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劳动力的需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的需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力的需求

第1篇: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调查近年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员需求数量规模大,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盲目乐观。

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是金字塔的人才结构模型的塔基,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要大量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迅速推进,服务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农业比重持续下降,中国经济开始崛起,并出现向发达国家趋同现象。

2001至2020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特别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最终完成新型工业化,使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服务业也将加速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持续上升。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迅速下降。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经济起飞中后期,对受过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技能和技术与管理素质的人才将会有巨大的需求。这就需要数以亿计的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从而对中级的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巨大的需求。在这一阶段,经济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是我国实现经济崛起或者经济追赶的重要时期,此后,中国经济发展就将进入成熟期。

部份经济发达地区调查已表明,有就业愿望的中职毕业学生就业率基本上都是100%。原因主要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就业机会的绝对数量在增加。但企业“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在逐渐“退烧”,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才有时比大学教育出来的人才更能胜任某些岗位。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初中毕业生其实有充分的理由选择中职,走上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之路,而不是读普通高中,挤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的独木桥。

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形势仍不容盲目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出我国人口变化趋势,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预计到204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8亿的高峰,根据学龄人口数量的统计,每年新生劳动力有七、八千万人,这些新生劳动力将有相当大的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转移到城市,经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后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我国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使得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中等职业教育是典型的就业教育,中职毕业生必须以本地区、行业的劳动力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自身成为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专门人才,适应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就业竞争市场的需求。

总之,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根据这个规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的模型,越是基层的人才需求量越大,以培养中初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无疑成为就业市场最大的供应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中职人才,创造了许多地区中职生95%以上的高就业率奇迹。虽然,我国目前中初等教育就业人才需求数量大,但是近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且所针对中职学生提供的岗位工作条件较差,工资收入较低,中职生毕业后往往频繁更换岗位、就业并不稳定。

第二,劳动用工单位更看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品德

按照旧式工厂中工人等级晋升的惯例,一个初级工成为中级工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中级工成为高级工要七到八年的时间,这样的人才成长速度明显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求学三年之后,就能够通过劳动部门的考核达到中级技工的水平,中职毕业生通过一部分学校开设的两年制高级技工班的学习就可以考取高级技工等级证书,再加上高等职业学校的深造,一个高技能人才约五年左右就可以快速打造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势突显,但劳动用工单位更看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品德 。

曾有地区的中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解劳动用工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在校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修养、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社会活动能力、职业技能等13项指标的重视程度,按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不太重视、不重视等四个层次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非常重视”的选项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占78% ;“诚信品格”,占69.2% ;“实践和创新能力”,占65. 6%;“专业技能”,占49.2%。显然,用工单位更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品德。

第三,信息社会要求中职劳动者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

第2篇: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新型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要求,不再是简单地注重学历学位或是毕业院校的知名度,而是需要能够创造实际价值的实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合格的职业资格、动手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智商和情商都较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聘用操作能力强、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实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递增趋势,因此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态势也要发生变化,对劳动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发展一直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新兴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也产生了新的变化趋势:

1.1技术性人才短缺,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2012年第一、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不难分析出,高级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的用人需求缺口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对初、中级技能劳动者的用人需求有所增长。①从宏观层面分析,目前我国已显现出“结构性短缺”的趋势,中国劳动力过剩的时代即将结束,劳动力不足的时代即将到来,尤其是高技能、高技术人才更是如此。

1.2第三产业人才需求旺盛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和结构未能跟上产业发展升级和产业转型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的行业分布严重失衡,从事传统教育和卫生产业占据了人才总量的半壁江山,导致新兴第三产业人才严重不足,数据显示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中,第三产业的需求非常旺盛,酒店服务业、推销展销人员、营业收银人员等职业需求量大。

1.3职业教育背景大学生得到青睐

高技能人才和现代服务业都需要有职业教育背景的人员担任,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有职业教育背景的大学生正逐渐地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本科教育一同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两股力量。②拥有职业教育背景的大学生一般来说在校期间已经接受了正统的专业技术方面的教育,并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毕业后择业中对职业的选择面较宽,尤其是在设备生产及商业服务这两个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就业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教育必须适应这种需求,否则就背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2.高职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现代高职教育与传统学历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讲授,更强调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塑造,现代劳动力市场对某种职业或工种的需求将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在当代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如何打破学校与企业的界限,培养具有深厚职业素养和文化底蕴的专门人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完整对接,走人才培养的创新形式,是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重要问题。

(1)调整专业设置,适应劳动力市场动态需求。良好的专业建设是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紧贴市场需求、完善和建设现有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决定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走向。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衔接性的人才,主要体现在各高校能否根据自身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各学校的专业设置入手,紧贴企业的用人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地人才培养和输送。然而,当前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名称老化,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各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二是专业设置雷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的一些专业运用同一个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加以区别;三是专业名称设置死板,学生可选择面偏窄,灵活度不高。③综上,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首先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引领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应突出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未来,确定好专业设置方向,体现专业设置的岗位针对性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性,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2)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高职学校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和职业能力最终应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而学校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真实工作环境,此时应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力量。而办学资源的整合最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机制,这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学校与企业合力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按照学生成长和职业规划的逻辑规律确定课程授课排序,强调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国内大中型企业在设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实现学校实验实训与企业生产实际的接轨,使学生置身于职业氛围之中,得到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训的质量与效果。同时,该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间信息的互通和资源的共享,开展技术合作,进行文化合作,使学生逐步理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既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也是提高办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途径。

(3)扩大区域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空间。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就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才,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适应当今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当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培养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需求量大,但其劳动力培养和培训成本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广大学生的求学和就业愿望强烈,但教育基础比较薄弱,难以满足需求。为了逐步克服高职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展东西部跨区域合作办学势在必行,这也有利于拓展人才的培养空间。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促使西部合作学校树立起先进的教育理念,学到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缩小教育在东西部发展中的差距,推动高职教育在全国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为东部沿海地区提供大量技能型紧缺人才,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双赢。

综上所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高职教育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应当了解市场需求,了解企业需求,将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突出办学优势,将企业的用人要求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来,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让企业了解学生,也让学生熟悉企业,形成市场与人才的良好互动关系,真正实现双赢。总而言之,高职教育必须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方向,按照劳动力市场之需求来适时调整高职教育定位,从专业设置、招生规模、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确保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昕在教育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J].职教园地,2012(3).

第3篇: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村,就业,剩余劳动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的70%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些沿海的大中城市都成为了国际的大都市。但是从客观上讲,中国的农村还很贫困,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而农民收入低的核心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由于我国经济是从计划经济时展过来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是在这个阶段逐渐发育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分割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这已成为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同时也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目前来看,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劳动力市场的两方,需求方和供给方就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同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1. 劳动力需求

1.1农业内部转移

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以及我国现在各地的发展状况,是无法一下子把所有的剩余劳动力转出农业部门,流向非农部门的。同时,我国的农业产业科技含量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可以大力挖掘农业产业的潜力,增加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但可以大大缓减伪装失业,还可以吸纳一部分返乡的劳动力。让农民“不离土不离乡”。。

1.1.1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我国的农业还属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在国外,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已占到60%-80%,而我们现在还不到40%。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如农村大棚技术的应用,反季节蔬菜等,使农民一年四季在土地上都可以有所收获,既能够提高收入,又能够安置更多的劳动力,使农业部门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应该开垦宜农荒地及其他资源,对目前尚待开垦的宜农荒地、宜林荒山、荒坡等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可吸收大量农业劳动力,并且提高复种指数。我国目前的耕地复种指数为 152%, 如能提高到159%, 可增加耕种面积 0.104 亿公顷, 可多使用劳动力 1000多万人。

1.1.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第二、三产业

农业产业化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可以使农业各个环节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解决农业长期存在的分散经营的问题,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可以打通农业各个再生产环节的联系,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益,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可以积极发展种苗培育,加工运输等专业化部门,实现农业向产中深化和向产前、产后延伸,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1.1.3 加大农业投资,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扩大劳动力需求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和水利建设,如利用农闲季节,加强以防汛抗旱为中心的水利建设和控制水土流失为中心的农田建设,可以缓解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同时针对我国环境破坏的现状,应加大国土整治力度,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防风固沙的战略,而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又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既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各种大中型批发市场,提供交通便利,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1.2 向外转移

如果说农业内部转移是提高产业生产效率而增加就业,那么向外转移就是促使劳动力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主动转移流动。主要表现为向小城镇转移,向大、中发达城市转移以及向国外输出劳务。

1.2.1 大力发展小城镇,扶持乡镇企业,促进城市化进程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受到限制,迫使农民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因而造就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进入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减弱,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的同构性导致了乡镇企业的竞争弱势,另一方面一部分乡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快了技术进步,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最重要的途径,因此还要继续发展和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1.2.2 向大中型城市转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中型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各种基础设施完善,因此许多农民选择流往大中型发达城市,希望能够增加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城市中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需求大,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但是在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条件的因素,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严格地限制了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虽然从2000年以后国家政策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促进劳动力的公平流动,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度的惯性和地方政府的利益需要,仍然存在着许多对农民进城和进城后的各种歧视现象。。如户籍障碍,社会保障歧视,教育和就业制度歧视等方面,因此在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解决这些阻碍劳动力顺利流动的因素。一方面,应深化制度革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各种制度上的歧视,促进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另一方面,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创造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1.2.3利用我国劳动力优势,积极向国外输出劳务

向国外输出劳务,也是转移剩余劳动力比较有效的手段,同时可以缓解国内的就业问题,将问题外移。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并且劳动力成本高,因此国外对于廉价劳动力有着十分旺盛的需求。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 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是世界劳动力资源的20%,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3%左右,两者极不相称。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中东地区有上千亿美元的巨大劳务市场,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也需要从国外输入几百万劳动力。因此,向国际市场输出劳动力的潜力是相当大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2. 劳动力供给

2.1 控制农村人口增长,降低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长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人口的过度增长。而这主要是农民生育观念落后和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所致。因此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尽快建立覆盖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措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农村流动人口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从根本上缓解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2.2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素质。

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不高成为了他们流向高生产率部门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使他们具有更强的适应经济变化的能力,是农村劳动力长期持续就业的关键。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增加劳动力价值,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选择的能力。。一方面,保证农村劳动力的义务教育年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延长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减少无效供给。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各种类型的非义务教育。要进一步开拓教育市场,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各种类型的非义务教育,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向大众化。

3. 劳动力市场

除了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方入手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我国还必须重视作为配置劳动力的市场的完善,加速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3.1 要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中介组织,并成立受政府保护的维护城市农民工的民间组织,作为沟通、衔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桥梁,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获得充分及时的信息,降低寻访成本和流动的盲目性,提高劳动力流动的效率。同时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3.2 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与管理制度,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保障劳动力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转。并且能够切实地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力市场健康、全面地发展。

4.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农民作为中国最庞大的一个群体,却无法很好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收益,反而被城市所排斥。对比城市的繁华,乡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和在城市的车流中盲目穿梭的农民工仍然只是与富裕无缘。社会中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了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立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面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关键就在于如何将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如何保持转移的渠道畅通无阻。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情况下,不仅要通过提升农业部门的竞争力来吸纳剩余劳动力,还要积极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在强调市场调节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减少市场失灵,两者顺畅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张隽.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 山东劳动保障, 2003,(5).

2、李炀.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西南大学民族学报(人文社科版)[J],2003,(8).

3、周元福.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经济师[J],2003,(3).

4、刘甲朋、尹兴宽、杨兵杰.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 人口与经济[J],2004,(1).

5、杨辉、罗素清. 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原因及出路.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03(8).

6、 中国农村年鉴[M],(2006).

第4篇: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村,就业,剩余劳动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的70%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些沿海的大中城市都成为了国际的大都市。但是从客观上讲,中国的农村还很贫困,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而农民收入低的核心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由于我国经济是从计划经济时展过来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是在这个阶段逐渐发育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分割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这已成为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同时也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目前来看,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劳动力市场的两方,需求方和供给方就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同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1. 劳动力需求

1.1农业内部转移

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以及我国现在各地的发展状况,是无法一下子把所有的剩余劳动力转出农业部门,流向非农部门的。同时,我国的农业产业科技含量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可以大力挖掘农业产业的潜力,增加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但可以大大缓减伪装失业,还可以吸纳一部分返乡的劳动力。让农民“不离土不离乡”。。

1.1.1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我国的农业还属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在国外,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已占到60%-80%,而我们现在还不到40%。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如农村大棚技术的应用,反季节蔬菜等,使农民一年四季在土地上都可以有所收获,既能够提高收入,又能够安置更多的劳动力,使农业部门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应该开垦宜农荒地及其他资源,对目前尚待开垦的宜农荒地、宜林荒山、荒坡等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可吸收大量农业劳动力,并且提高复种指数。我国目前的耕地复种指数为 152%, 如能提高到159%, 可增加耕种面积 0.104 亿公顷, 可多使用劳动力 1000多万人。

1.1.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第二、三产业

农业产业化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可以使农业各个环节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解决农业长期存在的分散经营的问题,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可以打通农业各个再生产环节的联系,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益,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可以积极发展种苗培育,加工运输等专业化部门,实现农业向产中深化和向产前、产后延伸,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1.1.3 加大农业投资,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扩大劳动力需求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和水利建设,如利用农闲季节,加强以防汛抗旱为中心的水利建设和控制水土流失为中心的农田建设,可以缓解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同时针对我国环境破坏的现状,应加大国土整治力度,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防风固沙的战略,而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又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既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各种大中型批发市场,提供交通便利,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1.2 向外转移

如果说农业内部转移是提高产业生产效率而增加就业,那么向外转移就是促使劳动力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主动转移流动。主要表现为向小城镇转移,向大、中发达城市转移以及向国外输出劳务。

1.2.1 大力发展小城镇,扶持乡镇企业,促进城市化进程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受到限制,迫使农民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因而造就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进入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减弱,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的同构性导致了乡镇企业的竞争弱势,另一方面一部分乡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快了技术进步,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最重要的途径,因此还要继续发展和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1.2.2 向大中型城市转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中型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各种基础设施完善,因此许多农民选择流往大中型发达城市,希望能够增加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城市中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需求大,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但是在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条件的因素,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严格地限制了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虽然从2000年以后国家政策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促进劳动力的公平流动,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度的惯性和地方政府的利益需要,仍然存在着许多对农民进城和进城后的各种歧视现象。。如户籍障碍,社会保障歧视,教育和就业制度歧视等方面,因此在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解决这些阻碍劳动力顺利流动的因素。一方面,应深化制度革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各种制度上的歧视,促进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另一方面,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创造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1.2.3利用我国劳动力优势,积极向国外输出劳务

向国外输出劳务,也是转移剩余劳动力比较有效的手段,同时可以缓解国内的就业问题,将问题外移。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并且劳动力成本高,因此国外对于廉价劳动力有着十分旺盛的需求。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 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是世界劳动力资源的20%,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3%左右,两者极不相称。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中东地区有上千亿美元的巨大劳务市场,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也需要从国外输入几百万劳动力。因此,向国际市场输出劳动力的潜力是相当大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2. 劳动力供给

2.1 控制农村人口增长,降低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长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人口的过度增长。而这主要是农民生育观念落后和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所致。因此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尽快建立覆盖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措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农村流动人口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从根本上缓解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2.2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素质。

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不高成为了他们流向高生产率部门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使他们具有更强的适应经济变化的能力,是农村劳动力长期持续就业的关键。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增加劳动力价值,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选择的能力。。一方面,保证农村劳动力的义务教育年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延长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减少无效供给。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各种类型的非义务教育。要进一步开拓教育市场,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各种类型的非义务教育,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向大众化。

3. 劳动力市场

除了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方入手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我国还必须重视作为配置劳动力的市场的完善,加速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3.1 要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中介组织,并成立受政府保护的维护城市农民工的民间组织,作为沟通、衔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桥梁,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获得充分及时的信息,降低寻访成本和流动的盲目性,提高劳动力流动的效率。同时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3.2 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与管理制度,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保障劳动力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转。并且能够切实地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力市场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5篇: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江西省;“十二五”;农业剩余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22-2

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曾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2009年末,江西省4432万人口中,约有56.8%的农业劳动力。随着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将越来越少。“十二五”期间,发展生态农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是江西省富农强省的必由之路。而江西省农业劳动力众多,如何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江西省“十二五”期间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1 模型构建

1.1 理论基础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只要从事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边际收益不同,农民为追求收入最大化,必然要在城乡之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中西部与东部之间发生流动。只要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大于从事农业的收入,这种流动便会发生。所以,要实现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力的最优配置须满足均衡条件:

(也即: )

其中,为农村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的边际收益;为农村农业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的边际收益;为农村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平均工资;为农村农业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的平均工资。

1.2 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与江西省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

这里用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收入表示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 ;用江西省非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表示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1986-2007年22年间,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从1986年的395.63元/年增加到2007年的4097.82元/年;江西省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则从1986年的744.12元/年上升到2007年的11754.16元/年。1978-2007年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 与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 ,见表1。

注:图中虚线为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趋势,实线为江西省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趋势。

由图1可知,江西省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均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农业收入的增速要明显小于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速,随着时间的变化,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差距在不断的放大,这必将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非农行业。

1.3 农业劳动力剩余率(ALSR)的估计

农业劳动力剩余率(ALSR)为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非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收入)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收入)的差值比上非农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非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收入):

笔者查阅了2008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收集整理了1986-2007年江西省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年平均收入,代入公式(2)中,计算得到1986-2007年江西省农业劳动力剩余率,绘制散点图,由散点图可知江西省农业劳动力剩余率(ALSR)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一元线性函数模型特征,故使用SPSS11.5可得估计模型如下:

(3)

1.4 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估计

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统计1978-2007年江西省的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见表2。

根据1978-2007年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数据,分别采用Linear(一元线性)、Quadratic(二次函数)、Compound(复合函数)、Growth(生长函数)、Logarithmic(对数函数)、Cubic(三次函数)、S(S形曲线)、Exponential(指数函数)、Inverse(逆函数)、Power(幂函数)模型进行估计,以下为SPSS11.5中的模型估计结果(表3):

其中,Mth表示模型形式,Rsq表示R2,d.f.表示自由度,F表示F检验值,Sigf表示F检验值的实际显著性水平即p值,b0表示常数项,b1、b2、b3表示回归参数。由表3可知,模型CUB(三次函数)形式时的R2=0.965、F=241.26值最大,QUA(二次函数)次之。所以,笔者选用三次函数模型拟合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随时间的变化。构建函数模型如下:

(4)

Y为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T为时间年份。

构建的三次函数模型与原数据的拟合程度见图2:

图2中,实线为原始数据,虚线为拟和值。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拟和值与原始观测值是非常接近的,所以采用三次函数模型是合适的。

2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农业剩余劳动力预测

农业剩余劳动力(ALS)为农业劳动力(Y)与农业劳动力剩余率(ALSR)的乘积,即:

(5)

根据模型(3)、(4)和公式(5),可估算2011-2015年期间江西省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如下表(表4):

3 结论

3.1 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基数大

从2011至2015年这五年间,江西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从2011年的2236.36万人降至2015年的2030.86万人,但各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仍然维持在2000万人以上,这对一个总人口只有4000多万人(截止2009年年底,江西省人口4432.16万人)的省份来说,无疑是十分庞大的。

3.2 农业劳动剩余率在不断增大

可以看到,随着江西省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升级,借助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江西省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将越来越多。

3.3 待转移人口多,任务艰巨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总共要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2236.36-2030.86≈205万人,平均每年要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41万人。

4 建议

4.1 户籍制度放开需先行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一直是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转移的主要因素,江西省亦不例外。首先必须要从制度层面上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具有一个新的“身份”。笔者认为,对于江西省的三线城市和中小城镇可以完全放开户籍的限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而对于一、二线重点城市(如南昌、九江等),可以参照国外“技术移民”的做法,鼓励有技术、有才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精英转移,实现市民化。

4.2 职业技能培训是关键

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从事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技能缺乏。这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障碍。江西省应积极开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提供教育补贴,使每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

4.3 第二、三产业转移是重点

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等,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建筑业等是吸纳劳动力的重点行业。2006年,中国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人数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2.9%和64.9%,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江西省应结合自身特点(截止2008年7月,江西省共有世界遗产4处、世界地质公园2个、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和3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发展扶持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等特色服务业,吸收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本省内的转移;除了省内吸纳之外,江西省应积极筹措组建就业咨询公司,辅助就业中心等就业机构,收集就业信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出省就业。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统计局.2008年江西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Wall, F.J.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handbook, Donnelley & Sons Company,1986.

第6篇: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是按照两个改革战略向前推进的,一是在传统的计划体制部门中逐步地引入市场机制,使其逐渐地转化为市场引导型的经济部门,这一战略的主要表现是在转变国有企业运行机制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二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之外发展新型的市场主导部门,改变过去的部门和企业的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创造更加充分的竞争环境。虽然这两种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一大特征(樊纲,1993),但是从改革战略的成本—效益分析上看,也正如中国十几年来经济改革的实际经验所显示的那样,我们不能不承认后一种改革战略是更为成功的①。新的市场主导部门的快速发展既是产业和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因而,在现有的经济制度条件下,对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资源是如何从传统的政府控制部门流向新兴的市场主导部门的过程和机制进行研究和描述,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和一般意义上的渐进式经济改革过程都是有意义的。本文选择劳动力的流动机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一个范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使得研究的主题相对集中,具有分析的边界和研究上的可行性,同时又不乏有一般意义。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村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经济中的二元体制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从中试图发现劳动力流动与经济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变迁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工资的制度性特征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是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二元结构。在经济改革初期的1980年,占全国劳动力75%的农村劳动力被限制就业于农村这块土地上;仅占全国劳动力25%的城市劳动力在城市中享有就业优先权。这种优先权是以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排斥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来实现的。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放松和劳动力流动经验的积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这种流动并非意味着城市劳动力统一市场的形成。虽然农村劳动力流动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的认同,各级城市政府对外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或者采取“总量控制”的措施,或者采取“划地为牢”的政策。因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机会是有限的,也是不公平的。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仅仅是一种城市政府行为,并非是企业行为。对于企业来说,农村劳动力除了具有供给价格低这一绝对优势之外,还具有品质和行为上的一些相对优势。因而企业对农村劳动力有着更大的需求。由于制度和相应政策的限制,只有那些较少受到限制的,新兴的市场化程度高的部门和企业才有可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中,城市经济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体制部门。一种是政府控制部门,一种是市场主导部门。这两种部门在劳动力就业和工资制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性差异。政府控制部门所吸收的就业者主要来自城市劳动力,在招收农村劳动力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政府控制部门中的就业者一般都享有长期的,甚至终身的就业保障。部门内部的工资受到统一的控制,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小,个人人力资本的报酬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职工的一般工资水平具有刚性的特点。与此相反,市场主导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采取歧视的做法,按照市场法则招收和使用劳动力。对就业职工不实行终身雇佣制,企业和职工都可以根据雇佣合同保留着解雇和辞职的自由和权力。企业有充分的制定工资的自利,根据职工的劳动生产率和贡献的大小实行有差别的工资水平。

与任何现代经济社会一样,中国城市经济也存在着劳动力的异质性的现实。造成劳动力异质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力之间人力资本禀赋的差异。劳动力就业前受到的教育程度的高低,就业后技术培训和工作经验积累都是产生这种差异的直接来源。中国传统的劳动管理体制对劳动力异质性的重视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一般市场经济的国家。“干部编制”与“工人编制”的严格划分,“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分离都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三、基本理论模型

1·模型的假定条件

以上讨论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工资决定的制度因素是我们理论模型建立的背景条件,同时也是我们模型所依据的假定条件的经验前提。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抽象出以下四个假定条件。它们不仅是我们理论模型必不可少的前提,可以说又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制度的特征表现。(1)城市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政府控制部门,该部门的特点是政府实行统一控制的较为平均的工资率,并且不考虑或者低估人力资本的收益率。另一个部门是市场主导部门,该部门就业人员的工资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2)城市经济中存在着两部分异质劳动力。一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基本上受到过专业教育和训练。拥有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另一部分是非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无需专业训练,或经过简单训练就可以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作人员。在短期内,后者对前者不产生替代效应,即替代率=0。因此,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劳动力市场仍被“分割”为两个分市场。两部分人员的市场工资率完全是由两个分市场的劳动力的供求决定的。(3)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工资率明显高于其在农村就业的工资率,其差异足以诱使他们无限地流向城市劳动力市场。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假定农村劳动力流动在我们的模型中仅仅被看作为一个外生变量。(4)农村劳动力基本上都是非专业技术型。他们流入城市后,主要进入市场主导部门。而政府控制部门对他们的进入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因而他们的流入只对市场主导部门的工资率产生影响,不会直接影响到政府控制部门的工资率。

2·市场主导部门模型

首先讨论的是计划体制部门和市场体制部门之间不存在劳动力流动情况下的市场主导部门的劳动力价格的决定。在以上假定条件下,首先我们可以用图1中的劳动力价格决定模型描绘出城市经济中两个劳动力分市场中的价格决定机制。横轴为劳动力数量,纵轴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率)。Dp为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曲线,同时也表现为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LMPp;Sp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供给曲线;均衡点Ep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率为wp,就业量为Lp。同样,Dn和Sn分别为非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它们所决定的工资率和就业量分别为wn和Ln。专业技术人员和非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工资率差异为wp-wn(=0wp-0wn)。它一方面反映了两部分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两个劳动力分市场供求的相对变动情况。对于非专业技术型的劳动力分市场来说,由于存在着农村劳动力无限进入的问题,其结果是使得Sn曲线向右移动,工资率wn也就相应地存在着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农村劳动力无限进入和非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替代率为零的假定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认为,两个劳动力分市场上的工资率差异是在不断扩大的。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上面提到的农村劳动力的无限进入压低了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价格这个原因之外,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两种异质劳动之间的互补性,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会扩大市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当两种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分别为wp和wn时,我们可以计算出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privatereturns)为wp-wn,收益率为(wp-wn)/wn。根据上述判断,我们不难推论出这样一点,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进入,城市经济中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是不断上升的。这一论点也是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

3·政府控制部门模型

计划部门的工资制度的特点是,(1)在工资制定时基本上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差异,因此一般实行无差别的工资率;(2)工资率的决定并不取决于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这样我们可以画出一条政府控制部门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或工资线,它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即图2中的直线Dg。由于这条需求曲线与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p和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n分别相交于p点和n点,由此决定的两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分别为Lp和Ln,而决定的工资率是相同的,为wg,这样一种情况更符合于传统体制下的工资制度。在该种体制下,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率被压得很低。改革以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其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市场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专业技术型和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价格的决定机制并没有截然分开,仍处在一个统一的“计划”机制管理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画出另一条稍为倾斜的直线Dg’①。它与两条供给曲线的交点分别为p’和n’,由此决定的两种劳动力的工资率分别为wg1和wg2,就业量为Lp’和Ln’。由需求曲线Dg’决定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是大于零,即(wg1-wg2)/wg2。

4·政府控制部门和市场主导部门共存的模型

进一步的研究是把政府控制部门和市场主导部门的劳动力工资率放在一个模型中进行考察。为了避免复杂化,我们在模型中假定政府控制部门对专业技术型和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工资率。由图3中可以看出,政府控制部门的需求曲线Dg或工资率wg是处在两种市场工资率wp和wn之间。由此而引出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因为政府控制部门制定的统一工资率既不可能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市场工资率wp水平之上,也不可能在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市场工资率wn水平之下。当wg>wn,意味着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远高于他们的边际生产率,其差额是政府控制部门难以负担的。同时,根据我们上面对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工资率wn是不断下降的,而政府控制部门的工资率是刚性的。因此,即使政府控制部门制定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初始工资率wg等于wn,只是由于wn的下降也会使得wg>wn。

第二个相关的问题是政府控制部门的统一工资率究竟应该处在wp和wn之间的哪一点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取决于对政府控制部门行为的分析。一般而言,政府控制部门会将统一工资率wg确定在这一点上,使得其从专业技术人员那里获取的人力资本的收益能够补偿其对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支付的高出市场价格的那部分支付额。换句话来说,统一工资率是根据所有劳动力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制定的,而与劳动力内部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无关。

四、进一步修正的模型

在上述模型的讨论中,我们隐含的另一个假定是政府控制部门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受其工资率影响的。也就是说同一劳动力不论在政府控制部门就业还是市场主导部门就业,其实际劳动生产率是相同的。显然,这一假定是与经济现实有差距的,也是与劳动力的理不符的。因而我们这里将讨论这一假定放松后工资率的决定情况。首先讨论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情况。如果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对其工资率的反应是敏感的,特别是对其工资率与市场工资率的差额要作出反应,那么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可以看作为是这一差额的函数。用上图来说,LMPp=f(dw),其中dw=wp-wg。从劳动力的理的假定出发,f(dw)应该是一个递减函数。计划部门对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压低程度越高,他们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下降的幅度就会越大。这种解释也是与“效率工资假说”相一致的①。它是“效率工资假说”的一个反论。在图4中,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会使得整个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LMPp下移。这样我们可以画出一条下移的曲线LMPp’。这条曲线与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p也有一个交点Ep’。该点所决定的工资率为wp’。该工资率是指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在政府控制部门就业时贡献的劳动生产率的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同一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dw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价格差异,即图4中的wp’-wg,二是同一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差异,即wp-wp’。用公式表示为dw=wp-wg=(wp-wp’)+(wp’-wg)。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dw的两部分差额进行分别讨论。劳动生产率的价格差额(wp’-wg),对于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来说,构成了一种价格上的损失。但是对于全社会来说并非是一种损失,因为这个差额被政府部门拿去后,用于支付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高估的工资,实际上是一个收入再分配过程。然而,对于劳动生产率差额(wp-wp’)来说却有不同意义。政府部门没有得到这部分差额,专业技术型劳动力也没有得到这部分差额。实际上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部分差额白白损失掉了②。我们把它称之为制度效率损失,并且可以知道制度效率损失率等于xp=(wp-wp’)/wp(1)既然“效率工资假说”可以用来解释政府控制部门中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那么它是否也可以用来解释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对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实行高于市场工资率的工资率就会激励他们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他们提高劳动生产率后产生的效益能够补偿由专业技术型劳动力降低劳动生产率带来的损失,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有“得”也有“失”,因而上述提到的制度效率损失可能是不存在的。应该说这种情形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是可能出现的。但是对于我们这里讨论的两部门模型来说它是不可能出现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政府控制部门对劳动力进入实行控制,存在着制度上的进入障碍。这样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不会冲击到政府控制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更不存在对原有劳动力替代的可能性。其次是政府控制部门实行的“铁饭碗”就业制度。这对于就业于政府控制部门中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来说,意味着市场工资率不会成为他们现在就业的机会成本,他们现有的工资率也不会成为其将来失业的机会成本①,因为他们失业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五、理论模型的经济含义与结论

根据以上对几个模型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经济含义和结论。

(1)由于政府控制部门制定的统一工资率与两个劳动力分市场的工资率之间形成两个落差,这会引起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流动,从而进一步引起两部门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这里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是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受到市场主导部门较高的人力资本收益的吸引,会纷纷从政府控制部门向市场主导部门转移。相反,政府控制部门中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则不会流向市场主导部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市场主导部门中的工资率低于他们已有的工资率。更可能的情况是市场主导部门中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却有着想进入政府控制部门的强烈动机。

(2)政府控制部门中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低于其市场工资率的另一个结果是他们在受到流动制度障碍时会降低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制度效率损失。由于这部分损失起因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因而它的规模和程度是会受到劳动力流动限制条件强弱的影响。具体来说,如果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流动受到的限制越大,因此而产生的制度效率损失就越大。

(3)政府控制部门的工资率会直接造成劳动力配置上的偏差。从图4中不难看出,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低于市场工资率,他们的劳动力供给量会相应地从wpEp降低为0Lp’。这意味着政府控制部门中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就业量低于其在市场规则下的应有水平。相反,对于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来说,他们的工资率高于市场工资率使得他们的劳动力供给量从wnEn上升到0Ln’,这一点表明就业量超出了政府控制部门在市场规则下的需求量。这两种情况都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不当。

(4)由于政府控制部门中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低于其劳动生产率,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高于其劳动生产率,这会激励政府控制部门去努力发展使用较大比例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获取较多的财政收入和发展资金。同时忽视那些使用较多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样一种发展战略所产生的消极效应是多方面的。政府控制部门一方面对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有着很强的需求动力,另一方面对这部分劳动力进行低效率使用。这不能不说是政府控制部门的一大难题。政府控制部门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忽视,加上市场主导部门中同类产业的竞争,会使得政府控制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企业的境况每况愈下,这可以说是政府控制部门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5)模型隐含的收入分配的含义是,在现行收入分配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与经济体制转轨相伴随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会加速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扩大的过程。应该指出的是,这一过程是以人力资本收益率的上升为主导因素的。因此,它是对传统的工资政策和分配政策的一种修正。

六、相关体制和政策选择的模拟分析

上述的模型分析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无限进入会压低非专业技术劳动力的工资率,也就意味着拉大了政府控制部门与市场主导部门之间非专业技术劳动力的工资率差异。另一方面政府控制部门的专业技术劳动力不断地外流。这不仅降低了该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也导致了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不断下降。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政府控制部门中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与平均工资率会分离开来,也就是说在前者不断下降的同时,后者却会由于其刚性而保持不变或上升。这在图4中政府控制部门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和平均工资线不再是一条直线wgDg,而是如图5所示的那样,分离为两条直线wgwg’和DgDg’。

政府控制部门中平均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的分离给该部门带来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种分离或者会导致该部门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或者表现为部分企业的亏损。在后一种情况下,政府为了维持亏损企业的正常运行,不得不拿出一定的补贴。不论是利润率的下降,还是补贴亏损企业,都会给政府部门带来财政上的压力。有了压力也就有了改革的动力。因而,我们接下来逐一地考察政府部门可能做出的几种相关的政策选择。

(1)政府部门采取控制实际工资的办法,使得工资率的增长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办法。这种办法适用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但是对于我们所考察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的情况,政府部门是难以下调实际工资的。另外,这种办法并不能阻止专业技术劳动力的外流和由此引起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的趋势。

(2)政府部门采取冻结名义工资的措施。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冻结名义工资也就意味着压低实际工资。在上图它表现为wgwg’和DgDg’两条直线的不断接近。这样做可以减少对亏损企业的补贴,以缓解财政上的压力。但是它也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即非专业技术劳动力会对实际工资的下降作出消极的反应,从而会引起政府控制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此外,它也同样不能解决专业技术劳动力的外流和由此引起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的问题。

(3)政府部门对亏损企业采取积极破产的办法,以提高整个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政府的财政补贴。这样一来,破产企业的职工被迫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市场主导部门。应该看到,在工资决定机制不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这样一个过程将是长期的。

(4)按照市场工资率的水平,政府部门采取微调的办法使得专业技术劳动力和非专业技术劳动力各自的工资率不断地接近于其平均劳动生产率。这在上图中表现为工资线wgwg’逐步地倾斜,wg端逐渐上移和wg’端逐渐下移,直至与Ep和En两点相交。这样做的结果可以抑制政府部门中专业技术劳动力的外流和激励非专业技术劳动力的自愿流出。同时政府控制部门可以逐步放松对外来劳动力进入的控制,这样至少在城市经济中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第7篇: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劳动力管理是指对员工的工

作时间和出勤进行跟踪,对业务运营与任务进行规划,并通过合理的排班使员工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方法。”Kronos国际市场运营副总裁Mick Adamson是这样定义劳动力管理的。

在不断地从后勤以及供应链等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之后,企业更需要优化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劳动力管理就是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预测、计划、排班以及跟踪来满足企业这样的需求。

澄清“劳动力管理”

相信劳动力管理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提到劳动力管理很多人就会想到人力资源管理,在这里我们首先就要澄清“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力管理”在概念上的不同。

在企业中,从人力资源管理(HR)的角度通常把员工分成三种状态:人事管理、人力管理和人才管理。当企业仅仅把员工等同于成本时,HR只是“人事管理”,只要把人数点清楚,给他们发工资就可以了;当企业把员工视做资产时,就会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这样的企业很重视人均产值,关心的是“如何让1000人去完成1500人的工作”,这时的HR是“人力管理”;当企业把员工视做资本时,就会希望员工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时的HR是“人才管理”。

虽然劳动力的三种状态是并存的,但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管理的重点也是不同的。从IT的角度来看,IT就是要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某种需求。

Kronos把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三部分:人才管理、职员管理和劳动力管理。“人才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层面中最高的一层,这一层面的管理的重点是获得和激励,不用对他们进行考勤;“职员管理”就是现在大家所泛指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HR管理软件都是专注在这个部分,而往往忽视了第三个层面的“劳动力管理”。

“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解决的是中层管理的问题,定位在职能部门的管理,然后进行系统分析。可以说,这样的系统是断层的,因为其并没有涉及到基层的劳动力。”Mick Adamson说。

事实上,在“劳动力管理”中,“劳动力”可以是零售商店里的店员;可以是餐饮业的服务员;可以是工厂里的操作工;也可以是研究所里的研究人员。只要是把企业资产与企业业务结合起来的人,都可以称为“劳动力”。

新劳动法

成为推动力

当然,不可否认,目前国内用户对于“劳动力管理”这个概念的接受程度还很低,虽然有像Kronos这样的国外厂商在积极地推动,不过这还并不足以让用户有所心动。相比厂商市场宣传推广的微不足道,需求可能会成为更大的推动力,在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的讨论和观点碰撞无疑为劳动力管理软件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

新的劳动合同法在2008年1月1日已经正式生效了,但它的颁布和实施所产生的更大效应到现在还并没有完全地显现出来。对于企业来说,怎样提高对劳动力的管理效率、怎样保护弱势群体、怎样规避潜在的劳动争议,甚至是如何降低法律成本,都是值得深思的。

“在新劳动合同法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以后再也不可能依靠挤压劳动力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了,比如降低工资收入和福利、延长工作时间等都已经不太容易实现了,或者更严重地说已经是非法的了。”Mick Adamson表示,“企业现在要做的是,在合法范围内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而劳动力管理软件就是帮助企业完成这样的工作。”

劳动力管理软件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记录、调度和控制、分析和优化。首先是记录,劳动力管理软件可以让任何劳动的变化都有所记录、任何事情都有数据可依,这就给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取证”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其次是调度和控制,这不但可以增强企业的控制能力,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第三是分析和优化,自动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判断劳动力的部署计划,并进行优化,帮助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降低劳动力的成本。

举例来说,一个大型的连锁超市,拥有很多连锁店,总部对各连锁店的考核是绩效,而绩效通常的计算方法是利润除以成本,那么,成本如何降低呢?零售业的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店面成本和人力成本,在这三个方面的成本中,最容易降低的就是人力成本。因此,零售业就对合理合法地降低人力成本有很高的要求,当然,这也就有了劳动力管理软件的用武之地。

不只是零售业

劳动力管理软件的主要特点让很多人误以为其只适合于零售行业,或者再扩大一点范围,只适合于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事实上,在国外,零售业、餐饮业、制造业、医疗卫生、服务业、运输与物流、政府和教育等都已经开始应用劳动力管理系统。

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应用劳动力管理软件,或者说是什么样的企业会更早地应用劳动力管理软件,并不应该是以“劳动密集型”来定义,像零售业、餐饮业和制造业这些目前应用较广的行业确实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但医疗卫生、教育等就不属于这个范围了。

准确地说,劳动力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企业能够在劳动力的需求和调度之间找到更好的匹配,劳动力管理软件的效益就会非常明显。就像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如果企业把员工视做资产、很重视人均产值,并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劳动力管理软件就会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第8篇: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公共经济学 就业机会举措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长期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了现代化进程。而农民问题的根源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1.22亿~1.65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1]。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理论视角下就业机会的物品分析

在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案之前,首先应清楚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实质是什么。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是要了解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物品。文章旨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其理论依据具体阐述如下:

1.1 就业机会是混合物品

在公共经济学中,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将物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纯公益物品: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而是俱乐部物品: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三是共同资源:无排他性,但有竞争性;四是私益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除了第四类私益物品外,其他三类都是公益物品。混合物品是指兼具私益物品和公益物品特性的物品,或者说混合物品是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效应的私益物品,这些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不完全的。[2]属于此类物品的有科技、教育、医疗等。根据该概念界定,就业机会属于混合物品研究范畴。

其一,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私益物品的特征,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排他性。一方面是有限的就业机会,也即满足了就业机会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现实社会经济中,大量失业问题的存在,实际上也就是就业机会的需求与就业机会供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增加就业机会的边际成本不可能为零。一般来讲,当劳动市场上的就业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时,就会出现失业。所以,增加劳动力需求是新增或创造就业机会的前提,而增加的劳动力需求则要求用人单位花费一定的成本(如工资成本)[3]因此,新增加的就业机会成本不可能为零。而且,就业机会的获得也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能力等条件有非常大的关系。从此层面上讲,就业机会也符合私益物品的特征。

其二,就业本身就是人的立足之本,没有获得就业,社会人就不具备能实现精神和物质方面需求的条件。从这个角度分析,就业就具备了私益物品的特征。从社会角度来看,妥善的就业,能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同时也能更好的让每个人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能力,最终可使整个社会获益。所以,就业机会是一种较大的正外部效应的私益物品。

其三,从实践角度分析,把就业定义在混合产品的研究范围内,也有利于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和协调市场管理中的合理定位。

1.2 混合物品的提供可采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混合物品所具有的私益物品和公益物品的双重性质,在其提供方面,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可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供给方式。因为混合物品具有私益物品的特征,所以在开始阶段,私人总能发挥其充分的激励来提供这种物品,这也就表明,在市场经济下,市场本身就可以发挥其特长,创造一些可供就业的机会,也即是,为了实现劳动力需求方的利益最大化,劳动力需求方对劳动力有一种内在需求。然而,当劳动力的需求量到达饱和时,也即雇佣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时,劳动力需求方就不会在增加其劳动力,于是就会出现市场在提供就业机会中的失灵现象。[4]如果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就业机会,不仅其个人无法获得其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同时社会也会为此付出较高的代价,如社会不安定因素和社会失业保险金的增加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且人口众多,社会资源相对有限,劳动力供给过剩。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结构升级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就业问题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严峻。虽然市场机制在就业问题中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面对我国的剩余劳动力的绝对过剩,市场的调节作用显示出了很多局限性。这也就表明了通过市场的调节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它只能根据市场规律的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其效应。

市场调节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市场与政府相结合是为混合物品提供的最佳方式,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干预可以矫正就业的正外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失灵。也就是说,我国劳动力的供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市场的调节作用,但也不能完全听之任之。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公共经济学解释与根本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现象呢?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由市场无法有效地矫正外部性导致的。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所说,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不过,该结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信息需充分、交易费用应该是零、理性经纪人并且必须是完全竞争。可是这个假设条件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基本无法满足,如此市场就会失灵,也就无法有效地矫正外部性了。我们知道,在正外部性存在的基础上,该物品的私人价值会小于其社会价值,如此,就业作为一种私益物品,并且它的正外部效应还比较大,自然而然的,因为它的正外部性,就业一直是过少供给的,也就是它的社会最适量远多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由此我们说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缺就业机会的前提。

细化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

2.1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角度来看,总体就业能力较欠缺。其一,由于他们偏低的文化水平、偏弱的职业技能,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本毫无竞争力;再则,经常会有这种现象,某用人单位培养出的熟练工过段时间又会流失到其他用人单位,也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较大,这样用人单位就必须重新招聘、重新培养,使得用人单位的成本大大提高,利润也就相应降低。因此企业就必然会减少雇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例。

2.2 从社会制度上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因身份限制,古往今来,农村人口大多被束缚在其户籍所在地,这样就极大限制了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组合,使得资源得不到优化的配置,因此必须废除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自由迁移,这是一种大势所趋。此外,和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各种福利待遇(例如住房、医疗、退休金和最低生活补助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不成熟,尽管这些年,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些试点探索工作,但是如何更好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还是我们目前需面对的相当艰难并重要的任务。

2.3 从农民进城的现实情况来看,存在着各种壁垒。其一,如果农民进城,相应的生活支出、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尤其是经营资本的高昂支出,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没有大额财力的支撑,又回流到农村。其二,现有的用工政策(国家的或地方的)还不够完善,例如和城镇职工相比,农村人口无法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和同功同权,甚至还有一定的行业限制,这些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大大不利。

3 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几点建议

根据前述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若想排除农村人口进城就业的难度,增加农村人口进城就业的机会,必须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身份转换问题,切实打破其自由流动的壁垒,这是一个关键所在。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考虑先排除农村劳动力的顾虑,各个方面(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都要建立一些有效地制度,如下所示:

3.1 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针对用人单位,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政策来减少其雇佣成本,例如若是雇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或进行适量补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应提高农村教育投入(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用以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的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6]。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学习能力薄弱,这已经极大的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若是综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民工整体素质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得出更为锐利的问题:大量文化素质低弱的并且流动性大的农村劳动力如何适应我们期望的企业从 “三高”企业(劳动密集型)向低碳时代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转换。因此,企业若是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7]

3.2 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

如前所说,要改变二元户籍制度,建立起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例如,不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落户城镇和进城就业(通过劳动部门和劳务市场)进行限制,并且,要切实考虑进城农民工(包括其所携家属)的经济适用房申购问题、教育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养老医疗问题以及治安管理问题,将这些工作列入各有关经费预算,以便有效地实现城乡人口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对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问题,首先要建立农村“低保”,使得特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由政府和社会提供。其次要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建立并健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覆盖各个农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然后改变以往普遍存在的农民将土地经营当作“生活保障”的情况,建立并健全以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扶助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3.3 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

首先,还是要继续坚持大中城市并举发展的道路。相比而言,我国的大中城市在数量上比较少,因而所需的农村劳力并不多;况且,我国的大中城市分布极为不均,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就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就近转移。因此,我们要以继续发展大中城市,并且有重点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其次,要尤为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因为如前所说,我国大中城市少导致能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相应有限,所以更为有效地并且是更为经济的方法是利用发展小城镇的第二、三产业进行吸纳。

3.4 建立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目前第一、二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能力已经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且在第三产业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所以,为安排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应在第三产业上好好下功夫。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使就业信息公开,建立公正、公平、自由合理的劳动力市场,为营造公平、公平的就业制度环境,监查部门应对劳动力中介组织进行监管督查。

3.5 拓展劳务输出;增强乡镇企业活力。

鼓励农民到境外就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就业机会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样以来,农民的收入不仅能够得到大大提高,还能够使农民学习新技术、拓展新理念、增长新视野。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大大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根据乡镇企业的特点,其资金密度低,就业能力比大中城市国有企业高,在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将一如既往的发挥其作用。“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来发展乡镇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主要途径”[8]

安排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且也是关系国泰民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不仅需要劳动者勤劳肯干提高技术跟上社会的发展,而且也需要各级政府机构领导部门提供更多可行性政策和方向进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认清国情,开拓思维,积极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培养其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布朗・杰克逊著,张馨译.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4] 付伯颖.公共经济学视角下就业问题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 (2).

[5] (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四版)微观经济学分册[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6] 纪韶.中国农民工就业状态的调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2).

第9篇:劳动力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 农业技术偏向; 劳动力调整; 劳动节约型指标; 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1-0115-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1.020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机械、杂交种子、良种种植、化肥和农药等这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进步,使我国农业产出不断增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大幅的巩固。农业技术偏向上的差异对农业劳动力的影响有多大以及这些影响在多长时间内反映出来?哪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偏向主导了农业劳动力的变化?这些问题是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丰富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关于农业技术对劳动力调整影响的争论,也可以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寻求有效途径。

1 文献综述

农业技术及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中颇具争议的领域之一。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不同的农业技术生产要素的偏向对劳动力调整和对农业和农村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对此,学者们持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生产要素偏向增加了劳动力需求。速水佑次郎[1]把技术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机械技术,被称为劳动节约型技术;另一种是生物和化学技术,被称为土地节约型技术。农业增长被看作是人造的投入品替代劳动和土地的过程,因此,劳动节约型技术就成为对劳动的替代品。劳动节约型技术的进步,劳动力使用总量下降。相比而言,土地节约型技术成为土地的替代品。土地节约型技术的进步,土地使用总量下降,而单位土地上投入的土地节约型技术上升,与其相应的劳动力需求上升,土地的总产量增长。常向阳[2]指出农业技术选择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且相对增加机械投入对农业生产具有正效应,单位耕地面积劳动力投入量和化肥投入量对农业生产都具有正效应。李淑颖[3]认为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也仅为4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率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率已达到81%左右;一部分学者相信农业技术生产要素偏向促进了劳动力的供给。Minten[4]把区域地理特性作为外生变量,通过对马达加斯加实证研究表明乡镇可以通过劳动力使用型技术和资本使用型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带来更低的粮食价格。提高非熟练工人的真实工资,增加劳动力供给,社会福利指数上升;一部分学者深化对农业技术生产要素进行研究。陈开军,贺彩银和张永丽[5]认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通过资金、劳动间的替代效应,引起渐进累积的资本偏向型技术创新,在短期增加农业产出,在长期形成农业生产的资本深化过程。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劳动力调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Chen[6]指出中国各地的农户边际土地产出、边际劳动力产出、边际资本产出和边际化肥产出都是显著不同的。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劳动力具有低弹性的特点。农业中村庄过剩的劳动力导致更低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李仙娥[8]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主要靠工业的高速发展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主要靠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农业技术偏向对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农业技术生产要素以及农业劳动力调整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侧重于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农业技术和劳动力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忽视农业技术偏向本身对就业结构调整;突出了独立的特定分析,并未对相互关系如何作用进一步深入说明;更注重其定性的分析,没有定量对各地区的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探讨。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如何处理好农业技术偏向与农业劳动力调整的关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从农业技术偏向与农业劳动力调整的关系角度出发,为农业政策的制定以及农业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预测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农业技术偏向与劳动力调整机制进行理论基础分析;第三部分建立描述两者关系的模型并对广东省农业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含义。

王雅俊等:广东省农业技术偏向与劳动力调整的定向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1期2 农业技术偏向与劳动力调整机制: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扩展农业技术偏向与劳动力调整的机制可从费景汉-拉尼斯的模型中进行挖掘。费景汉-拉尼斯[7]-[10]对传统的刘易斯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建立了在二元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变革的模型。该模型的中心思想是:为了获得经济发展,农业部门必须生产足够多的农业剩余,才能维持工业部门的发展。经济体制的重心逐渐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两部门资本、劳动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二元经济获得同步发展。本文采通过此模型,把侧重点从工业部门转到农业部门,提出相应的假设条件,并扩展该模型的适用范围。

2.1 农业技术偏向的实质衡量

假设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Q = F(K,L,t),其中资本为K,劳动为L,时间为t。εLL为边际劳动率对产量的弹性,εKK为边际资本率对产量的弹性。εLL+εKK=ε,ε代表两个生产要素的综合强度。按照生产函数的构成,本文将农业技术偏向按照农业技术的生产要素偏向划分为劳动力使用型技术偏向和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希克斯定义技术要素偏向是:HL= fLt/fL ,表示单位时间劳动力边际生产力(MPL,记为fL)的增长百分比;HK= fKt//fK,表示是单位时间内资本边际生产力(MPK,记为fK)的增长百分比。J代表技术进步的密集度,表示在假定资本、劳动力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完全由于每单位时间的消逝而出现的产出的部分增加。为了将创新的要素偏向区分出来,引进衡量任意时间t上的创新偏向程度指数:BL=HL-J,表示是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程度,BK=HK-J,表示是创新的资本使用偏向程度。农业技术的生产要素偏向衡量标准就是:

(1)中性技术偏向:BL=0或者BK=0;

(2)劳动力使用型技术偏向:BL>0或者BK<0;

(3)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BK>0或者BL<0。

2.2 劳动力调整与农业技术偏向关系的理论模型

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的重新配置过程,从二元经济的角度分析此问题就是农业部门转移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收。对t求微分fL=fL(K,L,t),符号η表示一定时间内变量的变化率。例如ηL代表一定时间内劳动的变化率。单位时间劳动力边际生产力ηf的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dfLdt=fLLdLdt+fLKdKdt+fLT

ηfL=dfL/dtfL=fLLLfLηL+fLKLKfLηK+fLtfL

=-εLLηL+εLLηK+HL

=εLL(ηK-εLLηL)+BL+J(1)

农业部门不断转移劳动力(η=0)。在二元结构中,农业部门的劳动调整取决于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强度和特点。由(1)就推导出:

ηL=ηK+BL+JεLL(2)

假设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外生的,农业部门的劳动调整取决于技术创新的强度η≠0。较高的技术创新强度和劳动使用偏向促进劳动创新的转移。由此可见,尽管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出,但由于资本偏向型的技术创新持续进行,农业部门的产出仍然增加。劳动力调整依赖农业技术偏向,劳动力的调整是技术偏向的直接相关。在二元现实经济下“农业部门的成功发展必须实现关键性最低努力”[8],即资本积累率的提高可以迅速带动创新强度,而创新的资本使用偏向必将致使劳动力报酬递减规律。

3 模型及实证分析

3.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为了研究我国劳动力调整依赖农业技术偏向实证研究,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Labort= c +α1CapTecht + α2LabTecht +εt

这里Labor、LabTech和CapTech,分别在下文中简称为劳动力、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和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下标t代表时间变量,ε为回归残差。本文的样本为广东省从1990至2008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以第一产业劳动力作为衡量农业劳动力的变量,这样能更好反映农业劳动力的水平;从劳动力使用型技术偏向中选择农业机械总动力实物量为代表变量;从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中选择农业化肥使用实物量为变量。样本截取范围为1990年至2008年,共选取19年的数据。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广东省农业统计年鉴》。对所选取指标及其取值做如的处理是分别取第一产业劳动力、机械总动力和农业化肥使用实物量的自然对数,得到Labor、LabTech和CapTech,分别在下文中简称为劳动力、劳动型技术和资本型技术,并且用这三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消除数据的剧烈波动。从表1中可以看到,广东省从1990至2008年期间,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最大值是1990年的1 600.8万人,最小值是1995年的1 432万人。机械动力最大值是2008年1 847万kW,最小值1990是1 279万kW。化肥使用量的最大值是2008年的700万t,最小值是1993年的536万t。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

Tab.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变量Variables均值Mean中位数Median最大值Maximum最小值Minimum标准差

Standarddeviation观测个数Observations劳动力(万人)1 519.821 532.21 600.81 43255.6419机械动力(万kW)1 652.751 6841 8471 279160.5819化肥使用量(万t)602.52603.17700.22536.237.9819

3.2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在EViews6的环境下,对Labor、CapTech和LabTech及其差分形式进行平稳性检验,滞后长度的选择依据赤池信息准则。即在AIC值最小时,滞后长度为最佳。在确定选取何种类型单位根检验时,我们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时间趋势图的观察来予以确定,检验表明变量CapTech和LabTech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都存在单位根,并且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I(1);变量Labor在1%显著水平下不显著,在5%、10%三个显著水平下都存在单位根,并且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I(1);所以在5%、10%两个显著水平下满足协整分析的前提条件。

根据Engle和Granger[11]的协整理论,对于各I(1)序列,虽然它们本身不平稳,但却可能存在一个向量,使各I(1)序列的线性组合成为平稳序列,这时序列就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按照两元协整方法,对于两向量CapTech和LabTech,首先进行最小二乘回归,然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若序列平稳,则存在协整。协整关系对应着误差修正模型(ECM)。当我们考察农业劳动力和农业技术水平的关系时,如果多元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则说明农业技术水平对农业劳动力表现出相对稳定的一致运动。由于Labor、CapTech和LabTech都是一阶单整时间序列,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根据两步法建立协整关系。

[JP2]Labort=6.637746***+0.428766**CapTecht+-0.277611**LabTecht+ε

[8.482001] [2.69063][-2.840898]

R2=0.41795 F=4.667424 adj R2=0.328404 DW=0.692564

[JP][HT9.5SS]其中,***为1%水平下显著,**为5%水平下显著并由此得到残差序列:

[HT9.5,7.]εt=Labort-6.637746 -0.428766CapTecht+0.277611LabTecht[HT9.5]

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变量ε在1%显著水平下不显著,在5%和10%两个显著水平下都不存在单位根,为零阶单整时间序列I(0)。

3.3 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上述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可以得到更加一般化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由D(Labor)=ECM+D(Labor (-1))+D(CapTech (-1))+D(LabTech (-1)) +c[HT9.5]得出:

由[JP3]D(Labor)=-0.142559+0.527529-0.189755*-0.165999**+0.005472***[JP]

[-1.27782] [2.03992] [-2.22953] [-0.67252] [0.78851]

R2= 0.754681adjR2=0.64565 F-statistic= 6.921733

其中,***为1%水平下显著,**为5%水平下显著,*为10%水平下显著。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反映出动态调整过程:当t-1期劳动型技术提高时,对t期的劳动力需求偏离均衡,劳动型技术对劳动力产生影响,这反映在ECMt-1值为负,在负的调整系数的作用下,劳动力需求下降。这里的调整系数预示着上一期的失衡将有多大比例在下一期的到纠正。调整系数绝对值相对较小,存在有限的传递。同理,当t-1期资本型技术提高时,劳动力需求下降。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到,劳动力与劳动型技术、资本型技术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资本型技术的系数为正,说明资本型技术有同向趋势,劳动型技术为负,说明劳动型技术有反向趋势。劳动型技术与农业劳动力显著正相关,而资本型技术与农业劳动力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农业在发展中更多的使用了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技术。误差修正模型的调整系数确实为负,说明了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和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对劳动力存在自我校正的机制。实证印证了速水佑次郎[1]的观点:化肥被当作替代土地的要素的代表或指标。拖拉机马力被当作替代劳动的要素的代表或指标。每个劳动力所拥有的拖拉机马力相联系的土地劳动比率的变化与每公顷土地投入的资本型技术相联系的土地生产率的变化之间的正相关。表明通过增加每个农业劳动者所拥有的机械可以增加其耕种土地的面积,减少农业生产劳动力的需求。

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确定一个变量的滞后项是否包含在另一个变量的方程中。如果VAR模型中所有的变量都平稳,则可以直接使用标准F检验来检验。

在这里,F*=F*(p,t-2p-1),其中p表示滞后期数,t表示时间序列的跨度。我们这里给出的是5%显著水平下的F*值。当时F>F*,我们认为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零假设,即认为变量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表2中可以看出,从第二期到第四期的滞后期中,劳动型技术偏向和资本型技术偏向的始终互为格兰杰原因,科技进步对劳动型技术和资本型技术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第三期的滞后期中劳动力和劳动型技术偏向的互为格兰杰原因,但是到四期的滞后期中只有劳动型技术是劳动力的格兰杰原因,所以认为劳动型技术是劳动力的格兰杰原因成立,即只有劳动型技术是替代劳动力的重要原因,资本型技术不是替代劳动力的重要原因。

3.5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协整检验主要是考察劳动力和资本型技术偏向与劳动型技术偏向的状态,而误差修正模型则初步刻画了物价的动态调整。为了进一步从动态角度考察劳动力和化肥与机械的跨期相互影响,我们对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变换,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并称为新息合算,它们是检验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有用工具。

(1)脉冲响应分析。从实证结果来看,我们把资本型技术和劳动型技术序列对劳动力的影响(脉冲响应函数)表明:脉冲响应在t+8期后,系统平稳。劳动力的冲击使得资本型技术需求上升,而劳动型技术的需求下降。当在第三期劳动力冲击达到0.02个单位最大值时,对资本型技术的冲击只有其的五分之一,而在第七期对资本型技术的需求量迅速提高,由此可见,资本型技术偏向对劳动力的吸收需要一个滞后5期的吸收过程。冲击后只有其资本型技术偏向的冲击对劳动力和劳动型技术偏向的冲击并不显著。而劳动型技术偏向的冲击使得劳动力需求迅速下降。从第一期到第四期劳动型技术的冲击增加一倍,机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使得劳动力需求减少一半。

(2)方差分解。考察在第t期做关于t+s期的预测,由于这s期中发生的冲击是预测不到的。因此,预测误差就是由这段时间内各个新息变量的冲击造成的。将总预测方差归因于各个新息变量的过程就是方差分解。

当我们把劳动力作为资本型技术偏向和劳动型技术偏向序列作为VAR模型的变量时,脉冲响应分析的经济含义在于,在某一时刻受到资本型技术偏向和劳动型技术偏向的冲击,对以后各期劳动力的影响。方差分解则说明了从某时期起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力受到资本型技术偏向和劳动型技术偏向冲击而产生了波动,该波动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资本型技术偏向冲击造成的,又有多大比例是由劳动型技术偏向冲击造成的。从表3所示的方差分解中可以看出,随着考察期的延长,劳动力冲击在总方差中的比重逐渐趋于稳定。以第10期的考察期为例,有以下结论:来自劳动力自身的冲击在总方差中逐渐下降,而来自资本型技术偏向的冲击在总方差中仍居主导地位,表明资本型技术偏向对劳动力的冲击远远超过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影响。劳动力的波动主要受到自身和资本型技术波动影响,而资本型技术的波动更多的受到自身的影响,具有相对惯性,劳动型技术的波动受到资本型技术波动影响。

表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

Tab. 2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ables

滞后数Lag Num零假设Null hypothesisF值F ValueF临界值(5%)0. 05 Critical Valuep值P Value结论Conclusion2劳动型技术不是资本型技术的格兰杰原因4.083.980.05接受2资本型技术不是劳动型技术的格兰杰原因4.583.980.04接受3劳动型技术不是劳动力的格兰杰原因3.973.860.07接受3劳动力不是劳动型技术的格兰杰原因8.083.860.02接受3劳动型技术不是资本型技术的格兰杰原因55.363.86

农业劳动力的调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转型经济成功发展过程中最引人瞩目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农业技术偏向在改变农村就业人口结构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借助于对“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扩展,分析了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力调整这一关键性问题。本文认为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与劳动力显著正相关,而资本型使用型技术偏向与劳动力显著负相关,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对劳动力的冲击超过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的冲击。劳动力和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与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在长期内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劳动力与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有同向趋势,与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有反向趋势,这就说明资本型技术与劳动力显著负相关,劳动型技术与劳动力显著正相关。农业在发展中更多地使用了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的农业技术。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在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和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的始终互为格兰杰原因,农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型技术和资本型技术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是劳动力的格兰杰原因,说明了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是替代劳动力的重要原因,但是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不是替代劳动力的重要原因。同时,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对劳动力的吸收需要一个滞后5期的吸收过程。机械技术的冲击可以使得劳动力需求在滞后4期内减少一半。劳动力的波动主要受到自身和资本型技术波动影响,而资本型技术的波动更多的受到自身的影响,具有时间的连续性。

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的结果来看,广东农业技术进步位于全国农业的前列,农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得农业劳动力调整日益凸现。因此,正确处理好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就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土地节约型技术偏向生产要素的投入,加快农业科学研究的速度。由于人口对土地的强大压力,考虑效率与公平兼顾问题,开发那些偏向土地节约型或者劳动使用型技术,或者至少在劳动力使用上是中性的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新的种子化肥技术是偏向土地节约型技术。在劳动力使用问题上基本是中性的。土地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在于生物技术的进步,因为生物技术通过改良农作物,充分供给和利用农作物自身的特性,有利于把照射在土地上的太阳能更多地转化为农作物的更高水平的产量。广东省人口稠密,人均耕地稀少。粮食耕种面积稀缺,高科技农业必须走土地节约型的农业技术路线。加大土地节约型技术的实际投入,以种子改良、化肥和农药等流动性生产资料的开发、栽培和饲养方法的改善为主要特征的技术进步模式,培育高产、耐肥作物两种,提高化肥和生物技术对土地的边际替代,提高土地的生产率,稳定农业生产水平。

(2)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生产要素对劳动力的吸收。由于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与农业劳动力显著正相关,推广劳动型技术要求更多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同时,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对操作者技能的要求提高。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农机、灌溉设备等资源的合理使用,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产品加工,市场推销,信息咨询等都需要一支精通业务,善于管理,洞悉市场的队伍。只有健全农业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农民参加农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使得土地节约型技术落到实处。

表3 预测方差分解(%)

Tab.3 Variance decomposition (%)

时期PeriodLabor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 of LaborCapTech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 of CapTechLabTech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 of LabTechLaborCapTechLabTechLaborCapTechLabTechLaborCapTechLabTech11000024.8375.1709.8367.88A22.29299.5800.4214.8466.3518.814.2164.1131.67398.101.590.3215.6866.0318.292.2470.5427.22490.478.421.1115.6368.5615.811.5274.0024.47580.0417.232.7313.6469.7916.572.0474.2023.76669.5826.204.2212.3471.0216.642.8574.2522.90759.9934.365.6611.2072.4216.373.6474.0622.30852.2340.836.9410.1273.3716.514.3573.6422.01946.3145.777.929.2974.1216.594.9173.3121.781041.7849.548.688.6474.7616.605.3473.0521.62

(3)多渠道调整农业劳动力,稳步增进农民收入。由于劳动节约型技术与农业劳动力显著负相关,所以农业劳动力调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农业的科技推广降低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解决这部农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摆在自然面前。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就必然需要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转移的速度都会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动性。针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城镇的有效转移,合理配置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使科技兴农真正落到实处,农民得实惠。多样化经营利用农业中闲置资源,吸引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才能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速水佑次郎, 弗农•拉坦. 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Sukejiro H,Ruttan V W.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0.]

[2]常向阳,姚华锋. 农业技术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05,(10):36-56. [Chang Xiangyang, Yao Huafe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the Factors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hoice [J]. China’s Rural Economy, 2005,(10):36-56.]

[3]李淑颖,尉京红,张娟.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农村经济,2008,(7):116-118. [Li Shuying, Wei Jinghong, Zhang Jua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n Capitalize of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J]. Rural Economy,2008,(7):116-118.]

[4]Minten B, Barrett C B.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ductivity, and Poverty in Madagascar. World Development[J]. 2008,(36): 797-822.

[5]陈开军,贺彩银,张永丽.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经济研究[M].2010,(1):1-8.[Chen Kaijun, He Caiyin, Zhang Yongli. The Migration of Surplus Labor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Sector[J].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2010,(1):1-8.]

[6] Chen Z, Huffman W E, Rozelle S. Farm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four Regions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J]. 2009,(10):1-9.

[7]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Fei,J C H, Ranis, G. Labor Surplus Economy [M]. Beijing: Huaxia Press,1989.]

[8]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Fei,J C H, Ranis, 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volution Point of View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2004.]

[9]Fei,J C H and Ranis, G. Innovation Intensity and Factor Bias in theTheory of Grow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65, 6(2).

[10][KG*9]Fei,J C H, Ranis, G and Kuo, S. Growth and the Family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y Factor Component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8.

Direction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endency and the Labor Adjust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WANG Yajun WANG Shubin

(School of Economic,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