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礼仪课程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

第1篇: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利用心理学较为成熟、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提倡以一种积极的观念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该过程中挖掘个体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幸福感受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性的优点和价值,主张用积极的理念审视人的潜力与价值,使人的积极品质得到培养,人固有的正向力量得到激发,人格优势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它以关怀全人类的福祉为宗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要素,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一、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积极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K.M.Sheldon&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

[3]陈时见.课程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高峰,汪明.对“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

[5]杨钦芬.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有效实施[J].前沿,2006(1).

第2篇: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理实一体 教学 创造性 思维

一、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相对普通院校学生,高职学生进校录取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较差。除此以外,目前90后学生已经占据了学校教学的主流,以建筑装饰专业为例,根据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教学反馈表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建筑装饰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心理、意识形态都与80后学生有很大的不同。随机选出200名建筑装饰学生据了解调查:学习情绪化较强者占5%,理论学习排斥者占27.5%、学习目标不明确者占28.3%、出勤情况差者占9%、课后基本不学习者占23.2%、考试诚信意识薄弱者占8%。但他们中约95.7%的同学对实践学习中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针对这些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理实一体化教学这个关键环节,恰当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尤其要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的现实存在,立足和回归现实生活。

二、目前教学设计的不足

理实一体化课程是把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一体的新的课程形式。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的模式,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实践不仅只是为了求证理论的结果。而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也是为了获取工作过程的经验。冲淡理论知识的抽象和枯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达到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一致。但传统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而是要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和应用现成的各类知识。显然这种传统传授知识的内容与方式恰恰忽略和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

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特点是,除了要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实践技能的人,更要培养一种以创造性态度和方式生活的人。他们能随遇而安,能以变化为乐,能即兴创造,能满怀自信、力量和勇气对付他毫无思想准备时面临的情境。从现实情况来看,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装饰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更应该具有显著的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创新型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在专业拓展课程《模型制作与设计》中充分体现。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通过十几年的学科学习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已经作为一种桎梏,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发展学生创造力的需要。

三、以"无为教育"的情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1、以"无为教育"的情景提供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的条件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现实而言,很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只会默默无闻,唯前人马首是瞻。而建筑装饰专业是一个需要设计者体现个性,需要不断创造的专业。在一体化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勇于向权威、书本挑战,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想法,积极打破思维定势。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可以依托于教学活动的内容、方法与过程间接地实现。通过《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验证了这一点。布鲁纳曾在发现教学法中提到,创造性不像一般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独立进行传授,仅依靠理解和训练的方法直接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蕴藏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过程之中,伴随着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体验感悟、实践磨练、自我激励、耳濡目染等多种方式,在"无为教育"的情景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和发展起来。这种教学模式与理实一体化课程形式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提供条件。

2、教学中突出以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创造性教学模式贯穿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估阶段。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营造新颖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提供项目与相关的信息资料或学习材料,引导组织学生手脑并用,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并自行反馈和评价,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主动积极,负责与创造性的学习行为。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目标对象,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3、创造型性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师生互动教学的结果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其目标是弘扬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这种教学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根据理实一体化课程特点和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行为和课程的创造性结构组成与表现形式三者相互影响的过程与结果。构建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就教师而言应遵循的原则包含:(1)探索性,我们在《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把学生置于设计师表达设计意图而制作模型的情景中,使学生在该情景中的活动要具有探索性。学生对所涉及的学习问题的困惑以及要解决它的愿望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前提。(2)自主性, 即针对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而言,他们要投入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的用不同材质表达设计的创造教学氛围或情景中去,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3)批判性,学生在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在如何选择、理解、消化、评价、学习和运用信息去创新的认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以组内批判,组与组之间批判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教学中,逻辑思维具有定向、验证的作用,而非逻辑思维常常使学生能提出新颖、独特的假设或预见,能够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潜力。因此,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这两者应该协同作用。就学生而言,学生创造包含了流畅、周密、变通和独创的思维等。它们是学生发散求异思维发展的特征。就课程而言,课程的创造性结构组成与表现形式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与渗透。理实一体化课程形式提供给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的良好空间,并有利于课程发展。

在理实一体化课程目标尺度下创造性教学模式研究充分体现"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思想,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意识,创设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情景案例角色的扮演中去。创造以"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创造性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创造型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生对象充满兴趣,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得以提升,使其创造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达到使其具有创造性素质的目标,促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成为实用型和创造型人才。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置已经建立了这一目标的基础,通过《模型设计与制作》的教学采用创造性教学模式是巩固这一基础并将其优势得以体现。创造性教学模式是促进理实一体化课程形式逐步发展走向成熟重要途径,调整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童加斌.高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杨彦如. 高职教学设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第3篇: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论文关键词: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战后美国 基础教育改革

20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改革迭起,虽然各个时期的改革目的不尽相同,但每次改革都是以基础教育教学为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20世纪50年代崛起的结构主义,对美国课程改革影响重大,自20世纪中叶至今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以二战后美国历次教育改革为线索,论述结构主义对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及主要观点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

结构主义课理程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二战以后,出于与苏联抗衡的需要,美国急需改善教育质量低下的局面,要求改变教育落后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无疑成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强劲催化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国防教育法》。1959年底,在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全美科学院召开了35位各领域专家参加的会议,布鲁纳担任主席。《教育过程》一书是布鲁纳在大会结束时做的总结报告,其中心问题是,教育课程的编制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它是围绕课程改革的中心论题阐述教学理论的,因此又称为结构课程理论。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1.课程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布鲁纳认为,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门学科;只有把具体的事物放到知识的结构里去,才容易记忆和便于运用;只有掌握了基本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

2.学习准备观念的转变,提倡早期学习。

提倡早期学习是布鲁纳的中心思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关于“学习的准备”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式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因此,他认为应该将比较高深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习,随年级升高,多次反复学习,逐渐加深理解,最终掌握。在课程编排上,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方式。

3.提倡发现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体认识结构的构造过程,基本结构要靠学习者对它的主动作用来获得。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取知识,成为一个发现者。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历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改革

这次教育改革就是在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这次改革中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贯彻。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认识到自身科技教育的落后,他们决心改革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教育法》规定,增拨科学教育经费,重点改进各级学校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称“新三艺”)的教学,这成为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改革开始的标志。

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此次改革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变革。课程目标,从“生活适应”教育转向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内容,出现了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在内的“新三艺课程”。新教材的编写,采用螺旋式编排方式。内容现代化,使教学适应时代的需求;内容理论化,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某些课程内容逐级下放,贯彻早期学习的理念,等等。教学方法,倡导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从未认识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像科学家一样思维,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发现的积极性。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优等教育,强调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培养天才,制订了严格的学术标准并采纳了重视学术性科目的课程政策,加强了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语的教学,适应了美国当时的需要。可以说,这次教育改革有针对性地纠正“适应生活”教育的弊端,提高了美国教育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和完整性,教材编制脱离学生实际,对教师要求过高,造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局面。同时,这次改革由于过多增加了抽象理论知识的比重,忽视了应用知识和基本知识的训练,产生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改革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是源于对结构主义课程的批判,其思想基础是人本主义思想。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激起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造成学生对科学的日益冷漠和不信任。人们开始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指责学校压抑个性,是非人道的,学术至上的课程受到怀疑和指责。在这种形势下,人本主义的课程改革思想兴盛起来。 转贴于

这次教育改革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课程结构方面反对学科中心课程,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课程内容上提出“适切性”原则,即课程要符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与其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联系;课程结构的组织上注重“统合”,打破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教学方法上倡导“掌握学习法”,以情感影响为主,提倡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

可以说,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对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颠覆,它对结构主义课程的唯理智、唯学术倾向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反对片面地把重点放在智力和学问上。因而,这次教育改革不仅没有体现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其思想反而在改革中受到批判。

(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改革

70年代的人本主义课程改革,并没有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反而助长了反理智主义,造成了学生学业水准低落和纪律训练松弛,甚至不少公立学校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比60年代的学生还差得远。这使人们又开始重新反思结构主义课程的价值,重新强调中小学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掌握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次改革思潮称为新学科结构主义思潮,其要旨在于既强调学科知识,又避免学科结构主义的唯理智的片面倾向,美国又掀起了一场“回归基础”的教育运动。

这次运动中,各科目注重基本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教授,大力压缩选修课,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加强纪律教育。在小学,要把读、写、算作为重点;在中学,要把大部分在校时间用于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历史的教学等。这场恢复基础的运动,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消除了人本主义课程改革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注重科学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奏响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

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提出了加强学术教育,揭开了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序幕。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家学会为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先后在16个州开始试行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又制定了“2061计划”,倡导“教导所有的学生在各科学和技术方面有相当扎实的基础”。该组织在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题为《普及科学——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文件,强调教学的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科学基础知识教好。

进入90年代,美国已真正认识到学术素养不足是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的症结所在,1990年的《全美教育目标》,1991年的《2000年教育战略》和1993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都一再强调中小学的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科学素养。

可以看出,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又重新强调学术标准,提高教育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政府颁布各种文件、方案,制定国家标准,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内容上,注重最基本的知识,不求广而求精,结构上,要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而不在于内容有多高深。这些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是吻合的。

第4篇: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一、高校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具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双师型”教师既能胜任实践指导工作,又掌握丰富的实践教学理论,但现实是,高校“双师型”教师占整体比重小,大量年轻教师一毕业即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训练,自身尚不是行家里手,自然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课轻实践”难以避免。

(二)教材体系和配套课程体系建设落后

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除了自身主干课程教材外,还需要相应的配套课程体系给予支撑。许多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诸如课时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选材脱离实际,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陈旧等问题依旧制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效果的实现。

(三)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或管理落后

一方面,一些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没有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教学基地功能单一,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高校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评估和激励手段不足,导致基地运行效果欠佳。

二、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育主管部门强化管理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为了提高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的效果,建议相关教育部门从政策层面尽快制定强化管理学人才培养责任的有关框架指导和细则界定,充分调动管理学教学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法律支持,通过这种保障机制来改善运作机制,促进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建设相关机制迅速形成。

(二)高校方面需要积极推行相关举措

1.优化管理学教学建设管理制度。成立管理学教学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领导任组长。学校配备专(兼)职管理干部,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熟悉实践教学规律,一专多能的实践教学与管理指导队伍;此外制定并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搞好企业服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实现管理学教学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完善管理学教学基地建设的合作机制。高校应当制定合作单位选择标准,选择具有健全培训机构和完善管理体系的企事业单位,保障教学实习的正常运转,顺利完成实践教学任务;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应当创新合作形式,采取共建教学基地的形式,双方共同出资,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还可以面向社会,为其他企业培训人员,转换实践教学基地的市场价值,这种良性合作机制形成了“共建”各方利益共享的持久力和有效合力。

3.积极改革实践教学配套体系建设。高校要改革现有的管理学课程体系,立足在课程改革中突出应用性。从总体而言,为适应管理学教学的需要,高校应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核心,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应用技能与特殊个性化需求等因素,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训课的形式对现行课程体系重新整合。整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挖掘和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平台作用。

4.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和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需要根据需要选派校内教师到生产现场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了解熟悉企事业单位,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取得相应专业职称证书。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学校及校外组织的继续教育,在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等力面迅速得到提高。此外,高校可以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指导实训教学。

5.健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激励机制。高校对教师要提出实践教学工作的要求,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实习、实训的指导。一方面,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广大教师参与实践性教学,激励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实践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兼职、培训等途径,强化自身经验背景,构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团队。

(三)具体教学单位需要落实细化教学环节

明确管理学教学理念,规范管理学教学内容,对管理学课程知识点进行分层分类。根据单纯记忆的基础知识、需要理解掌握运用的提高类知识、需要实践运用的升华类知识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设定教学目标。改革管理学考核方式,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管理学类的考试应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要把平时成绩、写作、讲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与创造能力都融入考核范畴。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扩大开放性试题设置比例。

第5篇: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专业,在科学定位和课程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本文在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基础上,从总量、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课程开设与学生就业去向不匹配问题,提出课程设计模块化建设思路,就经济学课程模块建设提出具体设想,并就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提出思路。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就业;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 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 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 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 届和2013 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 门,比2012 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学校应该重视新专业的建设。

平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法学院这个平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贡献并未显现出来,对学生就业非常不利。另一种选择是设立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科实力并不弱,但却分散分布在商学院、教育学院、文旅学院和政法学院中,无法发挥规模办学优势。

第二,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新明确学科建设定位。就业不能仅依靠学生毕业时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关键还在学生自身素质、知识和能力。因此,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未来方向。要实现这一点,学科建设定位必须科学合理,并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基础上,只有全面综合分析学生就业情况,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这种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必须最终体现在学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上。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有益于学生定向培养。在当前学生课时不断被压缩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缓解课时紧张现象,避免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下降,达到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D].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3).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04).

[3]宗惠.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D].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4]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04).

第6篇: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经管类礼仪课程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我校经管类目前有三个专业开设了礼仪课程,全校开设了礼仪公选课,形成了关系紧密的礼仪类课程群。然而在这几年的教学中,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组织形式虽有从集体教学到分组小班教学的转变,教学方法上有从教师讲授为主到引导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转变,礼仪课程教学逐渐将重心转向需求侧,但学生的配合度不高,过于强调迎合学生的需求, 忽视了供给侧的引领作用,教学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因此,从供给侧改革思维的角度,提升供给侧的引领作用,激发需求侧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具启发意义。

一、经管类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供给主体缺乏创新性思维,教学水平和能力有等提升

供给主体长期以来受传统计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思维陈旧,缺乏创新性,“教学做一体化设计”难以真正实现;课程建设没有真正“契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学生及社会的需求;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课程考核环节的“融合”、课程对象的“融合”远远不够。供给主体主动学习不强,难以与时进,教学水平和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供给内容以各专业需求为主,没有进行模块化设计,缺乏整体性

我校经管类目前有三个专业开设了礼仪课程,国贸专业开设了《商务礼仪》(32学时,2学分),工商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与礼仪有关的《商务接待实训》(16学时,1学分),酒店管理专业还开设了《高级礼宾服务》(32学时,2学分),全校开设了公选课《商务礼仪》(16学时,1学分)及网络课程《现代礼仪》(32学时,2学分),形成了关系紧密的礼仪类课程群。每类课程相对独立,课程设计单一依托任课老师的教学设计,不同类型的礼仪课程课时、教学内容、实训教学设计、养成方式等多而杂乱,缺乏模块化系统设计,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教学培养目标模糊,重难点不突出。

3.供给方式单一,“教学练”一体化模式单调,礼仪规范养成效果不佳

礼仪类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为老师文字讲解、图片展示、老师示范、学生练习,礼仪知识难度系数小,刚开始学习时学生易懂,实训积极性也较高,但随着教学推进,学生兴趣降低,参与性递减。学生对礼仪知识虽有感性的认识,但没有形成较系统的礼仪知识。礼仪知识的强化与内化效果欠缺,学生虽“学礼、习礼、知礼”,却不知如何去“用礼”,礼仪规范的习惯养成难以实现。

4.供给环境缺失,没有形成良好的礼仪氛围

当前,一些高校对学生疏于管理,校园内缺乏应有的学习氛围,部分学生礼仪缺失。大部分高校虽开设了礼仪的相关课程,但学习效果不佳,礼仪意识不强。大学校虽有大学生行为守则,里面也有相关礼仪的规章制度,但没有认真组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没有严格遵守和执行,礼仪养成习惯不好。 学校也没有组织专项的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总之,整个的礼仪供给环境缺失,礼仪氛围不浓,学生“用礼”之地无法很好地施展。

二、供给侧改革引领下经管类礼仪课程教学优化建议

1.加强礼仪修炼,提高供给主体自身魅力

供给主体是学生直接学习的标杆,教师要主动学习,与时进,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和时展脉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引导课堂教学。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提升礼仪修养,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以自身的身先示范影响学生,以人格魅力吸引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打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2.供给内容强调系统性和职业性原则相结合

据经管类礼仪课程内容生繁杂、各有侧重的特点,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将礼仪课程专业知识分解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且内容完整。在各专业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相应模块进行组合,达到课程资源、实践实训平台共建共享的目。

内容安排上分线上线下两部分,教学做一体化,采取学做结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行,真正成橛行扪、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

3.采用混合式教学供给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采用线下线下的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以知识点为单元录制成教学视频进行礼仪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和开发;依托课程中心平台搭建礼仪课程平台;进行考核方式改革,针对教学效果反馈,构建课程持续改进机制,完善应用型课程建设。线下的学习主要以炼为主,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教师示范演示、情景模拟、学生演练、及每个模块的作品展示为主,每个学习小组间相互讨论、学习、评价,做得好的同学还可申请成为教师的助教,进行示范演示,达到示范学习、更进一步的效果。

改变传统理论考核为主的方式,采用实践操作为主的考核,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将考核要求与企业用人标准相结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并担任考核教师,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对学生进行现场评价,让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4.营造积极和谐的供给环境,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礼仪课程教学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学礼、知礼”,而是重在“习礼、用礼”,通过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塑造良好的礼仪形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身感受到礼仪学习带来的魅力,使礼仪行为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

第7篇: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 理工科 实习指导课

众所周知,大学生进企业实习是大学生今后走向就业岗位的关键。企业接受大学实习生不仅可以借此扩大自己在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还可以提前发现人才、储备人才,减少外出招聘时所投入的人力、精力和财力。因此,对于高校和企业来说,大学生进企业实习是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然而,在大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与企业之间总是存在一些误解和矛盾。为了更好地贯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实习整体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文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理工科类专业的特点,介绍了高等院校开设实习指导课程的建议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能让大学生在实习前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了解企业文化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程选取方面,高校应特别注重课程的实效性和学生的需求性。

(一)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仅涉及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除了本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之外,重点在于讲授本专业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演示企业中都是如何操作的,并可根据近两年来本专业在企业实习中的内容为例,具体介绍该企业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的需求和要求,并向学生讲述本专业在实习过程中应用到的专业技能,从而强化学生在技能方面的应用。

(二)礼仪培训

礼仪培训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了能让大学生体现自身的素质。一个完整的礼仪培训不仅能让大学生在进社会前提高素质修养,而且有利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良好评价。一个大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素质的体现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学生甚至学校的看法,作为实习生应具备适当的礼仪,这不仅体现学校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提高了学生在企业受欢迎的程度。

(三)人际交往能力培训

人际交往能力培训课程类似于礼仪培训,大学生进入社会必定会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工作,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必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在大学生今后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实习过程中也是一样。因此,在人际交往培训课程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如何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就业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实习要求教育,增进学生对企业的了解

大学生进企业实习,更多的是想通过实习增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大学生实习前应该对用人单位的用人宗旨以及用人单位的一些企业文化做一些详细的介绍,加强学生对实习岗位的理解,增强学生在实习岗位中的责任意识。

(一)企业家讲座(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企业对实习生的要求和建议,现场互动等)

这部分的课程主要是邀请与高校合作的企业家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内容可以是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企业对实习生的要求和建议等与学生实习直接相关的内容。因为内容与学生密切相关,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学生必定会对该课程感兴趣。而且通过与企业家的交流,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也会在实习之前做好自身方面的思想准备,尽量满足企业对实习生的要求,降低学生对实习的过高期望,从现实的角度去考虑实习的过程,从而等学生真正进企业实习之后便可从容应对,并能真正的在实习中有所收获。

(二)实习实例分析课(根据以往经验,分析优秀实习生和一般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处理)

为了加强学生的自我实现价值,高校可以开展实习实例分析课。开设实习实例分析必定会吸引学生们的求知欲。实习实例分析课,更多的是注重介绍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典型的优秀实习生案例,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趣。并且通过分析课的引导,有效的加强了学生在今后实习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坚韧性,缓解对企业的不满情绪,提高企业对实习生的认可,实现双方共赢。

总之,通过实习指导课的开展,学生不仅能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而且能在实习前提升自身礼仪、人际交往能力,了解企业用人的要求,做好实习问题的处理,从而能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的出色,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提高了高校培养人才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徐进, 张丹煜. 论高校做好企业需求人才的培养[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 2004(04).

[2]宋琪, 金青梅.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8(04).

[3]李玲. 高职校企合作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文教资料 , 2006(07) .

[4]贾顺莲, 周兆银, 杨华盛. 改革实习教学 促进人才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05).

第8篇: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一)日、韩资企业商务文员的岗位工作内容

通过实证调研,目前日、韩企业商务文员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和文稿翻译、会议翻译

2.整理报表,文档,会议摘要等

3.协助公司经理进行商务活动、与客户沟通,交流,推销公司产品等

4.协助公司经理处理具体生产业务、人员管理、检查巡视、问题反馈和处理等

(二) 对大学中开设课程的满意度

在本次调研的20多个的日、韩资企业中目前正在从事商务文员的调查问卷来看,近90%的应答者选择了不满意或者很难说,可以看得出,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应用日语和应用韩语在对商务文员的人才培养方案上是有巨大欠缺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其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在大学中并未能获得。

(三)认为在大学中应该增加开设的课程内容

在本次的调研中,应答者以自己工作岗位为出发点,提出在大学中应增加开设包括:实用的日韩商务礼仪(包括实用的酒桌文化礼仪)、会计基础、人力资源、工商管理、公共关系学、职场化妆和着装、设计、新闻学、心理学、日、韩办公自动化软件课程等。

(四)大学中应加强的实训课程

本次的问卷结果显示,在大学的实训体系课程中,应增加:涉外活动实践课程、语言实际应用交流能力实训、商务礼仪实训课程、化妆和着装实训课程、日、韩及中文办公自动化实训课程、人际沟通与交流实训、应变能力训练等。

(五)作为商务文员应加强训练的能力素质

本次的调研结果显示,作为日、韩资企业的商务文员,应加强训练的职业能力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礼仪、敬业精神、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忠诚度、团队合作能力、交际沟通能力、执行力、效率、学习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吃苦耐劳、踏实诚恳、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

二、高职高专日、韩商务文员岗位引领下的课程搭建的启示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课程改革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改革中必须确认岗位需求的相关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开发出核心必修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环节,确保教材、教师、课程、实习、实训与生产实践保持零距离。通过此次调研,同时通过对比当前本校及相关院校培养商务文员的应用日语和应用韩语的课程设置,笔者有以下的建议。

1.就本校的应用日语和应用韩语课程设置而言,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主要以语言为主,专业方向课程中加入了为数很少的商务贸易类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单证及经贸日、韩语、函电等课程等。因此,通过本次企业的实际调研,笔者认为,应在原有的应用日语和应用韩语的专业技术平台课中应加入日、韩办公自动化软件、会计学、管理学类课程;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加入日、韩实用商务礼仪、化妆、着装、商务沟通与交流、新闻学、文秘写作等课程。这类课程是高职高专日、韩商务文员岗位工作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此短板确需尽快弥补。

2.通过此次调研,笔者认为,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日语交流技能与礼仪、韩语交流技能与礼仪课程教学应更侧重于实际商务活动中实用的商务礼仪文化教学,同时在该类课程中,应增加化妆、服装搭配等内容,并在实训课程中予以体现;在实训课程中应尽可能创造涉外的实践活动或模拟真实的涉外实践,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作为高职高专的课程负责人和专任教师应尽可能创设真实的现场模拟环境,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外宾接待的实战情境中,同时,也可通过各种渠道,将实战的录像资料作为现场教学的手段;通过聘请外教和留学生现场模拟,制作微课的方式,尽可能多得创设真实的教学资料。

3.在此次调研过程中,笔者认为,在课程体系中应增加会计基础、管理学、心理学、日、韩办公自动化课程等。此类课程作为商务文员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涉足面比较大,也是毕业生日后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目前在本校的人才方案中还未涉及,因此急需更新和补充。

4.在此次调研中,笔者认为,在实训课程中应加强具有针对性训练包括、语言训练、团队合作能力训练、职业素养的训练、职场沟通和人际关系的训练、应变能力的训练、日、韩办公自动化的软件的使用实训及上文中提到的商务礼仪、化妆、着装的训练等。

5. 在此次调研中笔者认为,在课程体系中应加强与日、韩资企业的校企合作课程,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场景引入到学校的实训课程中来,从而更有针对性,同时通过平时、假期学生的长短期实践和实习,在学生真正步入日资、韩资企业前就具有良好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的形式与博物馆、主要景点、旅行社等进行联系,发展一批校企合作单位,通过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职业素养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小结

第9篇: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旅游礼仪;礼仪教学;改革创新

对于旅游礼仪课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却不能很好的运用。可见,当前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没有发挥其理想的效果,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对当前高校旅游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革创新措施。

一、当前高校旅游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旅游礼仪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主要还是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主要标准,对旅游礼仪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方面都不会像重视学生成绩一样去关注学生的礼仪修养。此外,高校旅游专业对于旅游礼仪课程的重要性也欠缺认识,没有突出旅游礼仪课程的重要性,在课时的安排上时间也不够多。

(二)旅游礼仪课程教师队伍有待加强。礼仪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就目前高校旅游礼仪课程教师队伍来看,教师礼仪水平一般,普遍缺乏专业的礼仪培训,只具备比较丰富的礼仪理论知识,礼仪实践能力不强,自身的言谈举止不能给学生更专业的礼仪指导示范,这就造成了跟学生想象中的礼仪课程有较大差异,势必影响学生学习旅游礼仪课程的积极性。

(三)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就目前来看,多数高校的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方式还比较落后,有待改进。其一是教学方式主要还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虽然大部分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实质还是单向的教学模式。其二是没有根据旅游礼仪课程的特点来授课,礼仪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理论需要付诸实践才能达成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掌握好礼仪服务技能就要求教师认真负责的组织学生进行礼仪的训练操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好的掌握礼仪要点。

(四)旅游礼仪课程教学与旅游专业情境相脱离。礼仪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应用型课程,是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以及礼仪服务技能。但是,礼仪课程的讲授都是在教室内完成,基本与社会实际工作脱节。这种缺乏实战模拟或真实的职业角色体验的教学方式不能起到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作用,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旅游礼仪课程的积极性。

(五)课程考核方式没有根据旅游礼仪课程的特点来制定。旅游礼仪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说更加具备实践性和应用性,更多的是实际操作和今后在旅游工作中的表现力。就目前高校对于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来看,大多数还是采用的试卷考试,用笔试成绩作为考核方式,这就与礼仪课程的基本特点不符。虽理论知识不可或缺,但是礼仪课程的最终效果还是要看对礼仪服务技能的运用情况。

二、新形势下对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建议

通过分析旅游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礼仪课程自身的特点,旅游礼仪课程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把原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培养能力为中心”转变;由“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向“学生实践练习为主”转变。

(一)各方要提高对旅游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旅游行业中,礼仪对于塑造从业人员的良好形象有直接作用,旅游礼仪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礼仪专业技能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了解掌握旅游礼仪知识,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自信和自尊。因而,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转变观念,从根本提高对礼仪课程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学生对旅游礼仪课程的学习,增加旅游礼仪课程的课时安排。

(二)加强旅游礼仪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礼仪教师职业资格制度。首先礼仪教师自身的着装、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就要更有讲究,要高于其它专业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要通过自身优雅仪态的展示,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学习礼仪的兴趣,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对学生起到一个指导和示范作用。其次,礼仪教师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开展终身学习制度,多与行业内的高级礼仪师交流学习。学校可以将礼仪课教师外派参加相关培训,获取相关资格证,以此加强旅游礼仪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三)增加礼仪实践教学比重。旅游礼仪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课程。理论需要付诸实践才能达成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掌握礼仪服务技能单靠理论知识讲授是肯定不行的,还需要以多样化的方式增加礼仪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学生进行礼仪的实践训练操作。实践教学可以占到整个课程的60%以上。同时应使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样化,在教学方式上穿插一些演示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企业实训法、项目教学法等,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