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物流;ERP;CRM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 A
物流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现代物流业需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运营和管理,满足庞大的货流、信息流、资金流、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要求,ERP是物流行业最好的业务管理平台,ERP中文意思是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一个以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通过分配、规划、协调企业资源,完成整个业务,体现了协同工作。物流业资源的运输、调配是主要业务,ERP非常适合物流行业应用。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一.需求分析
1.物流公司组织结构
总经理负责管理协调所有分部。一般设有:运输部、采购部、库管部、市场部、业务部、包装部、调度中心、质管部、财务部、人事部、综合部。
物流公司部门设置与物流业务息息相关,物流公司要求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部门之间必须互相配合,部门之间的工作像一个流水线一样工作。
调度中心:物流的枢纽部门,安排入库作业排程,安排入库站台排程,安排包装生产,印制出货单据,定出货排程,印制出货批次表,安排运输等。
包装部:负责商品的分类、过磅、拆箱重包装、贴标签及商品的组合包装。
质检部:负责保证货物质量的重要部门,也是维护客户的重要环节,丢货、货物残缺、包装破损、货物错发在物流公司中时有发生,公司需要赔偿客户,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带来的结果甚至会失去客户,质检部门需要对入库货物检验,还要对出库装箱货物检验,做好记录。
采购部:货物采购是否及时,库存积压是否过大,采购价是否最低,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物流公司的成本,如果库存占压资金过大,超出客户需求量,公司资金周转会出现严重问题,库存周期反映了物流公司的管理水平,采购部门还承担着供应商评估,挑选,供应链管理,采购部门通常是全球采购,还要负责进口业务。
市场部:负责业务的拓展,市场宣传,战略规划。
业务部:负责客户的管理,订单的下达,订单跟踪和收款,如果是国外客户需要负责出口。
运输部:负责货物运输,配送。
库管部:负责货物入库、出库,仓库区的管理及库存数控制。仓库区的管理包括货品于仓库区域内摆放方式、区域大小、区域的分布等规划,库存盘点,依据盘点清册内容清查库存数,修正库存帐,并制作盘亏表。
财务部:负责记账,财务报表,现金、支票管理等财务工作。物流财务需要处理大量的往来帐。物流财务同时需要根据客户付款情况为客户建立信用等级,制订不同的账期,严密监控库存,保障资金周转。
人事部:负责人事管理,人员招聘,劳资管理,绩效管理
综合部:行政办公,后勤保障,系统支持。
2.物流公司业务流程
接受客户订单查看库存库存满足需要出库包装质检运输交货提供发票收款记账;如果库存不能满足客户要求,进行全球采购入库质检出库包装质检运输交货提供发票收款记账。长期客户通常会提供一个季度或全年的配送计划,根据这个计划进行备货,随时调整订货计划。
二.概要设计
1.业务的数据流程图
以订单为中心,共同完成订单,协同办公。其订单业务的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
2.业务部门岗位职责
各业务岗位及其职责:
1、客户:提供订单、提供购货计划、验货收货、支付货款
2、业务员:接收订单、发送订单给调度中心、跟踪订单执行情况、收款、建立客户档案、销售计分析
3、采购员:编制采购单、采购统计分析、建立供应商档案、进口管理
4、库管员:入库、出库、库存统计、盘库
5、调度:编制排产单、监督工作进度
6、包装员:编制装箱单、编制发货单
7、配送员 :将货物、装箱单、发货单、发货单回联登记
8、质检员:记录入库货物质量情况、记录出库货物质量情况、记录包装发货情况、记录处理纠情况
9、供应商:根据采购单发货、管理自己的库存
10、会计:制作凭证、记账、编制财务报表
3.系统功能
ERP系统功能包括:客户信息录入、客户信息、订单录入、订单修改、订单查询、订单统计、订单执行跟踪、打印订单、订货计划导入、订货计划调整、订货计划查询、订货计划统计、进货计划转换生成订单、打印订货计划、入库录入、入库修改、入库查询、入库统计、打印入库单、出库录入、出库修改、出库查询、出库统计、打印出库单、库存查询、库存统计、库存盘库、打印库存表、生产安排表录入、进度表录入、任务单录入、打印任务单、打印排产单、查询进度、供应商信息录入、供应商信息查询、采购单录入、采购单查询、采购统计、打印采购单、生成装箱单、查询装箱单、统计装箱单、打印装箱单、生成发货单、查询发货单、统计发货单、打印发货单、凭证录入、凭证查询、生成明细账、查询明细帐、打印明细帐、生成总帐、查询总帐、打印总帐、生成财务报表、打印财务报表。
物流公司通常仓库在不同位置,业务部门与生产部门和库房往往不在一起,需采用B/S结构,满足异地办公和数据交换。
物流企业业务首先是与下游企业,那些所服务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和业务联系,同时发展更多的客户和维护客户关系。通过应用CRM可以建立下游企业的详细信息,充分了解下游企业的需求,做好服务,与下游企业各部门建立广泛联系,有利于业务的开展。物流企业有大量的上游企业,需要对供应链进行管理,供应商的筛选依赖CRM。
物流ERP应包括VMI模块,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采用虚拟库房,库房可以在物流公司,也可以在供应商。供应商和物流公司可以随时查看库存,物流公司根据库存保有量、安全库存量或供货计划要求供应商随时补货,JIT(Just in time)这种方法使物流公司减少占压资金,减少库房建设维护资金,使物流公司运营成本降到最低。
物流ERP应采用条形码录入方式,方便入库、出库,库存商品品种数量管理方便,采用移动远程管理,可以随时知道货物所处的位置,方便客户货物状态查询,增强信任感。
现行的2009版培养计划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①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学校物流工程作为新兴专业,师资队伍几乎没有受过物流方面的系统教育,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及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一直处于摸索的过程,对毕业后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能做什么样的工作等问题不明确,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完善,导致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性差。同时,培养方案更多的考虑了知识的完整性,对社会的需求、行业发展的要求考虑不多,导致学生毕业后与行业需求脱节。②课程体系不系统,教学进程问题较多。物流工程属于综合叉学科,开课学科门类较多,但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易导致课程体系系统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重复,部分课程衔接性差。③实践环节需加强。物流工程实践环节问题较多:总体实践环节所占比重较小;实验室投入不足,实验设备短缺或台套数太少,造成部分实验无法完成;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实验独立零散。
2修订思路及内容
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关于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结合学校特点及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如下修订思路:①培养目标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体现行业发展需要。培养目标需要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毕业要求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以毕业要求为导向。将学生作为学校或专业的首要服务对象,在课程安排、资源配置、学生服务等方面均以利于学生的培养为目的。②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培养中高级物流人才。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企业的重视;物流的核心思想是优化与保障,目标是实现系统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物流人才通常面对的是一个系统问题,即使从事的是某一具体的物流技术问题,也是以实现整体物流系统最优而进行的。因此培养的物流人才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社会急需的是“主管”、“项目经理”等这样的中高级物流人才。③发挥自身及地域优势,体现专业特色。我国物流工程专业所依赖的传统“母专业”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工程或控制工程,以工学为基础,一类是交通运输或管理学,以管理学为基础。学校物流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为学科背景,运输提升设备为专业发展基础,加之学校处于青岛开发区,靠近青岛港,决定了我们的专业特色必然是工科背景与港口物流相结合。④重构课程体系,优化知识结构。学校物流工程专业制定培养方案时,也纠结于“偏管理”还是“偏工程”、管理多一些还是工程多一些、管理的课开多少合适等问题,但随着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兼顾考研、出国等需要。对应物流来说,工程知识是其骨架,管理是其肉体,控制和信息是其大脑和神经系统,这些需要兼顾,但最根本的还是根据学生就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专业特色。⑤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针对目前实验室硬件设施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较好改善的情况下,为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我们采取多种方式,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增加课程设计环节,增强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参观企业、观看挂图、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三是利用物流常用三维仿真软件对物流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四是让学生进入实验室,与老师一起,进行实验设备的研制,实现创新性试验;五是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新培养方案的构建根据上述修订原则,新的培养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3.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物流管理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具备物流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实施、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或物流装备设计与运用等能力的,能在物流企业、生产企业、港口码头、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物流系统的设计、运营、决策、管理及物流工程领域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2学分构成
毕业总学分为176学分,学分构成如图1所示。
3.3实践教学环节
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公共实践类: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②实验类:物理实验、工程制图应用—零部件测绘;③实习类: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④课程设计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数据库技术与物流软件开发课程设计、物流设施设备课程设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生产物流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⑤综合设计类: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3.4课程体系构成
物流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类构成。①优化、规划类(物流思想的核心)数学基础课程、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应用统计学、物流系统规划、港口平面布局及装卸工艺。②计算机类(重要工具)计算机程序设计、CAD/CAE技术及应用、数据库与物流软件开发、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网络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软件工程。③机械工程类(物流系统的骨架)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基础、液压及气压传动、物流设施设备、港口机械、先进制造系统。④控制、信息类(大脑与神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及应用、机电传动与控制、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流自动化系统设计及应用。⑤管理、经济类(物流系统的肉体)管理学、采购与库存控制、供应链管理、生产物流运作与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项目管理、物流市场营销、企业资源计划、物流金融。⑥其他类(物流主要功能)现代物流学、交通运输工程学、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智能交通系统。
4结语
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门分工工作会议,会议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主持。在会上,与会部门和协会对落实规划的工作分工进行了研究,原则通过了《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
《物流》杂志记者从业内多方获悉,该《分工方案》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总体要求,涉及国家30多个部委和相关协会、学会之间的协调与分工、合作,并将会有共50多项细分方案相继出台,内容包括每一个分工方案的负责部门,具体的出台时间等。
业内人士透露,物流税收、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制订物流标准专项规划等部分方案将于今年下半年出台,其余的方案最迟都将在2010年12月出台。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配送;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96-02
企业合理的物流配送结构设计,应首先在生产企业附近建立物流中心,在中心内合理地保管和处理生产企业的各种产品,再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实施干线运输至配送中心,对于某些合适的销售点,可由配送中心的直达运输满足其要求,这样既发挥了物流的规模经济效益,使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得以降低,而且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成本的上升;其次,在销售点集聚地附近建立配送中心,干线运输的产品运送至配送中心后统一管理,再安排合适的车辆进行配送,实施门到门运输,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物流的效率。
1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现状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围绕核心企业,通过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将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供应商直到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功能网链结构的集成管理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中,主要包含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库存决策、运输决策和选址决策,以及与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整合决策、物流决策和关系决策等基本决策,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决策在供应链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基于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配送网络的变化表现在:一方面是实际的配送网络,另一方面是和信息直接相关的配送网络。
1.1实体配送网络的变化
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网络是由节点和线路两部分组成,其相互交织联结,就成了配送网络。配送结点设施的设置是确定进行存货、交付及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实体配送网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仓库数目减少,库存集中化。配送与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业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实物供应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二是配送中心是配送结点的主要形式。仓库的专业分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另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经营,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已成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其选址应处于市区边缘和交通枢纽结点。三是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都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功能相似都具有完善的物流配送功能以及信息网络。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2]而物流中心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储存/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1.2配送网络信息化
物流配送网络信息化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组织的网络,即Intranet;二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供应商或制造商与物流配送中心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其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因特网等全球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网络资源的可用性为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配送网络的设计需要确定承担物流工作所需的各类设施的地点和数量。它还必须确定每一种设施储备多少存货和怎样进行存货作业,以及安排在哪里对顾客订货进行交付。物流设施的网络形成了进行物流作业的一种结构,其中融合进了运输能力和信息,还包括了与材料搬运、维持存货以及订货处理等有关的具体工作。
2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优化
2.1配送线路优化
通过对需要的配送需求点、位置及接收服务时间范围的确定,把配送中的每辆车的时间、容量和行车的线路进行具体规划,安排车辆数量及车辆的流程,让每个需求点都能得到规定的服务,即使每辆车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对需求点作一次访问后回到配送中心,满足时间约束的前提下,让物流配送总费用最少。对复杂路线的配送也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让车辆的闲置时间、行驶距离、总配送车辆数都达到最优值。
2.2配送中心的选址
近年来计算机的应用,则进一步促进了物流系统选址理论的发展,并为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选址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专家选择法,以专家为信息索取的对象,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考虑选址对象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背景,直观地对选址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选择的一种方法。二是解析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以求得最优选址方案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基于成本的模型和基于效益的模型两类,基于成本的模型,主要考虑总成本最小化,而基于效益的模型则主要是考虑总收益最大。三是模拟法,是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和逻辑关系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模拟计算机逻辑推理确定最佳布局方案。四是启发式法,针对模型的求解而言,是一种逐次逼近法,对这种方法反复判断,实践修正,直到满意为止。[3]
2.3配送网络结构优化
配送网络结构是指物品从生产区域到消费区域的空间转移过程中移动和静止的控制策略与组织方式。配送结构决定了不同层次的节点在整个配送网络中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功能不同,其设施条件也必然存在一定区别。反映在对选址的要求:层次越高的节点,所承担的中转任务越多,承担运距越远;集货、分货、配货单位越大,不同层次间的衔接常常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转换完成,从而,高层次的节点在选址上更加靠近交通运输枢纽[4];反之,最低层节点主要承担周期库存,进出库运输设备基本上都是卡车,适应范围广,选址时主要考虑地价等固定成本。
2.4运输优化
运输优化主要包括运输方式和商品搭载的优化,按类别、品种分门别类地存放到指定的位置。进行配送时为了充分利用载货车辆的容量和提高运输效率,配送中心常把一条送货线路上不同用户的货物组合,配装在同一辆载货车上,这样不但能降低送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交通流量、改变交通拥挤状况。因此,有必要对配送的产品合理分拣、配载。
3结论
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效率直接受限和依赖于其配送网络结构,因此需要对配送网络构造优化,对配送中心的功能与定位,本文首先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的现状,从实体配送网络和配送网络信息化两方面进行了综述,然后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的优化方法,从配送线路优化、配送中心选址、配送网络结构优化和运输优化四个方面研究了配送优化方案,对建立快速、高效的配送方案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卫华,欧国立.从公共物品供给看政府在综合物流体系发展中的作用[J].物流技术,2011(4).
[2]苗云飞.物流供应链管理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9).
[3]黄荔.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20).
[4]许胜礼,王世卿,毕战科.基于GIS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架构[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6).
[关键词] 物流冷链设备选型
一、引言
冷链食品的保质期较短,所以冷链对时间的要求就更高,再加上食品冷链要顾及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所以保证冷藏品最终质量难度相比也要大的多。冷链的高效运行依赖于冷链物流设备的匹配。设备的配置是否合理对于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保持产品的质量,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对整个冷链流程进行设备选型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都是从冷链中的某个具体环节进行设备选型。对于经济选型只是简单的提出一些指标,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而且在选型中考虑的因素不充分,大都没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生产、经济、环境的因素提出一套冷链物流设备的选型方案。
二、设备选型原则
1.总体原则
选择冷链设备的总体原则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长作业上安全适用、无污染的原则。
2.具体原则
制冷设备的选用主要有以下七个原则:主要能量消耗、制冷剂及制冷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外部安全性、内部安全性、噪声水平、运行费用。针对具体的问题,上述各条准则重要性各不相同,只有总体考虑所有准则才能选出最合适的制冷设备。图1显示了各个准则所能考虑的最大百分率,每个准则有自己的坐标轴,最大值为1。
三、设备选型
在进行设备选型时需结合产品的特点要求和相应的机械设备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综合考虑。以乳制品为例来考虑冷链物流设备选型的方法,主要探讨冷藏设备的选型。
1.乳制品冷链模式
乳制品须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否则就会降低质量,甚至会发生酸败。根据冷链定义及奶制品特点,构建出乳制品冷链的链式结构模型。乳制品在冷链中的基本模式为:
2.技术选型
乳制品的冷藏设施有: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制冷方式为压缩式制冷。它包含: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在制冷系统中起关键性作用,压缩机满足了制冷要求则达到了冷库的技术要求。
制冷量Q0是压缩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冷量,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制冷量达到要求则可认为技术上满足了需求。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轴功率
为了最终衡量制冷压缩机的动力经济性,采用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它是在一定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所消耗功率之比,COP越大,压缩机的经济性越好。
―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功率
3.经济选型
经济上常用以下四个指标来评价经济效益:平均报酬率(简称ARR)、净现值(简称NPV)、内部收益率(简称IRR)、获利能力指数(简称PI)。
建造冷库现金流量流出:安装费用、配套设施、运输费用、运行费用、人工费用、维修费用、不可预计费5%。
建造冷库所获现金流量流入:通过使用冷库增加的收入,如跨季节销售所增加的收入,需根据各个产品来具体确定。乳制品一般可以不考虑;设施的折旧费。
把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对应的现金流量流出的差值和现金流量流入的差值都折算成投资时的现值,计算其ARR、NPV、IRR、PI;通过企业要求综合比较ARR、NPV、IRR、PI可以知道哪个方案经济效益好。
选用除了要考虑技术,经济外还需考虑卫生性和对环境影响。选用需根据企业决定每个原则所占比例,然后按照定好的比例来选择适合的设备。最后综合考虑上述准则,调整到一个最佳值。
关键词:周转箱管理、RFID
近年来,随着我国零售企业数量、物流配送规模逐年递增,物流周转箱的使用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周转箱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周转箱大量丢失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是否有可行的方法来降低周转箱管理成本、避免周转箱大量丢失,进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答案是肯定的
当企业的周转箱用量很大时,比如大批量的周转箱出入库作业,如果完全通过人工进行清点、记录,其工作量会很大,企业不得不投入较高的人工成本,同时,误差也难以避免。但如果引入RFID技术以自动读取方式来管理周转箱出入库作业,不仅速度快,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还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
与传统的条码标签不同,RFID无线射频标签可以反复读写,存储的信息可以补偿和修改。例如用于多功能含有物品的周转箱,将来还有可能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了解整个托盘中各个周转箱以及周转箱中的货物。
目前,RFID技术正在为供应链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以识别距离远、快速、不易损坏、容量大等优势,简化繁杂的工作流程,有效改善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
应用方案
基本的RFID系统由RFID标签(Tag)、阅读器(Reader)以及应用支撑软件三部分构成(图1)。RFID标签由芯片和天线(Antenna)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标签附着在物体上以标识目标对象。
1 RFID标签的选择
RFID标签依据发送射频信号的方式不同,分为主动式(Active)和被动式(Passive)两种。主动式标签主动向读写器发送射频信号,通常由内置电池供电,又称为有源标签,具有更远的通信距离,但其价格相对较高,主要用于贵重物品远距离检测等应用领域。被动式标签不带电池,又称为无源标签,其发射电波及内部处理器运行所需能量均来自阅读器产生的电磁波。被动式标签在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后,将部分电磁能量转化为供自己工作的能量。通常被动式标签价格相对较低,但其工作距离、存储容量等受到能量来源的限制。
在物流周转箱管理应用中,工作距离通常在2米以内,存储容量需求也不是太大,因此采用无源的RFID标签即可。
2 频段的选择
工作频率的选择是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既影响标签的性能和尺寸大小,还影响标签与读写器的价格。
RFID工作频率存在多个频段,不同的频段各有优缺点。目前,应用在物流周转箱上的RFID工作频率主要有高频13.56MHz和超高频UHF两种频段。
高频RFID的识读距离相对较近,一般不超过1.5米,但穿透物体识读标签的能力相对较强:而超高频RFID的识读距离相对较远,一般在3~9米左右,但穿透识读能力相对较差。
对于物流周转箱管理,由于其仓库门的中间距离在2米左右,且不需要穿透周转箱及各种商品,可以采用识读距离为3~9米左右的超高频门形天线。
3 RFID标签安装
可将经过不干胶封装方式处理的RFID标签贴在周转箱表面不易被撞击之处,以便于RFID阅读器对其进行快速而准确地识别。考虑到在周转箱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撞击到贴在表面的RFID标签,进而造成标签损毁,同时有利于标签防尘、防水的保护,可以将标签内嵌于周转箱内,或将经塑封后的标签安装于周转箱上。
4 信息识别
在实际的物流作业中,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安放有RFID标签的周转箱进行快速、准确地识读,因此,可以采用阵列天线组(超高频)的方式,以保证快速而准确的识读。
利用RFID技术进行周转箱识别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次性地读取一笼车的周转箱信息,与一个个地扫描条码相比,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可行性成本分析
关键词:油田;国际物流;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概述
近年来,大庆油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规模发展,凭借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极大地带动了外部市场的发展,“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海外业务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质量效益都屡创新高。截至2012年底,海外业务签约额、收入、利润同比增长21%、22.4%和36.6%,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着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需要从境内供应工程技术服务和工程建设所需物资到境外的业务越来越多,对国际物流的需求也随之越来愈旺盛。然而由于大庆油田下属各物流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为向客户提供至全国各地的物资运输和物流服务,仍未具备足够的国际运输能力,目前境外物资供应通常采取委托油田外部的货代公司来办理运输工作,因而货代公司能否为油田企业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国际物流方案至关重要,与降低货物运输风险和企业节约成本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油田企业能否实现海外业务效益最大化。但是货代公司在设计国际物流方案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油田物资供应的国际物流难以达到最优配置。对此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油田今后建立自己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境外物资供应链提供借鉴,扬长避短。
二、国际物流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个性化物流方案设计。大庆油田所在地区从事国际货运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国际物流的经营管理理念还较为落后,在经营策略上仍然停留在“价格战”和“拉关系”的初级阶段,业务拓展竞争度不够,因而对于服务产品的开发也缺乏创新,尤其是根据客户经济状况、业务需求和运送货物类别等实际情况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方案十分匮乏。然而,对于客户来说,每个客户对于国际物流的需求不尽相同。从企业经济实力角度来说,规模小的企业可能更多地考虑物流路线的经济性,而经济实力强的客户则更加偏重货物的安全性和快速性等等;从货物类型和工作需求来说,当运送螺杆泵易损件等油田物资去往哈萨克斯坦时,通常会选择铁路运输,不仅运输成本较低,而且从大庆直接装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配件不易损坏,而选择空运的话,虽然运输速度较快,但同时价格也较为昂贵,且由于配件需先由货代公司运送至天津、北京等地才能出港,因而对于运输易损件来说损坏风险较高,但是若遇到境外临时急需物资供给又必须选择空运出港的情况下,则可以选择降低运送配件至空港途中的风险,即采用铁路运输代替公路运输,至空港后再由空运出境等等。
目前诸如德迅、威灵顿等进入中国已久的国际货代巨头,都已经通过为客户制作高度契合客户实际需求的个性化国际物流方案来招揽顾客。相比之下,倘若国内货代企业不能学习行业巨头的先进经验,提供此种具有吸引力的高品质服务,那么在日后长远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会步履艰难,不仅会降低货代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不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物流配置。因此,大庆油田所属各物流公司若要在日后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就必须现在经营策略上避免出现此问题。
2.2缺乏专业的国际物流方案团队。由于大庆油田位于偏远内陆地区,没有海运港口,而空港自2009年投入使用至今也不过短短4年时间,与国际物流密切相关的海运业和空运业较为落后,因而在国际物流领域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货代业务熟练、精通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办理环节的高水平国际物流人才,从而导致货代公司即便是想为客户设计个性化的物流方案,现有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也难以达到要求,不能从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运输手续等方面为客户选择最优化的组合,从客观上制约了货代企业经营国际物流的服务能力。
2.3缺乏选择最优合作企业的平台。国际物流运输的形式复杂多样,在空运、海运和陆运三种运输方式下还可以细分多种业务类型,例如拼箱空运、海运,整箱空运、海运,包机空运,滚装船运输,散货铁路、公路运输等等,加之许多客户还需要多式联运,例如上文提到的铁路和空运出境的联运方案等,可以说国际物流运输类型极为复杂,此外还有仓储、报关等繁多的业务环节,作为第三方物流的货代企业不可能每件事都亲力亲为,需要委托中铁快运、船公司等运输公司以及仓储公司等相关企业来完成各物流环节的业务。因而,为了给客户提供最佳的国际物流方案,就必须选择服务能力强、性价比高且信誉好的优秀企业来建立合作,否则会给货物运输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自身声誉造成客户流失,甚至还会因赔偿客户损失而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尽管如此,目前仍然非常缺乏可以为货代企业提供供应商筛选的专业平台,给国际物流方案选择带来极大难度。
三、提升国际物流方案设计水平的对策
3.1树立个性化物流方案的经营理念。在供应链管理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国际物流运输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看重的将会是运输方案的一个综合效果,比如最合理的运输工具,最佳的运输时间,最安全的运输方式,最合理的费用等。因此货代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个性化物流方案设计”的经营理念。
3.2大力吸引和培养国际物流人才。专业的物流团队包括物流方案设计团队和物流方案执行团队,为此除了加大招揽优秀人才的投入外,还要加强物流领域的广泛合作,鼓励人才交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致力于从企业内部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以此来组建一个高素质的国际物流专业团队。
3.3建立国际物流供应商筛选数据库。货代企业应当成立供应商筛选小组,并建立自己的供应商数据库。一方面,筛选小组要建立考评体系,设立评分标准,对新找到的供应商资源从价格、信誉、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同时对合作过的供应商进行考核,并对他们进行分级评分;另一方面,建立数据库将筛选小组评分结果录入备案,以为不同客户筛选最佳供应商组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淑娟.国际货代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企业研究,2013(08).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瓶颈;解决方案
一、 物流及物流配送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多项活动的统一,是实现原材料市场到消费市场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在企业运作中,物流被看成是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客户相联系的能力。一个企业的物流是企业内部进行定位的核心能力。
物流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它是流通加工、整理、拣选、分类、配货、配装、运送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即在集货配货的基础上,按用户在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送运,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1]。物流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物流的紧密结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通过配送,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产品价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完成配送活动需要付出配送成本。对配送的管理就是在配送的目标即满足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与配送成本之间寻求平衡:在一定的配送成本下尽量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或在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一般包括混合策略、差异化策略、合并策略、延迟策略等策略。
二、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瓶颈
电子商务是通过因特网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它集信息流、商流、货币流、物流为一身,贯穿了整个的贸易交易过程,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产物。其内涵可以表述如下: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配送。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必须通过信息流、商流、货币流、物流四个流动过程有机构成。然而,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存在许多瓶颈问题,其中不可回避的瓶颈之一是物流瓶颈,而其中最大的“瓶颈”又是支付系统和配送系统的落后。主要表现是: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的、适时的、适量的转移服务;配送的成本过高、速度过慢等。因而,即使商流、信息流、货币流可以有效地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是这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经济可以改造和优化物流,但是不可能根本解决物流问题[2]。
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势头,会加剧物流瓶颈问题。先进的电子商务和落后的物流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这问题,表面上看是物流服务问题,究其原因,是物流本身发展的滞后,是为物流服务运行的物流平台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相比,即便是发达国家的物流,其发展速度也难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并驾齐驱。在我国,物流更是处于经济领域的落后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物流的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有: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仅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货币流的电子化,忽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管理技术落后;传统储运的体制和手段阻碍现代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滞后;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尚未建立。阻碍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物流一体化管理程度不高,与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很多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物流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运输和存储等层面上;二是物流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装备水平低,物流技术水平的落后,使物流体系不足以支撑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更加剧了物流的瓶颈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没有现代化的物流,商流活动都会退化为一纸空文。突破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必须在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建立一个能快速、准确地获取销售反馈信息和配送货物跟踪信息的物流配送体系,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要求及服务内容不断的提高的需求,从而将商品快速而完整地送达客户手中。
三、解决方案
若想突破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社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如果不解决好物流及其配送中的瓶颈问题,那么电子商务的实施也等于是空中楼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物流企业业务流程
只有根据业务流程设计的企业系统,才能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更好地实现信息集成,更好地适应组织机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思想使人们有意识地审视现有业务流程的运作情况并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活动并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在流程合理化和优化的基础上再设计开发相应的信息系统,从而充分挖掘信息系统的潜力,大大地提高了流程的营运效率。因此,在物流企业内部实施业务流程重组非常必要[3]。
(二)推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延伸服务
采用如运筹学中的管理技术、条形码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延伸服务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可以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决策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与培训、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制作等[4]。
(三)建立基于Web的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
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更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从根本上保证了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另外,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也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5]。因此,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是我国物流业再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切入点。
企业电子商务的崛起,BtoB、BtoC的发展,分销渠道的进一步整合,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使得物流配送越来越成为众多商家关注的焦点。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应该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企业能够向客户提供全面的配送解决方案。而一个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除了具备现代化、自动化的硬体设备及电脑资源外,更应该具有结合两者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要求及配送的效率。另外,在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交易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客户在地理分布上可能是十分分散的,并且要求送货的地点也不集中。
在这样竞争动态的环境中,物流效率直接依赖和受限于物流的网络结构。应该在动态优化网络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下述两点,一是物流与配送网点的网络化。企业根据自身的营销范围和目标,建立全国范围的物流和配送网络,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和配送速度。二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外部网和内部网,外部网(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主要用于配送中心与上游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以及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内部网(Intranet)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传输。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配送活动保持系统性和一致性,使整个的配送网络具有最优的库存分布、最理想的库存水平、最快捷的市场反应、最迅速的输送手段等,从而体现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支持的快速性及全方位性。用网络支撑、优化、改造、提升物流实体,提升物流服务的竞争能力。
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在分析配送中心信息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Web的一般商业型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系统中主要活动为信息流及物流两部分,而信息流的层级分为上层是策略信息、中层是经营管理信息、下层是物流作业信息,在中层经营管理信息又分为进货、存货、销货等三项管理信息。下层物流作业管理分为入库管理,在库(库存)管理、出库管理。物流方面分为物流作业与物流设备系统;物流作业主要为进货、验收、入库、货架管理、拣货、流通加工、包装、分类、出货检查、装货、配送等作业流程,物流设备是则是对各作业设置适当的系统设备。系统的模块是根据作业内容的相关性及作业流程的关联性来划分。依据物流中心的各项作业,将该系统大架构划分为以下六个模块:销售出库管理子系统,采购入库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财务处理子系统,物流配送绩效管理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并提供对已制定的计划进货单、入库单进行查询、统计功能。
1.销售出库管理子系统:该系统接收客户的订单,完成订单处理;从仓库中将采购入库管理系统取得的货品经过分拣、包装、配送、运输送至客户手中并送库存管理子系统;然后将产品送出后将应收账款账单转入财务部门作相应处理;最后将各项内部资料提供给绩效管理子系统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数据。
2.采购入库管理子系统:主要把从供应商订购的产品入库,根据入库产品内容做库存管理;针对客户需求的产品向供货厂商下采购订单;当订购的产品入库后作相应的付款处理,并将账单转入财务部门处理;同时将相应的资料提供给绩效管理子系统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数据。
3.财务处理子系统:财务部门以采购部门所传来的产品入库单查核供应商所送来的应付账款,并据此资料付款与厂商;从销售部门取得出货单,并根据应收账款单并收取账款。财务处理子系统制作各种财务报表提供给绩效管理系统作参考。
4.物流配送绩效管理子系统:从其它三个子系统中获取相关的数据,同时根据外界环境的相关信息,拟定产品的订购计划、产品销售计划、配送效率分析、运输控制等决策信息,帮助企业优化配送流程,提高配送效率。
本系统的数据处理采用基于Web的B/S结构,以增强系统对企业业务发展的适应性,并能够对客户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映,而且系统的升级方便、透明。 基于Web的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和系统的维护成本,方便地实时采集与追踪物流信息,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和监控水平等,并且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做出新的战略决策,从而提高配送效率和仓库保管效率。
四、结束语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商必须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散布在全国各个中转仓库、经销商、零售商以及各种运输环节之中的产品流动状况,并以此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推动了现代物流业迅速兴起,而物流也可以对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协调电子商务的目标、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范围、实现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集成、集成电子商务中的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等等起到推动作用,从而促使电子商务成为下个世纪最具竞争力的商务形式。
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商流和货币流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但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因此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传统的物流运输企业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正是势在必行。所以,在关注电子商务的同时,要以更大的精力建设基础物流平台系统和与电子商务配套的配送服务系统,逐渐改善我国的物流平台,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产业。中国市场刚刚从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们可以跨越发达国家物流发展初级阶段,利用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几乎与世界同步的优势,借鉴国外物流发展的先进技术,进入物流的快速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 翁菊梅.当前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电子商务与物流模式的选择[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3):26-28.
[3] 杨学军,万蓉.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3-5.
关键词:高职物流;实践教学;目标定位;方案设计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具有综合性、实践型、专业性及多层次的特点,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是培养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证。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方案要紧紧围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通过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构造实践教学环境,并将二者进行合理的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贯穿于物流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学体系。
一、以岗位(群)需求为导向,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1、物流管理专业岗位能力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物流运营管理人才与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才。物流运营管理人才是物流的主要管理者,即从事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具体项目策划和实际运作管理,不仅能对物流运作过程的单一环节进行管理,而且能对物流的各环节进行规划、管理、控制和调节;其主要工作岗位有:仓储经理、运输经理、物流经理、物料经理、采购经理等。物流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主要从事对具体的物流作业,如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其对具体的物流作业非常熟悉,实践操作能力强;主要工作岗位有:仓管员、采购员、订单员等。因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覆盖的岗位和岗位群的定位。
根据物流职业岗位群分类,分解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确定了五个岗位所需要的三个一级主要能力(职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行业通用力),并将一级能力细化为九个二级能力(职业道德、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管理能力、物流客户管理能力)。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高职物流职业岗位群与职业能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能胜任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仓储配送中心以及内外贸公司的物流相关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具体包含三个层面:
①加强基本实践能力。通过物流作业模拟,使学生掌握物流基本流程、环节与操作能力,直观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流程和单据流转。通过角色模拟和交流讨论,使学生深刻体会物流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熟悉对物流各个岗位的入职需要和技能。
②提高物流技能水平和物流分析能力。通过采用先进、实用的物流技术及设备,使学生掌握关键物流技术以及提高学生操作物流设备的水平。通过对物流系统流程的分析,加强学生对物流内在信息、职能和流程的掌握,逐步提高学生的物流分析能力。
③发展综合实践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选定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并通过一定的实验进行研究的能力。
二、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实践
教学课程是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应体现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这样的教学规律。因此,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应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实践教学阶段基础实践教学主要安排在专业基础课开始阶段。
通过基础实践将学过的基础课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领域及技术岗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基本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知道专业要求是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基础实践教学阶段,学生主要采用认知实习(如企业参观)、案例教学、演示教学、专家报告、文献收集和整理等方法。
基础实践教学主要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期末。
主要是在完成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物流管理基础等课程教学任务之后进行的一个认识性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物流的仓储、运输等经营管理状况,了解物流的业务流程及物流主要设施设备等。
2、专业实践教学阶段专业实践教学可安排在大二专业主干课学习阶段,是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成本管理等部分专业课程教学进程中进行的专业技能实训。主要任务是单项专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反映各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根据各理论课程教学重点向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分析与决策的实验环境,让学生掌握加工、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和配送等物流环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主要手段有物流实训项目教学、模拟实验、案例分析、物流仿真教学等。
物流实训项目教学要求学生在每次实训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 行多方面的调查,创造性地设计完成项目的多种方案和途径,并做出选择。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规划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模拟实验是指利用校内外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模拟供应、采购、运输、储存、配送等物流业务流程的运作。模拟实验的关键是实验数据的仿真性、实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验的指导和考核。
模拟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物流实务的操作能力。
在专业实践教学阶段,针对专业特点收集精选典型案例,也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案例,学生收集案例的过程本身就是实践活动。学生共同围能绕实践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在选择案例时必须注意案例的实用性和典型性,且物流专业的案例要紧跟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3、综合实践教学阶段一般安排在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学完以后进行,主要任务是综合专业技能训练。由老师对实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指导,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综合型实践教学建立在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各课程中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有深刻的了解,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其从事物流管理的职业适应能力。同时,还可在该阶段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内容,针对一个实际问题设计总体解决方案并实施其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组织能力等。综合实践教学手段主要指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顶岗实习安排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
顶岗实习是指让学生到实习基地直接参加物流实务工作。学生通过深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践,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企业中存在的一些经营管理问题,熟悉和掌握一定的物流业务技能,如供应、采购、运输、储存、配送等物流业务。
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完成学校实践教学的部分任务,提前进入岗位角色接受职业技能训练,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双向选择,从而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也相应降低了实习单位的用人成本。通过实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加深对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物流业务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勤俭负责、刻苦耐劳的精神,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营造团队合作气氛,培养社会责任,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毕业实习期间,要有意识地针对毕业论文选题,善于发现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毕业论文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它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等过程,是学生对专业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同时也是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
撰写论文有利于深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建物流实践教学环境实践
教学环境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教学环境可分为实物环境和模拟环境。
实践教学的实物环境是指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和真实环境基本相似,实践过程直观,职业氛围浓,设备的专用性强,需要较多的活动空间。实践教学的虚拟环境是指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环境,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一系列过程来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该实践的过程便捷灵活,不受场地限制,易于实现设备共享,实训室具有通用性。
1、建设物流实验室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是物流专业建设里面的一个关键项目,建设实验室要与课程设置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观摩、学习、操作的实训平台。其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物流业务流程以及物流相关理论,通过物流作业流程演练提高设备操作水平。国内高职院校物流实验室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物流软件模拟实验室。以软件模拟各项工作流程为主,如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让学生熟悉物流流程的操作及物流管理方法和原则。
通过这些软件系统的模拟操作,能够快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物流的业务流程以及相关的管理方法。这类软件模拟系统可以配合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来设置,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理解。
②物流企业管理模拟沙盘。沙盘课程因其直观性、动手操作性、团队合作性而备受关注也深受学生的喜欢。运用物流企业管理模拟沙盘,让学生进行备货、仓储、订单履行、存货管理、供应/ 需求计划等的决策与实施,并通过讲演、小组研讨、个案研究、角色扮演等多元化教学, 让学生理解及掌握专业知识。
③物流仿真实验室。物流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系统分析工具在现代物流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物流仿真教学软件以模拟各项工作流程为主,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配送等。通过模拟操作,能够快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全面掌握物流的业务流程以及现代化物流管理工具,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物流自动化实验室(硬件实验室)。这种实验室是一种物理实体实验室,以自动化仓储设备、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模拟国内外先进的仓储配送企业的场景、作业、管理等,融合先进、实用的物流技术和设备,便于学生观摩现代物流自动化技术,掌握先进的物流技术及设备操作技能,为专业教学提供一个接近现实的实践环境。由于物流硬件实验室投资较大,所以一般高校只建立物流软件实验室。
2、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是增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