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的开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开话了,说:“大家给小宝宝取个名字吧!”表姐说:“要姓‘张’的,那就叫‘张泽东’吧,我就说:”可以用明星的名字,‘张翰’吧,还有的说:“用两夫妻的姓名中的其中各一个字组成名字。”……这些回答让我和表姐笑得连饭都吃不下了。
接下来,我们转移了话题:宝宝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然后又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我说:“可能是小舅舅讲了个笑话,很好笑,结果让小宝宝就从嘴里弹了出来。”家人们听着笑话得连饭都喷出来了。
晚上,妈妈带着我和表姐去医院看宝宝,还包了红包给他。小宝宝小小的,眼镜还没睁开,在睡觉,小舅母躺在宝宝身边,也在睡觉,她的样子十分没精神,很憔悴。妈妈说:“我就是这么样把你生下来的,然后又把你带到大。”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也是众多情感中最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种情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教育前提。中华美德源远流长,以往的每一代人都能很好地传承孝顺的美德。可是现在的“新一代”,为什么将这种观念淡化了呢?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错呢?怎样让孩子懂得尊重、孝敬父母呢?
首先,我们看看古代真正的“小皇帝”是怎样孝敬父母的,看看这一美德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汤药,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这就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著名的“亲尝汤药”的故事。可是,对于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我们再也找不出如此的范例了。不好的例子倒是举不胜举,比如吃饭时,孩子爱吃的,全家人都不准吃,只能由“小皇帝”自己品尝,独占独享。吃过饭后,孩子放下碗就跑去玩了,全然不顾餐桌上的一片狼籍,更不要说帮着爸爸妈妈收拾碗筷了。父母的百般呵护、细致入微,换来的只是孩子的理所当然,凡此种种,都让我们忧虑。
那么怎样让尊重生命从尊重父母开始呢?
首先,让孩子知道长幼有别,尊重父母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没有处在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上:要么就是疼爱过度,要么就是过于严厉,不左就右,很难权衡。为了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我们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只有将这个平衡点维持在最好的位置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合理平稳地发展。孩子应该在我们的帮助与指导下生活与学习,而不是被父母完全掌控。我们只有给予孩子适当独立的空间,孩子才有思考的余地。否则,只是按父母的吩咐行事,就变成了我们跟孩子要孝敬,而不是孩子主动孝敬父母了。
让孩子了解养育的辛苦与不易,现在的孩子,多数不知道父母赚钱辛苦,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太小,与他们沟通工作上面的事情完全是天方夜谭。因此,孩子想要什么就给钱去买什么,不想掏钱的时候,就训斥孩子,这样的举动并无益于我们维持父母形象,也让无辜的孩子成了“牺牲品”。为了让孩子更合理地消费,让他们知道养育的辛苦与不易,我们应该适时提起自E-f-作上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赚钱辛苦,不能一看见喜欢的就向爸爸妈妈要钱去买,不买就闹。这样,既恢复了孩子的知情权,也能让孩子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从心里产生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日后,当孩子再次看见喜欢的东西想要购买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赚钱不易,会思考完毕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其次,从生活小事开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我们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做到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而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我们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从幼年时期开始培养孩子。比如饭后要求孩子主动收拾碗筷、自己的小衣服可以自己洗涤、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等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包办,而应该给孩子发挥的机会。孩子经常锻炼,自然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当然,一切不能操之过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及个性特点来具体引导、耐心培养、热情鼓励。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爱做家务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一举两得,我们做父母的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我们一直因为孩子对自己的恶劣态度而感到困扰不安,那么,我们对待自己的长辈是否就有良好的态度呢?孩子的好习惯是我们培养的,那么,孩子的坏习惯是跟谁学的呢?答案也是我们自己。孩子的模仿力与观察力都很强,我们对待自己的长辈是什么态度,孩子对我们就是什么态度,这就是最直接的影响,我们就是孩子或好或坏的榜样。所以,我们在工作之余要多与老人相处,自己首先要做到孝敬长辈。这样,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题记
生命,是初春时枝头冒起的新芽;生命,是立夏后树上知了的嘶鸣;生命,是秋天时峭壁松柏的耸立;生命,是冬天时墙角梅花的傲骨。对于我们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短暂而有珍贵。在这滚滚红尘之中,生命既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生命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生命既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生命就像一盒糖果,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你会拿到什么口味的?但正是这样,生命才更加神秘啊!
昙花,一现。至今都还不能忘记初见昙花的那一抹惊艳,夜晚里,她缓缓的绽开离自己洁白的花瓣,动人的舞动。那一瞬间,我惊呆了:那是美丽的化身,美丽的诠释啊!但我却不懂:明明知道绽放的时间很短暂,明明知道绽放的路途很痛苦,明明知道绽放的过程很艰难,可为何还是要用那短暂的时光来展现美丽。总是对昙花有太多的喜爱,也不能避免我的困惑:这样做值得吗?
幽幽山谷之中,兰花在清冷而又皎洁的月光下尽情的释放着自己的独特魅力,挥霍着自己那开花以后所剩不多的时光。我突然想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看。不为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但是我很迷茫:利用自己少得可怜的生命绽放美丽,难道就是为了获得为世人那“空谷幽兰”的美名吗?
玫瑰,一种总是恣意地燃烧着自己的火红色的生命之花,却只是换来在世人眼中最美的那一瞬间。尽管,知道这样的美丽需要生命的代价,知道这样的美丽背后充满着狼狈,知道这样的美丽有着如此短暂的时光,但仍用尽自己全部的生命,开出了那似太阳一般耀眼的花朵。最后,花朵凋谢,花瓣凋零,化作为泥土的养料。我迷惑不解:难道是为了得到世人的称颂,或是学习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叶吗?
我不懂,也不能够懂:生命的意义,难道就是要挥霍它吗?在我的眼中,生命无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事物,它需要我们的珍惜与爱护。可是,为什么,一些人即便是要抛弃生命也要去守护一些东西。大人们告诉我:生命,理应如此。虽短暂,却留下了永恒的芳华定格在人们的心中。那我呢?我依旧不明白我活着的意义……
关键词: 生命教育 重要性 途径
一、生命教育的涵义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在1968年《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的。目前西方学者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是要帮助孩子们树立一个正面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远离危险,如、药物滥用、暴力和艾滋病等。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所谓的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即珍视和尊重个体自身、他人、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命,人的生命价值首先在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本身;广义的生命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全人教育”,它包括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生命价值的提高。而高校的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关注自身生命,同时学会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体现生命个体的完整价值。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是人之根本,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高校人文教育的最高要求,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高校中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那些越来越多地发生于、存在于高校中的自杀、他杀及其他犯罪行为,均说明了高校生命教育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所发挥的教育效果远远没能跟上社会环境的变化。
大学生犯罪现象不容乐观:据媒体报道的不完全统计,仅仅在过去的一年(2010年)中就有53名大学生自杀,还有一些资料统计表明,我国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其他人群的2―4倍,并且呈上升趋势;大学生漠视他人生命,暴力伤人事件频频发生,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连杀四名室友事件,又如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在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事件等,这些暴虐对待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事件暴露出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严重缺失。此外,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症和敌对等症状,其原因包括就业、性和恋爱、社交不适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等。因为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自杀、犯罪的大学生人数和比例逐渐呈上升趋势。
以上这些现象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教育已经是一项不得不开展的课题,而且必须很好地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起来。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因此,正视生命教育、重视生命教育是高校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加强教育力度。
目前高校制定了选修课制度,可以把生命教育作为单独的选修或必修课,独立开设课程,独立开始生命教育课程是一种必要的形式,能有效凸显其地位和意义,也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和有效的途径。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课程目标设置上,生命教育要回归到生命本身,不断地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生命教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现实需求,将这些内容融为一体;3.在师资选拔上,高校可以招聘或利用现有的师资,选拔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4.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时时让学生反馈真实经历和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在体验中获得乐趣和成果;5.在课程评价体系上,应当采取开放式的评价,不能单纯用成绩或分数来评定,因为最值得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过程。此外,在综合课程如心理课程、形势政策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或创业教育等课程中,可以单独设置一个模块――生命教育模块,让学生在接受常规系统教育的同时,能够多层次地接触到生命教育知识,能够真正重视生命教育,以点带面,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不断探索生命教育新途径,让教育更全面。
1.生命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各高校逐步重视起来,然而,由于受到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已被异化,变成了追求形式主义和应付。一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特点,是关注个体生命成长与生命发展,以及生命自身的感受与体验。个体的生命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要把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这样才是一个双赢的组合。在大学生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将心灵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创作演出校园心理剧,以及组织开展心理活动月、活动周等活动形式都是很好的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要鼓励学生发挥个体的创新与创造能力。不能让活动流于形式而摒弃了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体验生命、体验成长中的生命力量,让大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同时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和心理咨询教师团队的建设,组织深入学习和专业培训,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2.生命教育要与贫困生教育相结合
贫困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这个群体的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与其他普通同学不一样的观点和想法。他们怯懦、自卑、孤僻、焦虑,可能虚荣、妒忌,也可能正承受着经济、学习及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对待生命的看法是悲观的、绝望的,所以在贫困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让贫困学生明白,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贫富家庭也是无法选择的,能够选择的是对待生命的态度。你笑着看它,它就是和善的、美好的;你哭着看它,它就是凶恶的、痛苦的。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别人给你多少财富,而在于你能创造多少财富。在高校,用爱心去温暖这个特殊群体,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让他们真正地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不卑不亢、自强自立,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生命教育要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虽然目前传统生命教育实践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传统生命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对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误解,一部分大学生即使认识到自己有接受心理辅导的需要,仍对当面咨询存在一定的疑虑。向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寻求帮助与支持时,他们往往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这使得青少年对传统生命教育活动缺乏主动性。由于网络特有的匿名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生命教育具有了特有的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大学生都喜欢上网,所以在网络上进行生命教育,他们可以获取更多的认同感;网络可以匿名,学生可以想说就说、畅谈无阻,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保护了学生脆弱的心灵;在进行生命教育时,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根据自身需要,主动寻求帮助,增强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效果;网络教育形式多种多样,电子邮件、微博、QQ或MSN等聊天软件,普及程度很高;可以采取“一对多”的沟通方式,与传统的“一对一”相比,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4.生命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积极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围绕大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把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各负责部门要经常组织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戒毒所等社会单位,去采访、体验,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生命的意义,看到还有多少人在为了生命、生活而努力着,进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利用寒假和暑假的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父母工作的工厂学习,到红色革命基地走访,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艰难,体验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国人的生命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使学生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如果有条件,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的产房参观,使其了解到生命的起源,认识生命的珍贵。并让学生结合社会实践,组织开展“珍爱自我,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父母”等公益演出和活动,体会到随意结束生命或破坏生命是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不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该有的行为,从而变得乐观、积极,健康向上。
生命是可贵的,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成长过程又具有不可逆转性和不可重复性,更重要的是人的成长是不可以用来实验的,教育应该承担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使命。本文从人的角度出发,寻找生命教育的途径:生命教育要以全新的理念,面对生命,面对生命成长,引导学生珍视生命存在,体验生命的丰富性,发挥生命的巨大的潜能,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目标,从而使自身的生命价值不断升华,生命意义不断超越,最终使生命个体拥有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乔虹,陈家麟.网络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刍议[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7,(12).
[2]陈斯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高教探索,2007,(6).
[3]张彩艳.浅议在高职高专院校加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9).
波里尼有着精湛的演奏技巧,虽享有“十一个手指”之美誉,但在他的演奏中却丝毫没有“炫技”的成分与色彩。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他表现出热情与活力;在舒伯特、舒曼的作品中,他呈现出清新、婉约与雅致的风貌;而在肖邦的作品中,他于完美精致的技巧之下,又将肖邦心灵中的激情、高贵、幻想与诗意充分展示出来。作为20世纪承上启下的钢琴家,波里尼这种兼具理性与浪漫的演奏风格使他居于卓越的地位。他超人的技巧、对音乐深刻的感悟力,还有地中海阳光般明朗的精神气质,使他的演奏既有严整的造型又有灵感的光彩,既锐利、紧张,又柔和、丰满,臻于完美的音乐境地。
2006年9月25日,笔者应中央电视台《音乐人生》节目的邀请,在北京饭店对前来参加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钢琴大师波里尼进行了采访,在访谈中,波里尼讲述了他对人生与艺术的许多独到观点……
问:波里尼大师您好,2001年我曾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采访过您,当时的谈话非常愉快。
答:是的,我记得。那是在我的一系列勃拉姆斯作品音乐会演奏期间,当时由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协奏,在音乐会上我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所以我当然还记得。
问:在当年采访的时候,您曾表示希望能够到中国演出,五年之后您终于来到了北京。
答:是的,我非常高兴最终能来到北京,我还记得当时在萨尔茨堡接受您采访的时候说到过的这些,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到中国演奏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非常高兴。
问:这是您第一次来北京,您都想去哪儿看看?
答:中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有着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近几十年来的经济蓬勃发展,使得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我也一直都非常关注。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我的北京之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中国太大了,也许我需要很多年才能对这个国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次我提前好几天来到北京,就是计划要去看一些北京最著名的古迹,包括长城和故宫。
问:这次您在北京的音乐会,原定曲目有莫扎特的作品,为什么后来又临时做了很大的改动,改成了李斯特的作品呢?
答:可以说我对曲目重新编排是有很多原因的,我认为在中国首次演出选用李斯特作品要比莫扎特曲日更合适,关于我这次调换演奏曲目的用意,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我这次演出的曲目,上半场首先是两首勋伯格的作品:作品11号中的三段和作品19号中的六小段。可以说这些都是勋伯格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音乐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作品,因为它改变了一些音乐的语言,从调性音乐发展为自由调性,这对于整个20世纪音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变革。说到勋伯格,一位伟大的画家瓦两里,康定斯基曾经说过:“艺术家必须遵从他内心的声音,这种内心的声音告诉他应该做什么,这些都是必须的。”这也是勋伯格在这些伟大的作品中所遵循的一种精神。作品第11号足忧郁的,而作品第19号却是亲切的,其中的最后一首是他为去世而特别创作的。
在勋伯格之后,我将演奏贝多芬最著名的奏鸣曲,作品57号。这也是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属于他中期的作品一。贝多芬在他创作了奏鸣曲作品106之前,一直将这首奏鸣曲看做是他最好的作品,这首奏鸣曲是一部颠覆性的作品,是一种创新的音乐语言,有种巨大的勇气和力量。随后接下来的是四首李斯特晚期的作品《乌云》《厄运》《悲伤的贡多拉》以及根据理查德・瓦格纳作品改编的《威尼斯》。李斯特这四首乐曲也是非常忧郁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它们所具有的气质和勋伯格是非常相似的,这和勋伯格在多年之后所发展的音乐语言其实有着某种共通之处。在这些乐曲之后,我还会演奏李斯特著名的奏鸣曲,我认为这也许是李斯特最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是同贝多芬奏鸣曲一样具有革命性的作品,它对于很多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比如瓦格纳等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问:您并不是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您的家庭是一个什么样的?
答:我的父亲是一位建筑师,可以说他是意大利现代建筑风格的先驱之一。我的舅舅是一位雕塑家,也是现代风格的重要雕塑家之一,上世纪30年代他主要创作较为抽象的作品,60年代至70年代的时候他创作了一些大型作品,总是很抽象的,他从大自然中汲取了一些灵感,非常自由和现代。虽然我并不是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但事实上我的家庭成员都很喜爱音乐。我父亲小提琴拉得很好,我母亲会弹钢琴也喜爱唱歌,我舅舅弗斯托・梅洛蒂也弹钢琴。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对新艺术和新艺术领域的热爱,我想我从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这种热爱,对现代音乐的热爱。在我今年的音乐会曲目上,你可能只看到从勋伯格到20世纪初期的一些作品,但其实我还演奏更为现代的作品,我想这也是从我的家庭中继承而来的。
问:意大利曾经出过很多的歌唱家,当初在学音乐的时候,您的父母为什么没有让您去做一个歌唱家,却给您选择了钢琴演奏这条路呢?
答:大家都认为意大利是一个出歌唱家的国家,这是因为意大利的歌剧非常著名,尤其是在19世纪。但是我认为意大利给予了许多音乐家灵魂,多少著名的指挥家都出生于意大利,从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开始到现在的指挥家,以及很多演奏家包括钢琴家都来自于意大利,比如说伟大的钢琴家米凯朗杰里。
问:您还记得自己9岁的时候在米兰第一次演奏音乐会时的情景吗?
答:我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因为时间太久了。我想我应该是演奏了贝多芬的一首奏鸣曲。
问:是不是从那个时候起您就开始决心做一个职业演奏家了?
答:不,我是一步步走上钢琴家之路的,这其中曾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事实上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也曾经举办过几场音乐会,但是并不多,当时我还保持着正常的学校生活和学习。可以说我清楚地知道我要成为一个职业钢琴家是在60年代,是在我赢得了华沙肖邦钢琴大赛之后,当时我18岁。
问:在1960年国际肖邦比赛中,您是89位参赛选手中最年轻的一位。据说当时的评委会主席鲁宾斯坦对您有着非常高的评价,他说:“把我们所有评委加在一起,也敌不过您一个人的技术。”是这样的吗?
答:我必须坦白地说这件事,鲁宾斯坦当时的确是对我非常好,但是我想他的原话应该是:“波里尼弹奏的技巧,已经比我们评委中的任何一位都要好。”但是他只说是技术上,而不是这一领域里的所有,我很愿意重申他想要说的话,
问:国际肖邦比赛曾经制造出很多的神话,在当代许多伟大的钢琴家中,他们或者是参加过这个比赛,或者曾经做过这个比赛的评委,那么您今天怎样来评价这个著名的比赛呢?
答:这个比赛是献给肖邦这位伟大作曲家的,你可以想象在波兰人们有多么的热爱他,因为他是波兰的民族作曲家。这样一位天才,这样一个比赛在波兰拥有数量难以想象的观众。肖邦大赛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音乐大赛之一,因为肖邦这位作曲家是属于世界的,而不仅仅属于波兰。我非常热爱肖邦的音乐,在华赛之前我也一直致力于演奏肖邦的音乐,也正是因为这次比赛,我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肖邦的音乐上,这种转变可以从我当时的音乐中明显地看出来。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说他非常羡慕钢琴家,因为只有钢琴家才有肖邦这样一位伟大的作曲家。
问:您15岁参加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18岁参加国际肖邦钢琴比赛,并且都获得了大奖,您认为在年纪轻轻的时候获得这样的奖项是不是一件好事?
答:比赛获奖对一个人的音乐生涯来说,可以说是件好事。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肖邦钢琴大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我得到了很多机会,开始去世界各地举办音乐会。但是换一种角度来说,那个时候这一切似乎又来得有点太快了些,这么多的演出到处奔波,我觉得还是应该更多地学习,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发展自己的才能,所以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只开了很少的音乐会。
问:所以您在一举成名之后不久,就在乐坛上消失了,并且一离开就是八年。当时有各种的传说,有人说您生病了,有人说是因为您在赛车中把手伤了……。为什么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您却偏偏淡出了舞台?
答:除了一个人想进一步发展以外,可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像我刚才说的,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学习,这里面没有发生什么事故以及任何的事情。
问:在这八年的隐退时间里,您只是埋头练琴而很少参加音乐会的演出,您不感觉非常地孤独吗?
答:不,我觉得作为艺术家,这对我的发展比较好,我始终认为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也正是在这段时期我开始接触到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比如说勋伯格、布列兹、斯托克豪森等,所以这对于我未来音乐上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我真正完全没有演出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所以那不仅是学习的阶段,同时我也在准备各种音乐会。在上世纪60年代里我举办了很多音乐会,当然没有之后的年代里那么多,可以说那是学习和演出的一种结合,在今天来说也很重要。我从来没有失去和观众们的接触,这对于一个音乐家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我觉得一个音乐家必须要有这种接触,尤其是年轻的音乐家。有时候年轻艺术家很难举办音乐会,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好的,因为他们应该和观众接触,也许不用过多地露面,但是必须有音乐会演奏这样的学习过程。
问:从您的唱片录音曲目上来看,好像您涉猎并不是很宽泛,基本上只是围绕着您平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一些曲目进行录音。您为什么很少演奏巴赫、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等人的作品?
答:事实上钢琴家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有很多优秀作曲家为钢琴写作品,但作为一名钢琴家来说,终其一生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曲目都演奏出来,所以我觉得在所有的乐器当中,我们拥有很大的一种特权,也就是选择权。您刚才说到的作曲家,巴赫我个人也非常喜欢,作为一个音乐家我自己对音乐,包括对巴赫的音乐都有很深的研究,比如他的康塔塔等很多作品。说到柴科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当然他们也是很伟大的作曲家,但是我对他们却缺少一些音乐的感觉,所以我不太演奏他们的作品。
问: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您为这位伟大的作曲家都做了哪些特别的演出?
答:首先我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录制了一张唱片,这张唱片刚刚出版。其中两首莫扎特的协奏曲,一首是G大调(作品453号),还有一首是C大调(作品467号),是DG唱片公司出版的。我很高兴和维也纳爱乐乐团进行合作,这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乐团,尤其是在演奏莫扎特方面。在这张唱片中是没有指挥的,我边演奏钢琴边指挥,和乐团是一种互动的合作。
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指挥产生兴趣的呢?
答:大概是在25年前。在那期间我有过一些指挥的经历,指挥过一些音乐会,甚至还指挥过罗西尼的一部歌剧。那一时期我也指挥过很多莫扎特的协奏曲,我通过演奏来完成指挥,我和很多不同的乐团合作,包括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英国室内乐团及波士顿交响乐团等等。我和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时期。之后我就放弃了指挥,因为我看不到指挥对钢琴演奏有什么好处。要不我就更投入地去指挥,要不我就必须停止,因为这样下去会对我的钢琴演奏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之后我很长时间都不再指挥。直到最近DG唱片公司邀请我来录制莫扎特的唱片,然后我很高兴地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以后我可能会重新以这种方式来演奏莫扎特的协奏曲。
问:肖邦和莫扎特的作品从表面上看有着许多的不同,在演奏这两位作曲家的作品时,您的内心有着什么样不同的感受?
答:每一位作曲家都是不同的,作为一位演奏家,你必须找出他们的独特之处。我们必须了解他们,音乐本身其实就是最重要的引导,比如你提到的莫扎特和肖邦。有意思的是卡萨尔斯曾经说过:“要像演奏莫扎特那样演奏肖邦,像演奏肖邦那样弹奏莫扎特。”当然这是一个悖论,但是我觉得也不无道理。我们怎样来解释这个悖论呢?我认为莫扎特当然是一位古典主义的作曲家,但是他有一些非常浪漫主义的瞬间,比如将钢琴的旋律当作歌声来处理,如同歌唱家,如同歌剧一般。对于莫扎特和肖邦这两位作曲家来说,他们的钢琴旋律很自然地会让我们联想起人声。谈到肖邦,他是一位浪漫主义作曲家,可以说是音乐史上浪漫主义作曲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但是他的音乐风格的形成却是受到巴赫和莫扎特的影响,当他必须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时候,他首先会演奏莫扎特和巴赫的作品来为他的手和他自己作品的演奏做好准备,这样一来,在肖邦的音乐中自然就有着古典的风格融合于浪漫主义的作品当中,这是一种自然的结合。
问:您现在业余时间里还会去听音乐会或者听唱片吗?
答:我当然会去听唱片或者偶尔去听听音乐会,对当下音乐界所发生的事情我也十分的关注。我认为录音对于当代作品的推广与传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年轻的艺术家,可以让他们听到他们无法现场聆听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
问:您无论走到哪里都被掌声和欢呼声包围着,全世界有无数的乐迷在崇拜着您,您喜欢这样的状态吗?
答:当然我非常高兴。我的音乐体验、音乐感觉和音乐发现能够传达到观众那里,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甚至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原因。一位钢琴家或是指挥家不作曲,那么他存在的理由便是去尽力理解音乐和用音乐与别人进行交流。
问:在您的生活里除了音乐和弹琴之外,您还喜欢做些什么其他的事情吗?
答:我对音乐所有的方面都感兴趣,不仅是钢琴。所以我一直在看或是听一些交响乐团的演奏和其他器乐的演奏,包括任何时期的,我对所有的音乐都很感兴趣。同时我也很喜欢视觉艺术,建筑还有雕塑,所以很自然的我到世界各地时都会去参观博物馆,也会在家里看书。然后是文学,比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古典文学和一些希腊古文学作品。关于我的各种爱好,我最喜欢的是去大海里游泳,去世界各国游览,对我来说这次来到中国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
问:您刚刚过了64岁生日,您认为64岁对于一位钢琴家来说它意味着什么?
答:每个人都希望任何一个时刻都是生命中一个新的开始,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策略:准确定位,锻造师能
李军:2005年,我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动力区教师进修学校(2007年与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合并)做校长,首先思考的是学校的定位问题。因为原来在基层学校时,跟进修学校教研等部门有不少接触,对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工作有一些感受,感觉有点像“行政长官”——指令性比较强,心里就萌生了一种念头:进修学校的业务人员应重在指导和服务。所以到进修学校后,我首先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转变工作作风。
陶继新:定位的转变,让进修学校回归到了它的本位。只有去“官僚化”,用指导和服务,才能让教师们从进修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教师进修学校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师的职后教育。
李军:我认为指导与服务应该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核心功能。记得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我讲过这样的话:进修学校是中国特色,国外没有这个机构,他们的学校办得很好。假如没有这个机构,我们的学校会怎样?老师的教学会怎样?我想一定会照常运行。那么现在有我们这个机构存在,应该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教师们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进而使中小学校能更好地发展呢?
要履行好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教研员专业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于是,我提出教研员要“一专多能”,“专”就是要精通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的方法策略等;“多能”是要熟悉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人文知识、社会知识等,还应包括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一言以蔽之,教研员应该是教育教学的多面手。
陶继新: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引领者,应该有高人一筹的本事,不然指导就会言不及义,甚至会导错方向。不过,如果仅仅是“专”还是不行的。坡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不少教研人员,由于没有“多能”,视野狭窄,看不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景,也不可能指导教师们“登高望远”。所以“多面手”,当是教研员必备的本领。
李军:刚到进修学校时,我经常跟教研员一起深入中小学听课、调研,发现一些教研员在指导时就课论课,给教师们的启发很有限,所以我对教研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视,适时提出了教研员发展的思路,即“一专多能的发展方向,读书写作的发展途径,上挂下联的发展策略”。在学校成立了“学习研究会”,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研究会的运行方式完全是民间的,不受任何行政干预,学校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提供支持,既有精神上的支持,也有物质上的支持。分期分批送教研员到华东师大、北师大、东北师大等著名高等学府进行脱产培训;为教研员购买相关的书籍;支持教研员在职学习;为教研员发表文章积极创造条件;还要求教研员每学期必须上一至两节的研究课。
陶继新:“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何发展呢?读书与写作是极为有效的策略。没有对经典文本的大量阅读甚至背诵,就不可能抵达“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很难从人云亦云的怪圈里走出来。相反,书读得多了,读得好了,读得乐了,就会形成烙印着自己个性的文化,并在教师中树立自己的研究者的形象。这对教研员的意义非同小可。写作的过程是对自己教研深化与梳理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研员的理论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指导教师写作的时候才能做到指导有方,有的放矢。您上任伊始就抓教研员的读书与写作,是为高明之举。
李军:引导教研员读书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让教研员带着问题去阅读和写作很重要。教研员大多来自中小学,一般都是地方的名师,很多人上过公开课,在一些赛课中获过奖,教学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读书写作似乎离他们很远,多年来已经养成了的习惯,要想一下子改变真是太难了。
陶继新:读书与写作,无疑是治疗盲目自大的良药。越是读书,越会让人感到自己文化的缺失;越是写作,越会感到自己为文的困难。知不足而后努力,就会少了浮躁,多了定心,就会不断前进。况且,读书与写作和教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越是读书与写作,教学研究越是能够深入;越是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就越发感到读书与写作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会渐渐地步入到良性的运转之中,就会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教研员。
李军:听吴非老师的报告,他有一句经典语录:“学校里最危险的现象是,一群愚蠢的人在辛勤地工作。”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不但自己要读书写作,还要引领教师读书写作。
切入: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
李军:作为一个大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担负着对全区基础教育业务的研究和指导的重任,如果不能给全区一个正确的方向引领,不能给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思路,进修学校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在2008年2月香坊区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提出把“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作为香坊区未来一个时期教学工作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切入点,在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和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经过认真反思和实践探索,又提出构建“三园”课堂,即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生长的“田园”,生命享受的“乐园”,生命创造的“学园”,让课堂与教师、学生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
陶继新:欣赏“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这一教学工作的主题。因为现在不少课堂教学不但不是有效的,甚至是负效的。有的教师不讲还明白,越讲学生越糊涂。所以,研究有效教学,系当务之急。学生是一个个的活生生的生命体,课文中也有生命意识的流动。可是,有些教师忘记了这一点,只教死知识,没有生命意识,没有生命激情,没有人文关怀,结果学生的生命被凝固了。当生命意识退去之后,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不能乐观,因为生命的创造力被摧毁了,所以构建生命课堂,是应时而生。不过,现在这方面的提法颇多,有些“专家”言必谈生命教育。其实,真正的生命教育的意义不在口头上,而在行动中。离开了实践的生命教育,就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
李军:很多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更多的是窄化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尤其强调对知识的掌握。至于获取知识过程中情感的投入,兴趣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对学生心灵的熏染等,却往往被忽视掉了,或者只是停留在“论文”中、总结材料里,没有实质的关注。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所参加的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两位老师同上一节课——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
甲老师这样导入新课:“孩子们,喜欢旅游吗?马上放暑假了,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旅游,你们高兴吗?(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遇到困难了,请你们帮助解决,有四个可去的景点,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去其中的一个景点,怎么办呢”……
乙老师则这样导入:“我们学校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刚刚结束的趣味运动会。你们愿意参加活动吗?(生异口同声,高呼“愿意!”)过几天啊,学校要举行唱歌比赛,我们班也要参加,大家高兴吗?(孩子们的热情显然被老师调动起来了,齐呼“高兴!”)老师遇到困难了,有三首很好听的歌曲可选择,由于比赛规则要求只能唱一首,选择哪一首呢?请同学们出出主意怎么选择”……
应该说,两节课的课堂气氛都很活跃,也很好地实现了预期的知识目标。课后做课教师及所在的教研组阐述了设计意图等,随之市区教研员、市骨干教师代表也纷纷作评析——一片赞扬声。主持人出于礼貌也让我讲几句。我首先“赞扬”了一番课的优点,接着很友好地问两位做课教师:“假如过几天你们的学生问,老师,那天上课时选择的旅游景点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啊?唱歌比赛什么时候进行啊?你们又将如何作答呢?”两位老师都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看得出,不但两位教师听懂了我的意思,在场的老师们也都明白了。
陶继新:课堂的有效不在于有了热烈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还在于是不是真。如果不真,意义与价值就大打折扣。“曾子杀猪”的故事虽然已经久远,可是它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却是永远的。现在不讲诚信的人与事随处可见,为此我们的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是,诚信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呢?除了学前的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当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场所。如果说“军中无戏言”的话,教师也应当无戏言。为了课堂的热闹,让学生有了选择旅游景点与唱歌比赛的激情,而之后再没有了接应的活动,学生的心里会作何反应?而时间长了呢?教师就在学生心里树立了一个没有诚信的形象。看来,您的“友好”之问里,却有了沉甸甸的内容。上次在你们那里,我提到一个“道德高效”问题。如果课堂只是成为教师教学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特别是教师无意识传播不诚信思想的地方,那将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爱因斯坦说:“无论是教堂还是学校,在他们行使其真正的功能的限度内——都是为了使人变得崇高。”我们不去培养崇高的人,就有可能培养卑劣的人。那样的话,即使课堂多么“有效”,结果不照样可怕吗?
李军:可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少被实实在在地关注,三维目标应该是有机的整体,互相渗透,互相支撑,需要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落实,而课堂是主渠道。我们提出构建“三园”课堂,把学生看成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体。学校担负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要启迪、呵护学生的精神生命,让教师教得有尊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让学生学得有乐趣,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陶继新:学校教育最不能丢弃的就是学生的精神生命的培育,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忽略了。
李军:是啊,所以我们的“三园”课堂,强调三点:第一,努力使课堂成为生命生长的“田园”。主要从实现全体学生的生命发展,实现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生命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生命的自主发展五个角度来思考和实践。第二,努力使课堂成为生命享受的“乐园”。主要从营造心理轻松、思维紧张的课堂氛围,设计寓教于乐、体验成功的教学过程,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共赢的教学策略,使用激励鼓舞、彰显个性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努力让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第三,努力使课堂成为生命创造的“学园”。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营造创造环境;二是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三是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初见成效,并且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初以“中小学校生命化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为题开展区域课题研究,引领全区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走一条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陶继新:“三园”课堂是有效课堂。在这个“田园”里,学生犹如禾苗,茁壮成长。这样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持久的,是生命的活动,是关注个性发展的,是积极自主的。在这个“乐园”里,有一种和谐的氛围,有一种自由的空间,有一种快乐的场景。学生学习的时候,会有一种“乐以忘忧”的学习感觉,还会在破解困难的过程中享受特殊的快乐,从而在心里积淀成一种乐学好学的品质。创设好的环境,学生的创造思维就会被激发出来,创新需要根基,需要不断积淀,才能有不断的超越,不断的创新,才能形成创新品质。
提升:瞄准四个“服务”,致力文化修炼
李军:之所以确立“中小学校生命化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这个课题,还是缘于“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的思考和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想让老师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尊重学生的生命权利,呵护生命的灵动,老师也必须生活和工作在“彼此尊重,相互成全”的集体中,老师的生命同样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校长的尊重与呵护。只有整个学校系统中各要素诸如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管理、教科研、家校合作等相互间彼此协调,相互适应,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对学生的生命化教育更有实效,做得更真实。现如今“彼此尊重,相互成全,尽到本分,恪守尊严”,已经成为我们进修学校的一种文化。如何使我们的教研、培训工作更适合教师的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要加以改善的地方。2009年1月我从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归来,他们的教学使我受到启发,结合课题研究的思考和实践,我们提出与中小学校建立伙伴协作关系,初衷是为了最大化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实现与中小学校(幼儿园)互促共进,协调发展。我们积极开发和凝练学习资源,为教师、校长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促进教研员和教师、校长一起进行专业的反思与协作,不断自我完善和超越,切实发挥进修学校“四服务”作用,即服务于行政决策,服务于学校特色发展,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继新:“彼此尊重,相互成全”,何其好啊!教师有知识,也有尊严。所以,营造彼此尊重的学校文化,可以形成一种和谐场,从而让老师们心情愉快,进而积极主动地工作。
中国人有一种“劣根性”,就是不能容忍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相近的人出人头地。而有了“相互成全”的学校文化,大家就会对他人的成功表示祝贺,自己也会“择其善者而从之”。群体的向善与积极向上,学校发展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
建立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系,更好地为它们服务,这样定位之后,进修学校从办学宗旨到教学方略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培训的时候,就要特别关注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的需求,就要从各个方面为他们服务。在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教研员就不只是指导者,也是学习者,甚至还可以是受教育者。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都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快速地成长,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伙伴。
李军:这种“和谐场”的形成经过了几年的过程。来进修学校工作之初,我就提出“民主管理是基石,自我管理是根本,制度管理是保障”的管理理念,其中我更看重的是自我管理。这源于我对“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观的认同,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效果还是令人欣慰的。每年的职称评定工作,已经成为学校的焦点问题,我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不断地告诫自己:必须要努力追求公平、公正,从教师的角度去理解这件事。五六年过去了,无论是参评者还是其他人员,都能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件事,没有因此而产生干群之间、教师之间的不和谐。这种理念也渗透在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往来之间,我专门给教研员们讲过如何恪守自己的职业尊严和学术尊严:在推选赛课选手时,在骨干教师认定考核时,在对学校进行业务考核评估时,在深入基层视导对教师或校长反馈时……都不要拿自己的职业尊严做交易,不要亵渎自己的学术尊严。
一位小学教研员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向上级推选赛课选手,某上级“领导”要求我们的教研员对某位选手给予照顾。这位教研员回应说,如果您单纯地想要公开课的证书,我可以安排其他机会,但是选手必须推选最好的,这是我们的规矩。那位“领导”很不悦地说:我就不相信你们区的民主程度这么高,到时候我到现场去观摩。他说去看还真的去了,整个推选过程的科学,结果的公正,这位“领导”都看在眼里,不得不发出感慨:我服了!
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本来是利好之事,但老师们对当下的培训并不买账。培训工作备受诟病,几成“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培训不对老师们的“口味”直接相关。在开展培训时,我们不仅对培训专家“挑三拣四”,而且还对培训内容“挑肥拣瘦”。
陶继新:“人之初,性本善”,良知本然就有。可是如果长期处于没有公平、公正的环境里,这种良知就会被遮蔽,就会缺失。看来,老师们品质的优劣,与一个学校的正气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学校之所以人心思散,以致相互争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正气文化的缺失,特别是校长没有正气。可谓“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不可能管理好。
追求一个公平、公正的学校文化,会不断地向人们辐射一个信息——公平、公正是正义的,行之者昌,逆之者败。校长正,就会“其身正,不令而行”,您所说的那个敢于违背领导意志的教研员,就是在这种正气文化中,时时处处有了正气之举的。这种正气文化,可以形成学校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
李军:在进修学校全体教师会议上我明确表示:一个单位的风气或者说文化,关键在校长。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相信人心都是向善的,没有天生就不想把事情办好而故意捣乱的人,学校出现了人心涣散,尔虞我诈等不良现象,可能就是校长出了问题。非常赞同您的一个观点:“道”的问题不解决,单纯地从“术”的层面下工夫,不会有更好的效果。我认为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和教研员们也常思考:现在的培训五花八门,大多数老师都期待能告诉他们具体的操作办法,各种操作层面的书籍可以说琳琅满目,为什么效果甚微?教师和校长的观念问题,教师的为师之道,校长的管理之道等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我们无论是在教学研究还是在教师、校长培训中,在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等操作技术层面的提高的基础上,更重视从教育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层面来激发教师、校长的内驱力,采取各种方法、措施,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教师和校长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让教师和校长在平凡忙碌的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在价值的实现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陶继新:同意您的观点,没有天生就想捣乱的人,一个学校出了问题,大多出在校长身上。即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再就是“道”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不能说不关注“术”与“器”,可是更关注的是“道”。我发现,有了“道”心之后,心灵是宁静的,思想是升华的,生命是向上的,效率是极高的,所以对于当下到处在谈的“高效课堂”,特别是那些直指应试或只在技术层面的高效课堂,我总是难以苟同。因为那样的高效是急功近利的,是短暂的,是没有真正效益的。只有有了“道”,才能既有效率又有效益,才能长足发展。
追求:“卓越杯”与教师的卓越
李军:我在几年前就提出教研员要建立学科教师专业社群,将自主发展意识强、有共同专业关注的教师组织起来,对难点热点及有实际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持续关注和研究,成果共享,营造学术研究的氛围,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科教师参与到读书写作和实践研究的行列中来。几年来,有很多学科的教师专业社群工作卓有成效,如中学地理“三版思维”空间社群,小学语文“青青子衿”社群,小学数学“纵横团队”,还有德育部的班主任工作社群,等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创造性地开展了香坊区“卓越杯”教师专业素质大赛。比赛不是目的,主要是通过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积极推动基层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为了助力教师的读书写作与专业成长,在对“卓越杯”优胜者进行奖励时,我们一改以往的做法,为每一位获奖者订阅了全年的有益于专业提高的杂志;外加一个丰厚的“大礼包”,包里有价值数百元的教师研修书籍。围绕“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这一主题,“卓越杯”教师专业素质大赛迄今已成功地举行了四届,收到很好的效果,已经成为我区的特色。“十二五”期间,我们又在原有基础上系统规划了未来五年的“卓越杯”教师专业素质大赛,要体现“五性”,即全员性、层次性、系统性、学术性和校本性。
陶继新:您是一位有文化品位的校长,几年间,已经在老师们中形成了一个品牌。您是校长,更是一个文化教育研究者。所以,在您读书与写作的带动下,大家跟随着您前行。您主张教研员建立学科教师专业社群很有创意,教研员不但自己受益,也影响到全区的教师,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更有利于教研员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从而在老师中建立了自己的学术权威。这样,老师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读书写作与教研的生命张力。愿意跟随的人越来越多,对于香坊区的教学研究,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卓越杯”教师专业素质大赛的举办,给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我发现,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几乎人人都希望展示这种能力。如果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给他们以展示的机会,并且让他们在展示中得到更多老师的认同、欣赏、赞扬,他们就会更有进步的自我要求,会更快地发展。于是,他们也就有了读书、写作与研究的内在要求,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最终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日月在一天天穿梭,花开花又落,唯有我心中之梦不曾凋落……
—题记
一次次考试的失利,将我狠狠推入一个狭小的房间,“闭门思过”,怎么了,到底怎么了?怎么会一次不如一次,一次次的倒退,难道是我不是上学的料吗?我独自走到窗前,举目远望,黑黑的天空,将这座繁华的城市笼罩,那被天狗咬的就剩一条线似的月亮悬挂在天宇,特别显目,那一棵大树也被风不停的摇曳树影婆娑,又僻见远处一星星,一点点微光,尽是一片凄凉萧瑟的景色。分数的重锤,将我打的直不起腰来,弱小的心灵屡受冲击,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好似一颗颗无形的子弹击中我的要害,心中有涌起一阵苦涩,不由自主的流下了几滴泪。唉,我的天空是灰色的!勤奋的学习却换来不尽人意的结果。难道那一个个没有休息的节假日所做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往日的辛苦都白费了吗?看着一本本笔记,一道道习题,心里说着“废物”刚想把它扔的远远的,可突然又又想起了那一个一个夜晚的挑灯夜战,奋笔疾书,苦尽甘来。而今那甘甜消逝的无影无踪,只有不尽的苦涩让我咀嚼怎么可以这么堕落,JacK?迷惘中好像听到有人在呼喊。对啊,怎么会这样,我不是号称不战神话的吗?就让如此小的挫折蹂躏我,让我一蹶不振,不可能!
司马迁在受到汉武帝的酷刑后,他还忍辱负重,以极大的毅力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 史记》 名垂千古,被后人所赞颂。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日月在一天天穿梭,花开花又落,唯有我心中之梦不曾凋落……
—题记
一次次考试的失利,将我狠狠推入一个狭小的房间,“闭门思过”,怎么了,到底怎么了?怎么会一次不如一次,一次次的倒退,难道是我不是上学的料吗?我独自走到窗前,举目远望,黑黑的天空,将这座繁华的城市笼罩,那被天狗咬的就剩一条线似的月亮悬挂在天宇,特别显目,那一棵大树也被风不停的摇曳树影婆娑,又僻见远处一星星,一点点微光,尽是一片凄凉萧瑟的景色。分数的重锤,将我打的直不起腰来,弱小的心灵屡受冲击,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好似一颗颗无形的子弹击中我的要害,心中有涌起一阵苦涩,不由自主的流下了几滴泪。唉,我的天空是灰色的!勤奋的学习却换来不尽人意的结果。难道那一个个没有休息的节假日所做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往日的辛苦都白费了吗?看着一本本笔记,一道道习题,心里说着“废物”刚想把它扔的远远的,可突然又又想起了那一个一个夜晚的挑灯夜战,奋笔疾书,苦尽甘来。而今那甘甜消逝的无影无踪,只有不尽的苦涩让我咀嚼怎么可以这么堕落,JacK?迷惘中好像听到有人在呼喊。对啊,怎么会这样,我不是号称不战神话的吗?就让如此小的挫折蹂躏我,让我一蹶不振,不可能!
司马迁在受到汉武帝的酷刑后,他还忍辱负重,以极大的毅力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 史记》 名垂千古,被后人所赞颂。
摘 要:教师绩效工资制的初衷是借助外在奖励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绩效考核关注点的偏失并没有达到这一目的。只有站在教育社会生态观的视角重构绩效考核机制,才能开启教师的生命动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绩效工资;教育社会生态;绩效考核;教师;生命动力
绩效工资作为薪酬管理的一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绩效考核是实施绩效工资的依据。绩效工资的目的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没有达到这一预期目标。个体积极性的发挥需要个体生命的能动参与,因此,绩效考核要关注教师生命动力的开启。本文立足于教育社会生态观来审视教师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围绕生命动力的开启来改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理论概述
继美、英、澳等国掀起绩效工资改革浪潮后,我国也决定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并颁布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此对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加以指导、规范。教师绩效工资制的初衷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绩效工资制的前身是“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创造的计件工资。教师绩效工资制是基于教师工作业绩,与教师教学质量紧密结合的一种额外工资奖励制度,它与教师的资历背景相脱离,因此,具有较高的激励作用。
绩效考核是实施绩效工资制的核心,考核机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绩效工资的公正性。我国绩效考核往往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课时量、出勤情况等量化指标为参照,关注的是数量化的结果,而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表现、教师为提高教学水平付出的个性化努力以及学生品行重视不足,忽视了教育培养人的长效性。此外,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也造成了评价结果的不公正。这种同一角度、单一模式的考核把教师完全看作了一种工具忽视了教师的生命价值,这种机制下的绩效考核很难开启教师的生命动力,没有动力的工作将是机械的、缺乏创造性的,长此下去,教育领域将失去生机和活力。
二、生命及生命动力的表现形态
(一)一般意义上的生命及生命动力
社会个体的生命形态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学的宏观层面来看,社会个体的生命是其从事现实生产生活的工具和手段,生命动力是有效地再造这一现实生产生活活动的动力源泉,是个体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的依托。生命的现实存在形态表现为需要和能力,生命动力就是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以满足社会个体不断增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这也是社会个体生命价值得以肯定和实现的过程。此外,社会个体的生命存在还表现为社会个体能力的不断显现、运用与开发。所有社会成员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而潜能的发挥需要通过外力的引发,外力又要借助于生命动力才能对社会个体发挥效用。
(二)教育领域教师生命动力的表现
生命动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力量源泉,是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的保障。教师的生命动力具有双主体性――指向学生的一面,还有指向自身的一面。前者指教师借助生命动力可以将自身蕴藏的知识财富与能力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发生作用;后者指教师为了使自身所创造的成果得到社会认可而付出的主观努力,生命动力的成功开启可以使教师获得自我满足感。
教师绩效工资制的实施是希望借助外在物质奖励开启教师的生命动力,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取得教学质量的改善。初衷是好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的不到位、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和教育领域自身的特殊性等原因,教师的生命动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启。尤其考核过程对教师生命的关注明显不足。只有站在人力资源教育观与生态教育观相结合的角度去开启教师的生命动力才能解决教师绩效工资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三、立足绩效考核机制开启教师生命动力
只有站在教育生态观的视域下重新审视现有绩效考核机制,并加以完善,才能在已有制度模式下开启教师的生命动力,为教育领域输入活力。要想通过绩效考核来开启教师的生命动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性绩效考核机制
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要想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就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校长负责组织对教师的考核,而校长自身的考核交由教育行政部门,这样可以实现不同校间的横向比较,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校内考核校长负责的同时,应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真正实现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的多主体参与,保证公平性。
2.考核目标要具体明确
目标具体明确才有可操作性,个人绩效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才能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此外,目标和规则的制定要贯彻民主的原则。目标制定之后,还要关注考核程序的规范性,因为教师如果获得程序上的公正对待,即便考核结果不尽人意,也不会觉得不公正。
3.考核应定性、定量相结合
考核指标的建立应定性、定量相结合,由重视学生的测验成绩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考核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教师的成长与进步。教师群体按专业发展水平及教龄可分为新手、熟手、专家等类别,新手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且还得适应工作环境,若单以量化指标考核,就会忽视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诸多个性化努力,教育的长效性使得他们的付出一时显示不出,这种情况下的考核无疑是不够公平的。长期体验不到“成功”则会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时,质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以质性眼光去肯定他们的付出才能真正开启他们的生命动力,实现自我专业提升。此外,考核还要避免代际矛盾,辩证地看待教师的绩效,关注教师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特殊性,不能只顾当下的绩效。
(二)关注教师的自我需要
教师作为一种社会个体存在,只有当他的个性需要得到满足,所创造的成果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肯定与尊重,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他的生命才会充满动力,他才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同时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绩效工资更多是将教师的个人利益与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这样确实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更多情况下带给教师的并非激励而是焦虑和压力。试图以金钱为诱因激励教师专业发展会扭曲教师的工作动机,造成他们追求外部刺激而放弃自我发展、职业乐趣等内在需要。因此,绩效考核要关注教师的自我需要,以鼓励为主,令教师在考核结果中体验到一定的成功感,以教师的内在动机而非纯粹的外在奖励作为开启教师生命动力、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手段。
(三)个人绩效与团体绩效相结合
教师工作具有团队合作的特征,引入个人绩效工资制度会使教师间合作减少,造成紧张的同事关系,这对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有阻碍的。教师也都认为团队的努力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育结果的改进很难直接归于教师的个人努力,因为学生的进步并非某一教师努力的结果,各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甚至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
总之,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应该让教师在接受考核的过程和结果中体验到公正感和成功感,只有当教师感受到了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他的生命动力才能得以开启,他生命中潜在的能量才能发挥出来,转化为现实的能量作用于自身及学生,实现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学生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的改善,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绩效。(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付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2] 唐文静.绩效考核应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