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范文

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

第1篇: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范文

青少年一般是指14到20周岁之间的人群,处于儿童之后、成人之前的成长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社会化过程的初始阶段,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缺乏,但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性。他们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等尚未成型,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但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事物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

网络文化具有信息量丰富和自由度大的特点,为青少年获取课堂内外的各种信息提供了通畅渠道,并且极大地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有利于转变应试教育体制下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和强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提高青少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加速青少年个性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度。然而,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给青少年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上形形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青少年尚缺乏甄选、辨别文化信息优劣的能力,不良信息可能引起他们的误解和模仿,而一些低俗、庸俗的文化观念可能模糊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而相比于单调的学校学习生活,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更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甚至使其产生心理依赖感,进而发展成为沉溺网络的行为。如今青少年使用网络成瘾的情况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青少年网民已达1.07亿,其中近三分之一具有使用网络成瘾倾向。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一)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概况

网络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方面。媒介素养在内涵上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是指信息时代中的人们在具备读书写字能力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具有正确认知、解读和运用各种媒介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理性地认识和使用网络这种媒体,以及有意识、有组织地培养人们有目的地获取、辨别和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对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网络媒介的正确态度,培养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以达到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个体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资源来发展和完善自我。这种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对接触媒介的时间及媒介内容的控制,而应立足于青少年主体正确认识媒介特性、辨别媒介信息、有效应用媒介及利用媒介发展完善自我的能力。

网络媒介除了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传统大众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快捷、庞杂、延展性和交互性等全新特征。人们使用网络时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和者。网络素养教育除了包括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外,还包括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对计算机和网络及其使用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保证网络安全的能力,即在网络上能够辨别不良信息,保护自己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技能和一种思维方法,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要动员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体的全部力量,使其成为伴随青少年成长的终身教育。

1.学校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更应大力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校教育以其特有的制度化和持续性特点可以使其网络素养教育的理念及内容得到较好的实施。

首先,互联网时代对媒介素养教育者(主要是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例如针对网络特点,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强调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同等重要。从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组织、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同时教师应针对青少年受众的心理状态和接受特点,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培养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和完善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使青少年树立正确使用网络传媒、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意识。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介资源,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媒体中开辟媒介素养教育空间。尤其要使校园网作为广大青少年接触和参与网络活动的平台,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目的。

2.社会

社会应积极为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在社会上必须构建起一个有层次、有差别管理的网络平台,兼顾成人、青少年和未成年人不同特点的文化需求。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地将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人力、物力等创造性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和有效利用。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更多专门的教育性网站,作为进行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基地。同时,国家应加速对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作为一种硬性的外在约束,从外部促成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规范化。网站的建设者、设计者和社会上的上网人群都应当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文明秩序,减少网络中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3.家庭

家长在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首先,家长本身要具有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对网络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一味地回避网络,而应指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媒介。要树立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网络教育观念,以提高孩子判断、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为主。其次,要注重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自律性养成的教育,让孩子能将时间合理地分配在学习、锻炼和上网娱乐上。不要干涉和禁止孩子使用计算机上网,或者对孩子上网采取看管、监视的态度,而要帮助孩子们利用计算机满足自己的特别需要。另外要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烦恼,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避免让网络成为孩子逃避学习压力、释放压抑情绪的出口。

4.青少年个体

青少年要正确地看待和利用网络文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自我防护和自律意识。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要能够分辨信息的良莠,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要了解并学会遵循网络规范,理性地看待并处理网络世界的虚拟人际关系。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和者,青少年应按照论坛和社区的要求、规范来信息,同时意识到自己对所信息的内容应负的言论责任,培养自己的网络公民意识。养成与网络媒介的良性互动,把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念投射到网络上,提倡利用网络进行自由、有序、文明的交流。

总之,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少年个体应共同努力来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建立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信息社会中网络媒介与青少年的良性互动平台,使青少年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让互联网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同时要培养青少年的媒介信息判断能力和有序传播及创造信息的能力,让青少年能够穿越网络媒介上庞杂的信息所建构的迷障,不被不良信息所左右,从而拥有自主理解和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实现对网络媒介的良性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平红,张峰.从网络文化安全的视角谈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教育技术导刊,2007(3).

[2]卜卫.媒介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J].家庭教育,2002(11).

[3]张新明,王振,承孝敏.从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媒介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第2篇: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范文

论文摘要:当今情况下,开放的、虚拟的、交互式的、个性化的网络,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青少年网络不良道德问题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新问题,其危害不可低估。一方面它会大大衰减青少年对计算机互联网文明有效的利用率,使一些青少年学生情趣低俗、理智消解、责任淡化、道德丧失,甚至滑入犯罪泥坑,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社会,学校,家庭,三者联合,共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绿色空间。

1、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20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网络的出现,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己经来临。

2、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产生的原因

2. 1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是不良网络道德出现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但他们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

为成熟的是非观,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王国”,由于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2. 2家长、师长、社会等他律因素与青少年的脱节

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

2. 3传统道德教育的滞后

现在,我们的一些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色彩浓厚,很容易让学生反感,因此削弱了德育绩效。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慎独”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格守道德准则。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2. 4学校对网络道德规范和要求的粗枝大叶

网络道德是伴随网络社会化出现的新的道德范畴,它应包含哪些道德规范和要求,与一般社会道德规范构成什么关系,理论界至今未有明确的定论。在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的是理论和技能,基本不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即使教材中有所涉及,往往也会被教师所忽视。思品课所讲内容同样很少涉及网络道德这一道德研究的新领域。所以网络道德对学生而言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的状态。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不沾边,网络的使用存在知识技术问题而不存在社会道德问题,这是一种带有共性的错觉。

3、针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3. 1学校肩负的重大责任

在信息环境日益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具备信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从而也难以具备正确导向的意识与干预的权威性。这个责任只能历史地落在学校的肩上。

3.1.1把优良道德伦理学相关知识引入到对学生的网德教育上。

学校要增设与网络道德相结合的网络伦理知识科目,以科学的态度和人文情怀,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网络道德知识,解决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无知。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个人的网络行为不仅存在“能不能”的技术操作规定,更存在“该不该”的伦理道德要求,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网络安全有序,保证个体网络行为健康、文明、有益。从而培养他们内在的网络责任感、道德自主和自律,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3.1.2教师要主动学习的信息技术与提高自身网络道德修养。

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成为网络时代的“行家里手”,同时,要提高自身网络道德修养。对网络环境下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价值观念的多元性、文化信息的开放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做到“与时俱进”,缩小与学生在文化_L的差距,努力适应并开创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充分利用伦理网站、各种教育软件等现代教育手段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3. 2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社会义不容辞

网络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网络世界也应当受现行法律,法规约束,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网络人的行为控制在一个有助于网络健康发展的范围之内。

3. 2. 1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加快网络立法建设

当前网络犯罪率不断的上升,加快网络立法势在必行。可喜的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政府有意识的制定和完善信息化发展计划,计算机网络管理法规,同时,也在逐渐健全网络道德管理法规,从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严惩违法违规者。

3. 2. 2政府应大力加强舆论导向

法律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往往许多事情如果得助于舆论的力量,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青少年网络犯罪防范于未然,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利用鲜明的正面案例教育青少年,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并形成潜在的必须遵守的规则。

3. 3家长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者的威信,树立自己正确的网络道德指导态度

家长对孩子上网的认识,体现在教育指导态度上,我提倡热爱型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格外的关怀和爱护,他们重视用爱的温暖去感化孩子,善于从孩子现有的心理水平出发,因势利导教育他们正确对等网络和网上信息。

3. 3. 1以尊重为前提,家长应该监督青少年的上网内容。

要消除家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不良诱因,如上网电脑不放在他们的寝室中,以防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诱发不良网络行为。通过安装反黄软件等技术措施,避免网上毒流的出现;要经常查看他们的上网记录,查看系统日志记录,实行有效监督;指导并监督他们理智地处理上网娱乐与上网学习的关系。

3.3.2引导青少年向追求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方向发展。

家长应多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帮助孩子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没有孤独感,感到被关怀。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学校以及亲朋好友间的各项活动,培养他们的多种兴趣和爱好。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平日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

第3篇: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 信息素养 信息能力 信息道德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符合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人才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和重任,高中的任何一门科目都不例外,当然其中就包括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使用计算机的人数已经是世界第一,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很低,信息道德水平也很低。君不见,虚假信息,不健康信息充斥互联网,因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越来越重要。下面我将从信息素养包含的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两方面展开阐述。

一、信息技术课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1.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必备的技能之一。在讲到《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节时,就可以重点向学生介绍搜索引擎的使用。搜索引擎分为两类: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比如百度(http//)和谷歌(http//)就属于前者,而如新浪(http//)、网易(http//)和搜狐(http//)等就属于后者。在讲授本部分内容后可以设置相应的题目供学生练习。

2.分析信息的能力

获得信息之后,怎样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里就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譬如说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到信息以后,就要筛选,因为在网页靠前位置显示的内容并不一定能满足你的需要,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3.加工信息的能力

筛选出需要的信息之后,要具备加工信息的能力,这里我主要以文字加工为例。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字处理软件加工处理各种文本信息。不同文本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加工表达特点,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信息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文本加工工具来处理文本信息。比如教师在教授《字处理软件》一节时,就要让学生掌握字处理软件的一般操作,如撤销、重复、新建、文字的剪切、复制和粘贴、设置背景、插入图片、图片环绕、艺术字等。

4.交流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交流能力也是个人信息能力表现的一个方面。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在互联网上信息,比如去百度贴吧发帖子,或者去天涯论坛、猫扑等网站看帖、跟帖、回帖等。还有,学生也可以学着使用时下最流行的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来信息。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传播等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应强调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信分析息”、“加工信息”和“交流信息”等的信息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二、加强对学生信息道德培养的重视

道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而信息道德则是一个人信息能力得以很好实现的保证,当道德行为上升到法律层次以后,甚至可以说信息道德是一个人信息权利得以实现的保证。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

1.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

(1)日常教学中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信息道德。高中学生大都处于未成年,其自制力比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浏览健康的网页,观看健康的视频和图片内容,要培养其自觉拒绝暴力、等方面信息的觉悟。

(2)教师与学生家长要为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一同努力。教师要让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信息行为进行监督,而一旦发现学生的不健康行为后,两边都要注意对孩子相关行为的教育和引导。

(3)信息的道德不仅要求学生要浏览积极健康的信息,还要求学生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传播不实、不健康、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信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注意相互交流,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学生要注意寻求老师的帮助。

2.与信息素养有关的法律和公约

(1)《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第五条: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应当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2)《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为贯彻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由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社会。其内容是: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第4篇: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范文

论文 摘 要 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支配下才能发挥其正面的作用。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加强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质,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点课题和重要内容。

今天,中国已经步入一个信息与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时代。然而,中国青少年在享受着数字化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难题。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中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教育、教学系统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但在同时,学生也时刻遭受到来自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如黑客、网络犯罪、沉迷网游、网络交友不慎引发严重后果等等。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支配下才能发挥其正面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放松在教育教学中的信息道德教育。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与大家共享:

首先,要在平日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道德主体性就是学生能主动接受信息道德教育,并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上。教师用灌输的方式向学生宣讲信息道德,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往往效果是不好的,应该是用合适的方式引导,让学生把教学中的信息道德的内容消化、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在这方面一是积极关注时事和学生关注的事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分析,发现事件中的正反面,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二是注重教师自身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德、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直接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所以教师平时要十分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精湛的教艺、深厚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启迪学生,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水平,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比如在讲到信息对决策起作用和信息的控制作用时,学生举了红绿灯的例子,我不仅以自身为例还让学生参与讨论,得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并且在现实中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

其次,在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注重信息道德的渗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从表面上看来没有德育内容,其实,只要教师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并找出其中的内涵,结合当前实际,运用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1.在教学任务设计时注重信息道德的渗透。信息技术课中经常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在任务设计开始时就应该考虑到此项任务除了让学生掌握哪些信息技术还应该考虑让学生受到那方面道德教育。例如,在网页设计制作教学中,我设计一个让学生制作介绍我国世博会网页的任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几个学生合作完成的“大作品”任务,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

2.在课堂上注重信息道德的传播。信息道德也是做人的道德,让学生认识到在公用电脑上操作,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查看、删改他人作品;在公用电脑上不随便设置密码,不胡乱保存无用的文件;不得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同时了解一些知识产权,网络道德,软件的盗版问题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不能违反网络和信息道德,更不能违法。

3.在课外正确引导,配合学校、社会加强信息道德,特别是网络道德的教育。随着宽带进家庭,使基于网络进行课堂以外的自主学习、知识拓展成为可能。然而,网络社会信息的膨胀与泛滥造成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价值信息与垃圾信息、真信息与假信息以及亦真亦假的信息等混杂在一起,从而产生网络的“信息污染”,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成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就要提倡绿色上网,让学生学习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让学生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一些有关网络道德的论文和辩论;举行专题讲座;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学习网站、资源网站,配合其他学科任课老师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协助班主任让学生交流上网心得等等。在网络教室中调高系统的安全属性,安装过滤软件,从客观上制止学生由于好奇而误入不良网站和不良信息的传播。

在新课程全面实施,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下,电脑、网络被广泛运用于学生的学习中,而中小学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明显滞后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与网络道德教育中更加责无旁贷。

参考资料:

第5篇: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网络道德 德育渗透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社会已经悄然形成。互联网在加速现代社会的文明进程的同时,也强烈地冲击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职高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他们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但是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比较差,自控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如得不到合理引导无疑就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然而,放眼今天在职高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上只讲授网络技术理论而很少涉及网络信息伦理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更不用说规范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如何在传授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这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一、信息技术课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网络道德存在的严重问题。

网络的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以其迅捷的传播方式、丰富的知识资源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网络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及其创新活动上。另一方面,网络充斥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和观点,这些对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学生长期迷恋虚拟世界,导致性格和心理发生很大变化,不喜欢和别人在现实中交往,对别人产生不信任和怀疑,过于依赖网络,很难融入现实社会。网络虚拟性还会导致不良行为增多,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2.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

互联网是人们为了满足各自需要而自发自愿建立起来的。在这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少人干预、过问、管理、控制的网络道德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忽略对方的情感需要,只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地选择网络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和接受信息,这样容易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网络道德是用于调整、规范网络使用者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网络道德一旦形成,就会像传统道德一样,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和自治自律约束自己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行为。网络道德教育要在传授知识和启迪自觉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管理与指导,逐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

二、信息技术课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入挖掘信息技术教材内容。

教师要不断挖掘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及具体案例,及时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及安全上网教育。例如在学习《走进网络世界》一单元时,就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操作的同时,对学生加强此方面的正确引导,告诉他们网络资源虽然丰富多彩、信息海量,有益于学习,但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健康、虚假的东西,甚至还有许多人利用互联网络做一些不道德和违法的事情。空洞的说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注意搜集整理一些具体的事件事例,图文并茂地讲述给学生听,让其意识到遵守网络道德,自觉遵守有关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政策和规定的重要性,不设计、传播计算机病毒及有害信息,注意保护自己的密码与信息,不盗用窃取他人资料,不随便与网友见面。做文明网民,树立安全上网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网络的法律和法规,规范上网行为。

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特点及作用,了解网络道德和传统道德的异同,以及建设良好的网络道德对互联网建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每学期开学不久,我都要求学生上网在组织发起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网站上宣誓。在网络文明与安全章节教学中,组织学生了解“黑客”、“骇客”、“红客”等行为问题,演示一些恶意软件或计算机病毒发作时对计算机造成危害等诸多问题,让学生讨论:有些学生有意下载一些黑客软件搞恶作剧或恶意攻击别人,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和危害?如何看待这些行为?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犯罪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懂得恶意干扰破坏别人资料或工作的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同时破坏者本人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通过学习,学生在潜意识里对自己上网有一定的约束,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网络道德。

3.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收网上信息。

面对互联网上巨大的信息资源,学生应该具备分析事物的能力,上网时能够去伪存真,把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教育的形式和渠道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让学生明白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既不能阻碍信息交流、传播不良信息,更不能目无法纪地破坏网络安全甚至危害社会。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有效分析处理教材的渗透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与方法,把网络道德与安全上网教育贯穿于具体的教育活动与教学实践中,就一定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做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严耕.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41.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5.

第6篇: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范文

一、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健全人格

1.学校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青少年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丰富而新奇的网络资源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是必然的。但是产生网瘾,迷恋网络而不能自拔,则往往是学习压力较大,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而造成的。他们往往对网瘾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只因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成功感,所以才去网络游戏里寻找成功的喜悦。因此,学校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2.学校应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学校应该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多一些与他人交往和交流情感的机会。例如,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成立“少年消防团”“少年交警队”“学生科普协会”、腰鼓队、竖笛队、洋鼓洋号队,培养“爱心小天使”“小记者”、播音员,竞聘“校长助理”、卫生监督员,建立“少儿国文博学馆”、图书室、“科技、自然、人文知识乐园”,举办气象知识讲座、普法知识讲座、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科技创新比赛、航模比赛、学校运动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学生生活,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和快乐的机会。

3.学校应善于“放大”学生的快乐

学校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在学校简报、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等进行报道,“放大”学生的快乐。这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和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学生也往往不易网络成瘾――因为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已有许多的乐趣!

二、强化监督引导,体验学习乐趣

1.学校必须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监控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的好坏取决使用它的人。对于求知上进的人,网络是学习的利器,为你发掘无尽的知识宝藏;对于消极堕落的人,它是诱使人沉湎其中的“精神鸦片”。因此,学校必须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监控,从源头上杜绝有害资源的传播。例如,我们可以在学校每个计算机房的电脑中安装3721上网助手等软件,过滤掉许多不良网站;同时,安装冰点还原精灵等软件,每次开机自动还原到初次安装系统时的状态,尽量给学生提供绿色清洁的上网环境。此外,利用班会课、信息技术课等课堂主阵地加强对青少年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和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还有,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思想道德专题网等绿色网站的资源辅助学习,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袭,杜绝不文明的网上行为。

2.教师在教学中应大胆设置研究性问题,激发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大胆设置研究性问题,激发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在网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选好主题后,素材怎么搜集、取舍?教师只教会学生怎样使用搜索工具,然后让学生自由搜索,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这样,真正实现教学的个性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的能力。待学生作文写好后,教师利用网络共享平台,让学生互相阅读、修改习作。教师还可以选取典型习作,引导学生分析成功的原因、失败的教训。这种利用网络面对面、形式多样的点评、修改,既生动、形象和高效,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都到有关网站上,学生们能够通过网络浏览自己的作品,往往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学生就多了一份学习的积极性,少了一份对网络游戏的迷恋。

三、建好校园网站,提供绿色平台

1.学校应创建并完善校园网和各种专题网站

网络时代,各个学校都应创建并完善校园网和各种专题网站,让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及时上网,树立典型,通过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都及时在学校各网站上,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养成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好品质。学校还可以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等为契机,及时开展网上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例如,结合世界气象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119消防日和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在网上相关背景资料、图片和视频剪辑等,加强网上的德育宣传攻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又如,利用网络开展网络作文竞赛、电脑绘画比赛和网页制作大赛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的能力。

2.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

利用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还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网络聊天室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就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例如“生日应该怎么过”“如何消除考试焦虑”和“产生厌学情绪怎么办”等,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讨论,增进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并及时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辨明真伪、区分善恶,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另外,还可以开辟教育论坛,吸引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健康的校园网站,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四、创建博客、QQ群,增强班级合力

1.充分利用博客,增强班级凝聚力

博客具有简单易用、管理方便的特点,已经成为最为普及的网络应用模式。班主任可以创建班级博客,将班级管理放到网上,发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人人都是博客主人,都可以文章,极大地方便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让大家能及时而详细地了解班级发生的事情。大家可以在博客上召开主题班会,讨论班风建设、班规制定等。班主任可以设立班级博客管理员,每天及时更新和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及学校的各种通知,增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此外,在博客上为每个学生设置成长记录档案,激励学生积极上进。还有,将学生在课内课外的风采展示在博客上,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快乐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2.通过QQ群,有效解决各种德育问题

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拥有自己的QQ,多数学生家长也经常使用QQ。班主任可以创建班级QQ群。在QQ群里,沟通完全出于自主的选择,没有任何强制,创设了一种民主融洽的交往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渗透各种道德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而且,在QQ群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加入到正在进行的任何一个话题中,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多种交流形式,真正实现平等自主的交流。只要教师、家长等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许多德育问题往往在不知不觉的聊天与讨论中得以顺利解决。

五、关注学生心理,提供有效辅导

1.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有效的心理辅导

许多学生逃避现实、沉迷网络,都是因为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有的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有的是因为交往知识贫乏,不懂交往技巧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产生交际障碍;有的是因为遭受挫折和失败,缺乏勇气和信心……这些学生如果没有被老师、同学发现,不能得到及时的开导,极易走进网络世界寻找寄托。因此,学校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心理辅导。同时,教师应加强学习,及时更新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辅导能力。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创建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每一个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并建立相应档案,跟踪治疗,直至心理疙瘩的完全解开。这样防患于未然,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就会小得多。

2.教师的心理辅导应针对不同学生,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另外,教师对那些已经上网成瘾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对其家长或监护人也要进行开导。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交往困难、内心敏感,容易受挫的学生,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室可以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揭示网络成瘾的危害,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免疫力。对于问题学生,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可以帮助其确立奋斗目标、规划学习时间和掌握压力管理等,使他们不过度上网,预防网络成瘾的产生。

六、重视电脑培训,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培训

网络时代,我们没法阻止学生接触网络,但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可是,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无法正确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甚至把它当成十恶不赦的坏东西,这是极其不利的。现代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从网络中发现更多积极的因素,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自己学习。培养和锻造一批既精通基本德育理论、思想素质过硬,又具有良好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对教师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培训,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相关学习培训中去,努力提高网络的德育教育功能。

2.学校应提升教师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学习,学校一方面要给教师提供在校内外参加相关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学校计算机及网络设施的经费投入,让教师既有地方学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又能学以致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为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举行教师信息技术比赛,例如,电脑打字、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电脑绘画和动漫制作等竞赛。每次比赛结束,学校都进行表彰,甚至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利用学校的网站、电视台、广播站和宣传栏等媒体对比赛进行宣传报道。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师生活,提高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更可以促进教师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第7篇: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范文

多少年来,中国这么多的中小学,真没发现:早上帮助学生排车有什么错误之处?

自行车排放一直是学校每天常规工作的第一件大事,一排排放置整齐,排有特色的自行车在晨光的抚照下成了校园最具内涵的一道壮丽“风景”,因为这“风景”自然让人联想到学生的良好道德规范,透视这“风景”,我们容易发现这“风景”的形成:这是春天的一个早晨,某重点中学初二年级的一个文明班,有55人将自行车送到车棚,没有锁车的有9人车没撑好倒下又没扶就走的5人,没放到位的48人,两名排车同学花了约15分钟把这乱七八糟的现场精心“包装”好。在随后的自行车排放检查评比中得9分(满分为10分),原因是后来有一辆因撑脚有“毛病”的自行车倒依在相邻的一辆车上,结果两名排车的同学被班主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只要你联想到社会上一一些公共场所东倒西歪、狼狈不堪的自行车或乱扔的垃圾,你就会发现我们的“排车”教育错在哪里。管是为了服务,管是为了不管,不能在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失落,要管出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主体性德育的管理理念,也是学校德育革命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说自行车的排放,开始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排车,注意及时指导、监督或评比,其目的是让学生首先学会排车,同时明确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体验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在完善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并感受幸福。可以想象,阳光下一排排整齐美观的自行车如果是学生良好排车习惯养成后的自然形成(无人监管),或学生在学会排车的基础上还摸索了快速排车等方法,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德育,“会排车”这颗行为的种子会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而这,绝对不是一件难事,最难的是我们传统德育的思维定势和可怕的管理理念。

现行的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用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上,通过学校、年级、班组、小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大网中,目的是管理出不出乱子的“乖人、乖班、乖级、乖校”,师生为了追求表扬或为了加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而学生一旦走向社会,没有约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就荡然无存,甚至在校内就形成“争功近利、口是心非、言行一”的双重人格。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以人为本的深层思想情感培养,满足于僵硬的政治。道德说教而忽视德育内容鲜活的人文性的做法,是传统的防范型德育,只能使德育生命力逐步萎缩。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主动发展、平等互动、人文的开放型德育观。

40个教室40块黑板报,只有6位班主任知道主题,只有19位参与出黑板报的同学对标题有印象,23%的同学只对插图有印象,其它几乎没给同学们留下什么,而这些都是黑板报出成后第9天的统计。

在仔细看看黑板报的内容,37块上面有期中考试成绩(如各科前5名等)的内容,看不出主题的有29块,不少随意性朦胧性(看不懂)的内容真让人啼笑皆非,我们看到在黑板报评比中获最高粉10分的一块黑板报,远看确实美观气派,字画不俗,版面设计时尚。近看,足球名星档案占了1/3,一首标题为“情”怎么也读不懂的22行朦胧诗占了近J/3,写的同学承认是从小报上抄来的,自己也看不懂,只觉得新奇。剩下的版面有税收政策、生活常识,还有一则不太文明的小幽默,真让人哭笑不得。由此,我们联想到老师们常说的“现在的学生难教”。这或许是一个事实。但有这么闭着眼睛去教去导的?还有学生反映,黑板报一学期就一期,检查时改改期号就是,真是不可思议。

黑板报是教室里一块太有限而又不可多得的教育载体(媒体),本应是师生心灵之约的自由绿洲,是优化教育环境、开发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有效实施班级教育的阳光地带。它也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时时召唤着学生:班级教育的阶段目标和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它应是班级管理思想和管理策略的体现,它是大家的智慧,是学生民主管理的一个“窗口’,同时它又是具体的:做人与做事、学习目的与学习技巧、心灵对话与心理训练、习惯与成绩、长处与短处、反省与健康……如能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管理,黑板报就会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写照。

学校德育工作真所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事情吓一跳,出了校门与我无关紧要。由此而导致德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机械化。须知一一个”严”字,眼睛一瞪…切问题就解决的德育思想和方法,是很难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不少学校、年级、班级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量化,做好事加分,违纪犯错误减分……至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行为,如何结合学生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则很少注意,提高德育实效性成了一句空话、假话。学校德育形式主义和简单机械化倾向,使学生道德的内化严重受阻,德育工作常常会引来学生不屑一顾的讪笑。作为教育者,对此会有何感受?善导,将学生导人“生活世界”,这是当代德育思维又一极力重要的逻辑支点。这要求我们积极介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读懂”和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进而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狼”来了,你知道吗?真有这么可怕?网络道德规范挑战学校德育,还有WTO……

在一所一直以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引为自豪的市级重点中学,校园网上的BBS开通不到一个星期,学生往BBS上发了大量帖子,其部分内容粗俗下流,污浊不堪,甚至还有针对个别教师的恶毒谩骂和攻击。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用过别人的帐号上网,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要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且不能伤害别人”。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处于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有可能因此而形成双重人格。

网络社会来得这么突然和迅猛,也许我们还没来得及明白过来,网络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天地”,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失范的环境因素。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要使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仅靠传统道德规范已不可能。

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规律性的道德。“慎独”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为此,社会、家庭、学校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不断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作用。学校德育目标应以培养德育主体力核心,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帮助学生形成辨析判断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网络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校德育途径,开辟学校德育的虚拟阵地,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德育要求、德育内容以生动、活泼、形象的形式融人青少年的脑子里和生活中,促进学生德育内化,加快实现德育手段的技术化、现代化,势在必行。

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混合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因而青少年接受良善不齐的世界各种文化的影响比以往显得更丰富、更直接、更自由。美国《纽约时报》一段裸的告白即为证明:“WTO的资格不仅是经济问题……它将使市场极大开放,从而使得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外国思想的影响。”显然,这将导致我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进入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单靠鸵鸟式的抵制,一厢情愿的说教,只会使德育工作越来越乏招架之功。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改变”刻舟求剑“的僵化思维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另一方面要着力使德育对象的主体精神得到关怀,信息素养得到提高,正常适应社会变革的冲击。

班级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日本有位班级教育家曾提出:好的班集体能造就高水平的教师,但有一个不合格教师的班集体是很难打造成一个优秀班集体的。

这是德育的合力效应,不能什么过错都归班主任。我们可以看看在这节音乐课上发生了什么:一个班55人,来了49人,前20分钟下边随便讲话的声音比老师讲授的声音还高,后来老师提出不想学的人只要不讲话,随便做什么都行,于是有玩游戏机的,有玩牌的……声音更大更杂,课后该教师气愤地找到年轻的班主任:“你们班要好好加强纪律教育。”再来看一位非班主任的主科任课老师,上午两节课下来,分别把两位抄袭作业的学生领给两位班主任,并告诉班主任:“课上还不听讲。”……可能这些例子不为太特殊。

诚然,班风与班主任工作肯定有关系,任课老师与班主任之间进行班情交流也很有必要,但处处推给班主任这是不可行的下策。如果说德育工作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才会有实效,那么学校内部还不能产生全员的合力效应,“三位一体”的教育能否实现可想而知。这种“推让”的教育目前可能还很普遍。音乐老师自己把加强纪律教育的机会失去,或者说其他老师好不容易使学生养成的。

良好上课习惯在音乐课上不但没有得到强化和巩固,反而因老师的教育能力差,使学生的习惯养成受到破坏,本应是对不起学生和班主任,可是音乐老师

自己还没有认识到这点。笔者曾听到一位科任老师说过:“自己的课学生不想听,说明自己的教学能力差,应想办法去改进。什么事都去找班主任只能使自己的形象越来越差,教育教学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全员性在全程教育中每时每刻的作用。

在学校德育中,不少人认为(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只是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的任务,而与其他教师无关。其实,德育本来应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现在却把它抽离出来,这样就丧失了德育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土壤和氛围。缺乏情感性是现行德育的机能性缺陷,同时教育者自身也缺乏情感、信念投入。德育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具有教育性,德育与其它教育是相互渗透的,不能简单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每个教师不能因分工不同而忽视自身的德育责任,否则学校德育永远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机进行德育活动。

这是初三的一堂政治课,内容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老师讲授着如何快速翻到答案“人才定义”(政治中考为开卷),学生机械、麻木地在人才成长两个因素的答案下面画着横线……

有学生反映:政治课常被一些“主科”占据,时间一紧,老师有时要求我们自学20页内容,或是老师一边读书一边要我们画答案。学生戏称这种教学方法为“读画”法。据说有些学校学生入团,思想政治的考分不能低于85分,还要熟练背诵《中学生守则》。

因为中、高考政治科目要考,所以老师们这么上课也是出于无奈。对于品德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通过系统讲解和学习教材来掌握,甚至可以通过考试来检查,而品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又该怎么办?我们不能说一位能背诵《中学生守则》的学生就是思想进步、道德高尚的人。如果硬要说这是德育,我们也只能称之为“知识型德育”。由于传授的品德知识都是经“过滤”了的理想化内容,学生就被当作“道德之洞”(杜威语)接受着这种单向的知识灌输,一切德育活动的最终结果只是造就学生知行脱节的不良人格,形成“你说我听”的局面。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内在的要求,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