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乡村劳动力资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劳动力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劳动力资源

第1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城乡间不同劳动力人口的生产效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乡村劳动力人口过剩,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效率低,边际生产力低,对生产发展的贡献小。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城镇化建设,在城乡间实施无差异的教育资源投放,可以大幅度增加GDP产出。

【关键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经济增长;劳动力;城乡差别

一、引言

经济学认为,劳动力、生产资料与生产对象构成了推动财富创造与价值增值的生产条件。不同于庸俗西方经济学理论将人视作一般生产要素,经济学特别重视人在财富创造与社会进步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不同历史阶段内,人的数量、质量、与其他生产条件的结合方式构成一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通过生产方式得以联系起来。在经济发展中,注重人的因素分析是有效分析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状态,找出当前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应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城乡间不同劳动力人口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为上述疑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进而凝练可资借鉴推广的政策。

二、模型介绍与应用分析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旨在探讨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对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做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怠F淠P突本形式如下:

Y=KαL1β1L2β2 (1)

这里,α为资本产出弹性;β1,β2分别为投入要素L1和投入要素L2的产出弹性。由这些弹性得到不同要素之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如果α+β1+β2=1,则(1)式为:

Y/K=(L1/K)β1(L2/K)β2 (2)

本文研究中,可将投入要素L1及投入要素L2分别定义为城镇劳动力投入及乡村劳动力投入两类建立基于城乡差别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进一步地讲,如果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所建立的区分城乡劳动力差异的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则不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Ei=(βi×li/y)×100% (i=1,2) (3)

这里,Ei分别表示城乡两类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li分别为不同劳动力逐年增长率;y为GDP逐年增长率。

特别地,两类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Ei=(βi×li/y)×100% (i=1,2) (4)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E=E2-E1 (5)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E=E2-E1 (6)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Ye=E×?Y (7)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累计贡献为:

TYe=E×∑?Y (8)

其中,?Y为GDP逐年增长量。

三、实证分析

将1995~2013年GDP、城镇劳动力、社会总投资和乡村劳动力四项数据代入式(1),对式(1)对数形式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如下:

lny=14.820+0.513lnk+0.383lnl1-1.131lnl2

(1.084) (5.808) (2.241) (-1.079)

r2=0.998 F=2906543 SE=0.033 SSR=0.016 DW=1.514

由(4)式计算得城镇劳动力和乡村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1.95%和14.55%

由(6)式可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2.60%。

由(8)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累计贡献为13219.258亿元。

根据以上函数,做以下综合分析:

在1997~2011年,城乡劳动力对中国经济的整体贡献率为2.60%,折合GDP增值13219.258亿元。

1995~2013年期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5128,这说明中国社会固定资产的边际贡献率仍较高。

城镇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38314;而乡村劳动力产出弹性却为-1.13113。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合计为-0.74802。数据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数量整体呈现过剩态,其边际生产率较低。而社会固定资产和劳动产出弹性为-0.23523的数据表明中国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很低。

另一方面数据也反映中国城乡两类劳动力产出弹性差距过大,特别是乡村劳动力产出弹性为负值,这说明中国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低主要是由于乡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低造成的,是结构性问题失衡造成的。提高乡村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是当前教育政策的着力点。而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城镇劳动力和乡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相差1.5143,说明若政府选择加强城镇化建设,提高乡村人口城镇化速度,可以增加GDP产出。

四、结论

本文研究认为,中国乡村劳动力人数过剩,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效率低,边际生产力低,对生产发展的贡献小。若政府选择强化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在城乡间实施无差异的教育资源投放,将可以大大提升中国劳动力潜在的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效益,增加潜在GDP产出。

【参考文献】

[1] Klaus Prettner. Population aging and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13(2).

[2] Steven Lugauer , Michael Remongd. The age distribution and business cycle volatility: international evidence[J].Economicletters. 2011(3).

[3] 车士义,郭琳.结构转变、制度变迁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11.2.26-29.

[4] 刘穷志,何奇. 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J].经济学(季刊),2012.11(4)119-134.

[5] 尹银,周俊山.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南开经济研究,2012(2).

[6] 张平,陆明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效增长――展望2013年及后5年的中国经济[J].现代经济探讨,2013(01)5-10.

第2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模式 乡村旅游

一、江苏新农村建设现状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是全国各地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尝试,并形成众多建设模式。在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我国创造了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深圳万丰村为代表的万丰模式,以河南为代表的模式,以遵义市镇隆村为代表的镇隆模式,以长沟沿村为代表的铁岭模式,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为代表的兴十四模式等。江苏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但不论选择构建何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江苏新农村建设困境

2006年江苏省2.7万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带动9.1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容置疑,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持续增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江苏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是劳务输出。在未来劳务输出的空间有限:(1)劳动力转移,农村现形成大量留守人员,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2)科技进步,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很难跟上其要求;(3)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劳动力优势明显降低甚至不复存在,尤其乡镇企业;(4)企业发展存在容量及边界的瓶颈。二是支持农民返乡创业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其次,区域发展差距,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缩小差距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已达全面小康的县(市),均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50强,而未达小康的县(市)中,不少地区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社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化格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

二、发展乡村旅游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互动

1.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证明,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互动,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外来游客的驻留期,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乡村旅游区(点)能够向游客提供的农产品、自制工艺品和深度加工农产品等品种已经多达数百个,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从2003年~2006年上半年,仅苏州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接待旅游者2100万人次,培育了以农家乐、渔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乡村旅游区(点)300余处,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2.能够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社会结构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还转移了大量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全省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已突破325万,仅苏州市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5万人。2005年,江苏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5148万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之际,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就业优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引进城市资金,发挥旅游增量资源价值,增加新的就业渠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旧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矛盾、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江苏的新农村建设。

3.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增加收入,幸福指数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样,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江苏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006年度江苏旅游国际旅游接待445.1921万人次,外汇收入278664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19935.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2.15亿元。到2010年,预计旅游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以上。

1.发展乡村旅游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江苏乡村旅游依托河湖港汊、山林原野、岛屿滩涂、果林苗圃、乡居民宅以及独特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等人文民俗资源,已经突破初期单一的“农家餐”、“农家乐”模式,开发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欣赏、自助农庄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多种旅游项目,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江苏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贸易壁垒比较少,同时乡村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同其他(如工业)企业要求相对较低。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其提供条件

收入的增加、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期到一定的作用。2000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1%;2006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15.24%。1999年,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2007年进一步调整,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可能。

3.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可进入性强

2003年~2005年,江苏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4.1万公里,行政村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3%,200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050座,乡镇卫生院改造、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以“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取得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4.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006年江苏乡村劳动力2656.80万人。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518.19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目前还有约560万人需要转移,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75万人,且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需求。在我省农村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后,就可以实现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

综上所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发展旅游,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拓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素琴: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J].济论坛,2007.1:P122~124

第3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乡村旅游具有吸纳劳动力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实现本土转移、满足乡土情结、有利于女性等弱势群体就业等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优势,然而在实际的转移劳动力就业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就业质量不高。由于乡村体育旅游景区离城市较远、社会文化环境较差、工资收人低、职业变动性小、工作劳动时间长、随意性大、就业相关保障低等多种原因,高素质劳动力选择就地就近就业的意愿不明显,大量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从事与乡村体育旅游相关工作的大部分是本土的大龄劳动力,特别是女性劳动力,这就出现了就业挤出效应和畸形就业的现象。因为游客对乡村体育旅游的体验来自于旅游项目的丰富性、特色性,基础设施的完善性以及相关服务的高水平性,因而要求乡村体育旅游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事实是一些乡村体育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本土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思想观念滞后,难以适应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要求,导致就业质量不高。事实也是如此,一些乡村体育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本土居民,由于其不符合旅游公司的能力要求而只能通过招揽游客,销售纪念品、特产,或自主经营小型旅馆、餐馆等方式来进行就业。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居民为了经济利益做出了一些违背市场经济、做人诚信准则的行为,甚至出现坑骗游客的现象,导致游客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也降低了乡村体育旅游的体验效果。

(二)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制约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急于追求经济效益、开发设计不合理、村民素质不高、旅游废弃资源处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一些地区的乡村体育旅游对生态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W开发设计不合理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一些地方政府没有结合地方的乡村体育旅游特色,区域植被、土壤等实际,大规模高标准盲目建设修建体育场地、设施等乡村标志性建筑物,大量修建标准高尔夫球场、滑草场、骑马场、射箭场等永久性、标志'h}的高档运动场所,导致当地大量植被、自然环境和土壤破坏。(2)环保意识不强和管理不善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这主要体现为部分游客在参与乡村体育旅游的过程中,随意乱丢废弃物,没有放置在规定的废弃物装置,导致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3)交通工具高碳化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大部分游客采用私家车出行旅游进而排放大量尾气污染是造成乡村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一些乡村体育旅游景区为减少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巴士来运送游客往返不同景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

第4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一、新型乡村工业的概念和特征

新型乡村工业是市场经济大潮催生的、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体、立足于乡村区域发展的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新型乡村工业的经济体是工业,主要有加工工业、采掘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商贸服务业等,表现为乡村居民职业构成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占有一定的比例,乡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相对较高;座落区域在农村,具有本土化特点,在乡村地区兴办,就地吸收、转化农业劳动力,或成为完全脱离土地的“永久”工人,或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工人;所谓新型,是指它既不是传统的落后的工业,也不是过去的乡镇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民营经济,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新型乡村工业的内涵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区位便捷,大都沿国道、省道发展,交通便利;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大多数是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企业老板,还有本地在外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三是产品结构与农村资源密切关联,一类是资源加工型,一类是劳动密集型,立足于农村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四是员工以农民为主,技术和管理岗位相当一部分是从外地打工返乡就业的,普通岗位是当地农民;五是资金来源多渠道,一部分是沿海地区企业老板的支持,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积蓄和亲友资金拆借。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型乡村工业不论在经营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在企业产品、员工素质等方面,已经和现代的产业接轨,和现代的市场接轨,这一切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以传统农区为特征的宿州来说,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以扩张城市大工业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存在的弊端已经在沿海发达地区显现,造成城乡两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城乡差别不断拉大,急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而发展乡村工业,切合宏观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可以通过一手抓城市大工业,解决总量和实力问题,一手抓乡村工业,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避免单一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移步伐加快,急需把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地转移,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生产力要素严重缺失,急需承接转移、注入活力。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可以通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生产力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农民增收情况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收入徘徊不前,外出打工收入增长空间已不大,农民收入停滞在一个极限上,目前急需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打破农民增收瓶颈的需要,通过以土地入股、到企业就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农民,改善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

(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展乡村工业,能够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半劳动力如老人、妇女等得到开发和利用,他们就近就业,既能料理农活,又能照顾家庭老小,对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有帮助,也减少了外出务工长期在外地和家之间的奔波辛劳,缓解了节日期间大量农民工返乡给交通带来的压力。以埇桥区支河乡为例,全乡70多名返乡农民工创办80多家企业,解决了5000多名农民特别是许多老人、妇女的就业,在企业兼业的农民年工资性收入达到6000万元。

因此,从现实看,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产业转移、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从长远看,发展乡村工业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

三、我市大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可行性

我市发展新型乡村工业不仅重要,而且切实可行。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难得的外部机遇。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呈现加速趋势。这几年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高峰时期,我们面临承接转移的重大机遇。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良好的自身条件。宿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具备承接转移的基础条件;通过多年的劳务输出,我们拥有上百万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他们有强烈的创业冲动,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乡村工业的主体;尤其要看到,我市乡村工业具有“门槛低、收费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承接转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有400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各类经济实体近3000个,吸纳剩余劳动力达5万人,年创产值超过15亿元。返乡者利用在沿海地区学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掌握的销售渠道,创办了大量的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和服装、鞋帽来料加工等,占返乡创业的41%。

因此,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面对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浪潮,做好主动承接、积极承接的准备,只有早承接、快承接,才能多承接、接得上、接得好。

四、努力打造乡村工业载体——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

传统乡镇企业村村冒烟、户户点火,后果使人现在仍心有余悸。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传统乡镇企业的做法,显然不行,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必须创新思路,实行区域集中;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分散经营,很难形成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实行产业集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如果不给以特殊的扶持政策,很难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发展活力,必须进行政策上的突破和试验。因此,最有效的途径、最现实的办法是,建设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打造乡村工业的载体和品牌。

我市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建设的基本路径应该是:降低门槛,减少成本;招商推介,承接转移;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即:选择在交通便捷的乡镇村,通过土地置换、空心村整理等方式腾出工业用地,用于建设乡村工业集聚区;采取土地租赁、入股分红或转性招拍挂等形式使用土地,降低工业用地门槛;由政府操作,通过财政支持、市场化运作,先期搞好试验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区位优越、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等为优势,打造试验区品牌,通过在沿海发达地区召开招商推介会,吸引转移产业到试验区落户,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

第5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一、河北乡村城市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形成规模。虽然河北乡村城市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水平低。截止2003年底,河北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3.51%,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7.02个百分点,更低于沿海发达省份,而且缺少具有重大拉动力和辐射力的特大城市。中等城市数量较少,小城市的发展水平也不高。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全国有13座,而河北省有一座。超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河北只有三个,分别是石家庄、唐山、邯郸。河北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比重较大,但经济效益水平偏低。

2、存在类似“超前城市化”现象。目前,河北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却存在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交通住房紧张、失业率高等类似于“超前城市化”现象。例如,据测算,全省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15万人以上,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变更,城市用工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岗位需要的人数在减少,应聘人数却在增加,造成从业人员的工资下降。原企业职工由于知识结构老化而下岗,新增劳动力由于缺少经验而被拒之门外,导致失业率上升。

3、存在表面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1)虚夸城市化水平。由于乡改为镇、县改为市、县级市改为地级市,使得许多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的地理位置、职业等均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突然之间就变成了城镇居民,有了城市户口,无形中夸大了城市化水平,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业绩”,不惜在城市化水平的统计上做手脚,使得城市化数据大大超过实际进程,虚夸城市化水平的现象严重存在。(2)中小城市的人口聚集规模还相对较小,城市化的加速期特征还没有出现。(3)城市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人数比例较小,转移到城市后很难胜任工业部门中要求技术创新的工作,大多数只能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但河北服务业的相对比较不发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率较低,表现为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弱。

4、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1)河北的地形特征引起了城市分布的不均。河北既有坝上高原、太行山、燕山山地,又有山前平原和沿海低平原等,这样的地形特征无疑会使城市分布不均,城市化发展不平衡。(2)河北省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规模不协调。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数量多。镇域人口规模偏小,难以经济合理地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

2、小城镇建设分散。中心镇的中心地位不突出,对其他镇的带动辐射功能不强,对乡村的服务功能也不显著。

(三)乡村城市转型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工业“三废”,即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会使水环境受到极大的污染。废气的排放会使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影响。废气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烧砖和锅炉产业的废气和汽车尾气。工业废渣和生活固体垃圾的任意堆放会使居民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2、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首先,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乡镇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低,造成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使本来就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其次,乡镇企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再加上某些地区的领导缺乏保护耕地的意识,盲目扩大城镇规模,随意扩张工业用地,无计划地进行开发区建设,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相当普遍,进一步加深了固有的人多地少的矛盾。

(四)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外向度较低

1、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能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服务体系还严重滞后,有效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健全,企业或个人的投资风险还很大,造成各类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由于资金短缺,而且使用分散,导致河北的科技创新成果相对较少。

2、经济外向度较低。2003年中国大陆的对外开放度为42.35%,而河北的对外开放度仅为11.8%,大大低于东部沿海省份,在全国排名中居于中下水平。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对外贸易也不发达。

二、河北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为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协调发展,解决上述乡村城市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小城镇应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首先,应该根据区域的经济社会状况、发展潜力和人口规模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既要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又要控制小城镇建设的数量,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其次,应该遵循择优发展的战略。优先发展那些经济增长潜力大、地理位置优越的重点小城镇,使其成为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内聚力和向广大农村辐射能力的中心城镇,切不可把全省的小城镇都平行推进、齐头并进,力争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次,应该做到小城镇分区清楚。乡镇企业的建设应相对集中,居民生活区应合理规划,商业区应该实行统一管理,避免乱设摊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科学有序。

(二)大力发展农业。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潜力极大。首先,应该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努力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以及产供销、农工贸、内外贸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推行专业化生产。同时,应该大力培植以农产品深加工为基础的食品工业,培育出独具河北特色的产品,将河北省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其次,应该尽可能多地引进外资。对农业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在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外资,以便解决发展过程中因资金不足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再次,应该借鉴其他省份或国外的经验,参考其先进的农业管理模式,引进先进技术,以便加快河北农业的发展。最后,应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便利条件。

(三)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1、与京津的联合与协作。抓住京津地区已处于扩散期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其辐射功能,加强与京津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经济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例如,首钢的搬迁无疑会加快唐山的工业化进程,乡村城市转型的过程也将加速。2、省内区域的联合与协作。河北地域广阔,总面积为18.77万平方公里,各地市之间差异明显,应该加强省内区域的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加快乡村城市转型。例如,承德、秦皇岛应侧重发展旅游业;沧州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唐山应侧重钢铁制造业等。

(四)进一步推进乡村工业化。乡村工业化是乡村城市化的最主要的动力。河北应鼓励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扩大人口聚集规模,加速乡村城市转型。

(五)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其次,应该使市场经济体制尽可能开放,以便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平等地利用资源,各种资源能够自由流动,发挥其最大效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性和开放性是乡村城市成功转型的必要条件。

第6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劳动力分布

由《陕西统计年鉴2013》年刊中的数据资料显示出,陕西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以下从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为例,具体以经济发展与城镇乡村人口与劳动力分布分析展开论述。

一、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多方面变化,具体表现:

1、人口因素。在随着人均生产总值GDP由2000年的4968元增加到2012年的24171元(增大了2.37倍)。乡村人口数从2648万减少到1876万,减少了29.2%,与此同时城镇人口却从1176万人增加到1877万,增加了59.6%,总人口只增加了约3%,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劳动力缓慢而大规模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中的现实。

2、就单独两个期间内部的变化来看,2000年-2005年即前期GDP与陕西省总人口数的相关系数由上面公式可得F1)=0.96。陕西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可分析出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潜力。利用刘易斯模型进行解读如图1所示。

二、城镇与乡村人口与劳动力分布

如图1所示,在刘易斯二元社会结构模型,该图反映城市部门增长对劳动力吸纳的两种情形。由图可知,W代表工业部门的现行实际工资水平,D1,D2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曲线(即劳动需求曲线),由图可知劳动力需求曲线为无差异曲线,说明在资本K固定的情况下,随着劳动力数量投入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品下降。D(K)是在资本投入量为K时的劳动需求曲线,以此类推,D1(K1)

由左图可得,最初市场对于劳动力需求为D1,工业部门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即劳动力需求量上涨为D2),就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吸收到工业部门(相应的市场上劳动力供给由L1上升为L2),这样虽未改变整体劳动力供给数量,但增加了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由上面统计数据可得农村人口减少29.2%,而城市人口增加59.6%,而总人口只增加3%。因此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业部门吸纳完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前,工资水平不变(维持W不变)一旦吸纳完剩余的劳动力,农村由于劳动力减少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较之前有所增加。农民收入的增加必然要求工业部门工资刚性上涨。这时,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就不再是无限的,而与资本、技术等成为稀缺资源,如右图中劳动力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增加,说明工资水平随着劳动供给的增加而上升,从而以资本或是技术更难以替代劳动力,同时表明市场在工资为W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若对于劳动力需求增加,市场也无法全部满足劳动力需求,因此劳动力供给始终维持在L水平。

刘易斯模型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强调了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结构差异。但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到资本家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采用,即广泛地采用了代替人力的技术,所以虽然资本投入增加,但是并没有同比重地吸纳劳动力。因此纵观前期与后期,劳动力的工资整体只增加2.37倍,说明企业管理者较为偏好以资本替代劳动,而非支付更多的劳动报酬以雇佣一定数量甚至更多数量的劳动力,这可以从陕西人口以及劳恿α鞫的实际情况看出。

第7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生产部门中一个基础性的重要部门,农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农业部门的综合质效。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粮食保障国家安全,农业人力资源保障农业安全,但是农业人力资源的客观现状不容乐观。现以我国中部地区麻城市为例就相关情况作陈述。麻城市是一个中等县级市,在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麻城市农业人力资源情况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运行发生着变化,从1949年到现在60多年来,农业人力资源变化主要表现为:原来是老、中、轻三结合各占三分之一的结构组成,现在是以老年劳动力为主体的农业人力资源构成模式。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数量和构成发生的深刻变化如下。

1、农业劳动力在乡村总劳动力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1949年至今,农业劳动力在乡村总劳动力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90年左右开始大幅度下降。从表1中可以看出,1949年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实有总劳动力的99%,1990年为77%,之后下降得更快,2010年只占到43%,平均下降速度为1.36%。对此现状,从一方面看是:改革开放后,农业劳动力的潜能得到了全面释放,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成就达到了历史的一个高峰。1980年以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行业转移,对推动全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另一个方面看是:尽管从理论上分析,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必然趋势。以美国为例,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2.1%,一个劳动力耕种1.5万亩耕地。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完全不同,30多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多轮次转移,农业劳动力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体,造成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小,这个现状是大量青壮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行业转移的必然

2、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呈递减趋势

从麻城市的情况来看,农业劳动力不仅在乡村劳动力总数中的比重下降,而且绝对数也呈递减趋势。从表2可以看出,近5年来麻城市农业劳动力呈递减趋势,5年平均递减速度为4%。3、农业劳动力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水平化

(1)从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角度陈述。从表3可以看出,麻城市常年在家农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56岁以上,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57岁,最大的84岁,56岁以上的劳动力占到69%,占了大半,“农业江山谁保卫,‘99部队’(因九九重阳节亦为老人节,所以“99部队”喻指农村老年人这个群体)主力军”已成为客观事实。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自然而然地成了“老年人的农业”,农村只留下老、弱、病、残、妇,大田大地无人种,老人妇女守家门。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新增农业基础设施,原有农业基础设施也不能得到维修。原来大集体留下的“红旗渠”没有了,当家塘没有了,打谷场没有了,老人妇女种自由田,种多少算多少,田地撂荒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老人农业”的现状,农业完全是粗放经营,地力普遍下降,农业收益普遍下降。

(2)从农业劳动力文化结构角度陈述。从表4可以看出,56岁以上老年劳动力文盲占51%;农业劳动力总数中,小学及文盲文化程度劳动力占68%,占了大半;由于老年劳动力比重太大,5个层次的文化程度构成呈现倒金字塔结构。

二、农业面临人力资源危机的客观事实

上文以中部地区麻城市为例陈述了农业人力资源的客观现状,现在依然以中部地区麻城市为例,从农业人力资源来源入手来分析农业面临人力资源危机的客观事实。现在我们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不仅是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数量问题。麻城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摆在面前,那就是现在的高中、中专、大学毕业生都在城市就业或者在乡(镇)村非农业行业就业,没有考上高中(中专)的初中毕业生,除了极少数因家庭特殊情况回家务农外,绝大部分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都去城市或乡(镇)村非农业行业就业,他们的观念是:饿死不种田地,打死不当农民。传统的靠高中及以下毕业生回乡务农作为主要的新增农业劳动力来源的模式已经成为历史,从表5和表6可以清楚看到两个特点。第一,从表5可以看出,自1980年到1999年的20年间农业人力资源新增人数从高峰到放缓,到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基本没有增长,初中及以上毕业生作为新增农业人力资源来源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占主要比例,1980年占95%,而2000年仅占29%。第二,从表6可以看出,近5年来新增农业人力资源数量没有多大增长,每年新增总量也不大,平均每年新增11294人。同时表6数据也显示,平均每年减少21122人,增减相抵后,农业劳动力总人数呈下降态势。新增农业人力资源主要是外出务工返乡的人员,从2007年到2012年的5年间,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占新增来源的平均比例为86%,而初中及以上毕业生占新增来源的平均比例为14%,近3年初中及以上毕业生回乡务农人员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仅为0.38%。从绝对数值上来说,全市715个村,初中及以上毕业生每年每村平均只有1个到农村就业务农,这些毕业生大多是因家庭特殊情况回乡的,一旦特殊情况缓解,他们就会回到城市就业。这就是说初中及以上毕业生这一主要的人力资源来源频临枯竭。从农业人力资源来源这一核心问题入手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麻城市农业人力资源增量来源除了极少数来自初中及以上毕业生回乡就业外,主要靠在外老龄务工农民逐年流动返乡补充农业劳动力。但是,1980年以前出生的老一代农民的总量是有限的,老年农民逐年逝去,新增农业劳动力没有来源,每年农业劳动力总量只减不增,从这种意义上讲,1980年以前出生的农民自然成了“末代农民”。而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一部分人或者更多的人将在城市定居,一部分人到年老体弱的时候返乡补充农业劳动力,他们回农村后不仅年老体弱,更重要的是对农业生产缺乏经验,他们回乡是以养老为目的而不是以农业生产为目的。按照以上客观存在的农业人力资源来源情况预测,根据不完全推算,2020年以后“末代农民”将大幅度减少,2030年左右是“末代农民”的“断层年”,这个时候不再是农业劳动力青黄不接的问题,而是完全断层没有了。也就是说到2030年左右就是“末代农民”的消亡年,这不是危言耸听的估计,而是我们即将面临的严峻事实。以上是通过麻城市农业人力资源客观情况引申出我国存在农业人力资源危机这一结论,这必须引起国人和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

三、解决人力资源危机的方法和途径

为什么青年人毕业后直接到城市就业,为什么农民大量涌向城市务工,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城与乡的差别、工与农的差别,一个农民工三至五个月的工资就可以购买农村一个家庭一年生活需要的粮食和油料,这个差别就明显而巨大。而“老人农业”的劳动力质量和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造成农业越来越落后,城乡剪刀差越来越大,年青人根本不想回乡务农,更不想毕业就回乡种田,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农业人力资源面临枯竭的寒冬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对策,现在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浅谈解决农业人力资源危机的方法和途径。

1、进行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吸引力

(1)国家要在政策上对农业体制进行更新完善。在坚持土地承包责任制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定义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大胆创新,推行土地经营权与土地经营过程分离,完善农业土地流转市场,大力实行土地经营权合作、合资、入股、租赁、转让,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农业化生产、工业化规范、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农业发展新机制,使农业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组合。经营主体要打破单个农户经营模式,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合作、合资、入股、租赁、出让等方式推动土地大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向愿意投资的私营企业集中,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向其他参与土地经营的集体、国有经济实体集中,条件成熟的还可以让有投资意愿的外资参与,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让这些投资主体当老板、当股东。在此基础上,依托广大农户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道路,通过农业产业化,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个时候的农业是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结成利益共同体的综合性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的强度和竞争力,提高农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农业产业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重大策略,是走城乡一体化道路的重要途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要突破三个界限:一是突破所有制界限,实现农民个人、私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国有实体、集体实体、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融合;二是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本地与外地甚至外国的合作;三是突破行业隶属界限,实现农、工、贸,技、科、教等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结合。通过三个突破,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使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互动和重新配置,实现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实现农业的一体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国家进行宏观控制,强化农业规划。国家宏观上进行第一、二、三产业调整布局,产业布局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这里只强调重点,对第一产业重点布局是:平原种田,依山建镇。现代化农业只有走科技化道路才有出路,要走科技化道路必须有成规模的平面耕地作基础,美国为什么一个人能耕作1.5万亩耕地,是因为他们有一望无际的平整土地。而我国一些地方在平整的耕地上(有的还是一类耕地)大张旗鼓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肥沃的良田上楼房林立,因此国家要进行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规划控制,实行平原种田种地、依山依丘陵建镇,在平原上已经建了镇(包括村)的要分步落实,实施移镇还田、移村还田。同时,国家要制订以工补农及转移支付政策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土地平整列入重点项目,通过大规模土地平整来满足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需要。

2、改革农村教育培训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后继无人的问题

国家不可无农业基础,农业不可后继无人。要从“老人农业”的困境中走出来,必须花大力气改革农村教育培训制度,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也可称为农业员工或农业工作者)做接班人,以此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改革农村教育培训制度,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开办一体化教育的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主流的农业员工。学校从产品及技术研发到各项实际操作技能到与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合作,形成一整套一序列的科研、教育和即投即用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劳动生产实际经验,毕业后能现毕业现使用。要建设这样的学校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和师资力量,需要国家和社会把它当作一项关系农业前途命运的公益性事业来看待。针对学生不愿就读农业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不愿当农业员工的问题,这里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探讨。一是提高农业、农民的地位,政策支持、舆论宣传,形成全社会关注农村、关怀农业、关爱农民的氛围,形成支持农业、尊重农民的好环境;二是对毕业后务农的年青人进行绩效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相关人员进行重奖;三是建立一系列保障制度,达到城市“五险一金”一样的效果,让所有的农民感受到农民不差于工人,农业不差于工业,农村不差于城市。

(2)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先进技能培训制度。以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和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为依托,开展灵活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先进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把培训课堂设在村庄农家,设在田边地角,设在农场和林场,设在牧场和渔场。这种实用技术培训,要做到短期充电式培训与农民终生学习相结合,现场传授的实战性培训与农民互帮互学相结合,通过切实有效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大老粗”向知识农民转化,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化。

3、建立长期的补养制度,解决“三农”的后顾之忧

根据中国国情和农业的客观实际,要建立长期的工业补养农业、城市补养农村的补养制度,这种补养制度是公益性、无偿性、无私性的,这种制度一直要坚持到中国农业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农业水平为止。这种补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培训制度,国家要对新一代农业员工和农业人才的培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开发源源不断的农业人力资源;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的投资制度,解决以水利为重点的水利、交通、电力、通迅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科技投入制度,实行农业科技化、机械化、产业化,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奠定基础;四是农村各项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读书难、就业难、行路难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与城市一样的各种保险福利制度,同享社会福祉。

四、结语

第8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新农村建设;富民强桂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1-0081-03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及必然性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含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农村中从事种植业即从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的劳动力,由于其数量大、人均耕地不足,难以使所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而产生多余部分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流向二、三产业的过程。当今世界经济强国在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经历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剩余劳动力。

1.2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能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增多,使乡村人口比重逐年递减,这是农村劳动力不断弃农从工的缘由所在。1997年之前,广西乡村人口总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而1998年之后开始转变为下降态势,2008年全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 978万人,2009年下降到2 952万人,2010年又减少到2 761万人。

1.3 城镇收入吸引农村劳动力自动转移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民的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而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职工工资收入大大高于农业部门。根据人口学理论中“人口流动高位移规律”,即劳动力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由生产条件差的地方向生产条件好的地方转移,由劳动收益低的区位向劳动收益高的区位转移,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移,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2 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2.1 年龄结构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始,广西第一批农村劳动者来到城市,这批人目前的年龄大部分在40岁左右,也有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踏入五、六十岁年龄阶段。广西第一代农民工,已慢慢退出了务工奔波的生活,逐步返回农村,而他们的子女开始了进城务工的生活。

30岁至45岁左右的中青年则是农村输出劳动力的中坚力量,有几个特点:一是在城市工作生活时间长,比较适应城市的生活;二是工作经验丰富,能适合各种条件的工作;三是他们在城市结婚生子,下一代人在城市出生、成长,大多数年龄在0至15岁。

在20岁左右新的农村劳动力中,大多向往城市生活,大部分走上进城务工的路子。他们涉世不深,工作经验也不丰富,不懂农业生产的技能,对进城务工非常热忱,其中一部分拥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而绝大部分却是初中、高中文化水平,甚至连初中都没毕业的新生代。

2.2 行业分布

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与90年代相比,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到异地务农的比重有所上升。据统计,2001年转移到工业的比例为36.5%,上升0.9个百分点;转移到建筑业的比例为13.3%,下降4.7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上升1.2个百分点;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比例为5.5%,上升了2.5个百分点。

2.3 流动方向

从流出地区看,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流入收入较丰厚、就业空间广阔的沿海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流动方式上看,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

3 广西农业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仍亟待提高。虽然广西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同时,由于文化素质的低下,导致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不愿意或无法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动流动。

3.2 农村劳动力缺乏科学就业

广西劳动力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发育尚不成熟,农民务工有很大的盲目性。农民找工不知如何寻找和把握信息,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欲出无门,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缺乏就业信息,劳动力转移仍处于“盲流”状态。

3.3 农村劳动力缺乏职业技术

广西很多外出务工农民没有学过一门技术,许多城市对使用民工至今还有各种限制,导致农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不能和城市人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用工待遇。由于缺乏一技之长,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劳动医疗保障差、安全系数小、社会地位低。

3.4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整体分割,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农村居民各个群体的标准不一,差别较大,教育、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制度尚未给进城农民以平等待遇,现在仍给农民进城落户设置了较高门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以后,缺乏保障,一旦失业,基本生活难以维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4 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广西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更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顺应农民的意愿,做好穿针引线,铺路架桥,帮助农民在转移中减少盲目性,为劳动力转移铺就一条宽敞明亮的大道。

4.2 政府科学引导,组织有序的劳务输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引导、科学组织,这是当前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最有效的途径,不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可以说输出一个劳动力就等于脱贫一个农户。各级政府应从机构组织、教育培训、劳务信息、权益保障等方面规范劳务输出行为,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4.3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农民受益水平,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要积极探索农村和城镇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无缝对接。今后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应在征地环节一次性建立基本保障,融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4.4 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就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广西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具备就业所需基本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同时,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的宣传力度,使他们感知技术专长能增加自己的收入。

4.5 城市化应注意考虑农村群体的利益

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建设商用住宅,也不是破坏环境大力建设工厂。笔者认为,城市化应当是崇尚新意识、新文明,优化民生环境。如果为了表面的城市化,大量征地,刻意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抽走,逼迫他们做城市人,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迫农村劳动力离开耕地,不合乎“剩余”劳动力就业规律,不仅造成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不和谐,也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应当以优化民生环境来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多出的劳动力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转移、科学转移。

4.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开发新兴特色产业,做好荒山、荒坡、荒水文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领域。

4.7 城市建立农民工救助机构

救助是解决农民工中有特殊困难的人的有效途径。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确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中一个就是直接面向贫穷或低收入阶层的各种社会救助制度,包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乡村扶贫政策、灾害救济、城乡福利院以及其他社会救助措施(如医疗救助、教育费减免、房租减免等),这一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解除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难以脱困的生活危机。而农民工就是这样的群体。特别是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社会救助制度可以起到缓解农民工的处境的作用,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正面的意义。

建议成立广西农民工救助机构:一是对失业或生活无着落的农民工提供临时食、住宿的帮助,或发放临时生活补贴;二是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心理咨询,对这个群体进行疏导。同时在农民工当中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救助制度广为人知,以及如何获得必要的救助。

4.8 加大广西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快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文化的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从农村改革的实践经验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而加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广西各地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一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强政策调控,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三要加大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逐步理顺和创新体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文化的需求和发展。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展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 结束语

作为农业人口大省(区),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农村人才劳动力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带动了农村居民劳务收入的增加,使得工资性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10年比1990年增加1 647元,(下转第96页)

(上接第83页)

20年间增长27.5倍,2010年的比重占37.6%,比1990年大幅提高28.2个百分点,外出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转移对于构建广西和谐社会,促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宽了农民致富道路,为广西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章远新. 广西县域经济报告2007[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11:7~15

[2] 于亚文. 新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J]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04): 44~47

[3] 陈燕儿. 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 经济研究导刊,2008,(10):90~92

[4] 胡尊亮.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J] . 现代商业,2008,(23):176~177

[5] 邬雪芬.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 [J]. 农场经济管理,2008,(2):21~23

[6] 邵少秀. 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J] . 商场现代化,2007,(34):271

[7] 陆晗. 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 [J]. 安徽农业科学,2007,(29):9423~9424

[8] 周忠. 人口流动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 [J]. 理论月刊,2007,(1):170~172

[9] 赵娟.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途径 [J] . 安徽农业科学,2006,(2):376~377

[10]章远新. 广西县域科学发展报告2010[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11:20~23

第9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保定西部山区; 农村劳动力; 贫困县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78-02

作者简介:郝鹏飞(1977-),男,满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刘冬蕾(1977-),女,汉族,河北顺平人,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赵卫红(1979-),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RS-2012-1041;JRS-2012-7009)。

一、保定西部山区基本经济情况

1乡村从业人员待转移的人数多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保定西部山区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员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低于50%,涞源占36%,阜平占31%,顺平占39%。说明一方面乡村存在着大量的劳动人口需要到农业以外的产业就业。另一方面,耕地资源影响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如顺平之所以高于其他县区,因为顺平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40%,山区占60%,而涞源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11%。

2西部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平原相比差距很大

保定市西部山区经济发展与其他县市有很大的差距,首先从地区生产总值上看,西部县市与其他平原地区相比处于落后地位,阜平县排在最后,其他西部山区顺平、涞水、涞源等排名基本靠后(如图1所示)。例如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阜平县是233881万元,而平原区域的定州市却达到1805884万元,两个县之间相差1572003万元。从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看,平原区的高阳占到66%,而阜平只占24%,涞水、易县、唐县排名靠后,而徐水、定州排名均靠前。

二、保定西部山区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外出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

由于紧邻北京市和保定市,因此保定西部山区外出务工人员打工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保定市和天津市。对部分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中,小学文化水平占10%,初中文化水平占49%,中专文化水平占13%,大专和本科文化水平分别占5%和25%,职高文化水平的为0%。初中和小学文化的外出务工人员占到总体的60%。由于城镇中也有大量需要就业的人口,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面临不利的竞争环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007年为830万人,2008年为860万人,同比增长67%。其中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在高中及以下。从学历角度来看,说明在城镇如果受教育水平低就不容易就业,而农村劳动力凭借已有的教育水平很难在城市找到合适工作。因此,对于低学历的农村劳动力来讲,只有一技之长才可能找到工作。据统计,河北省只有257%的农民工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劳动技能证书。因此,农村劳动力学历水平低,就业的竞争力较弱。

2行业选择集中,岗位层次较低

通过对部分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到城市打工者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如图2所示),占475%,其次是服务业占22%,加工制造业占203%。而且职位主要是普通操作工,占调查对象的741%,能够成为基层管理者的只占86%,技术人员只占172%。因此对于西部山区农民工来讲,岗位选择较单一,工作职位技术含量低,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三、保定西部山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建议

1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近年来,河北省政府对于农民工培训探讨了多种模式,启动了“阳光工程”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经费紧张和规模庞大的矛盾。预计到2015年,河北省将转移农村劳动力1842万人,而人均培训补贴标准仅100元左右,所以当前只有1/3左右的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在调查中发现,不继续进行学业教育的原因,只有23%的人承认是自己兴趣和能力的问题,其他的诸如家里鼓励打工和支付学费困难等原因占多数。由此看来西部山区的农民工大多具有学习和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政府针对其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支持和帮助。如普及互联网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搜索就业信息,拓展就业渠道;培训简易机械操作技能可以拓展他们找工作的行业,使其不局限于单一的建筑行业。

2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实现劳动力当地就业

保定西部山区具有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比如顺平肠衣产业、阜平大枣产业、涞水旅游产业等,可利用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优势,围绕核心产业进行拓展,为当地就业创造更多机会。比如阜平福子峪村300亩生态大枣示范园,发挥了吸纳劳动力的示范作用。顺平汇源果汁厂不但雇佣了当地工人,同时也大量收购桃和苹果,促进了当地的林果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同时发挥乡、村先富裕村民的带动作用,互相帮扶,发展特色农业,比如阜平县菜池村村民搞奶牛养殖,炭灰铺村发展核桃、板栗种植。通过互相帮扶,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共同发展。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一方面可以发挥本地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减少外出打工人数,缓解劳动力转移压力。

3整合职业院校资源,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育力度

河北省职业院校资源丰富,其中中等职业学校达801所,教师达22064人。高等院校中职业院校占32%。有关方面应整合上述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育力度。一方面要建立基地,以点带面。根据高校专业设置和西部区县的产业特征及农民培训需求,在有关高校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建设一批实用职业技术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可成立“农民培训学院”,选拔一批熟悉农村工作和培训教育工作的教师为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服务,以培养一批适用型、应用型农民工。另一方面要优化组合,实行“一对一”帮扶。可试行学校与县(市)、院与乡(镇)、系与村(组)结对帮扶模式,因地制宜对广大农民进行现代农业技术、机械、电子、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等知识培训。加大高校与农村对接、大学生与农村劳动力的帮扶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西部区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农民工进城打工或在家乡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