牌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注视次数最多,表明品牌要素是广告中最具意义的。
广告创新性的影响。Pieters等的眼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广告创新性水平的提高,被试对广告品牌的注意提高;如果控制大小因素的影响,创新性对品牌要素注意的贡献高于对图片注意2.5倍;广告创新性与熟悉性的交互作用显著。高水平的熟悉性可加强创新性广告的注意效果;广告中三类要素所获得的注意对品牌记忆准确性有显著贡献,品牌要素贡献值约5倍于文案、3倍于图片要素的贡献。受众通过更多注意该广告品牌、文案和图片,增加了记忆中可搜索信息的总量或降低其提取阈值,最终提升了品牌记忆的准确性。
广告重复呈现的影响。眼动研究发现,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受众对该广告的注意水平会降低。
广告物理特性的影响。基础心理学研究指出刺激物的大小、色彩、空间位置等物理特性对注意影响明显。受众对广告的认知自然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如Bogart等发现占报纸半个版面以上的广告获得的注视时间、注视频率均显著高于较小的广告。Bernhard研究显示,广告文案置于插图底部比置于插图上部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
广告产品类别的影响。Lohse研究发现,个体对广告的注视时间受产品或服务类别的影响明显。如被试对整容、运输类广告的注视时间较长,而对服装、饭馆类广告的注视时间较短。表明对不太熟悉或具较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会花较长的时间阅读。
广告情感元素的影响。Kroeber-Riel发现,广告中引进情感元素后,被试的眼动模式的确发生了变化。结果显示:在广告呈现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情感元素的引进加快了被试的注视频率。如在汽车广告中引入女后,平均注视点数从347上升至375个;情感元素的引进减少了对文案部分的注视次数,但没有影响到对产品图片的注意。从总体效应来看,情感元素能促进个体对整个广告的加工。
(2)受众主体状态对广告注意的影响。受众时间压力的影响。Pieters等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时间压力条件下,被试明显加快了信息采集的速度。在高时间压力条件下,自由回忆出的内容明显少于低压力组。眼动数据显示,被试滤掉了更多的产品信息。但品牌名称没有被忽视,图片要素被跳过的部分也不太明显,被过滤掉的主要是文案。在时间紧迫时,加工代价可能是信息选择的决定因素,即受众的注意会集中于认知负担较轻的图片信息,有意漏掉认知负担较重的文字信息。能明显观察到被试扫描策略的转变。单位时间内品牌之间的眼跳数量明显增多,而品牌内的眼跳却保持相对稳定。这就保证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扫描到尽可能多的可得信息。
受众动机水平的影响。Pieters等在眼动研究中将被试的任务动机分为高低两个水平。结果发现:当动机水平高时,被试的平均注视时间明显延长,品牌之间的眼跳数量明显减少,这说明他们降低了信息搜索的速度,此时跳读较多的是图片要素,而品牌名称和产品的构成成分信息不会被忽视。通过观察被试的视觉注意模式能预测其品牌的选择。那些注视时间长、获得更多品牌内与品牌间眼跳次数的产品被选择的可能性大。并且,该预测能力不会受被试时间压力强弱或任务动机水平高低的影响。García等的研究也显示被试浏览广告时的眼动模式会随着产品卷入度水平的不同而变化。
Drèze等研究浏览网页时对旗帜广告注意的眼动情况结果发现,熟练的浏览者往往在加工每一网页时表现出比新手更高效、更有序,需要更少的注视次数,所需注视的区域较少,浏览整个网页所花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并且眼动模式更具系统性而较少对同一内容来回重复地扫描。Drèze等同时指出,目前流行的以点击率来衡量旗帜广告传播效果的方法欠妥,因为受众可能注意到了该广告而没有点击,或者他们仅仅对广告进行了前注意水平的加工。
2.评论及展望。现有研究的不足。近年来眼动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但至今仍存在其无法克服的一些缺陷。表现为:眼动数据的收集时间消耗大,往往被试样本容量小,得出的结论代表性可能会不强。仪器使用时,被试明显意识到其眼动情况被监控,测量结果可能会不客观。因需要对被试的眼动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研究中的刺激也就往往相对简单,太过细节化或复杂的视觉刺激可能会带来麻烦。虽然在平面广告注意心理的眼动实验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发现了某些共同的规律,但现有文献至今没有用理论建模来解释和预测受众观看广告时的认知加工过程。现有文献极少有依据广告不同诉求方式或不同受众群体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未来国内外眼动研究依然会顺应当前整个心理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加强应用研究,特别是与经济建设和高科技领域结合的研究将会成为眼动心理学的主题。
应用心理学在在广告领域的应用,是心理学发展的拓展和新方向,是应用心理学在营销学的应用。内隐记忆、性别刻板印象、眼动三方面是一个一脉相承的作用过程,应用心理学在这三方面的研究对于广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对营销研究也同样具有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吉峰,梁宝勇.内隐记忆中的神经机制研究方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1)
2.林树:对广告信息加工的性别差异[J].心理学报,2005(5)
3.陈宁.广告的无意识传播及其对广告效果测评的启示.商业研究.2001(3)
4.孙连荣.广告信息加工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
5.孙连荣,王沛.广告中人物角色的性别刻板印象效应[J],心理科学,2008 (5)
6.王沛.社会信息归类过程中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J].心理学报,2002
7.李翠敏,边微,吴萌荫.浅析刻板印象在广告中的运用[J].商业文化,2007
8.武德沃斯,施洛斯贝格著,曹日昌等译.实验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曾经有人做过一份关于“我最喜欢的老师”的调查,结果显示:84.3%的学生认为“只要喜欢一位老师就能学好他所教的学科”,有97.8%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有幽默感、有爱心、让学生感觉像亲人一样的老师”。对于心态不够成熟、心理素质相对不稳定的中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情绪的好坏将对其掌握知识的效果及其学习成绩产生直接影响。这时对学生而言,积极地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
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情感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研究指出:当教师智力水平、知识水平达到或超过某一关键水平后,智力因素前作用就不在突出,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则日趋明显,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中的情感因素。
一、什么是情感教学
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去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提出,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诚实、理解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育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情感教学”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这种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统一,但从现实角度上说,情感教学是对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存在的重认知因素、轻情感因素的不合理现象的一种矫正。
二、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基础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在朝着更便于学生接受的方向转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教师在上面写,学生在下面记”、“教师要考试,学生背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阻碍到了教学改革的进程。“情感教学”要求教师以自身的品格和真诚去感染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从而使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1.时代的需要
可以说,知情交融,在人类的教学活动中比在人类一切其他活动中理应获得更为突出而典型的表现。然而,在人类漫长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未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未被确立其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这不仅导致教学的种种失衡现象,使教学的功能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影响现代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今天,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人类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一个高科技、高速信息生成和传递的时代,现代教育正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要更有效地培育一代新人,以适应这一时代节奏和未来社会的需要。这就需要充分地发掘教学的潜能,改革一切不合理的教学思想、模式和方法,情感教学也就被历史地推上了现代教学改革的舞台[1]。
2.学生的需要
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学生的学业成绩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人格特征、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而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有很大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情感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教师知识的要求。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
3.课程实施的需要
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情感”,有好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只要尽了这个责任,那么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的付出都是正确的。其实不然,新的课程不仅要求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即使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地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带着沉重的心理惶恐感,学生怎能自主学习呢?如果沉甸甸的责任和渊博的知识伴着的是默认的神情,那么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动消极乃至失望、沉沦和彷徨。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情感反映[2]。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学,使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得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
三、情感教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1.老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吸引力作用
这种吸引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上。兴趣就是认识需要的情感表现,是对学习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内动力。《学记》中所提出的“疾其师而隐其学”(即讨厌老师而不学习该老师传授的东西)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证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若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并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境界。
2.教师的情感具有调节作用
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不同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老师在课堂上的冷漠、埋怨、烦躁等情绪,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遏制了学生认知和良好情感体验的形成[3]。反之,若教师满腔热情,不断表扬与鞭策,那学生就会产生在良好刺激中获得知识和健康情感的体验。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并有效地发挥其积极肯定的情感来刺激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教师的情感在师生之间产生双向互动反馈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尊重、信任、理解、关心,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好感和依赖。随之,自尊、自信、自强的学习热情油然而生。这种积极的情绪,使学生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求知欲增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明显提高[4]。教师接受了这些良好的反馈之后,就会自觉强化这种情感,教师也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之中,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指导。如此双向交流、双向反馈,必然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而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无论是心理学家的实验,还是教育教学的实践,都有力地说明,教育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情感教育。
四、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上运用情感的作用
1.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表。”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要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并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只有受到学生尊敬、爱戴,学生才确信其教导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5]。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2.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心呢?没有兴奋得情绪怎么能激励人呢?没有唤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你讲上一句,他就会知道下一句。
3.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教师应该用一颗童心对待学生
教师是针对人的,而且是初为人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师生才会成为朋友,学校才会成为乐园[6]。教师还要用微笑来赢得学生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我们还要把富有激励的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是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的语言转化为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彩的语言。
4.培养自身的重要素质――移情
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的诱发,已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教师的移情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的移情”是教师将自身的情绪或情感投射到学生身上,感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与学生相似的情绪反应[7]。移情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在教育情境中形成暂时的统一体,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意图,只有诱发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倾注和投入感情,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移情”的基础上,达到“移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又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站在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态度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集中的学生拉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课堂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对于以后的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孟艳.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情感教学.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6(3).
[2] 刘瑞芬.新课改背景下师范院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6(33).
[3] 柳虎.浅谈情感教学理论的几个问题.吉林教育,2007(5).
[4] 林崇德,沈德立.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第1版).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152-153.
[5] 黄婕,梁琦.情感教学让课堂更加精彩.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2).
[6] 杨利平.情感教学的作用探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6).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必备条件。实践也证明,当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他们的自信心就较强,他们就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自信心是学生向新的目标新的成绩前进的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又会形成向更高目标进取的内驱力,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不应面露焦虑,应恰到好处地运用形态动作,以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并可用“别急,慢慢想,一定能想出来”等关心的话语来鼓励他们。
二、设计有弹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由学生完成,使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数学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学习了乘法计算之后,可以安排如下的活动:某花店有若干种标明价格的鲜花,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题目,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如5枝百合需要多少钱?20元钱可以配哪些花?三八节到了,你打算用30元钱给妈妈买怎样的一束花?等等。这样的设计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并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也进一步表现了他们各自的创造力,同时,自信心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成功越多,自信心越强;挫折越多,自信心越弱。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既生动有趣,又蕴含新知,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再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把7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几个,还余几个?”这时,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指名一个学生分苹果给其他两个同学,然后请全班说说分的方法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分苹果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他们都愿意来表现自己,当他们在大家的鼓励下获得成功时,学习的自信心就更足了。
四、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应该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数学。在这些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强化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还可以适当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
五、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行为金融;展望理论;心理帐户
Abstract:Thispaperreviewssomeclassicliteraturesofbehavioralfinance,makescommentsonforecasttheoryandtherelatedothertheoriesandintroduces,indetail,thedevelopmentofbehavioralfinance.
Keywords:behavioralfinance;forecasttheory;mentalaccounts
一.导论
如果金融经济学可以视为是经济学的一个支派,那么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也应该可以被视为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economics)的支派。而如果我们把行为学派(behaviorism)视为心理学的一支,那么行为金融学也应可以视为心理金融学(psychologicalfinance)的一支,同样又可以视为心理经济学(psychologicaleconomics)的分支。至于研究相关问题的学者应称为心理经济学家(psychologicaleconomists)或是经济心理学家(economicpsychologists),严格而言是有区别的;前者籍由心理学上的理论尝试探讨或解决经济学上所关心的议题,而后者测试着重在探讨与研究个体在经济体系中的行为与相关心理现象。但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样的区别并无太大的意义。同样的,文献上也不去区分何者为行为金融学的内容,或何者为心理金融学的内容。
简略而言,“行为金融学”是以心理学上的发现为基础,辅以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观点,尝试解释无法为传统金融经济学所解释的各种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包括:过高的股价波动性与交易量,而且股票报酬不论在横断面上或时间序列上,都存在相当的可预测性。例如,在横断面方面,实证分析发现所谓的规模溢酬(sizepremium)与价值溢酬(valuepremium),而传统的定价理论(包括CAPM,APT等)都无法合理的解释资产间的横断面报酬差异。在时间序列方面,除了周末效应、一月效应、假日效应等现象外,股价不论在短期或长期也都存在相当的自我相关。
VanRaaij(1981)提出的“经济心理学”一般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为金融学与传统财务理论的差异。显然,尽管经济环境反映一般经济状况的改变,但个体因为个人因素的差异,会对经济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换言之,个体间对市场或经济体的状况会有或同或异的“认知”,透过行为与彼此间互动而再反映在市场或经济中。就是说,市场或经济的状况是群体“投射”的结果。市场或经济的演进,是一连串认知与投射的过程;显然在这过程中,“人”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李忠民,姚昕:行为金融之展望理论研究述评以股票价格的决定为例,股价的变动可能来自公司本身的价值的改变,也可能反映投资人因个人心理因素对其评价的改变,或者二者皆然。传统金融理论视人为理性人,而个人与群体的决策过程则几乎完全被忽视,人的因素在理论中的重要性被降到最低。相反行为金融学提升了人的地位,而经济变数的重要性则相对降低。
尽管在1980年代后期才开始受到重视,但行为金融学在许多重要问题上,都已有相当的进展。不过迄今仍未有任何类似CAPM或APT等广为接受的理论被提出。本文尝试从较广的视野,针对展望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做详尽的介绍。
二.展望理论的提出
KahnemanandTverskey(1979)指出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无法完全描述个人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为。他们以大学教授和学生为基础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的回答显示许多偏好违反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现象,并据此提出另一种经济行为的模型,称为展望理论。
KT将这些违反传统理论的部分归纳出下列三个效果来说明:
(1)确定效果(certaintyeffect)
此效果是指相对不确定的outcome来说,个人对于结果确定的outcome过度重视。KT设计了两个问题来说明确定效果。第一个问题是,假设有两个赌局:第一个赌局有33%的机会得到2500元,66%的机会得到2400元,另外1%的机会什么都没有,第二个赌局是确定得到2400元,问卷的结果显示有82%的受访者选择第二个赌局。第二个问题也假设有两个赌局:第一个赌局有33%的机会得到2500元,67%的机会什么都没有。第二个赌局有34%的机会得到2400元,66%的机会什么都没有。问卷的结果显示有83%的受访者选择第一个赌局。比较以上两个问题可知,根据预期效用理论,第一个问题的偏好为u(2400)>0.33u(2500)+0.66u(2400)或0.34u(2400)>0.33u(2500),其中u(.)为效用函数。第二个问题的偏好确是0.34u(2400)<0.33u(2500),这明显的违反预期效用理论。
(2)反射效果(reflectioneffect)
若考虑损失(loss),可发现个人对收益和损失的偏好刚好相反,称为反射效果。个人在面对损失时,有风险偏好(riskseeking)的倾向,对于收益则有风险规避(riskaversion)的倾向。这和预期效用理论并不一致,可以看出个人注重的是相对于某个参考点(referencepoint)的财富变动而不是最终财富部位的预期效用。KT设计了一个问题来说明反射效果。假设有两个赌局:第一个赌局有80%的概率得到4000元,第二个赌局是确定得到3000元,问卷的结果显示有80%的受防者选择第二个赌局。若将outcome改成负的,即第一个赌局有80%的概率损失4000元,第二个赌局是确定损失3000元,问卷的结果显示有92%的受访者选择第一个赌局。
(3)分离效果(isolationeffect)
若一组prospects可以用不只一种方法被分解成共同和不同的因子,则不同的分解方式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偏好,这就是分离效果。KT设计了一个两阶段的赌局来说明分离效果。在赌局的第一个阶段,个人有75%的概率会得不到任何奖品而出局,只有25%的概率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到了第二阶段又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有80%的概率得到4000元,另外一个选择是确定得到3000元。从整个赌局来看,个人有20%(25%×80%)的概率得到4000元,有25%的概率得到3000元。对于这个二阶段赌局的问题,有78%的受访者选择得到3000元。但KT问的问题是:20%的概率得4000元和25%的概率得到3000元,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前者。由此可知,在两阶段的赌局当中,个人会忽略第一个阶段只考虑到第二个阶段的选择,即有短视(myopia)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个人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prospect和一个确定prospect。若只考虑最后的结果和概率,个人面临的是两个不确定的prospects。虽然这两种情况的预期值相同,但是由于个人不同的分解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偏好。
除了利用问卷来说明之外,KT也提出理论模型来说明个人的选择问题。他们利用两种函数来描述个人的选择行为:一种是价值函数v(x)。另一种是决策权数函数(x)。其中价值函数取代了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决策权数函数将预期效用函数的概率转换成决策权数。
价值函数有下列三个重要的特性:
(1)价值函数是定义在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收益和损失,而不是一般传统理论所重视的期末财富或消费。参考点的决定通常是以目前的财富水准为基准,但是有时不一定是如此。KT认为参考点可能会因为投资人对未来财富部位预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考虑。譬如一个对于损失不甘心的投资人,可能会接受他原来不会接受的赌局。
(2)价值函数为S性的函数。面对收益时是凹函数,损失时是凸函数,这表示投资者每增加一单位的收益,其增加的效用低于前一单位所带来的效用,而每增加一单位的损失,其失去的效用也低于前一单位所失去的效用。
(3)此价值函数,损失的斜率比收益的利率陡。即投资者在相对应的收益与损失下,其边际损失比边际收益敏感。例如:损失一单位的边际痛苦大于获取一单位的边际利润,也就是个人有lossaversion的倾向。Thale(1980)将这种情况称之为endowmenteffect。
决策权数函数则有下列两个特性:
(1)决策权数不是概率,π是p的递增函数,它并不符合概率公理,也不应被解释为个人预期的程度。
(2)对于概率p很小的时候,π(p)>p。这表示个人对于概率很小的事件会过度重视,但当一般概率或概率很大时,π(p)<p。这可以说明个人过分注意极端的但概率很低的事件,却忽略了例行发生的事。
三.展望理论的相关研究
自从展望理论在1979年推出之后,就有许多学者利用展望理论解释了许多传统金融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或是以展望理论为基础推导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本节针对重要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说明。
1.机会成本和endowmenteffect
传统经济学在某些情况是将所有的成本都视为机会成本。Thaler(1980)将机会成本定义为应赚而未赚得部分。个人对于实际支付的费用和机会成本的态度应该相同。但是Thaler(1980)认为,相对于实际支付的费用,个人对机会成本常常有低估的情况。他利用展望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
由展望理论可知,价值函数的斜率在损失的部分比利得的部分大。所以若将实际支付得费用视为损失,将机会成本定义为应赚而未赚的利得,则价值函数的斜率隐含前者会有较大的权数。
Thaler(1980,1985)将这种情况称为endowmenteffect,也就是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则对该项物品的评价比未拥有前大幅增加。由于个人有避免失去endowmenteffect的倾向,SamuelsonandZeckhauser(1988)认为这种倾向使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偏误”。他们的实验中假设参与者获得一笔意外的遗产,其中包含中度风险公司、高度风险公司、基金政权或政府公债等四种投资组合中的一种,并提供其更改投资组合的选择权,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选择维持原状。Hershey,Johnson,Meszaros,andRobinson(1990)针对新泽西州和宾州的汽车保险法令的制定进行研究,两州均提供两种形态的保险以供抉择,第一种较便宜但有诉讼的限制;第二种较昂贵而无诉讼的限制。实验结果显示:新泽西州原有的汽车保险法令为第一种,只有23%的人选择改为第二种;而宾州原有的汽车保险法令为第二种,有53%的人选择现状。这些证据都显示安于现状的偏误是存在的。
2.沉没成本(sunkcost)效果
Thaler(1980)将沉没成本效果定义为“为了已经支付的商品和劳务,而增加该商品和劳务的使用频率的效果”。他举下面的例子说明:假定某人为了要参加某网球俱乐部,支付300元的入会年费。在两个星期练习之后,他不小心得了网球肘。但是他还是忍痛持续打网球,因为他不想浪费300元。300元的入会年费是一项沉没成本,传统金融理论认为沉没成本不会影响个人的决策。但是,就上例来说,个人在决策是,是很可能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
除了Thaler(1980)之外,ArkesandBlumer(1985)、Staw(1981)、LaughhunnandPayne(1984)都认为,个人在作决策时会受到历史和沉没成本的影响。将沉没成本效果运用在股票市场,可以用来解释为何投资人发生未实现损失之后,会继续对该项不成功的投资继续投入资金。ArkesandBlumer(1985)认为个人在做决策时会将沉没成本纳入考量的原因,是在于个人通常不愿意去接受先前所投入的资金被浪费掉的事实。当投资人发生了未实现损失,若其不再对该项不成功的投资继续投入资金的话,等于接受该损失已经发生的事实。
LaughhunnandPayne(1984)检验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沉没成本和沉没收益对决策的影响。ThalerandJohnson(1990)延续LaughhunnandPayne(1984)的精神去探讨前次的收益和损失如何影响选择。ThalerandJohnson(1990)发现,在某些情况之下,前次收益会增加个人参加赌局的意愿,这称为私房钱效应(housemoneyeffect)。
3.遗憾和趋向性效果(dispositioneffect)
Thaler(1980)认为人们会因遗憾自己的决策,而觉得自己应该为做错事负责。利用KT的展望理论中的价值函数可以说明这一点。认为自己应该负责的决策者,他的价值函数的斜率比原来的要陡。也就是每下降一单位的收益所下降的收益将大于原来的状况,而每增加一单位的损失所下降的效果也将大于原来的状况。
KahnemanandTversky(1982)认为,遗憾是人们发现因为太晚做决定,而使自己丧失原本有比较好结果的痛苦。他们也发现,虽然实现一个具有收益的股票会产生骄傲感,但随着被变现的股票其股价持续上涨,投资者的骄傲感会下降,并产生变现太早的遗憾。
本文前面曾提到,相对于实际支付的费用,个人对机会成本常常会低估。KahnemanandRiepe(1998)认为遗憾和上述情况有关,大部分的人们对于做了的事比没做的事感到后悔。
ShefrinandStatman(1985)认为投资人为了避免后悔,会倾向继续持有资本损失的股票,而去实现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的状况。他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趋向性效果,并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效果。假设某投资人在一个月前以50元买进某股票,到了今日,该股票的市价为40元,此时投资人要决定到底是卖出或继续持有该股票。另外假设未来此股票不是上涨10元就是下跌10元。他们认为投资人会将此决策编辑成以下两个赌局的选择:一个是立刻变现,马上实现10元的损失。另一个是继续持有该股票,这样一来,有50%的概率再损失10元,另外有50%的概率可以得到10元,将目前下跌的部分挽回。根据展望理论,价值函数在面对损失时是凸函数,此时投资人为风险偏好者,ShefrinandStatman(1985)认为此时投资人会不愿意实现确定的损失,而会尝试可能的挽回机会,所以投资人会继续持有资本损失的股票。
BarberandOdean(1999)也利用展望理论来说明趋向性效果,他们认为投资人会以买价当作参考点,来决定是否要继续持有或卖出股票。譬如,一个投资人购买股票,他认为该股票的预期报酬高到足以让他承担风险。他会利用买价做参考点,如果股价上涨,会有收益产生,此时价值函数是凹函数,假如投资人认为该股票的预期收益会下降,他将倾向卖掉该股票。假如股价下跌,则会产生损失,此时价值函数为凹函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投资人认为该股票的预期收益将低到无法承担原来的风险,他还是会倾向继续持有该股票。
4.跨期赌局的选择
一般而言,个人在做决策时不但会考虑目前的现金流也会考虑未来的现金流。Loewenstein(1988)设计三个实验来说明跨期选择与参考点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实验中,受访者都被要求在目前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之间做一个选择。结果发现,对于受访者来说,消费若以延迟的方式出现,对受访者的影响明显大于提早的方式出现。
例如其中一个实验时受访者被告知可以得到一个7元的礼物。这些受访者预定得到礼物的时间可能是一周后、四周后或八周后。然后这些人有两个选择:其中一个选择是维持原来预定得到礼物的时间,另一个选择是可以提早得到礼物但是礼物的价值变小或是延后得到礼物但是礼物的价值变大。结果发现,若以原来预定得到礼物的时间为参考点,人们对于选择延迟得到礼物所需要增加的礼物价值明显大于提早得到礼物而愿意减少的礼物价值。譬如,若原本一周后可以得到礼物的人和原本四周后可以得到礼物的人交换,延迟得到礼物者要求礼物增加1.09元的价值,而提早得到礼物的人只愿意减少0.25元的价值;其他不同的交换组合也都得到相似的结果。
由此可利用KT展望理论来解释上述现象。在展望理论中,个人有lossaversion的倾向,所以若以原本预定得到礼物的时间为参考点,延迟得到礼物者所减少的效用和提早获得礼物者所增加的效用应该相等,则延迟得到礼物者所要求增加的金额会高于提早得到礼物者愿意减少的金额。
Lossaversion的概念也能用来解释个人随时间变动的消费形态。根据跨期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cyclehypothesis),个人一生的消费及所得的总量都固定,且当时间偏好率等于实际利率时,每期消费都一样。但是LoewensteinandPrelec(1989)发现若以过去消费水平为参考点,个人对于未来的消费形态偏好越来越多,这表示个人的时间偏好为负,这和生命周期假说并不一致。但是若个人以过去的消费为参考点评价目前的消费时,lossaversion的想法会促使个人不愿意减少消费,只愿意增加消费。
5.心理帐户
除了TverskyandKahneman(1981)和Thaler(1985)之外,许多学者也认为个人在决策时并不会综观所有可能发生的outcome,而是将决策分成好几个小部分来看,即分成好几个心理帐户。
ShefrinandThaler(1988)认为个人将自己的所得分为三部分:目前的薪资所得、资产所得和未来所得,对于这三种所得个人的态度并不相同,譬如对于未来所得个人总是不太愿意花掉它,即使这笔所得是确定所得。ShefrinandStatman(1994)认为散户会将自己的投资组合分为两部分,一个部分是低风险的安全投资,另一部分是风险性较高期望让自己更富有的投资。以上这些理论都认为,大部分投资人会想避免贫穷同时又想变得富有。此时,投资人会把目前的财富分为两个心理帐户,一是为了避免贫穷,另一个则是想要一夜暴富。KahnemanandLovallo(1993)认为人们倾向一次考虑一个决策,目前的问题和其他的选择分开看。
ShefrinandStatman(2000)以KT的展望理论为基础,发展出行为投资组合理论(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他们利用单一心理帐户(singlementalaccount)和多个心理帐户(multiplementalaccounts)来推演BPT。BPT-SA投资人关心投资组合中各个资产间的共变异数,所以他们会将投资组合整个放在同一个心理帐户中。相反的BPT-MA投资人将投资组合分离成不同的帐户,忽视各个帐户之间的共变异数,所以他们有可能在某一个帐户是卖出证券但是在另一个帐户却买进相同的证券。这解释了Friedman-Savage(1948)之谜:为何人们在买保险的同时也会购买彩票?
四.结论
本文尝试回顾了行为金融学中的展望理论及其发展。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金融研究的思考方向。不过尽管行为金融学在许多现象的解释上有合理的一面,但截至目前为止,并未有类似CAPM或APT等广为接受的理论。其实不论传统金融理论还是行为金融学都有失之偏颇之处,未来金融学的发展显然是要适当的把二者结合起来,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行为金融学引进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未来的研究显然是一个跨领域(inter-discipline)研究的时代,不同学科的关键,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金融理论的本质。同时从行为金融学的观点来看,除了个人特质的差异外,文化与社会的差异也会使得不同国家的市场有不同的特性。目前国内对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仍然相当有限,这个领域显然值得未来进一步去挖掘探索。
参考文献:
ArkesR,CBlumer.1985.Thepsychologyofsunkcost[J].OrganizationalBehavioralandHumanDecisionProcess,35:124-140
BarberM,TOdean.1999.Thecourageofmisguidedconvictions[J].AssociationforInvestmentmanagementandresearch(11/12).
HersheyJ,EJohnson,JMeszaros,MRobinson.1990.Whatistherighttosueworth?[M].WhartonSchool,UniversityofPennsylvania.
KahnemanD,DLovallo.1993.Timidchoicesandboldforecasts:Acognitiveperspectiveonrisktaking[J].ManagementScience(39):17-31.
KahnemanD,MRiepe.1998.Aspectsofinvestorpsychology[J].JournalofPortfolioManagement:52-65.
KahnemanD,ATverskey.1979.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underrisk[J].Econometrica(47):263-291.
KahnemanD,ATversky.1982.JudgmentUnderUncertainty:HeuristicsandBiase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LaughhunnD,JPayne.1984.Theimpactofsunkoutcomesonriskychoicebehavior[J].NFOR(22):151-181.
LoewensteinG.1988.Framesofmindinintertemporalchoice[J].ManagementScience(34):200-214.
LoewensteinG,DPrelec.1989.Anomaliesinintertemporalchoice:Evidenceandinterpretation[N].WorkingPaper.
SamuelsonW,RZeckhauser.1988.StatusQuobiasindecisionmaking[J].JournalofRiskandUncertainty(1):7-59.
ShefrinH,MStatman.1985.Thedispositiontosellwinnerstooearlyandrideloserstoolong:Theoryandevidence[J].JournalofFinance(40):777-790.
ShefrinH,RThaler.1988.Thebehaviorallifeofcyclehypothesis[J].EconomicInquity(24):609-643.
ShefrinH,M.Statman.1994.Behavioralcapitalassetpricingtheory[J].JournalofFinanceandQuantitativeAnalysis(29):323-349.
ShefrinH,MStatman.2000.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J].JournalofFinanceandQuantitativeAnalysis(35):127-151.
StawM.1981.Theescalationofcommitmenttoacourseofaction[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6):577-587.
ThalerH.1980.Towardapositivetheoryofconsumerchoice[J].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1):39-60.
ThalerH.1985.Mentalaccountingandconsumerchoice[J].MarketingScience(4):199-214.
ThalerH,EJohnson.1990.Gamblingwiththehousemoneyandtryingtobreakeven:Theeffectsofprioroutcomesonriskychoice[J].ManagementScience(36):64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