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大学英语指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英语指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英语指南

第1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关键词: 南风效应;“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其根本任务。如今“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主体,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都显现出新的特征,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南风效应,不仅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同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1“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所谓的“90后”大学生是指20世纪90年到99年年底出生且进入大学的公民。他们成长的时期正是中国处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之中,经济的腾飞催生了很多新鲜事物,通讯的极端发展也将人们带上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这些成长背景使得“90后”大学生同上辈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他们的个性特点也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高挑战。

(1)个性张扬,缺乏团队精神。“90后”大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上与“70后”、“80后”的大学生有着较大差别。“90后”的大学生追求时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个性张扬,独立性强,极力表现出与众不同,在各种活动中把自己的独特的想法表现出来。但相对来说又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对团队组织的忠诚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2)思想开放,看待问题偏激。“90后”大学生生长在信息大爆炸时期,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海量的信息,接触许多新鲜的事物,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开阔,观念开放、前卫。但是由于他们与社会接触的甚少,价值观不稳定,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常常处于犹豫、迷茫之中,情绪波动较大。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时,他们容易骄傲自满,在看待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问题容易存在偏激。

(3)竞争意识强,受挫能力弱。“90后”大学生亲眼目睹他们的父母在遭遇国家经济转型时不得不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强迫自己学习新的生存技巧,重新选择职业和创业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惆怅。这使得他们竞争欲望、财富意识强烈,创造力、理财能力比前辈更强。但由于“90后”在成长过程中深受长辈、父母的宠爱,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被保护起来,没有受到过任何的磨砺,以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脆弱,耐挫力弱。

(4)多元的价值取向,但功利性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9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目标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明显比前辈更加理性、现实,更加关注物质生活,价值定位实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少的“90后”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了解就业形势,经常看招聘信息,观摩学校的招聘会,向学长学姐取经。而对未来的职业最看重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其次才是“个人的兴趣”、“特长的发挥”、“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等。由此看以看出,“90后”大学生对价值目标的定位具有功利化的趋向。

2“南风效应”探析

(1)“南风效应”概念引入。“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1]这则寓言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将“南风效应”运用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特别注意讲究方式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学生,实行“温情”教育,像和煦的南风一样温暖被教育的对象,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2]

(2)“南风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南风效应”运用到“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方法的一种创新,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1)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思政工作者不应该从学生所犯错误的结果进行严厉的指责,那样会使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进一步会加速师生关系的恶化。如果思政工作者能够关爱、尊重和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教育,那么会轻而易举让学生“脱掉大衣”,使学生主动向老师吐露自身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动机,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师生关系的真正生命力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体现出来的,因为如今的“90后”大学生有着很强本能自我保护的意识,对老师的教育有着心理的防范。如果思政工作者在面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是,能够将自己的感受、信念、态度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那么老师和学生之间就会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还处于青春的叛逆期,逆反心理和恐惧心理比较严重。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灌输性的教育已经不再适合,他们更希望对自身进行自主的表达,注重同学间、老师间的多向沟通,以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完成自身的独立思考。如果当前思政工作者还是延用以前的管理方式,势必会激发学生心中的对立甚至反抗情绪,这样的管理方式并不适合现在的社会,缺少一些人性化和科学化。

把“南风效应”引入到“90后”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高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正确地运用“南风效应”可以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思路,也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科学化起到示范的作用。

3“南风效应”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对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除了要一如既往的投入工作激情之外,还应该对“90后”大学生能有更多地关爱、理解、宽容和激励,把他们当作自主的、发展的人,充分地尊重他们,让他们时时在“南风”的沐浴下健康成长。但是在运用“南风效应”的同时也要注意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适度原则,切忌刮“滥风”和“偏风”。(1)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具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而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3]大学生最需要的三个层次是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因此,我们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给予人文关怀。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倍受家人的宠爱和呵护,他们在大学阶段,心智、情感等多方面还不成熟。因此,思政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应当真诚对待、言行一致,把学生放到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扬民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安全感和亲切感。对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地帮助解决,化解他们遇到的各种矛盾;当学生遇到困惑时要及时沟通。因此,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人文关怀,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的形式、新的理念、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应用“南风效应”应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适度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小的常规性的错误,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帮助学生改造自己,容许学生适当的范围或程度内的错误,而要把握的原则就是要尊重和接纳学生。首先要建立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在教育“90后”大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无端地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常言道:“树怕伤根,人怕伤心”,如果挫伤其自尊心,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使工作产生相反效果。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将心比心。“有容,德乃大”。其次,对“90后”大学生要有殷切的期望,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从人性观上来说,高校思政工作者都应该相信每位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多一些赞扬,少一些责备,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主体地位,培养有创新能力和独立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应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照某些具有抽象公正性的条条办事的审判官,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和孩子们一样对周围事物有喜怒哀乐反映的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具备“南风”的素质和技巧,就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情感、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亲和能力。要善于营造融洽的气氛,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善于表达自己的关爱情感。“亲其师,信其道”,人对信息的过滤通过两个系统进行:一个是理智性过滤系统,用来分析信息的科学程度,如果认为信息科学就接纳;另一个是情感过滤系统,用来分析信息人的尊重和可靠程度,如果认为可靠可亲,就接纳。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有关的事物上去。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会打动学生,使人产生“向师心理”,收到良效。

(4)要长吹“南风”,切忌“无风”、“滥风”、“偏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90后”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接收速度决定了他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变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满腔的热情,要做到严中有爱,爱而不溺;不成为无原则的“老好人”;对待每一位大学生要公正平等、一视同仁,不带有色眼镜看人用人,要让和煦的“南风”吹到所有“90后”大学生身上,温暖所有人的心。

参考文献:

[1] 于茜,李玮.“南风效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02).

[2] 隋维娟.思想政治工作呼唤“南风效应”[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6).

第2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摘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规模大、影响广,其目的在于检测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两年的英语学习后能否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体现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但也会不可避免的对英语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提出改善负面影响的建议,从而使教师及学生对该考试有更全面的认识,以更好的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建议

1 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一场规模大、影响广、参与考生众多的考试。其目的在于检测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两年的英语学习后能否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其英语能力的要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比较全面,涵盖了听力理解、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翻译和写作等题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但它也会不可避免的对英语教学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提出改善负面影响的建议,使教师和学生对该考试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我国已存在十多年,它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导向。它对英语教学有以下正面影响。

2.1.1 为检测学生的英语水平提供了一种科学、可信的方法。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影响很广,所以要求命题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的涵盖面较广、科学性较强,能够较为全面的检测学生的英语水平。

2.1.2 为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指导作用。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于检测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两年学习后能否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教师授课也是围绕着大纲进行的,因此考试就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使得教学目的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除此之外,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规模大、覆盖面广,从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及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及教材的编写都围绕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来进行,达到了一定的统一,便于英语教学的更好发展。

2.2 负面影响。

随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深入进行及其影响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指出了该考试存在的弊端以及对英语教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首先,学校和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导致学生“为过四级而学英语”。

随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很多学校和用人单位把四级考试作为毕业的条件和就业的要求,这就导致学生忽略了学英语的真正目的。有的学生认为英语课无用,经常旷课去参加四级辅导班、做模拟题。还有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后就再也不上英语课了。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踏实,仅仅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学习。

其次,教师和学生忽视了英语教学中对英语技能的培养。

由于在如今社会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成为衡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只重视考试的通过率及应试能力,因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技能的目的也被应试目的所取代。教师和学生过多注重应试技巧,而忽略了英语技能的训练。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口语表达是其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可是很多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很差,连基本的口语对话都无法进行,更不用说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题目中有为数不少的客观选择题,这就造成学生“猜答案”的现象比较普遍,即使不会做,也可能猜对答案。因此单纯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也是不全面的。

3 改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负面影响的建议

3.1 教师、学生、学校及用人单位都应意识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学生才不会带着应试目的去学习英语,才能轻松、高效的学到英语的真正技能,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3.2 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使英语课堂生动、有吸引力。很多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对英语课堂产生了倦怠情绪,对英语学习也毫无兴趣。这就为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教师应在课堂上安排生动多样、有教学意义的课堂活动和任务,同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4 结论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影响广、参与考生众多,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英语教学。与此同时,它也不可避免的对英语教学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提出改善负面影响的建议,以期使教师及学生对该考试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为祥,李涛.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综合指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德军,宋连仲.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指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第3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路径

1大学英语课程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之余,应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以其所携带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弱化了学生的母语文化能力和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文化遭遇巨大冲击,母语文化的保持与发扬面临极大的挑战。[4]大学生是展现文化自信的主要群体,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延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对于大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培养民族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大学英语课程要主动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要反映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果,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等各方面内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遵照的总依据,也是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最终评定标准。但目前各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并非紧随《指南》。如果各院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未做及时修订,没有根据新的文件提出明确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就会导致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语言教学表现失语。大学英语作为重要的人文公共课,课时量有所缩减。原本开设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已经削减至三个甚至两个学期。教师要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完成词汇、文章阅读、翻译及写作的讲解或练习等教学任务,而课时缩减就难以保障有充足的时间来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未考虑到文化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这会影响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师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较模糊。教师受所学专业及个人爱好限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较少,视野受限。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不能很好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限于单词记忆、文章理解、阅读材料、课后作业等,缺乏对语篇内容的完整理解,这会影响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施,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欠缺。

3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

只有将中国文化知识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如何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必须对整体和局部、多层面和各教学环节做出相应调整。

3.1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促进中国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顺应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是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2)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版)进行的修订。院校在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时,应及时修订并且明确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所应完成文化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3.2调整教材内容,增加中国文化教学模块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严重缺失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强调学生要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与文化。传统教材处处彰显英美文化,所选用文章对于中国文化涉及得很少,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学习路径。大学英语教材应该融入中国文化,要更多地用英语承载中国文化,借助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掌握以标准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技能,更好地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3优化教学设计,有效渗透民族优秀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率最高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开发教材中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教师应在课堂导入时引入中国文化,增加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辅材料,同时要注意难度适中。可采用教师或学生讲解、集体或分组讨论、视频或音频学习、翻译练习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中国文化的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接受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广泛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第三版)第一课Sym⁃bolsofCulture的导入为例,教师可在文章导入中引导学生学习麦当劳及迪士尼西方文化时引入Sym⁃bolsofChineseCulture。教师可用象征中国文化元素的素材如饺子、茶、京剧、长城、兵马俑等来进行讲解。在讲解文章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单元主题进行中国文化的培养。《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的每个单元选取了单元主题类似的两篇文章,但学习的角度和深度有所区别。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时,可利用当前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如在第一册第五单元ILoveThisGame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运动员精神时,可结合东京奥运会中苏炳添、巩立姣、全红婵等运动员的事迹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测试与评价是正确评估教学过程与效果的重要环节,能给予教学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在处理课后习题时,教师可在翻译、写作等作业中融入中国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如果在期末、A/B级及四六级测试中增加中国文化的考核部分,将能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唤醒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3.4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多元弘扬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有效利用学校的校史馆、图书馆、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讲堂等有序展开中国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教师可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档案馆、爱国教育基地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利用校园网、英语网站(如ChinaDaily)、“学习强国”平台等的文化专栏、文化录播课,向学生手机推送、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阅读材料。教师也可以开设线上或线下选修课,如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的英文翻译作品解析等。

3.5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强化教师的中国文化教学输出能力

第4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一、引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科高校开始转向应用型。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这正好与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强调的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相一致,使人才具备熟练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培养听说能力为目标。人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接受高质量、多样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及教学改革

国内很多学者对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进行了大量对比研究。各位学者对美国、加拿大、德国、泰国的高校应用型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将辛辛那提大学“工学交替”模式、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模式、百森商学院“创业实践”模式、加州大学“个人专业”模式、哈佛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培养”模式、仁斯里尔理工学院“创业孵化器”模式等与中国的课程设置相比较,并提出了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借鉴价值,指出了人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以培养大学生英语基础能力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并且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为了满足这一目标,课程设置需要做出极大的改变。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英语通识课程,此类课程会对大学英语课程产生帮助和促进;同时通过开设英语通识课,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学习不仅是语法与单词的积累,更是文化的体验。第二,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究及改革出一套新的且适用于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解决当下教学方法老化的问题,但是针对不同的专业,翻转课堂的应用也应有所变化。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分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英语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课下的学习明白自己知识不完善的地方,通过课堂的提问及互动,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发挥了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实现师生合作的共赢目标,实现高效学习。第三,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大学英语课程传统的评价体系是通过学生课堂及课后的表现,以及学生考试及网上评教的方式,来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改革过程中人们应突出学生评价,结合教师评价进行定性评价,通过考核进行定量评价,评价主体也应由传统的教师改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突出学生自我评价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主动进行反思,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问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的评价更能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第四,第二课堂活动。另外,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展。在加强大学生基础能力,提升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人文教育以及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将这两点有效的结合起来,培养出当代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人文教育的体现除了课堂还有第二课堂,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参与的活动能够充分内化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大学英语教育更应该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环境,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场所和情景。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和教学,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英语的语言文化,西方国家的人文风俗,不仅仅从书本上感知语言,更从实际生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有其特定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本科人才,其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和质量监控等方面有其特点,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主要包括理论能力和实际能力理论能力包括基础理论、抽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实际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实际问题间的应用背景、应用意识、应用方法、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等方面加强培养大学英语作为应用型本科的一门公共课,因此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模式仍须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加以更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9-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

[4]王初明.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J].外语界,2010,(1):17-22.

第5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改革

一、方案制订

怀化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于2013年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把学校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发展目标,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进行合理定位,以及怀化学院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外国语学院制订了怀化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2014级非英语专业新生开始尝试,2015级非英语专业新生开始全面实施。

1.课程设置改革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特点和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所规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由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三大模块组成的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广泛的需求调研,授课教师的反复讨论研究,对我校现行开设的《大学英语》(I、II、III、IV)单一基础课程设置(全部为必修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设置由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跨文化交际英语(EICP)三大课程模块组成的大学英语新的课程体系。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2.课程内容改革

根据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将原4个学期单一的综合英语教学内容改为2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通用英语(第1、2学期)、第二阶段主要是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第3、4学期)。第一阶段(通用英语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词汇、听说、阅读、翻译、写作几个模块,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针对国家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开展教学,力求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第二阶段(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学习阶段):第一部分内容为综合英语III和综合英语IV,继续开设通用英语课程,其中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或四级考试的学生参加四级辅导班,已通过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学生参加六级提高班,第二部分内容为专门用途英语,第三部分内容为跨文化交际英语。

3.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式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创造性地运用充满人文关怀的研究式教学理论和方法,如: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合作语言学习理论、听说和交际相互融合的方法、修辞判断法、融合人本主义活动的任务型教学法等。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托空中英语广播电台、大学英语教与学网、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以及其他形式的媒体、英语学习软件系统、文本、音像、影视等资源。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英语学习和应用的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习意识;鼓励教师熟练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积极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微课,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系列教学资源,如英语教学讲义、软件、资料库、网站等。

4.考试方式改革

改变以往大学英语单一考试形式,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重。通用英语(EGP)期末考试成绩由期末笔试(占50%)和平时成绩(占50%)构成。期末笔试包括听力测试;平时成绩由模拟测试、口语测试、课内外表现(包括语言实践活动)和考勤等要素综合评定。专门用途英语(ESP)、跨文化交际英语(EICP)的成绩也由期末考试(占50%)和平时成绩(占50%)构成,但考试的形式更多样化,期末考试可以以学期论文、展示及笔试等方式,平时成绩更强调课内外表现,以及学习态度和出勤情况。

二、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改革实践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进行微调使改革,达到最佳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备考常态化

2014级学生第二学期进行了两次模拟考试,但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因此2015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和第二个学期实行月考制,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状况,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利用第一学期结束后的寒假,学生自主完成10套四级考试试卷,使学生英语学习不间断,为第二学期的四级考试做好准备。只有达到一定的英语水平,才能为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的个性化学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2.授课团队多元化

2015年9月原大学英语教学部和外语系合并成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逐渐融合,共同探讨通用英语,尤其是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从专业教师抽出一些教师教授大学英语,注入新的血液;同时启用助教制,既有助大学英语教师减轻阅卷压力,又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提前实践教育教学。

3.教研活动多样化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学英语教研室老师们认真开展教研活动,“请进来,走出去”,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保障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内由外国语学院和教务处组织有校领导参加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另外,邀请校内外专家学术讲座、上示范课,交流英语教学改革经验,鼓励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以及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到国内外参加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或高级论坛,这些老师从外面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使得教研动丰富多彩,使老师们很受启发,成为外国语学院顺利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一体化

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积极开展圣诞晚会、写作大赛、阅读大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英语知识竞赛等英语实践活动,由点到面,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调动广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英语学习和英语应用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三、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1.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升

作为检验学生英语水平的四级考试的合格率有了较大提升,2015级学生相对于2014级学生一次性过级率(第二学期)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同时在一些英语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2015年10月,在我院承办的湖南省第二十一届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暨第六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湖南赛区复赛中,我校荣获团体一等奖;我校选手凭借精彩的表现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竞赛一组专业选手个人奖二等奖、非专业选手个人奖一等奖、非专业选手个人奖二等奖。在2016年“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文辩论赛中获得三等奖、思辨风云奖和优秀组织奖。在第5届“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活动中,我校大学生翻译志愿者用热情的微笑、真诚的服务和专业到位的翻译,为和平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特别贡献,获得了与会外宾及当地领导的一致赞赏。

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加强

由于改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主体之一,不断加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在积极探索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与大学英语教师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提高了业务能力,促进了科学研究。如2016年我院大学英语教师精心打造的微课作品,已经从全国250多所高校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学大赛微课比赛全国第一名;2015年外国语学院首次在怀化学院的年度教学评估中名列前6名,受到学校的表彰。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综合改革在怀化学院是新的尝试,此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尤其是第二阶段教学的教学安排,对学生和教师更是一大考验。

1.ESP教师角色缺失

高校在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特别是工科类的专业)大多数由各系的专业教师(86.9%)承担,而少部分文科和管理类的专业英语课程则由英语教师担任(徐晶,2010)。对于普通英语教师而言,ESP是一个新的领域和一门新的课程,相当多的教师对ESP领域知之甚少,高校ESP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但最严重、最迫切也是最棘手的就是师资建设的问题(谷志忠,2010)。怀化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对于ESP的教学还没法展开,因此暂时以EICP课程的教学为主。ESP教育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要求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和开阔的思路,加强ESP教学的团队建设,以ESP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与各院部的联系,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合作教学和教研,双向培养,形成英语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发展的课程团队,从而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力不足

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有限,而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因此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更需要的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自主训练的能力”(周燕,2003)。改革传统的课堂文化,改变自身的角色,由“讲述者”转变为“教练”或学生的“学习伙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从中学的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协作,创造行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顺利进入个性化学习过程。同时,与学校职能部门积极沟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徐晶.高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师发展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0(6):71-73.

第6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关键词】个性化需求 自主学习 输入假说 “i+1”理论

一、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教学水平发展不均衡,英语学习者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有差异,因此因材施教的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才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2015年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提出了细化的三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倡导各高校要因地制宜的在课程配置、教学方法、以及能力测试上贯彻分级的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已成为当今大学英语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及人文素质的一项重大改革。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2)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在二语习得理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的“i+1”理论已被我国英语教育学者们广泛认可并使用,为我国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i+1”理论的含义

在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中,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于重要地位,其核心观点是:要实现语言习得,学习者必须通过阅读和听力吸收语言材料。但不是什么语料都适合输入,理想的输入应有如下特征: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有趣且相关(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和足够的输入量(sufficient input)。Krashen特别指出为了使学习者有所进步,习得者要接触“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才能习得语言,即“i+1”理论。此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了众多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对此展开了研究探讨。如 Ellis (1983),Gregg (1984),Long (1981)等学者,围绕“i+1”的理论展开的研究实践在各国经久不衰。

语言输入假说和“i+1”理论在提出不久便被我国学者介绍引进,胡文仲(1984)在《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一文中详细的介绍了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对促进当时我国外语教学改革有实际意义。之后国内学者对这一理论展开了从理论评介到理论应用等各方面的热烈探讨和研究,但实证研究却一直偏少。到了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把“i+1”理论和个性化分级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李炯英和戴秀珍(2001)的《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刘雅敏,朱正才和常辉(2009)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i+1”理论所进行的探究,成果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的趋势。

三、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的提出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洲的成人教育改革。Holec(1981)把自主学习定义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认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能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材料、学习方法以及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个性化的理论根据是构建主义,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如何在自己的思维中构建知识。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个性化需求。Hutchinson和Waters(1981)在二语习得理论中的对需求分析提出三要素的分类,即:客观需求(necessities)、客观缺乏(lacks)、主观需求(wants)。

结合国内英语教学情况,束定芳(2004)将语言学习的个人需求归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前者指的是学生目前的外语水平、年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主观需求则是课程的期望、学习目标、学习安排和希望采用的教学方法等。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在个性化需求的理解上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这点正好与自主学习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国内学界非常重视个性化需求和教学,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到现在的《指南》中,都把满足个性化需求和教学列入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中。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对于个性化需求和教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教师角度出发,为提高教师课堂个性化教学服务,这反映了以教师为学习主体的思想根深蒂固。

四、“i+1”在个性化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根据“i+1”理论,保证真实语言材料输入的数量和质量是二语习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主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便捷的获取数量庞大的各类真实语言材料,这是传统课堂所不能企及的。事实上,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元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文化背景、个性、性别、教师作用等,充分认识和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及效率。

对于学习者而言,在展开自主学习之前需具备对自身语言水平的正确认识,设立合理的语言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料和方法。由于学习者间的个体差异和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不均衡,输入语料的理解难易程度,必须由学习者本人来衡量。输入语料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即“i+2”或者低于学生现有水平即“i+0”或“i-1”,都无益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进行系列测试来了解自身的习得状况,并根据结果调整学习策略,“i+1”又可被借鉴来选择难度适宜的测试。

对教师而言,需要做的是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提供帮助。由于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元认知策略、学习动机发展并不平衡,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为了进行个性化教学,目前很多高校采用了分级化教学的模式,根据语言程度来划分等级并提供相应教学,这里的教学包含了课堂教学以及各高校的自主学习平台上教师给学生安排的作业、练习、阅读材料等内容。这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但事实上,学生的语言水平是动态的,语言技能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教师在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需增强和学生的互动,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探索自身。

对自主学习平台的开发者而言,要做到利用现代技术和资源,深入了解自主学习的过程,根据学习者的需求人性化的设置各个环节。目前个性化学习系统已覆盖手机、电脑等多种智能终端,涉及外语、计算机、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基于语言习得的“i+1”理论,开发者需要保证预料的真实性,并对真实的语料进行精细的划分,如:使用Flesch公式量化阅读材料的难度以供学习者参考。

五、结语

个性化自主学习必须依靠学习者自身来摸索完成,语言习得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习得者自身。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作为教师需要及时的转换角色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的自主学习方式。

参考文I:

[1]胡文仲.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评介Stephen D.Krashen关于外语教学的原则和设想[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4(01):3-9.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5.

[3]李炯英,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1):54-58.

[4]刘雅敏,朱正才,常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外语界,2009 (4):23-29.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ELLIS R,1983.Formulaic Speech in Early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J].Children,14.

[7]GREGG K R,1984.Krashen’s Monitor and Occam’s Razor[J].Applied Linguistics,5(2):79-100.

[8]HOLEC H,1981.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 Press.

[9]KRASHEN 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Press.

[10]LONG M H,1981.Input,Interaction,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379 (1):259C278.

【基金项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性研究Y201120674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第7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关键词:中央执行抑制能力;减法估算;算式形式;算式难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95-02

一、问题的提出

估算是个体未经过精确计算而只借助原有知识对问题提出粗略答案的一种估计形式,是心算、数概念和算术计算技巧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1]。生活中合理运用估算,可以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1974年,Baddeley和Hitch提出了最早的工作记忆模型,指出工作记忆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路和视空间模板三部分[2]。过去有关中央执行功能与估算关系的研究往往把执行功能看作一个整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工作记忆中央执行系统的功能是可以分离的。2002年,Collette和Linden提出将执行功能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抑制、转换过程、刷新以及双任务协调[3]。其中中央执行系统功能中的抑制子成分是个体对优势反应自主的有意的积极的抑制。综合上述研究发现,中央执行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在影响估算表现的作用上,研究的并不多,抑制子成分作为中央执行系统子成分中的核心,会不会跟估算的表现有着重要关联,值得深入研究。当前关于估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上,对于减法和除法的研究相对较少。Fehr等研究发现,比较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时,所有的运算都激活了一些共同的脑区,而不同的运算又会激活一些特异的脑区[4]。因此,各种运算方式的神经基础是以一些脑区为共同基础,同时并不完全重叠的神经网络。因为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神经基础并不完全相同,是否不同运算的估算表现的影响因素会有所差异?所以本次实验采用的是三位数的减法估算,旨在通过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加法和乘法的相应结果做比较,验证估算相关的成果是否具有好的外部效度,可以适用到所有的估算过程中?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在精算过程中需要借位的次数来界定减法算式的难度。Fürst和Hitch根据进位次数把加法问题分为三类:0次、1次和2次。结果表明:随着进位次数的增加,跟踪任务的干扰效应也随之增加[5]。根据上述有关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有中央执行干扰任务的组别的准确率显著低于没有干扰任务的组别。(2)估算问题的难度对估算有显著性影响。

二、方法

1.被试。采取方便抽样法,在湖北大学选取本科生43名,包括23名女生和20名男生。然后男女随机分为A、B两个小组。所有被试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研究设计。本次实验采用2(实验情境:有中央执行干扰任务、无中央执行干扰任务)×2(问题形式:横式、竖式)×2(问题难度:借位一次、借位两次)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实验情境为组间变量,估算问题难度和估算问题的呈现形式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估算的准确性。

3.实验材料。本实验的刺激材料是20道三位数减法估算题目,分为10道横式估算任务和10道竖式估算任务。其中有10道题计算时需要借一次位(如267-138),另外10道题计算时需要借两次位(如746-298)。干扰刺激的材料是由计算机在一段时间间隔(1ms至1000ms)上随机呈现的“”、“”、“”、“”符号。

4.实验程序。正式实验时,主试安排被试单独坐在实验室内,被试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操作。屏幕首先呈现指导语,在被试完全清楚指导语后,方可按任意键进入实验的练习阶段,直到熟练掌握实验程序,才可进行正式实验。有干扰刺激的实验组流程:首先呈现注视点“+”,2000ms后呈现估算题目,被试进行估算,1ms至1000ms内随机呈现“”、“”、“”、“”符号中的一个,被试看到刺激后需要尽快对符号做出对应的按键反应,屏幕才会出现作答界面,如果被试长时间不对干扰刺激做出反应,5000ms后亦进入做答界面。做答时间最长为10000ms。一个trial完成后,按空格键进入下一个trial。无干扰刺激的实验流程与有干扰刺激的实验流程大致相同,只是在被试估算过程中,不会出现干扰刺激,减法估算题目呈现2000ms后自动消失,出现做答界面。实验中的所有的减法估算题目均随机呈现。

5.数据处理。准确性采用绝对百分误差计分,公式为:绝对误差百分数=(|估算值-精确值|/精确值×100%)。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情境、问题难度和形式对减法估算表现影响的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问题形式的主效应显著,F=6.22,p<0.05,问题难度的主效应也显著,

F=4.92,p<0.05,同时它们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说明减法估算题目的形式和难度对被试的估算表现影响显著,并且它们对减法估算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由于情境的主效应显著,F=21.19,p<0.001,并且情境与问题形式和难度的交互作用分别显著,

F=10.86,p<0.05,F=7.43,p<0.05,可见中央执行负荷的增加明显干扰了估算的准确率。同时问题形式、难度与情境三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F=13.11,p<0.05,对情境、问题难度和形式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干扰情境下,问题形式的效应只有在低难度时才显著,F=13.77,p<0.05;当估算问题以横式呈现时,问题难度的效应显著,F=11.07,p<0.05。在无干扰情境下,问题形式的效应在高难度时显著,F=4.12,p<0.05,问题难度的效应在问题形式为竖式时显著,F=4.5,p<0.05。

四、讨论

1.中央执行抑制能力对减法估算的影响。这次实验主要考察的是中央执行抑制能力对减法估算表现的具体影响。通过已有的研究,我们知道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根据Eysenck和Calvo(1992)的加工效能理论与Hasher和Zacks等人(1999)的注意抑制理论,估算会占用我们的一部分工作记忆资源,而干扰刺激又会耗掉部分工作记忆资源,在进行减法估算的过程时,如果有干扰任务出现,被试需要分配一定的认知资源来抑制干扰刺激,保证估算任务的进行,期间两种任务发生了认知资源的争夺,从而会影响估算的表现。从实验结果上看,有干扰情境的被试减法估算的表现,与无干扰任务的表现相比更差一些。这进一步验证了中央执行参与了估算的过程,且中央执行抑制能力在估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央执行抑制能力强的被试,估算的效果会更好。这一点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制定合适的培养估算能力的方法。

2.算式难度对减法估算的影响。这次实验的算式难度是依据运算过程中需要借位的次数来界定的,共有1、2两个水平。本文前面提到进位次数与中央执行系统的负荷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运算过程中,增加进位次数,会增加中央执行系统的负荷,从而影响估算的表现。有研究认为减法的掌握是在加法的基础上进行获得的,它们有很多相同的神经基础,以此推测它们的估算过程可能有着相同的地方。实验结果显示,算式难度对减法估算影响的主效应显著,借位次数越多,它的估算准确性越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De Rammelaere的研究,得出在减法估算中,借位的次数对于估算的表现有着相同的影响,借位次数越多,估算的表现越差。

五、结论

1.中央执行参与了减法估算的过程,其子成分抑制能力对减法估算有显著性影响。有干扰刺激过程的减法估算成绩显著差于无干扰刺激过程的成绩。

2.减法估算过程中,借位的次数对减法估算的表现有显著性影响。借位的次数越多,中央执行负荷越大,减法估算的表现越差。

参考文献:

[1]司继伟.小学儿童估算能力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2]Baddeley,A.,& Hitch,G. (1974). Working memory. In:Bower G A.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J].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4:47-89.

[3]Collette,F.,Linden,M.Brain imaging of entral executive component of working Memory[J].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2002,26(2):105-125. 29(3):609-613.

第8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关键词】认知理论 大学英语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75-02

一、研究背景

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我们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外语教育。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具有现实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指南》多次提到了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要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而第二课堂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要求。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了实践交际性的特点,给学生创造了更为自由、灵活、多样的语言环境和平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提高了其英语应用能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了大学英语的培养体系。

二、理论基础

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 Theory)是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该理论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及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这启示外语教育工作者应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成为知识海洋的主动探索者。根据该理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学生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学生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语言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向学生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搭建利于语言学习的情境和平台,并允许和鼓励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三、具体实践

1.模式。在我校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模式是多维度和分层模式来设计活动。多维度体现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这五大技能上,分层主要体现在设计活动内容上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因此分为初、中、高级的语言活动。按照语言实际的掌握程度、个体发展需要等因素动态调整个性化的成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例如把听说读写译的单项训练和语言综合英语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起来。同时把课堂教学空间、网络多媒体空间和课外语言实践空间三者有机结合。

2.方法。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观念指导下,运用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从教与学两方面出发,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都要在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积极、活跃、融洽的合作团队氛围。

3.内容。我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建立在创新性和多样性的原则。以英语基本技能、跨文化交际、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三个维度,以英语学科竞赛为依托,以初级、中级、高级为层次,以学术性和趣味性为区分来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1)初级活动:英语美文晨读、英语角、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英语电台广播等。

(2)中级活动:英语电影赏析、讲故事、幻灯片展示、跨文化讲座、大学英语四、六级讲座、英文歌唱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演讲、写作)大赛、网络口语比赛、英语电影趣配音比赛、西方节日庆祝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推介、英语报刊阅读、模拟英语新闻播报、英语选修课等。

(3)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模拟英语招聘会、英语话剧比赛、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等。

为了客观了解我校学生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满意程度,笔者对我校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了我校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活动,下图所示的是受学生喜爱和欢迎排名前五位的活动。

可见,我校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趣味性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比学术性活动更受学生欢迎,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要多组织此类活动,同时兼顾创新性和学术性。

4.评价。衡量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成功与否,可以从组织活动态度、内容、方法、水平和效果五个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每个指标下分别细分了四个二级指标。

(1)态度:组织领导有方;准备认真充分;活动热情高涨;成员积极配合。

(2)内容:内容安排恰当;重点难点突出;重视英语应用能力;突出实践创新。

(3)方法:组织策略正确;教学手段先进、多样化;学习方法灵活多变;团队气氛活跃融洽。

(4)水平:进度安排科学;时间安排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泛;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5)效果:英语成绩提高获奖数量、层次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习主动性增强。

以上评价指标体系是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系统评价的基础,也是指导组织活动的准则,它为客观判断其组织是否科学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诊断第二课堂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提供了参考,在实践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组织活动有待更多样化。设计丰富多彩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需要把趣味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关注和参与进活动中来。

2.教师的角色应转变。教师应改变第一课堂中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成为活动的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

3.指导教师不够团队化。应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构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体系中来,以老带新,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充分利用外籍教师资源,联合外教一起参加活动,群策群力;同时发挥青年教师的青春活力和创造力,形成一支职称、年龄、和文化背景组成结构合理的第二课堂教学团队,

4.学生参与面及主体性有待加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全校的受众广泛。如何扩大学生参与面,让更多的学生不限专业、不限年级都能参与进来,值得探讨。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平台、微信平台、QQ群、海报等手段扩大信息宣传力度,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广泛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来。

5.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现行的评价标准主要针对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效果进行考量,没有结合第二课堂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应把第二课堂也作为整个学生在大学英语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纳入该门课程的评价系统。从而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第9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有着重大意义,但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普遍存在着学生不重视,教学内容偏难,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这种状况不利于艺术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常规英语教学中加入美术英语的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学生小组作业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状况;任务教学法;美术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02-02

一、引言

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和在英语学习的时间上投入不足,普遍存在基础差、对英语不重视的问题。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通过将通用英语与美术英语的学习融会贯通,适合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扩大国际视野,增强交流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艺术+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状况的调查

1.学生的学习目的。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动机是指学习的动力,努力程度;学习观念指学习者对如何学好英语的看法;策略是学习者为学好英语所采取的行动。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动机和观念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我们曾对所教的学生做过大学英语学习状况综合调查,在所调查的943人中,有893人,占总人数的94.7%,认为英语对其未来的专业发展十分重要。这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在被问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时,943人中有421人,占总人数的44.6%,选择了为了增强竞争力;其他依次为考研,占29.8%;出国,占18.6%;完成大学学业,占13.5%。

在被问到对英语的感受,多数学生承认自己的英语学习存在很多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够,其次依次为不喜欢英语、课堂没意思、教材没有吸引力。

2.课程内容与课堂教学模式。艺术类大学英语有其自己的特点。艺术类学生由于从高中起专业方面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很多学生基础比较差,大学英语课程采用非艺术类英语教材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偏难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国家级的适合艺术类大学英语的教材,很多学校是在使用非艺术类教材,在考试时把难度降低。这种状况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无法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经验差异,导致课程内容与学习者的背景不匹配。

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班型大和课时有限,很多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诸多问题。首先,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现代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提出要重视人的被尊重需要和创造性需要。第二语言习得论者相信,学生不会按照教师的设想去接受他们提供的语言输入,学生学会什么只能为学生所控制。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很少关注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认知方式、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其结果就是使学生的主体性逐渐消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大学英语课程需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发现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三、通用英语+美术英语的教学模式

通用英语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是一种人文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用英语,作为通用教育中的一门学科,要求学习者能够具备基本的英语技能,理解一定程度的书面语言,在日常情境中能够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与人沟通交流等。英语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它还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性。对于艺术生而言,大学英语课程应该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学习多元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一种以英语为媒介的通识教育。

1.以“任务法+课堂展示”进行通用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任务型教学提倡师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适合艺术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并擅长动手做的特点,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大学英语课堂。艺术类的许多学生英语基础差,所以除了活动之外,教学不应该忽视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与练习。语言基本功的加强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我们按照每个单元的特定主题,鼓励学生综合各种学习策略进行自主探究,强调交流与合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同时,我们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课后进行配音、角色扮演或演剧等练习,然后在课堂上表演或播放视频,模仿真实的语言场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进行语言交流。这种任务式学习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允许学生发挥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选择权和自。在任务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建立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师生关系的确非常重要,学生不是与内容建立关系,而是与人建立关系”(Jonathan Bergmann,2015:55)。

2.教学模式:通用英语+美术英语。2016年教育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目标是“在高中阶段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2,000个单词,其中400个单词为与专业学习或未来工作相关的词汇”。通过与国内一些艺术院校的交流,我们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加入美术英语词汇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所学专业与学院工作室设置的了解,我们第一期为学生准备了200个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高频美术英语词汇补充到日常教学当中。教师把美术英语词汇分主题制作成不同内容的PPT,这些主题几乎包含了学生所在工作室的各种类型,如动画、广告、展陈、包装、摄影、陶瓷、玻璃、金属、专业基础(国画、油画、水彩、素描)等。每一个主题的PPT采用丰富的图片并配有英汉对照内容,在介绍内容的过程中突出强调重点词汇并要求学生做记录,在每一主题的美术英语学习结束时,为学生提供这部分词汇表,鼓励学生多练、多用,并对学生进行考核。在美术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让学生参与其中,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完成project的形式去搜集美术英语词汇,在课堂上演示汇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英语内容,充分感受到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

四、结束语

培养复合型人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运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进行国际交流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2016年教育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专门用途英语(ESP),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翻转课堂和慕课的研究和发展会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带来新的契机,因此,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Roberts,J.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London:Arnold,1998.

[3]陈雪英.艺术类大学英语的课程现状与发展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4]韩荣.构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路[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1).

[5]黄艺平.艺术院校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