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的动态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员劳动价值形态功能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施政主体的劳动要素不健全和结构搭配不合理而产生的低效、负效情况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对劳动效果评价不准和判断失误而导致施政活动进人无谓重复、恶性循环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形态和效果形态加以深人研究。
一、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形态
人类劳动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即潜在形态的劳动、流动形态的劳动和凝结(物化)形态的劳动。行政弓彗谁里人员的劳动也不外乎这三种形态,只不过共性之外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罢了。
1.潜在形态的劳动。所谓潜在形态的劳动,是指行政管理人员自身所特有的施政劳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观察预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联络能力、疏导渗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参谋咨询能力、开拓进取能力、理论研究能力。
2.流动形态的劳动。行政管理人员在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进行工作时,潜在形态的劳动便转化为流动形态的劳动,具体表现为“读、谈、讲、写、做”五种形式:“读”是一种知识性劳动,既是劳动能力的输出,又是劳动能力的积累,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先学一步,不断更新、拓展、充实自己的知识,在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谈”是一种艺术性工作,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协商对话、家庭访问等形式,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化解各种矛盾,这是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讲”是一种职业性劳动,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宣讲、报告等形式不断地向群众宣传先进意识、科学知识和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措施,取得理想的施政效果;“写”是行政管理人员劳动不可或缺的一种文秘性劳动;“做”是一种事务性劳动,往往展示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榜样感召的力量。行政管理人员所进行的流动形态的劳动,虽说纷繁杂乱,但这是他们直接创造价值的重要一面。
3.凝结形态的劳动。流动劳动消耗的结果,便转化为凝结形态的劳动,或叫物化了的劳动。大体表现为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思想觉悟的提高,精神面貌的改善,生产劳动积极性的焕发,政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以及由此派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等等,这是施政工作的最终产品。衡量施政工作效果的大小,主要以行政管理人员的凝结形态的劳动为标志。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是一种具有特质的社会性劳动,有四个明显的特点,即政策性、抽象性、创造性、忘我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一种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忘我性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严以律己,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甘为人民的“儒子牛”精神,是行政管理人员最起码的职业要求。
二、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的价值形态
1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所影响的范围划分,执政效果可分为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全社会受益的施政效果,叫宏观效果。某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行业受益的执政效果叫微观效果。宏观施政效果包含微观效果,微观施政效果量的积累构成宏观效果。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微观施政效果的大量积累,形成社会性的宏观效果。在某种情势下,要获得较大的宏观施政效果,往往要牺牲某些单位和部门的既得利益,暂时影响该单位的和部门的微观施政效果。这就要求该单位、该部门的同志顾全大局,努力工作,决不能把谋取本单位的微观施政效果建立在损害全社会的宏观效果之上。
2.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按某一层次行政系统的工作人员付出的一定劳动量,首先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施政效果:一是主体效果,即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施政实践积累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二是客体效果,即通过有效施政激发了工作对象的生产积极性,给本单位带来了效益,我们把某一层次行政系统所获得主体效果与客体效果之和称为直接施政效果。
随着该系统工作人员更加卓有成效地工作,他们创造的施政经验,还会影响和带动其它系统与部门获得理想的施政效果,这种“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五枝十枝花”的效应,我们把它称作间接施政效果。由于间接施政效果是在波及和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又称为波及效果。这种波及效果连锁反应,再波及到其它行业和层次所产生的效果,可称为扩波及政工效果。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身的艰苦劳动,创造直接施政效果,加速间接施政效果的波及与扩波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3.隐效果与显效果。按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的价值形态划分,可分为隐效果与显效果。行政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但他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从初层次来说,解决了一个或几个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从深层次来说,引起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这些存在于人头脑中新确立的主观精神,直接支配工作对象的行为,这是行政管理人员劳动价值的内在表现形态。由于这种施政效果并未游离出人体之外,故称为隐效果。
人们思想境界的升华和付诸于实践,必然用语言、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最终表现为群众积极性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这种由精神价值形态转化为物质价值形态,称为显效果。
一般说来,行政管理工作的隐效果决定显效果,思想支配行动,行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但显效果对隐效果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实践又可以促进思想理论的升华,使思想认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使施政目标、内容、措施有机融合其中。
4.独创性效果与共存性效果。按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独创性效果与共存性效果。行政管理人员依照自己的工作范围进行工作所产生的施政效果为独创性效果。行政管理人员配合其它社会工作交叉产生的共同效果为共有性效果。行政替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绝对意义上的独立性施政效果是不存在的,它们两者之间是既相互交又、又相对独立的关系。
三、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价值功能
1.目标导向功能。施政效果以价值的形态出现,既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它在目标方向、时空、效率等方面都有相对的质量规定,施政效果的目标方向特性,决定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的效能。公式为:劳动效能=目标方向X工作效率
由上可以看出,如果施政目标方向正确,施政效率越高,施政效能也越高;反之,工作效率越高,施政效能就可能是减值、零值或负值。行政管理系统目标的方向特性,客观上要求正确、清晰,这对于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权威性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FDI ODI 农业部门劳动力 VAR模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开始解体,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同时FDI和ODI规模不断增加,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一、文献综述
各国学者对FDI和ODI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相关国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对个个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结果如下:
1.FDI就业创造效应,其是指通过FDI带来大量的资本,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从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产生巨大的劳动力需求。王剑等(2005)对我国1983-200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FDI和就业之间是正相关关系,FDI每提高1%会产生0.008%的就业增加。
2.FDI挤出效应,其是指由于FDI流入挤占了国内资本,从而减少了就业岗位,这是和就业创造效应相反的一种效应。金碧(2007)认为FDI通过自身活动、影响国内投资和经济增长三种传导机制挤出了国内资本,从而减少就业。
3.ODI替代效应,其是指ODI增加造成国内资本不足,从而减少了就业机会。张海波等(2013)采用2003-2010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ODI对我国国内的就业产生替代效应,即ODI规模的增加减少了国内的就业。
4.ODI补充效应,其是指ODI通过利润回流,增加国内资本存量,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姜亚鹏等(2012)通过检验我国各省ODI的就业效应,得出长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二、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选取1982-2013年外商直接投资流量(FDI)、外商直接投资存量(FDIS)、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ODI)和农业部门男性劳动力占全社会男性劳动力的比重(BZ)的数据。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数据库。
(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多数时间序列经济变量是非平稳的,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的问题,因此本文对采用ADF检验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其变量都在二阶差分下平稳。
(三)Johansen协整检验
根据AIC和SC信息最小化的标准来设定协整模型,以及确定模型的滞后期,经过实证得出在滞后两阶时最合适。通过协整分析来判断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其结果表明变量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不能根据协整检验来判断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本文采用了Granger因果检验来判断BZ、FDI、FDIS以及ODI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下:
(1)下FDI和BZ之间是互为因果的,主要是FDI带来大量资本,促进就业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转移,使我国拥有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从而吸引外资。
(2)FDIS是BZ的Granger原因,证明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和累积性的特点。
(3)BZ是ODI的Granger原因,这主要是男性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移出来,对外能够大量输出劳动力,从而促进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五)平稳性检验
如上图,AR根检验中全部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内,则说明VAR模型是稳定的,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
(六)脉冲响应
由方差分析可以看出,BZ对本身变动的解释力随着时间的增长在下降,从最高时的接近85%下降到30%左右; FDIS在前10期有一个非常迅猛的上升,然后一直维持在60%的高位; FDI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上升过程,其后期的比重达到了15%左右; ODI比重一直较小,在后期也才只达到3%左右的水平。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首先,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加大对FDI吸引其次,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再次,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足够大时,对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影响;最后,政府应该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经济的良好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剑,张会清.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09.
[2]金碧,陈仲常.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传导渠道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01.
[3]张海波,彭新敏.ODI对我国的就业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3,02.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 民工荒 二元经济
项目来源:西北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1071)
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其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提出。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传统农业部门是剩余劳动部门,其边际生产率为零;现代工业部门是接受农村剩余劳动的部门,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在假设工业部门劳动报酬固定且至少高于农业部门30%的前提条件下,来自农业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即农村劳动力转移曲线具有完全的弹性。随着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将会持续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农业部门剩余劳动消失将会提高农业边际生产率,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出现这一情形即“刘易斯拐点”。
一、“刘易斯拐点”离我们还有多远
经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出现的“民工荒”现状,对“刘易斯拐点”是否即将到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认为:分析我国现有耕地和农村劳动力数量,按照每人耕种50亩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2亿,假若每年转移700万,这一过程也还将持续30年。此外若再考虑城镇企业对劳动力接收能力有限,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将更久,所以“刘易斯拐点”现在还远未到来。同样有部分学者指出,参考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刘易斯拐点”还为时尚早。2007年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3.5%,就业人口占43.6%。这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表明我国农业边际生产率仍然很低,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很大的空间。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发出,研究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情形以及其年龄结构指出:“刘易斯拐点”有可能即将到来。这是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只有33%左右是剩余的,而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5000万左右,劳动力无限供给正向有限供给转变。
以上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这是不可否认的,他们都是以刘易斯 “二元经济模型”的基础来分析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形势的,然而,刘易斯的经济模型是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而提出来的,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本身就存在着局限性,如刘易斯并没有考虑到户籍制度、城市中的失业现象、劳动力转移成本、农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农业剩余劳动的非同质性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对“刘易斯拐点”的判断产生影响。
二、“刘易斯拐点”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总的来说,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非常匮乏,文化素养偏低。最近几年,沿海发达城市的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工业行业就业对劳动者专业素质技能越来越高,要求就业劳动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者,就业空间越来越小,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截止到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专程度、大专及以上程度仅占总数的3%和2%,高中程度占到10%,然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85%。
2.当前政策因素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策因素包括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制度。不合理和不健全的制度阻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我国目前城乡分割的户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条件,但从本质上来讲,并未改变农民进入城镇门槛的高现状,农民在医疗、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很大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能在城镇获得长期稳定的工作,导致多数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生活工作几年之后又回到农村。
3.招聘中介及劳务市场发展缓慢。当前我国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务市场以及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规模相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来说还显得非常落后。当前大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的跨地区流动,而由中介服务安排的情况却相当少,这样就造成了劳动力不能达到最优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政府部门服务水平不到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市场招聘信息、劳动力供给情况以及提供就业培训,再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都离不开政府部门完善和科学的服务管理制度。相关调查显示:希望在外务工中得到政府的帮助的劳动者占78%。尤其是在服务方面,希望政府提供就业信息的占58%,希望政府提供权益保障的占30%,希望政府组织技能培训的占15%。这就表明:假如政府部门能够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将会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投身到城市建设发展之中。
三、总结
分析得出:讨论“刘易斯拐点”不仅需要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同时更应关注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数量以及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把握劳动力动态变化的发展趋势。我们既不能因为“刘易斯拐点”离我们还很远的言论而沉湎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形之中,也不能因为“刘易斯拐点”有可能即将到来而放松对目前严峻就业形势的警惕。讨论“刘易斯拐点”是否来临的意义在于分析研究我国目前劳动力供求关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科学合理的转移,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参考文献:
[1]陈晓华.我国四元经济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经贸导刊,2002;4
[2]周祝平.人口红利、刘易斯转折点与经济增长[J].中国图书评论,2007;09
**的顺利就业,得益于杭州市滨江区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思路而进行的扎实工作——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与城镇失业人员一样进行管理,发放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件,进行免费的职业介绍、技能培训。仅最近几个月,滨江区便免费培训了百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后就业率达7成以上。
滨江区的农村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只是整个杭州市相关工作的一个缩影。如果说,几年前,杭州市降低门槛、撤销障碍、破除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种种限制性政策、取消了对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所有行政性收费项目,标志着其拉开了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序幕的话,那么,今天,杭州市“进村入户落实到人”的举措,则标志着其工作的纵深化进展。
去年,杭州市政府将城乡统筹就业列入“十一五”规划,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九件实事”之一。各区县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很快便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格局。萧山区按照市场就业原则,积极发展民营职业中介。在办好城区中心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先后建立了瓜沥、临浦、靖江等7家镇级劳动力分市场,今年上半年,又新建了3家中心镇劳动力市场。这些镇级劳动力市场,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在此基础上,杭州市的就业服务组织体系积极向农村延展触角。而今,杭州主城区已实现劳动保障网络农村的行政村全覆盖。萧山、余杭等经济较发达、劳动保障任务较重的行政村,建立起了劳动保障服务室,配备专职管理员。其他行政村,也配备了兼职管理员。目前,萧山区在全区26个镇(街道)、80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管理机构,411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劳动保障管理员,信息网络基本覆盖城乡。杭州全市已形成了“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五级服务”的工作模式,为城乡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和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众多如前述**一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足不出村就可以获取求职、就业相关信息,并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关键词:会计要素;属概念;资本会计论
一、会计要素的“属概念”框架
本文首先从“资本会计论”角度,通过构建资本性态(资本的性质及存在形态)图(见图1),阐释并定义资本,从而确立资本作为会计要素的“属概念”地位。
根据图1,从对资本的静态观察而定义:资本是企业拥有的财产及其所属权益的价值表现:资本的外在表象是资产,资本的内在属性是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犹如任何一个物体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属性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项资产总是内含着可用货币计量的与之完全相等的所属权益,所以,在价值表现上,外在与内在是全等的,即:资产总计= 权益(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总计。显然,对静态下的资本的定义,是会计恒等式的前提,也是复式借贷记账原理的缘由,据此而核算的资本数量,记录的是资本的全貌,而据此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象全息摄影的照片,反映的是资本在某一时点的定格存量。由此可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是资本的下属概念,是资本的“种概念”,是资本的静态表现形式。
根据图1,从对资本的动态观察而定义:资本是通过资产的功能组合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表现:资本的内在本质要求(来自于所有者和债权人)是增殖,外在表现方式是生产,增殖和生产同体寓于资本的运动中。生产和增殖是资产的功能组合运作的过程和结果:将资产投入生产而取得产品,将产品出售而取得收入,从而,在价值上,收入―费用=利润,并由此形成利润表;接着,利润要在权益者之间分配,即利润―利润分配=留存收益,形成利润分配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反映资本在某一时期流量的结果,像电视连续剧一样,是资本运动结果的记录。由此可见,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也是资本的下属概念,是资本的“种概念”,是资本的动态表现。
通过对资本性态图的勾画和对其构成要素的诠释,解决了六个会计要素(据我国会计准则)的祖源问题,即它们衍生于资本、又同归与资本,资本是会计要素的“属概念”,从而构建出资本会计论的结构框架。
二、“资本会计论”框架中的要素缺失
总观资本性态图可见:在资本的静态和动态之间缺乏真实的连接要素(图中阴影部分是笔者虚加的),即在反映资本静态的资产负债表和反映资本动态的利润表之间原本是一片空白。这表明,现行会计报表体系,只有反映财务状况(资本存在形态)的资产负债表和反映经营业绩(资本运动结果)的利润表,而没有反映经营过程(资本形成过程)的报表,即只反映开头和结尾,不反映中间过程,中间过程是一个黑箱。显然这是会计体系中反映元素的缺失!正是这一缺失,使企业在两权分离下,资本所属者(所有者和债权人)不能了解资本经营过程,资本经营者可能乘机造假经营业绩。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笔者在图1中,将产品置于资本的静态表象(资产)和动态结果(收入)之间(即:资产 产品 收入)。从理论上讲,由处于中间的产品连接恰好构成资本生产过程,因其符合马克思提出的资本的一般公式,即货币――商品――货币,而从实践上讲,这也符合企业生产实际。会计作为量化记录资本生产过程的专门技术,理应全面无遗地核算和反映这一过程。
然而,按现行财务会计体系,“资产 产品”阶段由于要素缺失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在资产负债表中,劳动力价值未被确认为资产,资产只由一系列实物及权利组成。由于关键的生产资本的构成要素――劳动力的缺位,无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单凭这些“死”的资产是不能进行生产的,因而也就不能产出产品。显然,这是现行会计核算并未如实反映现实资本运动的又一个缺失!
三、弥补现行会计中缺失的要素
如同企业的任何商品都是企业的资产一样,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在会计核算中,首先应将其价值确认为资产。根据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定义,劳动力是比现有资产负债表上的任何一项资产都更能带给企业经济利益的资源:一是资产负债表上的物质资产,如果没有劳动力操作或将劳动加于其上,就不能进入生产过程,不能产出产品,不能创造出新价值;二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
同时,根据前述每项资产必内含所属权益的原理,应辨识劳动力资产的所属权益:劳动力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本人。因为劳动力变成商品的前提之一,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卖出自己的劳动能力,而不是卖出自身;而且劳动力作为商品卖出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度,不能一次卖完,否则,等于卖身为奴,而不是卖出劳动力。因而,劳动者只是转让劳动力的使用权给企业,所以,劳动力资产的属性应是负债,是企业对劳动者,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的负债。
因此,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在确认劳动力资产的同时,应增加一项对劳动者的负债,即应设置“人力资源”和同时沿用“应付工资”(或设置“应付薪酬”)总账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年初时,根据劳动用工合同和管理营销等人员聘用合同规定的年度工资或年薪额度,借:人力资源;贷:应付工资(应付薪酬)。“人力资源”科目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单独列项反映。每月末,按劳动岗位实际出工应计工资和薪酬额,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人力资源;同时,每月发放工资、薪酬时,借:应付工资(薪酬);贷:银行存款。在年末,如果企业正常开工,且工人、雇员正常出工,“人力资源”和“应付工资(薪酬)”科目应无余额。若有余额,则表明开工不足或欠发工资,或工人出勤不足,根据具体情况结转并在报表上反映。
在现行会计核算中,只在月末将当月的劳动力价值一次性直接记入成本费用,并在“应付工资”账户做“瞬时”过渡,发工资后,“应付工资”账户即被全额转销,因而在对外公布的无论哪一张报表上,都没有留下人力资源及其耗费的任何记录,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无从了解企业有真实的活劳动存在,从而股市上时有发生企业已经停产、待产,甚或招股说明书承诺的项目根本就没有动工投产,但股票还在热炒,银行还在放款的现象,如2004年沪市ST达尔曼等。所以,将劳动力确认为资产并使其在资产负债表上单独列项反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了更有效地贯彻政府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方针,加快我国城乡就业均衡的对策,相关部门应该主动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履行相应的义务,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有效地、快速地进行,使城乡的劳动力受重比例均衡的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职业技术为城市改造带来的重要作用。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内容问题是摆在职成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在城市劳动力均衡上也具有其深远意义。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世界上是人口大国,但是,虽然人口众多,但是相对经济情况却不够理想。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原有劳动力过剩需要将部分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的劳动力,这种趋势是未来城乡的就业势在必行的路线。在我国,根据目前统计农业劳动力转非农业劳动力的人口数量已经增至大约9000万人,虽然已经有大量农业人员进入城市劳动力改造,但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需要迫切得到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不同的区域已经建立了多家农民劳动力培训中心,培训内容主要以汽车驾驶、计算机操作以及餐饮服务等项目围绕开展的职业成人教育。在多所成人教育的培训中心里,各项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教师队伍也相对完善,并且制度体系健全,在培训内容的学习上,培训中心按照专业进行班级分类教学,这样的课程安排有效地规范了培训中心的教学制度,也同时为培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了相关培训人员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努力,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村农业人员转移城市的就业基本问题并且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就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参加技能培训的学员绝大部分都可以顺利通过初级技能鉴定,并且在一定基础上为农村就业人员加大了就业竞争的实力。
二、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中将竞争机制带入的优势
1.将培训机制开放化,避免了资金的滞留和浪费。近些年来,各大区域开设的培训机构仅仅面向本乡镇的劳动力进行培训,不愿面向社会公开化,这样一来,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工作在质量和培训进程上大大较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出现了资金闲置的情况。在其他区域设置的培训中心也同样存在着资金滞留以及优秀的教育资源被浪费的问题。政府将培训机构的制度体系统一化,提倡培训机构的竞争机制,不局限于本区域中,各培训基地通过特色招入培训者,这样的政策可以有效地激发培训中心之间的竞争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培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避免了优秀教育资源的浪费,各地区的培训中心也会将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服务质量和严抓教学水平上来。
2.将培训机制开放化,加强了竞争力,同时也提高服务质量。以往政府资金直接投入到本地区的培训中心,由于在本地区培训教育的资源受到约束,所以,在培训中心里培训的内容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通过政府将竞争机制参加到各大地区的培训体制中,变成了培训中心的连锁,教育资源互连,使农民在选择培训中心上拥有自利。同时,在培训中心的管理制度上加强力度,通过对培训中的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的制度,产生“末位淘汰”制,使各地区培训中心将重点放在培训教育的优化和服务质量上,这一制度的改变,也促进了各大企事业单位就业录取的业务,有效地确保了农业人员在城市的就业率。
3.将培训机制开放化,更新了固有的培训模式。各地区培训中心通过“阳光工程”将培训资金的捆绑使用以不同模式进行使用,为贫困农民就业培训提供了更多优惠,同时也进一步减轻了贫困家庭的培训负担,也能够有效调动贫困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向城市化的建设发展,当前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过剩,挽救大批量失业人员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重视,从而政府为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和经济收入创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大量的农业人员不仅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素质,也有效地掌握了专业技能,这样的政策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村人口转移城市就业难的问题,为推动未来城市的经济事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静云.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2]赵旭.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劳动力;异质性;流动方向;悖论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2-0060-08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2.007
收稿日期:2014-08-11;修订日期:2014-12-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企业视角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研究”(14BRK005)。
作者简介:沙勇,管理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劳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The Labor Heterogeneity, the Flow Direction
and the Paradox of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HA Yong1, LAO Xin2
(1.Institute of Populatio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42, China; 2.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ince the year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ut it still worthy to further the study on whether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an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hug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re are many literatures about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but the heterogeneity and flow direction of the labor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 seldom to be considered in them. We analyzed the channel which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nd construct mathematical model included the heterogeneity and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labor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The result implies that the heterogeneity and the flow direction are important to eliminate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inally, we proposes relevant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Keywords:labor; heterogeneity; flow direction; paradox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虽然中国的经济改革起步于农村,然而中国经济的腾飞却来自于城市和工业,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实际上就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段过程中,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的差距迅速被拉开,这种差距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自主或者不自主地进入城市谋生,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包括未来的一部分时间,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市民和农民群体都将依靠流动的劳动力这种载体来实现财富的转移以及差距的缩小。而实践和绝大多数学者都已经证明,流动人口这种形式在加快农村发展速度、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一定意义[1-5]。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流动人口虽然增加迅速,但是城乡差距并没有随之缩小[6-7]。表1清晰地表明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自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正逐步扩大。
从表1中可以发现,1989-2010年,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虽然自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开始下降,但这种下降一方面可能是差距在长期增长趋势下的一个短期的向下波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所做出政策的暂时弥补性结果。所以,一方面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
提高了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这段时期内城乡收入差距比也在进一步增大。国内学者对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差距之间关系研究较多,而有关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差距之间关系的文献则比较缺乏,在这其中考虑劳动力异质性和流动方向的文献就更少了[8-10]。蔡P发现了流动人口规模和城乡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并对此进行研究,认为这种悖论是由我国户籍制度造成的,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劳动力流动只能是短暂的流动行为而不是永久性的迁移行为,从而不能满足缩小城乡收人差距的条件<sup>[11]</sup>。目前,绝大部分学者都将流动人口规模与城乡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归因于户籍制度[12-14]。本文认为这种解释是合理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解释又是不全面的,它是从支出的视角解释城乡差距悖论,然而影响收入更重要的因素在于生产方面的因素,因此,本文试图从生产率视角对城乡差距悖论进行解释。
二、城乡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差距的作用渠道分析
通过分析劳动力流动行为本身以及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本文将城乡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差距的作用渠道分为如下三种:收入回流渠道、户口转移渠道以及技能获取渠道。
1.收入回流渠道
收入回流渠道指的是流动人口凭借一技之长或者凭借体力由农村进入城市务工,一般而言,由于城市发展水平要高于农村,工业的边际效益也远远高于农业,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所能获得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在农村务农所能得到的收益,这种收益之间的差距将以年为周期,以务工收入的形式由流动人口从城市带回农村,这些收入能够极大地提高流动人口家庭的生活状况和改善农村的贫穷状况,但显而易见,收入回流渠道只能在某个速度界限以内加快农村的发展速度,这个速度界限就是城市和工业的发展速度,也就是说农民通过收入回流渠道来加快农村发展的速度是不可能超过城市和工业本身的发展速度的。收入回流渠道本质上是一种农村为辅、城市为主的分配渠道,农村、农民、农业通过这个渠道得到的收益是不可能超过城市、市民和工业的,因此,依靠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回流渠道缩小乃至消灭城乡差距是不可能的。
2.户口转化渠道
鉴于目前我国城市发达,农村较为落后的现状,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差距的户口转化渠道指的是原先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获得城市户口变为市民。由于我国目前户籍制度的存在,对于农村居民而言,离开农村获取城市户口一般只存在四种途径:城市多年务工满足落户条件、与市民结婚、城市化进程转化、考学。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一方面能实现通过减少农村人口间接减轻农村负担,另一方面农村人口逐渐转向城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但必须指出的是,户口转化渠道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和缩小城乡差距,但这是有较强的前提和限制条件的,难以完全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3.技能获取渠道
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差距可能在于农业和工业的差距,而农业和工业的差距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目前我国农业和工业所采用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的
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大农村
劳动力的教育和培养力度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方法,同时,由于技术要素的产出弹性远远高于传统资本、劳动等要素的产出弹性,因此,依靠技能获取渠道来消灭城乡差距这种途径是可行的。
通过分析发现,收入回流渠道和户口转移渠道只能够帮助农村逐渐获取部分城市发展的成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是这两种渠道无法消灭城乡差距。实际上,目前的研究大都忽略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于工业和农业的差距,而这两种差距可能是两种产业目前所处的技术水平差异所导致的,因此,技能获取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城乡劳动力被认为是同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影响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的缩小城乡差距政策是很难奏效的。因此,本文在现有框架下,通过区分城乡劳动力异质性以及流动方向对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政策启示。
三、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
1.理论模型
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归因于资本、劳动和技术要素:
Y=f(K,L,A)(1)
其中,Y代表经济增长,一般用GDP指标来衡量,K为资本,L为劳动力要素,A为技术要素,根据(1)式,本文在如下假设的前提下分别构建城乡各自的经济增长方程。
假设1:城乡经济增长模型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的差异,资本要素不存在差异。
实际上,城乡不仅在劳动力要素和技术要素上存在差异,在资本要素方面同样存在差距,但是由于资本要素属于政府能够控制的范畴,其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分配很容易由政府来实现,如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资本在政府控制下能够通过“剪刀差”大量流入城市,而在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绩时,政府又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如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将资本更多地分配在农村。因此,假定资本要素在城乡之间不存在差异,至少在长期内不存在差异是合理的,由此可以得出城乡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
YC=f(K,LC,AC)(2)
YR=f(K,LR,AR)(3)
其中,变量的下标R,C分别代表城市和农村。
假设2:技术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城乡技术水平存在的差距可以在劳动力要素指标上表现出来。
技术研发水平和技术运用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无论哪一个部分都和劳动力
要素密切相关,技术研发和技术运用所需要的劳动力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技术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即A=h(L),上述经济增长模型也可被写成如下形式:
YC=f(K,LC,h(LC))(4)
YR=f(K,LR,h(LR))(5)
可以由动态经济学方法,由公式(1)推导出如下经济增长率形式:
GY=αGK+βGL+λGA(6)
其中,GY、GK、GL、GA分别为经济增长率、资本要素增长率、劳动力要素增长率和技术要素增长率。由假设1,增长率可化简为:
GY=βGL+λGA(7)
由假设2,经济增长率方程可进一步化简为:
GY=βGL+λGA=βGL+λh(GL)=g(GL,h(GL))=φ(GL)(8)
其中φ(GL)GL>0,上式说明经济增长率最终只与劳动力要素的增长率相关并且呈正相关关系,在城乡之间存在差距的前提下,城乡差距缩小乃至消除取决于城乡经济增长率的大小关系,现在利用公式(8)探讨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差距之间的关系。
2.劳动力异质性、流动方向与数值模拟
考虑到城乡间劳动力的异质性,本文分劳动力均质和异质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
(1)城乡劳动力均质情形。
劳动力均质假设意味着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没有区别,此时实际上意味着流动方向没有过多意义,但是考虑到研究的全面性,在此同样考虑单向流动和双向流动两种情况。
情形Ⅰ:劳动力在城乡间单向流动。
GYC=φ(GLC)(9)
GYR=φ(GLR)(10)
图1城乡劳动力均质性假设下劳动力单向流动
与城乡经济增长过程模拟
由于劳动力均质,城乡劳动力要素LC,LR之间不存在能力的区别,因此,城乡经济增长率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要素的增长率,在单向流动的假设下,GLC>GLR,又因为φ(GL)GL>0,故GYC>GYR,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形下,原本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城市的经济增长率,这会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为了更清晰地表明这一过程,本文采取简单的数值模拟对此进行展示。由于城乡劳动力均质,城乡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数量的增长率,劳动力数量L标准化为1,经济增长率随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劳动力的边际产出φ(GL)GL恒定,利用Matlab7.0软件,根据公式(1)-(10)对城乡经济增长过程分别进行模拟得到图1,可以看出在城乡劳动力
均质且单向流动的情况下,农村的经济增长率会一直低于城市经济增长率,这种情形只会使得城乡之间差距越拉越大。
情形Ⅱ: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
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不仅意味着农村的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城市的劳动力向农村流动,更重要的是这种双向流动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即城市流向农村的劳动力数量要多于农村流向城市的劳动力数量,也就是在这种假设下城市的净流入劳动力数量为负,而农村的净流入劳动力数量为正,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双向流动看成是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单向流动。同样根据公式(9)、公式(10),可以知道在这种假设下,情形刚好与单向流动假设的情况相反即GYC<GYR,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形下农村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城乡之间的差距才会缩小乃至消除,但是这种情形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因为劳动力均质的假设意味着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城乡差距的缩小意味着农村的劳动力增长率大于城市的劳动力增长率,然而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农业尤其是现代化农业是无法吸纳比工业更多的劳动力的,因此,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缩小城乡差距只是在城乡劳动力均质假设下的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并不具备实践性和指导性。
(2)城乡劳动力异质情形。
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假设意味着经济增长率方程(8)式变为如下形式:
GYC=φ(G′LC,GLRC)(11)
GYR=φ(G′LR,GLCR)(12)
其中,GLRC,GLCR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速度和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流动速度,G′LC、G′RC分别为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净增长速度,诸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G′LC=GLC-GLCR(13)
G′LR=GLR-GLRC(14)
φ(G′LC,GLRC)G′LC>φ(G′LC,GLRC)GLRC>0(15)
φ(G′LR,GLCR)GLCR>φ(G′LR,GLCR)G′LR>0(16)
同样分为单向流动和双向流动两种情形进行研究。
情形Ⅰ:劳动力在城乡间单向流动。
劳动力在城乡间单向流动意味着GLRC>0,GLCR=0,故公式(11)、公式(12)分别变为:
GYC=φ(GLC,GLRC)(17)
GYR=φ(GLR-GLRC)(18)
由于φ(GLC,GLRC)GLRC>0,φ(G′LR,GLCR)G′LR>0,在这种情形下很容易得出GYC>GYR,即在城乡异质劳动力的假设下,城乡间劳动力的单向流动不能缩小城乡差距。
情形Ⅱ: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
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意味着GLRC>0,GLCR>0,故公式(11)、公式(12)分别变为:
GYC=φ(GLC-GLCR,GLRC)(19)
GYR=φ(GLR-GLRC,GLCR)(20)
对公式(19)、公式(20)进行线性化处理有:
GYC=mC(GLC-GLCR)+nCGLRC(21)
GYR=mR(GLR-GLRC)+nRGLCR(22)
由于φ(G′LC,GLRC)G′LC>φ(G′LC,GLRC)GLRC>0,φ(G′LR,GLCR)GLCR>φ(G′LR,GLCR)G′LR>0
故线性化参数mc>0,mR>0,nC>0,nR>0,由于mC(GLC-GLCR)、nCGLRC与 mR(GLR-GLRC)、nRGLCR异质,但是mC(GLC-GLCR)与nCGLRC,mR(GLR-GLRC)与nRGLCR对于城市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分别“同质”的,根据这一原理可继续对公式(21)、公式(22)进行线性化处理:
GYR=(k+nR)GLCR或GYR=(mR+k′)GLR(23)
GYC=(l+nC)GLRC或GYC=(mC+l′)GLC(24)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城乡间流动的劳动力而非城乡各自的劳动力存量,因此,我们采用第一种化简形式进行分析。
GYRGYC=mR(GLR-GLRC)+nRGLCRmC(GLC-GLCR)+nCGLRC=(k+nR)GLCR(l+nC)GLRC=(k+nR)(l+nC)*GLCRGLRC(25)
(k+nR)(l+nC)是由城市流向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与由农村流向城市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之比,我们可称其为城乡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技能效应,而根据目前我国农业落后于工业,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实际情况,技能效应是大于1的,因此,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增长率比就取决于GLCRGLRC项,与技能效应类似,我们将该项称为城乡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数量效应,当GLCR>GLRC时,城乡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技能效应和数量效应都大于1,因此,农村的经济增长率将大于城市经济增长率,城乡差距毫无疑问会逐渐缩小乃至消除,采取同样的方法对此过程进行模拟,具体模拟时各块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其结果如图2。
表2数值模拟的参数设置
参数参数对应取值
k+nR0.440.620.780.911.001.201.321.461.60
l+nC1.601.461.321.201.000.910.780.620.44
(k+nR)(l+nC)
0.280.420.590.761.001.321.692.353.64
图2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假设下劳动力单向流动与
城乡经济增长过程模拟
当GLCR<GLRC时,城乡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技能效应大于1,而数量效应小于1,城乡差距能否缩小乃至消除取决于技能效应带来的正向影响能否弥补数量效应带来的负向影响,如果技能效应足够大,城乡差距依然能够缩小。在GLCR<GLRC的情况下,通过设定技能效应(k+nR)(l+nC)的大小来模拟城乡经济增长过程,发现在GLCR<GLRC的情形下,只要技能效应较大,城乡差距同样能够缩小(见图3)。
图3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假设下劳动力双向流动与
城乡经济增长过程模拟
根据上述两种假设四种情形的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在城乡劳动力均质的假设下,城乡劳动力的单向流动和双向流动都无法实质性地缩小城乡差距;在城乡劳动力异质的假设下,城乡劳动力的单向流动同样无法实质性地缩小城乡差距,而在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情形下,如果由城乡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技能效应足够大,城乡差距将会逐渐缩小乃至消除。
四、政策含义与对策措施
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不考虑城乡劳动力的异质性以及流动方向,城乡差距是不可能缩小乃至消除的,因此,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必须将城乡异质性以及流动方向作为政策制定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据此,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稳步推进城镇化战略,巩固现有城镇化成果,发挥城镇化战略的户籍改革作用
在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差距较大以及公共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背景下,冒然打破现有“不近人情”的户籍制度既不科学,所导致的后果发达区域和城市也无法承受,实际上目前正在实施的城镇化战略本质上就已经是一种比较缓和的、逐步的、层次性的户籍制度改革方式,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变为了市民,户口转移渠道也随之发挥作用,因此,政府需要出台和完善保障“新市民”生活的政策法规,这样不仅能够巩固现有城镇化已经取得的成果,同时还能为尚未城镇化的农民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城镇化战略的顺利进展最终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市民,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2.实施准市民落户政策,以点带面加快人口转移,发挥户口转移渠道作用
一般而言“准市民”指的是户口在农村,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这部分人户口所在地尚没有城镇化战略政策,故无法通过城镇化战略成为市民[15-16]。传统意义上的“准市民”特指农民工这一群体,但是本文认为“准市民”这一群体还应该包括大学生这一群体:一方面大学生群体规模较大,据教育部数据公布,2012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在3000万以上;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落户城市也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仅应该出台让“准市民”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政策,同样应该出台让“准市民”大学生落户城市的政策,让想留在城市尤其是原本家在农村的学生能够顺利留在城市。这不仅要求落户政策的完善,同时也需要相关的保障房、廉租房政策进一步完善,这样既能够保证“准市民”的权益,同时还能以点带面更大程度地发挥户口转移渠道缩小城乡差距的作用。
3.调整人才下乡战略方向,改善下乡人才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技能效应
我国的城镇化战略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快农村的发展水平,而人才下乡战略则是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的人才下乡战略仍存在较大缺陷,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下乡人才中的技术人才比例太低,以大学生村官群体为例,在该群体当中工科农科学生所占比例远远低于文科类学生的比例,然而文科类大学生村官更多的是起到管理服务的作用,而工科农科的学生往往能够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发挥技能效应方面,文科类的学生其传播作用较小,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和农业发展速度,应该调整人才下乡战略,技术化人才组成结构,引导更多的技术型人才流向农村。
参考文献:
[1] SPILIMBERGO A. A model of multiple equilibriums in geographic labor mobility[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3(2):198-209.
[2] TODARO M P.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60(2):111-121..
[3] LEWIS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r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4):39-51.
[4] FEI J, Ranis G.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51(3):30-44.
[5] 蔡P.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经济评论,1996(2):13-19.
[6] 姚枝仲.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J].世界经济,2003(4):22-30.
[7] 樊士德,姜德波.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2):67-72.
[8]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化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研究,2004(3):39-47.
[9] 林毅夫,蔡P.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51-61.
[10]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77-86.
[11] 蔡P.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J].经济学动态,2005(5):23-29.
[12] 严浩坤.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地区差距[J].地理科学,2008(2):30-33.
[13] 曾国安.论工业化过程中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J].经济评论,2004(3):78-84.
[14] 张庆,管晓明.单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纵横,2006(3):28-33.
关键词:电力安装; 施工管理; 技术管理
1 供电公司派生而出的电力安装公司
作为供电公司派生而出的分支机构, 电力安装公司有其优点也存在弱点, 其优点: 技术水平较高, 设备仪器齐全, 材料资金充足。其弱点也很突出, 材料设备费用高, 人员工资高, 若非行业垄断经营, 就不具有根强的竞争实力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电力安装施工机构应是低成本, 高质量的。而如果供电公司派生出的电力安装公司不在管理上下功夫, 就很难永久地占领电力安装施工这一广阔市场, 而可能被建筑部门派生而出专业电力安装公司或民营的专业电力安装公司占领。所以供电部门的电力安装公司应抓住时机, 发挥优势, 加强管理, 充实自身实力适应社会发展之需求。
2 电力安装施工项目管理
电力安装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公司在进行每一个电力安装施工项目时都要适宜地配备劳动力、材料、设备、技术、资金,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协调、搭配并发挥作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以低成本完成工程项目。由于项目不可能完全相同, 所以这种协调、配备是应项目而生, 不是单一的、重复的过程. 而是多变的具体过程。在施工项目管理中采用动态管理模式, 对项目的各生产要素即人、机、料、方、环的配置与组合要不断地调整, 优化配置与组合, 使要素合理流动, 避免窝工与材料浪费及高费用, 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施工中合理地使用资金、材料、设备以及劳动力。
3 管理的主要环节
3.1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
电力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是对资源投入量、投入时间、投入步骤合理安排, 其次应对项目施工的资源供应作出合理计划, 以节约为目的, 以可能少的资源满足项目使用, 同时进行资源投入、使用产出的核算, 进行使用效果的分析。
3.2 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应抓住几个环节
电力安装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应抓住几个环节: 资金收入、资金支出、资金收支对比、资金筹措、资金使用管理。首先测算资金收入, 在时间上、数量上有总体意识, 为资金筹措及安排资金使用提供依据。其次测算随着项目施工的实施, 其人工费、材料费、设备使用费、物资储运费、施工管理费等各项支出。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有财政、信贷债券、自有资金和利用外资。安装施工项目所需资金来源有: 预收工程备料款、已完工施工价款结算、贷款、自有资金和其他项目的调剂占用。筹措资金的原则是充分利用自有资金, 经过收支对比, 按差额筹措资金, 贷款时以利息高低为标准选择。
3.3 工程项目劳动力的管理
在电力安装项目管理中, 劳动力的管理尤其重要, 因为劳动力掌握安装技术, 运用工器具完成安装项目。从供电部门分离出的人员去搞电力安装, 必须是会管理、高技术、高素质。这些人员在公司所占比例应适当, 在用工上采用多种形式, 如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 使人员有一定的弹性结构以适应安装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任务多时, 多用合同工、临时工; 项目任务少时, 少用合同工、临时工, 加强监控管理, 减少人工费, 避免窝工。对固定工调动积极性, 进行恰当激励以提高工作效率。
3.4 工程项目劳动力配置
电力安装公司的劳动力配置依据劳动力需要量, 而需要量根据公司的项目任务与生产率水平计划。配置方法根据施工进度和各工种需要量。根据每个项目具体化, 在技术和素质上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先培训再上岗作业。配置劳动力合理, 在一个施工项目使用劳动力时, 组织要保持稳定同时优化调整。工种组合中, 技工与普工比例适当以便于管理。随着公司体制改革固定工人逐渐减少, 合同工、临时工逐渐增多, 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特殊劳动力外, 一般劳动力随着施工项目任务的需要决定用工。随着任务的完成而解除用工, 劳动力实行动态优化管理, 即根据施工任务需要招募和辞退劳动力, 施工中不断平衡调整解决数量、工种、技术的矛盾。劳动力动态管理以进度计划、劳动合同为依据, 劳动力合理流动以动态平衡和日常调度为手段, 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劳动力积极性为目的。电力安装项目管理中, 也要抓好材料管理, 而材料管理的重点在现场、在使用、在节约、在核算。而降低成本、潜力最大的也是在材料上。在材料问题上管理者往往存在着认识偏差, 总以为价格高意味着质量高。其实价格与质量往往没有必然联系, 价高质次的电力安装材料到处可见。选择上是在质量确保的前提下, 以低价格控制材料的进入。
4 安装施工材料管理
安装施工材料管理以节约为原则、降低工程成本。材料费在流动资金占用和工程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大, 加强材料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公司材料供应权主要集中到法人层次上, 公司对工程所需主要材料通过法人层次和材料机构进入公司, 避免公司内部多渠道供料, 多层次采购从投标报价、落实方案、编制供料计划、材料核算到实施奖惩。全过程对材料实施管理。安装施工现场管理中注意领、用、退料环节, 对材料计划、材料进入验收、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材料领发、材料的使用监督、材料回收等严格管理, 不断摸索节约材料的途径, 如找出哪类材料是需重点管理等。研究经济存储量、经济采购批量、安全存储量, 研究材料节约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费用支出, 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 改进设计, 开发新技术。电力安装施工中, 选择合适的工器具、设备、仪器。切合需要、实际可能、经济合理。对各类施工安装用设备实行保养责任制。专机专人操作。合理组织设备施工、搞好工器具。设备、仪器的综合利用, 对设备安全操作。杜绝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对故障设备及时修理。
5 安装项目技术与管理
5.1 项目技术
电力安装项目是在一定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的严格控制下完成的, 技术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技术管理包括技术人员、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充分发挥公司技术水平, 贯彻技术政策、研究技术规律, 以技术保工程质量, 使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
5.2 项目技术管理
在具体安装施工中, 技术管理工作应注意的方面有: 技术基础工作; 技术标准、规程、制度; 施工技术工艺管理; 技术试验、核定、检查: 技术开发管理。如培训、革新、改造、建议, 同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安装施工技术负责人应管好几个环节: 图纸学习与会审, 技术交底, 材料、设备、检验。项目质量检查与验收, 技术资料管理, 技术制度的制定, 施工组织方案, 技术措施的编制等。
推荐企业在招用人时,要准确掌握影响就业工作方面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理清促进就业工作思路,确保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给企业带来利益。
一、 企业用工的方法与职业技能培训
1.企业用工的方法
企业在用人方面,应招收一些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应届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这样不仅解决了无工作人员就业问题,也降低了失业率,在招收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的同时,还可以到各区县的就业促进科领取招收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的补助金,这对企业和个人都是一种政策待遇。
2.企业用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在招进新员工之后,应先进行岗前培训,让员工对企业的各方面都有所了解,从而开展工作不至于盲目,不知道应该如何完成这个工作。进行完岗前培训之后,再对其进行对工作有益的其他部门的技能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个人对岗位的认知,也可以让员工在别的方面有所发展,这样就不至于在员工从这个部门调到其他部门时什么都不懂还要重新来学习,可以直接上岗,提高工作效率。
二、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1.适合户籍劳动力就业的岗位资源相对较少
受企业用工条件和劳动力自身因素影响,适合本区户籍劳动力就业的岗位资源相对较少。
2.企业招用户籍劳动力用工成本相对较高
一方面,户籍劳动力薪酬待遇成本较高,调查中多数企业反映,在同等条件下,招用户籍劳动力的工资保险及福利待遇成本较外埠劳动力高出10%~20%;另一方面,户籍劳动力流动性较大,调查企业中户籍劳动力年流失率在15%左右(外埠劳动力年流失率不足10%),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
3.企业对户籍劳动力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调查中多数企业反映,相对于外埠劳动力,部分本区户籍劳动力存在不愿吃苦、不愿加班、事假多、辞退难等问题,增加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难度,降低了部分企业招用本区户籍劳动力的意愿。
三、企业用工的对策与建议
1.实施户籍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工程
(1)建立培训、实训、就业对接机制。整合企业优质社会培训资源,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树立企业培训特色品牌;引进辖区重点企业的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实训基地,采取政府补贴企业的方式,为户籍劳动力提供实训见习服务,切实提升户籍劳动力就业能力,努力实现培训、实训、就业有效对接。
(2)建立完善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机制。依托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户籍劳动力就业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建立完善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机制,逐步建成区域技能型人才储备库,提升户籍劳动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整体水平,有效拓展户籍劳动力就业领域和就业空间。
2.实施用人单位招用户籍劳动力促进工程
(1)鼓励辖区企业扩大招用本区户籍劳动力。加大辖区企业招用本市户籍城乡劳动力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招用积极性;进一步加大辖区企业招用户籍劳动力奖励力度,每年依据辖区企业招用户籍劳动力的人数和比例,评选本市年度促进就业工作突出贡献企业。
(2)加大户籍劳动力就近就地安置力度。大力开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就业岗位,拓宽安置人员范围,促进就业重点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引导拆迁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建设主体通过开办物业公司、家政服务企业等方式,就近就地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拆迁建设地区户籍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3.实施户籍劳动力精细化就业服务工程
(1)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就业推荐服务。组建市、区两级职业指导团队,针对拆迁地区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服务;依托区、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全部有就业愿望的未就业户籍劳动力提供“一对一”就业推荐服务;分层、分类、分地区组织举办用工推介见面会,提供精细化职业介绍服务。
(2)做实重点功能区、重点项目就业服务。建立相关部门、属地镇街、项目开发公司、入驻企业四方促进就业联席会议机制,组建就业服务专门团队,为重点功能区、重点项目及重点企业提供专业用工推荐、全程跟踪服务,引导重点企业提高户籍劳动力招用比例;将重点项目吸纳本区户籍劳动力就业需求情况纳入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落实项目开发公司和项目入驻企业吸纳本市户籍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责任。
4.实施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1)加强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实市、区、镇三级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力量,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人员队伍;积极扶持本市公益性就业服务组织、劳务派遣企业、民办就业服务机构发展,培育多层次、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