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审美化范文

教学审美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审美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审美化

第1篇:教学审美化范文

一、增加欣赏比重,提高审美兴趣

欣赏教学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欣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是语言、文字、实物及挂图媒体的传播,即教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学生对所学的欣赏知识难以消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无疑为美术欣赏课增加了“催化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快得以消化,而且大大加强了课堂容量。美术课成为老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现代教学媒体,这样就为枯燥无味的欣赏课注入了活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例如美术课本第七册《民间年画》,传统美术课最多只拥有几幅挂图,学生往往不专心,而且一节课很难讲完。倘若我们课前先用摄像机去农村摄制一些农户家大门上的门神,或家中的一些财神,或一些有关年画的录像,并将其制作成美术课件,而后,在课上来展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相互讨论,学生对民间年画知识很快得以理解消化,而且切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学生的兴趣自然高,收到的效果必然好。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欣赏教学,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设置配音、欣赏名作,并发挥直观教具(如图形、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的作用,以增强欣赏作品的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在洋溢着审美化、艺术化的情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根据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美术专题欣赏教学的课时比例约占10%。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审美机会,我们除了把古今中外的名画介绍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自己的优秀作品引进课堂,展示给学生,进行随堂欣赏,因为这样做既贴近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的实际,又可增强学生追求美表达美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事实证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在课堂的训练,还在于平时的耳濡目染,讲究润物无声。这就提示我们要努力创设审美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富有美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美术教育技能技法训练初见成效的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便可将历届学生优秀的绘画作品收集起来,精心装裱,布置在书画室和张贴在校园内,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反复观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审美化校园环境。此外,教室的美化也是环境审美化的重要环节,如专栏的设置、板报墙报的定期更换评比等。这样,学生既欣赏了美,又参与了美的创造和评价,让美育充斥教育活动的每一个方面。

二、寓基本技法训练于情趣之中

美术教学审美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技法训练,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对形象的表现能力。人们首先认识到美,对美产生了兴趣,然后才试图表现美、创造美,参与到美的活动中来。但是,美育的过程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受群体特点(如年龄等)制约的,所以,美术教育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创造性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的注意力有很大的情趣性,因此在技法训练中我们就应当注意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同一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寓技法训练于情趣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情趣活动中逐步掌握技能。如:一年级学生练习画圆,我们首先要让他们从直观上认识圆,组织学生吹泡泡就可以将认知感性化,然后,在“比比看谁画西瓜最漂亮”的涂色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画圆技法。

三、尊重儿童的创造意识,培养和发展其个性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智力、性格等的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不能搞一刀切。既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能力相对低的学生,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适当降低技法训练的难度,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指导,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又要着眼于培养能力强的学生,尽可能满足他们认识上的审美创造的需要,鼓励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地去创造各种美的形象。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不能强化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尊重学生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予以适当的点拨,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

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挖掘学生创造美的潜能

为了满足学生学美术的兴趣,我们应组织成立素描、国画、想象画等多个兴趣小组,学生按兴趣自愿选择参加,学校有条件还要设置专门的活动室,购买适量的美术材料和教具,配备专职辅导教师。对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我们应系统地传授基础知识,并定期进行辅导。为了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去室外观察、写生,使他们领悟自然美的意境,激发他们用充满情感的笔触尽情表现自己心中美好的生活和世界。

五、突破传统教学框架,彰显课程审美化特色

第2篇:教学审美化范文

审美化教学,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操作模式和方法。教学的审美化是当代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中学英语运用审美化教学的实践

审美化教学概念的提出使我们明白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审美化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中学教学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在完成英语教学目标的同时,渗透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充分倾注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最佳激活与运行状态之中,从而高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一)注重美的欣赏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其本身所具有各种丰富的客观审美性的内容,比如语音语调的韵律美、单词构成的规律美、句子结构体现的思维美、语言交际美和思想美等。这些美的欣赏很基础,也很重要。要让学生欣赏美就从这些实质性的内在美的内容开始。

1.语音语调的韵律美

英语的读音富于节奏,语调、轻重音、连读、长短、爆破、押韵等的多种变化,构成英语语音独特的音律美。比如,元音的长短音,使得听者感到有抑和扬的反差。辅音边缀和爆破辅音连读时失爆,多音节的单词有重读音节、轻读音节。英语句子也一样,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常需要重读,其它的词如冠词、介词、代词等一般需要轻读,这样句子的节奏就读出来了。

2.单词构成的规律美

众所周知,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是学习英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英语单词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记忆单词并不是一个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机械过程。请看:

construct(v)constructive(adj.)construction(n)

instruct(v)instructive(adj.)instruction(n)

destruct(v)destructive(adj.)destruction(n)

任何一个学英语的人都很容易看出这三组单词在外形上以及在词性变化规律方面都存在惊人的相似性。

3.句子结构体现的思维美

英语中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以及许多特殊的句型,句型和句型之间是有联系的,都是由主语+动词,或Subject+Verb 这一初始原型经过补充、扩展、联合、连接、转换而来。句型之间有内部联系和规律性,而当句子加入了一些小元素(如标点、插入语)又更具有了多变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句子结构系统而又灵活的思维模式。在中学英语教材里处处可体会到句子结构的思维美。

可以说,英语的美,广博深刻,异彩纷层,令人美不胜收,而我们许多学生在生活中爱“美”却恰恰未能欣赏到这些“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的挖掘和呈现这些美的特性,时刻诱导学生时时体验美、欣赏美,激发兴趣和主动性,促使学生重新明确学习需要和目标,重新树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不断归纳总结,逐步获得从语音语调掌握到单词记忆,再到组词成句到对语言意义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进步。

(二)注重美的表现

美作为一种引人愉悦的对象,通过宜人的形式显现。美的宜人的形式适合人的心理、生理要求,使人感到舒适,教学中这种美的宜人的形式有教学形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等,对这些宜人的形式有机地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要使美育充分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让教学在“美”的氛围中进行,满足学生对美的渴求,教师应该创设“审美因子”,使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掘美的因素。

1.仪表教态美

美人先美己。教师的仪容、风度、表情、手势、目光等等,是教师本人在学生心目中直观性最强、表率性最强的整体现象。因此,教师的教态必须自然,具体表现为服装整洁、仪态大方、精神饱满、动作从容以及亲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轻松的表现、和蔼的态度。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信任、期待,碰到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答不出问题,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听、说、读、写中出现错误等情况,必须做到遇乱不急,受挫不躁,保持美的风度,让学生为自己的老师而自豪,为自己的老师而骄傲。

2.语言表达美

生动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是一种享受。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口语的示范,课堂上,英语教师标准的语音语调和地道的英语表面,能激发他们学英语的欲望。教师流利和恰到好处的课堂英语表达还能给学生创造一个难得的语言环境,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用英语与教师交流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会用英语思维。因此,教师必须过好语言关,做到准确、简明、生动、形象、幽默、流利,条理清晰,韵律、节奏感强,抑扬顿挫,婉转动听,把学生引入一种美妙的意境,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美好的遐想去接受知识,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陶冶。

3.课堂氛围美

首先,英语学科是一门技能课,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绘画、书法、音乐、表演、朗诵、编剧和导演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在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发挥一些特长(激活课堂教学),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同时也给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美的氛围,自觉地把学生带入审美的境界,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天地。其次,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录音和多媒体的运用,来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另外,教师要多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人际交流的活动美,增添课堂氛围美。

(三)注重美的创造

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同样地,人们感受和鉴赏美是为了创造美,而创造美的成就感反过来又能驱动人们去进一步感受和鉴赏美,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又一重要职能。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美的浸润中有了对美的充分享受和积累,对英语知识和技能逐步获得之后,羽翼逐步丰满,想象也便应运而生。而想象又是创造美的羽翼,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功能,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又灵活的想象,积极思维,主动为自己创设美的情境,学以致用。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比如,从一棵树联想到一片森林(from a tree to woods),由一朵花想象到满园春色(from a flower to a garden full of the beauty of spring)。例如,对于一座空荡荡的房子,如果教者能帮助学生装上想象的翅膀:“墙上配置一些插座(some wall sockets),房间里放置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如冰箱(refrigerator)、洗涤机(dishwasher)、电子钟(an electric clock)以及吸尘器(a vacuum cleaner)、电视机(a TV set)等等,如此一来,在想象的空间中,不知不觉学生就会学到了许多电器的词汇。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组织语言。这样,有了美好事物的影子,再有联想作为桥梁,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能让学生学会英语。

第3篇:教学审美化范文

语文审美化教学过程,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理想,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审美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认识语言世界,建构和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严格而高效的语言技能训练,学生学习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时能力,同时得到美的陶冶、情感的熏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完美人格的重塑。

下面拟从深入体验开掘美、充分揭示传输美、极度扩展延伸美等三个方面来描述、阐论语文审美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内涵。

一、深入体验开掘美(备课)

(1)深入研究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经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这话很有道理。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效应,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学生是一个个活的能动的审美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爱好、期望、需要、心理特征和美学追求。能否达到教育目的还要取决于学生的内因。对于教师的施教,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能动性和自由度。若不了解学生,教学无的放矢,肯定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兴趣爱好、心理承受力等进行充分估计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学生是为了选择适当的审美媒介,找到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要想使教师的讲授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激起美感波澜,进而提高其能力,就必须做到,第一,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人手,选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审美起点;第二及时提供学生情智结构中所缺乏的但又不能不注意的、能够深化审美思维的新鲜信息,从而诱导学生更新原有的智能格局和心理风貌。

(2)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

审美化教学活动犹如“登山探宝”,教师作为带路的“向导”,必须先入宝山,探明知识的一珠一玑,并“登临山颠”,居高临下,一览全貌,观其知识的来龙去脉 ――知识间的纵横联系、逻辑结构及过渡“关卡”。“山头”几座、“沟壑”几条,都要了然于胸,然后指点进攻方向和目标。 所以,教学的艺术首先表现在深钻和吃透教材上。教师应牢牢把握住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最基本的概念、定义、原理),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这“三点”。

但这还远远不够。要使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由“知学”进入“乐学”的“欲罢不能”之境,还需教师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二、充分揭示传输美(讲授)

在语文审美化教学中,怎样唤起学生主动探求、钻研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既学得懂、学得快,又能感受到美,进入崇高纯净的审美境界,这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说来,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一)优良的课堂气氛和巧妙的课堂组织

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不但能调动教师的讲课激情等,而且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味盎然,沉腼于知识汲纳与探求的美感境界中。

(二)教师的动情传情和教学语言的“以情激情”

审美实践证明,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认识是在情感参与下完成的,没有情感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易打动心灵,也不易产生美感。在审美化教学中,美之所以能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是因为美所蕴含的情感浸润着学生心田,使之产生了主动探求的学习热情。由此可见,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教师的情感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和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来源于对教材思想感情的深切体验。教师要把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成功地传达给学生,感染学生,首先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使学生动情,教师必须先动情;要使学生获得美感,教师必须先有美感。这就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通理明情,“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

所谓“入境动情”,就是在情感的催化下潜入教材深处,探得其中的用心、意蕴和境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溶化在一起,以心与之相亲,用灵魂与之碰撞。

(三)教材内在美点的发掘和深层意蕴的揭示

语文审美化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去欣赏一些美丽的词句等,而应当引导学生深人发掘课文中的内在美点,充分揭示景物美、社会美等所表现的那种深层性的意蕴,使学生不仅领略到“美”,而且深悟到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奥秘和哲学真谛。

三、极度扩展延伸美(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之外的、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育形式。它重在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开展各种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是课堂教学美的扩展与延伸。它具有实践性、自主性的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方面,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的尝试和体会是:一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学习的成功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二是合理安排“内容”,以智引趣。

通过以上论析可以看出,语文审美化教学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智力的开拓、完美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所发挥的效应,是其他教学所不能替代的。教学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视而不见或无意挖掘,教学过程就会僵滞老化而失去魅力和能动发展的性质。审美化教学所展示的美的本质,反映了审美意识与科学认识之间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学活动只有充分发掘它本身所蕴含的审美功能,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和手段展示出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理想境界。作为教师,应“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教学活动,用最精美的精神食粮馈赠学生、这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改革的时代要求人们去探索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第4篇:教学审美化范文

一、小学识字审美教学现状

1、忽略对字义的理解。当前,在我国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部分老师常常忽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相对来说更重视汉字的字音与字形。由于在老师的教学目标中,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熟练掌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老师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在校正学生的字音和字形上,对于字义的解释只是稍作提及。

2、老师缺乏汉字审美意识。在识字教学中,许多老师对汉字文化的审美意识较为薄弱,当学生对汉字出现误解时,难以进行讲解与纠正。对于相关的汉字知识,如果老师没有事先掌握,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对汉字文化知识进行正确识记与理解,更难以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情趣。

3、过于注重汉字的结构。在汉字中,有一大部分是合体字。在对合体字进行教学时,部分老师只注重对于合体字结构的分析,教学生牢记结构,再记字的声旁与形旁。但是,老师对于汉字结构的教学过于注重,使得学生只是对汉字的结构能够牢记,但是对合体字各组成部分的字义模糊,甚至有很多学生对于某些汉字的形旁存在严重的错误理解。

二、小学识字审美教学的依据

1、教学的科学性。识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将其与汉字的审美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汉字的结构、含义以及书写等方面来掌握汉字的特点和规律,体会汉字的美。在学习汉字的笔画时,可以通过相关的形象事物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汉字中的“人”,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想象成一位站在风中的窈窕淑女。这样通过形象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汉字中更多的规律。

2、汉字的审美规律。汉字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追求对称分布,但不死板。对于较繁琐的汉字,要求结构紧凑;对于较简单的汉字,要求线条分明,书写大方。在汉字文化中,书法是一门内涵极其丰富的学问,它对书法家的书写水平有极高的要求,还要求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不仅外观要规范,大方,而且还要表达出汉字的神韵。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体会汉字的美的能力,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3、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艺术涵养相对较浅,其审美特点与审美心理与其兴趣有很大关系。他们对于有趣的、有规律的东西较为感兴趣,由兴趣又能引发出他们的探究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的高层次的情感意识。于是,审美情趣自然而然的产生。所以,对于小学生的识字教学,要首先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兴趣,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在汉字学习中的审美情趣。

三、识字教学中审美化处理的对策

1、在教学中穿插汉字游戏。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识字与游戏进行结合,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喜爱与热衷,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与汉字相关的游戏。例如,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与汉字相关的实物,让同学们互相竞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实物,让其他同学猜。通过把实物与汉字进行对比,使学生惊喜地发现汉字的奥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汉字进行熟练掌握,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与生活进行巧妙结合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要巧妙地把对汉字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带来直接、真实、贴切的汉字审美体验。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中国文化中,汉字的创作灵感多部分来源于实际生活,许多汉字的组成构造是在生活中取材的。许多象形字的构造规律非常有特点,将这些有趣的规律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对汉字加深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发掘汉字的魅力。

3、与汉字表达的意境相结合。汉字的构成不仅有一定的规律性,许多汉字的构造还能反映出汉字创造者的某种情感,产生一定的意境。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收集有关汉字在构造之时的故事,并将其讲授给学生,使其在学习汉字时,了解到某个汉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这种情感带来的意境。

第5篇:教学审美化范文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课堂教学 审美化

美感在现代美学中被认为是一种对生命体验的感觉。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不断地真诚碰撞、对接和交融,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思想,逐渐增强学生的表达,促使内在生命与知识的和谐,对文本赋予生命的灵性,在文本学习中感悟生命,慢慢领悟文本内涵。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品读应引导学生以审美化姿态进行,升华生命精神世界,构筑内心的诗意境界。

通过对美的鉴赏和感受,对文本意义进行富有创意的构建和生成,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心理的目的,从而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的意义

1.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比如在《秋天》一诗的教学中,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范读,刻意突出鲜明的节奏和谐美的韵律等诗歌特点,引导学生静心感悟诗歌所表现的意境,进而沉浸其中流连忘返,认真聆听诗人的内心情感,闭上眼睛感受乡村秋景,欣赏脑海中出现的绚丽多彩的画面,对诗人内心不一样的秋天进行感受,体会渔民的悠闲和快乐,分享农民丰收后的喜悦等。

2.培养审美情感

比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通过对其中充满情感的字或词进行感悟,如“蜡像”、“舞”、“银蛇”、“驰”等,充分感受文字的跃动,体会北国冬天的壮美,感受那扑面而来的生气。学生在这些字词的引领下自然会积极思考,脑海中自然会跳出美丽的北国冬天的风景,不仅顿悟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体现,更能感受到作者豪迈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充分感受到作者气吞山河、涵盖天地的磅礴气势,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就充满了力量,激励了学生的斗志。

3.文本意义建构

比如《春》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经历熟读、理解、创造的过程后,语言文字再不是简单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美丽的画卷,展现了一幅幅多彩的画面,促使学生萌发了热爱生活、亲近自然、感触生活美好、憧憬未来的愿望。要建立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渠道,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本的意境,感悟生活人情美、自然风光美、生命张扬美。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实践策略

1.营造审美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表现的精神世界,才能够产生心灵与文本的碰撞,进而才能够发出感悟美的火花。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创设相应的审美氛围,对作品美的意境进行充分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在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感受作者情感,领悟内在审美意蕴。

2.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能够帮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自由翱翔。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审美体验能够实现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审美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充分体验意境的美丽,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促使情感和认识的相互统一。

3.引导学生感悟和品析

在文本中总是倾注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之间都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这些美的感悟,就能够进入美的世界。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让学生去不断揣摩品味,去鉴赏美、品析美、发现美;同时启发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怀、情愫、情思,进而理解文本的内涵。

4.引感共鸣

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美的事物对人的心理功能进行调动,从而激发心理情感,使得学生产生共鸣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以自己的情感经历去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染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意境,实现悟情、赏美、读文过程中的情感共鸣,提高情感体验。

三、总结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促使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内部世界,对其中所蕴含的美感进行提炼和发掘,从而获得强烈的、深刻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满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圣明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实践探索[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9,(2),73-74。

[2]李秋喜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考试周刊,2013,18,(1),183-184。

第6篇:教学审美化范文

关键词: 疑问 追问 深问 逻辑美 语言美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进而美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这一直是高中物理组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一个省级课题。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以及教学中的投入与收效严重失衡,我校提出了问、讲、练的教学模式,并组织各组老师以各种形式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我在此就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谈谈想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常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担心知识点讲解不够透彻,力求面面俱到,并且不停地拓展延伸。这样的讲解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学生不讲也会讲了,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讲了,学生讲也不会的也讲了。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挤占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成为了无效教学。要改变这种困境,就要适当改变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而引导之法重在善“问”。“设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巧妙的设问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能激发学生的疑问、追问、深问,从而引领整个课堂教学。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问”不仅仅是教师的问,还应是双向的、多方位的。

一、学生的“问”

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定充分预习,充分了解自己的疑点、难点。学会对疑点“设问”,对重点知识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前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小组讨论,把学生心中的存疑提炼出来。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避免了无效的课堂教学。

二、教师的“设疑”

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师也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对于教学中的难点、疑点及学生提出的针对性的问题,教师要精心“设问”,将问题分解或分散,分别解决,引导学生讨论或参与活动。当然,教师设问要有技巧性,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

(一)巧选角度,找准着力点,体现设问的“逻辑美”。如何设问,将教学的焦点转移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动起来?这就要求设问不能抽象、空洞。问题设计要新颖,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物理教学的逻辑性,有梯度,有层次美。比如在高中物理3-2涡流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我在课堂上首先展示了一电磁炉,让学生认识电磁炉的内部构造,进而设问:(1)电磁炉上用的什么锅?(2)如果换用陶瓷的炖锅,能否煮熟食物?(3)我们并不感觉到电磁炉上表面有热气,它是如何把食物煮熟的呢?这样设问,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的欲望。三个问题,有层次感。第一个问题,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就能回答。第二个问题可引发学生低层次的讨论并能获得解决,很自然地就能把学生引到第三个问题上,原来电磁炉之所以能煮熟食物,还与选用的锅有关,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讨论。

(二)把握难易度,找准思维点,体现设问的“语言美”。如何设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就要求设问时在语言表述上有一定的艺术。(1)所问问题不易过大,过大学生无从下手。比如在研究电场与磁场间的关系时,有的教师这样设问:如何通过实验研究电场与磁场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让学生找不到思维点,无从下手。如果我们换个问法: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变化的磁场周围能产生电场?这个问题就比刚才容易多了,更贴近学生所能够找到的思维点,而且使得问题的提出具有“对称美”,使学生易于对知识进行迁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所问问题不宜过易或过难。这就要求设问不宜过多地停留在学生“已知区”和“未知区”。如果问题太易,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学生没兴趣;如果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的已有水平,学生思考了也不会,会失去学习的信心,更没兴趣学。(3)所问问题表述要清楚明白,即语言表述要到位。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连听课老师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学生又从何答起?比如曾有老师在课堂上这样提问:电磁感应定律有哪些应用?学生听了一头雾水,无从回答。老师原来是想问: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有哪些?这些公式适用于哪些电磁感应的情况?所以问题的提出,语言表述很重要。精准的“设问语言”,让人有“美”的享受。不当的语言,会让学生觉得毫无头绪,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的追问、深问

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回答,还能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究。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激活起来,学生才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比如在高中物理3-2互感与自感一节的教学中,在探讨断电自感的时候,电路如图,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灯正常发光。问:

(1)断开S,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灯过一会才熄灭。追问:为什么?

(2)若L的自感系数很大而直流电阻很小,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灯不亮。追问:为什么?

(3)若此时断开S,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灯闪亮一下再熄灭。追问:为什么?

到此,目标已经实现。可是,学生并没有停止思考,而是进一步“深问”:接第三问,那么断电瞬间,线圈中的电流多大?是否等于原电流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这个问题学生问得非常好。不是说他们一定要掌握这个问题,而是说明同学们真正投入到问题中了,思维真正动起来了。

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四、我不奢望把你讲懂,我要努力把你问会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较难的问题,认真地教,教不会,学生会越听越糊涂;讲得越多,学生思路越乱。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教学模式:我学,我学给你看,你看着我学,我边问边学,问着问着,把你问明白,问得跳起来。比如下面这个问题。

如图所示,一薄木板斜搁在高度一定的平台和水平地板上,其顶端与平台相平,末端位于地板的P处,并与地板平滑连接,将一可看成质点的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度释放,滑块沿木板下滑,接着在地板上滑动,最终停在Q处。滑块和木板及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将木板截短一半,仍按上述方式搁在该平台和水平地板上,再次将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度释放,则滑块最终将停在( )

A.P处

B.P、Q之间

C.Q处

D.Q的右侧

问题设计1:物体在斜面上摩擦力做功有什么特点?(解决问题的着力点)

问题设计2:题干中在改变木板的长度时,有哪些量在变,哪些量没有变?(思维方向)

问题设计3:若将木板的长度变长,其结果会怎么样?

问题设计4:若将OQ用木板联起来,物体还能运动吗?

问题设计5:若木板长度继续伸长,使其超出PQ之外,会怎么样?

这样设问,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思维方向,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会学生找准解题的着力点和思维方向。

第7篇:教学审美化范文

一、巧挖现代诗歌的语言美

明代文学家苏伯衡说:“言之精者谓之文,诗又文之精者也。”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语言背后融入的作者的情怀和观念。此外,现代诗歌语言的音乐美、理性美、新奇美都会带给学生审美愉悦和深刻的感悟。现代诗歌的语言的跳跃性大大拓展了诗歌想象空间,有利于师生多元化的解读。

例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可以让学生捕捉诗歌中色彩艳丽的形容词,如“青荇”、“金柳”、“青草”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色彩美,而且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使人读来温婉,想来唯美――具有诗情画意。又如诗歌中“康河的柔波”、“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隐喻的使用,使得这首诗意味深长,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语言因素,不仅能增添诗歌语言本身的美感,而且使学生的审美目光被吸引到诗歌自身语言之上,获得真正的审美意义。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现代诗歌语言内涵的挖掘与领略中得到诗情画意的审美愉悦和满足。

有些诗句,单靠学生的体验是达不到理解的层面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讲析”,对某些诗句的深层含义,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体味、诵读才行。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这首诗中,“星星”、“萤火虫”、“白丁香”、“柔软的湖”、“鸟落满枝头的春天”等意象,字面意思很好懂,诗人塑造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但在“深夜”渴望“星星”的背后,更深沉的意境,就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体会、掂量、品味,从而感受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

二、巧挖现代诗歌的结构美

现代诗歌的结构常常是诗人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应,是诗歌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歌的结构分析也是审美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余光中说:“我以为艺术的手法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整齐;一个是变化。诗歌的写作要用功夫做到整齐,不然不行,当然流于刻板单调也不行。变化不能无度,整齐要有常态,这两个坐标怎么调配是对新诗艺术的一个大考验。新月诗整齐但不知变化,写出来的是四行一段的方块诗。写自由诗的人写格律诗时,误把音乐性代替诗的形式,这就是韵文化。而一旦写自由诗就容易散文化。过分的散文化是不幸的,散文化是新诗的一大公害。”在余光中的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追求诗的整齐,讲究诗的和谐,但也力图在整齐中求得变化的艺术结构特征。

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这首诗在结构上就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所谓的统一,就是诗歌的段式、句式相对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对称和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所谓变化,就是追逐活泼、流动和蓬勃之美。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诗人既注意了诗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又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和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之美,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表达出了心中对亲人、对故国的无比眷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结构做这深入的分析,那么学生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一定会非常的深刻。

三、深掘现代诗歌的形象美

现代诗歌的形象常常是隐喻、拟喻、和象征的意象,意、情、意象的结合因此而显得比较隐秘。所以,现代诗歌的形象有朦胧美的特征。在教学现代诗歌时,就必须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开掘现代诗歌的审美内涵时,要注意形象的多元化倾向,让学生开拓思路,减少思维定势的影响,对诗歌形象进行立体的、多方位的观照和认识,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

例如,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跳跃的诗行中寻觅到“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等几个形象,以及这些形象之间的空白点,来填充自己的理解,从而感悟到诗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教学《雨说》第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在诗行中找出“等待久了的大地”、“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等意象,从而体会诗歌中蕴含着的大地万物对春雨的热切期盼。

四、深掘现代诗歌的意蕴美

现代诗歌不仅为学生的感官提供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还通过形象,表达出一种更深沉、更丰厚的意蕴。诗人的神奇之处,就在赋予平凡乃至残缺精神意蕴之美,从而感染和征服人心。也就是说,意蕴是是超越于物象之外,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去体味、领悟、想像,才能领悟现代诗歌的神韵。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8篇:教学审美化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意识

小学音乐教学很重视在审美上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提升,让学生拥有韵律感,用心弦感受平凡中的美,并开始自觉地发现和追求美。

一、音乐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于音乐有着审美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深入地进行挖掘,并准确地进行科学定位,才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今社会,对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地融入德育和智育的标准,让音乐没有了鲜明的艺术表现特征,更让音乐魅力大大削减下去,让音乐教学本质发生了改变。

在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艺术知识体系太追求其完整性和在技巧方面的练习,不能和现代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不到认知的特点,让学生不再拥有兴趣和爱好,这样抑制了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发展。

对于音乐教师,缺乏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要进行互动,不能让学生感受不到音乐的审美体验。

二、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深化审美教育

音乐是一种能让人调节情绪的艺术,在音乐的世界里,通过审美意识,会让我们的心灵产生更为强烈的共鸣。让音乐优美的旋律更好地走入我们的心里,不仅能让情感得到满足,更能感受到快乐学音乐的学习环境,能被艺术氛围所包围,让审美情趣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还能让我们懂得感知音乐,让学生对音乐拥有更大的热情。对于音乐教学内容,关键是让学生有更好的审美体验,这就需要音乐教材在审美因素上要有美的立意、美的情景、美的音韵等,让音乐能够唤起人们美感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人类音乐文化的精髓。教师深入挖掘审美因素,并与教材进行完美的融合,会让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更开放、快乐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让学生有多种不同的审美体验。

对于一节出色的音乐课,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巧构思,还需要游戏性的导入、趣味性的组织教学来把学生的审美感知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上,还可以借助音响、乐器等设备以及对教室的布置、乐器摆放位置等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总之,音乐能带给人一种艺术美,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好小学生,让他们去感受和理解美,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塑造美的心灵,让小学生懂得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第9篇:教学审美化范文

21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是教育思想,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我通过学习和实践深深体会到:

一、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的关键弱点,这是与我国教育的弊端紧密联系的。我国的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过分注重演绎法,忽视归纳法。演绎法的缺点是不引导学生去创新;归纳法是进行探索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方法。很显然,不转变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树立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当然,这种转变,并非要把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统统丢掉,构造一个创新性教育,而是要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来实现。

二、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

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以学科为中心进行分割知识教育,转化为进行整体化知识教育。

三、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

要重视“做人”教育。如果忽视“做人”教育,把“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不仅给社会造成种种严重问题,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在实践中,从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我们认识到:想要更好的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信息。多媒体教学则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有效平台。信息时代的知识结构不再是单纯的线性联接,而是呈综合网状性。未来的教育将是,无“网”而不胜。“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地区的儿童都应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将来才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美•克林顿。人们常说计算机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掌握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能力才算是拿到21世纪的免签证。尝试利用因特网辅助教学让我们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我校从1995年开始购置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并对学生开展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普及“二机一幕”的前提下,多媒体电子计算机的管理、教育、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学校开设了三套网络,即给学生使用的Novel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的Windows.net网络;Internet网络。学校开辟了四个多媒体电子教室,既有联接29寸彩电的教室,又有大屏幕投影仪教室。1998年我们利用普通投影仪与电脑联接,成功地进行了大屏幕投影教学。

现在四个教室共开设了近30堂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课,如已开没的多媒体英语、物理、生物、化学、电脑课等。利用多媒体活教活用Intemet网资源开展政治课教学,获省有关领导的好评。我校还采用电子表格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排队。除了利用网络上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我们不但采用电子表格对教师个人资料、学校的师生奖惩做了明确的记载,还将学校图书目录、光盘目录输入电子表格,以便学校对其进行操作和管理。实践结果表明,利用电脑分析:一是便于教学管理,易于班主任提出学生阶段性目标,学习成绩在电子表格上形成明显的动态轨迹,学校针对个人可提出符合实际的赶超目标。二是可以准确地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情况。三是为学校留下较完整的教学档案资料,为高中教学与高考的关系寻找规律提供了良好条件。今后打算:

1.运用资金继续添置硬件设备。电子教室添加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二人一台,实现人机对话式教学。添置资料光盘,为CAI教学软件的制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2.加强网上教学,拓宽教学思路。购买域名设置网页,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主页,与全国兄弟学校及时沟通信息。

3.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学科库。重点是多媒体信息,要呈现三维空间。