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会计人才,尤其是物流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要求物流工作人员在掌握物流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会计专业知识。本文主要探讨了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一、“以岗定课”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一)物流会计业务核算岗位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会计业务核算岗位课程的构建内容主要有“会计学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本岗位实务”“成本会计”等[1],以提升会计业务核算工作者的能力。第一,物流会计设计能力。即物流会计科目开设以及物流会计账簿建立能力。第二,物流会计日常业务处理能力。即物流会计报表编制能力,物流会计原始凭证填制、审核能力,物流会计账簿登记能力,物流会计月末对账结账能力,等等[2]。第三,物流会计纳税核算能力、物流会计申报能力。即网上报税能力、税收筹划能力、发票认购和管理能力等。第四,物流会计成本核算能力。即总成本核算能力、成本归集与分配能力、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能力。第五,物流企业财产清查能力。即清查方法运用能力、清查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清查结果分析与处理能力等。(二)物流财务管理岗位与物流会计监督岗位在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将课程设置扩展到经济学、营销学、管理学等方面。具体来说,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可以增设的会计专业课程有“经济法”“财务管理”“审计学”“管理会计”“市场营销”[3]。因为高职会计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较多,因此,在实施“以岗定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课程体系的规范性与全面性。
二、“以证定课”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在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进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适当融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内容。在最初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主要课程中,要增加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能与道德素养,构建“岗、证、课融通”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实现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和专业教学大纲的有效衔接,实现会计职业资格证考取和专业课程考核的有效结合,实现会计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紧密融合[4]。
三、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一)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要求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必须做好两点:第一,根据适度和够用的原则,整合专业课程,在加强企业管理、营销等相关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可增加“经营管理实务”“物流会计财政税收”等课程。第二,开设特色课程,增设“出纳实务”“税收及筹划”等以岗位需求为基础的特色课程,由此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二)以提升学生基本素养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作为一名高素质的物流企业会计工作者,除了必须有突出的会计人才的算账、用账和查账等专业技能,其本身的道德品质、性格、沟通能力等也非常重要。因此,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求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将“经济应用文写作”“沟通技巧”“商务礼仪”以及“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纳入教学课程。(三)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可以以“三层双轨三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构建课程内容,由此融入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具体而言,即将课程分成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以及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个模块,每一模块都必须包含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两方面的内容。
四、结语
要想为物流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在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加强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实现物流企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作者:郁春兰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帆,胡霞,崔笑,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过程考核方案浅析[J].高教学刊,2016(22):240-241,244.
[2]张瑞凤.物流企业运作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14(1):235-237.
一、以“产品设计周期论”构建核心课程平台
在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现代社会,产品设计专业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如服务设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等,已经成为产品设计专业新的研究内容。但从狭义的产品设计概念上讲,批量化生产的工业产品依然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主要研究对象。一个新产品的开发要经过产品规划、设计构思、设计表现、结构设计、手板模型、营销推广等几个阶段,作为应用型的产品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应在新产品设计开发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课程与之匹配。当然对于不同产品而言,设计周期模块也会不同,例如信息艺术设计,它的产品输出应该是一套信息手册或者一套信息系统,但设计的前期也需要产品的规划和构思以及设计的表达。在产品规划阶段,需要对产品的用户进行研究和定位,对产品整体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等,这就需要在课程中设置例如用户研究与产品定义、设计管理等课程。而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就业,相应的设计阶段在这个体系中也对应了相应的职位,如产品企划师、产品经理等职位;在设计创意阶段,需要进行概念设计、草图构思、CMF分析等,这需要对应产品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与工艺等课程,同时对应了ID设计师、产品建模师等职位;在营销推广阶段,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推广、开拓市场、进行产品识别设计,需要设置包装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课程,对应了包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等职位。
二、专业软件技能的培养体系
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学生具备良好的设计表现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良好的表现力,其他专业课程的开展都无法进行。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非常普及,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掌握计算机设计软件更是从事本行业必不可少的技能。因此在产品设计专业的培养体系中,计算机软件技能的培养要放在专业学科平台部分展开。软件技能包括平面软件技能、三维软件技能、工程软件技能,以及进行产品动态表现的二维、三维动画软件表现技能。软件技能培养已经形成一个子体系,即从产品二维表现到三维表现,从概念造型设计到参数化设计,从产品静态表现到动态表现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门课程都可以为相应的课程提供技术支持。
三、学科交叉体系的构建
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使用相关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能够凭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迄今为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各大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大胆探索,并取得了相应成果。例如成立了新研究院、建立创新实践班、开设《创新技法与思维》等课程,其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也各不相同,有培养方案模式,学科融合模式,创新实践模式等。虽然形式各异,模式多样,但笔者研究发现这些都是围绕这学科竞赛展开的,要么是为学科竞赛做理论铺垫,如《创新技法与思维》课程的开设;要么是为学科竞赛提供训练平台,如各类创新实践班或创新研究院。由此可见,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学科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是以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为基础的。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通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构成了创新人才的综合素养。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了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其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形成。要想在学科竞赛中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相关常识,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超常思维,独立思考,这样最终完成的作品才能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独创性。所以,学科竞赛这个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和提升提供了支持。
1.2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思前人未思、做前人未做之事,即不为私利也不惧困难而敢于做破天荒去吃榜蟹的第一人。创新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极其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创新型人才既要有敢于质疑、敢为人先、不怕打压、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学科竞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开思想、大胆实践的平台,竞赛的题目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同时,在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对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思路进行大胆创新和设计,在模拟环境中践行,这无疑为培养学生创新勇气,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厚重的土壤。
1.3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独立个性,同时也要有合作精神。另外,创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有资料显示:诺贝尔获奖者中的合作获奖的比例从1947年的41%提高到1972年79%,可见,创新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善于整合多方力量,在团结协作中从事创新实践并获得创新成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的方式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但在学科竞赛过程中,整个竞赛题目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以组为单位的参赛形式为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所以,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2.以学科竞赛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
学科竞赛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还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关于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及其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风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近年来高教研究的热点内容,并已取得不少成果。论文在吸收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和辽宁科技大学的运行经验,提出了“理论传授—技艺切磋—嵌入思考”的递进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
2.1以主干课程为基础,在学科竞赛中完成理论传授,培养创新能力
理论传授是教学之根本,对于经济管理学科来说,传统理论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将抽象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机械性地传达给学生,至于学生掌握如何,能否应用这只能靠学生自己的悟性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应该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但传统的理论课堂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知识的平台和机会。随着学科竞赛技术和手段的逐渐完善,笔者发现在学科竞赛中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可以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用的效果。例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各种方法优劣势的比较都会涵盖,但很少有后台数据支持学生进行真实的计算和模拟。但这一点在学科竞赛中完全可以实现,例如在“挑战杯”竞赛中,学生根据自己公司所选择的目标市场设计产品,不同的产品组合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直接成本,然后在计算人工费、管理费和收税等间接成本,最终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完成几近真实的成本核算过程。所以,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完成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四大主干课程的理论传授,可以实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所实现不了的效果,以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以三大赛事为依托,在学科竞赛中完成技艺切磋,激发创新精神
事实证明,科技竞赛为学生技艺切磋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可以完成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过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想法,在竞赛平台上模拟实践,不断测试每一种经营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竞赛群的交流平成技艺切磋的过程。例如在群中,同学们可以就定价的方法展开讨论,试图找到一种既能使企业盈利,又能使竞争对手无缝隙可钻的定价区间,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以及参赛经验进行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使得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热烈的讨论过程,技艺的切磋过程,效果非常好,同时这种平等的切磋可以使学生勇于发言,所无顾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创新精神。
2.3以案例分享为平台,在学科竞赛中完成嵌入思考,培养创新人格
学科竞赛的目的并不在于比赛的过程和成绩,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比赛过后带给参赛队员的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即嵌入思考。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往往会开设案例分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分享对某个知识点的再认识、比赛过程中的沟通合作和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沟通的意识增强了,在强调个性发展的同时,更愿意倾听,更愿意合作,逐渐形成了创新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创新人格。
3.总结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改革实践,即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从设置柔性课程体系、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培育专业特色等方面入手,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框架
基于“加强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柔性培养”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我们以培养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从设置柔性课程体系、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培育专业特色等方面入手,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改革框架思路见图1。
图1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基本框架
2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实践
2.1精心设置“柔性化”课程体系,注入“多元化”的创新元素
课程体系的设置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柔性化课程体系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课程体系过于强调“刚性”的不足,通过增删单元和模块,便可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通过调整模块化的组合方式,便可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使课程设计注入“多元化”的创新元素,体现灵活柔化的特点。
柔性模块课程体系是在两级基础课程平台上,构建特色突出的专业特色模块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必修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专业限选模块、专业任选课程、外向型课程模块几大组成部分。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又包括软件选修模块、嵌入式选修模块、网络工程选修模块、定向式课程模块、认证课程模块、公共组选修模块。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解决复杂多变的生源和就业两个动态市场的需求与实现稳定办学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能,进而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课程体系的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以“3+1+外”方案具体实施培养模式,即:
(1) 大学前3年完成全部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夯实基础;
(2) 在大学四年级1年中主要开设大量专业方向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需要在主修专业内自由选修不同方向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即专业方向分流。同时在方向课程模块中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强化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能力;
(3) 这里的“外”具有三层含义:
其一是“外”语。外语教学与应用实现四年不断线,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基础英语的学习,三年级根据计算机类学生就业方向及特点,特别开设了外向型课程模块,如进行高级英语、专业英语、基础日语和专业日语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二是“国际化”课程建设。与国际知名的IT公司Cisco公司和Sun公司签订合作办学事宜,成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和Sun SAI技术学院。在课程建设中,将认证课程纳入选修课体系,不断引进国外教材、课件及其先进的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及时了解国际技术前沿,紧扣专业技术发展的脉搏;
其三是“国际性”人才培养。通过与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合作试验了石油大学特色的高等教育“校企联合培养”,探索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扩大学生的国际性视野。
2.2致力创建“立体化”实践体系,依托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计算机专业对工程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培养体系中必须坚持拓宽专业口径,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践现状,将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为研究构建计算机专业立体化、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内容调整、整合,形成多层次、具有弹性结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新的体系做到了一条龙、不断线、分层次,由基础,到提高,再综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见图3)。
图3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示意图
基础层由各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组成,如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内核实习等,它是金字塔的底座,影响面最大、最广、最深。通过该层次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实现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反作用,辅助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为进一步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奠定基础。
提高层采取专业特色课程与方向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如驱动程序开发、C++应用开发、软件开发技术、WEB应用开发、数据库实践等。重点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以及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综合创新层包括暑期实习、毕业设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各种省市级科技竞赛以及学校的各种科技竞赛等多项竞赛活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让学生掌握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
2.3努力创造“多样化”培养机制,提供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健全相应的教学监控体系,树立质量意识和全面质量观,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才能保障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1) 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改造和发展方向等;
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
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就业层次、用人单位评价等。
(2) 落实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由院、系构成二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教学系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院、系常设监督机构即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学基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
(3) 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为实现以上三个体系,除落实学校学院相关的文件外还制定了符合专业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的文件,并完善了管理制度等配套措施。
通过对教学各项制度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健运行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优化了教学环境,保障了教学体系改革的有效实施。
3结论
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改革项目,本着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施同步推进,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在推行教学改革的几年间,教学体系有了本质上的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显著,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不断体现,对社会的适应性也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 张力.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创新问题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0):23-25.
[2] 周兴社,樊晓桠等. 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3):10-11.
[3] 徐海峰. 教学计划模块设置的认识与实践[J].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3):32-34.
[4] 仝兴华,刘衍聪. 探索柔性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06,(9):46-47.
因此,我们应该在考虑如何培养出优秀选手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目前逐步设立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协助我们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并且逐步形成一个可行、实用而且能广泛培养人才的体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技能强国。而这一系列的反思,是从迈向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开始的。
世界技能比赛让我们从技术角度总结出很多经验教训,比如一些细节上做得不够好,对评分标准的理解有偏差,没有掌握判罚重点和尺度,错误理解导致不应该的失分。但是这些方面的不足大多都可以归结于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因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影响一个人在陌生环境、紧张情况下的分析、判断、调整、决策能力。如果从技术角度出发,汽车喷漆项目通过集训已经准备得很完善了,但在比赛时很多细小的因素会变化。比赛中,选手出现失误之后需要重新判断和选择,如果选手综合素质不够好,不能随时做出最优选择,就会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这就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培养优秀选手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尽可能多地在高标准、高要求的企业工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这次汽车喷漆项目比赛中,西欧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在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实行双元化,更多和企业接轨,使选手从学生时代就在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所以,职业学校、学院应该和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专业教学老师们掌握先进的技能,在企业的协助下,建立合理的实习制度,穿插实习,以培养出具备优秀综合能力的职业技能人才。
目前,汽车喷漆行业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但是由于社会、家庭、职业院校学生对汽车喷漆行业现状及发展情况不是很了解,认为从事此行业辛苦、对身体有害,因此不愿意学习及从事汽车喷漆专业。其实,只要做好劳动保护,从事汽车喷漆行业是不会有职业健康风险的。很多汽车喷漆行业的专家、优秀人才,都在能够确保劳动保护的企业工作多年,成为专业优秀人才。其次,汽车喷漆行业的技术含量较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大型组织如世界技能大赛,都需要拥有长期经验的高水平人才。所以我们需要一些体系和平台,让社会和家庭全面认识这一专业。
缺乏人才的现象在俄罗斯、马来西亚、台湾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同样存在。正如此次参加世界技能比赛的一些国家所言,参加世赛的一个作用,是通过选拔、比赛、宣传,增加社会对行业的了解,提高社会对行业的认识,得到认可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要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更好的组织选拔、宣传体制,使各地企业、院校、个人能够踊跃报名参加选拔,扩大影响力,利用蝴蝶效应促进社会各界对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关注度、积极性,这样我们就会离实现技能强国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Abstract: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double subject talent training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as the two main body,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of personnel training process and train qualified talents enterprises need from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development, double-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experimental training development, curriculum design, and post ability standard tes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prospective employee" certificate in internship assessment,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关键词: 校企合作;岗位能力达标测试;准员工;质量监控体系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ost ability standard test;prospective employees;quality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76-02
0 引言
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发挥学校和校企合作企业“两个监控主体”的作用,进行双重监控。学校在育人的过程中采取“院系二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监控”的原则进行逐级监控,校企合作企业在育人过程中进行学期末岗位职业能力达标测试和“准员工”证书发放等方式进行监控,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1 学校做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
1.1 “15679”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内容 “15679”中的“1”即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根据国家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根据各教学环节,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即《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出台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为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提供了依据。
“15679”中的“5”是由“教务处教务科、教学督导小组、专业指导委员会教研室专业负责人教师和学生” 这五个层次构成五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见图1),即建立了五级监控系统,并明确了五级监控系统的各自职责。
“15679”中的“6”即建立了由教务处、二级教学单位、招生就业处、教师、学生、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参与的六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见图2)。
“15679”中的“7”是指采用职业岗位能力达标测评、信息反馈、教学测评、会议会诊、奖惩处理、管理纠偏、质量跟踪等七种方式(办法)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
“15679”中的“9”即重点监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的质量、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情况、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工作规范的执行情况、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教学管理工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毕业生质量等九方面的内容。
1.2 “15679”的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情况
1.2.1 在学院教务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
1.2.2 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是在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由教务科具体负责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的总体协调,对教学过程进行自我监控为主,具体表现在对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教学督导小组直接对教学副院长负责,发挥其决策、咨询功能;校企合作单位在学期末对订单培养班级进行“岗位职业能力达标测试”,判断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1.2.3 教研室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过程中,以教学环节的日常监控为主,教研室主任负责各类检查评估,组织本教研室的试卷命题、阅卷、试卷质量分析、听课、毕业论文质量分析等工作,从而严把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
2 企业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主体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育人过程中,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也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
校企合作企业在教学过程中,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用企业的标准、员工的考核办法去要求学生,同时校企合作企业每学期对订单班进行岗位能力达标测,在毕业实习中颁发“准员工”证书等,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
3 双主体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
双主体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是通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1 学校与合作企业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技术领域,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2 大力推进专业调整与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优化专业设置,科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形成了以“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为龙头专业的学校的专业架构和布局,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学院生源得到了长足发展。
3.3 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将“教、学、做”融合为一个整体,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4 实训教材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并在教材中注重与实际生产的相结合,保证课本教材的实用性。
3.5 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选聘。根据当前的形势,严格按照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不断加大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在学校上课的比例,加强任课教师资格审核、监督力度,规范教师聘任,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以及行业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3.6 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及评估体系。针对实践教学中的主要环节制(修)订实验教学工作规程、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教育(教学)实习成绩考核办法、毕业论文工作条例等文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与评价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7 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严把选题关、指导关、答辩关及成绩评审关,完善毕业论文工作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强化毕业论文的组织和质量分析工作。
3.8 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加强对学生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毕业率、就业率及就业层次、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为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工作改进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4 结束语
校企合作育人中的双主体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断吸收其它先进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办法,不断完善双主体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耀忠,李裘.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位一体
作者简介:张双德(1968-),男,湖北应城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田禾彦(1967-),男,湖北宣恩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湖北 武汉 43002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学校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品质特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构建并完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培养体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并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及大学生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为目标,构建并完善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加强“三大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实践动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全面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由内而外地把其自身潜在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引导、显现出来,并实现心智、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知识的“应用性”,即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创新性”,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是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并形成与该目标相适应的育人理念、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过程等学生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一个综合环境。武汉轻工大学在认真分析办学特色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的知识培养体系
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必须以知识体系为载体来传授和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进行知识培养体系的构建。“厚基础”就是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这是人才成长的基石,是奠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及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等通识课程构成。“宽口径”就是拓宽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口径的重要环节就是拓宽学科基础、淡化专业、破除专业划分过细的培养模式,建设面向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相结合的平台课程体系,拓宽学生专业基础范围,增强学生适应性。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必修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修一定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重应用”就是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验)课程体系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实践(验)中来,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在知识培养体系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构建学科专业大类平台,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拓宽专业口径,通过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扩大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权;通过进一步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等措施,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增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修订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保障。
二、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体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先导作用。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不仅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以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1)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将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科研训练》课程要求实行导师制,由有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完成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传授创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在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视、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一是建立校院二级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专业或综合性实验、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学校现有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7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二是实训、实习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实训、金工实习等实习实训平台。学校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37个,其中校内实习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8个。三是课外创新平台,包括科技或社会活动项目、创新作品或创业成果。学校共有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机械与电子工程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8个校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大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基地等)、5个校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立项建设项目(“创意无限”大学生创新基地等)。
(3)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武汉轻工大学坚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的,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设立学科竞赛专项经费,建立和健全各类表彰、奖励机制,把学科竞赛办成常规性的教学活动,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部分。一方面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搭建了平台,另一方面在校园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促学风的目的。近三年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显著,2009年武汉轻工大学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94项,2010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22项,2011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29项。
三、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为目标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即教育首先应是“成人”的教育。“成人”就是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就是要学会学习。人才不是抽象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都具有成才的潜质。要成才,就要在实践磨练。
学校按照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在第一课堂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注重思想教育的功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注重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结合,规范和加强课外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将素质拓展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学分,根据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计入学生学业成绩表,作为毕业或学位授予的条件之一。
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培养体系协调发展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必须促进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相互提升。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能力和素质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基于知识、能力的内化吸收与升华,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关健因素。通过多年实践,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通过突出时代气息的课程体系和反映科技、学科前沿的课程内容,以及合理比例的通识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构成的优化知识体系,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通过开设科研训练课程,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验)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素质教育融于教学整个过程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五、成效
1.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37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1项)、电子设计竞赛获奖20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获奖26项(中南地区及港澳台地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全国机器人足球赛一等奖1项、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获省级三等奖2项、护理专业大学生技能竞赛获奖3项(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获奖5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4项)、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奖5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3项)、大学生英语竞赛96人次(省级特等奖2人次,省级一等奖94人次)。
2.我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
学生以综合素质高、能吃苦、肯钻研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名列全校前列,保持在90%以上,每年有多位学生到深圳华为公司、上海贝尔公司、武汉中粮公司、武汉烟草集团等著名企业工作。2012届学生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毕业生王越因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和许多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同台竞聘中脱颖而出,被日本的知名企业录用。
3.研究生考取率逐年提高
每年有多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龙生.构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教学新模式[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11).
[2]陈锋,吴明晖.符合时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3]刘同般.构建以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与改革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1,(1):156-157.
汇聚国内外一流人才,以国际化师资队伍引领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校发挥人才高地对国内外一流人才的吸聚作用,实施“西外学者计划”,聘请近200名海外知名教授和文教专家、120多名国内知名学者加盟学校,还聘请了13名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来校工作。世界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利奇,翻译理论家奈达、赫曼斯,文艺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费伦、杜特莱、托多罗夫等国际一流学者都站在了学校的讲台。通过一流师资牵引指导,带动了一批重点学科、新建专业、重点项目保持或赶超先进水平。
深化教学改革,把优质办学资源转化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条件
学校打破常规组建了英语类特色专业群、非英语外语类特色专业群以及非外语特色学科专业群,鼓励非通用语种学生通过“复语式”课程选修获得双专业证书。创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行“语言+专业+通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设计了“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流”“自然科学与技术”等5个通识课程模块,搭建了“通识基础”“通识核心”“通识进阶”3个层次,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鉴赏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创建学生实践基地,把实践创新能力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学校在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建立海内外实习基地50多个,近年来累计有2,000余名学生参加了为期1个月~6个月的海外实习。学校以模拟联合国、英语演讲大赛、英语辩论大赛、口译大赛4大学术竞赛为品牌,每年组织3,000多名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形成了多级联动的比赛机制。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欧亚经济论坛等高层次国际会议的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把高端国际合作转化为人才培养特色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竞赛;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55-02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的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在制度上为创新、创业提供许多保障,在社会环境上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但取决于创新、创业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人才,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其次,人才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创业要与市场相结合,这样才会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1.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在高校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是让高校具备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的条件,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
2.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构建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应该是针对自身特色通过实施可行的有效的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使多数同学达到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同学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团队中,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
3.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是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切实有效的教改措施、教学手段、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来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见到成效。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本质是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突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高校必须首先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目前的教育教W体制与管理机制,谋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其次,高校不能空谈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中,落实到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中,落实到学生的实践和能力培养中,落实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中,落实到学校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中,落实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建设中。这样才能切实为大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和舞台。多措并举,提升学校和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努力。
三、创新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采取案例式教学、项目或任务式教学等,融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并采取讨论式教学法或反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已知、探索未知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潜能;落实详细的教学和实践环节改革方案,专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系列课程,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提升机理;增设专业创新实践系列课程,面向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课程设计、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开设“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针对先进智能设备开发的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避免创新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必须落实相应的制度保证,这样才能使学校职能部门与各院系及教师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保守思想,消除消极情绪,激发改革动力,创新教学模式。对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不会无故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意识,需要通过制度和措施来引导和启发。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肩负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职责,但要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有所延伸,以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通过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和课外创业实践等系列课程的实施,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创业的机会,创设师生共同创新的教学和实践平台。
四、以计算机竞赛为切入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有宽厚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作支撑。鼓励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ACM竞赛、机器人竞赛等,引导同学们加强实践动手的机会,促使学生融入竞赛团队,以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水平,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五、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落实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建设
引入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体制。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学生能提早进入企业进行培训,参与到企业的课题研究中去,尽快进入到一个创新环境当中,在企业中完成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课程置换和学分互认,满足了学生创新实践的要求,使学生的培养方向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自然就会顺利地实现各自的创业和就业梦想。
六、完善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计算机教指委加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在实施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理论课和创新实践培养的实践课,并从大二开始实施导师制,使学科水平和学术造诣高的教授和博士等教师进入到导师队伍,制定和落实教师人才培养责任制,确保学生不仅能受到良好的专业学术培养,还能很容易地进入到导师的科研创新团队,得到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设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场地,与企业紧密合作,实行企业创新项目引领教学,完善卓越班学生的创新性实践培养机制,这些工作都会有效地夯实计算机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七、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落地生根
高校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来积极支持大学生投入到科技创新之中,引导大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对科技创新中业绩成果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奖励,并体现在学生的评优、教师的竞聘和职称评定中,通过及时奖励来提升科技创新项目的水平和级别,从而在制度上有力地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和开展,使创新人才培养真正在大学校园内落地生根。实践证明,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和重要的途径之一。
八、结束语
我国要实现创新型国家,必然需要大批的创新型领军人才,高校担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应树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制度保障,全方位、多渠道地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好新时期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77-79
[2]徐少亚,陈海宁,刘沫.观念提升: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3-95
[3]杨种学,刘维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3,(21):95-99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ng Training Syste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mputer Specialty
ZHAO Jun-sheng,SU Yi-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8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