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审美教育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美教育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美教育功能

第1篇: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童话;文化;传承;审美

童话作为一种古老的题材,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逐渐与神话相分离,与传说相靠近,成为了一种吸纳神话与传说特点的独立文体。本文通过童话的特征,叙述方式来讨论其在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审美作用。童话有着鲜明的想象、幻想、拟人、夸张和象征意义,把许多人物、事物、景象交错整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异乎寻常的奇妙世界。

一、童话的特征

童话的内容丰富,以拟人,幻想等为创作基调,勾勒出具有趣味性的奇妙图景,从而以这种简单的方式来阐述人类恒久不变的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本文主要从叙事上进行论述,并将童话的内在要素寓于其中一并探讨。童话中形象的塑造具有超现实性,表现在人物关系和拟人化技巧运用上。童话将深刻哲理和对事物的看法,通过简单的情节彰显出来,其中不乏带有理想性,而理想性正是阅读童话所带来的趣味感的条件之一。可伸缩的想象空间,这是童话能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超现实色彩。超现实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童话中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体征的物体都可以与人说话或相互交流,如在《石头山》中,兔子妈妈为了感谢尼玛和达瓦的救命之恩,“兔妈妈感激得直作揖,说救命的恩人,我送你们两只小兔吧”。人类和动物具有直接交流的能力,虽然与现实生活极为不符,但在童话世界里,确实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通过各种不同形象的对话和交流,更加直接的表达一种主题或者关系。其次是童话中所塑造的角色与物品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比如《石头上》里的尼玛和达瓦具有吐金子的能力。第三,人物性格的单一性。这主要体现在故事叙述中的性格两级分化明显,且极易理解角色是处于恶或善的位置,即极恶或极善。叙事方式。童话简单易读的故事情节,得益于较为固定的故事叙事模式,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讨论:其一是时间的设定。在童话中大部分关于时间的叙述是不确定的,通常运用“很久很久以前”等,时间通常与历史背景相联系,童话的特点之一就是避免了因时间所涉及历史背景,而给故事造成不必要的阅读困难,或是对故事的叙述过程产生误解。其二是旁观者的叙事角度。大部分的故事基本采用的是第三者的角度,而且扮演了全知的角色。其三,童话中角色是没有心理活动,所有要传达的感情或者想法,都通过行动来表现。比如在《灰姑娘》中,快到午夜12点时,故事中直接叙述了她迅速离开王子,在向外跑的过程中丢下了一只水晶鞋,这足以表达她焦急地心情。所以,没有描写心理思想动态的人物塑造,也是创作者在童话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技巧。

二、童话与文化传承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而文化的传承涉及的是,童话在演变与发展过程中一种纵向的延生。第一,童话的创作者是成人,所以在创作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将“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则、道德、风俗以及任何其他人所获得的才能与习惯”①融入到故事的叙述中,潜在的成为了文化的传承介质。在《丑小鸭》和《上帝还没有灭亡》即有此表现。他们的传承主要通过在通过中所获得应对一些问题或环境,采取怎样的做法为主,并将其表现在生活的实践中。儿童能够从《丑小鸭》获得浅层意义,这就已经达到了作者的目的。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时,对再次恢复信心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儿童阅读童话形成完善人格的方式之一,而这种应对的方式是从成人世界中获得的。还有关于西方的信仰传承更加的明显,即在困境中寻求上帝的帮助,童话也同样适合成人。第二,童话所表达的观念的演变与扩充。以《格林童话》为例,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指出,促使格林兄弟搜集和研究民间文艺的巨大动力便是强烈的“日耳曼精神”。可以说,格林童话反映了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当时正遭受民族奴役的德意志希望觉醒的民族意志。因此,格林童话他们的创作希望通过文化精神的凝聚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来实现德国民族的复兴。这是过去格林童话搜集的目的,其内在是深刻的民族情怀,而现在的《格林童话》,阐释愈加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时展过程中,由于现实环境的变化,我们不仅在了解童话的建构,也同时开始解构童话故事。例如从《白雪公主》到《怪物史莱克》的出现,以一种颠覆传统童话故事的刻板情节出现,即使像史莱克那样的丑的形象,也可以获得公主的青睐,甚至公主最后也选择变成与史莱克类似的模样。这种颠覆的产生就是对经典童话故事,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进行的实践性的解构。童话经历了与神话传说相分离,再到吸收神话传说特点形成独立创作等逐渐演变的过程。它集中了人类最神奇、最美好、最大胆的幻想,蕴含着人类原始时期的文化思维。童话对美的表达因为具有“真善美”价值的内核,而经久不衰。在演变的过程中将人类社会的文化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变化传承下来,对人们与美有关认识、判断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麦美云.越南童话的文化审美性及教育价值[M].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07.

[2]王秋桂.中国民间故事全集[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06.

[3]郑长天.“原人之文学”的审美功能——论周作人之教育童话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2.

[4]卢英.童话的本质及其教育功能[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

[5]万建中.论民间童话的叙事形态[J].江西社会科学,2007,06.

第2篇: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功用和在素质教育中的渗透等三个方面,就音乐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阐释了作者的观点。

音乐是一种特定属性的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等身心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具有辅德益智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一、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西方,音乐教育向来被十分重视,西方教育界从六个方面明确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它包括:(1)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一种基本形式;(2)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独特艺术;(3)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4)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5)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6)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这六个方面实质上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的,对于音乐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定位和认知。多年来我国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情况,尤其是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美国政府颁布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的密不可分性。并断言:“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重视艺术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完善。①

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功能;积极推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也是推动我国21世纪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文化功能

音乐以它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采的音色、立体交叉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因此,它成为培养学生美感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认识社会的主。要手段。成功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典型形象,生动深刻地认识社会,这种认识富于理想,充满激情,并能获得深刻持久的效果。我国古代重要音乐著作《乐记》中有这样的论述:音乐的功能“清晴像天,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白度得数而有数。大小相成,始终相成,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晋书·乐志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把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对于音乐艺术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古人早有认知,我们今天更应该从我国音乐文化传统中认识到音乐对于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意义。音乐艺术教育所展示的艺术美,不仅能启迪学生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而且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和谐的调节及控制,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多欣赏音乐,常处于愉悦的情境之中,去感受一种直觉的推动力量,激发人大胆跳跃式的设想,将变化和升腾出无尽的想象。所以人们总喜欢把音乐与舞蹈体操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人们发现了它是一种延伸生命的动势,一种由身体来执行的运动形式,在这种内外互动的方式下,来达到了强体健身的目的。②音乐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因此,加强音乐艺术教育,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古代就提倡礼乐治国,所谓礼,即指行为规范,乐就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观的自我修养,如面壁独思、扪心自省等,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外界的影响去实现。把行为规范和艺术的陶冶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如果我们放弃了音乐艺术教育,就等于放弃了这种传统。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艺术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铸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美的魂灵,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三、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首先,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等一切教学领域中都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教师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够感染和带动学生,即教师的演唱及演奏、教态及语言是构成音乐氛围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的内涵。在教学中,力求教师通过风趣的导言设计,精巧的故事开篇,歌曲美好意境的创设和歌曲的范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兴趣是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对学习的知识怀有浓郁兴趣的时候,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兴趣是不能给予的,也不可能仅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练习来唤起,只有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通过唱歌、演奏乐器、欣赏名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时,兴趣才能产生,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现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能力特点、情感特点。教师应当把掌握学生的这三个现有水平,适当地把音乐的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去,应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者、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动中,多层次、多结构、多维度上去理解音乐的内涵,体会音乐的情趣。出色的音乐教学,可以展示音乐的极大魅力,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使他们的性情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实现。③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音乐艺术教育是一门核心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与其他学科同样的重要地位,是通往各种学科大门的钥匙。只要不断地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只要各级各类学校都能把音乐艺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全社会都关心、支持音乐艺术教育,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就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注释:

第3篇: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1.激发兴趣,益智启美

智育是美育的基础,然而美育对智育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根据生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 功能各不相同,左脑偏重于语言、逻辑,右脑偏重于形象、情感、空间感。有专家指出,如果不通过造型艺术 等手段对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进行训练,那就等于放弃大脑思维的一半。由此可知,美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 促进学生智力、思维能力的开发。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应该使学生们对所接受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因为兴趣和好奇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实践证明,学生们对所参与的事物,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认识活动,不可能表现出兴趣的特点来。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着,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参与。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如《中国画写意蔬果》一课,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和认识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绘画――中国画,这节课的成败就在于教师采用什么方法讲述和介绍能使这一传统艺术在学生们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印迹。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可以把新知识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如,我在向学生介绍中国画的特点之一落墨不可更改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以前,有位才学出众的宫廷 画家,有一次得到了皇帝亲手赏赐的一幅绫子,并命他在绫子上作画。画家由于高兴贪饮了几杯酒,不料他在 作画时手打颤把一滴墨抖落在绫子上。画家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沾污皇帝赏赐之物弄不好是会掉脑袋的。后来,画家急中生智,巧把墨点儿改画成一只苍蝇,这幅画后来得到了皇帝的夸奖。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们 听得津津有味。

由于小故事感染力强,使学生们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急切 想动手试一试的心情溢于言表。落墨不可更改往往使学生谨小慎微不敢下笔,这是教学的难点,但学生听了老师讲述的这个小故事后,古人的创造通气和智慧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学生们便大胆放手作画。

2.培养想象力,育能启美

美育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美,反过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美产生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人们在生产中不仅要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还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艺术设计和创意的范围十分广泛,美蕴藏在人类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优雅别致的环境装饰,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人类端庄高雅的行为举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艺术作品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摇篮。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现实生活的美,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艺术美。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美术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3.陶冶心灵,辅德启美

美育是以真善美去净化人们的心灵。心灵包括思想感情、性格品质、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美育可以使 学生提高正确判断人类社会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使人的品格纯洁化、高尚化,进而身心得到美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是道德纯 洁的精神源泉。”教师的使命,是启迪人类智慧,传播人类文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师的全部活动都应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第4篇: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幼教动画;审美特征;教学功能

动画是随着经济、网络技术、数据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的,当下动画发展已经实现多样化、多维化和信息化,其种类主要包括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动画片短片、电视动画片、影院动画片等,主要体现在儿童动画、幼教动画和成人动画等方面。其中幼教动画体现的动画种类最多,主要体现了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和电视动画片等方面,能够最大限度达到动画幼教的效果。所以,为进一步了解幼教动画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幼教动画的了解,详细分析了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和教学功能。

一、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

幼教动画是一种专门服务于幼儿教育的动画,可以以短片动画片、长片动画片、电影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等形式出现。幼教动画是由动画分离出来的,所以其审美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与一般的动画相似,只是冠上了教育的称号,相应的也多出了教育性的审美特性,幼教动画的具体审美特性如下:1.教育性。教育性是幼教动画专有的审美特性,是一般动画所没有的,它体现的是幼教动画除了具有观看的作用外,最大的作用在于幼儿的知识教育。例如,《蓝猫幼儿数学动漫》,该动漫的主要内容就是教育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知识,如1,2,3,…100之间的数字及1~20的加减计算等,即满足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好奇心,又能教育幼儿最基本的数学算数知识技能。2.感性性。提到感性我们自让而然就会想到抒情散文等一系列感性度很高的文章,语言是每一个幼儿都必须学的基本技能。随着动画事业的发展及应用,使动画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所以很多幼儿园和家长都将动画引入幼儿教育中,尤其是语言教学。即利用比较深感人心的动画片作为幼儿语言学习途径。例如,《工程车汤姆》动画中,工程车汤姆被设置在田园里的Springhill农场,是一部会说话的车子,农场里有许多动物和车朋友,每天发生着许多在工作上遇到乐趣冒险。孩子从中学到的知识是朋友们应该共同努力互相帮助,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困难。3.技术性。技术性继承了大方向上的动画的审美特性,显著体现幼教动画的高科学、高技术、时代气息强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的时代目的,充分体现幼教动画对动画行业及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升华了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4.变形性。幼教动画走进课堂教学,是一个知识转化的动态过程,转化过程中不断被渗透人文思想、教育理念和传播思维等,使原本枯燥乏味和艰难的幼儿教育变成简单有趣和轻松的教育过程,实现了幼儿静态教学与动态教学的有效结合,完善了幼儿教育体系,形成新的幼儿教学模式。或者知识传播时,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变形性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渗透中,动画通过打破原有的传播思维,形成了新型化模式,在教学中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完成了完整的传达和接受的过程。5.梦幻性。幼儿是成长最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幼儿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与憧憬,而幼教动画刚好能够满足幼儿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憧憬,这使幼教动画为满足这一要求,不断创新幼教动画,致使幼教动画充满梦幻性。

二、动画的教学功能分析

1.提高兴趣。教育总是乏味的,尽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美化语言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长期使用优美语言也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导致教学失去趣味性,尤其是好奇最大的幼儿。幼教动画的审美感性性、变形性、梦幻性及教育性,决定幼教动画的趣味性,因为幼教动画是不断变化与创新的,这在幼儿教学中无疑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2.指明知识本质。传统人为幼儿教学,只是通过老师本身阅历水平进行知识传授,很多知识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也没有反馈机制,不利与幼儿学知识本质,而幼教动画本身自带反馈、畅通功能,并通过动画的形式将知识本质传达给幼儿,恰好弥补了传统幼儿教学知识本质无法反馈的不足。3.打破时空限制。幼儿因本身行动空间及时间的不足,导致幼儿在学习知识及技能的时候受到很大的时空限制,而幼教转化性与教育性打破了这一限制,有效方便了幼儿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学习。

三、结语

幼教动画的原理在于以动画审美及娱乐性调动幼儿学习兴趣,然后在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实现对幼儿的教育。另外幼教动画可以同时在多个空间和时间使用,能够有效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融合在一起,实现幼儿教育效率的提高,所以进一步了解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和教学功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晶,冯学勤.论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与教学功能[J].美育学刊,2014,06:48-56.

[2]方舒,史启新.浅论动画的审美特性与美育功能[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3:52-54.

第5篇: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 美;审美;德育;相关性

一、美和审美

什么是美?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理念。休谟认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弗洛伊德则认为艺术和美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性本能的升华。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对于美做了最高的哲学概括。

对于审美,黑格尔认为审美是人的主观精神积极参与的一种精神创造,是心灵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情感体验过程。审美有三种类型:第一,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对理想形象的自动表现。第二,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或理想的发现。第三,审美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主动审美与被动审美。前者是指有意识的进行审美活动,后者是无意间接受审美享受。

美与审美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在传统美学看来,审美活动仅仅成为了把美与美感联系起来,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成的角度来谈论美以及美对人的依存性和对人的肯定意义,他认为:“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生产出来。”[1]也就是说首先有审美活动在进行,同时有审美对象存在。审美活动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联系在一起,终结了主客体分开的非审美活动。我们只有通过考察审美活动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及审美的关系。

二、德育

1、德育的概念

德育在学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广义的德育概念除了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外,还应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等。但是以上德育概念过于庞杂,违背了“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基于此,谭传宝为德育下了如下定义:“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

2、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社会、个体和教育。

德育的社会是其在发挥上必须要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社会功能的实现要靠德育教育的长久成果反映在受教育者的行为表现和内在修养上,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生活,从而影响政治的方向,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建构等等。

德育的个体是指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每一个生命的延续都要遵从客观规律,包括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德育就是赋予每一个德育对象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以及行为规范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在育“德”的同时能够“得”于社会。

德育的教育具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关于德育的教育功能,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关于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多指德育在完成育人的目标的同时支持智育、体育与美育的具体任务的完成的实际作用。

3、德育的目的

一般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要培养出的品德。德育目的作为对德育结果的设定,应该对于道德规范与道德价值的认知以及从情感体验到道德行为的改善都有预先的设想。此外,道德目的的要求应高于道德对象的现实道德水平,而且道德目的产生于道德活动之前,具有时间上的超前性。但是,道德目的的制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到社会发展以及德育对象的发展两方面的实际情况,要在主体可以接受并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为限,既要注重德育的高度引导,也要注重德育工作的现实条件与可操作性。德育工作作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历史性的同时,也具有强烈的价值或意识形态色彩,即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

三、审美与德育的相关性

1、范围相关性

从概念角度讲审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直觉与逻辑、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对立与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存在并发展。而德育是教育工作者在适合的价值环境下促进德育对象对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高的教育活动。显而易见,二者在行为主体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审美主体包括所有人,而审美客体则可以是艺术,风景,文学书籍,甚至石头、碎纸等自然物以及精神产物。而作为德育的主体,多指教育工作者,德育的客体则指德育对象。所以,审美的主体与客体在范围上都远远大于德育的主客体范围。德育的内容作为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包含在审美的范围之内,所以审美的范围远远大于德育的范围。

2、功能相关性

审美的目的在于心灵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情感体验,而德育的目的是使德育客体接近或达到德育预设的结果。审美的功能是产生精神作用,而德育的功能在于完成德育目的后使得德育客体可以完成对于社会行为规范与生活准则的学习与掌握,进而获得相对的自由。所以审美的功能更在于社会生活中人的思想升华,这在层次上要高于德育的功能层次。

3、价值相关性

审美的价值基础在于美与美学,而德育的价值基础在于道德。从这里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出,人类劳动在美与美学的生成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道德是作为人际交往关系的维系原则,逐渐与人类劳动从直接关系转变为间接关系。审美的价值属性多在于审美主体个人,不具有价值关联性,而道德的价值属性更多的产生于行为主体之间,具有价值关联性。所以可以看出来审美强调直接劳动下的个体价值,而道德是间接劳动下的群体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谭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4]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5] 徐国. 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 刘雅. 论德育的审美意蕴[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6).

[7] 张春凤.试论审美与德育[J].天津教育(管理),2008(5).

[8] 古良琴.审美德育:道德教育追求的至境[J].中国政治教学参考,2003(4).

第6篇: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以上所述的“有术无美”的功利主义教育与“有美无术”的自然主义教育其本质都是一种与全面发展相背的、残缺偏窄的、停滞孤立的审美误导,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矛盾。

(1)与教的矛盾首先,普通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就是其具有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并有一定建立于兴趣之上的应用性,皆着眼于螺旋上升的发展。而对技能的片面强化与对拙美的静态依重均割裂了知识技能与情意美感内容的有机联系,形成小学与中学间的智能断层和中学毕业生审美素质的严重匮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美术教学必须遵循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循序渐进等原则,遵循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美育原则,在教学中也需要采用直观、形象、情感与动作相结合的方法,而前述两种顾此失彼的误导都与此相去甚远。

(2)与学的矛盾美术学习是一种促进主体美术知识、审美情感和表现技能逐渐准确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比其它学科学习还要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技能教育忽视了动机与兴趣、情感与审美的心理基础,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平衡性;小学夸张稚美的教育则忽视了学生在右脑神经系能控制与其它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下的操作性,忽视了发展的生理基矗两者都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与个体完善和社会需要的矛盾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课程之一,除了对受教育者的审美结构的美育功能之外,还具有伦理结构的德育功能、智力结构的智育功能以及身心结构的健康功能。只有这些功能的全面发挥,方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完善个体。而且,随着文化科技的进步,艺术与生产、生活日趋融合,社会要求劳动者具有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丰沛的艺术情趣与创造意识。而前途美育的欠缺与片面都是美术教育功能的畸型发挥,都将造成个体心灵、精神和行动能力的巨大失衡,使人格和个性平面化,使再生产劳动力的感官运动与审美创造相分离,从而影响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社会的顺利发展。

一、中学美术教育与发展的审美定位

1.美术的教育目的与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可简单概括为审美教育、智力开发与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三项。目的总是依赖于过程。如果说美术表现与创造活动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智能、情绪、道德、知觉、美感、社会感与创造性等不断成长提高的过程,而中小学美术教材也正从形式与内容上整体地表现出了这种发展性,并要求通过绘画、欣赏、图案、手工等课题予以实施。

2.美术的学科特点与发展作为视觉化的造型艺术学科,美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的审美性、美术的创造性及制作的技能性。教学必须以直观性前提,以技能性为条件,运用审美性方法,追求创造性目的。故而要求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环境、提供审美对象、教授表现与创作方法,提高其美术的创造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美化环境的能力及艺术的综合创造力),这就体现了美术审美教育功能的特殊性--通过形体、色彩、材质、空间等方面直接感性的视觉审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对视觉对象的欣赏、表现与创造能力。

3.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与发展随着国家素质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对艺术教育的不断重视,现代美术教育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高度的创造性,这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

其次要加强美术教育的改革与研究,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适应二十 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再次,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故而引进新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发展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1.树立“大美术”观念,将审美教育融注于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采用开放式的素质教育,以广义的美育思想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2.加强美术教研,促进美术教改。面向未来和世界,着眼于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学美术教育的内外因素,结合时代与学生主体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应个体与社会、有特色的中小学美育新路。

第7篇: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人格建构;协同关系;现实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空前提升,人们对于文化和文明的理解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从而审美教育在人们的性格和人格的塑造中发挥了巨大的功能。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是相辅相成的,能够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更大的信任和更多的资源,让具有审美功能的健康人格获得巨大的成功。在审美教育语境下,从学理层面厘清健康人格建构的内在逻辑,分析其发展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创新健康人格建构的基本路径具有突出的实际意义。

一、审美教育中健康人格建构的内在逻辑

“审美教育,又被称作为美育或是美感教育,促使人们从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转变、由愚昧向文明进步。”[1]即,审美教育是人类不断完善自身、塑造完美人格、锻造优美灵魂的规模巨大的人类工程学。它对于人格的建构和人格的提升负有重要的使命。在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就有对“诗教”“乐教”关于人格方面的论述。被称为“现代审美教育之父”的席勒阐述了关于审美教育对人格建构的重要性,认为理想的人格应是感性和理性自由完美的融合,是“优美的灵魂”实现,其必经之路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彻底地释放人的思想和精神,使其重新获得更多的自由和享受以及人格的完善。[2]

要理解审美教育的实质,还得从美学的根底说起。美学是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则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自由和谐的关系,它包涵了感性实践与理性认知,同时又是对实践与认知的制衡与超越。所以审美教育不仅是实践教育、认知教育、情感教育,而且是一种超越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主体审美人格的塑造,实现人性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达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审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人辨别美丑,更在于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提升人格境界,使和谐的人在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中获得解放和发展。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距”、席勒的知解力与想象力协调运动以及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论,均包含了这一追求。

由此我们对美育做如下界定:审美教育不限于艺术教育、情感教育和美学理论的普及,它以养成健全的理想人格为旨归,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审美教育是一种综合多元的超越教育,它通过富有情感的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培养能够包容和超越知识与实践的审美心胸、人生态度和人格结构,使知解力与想象力和谐发展,从而趋向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境界。

广义的人格就是个性,它包括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总和,而狭义的人格是指个性的最高层次的结构与价值,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精神。[3]而人格建构是人格建设和完善的过程,建立积极健康、与社会发展交流充分的匹配的人格。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最健全的人格应该具备如下特征: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现实社会的变化;坦然接受自己、别人和现况;简单自然、善良纯美;以问题为中心,注重他人感受;具备超然的品格和享受独处的状态;独立自主;充满新鲜好奇的心态;能够得到更多的经验;具有广博的爱心;对亲朋好友具有浓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不跟从,能够独具匠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带来不一样的改变。在关于人格建构的这些品质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与审美教育密切相关的人格建构品质,例如“简单自然”能够对审美能力和范围提出更高的要求。[4]人格建构需要在特定的审美环境和审美能力中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格构建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而人的任何活动,对现实的任何掌握,都包含着审美因素,所以审美教育可以直接影响人格的形成。反之,已成人格对人的审美层次、情趣也造成影响。所以我们通过提倡加强审美教育,来建构高尚的人格。

人格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智能、道德意志和情感三个方面。智能属于科学研究的对象( 古典哲学认为智能为逻辑学的对象);道德意志属于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情感则主要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审美教育致力于提高人的情感感受力,而且由于知识的认知活动和道德的领域也有情感参与(如“ 理知情感”“ 道德情感”),审美教育同样也对提高这些“ 知” 和“ 意” 中的情感能力起作用。因而在整个人格教育中,审美教育对人格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二、审美教育中健康人格发展的演进机理

审美教育是建构人格的必不可少的具有穿透力和持久性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审美教育的主要塑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理性发展,另一种则是情感发展。良好的人格树立,既包括感性的内容也包括理性的内容,同时还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主要原因是美育不仅包括情感品格特征,同时也可以加强感性与情感的深层次培养,更为关键的是,它属于人的理性与情感之间的枢纽。美育的这一特征,在很多领域都被谈及过。席勒这位著名的德国美学家就提到:“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虽然这种状态本身并不完全决定我们的见解或信念,不会因此而否定智力和道德的价值……总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路径。”[5]此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我们理性与感性得到有效结合。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出现和谐的话,就会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能力,同时在规定的状态下达到理想中的整体完美。美育不仅属于感性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理性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它可以促进人的感性化,减少因为理性增加造成的蜕化情况出现;第二个方面,它可以促进人的理性化,一定程度上减少非理性化情况的发生。理性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感性的支撑,而感性的出现是因为理性的正确帮助。由此看来,美育不仅仅可以提升人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人的理性,最终使两者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因此,美育既包括了感性的特征,同时也包括了理性的特征。由于美育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所以,在健康人格的塑造过程中离不开美育。美育和其他教育方式一样融入到了健康人格的塑造中。在进行健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审美教育和人格的生成

在整个社会活动实践过程中,主要需要两个要素来完成,一个要素是能力,另一个要素则是需要。需要的来源是人身机体的主观体,也就是发展与生存,它需要以多种形式为前提来满足心理与生理的基本需要。个体也是在达到人基本要求的过程中,完成了人格特征的形成。这属于人格基本理论的基础。需要属于生命力和生存的主要因素,它是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动力来源之一。人有各种不同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不同的层级,第一个层级是生理需要,第二个层级是安全需要,第三个层级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个层级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级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的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先满足低层次需求以后,再向高层次发展,人格水平也趋向更高的层次。马斯洛谈到:“自我实现属于较为完满较为成熟的容易满足的前提,还可以满足更高的个人需要。”[6]马斯洛提出这类超越性需要属于最佳的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属于塑造个人人格的一个重要的高级环节。在健全的人格里,最好的人格就是在不同层次完成自我的实现,这里面最高的地位就是满足真善美的需要。可以这样理解,人格能否正确生成,前提条件是真善美的目标是否可以实现。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讲,人的最高目标或者要求是完成真善美的人格统一。审美的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完整地实现,由此可以看出来在最高层次里审美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审美需要目标实现的前提就是要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因此,审美教育必须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在整个人格塑造过程中审美起到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

人格建构的正常发展建立在环境的影响和基础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格建构都是依附在外界环境之中的,这就需要审美教育的功能作用。审美教育与知识传递、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个体而言,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够有效地帮助个体适应社会发展并且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进行,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实现价值的统一。

健康完善的人格是“心理定向”的终极目标。审美教育的教育主体与个人对于社会的认知、态度与情感世界的变化组成一个整体,使之能够获得更多的需求和社会认可。能够在美育中获得关于个体人格建构的模式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审美活动是审美教育实现的空间,审美活动是整体性的参与活动,充分说明了其与事物本身的参与性和过程重要性有关。主体参与审美过程,使其充分地感受到审美过程的愉悦,能够充分地建构出个体的人格特点,使得人们的情感和理想得以沉淀和升华,同时对于人们的情感交流和社会感知能力等都造成一定的影响,能够达到心理和身体较为平衡的状态。这时候人们的人格特征尽显无疑,同时也不缺乏人们对现实的考量。每个人生存的环境都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当人们所处的环境受到一定的变化或是破坏的时候,需要健康健全的人格去适应它,甚至是改变它,这对于人格建构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也是审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宗旨,能够充分地明白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的联系。根据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就能够很好地发现和总结关于人格建构的重要性,法律和道德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真正做到人格的构建,需要上升到情感,通过审美的方式进行完善和修正,这样才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氛围。因此,只有通过培养人们有机整体的审美教育的方式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人格的统一和建构。

2.从人格结构看审美教育的地位

人格结构是人们心理能力的统称,通过感知、意识和情感三大部分组成。众所周知,感知、意识和情感是每个人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自己生存的空间实现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对热门话题和焦点的强烈意识能力以及对周围人和事物的情感能力,需要建立审美的视角,让世界的事物和生存环境得到更加完美地呈现。这也是人类与动物世界最为基本的区别,同时也是人格建构的基础。通过美学和心理学有关感知、意识和情感的相互关系理论,审美能力在道德意识和认知能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连接其重要支点。然而,对于健全的人格而言,这三种功能都要同时具备,并且能够相互运用和转换,审美能力在认知、道德和意志能力的判断中的功能更加的突出。如果失去审美能力,整个心理结构和心理认识以及认知能力都会遭到破坏,导致人格结构的失衡,丧失健康的人格。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是由审美教育来实现的,并且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相应的认识和认知能力,达到人格建构的完善。就每个人适应外界规律所展现出来的能力而言,审美教育对人格建构的意义是长远的,并且具有前提性,能够充分地考虑事物发展的规律。

审美能力能够有效地连接认识能力和情感意志能力,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人格的完善,并且能够从认识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及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进行完善。

审美还能够培育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从古自今,都有把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相连的事实。在古代,美育主要是艺术教育,如文学、音乐教育等,称为“诗教”、“乐教”。例如汉代的《毛诗序》就很直白地表明诗歌与道德伦理的紧密联系和影响。“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审美教育的辅助才能够养成好的道德意志行为。意志行为与道德存在递进关系。并非有了良好的道德之后就会有意志行为,当道德认识提高到自觉认识的情感体验之后,道德认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付出实际行动,并且在道德意志的高点得到体现。针对情感需要层次,审美教育能够把主体的道德意志认知与行为表现归于一致。审美教育对人的低级的净化和对高级社会情感的塑造的功能,促使道德教育将重心转移到道德意志培养的轨迹中来,能够有效地提高道德意志作用,使得个体的意识与行为能够有效的统一,做到言出必行、诚实守信。这也是审美教育在人格建构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完善的人格往往需要个性张扬的人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没有个性的人格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成体系的。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走出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重拾信心和信任,能够让失落的人们找回自己,建构新型的人格,能够带给人们光明和幻想,使得人们能够有效地摆脱困境,重新站立在社会的顶端,获得更多的自由和人们接受的目光,这也是审美教育功能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关系的最终目标。

美的事物和完美人格都是充满魅力的,能够让人忘记痛苦和带来愉悦,甚至可以让坠入深渊的人们获得再来一次的机会,让人们更多的是看到其积极的影响和带来的灵魂价值。审美带来的外物之生灵的美感,能够更好地鼓励和带动人们向着更美好的事物,并且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快乐和,使其能够充分地展现审美教育的价值。健康完善的人格也是审美教育成果的最好呈现。人格建构的完善才是真正体现审美教育功能的价值所在,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求状态下的体现,能够在现代社会中体现正能量。充满积极导向的人格建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审美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体现个性化人格的诉求,因此,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的关系犹如建筑物与基石的关系,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够塑造更完善的人格。

三、审美教育中健康人格构建的现实路径

建构完美人格,需要在人们的审美教育中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启示。审美教育的作用,对于个体审美结构的创意方面具有极高的要求。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方面的情感因素,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震撼效果,同时对个人的学习和感悟带来很好的动力。在美育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地展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培养感知力、想象力、情感力和理解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完善人格的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审美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其功能效果,促进完美人格的建构。

1.增强敏锐的审美感知力:以美悟真

“以美悟真”,就是能够使得人们通过审美教育的功能,体验社会的真理和真知,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社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真是美的基础,所以对美的追求可以赢得对真的把握。审美感知由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组成。感知能力对于人们内在感情的丰富和积累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人们内在感情的体会通常都是根据感官世界的认识而产生的具有自然和艺术形态的感知。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能够帮助人们完成有意识的生活体验模式,人们在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模式中利用审美对生活模式和生活规律做出更加完美的解释,同时对于增强自身的感知能力具有很好的开创作用,要求在审美教育中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做到增强感知力的效果,实现生活中的真实美感体验。例如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根据作者的描述,自己想象秋虫的吟唱、落叶的伤感;看到大雁南飞、溪水荡漾,晴空万里、孩童打闹都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其意境之美,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能够让自己享受到感知力的功能效应,提升自己的感知力,并且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审美教育能够激发人们勇敢地追求真理、发现真理和创造真理。例如读屈原需要理解其九死一生的斗志和无限的批判精神,读陶渊明需要理解其追求田园自由的人生态度和具有绅士风骨的人生理想、读杜甫需要理解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天悯人的情怀等,这就是审美意义带给人们的想象的功能,认识更多的生活真理和乐趣。

2.培养独特的审美想象力:以美启智

“以美启智”,是指用美育的方法或通过审美的途径,启迪人的智力,或者说借助美感的功能使人的智力得到激发和开掘。黑格尔曾经说过:想象力是最有力量的艺术。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极大的力度提高被教育者对于事物的想象能力,使得人们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对于人们智慧之门的开启也是具有极大的益处。创造出美好的事物首先需要无尽的想象力,只有想象空间足够丰富,才能够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事物。培养人们的想象力是发挥审美能力的体现,也是发现智慧必要的前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充分地发挥自身对周围事物的想象能力,提高自身对事物的敏感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发展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具有开放模式的想象力的基础之上。”[7]只要富有诗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读懂更多具有美感的诗词歌赋,能够充分地理解古人的想法和表达的意境。能在万物之中读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生哲学,就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于世界充分的想象力,帮助人们在对待周围事物中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想象力的发挥,达到超预期的效果。因此,审美教育在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功能,能够在体验生活的乐趣中找到审美教育的意义,构建完美人格。

3.培养丰富的审美情感:以美怡情

“以美怡情”,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净化人们的情感,愉悦人们的精神,美化人们的心灵。审美情感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占据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审美教育发挥其功能性作用,同时也能够发挥其动力功能。审美需要情感的注入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其重要性,否则也只是空壳而已,失去真正的灵魂,难以达到更高的境界,更不会有生动和美感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难以形成大气候。人们的情感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重要性,在审美教育中能够渗透性地发挥其重要功能,使得审美教育在现实的情感中得到充分地展现,并且能够在美感的世界中获得更高的审美效果。

以美怡情能够帮助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更好的审美状态和接受更好的美学功能和观念,让情感力得到释放和升华。在实际的审美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一切资源和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学识等,对于所要表达的事物进行分析和美学的探索,让更多的美学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力和对古文、古代文人以及现代社会的遐想,充满更多的情感需求。教育者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联想和想象,让更多的人发挥自己的情感力,得到更多美的享受和纯净世界的幻想,促进审美教育功能的显现。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强化人们人格的完善,能够促进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好感。”[8]通过审美教育的怡情养性来培养人的优美情操,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夫进行修炼。

4.培养深刻的审美理解力:以美扬善

“以美P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人们心灵趋向善,走向人格完美,并且弘扬善意和善美的品质。席勒说:“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可能完善的结合与平衡里去寻找。”[9]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人类道德财富的源泉。”[10]这说明了审美教育对于道德的重要性。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以及反馈出来的态度无疑是对审美教育功能的表达,能够在更多的美育中发挥其中最为潜在价值的东西,这是美育的价值体现,同时也是对深刻理解力的最高赞赏。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都是人性真实的存在,同时也是人格完善与否的真实体现,在对待生活中的琐事以及周围事物的时候应该充分地表现出人格的善良,同时揭发和批评人格丑陋的一面,让更多的人格不健全的事态得到应有的惩罚,并提升自身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力,建构更加完善的人格。例如欣赏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不仅表达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人格缺陷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让更多的弱者体会到生活的美好,这也是以美扬善的有力表达。这种情感体验如春夜细雨润物无声,不仅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空间,同时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人们通过审美教育,能够让更多的自律性趋向完善。当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对周围事物更深刻理解的时候,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使得自己能够建构更加适合生活和社会环境的人格,更好地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完善自身的性格缺陷,达到更加完美的人格。培养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力,是人格建构在审美教育中的最为实际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夏威.审美教育与人格培育协同的理论实践探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3):19-22.

[2]赖勤芳.席勒《美育书简》的汉译[J].美育学刊,2014(2):33-41.

[3]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1.

[4][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2.

[5][9][德]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6,92.

[6][美]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307.

[7]顾明远.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6(1).

第8篇: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视野 艺术 功能

从1998年8月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开始从国家层面发展文化产业,到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文化产业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话题与研究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艺术的功能问题,也面临着新的语境,需要我们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思考。

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下探讨艺术的功能问题,对于文化产业领域的艺术生产、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学、美学研究领域的艺术理论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对于文化产业领域从事艺术生产的人来说,明确艺术的功能问题,可以指导他们的创造、生产方向。其次,对于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对文化产业视野艺术功能的新理解,有助于丰富他们的艺术实践。最后,当代艺术实践的演进需要我们及时更新对艺术功能的理论认识,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功能问题,对于艺术学、美学研究很重要。

目前,国际与国内尚无文化产业的精确定义,大致来说,文化产业指“进行商业经营,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①,“提供能满足人的求知、审美、娱乐、宣泄等精神性需要文化产品、服务”②的物质生产部门或经济活动的集合。艺术属于文化现象,文化属性使艺术概念与文化产业概念产生了交叉、重合部分,即文化产业中涉及艺术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与艺术中具有经济、产业属性的部分。

关于艺术的一般功能,艺术史与美学史上产生了许多相关理论,到了现当代,则诞生了不少系统观点。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认为艺术具有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提出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功能。二者都涉及了娱乐功能,但目前比较普遍的认识是艺术具有认知、教育、审美功能,对于艺术是否应负担娱乐功能仍存在争议,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是其分歧的焦点所在,这正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功能问题范畴。

一、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认知、教育的一般功能被弱化

从文化产业角度思考艺术的功能问题,会发现,艺术的一般功能中的认知、教育功能虽然存在,但已不再居于重要地位。首先,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认知功能淡化。一方面,艺术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付钱进行艺术消费,并不是为了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来提升自己认知水平,正如人们购票进入电影院观看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不是为了通过电影认识和研究春秋时代晋国的历史。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中提供知识、信息的产品与服务,负担认知功能的主要是出版业、传媒业与教育培训业,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文化产业的具体背景下,认知并非艺术的主要功能。当然,艺术的认知功能仍然存在,但对于艺术消费者而言,这种能是客观附加的,而非他们主动寻求的。其次,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消退。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艺术长期被赋予“载道”的使命,使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的认知深入人心,但对于艺术消费群体,很难期待他们为了被教化而去主动付费,他们更希望在艺术消费中获得享受而非受到教育。事实上,考察我国的艺术史与当代艺术实践,也会发现偏重于教育功能的艺术作品通常是来自于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创作,在当代则应主要属于艺术事业领域关注的对象。

二、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审美功能被进一步强化

毫无疑问,艺术最核心的一般功能是它的审美功能,艺术是审美文化的主体。在文化产业语境下,艺术虽然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出现并进入市场,但它的主要价值仍来自于审美功能。因此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审美功能依然重要,并且随着认知、教育功能的淡化,而显得更加突出。表演艺术的市场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爱尔兰的踢踏舞团“大河之舞”,全世界已有超过2500万观众现场观看了他们的演出,这种艺术消费活动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根源就在于其强大的审美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中脱离了意识形态束缚走向大众的艺术,更能体现它自身的审美本质与审美价值,从而突出其审美功能。

三、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娱乐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宣称艺术的目的应该包括“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③使人“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④ 。近两百年过去了,世人尤其是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娱乐功能仍然怀有矛盾情绪,担忧强调娱乐功能会损害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中,艺术的娱乐功能却已经被现实推到了更高的位置上。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正在强化艺术的娱乐功能。在艺术产业中,尤其是大众文化色彩强烈的影视艺术领域中,娱乐似乎已经成为艺术功能的主流,将本该属于审美的核心地位挤了下去。

注释:

①②王全福、杨英法,《文化产业的界定和统计难题与解析》,《求索》2008年01期

第9篇: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之中,美育与德育是相互辅助相互加成的。美术教育利用“形象的作品”进行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并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学生的共识,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下面就简述一下它的意义:

一、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美术教育是初中教育里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美术教育实质上是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让学生能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鉴别真伪、分辨善恶、判断美丑,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它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进其身心健康、形式个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注重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审美教育和艺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塑造完美人格。

二、美术教育中的知识有利于其他方面的学习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不孤立。美术教育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包括创造美和发现美两个基本方面。而美术教育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有一个很好的观察力不仅对美术学习有益,对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物理等的学科都有非常好的帮助,美术教育是锻炼观察力的最好方法,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美术形成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认识

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始,造型艺术也随之产生了。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打制石器过程中,慢慢培养造型技能,萌发出审美观念。人们对美也有了自己的感受,他们对美的追求从而影响了他们改造世界、推进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满足了物质文明需要的同时也需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明。美术教育有利于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与健康积极的“审美”趣味联系起来,有利于把精神文明建设推上良性的发展轨道。初中美术教育是中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个人的发展非常有利。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美术无处不在,而且实用性很强。它能培养学生对社会、大自然及艺术的感受与审美能力,能推动学生在德、智及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它对全面的素质教育起着纵向的引导和横向的潜润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将来所从事的各项工作。现代社会的发达,不仅提高了生产技术,而且产品的竞争也使得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各行业都向美术伸手,由此也就产生了许多新的领域,如工业美术、商业美术、印刷美术、装潢美术……而且在持续发展着。

美术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非功利性。健康、完善的新型人才才能推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爱心,这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入进去,但美术教育有它特殊的作用。审美的提高是人类爱心提高的主要方式之一,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健全的人格理应如此。充满爱心的人必定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也一定是完善美满的社会。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佳时机。如果全社会所有的美感都得到了良好的成长,不仅会使我们的环境更美、生活更美,而且会使整个社会和人生都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