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

第1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200*年上半年,按照中央六部委及重庆市关于做好2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为目标,研究制定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重庆市下达的培训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定点培训基地,督促、指导各培训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阳光工程培训的政策和意义,造大声势,让广大农民了解、参与阳光工程培训。截止6月25日,全区已举办焊工、电工、电子维修、计算机操作、建筑工、美容美发、厨师、手工工艺、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班36期,共招收农村学员2108人。现已结业1597人,转移就业1574人,在培511人。发放培训“代金券”26.433万元,审核财政补助资金报帐48.139万元(其中200*年发放的代金券28.015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为进一步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区划调整归并后,调整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变动的成员,并根据各成员单位自身行业特点、工作职责和系统资源,将扶贫办、移民局纳入阳光工程成员单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了“阳光工程”的领导,形成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抓制度管理汇编。自2003年“阳光工程”在我区实施以来,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大,急需规范、完善管理。因此,根据国家六部委和重庆市对“阳光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年上半年狠抓了本区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招投标办法、基地认定办法、代金券发放及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检查验收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编制,以规范相关部门和定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工作,提高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健康实施。

3、抓培训计划及方案制定。根据重庆市“百劳、阳光工程”要求,结合万州区工作实际,拟定了《万州区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培训10000人,重点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并上报重庆市劳务办、阳光办。同时,向各培训学校下发了《万州区关于做好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意见》。

4、抓培训基地建设。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今年培训基地认定继续实行招投标的形式,由办学单位申请,并按照《2005年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规定和程序,参照去年阳光工程培训检查验收的情况,经劳务办、阳光办组织评审小组实地踏堪调查、评审,择优确定了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等28所培训机构为2005年“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其中:新增培训基地7所。

5、竞标分解阳光工程培训指标任务。根据定点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训能力及输出渠道,结合区委、区府着力打造“三峡缝纫、万州保安、万州电焊”三大劳务品牌的构想,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标,劳务办、阳光办领导小组评标、定标,报区政府核定,将8130人、41个工种的“百劳、阳光工程”示范培训任务指标分解到了28所定点培训基地。

6、抓培训质量管理。首先是及时与各定点培训学校签订《培训协议》,督促培训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安置就业”的同时,建立规范的培训台帐、转移就业台帐和资金使用台帐。其次是严格参培学员的身份审查。只能是持重庆市境内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学员,有身份证的出据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或身份证过期的由当地派出所出据有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和户口复印件,以此界定学员身份,为发放代金券提供依据。三是坚持到培训现场发放代金券,严禁冒领、代领。四是坚持培训月报制,每月30日前向各承培学校收集《“阳光工程”培训进度月报表》、《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情况统计表》,并按时上报重庆市阳光办、全国阳光办。

7、抓宣传引导。一是利用“科技赶场”、“送科技入户”,向广大农民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动员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培训。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一批转移就业、“劳务致富”的学员典型,使他们的先进事迹产生示范效应,扩大“阳光工程”培训的影响力。三是抓阳光工程专栏、板报,引导农民如何报名、学什么、学后去向、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四是组织承培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推动“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上新台阶。半年来,累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明白纸3.6万余份,组织召开培训研讨及经验交流会2次,编发简报3期,建立跟踪服务卡40张。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资源较为分散,不易形成大的拳头或品牌。

2、招生困难。万州区虽有农村劳动力85万,急需转移的13.5万人,但农民意识不到位,注重眼前利益,宁愿下苦力、打短工、挣现钱,也不愿交钱、化时间参加培训学一技之长,“要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3、转移就业难。承培学校一般按照所接用工需求订单来组织招生培训,但经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向外地转移安置时,部分农民“故土难离”,不愿输出到外地务工,而本地二、三产业容纳量有限,造成转移就业安置困难。

4、培训收费困难,经费不足。万州属贫困山区,农民意识差,还处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初期,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十分困难。各承培学校为完成培训任务指标,只好采取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免费”培训。但财政补助资金每人每期不足200元,远远不能支付技能培训所需费用,导致提高培训质量难度大。

5、宣传报到力度不够。各承培学校在“阳光工程”培训中都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涌现了大批培训就业致富的学员典型,但在宣传、报到上较保守,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致使“阳光工程”培训效果和影响不显著。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大力开展培训,加快培训进度。今年区阳光工程计划转移培训10000人,目前才培训2108人,与完成全年任务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下半年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培训工作进程;及时调整完成任务困难的承培学校任务指标,确保全年培训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继续规范培训项目管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监督承培学校建好培训台账和转移台账。培训台账一定要说明农民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培训专业和培训时间;转移台账要说明农民就业单位和联系方式,便于检查和核实。

3、强化培训质量。“阳光工程”既是“民心工程”,更是“德政工程”,重点抓好转移就业前的短期技能培训,使参训人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第2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培训半年工作总结

*县2006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通过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待续稳定增长。

一、我县2006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创收基本情况

**县辖六乡两镇一场,共110个行政村和3个村级农场,384个村民小组,全县耕地面积49.43万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4.6亩,全县总人口14.28万,其中农村人口10.5989万人,农村劳动力5.1387万人。2006年上半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2期,完成农牧民技术和技能培训4.718万人次,其中农民技术培训3.9582万人次,农民技能培训0.7598万人次;2006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完成3434人次,累计创收717.46万元,实现全县农村人口人均创收67.69元。

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一)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劳务输出工作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机构。我县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县委、政府专门召开2006年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大会,研究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为组长的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由县长挂帅,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主抓,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为了全面做好乡镇劳务输出和职业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信息共享的就业服务体系,我县逐步建立了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形成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为依托,最终延伸到村级的城乡统筹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在乡镇成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同时,由各乡镇确定一名乡领导、23名工作负责本乡镇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职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由县劳动保障部门对各乡镇确定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培训。目前,全县各乡镇成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8个,并在每个行政村确定了劳务输出信息员,从而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

2、分解目标,明确责任。研究制定了《**县2006年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方案》、《**县2006年城乡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提出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和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要求,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把培训、输出、创收等目标分解到相关单位(部门)和乡(镇),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抓劳务输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人人关心输出,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3、调查摸底,建档归册。积极做好全县各类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建档归册工作,组织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结合各自实际,对辖区内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和人员信息档案,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意向、培训愿望,从而确保有针对性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等服务工作。4、做好信息服务,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巩固我县在劳务输出人员已形成规模的武汉、玉林、海口、合肥、长沙等5个城市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加强协作,建立了稳定的联络方式。目前,我县通过与内地劳务输出基地加强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已经开展了定向式培训,以确保劳务输出人员的质量。据初步统计我县在外地务工人员达3000多人,为我县稳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5、广泛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城乡就业和劳务输出宣传工作,营造宽松的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环境和浓厚的工作氛围。针对我县部分农民恋土守家,受传统农业经营观念的束缚,宁可闲待在家里,也不出门挣钱创收的现象。县委、政府利用电视劳动保障专栏和广播,宣传劳务输出的组织、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维权等方面的内容,大力宣传本地从事劳务输出多年的典型和在内地发展人员的现状,并结合“三下乡”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通过农民能够看得见听得到身边事,教育引导农民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为做好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6、认真做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县相关行政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劳务输出工作进度统计报表,确立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四种报表形式,并将报表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便于全面掌握全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状况。

7、积极引导城郊附近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城郊人口多市场旺的优势,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依靠自身优势,从事商业、饮食业、榨油、网套加工等,以此增加收入。2006年上半年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就地转移从事餐饮服务、人力运输、机动车修理、电器维修、农产品加工经营以及季节性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达2476人次。8、采取措施,加强引导,积极鼓励广大农牧民参加我县项目工程建设。我县将使用本地农民工作为基本建设工程招标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招标过程中明确写入招标书中,使用我县农民工的比例一般不低于承包方普通用工总数的50%。2006年上半年在公路改建工程和水利工程中,使用农民工580余人,累计创收92.4万元。三、结合实际,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1、整合城乡职业培训资源,加快县域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整合步伐。我县结合实际,于今年建设“**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该校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现有校舍、办公室等22间,已初具规模,年可培训人员3000余人。主要面向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乡失业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训的工种有计算机、电工、电焊、服装裁剪、木工、瓦工、烹调、特色餐饮和汽车、拖拉机维修等种类。目前,我县已经投入15万元开始对现有校舍进行必要的建设和维修。并增加必要的培训硬件设施等。

第3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

河北省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响应经济“新常态”,在保持经济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和支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深化城镇化改革。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出贡献,协调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率;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能促进河北省各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升级及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的调整始终遵循着逐级演进的规律,也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的重心会从第一产业逐渐转向第二、三产业。(二)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众多经济学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总结出了产业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等。“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人均国民收入较高的国家正好相反。“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则认为产业就业结构演变过程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转型过程,劳动力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压力就会逐渐增加。(三)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分析。对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发达国家情况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技术创新与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推动了产业就业结构升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相对落后,只能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样就会大大降低第二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同时增加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幅度,但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少,其结果是第一产业农村劳动力直接转移到第二产业,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不会产生显著提高。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新常态”下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河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总量不断攀升。201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9421.2亿元,较之上年增长了6.5%。三次产业分别占比为11.7%、51.1%、37.2%,其结构日趋合理。河北省三次产业比例不断发生变化,从“二、一、三”格局逐渐向“二、三、一”转变,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调整一般规律。(二)“新常态”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2014年,河北省积极响应“新常态”经济政策,全年成功转移农村劳动力60万人。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730.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由改革开放初期的76.8%、14%、9.2%已逐渐发展为50.1%、26.8%、23.1%。充分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紧随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但近几年第一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有回高趋势,分析原因可能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有关。另外,今后几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体将会落到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其转移方式也会由“只身劳动力转移”转变为“举家迁移就业”。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兼业性将大大降低,组织性会逐步提高,这在2014年河北省与京津共建86个劳务输出基地举措上就已有所体现。

三、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吸纳效率的实证分析

通过建立“基于产出的可变规模报酬”BCC模型,来评价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吸纳效率的贡献。主要包括河北省产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情况以及分区域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效率的评价。首先假定输入指标:产业结构分布和城镇化水平,输出指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通过DEA模型得出就业结构偏离系数E。当E>1时存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可能性;当E<1时,意味着劳动力存在迁出的可能性。统计结果显示,河北省1978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63、2.64、1.27,至2014年其数据变化为0.67、0.86、1.1。期间经过多次反复,第一产业变化不大,但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不相对称,劳动力转出机率较大;第二产业数据结果出现大幅度下降,其就业和产出日趋达到均衡,理论上第二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相关政策以及技术含量等条件的制约,使得第二产业也出现了劳动力迁出的可能性。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E>1,说明其有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可能,主要原因在于河北省“新常态”经济政策的推行以及第三产业准入门槛较低等因素。另外,城镇化水平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合理性,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我省各地市区域协调性存在差异:邯郸、邢台、承德、张家口、衡水等地协调性较低,石家庄、保定、沧州协调性较高,并保持与河北省的协调度相一致,其余各市基本协调。事实上,协调性较高的城镇,其吸纳劳动力能力较高,这些都与资源禀赋和经济政策等原因有关。

四、“新常态”下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政策性建议

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互补互动的效应。二者协调发展可以对社会经济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河北省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科学合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过分析发现,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离系数为:0.67、0.86、1.1,表明其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存在差异。第一产业吸纳力最差,第二产业由于目前属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第三产业来说吸纳能力较弱,但仍高于第一产业。针对这种现象,河北省应积极采取措施:1、发展现代农业,拓宽第一产业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空间。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如:发展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业务;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开拓生态农业旅游项目。2、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第二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水平。虽然河北省轻重工业2:8的比例严重失调,但第二产业始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我们不能盲目的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而应削减高能耗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光伏、物联网等新兴战略产业,从而达到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的目的。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就业比重。由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水平要求不高,加之河北省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从而使其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接纳空间。但由于其增加值比重偏低,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程度偏低,就业贡献度偏低,其就业水平依然不甚乐观。我省要加快服务、通讯、房地产领域的自我转型升级,鼓励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出台专项规划,深化与北京、天津等地相关领域的战略合作,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政策与环境。只有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了才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河北省应打造产业升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其规模。实施智能制造创新工程,力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实现新突破,并努力加快工业产业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实施产业协同创新模式推广工程:建设京津廊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沿海临港产业带、建设京广线先进制造产业带、建设京九线特色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张承绿色生态产业带。只有城镇化建设发展了,才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而且要长远规划,做好统筹,解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减少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限制。河北省应在积极促进农民工境外就业,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就业压力。下大力量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尤其是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时机,扩大对北京、天津的劳务输出。实施城乡技能就业扶助政策,用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岗前培训。河北省应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群体的就业和创业工作;应全面放开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转移衔接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好各种服务。(四)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有效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合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首要任务。

河北省要结合当地实际,围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子商务、民俗产品生产以及发展三产融合休闲农业、家庭宾馆、农家乐餐馆等需要的新产业、新技能组织培训,围绕农村劳动力专业成长加大扶持力度,实施有关农村劳动力的国家培训工程等措施。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各方面素质,其实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质量。

作者:陈镜宇 李宇峰 田倩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关海玲.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5,2.

第4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今天,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2014年及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布署今年下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及劳务输出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切实把劳务输出做成农民增收的产业,努力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的有关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2014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完成情况

全县201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任务为11000人,转移就业8000人。经过努力,泸水县2014年共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11448人,达到计划数的104%,完成新增转移就业8231人,达到计划数的102.8%,其中:国外220人、省外2458人、省内县外2170人、县内乡外3043人、乡内340人;有组织转移1593人、自发转移3380人、帮带输出3258人。累计共收入3800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3%。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加了人民群众收入,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5年1至6月份,我县已培训5820人,完成目标的48.5%,转移就业4630人,完成目标的54%,其中:省外804人,省内1463人,县内2360人。有序输出562人,帮带输出1631人,自发输出2437人,创造农民工资性收入1600余万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思想重视,措施得力。

全县各有关部分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县经济的突破口,在各地、乡镇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工作小组,并不断调整扩充小组人员,加强工作小组领导力量,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工作列入县级领导班子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责任目标。

(二)打牢基础,加强服务。

首先,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小组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社农户家庭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务工走向、工种、收入等情况,分类登记备案,建立劳动力资源档案库,规范档案管理,明确劳务输出的方向,加强劳务输出网络建设。

(三)信息畅通,有效宣传。

各乡镇都确定一名劳务信息员,负责把劳务转移及输出信息及时准确地宣传到村到户,有效地促进劳动力输出效率。虽然,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难题。主要是:一是我县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过于单一,市场竞争力弱。二是有的乡镇对劳动力转移与劳务输出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不同地方发展不均衡。三是劳动力转移与劳务输出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劳动力输出不能达到用人单位认可。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加快步伐,努力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快速发展

下半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工作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部门监督、农民受益”为原则,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各部门紧密配合,改变传统观念,接合劳力市场,加强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使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务输出工作步入新的发展台阶。

总体目标是:2015年州政府下达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000人,转移输出8500人的任务,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培训6000人,转移输出3500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3000人,转移输出2500人;扶贫办培训3000人,转移输出2500人。努力实现劳务输出由量化走向质化,从体力型走向技能型,由临时就业走向长期稳定的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我县农民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的首选之路。

三、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整合资源

各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办三家各自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调服务,齐抓共管,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市场运作,群众自愿,各方联动,密切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确保了劳务输出和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多措并举,搭建平台,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我县的劳务输出工作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与部分用工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劳务协作关系。各有关部门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搭建新的平台,加强对接服务,拓宽输出渠道,不断扩大省外劳务输出规模。

(三)、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技能

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结合我县培育劳务经济的发展战略,我们应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按照市场需求,加强各项技能学习,并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效率,使用工企业满意。

(四)、扩大劳动力转移,增加劳务输出

第5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决定召开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经市政府研究。总结“十一五”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的效果,惩办奖励去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单位,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安排布置今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就抓好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讲三点意见,下面。同时,借此机会,对抓好今年核桃“三率”大会战作个要求。

一、扎实工作。

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十一五”以来。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培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稳定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依照“抓培训、强素质、重转移、促增收”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培训和服务,拓宽转移就业渠道,扩大转移就业规模,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带动,自发转移、就近就地转移为主”工作局面。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0万人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200%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55万人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222%实现转移收入31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155%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去年。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及时决策,采取“农业损失非农补”工作措施,全面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全市完成培训17.3万人,占省下达培训任务的147.3%占市级下达培训任务的136.2%完成转移就业15.9万人,占省下达转移就业任务的228%占市级转移就业任务的144%全市共实现转移收入11.7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8.4亿元,增长2.4倍,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370元,取得了大灾之年农民继续增收的显著效果。

一)抓培训。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体系,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绿色证书”等培训工程,依托市农业学校、市技工学校、县(区)职教中心、农村中小学、职业高中及社会其他机构的场所、设备、师资力量开展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质量。针对省外用工需求,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鼓励农民工参与守业培训,进行自主守业,引导经培训后的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受训的农村劳动力60%以上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提高了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

二)抓好就近就地转移。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等有利时机,因地制宜组织群众就近就地转移。

三)抓好劳务对接。巩固珠三角劳务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湾等地劳务市场,拓展外输能力。创新工作方式,实行农民工转移输出专人分片挂钩负责制,主动加强与省外劳务输入地党委、政府及用工企业的沟通协调,联系用工需求,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

四)举办多种形式的劳务招聘会。广泛收集、准确了解、及时劳务需求信息的基础上。为供求双方搭建用工平台,让用工企业与农民工相互沟通,达成用工协议,发明就业机会。

五)强化调研宣传。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和就业愿望,做到情况清、底数明。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好环境,激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劳动力培训的投入缺乏,市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训设施和师资困乏,农民自身投入能力弱,农村劳动力参与技能培训率不高;二是输出人员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较低。市农村劳动力中,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有相当一局部属半文盲,缺乏应有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就业竞争能力弱,输出人员主要以体力型劳动为主,劳务收入偏低;三是服务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网络还需进一步完善,服务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二、创新机制。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考核奖励方法》明确了十二五”目标任务:全市累计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210场次以上,为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完成72万人次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转移农村劳动力60万人次以上,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加20%以上。今年,全市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28场次以上,完成15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实现新增转移就业15万人,确保净转移13万人以上,实现转移收入12亿元,力争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20%以上;创立2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8县(区)每个县(区)创立1个农民守业示范园区和1所公共实训基地。

今年,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尤其是市内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力培训工作。要健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和责任考核制度,继续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和“乡村流通人才”等转移培训工程,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资源开展培训。根据国家职业规范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的不同要求,分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依托农校、财校、卫校、技工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乡镇化学校等现有资源,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技能型人才比例,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

二)拓展转移渠道。充分发挥驻外办事机构和外出打工胜利者的作用,着力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和省内外地区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搭建转移就业平台,强化服务,推进劳务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外转移。抓住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机遇,依托全市交通、水利、城镇、新家园行动计划、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中低产田地改造、中低产林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二、三产业及微型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农业外部转移结合的原则,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为农村服务的农机作业、农资配送、农产品和日用品购销、粮食加工、疫病防治等服务业,努力扩大就业。大力推广订单式输出,建立起针对性强、稳定的输出和用工关系,确保农民工能稳定就业。要打造品牌,突出特色,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特别是要重点打造佤族歌舞品牌,证书式培训上要创出特色,带动转移就业。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合理安排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资金,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从今年起,市、县(区)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同时,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创新资金管理方法,统筹使用培训资金。要加强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专项审计,严格资金管理,严禁挤占挪用,防止虚报冒领,对违反资金管理使用方法的要严肃处理。

四)强化服务。加快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要建立统一的培训和转移台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管理。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看病难、居住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劳动保证守法诚信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保证制度,解决农民工转移就业后顾之忧。

五)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守业。积极推进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和农民守业示范园区建设,并结合实际,制定优惠政策,资金、场地、工商登记、税费等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和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守业就业。对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殖业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和有志于创业的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守业培训,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守业就业。要坚持把农民守业与培育发展微型企业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微型企业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微型企业,带动农民守业就业。

三、强化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各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外地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各县(区)要建立相应机制,明确责任,按要求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规划方案和实施意见。

二)强化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同时,要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信息专报制度。

三)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目标责任考评制度。要严格执行《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考核奖励方法》落实奖惩机制。由市委农办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参与组成督查组,对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实行跟踪督查,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抓住节令。

核桃“成活率、生长率、挂果率”得到较大提升,自2009年全市组织开展核桃“三率”建设大会战以来。核桃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当前,正值核桃管护的大好时节,就抓好核桃“三率”大会战工作,作几点要求:

一)强化措施。高度重视,统筹布置,科学制定工作措施和工作流程。切实健全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迅速组织力量,深入一线做好指导服务工作。要深入挂钩村,协助基层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类宣传媒体,加强宣传动员工作,掀起新一轮核桃“三率”建设的新,确保6月5日前全面结束大会战。

二)严格规范。分解细化到户、山头地块,落实到每一棵核桃树。同时,要认真抓好除草除杂、松土、追肥、开挖排水沟、苗木清理等工作,确保大会战取得实实在效果。

三)保证经费。广泛发动群众,确保资金投入到位。要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各级投入资金足额足量用到核桃抚育管护上。

四)加强指导。整合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大对种植农户核桃抚育管护的技术培训。要结合实际,派出核桃大会战技术指导工作队,配合好市级督查工作组、技术指导组,深入各地巡视检查,从细节入手,严标准、抓整改、重落实,加强服务指导,保证大会战的进度和质量。

五)强化管理。做好化肥、农药等物资采购,确保所推销物资价廉质优,坚决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第6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阳光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市在认真贯彻执行省六部门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成立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确定了任务目标,制定了保障措施和实施工作方案,为阳光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召开了启动仪式。省阳光工程启动仪式召开以后,秦皇岛、唐山、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十个市已召开了市级启动仪式,邢台所有的县也全部启动,有力地扩大了阳光工程的社会影响。三是确定了试点单位。各市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要求,认定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创业培训试点县、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坚持认定原则、严守认定条件、严格认定程序,确定了创业培训试点县35个、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10个,为搞好阳光工程试点工作创造了条件。四是筹措了资金。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为了确保阳光工程的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主动与财政部门协调,取得了较好成效。邯郸、唐山、衡水、邢台、廊坊、张家口等市已确定了用于培训补助的资金已落实,确保了阳光工程的组织实施。另外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的专项培训补助资金补助标准,明确了引导性培训补助的标准。五是摸清了底数,建立了台帐。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按照《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意见》的要求,分别规范了引导性培训台账、技能性培训台账、创业培训台帐以及就业台帐,从而保障了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有章可循,使全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廊坊、邢台还对本市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摸清了底数。我省阳光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受到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的肯定,部工作信息专题刊发了我省阳光工程的做法。在2008年中国职协年会上,林永三副部长对我省阳光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各省代表一致认为我省阳光工程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资金到位,值得借鉴和推广。该项工作也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务必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全省各市“阳光工程”进展不平衡,个别市虽转发了35号文件但没有制定实施细则。二是个别市存在等靠思想,工作主动性不高。三是部分市县缺乏工作经费,影响了工作进度。四是宣传工作不到位。

为使阳光工程更加扎实、有效、规范地运行,全面推动我省阳光工程的深入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注重落实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成员单位及各市务必提高认识,保证政策、资金、组织、措施“四落实”。一要保证政策落实。要将国家和省确定的一系列惠泽农民的培训政策落实到位。二要保证资金落实。目前,国家和省级资金已到位,省资金分配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后很快下达各市。各市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争取工作经费尽快到位。三要保证组织落实。各市、县要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抓好阳光工程工作,力争在2008-2010年阳光工程实施期间将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四要保证措施落实。要使季报、督导、检查等措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今年底,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将把各市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各市政府。

二、抓好基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各市要按照35号文件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各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与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基地签订任务责任书,并要求各基地设有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项台账资料;要把基地的培训收费标准和国家补贴标准张贴上墙,确保国家财政补贴资金足额用到农民身上;及后培训要统一使用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或开发的教材,尤其是引导性教材,全省务必统一,要将各市使用引导性教材的数量作为对各市开展引导性培训的统计考核依据。要将国家印制的阳光工程宣传品在培训基地统一张贴,以扩大阳光工程的影响;各市要按照要求按季上报阳光工程进展情况。

三、公开公正,选好基地

筛选和认定培训基地,是关系到阳光工程能否完成、培训质量能否保证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公开、公正、公平地认定基地,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目前还没有完成基地认定工作的市请务于8月10日前完成该项工作。已经完成认定工作的市尽快开展培训工作。

四、抓好典型,全面推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因而,抓好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尤为显得重要。经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上报、省阳光工作办公室确认的培训示范县、创业培训试点县及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要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培训台账和就业台账。确保各级财政的培训补助落实到每个受训农民的身上,让广大农民切身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及时总结各试点县的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从而全面推动我省阳光工程的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五、加强督导,确保进度

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督导检查工作,确保该项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要经常对各市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好的做法经验进行表扬推广。目前还没有开展启动仪式的市务必于近期开启动仪式。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拟在10月份组织对各市阳光工程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年底国家阳光工程办公室将对我省的阳光工程工作进行抽查,希望各市要做好准备迎接检查。

六、搞好宣传,扩大影响

第7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影响因素;城市化率

一、引言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显得异常突出和严重。它不仅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进步,而且关系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就给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思路。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自身条件也不高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的不完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对于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国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和研究起步都很早,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深度,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有费希尔、克拉克、库茨涅茨、威廉·配第等人对劳动力产业间转移进行过概括和总结。国内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大多集中在理论上的研究。孙艳丽(2005)认为,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模式,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而在研究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大多为劳动力个体于特征的因素:赵耀辉(1999)认为,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赵卫红(2012)认为,年龄对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为负。一般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外部因素,即农村劳动力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内部因素也就是劳动力自身的年龄、文化程度、拥有技能等。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扬州为例,研究外部因素对本地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并针对性地解决该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二、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现状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其经济水平发展迅速,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近几年来,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以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因此对研究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具有很高的代表性。表1选取了1996到2010年的数据从转移的总量以及分别转至到二、三产业的人数等方面来阐述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情况。

1、表1中可以看出,从1996年以来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10年转移的人数比1996年增加了49.84万人。其中在1997至2001年期间转移人数减少,并且1997年和1998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率为负。2002年之后又呈现递增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一轮的内部行政区划的调整从而引起了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户籍制度的变革,使得城镇人数的大幅增加。

资料来源:扬州统计年鉴

2、从转移至二产的情况来看,15年来本地区转移至第二产业总量上是递增的。1996年至2002年之间略有减少但总体上变动不大。从2003年开始转移人数增加较快,其中2003年的增长率达到12.51%。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为我国当时的工业化水平提高,有大量劳动力流向第二产业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转移至二产的增长率仅为0.06%,之后2009年到2010年虽然增长也较快但仅为2003年的一半。这可能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

3、从转移至三产的情况来看,2001年之前转移至第三产业人数变化较幅度较小;2002年开始逐渐增加而且该年增长率达到11.81%;2003年至2010年转至到三产的人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体上看2010年转移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1996年增加了15.32万人。相比转移至二产增加的34.52万人仅为其二分之一。说明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有一半以上转至第二产业。因此本地区在之后的发展中农村劳动力主要的转移的方向为第三产业。

总体来看,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是持续扩大,一方面是扬州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增加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量;另一方面是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掌握了一定职业技能使得可以从事第二或者第三产业的工作。

三、扬州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现实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不是可以用某种因素来解释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根据经济理论以及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实际情况,本文针对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扬州城市化水平三个方面来分析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因素,具体数据见表2。

资料来源:扬州统计年鉴

1、第二产业

工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启着主导作用。所以工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工业化的进程,劳动生产力的速度提高,也会促进工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工业的发展是我国的农村经济的提高的关键所在。只有农村工业化水平提高了,才能是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产业。

2、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完善,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因此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

3、城市化率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在现阶段,推进城市化也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系列其深层次的重要突破口:它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在空间和产业间的转移,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可以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利用《扬州统计年鉴》中1996—2010年的数据,以扬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总量y为因变量,用以上3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运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

从上表3中可知,T检验中,X1(二产比重)、X2(三产比重)都通过检验,拟合优度,调整, 拟合度较好,则有扬州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人数与二、三产比重的关系式(a):

Y=-416.3714+5.107093* X1+7.131616* X2 (a)

从公式(a)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有显著作用,扬州工业化水平提高1%,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总量则会提高5.1%。因此扬州工业化发展了,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同样有着重要作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则会提高7.1%。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加速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创造条件。

从上表4中可知,T检验中,X(城市化率)通过检验,拟合优度,调整,拟合度较好,则有扬州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人数与城市化率的关系式(b):

Y=39.33397+1.576703* X (b)

从公式(b)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总量不断增加,如果城市化率提高1%,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总量将增加1.58万人。可见提高城市化水平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有效途径。

四、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从前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种因素都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的比重。结合扬州实际情况,扬州当前具有潜力的第三产业部门发展相对不足,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途径。如: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从而可以使其从事非农产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这就需要政府加强产业结构升级,重视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兴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季丹虎.英国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次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7.

[3]徐世超.村劳动力转移宏观影响因素探析及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0.

[4]Todaro M.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69.

[5]Dale W.Jorgenson.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and development of dual economy[J].Oxford Economic Papers,New Series,Vol.19,No.3.1967.

作者简介:

第8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云南省宁蒗县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在同年完成县级培训8期,培训3200人。转移就业占培训人数的85%。2005年。县级培训单位在总结2004年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县级培训和乡镇分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共培训了1000人。转移人数占培训人数的85%。2006年承担培训任务的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方便广大农民,以乡或村为单位组织开展培训。其方法步骤如下: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经过调查论证,编制了《宁蒗彝族自治县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召开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分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副职、农科站站长、经管员共55人参加的为期两天的培训会议,并在会上就开展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了有关领导的讲话、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与此同时,县校负责人根据全县15个乡镇农村劳动力、交通分布的情况在会上作了工作安排,下达了培训任务。县级培训会议结束以后。各乡镇按照会议要求,进行了摸底调查,范围涉及全县15个乡镇、91个村委会,共2500人。根据摸底调查的结果和村、乡(镇)两级推荐上报学员情况,承训单位通过汇总、审核,确认了2500名学员,并将确认人员编成了25个教学班,为每个班配备了一名教学负责人和数名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师。为方便学员,培训一般以乡为单位集中进行,但对乡镇较大、学员居住分散的,则以村为单位开展。培训前对参训学员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审核无误、张榜公示以后,发放教材及招工信息资料。培训时按《培训第一节课》、《进城务工常识》、《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劳动保险知识》、《劳动法》、《合同法》等教学安排内容。由任课教师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面授和指导。据统计,全县共派教学负责人15人,课任教师每班4-5人,发放教材2600套,招工信息50条,公示了25次,完成计划的100%。通过培训,90%的受训者基本掌握了进城务工生活常识、相关政策和保护自身权益方面的法律知识,85%的受训者已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年实现转移就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21.6%。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经费投入较少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主要是由国家投入、地方财政配套和受训农民交纳三部分组成。目前除国家投入外,县财政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经费难以保障。农民自身经济状况较差,让他们交纳培训费也不可行。

2,学员文化素质低,教学、管理难度大

由于小农意识和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参训劳动者不太愿意接受新生事物,一些学员还会把松散的习惯带入培训现场。台上老师讲,台下聊“家常”:有的甚至认为:不参加培训照样可以外出务工。认识不到接受培训可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加之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教育起步较晚。参训人员文化水平低,致富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因而,在对学员开展培训时,常出现集中难、教学难、管理难现象。

3,基层培训基地设备技术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乡有科普文化学校、村有科普夜校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场所,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投入有限,技术设备得不到更新。造成培训基地设备技术落后,使培训受到制约。师资队伍中,除了县农广校的专职教师外。有的是从县级有关部门临时抽调的职工干部,既无教师资格。也无教学经验;而从农村聘请的“土专家”,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理论,且兼职居多,更换频繁,极大地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4,培训质量低,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简单

实际工作中,由于参训学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参差不齐,只按统一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单一培训模式进行,这样,文化水平低、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就难以学到见效快、适销对路的实用技能。对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充实、更新和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体现不了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方面,由于只围绕进城务工的相关知识要点开展,而没有就创业、就业技能等内容为重点进行培训,培训范围不宽,且简单、缺乏创新意识,难以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1,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的投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事业,应多渠道、多途径广泛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在具体操作上。可按“政府拿一点,学员拿一点,社会各界支持一点”的办法进行资金筹集。对所筹资金,要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并切实加强审计监督,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有效的作用。

2,提高学员素质,规范教学管理

面对差距、机遇和挑战,要用新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要转变学员固有的落后观念,提高认识,切实把握和理解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就业竞争能力。二要对学员进行知识培训。知识培训不能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而应培训适用、实效的进城务工知识。使学员能更好地、客观地、辩证地解决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三要开展学员之间的竞争。竞争作为一种动力,不允许悠闲松散、停滞不前。

教学管理应本着“方便学员。而又不增加其经济负担”的原则,尽量深入基层,将教材和进城务工知识送到农民家门口。培训过程中要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学员安心学习、学以致用。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要按农民工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尽可能将实用、实效的专业和技能讲得通俗易懂,联系实际加以传授。

与此同时,承训单位要建立健全班主任、任课教师、教学班、学籍、教材、教务、考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学员和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并不断完善培训条件。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对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3,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第9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贫困劳动力 培训现状 对策建议

引言

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国家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国家下达的各类培训资金逐年增加,如何用好这笔资金,真正落实培训转移工作,充分发挥转移培训资金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现状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与越南接壤。文山州总人口34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4.4万人,占总人口的91.2%,贫困人口1154759人,占总人口的33.47%,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元。文山州下辖1市7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有102个乡镇,947个村委会,13788个自然村,15968个村小组。全州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3.4%,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1.9%, 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仅为1.13亩,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总体来说呈现以下特点:

1、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增长,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但由于文山州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企业规模小,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州内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外转移。2、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素质依然较低,尽管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3、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对实用的新型技术掌握不多,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制约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在文山州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目前的转移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贫困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适应当前市场能力弱。少部分受训农民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较难达到他们满意的就业收入。

2、宣传力度不够大,文山州由于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滞后,大多数乡村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外出务工不稳定。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目前农民认为最缺乏的服务是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最缺乏的信息是准确及时的岗位需求信息。

3、培训补助资金不足。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投入,但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由于工作涉及面广,所需经费较多,包括宣传经费、招生工作经费、转移工作经费、学员培训费、食宿费、教材费、资料费、职业技能鉴定费、培训证工本费等。现行的补贴标准根本不能满足贫困农民更高层次的培训要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4、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保障。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供需脱节、信息不灵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依靠老乡介绍占20%,自己主动寻找占24%,亲戚朋友介绍占10%,政府组织联系占44%,虽然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制约了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

三、对策及建议

根据上述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有效的解决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规范化培训的工作机制。

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工作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工作领导。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工作的对象是农民,涉及对农民的组织和管理,为此,必须加强部门配合,建立各级党政负责制,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提高培训质量。农民放弃家中农活赶来参训,就是本着学有一技之长,将来能靠技术吃饭的期望心态。为此,必须强化教学质量,真正让农民学有所长。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必须开展培训生源、教学管理、转移就业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总结自身,经验,大胆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从管理制度上、教学措施上、企业合作上创新培训模式。四是加强部门监督。加强部门监督和管理,就是要加强培训质量、效果、资金使用的监督,达到农民脱贫致富的目的。要建立培训工作的验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审计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上岗就业农民的回访监督。

2、强化政府职能,整合资源,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合力。

一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掌握各地农村劳动力的情况,制订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计划,协调、指导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二是整合相关资源或引进投资商,兴建吃住训设施齐全、师资力量充足的培训基地,解决最基本的培训场所问题。三是整合农工部、教育、农业、劳动、扶贫等部门的培训经费,提高补助金额,多方引资或筹措资金,集中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3、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增强竞争力。

针对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的实际,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加大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

一要加强宣传,解决好农民的观念和认识问题。目前,要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必须加大乡、村两级对农民的宣传,激发农民参加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宣传首先要通过政府行为的正面宣传,利用文化、科技等队伍送戏下乡,强化社会媒体、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其次要通过群众的侧面宣传、通过宣传典型的致富事例,增强农民培训转移后的自信心,激发其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要丰富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打造劳务品牌。对农村的培训必须按照“先培训、后发证、再输出”的原则和“学以致用、方便群众、确保实效、创出品牌”的思路,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加强对外出务工者以劳动法为主的法律基础知识、道德规范、遵纪守法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以及进行电焊、建筑、电子装配、家政、保安、驾驶等市场急需专业岗位的技能培训。经过培训合格后,劳保等部门要给培训人员发放相关证件,这样,打工人员持证外出工作就主动得多,用工单位也踏实得多。

4、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及跟踪服务工作。

搞好信息服务,可以减少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各级职能部门要结合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做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为其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做好转移跟踪服务,为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要为每一批培训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建立跟踪档案,记录学员的就业去向、工作表现、劳动保障等情况;到用人单位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沟通解决问题,积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断融洽企业与农民工的关系。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实现转移后返回农村的劳动力进行再培训,实现转移前培训与转移后培训的沟通与衔接,真正使农民受益。

结束语

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积极开拓思路,抓措施抓落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路子将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