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会计 必要性 可行性
基金:2016年度湖南省会计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
一、相关概述
生态会计是在修正传统会计以及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本质上讲,生态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其形成过程包含了会计学科和环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生态会计就是将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制度为依据,通过文字说明、事物单位或者货币的形式,来对企业、经济社会发展跟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映。对环境污染以及防治、开发和利用等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记录和计量,在此基础上评估环境活动以及环境绩效对于企业财务成本的影响。
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环境资源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生态会计的实施及时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它既反映出了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同时也是会计学科研究范围的延伸和扩展。我国实施生态会计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同时社会、经济以及科研条件都已经具备,实施生态会计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也已经具备并逐步完善。
生态会计将环境学、会计学、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经济理论等进行了融合,依靠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对企业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成本价值进行考核、反映和报告,能够实现自然资本及人力资源的平衡,并全面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自然成本。他不仅要考虑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还需要从空间角度考虑会计主体的生态自然环境,在发展中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避免从时间上透支未来,滥用自然资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实施生态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已有的会计体系中建立生态会计分支,对环境信息进行及时披露有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企业跟政府间的环境协作,增强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具体来讲,我国实施生态会计具有以下必要性:
(一)实施生态会计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跟生态会计之间具有关联关系,相互依存,互辅互成。一方面,两者的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生态会计和可持续发展所围绕的管理目标都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在确保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上重视环境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以及环境利益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会计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可持续发展可以为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好的管理环境。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前提下开展生态会计研究才具有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只有在此环境下上台会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职能。生态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生产成本和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有效挖掘企业发展潜力,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生态会计是企业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
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益都会影响企业长期发展。企业管理者只有重视环境资源保护,重视生态会计,才能够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生态会计能够准确衡量出企业生产成本,依靠生态会计对企业社会资源成本的核算可以反映出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便于企业挖掘内部潜力,保护资源环境。同时实施生态会计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原先的经济效益指标,还需要关注经济、社会以及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及时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记录和反映企业环境成本和效益,向外界传递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生态会计也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科学计算经营成果,全面考核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将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耗损作为企业收入减项,能够提升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在负债中反映出必要的环保负债额可以获得更为真实科学的资产负债率,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科学性。生态会计能够站在社会责任角度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全面考核,有助于企业及时履行社会责任。
(三)实施生态会计是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会计的产生是基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受到严重干扰这一背景,它突破了传统会计的局限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对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获得自然资源,同时又将生产中所产生的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面对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产生的废物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成为世界性难题。在此背景下,提升对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强化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和研究,在企业经济活动计量中加入生态保护因素,关注生态环保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正成为生态会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我国实施生态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会计的实施在我国具有很强的必然性,同时近些年来我国实施生态会计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条件都趋于成熟,生态会计的实施也具有可行性。
(一)我国具备了实施生态会计的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进行会计实践的基本条件,是能够对会计模式和会计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影响因素的总和。要想进一步推动生态会计从理论研究向实践操作发展过渡,就需要健全完善相应的会计环境,既要建设完善技术性规范体系,还需要健全宏观层次的政策和制度。近些年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另外,还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农业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等条例。要想实现生态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就需要确保生态会计的研究对象的价值可以被准确计量,这就需要将环境标准作为生态会计计量的起点。当前,根据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标准,可以划分为三级五类。其中三级是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五类是指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基础标准、样品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这三级五类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强制性。现阶段,我国针对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制度已经比较健全,颁布了一系列跟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政策方案,这些法规制度构成了我国生态会计发展所必需的会计环境。
(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生态会计实施的指引方向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已经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跟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生态保护的协调。推动经济建设跟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的循环发展。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跟资源环境关系的重要指导,同时也为我国生态会计的研究和实施指引了方向。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为我国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条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自然资源市场也开始形成并发展。在自然资源市场中存在着供给方和需求方,其中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和所有者是国家或者代表国家的国资监管部门,需求方则是开发企业或者勘探企业,他们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并购买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两者依靠价格机制实现自然资源市场的价格调控。同时,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上,相关企业还对自然资源以及生态保护负有责任,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应当围绕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进行,加强自然环境核算,优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个角度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为我国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也为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了环境条件和理论基础
生态会计研究的对象是环境问题和资源生态问题。这一研究对象具有全球性特征,也是当前大多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因此生态会计的发展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发展,我国的会计体系不断向国际化靠拢,并逐步加入会计国际化行列,这也能够为我国生态会计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提供好的机会和平台。这些环境条件以及理论基础为我国生态会计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汝根.环境资源政府财政投入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08(08)
一、国有企业审计的相关内容分析
1.企业内部控制情况。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措施及程序。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已经被越来越被企业管理所重视。内部控制涉及到一个单位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购销业务管理、重大投资和资产处理等各个方面。通过内部控制情况审计,企业可以将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寻找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否健全和抵御风险能力程度进行衡量,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同时,内部控制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自我约束机制的主要组织部分,是现代企业经济的主要管理手段。
2.长期投资及收益情况。首先,审计年度内长期股权投资增减变动的原始凭证,对于增加的项目要核实其入账基础是否符合投资合同、协议的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于减少的项目要核实其变动原因及授权批准手续。其次,审计企业投资决策形成机制,在提议、论证、批准、资金筹集和投入等各个环节上是否存在个别领导“拍脑门”决策的情况,防止投资决策在一开始就“做功课”不扎实,隐患重重。第三,逐项检查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持续减值情况,作出详细记录,检查:处置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履行了有关的审批手续。第四,关注投资企业的分红政策,以及按照不同方法核算的投资收益的确认情况等,关注投资企业的损益情况,其账面盈亏是否真实准确,防止少确认或不确认收益来转移资产,多确认或提前确认后期收益来虚增效益。
3.审计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已基本建立。企业只有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指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一些具体指标来衡量。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社会效益是指企业的经济活动在社会领域的效益,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去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及产生的效益。企业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防止企业的短视行为,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和利润。大力推进社会效益审计,提示并报告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可以把企业纳入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督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得到调整,克服企业行为短期化和掠夺式经营。因此,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应促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二、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审计的几点思考
1.强化服务和监督。监督和服务是审计不可分割的两个职能。审计工作要实现“在服务中实现有效监督、在服务中体现审计价值”的目标,必须妥善处理监督与服务两者的关系。审计的目的和宗旨是服务,监督仅仅是审计的表现形式,是审计的手段。通过监督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没有了监督,也就谈不上服务;如果离开了服务的宗旨,监督就是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其监督的意义。因此,服务和监督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审计的作用,进一步履行好监督职能。因此,我们就要“围绕一个中心,服务两个主体”: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紧紧围绕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这个中心来开展审计工作,只要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都要予以揭示并促其纠正。服务两个主体,就是要通过审计,为出资人和企业管理层服务。为企业管理层服务,就是要为其改进管理、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服务。为出资人服务,就是要为其评价和考核和国有企业,以及加强和改进监管服务。
2.强化对国有企业经常性的审计监督。保证国有资产的真实、安全、效益,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监督,摸清家底,核实盈亏,严查借国有企业改制之机侵吞转移国有资产的行为以及弄虚作假、私分乱发、损失浪费等违法违纪行为。要坚持分类指导,提高审计的有效性。对不同的企业,审计的侧重点要有所区别。对投融资型企业,要把其资产的安全摆在首位,对一些重大的投融资行为要实施跟踪审计;对公共服务型的企业,要重点关注其是否满足了公共需要,是否履行了公共服务职责;继续加大对改组改制企业的审计监督,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和改组、兼并、出售、拍卖、破产等国有资产重组活动,规范改制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完整和保值增值。
3.积极开展经营审计。经营审计则是对独立机构或单位的经济业务的效益性进行审查与分析。它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价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促使被审计的单位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经营活动的审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经营和管理公共资源的角度来看,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概括起来有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资产运营效益不高、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审计机关应逐渐从以真实性、合法性为主向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并重转变;传统的以账项为基础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转向以制度为基础的系统审计,并进一步延伸到以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对国有企业进行经营审计,切实履行其国有企业审计的职责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原则 方式 途径
现代教育学认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结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实现高校职能,从而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地方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其要求和相应的政策,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持一定的原则。
(一)准确定位原则
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形式,而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打造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准确定位的原则要求某区域内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础。因此,根据泰州当前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状况,本地区五所高校短期内的定位应是: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要着眼于建设省内一流的教学实践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着眼于培养多层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长远来看,应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补充,建设以一所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主体,多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补充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
(二)服务面向原则
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及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来规划学科建设,设置相应专业,开发对应课程,这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前提。在对地方高校宏观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谋划具体的实施办法,只有在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微观举措前提下,才可有效避免出现地方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状况。泰州地区的高校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及化工产业这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教育资源,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强化机电、计算机应用技术、药物制剂、应用电子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加强会计、外贸、金融、外语、社会工作和市场营销等文科类专业,专业设置覆盖了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绝大多数行业领域。从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五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一个,四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七个,三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九个。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一)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校教育应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社会需要为人才培养的前提。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情况,培养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不同层次的高校教育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具体可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研究型以培养教学和研究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则以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地方性高校应针对现实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分工合作,科学合理地界定自己的办学定位。泰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生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根据这一目标,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清晰,为进一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切合,泰州市应积极引导高校定位,鼓励各校根据已有的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由泰州师范专科高等学校升格成的泰州学院应该着眼于未来泰州大学的建设,走教学研究型之路,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则应当面向长三角地区,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通过对各个高校的正确定位促使其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促进泰州不同层次的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为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人才集中,设备齐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应借助其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客观理性的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往往面向当地中小规模企业,这类企业技术结构相对单一,非常需要技术服务,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备丰富实践经验时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地方高校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转变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坚持实际性和应用性,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这一方面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使高校自身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改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不仅为乡镇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同时还以项目为载体,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申报科技项目和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终身教育的平台
泰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泰州高校在为市民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方面大有可为,既可以提供业余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又可以为市民提供继续深造的学历教育,使其成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习平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承担的泰州市社区干部培训计划就是区域高校服务社会的成功案例之一,这一针对全市1000名左右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项目既有常规培训,又有学历教育,从实际效果来看,参加培训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培训不仅系统掌握了社区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实际工作的业务水平。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构建政校行企的有效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要发挥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与政府、行业、企业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校要对政府制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技术需求、用人需求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政府、行业、企业也需要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情况。只有政校行企有效合作,构建定期举办、多方参与的对话合作机制,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智囊团。2012年,为了适应泰州市“双轮驱动”的战略,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组建职教联盟,各校之间希望通过抱团发展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打造“高校+行业+企业”的泰州模式,这无疑是政校行企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二)建立健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地方高校在明确了自身定位之后,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政策方面,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体制方面,对校、院、系及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要清晰明确,在组织管理方面,对区域服务的组织管理应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在对服务区域的监督方面,要加强对各项服务活动尤其是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咨询服务的监督。
(三)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对地方性高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时,要把是否服务和贡献地方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要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以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泰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开发科技服务项目,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在质量工程建设、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而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四)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地方高校要能够支持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市民提高生活质量,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和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它应当成为当地的终身教育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学与社区的高度融合不失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美国较为流行的社区服务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将人与社区要求融合在一起进行的一种经验学习。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其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已有养老护理员培训的项目,但这一项目由校内教师担任主讲,市民参与培训。未来更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直接面对社区的服务对象,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更能为社区提供医疗、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泰州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
[2]栾贵勤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振助.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新趋势[J].江苏高教,2001(3).
为全面总结贵州省财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取得成效,客观反映贵州省财政政策实施及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贵州省“十三五”时期重大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综合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十三五”时期,贵州省重大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综合绩效总体成效评价结果为91.23分,评价等级为优秀。
一、评价范围广、内容丰富
评价走访调研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等省级部门、9个市(州)及所辖县(区)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以及部分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收集政策文件2180个,查阅各类报表300多套。涉及“十三五”时期贵州财税改革、直达资金、化解政府债务等综合财政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聚焦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农田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民生的建设情况,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财政专项支出政策的实施情况,评价内容丰富,反映情况全面。通过多角度对财政政策的出台、实施、效果以及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贵州尚属首次。
二、评价指标全、综合性强
评价经过前期调研、网上信息检索、政策文件收集以及有关信息数据梳理等准备工作,研究制定了不同于专项项目支出评价的政策综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了“财政执行效率、产出效果、综合效益”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和109个四级指标,涵盖了对重大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通过对多个专项领域的财政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政策执行后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评价,客观反映了“十三五”时期重大财政政策的实施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
论文关键词:生态修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渭县
论文摘要: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l,at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建筑企业 财务成本 管理体系 成本控制 资金监管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不同一般项目的特点,它的资金投入大、涉及面广阔、技术相对比较复杂,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需要按照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建立有效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强化对资金的使用和调度,有效的对资金进行监管,确保建筑施工的各项资金落到实处,提高建筑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财务评价体系
要加强对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的管理,就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而在这个体系的建立中,首先就要建立财务评价体系。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包括建设项目计划至工程开工以前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工作:提出项目建议书、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初步设计计划、制定施工设计图纸等,这是建筑工程中相当重要的阶段,对以后的施工建设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前期工作常常委托给相关部门实施,主要的工作由相关的技术人员完成,而很少有财务人员的参与,在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中,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财务监督和管理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在建筑工程中,由于这种习惯性的做法,造成财务管理在项目前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工程建设实施后出现超预算的情形,投资规模被人为的扩大,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在建设项目的前期,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工作,重点做好建筑工程的立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
二、招投标管理体系
招投标工作是建设项目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的条款的设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财务控制和投资控制。所以,财务部门需要尽快的参与到招投标工作来,全面做好工程招投标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建筑工程招投标预审工作,科学的设定财务指标,选择优势的施工单位来投标。实行严格的资格预审,对于不符合资格的单位不允许其中标。在招标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款项支付计划和资金管理条款,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项目财务管理,促进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建设单位需要根据相关的合同和文件的规定进行款项支付和资金管理。
三、成本控制体系
控制建设成本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加强投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建筑投资的效益。成本控制体系需要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和项目施工的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住关键环节,针对资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控制资金的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在成本控制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业主财务部门需要将批复报告和建设成本总额作为管理控制的总则,严格按照这些原则进行,对建筑工程建设的支出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检测。同时,成本控制需要贯穿于过程建设的全过程,并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财务部门需要做好各项明细成本控制,不允许突破明细成本限额,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实际过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情况。此外,财务部门还需要依据所签订的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规定,对施工承包商在过程建设中所取得的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专用,资金落到工程建设的实处,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四、资金监管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较为复杂,如何按照计划进行建设,有效的完成任务,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按时完成工期,确保投资最大效益的发挥,是一项比较系统和复杂的工作。而要做好这些工作,资金监管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它要求能够及时的筹措资金和调度资金,确保各项资金能够落实到建筑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以达到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
建设资金的监管范围。建设资金的监管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承包商的流动资金、业主的预付款、建设工程进度款、工程借款等等。此外,监管范围还包括施工承包商的开支。
建设资金监管的实务操作。在项目招标前,业主需要将资金监管的的各项要求列入招标文件,并在签订合同后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当中标单位确定后,需要对资金监管的内容、监管方式以及各方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通过对资金的监管。能够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确保建设资金落到实处,保证建设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成本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财务成本管理体系中,我们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监管,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对工程设计、招投标工作以及施工承包商资金调度和使用的监控,合理筹集资金,合理运作资金,切实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财务成本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企业的各项工作,推动建筑企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惠新.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管理信息化[J],2010
[2]李明智.论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合理建立[J].中国外资,2012
一、为什么要有“贵州速度”
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贵州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与全国和一些兄弟省份相比,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落后地位,是全国最落后的省份之一。欠发达的贵州如何实现历史性跨越?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发展速度,对贵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贵州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盘子中,贵州处于越落越远的尴尬境地,只有加速发展,才能缩小发展差距,才能改变被动局面。
从国家的政策支持看,1月12日,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这是国务院首次出台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并且是以国务院文件,其法律效力和政策指导性远高于国务院部办委规章,实在难得。《意见》对贵州省在全中国的战略定位和交通、水利、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扶贫开发、社会事业、改革开放等重点发展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从财税、投资、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方面提出了系列突破性支持政策。细读文件,很是令人振奋。根据我的统计,全文中适用“加强”一词65次、“加快”一词53次、“推进”一词53次、“加大”一词41次、“大力发展”一词17次、“扩大”一词14次、“着力”一词10次、“积极推进”一词9次,还有若干“大力推进”、“继续推进”、“进一步推进”、“抓紧”等词语,这些用语实际上也体现了强烈的“速度”意识和理念。
从省内的发展形势看,盘点2011年,贵州省发展速度史无前例,全年生产总值5600亿元,增长1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下了我省近20年来最高水平,许多指标增速在全国排位上升到十几位以至前十位,有的达到了前三位,展现了“贵州速度”。展望2012年,贵州省将以更高的目标来实现开拓前进、突破自我、快速发展,创造更大的奇迹。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稳中求进”、“提速转型”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总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在“十二五”时期创造一个高于过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贵州速度”。
二、如何看待“贵州速度”
“贵州速度”的提出,符合贵州实际,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这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贵州速度”是迅速加高贵州这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短板”的唯一选择,也是贵州迅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迅速摆脱“干人”地位的迫切要求。“贵州速度”的创造和形成表明,贵州初步找到了解决“富饶的贫困”、“资源的诅咒”的路子,找到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基本方法。
如何理解“贵州速度”的科学内涵,学界的下述见解是富有启发意义的:“贵州速度”的核心本质是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贵州速度”的评价标准是达到“高于过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三个高于”水平。“贵州速度”的基本要求是“四大效益”的提高。“贵州速度”应是有效益的、有质量的、全面协调和惠及民生的速度: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贵州速度”要力争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从环境建设的角度,“贵州速度”要力争促进生态质量的最优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贵州速度”要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角度,“贵州速度”要力争“贵州精神”、“贵州形象”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三、加强对“贵州速度”的研究
“贵州速度”的提出和践行,为我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同仁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追踪‘贵州速度’,研究‘贵州速度”’的重任。科学发展,“干”字当头。哲学社科研究界务必革除那些束缚发展的阻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突破、敢于担当,轻舟快行,助推“贵州速度”。要提高研究水平,更新工作方式,拓展活动载体,展示“贵州速度”的突出成就,解析“贵州速度”的成功实践,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思想支撑、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关键词:精细管理;质量;效益
一、聊城市外环路建设的基本情况
2013年,聊城抢抓“一区一圈一带”(中原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重大机遇,提出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全面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双百大城市”、“立体大交通”等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市外环路快车道工程被提上了建设日程。该工程是实施“双百大城市”战略、拉大城市框架的基础性、依托性工程,包括南外环、西外环和北外环,总长度46.5公里,主路面宽32米,双向八车道,概算投资11亿元。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该工程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以早日发挥效益和作用。为此,聊城市公路局紧紧抓住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因素,精心组织,严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工程自2014年2月20日开工至6月30日主体竣工,仅用了短短130天的时间,完成了正常情况下两年的工程量,创造了聊城公路建设史上质量最好、速度最快、效益最高的新纪录。
二、聊城市外环路建设的主要做法
1.加强协调,努力营造良好工程建设环境
聊城市外环路工程涉及东昌府区、开发区、高新区和旅游度假区4个行政区划的9个乡镇办事处、58个自然村,222.5万平方米的房屋需要拆迁,233处电力、通讯线杆以及10处输油、输汽管道需要迁移,地方协调任务重、难度大。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聊城市公路局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积极主动加强与沿线党委政府、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取得了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经过共同努力,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各项征拆工作,为外环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严密组织,高效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工程开工后,聊城市公路局立即组织施工机械和人员迅速展开施工,开工不到三天就形成了机械设备全部到位、遍地开花、热火朝天的大干局面,施工高峰期各类机械设备达到700多台(套),仅一天的燃油消耗就要300多万元。施工过程中,他们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对每个环节、每个流程以及工序的衔接,精打细算,环环相扣,不留空隙,切实增强了对工程建设的指导性和控制力。同时,充分抓住施工黄金季节,集中开展“百日大干”等各种劳动竞赛活动,采取见缝插针、压茬进行、流水作业、昼夜不停,关键时刻歇人不歇机24小时连轴转的方式,有效加快了工程施工。
3.精细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聊城市公路局把强化管理作为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可靠保障,严把了材料采备、施工流程、试验检验各道关口,对每层结构施工严格按规范“钻芯”检测,做到了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每项工程质量都达到优良标准;工程监理人员一方面认真履行职责,现场跟踪监督施工的全过程,按照规范和程序严把质量关口。另一方面主动为施工单位出主意、想办法,超前提示,热情服务,既保障了工程质量,又促进了加快进度;与此同时,市审计、财政、检察等部门,对工程建设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审查,较好的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确保了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地加快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公路工程建设效益的分析和思考
1.公路产品的属性
社会物品大体分为四类:纯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公共资源、准公共产品。判定标准是依据消费上的竞争性以及供给上的排他性。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普通公路符合这一特征,属于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非竞争性。高速公路一般都是收费公路,具有排他性,在满足消费的情况下又具有共享性,因此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无论是普通公路还是高速公路,都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公众出行时发挥着社会效益。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为建设单位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又具有一般商品属性。
2.公路工程实现最大效益的途径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主体要想获得商品的最大经济效益,无外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商品价格。但对已招标确定的公路工程来说,它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商品,其工程造价是一定的(即便有些工程有变更,但工程变更一般不大,并且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也就是商品价格是一定的,生产单位只有通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工程建设成本主要包括两项,一项是原材料、施工机械和人工、试验检测等直接费用;另一项是税金、管理人员工资和后勤服务(比如项目办运营)等产生的间接费用。对一项工程来说,原材料、试验检测、税金等成本是固定的,而施工机械、人工、管理人员工资、后勤服务等成本则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工期长、则成本高,工期短、则成本低。因此,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工期,是降低建设成本的关键。同时,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辅相成、互融一体,工期缩短了,公路早日建成使用,也就能早日服务社会公众,早日发挥社会效益。
3.影响工程建设周期的主要因素
公路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特别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征地、拆迁和电力、各类管道迁移等,直接与沿线群众和老百姓的利益相关,如果各项工作做不到位,群众阻挠施工,都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公路施工的季节性比较强,在雨季一般路基土方不能施工,在冬季气温低的时候油层不能施工,如果不能科学组织,充分利用有效季节加快施工,将会大大影响工期;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免造成施工机械和人工闲置,不能充分发挥各类施工力量和资源的最大效率,也是会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工程建设实行监理质量把关制,如果每道工序质量不合格要返工,也势必会影响工程进度。综上所述,良好的建设环境、科学化的组织和精细化的管理,是加快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创造工程最大效益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方士钊.精细化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6):8.
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教育的指导意义,我初步理解,感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农村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由人所推动,又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无疑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促进人的发展,就是要将人的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我们省来看,当前,要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关键之一,是要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就是要加快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它包括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农村教育要适应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的需要,进一步改革我们教育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使之体现人本化、人性化的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素质的提升。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全体人的发展,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抓好农村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和持续、适度超前发展,是农村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一是均衡与公平发展的原则。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指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既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各级各类学校间的分配,各地区教育之间的分配。教育的公平是指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是平等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的发展条件和水平差距还比较大,不同条件的学龄儿童受教育机会差别也比较大。即使在同一所学校里也不公平。有的学校按成绩编班,好的师资、好的设备都投向重点班,这就是不公平。这与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目标是相违背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把均衡与公平发展摆在重要的位置。二是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协调发展,一是指导教育发展的充分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在全面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非义务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二是指教育内部各个层次、各种类型教育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否则,就会影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功能的发挥,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三是持续、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需求必然持续增长。实践证明,教育事业适度超前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周期。所以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由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规模效益。二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防止不切实际的发展,切实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抓好六个统筹,是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这六个统筹,是为前面三个原则服务的,也可以说是三个原则的具体化。从教育发展的实践看,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通过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以及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与科学配置得以具体落实。当前,要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从我们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看,必须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统筹:
第一,要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农村教育的发展,整体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对于实现全面小康。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以人口、社会、经济、科技和资源为外部环境,必须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性循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因此,统筹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任务。
第二,要统筹教育与人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在如何发挥教育的功能方面,更多的是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相对忽略了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精神需求等方面的作用。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倾向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十年来,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在实践领域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统筹教育与人的协调发展,就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打破把人单纯作为工具来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使教育回归到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与能力,形成现代公民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上来。特别是加强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改革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多样化的农村教育形式,逐步提高农村教育层次,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三,要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第四,要统筹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从世界教育发展的情况看,办学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适应人们对教育选择的多样化需求的一种普遍趋势。在我国,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相继出台,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确,民办教育迅速发展壮大。民办教育办学机制比较灵活,有利于激发教育活力。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工作措施上切实做到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尽量为民办教育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引导、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进一步加快发展。
第五,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许多同志把工作重心放在“普九”巩固提高上,这是对的,“普九”毫无疑问要抓实、抓好、抓到位。但同时其他类型的教育也要下功夫抓好。不然,农村教育发展就会出现缺陷,从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