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花艺设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设计;一体化
从广义上讲,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都属于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两者的一体化可以使得整个建筑的结构设计浑然一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当中,往往会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分开进行,一般都先进行建筑设计再进行室内设计,使得室内设计过程中,由于缺少了建筑设计的辅,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往往需要对建筑物进行二次加工,极易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的损伤。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一体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一体化设计不但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而且一体化设计直接杜绝了建筑物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差异造成的建筑结构矛盾问题,使得建筑能够更加稳定并且设计效果更加的优越。
1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意义
室内设计的发展是与经济水平的发展相互适应的过程,在早些年间,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主要是居住为主,审美方面是不会去考虑的,而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人们对于建筑居住的美观性要求逐渐增高,室内设计的逐渐的完善是与这种形势相互协调的。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迅速,由于在传统的认知观下,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认知停留在室内设计就是建筑设计完成建成后对建筑物进行进一步修饰语完善的过程,而在这种认知观下,许多的建筑工程都会刻意去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分离开,让人们后续自己的请专门的室内设计人员对建筑进行室内设计,这也是当前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分离的主要原因,使得的我国的室内设计的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层次。真正的室内设计,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对室内的各项物品与装饰进行设计的过程,这种“空间维度”上的室内设计,可以让室内设计的风格与建筑设计相互影响、相互细化,让建筑设计更加的精细与完善,使得建筑设计的建筑结构更加稳定,使用寿命能够更长。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还使得房屋的空间环境更加的整齐,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美感,是人们对建筑审美的必然要求。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是当前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一体化的设计风格,让室内整体与建筑整体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从宏观待微观的建筑结构,室内空间更加符合人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让整个建筑物充满了人性化的风格。
2当前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现状
2.1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分离。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分离,是我国室内设计的普遍现象,室内设计的进行时间往往都是的建筑施工完成后,室内设计才进行的设计与施工。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分离,使得室内设计的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建筑设计的结构难以有着清楚的把握,在设计的过程中,很有可能误解了建筑设计师的建筑结构意图,对建筑的布局组织按照自己的想法尽心了设计,对建筑结构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设计进行后,如果室内设计的想法与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存在差异,一般室内设计人员都会选择对原本的基础设计全部修改,这样就要将室内的设备管线要重新进行铺设,这种二次施工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着较大影响。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分离,使得的建筑物的一体化极为困难,一个建筑物要经过两次设计才可以使用,直接造成了资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是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2.2室内设计缺少专业化。室内设计人员缺少专业化,是室内施工与建筑施工一体化一个巨大的阻碍。当前社会上的许多室内设计公司从业人员,对于建筑设计知识认知严重不足,在对室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一味的追求的建筑的最高利用化与最美观化,而严重忽视的建筑的承载能力,对建筑结构造成了安全隐患,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室内设计的部分从业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随意化的现象,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对建筑物结构进行随意改造,随心所欲,这也是造成建筑物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
2.3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设计造成破坏。室内设计最理想化的是与建筑设计相互统一,建筑设计为室内设计提供的完美的设计基础,而当前许多的建筑室内设计都会建筑结构造成了破坏。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一般都是从的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来考虑,而室内设计的许多施工人员,对于建筑框架结构、半框架结构、砖混结构没有清晰的认知,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建筑设计造成了破坏,使得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受到了影响。
3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策略
3.1有条件下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同步。在建筑工程项目确定后,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提上议程,可以促使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在有条件下,建筑设计人员首先对建筑物的整体构建进行设计,对建筑单体空间进行的详细的规划,然后室内设计人员从人性化与审美角度,对建筑设计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建筑设计人员再进行二次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3.2对室内设计从业人员严格培养。室内设计关系到建筑机构稳定性,室内设计的从业人员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培养体系。室内设计人员的培养,不仅要学习建筑审美的相关设置,课程体系中还有必要添加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安全的相关内容,室内设计人员要对建筑设计的内容有着初步的了解,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以建筑结构安全为首要原则。
3.3室内设计人员与建筑设计人员的协调。室内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与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参考室内设计人员的意见,两者相互协调,互补互成,不但可以使得建筑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还使得建筑结果的安全性有了保障。室内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以建筑设计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图为基础,参考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对建筑室内设计进行充分的规划,从而可以保障美观的同时保障建筑结构安全。
4结论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是当前建筑工程设计的主流趋势,不但可以在建筑的过程中节省资源,还能够使得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让人们在安全住房的同时,还能够有充分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芮潇,郭彬.浅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2,4:175,177.
[2]董慧娟,梁文.住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J].山西建筑,2010,36:5-6.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建设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很多地方根据上级的指示开始了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工程。想要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须在切合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努力按照“合理规划、统一分配、创新发展”的原则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加快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试点来以点带面的带动整个建设项目。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信息化系统,有利于完善水利各部门的决策部署,有利于水利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洪涝灾害,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水利信息化的重大现实意义
1.1对水利工程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最初的时候是由超短波监测的,直到发展成今天的CDMAIX通信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它能够将地下水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海水入侵自动监测系统结合起来,从而更加准确、及时、方便、可靠地反映地下水的整体动态,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实践方法。
水库以及大坝等重点水利工程存在有很多安全隐患,其中包括灾情、汛情和险情,只有对它们实施强而有效的监控,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的水平,减少灾害和损失的发生。2007年,浙江某市对水库进行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先后又完成了相关河流、湖泊的试点建设工程,最终实现了省、市、县的三级远程监控。在我国的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运行了异地视频会商系统,该系统能够更好地将视频和数字信息传输出去,让人们更加便捷地监控水利的信息。
1.2水利信息化基础网络
水利信息化的基础是网络与传输系统的信息化。想要使得一个地区的信息更加完善,首先要加强基础网络建设。2006年建成的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网络,网络节点数达到8个,信息点总数多达500个,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各个水库区域的信息推广力度。其中,网络可以分为内外网以及网络中心站,能够成功实现上下级的沟通,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随着网站平台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水利工作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网站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它能够提供很多雨水信息、汛涝信息,从而增强人们的防洪意识。为了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实施自动化系统,很多地区建立了网络办公系统。水利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网上查收文件,网上文档管理等功能。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软硬件设备以及水信息资源,用水信息数据库和防洪工程数据库作为核心来运营,以GIS(地理信息)为显示手段来及时了解雨水的变化情况。
二、水利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2.1合理规划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涉及的面十分广泛而庞杂,不同的地区要有不同的方法和对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不盲目、不浪费。统一的科学规划以及精心的安排设计是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2007年的《广东省水利信息化规划》中就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并且还推出了相关的水利信息化标准来统一全市的工作。制度上面规定有:必须按照明确的目标来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局域网这一平台,多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信息。
2.2水利信息化建设要加强技术培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随时都有可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水利信息化技术也是如此,只有不停地将技术更新,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因而,为了使得某个地区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持久发展下去,保障水利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市政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课程,用心培养一批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以符合此项建设工程的要求。
2.3政策支持是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难复杂而且具有很强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有获得更多政策上的支持,才能形成协调一致的局面。上级领导可以通过通知宣传、方法措施、规范准则等措施来完善协调管理机制。青岛市在2004年成立了“青岛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就是副局长,另外还有一些科室负责人参加。他们主要负责日常工程的管理调研工作,并对此进行指导。全国各市水利局以及主要工程负责单位都要尽力将信息化建设工程落实到实处,明确分配给相关人定量的任务,并要把这些成效作为考核他们的重要指标。领导带头抓管理,分工明确地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施。
2.4先进的管理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新型的工程任务,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就不能使之顺利运行。对《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严格实施,按照规范来实施建设管理措施。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相关的负责人,以保证高效高质地完成任务。对信息化建设这一项目要认真实施,按照需求分析、系统测试与运行等环节来操控,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5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充足的资金做后盾
水利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之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没有足够的投资渠道,只有靠专项经费的救济才能生存。省市各级领导要给予水利信息化建设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避免在出现财政赤字的前提下逐步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要用工程带信息化的方式为建设筹备资金。
三、水利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3.1水利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水利系统视频监控、水文监测、网络输出、信息自动化等方面会出现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缺少足够的信息资源,难于整合利用。目前的水利信息来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防止洪涝、水文观测、水利工程系统建设上,而相对来说,诸如工农业信息采集、干旱信息采集、自然灾害信息采集等通常情况下都比较困难。对于这项技术本身来讲,最常见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类型上、使用的技术标准上、以及信息的准确度上,并不能完全达到理想中的标准。因而,会使信息采集以及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繁琐。
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水利信息化建设系统中的历史数据数字化工作量非常大,况且会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很容易会造成此项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科学技术永远都处在第一位,技术的匮乏必定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情况。因而,创建一支与水利信息化建设相符合的攻关人才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在过程中负责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水利信息化的深层建设,最终使信息化系统发挥其最大效益。能够同时精通水利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人才非常稀缺,这已经发展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一重大制约因素。
3.2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指导方法
首先,要对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管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尽量规范信息系统运行程序,以确保信息系统能够优良运行。其次,要做好前期规划与预测。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使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完整地覆盖目标区域,从而迅速有效地完成水资源调度工作、防洪防旱工作。要善于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传感器技术和自动遥控监测技术。可以用WEB GIS技术作为支撑,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展开数据库收集工作。最后,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信息系统工程运营方面要重点要培养信息化技术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科研队伍。另外还要加强维护体系的管理制度,保证专项资金的时效性,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合理。
【参考文献】:
[1] 兰富荣.信息化是精细化的支撑——积极稳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建设[A]. 2007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星火机床杯》工艺创新发展绿色制造节约型工艺有奖征文科技论文集[C]. 2007
关键词:服装设计语言文化艺术影响因素设计品味
一、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
由于世界各地社会文化的发展层次和层度不一,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品味不一,对服装设计语言文化艺术的主观理解和客观教育认知不一,出现了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的发展程度也有不少的差距。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作为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发展程度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以此来度量一下当前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的发展差异。
我们都知道西方现代艺术发展所经历的六个时期:第一是对表现手段现实化的探索时期;第二是表现手段即艺术符号的确认时期;第三是艺术符号的形式与表达的内涵完全同一化时期;第四是艺术符号被提炼到夸张和变形但未失去原有的象征意义的时期;第五是艺术符号经历过夸张和变形进入极端且富有新意的时期;第六是艺术符号的非定型时期,即艺术符号变得让人无法理解,出现一种阶段性的新潮现象.
如果以这种西方现代艺术标准来衡量目前的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发展的程度,可以说目前的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所表现出的设计品味水平参差不齐。某些地方的设计品味以及其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所表现出的象征意义正进入第四、五时期;更有甚者,有极少数地方的服装设计品味即将进入第六时期。这些高品位的语言文化艺术设计的服装所呈现出的那种姿态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但是它又没有完全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化艺术符号设计,即该设计处于一种形神兼备时期,既处于一种可视阶段又处于一种可感阶段,有其独特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的服装设计产品处于第三时期,甚至是一、二时期,像这种一直处于该阶段且停滞不前的产品毫无新意可言,是一种设计观念无个性、无情感的重复,更是一种对服装设计的理念及服装设计中的语言文化艺术缺乏细致研究、深入发现、独特理解,只是简单的对贫乏的语言文化艺术设计的服装的再创造,没有新意的语言文化艺术设计.
二、语言文化艺术给提高服装设计品味带来的启发
实际上,不管是哪个国家服装的设计文化,很早之前就开始运用诸多的语言文化艺术符号来体现服装设计的独特品味,以一种比较现实、理性的展示方式来体现对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符号的理解,以此来摆脱专门实用主义服装的普通和平凡。比如说我国各朝各代的朝服样式及其花纹图案的设计品味及设计要求。如用飞鸟作为文官朝服的图案,象征其文花;用走兽作为武将朝服的图案,象征其英勇。用飞鸟走兽来设计服装,不仅仅为其美观,更是为了体现封建帝制的政治文化,可以说从代表义走入引申义,从一般的服装设计图案提升到了国家政治文化的高度,可以说代表了政治符号的语言功能。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现在的服装设计仍不能快速的与语言文化艺术相结合,那么在未来的服装文化中无法找到其栖身之所,或者可以说将处于服装设计文化的最底层。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服装的设计将更依赖语言文化艺术的发展,对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的理解将会决定服装设计品味的走向以及服装设计的地位。
三、影响服装设计品味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服装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认识已经开始从单一型向综合性转化,人们也开始将服装设计来作为一种语言文化艺术来研究。在现有的文化社会的一种比较前卫、比较潮流的思想的冲击之下,单一实用型的服装设计开始退伍,让位给新型的服装设计,即与21世纪信息时代相接洽相融合的语言文化艺术式的服装设计。服装设计已经开始从过去的数量阶段向现在的注重质量、品牌和特色的阶段转移。此时,就不得不提到影响服装设计品味的几大因素。
其一:质量是关键。只有过硬的质量才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关键因素。
其二:品牌是先导。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效应就是国际服装领头人傲视群雄的法宝,没有一个不是塑造出品牌效应的模范。市场是综合认知的选择,而不单是产品之间竞争的战场。在一部分的消费者的认知中,品牌就是潮流、地位、品味、个性、特色的代表。
其三:产品自身的文化是内涵。在消费界中,每一种消费品已经不单是作为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存在的,也是一种代表社会意义或低位的符号。每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都是售出商品,服装企业也不例外,只有塑造出属于自己的商品或企业文化时,才是实现其最终目标的根本手段。然而这其中,语言文化艺术所能营造出来的效果便十分的明显了。
其四:特色是附加条件。要想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品味,就需要不断的发掘和探索出自己与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一切可能存在的差别,哪怕是细微之处,有时候可以说是于细微之处见真章。同时,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市场表明自己的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别。然而,如何找到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呢?其中一个特殊的差别便是可以用语言文化艺术来表达,使产品的形象得到艺术上的提升。
总的来说,追求服装设计中的语言文化艺术,将成为目前服装设计拥有独特的品味的路径之一。因为人们对服装的追求和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实用的服装,更多的是向社会角色的追求,也是为了满足自我心理追求的一种方式,也是对自己所产生的各种价值的一种肯定。注重服装设计的品味,分析和追求服装设计中的语言文化艺术,与时代相接洽,与潮流相融合,将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衣架;改良;人性化;形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不断发生变化。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创造、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精神观念的更新,使得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审美意识也随之更新。消费者在衣架使用的过程中,也对衣架的功能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衣架设计更加人性化成为了时代和市场发展的出发点,围绕这一问题,从衣架的功能、结构、形态、材料、人机、市场等角度对衣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设计了宜人、实用、耐用、美观的多功能衣架。
1衣架设计现状分析
衣架,一个人们太过熟悉的日用品,其最为基本的功能是在阳台上用来晾晒衣服和在衣柜中挂置衣服,随着中产阶级家庭的大量涌现,人们不再满足于生活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是追求品质、品位、时尚、身份、归属感等情感因素,以找到体现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产品。也就是说,衣架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品上,更需要明确告诉目标消费者,自己的产品能为客户带来什么样的独特价值。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衣架样式雷同,质量一般,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设计不科学,长时间把衣服挂在衣架上,会在衣服的两肩处留下类似折过的痕迹,甚至薄一点质料的衣服,还会在肩头凸出两个小尖山,需要拿出来穿时,就必须进行再次处理或熨烫,即耽误时间又增加了工作负担;二是结构太单一,目前衣服种类繁多,可现有衣架结构单一,早已不能满足各种各样挂衣服的需求,这正是衣架创新的源泉。
过去中国衣架生产企业的成功基本依靠两种策略,一是抄袭衣架产品设计,小企业看到市场上热销什么样的样式就进行抄袭跟风,不做市场调研、设计开发、渠道建设和品牌宣传,只需要投入生产环节的成本;二是低价格成本,用员工的加班加点来体现成本优势。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要求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竞争对手增加、成本低得没有办法再低的时候,衣架生产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就会走向终结。随着小众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中国衣架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在这不可扭转的大趋势下,要想在微利时代获得较高的利润,只有关注小众化市场,发现大众化市场上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人性化设计为衣架企业迎来了一个打造品牌的黄金机遇期,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差异化道路,让品牌成为某个小众消费群体的首选,这是中国衣架企业实现品牌战略的必由之路。
2衣架市场发展及前景
衣架是由美国艾伯特帕克豪斯的工人发明的,他是美国密执安州的一家金属丝及小手工制品公司制作灯罩的铁匠,因为工厂衣帽间的挂衣钩被占用,而用铅丝弯成大衣肩部的形状并在上面加了钩子代用形成衣架。中国古代的衣架多用木质榫接结构,采用两根立柱支撑一根横杆的造型,加以浮雕、镂雕、镶嵌、座墩等饰物,衣架造型典雅,装饰精美,雕刻细致。现代衣架采用木质、塑胶、植绒、五金、包布等材料,耐折弯、色彩艳丽,富有弹性轻便承重力强的特点,时尚高档,富有美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衣架材料也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向更加轻盈、更加牢固、更加低碳、 更加美观方向发展。现代衣架按照用途划分,种类繁多,可分为西装衣架、衬衫衣架、裤架、儿童衣架、女士衣架、男士衣架、牛仔衣架,裙架,酒店衣架,一次性衣架等。
衣食住行“衣”为首,足见服装业是一个永不言败的行业。衣架是随服装产业而产生的,其前景自然不容小觑。人们注重的是服装,却忽视了不起眼的衣架,相对来说,衣架行业就成了冷门,竞争相对较小。然而衣架使用市场却很大,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中山、虎门和香港等地,服装厂不仅密集,且都数以千计,以深圳为例,注册厂家就有2000多家,拒统计未注册的也近千家,按挂装(用衣架包装)、折装(用胶袋包装)对半计算,则有1500家需要使用衣架,保守估计也有1000家,由此可见衣架的市场需求量之大及市场发展的潜力。
衣架的改良设计,旨在为人们居家生活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更便捷、更舒心的生活设计,通过改良设计使广大热爱家务的人们在做家务的同时享受高质量轻松的居家生活。现代衣架的不可或缺的使用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消费者对于衣架的要求越来越多,多功能与形式的结合、人性化的衣架设计定位成为衣架市场的主流。
3衣架改良设计案例分析
在时展社会进步、衣架在居家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衣架的优良设计备受消费者青睐。针对市场上现有衣架的类型、功能、结构、形式等系统全面的总结分析,充分的了解目前市场上衣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以便明确设计方向对产品做出准确的定位,为本次衣架的改良设计方案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资料参考,使方案设计达到一定的创新(如图1)。
(1)衣钩下侧的挂钩凹进处有胶皮设计,可防止衣钩在晾衣线上左右滑动;(2)衣架两肩有胶皮设计,可防止开衫衣物从衣架两肩滑落(见图2);
(3)衣架两侧采用人体工程圆弧设计,衣服悬挂后不会留下衣架的痕迹,防止衣服变形,及起皱;(4)衣架厚度与人肩部厚度接近,加上圆弧设计可防止较薄的衣服两肩凸起小尖山;(5)衣架长度与平均国人肩宽相似,保证衣服的领口不变形,且可调节衣架肩宽,以适应不同肩宽的要求(见图3);
(6)设有领带或小件衣物专挂处,防止领带在衣架上左右滑动,保证衣架的稳定性;(7)衣架中间的半圆口设计,用于衣杆挑衣架时保持衣架稳定性(见图4);
(8) 夹子的优良设计可保证裙子、裤子不留夹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创造、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精神观念的更新,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创造出以改善人们家居生活为旨,给人们居家生活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更便捷、更舒心的生活设计势在必行。随着永不言败的服装行业的发展,衣架的发展也不能忽视,一个不起眼的优秀的衣架设计可以牵引出一个人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以及高品质、乐享的居家生活理念。这对人们舒畅心情、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衣架的外观造型和功能设计等方面也将会向多元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杉.产品设计程序与分析[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8).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7).
[3] 刘传凯,张英惠.产品创意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2).
介绍。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可靠性;预计分配
中图分类号:TH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1-0012-02
1 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我国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其使用条件和应用的环境也更加严格,由此产生的产品可靠性问题必然增多。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兴起了对技术可靠性的广泛研究。
可靠性是产品或系统的重要指标属性,要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应用的稳定、计算的准确,降低长期使用的损耗费用,产品质量的时间起到关键作用。可靠性分析,目前已经成为产品安全性预测、质量保障及维修计划制定等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尤其是在现代生活中,不论是复杂的飞机,还是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计算机等,都是应用大量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可靠性工程应用其中,并取得了成功。
2 可靠性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可靠性是利用时间作为标准对产品质量指标进行描述,机电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含五个要素,分别是:对象、规定的工作时间、规定的工作条件、正常运行的功能以及
概率。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对象既包括系统,也包括各种单元、组件、零部件等。“规定的工作条件”一般包括:环境条件、动力条件、负载条件以及使用和维护条件。“规定的工作时间”一般指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正常运行的功能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完成任务的各参量。而概率是可靠性的数值表征。
可靠性指标是产品可靠性的量化标尺,是进行可靠性分析的依据。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平均维修时间等函数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对于不同的机电系统,应采用不同的可靠性指标来进行可靠性设计。
3 可靠性设计
机电产品的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生产出来的。可靠性设计是一种预先考虑产品或系统可靠性的设计方法,运用可靠性设计可以实现在完成预定功能的前提下,使性能、重量、成本、寿命等各方面相互平衡,设计出可靠性高的产品的目的。其任务就是确定产品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在其基础上确定如何以最少的费用来保证应有的工作寿命和可靠度,建立最优的方案,实现产品的设计需求。设计人员必须明确可靠性设计的目的并掌握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因为可靠性设计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可靠性设计与机电产品的功能设计同步进行也是必要的。可靠性设计主要包括可靠性预计和可靠性分配两
部分。
3.1 可靠性预计
可靠性预计是为了估计产品在给定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进行的工作,以以往的工程经验、故障数据、当前技术水平、元器件的失效率等为依据,预计产品实际可能达到的可靠度。可靠性预计包括可靠性分析和可靠性预测两个过程。
可靠性分析就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产品各个组成单元的具体功能特性,绘制反映其物理关系的功能框图。然后根据功能图,进行可靠性建模,分别是绘制能够反映其逻辑关系的可靠性框图和建立可靠性数学模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可靠性与组成它的各个单元的可靠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可靠性数学模型反映的内容。产品系统彼此组合起来的形式和各组成单元本身的可靠性是产品系统的可靠性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也就是在逻辑图中各个单元之间的连接
方式。
完成可靠性数学建模,把机电系统的可靠性特征量表示成各部分可靠性特征量的函数,再根据已知的各部分的可靠性指标数据计算出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可靠性预测。通过可靠性预测,能实现对机电一体化产品各单元的现有元器件水平和使用条件下能达到的可靠性指标的客观认识,又能找到系统的可靠性薄弱环节,从而提出对设计方案的修改意见,最后再进行实施。在一般情况下,最终形成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需要进行若干次可靠性预测,并且预测越早越好。
3.2 可靠性分配
技术可靠性分配是技术可靠性设计的基础,也是系统可靠性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可靠性分配是为了使复杂问题的处理得以简化并便于检验,把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的方法合理地分配给系统、单元、零部件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分解的过程:由一个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上到下,也是系统可靠性预计与分配贯穿整个设计的过程,而且系统设计初期的可靠性预计与分配对系统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4 结语
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可靠性问题逐渐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以可靠性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可靠性设计过程,为使用者提供参考,起到提高机电产品可靠性和质量的作用,达到增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世萍,朱敏波.电子机械可靠性与维修性[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郑和元.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可靠性分析[J].商
品与质量·焦点关注,2012,(4).
[3] 秦明,巫世晶,孙旋.机电系统可靠性工作与分析技
术概述及应用[J].机电设备,2006,3:34-38.
[4] 杨鹤年,韩钢.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可靠性分析[J].
【关键词】石油化工油品储罐;测量仪表;自动化;设计
一、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自动化仪表种类
(一)液位测量仪表
用于测量液位的自动化仪表根据油品储罐容积大小的不同所测量范围也不相同。对于容积较小(1x105m3)白勺油品储罐来说,应安装两套连续液位测量仪表,并在罐旁配置指示仪,对液位测量仪表测量出的液位进行显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防止液位超标或过低,还需要在自动化仪表系统中安装监测报警装置,以便当液位出现异常时系统能够立刻发出警报。较之不常动作的开关类仪表,连续液位测量仪表由于可以实时对储罐内液位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能对测量仪表工作状态进行连续观察,因而其可靠性更高。对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石油化工油品储罐区,一般m宜采用这种连续液位测量仪表。此外,体积计量法也是石油储罐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测量油品液位的仪表还有雷达液位计、静压液位计、混合计量法、伺服液位计等。其中,雷达液位计适用于重、轻质油品等油品储罐的液位测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精度、介质性质、油品储罐类型等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确保雷达天线选择的合理适用。目前,雷达天线主要有杆式天线、平面天线等几种类型。
(二)温度测量仪表
在油品储罐区中,温度是计量储罐温度补偿的重要参数之一,所以温度测量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用到科学温度测量仪表。计量用油品储罐温度测量在油品密度、体积等参数上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目前,对于石油化工油品储罐温度的测量大多采用的是Pt100铂热电阻元件。采用不同温度测量元件需要参照不同的规范标准。例如,对于热敏电阻、光纤测量元件等元件在常压油罐中的使用必须要经过校准且满足标准规定才可以投入使用。
某相关文献资料对计量级石油化工油品储罐温度测量仪表现场安装后精度与固有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进行了明确规定。现场安装后精度基于质量和体积计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1.0℃和0.5℃,固有精度基于质量和体积计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0.5℃和0.25℃。
(三)压力仪表
根据国际标准GB50160规定,按照油品储罐压力设计,可以分为常压储罐、低压储罐和压力储罐三种类型。对于这些储罐压力的测量需要采用对应的压力仪表,如低压储罐压力测量和压力储罐压力测量均可以采用压力变送器。拥有液体密度补偿计算与标准体积计算功能的伺服液位计、雷达液位计多用于混合法计量石油化工油品储罐压力。采用混合法对油品储罐进行测量,有质量计量和体积计量两种方式,将其与连续液位测量仪配套使用,往往可以达到精确的计量结果。
二、油品损耗的影响因素
储油罐内气相传质的三种形式:分子扩散、热扩散及强制对流。分子扩散是由于储油罐内上部气体空间油气浓度分布不均匀,油蒸汽在浓度差的作用下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移的过程。在储油罐内油气分子由下向上迁移,从而使得储油罐内上部气体空间油气浓度增加。热扩散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罐内空间温度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油气扩散过程,油蒸汽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扩散。强制对流是由于罐内压强分布不均引起油蒸汽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运移的过程。储油罐内的油品在一定的压力、温度条件下就会发生气化。
引起油品发生损耗的原因大致有储存蒸发损耗、作业损耗及设备故障损耗这三种,其中储存蒸发损耗起主导作用。
(一)储存蒸发损耗
储油罐内油品的损耗主要来自于储存蒸发损耗。储存损耗又包括自然蒸发损耗、小呼吸损耗及大呼吸损耗。自然蒸发损耗是由于储罐密封性不好引起油品与大气流通而发生的油品损耗;大呼吸损耗是由于罐内自由液面的升降导致油蒸汽经机械呼吸阀排出;小呼吸损耗是由于昼夜温差,使得储罐内的油蒸汽压力发生变化,吸入空气造成的油气损耗。
(二)作业损耗
作业损耗主要包括装卸油损耗、设备维护损耗及其他操作损耗。装卸损耗是在装卸油品的过程中造成的油品损耗,主要表现为大呼吸损耗,有时也会表现为饱和损耗;设备维护损耗是在对管线、泵机组等设备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造成的油品损耗;其他操作损耗是在清洗罐底、油品倒灌以及灌泵时造成的油品损耗。
(三)设备故障损耗
有时候设备发生故障也会导致油品的损耗。如浮顶罐密封圈不严,油罐、泵机组等设备泄漏,机械呼吸阀漏气造成的损耗。
三、降低油品损耗的措施
工艺上常采用严格控制油品储存的条件,优化操作、加强管理,油气回收等措施来降低储油罐内油品损耗。
(一)严格控制油品储存的条件
油品的储存温度、压力直接影响着油品损耗。从温度方面着手可采用淋水、刷涂料(白色)、缩小昼夜温差等方式减少油品损耗;从压力方面着手可以控制外界环境的压强,提高油罐承压能力来减少油品的小呼吸损耗。如采用球形罐可明显提高储罐的承压能力,但是造价较高。同时适当通风,既能保证油气的流通,也可以使油品的损耗量降到最低。
(二)优化操作、加强管理
优化操作:检尺人员应尽量在清晨或傍晚作业,此时储油罐内外压差较小,排气损耗较少,检尺完成后应尽快盖上油盖;化验人员对油品进行水含量等各项指标检测时应缓慢放油,降低油品的通风损耗及小呼吸损耗;尽量高液位储油,减小油气空间;平时尽量不要打开储油罐上的透光孔和量油孔等;缩短收发油之间的时间间隔;装油进罐时采用液下密闭的形式。
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机械呼吸阀、计量装置等设备的密封状况;尽量减少油品输转次数,减少油品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定期检尺检测油罐液位,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提高操作及管理自动化水平,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储油罐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的变化,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技术水平;及时统计、传递罐区的基础数据及情况。
(三)油气回收
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有三种:冷凝法、吸附法及吸收法。冷凝法是采用多级冷凝器对油气进行深度冷凝,实现回收油蒸汽的目的;吸附法是通过活性炭、天然沸石等固体吸附体在一定条件下对油气进行选择性吸附来回收油气;吸收法是利用油气的化学性质,使用适宜的吸收剂与油气在吸收塔内发生化学反应回收油气的技术。在这三种技术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些改进工艺,如工业上常采用管线连通储存同一种油品的油罐,再通过一根集气管连接集气罐,构成密闭的油气回收系统有效回收挥发损耗的油蒸汽,对于轻组分气体油气回收系统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
四、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自动化仪表工程设计
(一)仪表防护防爆设置
由于自动化仪表工作在易燃易爆的石油化工产品油罐区域,因而需要对仪表进行良好的防护防爆设置。按照国家有关防护等级规定,用于现场测量的仪表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GBIP65,安b在地下的自动化测量仪表,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GBIP68。在防爆方面的性能设计,国家规定所有用于爆炸危险场所的自动化仪表防爆性能都必须符合对应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标准要求,并通过国家等级防爆检验合格证。这是石油化工油品储罐用自动化仪表工程设计中,所必须达到的两个基本指标。目前,基于服务器的石油化工产品储罐安全系统是较为先进和安全的一种设备。
(二)罐区安全设置
正常情况下,石油化工油品储罐区的日常运行是较为稳定的,风险与事故发生概率较低,所以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罐区一般只设置报警装置和联锁机制。若依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自动化仪表系统,则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来对自动化仪表工程进行设计,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同时,还要对设计出的自动化仪表安全等级与可操作性进行检验和评估,以便合理确定出仪表所需安全等级,确保仪表能够切实发挥效用对危险现场进行安全测量,并为自动化仪表系统安装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根据以往石油化工油品储罐区发生的重大事故原因分析,违章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除了防护防爆之外,还要对各作业环节、操作行为等可能引发火灾等事故因素进行认真检测与控制,提高油品罐区安全系数。
(三)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检测
对于自动化仪表在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方面的检测设计,许多相关规范中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等。即在仪表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来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编制原则和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各规范规定标准不尽相同,有些差别较大,所以自动化仪表对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检测功能与标准的设计,应对石油化工油品罐区现场及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五、储罐计量设计方案
石油化工产品储罐在采用静压法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静压法主要是针对储罐内液体压力和差压测量,对于压力变送器具有依赖性。静压法的优点是:将测量结果进行换算,并可以迅速得到参数值,投资成本比较低,设计方案也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得到储罐内全部液体的平均密度,会使得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在确定最佳设计方案时,要对测量仪表结构、现场仪表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适合这些装置的集成方案。对于要求低的小型罐区,可以将软件组态方式应用到自动控制系统当中,从而提高了石油的计量管理水平。对于计算相对来说较复杂的计量装置,则在储罐结构设计中加入计量软件。
由于在设计方案中所含的变量比较多,设计人员要在储罐结构中设置信号通信单元,并根据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方式,增强储罐自动化控制运行率。同时,在各种辅助数据表作用下,设计人员选择的计算方法可以提高准确性,得到储罐油品质量信息及体积参考信息,进而对储罐服务功能有了提高。
六、结束语
总之,与油品罐区安全等级、各指标测量息息相关的,用于石油化工油品罐区的自动化仪表及其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设计符合国家各相规范标准规定。我国自动化仪表工程设计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为新一代高自动化、高测量精度石油化工油品罐区自动化仪表的产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华莎.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自动化仪表及工程设计[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5,06:6-13.
[2]张华莎.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计量与测量仪表设计方案[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5,05:1-7.
[3]司龙小卒.中石油四川梢售分公司德阳油库扩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
关键词: 化工电气;设计;安全;
一、前言
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及发电厂、变电所本身的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的影响。电能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设备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5%。本文是对化工企业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主要完成了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包括电气主接线的形式的比较、选择;主变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和高压厂用变压器容量计算、台数和型号的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和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并作了变压器保护。随着我国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在关注自身经济效益和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机制,保障自身生产和员工安全。现代化工企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因此化工企业电气系统设计与线路安装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显出来。把握化工企业电气系统设计与线路安装要点,是保证化工企业电气系统安全的重要方法。
二、化工企业电气系统设计要点
化工企业由于其生产产品特殊,具有易燃性和易爆性的特点,其对于电气系统设计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满足生产需要,还要满足化工企业对于安全性的需要。在化工企业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从整体布局到分类布局,全面把控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1防火性设计
化工企业生产产品为依然易爆品,在生产准备阶段和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在电气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火灾,特别是电气火灾的防范与制止。按照安全设计的要求,均衡设计线路走向及分支变电系统的安全性,在保障安全生产和全速生产的条件下,尽可能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
首先,线路设计应该注意其合理布局和密集性分析。由于化工企业油污较大,容易导致线路老化变形,甚至出现线路的,严重影响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运营。线路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合理走向,保证走向的安全性。另外,由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温度较高,线路布局过于密集容易产生磁力效应,从而影响生产的安全。合理的线路布局设计加上合理性的密集度设计能从根本上保证化工企业电气系统的安全。
其次,线路设计时应保证足够的防火空间。由于电气系统线路设计的隐蔽性,决定了其防火空间的有限性,而有限的防火空间下,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就会导致大面积的灾害形成,危害化工企业的整体安全。因此,在化工企业电气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保障足够的防火和救灾空间。
2操作性构想设计
在化工企业电气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保障足够的电气操作空间,一方面可以保障电气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电气自身寿命的延长,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在维修电气系统时可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维护。足够的操作空间使得电气系统之间的距离拉大,其相互的磁力影响减小,对于维修人员及电气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设计化工企业电气系统时应注意保证足够的操作性空间。
三、化工企业电气系统安装要点
化工企业电气系统具有体系大,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装的合理性和布局的可行性。安装电气系统应设置专业人员操作,杜绝违规操作,防止事故发生。安装管理人员,特别是在线路安装人员,需要特别注意安装的合理布局和安全性。
1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实施
由于化工企业电气系统的特殊性,其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设计方案也严格按照特定的程序设定,因此,在化工企业电气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案实施。由于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的特殊性和其电气系统设计的特殊性,因此安装过程中不能逾越设计方案的设计规程和设计安装方式。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安装和线路布局,保证施工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2注意安装过程中的电气系统各组件之间的安全距离
电气系统在设计时很难考虑到安装细节,因此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因此,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注意电气系统各组件之间的安全距离,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按照保有足够空间,保障正常操作的原则,合理布局电气系统各组件,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和设计时留下的空间操作构想,保证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在保证安装过程的安全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电气系统在后期运行过程中的事项安全。电气系统组件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电力磁场及电气组件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会导致电气设备的老化,甚至是报废。因此,保证在设计方案基础上的安全距离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3完善安装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装过程的安全
化工企业电气系统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操作上的差距和操作手段的差异性,导致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安装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装过程的安全。在化工企业电气系统的安装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制定详细而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的安全和电气组件的安全。
化工企业电气系统安装的时限性较长,加之各种设备的形状较大,安全的安装施工就成为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难点。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之严格管理和执行,在充分发挥安装人员才智的基础上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合理可行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事故发生是安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区域文化;特征;社会效应;义乌
在全球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本身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历史的延续性和地域的差异性[1]。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人力资源、社会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形成区别于其它地区的鲜明的区域文化,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近年来,浙江义乌的社会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快步向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有政策引导、历史机遇等方面的影响,但区域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将初步结合义乌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探讨义乌区域文化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是指一个特定地域内的文化体系,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从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2]。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二者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3]。文化以一定的区域地理、经济基础为前提,而形成一定的区域文化后又反作用于区域的发展,其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决定并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模式、政策措施、运行方式以及发展速度和质量[4]。首先,区域文化影响区域发展特色。区域文化的特色直接作用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特定区域的人文历史境遇,给区域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其次,区域文化影响区域发展软环境。人才的观念因素是区域发展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区域文化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不同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直接影响区域创新。
二、义乌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义乌区域文化是江浙文化的有力代表,是典型的工商皆本、义利并重的商业文化。义乌最早的商业文化传统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义乌土壤贫瘠、人多地少,在生存压力下,当地农民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去江西福建等地走巷串户,用自家产的生姜糖换取鸡毛,再把鸡毛做成鸡毛掸子换取微薄利润,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鸡毛换糖”和敢闯敢创的“拨浪鼓文化”。改革开放初期,货郎担与时俱进,将鸡毛换糖演变为小百货买卖,由此产生了街边小摊贩,并形成小商品市场的雏形。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义乌市政府总结归纳出“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八字“义乌精神”。随着小商品贸易的日益红火,小商品城五易其址,八次扩建,享誉全球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屹立于江浙大地。在此期间,义乌人以包容之心,诚实守信与全世界宾朋从事贸易活动,形成多国家聚集、多民族交融、多元文化融合的欣欣向荣态势。2008年,义乌市政府根据小商品贸易体现出来的文化观念的融合与发展,在八字义乌精神的基础上又提炼出十二字“新义乌精神”: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
从“拨浪鼓文化”到“义乌精神”再到“新义乌精神”,是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义乌人开拓进取的集体意识逐步积淀为特定价值观念的文化个性和审美创造。在这种群体性文化氛围中,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追逐利益、没有官本位意识等市场理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开放的文化意识环境,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思维和行为定式,人们思想开放,敢冒险、敢创新,潜移默化地塑造出具有特定文化禀赋的人群,推动了义乌商业的进步[5]。
三、义乌区域文化特征分析
义乌千百年来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持久而深刻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敢闯敢干、开拓创新的上进思想。义乌区域文化究其根本,是具有鲜明群体意识的创业文化价值体系。义乌地区较差的自然地理条件淡化了民众依赖自然环境、安贫乐道的惰性心理,孕育出冒险、开拓、进取的创业意识,催生出“敲糖帮”的创业行为,走出一条以商养农、以商求生存求发展的创业之路。“鸡毛换糖”的创业之路,其背后是义乌人对财富的强烈述求,而正是这种“鸡毛变金”的致富欲望,使得“鸡毛换糖”的商业内涵不断升级,逐渐跳出其原本意义的商业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闭、保守、中庸成为鲜明对比,成为代表义乌人敢为人先,创业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6]。
重商商利、义利并举的市场观念。义乌区域文化的突出表现是“尚利进取”的商业文化。与注重农耕文明、重义轻利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相比,义乌人“不以物小而不为”的商业行为更具理性思考,更具主体意识、独立意识,与发展市场经济追逐利润和重视物质利益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义乌“蚂蚁商人”用毫厘利润筑起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国际化商贸城市,这是义乌人的经营之道,更是义乌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成就的文化精髓[7]。
兼容并蓄、多元包容的吸纳精神。义乌区域文化经历千百年的传承创新,其涵化力和适应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容与吸纳。义乌人手摇拨浪鼓走南闯北辛劳奔波时,最能体会的是出门的不易与艰辛,但他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时,一种朴素的好客情感会自然而生。可以认为,义乌本土文化中所孕育的包容因子、开放因子为义乌的对外开放和商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8]。如今,130多万外来建设者、2万多外国人与义乌本地人一道和谐相处,多元、包容的文化观念加强了多民族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也促进了义乌区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四、义乌区域文化的社会效应分析
通过对义乌区域文化的内涵分析可以发现,区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道德规范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有着重大的影响。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是一种素质,一种品格,是活泼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9]。区域文化作为区域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以独特的机制渗透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1、区域文化的价值创造效应。义乌区域文化的价值创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经济价值创造。在传统的重农抑商意识中,开放精明的义乌人以义利并存、工商皆本的观念将鸡毛纳入到商品领域并实现其经济价值;随着“拨浪鼓文化”的发展,这一无形精神产品物化为小商品市场,直接创造价值,实现了区域个体经济的富足和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二是经济群体的创造。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鸡毛换糖的拨浪鼓文化中,诸多义乌商人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追逐利益,产生出一大批开放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家。浪莎袜业、新光饰品、双童吸管、华鸿相框的掌门人都是这类群体的代表,他们出身农民、知识缺乏,但长久的走街串巷、摆摊批发实现了商业的原始积累,成功转型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行业领域中的佼佼者。
2、区域文化的激励动力效应。文化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观念,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区域特有的价值观和凝聚力,这种精神激励虽然不能够准确地度量,但通过整合和塑造文化资源,能够使整个激励机制更加有效,从而作为一种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的进步[10]。首先是创业个体的激励。义乌区域文化的市场意识、工商意识激励个体实现创业,这种创业物微利薄,但薄利多销的心态以及个体带群体、以点带面的星火燎原之势造就了“小商品、大世界”的市场格局。待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追求更大成功的持续动力激励创业者们不断创新,促使义乌商人大举挺进全国甚至海外市场,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义乌军团”。其次是义乌政府的推动激励。适时出台鼓励措施,“兴商建市”的战略和有效的配置资源,让创业个体活力迸发,激励创业者们进一步开拓创新,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
3、区域文化的集聚整合效应。文化具有向心力,它是区域社会共同认可和打造的核心价值观念,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有重要的影响。义乌诚信包容的文化传统提供了劳动者集聚的良好氛围,引导人力资源这一重要生产要素不断流入,为义乌的持续发展提供无限活力和生机。义乌200万常住人口中,本地户籍人口只有70万,外来建设者多达130万。外来人才的流动和配置,促进了义乌市场的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样,区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形象和投资环境,推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入,从而通过集聚效应推动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和集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关键的促进作用[11]。目前,义乌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其中饰品、拉链行业占全国份额的20%,无缝内衣行业占全国的80%、世界的20%,形成了“小商品、大集群”的格局。
4、区域文化的创新推动效应。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义乌人“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文化品格推动社会的持续变革。首先是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化对资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使义乌商人从走巷串户的敲糖帮到固定经营区域的商贩转变;而先进区域文化提供的适宜创新的制度性资源和创新环境,则促进小商品贸易从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不断向效率更高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增长转变。其次是管理体制的创新。鸡毛换糖这种商业行为是自下而上地传递到政府,在农业贫瘠、民众生存艰难及改革开放的双重特定历史条件下,倒逼政府改变管理模式,从而开启义乌市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为政府管理模式之路。
参考文献:[1][4] 殷晓峰,李城固,王颖.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41- 44.
[2] 殷晓峰.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用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1:29.
[3] 李艳艳.区域文化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8:87.
[5] 周博,郑国墨.浙江义乌商业发展中的文化渗透研究[J].求是,2007.06:87- 90.
[6] 蒋芝英.区域创业文化特征及发展方向研究——以义乌为个案[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7] 高燕,义乌市场的文化精神及价值体系[J].商业文化,2010.04:214- 215.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课题组.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72.
[9] 张敏杰,义乌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04:31.
[10] [11] 张晖明、张亮亮,“软实力”的社会效应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88.
作者简介:
对次,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未来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竞争
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
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当今世界上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更加注重。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必将进入中国这一庞大市场,高举“文化竞争”的旗帜圈地圈钱,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企业的竞争将更快进入商业文化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更多的类似于烧鹅仔和麦当劳的故事即将上演。事实上,这样的战斗在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后就已打响。外国企业在登岸之时,必将带着各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寨。在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忍气吞声绝不是办法。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化的附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竞争呢?国内制造型企业还沉湎于“价廉物美是一个永远的胜律”,没有认识到“产品文化”的价值。企业家将如何从企业文化的层面来更新各自的产品管理理念、产品文化呢?在产品或服务层面值得我们思考: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三、厂家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
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就可以产品为载体,向品牌投入文化,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产品符合了这样的人文需求,就能以其独特的人文含量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使其因怡情需求而积极购买你的产品,实现情感营销的高附加值销售方式。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尤其在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的制定上善于将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产品的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设计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五、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人们是通过消费产品来认识企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通过产品,人们可以认识企业及其文化内涵。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
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2、产品反映企业文化
产品反映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文化的:
a、产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b、产品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
c、产品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企业变化发展、文化的演进;
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和产品个性。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通过整合策略性设计方法实现企业的设计形象(DI),并通过DI系统的实施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形象(PI),使得企业产品具有家族性、延续性、共生性以及整体个性。所传达的是透过“风格”表露出企业深层文化底蕴和产品发展趋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它的作用是超越CI(企业形象策划)的,是CI所无法比拟的。
3.产品整体概念与产品设计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层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
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
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4.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方面面重新设计。杨振宁预言,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所谓设计创造未来,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5.产品文化设计的四大要素
产品设计对企业及其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关键是注意在产品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情调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某种商品,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
文化功能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
文化心理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切忌自以为是。
文化精神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