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旅游管理;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我国独立学院的旅游教育发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时间短、经验积累少,在旅游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未能形成一套适合独立学院的旅游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1]。入世之后,旅游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独立学院旅游旅游高素质人才培养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已迫在眉睫。
1.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独立院校受学科建设的非成熟性及投资的局限性,导致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而忽略发展因素,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不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限制了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未能与其他旅游高等院校形成差异化特征,也未能体现区域化发展的优势。
1.2旅游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
目前,独立院校的师资、教材和教学设施设备仍是制约旅游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2]。一方面,旅游专业的地域性很强,但是有本地特色的专业教材却少之又少,限制了专业课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独立院校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上要区别与其他高等院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必须重视该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决定了实践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课程,如管理性课程基本上是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践,缺乏相关的实验设施设备和实习基地,直接后果是学生毕业后到旅游企业工作,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大多仍停留在书本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旅行社管理岗位的工作入门上。
1.3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生缺乏技能训练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与旅游行业尤其是旅游知名企业的实际联系很少,有些方面尽管和业界有些合作,但并不紧密,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3]。导致专业教学脱离了实际应用,毕业生不精通业务,在业内口碑欠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1.4学术研究水平不高
在科研方面,独立院校师资力量较薄弱,缺乏学术带头人,学科研究相对独立,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旅游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少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应用型研究[4];另外,因为教学任务繁重,专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从事研究工作,这极大的影响了本专业科研工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深入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2.1以“校企战略合作”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当地知名旅游企事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联盟。以旅游企事业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完善课程体系。通过聘请企业人员讲课、学生顶岗实习、担任岗位助理等形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综合素质。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2.2以“双岗双师”为重点,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加强以“双师型”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旅游企业核心专业人员做专业课程兼职教师、实习实践指导教师;同时派遣专职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背景。
2.3以“精品课程”为重点,推进课程教材建设
加快旅游精品课程建设,并全部实施“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方案、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课件、电子教案、项目设计方案、实验实训、核心能力测试题库、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入学校资源库。同时,将各种教学资源上传校园网,方便学生在网络中的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2.4以“专业技能训练”为重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以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完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数量充足、资质可靠的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把实验教学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与科学研究渗透融合、与就业市场对接嵌合,集成教学和管理经验,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3.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3.1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学科发展的关键。独立院校应努力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实行重点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一方面加大对生长教师的在职培养,健全教师队伍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高学位、高能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充实教学、科研第一线,同时礼聘兄弟院校、外国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二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一支专任教师和非专任教师的高水平教育队伍:一方面,发挥产学研优势,建立校企合作联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层管理人才进行专业教学或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提高校内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分期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背景。
3.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立足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需求,对现开课程进行整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实践课程,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新增一些专业特色课程。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特有的性质,在课程设计上应该突出产学结合,构建与旅游企业相关岗位能力无缝对接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比如可以依据旅游企业工作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来设置课程体系,真正做到面向市场开专业,面向岗位开课程,面向实际抓技能。
3.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首先,主讲教师教学方法要改革。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满堂灌的模式,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其次,主讲课堂模式要改革。采用教学场地多样化,将课堂、学校模拟旅行社、实训室和旅行社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实景实境的环境。再次,教学组织形式要改革。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采用“合作式课堂”,即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合作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课外教学强调工学结合,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以系统化的实验和实践为依托的专业教学特色。一方面,整合资源,建设本学科共享的实验硬件平台,通过学校集中投入的方式建成导游模拟仿真实验室,旅行社仿真实验室,构成的全校共享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另一方面,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合作落实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聘请企业人员讲课、学生顶岗实习、担任岗位助理等形式,丰富学生职业岗位体验经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参加实训的机制;有条件的独立院校还应积极开拓国外实践教学基地。
3.5教学管理改革
一是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思想,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遵循“公开、透明、及时”的办事方针。二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坚持每月进行“重点人”排查,坚持每周点名会时进行例行的形势教育分析,引导学生对社会时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双管齐下做好重点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加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体系与质量监控工作,在学生实习阶段,指派一名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和企业一起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四是完善教研活动制度,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对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者给予与科研项目同样奖励,以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广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4―85
[2].张要民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135-136
[3].陈秋华,张健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1-74
[4].梅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7―81
作者简介:
王燕(1978-),女,山东省齐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及生态旅游
电话:15827265650
关键词:独立学院 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14-01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快速,但是很多高校的办学条件比较落后,需要大量财政经费的支持,独立学院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1 独立学院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独立学院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专业技能、独特才能的高级专业才人[1]。独立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爱国守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及党的领导,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教学及创新精神或者有专门技术的高级人才。独立学院在培养人才时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基础,实行针对性培养,全面挖掘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独立学院提高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2 学科建设的影响
2.1 学科建设引领教学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及发展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学科建设可以改善学校的科研条件,提高实验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核心教学力量,通过学科建设能改善学校师资队伍的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抓好学科建设能带动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引领教学发展。
2.2 学科建设引领研究生培养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及实践环境,而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培养高质量教学队伍的前提是学科建设。只有抓好学科建设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培养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良好的学科建设能推动学校研究生学位的建设,是引领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3 保障才人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优化教学资源
3.1.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紧迫任务,是一种战略性问题,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部分。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主体,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人才质量的保证。扩大校企合作的同时,可以先让一部分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实践学习,使教师在培养人才时具备一定的方向感[2]。最好是能吸引优秀硕士、博士等参与学科建设,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优秀的硕士研究生。
3.1.2 改革课程体系
在同一学科的同一专业,应该制定相同的学科基础课及公共基础课,减少课堂上的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建立融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基础教育课程平台,打破院系和专业的限制,开设适合各专业学生的课程,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对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知识全面性。
3.2 建立良好的实践环境
良好的实践环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关键,实践活动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应该实行实践考核制度,至少要完成240个小时的实践工作,然后根据完成的情况来计学分。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包括让学生完成一些教学工作,比如批改作业、指导实验、指导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社会实践主要是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这两个方面,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科研能力和专业技术。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
3.2.1 设立实验班
设立实验班能突破旧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及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管理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力度,建立以课题及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优秀创新型研究生,有利于提高他们在实践方面的积极主动性。
3.2.2 鼓励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鼓励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鼓励和提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特长,开展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3.3 完善教学监控体系
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和监督工作的中心环节及根本任务。完善教学管理与保障教学质量相结合需要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评估和完善教学监控体系,学科建设能带领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而完善教学监控体系是学科建设的重点[3]。
建立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学监督队伍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进行监督。教学监督队伍中的监督员可以通过听课、调研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检查工作,成立院、系两级监督组使教学秩序及教学质量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4 结语
独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学科建设,带领硕士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使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校教育的突破与革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对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独立学院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还得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国红.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初探[J].科技资讯,2010,8(29):68-69.
1革新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当前环境下,我国各大高校需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学校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进,具体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管理中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一所高校的生存根本,若没有学生这一教学对象,学校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主要在于为社会培养高文化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故高校教学管理需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管理重点,并实施一系列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措施,在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教学管理中以教师为本。对于高等院校来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和领导者,是开展和引导各项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需注重和培养教师的人本思想,密切关注其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及时帮助其解决困难,减轻其精神负担,并尽量为教师教学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工作环境,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发展其创造力,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为高校教学管理贡献自身的力量。
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当前环境下,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偏移、学生课堂学习兴致不高、师生互动性差以及教学培养目标与学生个性发展不相符等多种问题,且人才培养模式固定、单一,整体效果不佳,导致许多学生在结业后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针对上述这种情况,各高等院校需及时转变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并通过多种人才培养方法,激发其内在潜能与聪明才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从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情况来看,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围绕“学生中心”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发挥社会与学校的共同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并通过多种不同的运行机制组合,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且该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明确:学生课堂知识学习为基础,素质培养为核心,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素质培养等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学校还需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鼓励社会大众和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3建立健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师生行为
[关键词]引企入教、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81-01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在探索各种类型的订单培养模式方面、在开展多元合作、发展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在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培养和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完全符合专业实际的要求;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离社会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要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目前高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2013年我国技能劳动者1.12亿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3%,其中高技能人才2863万人,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5%。据预测,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分别比2009年增加约990万人,其中还不包含现有的存量缺口440万人。社会对高技能人才有这么大的需要,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同样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说明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仍然是“毛坯型”,与企业要求的“成品型”人才相距甚远。
2.高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它的主要形式是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效果显著,但它们都是在特定背景条件下创立的成功教育模式,有其使用的特定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在国内,从2006年国家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以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生至少有6个月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缺少法律层面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等原因,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正是这些因素影响,至今国内还没有形成一套通用的校企深度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3.基于引企入教的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以“引企入教”为平台,从校企共管校内基地共育人才的管理制度建设、校企共同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校企共建“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最终归纳总结出一种通用的校企深度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校企共管基地共育人才的管理制度研究
成立“引企入教”领导小组,统筹校企共建基地的各方面工作。组建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构成的“双师”结构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实训、进行过程管理与考核。同时配备学工办老师,通过开设讲座、进行课外交流等措施,结合学生企业实习经历,引导学生形成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企领导小组负责确定校企合作的内容、范围、责权利划分及重大发展决策,并形成文字化的管理制度。在共建基地,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生产规程组织生产性实训,并对学生给出双重考核,学校按照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程度、知识扩展能力等进行评分,与学生获得学分挂钩;企业按照考勤、工作量、产品合格率、工作表现等进行评分,与学生获得的劳动报酬挂钩。
(2)校企共同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研究
课程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载体,直接牵动着人才的培养质量。从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技术力量,合力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从企业选取真实、典型的产品作为实训项目的载体,按照知识难易、综合程度及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进行项目内容序化,突出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工作过程知识的培养。除实训项目外,还合作开发 “工作化”的实习实训装置,既符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又达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另外,校企共同开发网络化的辅助学习资源,既为学生服务,也向企业员工开放。
(3)校企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研究
为保证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目标,需要有一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作为后盾。双师型教师建设分为两部分:通过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从教师的量化考核到职称评聘都向其倾斜,提高教师的学习热情;引入企业的优秀人员,通过学校的教学业务培训后参与到学生指导和教学实施中,并在教学、科研、待遇等方面统一管理,使之成为“双师”教学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鼓励学校专业教师主动下企业锻炼、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企业负责学生实习安排、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理论培训和一些教学活动,在做好学生指导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实习管理与考核工作。在整个实习期间,全面贯彻育人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态度、行为规范、与人相处等方面的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4.结语
文章通过从校企共管校内基地共育人才的管理制度建设、校企共同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校企共建“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望能够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解决当前社会急需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众多高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成品型”零距离上岗要求的尴尬。
参考文献
[1] 程君.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5.
[2] 张弛.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天津大学,2014.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72-02
质量是实力,是竞争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职业教育强国的迫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因此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高职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特色专业遴选、精品课程遴选、示范专业遴选、国家重点专业建设等都属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随着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日趋深入,高职院校正在推进内部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由于高职内部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人们对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为此,必须厘清高职专业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一、主体:不限于质量管理人员,还包括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专家
质量保障主体实质上是要解决“谁来保障”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由一元模式走向了多元模式,即有多个成员或组织组成“共同体”来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在高职内部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中,质量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专家作为一个“共同体”来保障专业建设的质量。在高职专业评估实践中,质量管理人员作为评价主体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使人们坚守现有的质量评价主体模式。人们受到利益或者认识方面的影响,拒绝教师、学生和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实践证明,缺乏服务对象参与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其结果往往变成高职“自说自话”。
由于长期“行政性”质量管理的影响,高职专业教师拥有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匹配,专业教师在专业质量保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基本处于边缘化状态。相反,质量管理人员拥有绝对的权威,他们独立地制定专业建设标准、评估办法、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等规范性文本,最应该成为制定主体的专业教师却被拒之门外。这种专业建设质量管理制度的生成程序既不符合规章制度产生的规律,也违背了质量管理的规律,显然无法保障专业建设质量。与专业教师类似,学生在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中的地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开展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是学生的质量。对于专业建设的“好与坏”,学生有权利、也有义务来参与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专业建设必须有企业专家的参与,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开发,还是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价都离不开企业专家的支持。高职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估需要企业专家的参与,不仅仅因为他们直接参与了专业建设过程,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最新的工艺、最新的技术。他们加入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能够保证高职专业建设契合技术发展的要求。
二、对象:不仅是专业人才培养。还包括专业建设管理、专业发展资源
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至少要覆盖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管理和专业发展资源等三个领域。人才定位、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等人才培养领域的质量保障活动已经逐步展开,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专业建设管理、专业发展资源这两个重要对象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影响当前高职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内容,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必须实施规范化的管理。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的对象不仅仅是人才培养,还必须包括专业建设管理。
专业建设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持,这些资源包括经费、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实训实习条件等,每一块资源的质量都会影响到整个专业建设的质量。对这些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是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目标。当前,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里面,专业建设经费拨付、专业教育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标准,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这也是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高职专业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建设尚处于分散状态,各资源要素之间是孤立的,缺乏系统性。构建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专业发展资源评估与反馈系统,能够使专业发展资源建设走上规范化、系统化发展道路,实现专业发展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目标:不仅要建立专业建设质量管理制度,更要形成专业建设质量文化
高职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要构建质量管理制度,实现专业建设的制度化运行,因为质量管理制度对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缺乏系统化质量管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目标显然是难以实现的。但是,一个专业具备了完备的质量管理制度并不代表这个专业一定能够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因为质量管理制度是需要人去执行的,是需要具有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的。没有优秀的质量文化,再好的质量管理制度终究会变成一纸空文。“对质量及其管理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规范、标准等被‘规定性’的层面上,应该表现在为学生发展的责任意识、严谨求实的行动准则和追求至善的大学品格方面,即在学校与学科内部营造一种人人研究质量、及时更新质量、处处体现质量的文化氛围”。高职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健康向上的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管理的价值观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环境意识及传统习惯等软件的总和。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和凝练下来的关于质量的文化共识。质量文化包括内层的质量精神文化、中层的质量制度文化和外层的质量物质文化。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设计、论证到实施,都要把传承和发展质量精神文化、质量制度文化和质量物质文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专业建设质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需要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策划和实施质量文化活动来强化和引导教职员工关心质量、注重质量。另外,高职的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和吸纳行业企业文化,特别是优秀企业的文化。高职在专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践活动等方面要探索和研究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的策略,凸显高职质量文化的特色。
四、范围:不仅是投入。也要包括过程与结果
“办学投入是质量形成的条件,办学过程是质量形成的核心过程,办学成果的评价是不断改进办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专业建设经费的投人、教学设备设施、队伍建设、图书信息资料等专业发展资源的投入是保证专业建设质量的基础,没有优质的投入是不可能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专业建设质量是由一系列质量活动过程形成的系统,这些过程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师教学过程控制、学生发展过程控制、教学计划落实的过程控制、教风与学风建设等。在同等条件下,过程质量对专业建设水平起决定性作用。此外,专业建设结果评价也是缺一不可的,它包括课程考试成绩、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质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毕业生对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价、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对这些专业建设结果实施评价与反馈,才能够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专业建设质量的持续提高。
我国2003年开始在国家层面构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实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把高职人才培养的“投入”放在评估的重要位置。2010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把高职的内涵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更为强调人才培养的“过程”监控。在这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人才培养的“结果”评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结果”评价的指标也还有许多值得补充和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专业建设质量保障建设都要进一步重视“结果”评价,这既是教育质量保障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高职专业建设最重要的“产品”是学生,学生在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活动中是最有发言权的,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和学生一样直接地、完整地体验教学的内容。因此,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应当将“学生体验”纳入评估指标中,并且将其作为专业教育“结果”评价最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生产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 辅导员 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酿酒技术专业基于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白酒产业链为主线,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根据五粮生产的农时季节和白酒酿造过程的特点来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的模式。整个教学过程紧扣白酒生产关键环节,教学活动在学院和企业间交替式进行,这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主体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真实性,使学校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社会需求接轨,这必然会对实施教育管理的直接参与者——辅导员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顺应发展,积极探寻新形式下的教育方法与管理手段成为辅导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1 以白酒产业链为主线,搞好交替式工学结合的学生管理系统设计
1.1 积极转变观念,顺应时代要求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学校教育为主,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在学校内进行;基于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交替式工学结合为主,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学校和企业间交替式进行。教育模式的变化,必然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辅导员要积极转变观念,顺应交替式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研究分析新教育模式下各个环节学生管理的新要求,探寻新形式下学生教育管理的新举措、新方法。
1.2 更新与丰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在整个交替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时而在学校学习,时而在校外企业实习,这给辅导员教育与管理学生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为此,辅导员在实施全程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学习和借鉴其它有效的管理措施与手段,同时还应积极搞好教育管理的平台建设。突破空间、时间限制,利用现代新型手段,如开设QQ群、网站、飞信、微博等措施开展管理,以便及时相关教育要求与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控学生行为表现和思想状况,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
1.3 系统设计,全面规划
为使交替式工学结合产生满意效果,达到预期教学教育目标,辅导员应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结合阶段时期学生的年龄、心理、期望值等特点以及行业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要求,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全面规划和系统设计,将学生三年的教育任务与目标予以分解,使学生明确不同时段不同时期要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全面规划和系统设计中,要做到四结合:一是学生教育管理与行业要求的职业岗位能力相结合;二是学生教育管理与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三是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计划相结合;四是学生教育管理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2 强化学生过程管理,提升学生基本素质
2.1 搞好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的生力军,是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的好助手。辅导员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分建设和培养好班级学生干部队伍,这是由交替式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一是要搞好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在新生入学时,应对班级学生作通盘了解,结合工学交替情况及干部职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选拔出责任心强、工作积极、群众威信高的班干部;二是定期培养。对选好的班级干部,根据阶段工作的任务、要求进行定期培养与提高,提升班级干部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三要根据工学交替的情况,适时充实和调整班级干部岗位。
2.2 严格管理制度,搞好奖惩和考核
辅导员应根据交替式工学结合的特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交替式学习的系列管理制度与考核制度,即班级管理制度、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实习考核制度等。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将奖勤助贷、素质测评等纳入其中,使制度既符合相关政策及学校管理制度的要求,又能适应工学交替的实际情况,同时严格实施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学生考核与互评,达到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纪律的目的。
2.3 实施全程跟踪管理
在交替式教学过程中辅导员应实施全程跟踪管理。一是要充分发挥好自已在学校、学生、企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建立定期到企业采走访、巡访制度。二是要做好信息收集与反馈,密切关注交替式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及时发现并控制苗头,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教育与沟通,特别是要针对工学交替中学生可能存在的畏难情绪、浮躁现象开展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认识强化时间、劳动、协作纪律等观念,增强学生的责任、岗位、团结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在交替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两个结点即“校内—校外”、“校外—校内”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行为自控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
3 构建校企共育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学生职业素养
3.1 制订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方案
整合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不仅拓宽了教育的途径,同时也会形成教育的合力,使教育收到满意效果。辅导员应与企业人员一起,根据酿酒专业教学计划、职业能力培养标准、酒类企业的人才需求,制订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文明素养为目标,以职业道德为基本内涵,以现代企业职业规范为具体要求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方案。如: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实习管理制度等,实现辅导员与企业自始至终都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现代企业员工需求的有效整合,使学生一毕业就成为现代企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3.2 高度融入企业优秀文化,突出搞好文化对接
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会对企业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促使员工爱岗、敬业。辅导员要利用学生在企业工学交替实习的机会,搞好校企文化对接,将企业优秀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工学交替实习之中,陶冶学生精神情操,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积极面对工学交替中的困难与挫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加深学生对行业和企业的认识,使学生职业素养不断提升。
3.3 实施校企双轨制学生教育管理
校企共同参与学生教育管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行业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时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还要遵守厂规厂纪等企业管理制度,这便于学生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顺利养成,同时也增强了教育管理的力量。为此,在交替式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辅导员要主动出击,与企业管理人员一起对学生实施校企共育共管。
3.4 构建交替式工学结合企业学习期间的教育质量标准
为保证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教育教学质量,辅导员还应以企业为主,引进企业职工考核标准,与企业管理人员一道从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素质修养、职业能力素质、职业技能获得等方面制订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考核标准,用现场监控、电话汇报、网络考勤、作业与考核、行业企业方信息反馈等方式实施监控评价。
4 搞好激励机制,促进教育正能量,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4.1 开展定期总结,形成良好激励机制
辅导员应根据学生在交替式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生活、思想等表现情况,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及时总结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对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方面进步较大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和充分肯定,对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方面表现差的学生要及时教育和纠偏,形成激励机制与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教育正能量。
4.2 提出阶段性目标与要求,促进学生素质螺旋式上升
提出阶段性目标与要求,会使学生有前进的方向,减少学生对工学结合的盲目性。辅导员应在不断总结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等教学、教育相关要求,针对企业和学生实际,阶段性地对学生提出新的目标、新的要求,促进学生基本素质不断提升。
4.3 建立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测评标准
辅导员要以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分析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及其评价测量方式,科学制订各内涵指标的权重,制订出《工学交替学生职业素质分级标准体系》,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参考。改革原有学校只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状况,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与评价,构建合理的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小结
在基于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活动中,辅导员应紧扣白酒生产关键环节,构建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常规教育管理,实施全程跟踪教育,搞好正面激励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钱永林.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11(8).
一、部队院校教学管理概述
部队院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具有军事特征的教育形式。因此,在军事院校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要立足于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遵循军事人才培训规律,充分结合教学目标、手段等,组织和控制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管理作为部队院校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其也是实现人才培训目标的关键,对部队院校未来发展具有决策、指导等积极的作用,提高部队院校教学管理水平,是推动部队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部队院校教学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和效率,高效的教学管理,不仅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够充分展现学校特点,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从而推动部队院校实现培养具备实践、操作等综合素质的军事人才目标。
二、加强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改变教学管理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我国部队院校在发展之初,没有意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不断发展,传统部队院校教学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军事发展需求。基于这种情况,我国部队院校教学管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教学管理在方式、手段等方面大部分是照抄照搬国外或者高等院校,导致教学管理水平并不高,管理效果也不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部队院校可持续发展。另外,由于军队思想、观念等渗透到部队院校中,导致部队院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命令式管理模式,教员与学员之间存在矛盾。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摒弃旧思想、旧观念,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树立新的教学管理思想,不断构建现代部队体系,推动我国部队院校朝着专业技能方向发展;其次,教学管理要立足于部队岗位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加强基础与整体结合的训练模式,开发个人潜能,将部队和学员需求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
(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制度是教学管理的基础,能够对教学管理进行良好的指导和约束。因此,提高其规范化、科学化程度对教学管理具有积极地作用,部队院校管理者要结合院校自身特点等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教务处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部门,要将管理范围覆盖到院校的每一个角落,加强对教学规划、方案的管理,并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力度,对学院内部层次的划分,要以教学管理制度为核心,确保层次划分的合理、科学性,促使学院各个部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以人为本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应渗透到部队院校教学管理活动中,将教员和学员的需求作为办学宗旨,促使教学更具人性化,并支持广大师生通过民主形式发表自身真实想法,积极开发学生潜能,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最后,教学管理内容是判断教学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不断完善和健全教学管理内容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例如:学籍管理、教学组织管理等,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政策保障。
(三)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建设
1项目基本情况
2010年8月,湖北省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引导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资源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项目于2010年9月开始申报,2011年上半年正式立项并独立招生,该项目共招生三届,学生总计274人。其中首届毕业生于2014年毕业,毕业率达98%。该项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特色明。该项目是以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申报立项并招生,它集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交通行业特色、水运物流专业特色与地方特色(物流产业是湖北省的新兴支柱产业)于一体,具有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
②起点高。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是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物流管理专业是该校四个省级示范专业之一,不仅拥有良好的教学软件条件(省级教学团队),而且拥有领先的教学硬件条件(国家物流实训基地)。新兴产业项目落户该校物流管理专业,使得该项目的实施从一开始就具有较高起点,这十分有利于该项目的建设实施。
③理念新。自项目立项以来,该校十分重视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依据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采用“旺进淡出”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湖北省内物流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湖北物流产业的发展助力。
④前景好。物流业是湖北省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在《湖北省“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湖北省“力争建成‘一主两副’中心城市为核心,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中部物流核心区域”。乘湖北物流业发展之东风,基于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群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优良的教学软硬件条件,物流管理专业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项目前景十分美好。
2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项目是在省级示范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坚实基础之上,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始实施工作的。从立项至今,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主要从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项目建设工作。
①教学团队建设。自项目立项以来,该校就十分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通过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教师教学方法培训和教学理念更新、校内教师企业顶岗锻炼)、校企联合教研活动(企业教师授课、校企联合学术会议)和聘请楚天技能名师三个方面打造教学团队。2011年上半年,该校聘请了阳逻国际集装箱装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李永兴同志作为“楚天技能名师”,为教学团队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还积极组织教学团队成员参加与武汉新港的联合教研活动及到湖北省内物流企业的调研活动。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举措,该校物流管理专业打造了一支规格高、领域全、分工细、协作强、校企合、特长多的教师队伍。
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到企业的调研、研讨与实践,该校按照职业能力形成规律,采用灵活机动的“旺进淡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湖北物流企业生产特点,在生产的旺季,人员需求较大的时候,安排该班的学生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习,解决企业用人紧张问题;到了企业生产的淡季,该班的学生回学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这时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工作的淡季到学校来指导学生课程实训。
③课程体系建设。该校主动适应湖北物流业发展需要,根据湖北物流企业生产情况量身定做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年后,该校根据湖北物流企业发展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及时调整优化。在广泛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与湖北省内物流企业共同研究,紧密结合湖北物流业发展规划和企业实际而构建的全新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科学性、针对性、职业性和前瞻性。
④校企合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选择湖北省内的优质物流企业,如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商业储运有限责任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吸收这些企业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共同成立联合教研室,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通过零距离地与企业交流合作,方便、及时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校企合作常规化、固定化、协同化。
3项目建设效果
①校企双方进一步融合。物流管理专业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是该校与物流行业携手,与物流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湖北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该项目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该校与湖北省内物流企业联合育人的过程。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促进了构建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激发了校企双方合作动力,加深合作程度,将该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水平推向新高度。
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该项目的建设,促使了该校适应物流职业教育办学的新要求,实现办学的开放性、资源共享性、管理的柔性。该项目的建设以校企联合育人为突破口,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建设共享型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发挥了企业在校企联合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为探索物流职业教育新路径提供了有益探索,促进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③专业服务行业的能力得到增强。该项目建设以来,该校物流管理专业为社会进行国际货运从业人员培训1380人次;为社会进行助理物流师从业人员培训1120人次;为湖北省商务厅提供《湖北省服务贸易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受武汉市发改委的委托,完成了《武汉丹水池物流基地发展规划研究》并付诸实施,受到武汉市发改委好评;为中储股份汉口公司、中远物流武汉公司、武汉徐东物流商圈、湖北省物流协会等提供物流咨询和技术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④实习实训条件明显改善。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该校校内的国家物流实训基地得到了进一步功能扩展。截止2014年8月,该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2248平方米,总投资450万元,建有4个具有实战职场氛围的实训中心,即物流认知实训中心、物流流程再现实训中心、物流新技术应用实训中心和物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可面向物流院校教师与学生、物流企业员工提供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企业咨询等服务。同时,该项目的建设促进了该校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0多个,其中,在本地区紧密联系型实训基地10个,与80多家企事业单位保持着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实习实训条件明显改善。
⑤专业品牌效应逐步形成。自该项目建设以来,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在教学科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走在了省内同类院校的前列,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色与优势。同时,该校是湖北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赛项的固定承办单位,该校代表队在2009年、2010年、2012和2013年四次参加全国高职物流技能竞赛,获全国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得到了国家、省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高度认可,专业品牌效应逐步形成。
4建议及改进措施
在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该校也发现了一些政策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在现有人事管理制度下,由于薪酬和绩效认定相关规定的制约,企业教师来校任教的积极性不高,建议尽快出台鼓励企业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②教学管理制度方面。是否可以打破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壁垒,采用具有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物流企业生产实际,以有利于采用多学期分段式的模式培养人才。③招生制度方面目前,物流管理新兴产业班的学生全部来自湖北省,是否能考虑扩大生源范围,比如招收省内物流企业的适龄员工或外省生源,以增加学生构成的多样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结束语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已经三年,从总体来看建设过程平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经验,可为其他高职财经大类专业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健.基于新兴产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
[2]黄汉华.电子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
[3]韩加国,马永良,何树贵.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的动态适应[J].教育研究,2012,(6).
关键词:中等职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 现代学徒制对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以“师带徒”为主要方式培养职业人才的传统学徒制一度被淡化并为现代职业教育所取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与职业类型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对职业人才的的素质及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取代传统学徒制――以学校为主体培育职业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正面临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与产业、企业脱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脱节等。在此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现代学徒制是沿袭并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有机结合,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突出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培养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其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教结合的培训方式,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为提高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鼓励职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2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现状
自2012年起,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之路,创新性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中国焙烤业店长英才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是学校与中国轻工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焙烤培训实施的一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该项目依据焙烤业店长必备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采用“1+2”的培养周期,制定实施方案,开发课程体系,编写系列教材,实行“2+3”或“2+5”(1位学校教师和1位基地师傅带训3-5位学徒)的“双导师制”和“现代学徒制”,推进“理实一体”人才培养。学员在基地两年时间内通过十二岗位(开店、收货、理货、现烤、装饰、设备、导购、打包、收银、清洁、打烊和训练)和六级(见习领班、领班、见习店助、店助、见习店长、店长)测评,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训练”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学校与行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系统的、多层次的、体系涵盖英才计划(培养初级管理者与初级技师),卓越人才计划(培养中级管理者与中级技师)与大师工作室平台(培养高级管理者与高级技师)三个层次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尝试探索合伙制创业模式,引导学徒人人创业,实现学徒从就业者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
3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困境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4年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共进行了12期的培训,参训学员200多人,95.3%的学员实现了过岗过级,绝大部分学员实现了就业,少数学员自主创业。通过对参训学员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学员认为通过英才计划,学到了知识与技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其实际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具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复制与推广存在难度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持续的特点,在其他专业的复制推广无法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政府主导功能在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广中的缺失。纵观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不管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注册学徒制模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模式还是台湾的“建教合作”模式,都是政府在起主导作用。政府通过政策与法律制定、资金支持与税收优惠、搭建制度平台等方面使现代学徒制得以体系化推进。然而当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作为显然不足。二是企业与行业协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力不足。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有赖于合作企业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教育情怀,行业及企业在学徒制实施过程的并未享有相应的利益,导致行业、企业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缺乏参与各方共赢机制的现代学徒制很难复制推广和持续实施。
(二)学校、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学徒角色认知契合度不足
通过对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近三年参训学员的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员对学生到学徒的角色转换认识不足,认为参与现代学徒制等同于到企业实习的学员占比为96.3%;多数学员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不足,就业与创业意识不够,其中没有清晰职业生涯规划的学员占有效调查学员的比例为70.2%;此外学员还存在年龄偏小,家庭溺爱情况严重,抗挫折能力差,纪律性与执行力差且不能吃苦的状况。学校与企业当前的管理制度与学员的学徒现状及角色认知水平并不匹配。企业在管理制度,薪酬制度,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上均存在与学员期望值偏差较大的情况。多数学员在参训初期不适应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请假与考勤制度;对薪酬制度的满意度偏低,认为其公平性不足,并且薪资偏低;对工作时间的满意度也较低,特别是早晚班的时间安排及节假日加班,大多数学员认为劳动强度偏大。学员对企业的归属感普遍不强。同时,学员普遍认为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教师定期巡视的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师傅与教师的授业水准亟待提高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授业师傅由行业企业选派的具有良好技能的师傅组成。师傅的选拔缺乏统一的标准与相应的准入机制,导致师傅的授业水平参差不齐。尽管大多数师傅技能娴熟,但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训练,传授方法与技巧不足,影响了实际教育效果。对参训学员的调查表明了这一点。32.6%的有效调查学员不满意师傅的传授方法与技巧。高达64.7%的学员对带训师傅的教学态度满意度不高。同时,学校委派的指导教师由于企业实际经验与实践技能的不足,也不能完全胜任实践教学,教师普通存在现象开发能力较差,个性化指导水平不足等问题,学员的满意度也较低。目前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中,大多数企业实践经验不足,拥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16.6%。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建设的机制并未真正形成并付之实施。师傅与教师的授业水适窍执学徒制实施中的一项具体而迫切的困难。
(四)学徒就业与创业的社会效果尚显不足
由于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明显不足,行业在现代学徒建设中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参与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学员的就业企业可选择余地很小,行业协会没有在搭建就业平台上发挥作用,合作企业的就业岗位数量不足,不能大规模容纳参训学员的就业。导致学员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不高、学员家长支持程度不高。同时,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偏小、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创业的意识、能力及动力均显不足,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就业与创业的社会效果不足、社会效应不明显。对参训学员的调查表明了这一点,学徒毕业留在参训企业的比例仅占参训学员的7.2%,创业学员的比例则更低,仅占参训学员比例的0.35%。尽管成才是现代学徒制建设的核心,但就业则是学生参与及其家长支持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动力。因此,提高学徒的就业与创业率,是现代学徒制实施中的重要问题。
4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等职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鉴于当前中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实际状况,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中等职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
(一)发挥政府主导功能,建构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
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绝不是政府主导一切与包办一切,而是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通过利益引导的办法,构建多方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政府应对参与各方,特别是行业协会与企业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参与学徒,要从机制上保证的学习水平与效果。只有体系化推进,现代学徒制才可能得以实施与推广。科学的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应该是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导实施、学校与企业具体执行的机制。政府的主导功能更重要的应体现在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完善,以完善的政策与法律规范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当前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多数为缺乏具体操作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学徒制具体实施中面临的多层次现代学徒制的机制创新问题、学徒身份的法律地位、学徒学习效果的保证、学徒的工作时间、劳动强度、薪酬水平以及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均无明确的政策与法律规定。
(二)引导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发挥重要作用
行业协会应当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目标、规格;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材的编写;实训基地的建设;带训师傅的考核与筛x;职业学校双师培养以及职业资格的认定;学徒的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构;均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统一的学徒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学徒的就业渠道,也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没有行业协会的参与,现代学徒制不可能取得成效。当前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中,行业协会的参与广度与深度均显不足,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在起主要作用,缺乏行业协会深度参与的现代学徒制,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中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失准,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学徒的培养质量难于保证,就业率与创业率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三)鼓励企业参与,建立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管理制度
企业是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单位,应从利益上引导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企业也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特点的、区别于普通员工的管理制度。就企业角度,应当更强调学徒的学生身份,就学校角度,应当更强调学生的学徒身份。企业及学校应加强学徒的岗前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循序渐进,改变学生的角色认知与转换,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培养学生的企业归属感。企业也应该规范带训师傅的准入标准,加强带训师傅的培训,建立带训师傅的激励机制,如将学徒的学习成效与带训师傅的业绩进行挂钩等,构建适合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制度。
(四)改变职业学校教学模式,践行教师实践能力培训政策
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传授技能知识,目的是培养技能型的职业人才。由于技能知识往往与实际操作密不可分,是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因此,技能知识的传授具有意会性的特征,强调现场的直接传授,注重情景化的学习。职业学校应当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改变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2016年5月13日,教育部、国资委等七部委正式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以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但当前职业学校在具体落实上,尚有差距,因此,真正落实《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加强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