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c)-0088-02
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应当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体育表演的特点以及人才需求确定的,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应当涉及到人才的类型、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等内容,以此为依据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为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教学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设置的意义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为我国体育表演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体育产业相关的职业和产业也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这为我国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机遇。然而,从当前我国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来看,尚不能满足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需要,所以很多体育院校都对自身的课程结构做出了调整,并且纷纷设置体育表演专业,这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体育院校设置体育表演专业,可以促进体育院校课程教学实践效率的提升。体育院校的基本目标在于为培养具有较强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体育人才,与此同时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传统的体育院校中关于体育表演的课程学习,往往存在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效率,而体育教育与体育健康、体育表演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通过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艺术素养的全面培养,同时将体育文化渗透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运动技能,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表演专业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育院校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体育院校的持续发展。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院校也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扩大办学规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为体育院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2.1人才类型的设定
人才类型的设定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基础,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时展特征的人才类型,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科院校在人才类型方面具有综合型、高素质等共通性,而体育院校的本科专业人才设置,还应当考虑到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情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由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需要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课程结构方面着手,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2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
培养方向的确定,指的是根据未来人才将要从事的职业类别或者行业特征,明确专业课程的发展方向,而准确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通过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来看,大多定位在从事体育表演编导、教学等相关职业的发展方面,也有体育院校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向确定为从事体育表演和艺术表演的人才方向。而无论是从事技能培养还是教学方向的培养,都要以突显体育表演的专业特点为基础。对于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设定,难免与体育专业以及艺术表演专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现象,而为了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体育院校应当着重加强自身体育表演专业的办学特色的建设,增强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2.3人才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的分析
人才的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只有经过细化诠释,才能增强其针对性与可行性。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具备体育与艺术表演综合技能的人才,是体育院校体育表演的发展需求,所以在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培养方面,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才的素养体现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制定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为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在知识结构的培养方面,体育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应当作为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从人才类型和培养方向的实际定位出发,结合体育院校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最后,在人才能力结构方面也要注重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包括表演、管理、训练、创作等多项专业能力培养,从整体上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3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发展路径
3.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学生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设置是为了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院校体育表现专业需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3.2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
对于体育表演专业来说,学科的专业化程度对人才的培养成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为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且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提高专业科研能力。对此,需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要保证专业知识的多元化发展,注重体育表演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播,丰富体育表演专业的知识体系,促进其全面发展。
3.3积极介入和服务社会生活
体育表演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也需要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积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体育表演实践能力的增强。将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可以为体育表演专业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对体育表演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从社会实践中吸取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时间,有利于增强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就业率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关系到高校专业发展战略实施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专业教学特点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人才的类型、培养方向以及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体育表演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并且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作用,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廷立,刘晓宇,魏旭波,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艺术实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77-81.
[2]郭希,谢军,屈红林,等.我校开设体育表演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9(1):148-151.
[3]李敏,张大超.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表演基础元素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49-50.
[4]朱建伟,陈玲.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5):85-86.
摘 要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高效率的追求是任何一个企业、单位、个人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也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为提高自身整体实力所比需要努力的方向。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也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份子,其自身的绩效管理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工作效率,也更影响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现象,本文就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和解决措施做些探讨。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措施
一、事业单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
人才是任何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人才日益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一点在事业单位中也同样如此。当前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已经问过独有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事业单位在人才的引进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了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如杭州市事业单位人员多,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截止2010年底,杭州市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0226人,共超编1206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2065人,超编506人。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员2698人,超编684人。很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过多,超岗配备并占用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和岗位,造成人员结构性超编和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我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情况,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极其紧缺,却又常因单位满编、超编难以引进。
(二)后备人才培养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以及事业单位都设置了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着其企业引进人才的重任,而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单位,在人才的引进更为严格,单弊端也众多。国家统一考试是大多数事业单位引进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传统的人员编制制度的影响桎梏其在人才引进的自主性。一般而言只有当事业单位人员出现空缺,有编制名额的情况下才会通过考试引进人才,而国家考试每年都有着固定的时间与次数,因而当单位出现人员不足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及时赶上了国家考试得以引进人员,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工作能力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三)人才引进制度不够科学
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在人才的引进上更为严格,人员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但是也同样具有另外一个弊端也即模式化与僵硬化。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主要是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通过丰富的、各专业、各方面的知识的综合考试择选出达标的合格者,之后通过面试环节进行考核,虽然整个引进过程较为全面,但是缺忽视了另外三个重要的方面。其一、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未得到体现,眼高的手低,高分低能的考生在我国教育当中不胜枚举,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同样存在;其二,考生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没有得到考核;其三,考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考核,依旧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怪圈,考生仍旧在题海战术中获胜,而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单位当中尤其是科研单位中,考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尤为重要,创新是会计进步的源泉,是民族与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人才激励机制不明显
事业单位由于属于国家体制中的单位因而具有一定的行政模式的缩影,大都所上级领导者不但身居要为而且具有至高的权力。虽然事业单位也设有人流资源管理部分但是在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以及激励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不听级别之间的人员难以实现公平竞争,公正的考核时当前亟待与改善的环节,阻碍着内部人才的积极性的发挥。在科研单位体制中,排资论辈的痕迹也同样较为明显,老资历等老员工在科研基金的申请环节比新人更具优势,这种不以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为基础的模式,难以全方位的发挥出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恩能力。
(五)人员培训不足
由于绩效管理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进行操作,以达到真实有效的结果。但是在现实中许多事业单位是不具备专业的绩效管理人才,同时单位部分人对其认识不足,因而就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是管理者和考核者缺乏应具备的能力,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其它环节的失效。从实际中不难发现大多数事业单位新人在工作中处于自我摸索的前进当中,在创新能力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提升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人才建设机制
当今社会竞争的压力不断升级,其最终的体现就在于谁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的才人上,人才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乃至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因而事业单位在运用会计信息化技术方面要实现其管理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建设一个完善的人才建设机制。例如,积极向社会招聘英才,建立一个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同时要把好人才质量关,不仅是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其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其二,对现有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以制定一个完善的培养机制。在其现有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以增加其知识储备,提高其工作技能,使其充分与时展接轨成为一个合格的信息化技术人员,进而在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做出应用的贡献,使之有效的发挥出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是会计信息化在事业单位蔓延,提高其工作效率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管理好资金,使之功效最大化发挥。
(二)加强人才的培养
由于人才在单位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其素质的高低对单位形象与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而应当着重的对内部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做到各方面协调同步发展。人员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搞定是对单位职业素质与整体发展潜力表现的认定,是培养创新人员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其一,要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其知识结构为目的的培训,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二,建立科学的可考核机制,强化内部竞争制度,是人员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意识由内而外得到全面的体现。
(三)创造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环境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领导的重视,更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的意志不仅需要艰苦的催发也同样需要稳定与团结的氛围的支持。如当前我国神九飞天的成成功不是某个人的成功而是整个航天系统的功劳,是一个科学发展,鼓励创新,不断进取的环境在积极推动着我国航天人的斗志,使之在面对困难时不退随,不回避,而是不断探索,不断求创新去应对。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应从内部文化入手,建立公平有序,鼓励创新的环境,消除其后顾之忧。
(四)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
如何用人使之发挥出最大的能动性,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是事业单位乃至我国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当前绩效管理是较为受到欢迎的措施。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着天生的弱点,而鼓励往往是最想获得诺亚方舟,因而在事业单位中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为人才的发展提供适当的鼓励政策:一、在全单位实行鼓励创新的理念,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二、根据创新的价值大小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使之认识到自身价值以及归属感;三、建立典型与保养制度,通过表扬创新人才来刺激后背人才 “斗志”。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将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在理论研究上也将会获得重大突破。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将来的时间中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也必是越来越重要的,因而事业单位应积极面对自身在人才培养之中的不足,制定合理的措施改变现状,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的管理制度,为促进人人的发展与创新意识的提升做好铺垫,使之作出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孙锐,石金涛.变革环境下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Abstract: Curriculum system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postgraduate training, especially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alyzed five key factors for innovative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 including training target,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curriculum function,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关键词: 产学研;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Key word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innovative;personnel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60-02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归跟结底在于创新人才、高新科技人才的竞争和争夺。而这些竞争的压力,最后都传递到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上。因此,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非常必要和紧迫。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努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正是创新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1,2]。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国家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为研究和实践对象,从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等方面入手,为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坚实有力的教学支撑体系。
1 产学研人才培养必要性
我国《高等等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以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科技体制基础”。近年来,我国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但由于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建立一个共赢的、可持续的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既定目标,还需要深入研究。在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应当怎样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思想融入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而影响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如招生过程中的生源,培养环节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科学实践过程,论文选题和研究,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导师指导制度以及校企结合培养的环境与氛围等[3]。
2 课程体系几个关键因素
课程体系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关键在如何体现“创新”,如何在产学研背景下创新?本文认为创新型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从培养目标、课程特点及影响因素、课程功能、优化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机制五个关键因素:
2.1 培养目标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很模糊,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方面缺乏孕育创新精神的意识。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现必须为研究生培养确立一个明确的核心思想,即是培养目标[4]。
2.2 课程特点及影响因素 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而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相关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共同服务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教育,其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
2.3 课程功能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课程功能是某种特定结构的课程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效和作用。课程功能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社会发展、知识的增长和学生的成长等)的影响,并随着种种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课程功能的变化必然导致课程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了课程结构又能更好地促进课程功能的发挥。
2.4 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实施方法与评价机制对实现课程的作用有重要影响。课程实施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而通过合理的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不断地促使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知识与环节及时、灵活的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之有利于学科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
3 应用与实践
重庆理工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一直坚持“教学、研发、产业”三者统一的教学理念,强调应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
我们在制定本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从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着手,通过对我国各高校(特别是重庆各高校)现有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研分析,为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确立核心思想――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相关领域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对本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有关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及时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二,通过探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明确以随机过程、矩阵论、现代通信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与实践为专业基础课,涵盖本学科信息与通信两个方面,再从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智能分析技术等相关研究方向上形成自己的方向课程群。第三,结合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研究生课程功能分析与研究。课程功能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并随着种种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课程功能直接影响课程结构,课程功能的变化是课程结构改变的依据。本学科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一般三年进行修订,尤其对一些技术发展变化很快的课程进行微调大纲中教学内容,如无线传感网络、可编程片上系统等课程。第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需要提高企业、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将企业认为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纳入核心课程体系,使课程功能与课程体系结构二者之间得到最大的优化与整合。最后,通过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与评价机制的完善,在实践中检验课程体系设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不断对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知识与环节进行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之有利于学科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
4 结束语
大学聚集了丰富的智力资源,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也积淀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大学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人才培养来表现出来,尤其是通过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才能最大发挥这种能量。而对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主要也通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来实施,通过与产学研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企业、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才能实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一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兰芳.产学研一体化及其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5(4).
[2]马廷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4-46.
[3].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求是,2006(9).
[4]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2012(3):180-182.
[5]刘叶,邓成超. 构建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1):49-51.
――――――――――――
关键词 核安全工程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成为本世纪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核能及其产业链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核安全问题已倍受人们关注,也成为制约我国核能开发的重要因素。上世纪末,我国已制订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了保证我国核能及其核技术应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的核反应堆工程等核类专业技术人才,也急切需要培养保证核设施安全运行的安全专业人才。为适应我国核能开发战略,国家开始执行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制度,在核领域关键的安全与质量岗位配备规定数量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为了培养我国核行业特别是核电事业急需的核安全专业人才,2010年3月南华大学向教育部申报了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并获得批准,2011年向湖南省教育厅申报特色建设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在 “十二五”期间南华大学启动了国内唯一的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工作,全面探讨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如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以保证我国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核安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成长中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其建设尚无现成的参照模式,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拟定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以构建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框架,形成适应新时期核电大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1.1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众所周知,专业培养目标是进行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根据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我国核电大发展对核安全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依托南华大学在核科学与技术、铀矿开采等方面的优势,在核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两个人才培养方向——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点是均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核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敬业精神、较高道德水准和科学素养,既掌握扎实的数理与人文知识,又掌握较深厚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核与辐射防护的专业知识,不同点是核电安全方向的学生还需要掌握核电安全领域工作的基本工程技能,铀矿冶安全方向的学生还需要掌握矿冶安全领域工作的基本工程技能。两个方向均是培养具有核安全领域安全工程设计、科研、评价、监督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核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南华大学多年的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及核行业和社会影响为基础,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和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和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密切合作,探索卓越核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确定与标准对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2)围绕“核安全工程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以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核安全案例分析、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核安全专业实务四大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建立适应核行业认可实用的课程体系;(3)强化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校标准、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同中核二七二铀业责任有限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和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4个产学研基地联合制订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2 核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
目前,在国内只有南华大学开设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因此,在国内没有可直接参照的建设模式,必须结合南华大学在核类学科专业建设上的资源,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调研等活动,科学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因此,自核安全工程专业自2010年7月12日获得教育部批准后,南华大学成立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建设调研活动,调研了一批核类企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三门核电站、中核福清核电站、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202厂)、中核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湖南省核工业宏华机械有限公司、中核272厂);通过发信函的方式向12家核企业人力资源部征求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修改意见,有6家企业作了信函回复(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秦山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浙江衢州铀业有限公司和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利用南华大学为中核集团开办第二期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的机会,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分企业类别(研究院所、核燃料加工企业、铀矿冶企业、核电企业、核废物处理企业等)同中核集团第二期工程硕士班学员开展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座谈会;同时,核安全工程系集中组织了4次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会,拟订了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体现了《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和《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知识要求,而且体现核工业系统相关环节的生产特点,制定了与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方向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和专业课平台三大知识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是参考按教育部工程专业课程要求进行设置的,分方向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各培养方向专业课的前提。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大课程模块分别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性实践环节。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重在体现核行业对核安全工程师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了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企业管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重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设计与实验教学的内容,新增了项目设计,使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实验教学学时所占的比例大大提高,其中企业培养阶段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项目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达40周。
(2)注重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及创新能力拓展模(下转第212页)(上接第130页)块,如人文素质选修课、学术讲座和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等,通过这些模块选修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意识。
(3)按照“三层次”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基本技能层通过课程实验、CAD绘图等上机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基本的工程实践技能;在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通过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层通过学科竞赛、创新性实验、大学生各类科研项目、企业内的项目设计等方式,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创新实践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在“十二五”的建设期内,南华大学将全面实施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将紧密结合国家核电大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管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2010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205);2011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192);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编号:2010ZZ016、2009ZZ050、2009ZZ051)
参考文献
[1] 戴广龙,张国枢,刘泽功,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80-85.
[2] 曲方,袁昌明,郑颖君.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9):41-43.
[3] 翟小伟,邓军.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90-94.
[4] 方廷勇,曹爱虎,李云依托建筑行业特色,优化安全学科建设[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6):70-76.
[5] 撒占友,王玉华,张永亮等.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模式[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 (增) :42-44.
[6] 翟小伟,邓军,罗振敏等.现代企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需要方向及培养方法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111-11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1.引言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对于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我国学者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理论上,胡璋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一书中全面论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产生的背景,着重讨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质量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和管理机制;刘国钦等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研究,揭示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规律。从理论上阐明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徐安兴在《构建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一文中指出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强调构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理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陆永忠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应用模糊评价方法构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软件工程人才进行评价。
在实践中,清华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经过调研,发现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评估与决策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多学科交融等,因此在培养方案上突出了“两个强化”:即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了“两个举措”:即按照培养项目实施、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共同组成的项目指导委员会。通过项目指导委员会架起高校和业界的桥梁,为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出谋划策、提供保障。南京财经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变整体划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大众化要求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努力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潜能,以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长春工程学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国外发展很早。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密切相关性,在发达国家己是不争的事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课程内容的转移对人才培养的类型起着关键的作用,实现了自然科学课程进入大学,接着是工程技术课程进入大学,然后是职业性课程进入大学。之后便开始了实用主义与传统自由教育的对抗。国外专门论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较少,大多是从课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类型及院校发展与社会需求方面加以论述的。在论著作方面,主要有吕达、周满生主编的《当代外国教育改革》(美国卷)(法国卷)(德国卷)等,它介绍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并从多个不同侧面论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总结国内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评价则是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开发与管理的中间环节和基础性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评价工作存在许多不足,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应用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极大的影响了应用型人才作用的发挥,因此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的数量化评价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2.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途径
一是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调查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提出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知识挖掘属性约简技术、主成份分析法、范例推理技术、粗糙集技术提取最重要的指标。并通过广泛地咨询各方面教学专家及广大学生的意见,反复修改并完善本研究拟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二是确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体系。利用流形学习方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技术、支持向量机评价技术等智能评价技术给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关系,分析各指标的重要程度。
三是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适合于本次研究对象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为教学质量的数量化评价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3.小结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教学体系 财经特色 跨专业综合 设计开发型 项目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随着国外IT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向我国的转移,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纵观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近十多年的发展,开办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从一百多所增加到七百多所,在校学生总数高达近50万人,占全国理工科在校学生总数的1/6左右,成为我国高校中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专业。尽管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是从2003年以来,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面对如此尴尬局面,应该重新审视大学计算机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定位。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各类普通高等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近几年新上的计算机专业,大多数都在照搬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暂且不说教学条件、师资水平不能具备,就是培养的学生,走向市场时也根本无法与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竞争。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构新的模式,以其进行差异化竞争,重构核心竞争力。计算机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其高速发展使得我们难以用4年有限时间内的课程涵盖所有内容。这就要求各类不同性质高等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要有所侧重,以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为切入口,依据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的综合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二是许多财经类高校为了突出学校的财经类特色,在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简单的罗列了许多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课程,缺少有机的融合。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企业资源规划的应用集成,这种课程的简单叠加无法提升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在财经领域的开发能力,在实践中还是无法具备财经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目前财经类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只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传承的是创造的成果而不是创造的过程,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少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财经类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应构建差异化、特色化、高度融合的、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
首先,以差异化、特色化的培养模式为指导原则,要求从三个层次进行构建:一是财经类院校与普通工科院校的差异化;二是各个财经类院校之间的差异化;三是财经类院校内部各计算机相关专业方向的差异和分工。财经类院校与普通工科院校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财经特色上,旨在构建以经济、金融、管理、会计等为应用领域的计算机实验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之间的差异化体现在依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和师资条件选择特色领域的重点和先后发展次序上。财经院校内部各计算机相关专业方向的差异化,应在本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方向本身的特色和基础,选择不同的财经应用领域为切入口,发展特色,合理化分工与合作。
其次,要构建高度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面向单独课程的实验以及这些实验的简单叠加,或者是与经管理论课的简单叠加,都无法使学生获得综合应用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应以不同的应用领域为培养目标,把涉及到的各门课程按统一的培养目标组织起来,这些课程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知识层次,构成了学生的知识架构,因而面向应用领域的实验教学体系设计能反映学生的特色能力,且易于形成体验和仿真环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要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转变以验证为基础的实验设计,强调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创新性。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企业资源规划的应用集成,面向单独课程的实验难以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环境,已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体系的设计需具备提供仿真企业真实环境的功能,以案例、问题、项目为中心组织实验教学,这种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发挥群体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的思路
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应依托学校经济与管理类学科的整体学科优势,围绕"差异化、特色化,高度融合,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培养目标,坚持在实验教学中体现三个层次的差异化,体现特色学科与计算机实验的高度融合,重视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为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思想为出发点,构建财经类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差异化、特色化,高度融合”要求实验体系设计的重点应在"跨专业综合"实验设计上,以此为依托选择校内项目和校外实习;“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要求实验体系设计的重点应在应用分析型实验、设计开发型实验、情景仿真型实验,以及科研、竞赛、项目和实习方面。
四、实证分析
跨专业综合实验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把财经类特色课程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综合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培养目标出发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和技能的实现。依据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科优势,划分经济与管理两个不同的切入点,与信息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相结合。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两个专业与管理课程结合比较紧密,尤其突出与会计学科这门优势学科的结合。为了体现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将计算机专业与经济课程相结合,尤其突出与金融学科这门优势学科的结合。
在二级学科实验平台的实验以设计开发型和实际项目型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实际项目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这种实验教学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计算机与财经的知识背景及相关项目开发经验,能够根据实际项目动态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形成财经类高等院校独特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组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张炜.高等教育创新的范式与管理:集成创新.中国软科学,2004.2.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91
Research on Human Movement Scie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Situation
LIU Liping, HOU Yuanyuan, MU Chunlei, LI Zengming, CUI Yanwei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ijiazhuang, Hebei 050041)
Abstract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plan is the overall design blueprint of and major criterion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by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authors surveyed and studied the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plans of som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robed into such major issues as curriculum setup and practical teaching by using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This article concluded and summarized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plan, providing the basis and thought for the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t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plan; curriculum setup; practical teaching
1 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我国部分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查与研究,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在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我们将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科学合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规范实践教学,为该专业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思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合格的专门人才。本课题的研究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而且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检索引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
收集整理国内不同体育院校、师范类、医学类院校现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对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等情况,进而综合分析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2.2 问卷调查法
对我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兴趣、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实践教学是否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课程设置
现代的教育理论,对“课程”作如下界定: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服务学校育人的规则,课程是引导学生认识客体、了解自己、提高素质的媒体。课程设置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它既要以培养目标为根据,又要将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开设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科、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不同类型。各院校课程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部分院校学时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2600~2800学时。(2)公共必修课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目前,公共必修课各院校开设课程情况基本一致,主要课程有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思想政治课、大学语文、军事理论等课程,其中大学英语在多数学校公共课中学时比例最高。我们的学生调查问卷亦显示,英语和计算机是学生最喜欢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其中83.3%的学生喜欢开设英语课,47.6%的学生喜欢开设计算机课。其原因可能是,英语和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和获取知识的工具,作为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学生们越来越认识到它们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另外,人体科学专业部分学生有想进一步考研深造的愿望,而英语是入学考试必考科目。(3)专业必修课是课程设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专业特色以及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关键。各院校开设情况不太一致,各院校开设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总数和门数有所差别,但是大部分院校都开设的课程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中医基础理论、运动营养学、体育保健学等,各院校对这些课程已经达成共识,认为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大部分院校开设了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开设的选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衔接性,即在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应对前期课程有相应要求,保证知识的连贯与衔接;实践性,即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工作内容有机的衔接和配套;前沿性,即学科的前沿内容和知识,充分体现该学科的新思想、新观点及新成就。各院校因自身特色及优势不同等原因,选修课程的门类及授课时数有着较大的差别,平均约540学时,30学分左右。
3.2 实践教学
2007年该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各高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各高校结合本校优势及地域特点,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略有差异。
3.2.1 湛江师范学院
(1)专业实习:湛江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全部在三甲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实习。长期合作的毕业实习单位为中山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暨南大学华侨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中医院)、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圳第九人民医院(龙岗区中西医院)等的康复医学科。实习时间:6个月。
(2)专业见习:第六学期安排两个星期的专业见习,主要在湛江市区内的三甲医院进行(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湛江第一中医院等),见习的主要内容是创伤的评定与治疗、传统的康复治疗技术。
(3)校内专业实践:从大二开始,每个学期安排36学时的实践课程,安排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从事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有:运动损伤的急救、治疗和运动康复,运动员机能诊断与评价,医务监督与运动康复,国民体质监测与运动处方。
3.2.2 赣南医学院
(1)专业实习:在江西、浙江、广东、福建、湖南、深圳等省市建立了12所医院和学校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时间:6个月。
(2)校内专业实践:于2009年成立了康复学院实训中心,采用小班授课(每次上课学生控制在30人以内),分组练习,逐个指导的形式。同时,对全院学生开放,由专业教师指导,同时邀请实习返校学生到现场传授学习经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阔了学习思路。
3.2.3 泰山医学院
专业实习:实习基地建设分为三个模块,学生只能在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进行实习,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的针对性。第一模块是运动康复,主要在医院康复科或康复中心实习。实习内容为运动康复,为将来从事康复保健方向的学生提供实践条件。第二模块是体育健康促进,主要在健身俱乐部、体育局健身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单位实习。实习内容包括:健身指导、营养指导、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国民体质监测等。为将来从事健康指导、健身指导、国民体质监测等工作提供实践条件。第三模块是竞技体育医学服务,主要在竞技运动队实习。实习内容为运动伤害防护、运动训练指导等。为将来从事竞技体育医学服务工作做准备。实习时间均为6个月。
3.2.4 南京体育学院
专业实习:长期合作的毕业实习单位为江苏地区和浙江省部分大型医院,其中有: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鼓楼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兴第二人民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等。
3.2.5 武汉体育学院
查阅往届专业实习记录发现,70%以上的学生被安排在校医院和湖北省直属门诊等医疗机构实习,少数学生安排在运动队、健身俱乐部等场所实习,实习内容以运动损伤治疗、传统医学手法、针灸和康复理疗为主。实习时间:2个月。
3.2.6 首都体育学院
(1)专业实习:在长期合作、认真负责、实习规范、学生反映良好的一些单位,建立合作协议实习基地,建立的实习基地有:东城区社体中心、西城区体育科研所、朝阳区体育科研所、北京老年医院等。
(2)校内专业实践: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利用第二课堂的课余活动时间,开展了许多实践活动,诸如:义务健康咨询、本科生科研立项、大学生科技论坛、推拿社团等。
综上所述,多数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符合培养目标,但因受各高校办学定位的影响及办学实力的制约,课程设置在各院校差异较大;实践教学各高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间稍有差别,建议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
教改项目:2013年河北体育学院重点教改课题,课题名称:我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入改革和完善,项目编号为:2013JYZHD04
参考文献
[1] 方千华,黄汉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03.
[2] 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1989: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4] 课题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2007.5.
一、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1-1 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1-2 中高职及本科人才培养衔接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1-3 地校、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4 大类招生改革下的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1-5 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1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专业调整的探索研究
2-2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模式和途径研究与实践
2-3 课程建设及教学的诊断与改进体系的实践研究
2-4 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
2-5 基于提升为专业课服务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2-6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7 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的研究与实践
2-8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9 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10 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微课等建设与应用研究
2-11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12 高水平教材建设研究
2-13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机制研究
2-14 职业院校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三、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3-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3-2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3-3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3-4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5 人才培养中顶岗实习环节的实践研究
3-6 校外实训基地整体建设研究
3-7 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
3-8 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四、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4-1 学院(二级院(部))教学质量管理体制、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研究
4-2 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与应用研究
4-3 专业认证(评估)、课程质量评估的研究
4-4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4-5 学院教学激励与评价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4-6 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与改进体系的实践研究
五、 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
5-1 信息化建设理论与规划研究
5-2 学院信息化标准、规范及共享合作模式研究
5-3 区域性专业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5-4 学院教学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5-5 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
5-6 基于移动平台的教学与管理系统研究
5-7 高等教育与教学信息化系统技术支撑与运行维护研究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3-01
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研究生课程体系占有核心的地位,但是依然有很多硕士生课堂体系缺乏创新性,课程设计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去,抓住研究生课程的高深性、专业性、研究性、动态性和精致性的特征,不断地改善和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研究生课程设计
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我国学位条例中有明确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规定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论文质量,缺少对研究生课程的设计与评价,导致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本科化”现象严重,不无法适应研究生学习更高深、更专业的特征,加之,学校对学生课堂设置过于僵硬,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关注度不够,对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1]
1.2课程设置不够灵活
现阶段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结构大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共同必修课、研究方向课、选修课等四部分组成。[2]从课程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专业基础课以及本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其中,公共必修课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最后是选修课程。在相对固定的研究生学习年限内,公共课程课时较多,势必会影响专业课程的设置。其整体的课程设置仍是重视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外语课的学习,课程门类较少,要求研究生选择的课程中必修课较多,选修课较少。[3]而开设选修课程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创新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措施
2.1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是给研究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关键,完善的研究生知识结构可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首先,学校可以在一级学科下拓展基础理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硕士研究生学习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必须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其次,提高专业课学习的前瞻性,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以适应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目标。[4]最后,进一步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对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5]
2.2创新研究生方法课程
在信息化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方法的讲授比知识的传承更加重要,所以对于硕士生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开设各种创造性课程,比如“应用创新”“创新与发展”等创新课程,让研究生在创新课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加强研究方面课程教学,科研方法知识和科研训练的缺乏是导致国内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及较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强研究方法课程设计。[6]此外,还应该对外语类课程进行相应的改进,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各个学校必须都开展一门外国语课程作为基础外语,所以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应该依照学生的外语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外语学科设计,在开设专业外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词汇、语法、阅读能的提高,让学生可以读懂外文原版文献,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学科的前沿知识。[7]
2.3创新研究生课程设计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为此,在研究生课堂设计中还应该处理运用课程设计培养研究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首先,注意加强信息检索和科研成果表达课程的设计,因为信息的搜集、提取和加工是人们创新能力培养的必备因素,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投稿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9]其次,注重实践课程的设计,现阶段硕士研究生过分关注学术论文写作,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是,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活动中,研究生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会促使他们寻求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10]
结语:
研究生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高深性和研究性等特点,研究生课堂体系的建设对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围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新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以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06)
[2]王振铎.以自主创新精神修订“博硕学科专业目录”[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李红英.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J]. 煤炭高等教育. 2006(02)
[4]李双.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9(01)
[5]霍静静.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6]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05)
[7]马薇,袁玲,刘亚敏.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02)
[8]佟福锁.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再修订的探讨[J]. 江苏高教.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