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停车场用地规划条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停车场规划 建设 中心城区
中图分类号:TU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停车场规划的基本概念
城市停车场布局规划是以科学、准确的停车需求预测数据和停车决策行为研究为基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详细规划,以满足停车设施服务的指标为目的,以有限的区域资源条件为约束,以决策部门的偏好为指导,对整个城市和各个小区进行各类停车设施位置的确定和规模的设计。停车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体现一座城市规划思想成熟与否的主要内容之一。早期的停车场规划大多指停车场相关硬件设施的规划设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停车场规划问题关系到城市交通乃至城市规划的完善,单靠增加建设停车硬件设施已经无法解决停车难问题。如今,许多城市采取了诸如控制中心区的停车需求总量,适度建设规划停车设施,平衡中心区停车供需矛盾,逐步调整完善社会公共停车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路边停车场的结构比例,扩大路外停车,减少路边停车等措施,在保证需求增长的情况下,使之与中心区路网容量相协调,维护中心区的整体交通环境。由此可见,停车场规划是指在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对与停车相关的硬件设施进行的规划。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的是中心城区的停车场规划。
2 我国停车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公共停车场用地比较匮乏
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加,而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没有受到相应重视,规划预留的停车场用地常常挪为他用,从而导致停车场的停车泊位与城市拥有的车辆数不太相称,使得许多城市出现了机动车随意停放,干扰动态交通的现象。
(2)缺乏停车设施系统规划
日益突出的停车供需矛盾问题迫使规划部门加快了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但是,也产生了另外一些问题。一些区域在规划了停车场以后不但没有缓解动态交通,反而造成车辆的更加阻塞;另一些区域在新建了停车设施尤其是大型路外停车场以后,日停放率却极低,面临严重的亏损。究其原因有政策和管理上的失误、部门间的配合协调问题,也有停放者的认识问题,但从根本上看,缺少科学规划作指导,是决策失误原因所在。
(3)公共停车场分布不合理,服务半径太大,使用状况较差
城市中公共停车场地不仅数量太少,而且缺少统一布置,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在老城区),离主要服务对象太远,不利于车辆的使用停放。一些公共停车场的经营状况差,停车时间过长,造成停车泊位长时间被一辆车占用,降低泊位的周转率、利用率,不能满足服务范围内停车需求,也缺乏竞争力。
(4)对停车场的监管不到位,缺乏高效、系统、科学的管理技术
目前,具备对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进行整体宏观管理技术的国内城市还很少,只有北京市建立了以网络为基础的“北京市停车场电子地图”。该系统使用简单,既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也对全市停车场统一管理起到了较好效果。因此,建立一套较为系统、完善,并适应我国国情的停车场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十分必要。中心城区停车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无纸化是未来我国停车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此外,如路内违章停车现象严重、配建停车位指标达不到规范、停车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建设资金短缺、停车收费方式不合理等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国内城市停车管理效果,直接造成了出行不畅,堵塞交通,破坏环境,威胁安全等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市民生活质量,增加社会总成本,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3 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原则
中心城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与道路网规划、交通规划、用地规划、交通组织、交通环境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分区规划阶段,需结合必要的停车需求分析,以确定停车设施的具体规模与用地。其规划原则有:
(1)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等为依据,在已制定的配建指标基础上,按照停车设施规划的目标及停车需求与供给平衡的原则,规划停车设施的预留用地,必要时,应从路网交通容量等条件来推算合理停车容量,使路内路外停车场、停车楼、地下停车库相结合,形成一个合理的停车场系统;
(2)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易于实施,结合道路交通、用地功能分区、人防工程等合理布局,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等技术要求;
(3)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尽量少占繁华的商业用地,充分利用闲置边角地或原有场地改造,多布置多层或地下停车场(库),停车场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并参考各个停车场的服务对象、性质和未来发展等因素合理确定;
(4)外来车辆停车场应布置在中心城区、出入口道路附近,多布置大、中型地面停车场,主要停放大型车辆。中心城区内停车场应靠近服务对象设置,场址选择应符合城市环境及车辆出入要求而不妨碍中心城区交通;
(5)停车场规划要与交通综合治理、交通组织相配套,并结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布设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停车场,以方便乘客换乘,形成合理的交通结构,以利于中心城区交通环境的改善;
(6)社会公共停车场规划主要解决中心城区公共停车问题,机关团体和大型公共建筑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建相应的停车场(库),不得将停车场(库)移作它用;
(7)应从用地、交通、经济等方面保证公共停车设施的可实施性,充分考虑停车场的建设步骤,做到近、中、远期相结合。上述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进行停车场选址规划时,要根据规划区域条件,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以达到科学合理的规划选址的目的。
4 停车设施规划方法
根据上述停车设施规划程序,可以衍生出一种停车设施规划的理论方法,它的主要思想包括三个方面:分析规划期可供利用的停车资源;在需求预测基础上进行停车资源分配;实施停车需求供需平衡与政策管理。比如以区域公共停车设施规划程序实施为例,规划方法思想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1)分析规划期可供利用的停车资源
公共停车资源由路外停车资源和路内停车资源两部分组成,路内停车只能算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项辅助措施。路内停车资源的确定相对简单,要规划期城市道路网确定,通过仔细的分析计算就可以得出路内停车资源的总量,但其方法较多,需要结合道路具体情况灵活分析。路外公共停车资源主要指社会公共停车场,这是停车设施规划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根据各分区的土地利用情况,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获得其可供应量。
(2)在需求预测基础上进行停车资源分配
公共停车资源的分配需要结合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政策进行。首先是路内停车资源的利用,确定是否要为远期发展的需要预留一定的资源而不进行全部分配。在这个分配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社会公共停车设施的供应量、停车场的数量、停车场的规模、停车场的布局选址等。
(3)实施停车需求供需平衡与政策管理
通过停车资源的分配,绝大部分的停车需求都应该得到了满足,剩下的工作就是进行停车设施供需平衡与政策管理。此时,应该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来控制城市停车行为,规范停车市场,达到城市静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2002年,《长春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经长春市人民政府批准,线网由5条线组成,其中3条放射线、2条半环线,1、2、5号线为基本骨架线,3、4号线为辅助填充线,总长179km。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长春市正式开始建设轨道交通,确定2010年前分三期工程完成轻轨3、4号线建设,线路总长52公里。截止2009年底,轻轨3号线已建成投入运营,轻轨4号线正在建设中,同时地铁1、2、5号线的筹划建设工作也已经启动。
2规划方案
2.1功能定位
根据线网规划,1号线是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贯通南北的轨道交通线网骨干线、2号线是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贯穿东西的骨干线、5号线是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加强东北、西南方向与中心区连接骨干线。
2.2线路运能
根据客流预测结果,线网中3、4号线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强度均小于2万人次/小时,属于中运量等级,宜采用轻轨系统;1、2、5号线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强度均大于3万人次/小时,属于大运量等级,宜采用地铁系统。
2.3线路走向
1号线沿城市中轴线敷设,在主城区连接着北部新城区、站前商贸区、人民广场、南部中心城区等重要的城市功能区,同时在西北方向连接蔡家、兰家组团,在南部连接永春组团。2号线沿城市传统发展轴线敷设,连接着西部客站区、红旗街商贸区、人民广场、亚泰商贸区、东方广场、东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要的城市功能区。5号线沿城市产业轴向敷设,连接着富锋组图、西南部汽车产业新区、人民广场、东北部产业新区、兴隆组图重要的城市功能区。
2.4联络线分布
根据线网的修建时序和各条线路进入综合检修基地的可能路径,结合工程实施环境规划条件灵活运营的可能性,线网联络线分布为:1号线与2号线在省文化活动中心站设置单线联络线;2号线与5号线在南关站设置单线联络线;3号线与4号线在临河街站设置单线联络线;考虑到轻轨3、4号线经地铁系统进入国铁,增加线网的灵活性;在1号线与3号线在卫星广场站设置单线联络线;1号线与5号线在自由大路站采用单线联络线,作为5号线车辆进入永春综合检修基地的备选联络线。
2.5车辆基地分布
1号线设永春综合基地1座、兰家停车场1座:永春综合基地用地位于南绕城高速公路以南,占地40公顷,定位为线网中1、2、5号线共用的综合基地;兰家停车场用地位于兰家组团以北,占地15公顷,定位为1号线停车场。2号线设西湖车辆段1座、太阳沟停车场1座:西湖车辆段地用地位于长春西湖以南以南,占地35公顷,定位为2号线定修段;太阳沟停车场用地位于东绕城高速公路以东,占地15公顷,定位为2号线停车场。5号线设富锋车辆段1座、兴隆停车场1座:富锋车辆段地用地位于富锋组团西侧,占地35公顷,定位为5号线定修段;兴隆停车场用地位于兴隆组团东侧,占地15公顷,定位为5号线停车场。
2.6车站分布
1号线共设车站24座,平均站间距1522m,最大站间距3300m,最小站间距590m。2号线共设车站19座,平均站间距1325m,最大站间距2340m,最小站间距720m。5号线共设车站23座,平均站间距1758m,最大站间距3832m,最小站间距780m。
2.7供电系统
长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1号线、2号线、5号线均为放射式线路,线路由城市中心区延伸至城市远郊,外电源采用集中供电方式,设置轨道交通主变电所,从城市电网引入66kV电源,中压供电网络电压等级采用35kV。1、2、5号线共设置7座66kV变电所,分别为北环路主所、省文化活动中心主所、南部新城主所、西兴主所、乐群街主所、朝阳工业区主所、英俊团主所,每座主变电所占地面积约3000~4000m2。
2.8控制中心分布轻轨系统
3、4号线控制中心位于3号线朝阳桥站附近,已建成投入运营。地铁系统1、2、5号线控制中心,规划建于1、3号线换乘站卫星路站附近,规划控制用地约10000m2。
3用地控制原则
3.1地下线路区间
沿道路敷设的地下线路区间地段,道路两侧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宽度宜大于50m,一般不应小于40m。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线宜按照道路红线进行控制;特殊地段必须要穿越小于40m的狭窄道路空间时,应按照现状既有条件进行严格控制。
3.2地下线路车站
地下线路车站站中心前后各150m范围内,在保证50m轨道交通走廊的前提下,原则上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线宜向每侧各退后20m进行控制。
3.3路中高架线路
区间沿道路中央敷设的高架线路区间地段,道路红线宽度宜大于60m,不应小于50m;道路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应小于6m。道路红线宽度大于60m时,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线宜按照道路红线进行控制;道路红线宽度小于60m时,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线宜按照60m进行控制。
3.4路中高架线路车站设置
在道路中央的高架线路车站站中心前后各100m范围内,应对道路两侧进行严格控制。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线宜按照道路红线每侧各退后25m进行控制。
3.5路侧高架线路
区间沿道路一侧敷设的高架线路区间地段,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线宜按照该侧道路红线退后30m进行控制。
3.6路侧高架线路
车站设置在道路一侧的高架线路车站站中心前后各100m范围内,设置车站一侧的轨道交通控制红线按照该侧道路红线退后40m进行控制,不设置车站一侧的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红线按照该侧道路红线退后10m进行控制。
4用地控制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局部服从大局、规划尊重既有”的原则,对已经开始建设的建筑物按照既有条件考虑,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线尽量避开;对已批出但尚未建设的项目,应积极向建设方提出规划协调要求,尽可能留出衔接条件;对尚未批出的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线予以控制。
5结论
关键词:小区停车场;规划设计;景观设计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我国城镇家庭的私家车拥有率越来越高,这使得停车场的规划设计也成为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一部分。如果小区内停车场(停车位)设计不合理,将会扰乱小区内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各种纠纷,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所以必须合理进行小区的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二、小区停车位(库)设计
1.停车方式的选择
(1)地面停车。地面停车的这种方式投资较少,存取较为方便,并且方便停车者将自己的汽车靠近自己的住所;但此停车方式占地面积大,影响居住区整体环境,并且露天环境不利于汽车的保养。
(2)地下、半地下停车。利用高层住宅的地下层停车,或在城镇居住小区中心广场或其他地下空间设置停车库,可有效提高小区面积利用率。地下、半地下车库对于汽车增长较快且用地紧张的居住小区尤为适用。
(3)住宅底层架空停车。住宅底层架空停车可减少坡道的占地面积,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节约能耗,如果住宅楼、电梯间直接通到停车库,则可方便用户直接存取车,避免不良气候的影响。
(4)立体式停车库。立体车库具有使用操作简单、灵活,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等优点,已成为替代平面车库的最佳选择。但是立体车库的建造与运营成本过高成为其推广普及的瓶颈。
在私家车辆越来越多,并且用地日益紧张的城镇居住小区中,停车方式应尽量选择地下、半地下停车及立体式停车库。
2.停车位(库)区位的选择
停车区位应结合小区人口密度、步行距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来进行确定,合理选择停车位(库)的位置和规模。具体来说,停车区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几点:(1)布置在居民合理接近的范围之内,如小区入口附近,即方便居民存取车,又避免汽车进入小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相关问题;(2)充分考虑汽车的安全问题,最好能让居民在一些单元楼内监视到;(3)集中停车场的出入口不要直接对小区主路。
3.停车位设计
小区中通常直接借用交通设施为停车使用,以减小投资,但小区内道路面积有限,会影响动态交通。在有条件的小区内,我们可在设计时对原有主路和支路路面进行拓宽处理,也可在尽端适当扩大路面。如在6.5米宽以上的道路上,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占用路面的停车场地,用来进行供夜间停车。在道路改造中要注意合理设计和应用地面标志符号。
三、小区停车景观设计
城镇居住小区的停车景观设计中,通过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并借助特定的设计立意和主题,表达其独特的社区文化和形象特色,提高小区的整体品位。小区内所有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园林小品、植物配置、休息设施、停车场、小区内部道路等都在小区停车场景观环境设计范围之内。在停车场的规划设计时就进行停车场景观设计,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待建筑设计完成以后,再作环境点缀和修饰的做法,保证了停车景观设计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协调统一,使设计的总体构思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1.停车场绿化设计
应将停车场的设计与整座小区的绿化设计结合起来,以便美观实用,并且发挥一定的生态功能。在广场式停车场设计中,可以考虑绿化带或树池两种形式,而应尽量避免植草砖的设计。采用绿化带形式可种植高大的乔木并配合较矮的灌木,使绿化带起到隔离和遮护的目的。树池大小一般为1.5~2.0米,株距一般为5.0~6.0米。停车场及周边的绿化不仅可起到美化作用,还可吸尘降噪,并可作为天然的停车位的分隔线。
2.地下停车场的景观设计
地下停车场在现代城镇居住小区中应用逐渐普及,其顶部的地面部分可作为绿化用地,种植小型灌木和铺植草皮,在满足建筑负荷和植物生长的前提下,布置花架、亭廊、雕塑、水池等小品建筑,形成丰富的小区公共景观。
3.停车设施的外部设计
停车库造型、外墙等外部设计也可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之美化,如竖向绿化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可让绿化植物呈图案式覆于停车库外墙面,不仅形成了景观,还可减弱噪声。攀缘植物的叶片多有绒毛或凹凸的脉纹,可大量吸附灰尘,起到过滤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四、小区交通道路及相关设计
1.小区内的道路系统单位时间内车流量较大,人车混杂,行车流动速率较慢,没有正规的交通信号设施和执法机构,所以小区内的道路也可分为几个层次,通过路面的铺装及宽度来界定主干道和辅助道路,可将小区道路按居住小区主干道、小区次干道和宅前道路这三级模式配置,尽量将汽车局限在小区主干道上,并适当减少主干道的长度,可以通过路桩、路石等手段来完成以上限制措施。
2.小区内因为是人车合用道路,为保护小区内行人的安全,应在小区主要入口的位置设置明显的限速标志,并通过减少直道、修建路拱、瓶颈、抬高交叉口平面等手段来有效控制车速、保证行人安全。小区还应设置独立于车行系统的步行道路系统,并保证其连续性和可达性。在道路周边要合理设置限速标志、转弯警示、斑马线等交通标志。
3.在小区建筑转角、高大植被等视线阻挡处,设置凸面镜等辅助观察设施,确保小区内行车安全。小区内照明系统应达到一定的照度水平,应尽量保证汽车夜晚不开灯、少开灯,以免对底层住户形成干扰。
受传统的建筑规划设计以及城镇用地紧张等的影响,我国城镇小区的停车场的规划设计仍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满足私家汽车数量日益增多这种趋势。因此,改变原有的小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思路,探索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更加经济的停车场规划设计方法,将是我们每个规划设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停车场;前期规划;后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48.3 文献标识码:A
“停车难”是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停车资源空间不断受到限制,供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导致违章停车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市交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做好停车场的前期规划,做好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工作,对城市停留车辆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城市交通的流畅。
一、停车场的前期规划分析
为了保证停车场建立的科学合理性,要进行适当的调查和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方案,为停车场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前期的调查分析
为了保证停车场满足实际的需要,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调查:周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人口密度和机动车数量的调查,确定不同停车的特性。在进行调查过程中,满足商业、餐饮以及办公和住宅的不同要求功能;可以采用连续的调查方式对相关的停车的政策法规进行调查,同时要注意调查的时间和方式,其中,调查的时间包括早中晚以及夜间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有效获得停车的时间、周转率和利用率以及整体的平均不行时间。另外,为了保证调查质量,还要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等内容,对拟建停车场周围的交通设施进行调查,主要包括轨道、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以及停车设施等。
(二)停车场停车需求分析
在很大程度上,停车需求与城市发展规模和人口密度、土地开发程度以及吸引强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就目前而言,城市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和数量对停车需求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一是城市土地的利用情况,受到自然条件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为在城市区域内,任何一个土地利用都是停车需求的地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决定了交通工具和停车设施的需求程度、频繁程度,都会决定停车场的需求量;在通常情况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相应的停车设施需求量就会越大,停车问题也就会比较严重。从人口状况来看,人口密度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意味着整体消费量的增加和交通工具的变化,对停车需求量也会增加。从机动车的保有量来看,机动车的数量对停车需求产生关键影响,随着机动车量的增加,就会大大增加停车的需求。
(三)停车布局规划分析
在进行停车场布局过程中,要充分到当前的停车问题和长远需求、白天和晚上的不同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土地利用、交通情况与停车场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有效利用城市的闲置土地,保证得到充分利用;在进行停车场布局过程中,合理考虑到基本的用地情况,另外,要有效结合城市公共交通站点进行科学布置。
在进行泊位规划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分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差额分析,结合实际的用地情况,对公共停车场进行合理布置。对于夜间泊车的需求,要结合居民建筑用地情况,建设一些小规模的公共停车场,要充分利用地面和地下的空间,建立机械式的立体车库,保证满足需求,同时保证土地的优化配置。在停车场用地方面,要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保证对停车场有相应的预留地。
二、停车场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停车场发挥最大的效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因此,在停车正式投入使用后,要建成后投入使用的管理工作,其中车位的管理和服务等问题是城市停车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停车场费用问题
停车费对维护停车场有可持续利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停车费用要根据物价标准进行合理定价,停车费用是管理和完善停车设施重要来源,因此在收费过程中,要做好公正和合理,避免出现乱收费用的情况。要增加停车场收费的透明程度,在出入口要注明好收费的提示、标准以及注意事项,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同时还要建立合理完善和成熟的收费系统,保证收费有所依据,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另外,还要适当增加专业的维修和管理人员,做到有人负责。因此,在具体收费过程中,要做到合理收费充分发挥停车场的最大作用。
(二)停放车位的管理
一个停车场的车位是有限的,但是随着车辆的增加,就会有可能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很容易出现车位不足的情况,就会给车辆的停靠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停车场车位管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堵塞和乱占的现象,尽量减少投诉的情况。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停车场,保证在有限的空间里,停放更多的车辆;其次,停车场管理人员要进行规范的管理,要对车辆进行指挥,防止出现乱停和乱放的情况;最后,同时做好门岗和车辆管理人员的协调工作,保证车辆得到很好的安排,避免出现乱占车位的现象。
(三)车辆管理人员安排
为了加强停车场的有效管理,停车场管理人员要维护好交通秩序,保证不能出现乱放乱停的现象。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进入停车场的车辆要服从管理,完全服从管理人员要求,控制好车辆进出停车场的速度。在车辆停好后,车主要带走贵重物品,同时要锁好车窗,如果车辆出现漏油或者漏水的情况,要禁止进入到停车场,同时要避免在停车场内进行洗车、加油、加水或者动用明火等行为。在停车场内要禁止堆放杂乱物品,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同时停车场要制定相应的意外事故处理方案和规定,保证停车场的安全,尽量把损失降至最低;对于因为停车场造成的车辆损坏或者损失,要对车主进行相应的赔偿。最后,车主要遵守停车场的规定,避免出现违例违规的停车行为。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停车场的管理质量,值班员和管理人员要实行轮班制度,对比较大的停车场进行分区管理,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管理职位和敢为,避免出现乱占乱放的现象,保证停车场具有良好的秩序。
(四)要提高停车场的服务质量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停车场经常出现碰车和撞车等意外情况,就会导致出现许多纠纷,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因此,要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对停车场进行合理管理。要对停车场管理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严格落实各种管理制度,对车、人和卡进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管理人员要对车辆进行合理布置和指挥,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要尽量避免出现车辆之间出现相互碰撞的情况。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技术防范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配备相应的器具和设施,要便于进行存放、记录以及查询,保证停车场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停车场的服务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规划和建设城市停车场过程中,要纳入到城市公益事业的体系中,在不断吸引社会投资的过程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要将停车场的开发和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来对待,促进城市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对于城市停车难的情况,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好停车的问题,保证停车有法和有位,保证整个城市的交通畅通无阻,为居民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松.基于泊位共享的区域停车场规划研究[D]. 重庆交通大学 2012
[2] 刘鹏.城市停车场规划与管理问题研究[D]. 长安大学 2009
[3] 瞿伟.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与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8
[4] 王薇,刘玲.中小城市停车场规划与建设[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4)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一、核实申请材料:
1、申请竣工规划核实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及相关附件、附图)。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3、建设工程规划总平面图。
4、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5、竣工测绘成果。
6、城配费的缴纳情况。
7、法律、法规和规划许可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核实内容
(一)竣工测量报告的核实:
1、工程竣工测量图的测绘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2、工程竣工测量图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竣工情况;
3、工程竣工测量图报告及附图的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4、竣工测绘的建筑面积是否按规范要求计算;
5、其他法律、法规及规定要求的内容。
(二)规划条件核实:
1、总平面布局:建设用地的性质、位置、界限、面积符合规划许可文件的规定,监督检查该建筑工程的建(构)筑物使用性质、基底面积、坐标、平面形式、建筑密度、建筑间距、容积率、绿地率、停车泊位、管线走向及管位、出入口布置与周围建(构)筑物等的平面关系等是否符合批准的设计图件(包括总平面图和批准变更的图纸)。
2、空间布局:监督检查该建设工程的地下设施与地面设施的关系、层数、建筑高度、与周围建(构)筑物等的空间关系等是否符合批准的设计图件(包括总平面图和批准变更的图纸)。
3、建筑造型:监督检查该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建筑造型形式(立面)、风格、色彩、体量、建筑外墙的装饰材料,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等是否符合批准的设计图件(包括总平面图和批准变更的图纸)。
4、工程标准与质量:监督检查该建设工程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建设标准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如医院的床位数、停车场的车位数等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5、室外设施:监督检查室外工程设施,如道路、踏步、绿化、花台、围墙、大门、停车场、雕塑、水池等是否按照规划要求施工的,并检查其所有施工用的临时建筑是否按规定的期限拆除,并清理现场。
6、配套和服务设施:道路、踏步、围墙、大门、停车场、基地高程等;公厕、垃圾站、各种管线等;7、其他相关内容
三、竣工规划核实方法
(一)内业核实
1、根据竣工测量报告与规划许可证规定内容进行核实,主要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实建设用地界线、位置、红线范围、面积;②核实建筑面积、层数、高度、功能;③核实规划用地范围内建构筑物退让、停车场及交通出入口、地下室边界、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等。
2、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出具竣工面积核实表。
3、核实测绘报告的内容是否满足竣工规划核实要求及规划三维信息系统入库要求。
(二)外业核实
1、核实测绘成果精度、各项内容的真实性。
2、建设用地内和代征用地范围内(含临时用地内临时建(构)筑物)应当拆除、清理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是否按规定拆除、清理。
3、是否有违法建筑。
4、建筑层数、层高、功能划分是否满足要求。
5、建筑外立面造型、外装材料、外装色彩、外装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千岛湖镇、汾口镇、威坪镇、姜家镇、临岐镇、大墅镇建城区管理范围内停车场(库)的规划和建设。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停车场(库)指道路以外机动车停车场(库),包括自行式停车场(库)、机械式停车场(库),广场式、地下式和多层式停车场(库);公共停车场(库)指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的,根据停车场(库)专项规划独立选址的、为公共建筑配套建设的或通过临时占用闲置土地设置的,供机动车辆停放的场所;配建停车场(库)指建筑物规划配套建设的,供机动车辆停放的场所。
第四条县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应加强对停车场(库)规划、建设工作的引导。
(一)制定停车场(库)发展和鼓励政策,引导停车场(库)规划和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制定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加强停车场(库)与公共交通之间的衔接,鼓励和引导市民换乘公共交通出行,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停车场(库)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资建设、经营停车场(库)。
第五条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如下:
县规划局负责停车场(库)的规划管理工作。
县建设局负责停车场(库)的建设管理工作。
县交通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工商局、物价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人防办、各中心镇政府等有关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规划局会同建设局、交警大队、有关镇政府等相关单位,根据淳安县县域总体规划和交通需求状况,编制停车场(库)专项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停车场(库)专项规划是停车场(库)建设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第七条公共停车场(库)依照停车场(库)专项规划,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停车泊位达200个以上的,应编制交通影响评价分析报告,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应当与设计方案同步进行。
公共停车场(库)或单建的地下停车场(库)或建设在敏感区位、风景区、港区(含规划区岸线)、车站附近、公路两侧、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停车场(库),建设单位在上报设计方案前,应当先征求相关主管部门意见,依法办理相关行政许可。
第八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必须按照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城市建筑和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库(场)设计设置规则》、《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试行)》等规范要求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库)。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库)以规划设计条件为准,停车设施应设置在批准的用地红线范围内,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配套建设的停车场(库),其设计方案由建设单位在组织编制主体工程设计方案时统一规划、统一报批。
第九条停车场(库)设计方案通过审核后,由县规划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示。
第十条县建设局、发改局、财政局、有关镇政府应当根据停车场(库)专项规划,将公共停车场(库)建设纳入年度建设计划,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建设局负责组织实施。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库)建设由政府确定的代建单位承建。
第十一条停车场(库)原则上不得异地补建;特殊情况下,老城区范围内同一控规单元内异地补建停车位的总数不得超过该单元内公共停车位总数的20%,且不得跨控规单元安排停车位的异地补建。县规划局在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批时必须明确异地补建的停车位个数。
城镇规划要求建设的停车场(库)应当按照规划定点予以实施。停车场(库)必须用作停车,不得移作他用。已经移作他用的,应责令限期恢复,对老城区范围内因特殊情况确无法恢复的,经县政府批准,补交异地补建资金。
老城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以及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建设单位配足停车泊位确有困难,经县规划局、建设局、交警大队同意,可以适当减少停车场(库)的面积,减少的停车泊位数不得超过应配建总数的20%,减少部分应缴纳异地补建资金。
需缴纳异地补建资金的,在项目建设前一次缴清后方可动工建设。异地补建资金标准根据项目所处的分区(在停车场〈库〉专项规划中予以明确四类分区范围),按照分区地下停车场(库)建安标准的4倍、3倍、2倍、1倍测算。具体实施细则由县物价局、财政局、规划局、建设局制定,县财政设立专户,由县建设局统一收取异地补建资金。
异地补建资金原则上用于公共停车场(库)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得到快速增长,机动车停车供求矛盾日趋严重,停车难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瓶颈。从目前情况看,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市民生活品质,如何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有效支撑日益扩大的停车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我国当前停车难问题的解析
(一)解决停车问题在观念上有重大误区,在实践中缺乏综合性政策支撑
迄今为止,我国城市均没有出整的针对各地实际状况的汽车产业政策,更没有对车型、购车、行车、停车等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提出可操作的、科学的管理条例。表现在停车问题的解决上,就是一直对其地位及作用认识不足:一是没有将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当然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上较少考虑停车问题,使停车问题与城市整体发展缺少系统关联性;二是没有将其作为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手段之一,也没有在认识上把停车与道路等设施看成是同等重要的问题,没有对城市的停车从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收费等方面系统地作为一种产业制定一套合理的政策,从研究、决策到执行明显缺乏科学完整的体系构建,也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三是各城市虽然大部分已经完成了停车需求调查,制定了停车专项规划,但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完全实施规划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步骤。
(二)停车泊位的供给结构严重不合理,泊位现状与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
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城市停车场各类泊位比例应为“配建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泊位:路边停车泊位=65:30:5”,但绝大部分城市的停车场泊位配比结构均严重不合理。[1]城市中心区由于用地条件的限制,停车位不足问题会进一步加重;大部分的交通集散点(包括:商住楼、办公区、交通枢纽等)由于在制定和执行建筑物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上不尽科学和缺乏力度,停车位配建指标普遍偏低。与此同时,与城市急剧扩大的停车位需求相比,城市公共停车位缺口大、配建停车位不足。显然,城市停车泊位供给已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停车的需要,难以适应越来越多拥有轿车的居民对停车位的迫切要求,一部分机动车的停放处于无序状态,占用大量的有限道路资源,最终将影响城市动态交通的正常运行。
(三)公共停车场泊位利用率较低,产业化发展举步维艰
尽管停车泊位总量严重不足,但许多公共停车场库的使用率却很低,经营状况普遍较差。一项抽样调查表明,虽然部分路外停车场位于停车需求量大区域的服务半径内,但由于停车库收费相对偏高、不便于就近停放等原因,许多车主或司机都选择了路边停车。[2]与此同时,地上停车场的利用率普遍高于地下停车场,路内停车场的利用率高于路外停车场。应该说,现行停车收费政策不合理,路内路外停车收费缺乏“级差”,甚至出现价格倒挂,是造成停车资源利用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使现有停车场库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且降低了现有停车泊位的周转率,抑制了停车产业的发展,加剧了停车场地的紧张状况。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空间和政策空间,现有市场机制和市场格局阻碍了新兴市场力量的进入,企业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优势无法体现,导致建设、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状况不理想。
(四)停车管理体制无法理顺,违章占路停车屡禁不止
城市停车产生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与现行管理体制有关。由于停车管理涉及部门过多,事权交叉,各行其是,系统分割,无法从宏观上研究停车发展战略和管理对策措施,因而难以统一负责对停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难以协调、落实规划用地和资金筹措,难以制订统一的停车产业政策,难以制订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同时,现有政策法规对停车场的专业规划建设及其投资没有明确规定,政策法规之间缺乏衔接,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足,直接影响了城市对停车依法进行管理的效力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此外,停车诱导、机械式停车设备等停车技术产品的应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城市统一的停车信息平台还未建立,占地面积小的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应用也很少,停车管理的科技含量较低,信息化程度较差。[3]受此影响,我国各城市普遍存在非法停车、占路停车等现象,许多重要交叉路口、路段经常因违法停车形成交通瓶颈,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畅通。
二、发达国家破解停车难问题的成功经验
停车难是世界各国在机动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一些发达国家解决城市停车难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总的经验可以概括为:管理法制化、公私协调化、目标导向化及技术信息化。停车设施的供给逐步转向有利于停车需求管理的引导性政策,合理控制和管理停车设施的措施开始成为政府管控策略的主流。
(一)美国——由全面满足需求转向交通需求管理
1970年代以前,美国主要以增建路外停车场为主,停车位供应实行下限控制,员工上班的停车费用多由业主支付,加剧了对小汽车使用的依赖,造成停车位供给相对过量。1970年代以后,美国对停车场建设的政策转向管理和结构控制,提出征收就业地点停车税等方案,实施包括停车管理在内的“睿智”增长战略,增加公交出行量,以减少交通拥挤,最终使交通需求管理(TDM)成为发展的主流理念。
(二)欧洲——促进交通结构合理化,加强停车需求管理
欧洲各大城市为了缓解小汽车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停车难问题,将交通需求管理作为解决城市交通压力的主要手段,并实施了多种多样的停车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甚至涉及到了城市交通结构合理化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等方面。主要政策包括:一是实行居民停车许可制度,鼓励他们把车停在家里而使用其他交通方式,从而减少路内停车的空间需求;二是实施办公地点征收停车税计划,即办公地点停车位的提供者应向地方当局申请许可,并对在办公地点上班、业务目的的停车实行征税。该计划的顺利实施要求以良好的公交服务作为保障,并相应加强路内停车的管理,同时考虑其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4]
(三)日本——通过法制化手段促进路外停车场(库)建设与管理
日本涉及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法规有停车场法、道路交通法、城市规划法、建筑基准法、消防法和确保自行车保管场所的有关法律等,形成完备的法律系统。同时,日本还制定了吸引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如给予民间投资停车场在所得税、地价税、固定资产税等方面的特别优惠;对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民间企业应缴的停车场规划费、建设费等给予补助;实行鼓励性融资政策,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5]
此外,为削减交通量,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日本提高了市中心停车价格,并采取累时加倍收费的办法。区域内的停车场计算机实现联网,通过动态停车信息诱导系统进行路径引导,或通过通讯手段预约停车位,以充分利用现有停车泊位。
(四)新加坡——系统管控交通流量的停车模式
新加坡把停车设施的建设与需求管理、限制私人小汽车结合起来,将“停车限制”与“车辆配额”政策融为一体。1976年以来,新加坡推广ALS区域许可证制度(Area Licensing Scheme)与停车定价系统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包括路边停车控制和建筑物配建、差额费征收办法等,其指导思想是:不将过多的市中心昂贵土地用作停车场建设,停车场的供应不是仅满足停车场需求本身,而是将其视为整体交通管制计划的一部分。[6]同时新加坡限制私人过多使用小汽车,对在高峰时段进入CBD和乘员少的车辆收费,以达到控制中心区道路交通流量的目的。
(五)我国台湾省——实施购车自备停车位政策,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
台湾近年来实施了卖车者提供停车位与“购车自备停车位”相结合的政策,其目标之一即为加快停车位的供给,以改善停车供需矛盾。与此同时,台湾放宽了投资兴建停车场的准入条件,对于那些供公众使用的停车空间的规划建设,不受建筑法令有关高度及容积率的限制,并在停车场用地的取得、资金融通、税收减免、规划设计技术、公共设施配合等方面进行奖励与协助。
(六)香港特区——停车系统的民营化政策
由于城市用地规模偏小,香港无法满足过量的小汽车在路上行驶和停留。为保持城市交通的顺畅,市区必须控制停车泊位的数量,维持停车系统低水平的平衡。在停车场建设管理方面,香港鼓励民营,停车产业模式有资产出售、合作、服务承包管理和项目运营承包等。对于政府兴建的停车设施,转由民营公司承包,采用“市场原则”进行经营;对于私人兴建的停车设施则按物业模式进行管理。[7]政府由原初的经营者变为监控者,对停车经营方式不予干涉,也不给予补贴,但保留对收费价格和利润率调节的控制权,并在利润、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三、解决当前我国停车难问题的优化创新策略
(一)科学编制完整的停车规划,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优化
我国城市应依据宏观停车政策,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尽早编制整体性的停车系统规划,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分区的实际情况,编制下一层次的停车专业规划。在各级规划中不仅要涉及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城市布局形态、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状况等密切相关的因素,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停车需求的现状、特点和变化趋势,特别应注意城市地区停车——换乘(P&R)停车场的分布、市区公共停车场库的分布、路内外停车设施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停车设施布局。[8]
从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及国内外停车发展历程来看,包括公共建筑配建停车设施和居住配建停车设施在内的配建停车设施具有停车终端和兼顾出行过程中公共停车的双重功能,在城市停车设施中应占有最大比例,理应是停车设施供给的主体,我们必须要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并解决这一问题。从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协调的角度考虑,我国应加大居住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基本满足未来居住地的停车需求;调整工作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控制城市中心区上班停车需求。
路外公共停车设施通常设置在城市商业、文体娱乐活动中心、城市出入口以及公共交通换乘枢纽附近,服务于配建停车设施无法覆盖的范围及配建不足的区域,它的存在加密了配建停车设施的服务范围,是城市停车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路内停车设施虽可以部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往往容易阻塞道路网的毛血细管,将停车矛盾转移到动态交通,加剧了城市交通问题。结合台湾和日本解决停车问题的经验,路内停车设施只能作为公共停车设施的临时补充,将停车由路内导向路外是停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增加停车泊位的供应量,推动城市停车系统的数量优化
停车泊位的供应,应保持停车需求与供给的适度平衡,即将泊位供给与停车需求在总量和分布上实现平衡。这里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施供应水平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需求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平衡是相对的。所谓适度,指的是在城市停车供需相对平衡的前提下泊位总体规模要达到适度的水平(见下图)。
图1:停车设施供应的发展分析图
根据各城市的发展状况、道路通行能力以及机动车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我们要尽快修订停车场(库)设置标准,适度超前提高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的标准。根据不同的交通条件和用地标准,对不同区域及不同的停车方式制订停车设施设置标准,并视不同区域需求设置上限或下限,以确保停车泊位的供给达到应有的水平。我们应对城市机动车增量进行常规的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城市停车泊位的供应量,并依照城市实际情况设定各类型停车场的配置比例和空间布局。
在各类停车场建设过程中,各城市要重点关注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的建设问题。建筑物规划设计中配建停车场的容积率参数应适度放宽,并结合物业综合开发,制定积极政策鼓励开发商多配建住宅小区和其他建筑物的停车泊位,使投资者有合理的回报。而在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方面,城市所要关注的重点应是具有公益性的和引导私家车换乘进入市中心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对此政府应有足够的补偿或调节政策,以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尤其对某些重点规划及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停车场建设的扶持力度,以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对于经营性的公共停车场建设,我们主要应在公共停车场土地征用、批租、融资贷款、捐税减免、规划设计技术、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奖励办法,提高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对于立体停车设施产业,各城市可将其作为交通领域的先导性基础产业和机电行业新生的增长点,及早制定发展规划与方针,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如:对于立体停车库,应视为公益性的构筑物,而不作为建筑物来计算建筑容积或停车建筑面积,不计入建筑物容积;政府给予立体停车场建造用地优先、优惠,税费减免等政策;政府对开发立体停车设施的厂商以新兴产业政策给予低息贷款等。
(三)提升停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推动城市停车系统的管理优化
路内、路外停车和社会、配建停车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停车系统,客观上要求城市停车管理具有系统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从动态、静态交通系统必须整体协调匹配的需求出发,城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路外、路内以及各类停车场和停车经营行业实施统一管理和协调,公安、建设、城管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管理,建立相互协调配合的机制,对有限的停车资源进行合理调控。
在停车需求管理方面,我们应通过市场调控动静交通需求的相对平衡,明确停车差别化策略,即城市核心区域提供少量停车设施,控制车辆进入;市区其他地区提供适度停车位,允许车辆适量进入;区重点规划建设枢纽的停车场,引导小汽车乘客换乘进入市中心。运用控制停车成本的手段调控停车需求,是我们推行停车需求管理中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方法(见下图)。
而在实践中,停车收费的价格不仅需要反映经营成本和建设成本,更需要反映因为停车而占用的道路资源、空间资源、效率资源的成本。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停车区域以及路内外停车收费之间的比价关系,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使用类型和特点,分类确定价格的收费模式,采用不同停车价格和停车时间的收费标准,使市场规律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在允许夜间泊车的道路上,夜间泊车收费标准应低于该地区白天停车收费标准;在同一区域,路内停车收费应高于路外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常设的路内泊车位交通高峰时的收费标准应高于非高峰时的收费标准。[9]
在停车设施管理方面,对于经营性停车场的经营管理,我们可以采取合同协议、自主运行、租约协议、固定费用管理和协议百分比管理协议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使停车场的经营管理真正融入市场。对于公共配建停车场库的经营管理,我们要强调其公共服务功能,推行合并停车(性质相近的土地使用)、共享停车(“错时”的土地使用)等措施,向社会适度开放。对停车设施挪用、乱收费、环境脏乱等现象,各城市都要进行严厉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在停车行为管理方面,目前各城市的重点应当集中在路内停车的管理和执法上,不允许利用城市道路随意设置路内停车点,对路内违章泊车实施强制拖车和高额罚款,充分保护路外停车场的利益(尤其是公共停车场)。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借鉴英国停车平民化执法经验,依托市民监督平台来降低执法成本,鼓励市民监督。当然,加强合法停车的宣传教育,培育市民形成良好的停车习惯,也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方法之一。
(四)建立完整的停车政策体系,推动城市停车系统的产业优化
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通过政策和立法等方式来制约部门利益,谋取社会利益最大化,并保证政策措施顺利实施,从而加快停车系统的产业化进程。我国各城市也应当依此为借鉴,在城市宏观停车政策的指导下,制订适合城市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停车政策,更加积极地推动停车的产业化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停车产业化的政策重点是需要保证进入停车产业的各企业能够从停车日常经营中获取足够的利益,这是停车行业能够推进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充分照顾停车企业的进入意愿,推动市场培育政策(如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停车用地优惠、停车位权属、停车场建设投资、不同路段停车收费价格的不同标准、停车违章与欠费处罚等政策方面的修订)的实施,鼓励停车设施与公共设施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将停车设施的建设、经营与土地开发的利益挂起钩来,充分调动市场力量主动参与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此外,应把路内停车收费中应上缴财政部分的一定比例纳入城市停车专项储备资金帐户,主要用于支持城市推进公共停车建设、政府定价和“停车-换乘”等公益性明显的公共停车场建设,以及用于鼓励企业投资公共停车场。
另一方面,我们应限制那些阻碍停车企业获取收益的交通发展模式和停车管控制度,从系统工程角度来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推动交通流量控制政策(鼓励停车换乘和限制路内停车、中心区停车等系列政策)的实施,以达到培育停车产业化的目的。在这方面,除强化“公交优先”战略(建设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合理制约小汽车发展(适量拥有,减少使用)、建立城市建设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停车行为管理等政策外,还需要研究实施购车者“自备车位”政策,以保持机动车拥有量与停车位的适度平衡。
(五)加快停车设施的智能化建设,推动城市停车系统的技术优化
国内外停车产业发展的实践早已证明,停车技术进步是推动一个国家停车经济健康发展的加速器。加快停车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开发诱导、服务和管理功能,是优化停车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停车设施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中远期目标是:建立城市停车信息系统,通过多种信息载体引导信息,实现城市停车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
城市停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普及、停车诱导系统的完善、路内停车咪表管理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在信息技术方面,应大力推行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IPMS),这不仅将大大减少车辆的无效行驶,提高停车场利用率,而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城区内一定规模的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投入使用时,必须建立相应的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
作为停车系统的配套设施,完善的三级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将大大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三级停车诱导系统将城市分成几个诱导区域,在区域设置大型引导屏,显示区域内交通拥挤情况及主要停车设施位置的示意图;在区域内的主要道路上设置中型显示屏,详细显示通过这些主要道路可以到达的停车设施位置和剩余泊位情况;在停车设施附近的道路上设置小型停车引导屏,显示停车设施的入口位置和空满状态。[10]
实施路内停车的咪表管理是国内外大城市普遍采用的停车管理手段之一,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文明标志。咪表泊车借助现代的智能(IC)卡技术、红外线技术、电子读写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联网运营与科学管理,对不同路段与不同停车时间实行不同的停车收费标准,实质上就是应用价格杠杆来调节停车供需之间的矛盾,起到优化静态交通秩序与调控交通流量的作用。我国城市应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前提下,利用城区现有的道路资源,大力推行咪表管理,以提高道路停车泊位的利用率与城市的文明管理程度。
参考文献:
[1]李惠杰,邹南昌.城市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探讨[J].中国市政工程,2001(6).
[2]裴玉龙,杨中良.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管理问题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2(10).
[3]韩凤春,王景升.我国城市停车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4]刘冰.上海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2).
[5]刘冰.上海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2).
[6]董苏华,章超汉.部分国家和地区停车问题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1999(4).
[7]刘艳妮.我国停车系统相关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6.
[8]龙俊仁.城市停车系统发展战略规划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
停车场租赁合同参考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
甲方(出租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承租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因公司的运输业务量增长、车辆增多,增加了运输量,特向甲方租用停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出租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出租方和承租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出租停车用地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乙方向甲方租借停车用地为__________平方米,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交租方式由银行办理转账入户,帐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出租金额应按月计算,每月_____日定为交租日期,租金为每月_____万元人民币,交租期限不得超过每月的_____日。
第四条乙方对其车辆自行承担保管责任。
第五条乙方除了停放其车队的车辆外,还有权对外经营车辆保管业务。
第六条乙方自行办理消防、公安、工商、税务等一切相关的法律手续。
第七条乙方延迟两个月未交清租金,合同自动解除,甲方收回场地。
第八条水电费由乙方自理。
第九条在合同的有效期限内,乙方仅有权将该土地用作停车用地使用,而无权将其出售,在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甲方不得在租借期间擅自改变土地使用现状或违约,甲方应保证乙方对场地的有效使用。
第十条如果甲方未按本合同履行义务,则应承担罚款____元给乙方,且乙方有权拒付租金,罚款金额不超过合同约定总价款的______%;如果甲方违反其在本合同中所作的陈述、保证或其他义务,而使乙方遭受损失,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予以赔偿。
如果乙方违反本合同未履行义务,则应按逾期天数每日万分之_____支付违约金给甲方,甲方有权收回所出租场地,违约金不超过合同约定总金额的______%;如果乙方违反其在本合同中所作的陈述、保证或其他义务,而使甲方遭受损失,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予以赔偿。
第十一条一方对因本停车场租用合同而获知的另一方的商业机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有关其他第三方泄露,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经另一方书面同意的除外。
第十二条双方当事人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由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十三条本合同可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书面修改或补充,由此形成的补充协议,与合同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第十四条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从双方签字之日起即时生效,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____(签章)乙方:________________(签章)
代表:________________(签章)代表:________________(签章)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
签约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停车位租赁合同范本
出租人: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承租人: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身份证: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在平等、自愿、公平、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地下停车位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项目建设依据
出租人取得座落于_________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该地块花园名称:_________,承租人租赁该花园的地下停车位(以下简称该车位),租赁期限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第二条基本情况
该车位为第一条规定项目中的第_________幢地下_________层,该车位编号为_________(该车位平面图见附件一)。
第三条租金
出租人与承租人约定该车位租金总额为_________佰_________拾_________万_________仟_________佰_________拾_________元人民币整(大写)。
第四条付款方式
出租人同意承租人以一次性的方式付款。
第五条逾期付款责任
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付款的,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1、逾期在90日之内,自约定的应付款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支付应付款之日止,承租人按日计算向出租人支付逾期应付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并于实际支付应付款之日起5日内向出租人支付违约金,合同继续履行。
2、逾期超过90日后,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出租人解除合同的,承租人已交租金不予退还。承租人愿意继续履行合同的,经出租人同意后,合同继续履行,自约定的应付款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支付应付款之日止,承租人按日计算向出租人支付逾期应付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
第六条交付条件
(一)出租人应当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向承租人交付该车位。
(二)该车位交付时应当符合下列第1、2项所列条件:
1、该车位所在楼栋已取得规划验收批准文件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回执;
2、该车位位置已划线;
第七条逾期交付责任
除不可抗力外,出租人未按照第十条约定的期限和条件将该车位交付承租人的,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1、逾期在90日内,自约定的交付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交付之日止,出租人按日计算向承租人支付已交付车位价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合同继续履行。
2、逾期超过90日,承租人有权退车位。承租人退车位的,出租人应当自退车位通知送达日起5日内退还全部已付款,并按照承租人全部已付款2%向承租人支付违约金。承租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合同继续履行,自交付期限届满次日起至实际交付日止,出租人按日计算向承租人支付已付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
第八条交接手续
验收交接时,双方应当签署车位交接单。
第九条使用承诺
承租人使用该车位期间,不得擅自改变用途和该车位所在楼栋的建筑主体结构、承重结构。除本合同、补充协议及其附件另有约定者外,承租人在使用该车位期间有权与其他权利人共同使用与该车位有关的共用部位和设施,并按照共用部位与共用房屋分摊面积承担义务。出租人不得擅自改变与该车位有关的共用部位和设施的使用性质。
第十条物业管理
出租人依法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为:_________。该企业按照规定办理相应的停车管理服务备案手续。管理期间,由物业管理企业收取地下停车管理服务费,提供地下停车物业管理服务。
第十一条争议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照下列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
1、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二条未尽事项,双方可以另行签订补充协议。对本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本合同附件及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其中出租人两份,承租人一份。
出租人(签章):_________ 承租人(签章):_________
人(签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章):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签订时间: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停车场租赁合同范本
一、日常管理要点
1、制定完善的停车场车衣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
2、定期检查停车场配置足够的消防栓等灭火器械,并可通过防火带将整个车场分割成若干个防火区域;车管员对易燃易爆物品、烟火等涉及安全的一切事项严格把关,提高警惕性,杜绝隐患。
3、合理分配车管员,按照各防火区域划定负责人,并同时负责车衣租赁及回收工作。
4、对于临时泊车、长时间停车采用不同区域分隔,便于识别管理。并同时设计租赁车卡,在车卡背面注明相关事项,如:收费标准、车辆基本信息,尽量避免事后纠纷。并且停车场应配置显着的车衣收费标准。
5、车管员对每辆进入车场车辆作适当检查,注意车辆是否有被撞、被刮等迹象,并当面套好车衣,做好现场记录后由车主签字确认,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主动礼貌提醒车主不要将贵重物品留在车内,同时阻止闲杂人员进入车场。
6、车衣租赁实施刷卡消磁制度。领取车衣时,进行刷卡。离开停车场时,再进行刷卡,确保车衣不丢失,与此同时,也可以统计停车时间,计算消费金额。
7、对于长期停车并不交车衣使用费的车辆,停车场管理部按规定给予发函提醒,再实施锁车处理,或将其车强拖走交由交警部门进行处罚。
二、车场车衣管理规定及租赁协议
对于车衣租赁过程中,停车场管理中心应与车主同时签定《停车场车衣管理规定承诺书》和[二]停车场车衣租赁协议书,以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一]停车场车衣管理规定承诺书
1、凡在停车场进出或存放之机动车辆,其驾驶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服从车场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指挥,按指定位置停放车辆,自觉维护场内秩序。
2、车辆入场时,驾驶员须按规定自觉出示车衣租赁卡,并由闸机辨认,时租车辆须由闸机弹取出时租车票,待栏杆抬起后,方可入场停放。
3、入场之机动车应确保清洁卫生。凡脏污、泥泞之机动车,本停车场有权禁止其入内及停放使用车衣的权力。
4、入场停放并使用车衣的任何机动车辆,应按停车卡或车管员指定之区域停放,不得异区、异位停放,否则本停车场有权将不按指定位置停放的车辆拖至适当地点,并由其车主承担一切费用。
5、停放在停车场的车辆,必须锁好车门、车窗。凡现金、重要文件、贵重物品及车内物品本停车场不负保管责任。
6、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严禁带入车场。否则,将被处以罚款,并承担可能引起的一切责任。
7、车辆离场或任何人士驾驶或移动场内任何车辆时,车场管理员有权对其进行管理、检查,驾驶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否则驾驶人员须承担由此引致的一切责任。若发现所租赁车衣遗失和损坏,管理人员有权利进行询问和调查。
8、停车场之车衣只供机动车辆泊车后罩车之用,其他超过罩车以外的任何行为及任何形式的功能改变都将视为非法。
9、车衣租赁卡为一车一卡制,只限指定车辆使用,不得转借、涂改、伪造。否则,将收回租赁卡。如事件、行为带有刑事性质,将送交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10、所有车辆使用车衣均应按照本停车场现时有效之收费标准缴费。
11、如遇车衣租赁卡遗失,依下列方式处理:车衣租赁卡遗失立即向门岗车管员申报由车管员按规定程序处理;车主先向门岗车管员申报登记,再到航站楼管理中心办理补办手续。
12、本停车场保留修改、增删本管理规定中任何或全部条款以及制订新的管理规定的权利,经修订的管理规定一经,即告生效,并对所有停放的任何机动车辆及使用人具有约束力。同时,旧的管理规定即告失效。
本人/本公司清楚了解上述管理规定之条文,并自愿接受此条文之约束,在签定此承诺书后,正式生效。
申报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本人/公司欲从月日时起,租赁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停车场车位*****,并使用车衣至_____月_______日时。本人/公司之车辆资料如下:
车主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车型:_______________
车牌号码: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出租人签名(盖章):____________
关键词:停车场;现状;草坪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家车的普及,近年来我市机动车的数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停车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但由此也随之带来新的环保问题,目前除一些新建公园等少数露天停车场配套建设了绿化外,大多数商业设施、居住区和单位的停车场地普遍全部硬化,并没有建设必要的配套绿化。这些露天停车场都奔上都是用沥青、水泥或地砖等铺设而成,地面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吸热和放热都很快。这种大面积的硬质铺设地面就像一块块巨大的太阳能吸热板,白天吸收大量的太阳能,到了夜晚又释放出来,这就指示城市温度比起周边郊区的温度高出3-6℃,成为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除这以外,混凝土铺设的停车场又是灰尘、粉尘、汽车噪音的主要污染源,还减少了大量雨水的回收再利用。而这一切又恰恰和目前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追求格格不入,这就要求我们要寻找一种能够协调这种矛盾的方法,那么无需置疑,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停车场现状。
1停车场的现状
目前随着车辆的猛增,为了建设停车场,少数单位及居住区都将草坪绿地改建成了停车场,殊不知这样做却逐渐的破坏了环境,但是城市建设包括解决停车问题需要大量的土地,城市绿化也需要大量的土地,那么怎样做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呢?唯一应对和解决办法就是建设绿色生态停车场,做到以科学发展观关注土地的集约规划,充分用好现有资源,将专用停车空间与园林绿化空间紧密结合,使所有的露天停车场都能披上绿装,有足够的绿化,有透水地面,也让汽车能够享受“脚踩绿地毯,头顶遮阳帽”的优厚待遇。这样既解决了停车场的问题,同时又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又何乐而不为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谈一下具体的做法和草坪规划设计。
2具体做法及草坪规划
在尽量不减少停车数量的前提下对停车场环境予以充分的绿化,做到停车与绿化兼顾,这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在停车地面铺设草皮(草坪砖),增大绿地面积;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在停车场周边及车位之间建设绿化林带,种植树冠宽大的庇荫乔木,利用这些树木作为车位与车位之间的隔离防护绿带,这样使乔木遮挡阳光,草坪覆盖地面,减少大气和地面的辐射热,保护汽车可以免受日晒地蒸,最终达到“树下停车,车下有草,车上有树”的效果。
当然这里草坪的规划设计是很重要的,停车场不应有地面,以发挥植物最大的生态效益,一般的草地上停车会导致地面下沉,同时汽车进出会碾烂草根,为此应使用符合建材行业标准要求的透水砖,以保证其透气透水性,使雨水能够及时下渗。就在渗水砖砌块或混凝土预制砌块的孔隙或接缝中栽种草皮,砌砖的厚度应大于等于100毫米,种草面积也应大于30%,砌块孔隙中种植土的厚度也应不小于80毫米。同时为了使草皮免受车辆及行人的践踏碾压,种植土上表面应低于铺装材料上表面10~20mm为宜,植草铺装排水坡度也要保证大于等于1.0%。
当然对于草坪的种植与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根据已确定的设计来完成草坪开辟和种植过程,这就是草坪的施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土地整理工作,而且在准备好土壤的同时,还要施好底肥和防虫害农药,平整好土地,布置好排水灌溉设施。草坪的种植方法有4种,分别是播种法、栽植法、铺草块和铺草卷。对于播种法要做好选种、种子处理工作,确定好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栽植法则要确定好栽植时间、选择好草源、掘草栽植;而铺草块和铺草卷就要经过选择草源、确定草块、草卷大小规格、运输及存放、铺植等环节。对于不同的铺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铺植草坪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植方法,使之产出经济优质的草坪。而对于草坪的养护管理技术要点则只要包括以下几种:
2.1灌水。
灌水对冷季型草坪来讲尤为重要,水是草坪草重要组成成分,草坪草组织含水量可达80%~90%,草坪草需水量很大,如果水分含量下降就会引起草坪草萎蔫甚至死亡。同时灌水还能促进养分的分解并提高茎叶的韧度,从而提高草坪的耐践踏性,但水分过多则又会引起草坪生长不良,高温下过度灌溉可诱发叶片感染各种疾病,并为杂草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合理地调节土壤水分是草坪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水分管理上首先要确定草坪是否需要灌水,这可以通过观察植株来确定,当草坪缺水时,叶色就会由亮变暗,无光泽,草的颜色也会变成蓝绿色或灰绿色,当人走过或机器驶过时,草不再反弹起来,而一天当中最佳的灌水时间,从节约水源的角度考虑,就是夜间或清晨灌水,这个时候水分损失最少,但夜间灌水容易导致病害的大量发生,所以,综合考虑最理想的灌溉时间还应该是早晨。
2.2 施肥。
施肥不仅能使草坪叶色浓绿,生长繁茂,还会增强草坪对病虫害及杂草的抵抗能力,从而提高草坪的耐践踏力。在草坪施肥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按需施肥,及按不同的草坪草种、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具体施肥种类和数量,避免盲目施肥。②平衡施肥,及除非土壤中某种养分特别丰富,否则一般不单独使用某一种或两种营养元素。③速效氮肥,这种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④施肥必须全面均匀,这就要求有条件的最好使用配好的液肥,并且在施肥后应立即灌水,以提高肥效。
2.3 修剪。
修剪是草坪养护管理中的最核心内容。如果能科学地对草坪进行定期修剪,就可提高草坪质量,使草坪整齐美观,而且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促进分蘖,形成致密的草坪,改善通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其美观性。
2.4 病害防治。
草坪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腐霉枯萎病和镰刀菌枯萎病,对于这些病害,我们也要适当采取防范措施,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简单谈了一下草坪的种植及养护措施,这也是进行停车场草坪规划所离不开的问题,但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传统植草砖结构存在缺陷,及时我们进行有限的防护管理但因其绿化土壤存量有限,也只适用于雨水比较多的季节,一旦碰到夏季高温,这种导热性强的砖体就会把土壤里的水分蒸发掉,再经汽车多次反复碾压后往往草坪生长稀少且不均匀,甚至死亡。不过据报道,目前广西北海等地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新型生态砖、生态草垫等地面铺装材料,并已申报了国家专利,正由北京等部分城市率先生产,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这种新型铺装材料突破了以往的设计思维,从植物形态学、砖体结构力学、形态制造学的角度,全面考虑抗压、防护、植草、耐用等多方面需求,采用无毒树脂为原料,并具有梯形结构和通气孔装置,草坪根部在其中能正常生长,适宜众多草坪种植。其草坪覆盖率比传统的植草砖提高3倍,可达到90%,而且铺设后形成的停车场草坪耐压承重提高到每平方米200吨,完全能满足轮压要求。所以我们在进行停车场草坪规划设计时,可以先少量使用这种新型铺装材料,然后再视情况进行取舍。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越来越多的停车场的建立,其中草坪的规划设计也是起很大作用的,希望通过本文简单的分析探讨,可以为以后更好的建设绿色生态停车场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