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相关性; 设计原则
引言:
当前,我国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城市的规划设计当属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心内容。不仅如此,城市的规划及设计工作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 "城市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一) 城市规划设计
谈上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上,人们首先会想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何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内涵就是指在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工程中,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为核心,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严格遵循着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经济学发展规律等。与此同时,并城市及周边区域内的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要进行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设计。从而高效的完成对城市的统一规划以及综合建设,并最终完美的实现城市区域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这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理念。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城市及规划设计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圣人" 孔子曾说过:"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同时还有孟子的言论"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些都是古代劳动、智慧的人们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所探悟到的生态和谐发展思想,其所反映的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来,这种城市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被冲击的无比惨淡。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我国,关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理念,主要强调的就是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发展,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建设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当中。我国在《21世纪行动计划》中,就曾明确的提出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概念,并对其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形成了两种城市发展的观念,一种是"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另一种则是"人定胜天"的观点,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一直就存在着人类战胜自然并获得生存空间的荒谬想法。图1表示的是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其中:
W代表的是城市经济系统
S代表的是城乡社会系统
O代表的是区域环境生态系统
N代表的是城市建设整体平
衡、协调发展的决策成果
H代表的是规划设计策略及其
方法的制定
图1 城市规划设计中可持续发展式操作程序的功能、结构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
关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其中的"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对城市的绿化建设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国内的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中,一般都会把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种基础性工程建设来对待,而通过草木植被进行绿化建设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我国古代就存在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究其根本,其所宣扬的就是建议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效果,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以及区域内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三、总结及建议
新时期下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应该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与研究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城市规划设计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指导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于城市的合理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以建立"安全、健康、有活力的生态和谐城市"为主要发展方向。
本人认为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应该坚持并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设计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建设原则。②注重"天人和谐"的理念,尊重生态自然的功能作用,严格做到"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植,宜建则筑"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③坚持并遵循社会和谐建设的原则,一切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都要围绕着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在这里,社会和谐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指社会生态和谐建设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郭丰产.城市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关键词:城市建设 发展理念与设计 思考
规划是城市空间关系的统筹,核心其实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起步之年以及未来的实践认识过程中,我们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对一些具体理念展开深入研究和积极探讨,既是对田园城市理论体系的充实和丰富,也对进一步厘清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规划的内涵
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先行指引,其理念决定了城市战略目标的前瞻性和世界性。前段时间,规划部门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构建了一个总体规划框架,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田园城市图景以及规划建设“九化”原则。当前,全市上下正按规划奋力推进战略功能区、示范线建设以及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掀起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热潮。可以设想,未来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将奠定成都这座特大中心城市的总体格局,决定以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市形态、风貌特色和生活品质。有如千年传承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项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理念可能长久地造福于一座城市。而城市一旦建成再要修改,绝非朝夕之功,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
要想做好一个规划设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规划设计,换句话说就是要提高对于规划设计方案的敏感性和评价能力。很多年轻的设计师甚至有些长期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规划师,经常感到困惑的事情就是看不出一个方案的好坏——不知道怎么评价,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进去分析和评论。
城市设计究竟设计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不同的争论,一种很常规的误解就是城市设计是介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中间领域,就是把二维的规划方案立起来,也就是总平面规划加3维形体,说得白一点就是设计建筑。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了,也有人认为城市设计是设计外部空间,这虽然比形态设计论进步一些,层次更高一些,但是还是未能真正阐明城市设计的实质。
场地解读是设计师的基本功,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定是根植于基地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但是场地解读的工作却经常被人忽略,很多规划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根本不去看现场,或者也不仔细地去踏勘现场,上来就画图,而且经常上来就在电脑上画图。一方面抱怨项目平淡,没有什么特色;一方面却很干净利落地把有可能做出特色来的场地元素干掉,无视场地风貌和特质,特别是CAD画图更容易把地形简单化处理。
建筑布局、形式、风格,界面,交通组织,绿化系统,文脉保护,分期实施是规划设计评标时需要讨论的几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也是设计师要注意表达的几个方面,特别是规划的整体布局。
关于规划布局问题,重点在于秩序的把握。如在讲到哈尔滨的投标项目时,任何方案要看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在设计中需要分辨的。当这个地区有秩序的时候,不要去搞乱,只需要融入,把原来的结构修理一下就可以了;当这个地方没有秩序的时候,需要去建构秩序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去建构。原来就存在秩序,只需要发现它、认可它;原来的秩序松散了,就要去把它整合好。
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构图很花哨的规划方案,比如一些很强硬的圆形构图,这样的构图本身就是特别向心的,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这样的规划设计往往显得很自我,很难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为此,有关城市建设专家认为,做规划时首先要忘记建筑师的自我表现欲,放弃对于形式、构图等特别强烈的追求,而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研究地区已经有的结构和秩序上,让自己的方案更好的融入到城市中去,努力创造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和环境,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一座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的颇具特色的城市来。
2、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龙头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未来与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因此,可以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龙头。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超前、先进、科学、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知识组成的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鲜明的一点是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序、协调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规划应遵循:整合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美学原则和社会原则;要超前规划,高标准规划和科学规划。
关键词:城市绿地 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 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中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传统城市发展方式正发生重大变化,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积极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途径,城市绿地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更替的地位。
城市绿地与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结合,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新趋势。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通过资源价值最大化,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协调城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创建生态可持续城市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1.矛盾中的机会: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项目的实践
1.1项目背景
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位于海门主城南部,是城市南进与沿江开发的引擎项目,承载了城市空间南拓、沿江开发、展示滨江宜居城市形象等需求。未来将建设成为以城市绿地为核心,多元复合居住、商业、绿色产业、历史街区等功能,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城市门户区。
为符合海门“全力建设江海特色花园城市”的总体要求,实现“绿韵东洲、生态江城”的定位,采用何种模式构建以城市绿地为核心,引领周边城市功能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范式,是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
1.2多重需求下的机遇与挑战
(1)既有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下生态建设的困境
近年来,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海门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生态环境依然受到自然、经济、科技、政策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存在区域环境不断恶化、土地开发建设粗放、生态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2)困境下对“城市绿地”的重新审视
城市绿地与城市经济社会息息相关,应当扭转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之向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城市绿地与城市系统的组成、格局、动态发展过程入手,寻求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1.3实现“花园城市”要求的发展理念
为缓解城市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利用模式,导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城市绿地的开发建设。
(1)水绿融合,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整合周边生态资源,通过系统化的构建,使绿地的生态功能区域与影响范围加大,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2)重新界定绿色城市价值,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城市绿地、城市公园,可以有效提升周边用地价值,还可为城市提供日常休闲游憩的场所,实现绿色城市的多元化。
(3)多元化的景观系统。绿地应该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和生境构成,通过各要素的整合、重构,更大程度是吸引、集聚“人”的活动,加速“绿地、人、城市“之间可持续关系的建立。
(4)联系水和城市,打造标志性沿江城市形象。城市绿地空间,是自然水域与城市空间的过渡,也是最重要的城市景观线,对城市近、中、远景以及沿江天际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2.反思:重新评价现有传统绿地发展模式
海门在生态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传统绿地发展模式与城市发展间的矛盾。
2.1城市空间拓展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海门城市建设的加速,大量自然生态空间被用作城市建设用地,虽然着力实施江海文化公园、东洲河景观带等工程,不断创新绿化造林机制,但仍不能弥补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
2.2城市土地利用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在开发建设中为提高经济效益,城市绿地一直作为配套建设,不仅缺乏直接的经济推动,建设量远低于城市需求,还存在改变城市绿地用地性质,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
2.3区域环境恶化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海门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圈层,城市建设速度较快,环境污染也同样突出。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更多的生态绿地加以调节,目前绿地建设远不能满足要求。
2.4社会动态变化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等都需要绿地建设与之相适应,增加绿地数量,提升绿地质量,以满足更多元、更高层面的需求,才能保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3.发展: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绿地保护与发展模式
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以“长三角智慧健康新演绎”、“新加坡花园城市新典范”、“海门骞公遗风新传承”为愿景目标,打造多样化的生态科技新城。
3.1空间策略:多元结合的空间发展策略
城市绿核:预留大型绿地作为“城市绿肺”,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形象,与骞公湖“城市之肾”共同打造未来城市名片。
绿色网络:结合周边水系及生态资源,构建完善的绿化网络,增强与自然的联系。提供舒适的慢行空间,保障绿色出行,促进景观与农业结合,在居住和混合开发区间布局若干绿色节点,打造绿色空间网络。
绿色单元:由“田园城市”理念得到启发,在具有一定规模、功能的城市单元内,以绿色空间为基础,将宜居环境、多元功能业态、开放空间、景观绿地等融于一体,采用绿色建筑和节能材料,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动力机制:兼顾城市发展与公共利益
传统城市建设以牺牲城市公共利益(如绿地空间)换取较高城市建设量,人均绿地面积减少,居民生活品质下降。随着生态可持续理念的不断深入,城市绿地建设已然发生变化,应当深度挖掘价值功能,建立兼顾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利益的动力机制。
城市绿地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服务,隐性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等方面,因此,城市发展主要通过项目开发实现绿地功能价值到市场价值的转换,城市公共利益主要依靠城市绿地的生态经济价值来实现。
3.3实现途径:推进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参与发展模式
现代城市建设有众多市场、商业因素介入,快速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生态资源间需要更加成熟的调控机制。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参与模式,主要通过“共赢”和“分工协作”将利益相关者视作整体,强化政府引导的多向互动与市场的灵活配置。引入资金、经验、人力资源等,使城市绿地的开发建设获得资金保障,同时保障原居民的经济利益与自我价值提升,最终以透明的合作机制平衡利益关系,激发城市发展内在动力。该模式必须要明确各自职能,突出政府在引导、协调和保障机制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市场优势,强调公众参与,以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与和谐发展。
4.完善:针对城市绿地发展模式的两个建议
4.1协调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城市绿地的建设要有行之有效的经济对策,既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又提升资源价值,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政府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和重点引导,把握市场投资导向,提供多管齐下的有效政策保障,为生态绿地的建设注入活力。
4.2活用经营运作机制
城市绿地经营运作的关键是以城市绿地为核心,整合各城市资源,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形成以资源为核心的城市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的运营机制趋于多元化,有效的研究与借鉴各种机制,促使整体协调发展,是城市绿地运作成功的重要保障。
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
【2】赵运林.傅晓华.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透析城市生态化[J].城市问题,2008(02).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集聚;产业发展模式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特性分析
1.产业发展阶段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演进是有规律可循的,由于受到技术进步、需求变化、产业政策以及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一般将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陆国庆选用产业产品销售增长率、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产业利润率作为指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煤炭采选业已步入衰退期,而石油开采及加工业目前处于成熟期。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悬殊,基于国家层面的结论与具体某一城市的结论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观察,资源型产业迟早将步入衰退期,即趋于消亡或停滞在某一较低水平。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需求多变,产业的兴衰交替的频率也在加快。
2.产业组织结构分析。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企业,资源开发企业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按照经典的哈佛学派“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SCP),市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市场绩效。资源开发企业所处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运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对该产业的发展和产业中企业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构成来看,其主导产业单一,主要依赖资源开发型产业,其他产业发展滞后,一业独大的特征表面上似乎是表现为产业的集中,其实质离真正产业集聚的内涵还很远。我国主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存在明显的大企业依赖症。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产业具有高度依赖性,极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现有经济结构难以对资源型产业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
资源型产业进入退出时要面对诸如规模壁垒、成本壁垒、技术壁垒、政策壁垒、策略性壁垒等进入壁垒和沉没成本和政策性因素等退出壁垒,由于资源型产业本身的特性和我国资源型产业在城市政治、社会、城市建设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我国资源型产业面对的是更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不能实现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
由于以上的市场结构的制约,导致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相关的市场中介组织不健全,使企业在市场行为的选择时不能受到强有力的市场约束,由此产生的市场行为必然导致低下的产业绩效,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行业效益长期低下,这不仅加速了资源的枯竭,而且制约了城市实施产业调整转型。
3.产业竞争力分析。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应该成为城市产业的增长极,发挥关联和旁侧效应,这首先要求该产业本身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关于资源型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张米尔构建并应用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进行评测,发现近60%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创新能力指标低于全国水平的更接近80%。
二、基于产业集聚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产业演进的根本影响因素是需求、分工、技术和供给,而产业集聚机制恰恰能够有机的融合这四个因素,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为此,进行基于产业集聚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分析,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与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三种:
1.产业延伸模式。产业延伸模式就是利用现有的矿产资源优势,实现矿产资源的就地深度加工,延长矿产品的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进而建立起矿产资源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的产业群。
资源型产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其产业关联特点是向前关联效应大,而后向关联效应小。产业延伸模式通过向前延伸产业链,能够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同时上下游产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有利于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外溢。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大量生产经营相关联的企业在一定空间的集聚所带来的专业化生产,低运输成本,低交易费用,便捷的沟通和配套服务将导致集聚经济。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产业链实质上是一条价值链,资源型城市在这一条价值链的源头已经拥有廉价资源的优势,加上产业集聚带来的集聚经济,使得这一价值链上的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整个城市经济也将因此获得竞争优势。而且随着下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逐渐增强,将来即使本地资源逐渐枯竭,也可以从外部输入资源进行加工,维持该城市和地区的持久繁荣。
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历史上长期仅被视为资源产区,造成城市经济存在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的突出问题,下游加工业薄弱,对外输出的主要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这不但使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也造成了全国产业结构布局的不合理。因此产业延伸模式适用于资源开采在成长期、成熟期,资源开采量比较大,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地方政府有能力投资建设资源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的地区。
2.产业替代模式。产业替代模式就是利用资源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于外部力量,建立基本脱离原有资源型产业的全新的产业群。产业替代模式则适用于资源开采已经进入衰退和资源枯竭的地区。
产业更新模式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它摆脱了对原有资源的依赖,但如何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基础上,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群是该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一般认为吸引外来投资,包括国外投资和国内投资是建立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因为外来投资的进入不仅仅带来资金,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观念,这与资源型城市所具有廉价的资源,充足的动力供应,大量空闲土地和劳动力优势正好形成互补。除此之外,当地投资软环境的建设也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这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府,良好的商业氛围、高素质的市民和文明的社会环境等。对资源型城市而言,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将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有效措施。对于资源开发已进入衰退期但尚未建立起替代产业群的资源型城市,由于作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产业的衰退带来城市GDP和财政收入的下降以及失业人员增加,导致城市投资环境恶化,缺乏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此时,要解决这些问题,仅凭城市政府的努力或市场机制的调节已不可能,上级政府必须介入其中,通过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及时的转移支付协助城市政府和企业实施产业转型,这也是国际上惯用的做法。
在吸引外来投资的同时,应推动本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不但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通过中小企业间以及与大企业形成合作竞争的企业网络,使企业得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整合联系,使得企业与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知识、信息和产品交流更加顺畅,形成具有内生发展动力的替代产业群。本地企业的发展,还会增加外来投资在本地的购买,减少区域支出的漏出,不但能直接增加本地的GDP,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放大外来投资对城市产业转型的作用。
[关键词]矿业城市;产业转型;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2-0070-03
矿业城市的出现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不可再生的矿业资源的有限开发。由于矿业城市受资源储量可耗竭性的制约,在矿业产业和矿业城市的发展规律中,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的出路问题,也就是产业转型问题。
一、我国矿业城市现状
中国矿业联合会城市工作委员会以2000年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我国有矿业城市178座,另有非建制市的矿业城镇248座。这426座矿业城市(镇)吸纳了3.1亿人口,有近1000万名职工从事矿业生产劳动。这些矿业城市(镇)的兴起和发展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提供了大量的矿物能源和原材料,保障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发挥了带动和辐射功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改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据统计,矿业城市(镇)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1/3。全国主要矿产品产量中93%的煤炭、90%的石油、80%的铁矿石、70%的天然气均由矿业城市提供。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在建国初期由计划经济发展规划所确定的产业模式,面临许多的问题。
(一)存在矿竭城衰的威胁
在城市经济中,一个主导产业自始至终存在是不可能的,它必然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更替,原来的主导产业可能成为现在的辅助产业。依托资源开发而形成的矿业城市的初期产业是矿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城市辅助产业和配套产业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矿业城市逐渐进入了中晚期。由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耗竭性的,开采出一点就少一点,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和开发的进展,矿业城市若没有其他支柱性的非矿产资源产业支持,就必然会出现由兴起到鼎盛,再到衰败的过程。矿竭城衰的威胁是目前我国矿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426座矿业城市(镇)中,有82个处于成长期,占矿业城市(镇)总数的19.2%;有290个处于成熟期,占总数的68.1%;有54个处在下降期,占总数的12.7%。特别是一些开采历史悠久的矿业城市(镇)因探明可采资源逐渐减少而将枯竭,一大批矿山闭坑或即将闭坑,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出现了主导产业“断档”,矿竭城衰的倾向由此产生,城市经济必然没落。
(二)第二产业占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据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人均GDP在600美元至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应在29%-31.4%之间,第三产业的比重应在49.2%-50%之间;而人均GDP在2000美元-3000美元时,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应在33.2%-38.9%之间,第三产业的比重应在50.1%-51.3%之间。但是,我国的矿业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基本上都走上了追求矿业产品生产数量扩张的道路,导致了矿业城市主导产业单一,在生产结构中,第二产业是主导,几乎占GDP的60%以上,甚至有的高达70%-80%,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占比重小,与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中的50.1%-51.3%之间的标准相差甚远。另外,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与配套产品作为主导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配套产业的依附性强,整个城市发展对矿产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城市产业结构难以对矿业生产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形成了畸形的产业结构,影响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结构单一,中小企业发展滞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矿业城市的主体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特大型企业。在国家的支持下,这些企业在资金、人力、物力上都能得到保证,因而发展迅速,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居垄断地位,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被矿业开发企业所控制,大多发展规模小、速度慢,无法对矿业开发主导企业产生根本性的触动和影响,城市产业结构表现出单一的畸形特点,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矿业城市暴露得比较充分。单一的产业结构在初期表现出来的是经济效益低下,对市场波动性的抵抗能力低,后来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城市经济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新增就业岗位主要由民营、三资企业等多种成分企业提供。矿业城市由于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单一,中小企业发展滞后,难以消化大量的转型人口,使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了城市转型难度。因此,产业结构是决定矿产资源能否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关键因素,产业发展现状也就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现状。
(四)刚性产业,弱性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演化具有动态性和继承性。我国矿业城市的产业具有很强的刚性,其表现在:区域内的产业关联基本上都是纵向的,且大量的资本都是固定资产,流动性差,特别是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一旦停止生产,这些资本就成为沉淀资本,再也不能发挥效益,因此矿业产业具有很强的刚性。
从理论上讲,随着城市发展,产业结构都会有一个逐步趋向高级化的过程。就我国的矿业城市而言,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应该具有从单一向多元、由简单向复杂、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趋势,但我国多数矿业城市的产业变化幅度都低于全国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平均水平。这种弱性产业结构使城市经济的弹性和回旋能力低下,且受到矿业资源储量、开发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强烈影响,一旦矿产资源枯竭或矿业主导产品需求量下降,这种结构的经济发展就必将面临危机。
二、发展中小企业有助于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
经济中并不是每个行业都存在规模经济,在那些并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商业、服务业向企业提供零部件以及相关服务,也是大企业成功的条件。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强大,不仅要有能够走向世界的大企业,而且也要有成功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还具有大企业所不具有的三个优势:一是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是就业的主渠道。在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70-80%,中小企业在解决文化和技术低的人口就业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二是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
能够及时根据需求变动而调整。三是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安排灵活,在竞争压力下易于接受创新,在创新效益和创新时间上明显优于大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方面,中小企业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一)发展中小企业可以解决矿业城市的再就业困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矿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再就业困难。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失业率为10.64%,明显高于非资源型城市(8.89%);劳动参与率为64.91%,低于非资源型城市(66.89%)。这主要是因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相当一部分主业职工下岗。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实施就业援助,给下岗职工必要的帮助和培训,引导他们走自己创业之路。在下岗职工创办的经济实体中,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创业者不仅可以吸纳一部分下岗分流人员,还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另外,对于一部分还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下岗职工来说,中小企业又以其特有的灵活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选择的契机。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导力量,也是构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处在产业转型期或者将进入产业转型期的矿业型城市来说,充分重视并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无论是对于社会稳定,还是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当地政府不仅应该制定出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而且还应该在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对雇用下岗职工的个体和私营企业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二)发展中小企业是矿业城市培育替代产业的重要途径
许多国家都在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的城市和地区采取综合措施,转变原来以采矿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加快新产业的接替和发展。比如,法国洛林,因矿井较深,开采成本高,于是采取了逐步减产的转型策略。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选择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等产业替代传统产业。经过30年的努力,虽然转型成本巨大,但成效显著。英国的伯明翰是个老矿业城市,把发展替代产业的重点放在发展金融业、专业咨询、会展业和零售业方面,吸引了上百家品牌店、食品铺和娱乐中心,建起了一流的交响乐厅、国际会议中心等,把一个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变成以服务业为龙头的新型城市。在矿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市模式更为世人所称道。该市自1914年开始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其规模占全世界总量的1/20。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石油的价格浮动,支柱性的矿业比重逐渐下降,经济滑坡,失业率升高,1987年失业率达12.3%。为了复苏经济,卡尔加里市政府十分重视产业多元化的调整,大力发展通讯、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工程等产业。在该市的4万多家企业中,超过千人的仅12家,超过100人的约600家,而雇员不到5人的达1.5万家。上述经验表明,正是中小企业构成了替代产业的载体,并最终成为了矿业城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发展中小企业是矿业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培育替代产业的重要途径。
(三)中小企业是矿业城市科技产业的主要力量
关键词:小城镇基本思路发展模式
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中国社科院的城市蓝皮书称截至200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46.6%,城镇人口达6.2亿,城镇化规模居世界首位。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却未能真正融入城市;区域分布和发展水平不均衡;城市发展“重大轻小”,忽视了小城镇的发展,城镇体系不合理。国家“十五”计划也把小城镇建设列为今后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小城镇是有效扩大内需的重要领域。小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建筑、建材、装修、家电、家居、汽车等诸多行业发展,增加大量就业机会。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还可以在原有乡镇企业发展基础上,培育出大量上下游产业,不断吸引周边相关配套产业的聚集,吸纳外部资本注入,形成一大批具有小城镇特色的产业品牌。
其次,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小城镇是人口、产业、服务和市场等的重要聚集地,扩大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使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迁移到小城镇,可以缓解从前“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能力,促进农村市场的消费。
二.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
认清当前形势,结合当前和长远利益,坚持统筹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和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为目的,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以高起点、高标准为目标建设一批功能健全、设施配套完备、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示范镇,引导全国小城镇快速健康发展,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以繁荣小城镇经济为重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繁荣小城镇经济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目标,致力于繁荣农村经济、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致力于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持久的动力;致力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将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力有序转移相结合,在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回乡农民工创业,实现农民增收。
(二)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着力点,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功能,促进各种要素向小城镇有序流动作为建设重点。鼓励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财力的浪费,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利用率。大力兴办公共事业,坚持公共设施政府建设与社会建设双管齐下,加快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步伐,搞好小城镇社区服务,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小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利和矿产等资源,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镇化道路。
(三)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小城镇社会化服务体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有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和新农村建设实际,积极探索构建行政性、公益性、商业性和互等“四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小城镇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挥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及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文化教育中心,以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充小城镇的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综合利用投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和支持良种繁育推广、农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畜禽防疫体系和技术推广培训等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发展模式与建设原则
(一)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
根据各地的区域优势、资源条件、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等因素,将小城镇划分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一是特色产业型,即依靠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且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二是市场主导型,即以一个或几个专业市场带动起来的小城镇,为当地的商品集散和交流中心;三是工业主导型,即中小企业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且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的小城镇;四是综合型,即具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能在更大范围内起中心作用,能成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聚集地的小城镇。
(二)围绕小城镇发展重点,按照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模式,提出以下建设原则
⑴ 择优发展,突出特色。选择已具有一定规模、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县城和中心镇作为重点培育的小城镇,实施优先发展原则,使其成为规模适度、科学规划、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并突出地方特色,建设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⑵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注重生态化、人性化建设和文化特色的保护,优先发展利于生态环境的产业,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⑶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营造宽松环境,实现城镇规划、区位调整、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建设资金、行政管理等改革的重点突破,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引导力,逐步形成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⑷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二、三产业上一个突破性发展,使重点小城镇能引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产业、公共服务对接和协调发展。
四.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因地制宜,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准确定位布局
为确保小城镇建设有章可循,各地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当地工业化发展水平,农村居民实际经济收入,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科学制定切实符合当地实际的小城镇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在注重大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的基础上,促进有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二)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特色是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各乡镇根据当地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特点、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地方特色,进行科学定位和创新开发。比如,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主导型小城镇;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凭借,发展旅游开发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基础,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
(三)加大财政投资,拓宽筹资渠道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吸引外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并在经营权、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保障,从而加快小城镇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政策支持下纷纷探索跨区域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合并重组、股权收购、新设异地分支机构和设立村镇银行四种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利弊,城市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模式。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发展 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
银行业“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的理论说明充足的资本金、广泛的网络和业务面使银行不仅能为客户提供全面、快捷、便利的服务,还能承受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银行的经营管理者无不希望将银行做大做强。但城商行从成立伊始便以“立足地方经济、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居民百姓”作为其市场定位,国家监管当局也一直强调城商行应做强而非求大。2004年银监会《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虽明确鼓励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但前提是“满足各项监管要求,且达到现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可见跨区域发展的门槛较高。继上海银行成立宁波分行的两年内,全国先后仅有19家城商行实现跨省经营,获批或设立异地分支机构30家。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再一次验证了“大而不倒”理论。诸如美国银行、花期银行等大银行由于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救助而免于破产倒闭,但中小银行却迫于政府财政的压力而得不到庇护。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2009年间共有187家银行倒闭,仅2009年美国就有156家中小银行倒闭。这让同样是中小银行的城商行无不希望尽快做大做强,以此作为在金融危机中获得政府庇护的筹码。
(二)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作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其融资难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尽管城商行的市场定位就是服务当地中小企业,但其资本金少,抗风险能力差,在面对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时往往有心无力。若能并购成大银行,因为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往往更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Saunders等(1998)利用美国1993年对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大银行之间在合并后,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而小银行之间合并后反而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可见,鼓励城商行通过多种方式并购重组、跨区域发展,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有利于化解城市商业银行的地域风险和行业风险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单一城市经营制”使得城商行隐藏着较大的地域风险和行业风险。因为在该制度下,城商行的业务经营更易受到当地经济的影响,一旦当地经济不景气,银行所面临的地域风险将变得很大。同时,若银行所在城市行业较为集中,那么银行只能被迫将信贷资金集中于该行业,一旦该行业发生危机,银行将面临较大的行业风险。如2008年次贷危机后,很多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若城商行的信贷资金集中于当地的出口行业,势必造成巨大损失。允许其跨区域经营正是化解地域风险和行业风险的突破口。只有通过跨区域发展,通过多样化经营来分散信贷资产风险,缓解信贷行业集中的矛盾,才能熨平地域、行业甚至全国或全球范围经济周期波动引起的经济风险。
(四)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
国有银行借助网点优势巩固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市场份额;股份制商业银行依靠技术和体制优势争先在全国各地开设网点;而外资银行则凭借多样化、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抢占各大中城市的高端客户;城商行却只能将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当地中小企业。且随着中小企业自身业务的发展,往往需要向外地拓展,但城商行由于政策限制不能跨区域设立网点,无法继续跟随中小企业发展步伐,从而使城商行总停留于支持风险较高、收益较低的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显然有违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允许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才能更好地创造并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合并重组模式
合并重组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多家城商行,将其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等合并,形成一家实力更强、网点更多,且具备一级法人资格的银行。合并重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又分为吸收合并重组和新设合并重组两种模式。
吸收合并重组模式的代表是徽商银行。2005年12月,合肥市商业银行吸收了芜湖、安庆、马鞍山、淮北、蚌埠5家城商行和六安、铜陵、淮南、阜阳4座城市的7家信用社,组建成立了一家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被合并方注销法人资格,顺利实现了跨区域经营。
新设合并重组模式的代表是江苏银行。与徽商模式中有合肥市商业银行一家实力明显较强的龙头行牵头进行重组不同,江苏银行则由实力和资产质量参差不齐的10家地级城商行新设合并成立。2007年,无锡、苏州、南通、徐州、扬州、连云港等10家城商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处理不良资产,最终折股出资金额43.12亿元,折合43.11亿股,成立了江苏银行。随后江苏银行积极增资扩股,向江苏省内机构募集法人股35户,募集资金42.44亿元。截至2011年6月,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4305亿元,营业网点430多家,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各项指标均符合监管部门良好银行的标准。目前,江苏银行除在省内跨区域经营外,还在上海、深圳设立了分行。合并重组模式大多在省内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因为省内城商行之间在企业文化上认同感较强,且同省的各地方政府也便于从中协调,处理利益关系。
(二)股权收购模式
股权收购是一家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股权,被控股企业的法人地位可以消失也可保留。与吸收合并不同,收购更体现弱肉强食规则,收购方的实力一般远强于被收购方,且收购往往在自愿和市场化的原则下进行。2006年南京银行收购了日照市商业银行约18%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07年锦州市商业银行收购抚顺市清原、新宾两县的城市信用社,并设立分支机构。2008年北京银行出资1.275亿元持有廊坊商业银行19.9%的股份,2009年莱商银行参股德州市商业银行等,这是都是当下城商行在自愿基础上开展股权收购,进而实现跨区域经营的例子。
(三)新设异地分支机构模式
新设异地分支机构是指城商行直接在异地新建设立分行或分支机构。该模式主要适用于资产充足、质量良好、管理成熟、经营业绩突出、治理结构完善的大型城商行,如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银行对目标城市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该城市的经济增长情况、人均GDP、人均存贷款额等,或者说是考虑银行在目标城市开展业务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成本等,因此目标城市可以是省内城市,也可以是省外城市。例如,上海银行已在宁波、南京、杭州等地设立了分行,而北京银行亦在天津、上海、西安、深圳及杭州设立了分行。随着2009年政策的松动、审批流程的简化,越来越多的银行,其中不乏经营状况欠佳的银行都选择了这种模式,仅2010年全年就有62家城商行跨区域设立103家异地分支行,从而使此模式成为我国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最主要的模式,同时也蕴藏着巨大风险。
(四)设立村镇银行模式
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于2006年12月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实质性贷款活动;2009年7月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工作安排》明确地指出了具体设立村镇银行的数量。发起村镇银行是城商行当前探索控股经营模式的重大机遇,也是其实现跨区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机遇。一方面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发起村镇银行,保护发起行的唯一大股东地位,且发起人出资额只需在每个村镇银行占股20%。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底有54家城商行发起成立了73家村镇银行。截至2012年5月,全国成立的村镇银行有1036家,大多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都是城商行,有的城商行还发起多家村镇银行,例如包商银行发起成立了7家村镇银行,哈尔滨银行在北京等地设立了10家村镇银行。为控制风险,2011年7月银监会的《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将村镇银行的审批权由原来的地方银监局审批收至银监会审批,表明监管层对城商行盲目设立村镇银行达到跨区域经营目的,加大了监管力度。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模式评析
(一)合并重组模式的优劣
合并重组模式能使城商行尤其是资质相对较差的银行快速壮大其资产规模,扩大业务范围,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跨区域经营。从实际经验看,合并重组能否成功取决于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以及银行高层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能否协调平衡。同时,由于合并后的城商行是由多家独立的、具有不同企业文化的法人银行组建而成,难免会面临理念冲突、文化整合的问题。因此,该模式往往适宜同一行政区域中的城商行采用。
(二)股权收购模式的优劣
股权收购模式能够使银行快速扩大资本规模,实现资源整合,并能通过被参股银行在当地的客户及资源优势,迅速融入当地市场,且控股银行不需要在当地购置或租赁办公用房,招聘大量人力资源,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不过,银行在处理收购过程中的清产核资、确定参股成本、企业文化的融合及人员的精简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因而,这种模式适合实力悬殊较大或者互补性较强的城商行。
(三)新设异地分支机构模式的优劣
新设异地分支机构模式的优势在于杜绝了城商行接受其他银行资产及重新配置他行人员的负担,分支行在企业文化方面也能更好地与总行相融合。但新设分支机构需投入大量资金、人员、技术等资源,且花费的时间较长,同时新设的分支机构会对银行现行的“总—支”二级管理模式变为“总—分—支”三级管理模式,甚至是“总—分—支—网点”四级管理模式,从而使银行的管理链条加长,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加大,对城商行现行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构都带来较大挑战。因而,该模式适合资产较为雄厚、资产质量优良、管理理念先进的大型城商行。
(四)设立村镇银行模式的优劣
与前三种模式相比,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模式的门槛最低,对资产规模的要求上也相对较低,且各地政府为吸引金融机构入驻,大都给予村镇银行一次性补贴和税费优惠,对于不少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这无疑是迅速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实现跨区域经营的最佳选择。但城商行如何在短期内针对农村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配置相应的人才,开展新的业务,这些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同时,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责任主要落在作为主发起行的城商行肩上,如何确保其设立的村镇银行能有效控制风险,如何对作为独立的法人而非分支机构的村镇银行进行科学的管理,都是摆在城商行面前的难题。该模式相对而言门槛较低,适合一切有满足设立村镇银行条件,且有跨区域经营发展规划的城商行,但由于其蕴含的风险较大,往往容易面临政策变动的风险,受到监管当局的制约。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城商行数量众多,各行之间难免资产规模悬殊、管理模式有别、文化差异较大、资产质量良莠不齐,因此不是所有银行都急于跨区域经营发展,而那些满足条件可以跨区域发展的银行也应该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己的一种甚至多种跨区域经营模式,确保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尽快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晓东.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
一、深圳建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本目标
深圳市在跨世纪发展过程中,应把现代物流业列为战略性产业,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应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
l、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转口贸易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深圳也连续多年在国内进出口贸易中位居全国之首。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应继续发挥深圳在全国国际贸易中形成的有利地位和各种优势,借助毗邻香港这一国际转口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力争把深圳建成与香港互补的面向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转日贸易中心。近期应立足华南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使深圳成为东南亚货物转运的分流中心。
2、面向珠江三角洲和京九地区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
深圳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经济实力,为深幼怖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的配送中心奠定了基础,而京九铁路的开通为深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因此,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时,深圳应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九地区为基础,重点建设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保税生产资料市场。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使深圳成为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九地区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
3、南中国地区的远洋、航空运输中心
两港起飞是深圳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同样应当坚持这一发展战略,力争使深圳成为面向南中国地区的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中心。在远洋运输方面,利用东西港口群的优势,特别是盐田港作为我国四大国际集装箱中转港的有利地位,大力发展远洋运输,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的远洋运输中心。在航空运输方面,利用深圳空港列为华南地区货物运输机场的有利条件,依托深圳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心、海外市场开拓及先进技术吸收的优势,把深圳建成为面向全国的高科技新产品开发、生产的配送空运中心。
4、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
利用毗邻香港这一国际信息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借助深圳信息网络开发与建设的优势,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过程中,深圳应力争成为全国物流信息中心,在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物流信息、产品开发、物流信息服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深圳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加快发展物流业,把深圳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是保持深圳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深圳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选择。
l、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域市,是深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创新优势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以后,全国改革开放进人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新形势下率先改革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探索培育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模式,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是深圳继续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场”作用的要求,也是深圳市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深圳促进第三产业增长,建成一流国际性城市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深圳市物流产业滞后发展影响到区域性商贸、运输以及信息、金融中心的建设。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过程中,以物流产业发展做为牵引力,形成区域性的物资交易体系,进而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推动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顺利建成。
3、发展物流产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深圳市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深圳市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以商业企业为代表的深圳物流企业近年来出现了销售成本增加。流动资金短缺、资产负债率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下滑的趋势。要解决商贸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有效地降低商业企业的经营成本,改变深圳市场上商品价格偏高的现状。积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改变目前商流环节过多和物流配送体系落后的局面,提高深圳市场对国内外需求的吸引力。
4、大力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产业,可以进一步维护香港国际贸易、金融、信息和运输中心地位,提高深港两地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保持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既定国策。为了维护香港国际商贸、金融、信息和运输中心地位,需要寻找香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降低经营成本的有效办法。在这方面,深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香港不失时机地利用国际经济中心的优势,通过与深圳港口和京九铁路联运,从而形成深港物流产业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香港与深圳的国际竞争力。
三、深圳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可行性
1、深圳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墓础条件
深圳既是内地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同时也是港澳走向内地的桥梁,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良好区位条件。同时深圳目前基本具备了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各种基础条件,包括基本形成的四通八达的货物集散运输网络,正在完善各大型运输结点的物流服务功能,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有利条件,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口岸城市特点,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2、深圳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体制环境
经过十八年体制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深圳旧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这就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条件。
3、深圳基本具备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商业环境
深圳市商贸企业配送中心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现有数万平方米的商贸企业配送场地,配送的商品品种数千种。同时以加快商品流通和扩大规模为核心,以商品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配送中心也正在计划建设之中。因此,利用深圳现有的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深圳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九沿线地区和广阔内地提供面向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双向物流服务。
4、深圳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具备了由生产服务型域市向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转型的条件
深圳传统加工工业已经完成了起动深圳地方国民经济的历史任务,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房地产业、商贸服务、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生产服务型城市。随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以高附加价值产业的快速增长为标志,深圳经济已经进人了经济功能转型的转折点。从深圳经济转型的外部环境看,随着内地经济开放度不断加大和国际贸易业务不断增加,需要深圳为内地进人国际市场提供服务,向内地输入国外的先进产品,这为深圳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深圳具有成长为华南地区重要句流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着种种挑战,面临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这就使得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又十分紧迫。
1、物流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与经济腹地的经济联系减弱
深圳物流量增长明显低于经济总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从物流产业主要指标分析,深圳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居于劣势,物流专业化运输程度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从近年来过境运量下降、平均运距减少的现状来看,深圳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由深圳到香港、以及香港经由深圳到珠江三角洲的中转运量在深圳全社会运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深圳市与经济腹地的关系趋于弱化。
2、物流体制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中心域市的要求
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目前虽然传统的三级批发和零售的固定流通模式被打破,流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但是包括深圳在内的国内大中城市,还没有建立起现代意义的物流产业。主要表现为:物流组织和方法以及手段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生产与流通、消费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权限分散在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形不成有效的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造成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产业规模不经济和资源浪费;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竞争力薄弱。
3、深圳物流业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与竞争
从华南地区来看,深圳位于国际性贸易中心和购物天堂的香港及华南地区传统的商业中心城市广州之间,而且在深圳所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集中了13个城市,在商业服务的半径和争夺顾客群方面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从全国范围分析,深圳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面临来自上海等大城市的竞争。近年来上海大力提高物流科技含量、产品附加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已经初步形成顺畅、快速辐射国内外的现代物流业,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虽然我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绝不是一个城市就能完成的,但上海的快速发展的确对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快深圳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设步伐不但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五、深圳建设物流中心的政策与措施
深圳市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全市二次创业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提出了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设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物流产业国土布局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鉴于物流产业与设施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和投资规模大等特点,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性政策与措施,以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l、明确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
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与布局应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各单位不得擅自自行进行,应依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制定全市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各节点区功能应以建设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一流的国际性城市和花园式的环境为指导,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地理优势,形成各具分工特色的转运。仓储。批发。配送。展示。购物、消闲以及娱乐互相配合的物流中心。
2、依托海港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1997年深圳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达到100万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按照国际集装箱港口发展的惯例,100万箱是一个港口从转运港口走向远洋港口的起点。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深圳港群,特别是盐田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由此充分利用深圳优越的港口和已经形成的交通枢纽条件,改变目前深圳单纯充当过境运输要道城市的形象,变过境物流为与商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将是深圳近期在发展物流业方面重要的任务。
3、加快实施铁水联运的布署
深圳地处京九、京广和广深铁路的交会点,这三条铁路与平南、平盐两条地方疏港铁路连通,货物可以直通深圳东西两海港区,实现铁水联运。深圳西部港区可以通过珠江水系完成江海联运。广深、深汕、深惠、梅观、机荷五条高速公路,把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城市相联。对此深圳将贯通行业间的信息联系,打破行业界限,提高货物转运效率。
4、促进物流与商流的联动
在加快建设华南集装箱转动中心及盐田港集装箱后方转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扩大功能,发展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各类专业市场,引进新商业经营方式,建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辐射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物资配送中心,同时努力发展对香港供应的国货大型配送中心。对经香港输入国内的商品,在深圳建立大型进口货物物流中心,沿京九线和京广线形成面向全国的长距离物流运输。
5、加快平湖物流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平湖物流中心在深圳物流业的长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深圳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发展物流业的公铁水衔接的枢纽点。为此,建议市政府尽快制定加快平湖仓储区建设的规划,制定开发建设平湖物流中心区的扶持性优惠政策:
——允许有条件的平湖物流中心区内企业设立保税仓库业务,以支持盐田港的发展;
——平湖物流中心区对用水、用电严格管理和控制价格,以降低物流业投资成本;
——为了吸引仓储物流企业投资,在平湖物流中心区实行土地价格优惠政策,免收市政建设配套设施费,缓交地价。
——原笋岗仓储企业经批准改变功能后,迁往平湖物流中心区的,可获部分补缴地价退款优惠。
关键词:河北沿海规划;秦皇岛市;创新型城市;SWOT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沿海地区主要由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及所辖区县组成。要推进河北沿海发展规划的实施,必须力推自主创新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秦皇岛作为河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推进秦皇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必然能为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加速。创新型城市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为核心,是根据城市发展所依托的关键性资源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秦皇岛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型城市建设,把经济发展作为中心,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由上世纪末的全省第五位跃居第二位,但秦皇岛市的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仍存在着较多问题,本文立足秦皇岛现状,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秦皇岛创新型城市推进战略进行分析。
一、秦皇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该部分运用战略管理SWOT分析工具,从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四个方面对秦皇岛风电产业内外环境和发展潜力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一)优势分析
1.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秦皇岛是一个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是河北省内人才密度最高的城市,13所驻秦高校为秦皇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良好的教育硬件基础。同时,拥有十几家国家或省级研究所、燕山大学科技园区、秦皇岛市高新技术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机构,成为秦皇岛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平台,为秦皇岛吸引人才、创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2.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秦皇岛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旅游业发达,优美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人居,为秦皇岛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落户以及高科技人才来秦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3.优越的地理位置。秦皇岛内临京津,外靠日韩,便捷的地理条件为吸引这些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科技人才,科技交流与学习提供了方便。
4.“数谷”的建立。秦皇岛抓住了数据技术研究基地建设的契机,率先建立了具有独特性的数据技术科技园――“数谷”。2010年5 月,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已被河北省认定为“河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现在,已有包括中科院计算所秦皇岛分部、IBM软件开发平台、淘数科技等20多家数据产业项目落户数据产业基地。秦皇岛・数谷将引领TI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秦皇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具有极大推动力。
5.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出台各种政策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以及创新型产业的发展。
(二)劣势分析
1.城市信息化程度不高。城市信息化能为自主创新提供最新、最快的先进科技资讯,促进高科技的引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也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环境。秦皇岛市信息化程度低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大瓶颈。
2.产业结构不合理。秦皇岛产业结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是“三二一”型,即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例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例大于第一产业,而且第一产业比例很低,长期以来只占到10%左右。从工业产业来看,初加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加工业居于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没有实现产业集群化,不能创造规模效益。在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发展较快而新兴产业发展慢,体现知识经济内涵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很低。
3.创新型人才稀缺。人才稀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产业需求不协调,二是留不住人才。总体来说,秦皇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消费成本反而居高,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去大城市寻求机遇和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导致人才资源稀缺的现状。
4.城市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创新型城市要求城市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高,而秦皇岛市居民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缺乏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这是相当不利的。只有大力发展惠及全民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三)机遇分析
1.创新型城市优惠政策的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是顺应世界潮流、迎接世界市场的挑战,提高我国竞争能力的要求,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并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2.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秦皇岛市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出港位置,地理位置优越。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后,更是迎来的难得的发展机遇。秦皇岛市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家优越的政策支持,迅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京津、日韩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秦皇岛市应抓住京津、日韩产业转移的机会,在自身基础上有选择的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并使之内化为我们的特色产业。
4.数据产业的迅猛发展。数据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在迅猛发展。秦皇岛市已率先建立数据技术发展基地,抢得了先机,是秦皇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大有利条件。秦皇岛市需认清这次数据产业发展带来的机会和挑战,花大力气发展“数谷”,使之成为秦皇岛市的名片。
(四)挑战分析
1.自然资源不足。秦皇岛市临近唐山,但是自然资源储量远远少于唐山,导致秦皇岛市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唐山,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也比唐山慢了一拍。
2.政治地位缺乏优势。相对于石家庄来说,秦皇岛市没有其经济政治地位重要,地理位置上也处在边缘,因此在政策和资源的利用上没有优势。
二、秦皇岛创新型城市的SWOT分析模型构建
基于上文对秦皇岛创新型城市的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的分析,我们可以构建SWOT分析模型,从而明确出秦皇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组合战略。
三、秦皇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对策分析
本部分基于秦皇岛风电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模型,提出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SO战略:制定宽松的政策促进创新型产业发展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适应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需要,制定宽松的政策促进创新型产业发展,如激励的税收政策,即采用差别税率机制,对创新型产业的征税税率相对较低,从而提高企业和个人创新积极性,促进创新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财政拨款,即政府在做财政预算时专门将一部分财政资金用来进行创新型产业投资并使其占有比重较大、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即建立并完善关于知识产权以及专利权的法律法规,使知识产权保护有法可依。另外,加大宣传力度,使市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对创新型知识产权以及专利所有者予以适当的奖励,调动社会各界的创新积极性。
(二)WO战略:全面发展数据相关产业
充分利用已抢得先机,全面发展数据内容业、数据服务业和数据软、硬件研发制造业三大产业。根据秦皇岛经济开发区的特点和优势,立足当前,长远谋划,努力把数据产业建设成为全球大型数据产业的研发总部聚集区。秦皇岛市需要加强数谷的宣传力度,将这张名牌推出去,推向世界。另外,数据产业的发展必须有稳定的人才来源,因此,秦皇岛市要依托高校和科技园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数据建设长期提供人才。
(三)ST战略:城市信息化,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完善城市网络基础设施,促进网络的普及化,提高城市信息化,为创新型产业发展提供迅速、全面、先进的信息资讯,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快速、稳定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继续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学术研究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人才来秦皇岛市工作并留住秦皇岛市高校培养的高端人才。通过这些手段建立秦皇岛市良好的人才机制,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四)WT战略:产业转移、优化和产业错位发展
有选择的承接京津、日韩的产业转移,针对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依靠高校将引进的产业加以发展、创新,使之成为由秦皇岛特色的产业,形成秦皇岛的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高科技产业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发展主导产业,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发展周边产业,形成以数据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创造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吸引投资。
树立产业错位发展的理念,秦皇岛市受到京津产业的挤压很强,只有走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之路,才能避免与京津冀区域中的核心城市形成重叠、同构化的产业结构,通过互补互利的合作实现共赢,如正在大力发展的数据产业,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具有独特性。另外,可以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特色旅游业和建设宜居城市,使秦皇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地区居民的后花园,成为这些地区更多高科技人才的理想居住场所,从而促进秦皇岛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司林波,孟卫东.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战略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6).
2.王子健.秦皇岛市召开建设创新型城市动员暨科技工作会议[EB/OL].http:///qinhuangdao/14/2010-03-01/13158.shtml,2010-03-01.
3.崔子昕,王瑞军.秦皇岛・数谷――后IT时代的领航者[N].河北经济日报,201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