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整体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点
归纳起来,当前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如下六大特点:
1、整体规划更加科学。青岛市在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上,既立足当前又着眼于长远,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村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以户为单位进行规划,既充分尊重了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又强调了整体形象的和谐,整体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2、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目前青岛市农村产业布局变化明显,逐步趋于合理化。按照大、特、专、高的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构建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地一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主导产业,实行整体联动,基本形成了特色产业发展区、优势产品产业带、若干区域中心镇的“点”、“线”、“面”产业发展新平台。
3、设施建设更加完善。青岛市以水、电、路、气、通信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配套设施趋于完善,2005年,投入1.8亿元完成了1050个村庄的自来水工程,2006年底全部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同时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全市行政村柏油路通达率达到83%,郊区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国第一位。
4、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在重点镇、中心镇的带动下,村庄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镇容村貌得到整体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青岛市农户住房结构更加合理,自来水普及率极大提高,生活能源使用更加清洁,生活垃圾处理更加科学,社会治安更加放心。
5、农户认识更加理性。在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最担心出现的问题和建设资金来源等问题的理解上,农户表现出奇的一致,与国家的政策主张基本吻合。这彰显了当前青岛市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趋于理性。
6、农户参与更加积极。在涉及农户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中,农户表现出比以往更加积极的心态。比如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义务兴修村庄基础设施、参加种养合作社、免费参加劳动技能培训、“一事一议”、村民选举等方面,大多数农户均表示积极参与,这说明当前新农村建设是深受农户拥护和支持的。
二、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展望
根据当前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思路和模式,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1、农业生产企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问题是农业生产发展,而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则是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的问题。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更为严密的管理制度,更容易采用新技术,农业的发展也需要以企业为载体,以利益分配为纽带,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组织起来,进行协调有序的规模化大生产。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产品市场的营销,农产品加工也需要“企业”这种组织来替代,发挥应有的作用。按照工业企业生产的一般流程,实现农业领域的企业化生产将是沿海地区农业未来发展的有效选择。
2、社会保障制度化。据统计,青岛市虽然已有89.4%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受益面还只有20%,多数农民尤其是弱势群体以及农村特困人群难以公平享受医疗服务。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是农户的心声。可以预见,实现医疗卫生领域的制度化建设将是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大势所趋。
3、农民素质知识化。“三农”中,农民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农民素质进步的速度跟不上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速度,必然会影响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最终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将是新农村建设对未来农民的总体要求。
4、农民居住社区化。村庄建设规划的重点是农民住房的合理布局。青岛市农村住房普遍存在布局零乱,规模偏小;超标占地,配套较差;外延扩张,无序发展;建设质量差,安全无保障等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目前农民粗放式住房的路子将得到有效遏制和合理规划,逐步实现居住社区化。按照社区建设模式,遵循反映青岛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优美为目标,编制新乡村建设整体规划,逐步把青岛农村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庶、居住舒适的生态村。
关键词 灾后;乡村景观;规划;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31.7;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51-01
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区范围内人类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地表之上叠加人类活动形成的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的综合表现[1]。
1 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个别地方政府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与要求,简单地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进行整治工程建设,在编制村庄规划时,没有结合村庄现状进行。此外,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日益消退,千“村”一面的景象普遍存在[2]。
2 龙蟒河地块(太平村)景观规划的实践探索
2.1 规划背景
四川省绵竹市沿山地区地貌复杂多样,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地方、宗教、历史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曾具有一定知名度,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此次规划的龙蟒河地块位于沿山地区的核心地段遵道镇,其自身特点既可以集中体现遵道镇的山水、田园、城镇的核心内容,又可以集中展示沿山地区的特色资源。遵道镇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捷,东部是物华天宝的平坝,西部是大片茂密葱郁的森林,素以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风光秀丽著称。
2.2 现状概述
龙蟒河地块位于沿山地区中心地带,是沿山公路沿线唯一紧邻村镇的景点,山水兼备,形态多样,浓缩了沿山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块内文化资源充沛,地方、宗教、历史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周边农田资源非常丰富,肌理脉络松弛有序,且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俗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历史悠久。
2.3 规划主题
2.3.1 挖掘资源优势,引导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根据龙蟒河地块现有的基础和资源条件,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城郊型山地生态农业。通过场地整理,发挥综合效益,对现有肌理和风貌加以保护和调整,结合沿山地区特色产业玫瑰、茶园,选择川西乡土品种,分块分层种植,形成色彩斑斓、阡陌纵横、自然生态的川西特有梯田风貌。
2.3.2 整合优势资源,综合开发产业的多元性。地块内文化资源充沛,地方、宗教、历史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立足于现有产业,从农业生产中挖掘旅游资源,如保留原有酒厂,对其建筑进行适当的风貌整治,同时部分用地进行功能置换,设置酒文化展示馆,增加展示川西酿酒工艺的小品设施,并开展酿酒体验活动,打造文化体验旅游。部分民房进行功能置换,设置农具展示馆,展示当地的生产生活模型农具,让游客了解当时璀璨夺目的文明。形成农业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促进三农的现代化进程。
2.3.3 延续民居风貌,提升村庄整体格调。政府在对各村庄进行整体规划时,充分尊重地方传统风格,提炼川西民居的环境特征,与环境相结合,提升村庄整体文化格调,在建筑的整体规划布局中,通过细部设计,充分展现川西特色的新农村风貌,体现了传统民居风格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沿山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彰显浓郁川西特色民俗文化的地域风貌。
2.3.4 尊重农民意愿,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加强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在规划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才能保证规划方案的实施[3-4]。
2.4 总体布局
基于用地功能和路网结构的不同,对重要的空间节点和绿化廊道提出功能业态、空间场所特征、开发项目上的要求,以村镇建设为契机,独特的山水环境为背景,产业发展为动力,文化为核心,历史为脉络,形成“一轴两带五廊四片多点”、“水畔绿荫秀新村、巴蜀江南绘龙脉”的总体布局结构。立足太平村现状,保护和延续原有肌理和风貌特色,优化空间,优化肌理,布置居民点及绿色开敞空间,实现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优化联动,形成沿山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特色风貌片。
3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一项设计方方面面的宏大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奋斗的攻坚工程。在灾后村庄规划景观规划编制中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效地利用资源,培育农村自身的“造血机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5]。
4 参考文献
[1]刘莉文,程道品,王力峰.中国乡村景观旅游开发与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19-1820.
[2] 顾哲,夏南凯.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导的新农村规划设计探索――以云和县大坪村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8(4):78-81.
[3] 潘家恩.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的限制与突破[J].小城镇建设,2005(11):46-48.
关键词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0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46-02
城乡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一直都是政府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取得不菲成绩的同时,非耕地类型的建筑用地也在日益增加,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是推行新农村的着重关注点之一[1]。随着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针对新农村建设用地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此次研究的主题就是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途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1 统筹城乡建设中新农村建设概况
1.1 统筹城乡建设整体布局和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从根本和大局上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城乡建设。在集约和节约用地的大前提下,结合各个农村实际的发展需求开展新农村建设,避免建筑用地和农耕地、林业用地的冲突,务必对每一寸土地进行合理利用,缓解人均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1.2 错落有致的整体规划布局概图
整齐的街道排列有序,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结构布局,东西向的街道符合北方农村坐北朝南的习俗,也是布局规划错落有致的的体现。鳞次栉比的院落、干净朴素的农家小院坐落于街道的两旁,进入室内可见房间的面积较大,采光效果极佳,基本符合农村建筑群落设计的要点[2]。
2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与模式
村庄建设规划布局是体现与反应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之举,也是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入,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实现城镇一体化不仅是响应党的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更是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创举。
2.1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
从2004年,我国首发《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政策,首次对城乡建设用地提出了增减政策,即是指在新农村建设推行的工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对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用度,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平衡的挂钩政策。此次意在对农村剩余建设用地的重新“洗牌”和调整布局,做到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力求缓和人均土地资源短缺的现状,解决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矛盾,并随后在全国开展试点,就城乡用地增减政策的实施情况开展详细的调查和反馈[3]。
2.2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模式
目前,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模式有3种:第1种,全村定居型,即把分散的居民合并村庄,把新农村定居于相对中心的位置,是相对于周边较小聚落的农村而言;第2种,城郊合并型,把居住于县城和主干道路的居民接纳到城市的周边区域进行统一安置,这是针对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第3种,拆旧建新模式,是指把主要村落的年久失修或者无人居住的建筑物拆掉,在此基础上建造新的房屋,这样就不必整体的迁移,既合理利用了原有的土地,又不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4]。
3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挂钩,其本质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整体重新规划,缓解人均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3.1 提高了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总要求下,对新农村建设的选址很关键,既要避免工业建筑群,又要与交通主干道相连接,和林业用地相错落分布,这样的布局对居民的居住环境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3.2 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减少新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商业用地,建筑各种公共设施,开设集约环保的新工厂,方便居民就业。这有利于产业合理布局和土地集约化,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3 助推城乡规划建设
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紧张是一大难题。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对于节约出来的土地,或是农耕用地,或者林牧业鱼塘业,集约化农耕,都是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可提高农民的额外收入,使土地规模效益增加。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为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明新的发展方向[5]。
3.4 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作用
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有利必有弊。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中,由于实施过于急切,易损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切身利益。有的新农村模式选址不当,不利于农作物的成长,对农业会有一定的冲击;或者工业用地、交通占地与新农村建设的冲突,造成城镇利益优于农村利益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6]。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知,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政策在根本上对新农村的宅基地建设和规划做出了量化规定,既能对新农村的房屋建设提供合理和充足的建设用地规划,同时也可为城乡统筹规划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设计。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土地资源合理应用,避免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冲突起到实质上的帮助作用。希望可以为以后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规划,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和可行性建议。
5 参考文献
[1] 韩清怀.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思路探析――以人口的流动性与宅基地的区位固定性之矛盾为视点[J].城市发展研究,2010(8):137-140,146.
[2] 杜军,廖和平,唐娜,等.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153-159.
[3] 郭哭成,黄专伟,李何超.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利刃――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9):24-26.
[4] 张宇,欧名豪,张景泉,等.该怎么挂―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9(13):13-19.
关键词:东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自“十一五”以来,新农村建设便成为我国一项迫切的任务,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作为农民生活依托和载体的农村住宅,仍存在设计不合理、质量差、抗灾能力弱等诸多问题,极不适合农村住宅健康的发展。
1.东北农村传统住宅的历史沿革
东北农村住宅的发展,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农村住宅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往往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因为,建筑材料是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选取,涉及到住宅的建造成本的高低,通常材料的费用要占住宅建筑总造价的80%左右,考虑到经济性的因素,对于农民来说,选用本地的建筑材料比较经济。不同建筑材料有不同的性能,建造出的房屋特点也有所不同。
2.东北农村传统住宅的特点
东北农村住宅的朝向基本是坐北朝南,这是由于冬季较冷,需要充足的日照来满足室内的采光和取暖。另外有少部分住宅依据地形,面向开阔地,或沿道路修建,因而无固定的朝向,一般以南向、南偏东或南偏西为多。
东北农村住宅的南侧窗较大,北侧窗较小,或者不开窗。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日照,住宅南侧的窗面积较大,而夏季需要通风,所以北侧也开了窗,为了冬季保温,窗的面积较小,甚至有的住宅北侧不开窗。
3.当代新农村住宅居住状态的转变
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东北新农村住宅建设也朝着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建造农村住宅,并使住宅突出农村特色、体现农村风貌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燃气灶、住宅的太阳能采暖和沼气池等也被广泛应用,可见,新农村面貌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1)居住模式的转变
家庭是以血缘或婚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同样,农村家庭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家庭结构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至今,在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双重作用下,我省的农村家庭结构出现很大的变化。家庭规模逐渐变小是农村家庭结构最重要的变化。
2)空间需求的转变
农村的生活模式和生产模式决定了农村住宅的空间需求。虽然近年来农民生产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的居住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功能。但是,就其基本组成而言,可分为居住部分、农副业生产部分、辅助用房、交通分布以及附属建筑、服务院落等。每一部分都包含着农村家庭生活的必备内容。因此要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不仅需要可供居住、待客、娱乐的生活空间,同时还需可供生产的空间。
4.东北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水平低。
农村住宅建设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这是由于农民收入低、资金短缺。在农村,房屋不仅是农民的生活场所,更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建造一套住宅可能要花掉农民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蓄,而为了建房而举债也是农村建房资金的一个来源,这些都给并不富裕的农村居民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在吉林省农村地区,与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资金不足导致住房建设落后,多数为形式单一的单层住房。因此,经济条件是制约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因素。
2)房屋质量差。
农民在建房的同时要节省资金的有效办法就是选用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价格低的材料必然各方面性能较差。例如,农村住宅的墙体材料主要为砖和砌块,这种材料在手工操作上存在劳动强度大、工效低、保温性能差、不利于房屋的整体性能等缺点。并且,目前社会上的建材市场相当混乱,质量不合格,材料不环保的劣质产品充斥着整个市场,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农民购买的本就价格低的建材质量更无法保证,导致住房质量低,使用寿命短。
3)技术水平落后。
缺乏设计、无图施工。目前农村建房基本上不愿求助于专业设计部门,大约95%以上无正规施工图,建房时东抄西仿。仅凭经验动工,缺乏建筑常识,在建造过程中,随意性大,导致结构设计不合理。多数农民住宅不设置构造柱、圈梁,而对于挑梁、开间梁的截面尺寸以及配置钢筋及混凝土的标号,都是凭经验自己“设计”的。
施工队无资质。目前大多数农民盖房,都是自请较便宜的小施工队,而大部分小施工队都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几个瓦匠、木匠、力工加上一些建筑工具就组成了施工队,施工人员几乎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和专业技术考核以及严格的安全和技术培训,更没有技术和工程施工资质,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缺乏安全和质量意识,技术落后,加上施工不得要领,又没有部门进行监管和验收,最终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
施工队无资质。目前大多数农民盖房,都是自请较便宜的小施工队,而大部分小施工队都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几个瓦匠、木匠、力工加上一些建筑工具就组成了施工队,施工人员几乎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和专业技术考核以及严格的安全和技术培训,更没有技术和工程施工资质,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缺乏安全和质量意识,技术落后,加上施工不得要领,又没有部门进行监管和验收,最终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
4)缺乏整体设计。
缺乏整体规划。农民建房缺乏整体规划,农户住宅建设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无序状态,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先盖房,后富裕起来的农民后盖房,并且多是自筹自建,规划、设计不一致,从整体上来看,使整个村庄零乱不堪,缺少现代农村的美感。从住宅单体来看,使用功能缺乏合理安排,功能布局相互干扰,新房子,却没有带来新生活。
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农宅建设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造成了土地、能源极大地浪费。并且给农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5.结语
东北农村住宅的建设应结合气候、文化、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既不能盲目照搬所谓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必须从陈旧的“阶段性开发模式”转型为“整合型开发模式”,只有资源优化、各行业协作,农村住宅建设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负慧星.新农村住宅建筑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杨旭东等.新农村房屋技能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李永琴.北方农村住宅现状及其未来发展[J].山西建筑,2009,(5):33-34.
[4]罗俊萍,段康伟.北方农村住宅设计[J].住宅科技,2000(4):29-30.
关键词: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农村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ural and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uts forward how to under the wave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everal Suggestions to protect cultural heritage,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1 前言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幅员辽阔的疆土,众多的少数民族使得中国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存在于乡野之间。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之所在, 因此对其在农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2 农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幅员辽阔的疆土,众多的少数民族使得中国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各种节庆活动等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起来的。农村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承载体,我国农村文化遗产不仅种类非常丰富,数量也很庞大。据相关资料介绍,在我国政府公布的近7万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约有半数在农村。
如今, 一些农村还保持着相对比较完整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在这些地方,农耕文化还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农业文明还在继续。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文化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被破坏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抓住关键之所在,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对应的措施,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3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展开使得我国农村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强烈的冲击下濒临消亡,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要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就要找出现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目前我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思想意识落后,主要包括地区领导不重视和村民的保护意识不高两大问题。不少地区的村民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更不知道其价值所在,再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绩效并不是通过直接的经济效益表现出来的,不能凸显政绩也造成了地区领导的不够重视。现如今,人们还片面的把新农村建设理解成为建设新的乡村,存在简单的城市化倾向,造成地域特色的丧失。不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那么保护也就成立空谈。
(二)资金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个长期工程,甚至可以说是一项永久性的事业,需要大量的、长期保护资金注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财政支持非常有限,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起来遇到了很多资金方面的问题,保护不全面、保护力度不强等问题也就相继出现。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也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日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这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有关部门在实施保护行动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四)虽然我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很多,但是缺乏专业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只要有一腔热情和满怀责任就能成就的,它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其中。我国开展大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在资源相对好的城市开展的时间也并不长,相关方面的专业体系也没有建设起来,因此这方面的保护人员还不是很多。在物质经济等条件相对贫瘠的农村, 由于现实的问题,专业的保护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
(五)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之所在,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面临着传承乏人的困境。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 由于各种原因,年轻一代都涌向大城市谋求发展,老一辈传承人无徒可授的现象比比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核心,是灵魂,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践『日J题。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是要实现在保护中不断发展创新,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分清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盲目发展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目前各地都在大肆兴办民俗村,推行民俗旅游, 出发点是很好的,把地方经济发展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结合起来,但是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一味的靠民俗表演等来谋求经济利益,失去了遗产保护的初衷。
4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如何在建设浪潮中既推动改变广大农民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又有效地保护那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如下:
(一)提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特别是农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我们应该采用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例如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 些成果展出,或者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举行讲座等,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体村民和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政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扶持力度,从优惠性政策、资金等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农民生活上得到保障、经济上得到实惠,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时才能无后顾之忧。农村的青年都积极奔向大城市寻找机会,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生活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一问题,就能使他们安心留在农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通过开发具有特色的民俗村,实现保护的同时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某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因此保护时也要对其存在的文化空间进行整体保护。 如果保护得到,还能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四)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调动社会各界力晕的积极性,做到全民保护。
关键词: GPS-RTK;基本原理;建设测绘;外业测量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农村建设是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对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面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行中的重要历史任务,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先是要获取精度较高的规划地形图,以便于相关部门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整体规划,这就需要权威的、高效率的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建设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GPS-RTK作为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实时性、高效性和效率高等特点,能够大大减少人力强度、节约费用,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目前,GPS-RTK测量技术在新农村测绘建设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及推广,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1 GPS-RTK技术概述及基本原理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
建立无线数据通讯是实时动态测量的保证。RTK技术的原理是取点位精度较高的首级控制点作为基准点,安置一台接收机作为基准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接收基准站上的观测数据,计算机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计算显示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和测量精度。这样用户就可以实时监测待测点的数据观测质量和基线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根据待测点的精度指标,确定观测时间,从而减少冗余观测,提高工作效率。
2 RTK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
某测区地处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各村之间都有乡村公路连接。测量范围达183.01hm2。各村庄在2008年进行了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由于精度达不到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的要求,因此本次测量要求为村庄规划用地应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使用RTK技术有很明显的优势:
(1)由于街道办事处地处较偏远的地区,范围广,使用传统测量技术的难度和效率低,但如果使用GPS-RTK技术,将大大的降低测量强度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成图周期。
(2)RTK技术的测量精度较高,能够准确的反映农村的格局分布和地形地貌。也能够满足所需1:500地形图的要求。
3 RTK技术实际应用情况
3.1 测量仪器介绍
本次所用仪器为南方GPS,S86型号,该型号GPS采用ARM架构,速度高达400MHZ,从而使得主机能够再用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处理速度更高;文件系统采用标准的兼容Windows磁盘文件系统,传输协议采用USB MASSS TORAGE标准协议,下载速度更快、更灵活。实时性更强先进的基准站内置发射电台技术,使基准站摆脱沉重电瓶和线缆,能满足简便操作,更适合野外作业。
图1 S86型号GPS主机正面
图2 S86型号GPS主机背面
图2中(1)是插卡处,(2)是通讯电缆接口,为5针口,(3)是外接电源接口,为7针口,(4)是充电器接口,为4针口。
3.2 外业测量过程
首先在规划的村庄范围内选用北京54坐标系,用静态解算,静态时间一般为20~30min,其次在基准站设置完毕后,与移动站的手簿经过蓝牙进行连接,因此在做完静态后需要将所得测量数据先导出,然后将数据进行转换,并输入手簿中进行参数转换,当转换后参数无限接近1时,一般为0.9999***或者1.0000***即可进行测量。测量中测量人员手持移动站到所需测量的地点,竖直放在该点上,等待1~2s后,手簿显示为固定解时按下测量键并输入移动站高度即完成碎部点测量,在测量后记住点号并标注下改点实际代表的地物,如房屋、田埂、电线杆等,便于内业画图。
3.3 内业处理过程
在完成碎部点采集任务后,通过数据线将主机中记录的数据导入S86专用数据处理软件——灵锐助手中,在软件里可以批量改正自动采集时的点名、时段和天线高。然后将坐标进行转换。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一般采用7参数法或3参数法,其中7参数为X平移、Y平移、Z平移、X旋转、Y旋转、Z旋转以及尺度比参数,若忽略旋转参数和尺度比参数则为3参数方法,3参数法为7参数法的特例。这里的X、Y、Z是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坐标,不把GPS所测定的WGS-84坐标当作WGS-84坐标,而是当作具有一定系统性误差的54系坐标值,然后通过已知点纠正,消除该系统误差。
将数据导出后,将数据生成*.dat格式的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方所示:
600,,851467.69,2526130.01,1889.19
601,,851465.40,2526119.26,1889.33
……………………………………….
……………………………………….
……………………………………….
797,,851485.61,2526043.55,1889.50
A1,,851525.037,2526072.695,1889.71
A4,,851503.057,2526108.207,1889.49
600-797代表了测量数据时记录的点号,A1和A4
代表的是测量数据时的控制点,后面3组数据为X,Y,Z。
将数据文件导入南方CASS处理软件中,通过测量时画的草图以及各个数据点的属性记录,画出测量地区1:500的地形图。如图3所示。
图3 经过数据处理后绘出的1:500地形图
为了能够更直观的表现出村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整个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必须将2008年1:2000数字地形图与1:500的地形图进行拼接,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2008年测量现状图,将比例尺1:2000改为1:500,选定所有,将其设定为“现状”图层,并将颜色设为灰色。
(2)用对应数据文件,展绘所有高程点,若展绘的点无法与图对应,应先处理数据文件。将高程点图层改为GCD1,这样命名的原因是因为3中高程点的图层名为GCD,为了避免重复并且便于分辨,把2008版的高程点命名为GCD1,便于两幅图叠加时用图层进行处理。
(3)选定所有,将其复制、粘贴到“规划用地图”附近,以不影响两图的独立选定为准。判断两图的同名点即公共部分,以一个确定的同名点为准,进行带基点复制,粘贴为块,判断另一点是否需要旋转。
(4)提取高程点,保存为一个与图同名的数据文件,判断同名点的高程是否相同,确定高程的差值,处理数据文件,重新展绘高程点,间距15m。最后形成的图形如图4所示。
图4 新测1:500地形图与2008年处理后1:500地形图的叠加
4 结论
通过探讨GPS-RTK在新农村测绘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结论:①GPS-RTK测量技术测量范围达8km,可以不受通视的影响,不用频繁的搬站,有效减少了工作时间;②GPS的精度在±3~±5mm,在规划过程中可以较好地体现出不同村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详细的地物地貌;③GPS-RTK测量技术与其他测量技术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大家好!
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市委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推进的重要时刻,市委宣传部门组织举办这次全市宣传部长论坛,对于指导谋划当前工作,凝聚各方力量智慧,共建幸福美好新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按照本次论坛安排,我结合县情实际和自己以前分管农村工作的经验,以“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为题,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借鉴,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工作进展
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依托灾后重建、扶贫开发、产业发展等项目的强力拉动,先后投入资金3.8亿多元,在全县农村大力实施“三建四通五化”(建园、建池、建家,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探索出了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城镇拉动型、商贸服务型、生态移民型等新农村建设路子。截止2011年底,全县共完成农民住房重建5424户、维修2712户,建房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9.4%,群众住房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时,还配套建成绿化小广场32个3万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08台(套),安装乡村太阳能路灯1000余盏,完成新村道路硬化72.3公里,建设卫生厕所5700余座,发展沼气池6068户、太阳灶6000户,完成了85个村安全饮水项目,每个新村庄都配套了医疗卫生室、村级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农家书屋、农家超市、五保家园,都建成了以文明守法、村规民约、新风正气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墙,大多数农户都用上了沼气、吃上了干净水、看上了有线电视,每个异地重建点都扶持发展了群众赖以增收的特色农业产业,农村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布局不断趋于合理、文化阵地不断趋向完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目前,全县新农村建设总数已达到68个,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8%,呈现出特色产业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同步推进、环境整治与乡村文明同步加强、农民素质与基层民主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二、工作启示
回顾总结近年来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科学规划是前提。面对灾后重建的繁重任务,我们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用新农村建设的标准编制规划,充分考虑人文、自然、经济等多种因素,精心编制了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设计了分散重建的户型,从新农村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都严格执行规划,为指导新农村建设和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论是自身条件好还是建房能力差的农户,对其住房均采取规划设计一步到位、逐步完善配套设施的方式,既凸显新村整体风貌,又使群众住房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务实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2、整合资源是关键。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在细化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整合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将各类涉农项目向新农村示范点靠拢,发挥了资源整合效益。同时,县财政对重点工作重点扶持,两年来投入资金近2700万元,推动了新农村基础条件全面改善。在整合项目、加大投入的同时,又按照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办法,把财政投入与群众投劳结合起来,把自力更生与社会帮扶结合起来,把公益性基础设施共建与群众住房自建结合起来,加快了建设进度,确保了建设质量。
3、群众支持是根本。我们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让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当主人、作主体、担主力,在规划设计、房屋选址、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广大群众感恩党和政府,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邻里互帮,亲友互助,共建美好家园。各级干部和基层党员苦干实干,乐于奉献,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形成了干部群众密切协作、和谐奋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4、健全机制是保障。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我们确立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凝聚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搞好新农村建设。实行县级领导抓点、单位包村、工作队驻村办点的工作责任制,做到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同时,把新农村示范点创建工作纳入经济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范围,实行每月督查、半年观摩、年终考核评比制度。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不定期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事项,保证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5、城乡统筹是方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不懈地实施城镇建设突破战略,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绿色名县、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城镇化率逐年提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同时,坚持从县城、小城镇和中心村三个层次做起,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地域特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因素,有序引导和带动农村人口、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适度向县城、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和靠拢,有效地节约了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成本,方便了群众接受公共服务,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形成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局面。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在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在农村,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也是最根本的物质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本。所以,对土地问题处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全国农民的切身利益,还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质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农村的土地管理问题息息相关,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以促使新农村建设快速稳定的进行。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管理联系密切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本要求,改善农村的环境,加大农村环境的治理力度是在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对农村土地的整治、改变目前落后的村容村貌都离不开对土地的利用。如此一来土地的使用方式发生了转变,从而间接的提高耕地质量。土地利用得到了优化和耕地质量的提高都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农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很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了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面对新挑战、新形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
1.对农村的宅基地建设加强管理
加强农村宅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鼓励农民集中建设新居,使总体规划在原则上不再出现分散的宅基地分布状况,严格按照一户申请一处房基地的原则进行审批房基地的申请,杜绝超标准占地建房。在此基础上还要杜绝以下现象的发生:(1)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建房;(2)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农房;(3)农民提供宅基地作为建设用地;(4)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联建”行为。在深化改革工作管理的同时,防止任何集体或个人非法占用耕地。征地制度改革的完善、土地用途严格管制、完善宅基地管理、加大监察力度等,是规范农村土地,加强用地管理的有效措施。
2.严格控制耕地不合理使用的现象
保护耕地的最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粮食的产量,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这对增加我国的国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要求。因此,要严格规范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管理,严禁圈地画地的现象发生,禁止不合理的破坏耕地改建池塘的行为。对一些非农业建设用地要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并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耕地面积能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对于乡镇企业建设、公共设施完善等需要利用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并在依法办理规划建设许可证后进行申请各个项目的审批。严禁以办乡镇企业为名非法占有或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3.政府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加强农村土地管理
政府要及时解决在征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有效、可行的处理案件的新方法,建立案件处理责任制,维护农民的利益。对于征用农民的土地,要给予补偿资金,并确保落实到位,让农民能够依法获得补偿,令其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对征地的数量以及范围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将征地的程序完善详细的介绍给农民,维护农民的利益。目前,我国国土资源部门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和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司法部门协同合作,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监督土地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制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法律,针对法律的相关规定重视执法工作的实施,在规划土地的使用方向和使用范围后,避免乱建的现象,在规划的范围内,土地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对土地进行出租和买卖,职能部门监管土地的使用情况。
4.提高法律意识
提高农民对土地法的了解和认识,国家土地局和相关党政机关应不断在农村群众中普及法律知识,使更多人懂法、知法、守法,在提高农民法律知识的同时合理使用土地,了解土地所有权等问题。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在土地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同时,制定建设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能够解决用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应该针对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推进中心村和中心集镇的建设,将新办企业和破产、倒闭企业的闲置用地相结合,对现有土地资源合理使用,建设工业园区,选择适宜在农村地区发展的项目和产业。
5.科学规划用地
重视调查农民土地转让和土地利用,在保证法律制度的基础上,重视规划,针对不同的需求制定完善的配套方案,审核土地规划,评审、勘察、分析上报材料,不能批准不合格的用地,指导农民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建设宅基,转变农民依据自身意愿随意建房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对住宅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土地使用效率提高,统一管理村庄。
6.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强化、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农民自主选择土地的流转方式,政府建设有效的管理模式,补偿农民用地,实行多种手段的流转模式,政府应保障农民利益,促进流转机制有效进行,解决社会化大生产和家庭经营在对接过程中产生的难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使用效率,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三、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在面对农村土地管理的相关问题时,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完善农村土地管理,维护农民的利益,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土地资源是社会群众发展和生存的基础、保障,因此,处理土地问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隆毅.浅谈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3):46.
关键词: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
1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广大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更高的居住质量、居住环境的同时,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射到新农村民居建筑外观、村容面貌上来。各种样式的民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逐渐改变了农村的原本面貌。然而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并不能一蹴而就。很多地区盲目快速地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进行建设,使新农村民居建筑在色彩运用上出现了缺乏地方特色、色彩紊乱以及对原有村落色彩的任意改变等都成为了影响新农村民居建筑发展的新问题。因此,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研究与讨论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1.2研究的意义
1.2.1装饰作用
建筑的完整表达可以通过形式、质感、色彩三要素来表达,而色彩是三要素中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因素,也是美化建筑最为直接和最为经济的表达手段。对于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来说,色彩作为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新农村民居建筑装饰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就像建筑的衣服一样,装点着建筑的外表。
1.2.2标识作用
色彩在装饰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同时,也起到了重要的标识作用。通常色彩的标识作用被运用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在同一建筑中。色彩可以被运用到同一建筑的不同组成部分中,用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使用功能。
第二,运用在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之间。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功能的多样性。民居建筑与周围的商业建筑、娱乐建筑、办公建筑等之间在使用功能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他们色彩雷同,会造成怎样单调与紊乱。色彩作为建筑之间功能划分与标识导向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又能使建筑识别感、标识性更为突出。
第三,运用在处于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建筑群落。由于各地拥有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风俗等,各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同时,这种色彩差异性被深深的打下了地方特色的烙印,譬如:南方水乡民居朴素、淡雅的色彩,常以白、灰两色装饰墙面。少数民族的村落民居更以寓意深远、丰富的色彩展示的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特色鲜明的色彩使人们很快可分辨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这就是色彩非常强烈的地方标识性。
1.2.3情感作用
在新农村民居建筑发展中,色彩的情感作用是从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赋予新农村民居建筑一种主观抽象感受。全国各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充分的反映了当地农村居民一定的生理、心理需求。例如:高明度、低彩度、偏暖色的颜色运用在农村民居建筑中会使人感觉到明亮、温暖的感觉;高明度、低彩度、偏冷色的颜色运用在农村民居建筑中会使人感觉到凉爽、清新的感觉。因此,科学合理的运用建筑色彩可以很好的满足当地居民生理和心理需求,调整心理平衡,抒发内心情感。
1.2.4文化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中国各地农村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及其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各地农村独特的文化、历史、民族特色都在其民居建筑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因此,深入挖掘新农村当地鲜明的文化色彩,将其运用到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当中,会给新农村民居建筑赋予浓厚的文化特色。
1.2.5审美教育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问题也日渐突出,这和我国没有相对完善的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标准配套有关,同时,也与参与新农村民居建设的设计师和当地居民缺乏系统的色彩审美教育有关。色彩的审美教育是对色彩美学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教育,而这种色彩的审美教育应是从小培养的普及性教育。通过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制定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标准,让更多的人们能够认识色彩的美,养成科学的色彩用色习惯,提高整个地区人民的色彩审美教育。
2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的原则
2.1突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自然美原则
新农村民居建筑与城市建筑截然不同。农村拥有着丰富的山、水、农田、植被、天空等自然资源,其原生的自然色彩有别于城市环境色彩。人类与生俱来的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属性决定了自然色彩是人们最喜欢、最易于接受和最值得珍惜的色彩,因此在进行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时,要尽可能的保护突出自然色彩,使建筑人工色彩从属于自然色彩、融入自然色彩之中。只有遵循回归自然、突出自然美原则,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才能更加真实和充满生机。
2.2突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地方文化特色
“文化无处不在,建筑失去了文化,就意味着走向衰败”。[1]任何民居建筑都拥有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建筑色彩作为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会直观的反映出当地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各地农村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色彩和传统文化色彩,因此在进行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时,要珍视色彩的地方性,注重本地传统文脉的延续,加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识别性,用合理的色彩规划来体现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质。
2.3兼顾新农村民居建筑传统与现实的原则
新农村民居建筑需要延续和发展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新农村民居建筑首先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在建筑色彩上一味模仿传统民居建筑色彩或一味照搬发达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标准都是不正确的。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传统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而是一种代表性精神,将传统精神色彩与人们对人工色彩的现实审美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顾传统与现实的原则,使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达到和谐统一。
3总结
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把目光集中到了色彩规划的领域当中,然而,大家普遍研究的领域在城市色彩规划的范围内。很少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的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就使新农村民居建筑出现了很多用色方面的问题,导致新农村民居建筑地方色彩丧失,类城市色彩临摹混乱等状态。因此,只有更多的人投入到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的研究行列当中去,才能使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逐渐规范与完善,进一步指导并促进新农村民居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佳.灾后成都农村住房多样性建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