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籍测绘的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学界对底层研究的引入时间并不长,且主要局限于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学学科领域,这主要与中国底层社会形成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中国学者在60多年中国社会变迁中所不断固化的国家意识形态式学术研究特性有关系。中国底层要么被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话语所代言,要么被国家主导的主流社会话语所遮蔽,这个在“断裂”、“失衡”和“博弈”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不断壮大的抽象群体是一大片沉默着的、碎片状的、分散化的同时也是相互冲突着的石墨型个体,这些石墨型个体所组成的底层迫切需要发出主体性的利益诉求,以尽量避免被社会结构体系抛出更远。因此,引入底层研究视角,在确认城乡二元社会单位中真实底层主体的基础上,关注高度分化的底层群体其各自不同的教育利益诉求,实质上是中国教育政策设计进一步走向精细化、对象化和服务化的真正起点,进而有效实现政府在公共政策设计中“主动与回应”、“发展与维持”、“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1]的法理性统一。
二、实现城乡底层社会教育公正的困难:缺乏精细化社会分层基础上的有效底层表达
笔者认为,忽略城乡不同单元内部高度分化的社会结构而模糊覆盖所有城乡主体的城乡教育政策设计,使得城乡教育政策设计中的诸多措施明显与城乡社会中的真正底层无关,反而让城乡社会中的中上层,特别是上层搭了底层的便车而获益,从而导致城乡空间内部的阶层结构在理想性的教育公正政策实施中进一步断裂,进而拉大城乡阶层内部差距。另外,真正的城乡底层因为缺乏自我真实利益诉求的公开表达,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政策设计者天然地形成了对真正城乡底层的利益代言,而这种代言显然没有经过真正的底层同意。
事实上,当前中国教育公正的短板正是因为没有合理实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整合,特别是缺乏对社会底层利益的主体性关照,而强势的精英话语又遮蔽了中国城乡底层社会的真实声音,在政治主流和社会生活之间制造了一定程度的割裂;这种割裂直接体现在一种利益相关者主体缺位的政策设计上。作为精英的政策设计者总是以价值判断先于分析论证的方式代言底层利益,而实质上中国城乡社会内部的各底层群体是庞大且分化的,各自有其独特的阶层属性、形态和诉求,他们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些时候甚至是微妙的。因此,当前实现中国城乡教育公正的政策设计有必要在变化的动态社会分层与分化的利益诉求基础上予以精细化与类属化,在与国家(中央、省、县)城乡教育公正政策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程序、内涵、性质、制度边界等等)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得出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的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共识性方案,一方面防止精英独断和代言,另一方面则防止民粹武断情绪。可见,对当前中国城乡教育政策设计中真正底层群体的再界定其背后的政治哲学是为了真正实现中国城乡社会中各主体教育利益公正诉求的共识性整合,因为只有保障了最弱势最沉默的真实城乡底层以实现教育政策设计的真正人性化和对象化,才能够有效确保“诉求-反馈”动态政策公共治理的程序合法性和实体合法性。
三、教育公正的传统理论更新:从“规范正义”到“反规范正义”
确定真正的城乡教育政策底层主体的同时,需要引入“反规范教育公正”,即反思性教育公正思路。“教育程序公正与教育实体公正”、“教育起点、过程与结果公正”、“教育权利机会公正与分配结果公正”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公正本身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域内的教育公正危机,但是它们均属于“规范教育公正”范畴,并没有很好解决公正的另类危机,即没有探讨“谁的教育公正”、“什么内容的教育公正”、“怎么样的教育公正”等问题,而是隐藏了主体、内容和方式。而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南茜·弗雷泽和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2]所导出的“反规范性正义”[3]思路去综合设计中国城乡底层社会教育政策,对创新当前实践具有理论价值。.
其一,反规范教育公正要追问“谁的教育公正”的问题。即教育公平正义的主体是谁?是个体还是群的共同体公正?如果是个体的公正,那么教育于个体到底是哪方面的公正?如果是共同体的公正,那么在共同体框架下又具体是哪个阶层共同体的正义?规范教育公正隐匿了教育公正的主体追问,但并没有让这个主体缺位,他们都将教育公正主体预定为自己或者巧妙地虚拟了一个作为他者而存在的对象,而这个他者却是集体失语的。
其二,反规范教育公正要追问“什么内容的教育公正”问题。与规范公正单纯将公正定位为资源分配范式而拒斥其他公正要素相反,反规范的公正就是要在厘清“谁的教育公正”的基础上通过公共平台吸收各种不同的教育公正要素,这不仅仅包括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还包括教育文化选择上的相互承认与理解、个体发展路径中的共同尊敬与鼓励、教育政策参与时的平等与有效等等,这就是为什么要格外强调底层不同视角下教育公共治理参与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要认真厘清不同教育类别的公共性情况,分清不同教育其内部不同的三种公共属性:纯公共产品或接近于纯公共产品、中间性准公共产品、接近于市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4],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不同属性的教育供给区分,灵活选择公共财政供给方法和公共选择的方法来配套分类解决。
其三,反规范教育公正要追问“怎么样的教育公正”的问题。即让教育公正的实现程序保证与权威认定问题。规范的教育公正默认了民族国家内部政府教育决策是公正实现的唯一程序保证与合法途径,可是,国内目前实现教育政策参与的程序法与实体法实在薄弱,那么诸多非法律法规的各种软法或规则能否成为教育公正实现的另类途径?若这些非正式的软法设计能有效运行,那中央政府的权威政策设计与之又是什么关系?其间,不公正的城乡教育政策申诉如何实现如何可能?等等。
四、一项公共政策体系开发思路设计:以“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为例
当前中国城乡底层社会教育公正实现的核心在于加快推进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以“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这一具体公共政策治理设计为例,中国城乡底层教育公正实现的就需要在“城乡真正底层主体确定”与“反规范教育公正”的理论进路中,从中国城乡底层教育公正发展的主体性视角出发,从上下两个动力轨道形成一个有益于教育公共治理实践展开的共识性方案。
第一,城乡二元单位下中国底层社会各主体确定的标准问题研究。这里要在“职业”、“收入”等阶层分类标准基础上引入“社会评价与声望”、“民权资源(公共政策参与能力)”、“社会资源与社会认同”、“文化区隔”等其他分类标准进行动态的社会分层,鉴别出不同标准下的底层主体,再在不同标准共叠中排除假主体,确立真底层主体。
第二,“反规范性教育公正”下的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政策设计研究。这里要首先涉及对“规范性教育公正”政策设计的优缺点研究,具体体现在对中国近30年以来,特别是2003年实施统筹综合改革试验以来,“规范性教育公正”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及纠偏,进而明确“反规范性教育公正”视角思考的必要性,深化“反规范性教育公正”下的城乡底层教育公正制度设计的原理性思考。
第三,城乡不同底层群体视角下的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从“城乡底层分类”与“反规范性教育公正”的理论进路出发,从不同底层主体本真的去看其受教育的不公正状态、研究其对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这一项涉及城乡教育公正发展核心的政策到底有哪些真实的主体性利益诉求。
第四,国家视角下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这里主要以中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各省和典型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以及当前各典型区域纷纷展开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角度出发,提出国家思路下的“中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基本分析框架”、“基本内容总体图型”、“宏观治理策略”等。这里主要是从中国城乡教育公正政策的国家思路出发,得出总体性的反映国家自上而下城乡教育公正发展的政策思路,形成一个顶层设计分析体系。
第五,中国城乡底层教育公正实现的共识性方案设计。主要是在综合比较城乡不同真实底层主体诉求报告与国家政策思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共识性的能够融合公共治理与顶层设计二维的合理性改革方案,进而达成底层教育公正实现的政策目的。
五、一个具体公共政策案例分析: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体系中的“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中国城乡底层社会教育公正目标下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政策体系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部涉及诸多要素改革,而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无疑是其核心改革要素之一,笔者以这样一个具体的公共政策案例来尝试作一个具体的底层研究。在1979-2009年的三十多年间,全国共撤并小学和初中66.79万所,其中近十年(2000-2009年)减少了27.98万所,占三十年学校减少总量的41.9%,平均每天约有77所学校消失。[5]很明显,伴随着中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纵深推进,其背后深层的调整动因显得愈加复杂,一方面来自于国家视角下的被动政策调适,另一方面来自于地方政府利益驱动下的政策配套,再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农村社会中产阶级主动的改革诉求。
(一)国家视角下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中央政府推动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可以代表国家视角,而十年来国家视角下对农村中小学进行较大规模调整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面向的人口状况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农村教育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确实需要调适。
其一,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社会学龄人口。该社会政策的深入实施改变了中国人口结构,使中国的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降低,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减少,这直接导致中国农村中小学面临招生困难,大量的农村“空教室”与“空学校”现象出现。2000年到2010年,我国学龄人口降幅达23.7%,农村小学招生数总共减少338.5万人,减幅达27%;农村初中学生招生数总共减少694.2万人,减幅达54.8%。[6]
其二,工业化、城镇化等因素导致乡镇与行政村的减少。2000年到2011年间,中国农村行政区划有较大幅度调整,全国乡镇由4.4万个减少到3.3万个,行政村由73.2万个减少到59万个。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进行较大幅度的行政区划调整,一方面源于必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则是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城镇化、工业化的必然进程所推动。2011年,中国农村人口为6.5656亿人,城镇人口为 6.9079亿人,这较之2000年分别降低了18.7%和增加了51.5%(2000年中国农村人口为8.0739亿人,城镇人口为4.5594亿人)。
其三,人口流动的自主性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社会学龄人口的减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城乡社会差距显著,重点体现在资源分布层面和社会保障层面,这为农村人口努力摆脱农村社会以进入城市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性依据。而伴随着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城市社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增强以及农村土地利用政策灵活性的提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广阔,这又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依据。两种依据的现实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学龄人口也随之离开农村。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3000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5300万人,增幅高达29.9%;2010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达1167.2万人,比上年增加170万人,增长17.1%。
其四,国家地理环境和战略工程的实施在客观上也需要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国家地理环境的特征决定了要合理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巨大,人口分布多样,但总体而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而地处山区的县数占全国总县数的65%,而大多数山区的道路交通仍旧不便。因此适度集中办学,加快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有限的教育资源形成合力的规模办学效应,是办大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战略工程客观上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十年来,国家和地方实施了诸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如移民并居类工程(三峡工程)、生态保护类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还牧工程)、灾害修复类工程的实施(四川、青海、云南等地震地区的灾后重建工程)等等,均导致人口积聚和农村形态发生了诸多改变,这在客观上也推进了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调整。
(二)地方政府视角下的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这里的地方政府主要是指县级政府。为适应农村义务教育管理重心的适度上移,2001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后,义务教育即实施“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因此成为了义务教育管理的直接主体,故其具有快速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动力因素。
首先,县级政府积极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有益于快速形成良好政绩。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使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成为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核心指标之一,而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客观上能够解决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师派遣困难、课程开足开齐率不高、教育教学质量偏低等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难,同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县域内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升,这有助对于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在短期内快速形成良好政绩。
其次,县级政府积极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有益于快速获得经济收益。尽管中央加大了对地方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但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缺口仍然很大,这不仅体现在日常教育运转上,还体现在教育历史欠债偿还与必要的教育发展投入上。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转移了以前乡镇政府的教育财政压力,但并没有扩大县级教育财政的总量,而农村税费改革又进一步减少了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前用于补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也被取消。事实上,尽管中央政府对县级政府实施了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但对于中西部地区诸多处于“吃饭财政”和“负债财政”的县来讲,教育财政支出压力仍旧很大,因此加快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压缩农村校点,扩大城市学校规模,能够大幅度压缩县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支出,同时还能够获得国务院为加快布局结构调整而配套的相关奖励,因此这对于县级政府来讲尤其具有积极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高度动力。
最后,县级政府积极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膨胀的趋利性缺乏制衡。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使县级政府在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的权力膨胀缺乏合理有效的制衡与监督,导致县级政府在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中并非严格按照中央政府“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而展开。县级政府的“公司化”倾向导致其在进行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的自我趋利性压倒了布局调整的设计科学性,如县级政府希望通过教育移民来巩固和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规模和进度、通过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来加快城市教育园区的建设并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和服务业等相关配套产业经济链的开发、通过对撤并各式农村学校以让学校原有土地复耕并进一步刺激附近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政策来圈占土地以使政府获得高额的土地出让金等等,诸多此类因素共同致使地方政府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过热。
(三)农村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第一,农村社会各阶层总体上在价值应然层面需求更高质量的免费义务教育。农村社会生活条件的总体改善,促使农民各阶层呼吁政府办出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但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主要聚居在城镇,这导致农民各阶层均将优质教育资源习惯性地等同于城镇教育资源,故在国家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政策以后,农民群众对政府提供的免费义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义务教育普及之初的“有学上”到如今的“上好学”,农村社会中各阶层具有将农村教育办成城市教育雷同的诉求共性。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要求类似于城市教育的农村教育公共服务被农民各阶层普遍认为是政府分内之事,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的呼吁并不需要农村社会中各个阶层为此付出额外成本,因此在这点上各阶层之间并没有利益抗争与冲突;且因为在义务教育免费后农民阶层自身不再直接付出涉教的成本投入,因此,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更高诉求将极可能在价值应然层面永恒持续下去。但在当前优质教育仍旧是社会稀缺资源的现实情况下,在价值应然层面和现实实然层面的差距又必然迫农村社会各阶层在实践中对优质教育的选择出现分化,而合理的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总体上被认为是能够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因此,调研发现,农村社会各主体在价值层面上总体是支持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但前提是必须合理和科学。
第二,农村社会各阶层内部相互教育攀比心理驱使。调研发现,农村社会中,各阶层送孩子到城镇学校入学已越来越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逐渐演化为了农村社会中各社会阶层之间身份区隔和地位分类的社会问题。根据笔者在重庆市、四川省38个乡镇(其中重庆32个、成都6个)的量化调研和吉林省D县4个乡镇的访谈调研相关资料可发现如下现象。
按照农村社会中职业务工关系所划分的各阶层(普通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来看,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90%以上都已将孩子送入到了城镇学校,农民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将孩子送入城镇学校的意愿最为强烈,他们也是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的最积极支持者。而普通农业劳动者则充满矛盾,他们95%以上也希望能将孩子送入城镇,但又担心自己没有后续经济承担能力,因此更倾向于通过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实现就近入学并享受较好的义务教育,这个群体主要担心的是布局结构调整后孩子上学的交通安全,因此,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表示如果有条件会愿意主动接送孩子。农民工的态度则最为复杂,他们一方面想将孩子带入自己打工城市所在地,但又担心城市教育的不开放和歧视,另一方面又想把孩子送入农村所在的乡镇或县城,但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和人力去陪读,同时又担心布局结构调整后孩子的寄宿安全隐患和生活照顾困难,另外还担心孩子不在家时,家里的老人也同样存在诸多生活隐患与不便,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家中留守老人的隐形工作负担。可见,农民工群体实际上是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政策中影响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保留必要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意愿最为强烈。
从按照农民与土地结合关系所划分的各阶层(脱离土地的农民阶层、半工半农阶层、在乡兼业农民阶层、普通农业经营者阶层、农村贫弱阶层)来看,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对脱离土地的农民阶层、半工半农阶层影响不大,因为这两个阶层大部分都将孩子送入了城镇学校。在乡兼业农民阶层最希望发展校车,因为他们接送孩子的能力是所有农村社会阶层中最弱的,而普通农业经营者阶层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最大的期望则是学校不要离家太远,农村贫弱阶层最希望保留以前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对布局结构调整支持率最低。据访谈,这是因为农村贫弱阶层健壮劳动力不多,本希望孩子成为家庭的劳动力补充,放学回家后还可以帮忙做做农活和家务,而布局结构调整后只能寄宿,一方面不能增加家庭劳动力投入,一方面还要本来就紧缺的家庭劳动力周日去接送,所以他们对农村布局结构调整最为抵触。
从财富拥有关系所划分的阶层(村庄富豪阶层、村庄富裕阶层、农村中产阶层以及村庄贫弱阶层)来看,与土地关系所划分的阶层意愿极为吻合,总体上分别占村庄5%左右的富豪阶层和10%左右的村庄富裕阶层对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最不关注,因为他们有良好的教育选择能力为孩子谋取所需要的教育服务,占70%左右的农村中产阶层希望对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最大的关心点是教育质量,只要教育质量优异,孩子成绩有所提升,他们就支持调整,而占15%左右的村庄贫弱阶层,很明显更关心孩子就学距离,能否每天都能回家是核心,他们并不十分关注教育质量,因此发展校车也是他们最为关注的。
另外按照受教育年限这一指标反映的文化资本拥有量所导致的文化区隔程度划分的阶层(文盲、小学文化、初中文化、高中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社会阶层)来看,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最关心布局结构调整后孩子的就学远近距离和有无违纪行为,高中文化的家长更关心布局结构调整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交通安全是否有保障,而大学文化的家长则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无提高。按照民权资源(公共政策参与能力)这一指标反映的社会资本拥有量所划分为的阶层(大社员、普通社员、村委会成员、老弱孤寡成员以及乡村能人)来看,大社员比其他群体更关注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问题,这主要反映对“新学校如何建”、“调整后原学校怎么处理,产权如何归属”等核心问题的讨论上,另外,作为“普九”欠债中的债权人,诸多普通社员也很关注原学校的债务问题如何偿还,其产权归属怎么办。同时,从年龄分层情况来看,80后新生代农民工父母的教育预期最高,也最不满意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急剧增加,特别是80后新生代农民工生育高峰的来临,在城镇中已经习惯了的80后新生代农民工父母将更不愿意让子女放回到早已不再熟悉农村去接受义务教育,因此他们认为过去十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应该加快实现农村学校的全部撤并,全部合并到城镇学校去,这个群体具有最为强烈的陪读意愿。
针对当下的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笔者认为应该充分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教育选择制定城乡分类分流制度。针对在乡兼业农民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一方面经过科学预算合理有效地发展校车,并严格遵循校车管理条例;另一方面,则是尽快停止省域内指标式的大规模布局结构调整,规范县域内布局调整行为并充分制度化降低布局调整中地方政府过高的非理性盈利预期,建立和规范撤并校点申报程序,提高县级政府撤并现有农村校点的政策成本,有意识地恢复和保留农村校点,并采取“走教”、“捆绑”等多种模式努力提高农村校点教育质量。同时深化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合理规范和有序调整部分乡村社会中宅基地过于散居的现状,充分挖掘和培养农业审美的文化情调,促进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农村景观审美价值的生成,以缓和城市文化单向度空间殖民。
关键词:地籍测绘 现代测绘技术模式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传统的测绘方式主要是手工作业,外业测量人工记录,人工绘制地形图;为用图人员提供晒蓝图纸,在图上人工量、算所需要的坐标、尺寸和面积等。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土地管理人员所使用的地籍图可以直接显示于屏幕,各项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中随时查寻、变更。在交互式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支撑下,工程设计人员可直接在屏幕上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等。因此,地籍测绘方法,必然要经历一场不可避免的革命性变化,变革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使地籍测量工作实现科学化、现代化。
1 地籍测量的任务与作用
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是地籍管理的中心内容,它要保证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与精确性,所以地籍测量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目的的测绘工作。它为地籍管理和其它土地管理工作服务。具有专业性强等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⑴带有法律性行政行为;
⑵具有较高的能满足地籍管理的精度指标;
a⑶有配套的成果资料,包括图、表、册、卡等成套的成果;
⑷须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当地籍要素变化后,应及时同步地进行变更测量。
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极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范围大小、质量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等土地基本状况信息的测绘工作。包括: ⑴地籍调查; ⑵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⑶地籍界址点细部测量; ⑷地籍地物点碎部测量; ⑸计算机数据处理; ⑹各种成果输出。
2 现代地籍技术的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 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现时性强, 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 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 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 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 种模式。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2 . 1 野外数字澜置模式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 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斯.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 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好, 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
2.2 GPS 测量模式
G P S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GPS 技术在进行地籍测绘工作时,一主要有两种模式:静态相对定位和实时动态相对定位,静态相对定位操作工序简单,台地面接收装置只要排列好,就可以进行同步观测,但是过后需要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如出现精确度不高的情况必须重新测量。载波相对观测量是GPS 技术实时动态相对定位技术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控制基站选取的测量点位都比较精确,并且通过安装一台或多台地面连续接收装置实时观测不同角度传送的观测数据。
在GPS 系统中,计算机绘图和虚拟现实技术是追主要的两个部分。对于GPS技术测得的结果,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快速、有效地得到一系列数据图形。这些图像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清楚地显示地籍测绘的全部流程。此外,在进行测绘工作之前,流程模拟工作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保证测绘工作实现可操作、高技术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保障。由此看来,计算机在测绘工作之前的模拟流程及对GPS 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工作中不可或缺,计算机技术不仅仅能够实现基础工作的需要,还能够得到虚拟现实技术,对保证GPS 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 3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 以激光测距系统(LI DAR )、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 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 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 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 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 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
2.4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 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 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
“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 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 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 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 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 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存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 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几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 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 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
量的精度要求。
3结束语
中国幅员辽阔,地籍测量相当重要。地籍测量是服务于土地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有其自身的特殊背景,它是城镇地籍调查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调查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保障,而且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结合紧密,研究地籍测量不仅可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能促进当代高新测绘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不断向前发展与创新。
参考:
关键词 地籍测绘 加强地籍测绘 国土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因此,科学、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是解决资源、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地籍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土地资源等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里程碑
1、GPS技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通过GPS建立控制网、利用RS快速的采集数据,更新基础地理信息,运用GIS来管理基础地理信息,完成基础地理信息的建库与动态更新任务,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2、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4D产品以及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现代地籍测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测量方式。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
二、 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一)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
1、本区域性土地资源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2、建立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3、对国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
(二)地籍测绘的服务功能。
1、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服务。
2、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务。
3、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三、地籍测绘数据库的建立及对国土资源管理的作用
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并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1、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
2、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并编辑入库。
根据上述测绘成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直接通过地籍档案资料,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布局、合理利用;以达到科学、合理、统一地管理土地资源。
四、国土资源管理对地籍测绘的需求
(一)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地籍管理对地籍测绘的需求分析。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它为土地登记确认权属提供依据。
(二)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动态监管对地籍测绘的需求分析。
现代化的国土资源管理已经上升到卫星遥感检测,真正实现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立体监管体系。具体到如何查,那就需要落实到每一宗土地的详细情况,地籍测绘便是基础工作。地籍测绘的基础工作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一方面,为土地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查处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的动态控制提供地形图、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
(三)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对地籍测绘的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总之,随着地籍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能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土地管理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它的运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国土资源管理执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伴随着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增强土地管理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在我国现阶段,地籍测绘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物权法》的实施对测绘尤其是地籍、房产测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确权、房产面积等纠纷可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测绘成果经得起公开查询、经得起行政诉讼。当前因为编制的限制,测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人员紧缺的现象,有不少业务人员对政策业务还不够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权属和房产面积的争议、行政复议诉讼等。这需要加强宣传,学习政策法规,并通过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进而让地籍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促使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向更快、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河南省淮滨县国土资源局,1996年毕业于河南省郑州市机电学院;2003年在河南省淮滨县国土资源局测绘股从事测绘作业至今;2008年取得测绘助理工程师资格)
参考文献:
[1]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指南.地质出版社.
[2]吴贵才.地形测量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p2.
[3]王运昌.地形测量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p2.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地籍测量
0引言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包括住房、辅助用房与房前屋院用地等。我国农村宅基地分布广、占用面积大,且近年来呈不断增长之势。现今农村宅基地问题是农村土地管理中的一个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建制镇及村庄土地利用现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地籍图件资料已无法满足地籍、地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为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开展村庄地籍调查的要求,满足农村宅基地发证的需要,必须实行新一轮的农村宅基地调查与测量。
1.地籍调查
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地籍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土地产权和合理利用土地。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农村宅基地是地籍的一个分类。
农村宅基地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址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通过农村宅基地调查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该地区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
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地籍调查,即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信息,在实地确认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界址和利用状况后,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精确定位、面积测算等地籍测量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根据调查时间及任务的不同,地籍调查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在地籍调查时,调查的内容应覆盖调查区域的每一块土地,其中土地权属调查是核心。
2.权属调查
农村宅基地的调查与测绘技术要求高,工序繁多、系统性强,涉及面广,除需要对土地管理的统一和作业理解与认识达成一致性外,权属调查实施计划和组织工作的落实将是权属调查的另一重点和难点,权属调查工作的计划和组织工作的落实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调查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也直接影响调查的工作进度,所以必须有切合实际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实施计划和组织工作措施,并对其落实,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具体调查时,要根据调查区域的具体情况,对已发证的地区,采用变更调查方法进行土地权属调查;对有图的地区,采用数字化修补测技术对原有地籍图进行地籍、地形要素的变更采集,编绘新的地籍图;对无地籍调查资料的地区,先进行必要的控制测量和采用全野外数字测量技术采集地籍地形要素,并编制地形图;然后采用初始调查的方法,调查后将土地权属调查成果上图,形成地籍图,并为建立新的地籍数据库作好准备。
3.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具体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线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测算,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3.2 界线测量
界址点的精度是测量成果的最终体现,点位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界址线的准确度,界址线的准确度又影响宗地的面积。所以要求测量员采集界址点数据时,应力求测绘标杆垂直,所有界址点应同标示位置重合。按照要求,双方的户主应同时到现场指界,并进行现场界址点确认,同时需要拍照获取资料进行存档。
3.3. 地籍图测绘
3.3.1、宗地草图的制作
宗地草图是地籍资料中的原始记录,它在地籍调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绘制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在界址点与邻近重要地物之间的相关精度;能确定界址点的位置。图中应有本宗地号和户名,相邻宗地的宗地号等内容。
3.3.2 内业制作
内业的制作主要包括:地籍要素,数字要素和地物要素。地籍要素中权属界线要有明确的分类和标示。界址要素是指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在地籍图上,宗地的界址点应正确反映实地情况,界址点应严格位于中心线上。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数字要素包括;图廓点,内外图廓线,坐标格网,坐标注记,控制点位置及注记,比例尺。地物要素;包括建筑物与构筑物,道路及其附属,水系要绘出其边界等。
3.3.3 宗地图的制作
作为地籍测绘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土地证书和档案的附图,应有以下的详细内容:宗地号,地类号,界址点,点号,界址边及边长,宗地位置,面积,单位名称,四至及其名称,邻宗地的宗地号,界址示意线,相邻的道路、街巷及其名称,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指北针、比例尺、绘制年月、经办人与审核员姓名。
3.3.4 作业检查
对测绘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成果都必须检查。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保证每天一检查,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否则会造成后续工作的困难,甚至全部返工。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绘成果的可靠性。
4、结束语
农村宅基地的调查与测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技术要求高,政策、法规要求比较强。农村宅基地的调查与测绘成果的取得为科学用地、集约用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周荣根,闻卫明 宗地图的标准化制作[J] 现代测绘.2008
[2]《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S]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S]
[4]王侬,廖云焰,地籍测量[M],测绘出版社,2008.
[5]冯仲科,余新晓,3S 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高芳群,刘小涛,付标 农村宅基地测绘项目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关键词:地籍测量;现代测绘技术;测量模式;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P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口与土地问题矛盾的不断突出,土地的科学化管理越发重要。为了加强地籍与土地管理工作,地籍测绘必须先行。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区别主要在于技术是否高度集成和数据流是否连续。测绘仪器的智能化和内置软件的高度集成以及数据的无线传输,促进了现代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全国“数字国土”工程的全面展开,以数字测绘技术。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在地籍测量中广泛使用。通过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多种模式的分析,将现代测绘技术合理的运用到地籍测量中已经势在必行。
2.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是地籍管理的中心内容,它要保证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所以地籍测量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目的的测绘工作。它为地籍管理和其他土地管理工作服务。
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范围大小、质量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等土地基本状况信息的测绘工作。其专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带有法律性行政行为;(2)具有较高的能满足地籍管理的精度指标;(3)有配套的成果资料;(4)必须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
3.现代地籍测量技术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资料分析数据获取数据编辑、整理、入库。
4. 现代地籍测绘与“数字国土”的关系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的作用下,人们共享该数据库资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
5.现代地籍技术的作业方法和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图、表、册、卡等)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根据地籍测量的专业性可将其分为GPS测量、野外数字测量、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4种模式。受环境、技术、特点等条件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5.1 GPS测量模式
GPS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在现代地籍测量中主要用GPS控制整个测区,以满足精度的需要。其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2)定位精度高;(3)观测时间短;(4)操作简便;(5)全天候作业。
GPS技术引入地籍细部测量,目的是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地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由地籍调查规程所知,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上的地籍细部量,对于城镇街坊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10CM,城镇待坊内部稳蔽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间距允许15CM,误差为利用技术完全能满足上述精度要求。
随着RTK技术的迅速发展,RTK技术已经逐步取代常规的测量方式,成为地籍控制测量的主要手段。与常规静态测量和快速静态测量相比,其测量边长范围更大(0-10km均可使用)。这种测量模式能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坐标信息,能在满足地籍测量高精度的前提下,在作业现场提供经过检验的测量成果,摆脱后处理的负担和外业返工的困扰,为GPS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提供了保障。
5.2野外数字测量模式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好,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
数字地籍测量分为确权、测量、编绘三个环节,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作业工具的合理选择与搭配。
5.3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
“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5.4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
6.结语
通过对现代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多种测量模式的分析,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几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
数字地籍测量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方法,其自动化成都和测量精度均是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目前,数字地籍测量已逐步成为地籍测量的主流,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其理论和方法也在实践中得到逐步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薛连春,浅谈3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
关键词: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测绘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的综合性价值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各个地区对地籍图的需求和可靠性的要求逐渐上升,从而使得数字地籍图得到普遍重视。
一、传统测图方法存在的弊端与数字地籍图测绘的优点
1.1 传统测图方法存在的弊端
在以往传统的测图中,主要测图的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和平板仪等,可以测量出点的高程、平面坐标或者测量出竖直角、水平角和距离,在这些测量出来以后,由绘图员通过手工来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三维坐标,按照所计算出来的坐标展绘到图纸上。跑尺再根据实际的地形来向绘图员报告所测得的是什么点,例如测的是房角点,那么这个房角点需要与哪个房角点进行有效的连接,绘图员必须根据展会的点位关系来用图式符号来讲地物描绘出来。这种方法不但占用了许多野外作业的时间,而且还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使整个操作过程显得更加复杂。
1.2 数字地籍图测绘的优点
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测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地籍测量方法,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自动化水平高。由于选用全站仪在野外收集数据,自动记录并存储,再传输至计算机实现处理、绘图等,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利于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
(2)整体性强。利用解析法测量点位坐标主要根据测量的控制点。当测区的整体控制网确立后,就可以在整个测区范围内的任意位置进行实测与分组作业,可有效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精度的一致性,并便于检查或恢复被损坏的界址点。
(3)精度高。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测量精度主要来自界址点或者地物点采集数据的精度,而其他因素,如面积统计、微机数据处理、自动绘图等,则对地籍测量成果的影响较小。
1.3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现今,数字化测图技术是一种运用机助成图、全解析的方法,与以往传统的测图技术相比,较为有优势和广阔的前景,是地形测绘发展技术的有效延伸。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较好的体现外业测量的准确度,得出高精度,也能够更好的体现仪器的发展和更新,起到提高高科技发展进步的要求。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科技发展的需求,还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科学管理的需求,这包括地籍测量、工程测量、房产测量等。既全面保证了测量的高精度,还提供了数字化的信息,使各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有效的建立。
二、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1)测绘准备工作。目前采用数字化实现大比例尺的地基土测量之前,主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根据地籍调查的范围,划分好区域、街道街坊等,加强对地籍权属工作的调查,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设置控制网,确定每个作业小组的测区范围。
(2)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主要为日常地籍测量及地籍西部测量提供服务,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和减少测量误差传播与积累的作用。在地籍测量工作中,为了减少积累测量误差,确保测绘精度,使各街区的测绘可最终形成一个整体。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择一些典型的控制点,构成几何图形,并采取精密的测量仪器与计算方法,在统一坐标系统中确定平面位置与高程;其次,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出其他部位坐标,一般通过 GPS 卫星定位技术布置控制网。
(3)采集碎部点数据。在采集碎部点时,传统方法一般为野外一边测量、一边绘制。这种方法对外业人员的工作量要求非常大,必然影响外业工作进度。通过采用数字化测绘手段,可以利用全站仪采集碎部点坐标,并记录数据,将采集的数据直接存储到全站仪中,外业人员只需要记录碎部点的点位信息即可,简单绘制草图,即可保证后续内业处理与绘制工作的完成。
(4)内业编绘。每天的地籍测量结束后,应及时将记录在电子手簿中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再利用大比例尺绘图软件进行编辑。绘图员应逐一核对草图中的标注与计算机中标注的一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另外,在连图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地物编码的准确应用。
由于受到显示器屏幕大小的限制,再加上地物密集等原因,造成漏连、错连、漏测等现象难以避免,因此连图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检查,并在后期进行实地查图与补测。
(5)面积的分类统计。面积的分类统计应遵循“分幅控制、逐宗汇总”原则,这也是大比例尺地籍测量中最重要、最繁琐的步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面积的量算也摆脱了传统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中实现,并可保证高精度。尽管这样,在量算面积时,仍需要从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再由低级向高级汇总,也就是由测区到街道、街坊、宗地,再由宗地到街坊、街道、测区实现逐级汇总,这样可有效减少误差。
(6)建立并完善数字地籍图的编辑与管理。当一个街坊结束后,首先需要进行内业检查,根据草图与地籍调查在计算机中进行检查,核实是否存在漏测或者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及时修改。其次是外业巡视,根据初步形成的地籍图,利用钢尺审核测量精度,这也是控制大比例尺地籍图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尽量将工作做到耐心、细致,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错漏,需及时补改。另外,利用界址点的坐标数据文件,生成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及正式地籍图,交付土地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完成后,即可作为编辑大比例数字地籍图的基础资料。
三、数字地籍图制图综合的实施方法
数字地籍图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制图综合和图形编辑相结合的过程.实施制图综合应选择具有强大图形编辑功能的制图软件,并建立适合于数字地籍图制图综合的工作界面,以简化和方便具体的制图综合作业操作。
数字地籍图是以同比例尺数字地形图为工作底图。由于地形图内容详细,有些内容与地籍要素有关,有些内容与地籍要素无关.所以实施制图综合工作,首先要对地形图作预处理,根据地籍图的特点及其编制要求,删除数字地形图上原有的与地籍要素无关的内容所属图层,把数字地形图处理成数字地籍图编制的工作底图。制图综合的第二步工作是:根据地籍图应表示的地图内容及地籍调查、地籍测量获得的各种地籍数据,按照制图综合原则及要素的优先等级顺序选取并编绘地籍图的各种地籍要素。通过制图软件的捕捉功能从地籍调查、地籍测量数据文件中直接捕捉各种地籍要素数据,精确的表示在该地籍要素的工作图层上.同时,对于原数字地形图上已有的可直接作为地类界线或其一侧(内侧、外侧或中线)为权属界址线的河岸、道路、田埂、围墙、地类界等线状地物,则可通过改变其属性,将线状地物编绘在相应的地籍要素图层上。最后,将各要素图层叠置合成全要素地籍图,进行各要素关系协调,并对地籍要素进行分类属性编码,同时建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联,完成制图综合工作。然后利用计算机屏幕显示,进行地图编辑、数据处理,最终生成能进行人机交互作业,可进行各种地籍数字量算、分析、传输、共享,并能进行快速修改、更新、复制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联数据文件---数字地籍图。
四、有关数字地籍图测绘的应用体会
(1)实现传统逐级控制与现代化测量技术相结合,一方面提高作业速度;另一方面保证成果精度。
(2)可即用即测、急用先测、所见所得、边测边用,将高科技的成果转化为成熟生产力,为土地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保障。
(3)先进的测量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和局限,让整个作业流程更加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电子全站仪的应用,可实现简单操作、迅速观测,并提高精度。方便自由设站,采用多种方法获得碎部点坐标;作业人员还可通过自身的丰富经验,根据实地情况,选择恰当的绘制草图方法,并做到有详有略、相得益彰。
(4)随着高科技数字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地籍图测绘的管理、维护、更新、资源共享等方面,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保持地籍图的精度,并体现了一图多用的优势,避免出现重复测试,节省人力与财力。通过各种先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大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更透彻,因此其成果为今后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5)通过计算机辅助完成制图工作,其速度快、精度高、线条精细分明,且绘图成果清晰、美观,可以单色也可以彩色,应用方便、广泛。
参考文献:
[1] 席海星.浅析地籍图数字化与地籍测量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
[2] 刘述春.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21).
[3] 姜法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资源与产业,2007(3).
【关键词】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测绘
一、数字地籍图测绘的优点
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测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地籍测量方法,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动化水平高。由于选用全站仪在野外收集数据,自动记录并存储,再传输至计算机实现处理、绘图等,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利于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2)整体性强。利用解析法测量点位坐标主要根据测量的控制点。当测区的整体控制网确立后,就可以在整个测区范围内的任意位置进行实测与分组作业,可有效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精度的一致性,并便于检查或恢复被损坏的界址点。(3)精度高。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测量精度主要来自界址点或者地物点采集数据的精度,而其他因素,如面积统计、微机数据处理、自动绘图等,则对地籍测量成果的影响较小。
二、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1)测绘准备工作。目前采用数字化实现大比例尺的地基土测量之前,主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根据地籍调查的范围,划分好区域、街道街坊等,加强对地籍权属工作的调查,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设置控制网,确定每个作业小组的测区范围。(2)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主要为日常地籍测量及地籍西部测量提供服务,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和减少测量误差传播与积累的作用。在地籍测量工作中,为了减少积累测量误差,确保测绘精度,使各街区的测绘可最终形成一个整体。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择一些典型的控制点,构成几何图形,并采取精密的测量仪器与计算方法,在统一坐标系统中确定平面位置与高程;其次,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出其他部位坐标,一般通过GPS卫星定位技术布置控制网。(3)采集碎部点数据。在采集碎部点时,传统方法一般为野外一边测量、一边绘制。这种方法对外业人员的工作量要求非常大,必然影响外业工作进度。通过采用数字化测绘手段,可以利用全站仪采集碎部点坐标,并记录数据,将采集的数据直接存储到全站仪中,外业人员只需要记录碎部点的点位信息即可,简单绘制草图,即可保证后续内业处理与绘制工作的完成。(4)内业编绘。每天的地籍测量结束后,应及时将记录在电子手簿中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再利用大比例尺绘图软件进行编辑。绘图员应逐一核对草图中的标注与计算机中标注的一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另外,在连图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地物编码的准确应用。由于受到显示器屏幕大小的限制,再加上地物密集等原因,造成漏连、错连、漏测等现象难以避免,因此连图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检查,并在后期进行实地查图与补测。(5)面积的分类统计。面积的分类统计应遵循“分幅控制、逐宗汇总”原则,这也是大比例尺地籍测量中最重要、最繁琐的步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面积的量算也摆脱了传统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中实现,并可保证高精度。尽管这样,在量算面积时,仍需要从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再由低级向高级汇总,也就是由测区到街道、街坊、宗地,再由宗地到街坊、街道、测区实现逐级汇总,这样可有效减少误差。(6)建立并完善数字地籍图的编辑与管理。当一个街坊结束后,首先需要进行内业检查,根据草图与地籍调查在计算机中进行检查,核实是否存在漏测或者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及时修改。其次是外业巡视,根据初步形成的地籍图,利用钢尺审核测量精度,这也是控制大比例尺地籍图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尽量将工作做到耐心、细致,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错漏,需及时补改。另外,利用界址点的坐标数据文件,生成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及正式地籍图,交付土地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完成后,即可作为编辑大比例数字地籍图的基础资料。
三、有关数字地籍图测绘的应用体会
(1)实现传统逐级控制与现代化测量技术相结合,一方面提高作业速度;另一方面保证成果精度。(2)可即用即测、急用先测、所见所得、边测边用,将高科技的成果转化为成熟生产力,为土地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保障。(3)先进的测量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和局限,让整个作业流程更加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电子全站仪的应用,可实现简单操作、迅速观测,并提高精度。方便自由设站,采用多种方法获得碎部点坐标;作业人员还可通过自身的丰富经验,根据实地情况,选择恰当的绘制草图方法,并做到有详有略、相得益彰。(4)随着高科技数字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地籍图测绘的管理、维护、更新、资源共享等方面,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保持地籍图的精度,并体现了一图多用的优势,避免出现重复测试,节省人力与财力。通过各种先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大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更透彻,因此其成果为今后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5)通过计算机辅助完成制图工作,其速度快、精度高、线条精细分明,且绘图成果清晰、美观,可以单色也可以彩色,应用方便、广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测绘;地籍;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现代测绘技术的特征
所谓现代测绘技术就是外业利用动态GPS与全站仪等数字化仪器来采集和解析数据,而其内业则是利用测绘软件与计算机来实行机助成图与成果输出,并且利用建库软件对全野外数字化的地籍调查结果数据来建库,构建相应的数据库管理,其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数字化的程度高
数字测图是通过计算机测绘软件自动处理外业所采集的数据,并自动地绘出美观、精确和规范的数字地形图,其数字测图的出错概率比较小,可自动提取面积、坐标、方位和距离等相关的数据信息。
(二)数据的精度高
动态GPS平面精度是 5mm+0.5ppm×D,其高程精度为10mm+1ppm×D,其全站仪精度为测角的±2’’或者±5’’,为测距的3mm+2ppm×D。这两种仪器外业所采集的数据精度很高,同时其测量数据能够自动传输、处理、记录、成图以及存储。在整个作业过程中,所采集的原始数据精度保持不变,不会存在以往传统测图中的绘图误差、视距误差、展点误差和方向误差等,可很好地反映出外业的测量精度,获取和仪器同精度的相关测绘成果。
(三)其测绘成果更全面
在数字测图的时候,不仅要测定地形、地物点的相应坐标以及界址点,同时还要弄清楚要测点的属性,随机将该测点的连接信息与编码记录下来。在显示成图的时候,将绘图系统中图式符号库和编码进行对照,并从库中调出和该编码相应的这些图式符号来机助成图。在数字测图的时候,所采集的所有图形信息主要包含点的定位信息、属性信息以及连接信息,便于检索和查询。
(四)可灵活服务于地籍的测量
数字化测图成果为分层存放,不受图面的负载量影响,便于成果的更新与利用。利用数字测图可有效克服大比例尺的聚酯薄膜测图所存在的各种缺点,在更新扩建实地房屋和地籍变更或者房产更新的时候,只需要输入有关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就可更新与修改图形,能够始终保持图面整体的现时性以及真实性。此外,动态GPS在工作的时候,不需要通视性以及移动站的可升高性,能够实现多个流动站的同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降低了对林木与经济林的砍伐,节约了大量的物力与人力,同时还缩短了工期,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便于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随时进行地籍变更、土地的注册登记、图件和数据的输出、证书的核发等。
二、现代地籍测量基本模式
现代地籍测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其配套成果资料的现时性很强、地籍数据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数据测量的精度要求很高、其同步的变更需要及时。对此,针对地籍测量所特有的特征,现代测绘技术就地籍测量而言,其主要包括了野外数字的测量、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GPS测量以及卫星遥感和数字影像模式这四种。由于受到技术和环境的限制,虽然这些模式各有优点和缺点,但是可互相进行补充,以此达到地籍信息全覆盖采集的目的。
(一)野外数字测量模式
数字测绘技术通过现代信息产业与计算机制图的理论发展最新成果,逐渐成为了现代测绘的一个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作为全野外测绘的地籍图以及基础数字地形图,一般适用于房产、电力、城建、国土、水利、规划等各个部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基础信息库的建立。而地籍管理也是如此,地籍管理系统与地籍数据库自身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利用这种测量模式所采集到的相关数据。野外数字测量主要采用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结合其所搭配应用的不同硬件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1.全站仪、测图软件和电子记录簿的综合。这种方式是通过全站仪在野外实地对各种地籍要素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基于数据采集软件控制,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电子记录簿中,通过预处理以后,根据相对应的格式将其存储于数据文件中,并且配绘草图,为测图软件编辑成图提供相应的依据。电子记录簿和全站电子速测移作为当前最新测量仪器,相对于传统测量手段而言,其智能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自动计算角度与距离,同时其技术也便于掌握。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即容易受到硬件设备约束,操作的可视性比较差,其草图易出错,其功效不是很高。
2.全站仪、测图软件和便携式计算机的综合。这种方式是集数据处理与采集为一体的一种数字式的地籍测量方法,利用全站仪在实地来采集所有地籍要素数据,经过通信电缆把这些数据传输至便携式计算机中,通过数据处理软件来实时处理并显示所测量地籍要素的相关图形以及符号,原始采样的数据通过处理以后都会记录在相应的数据库或者数据文件中,具有直观、高效和快速等优点,但是其价格较为昂贵,同时其野外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
3.全站仪、测图软件和掌上电脑的综合。这种方式与上述方式相似,但是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蓝牙来进行传输, 通过采用体积比较小且便于携带的掌上电脑来满足外业测量的电子化要求以及智能化要求,该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地籍测量法的可视化、融合显示多种数据格式、自动化计算自由测站等,尽管这种系统现在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我国信息科学技术、软件和硬件的不断发展,其应用的前景非常的广阔。
(二)GPS测量模式
该测量模式可实时获取地籍管理的基础信息,同时在作业现场能够提供大量经检验后的测量成果,在很大程度可有效地减少内业的工作量。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为GPS—RTK接收机和测图软件的综合,一种为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测图软件和掌上电脑的综合,其中后者可有效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存在的缺点,能够适应于任何地形条件以及任何比例尺的地籍图测绘。
(三)卫星遥感和数字影像模式
因地籍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其数字摄影测量主要是将大比例尺的航空像片作为其数据采集的对象,利用该模式在航片上采集相关的地籍数据,通过航测区域网法以及光束法来平差,接着通过专用数字摄影测量中相对应的数字处理软件来完成其地籍测量的内业任务和外业任务。通过这种模式所获得的地籍测量信息非常的丰富,具有很强的实时性、数字直观性和易读等特点,能够完善地籍图的界址点。
(四)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这种模式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模式,即在原有地形图上按照地籍台账实地的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调查区、街道以及对其进行相应的编号等。要注意的是应用这种模式的前提是测区内的地籍图或者地形图的现时性必须要强,同时还要具有完备的目标点与控制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这几种测量模式的阐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结合测区实际情况、作业单位自身的实力背景以及各种模式适用换将,选择高效和经济的测量模式,以此满足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推动地籍测量事业的发展,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德忠.关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及前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2,(23):142-143.
[2] 李婧.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2,(10):73-76.
[3] 张少鹏.试论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6).
关键词:土地测绘;质量;建议
一、土地测绘的涵义
测绘是采集、量测、处理、分析、解释、描述、利用和评价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一门科学、工艺、技术和经济实体,具有基础性、前期性和公益性和特点。土地测绘是指使用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子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
二、土地测绘工作重要意义
地籍测量是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和实现科学决策的基础性工作。一是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大量准确、完整的土地资源基础信息资料,逐步全面实现地籍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推动土地资源和资产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为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和地籍资料资产化打下基础,逐步实现地籍事业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增强地籍发展的后劲;三是有利于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适应现代地籍管理的形势发展需要,逐步实现规范化、动态化、科学化的地籍管理;四是利用调查成果,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土地资产经营、城市建设、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有效控制土地测绘中的质量的途径
1、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作业过程即具体实施测绘的过程,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图形的处理。作业过程的实施直接影响土地测绘成果的质量,是进行土地测绘质量控制的关键。测绘数据是通过测绘生产得出的重要资料,是国土资源管理及城市规划等的基础信息。外业数据采集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能达到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时要统筹兼顾,在图形处理完成后、内业计算前,应对数据处理进行全面检查。测绘单位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实现对土地调查成果的数学基础、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全面的检查,从宏观上把握数据的质量情况,并认真分析每一种错误类型,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2、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土地测绘结果检查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自查。自查是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测绘人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作业方法,对完成的任务要及时地进行自我检查,一旦发现遗漏或错误,必须立即改正。其次,要对测绘结果进行一级检查和二级检查。一级检查是在测绘人员自查、互查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检查人员,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对测绘成果的全部内容进行细致、全面地检查。二级检查是在一级检查合格后,由测绘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的专职检查人员所进行的最终检查。二级检查应重点检查测绘成果产生的依据和过程,对图形、数据、文字资料等进行抽查。
四、加强土地测绘质量控制的建议
1、提高对土地测绘质量的认识
土地测绘质量涉及国家、民族尊严以及个人利益,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影响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测绘质量监督管理是法律、法规赋予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行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切入点。
提高测绘质量,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更是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再先进的仪器、再完善的质量标准与操作规程,作业者若不重视质量,有法不依,其产品质量肯定得不到保证。我们要从组织准备、设备维护以及作业过程等全过程实施流水线质量监控,把土地测绘的质量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
2、优化设备
测绘设备是测绘工作的基本工具,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绘结果的精度。无论测绘人员的技术有多高,态度有多认真,测绘仪器不准都是无用功。所以在测绘工作中,一定要选择质量优异的测绘仪器,在仪器闲置时要加强对仪器的日常养护,定期的进行护理工作。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要小心放置,严禁强烈的震动和冲击,从而导致仪器的精度失效。仪器的存放要有专业的库房,对于环境要有严格的标准,在温湿度和防尘防震方面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并且有专业人员进行保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测绘工作中,要勇于使用先进的仪器,不断的创新。
3、合理利用人才
测绘人员是测绘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其个人的专业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测绘工作的质量。所以测绘部门要加强对测绘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测绘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灌输认真工作的态度,在测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职责分明,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监督管理。
4、构建信息共事平台
测绘单位要构建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这对提高土地测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测绘单位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机制,将现代化办公与计算机通信技术、测绘业务流程与工作流技术测绘行业管理与MIS系统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统一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与协作办公的平台,为测绘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日常工作提供实时的信息资源。
5、注意土地测绘质量原则的控制
为了保证土地测绘的质量,在进行土地测绘质量控制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性原则;包括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两个环节,要求加强对测绘工序、工作、设备仪器的检查,确保测绘作业质量。(2)质量第一的原则;它要求测绘作业人员将测绘要求作为测绘作业的指导思想,重视客户对测绘作业的建议和意见,严格按照客户要求的精度进行测量。(3)数据真实性的原则;土地测绘的直接成果就是测绘数据,实际测绘作业时应当始终坚持“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用真实的数据评价测绘质量,这些都需要测绘人员保证测绘数据的真实性。测绘作业时要注意对测量数据的核查,前后数据比较判定数据是否真实。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地测绘工作是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土地进行规划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土地测绘工作中,测绘结果的准确度对于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在土地测绘工作中,要考虑到影响测绘质量的环节与因素,从源头上做好土地测绘工作,提高土地测绘质量。在土地测绘过程中,为了保证土地测绘的质量,要从人员、设备和技术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林红琳.浅谈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商情,2011(45).
[2]杨存建,徐育建,冯亮.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