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描写雪景的词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雪景的词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雪景的词语

第1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笔者认为前者把古诗词教学过于简单化,后者把古诗词教学过于复杂化;前者教学缺少点拨,后者教学讲解过多,两者都各有弊端,不利于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在学生多读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引导思考、解决疑问,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点播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要因文而异,也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对诗词的内容要适当点拨。诗词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原文,让学生对诗词内容有所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话虽有点夸张,但的确有道理,强调了多读就能够理解意思。有的教师爱多讲,占去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教学效果也不佳。应该让学生自己读,自己领悟,遇到学生难理解的词句,教师可做适当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

其次,要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如学习的《沁园春.雪》一文,可以在学生对照注释读两遍智之后,作如下设计:

师问:“这首词中描写的是什么景色?”生答:“雪景。”

师问:“这是哪个地方的雪景?”生答:“我国的北方的雪景。”

师问:“词人具体描写了北方的哪些地方的雪景?”生答:“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师问:“还写了什么地方的雪景?”生答:“群山、高原。”

师问:“这些地方的雪景各是什么样的?”

生答:“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师问:“这些景色,诗人是通过哪一个字引出来的?”生答:“望”字。

学习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先让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可设计4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诗句的理解:(1)诗中哪句写了“传说”?“传说”有什么作用?生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点拨作用:传说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点拨:寂寞、惆怅之感。)(3)诗人登楼看到了什么景象?(点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流露出诗人什么感情?生答:“思乡之情。”通过这4个问题的设计,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

其次,诗词的意象需要点拨。诗歌精炼的语言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想象进入诗词的意境。如学习的《沁园春.雪》,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雪景,再进一步想象雪后天晴、红妆素裹的景象。通过想象理解诗人在景中流出的情感(热爱祖国山河)。

第2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我拿起牙刷,拧开水龙头,却发现平日“哗哗”流水的龙头今天却极不情愿地挤出一两滴水,便没了动静。我心生疑惑,连忙去检查水管,原来是水管结冰了。于是,我赶紧朝水管猛呼了几口热气,又用那冻得通红的双手在水管上猛搓一阵,但水管依然没什么动静。

我着急了,不可能一天都不用水呀!突然,我又心生一计,抄起一个热水瓶朝水管泼了好几通热水。可水龙头仍然不出一滴水,我只好摇着头,走出了卫生间,来到厨房。我试了试厨房的水管,也是象征性地滴了几滴水后就屏住“呼吸”,没了动静。

一阵寒风透过窗帘吹进屋子,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心情越发着急起来。

看来,只有最后一招了――出门接水。当我跨出屋子时,我就有点后悔了。寒风如贪吃蛇一般,贪婪地汲取着我的热量,从天而降的雪花如一片片钢刃刮在我通红的脸上。在雪里,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我慌张地退回屋子,紧紧地关上门。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我摇了摇头。

“叮当……”门铃竟然响了起恚这么冷的天,会是谁呢?我疑惑地打开门一看,是邻居叔叔!他穿着一身厚厚的羽绒服,上面布满了积雪,脸冻得发青。他手上提着两大桶水,喘着气说:“你……你们家也停水了吧,我从楼下接了两桶,给你们家一桶。”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接过他的水,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是那么冰凉!

窗外,雪花飞舞,我却寒意全无。望着满满的一桶水,我只觉得,那是满满的温暖与感动,涌动在屋子里,流淌在我的心间。

点评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温暖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单翼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才能飞翔。读了本文,感触更深,互帮互助,温暖你我。很多时候,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还有雪天里的一桶水,都能带给我们温暖与幸福。修改后的习作语言优美,富有文采,尤其是穿插在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氛围,凸显了中心。让我们常怀感动之心,抒写温暖之文,用爱去温暖我们的生活。

【修改意见】

我一直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正如这篇习作一样,小作者经历了邻居送水这件事,把它变成文字细腻地描写出来,因为感动,所以行动。相信小作者今后也会做一个传播温暖的人,这就是爱的力量。

我一直相信文字是有温度的。正如这篇习作一样,寒冷的冬天,停水的时光,邻居送来的一桶水,让小作者的着急、烦躁逐步变得平静与温馨起来,而文字也透过纸面与时空,让我们觉得温暖如春。

这篇习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修改:

1.规范用法。这里主要是指“的”“地”的用法,“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依据这个标准,“今天却极不情愿的挤出一两滴水”“泪水不由自主的涌上了眼眶”等需要一一修改过来。

第3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江雪 雪景寒林图 诗画 同一性

诗、画两种艺术相提并论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晋代陆机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①唐代张彦远坚持陆机的观点且云:“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形;赋颂所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②二人都是从诗画异质的角度论诗画关系。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在《为画人谢赐表》中有言:“乃无声之箴颂,亦何贱于丹青”,将丹青之作喻为“无声之箴颂”,已注意到诗画的共性,但王维的观点并没有引起唐人的普遍重视。宋代以降,伴随着山水、花鸟画创作的到来,对诗画的关系的重新认识成为艺术家关注的热点。晁补之言:“诗传画外意,贵在画中态。”(《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黄庭坚言:“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张舜民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明朱存理《铁网珊瑚》引)。特别是大文豪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高论更是把书画的关系形容的如同一体。诗与画似成了两种可以互名的艺术。

那么诗与画如此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以同样题材的诗与画的作品柳宗元的《江雪》和范宽的《雪景寒林》来比较,除了题材的相同之外,其中更有很多相通之处的。

先来对两个作品进行赏析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所有山川,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道路,都没有人的踪迹。一只孤舟,一位老人,独自垂钓。不用细细品味,一幅清旷寂寥的山水画就呈现在读者眼前。

再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画面绘群峰屏立,山势高峻,有冒雪出云之势。高山之麓,溪水之滨,以粗笔浓墨绘出古木密林,枯枝老干苍劲挺拔。山坳间村居房屋,隐约可见一人张门而望,仿佛在观赏萧寺雪景。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生动地描绘出秦地雪后的如诗景象。

如果再细细品读这两个作品,我们就能体会到诗与画之间的微妙联系。

一、中国诗与画中的形象都具有典型性

先看两位作者是如何表现雪景的?中国古体诗字数很少,凡用字都凝练精粹,柳宗元这首诗只是用简洁明了的数个形象就概括出了万里江山的银装素裹。所用的形象,“千山”“鸟”“万径”“人”“孤舟”“蓑笠翁”都极具代表性。这简直如同山水画中形象,看《雪景寒林》,“群峰”“深谷”“寒柯”“萧寺”“板桥”“寒泉”所有的形象也具有典型性。从中可以体会到古代诗人画家的高明之处。诗人写景,并不事无巨细的一一刻画,画家画画,也不照搬自然。作品中的形象都是高度艺术化的结晶。仔细体会诗中的“蓑笠翁”这一形象,完全有可能有壮年独钓,但冬季是年岁之末,而老人乃人生暮年,蓑笠翁独钓,才能把这荒凉冷落的景象写的让读者感同身受。再看《雪景寒林图》中的一片寒林,柯枝掩映,寒气逼人,树法是范宽经典的丁香枝。中国诗人在表达诗意的时候会经常运用同一种元素,例如,李白就经常会在他的诗里面写到“月”和“酒”,而杜甫一样也经常写到“月”与“酒”只不过两人描绘这形象时的感受不同罢了。中国画家在画某种形象时,会把自然的物象进行加工,成为一种独特的相似于自然又有别于自然的形象,不像西画是据实描绘,这种中国画独有的程式化造型,和诗里面的典型用词一样,都能说明中国诗画在运用创作元素时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这些典型的程式化造型和词语又经过历史的积淀最终具有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这也是中国诗画为何能够相互交融的重要原因。

二、表达意境时手法的相似性

先看《江雪》,诗展示出来的最表层的美,是视觉上雪景的构图。“雪”无疑是诗人要写的重要内容。如何写好雪?是此诗写景的关键。诗人颇具匠心,他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景物间的存在对应关系:大与小,虚与实,背景与中心。然后,构成了一幅为后人叫绝的雪景画面――寒江钓雪。前两句是画面的背景,是写“大”景和“虚”景。 “ “鸟飞绝”、“人踪灭”是从大雪后的效果,启发读者去想象雪之大。后两句是画面的中心是写“小”景和“实”景。因潇水在严冬不结冰的,才有了披蓑戴笠的渔翁垂钓寒江的这幅画面中心。孤独的渔翁与大雪背景形成对照,因为有渔翁,雪的背景被反衬得更加辽阔、深远。因为有漫天雪景的映衬,渔翁也越发显得生动而有内涵。作者正确处理了各景物的关系,是此诗具有画意的重要原因。所以有人说,艺术是一种关系的表现。更称奇的是诗为写雪,但又不直接写雪,前三句无一“雪”字,但写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境界,具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再看《雪景寒林图》布局严整有序,以云涌群峦为主体。全图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涧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山、林、水、云、雾构图绝妙。与《江雪》诗相媲美的就是,画雪景而不用白色渲染,而用中国画的“留白”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巧妙地烘托出渺然雪意,使雪景虚实有致,圆融化一,富有诗意。这两件作品中的“雪”都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意境空灵深邃。

除了虚实对比的处理方法外,从诗中也能感受到绘画的色彩感。绘画讲“炎绯寒碧,暖日凉星”③诗也一样能感受到色彩的冷暖。品读《江雪》自然能使人联想出一片银色世界,在白色主调中,展现出一幅雪景山水画。④

三、对事物观照方式的相通性

中国画的观察方式不同于西画,表面上看是一种“移步换景”式的散点透视的观察方式。在画面中体现为“山形步步移也”⑤,景物具有一种连贯性。从山前窥山后,自山下仰山颠,可以把方圆百里纳入笔底,而不受真实景物的约束。诗中的景象也能体现出这样的观照方式。《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如何能同时看见千山万径,只有不断的行走,甚至于需要坐在飞机上俯视前行才能看得见诗中的景象。再看《雪景寒林图》观者的视点显然是变化的。中国画的“三远”透视法几乎都在此画中体现出来了。绘画因为物象需要在平面中展现的限制,为达到空间的辽远,就会省略许多东西,以“虚”代实,例如本身也许在自然景观中看到的山脚就完全虚化了。但是恰恰是这样的省略恰能把空间敢表现的更加神秘。又诗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江流天地外”之句,这又需何等的眼光才能看的如此深远。所以说,无论诗还是画,对事物的关照绝不是“眼见为实”而是“神思”。中国人对于事物的观照是一种超脱肉体的精神上的洞悉。不光以眼,更加以心。因而看的全面看的彻底。诗说“横看成领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岂是简单的诗句,真可说是绘画观察方法的总结。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专心致志的思考,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自是动人心弦,于是,感觉上自己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所以,这种用心观照的结果是使得自然物象具有了人的情感。诗人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画家郭熙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⑥因而,这种区别于西方主客对立的精神上物我合一的观照方式使得中国的诗画具有了更深的耐人寻味的意蕴。

四、诗画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人格的反映

再来分析《江雪》,诗人为什么先要描述这样一幅荒寒寂寥的场景呢,目的就是为烘托老翁独钓寒江的孤独。人们不免会问到,柳宗元仅仅此诗仅仅只是一个景象的描述么?渔翁独钓寒江的意义在哪呢?应该是一种启迪:修炼成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次意志的磨练。实现某一目标要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压力,品尝常人不愿品尝的孤独。就象独钓寒江的渔翁一样,尽管是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却能淡然处之、静定自若。又或者可以理解,渔翁正是诗人的真实写照。。独钓寒江,应是诗人遭贬后心态的艺术的幻化。令人生寒的漫天雪景,实际上是政治上的重压形势的变形写法。因大雪严寒的威力而出现的“鸟飞绝”、“人踪灭”的自然现象,正是当时顽固派对永贞革新力量的打击和严惩而造成的畏惧的社会心理的形象描绘。然而,诗中孤独的渔翁又是高傲的,就象诗人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渔翁藐视着冰天雪地带来的严寒和寂寞。尽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妥协和退让,而是执着地守着一叶孤舟,垂钓寒江。再看诗的取景,采用的是俯瞰角度、居高临下式描写,其中同样透露出作者的一股不屈的傲气。由此可见,《江雪》诗不是一首简单的诗,而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个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诗人自我的内心的袒露,一种人格的闪光。特别是诗人那种在逆境中的倔强的态度、宁静超脱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个性,几乎成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园。诗如其人,诗如其心。同样也是“画如其人”。再看《雪景寒林图》,整幅画气势磅礴,苍润浑厚,虽是冬日雪景,但生机勃发,格调沉着典雅。真恰如范宽高原宽厚的人格境界。图中近乎纯客观的自然描写中,既传达出整体自然与人生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又刻画出两者之间的悬殊对比:人如蜉蝣,渺如沙粒,生命如飘忽一瞬,是如此的短暂,然而山是宏伟的、永恒的。人在山水之中,山水承载人的理想、精神,在宇宙空间中相激荡、相和谐。《雪景寒林图》呈现出来的何尝不是范宽的道家思想和人生追求?所以在这点上,诗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都是创作主体人格、精神的反映。所以就以梅兰竹菊象征君子,赋予这种象征意义的无非就是画家或诗人了。因而,中国的诗人或者画家,不但有创作的技巧要求,还必须有高尚的人格要求。诗品,画品,都受人品的影响,这也是诗画的一个共通之处。

当代许多的中国画家受西方的文艺理论的影响,强调诗画的差异性,认为画家不必非要有诗学的修养,并且,对于诗歌艺术,特别是古体诗歌的摒弃,使对于传统中国画的理解缺乏对照,孤立的继承传统绘画艺术,将会使继承之路越走越狭隘。确实,诗与画存在着差异,但正是在差异中寻求同一性,才能更好的理解各自的艺术本质,也才能更有助于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4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串设计;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113-04

苏教版低年级识字写字教材中借鉴元曲小令的元素,围绕一定的主题,采用韵文的形式设计编写了不少词串。教师对这些词串进行的教学通常称为词串教学。在最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不少一线教师和名特优教师将阅读课文中的生词以及相关的词语、词组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重新设计形成词串,这些词串或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这些词串进行的教学,就是阅读教学中的词串教学。本文探讨的正是阅读教学中的词串设计与教学。

识字写字教材中的词串是编者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好的,而阅读教学中的词串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己设计。其目的是使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更加深入有效,或者以词串文,连词缀文,实现阅读教学和词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因此,在设计词串时“不必追求像词串识字中的词串那样押韵合辙、整齐划一,关键是确定一组词语之间的联系[1]。”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教师可能设计出不同的词串,同样的教师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可能设计出不同的词串。

一、词串设计的价值探析

1.有利于更好地学习生字词

词串的来源主要是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词语。在没有被设计成词串的时候,这些词语也需要被学生正确认读,准确理解。只是因为这些词语零散、没有规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认知的难度。心理学研究发现:有规律的东西有利于人的认知。阅读教学中的词串是经过教师设计的,这些词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或在形式上,或在读音上,或在情感上,或在词性上,或在与课文内容的联系上,只要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串之间的内在规律,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积累这些词串。

2.有利于更好地学习课文

过去词语教学和课文内容教学是分开的,课堂呈现出明显的板块化现象,各环节之间显得不那么紧密。而有词串设计的阅读教学,将词语和课文的教学很好地糅合起来,让课堂更加浑然一体。词串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设计,有的抓住事物的特点,有的抓住人物的品质,有的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等,这些词串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把钥匙,为课文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因此,抓住了词串中的词语,就抓住了课文中最重要的内容,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把课文由厚读薄的过程。

3.有利于获得学习方法的启迪

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它给我们的启发在于:做任何事情,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才能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让自己成为一名高手。词串是根据词语的特点或者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而成。这样的词串设计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日久天长必能让学生悟到其中蕴藏着的学习方法。比如学过的词语,学生不难悟到可以按照词性、感彩、多音字等多方面加以整理归类,学生由此举一反三,还可以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其他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此外,词串设计的形式之美、内容之美、意义之美亦可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二、词串设计的方法探微

1.根据词语特点设计词串

(1)根据词语的字数设计。这是最简单最形式化的一种设计词串的方法。教者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找出来之后,有时候会发现跟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结合,但是在字数上却存在鲜明的特点,这时就可以根据词语字数的特点将词语设计成词串进行集中教学。例如《日月潭的传说》一课的词语就可以设计成这样的三组词串:

聚集 躲在 冒着 漆黑 英雄

日月潭 阿里山 金剪刀 水社姐 一个劲

拯救日月 一筹莫展 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又累又饿

这三组词串设计纯粹根据词语的字数进行,第一行是两个字的词语,第二行是三个字的词语,第三行是四个字的词语,没有考虑词语在意义等方面的特点。教学时分行呈现,教师可伴以激励性语言,如读完第一组词串后说:“两个字的词语读准了,三个字的词语能读好吗?”正确读完三个字的词串后说:“三个字的词语难不住大家,四个字的怎么样呢?”学生学习的兴趣会骤然提升。

(2)根据词语的词性设计。有些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很难和课文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但是可以根据词语的词性进行分类并展开教学。例如,四年级的《雾凇》一课中的词语就可以按照词性组成词串进行教学:

江畔 长堤 摄氏度 琼枝玉树

缀满 俗称 凝结 缭绕 镀 夜幕降临

第一组主要是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第二组主要是表示动作的动词。学生在阅读时不光认识了词语,在词性上也有了了解,丰富了词语教学的内涵。

(3)根据多音字及易错字音设计。课文中有些词语中的字是多音字,学生很容易读错,还有一些特别容易读错的字音也需要教师单独拿出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学中将课文中易错的多音字和易错字音的其他词语进行归类后形成词串集中教学,可以有效突破难点。如在教学《雾凇》和《剪枝的学问》这两课时,教师就可以将课文中一些多音字和易读错的生字词放在一起形成词串集中教学。

淹没 模糊 当年 每当

结桃子 养分夺走 好好的枝条

第一行是《雾凇》中的词语,第二行是《剪枝的学问》中的词语,这两行词串中加点字的读音很容易读错,放在一起形成词串集中教学有利于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突出。

(4)根据词语的情感色彩等设计词串。词语是有感彩的,课文中有些词语连缀在一起能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变化,这时候就可以将这些词语放在一起构成词串进行教学。例如《剪枝的学问》一课中就有这样几个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这几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这几个词语放在一起形成词串进行教学,让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文中“我”心理变化的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词串

(1)根据事物的特点设计词串。选入教材的课文体裁多样,有些小品文就可以根据所介绍事物的特点进行词串设计。例如五年级《莫高窟》一课,重点介绍了莫高窟中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三种事物,仔细钻研课文后结合本课需要掌握的词语设计如下词串:

彩塑:个性鲜明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 灿烂辉煌

第一组词串介绍的是彩塑的特点,第二组词串介绍的是壁画的特点,这两组词串既把文中介绍彩塑和壁画的特点展现了出来,同时也浓缩了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2)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词串。有些写人的课文,可以根据文中描写人物的特点设计词串。例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作者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儿童的生机和活力,借以表达文章的主旨,因此,根据作者描写时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我们可将写人物的词语凝缀成这样一组词串:

成百盈千 闹嚷嚷 一群接着一群 叽叽呱呱 忸怩地笑着 倚着栏杆 玩着纽扣

这组词串写出了儿童的多、可爱、快乐,抓住了这些词语就靠近了课文的主旨。

(3)根据景物的特点设计词串。有些写景的课文描写景物的词语丰富生动,是学生积累语言和学习语言运用的好素材,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景物的特点巧妙设计词串。例如,教学《雾凇》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课文第一小节描写雾凇景物的特点设计一组词串: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琼枝玉树 银松雪柳 千姿百态

这一组词串将雾凇的美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不仅有利于品味雾凇的特点,也可以将这些词语巧妙地在描写雪景时迁移运用。

(4)根据故事的发展设计词串。有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巧妙地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设计成词串,这些词串是故事发展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有利于学生学习迁移。如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根据故事的发展,将课文中汤姆钓鱼的过程设计成如下词串: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察觉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鲈鱼

这四组词串将汤姆如何下钩钓鱼的过程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教学时教师逐行出示这些词串,一是要求读好读准词串,二是让学生用这些词串说说汤姆钓鱼的过程,三是让学生说说自己会不会写钓鱼,迁移学法。虽然是根据故事的发展设计的词串,但是却实现了词串教学的增值。

(5)根据课文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设计词串。由于课文内容的不同和教学的需要,有时候用一种设计词串的方法往往达不到效果,需要综合运用以上两种甚至更多的方法设计。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时将课文中的词语设计成如下词串:

梨树 乌鸦 哇哇 梨五杏四

杏树 喜鹊 喳喳 杏四桃三

桃树 杜鹃 咕咕 桃三樱二

樱桃树 樱桃好吃树难栽

这一课的词串设计很精妙。纵看,第一列是果树的名称,第二列是鸟的名称,第三列是对应的几种鸟的叫声,第四列是农谚;横看,第一行是课文第二小节故事内容的关键词,第二行是第三小节故事内容的关键词,第三行是第四小节故事内容的关键词,最后一行是第五小节内容的关键词。这一课的词串设计按照词性以及故事发展的过程等多种方法综合设计而成,精妙至极。

三、词串设计的注意点

1.不能为了词串而词串

词串教学的价值多元丰富,但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为了词串而词串,牵强地将课文中的词语连缀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词串。例如有教师将《大江保卫战》中的词语按照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设计成如下三组词串:

惊心动魄 赛城湖 崩塌 扛沙包

铮铮铁汉 肆虐 稀泥 一绺布条

劈波斩浪 安造垸 洲湾 冲锋舟[2]

教学时,教师只是对这三组词语进行朗读正音指导,接着根据词语进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环节。我们看到这些词语虽然是课文中的词语,但是词语之间缺少联系,朗读正音后即让学生用这些词语提示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刚刚接触文本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

2.不能附加词串不能为的内容

词串教学的成功使用能让教学更灵动、更高效,但是词串教学也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能往里面装。如,有些教师在教学词串的时候常常会提出诸如读出词语的意思,读出感情的要求等。这样的要求就有些不切实际。我们常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较好地表情达意,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再去提读出意思、情感的要求就欠妥当。

阅读教学中的词串教学是研究词语教学和阅读教学一个新的角度和突破口,对改革语文阅读教学有促进作用,又因其是新生事物,功能和价值远未被我们完全发现和挖掘,而这样的实践研究特别适合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大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2]沈静华.对阅读教学中构筑词串教学的“冷思考”[J].小学时代・教师,2011(1).

Words String Design and Reading Instruction Reform

WU Shan-hu

(Jiangning Science Park Primary School, Nanjing 211100, China)

第5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 关键词

小学生写作文,得学会写景物,世上景物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的,即使是同类景物也是各有特点的。同样是绿,朱自清说,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浓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太淡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太暗了。同样写草,有人说,“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有人说,“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也有人说,“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还有人说,“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可见,季节不同,景色各异。我们写景就得写出其特征来。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她呢?我们要启发同学们得动用全身心所有的感觉器官认真感受景物。朱自清在“春”中写到“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动用了眼去看,动用了鼻去嗅,动用了耳去听,从而写出一幅活生生的春花图。而他写梅雨潭的绿“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则是用手触摸出来的。郁达夫写故都槐树的落蕊时,则是用脚踏出来的,他写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觉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由此来看,要想写出好的景物来,光靠眼看耳听还不够,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得积极行动起来。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启发同学们用心用脑去琢磨去思考。思考什么呢?

一 、 要用心去琢磨写景角度、写景方法和写景顺序。

对不同特点景物,我们首先要考虑写景的角度。是从视觉角度、嗅觉角度、闻觉角度,还是从触觉角度呢,还是综合运用几种角度呢?假若你要从视觉角度写,那么还得用心去琢磨采用什么顺序,什么方法好,是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呢,还是由动到静、动静结合呢?是采用边走边看的移步换景法呢,还是采用定点换景法呢?的《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综合运用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动静结合等写景方法。李健悟的《雨中登泰山》多用了移步换景法写景,而姚鼐的《登泰山记》则多用了定点换景法。这些作者采用了恰当的写景方法,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让我们读后恋恋难舍。

二 、要用心去琢磨运用想象联想的思维方法

把景物内容写得更丰富。想象和联想就像一双飞翔的翅膀,我们只有驾驭好它,才能把景物写得更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想像出一段虎鼓瑟鸾回车仙之人列如麻的仙景,因而把天姥山写得更神奇了。朱自清则由出水很高的荷叶联想到亭亭的的裙,由松松的皱缬着的绿,联想到拖着的裙幅,都是神奇妙笔,引读者一同遐想,如临其境。

三、 要用心去琢磨语言的表现力,力求言语传神

语言就像是花园里的流水,没有它花朵就要枯萎;它流得充沛,花朵就长得肥美。要写好景必须注意锤炼语言。锤炼语言,首先要注意选用词语。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一个“绿”字拓宽了诗的意境,丰富了景物的内容。其次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春》中,写花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用了拟人手法描绘出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美景;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了比喻、排比手法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则用了比喻、通感的手法写出了荷香淡淡,若有若无的特点。运用好语言会使你的景物生色,文章生彩,让人过目难忘。

四、要用心去琢磨写出情感,

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是景物的灵魂,没有情感流动的景物就如一潭死水,不会惹人注目。景物描写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具体流露,心态不同的作者会把相同景物写成不同的形象。同样是雪景,鲁迅说“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这雪景写出了“我”悲凉的情感,衬托出祥林嫂死得悲惨;而峻青说“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罩上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雪景图,道出了他的喜悦之情。而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则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博怀。可见有情景物才感人,我们必须得把情感融入所写景物之中。 总之,要写出有特征的景物,不能只凭一双慧眼,要全身心投入,尤其得用心。挖空心思去观察、思考、描绘吧,你一定会写出富有个性的优美景物。

第6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下面,我们以文章中的具体词句为例,进行赏读练习。

例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在这幅精心描绘的“冬花雪野图”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选段,你认为江南的雪主要有哪些特征?请用文中的词句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语境,谈谈你对语段中黑体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作者以雨开篇,引领读者自然联想到温暖的南方,并对江南美艳的雪景产生由衷的向往之情。本段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词句的认知及理解能力,如回答第1题时,应结合文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进行分析。第2、3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这需要同学们结合语境来作答。

例2: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

4.选段中,作者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用一个词语进行概括。(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雪罗汉”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段将孩子们塑雪罗汉的经过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增添了生活的无限乐趣。其中,第4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段落内容的概括能力。第5题考查的是对“雪罗汉”这个富有诗意的形象的理解能力。

例3: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6.结合语境,品析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是怎样理解选段中最后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初中作文 兴趣培养 素材积累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谈文色变”的情况,学生遇到作文就一筹莫展,教师进行作文教学也是束手无策。那到底如何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三个关键词,即兴趣、积累和训练。

第一个关键词:兴趣

兴趣是一种认识某种事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时所伴有积极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准确地说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那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是品味生活,激发兴趣。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则是最生动的课堂。初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大多是“三点一线”,平平淡淡,波澜不惊。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这看似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并将这些生活点滴用文字记录下来,在同学间交流。如此一来,学生就会逐渐关注生活,注重体验,并乐于将这些经历写成文章。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有了写作的动力,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二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产生“我想写”“我要写”的主动性,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迅速提高。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走出教室融入自然、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方式创设作文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进行雪景描写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在下雪或者是雪后组织学生来到室外,让学生感悟雪天的意境;然后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对雪天的景物按照由远及近、由景到人进行观察;最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所思所想及时地说出来。回到课堂后,教师可立即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由于学生有了置身雪景中的体会,写作起来也就很容易了,作文的效果也非常好。在记事作文训练中,教师则可以通过组织拔河比赛、敬老院献爱心等活动,让学生参加相应的活动,将事件用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无话可写,而是有话可说,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大幅提高了。

三是鼓励为先,激发兴趣。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反过来说兴趣的重要源头是成功体验。学生只有收获写作的成功,其写作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要及时进行鼓励性的点评,比如哪个修辞手法用得好、哪个句子写得好、哪个描写到位。对于这些优点,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评改课,给学生一一指出。对于优秀作文,教师更是要在课堂上进行传阅。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赞扬,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起来。此外,作文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办法。

第二个关键词:积累

第一是通过观察积累素材。多数初中生认为作文难,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感可发。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生活素材积累不够。生活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一双明亮的眼睛,及时捕捉生活中的各种有意义事件,把握生活亮点,并帮助学生敞开心灵,用心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把握生活中的细节,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生活积累日渐厚重,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

第二是要通过阅读积累素材。首先是要加强课内阅读。中学语文课本的篇目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的文章,是生活与文学、思想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作品。通过课内阅读,学生可以直接获取积累的素材。其次,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获得大量的素材。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学生进行素材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进行知识转化,从而让课外读物中的语言材料成为自身积累的一部分,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是要通过背诵积累素材。郭沫若有诗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如果腹中空空,写作就只能是缘木求鱼了。现在的初中语文课本上有许多美句名篇,正好是学生进行背诵积累的好素材。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有计划、分门别类地搜集整理一些名人名言,然后进行记忆。学生背诵得多了,写作时就会文如泉涌了。

第三个关键词:训练

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取得成效的,而是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训练才能有所提高。那如何进行作文训练呢?

一是要多写。俗话说:“熟能生巧。”多多练笔,久而久之,就可以下笔成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随笔训练。比如,学习《春》《济南的冬天》这几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季节的描写。而课下进行作文训练的主要途径就是日记。学生经常坚持写日记,时间长了,就会逐渐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二是要多评改。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也是进行修改的主人。教师批改作文只是作文修改的一个方面。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作文修改,这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学生评改作文,一方面指的是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通过对字词句段的修改,领会作文修改的意义,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另一方面指的是学生之间进行评改,学生相互评改作文,指出对方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要多锤炼词语。在作文训练中,教师既要从宏观入手进行构思的训练,更要从微观入手进行遣词造句、修辞表达的训练。只有不断进行锤炼,才能使文章有光彩夺目的效果。

第8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兴”象言事;托物起“兴”;“兴”“比”共赏

钟嵘《诗品》:“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从作法上讲,传统起兴手法分为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谋篇布局而言,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其“兴”象之法在重温与遵循上述基本手法之外,更特别擅长以多样化、立体化的形象思维摹写生理感受,藉令读者置身其中、物象并发,更以通感手法结构具象,渲染情绪,升华主题。他的创作由一颗“哀乐过人”的敏感心灵出发,体物入微。往往从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情境肇端,借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切实可感的形象化描写,托物起兴,引人共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通感手段将各种感官体验多元呈现,予读者以自由解读其时、其人、其事乃至其情的想象与感受空间,从而实现了多重结构化的意象表达,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加深并升华了诉之不尽的离别之悲,相思之苦,隔绝之恨。

(一)视觉

1、色泽

(1)冰雪表示一种清冷的环境,是冷色调,对离别场景起到了渲染的作用,增强悲凉的效果,如:《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中的“雪絮”、“雪如波”描写清冷的雪景,离别场景中无处不流露着悲与凉;是一种对离别后的凄苦与悲凉设想,和对友人前途多艰险的叮嘱。(2)“青”、“黄”给人一种萧条之感,一般表冷色调,如:《雨中长乐水馆送赵十五滂不及》中“碧云”,杂乱的野草,表现离别之时,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不知所措。《寄裴衡》中“黄叶”,有枯叶飘落之感,离别在即,不觉悲从中来。(3)“霜”、“云”有一种凄凉,迷离之感,一般表示冷色调,如:《雨中长乐水馆送赵十五滂不及》中“雨云”,即黑色的乌云,表现离别的愁苦之情。(4)残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悲苦之感,表示冷色调,如:《银河吹笙》中“残烛隔霜清”,燃烧殆尽的蜡烛,清冷的秋霜,离别后的形单影只之感,清苦悲凉之心跃然纸上。(5)白色表示冷色调,如:《石城》中“鸳鸯两白头”,表现离别之苦,仿若一夜白头。(6)“清”一般表示冷色调,如:《归来》中“清晓”,天刚刚亮的时候,天地灰白一片,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到秋》中“清秋”,有一种清冷的伤感之情。

2、视角远近

近景与远景是视觉上的成像,是生理上对自然景物的反映,视角的远近转换,使场景的描写更加真实可信,使视觉层次多样化,立体化,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无形之中拉近了诗人和读者心灵上的距离,能更好的与读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诗人在近景的描写上多采用小视野的特写镜头表现,将人的视线转移在眼前事物的身上,引人入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容易拉近和读者心灵上的距离,而不会有视觉疲劳。诗人远景通常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大意境,视野十分开阔,给人一种恢弘的气势,然而这种恢弘的气势亦是一种空旷的悲凉,更加给人以心灵上的反差,产生强烈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之感。如:《鸳鸯》中“雌去雄飞万里天”鸳鸯雌鸟离开,即使远在天涯雄鸟也会追寻,表现连鸳鸯雌雄之间都伉俪情深更何况人,不堪离别。

(二)听觉

诗人听觉描写主要从人的哭声、笑声、歌咏声、箫声、谈话声,自然界的雨水声、风声,动物的中的鸣叫声,这三个方面来写,这些声音的描写都是为伤别服务,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包含了悲的元素。写人的如,《别薛岩宾》中“还将两袖泪,同向一窗灯”,写自然界声音的如,《二月二日》中“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以上诗句听觉上的描写都是为了渲染离别场景的悲,往往也起到了起兴的作用,更像是一个情感爆发的导火索,通过它们打开伤别情绪的闸门,呼之即出,有利于将离别的悲情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嗅觉

诗人在嗅觉的选取上多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耳熟能详的气味着手。诗人在嗅觉的描写上主要写花香,写花香又多从通感和时间的长短来入手。例如,诗《属疾》中“寒花只暂香”,《杏花》中“香径”均是写花香。《汴上送李郢之苏州》中“香径”,《杏花》中“香径”均运用了通感表现花香。《属疾》中“寒花只暂香”,《杏花》中“香径”均从时间的长短来表现香。诗人用的花香、酒香、被香均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能够瞬间刺激读者的联想,并产生相应的情感,拉近诗人与读者心灵的距离,就像一个受了伤的故人找你来倾诉心中的苦闷,既通俗易懂,又能更好的与读者产生灵魂上的共鸣。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香味,一个“薄”字乃画龙点睛之笔,甚为高明,甚为传神。香味是没有薄厚的分别的,诗人将嗅觉的淡转化为视觉上的厚度来表现。同时亦激发了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四)触觉

纵观李商隐伤别诗中对触觉的描写,主要以凉和寒为主。冷在肌肤,凉在心头,肌肤之冷乃是诗人对客观环境的生理反应;诗人心头之凉则是直面离别,诗人内心对故人的依依不舍而又无可奈何凄苦与悲凉,是诗人的心理反应。如:诗《送郑大台文南观》中“五月寒”,《独居有怀》中“浦冷”均是写肌肤之寒冷,都是诗人对周边客观环境的生理反应。诗《春雨》中“相望冷”,《月夕》中“兔寒蟾冷”,均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写寒是为了写心凉做铺垫,写凉与写寒相呼应,二者相辅相成,如此能更好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的去表现生离死别之苦。即使是天气寒冷,人也会因为性情豪迈、心胸阔达或是自身幸福美满而感受到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乐观向上。如刘禹锡的《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能说明以上所述。也就是说,诗人也客观环境“浦冷”的同时,亦是自我情绪的无意识的流露。

(五)味觉

诗人用味觉上的苦来表现深深的思乡之情,如《初起》中“苦雾”,雾是没有味道的,更不会有苦味,其实并非是雾苦,而是主人公因为思念故人心中苦闷,愁苦不堪,诗人用味觉上的苦来表现抒情主人公对故人的思念之深。《人日即事》中“诗思苦”,诗人作客异乡,突有感怀,思家之情油然而生,并非是诗思苦,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思考的过程,可谓别具匠心。

(六)通感

第9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拓展;想象力;培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82-02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可以使学习者知识深化,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学习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准确的理解和丰富的感情熏陶;通过想象学习语文知识,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创见”,激励学习者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而这比获得语文知识本身更有意义。当然,想象力是不能直截了当地教的。现在有些老师,上课惯用一套多媒体课件打组合拳,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力又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深入挖掘教材,确立想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1.从文本词语切入。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形象生动,饱含作者丰富的联想,教师可以抓住并紧扣这些词语,进行想象的拓展训练。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描写卢沟桥上的石狮时,用了“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两个词,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描绘石狮的不同形状,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就会放飞想象的翅膀,配以手势和体态语言,展示自己心目中的石狮形态,从而启发学生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深入理解。

2.从品味语句切入。课文中有些句子的内涵极其丰富,熔铸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训练。如《故乡》中写“我”回故乡所见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里可引导学生品悟色彩的阴冷,村落布局的不和谐以及荒凉破败的景象,从而领悟到“我”对现实中的故乡“没有什么好心绪”。

3.从标点符号切入。课文中有些标点符号含义丰富,若能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标点符号进行想象,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孤独之旅》一文中,“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余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这个省略号包含了杜雍和复杂的感情变化,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教师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说一说,再让大家评评谁的想象最合理,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4.从课本插图切入。课文中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创造机会,指导学生读图。从插图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到画外之景,听到画外之音,变静态为动态,化无声为有声。《月亮上的足迹》有四幅插图,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想象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空气?宇航员在太空中有什么感觉?会看到什么?通过这些想象,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5.从课文结尾切入。有些课文的结尾言尽而意无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给课文续上新的结尾。如:在教学《心声》之后,可根据李京京打算给爷爷写信这个结尾,让学生大胆想象,续写李京京信的内容,以激发学生探究文章主题和写作的兴趣。

二、采用多种方法,强化想象力

1.增加“物质储备”。创造想象需要物质基础,没有大量的、丰富的知识储备,新形象是创造不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春(秋)游、参观、访问,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使他们的想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储备。学生储备的原料越多,想象力就越丰富,越开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先用祖国地图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让学生了解“桂林”是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碧绿的宝石,然后让学生假想去桂林旅行,描述自己的见闻,同时通过放映录像,感受文中描写水的静、青、绿,山的奇、秀、险。各种综合手段的运用,既把学生带入了生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表象,又唤起了学生积累在头脑中的已有表象,重新组合构思了一幅“桂林山水美如画”的生动画面,进而领略到祖国山河的美。

2.表情朗读课文。这里着重指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教师应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读畅,读情,读境。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实现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如朱自清的《春》,全文都用优美的笔调描绘春天的美景,反复朗读,学生通过分想、联想、串想的有机结合,就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多姿多彩。

3.训练语言,增强学生想象的表达力。想象如果不能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来表述,就如同“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将永远停留在直观、表面的低水平上。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1)注重教学语言的示范引领。教师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的言语示范,对学生语言训练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学习那些洋溢着细腻情感的散文时,我们可以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全文,以美的韵律来吸引和感染学生,使学生领略其语言美,品味描绘的意境,再去揣摩领悟。比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把父亲当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用文字描述得很具体。我在教这一段文字时,就通过朗读的魅力,引导学生展开再造想象,使朱老先生从月台上爬上爬下去买橘子的形象“活起来”,就像我们亲眼所见那样鲜明生动。这样就使学生较容易地理解文章表现的父子情深。即便是某些难以用语言描绘的抽象材料,也要尽量运用贴切的比喻、形象的比较,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准确、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想象能力。(2)强化表达的培养和训练,不让嘴巴成为表达的“关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对想象结果的描述,要求条分缕析,语言生动、流畅。在教《沁园春·雪》时,我就要求学生据文绘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幅北国雪景图。令人惊喜的是,学生描绘了这样一幅优美的画卷:北国塬上,寒冰封冻,大雪纷飞;登高远眺,仿佛看到长城如巨龙静卧,黄河似冰雕镶原;雪中的群山,宛如千万条银蛇翩翩起舞;雪笼冰盖的塬上丘陵,好像银白色的象群在奔驰;远山参天耸立,好像要和天空争比高低;等到雪后天晴之时,那火红的太阳照耀着白雪覆盖的大地,阳光冰雪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娇艳壮丽……这是何等贴切而又美丽的想象啊!通过语言的描述,学生不仅与别人分享了想象的结果,而且由于语言的调节而提高了想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